傷寒論范文10篇
時間:2024-03-10 17:10:2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傷寒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淺談傷寒論治療規律
“厥”在《傷寒論》,尤其是在少陰篇和厥陰篇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手足厥冷且臟氣衰微,和現代醫學所指的休克變化相當,而有關休克的微循環學說不斷發展,不僅促進現代的臨床醫學日新月異,也使我們對《傷寒論》治厥的現代意義有了深刻認識。
1厥熱勝負的內在聯系
《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指出:“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這是厥的發病機理,具體表現則有寒厥、熱厥之不同。
以寒厥而言,在厥陰篇雖設虛寒諸厥與陽氣衰微之寒厥比異,但諸厥又無不與寒厥息息相關。無論肝寒上逆,血虛寒厥。冷結下焦,陽虛水停,痰結厥逆等,從某種意義上講,正是寒厥不同的早期癥狀。
以熱厥而論,用梔子豉湯升津清熱,用四逆散疏肝開泄,用小柴胡湯轉出少陽,用白頭翁湯涼血泄熱,用白虎湯清泄陽明,用承氣湯蕩滌開結,正是針對不同的發熱機制,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以防熱邪內陷[1]。不少人認為四逆散是治熱厥之主方。其實四逆散證只是濕熱內郁、陽氣不達引起。由此所致之厥并不伴有內臟功能衰竭,屬熱厥之輕癥,故用四逆散尚能調暢氣機,轉陽外出,若熱重厥深者,則難以勝任。
厥微熱微、厥深熱深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在正氣不衰的條件下,根據厥之微甚推測熱陷的深淺,或者是根據邪熱的輕重推測厥之發展。就是說,熱微則反應輕微故厥微,熱深則反應強烈故厥深。其二是在正氣不支的情況下,熱微則陽損輕微而厥微,熱深則陽耗太甚而厥深,實際是一種病機的相續。臨床上的感染性休克,肛趾溫差越大,往往病情越重,可以說是厥微熱微,厥深熱深。當病情加重時,由于血液灌流不足,多伴有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衰竭,自然表現出脈微氣促、面色蒼白、冷汗淋漓、目眩自冒、小便不利等癥。這種厥深熱深,與其說是陽勝陰格之假厥,莫如說成是邪盛正衰、熱厥向寒厥的過渡更為恰當。
傷寒論中治嘔法論文
【關鍵詞】嘔吐;《傷寒論》;胃氣上逆
嘔吐既是一個病名,又是一個癥狀,在《傷寒論》中則多指一種癥狀而言,其表現有微嘔、干嘔、喜嘔、嘔逆、嘔不止、嘔渴、吐利等。對于嘔吐一癥,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就記載有數十條經文,并且針對不同病因輔以相應的方藥,足見該癥在臨床治療上的普遍性及指導意義。
從病機角度來講,無論是外感或內傷,嘔吐的根本病機在于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引起嘔吐的病因,則可以概括為以下5個方面:外感表證、里熱、虛寒、寒熱夾雜以及水飲。針對這5個病因,仲景采用了不同的治法,分述如下:
1解表
《傷寒論》條文3“太陽病——嘔逆——名為傷寒”,條文12“太陽中風——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條文33“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此三條文中所出現的嘔逆皆因風寒之邪侵胃腑,胃失和降而上逆所致,因此治療關鍵當以解表為主,表邪即去,其嘔自止。總的治則當以解表為主,但解表之法又有所不同。如條文12“鼻鳴干嘔”是因風邪襲表,表邪不解,影響胃腑所致,同時還會出現發熱、惡寒、自汗出,脈浮緩的太陽中風證的表現,因此治療以桂枝湯調和營衛,解即祛風,使邪去正安,其嘔自止。條文33“但嘔”則起因于風寒表實證,風寒之邪影響胃腑,胃氣上逆使然,同時也會出現發熱惡寒,頭項強痛,無汗,脈浮緊的太陽傷寒證表現,此治法不同于條文12,與葛根加半夏湯來發汗解表,降逆止嘔。
2清熱
傷寒論中嘔吐治療研究論文
【關鍵詞】嘔吐;《傷寒論》;胃氣上逆
嘔吐既是一個病名,又是一個癥狀,在《傷寒論》中則多指一種癥狀而言,其表現有微嘔、干嘔、喜嘔、嘔逆、嘔不止、嘔渴、吐利等。對于嘔吐一癥,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就記載有數十條經文,并且針對不同病因輔以相應的方藥,足見該癥在臨床治療上的普遍性及指導意義。
從病機角度來講,無論是外感或內傷,嘔吐的根本病機在于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引起嘔吐的病因,則可以概括為以下5個方面:外感表證、里熱、虛寒、寒熱夾雜以及水飲。針對這5個病因,仲景采用了不同的治法,分述如下:
1解表
《傷寒論》條文3“太陽病——嘔逆——名為傷寒”,條文12“太陽中風——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條文33“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此三條文中所出現的嘔逆皆因風寒之邪侵胃腑,胃失和降而上逆所致,因此治療關鍵當以解表為主,表邪即去,其嘔自止。總的治則當以解表為主,但解表之法又有所不同。如條文12“鼻鳴干嘔”是因風邪襲表,表邪不解,影響胃腑所致,同時還會出現發熱、惡寒、自汗出,脈浮緩的太陽中風證的表現,因此治療以桂枝湯調和營衛,解即祛風,使邪去正安,其嘔自止。條文33“但嘔”則起因于風寒表實證,風寒之邪影響胃腑,胃氣上逆使然,同時也會出現發熱惡寒,頭項強痛,無汗,脈浮緊的太陽傷寒證表現,此治法不同于條文12,與葛根加半夏湯來發汗解表,降逆止嘔。
2清熱
傷寒論治療腎臟疾病論文
【摘要】探討了《傷寒論》中所涉及的治療腎臟疾病的大法和代表方劑在臨床中應用的療效,旨在對中醫腎病專業同行有參考作用。提出運用《傷寒論》方治療腎臟疾病,只有緊緊把握住不同方證的病機、主癥特點,辨證論治,才能取得較好臨床效果。
【關鍵詞】《傷寒論》經方腎臟疾病
《傷寒論》是一部辨證論治的專書,千百年來一直有效地指導著臨床醫療活動。清代醫家柯琴曾說:“仲景約法,能合百病,不專為傷寒一科耳”。后世醫家將其擴大用途,廣泛用于臨床各科疾病的治療中。筆者結合內科腎臟疾病的臨床診療及應用經方處理多種慢性腎臟疾病的醫療實踐報道如下。
1疏利三焦,通陽化氣
《傷寒論》中小柴胡湯原用于少陽證,該方和解少陽,寒溫并用,協調升降,扶正達邪,有疏利三焦,調達上下,宣通內外,和暢氣機之功效;五苓散原為太陽蓄水證而設,藥用茯苓、豬苓、白術、澤瀉、桂枝五味,具有健脾利水,通陽化氣的作用,仲景主要用以治蓄水證及痰飲、水濕證。現代醫家根據小柴胡湯、五苓散方義及所主病證,靈活化裁,對其運用已遠遠超出《傷寒論》所提示的范圍。因兩方配合使用具有確切的利尿效果,現代臨床常應用于慢性腎臟疾病治療中,尤其多用于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且療效確切。在慢性腎功能衰竭后期,由于濁毒壅盛,阻滯氣機,使清陽不升,濁陰不能外排而潴留體內,形成濁毒侵犯各個臟腑、充斥三焦之證。我們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及實驗研究,發現兩方合用組成的柴苓湯,可扶正達邪,疏利三焦,助膀胱氣化,通調水道,利濕泄濁,與慢性腎衰的正虛邪戀,濁毒彌漫三焦的病機相合,故而取得較好療效[1],可降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改善腎性貧血,調節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糾正氨基酸失調,緩解和改善臨床癥狀,有在臨床推廣運用的價值[2]。
2溫陽利水
淺議傷寒論教學的應用
本文作者:何大群工作單位:襄陽市護士學校
方是基礎諸多學者認為《傷寒論》是古代“經方派”的代表,源于古代已亡佚的《湯液經》[3]。書中113方,被后世稱為“經方”,其配伍嚴謹,療效顯著,為后人加減化裁應用廣泛,是中醫臨床的常用方。方證教學的前提就是認真講解經方的組成用量、組方理論、藥物配伍規律,由于《傷寒論》中許多經方被收錄入《方劑學》中,還應注重《傷寒論》和《方劑學》的內在聯系。在《方劑學》中重點教授經方的組成、配伍和歷代臨床應用及化裁,而《傷寒論》中重點講授其與“證”的密切聯系,做到各有側重的同時又相互補充。
首抓主證“證”是疾病過程中某一具體階段或某一類型的病理概括,在宏觀上表現為特定的癥狀、體征的有機組合。所謂“有諸內必形諸外,有諸外必根諸內”,形象的揭示了證候與病機的關系。在一個復雜的方證中,常常有多種脈證表現,這時就需要提煉出主要的脈證表現。只有抓住方證的主證,才能明確其基本病機,有利于掌握并靈活地應用該方證。所以在組織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首先抓主證。例如通過分析涉及麻黃湯的數條原文后,可知發熱惡風寒、體痛、無汗而喘、脈浮緊是麻黃湯證的主證。當臨床上出現上述脈證,即可酌情投以麻黃湯。又如脈結代、心動悸為炙甘草湯證之主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等是小柴胡湯證的主證等等。
方證結合,靈活掌握方與證,乃是《傷寒論》的核心,方是藥組成的,而藥又是證所產生的,但是證受到客觀影響,又有靈活多變的特點[4]。在教學中應以方證為中心,首先全面講解相關條文內容,讓學生掌握各個方證獨立的應用指征。再針對每個方證的縱向發展以及方證之間的橫向演化關系,依據六經傳變、條文次序,對每個方證加以推演論證,使學生從縱橫兩方面建立起各個方證的內涵和外延概念。同時要求學生樹立方證一體的觀念,方不離證,證不離方,在實踐中能夠以方測證,以證測方。歸納概括,全面總結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有利于將學習任務化繁為簡,且這種系統化的提煉更有助于記憶與應用。在《傷寒論》中關于方證的總結可以從很多方面進行。例如一方證涉及多經病的情況,如桂枝湯證在《傷寒論》中涉及太陽病、太陰病、霍亂病篇等,小柴胡湯證涉及太陽病、少陽病、陽明病、厥陰病、陰陽易差后勞復病篇等,大承氣湯證涉及陽明病、少陰病篇等。將這些條文進行集中歸納后,更加便于全面地掌握這些方證的病因病機、治則方藥。另外還有一些看似相同的主證,治則方藥卻迥異,可以通過同中求異分析其病因病機。例如五苓散證和豬苓湯證,兩個方證皆以發熱、口渴、小便不利、脈浮為主證,但前者屬太陽蓄水證,系太陽表邪不解,邪氣循經人腑,導致膀胱氣化不行,水蓄膀胱所致,為表里同病;而后者為陰虧水熱互結證,系陽明病誤下傷津,邪熱深入下焦,熱郁水停所致。故前者治以通陽化氣行水解表,后者治以滋陰潤燥,清熱利水。
《傷寒論》方證治法是中醫學的核心,也是《傷寒論》的特色和優勢所在。將方證教學應用于《傷寒論》的教學中,通過對比概括、提煉總結等方法,使復雜枯燥的條文化繁為簡,綱舉目張。不僅便于學生系統掌握經方,從而更好的學習其辨證論治的精神本質,為今后的臨床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而且不失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已經得到推廣應用。
青年教師傷寒論教學能力思考
1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認識
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指:以智力為基礎發展起來的為達到教學目標,順利從事教學活動所表現的一種心理特征,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結合。一般能力指教學活動所表現的認識能力,特殊能力指教師從事具體教學活動的專門能力[2]。教學能力的構成要素包括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教材和學生特點等方面的解析掌握能力,教學設計和準備教學的能力,知識傳授能力,言語表達能力,課堂組織管理能力,教學反思能力和教學監控能力[3],根據教學計劃和內容的更新及時調控教學策略的能力,完善的知識結構和知識更新能力,駕馭學科內容和進行學術研究的能力,哲學思辨能力等。在具備上述教學能力的同時,教師還應當具有強烈的學生意識,尊重學生心理、情感、認知的發展規律,準確判斷學生學習特點,努力做到知識的邏輯結構和認知發展有機結合,形成師生交往、積極互動、教學相長的良好教學氛圍,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2努力學習,提高專業知識水平
《傷寒論》成書至今已有1800余年,文字簡潔,義理深奧,歷代不乏傷寒學研究大家,據不完全統計,《傷寒論》研究的專著已達千余部,可謂汗牛充棟。有人窮其一生亦不能入仲景之門,登仲景之奧堂。作為青年教師,雖然具備較高的學歷,但傷寒的學問并不能以學歷論高低,學術功底尚不深厚,必須謙虛好學,始終不忘提高專業知識水平。“欲予一升,必有一斗”,深厚的學術功底,淵博的理論知識是教好《傷寒論》的必備條件。背誦是中醫學的基本功,尤其是《傷寒論》不能不背誦,398條原文,其中100條是要求學生熟背記誦的,課堂上我們要考察學生的背誦情況,那反過來,作為從事《傷寒論》教學的教師,我們自己是否背誦熟記了呢?這里恐怕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筆者始終警醒自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努力做到授課時,對相關條文要脫口而出,“不翻課本,不看教案”,將背誦《傷寒論》作為自己的首要教學能力加以提高。“以教材為本,但不囿于教材”,《傷寒論》教材對條文的解釋基本取自為大多數醫家和學者所公認的觀點,持論公允,故熟悉教材,吃透教材,講透教材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筆者始終把研讀教材作為提高教學能力的基本要求。但眾所周知,歷代醫家對于中醫經典著作的詮釋往往“各有千秋”。作為大學教師,不能只是課本知識的傳授者,從某種角度來講,引導學生自學課本知識,給學生傳授更多的“課外知識”更加重要。大學學習亦是帶有研究性質的學習,因此,在講好教材的同時,有必要引導學生研讀歷代《傷寒論》注本,這就要求青年教師必須熟悉歷代醫家研究《傷寒論》的異同之處。正是秉持此觀點,筆者廣泛研讀,認真提煉各家注解傷寒之要點、疑點、異點,在課堂教學中提示引導學生去自學研究,課堂教學與課外自學相結合,改變“灌輸式”教學模式,形成“研究式”自學模式,有效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研究《傷寒論》的興趣。
3勤于實踐,提高臨床診療效果
作為《傷寒論》課程的教師,具備相應的臨床實踐能力這無疑有利于更好的開展《傷寒論》教學。《傷寒論》之所以被奉為中醫“四大經典”之一,就在于其理法方藥的完備,及經方卓越的臨床療效。歷代《傷寒論》研究大家亦是在大量臨床經驗的基礎上“釋傷寒、解傷寒”的,如龐安時、徐大春、尤在涇、劉渡舟、杜雨茂等傷寒大家都在臨床上有重要成就。以筆者自身的學習體會而言,《傷寒論》教師必須具備優秀的臨床能力,中醫理論必須與臨床實踐相結合才能顯示出它的優越性,單純的講“理”而沒有實踐的驗證,理論就顯得蒼白無力。病案討論式教學法是《傷寒論》教學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但僅僅引用別人的案例是不夠的,必須有自己的治驗,只有如此,才能對《傷寒論》的理法方藥有深刻體會,在討論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解答學生的疑點,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讀好經典,才能做好臨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傷寒論》授課教師的臨床能力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就高,反之則不然。就此而言,臨床能力也是《傷寒論》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始終堅持“學傷寒就是為了用傷寒”,作為青年教師,始終不忘在臨床中鍛煉自己。勤臨床,多臨床,積累經驗,就是為了在課堂上更好地講透傷寒之理奠定實踐基礎。
診斷思維的基本模式
1《傷寒雜病論》應用和發展了《黃帝內經》中的診病、辨證方法
中醫學的診病和辨證方法,雖然在《黃帝內經》中已有較詳盡的論述,但是其具體應用,則體現在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中。縱觀今本《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理法方藥的融會貫通,從理論與臨床相結合的角度看,真正奠定中醫學辨證論治基礎的當是《傷寒雜病論》。
如:關于望診,《黃帝內經》云:“察其形氣色澤”(《素問·玉機真臟論》);“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腑,背曲肩隨,府將壞也”(《素問·脈要精微論》)。
關于聞診,《黃帝內經》云:“聽音聲而知所苦。”
關于問診,《黃帝內經》云:“臨病人問所便。”(《靈樞·師傳》);“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后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素問·疏五過論》)。
關于切診,《黃帝內經》以大量篇幅論及切脈包括獨取寸口和三部九候之法,同時還論及觸診皮膚,腹部,四肢之法。
張仲景治心病探究論文
【摘要】張仲景在其《傷寒雜病論》中將心病分為“胸痹”“真心痛”“心悸”等病證,其內容包含著豐富的治心病的學術思想。文章全面系統地總結了張仲景治心病的溫補心陽法、溫通心陽法、清心安神法、養心安神法、和解安神法、補脾益心法、溫中寧心法、疏肝通陽法、溫腎寧心法、補腎瀉心法、陰陽并補法、化飲行氣法共十二法,充分體現了張仲景治心病的辨證論治的學術思想。
【關鍵詞】張仲景心病《傷寒論》
心病屬“胸痹”“真心痛”“心悸”等病證的范疇。如《素問·臟氣法時論》云:“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靈樞·厥病篇》曰:“真心痛,手足清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張仲景繼承和發展了《黃帝內經》治心病的學術思想,在其《傷寒雜病論》中包含著豐富的心病辨證論治學術思想。現探討總結如下。
1溫補心陽法
心之搏動,脈之通暢,皆賴心陽之鼓動。若心陽虛無力鼓動心脈,則可見心煩,心悸,甚則驚狂。治宜溫補心陽。《傷寒論》61條:“下之后,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干姜附子湯主之。”本條為下后發汗,津傷太過,陽隨津脫,故晝夜煩躁不得眠。干姜附子湯,即四逆湯去甘草,用干姜附子以勝陰復陽,不用甘草,恐其緩助陽之功。《傷寒論》64條:“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本條為發汗過多損傷心陽,空虛無主,故心下悸,虛則喜按。桂枝甘草湯用桂枝溫陽,炙甘草益氣,且可甘緩桂枝溫而不熱,不致汗出,并可辛甘化陽。《傷寒論》118條:“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本條為誤用火療而復下之,致心陽虛損,心神浮越。方用桂枝甘草湯加龍骨牡蠣溫補心陽并鎮心安神。《傷寒論》112條“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傷寒脈浮,本應解表,本條為誤用火劫,陽氣散亂而亡陽,驚狂不安。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用桂枝湯去芍藥以解表,因芍藥性味酸收陰柔,非陽虛所宜。加蜀漆以散火邪,加牡蠣龍骨以固亡脫之陽氣,并鎮浮越之心神。
2溫通心陽法
半夏在方劑配伍中的作用
1降逆止嘔
半夏其性主降,《神農本草經》謂之“下氣”;《別錄》說其能止“嘔逆”,可知半夏具有降胃氣而止嘔吐之功,為臨床止嘔要藥。各種原因的嘔吐,皆可隨證配伍應用,尤常與生姜配伍善療寒飲(痰)之嘔吐。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藿香正氣散,主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之惡心嘔吐;《金匱要略》小半夏湯,主治痰飲犯胃之惡心嘔吐;如《金匱要略》半夏干姜散,主治胃寒干嘔,吐涎沫;另如《傷寒論》干姜人參半夏丸,與干姜、人參等配伍可治中虛胃寒嘔吐。半夏與他藥合理配伍,可治各種原因之嘔吐:與黃連、橘皮、竹茹同用,可治痰熱犯胃,或胃熱嘔吐,如《溫熱經緯》黃連橘皮竹茹半夏湯;半夏與黃芩、黃連配伍,可治胃熱嘔吐,如《金匱要略》黃芩加半夏生姜湯;與梔子、黃連、蘆根配伍,可治濕熱霍亂之嘔吐,如《霍亂論》中的連樸飲;與竹茹、竹瀝、膽南星配伍,可治痰熱嘔吐;與人參、大棗等配伍,可治胃虛嘔吐,如《金匱要略》大半夏湯;與大黃、枳實、厚樸配伍,可治陽明腑實之嘔吐,如《傷寒論》大柴胡湯;與茯苓、橘皮、旋覆花等配伍,可治妊娠惡阻之嘔吐,如《備急千金要方》半夏茯苓湯;而治余熱未清,氣津兩傷,胃氣上逆之“氣逆欲嘔”,又可與竹葉、石膏、麥冬等相伍,清熱生津,和胃止嘔,如《傷寒論》竹葉石膏湯。
2化痰止咳
半夏味辛性溫而燥,善化痰消飲,適用于寒痰、濕痰犯肺所致的咳喘諸證。正如《醫學啟源》所載:“半夏治寒痰及形寒飲冷傷肺而咳”。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治療濕痰咳嗽的二陳湯,方中以半夏與陳皮相伍,佐以茯苓、甘草,共奏燥濕化痰,理氣止咳之功。《傷寒論》中治療表寒里飲之寒痰咳嗽的小青龍湯,半夏與干姜、細辛、五味子合用,以溫肺蠲飲,化痰止咳平喘。然而配伍恰當,半夏可用于治療多種痰證咳嗽,配膽南星、黃芩、瓜蔞仁可治熱痰咳嗽,如《醫方考》中的清氣化痰丸;配茯苓、枳實、天南星等治痰飲留積不散,胸膈痞塞,脅肋脹痛,喘急咳嗽,如《嚴氏濟生方》導痰湯。
3消痞除滿
痞證是患者自覺心下痞滿窒塞不舒的病癥,常因邪氣內陷、或濕熱蘊伏、或痰熱互結、或虛實互見,寒熱夾雜于中而導致氣機痞塞、升降失常所致。本品辛開散結,化痰消痞,適當配伍可治療各種原因所致之痞。若因誤下而致邪氣乘虛而入,出現寒熱互結,虛實夾雜,氣機痞塞,陰陽失和之痞,可與黃連、黃芩、干姜、人參等合用,如半夏瀉心湯,方中半夏辛溫,散結除痞,與干姜一起與芩連配伍,辛開苦降,寒熱平調,使升降調,寒溫平,陰陽和而痞滿消。同樣,在生姜瀉心湯、甘草瀉心湯這一類的方劑當中,張仲景同樣使用了半夏,均取其辛行溫通,滑利走散,除痞散結之效。故成無己曰“半夏味辛溫,干姜味辛熱,《內經》曰:辛走氣,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為助,故以半夏生姜為佐,以分陰而行陽也”。傷寒邪氣侵及少陽三焦,而致少陽經氣不利,三焦氣機不暢者,當治以小柴胡湯,方中柴胡氣質輕清,能疏利少陽經氣,暢達三焦氣機,為主藥。半夏辛溫,辛散溫通助柴胡以疏理氣機,調暢三焦。全方合用而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然汗出而解”。其他如痰熱互結之痞,可與黃連、瓜蔞配伍,如《傷寒論》之小陷胸湯;若濕熱蘊伏,清濁相干之上吐下瀉,胸脘痞悶,可與厚樸、黃連、蘆根、石菖蒲等相伍,如《霍亂論》之連樸飲;若屬于中虛痰阻氣逆之心下痞,又可與旋覆花、代赭石、生姜、甘草等相配伍,如《傷寒論》之旋覆代赭湯。
傷寒方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研究論文
【摘要】《傷寒論》為一部以治療外感疾病為主的專著,但其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其中許多方藥同樣可用于內傷疾病。高血壓病為現代西醫病名,可歸入中醫內傷雜病的范疇。目前,中醫界不少人一見高血壓病不辨證即對號入座認為“肝陽上亢”,套用清肝、平肝法,已落入“中藥西用”的窠臼,療效有限。筆者采用辨病和辨證結合的方法,用傷寒方五苓散、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承氣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吳茱萸湯等配合降壓藥治療高血壓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關鍵詞】五苓散;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大承氣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吳茱萸湯;原發性高血壓
發性高原血壓是指目前尚未闡明其原因的高血壓病。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中醫學無高血壓病病名,而早在《素問·至真要大論篇》中有“諸風掉眩,皆屬于肝”、《靈樞·海論》“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的記載。“眩暈”、“頭痛”等病癥的描述與高血壓病的一般臨床癥狀相近。對高血壓病患者發生心、腦、腎并發癥進行中醫診斷時,則可分別歸于“心悸”、“胸痹”、“中風”、“水腫”等病證中進行辨病辨證治療。筆者在臨床中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掌握傷寒方所治病證的病機,運用傷寒方結合西藥治療高血壓病,取得較好療效,現介紹如下。
1五苓散
五苓散首見于《傷寒論·太陽病篇》,由豬苓、茯苓、澤瀉、桂枝及白術組成。五苓散作為“太陽膀胱蓄水證”的主方具有利水滲濕、溫陽化氣之功能。
水飲、濕邪蘊結于下焦,本可就近從小便而去,但膀胱氣化不行,水無去路,反逆而上行,則吐涎沫而頭眩,腹脹滿或水腫身重,小便不利,水動于下,則臍下悸動沖逆。飲在下焦,當從小便去之,治用五苓散化氣行水,使水氣下行。方中重用澤瀉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達膀胱,利水滲濕;茯苓、豬苓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增強利水蠲飲之功;加白術健脾氣而運化水濕,桂枝宣通陽氣,蒸化三焦以行水,助膀胱氣化。澤瀉、白術有降壓作用,澤瀉、茯苓有降脂作用,整方有利尿、降壓等作用。筆者臨床用本方加減治療具有頭眩、心悸、小便不利及舌質淡胖有齒痕等特點的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