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工藝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7 20:26:2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民間工藝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民間工藝發展措施探求論文
摘要:隨著國際文化經濟競爭的加劇,現代工業文明的日益擴張,鎮江民間工藝的存在和發展也同時面臨著挑戰。由于傳承空間不斷受到擠壓,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地方傳統手工技藝瀕臨失傳。因此,如何進行科學地保護與利用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主張應著力選擇個性化特色項目,注重形式與內容的創新以及關鍵性產業切入點的有機嫁接,形成產業鏈布局。同時,政府更應致力于民間工藝產業的宏觀規劃,注重培植優勢品牌,引導資源產業規范管理,以此為鎮江民間工藝保護研發提供廣闊的拓展平臺。
關鍵詞:鎮江民間工藝;政府扶持;產業集聚;市場化;品牌建設
鎮江是一座集港口、工貿、旅游于一體的文化名城,擁有3500多年歷史,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其中,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民間手工藝千姿百態、絢麗多彩。通過在鎮江市各轄區進行的傳統民間工藝品普查調研來看,本土民間工藝資源蘊藏十分豐富,展現著本地域民眾在特定歷史時期和地域環境下所形成的價值觀和審美情趣,是民眾智慧的佐證。鎮江地域民間工藝歷史悠久,主要品種有:剪紙、面塑、竹編、石雕、挑花、正則繡、扎染畫繢、烙鐵畫、瓷刻等。這些民間工藝品曾多次榮獲國際、國內民間藝術博覽會金獎。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普查的轄區內民間技藝傳承人中就有全國十大民間美術家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授予的民間工藝美術大師2名,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有8名。
當前,鎮江民間工藝的傳承和發展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其主要是:伴隨著世界經濟及文化全球化趨勢的日益擴張,地方本原文化遭到外來文化多樣性沖擊,有的傳統工藝品因人們的審美觀念和生活方式及價值觀的改變而被淘汰;掌握一定傳統藝術技能的民間藝人已為數不多,傳承困難,一些傳統民間絕技伴隨著老藝人的逝去而銷聲匿跡。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傳統民間工藝行業發展創新意識薄弱,地方民間工藝缺乏產業個性化規模運作:民間工藝行業亟待長遠規范管理與保護;民間工藝發展資金短缺:民間工藝發展人才匱乏。
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應當采取什么方略有效解決以上問題,促進鎮江民間工藝文化傳承和持續發展呢?筆者認為,可以選擇以下發展措施:
一、地方政府要正確引導和扶持民間工藝的發展
民間工藝數字藝術設計研究
摘要:“兔兒爺”作為北京地域文化代表性的民間工藝品,為傳承手工技藝和傳播文化內涵,基于數字媒體藝術的視覺設計表現形式和動態交互對內容進行創新設計。本文依托北京地域文化,運用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方法對民間工藝品兔兒爺進行設計創新,體現數字媒體藝術賦予傳統工藝文化的時代創新成果,旨在闡明數字媒體藝術在傳統文化傳承發揚中所起重要作用。
關鍵詞:數字媒體藝術;傳統民間工藝;移動應用設計
1引言
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八月十五祭祀“兔兒爺”的傳統逐漸衰落甚至銷聲匿跡,老北京傳統手藝人的拿手泥塑絕活兒的繼承更是屈指可數,拜“兔兒爺”的習俗和形象也就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和生活,成為人們心底的一份懷舊記憶和一種稀缺的文化遺產。目前市場上關于“兔兒爺”的文化介紹類的移動應用作品較少,故以此為契機開展詳細的傳統文化類數字媒體作品的創作,從而讓更多的用戶可以通過移動端應用學習“兔兒爺”工藝的技藝并感受所蘊含的文化魅力。
2移動應用兔兒爺的視覺設計
2.1場景設計。民間工藝品兔兒爺多種多樣的藝術形象離不開北京獨特的地域文化氛圍,為了更加貼近北京胡同生活的情景展現出具有真實的生活狀態,選取北京胡同為原始素材進行特點的歸納提取,在界面場景的表現形式上運用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方法,經過扁平化手繪處理以及色彩歸納的設計來呈現出胡同真實的生活狀態的視覺效果。根據北京胡同的建筑風格多元化的變化,精神情感的人文化以及文娛的生活化特點,選取了符合北京胡同具有特色的元素進行場景的搭建,為了使場景的表現力更加豐富,建筑設計上是傳統四合院的形式,門樓是雙開門的木門,在門樓上會選擇一些燈籠、門墩和旗幟來裝飾,街道上的店面是生活化的小賣部的店鋪形式,其次是現代風格的整體貫穿式建筑高樓,通透的落地窗設計展現時代的發展。此外將場景從左到右依次進行春夏秋冬的季節性的變化設計,讓用戶欣賞到四季變化下的胡同魅力;以長圖形式呈現,為了能夠更好地展現整個胡同的全景全貌,符合胡同的建筑設計排列形式,這不僅讓場景表現力更加豐滿而且增加視覺沖擊力。2.2人物設計。場景中的人物形象視覺設計為契合胡同主題場景,全部采用簡約扁平化形象設計,人物形象設計貼合北京胡同的人物真實生活狀態,利于北京胡同特定場景信息的準確傳達。人物設計了一起在街道上玩耍的小朋友和騎車上學的學生,展示胡同的童年歡快時光;現在胡同有了旅游業的發展,設計了黃包車載游客逛胡同的人物形象;根據胡同樸素的氣息設計了開出租的胡同人物形象。對人物形象設計進行概括和特征的提取,以此來凸顯人文氣息和童趣性。此外,為體現時代變遷發展的潮流,在場景中加入了目前生活里最普遍發展最快的元素,有最潮流的共享單車元素和快遞車元素等來豐富場景,既體現的傳統的親和力又展示了潮流的時尚性。2.4版式設計。移動應用兔兒爺中衍生品香囊部分由于創新衍生品香囊造型和數量的因素,香囊引導頁運用遮擋關系橫向排列,滑動可清晰瀏覽四種新型香囊設計樣式。香囊的具體介紹界面,考慮到衍生品香囊是由不同坐騎和兔兒爺形象設計組合,為區別于兔兒爺的具象形象,將兔兒爺坐騎以剪紙藝術形式展現,豐富版式設計。坐騎分布在界面的四周,兔兒爺的主體形象放在中間位置,讓用戶知道是不同坐騎和一種兔兒爺的結合,并且每一種造型的解說文字以豎排版方式分布在坐騎的旁邊,以便閱讀。香囊內部裝有香料的種類的界面版式設計直觀的分為上下兩行香料插圖的設計,每一個香料的正下方設置了圖形塊可呈現香料的名稱。
室內設計中民間工藝與現代設計的融合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建筑行業發展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尤其是在室內設計的過程中,將民間工藝和現代設計相融合,更是廣大人民群眾在不斷地生活和發展中智慧的表現。因此民間工藝作為一項新型的室內設計方式,我們會必須將其與傳統工藝區分開。在室內設計的現代設計中,民間工藝的發展和應用也給現代設計帶來的新的表現形式和發展空間,因此本文針對室內設計中民間工藝與現代設計的融合進行詳細的研究,帶動我國整體室內設計的發展。
關鍵詞:室內設計;民間工藝;現代設計
我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民間工藝的由來已久,并且在我國的發展歷程中,民間工藝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表現方式也是有所不同的。雖然民間工藝的狀態和形式各異,但是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于我們今后的生活和發展都能帶來更大的幫助。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我們在室內設計的過程中也開始加大了對民間工藝的重視程度,不斷地將民間工藝與現代設計相融合兩者之間通過相互的影響和借鑒,不斷地將室內設計的水平進行發展和提高。
一、民間工藝的含義和特點
民間工藝指的對物體的加工過程。民間工藝不是指產品的生產場所或所在地是在民間,而是指用相對傳統的民間工藝對民間工藝品進行加工和生產,除了人們可以用眼睛看到的物體的表象,民間工藝本身還有更為豐富的內涵。民間工藝的內涵和表現,才是把民間工藝和普通工藝相區別的一種基本標志[1]。民間工藝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第一,地域性。民間工藝可以說是來源于生活,又要在一定程度上高于生活,因此在不同的地區,民間工藝的表現形式也有所不同。第二,多樣性。一個地區的民間工藝并不是單純的表現在一個地區的某一個方面,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民間工藝表現在方方面面,不僅種類多樣,而且涉及的種類也十分繁多,豐富程度更是難以想象。比如在東北地區,建筑的種類都多的數不勝數,比如在哈爾濱主要流行的是俄羅斯風格的建筑,在朝鮮主要流行韓國居住風格的圓頂房等等[2]。這些建筑中不僅包含了多種形式的建筑行業的民間工藝,同時樣式、種類的豐富也更加突出了民間工藝的多樣性。
二、室內設計中民間工藝與現代設計融合的必要性
我國民間工藝特點試析論文
內容摘要:中國民間工藝是中國人民幾千年民間文化的積累,是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中國民間工藝有許多閃光的設計思想、設計構思、設計靈感等,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關鍵詞:民間工藝分類特點思想內涵
我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五千多年的文明中,民間工藝也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民間工藝有著自己強大的生命力和鮮明的特色。我國的民間工藝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我國原始藝術的一種延續,民間工藝中有很多原始藝術的影子。它同樣繼承了實用與審美統一的特點,大部分都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帶有樂觀向上、淳厚、真實的感情色彩,是人類勞動生活中最質樸的藝術思想和藝術語言的體現,在世界藝術寶庫中也光彩奪目。
一、民間工藝的分類
1.美化日常生活用品的民間工藝
為了美化日常生活,勤勞的民族圍繞著直接的衣食住行制作了很多必需品,如各地區和各民族的服飾鞋帽、房間裝飾品、器皿家具、雨傘、扇子、帳子、簾子等。這些民間工藝有很多都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和濃厚的地方色彩。一般都是采用天然的材料和手工制作而成,簡練質樸,明快大方。“在漢族地區的印藍花布和花格土布,少數民族的蠟染和織錦,都是富有特色的染織品。貴州的蠟染,湘西的藍印畫布,云南和湘西的扎染,都是民間印染中幾個極具特色的品種。”
新媒體下民間工藝營銷策略研究
摘要:斑銅是云南特有的一種傳統手工藝,斑銅產品豐富多樣,色彩絢麗奪人眼球。云南省會澤是斑銅之鄉,也是斑銅工藝的發源地。到目前為止,斑銅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且斑銅制作工藝在2008年已經列入第二批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下,因此云南斑銅工藝是兼具藝術價值和商業價值民間工藝代表,研究其推廣和營銷的策略也就顯得至關重要。本文以新媒體為背景,通過順應時展和靈活傳承方式來打造云南斑銅工藝的自主品牌。通過互聯網營銷方式的研究,讓斑銅這一云南傳統手工藝能得以推廣和傳承。
關鍵詞:云南斑銅;民間工藝;營銷策略
一、云南省斑銅工藝的歷史情況
云南斑銅至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據調查顯示,在明清時期,云南向朝廷進貢的珍品中云南斑銅就是其中之一,在今天,云南斑銅亦作為主要陳列品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云南廳里進行展覽。云南斑銅工藝品歷史悠久,不僅繼承了古滇國青銅文化遺產又創新了中國古老的鑄銅工藝,因此,斑銅工藝品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審美意義,對斑銅工藝品文化價值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們認識與了解傳統手工藝的發展歷程。斑銅工藝作為云南特有的民間工藝,其造型千姿百態,風格多種多樣,審美意識淳厚樸質。近幾年來,復古風的興起使得老物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云南斑銅工藝品也因其高端的選材、精確的制作、典雅的外形受到人們的認可和追求。
二、云南省斑銅工藝的發展現狀
斑銅,屬于云南特有的傳統工藝品,到目前為止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明末清初斑銅作品首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斑銅產品豐富多樣,色彩絢麗奪人眼球,每個斑銅作品都有自身獨特的韻味。銅工藝也是云南省特有的民間傳統金屬工藝,云南斑銅經歷了近300年的曲折發展,在此過程中不斷吸取云南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融合了云南不同歷史時期的審美觀念,塑造了云南斑銅款式多樣、風格多變的藝術形式。斑銅在當代年輕人心中的認知度逐漸下降,斑銅的真實發展與現代化產生一定的差距。從整體來說,云南斑銅的發展和雕刻還保持著相對陳舊的思想觀念,成品缺乏創新意識,難以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
民間工藝造像藝術管理論文
[關鍵詞]漢代;漢畫像石;漢兵馬俑;徐州;民間工藝
[摘要]徐州民間工藝繼承并發展了漢代造像藝術:剪紙、泥模、糖人貢和泥玩具等在表現內容、制作技法和藝術風格上吸收了漢畫像石、漢兵馬俑中的養料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一、漢代文化的歷史淵源
漢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輝煌的朝代。
漢代文化更是華夏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漢家文化有著濃郁的先楚因子,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是楚人,漢朝的開國元勛們,除張良外,全都是土生土長的楚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史記·項羽本紀》)載范增引“故楚南公”語),當這些威猛無比的楚國子弟們用血肉之軀推翻暴秦統治時,也就是決定了:他們要將故國鄉里的一切文化傳播到長江天塹的另一邊,傳遍漢家帝國的大江南北。
淺析傳統布玩具中的民間工藝
就地取材
布玩具是伴隨著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而產生的。平靜、安逸且相對封閉的農耕生活為耗時費力但又精致巧妙的布玩具提供了存在的肥沃土壤。布玩具的基本造型是在布縫的外殼內填人填充物,成為立體或半立體造型。布玩具的外殼幾乎涵蓋了所有可能的布料,棉、麻、綢、緞、絲、絹、絨布等;填充物更是五花八門:棉花、蕎麥皮、高粱殼、鋸末、蠶沙、米粒、艾草、干花等等。事實上,布玩具的主要制作者——孩子的母親或其他母性親屬常常就是利用做針線活剩下的邊角余料甚至舊衣爛衫,就地取材來制作玩具的。裁衣時剩下的布角可以變成動物的身體,舊毛衣上拆下的毛線變成了五彩的繡線,無用的谷殼則可以變成了使玩具可以立起來的填充物,甚至喜糖的糖紙也可以碾成裝飾的金絲。這些材料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及的平凡物件,卻在媽媽們的巧手下綻放出了絢麗的光彩,實在值得贊嘆。就地取材除了使布玩具得以保持質樸和廉價外,也使其有了鮮明的地域特征,如盛產藍印花布的江浙地區,就有特別的藍印花布玩具,體現出質樸的鄉土風格特征。對于民間玩具的制作者而言,不浪費任何材料、盡可能地物盡其用,不僅是一種實用主義的態度,也是因為某種隱約的對“造物”的敬畏。而這種取材觀念,用現代的眼光來看則完全符合“綠色設計”的理念,也與環保的倡導不謀而合。
順勢而為
布玩具是集“雕塑性”與“柔軟性”于一體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藝術,在藝術形態學上類似于現代藝術中的“軟雕塑”。柔軟的布料如何變成立體造型呢?民間布玩普遍采用了最簡潔的造型方式:將兩片布料縫合起來做成布殼,中間再塞滿蓬松的棉花或谷殼、米粒等細碎顆粒。這樣布片既能立起來,又能保持柔軟的手感,適于幼兒抓玩。這種兩片縫合的造型手段,一方面一定程度地決定了布玩具的外部形態:動物的身體常被分為左右兩片,荷包也常由正反兩片縫合而成;另一方面也成為了針線裝飾的基礎:人們會在縫合處增加針腳、縫上花邊或綴上珠子以進行裝飾和強調塑形,這種裝飾方法在荷包及掛件上最為明顯,甚至一些具象的動物玩具也是如此。當然,布玩具材質不盡相同,制作的工藝的各個有別,但顯然遵循著這樣的塑形及裝飾規則:那就是因材施藝,順勢而為,讓技藝盡量符合材料本身的特性,甚至故意夸大其特性,來彰顯材料的獨特之處。
當然,順勢而為也是因為條件的限制。布玩具大多由無法制衣的小塊碎布拼湊而成,因此常常只能因材造型,這也是為什么布玩具型制一般小巧,而且多拼、貼工藝的原因。繡線的選擇也是如此,家里有棉線就用棉線,有毛線就用毛線,沒有嚴格的造型著色規范,隨意性很大。材料的短缺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布玩具的型制和造型色彩,另一方面卻也激發了制作者更多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使得布玩具比其他布制品更加輕松隨意而靈動多變。
簡工取意
剪紙藝術對民間工藝的發展價值
摘要:剪紙藝術是我國民間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在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與傳承過程中,已經構建出了一套極為全面的剪紙體系。隨著現代生活的進步,人們與各種民間藝術之間的距離逐漸拉大,剪紙藝術也是其中之一。因此,剪紙藝術對民間工藝的創新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本文就此做了相應的分析與思考,從傳統的剪紙中發掘出了具有獨特審美的藝術特性。
關鍵詞:剪紙藝術;民間工藝發展;創新
剪紙藝術是民間藝術的一種,發源于古代民間,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了剪紙藝術獨特的藝術體系,并在全國范圍內受到了一定的關注。剪紙藝術具有獨特的審美特征,相較于文字,圖像的傳達方式更加古老,也更為廣泛。從遠古時期開始,人們在不同區域就建立了自身的圖像體系,而剪紙藝術就是借用圖像向人們傳達情感和表達意思。剪紙藝術是從人們的指尖開始出現的,通過鏤空的組合傳達出人們對日常生活的渴望與憧憬,帶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同時也在視覺上符合了中國人的審美標準,成為中國傳統藝術群體中較為閃耀的一員。當代,剪紙藝術從日常生活逐步過渡到高雅生活之中,在通俗與高雅之間建立了橋梁。人們既可以借助剪紙進行多層次的情感表達,也可以人人動手,剪出最樸素、最簡單,最真摯的作品。多樣的新型藝術應用的出現,使剪紙藝術綻放出新的生命力,從創新與發展的角度,重新詮釋了剪紙的藝術性。這是當代剪紙藝術傳承的研究重點。在全球化勢不可擋的趨勢下,剪紙藝術走出國門,向世界各國展現了東方傳統的民間藝術。在這種情形下,剪紙藝術也承擔起了傳播文化、展現中國魅力、弘揚中國精神的責任。與此同時,更廣闊的環境也給了剪紙藝術帶來了新的機遇,使其擁有了更多國際化、現代化發展的可能。
一、剪紙藝術構成
(一)外觀
剪紙藝術是一種圖像藝術,通常利用不同的構圖,傳達出創作者的情感用意,傳統的剪紙藝術,講究的是對稱性、整體性與和諧性,所設計的每一條紋路,都有相應的價值定位,通過不同線條與局部圖案的靈活搭配,構成一幅生動、完整的剪紙作品。部分剪紙作品利用紙張的對折進行裁剪,呈現出最終的效果,也有著較為明顯的對稱性,符合中國審美中,對稱這一特性。另有一些更為復雜的剪紙藝術作品,可以在對稱之外,采用獨特的剪紙技巧,在不同的區域,展現出局部特點,并對各個部分進行綜合,從而構造出一幅具有連貫性、整體性的作品。與其他類型的藝術作品不同,剪紙的圖像傳達重點在于鏤空,鏤空之外,又有精巧而獨特的銜接,使其更加完整,從觀察剪紙作品的鏤空設置,我們可以從中深刻感受到創作者的構思巧妙與高超的技巧。
民間工藝圖形元素美術教學研究
摘要:徽派民間工藝中的圖形元素富有傳統形式意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包含著對徽文化的高度提煉。從傳承與發展的角度對徽州工藝圖形元素引入美術教育進行可行性分析,主要從課程建設和課型研究方面拓展美術類教學的思路,進而培養應用型創意人才,為弘揚傳統文化藝術貢獻力量。
關鍵詞:徽州工藝;圖形元素;美術類教育;教學策略
一、徽州工藝圖形元素引入美術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徽派傳統民間藝術是我國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著宗族文化和儒商文化的地域特色。安徽省徽學研究會副會長鮑義來在《徽州工藝》中寫道:“徽州文化是地域文化,又是中華正統文化傳承的典型。它集中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1]3趙玉晶在《中國工藝美術簡史》一書中描述:“每一個民族都以它特有的生存觀念和生存方式創造著具有強烈民族特征的工藝美術品。這些制品反映了各民族在不同時代里的不同制作工藝和審美觀”。[2]1徽州工藝內涵豐富,種類大多是生活、民俗和娛樂類,如徽州三雕、徽派版畫、徽州年畫、歙硯、徽筆、徽紙、徽墨、剪紙、徽派盆景、草編、刺繡等,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意蘊和徽派個性特色。徽州文化類工藝有版畫、刻書、文房四寶等,幾百年來發展為富有地方特色的經濟支柱產業。但在當代社會,因為社會環境和生產方式的改變,民間藝術賴以生存的土壤遭到破壞,徽州民間工藝也因人亡藝絕。徽州民間工藝怎樣才能完成歷史轉型,跟上世界經濟大潮,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方面考慮,傳統民間藝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全社會、全民族、教育行業的參與和長期的努力。一方面保護具有價值的民間藝人、歷史資料和作品;另一方面教育保護是一種重要的保護形式。高等院校是最具影響力的教育機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上具有很大的作用,更是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者、發展者、創新者最系統的教育場所,對受教育對象的影響也最為深遠。怎樣保護豐富多彩的徽州民間工藝,使徽州工藝后繼有人,是當今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將徽州民間工藝納入高校教育已經勢在必行。徽州工藝中圖形符號有著獨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它和地方藝術教育審美心理的形成有著重要聯系。徽州民間工藝中提煉出的圖形符號,從造型語言和視覺特征來看,大都蘊藏著吉祥如意、平安幸福、驅邪庇佑的意蘊,所傳達的民俗真諦有著獨特的思想價值和審美價值,體現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徽州文化標識。徽學專家張海鵬教授認為:“這些以‘新安’或‘徽’為標志的文化特產,反映了當日的徽幫是商成派、學成派,并由此而構成了‘徽學’這座地域文化的大廈”。[3]在這種文化背景下,通過系統學習徽州民間工藝的概念、分類和特征,培養學生學習民間美術圖形的興趣,為美術類各個專業提供豐富的素材,對后續的專業課程有很好銜接作用。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環境中,地方藝術院校特色辦學應立足于本土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研究徽派圖形符號在高校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有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隨著教育和專業發展的需要,美術類教學也發生了變化,學生既要掌握基本技能,又要迎合市場需求具備創新能力,教學體系應根據社會需求不斷調整課程設置,進行改革。
二、藝術教育中滲透民間藝術元素的教學策略
針對學生傳統文化知識薄弱的情況,設置徽派傳統文化教育普及課程。教師將徽州工藝不同類別圖形符號創作方法的特點和學生專業知識有機結合,從傳承和創新的角度出發,總結圖形元素的造型語言與形式法則,并作為素材尋找出多種民間藝術創作方法與學生所學專業課程的切入點。地方傳統文化與地方民間藝術一脈相連,民間藝術中呈現的思想觀念、審美取向和價值觀念是地方傳統文化的藝術再現。通過學習不但能豐富學生自身對傳統文化的認知,領會和掌握民間藝術博大精深的藝術語言,而且能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了解地方藝術樣式所具有的審美價值。(一)課程建設。著名華裔建筑師孫鵬程稱贊徽州是“建筑師、規劃師、園藝師、畫家、雕刻家、工藝美術家們獲取靈感的源泉”。[4]518在藝術院校設立相關專業和相關課程,使學生普遍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內容的教育。對徽派工藝圖形元素的藝術表現形式及其承載的文化內涵進行基礎研究,構建民間工藝課程建設研究,拓展美術教學的空間,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內容包括:(1)徽派圖形元素在民俗文化中的應用研究;(2)徽州工藝紋樣的吉祥寓意研究;(3)徽派圖形元素的造型原則和審美研究;(4)徽派圖形元素蘊含的根文化與民族意識的關聯性研究;(5)民間工藝大師走進高校的實踐研究;(6)徽派圖形元素的儒學理念研究;(7)徽州傳統裝飾圖形的色彩運用研究;(8)徽州建筑裝飾圖案研究;(9)徽派圖形元素蘊含的象征性研究等。課程以傳授徽州工藝圖形元素的形式和構成開始,教學內容以最有典型性的圖形符號作為主要傳授內容,通過課堂學習打開教學視野,研究徽州工藝作品的風貌與樣式,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歷史、生態、環境、社會等因素對民間藝術產生的影響。把徽州工藝圖形元素作為課程素材,課程的構建從基礎課到專業課進行階梯式教學,教學內容與其他課程進行良好銜接,有效建立與各個專業課程之間的聯系。(二)課型研究。1.由訓練型教學轉向創新型教學訓練型教學和創新型教學不同,前者是技藝的傳授,學生可以通過臨摹學習徽派傳統民間藝術圖形符號的造型、色彩、紋樣、構成等。它既有平面的剪紙、版畫、年畫、壁畫、繪畫等平面造型,也有建筑、磚雕、木雕、石雕、刻碑等立體造型。在訓練型教學環節中,學生通過臨摹感受、理解、再現各種民間工藝造型特征,并體會圖形元素背后隱藏的深層象征意義。創新型教學以傳承和創新為重點,是在循序漸進的教學環節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三大構成、圖形創意、裝飾圖案、插圖設計等課程中所學的重組、同構、異變、聚集、共生等方式,開拓創作思路和教學模式。徽派民間工藝圖形元素有著獨樹一幟的藝術形式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將徽派圖形元素滲透到美術類專業教學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應在教學中用圖例為學生分析、講解徽派民間工藝圖形元素藝術表現原理,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徽派民間藝術形式,在提高藝術修養的同時啟發學生懂得創新運用。學生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出具有時代氣息的富有生命力的作品。2.現代設計語言的轉換徽派民間工藝圖形元素的思維方式是主觀和感性的,與各類設計專業有著內在聯系。在課題實踐訓練中,對徽州工藝的形態、選材、技藝、色彩、審美、構圖、造型等方面予以分析、研究,拓寬學生設計視野,在較高的文化層面上進行研究和創作。學生能充分理解徽州圖形元素的內涵,了解傳統表現手法、表達方式,從傳統民間工藝圖形符號中攝取養分。創作思路不是對傳統圖形進行純粹的復制,而是借鑒傳統符號的深刻內涵,通過隱性的語言和符號加以想象、擴展、衍變,把體現的藝術精神和語言融入到現代設計中,用現代審美觀念對圖形元素進行再設計,創造出新的視覺語言,進而繼承和發展徽州民間工藝。徽派民間工藝圖形元素運用現代設計語言進行轉換,分別從徽派民間工藝圖形的“形態”“材料”“抽象精神”三個方面進行研究。(1)形態的借鑒和衍生徽派民間工藝圖形元素為當代設計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從傳統圖形符號中提取形態的元素,以多維立體的創作思維尋找新的契合點進行再設計,用獨特的視覺語言以現代藝術形式呈現。將徽派木雕、石雕、磚雕的圖形符號運用到包裝設計中,要求學生借用、提煉徽派圖形元素的造型特點,適應市場需要,設計出既能體現商品的內在特征,又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包裝設計,更好地傳承了徽派文化元素(圖1)。徽派民間工藝圖形中的一些造型獨特的云紋、冰紋、回紋等抽象圖案,對其進行簡化、提煉并運用到設計中,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既能和當代人的生活方式相契合,又能體現濃厚的文化底蘊(圖2)。作為徽派建筑重要造型特色的馬頭墻,有著簡單的形態、錯落有致的特征,中國原創家具品牌“半木”創始人呂永中利用馬頭墻的形態特征,將實用性和功能性相結合,設計出極簡風格的置物架和高低衣架(圖3)。圖1徽州窗雕冰紋和簡化的馬頭墻圖形元素在現代包裝的應用圖2方形回紋臺燈圖3以徽州民居和馬頭墻為圖形元素設計的清風系列置物架、高低衣架(2)材料的沿用徽派民間藝術有徽州三雕、徽派版畫、徽州年畫、歙硯、髹漆、剪紙、徽派盆景、草編、刺繡等許多獨特的工藝,將其材料語言恰當、靈活地加以借鑒,能夠豐富現代設計的表現形式。諸如徽州木雕是以木材為藝術創作形態,高爐家酒的設計師把徽州木雕圖形符號作為設計元素,運用當代的設計語言在徽派木雕的材料上進行沿用并加以延伸創作,創造出符合現代人消費理念的設計(圖4),視覺語言上體現了很強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圖4徽州木雕圖形元素的現代包裝應用(3)抽象精神的傳承作為一種民族文化的精髓,徽派民間工藝圖形元素中蘊含儒家思想的智慧,當代設計應努力探求民間工藝圖形元素中所蘊含的民族文化精神內涵,而不僅是表面形式的拷貝和借鑒,也不僅是具體的一個形態、一個圖形符號的傳承。民間藝術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也是民族精神的傳承。藝術家應當從精神層面充實自己的情感、思想和修養,并通過傳統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去傳承,最完美地將徽州藝術的儒家文化精神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呂永中創作的“徽州系列”中式家具,把具有代表性的徽派圖形元素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從精神層面用抽象的概念理解徽派文化精神傳承,用徽派古建筑中的圖形元素(如磚雕、石雕、木雕、馬頭墻、青瓦等)重新演繹符合東方人思維的當代中國設計作品(圖(三)教材的編訂。對徽州工藝圖形元素教學、實踐及各種成果進行整理,并把每個學生每學期的作品進行系統分類、歸納、整理并制作成光盤,形成具有特色的徽州工藝教學成果檔案。在當前高校民間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本地的民間美術元素和教學成果進行收集整理,有針對性地編寫成系列民間美術教材,將其引入課堂教學,并不斷學習與補充新知識。教師可以利用美術館、博物館、藝術家工作室等各種資源進行學習和考察,也可以和地方的多名高校教師一起編訂教材。這樣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各個高校搜集、整理的民間美術資料,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地方美術文化的交流。
民間工藝染衣設計管理論文
一、何為藝術染衣?
藝術染衣就是用特定的工藝技術,在服裝隨意哪個部位染上任意的顏色、花型、圖案。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任意設計你喜歡的顏色、圖案,經過特殊的加工、處理。一件可以是舊的、普通的、甚至不能再穿的衣服立刻化“腐朽”為“神奇”,成為一件獨特的藝術品,成為彰顯你個性的代言人。
二、個性時代呼喚藝術染衣的到來
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人類正經受著強大的生存競爭力帶來的精神壓抑和人性異化。他們迫切需要心理放松和個性釋放,渴望得到休閑慰籍和人文關懷,人們不僅要穿暖、穿好,還要穿出個性、穿出品位,要張揚個性,這時,藝術染衣應運而生,它已遠遠超出傳統的“省錢”的古老內涵,而成為人們追趕時尚,超越時尚,彰顯品位的有力手段。
三、民間工藝在藝術染衣中的應用
民間工藝中的印染工藝主要有蠟染、扎染、模版印和糊印等幾種,本文所講的藝術染衣中的民間工藝,是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時尚氣息而創新的技法和圖案,使古老的工藝煥發清新的氣息,而又使現代時尚的衣飾藝術染衣總體有兩大類:一類是染單色,根據個人愛好或時尚潮流配制色彩;另一類是染花,就是在衣物整體或局部染上之間自己喜歡的圖案花樣。前者根據三原色配色道理,運用紅、黃、綠三原色配制出不同色彩,依據淺色染深色的總原則下,配以相應的工藝條件,從而達到藝術染衣的目的;后者在前者的基礎上,難度加大,這就涉及到相關工藝,下面就一一介紹: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9民間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