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思想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7 06:38:5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美育思想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美育思想論文
的領袖地位決定了他的美育理論表現為原則性、方針政策性、指導全局性的特征。他在一些談話、讀書批注、書信中涉及到了諸多美育的具體問題,盡管尚未進行系統的理論闡述,我們依然可以從他的文化教育思想、文藝思想以及他的創作實踐中總結出其美育思想的主要內容、特征和形態。本文擬對美育思想約略論之。
1
美育思想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它的實踐性。特別強調實踐教育,學校教育也必須同實踐相結合。從哲學上講,一個人的思想認識可以從書本上得到,也可以從實踐中得到,即使從書本上得到的,也還要在實踐活動中才能真正化為自己的認識。從美育上講,一個人審美能力的養成,是各種審美場所和環境共同作用于審美主體的結果,這就要求審美教育必須通過各種渠道施教,參與實踐活動是一條重要的渠道。通過實踐教育,使受教育者成為一個參與者,而不是一個旁觀者。在參與的過程中,使身心在實踐中體驗創造的樂趣和把握各種實踐活動的審美特征。
實踐的內容是很豐富的,但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從事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活動,其他的實踐活動都是以這種生產活動為基礎的,所以,一貫強調教育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就提出蘇維埃的教育應與勞動相聯系;在抗日戰爭時期,這一思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他在解放區的教育中把師生參加大生產運動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提出“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之所以一再強調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就是因為他發現生產勞動的實踐活動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有特別重要作用:首先,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可以培養學生尊重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情感;其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對促進智育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勞動可以使人勤奮,意志堅強,具有奮斗精神;第三,這個方針是讓人性得以自由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是人類走向真正的自由、平等的途徑。還提出“勞動人民知識化,知識分子勞動化”,通過勞動這個中介環節,逐漸革除千百年來“讀書高尚,勞動卑下”的思想,改變知識分子與勞動人民相脫離的局面,使人人都具有豐富的知識,人人都善于并樂于動手操作,使知識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集于一身,一句話,使人的本質力量得到充分的實現。只有達到這種境界,人的真正的自由、平等才會出現,這才是馬克思主義美育的最終目標。由此看來,關于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是立足于現實,放眼未來的長遠方向。同時,這個方針使新中國的幾代人的審美觀念較前一時生了新的變化,這便是勞動美審美理想的建立。
美育與智育、德育有密切的關系,但也有其獨特的形態特征,其中最突出的一個特征就是美育的娛樂性。美育的娛樂性是由審美活動的本性所決定的,在審美活動中,個體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排除利害的計較,處于一種輕松的心態之中,只有在這種心態下才能形成審美愉悅,也只有在這種心態下才能產生審美教育作用。對美育這一特征有深切的體驗和了解。他在青年時代就研讀泡爾生的《倫理學原理》,學習梁啟超、蔡元培等人的著作,對他們所宣揚的唐德美學思想比較信服。所以,青年的美學見解也打下了唐德“批判哲學”的印記。唐德認為,審美具有超脫性、普遍性的特征。個體通過審美教育就可以超脫現象世界,進入本體世界。在這時提出“求真求美”的思想,就是要構筑一座由令人痛苦的現象世界到令人神往的理想境界的橋梁。這種構想雖然有唯心主義的成分,但其思想實質是利用審美的超脫性與普遍性來反對封建主義對個性自由的束縛,爭取個性的解放,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
的美育思想,在進行革命的偉大實踐活動中,更加豐富和成熟了。從不孤立地談美、談藝術,他始終把美,把藝術與思想教育聯系在一起,主張兩者的統一,即文藝的教育性與教育的形象化。他還主張政治內容與藝術形式的統一,普及與提高的統一,事物對立面的統一,以達到美育的目的。指出,文藝作品既不是現實生活中自然形態的粗糙的東西,又不是宣講哲學的講義,而是把作家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以及對生活的信念寓于形象當中,通過形象來激發受教育者的聯想、想象,進入美的境界,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在娛樂中受到教育。
美育思想研究論文
的領袖地位決定了他的美育理論表現為原則性、方針政策性、指導全局性的特征。他在一些談話、讀書批注、書信中涉及到了諸多美育的具體問題,盡管尚未進行系統的理論闡述,我們依然可以從他的文化教育思想、文藝思想以及他的創作實踐中總結出其美育思想的主要內容、特征和形態。本文擬對美育思想約略論之。1美育思想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它的實踐性。特別強調實踐教育,學校教育也必須同實踐相結合。從哲學上講,一個人的思想認識可以從書本上得到,也可以從實踐中得到,即使從書本上得到的,也還要在實踐活動中才能真正化為自己的認識。從美育上講,一個人審美能力的養成,是各種審美場所和環境共同作用于審美主體的結果,這就要求審美教育必須通過各種渠道施教,參與實踐活動是一條重要的渠道。通過實踐教育,使受教育者成為一個參與者,而不是一個旁觀者。在參與的過程中,使身心在實踐中體驗創造的樂趣和把握各種實踐活動的審美特征。實踐的內容是很豐富的,但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從事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活動,其他的實踐活動都是以這種生產活動為基礎的,所以,一貫強調教育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就提出蘇維埃的教育應與勞動相聯系;在抗日戰爭時期,這一思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他在解放區的教育中把師生參加大生產運動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提出“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之所以一再強調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就是因為他發現生產勞動的實踐活動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有特別重要作用:首先,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可以培養學生尊重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情感;其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對促進智育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勞動可以使人勤奮,意志堅強,具有奮斗精神;第三,這個方針是讓人性得以自由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是人類走向真正的自由、平等的途徑。還提出“勞動人民知識化,知識分子勞動化”,通過勞動這個中介環節,逐漸革除千百年來“讀書高尚,勞動卑下”的思想,改變知識分子與勞動人民相脫離的局面,使人人都具有豐富的知識,人人都善于并樂于動手操作,使知識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集于一身,一句話,使人的本質力量得到充分的實現。只有達到這種境界,人的真正的自由、平等才會出現,這才是馬克思主義美育的最終目標。由此看來,關于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是立足于現實,放眼未來的長遠方向。同時,這個方針使新中國的幾代人的審美觀念較前一時生了新的變化,這便是勞動美審美理想的建立。美育與智育、德育有密切的關系,但也有其獨特的形態特征,其中最突出的一個特征就是美育的娛樂性。美育的娛樂性是由審美活動的本性所決定的,在審美活動中,個體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排除利害的計較,處于一種輕松的心態之中,只有在這種心態下才能形成審美愉悅,也只有在這種心態下才能產生審美教育作用。對美育這一特征有深切的體驗和了解。他在青年時代就研讀泡爾生的《倫理學原理》,學習梁啟超、蔡元培等人的著作,對他們所宣揚的唐德美學思想比較信服。所以,青年的美學見解也打下了唐德“批判哲學”的印記。唐德認為,審美具有超脫性、普遍性的特征。個體通過審美教育就可以超脫現象世界,進入本體世界。在這時提出“求真求美”的思想,就是要構筑一座由令人痛苦的現象世界到令人神往的理想境界的橋梁。這種構想雖然有唯心主義的成分,但其思想實質是利用審美的超脫性與普遍性來反對封建主義對個性自由的束縛,爭取個性的解放,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的美育思想,在進行革命的偉大實踐活動中,更加豐富和成熟了。從不孤立地談美、談藝術,他始終把美,把藝術與思想教育聯系在一起,主張兩者的統一,即文藝的教育性與教育的形象化。他還主張政治內容與藝術形式的統一,普及與提高的統一,事物對立面的統一,以達到美育的目的。指出,文藝作品既不是現實生活中自然形態的粗糙的東西,又不是宣講哲學的講義,而是把作家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以及對生活的信念寓于形象當中,通過形象來激發受教育者的聯想、想象,進入美的境界,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在娛樂中受到教育。的文藝批評建立在美育的基點上,他繼承了馬克思關于“美學觀點和歷史觀點”統一的思想,提出了批評的兩個標準:政治標準和藝術標準。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一切精神現象都是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上產生的,而物質生產活動都是有功利目的的活動,文藝作品作為一種精神產品,必然帶有一定的社會功利目的,這就達到了美育的效果。所說的政治標準,就是文藝的社會功利的價值判斷尺度。另一方面,美育的過程又是一種特殊的審美創造活動,它的形象性、情感性以及個人創造性,就決定了它有超越直接物質性和現實功利性的特征。根據兩種價值判斷尺度,進一步提出“革命的政治內容和盡可能完美的藝術形式的統一”的原則。“統一”具有不可分性和不可替代性。沒有社會功利追求的美育行為是不存在的,只是功利追求的層次不同;沒有審美價值的教育活動不能稱其為美育,只有二者的統一,才能使受教育者進入審美過程,產生審美教育作用。2在審美教育的理論和實踐上,強調走民族化道路,形成自己的民族特點。他指出,我們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必須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要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使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具有中華民族的特點,堅決反對生搬硬套的教條主義。“洋八股必須廢止,空洞抽象的調頭必須少唱,教條主義必須休息,而代之以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1](P534)發展民族化美育,必須立足于民族生活的土壤。認為,藝術離不了人民的習慣、感情和語言,離不了民族的歷史。任何民族的文化,總是在本民族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而歷史發展總是以前代所提供的各種條件為基礎的,這就決定了文化發展的民族繼承性。而民族化的實質就是大眾化。所謂大眾化,就是不僅美育的內容為大眾所熟悉、接受,而且形式也要為大眾所喜聞樂見。只有如此,才能使文藝作品以及其它審美教育的形式滿足人民群眾的心理需求,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抗戰時期,從全國各地來到延安的一些文藝工作者,與社會接觸不多,不熟悉工農兵,與他們缺少共同的語言。有一些人由于脫離人民群眾,生活空虛。針對這種現實,提出了文藝大眾化的問題,其關鍵也就是審美教育的問題,要改造這支文藝隊伍,也就是要建立一支強有力的美育隊伍,以適應革命形勢的需要。大眾化的作品,在內容上要寫群眾所熟悉的現實生活,在表現形式上要通俗化。通俗化的形式是指那些為老百姓所熟悉的民間形式,如地方戲曲、民間說唱等,語言通俗化,才能寫出群眾看得懂、聽得明白的作品,群眾才會喜聞樂見。自身就十分注意教育的大眾化和通俗化,他的文章極少抽象說教,語言上多用俗語、俚語。生動活潑的文風一直成為一種典范。就個人審美趣味來說,他自有高雅、個性的一面。他的古詩詞愛好,他的“狂草”,都不是通俗范疇的。但從不提倡文藝工作者去創作舊體詩詞,也不倡導大眾去學寫草書。他喜歡現代人寫現代詩,在給的信中他表示贊成新詩的表現形式,但這并不影響他保留自己的審美趣味。反用“對牛彈琴”的成語,應看作是他美育思想的一個命題。這個成語的本意是以“牛”來諷刺愚蠢的人,笑他們聽不懂深刻的道理。反其意而用之,來譏諷那位自作高深的“彈琴者”,笑他講道理、進行教育不看對象。所謂美育中的“美”,是“育”的條件,“育”是根本。所以在美育中沒有孤立的絕對意義上的美,只有美與對象發生聯系的時候,美育才會產生。從這個意義上講,文藝大眾化的理論完全是美育意義上的理論,而并非藝術創作理論。有人曲意理解的“大眾化”即是“小放牛”,即是“牛、羊、手”之類的識字班。其實的“大眾化”其所指正是美育意義上的大眾化,是文化啟蒙時期特定歷史背景下的產物。關于如何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美育的討論由來已久,從五四的新文化運動開始,就產生了各種各樣的主張,但由于當時的爭論目標不明,標準不清,未能形成統一的意見。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革命實際相結合,提出一套建立民族形式的完整理論。他說:“屁股要坐在中國的現在,一手伸向古代,一手伸向外國。”[2](P40)這句話非常形象地概括了創造民族形式的原則和途徑,這就是要緊緊圍繞中國現實需要,吸取古代的,借鑒外國的。批判地繼承我國傳統的美育思想,是建立當代美育思想的基礎,沒有對古代美育傳統的吸收,就會喪失美育的民族特質,也就不可能建立民族形式。美育思想的形成,與傳統文化的滋養是分不開的。中國儒家美學思想與美育密切相關,儒家談“美”不離“育”,孔子在《論語·陽貨》中講“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這便是藝術與教育的統一,即美育。所提出的政治標準與藝術標準的統一,正是這種美育思想的繼承。孔子講“文”、“質”關系,講革命的政治內容與完美的藝術形式的統一;孔子講“學而時習之”,主張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總之,審美與道德修養的統一是對儒家美育思想的繼承。對于傳統文化,總是立足于現實需要,用馬克思主義觀點進行具體分析,“取其民主性的精華,去其封建性的糟粕”,這成為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一條準則。吸收外來文化,發展民族文化,這是一條文化發展的規律。在20世紀50年代就坦率地承認:“近代文化外國比我們高,要承認這一點。藝術是不是這樣呢?中國在某一點上有獨特之處,在另一點上外國比我們高明。小說,外國是后起之秀,我們落后了。”[3]他還舉出我國歷史上漢代、唐代吸收外來文化,發展本國文化的成功事例,說明吸收外來文化的重要性。他說:唐代的一些音樂舞蹈形式就是從外族傳過來的,用久了,也就成了中國的了。所以說外來文化經過充分的中國化,是完全可以變成民族形式的。具有中國作風、中國氣派的美育思想,必須創造和形成獨特的民族風格。要創造民族風格就要勇于標新立異。說:“藝術要有獨創性,要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和民族特點,中國的藝術既不能越搞越古,也不能越搞越洋化,而應當越搞越帶有自己的時代特點,在這方面要不惜標新立異。我們學習古代,借鑒外國,不能被古代和外國同化,而是要同化古代和外國。標新立異。”[3]這就是說要創造出與眾不同的獨特風格,提倡創造,而不是照抄照搬。藝術作品——作為美育的基本材料,它是藝術家個體精神的文化形式,而個體精神是千差萬別的。因而藝術風格也應是豐富多彩的。強調藝術的獨創性,就必須鼓勵風格的多樣性。說:“藝術的基本原理有其共同性,但表現形式要多樣化。”[3]他把“百花齊放”作為發展文藝的方針,就是為了鼓勵不同藝術風格的發展。不同的審美主體,其審美需要和愛好各不相同,只有創造出風格各異的藝術品,才能滿足不同審美主體的多樣性需要,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藝術的民族風格是一個成熟的民族藝術的典型表現,只有具備成熟的民族風格的藝術品才能夠跨越民族,走向世界,去參與世界文化的大交流。這就不僅僅是解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基本美育條件,而且能夠增強民族自信力和自豪感,是美育的長遠之計。3是崇高美的欣賞和創造者。他繼承了中國傳統藝術之剛陽一派,他的美學傾向影響了中國半個世紀的審美趣味,因而具有深刻的美育意義。勇于斗爭精神是崇高美的一個重要表現。他崇尚與天奮斗,與地奮斗,與人奮斗,其樂無窮。他親自樹立的大慶人、大寨人以及革命戰爭年代的英雄形象,正是作為楷模而塑造了一代人的靈魂。他把這些感性認識與馬克思哲學觀點結合起來,提出了自己的矛盾學說。他認為事物的對立統一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而對立的相互斗爭則是絕對的。這種矛盾斗爭的絕對性,正是他勇于斗爭精神的哲學基礎。由矛盾統一轉化為矛盾斗爭是一切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原因,自然界是如此,社會生活也是如此。在社會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要經過艱苦的斗爭才會出現。說:“真的、善的、美的東西總是在同假的、惡的、丑的東西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的。”[4](P390)一個文藝工作者,從美育的角度要求他,就應當創造出“使人民群眾驚醒起來,感奮起來,推動人民群眾走向團結和斗爭,實行改造自己的環境”[5](P861)。熱衷于現實社會的矛盾斗爭和努力創造反映這種矛盾斗爭的作品,都是為著一個目標——創造一個美好的社會。從審美心理來說,崇高美的體驗,通常是通過主體的精神力量超越因客體的強大帶來的痛感,肯定主體的本質力量而產生審美愉悅。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就越大,這是一切事物內部力量的運動規律。要表現人的崇高偉大,就應當把人放到自然和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把人置于與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的矛盾沖突當中,使人在與強大的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的較量中,戰勝、超越這些強大的力量,以此來表現人格力量的崇高。“無限風光在險峰”就極其典型地表現了對崇高美的體驗。的崇高美還表現在他那種任意揮灑的自由精神上。他認為人的主觀意志在激情的鼓動下,能釋放出極大的能量,能沖破重重阻力,創造奇跡。在他的哲學思想中非常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重視藝術對于改造人的主觀世界并作用于客觀世界的力量。所以,他認為革命就是創造,就是打破陳規陋習,沖破本本主義,要走自己的路。他多次講寄希望于青年人,因為青年人最少保守,最有生氣,最富有創造精神。由于種種復雜的主客觀原因,在后期的美育思想和實踐活動中出現了一些失誤。對文藝與政治的關系,在革命戰爭年代,提出文藝從屬于政治,要求文藝為黨在一定時期中的革命任務服務。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當時的文藝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但建國之后,大規模的階級斗爭已基本結束,新民主主義的革命任務基本完成,人民群眾的審美要求不斷提高,審美情趣越來越豐富,再堅持文藝服從于政治的提法就不確切了。由于理論上的失誤給文藝工作造成了一些損失。60年代之后,階級斗爭擴大化,把文藝直接當成階級斗爭的傳聲筒,政治宣傳代替了藝術,政治教育代替了美育,藝術的個性被扼殺,美育的娛樂意義被取消。1980年鄧小平吸取這些教訓指出:“不繼續提文藝從屬于政治這樣的口號,因為這個口號容易成為對文藝橫加干涉的理論根據,長期的實踐證明它對文藝的發展利少害多。但是,這當然不是說文藝可以脫離政治。文藝是不可能脫離政治的。任何進步的、革命的文藝工作者不能不考慮作品的社會影響,不能不考慮人民的利益、國家的利益、黨的利益。”[6](P255)這是新時期關于文藝與政治的關系的科學概括,是對美育思想的完善和發展。收稿日期:2000—03—24【參考文獻】[1]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何其芳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同音樂工作者的談話[N].人民日報,1979—9—9.[4]選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5]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美育思想分析論文
的領袖地位決定了他的美育理論表現為原則性、方針政策性、指導全局性的特征。他在一些談話、讀書批注、書信中涉及到了諸多美育的具體問題,盡管尚未進行系統的理論闡述,我們依然可以從他的文化教育思想、文藝思想以及他的創作實踐中總結出其美育思想的主要內容、特征和形態。本文擬對美育思想約略論之。
1
美育思想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它的實踐性。特別強調實踐教育,學校教育也必須同實踐相結合。從哲學上講,一個人的思想認識可以從書本上得到,也可以從實踐中得到,即使從書本上得到的,也還要在實踐活動中才能真正化為自己的認識。從美育上講,一個人審美能力的養成,是各種審美場所和環境共同作用于審美主體的結果,這就要求審美教育必須通過各種渠道施教,參與實踐活動是一條重要的渠道。通過實踐教育,使受教育者成為一個參與者,而不是一個旁觀者。在參與的過程中,使身心在實踐中體驗創造的樂趣和把握各種實踐活動的審美特征。
實踐的內容是很豐富的,但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從事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活動,其他的實踐活動都是以這種生產活動為基礎的,所以,一貫強調教育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就提出蘇維埃的教育應與勞動相聯系;在抗日戰爭時期,這一思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他在解放區的教育中把師生參加大生產運動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提出“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之所以一再強調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就是因為他發現生產勞動的實踐活動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有特別重要作用:首先,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可以培養學生尊重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情感;其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對促進智育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勞動可以使人勤奮,意志堅強,具有奮斗精神;第三,這個方針是讓人性得以自由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是人類走向真正的自由、平等的途徑。還提出“勞動人民知識化,知識分子勞動化”,通過勞動這個中介環節,逐漸革除千百年來“讀書高尚,勞動卑下”的思想,改變知識分子與勞動人民相脫離的局面,使人人都具有豐富的知識,人人都善于并樂于動手操作,使知識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集于一身,一句話,使人的本質力量得到充分的實現。只有達到這種境界,人的真正的自由、平等才會出現,這才是馬克思主義美育的最終目標。由此看來,關于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是立足于現實,放眼未來的長遠方向。同時,這個方針使新中國的幾代人的審美觀念較前一時生了新的變化,這便是勞動美審美理想的建立。
美育與智育、德育有密切的關系,但也有其獨特的形態特征,其中最突出的一個特征就是美育的娛樂性。美育的娛樂性是由審美活動的本性所決定的,在審美活動中,個體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排除利害的計較,處于一種輕松的心態之中,只有在這種心態下才能形成審美愉悅,也只有在這種心態下才能產生審美教育作用。對美育這一特征有深切的體驗和了解。他在青年時代就研讀泡爾生的《倫理學原理》,學習梁啟超、蔡元培等人的著作,對他們所宣揚的唐德美學思想比較信服。所以,青年的美學見解也打下了唐德“批判哲學”的印記。唐德認為,審美具有超脫性、普遍性的特征。個體通過審美教育就可以超脫現象世界,進入本體世界。在這時提出“求真求美”的思想,就是要構筑一座由令人痛苦的現象世界到令人神往的理想境界的橋梁。這種構想雖然有唯心主義的成分,但其思想實質是利用審美的超脫性與普遍性來反對封建主義對個性自由的束縛,爭取個性的解放,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
的美育思想,在進行革命的偉大實踐活動中,更加豐富和成熟了。從不孤立地談美、談藝術,他始終把美,把藝術與思想教育聯系在一起,主張兩者的統一,即文藝的教育性與教育的形象化。他還主張政治內容與藝術形式的統一,普及與提高的統一,事物對立面的統一,以達到美育的目的。指出,文藝作品既不是現實生活中自然形態的粗糙的東西,又不是宣講哲學的講義,而是把作家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以及對生活的信念寓于形象當中,通過形象來激發受教育者的聯想、想象,進入美的境界,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在娛樂中受到教育。
蔡元培美育思想研究論文
一、審美教育的源起
“美育”概念的提出始于近代西方。隨著美學學科的建立,“審美教育”問題最早由德國作家、哲學家席勒明確提出。在近代中國,美的教育提倡者,則以蔡先生為第一人。蔡先生是這樣解釋美育的:“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偉大而高尚的行為,這是由于感情推動力的薄弱。要轉弱而為強,轉薄而為厚,有待于陶養。陶養的工具,為美的對象;陶養的作用,叫做美育。”這說明,美育的實現是以美的對象為外部條件,以審美主體的感情為內在動力。美育的特點是以感情的激發、陶冶的方式打動人心,使人自覺地做出道德行為,而不同于論理、說教等。蔡元培把美育叫做“美感教育”正是抓住了美育的這個根本特征。他還十分看重審美教育的社會意義,把審美活動的教育作用提高到一個根本性的地位。他正是從這種積極的審美觀點出發,才那樣看重美育,認為“美育為近代教育之骨干”,甚至說要“美育救國”。在實施美育過程中,他始終把提倡美育和反對封建專制、批判宗教迷信、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并陸續提出了“美育代宗教”、“文化運動不要忘了美育”的思想。蔡先生美育思想的積極意義正在于他不把美育僅僅看成是書齋中的知識學習和人格修養,而是把它與波瀾壯闊的社會現實聯系在一起,為反帝愛國的革命斗爭發揮作用。
二、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蔡先生一生倡導美育,進行了美育理論和實踐上的大量探索。他的美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幾個要點。
首先,審美活動不同于科學活動,它是建立在人的情感基礎上的,并以審美對象自身的具體形象對審美主體的激發產生感染力量來打動人心。美育是訴諸于人的情感活動的,以感情的激發和陶冶的方式進行,與科學活動的理性思考與概念判斷是截然不同的,這也是美育的根本特點。對此蔡先生說到:“哲學之理想,概念也,理想也,皆毗于抽象者也。而美學觀念,以具體者濟之,使吾人意識中,有寧靜之人生觀。而不至于疲于奔命,是為美學觀念惟一之價值。”在這里,蔡先生為審美教育尋找了一個情感上的落腳點和依據。審美教育不能用抽象的枯槁簡單的說教,必須通過感情活動的陶養作用才能達到。只有真正關于心靈的學問、訴諸情感的學問,才會完善人格、美化人生。蔡元培把美育叫做“美感教育”也正是基于這個根本特點。
其次,美育的根本宗旨在于拓展主體、完善人格、美化人生。蔡元培針對當時社會不正當娛樂風氣盛行的狀況而提倡以審美活動充實精神生活,完善個體人格。他認為當時社會上盛行的不正當消遣和娛樂是極端有害的,可以妨礙健康、消磨意志,以致道德墮落。因此主張把人的精神寄托于審美中,涵養審美情感、塑造健康心靈。他曾說:“所以吾人應急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靈寄托于美,而將憂患忘卻。于學校中可實現者,如音樂、圖畫、旅行、游戲、演劇等,均可去做,以之代替不好的消遣……大家看看文學書,唱唱詩歌,也可怡情悅性。人是感情的動物,感情要好好涵養之,使活潑而得生趣。”這正觸及到了審美教育的根本宗旨,通過美育塑造人的健全心靈,頤養超越精神。審美活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過在審美過程中情感的激發和自由活動來適情悅性,產生高尚的精神,從而進一步培養審美主體的健全人格,所以進行高尚的審美活動,有助于減少、沖淡私有欲和狹隘的自私觀念,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提高人的情趣和精神境界,達到“陶冶活潑敏銳之性靈,養成高尚絕潔之人格”,實現“美育之目的”。
美育思想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摘要:儒學美育思想提倡人格教育和道德建設,隨著高校美育思想重要戰略地位的凸顯,充分挖掘儒學美育思想的優秀內涵有助于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全面提升學生素質,有助于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美育體系。
關鍵詞:儒學美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人格教育
一、儒學學說的思想之“美”
(一)“詩、禮、樂”之人格教化。儒學美育思想發展至今已經形成自身的理論體系,是培養學生以美修身的教育手段,挖掘儒學思想內涵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注入了全新動力。孔子提出“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1],強調了美育思想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性。在孔子看來,詩,禮,樂的教育形式,是對個人審美向善的培養,儒學是對人本質的熏陶。儒學思想以注重個人內在涵養為前提,逐漸遞進式的教育模式,正是當代思想政治教育應該重視的育人理念。孔子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所運用的啟發式教育,是對心理層面的感染,體現的是對個人情感的渲染,對學生的情感的培育。(二)對“仁”的道德追求。孔子美育思想的“仁愛”思想,透露著一種偉大的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實質,它不僅是儒學美育的指導思想,更應該成為我們當今美育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元素。孔子認為,美育思想的培養過程就是愉悅的情感體驗,自始至終貫穿于對“仁”的追求之中。孔子眼中的“仁”是至高無上的理想追求,是人性發揮到極致的廣博的“仁愛”精神,即個人能做到的與人與事與物的“和”之道。孔子的“仁”是廣博的,不是狹隘的,是一種由心發生的自覺性教育,是自我認識上的具體表現,也是形成高尚情操的繼續升華。孟子繼承了孔子求“仁”的理念,基于“人性本善”,并且在此基礎上強調“仁政”的治國理念。讓學生們不斷受到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先進道德的熏陶,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是孔子的教育觀所追求的根本目的。
二、儒學美育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蘊
(一)對心靈教育的啟迪。當今社會充斥學生生活的更多的是對“外在美”的追求,力求超出能力范圍的“精致美”,力求快節奏的“短暫美”,力求不切實際的“洋之美”,卻忘記了欣賞樸素之美、讀書之美、責任之美、家國情懷之美[2]”,而儒學美育思想是對心靈美的塑造,其塑造過程是對心靈的洗滌與凈化,由此加強了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初衷,使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造就堅強的品質,成為今后步入社會工作與生活的強大根基。(二)“德美”結合的優秀特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為教育事業確立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康德曾說:“美是道德的象征”[3],足見二者存在密切的關聯。《左傳》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這是“立德”一詞首度在中國傳統典籍中出現,道德建設也一直是青年奮斗的基石。人對美的感知是“德育”的基礎,內美到外德的過程是教育在內容與形式上的統一。孟子說:“圣人,與我同類者”“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孟子——告子上》)[4],表明了學習是一個感知的過程,是自我認知的升華,因此美育是基礎,是達到“立德樹人”教育目的的內在動力。(三)從理論美到實踐美的升華。思想政治教育強調個體實踐,而儒學美育思想強調學生的自覺性。審美教育與道德約束、法律規范的強制性不同,能夠“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大學生的思想和生活,使他們在社會實踐中自覺地以美的標準約束和調節自身行為[5]。儒學美育思想在形成本身理論體系的同時,較注重實踐環節,“禮”“樂”作為一種美育手段,是以一種外部化的形式進行內部化教育的過程,最終達到育人的功能。儒學美育思想是由內及里的轉化過程,并不是單一的,而是飽滿的實踐過程。通過對理論部分的不斷疏導,最后起到增進學生學習動力強化學生自主性學習的目的。對儒學美育的豐富理論和實踐經驗進行分析,可以彌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讓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出現實價值,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美育體系。
張伯苓美育思想的現實意義
一、張伯苓先生的美育和美育心理思想
1戲劇教育
張伯苓先生不是文學家或藝術表演家。他一生獻身教育事業深深體會到了“寓教于樂”﹑“寓德于樂”的教育心理學道理,所以在開辦南開大學之初就非常重視戲劇的美育功能。他提倡戲劇目的是把戲劇作為美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的手段。他指出:戲園不只是娛樂場所,更是宣講所﹑教室,能改革社會風氣,提高國民道德。首先,他希望學生通過戲劇表演獲得一些深刻的人生感悟;他根據莎士比亞世界即舞臺的觀念,強調戲劇是人生的縮影,舞臺上的演練能讓演者獲得許多的人生體悟,是走上社會的準備。1916他在《舞臺﹑學校和世界》一文中說“:世界者,舞臺之大者也。其間之君子﹑小人﹑與夫庸愚﹑英杰,即其劇中角色也欲為其優者﹑良者,須有預備。學校者其預備場也。”其次,他希望通過戲劇讓學生認識﹑社會認識人生,并在角色的扮演實踐中增強自信心獲得滿足感,同時獲得一些為人處事的經驗刺激表演者的成長和發展。再次,他還希望通過演劇活動讓學生體悟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培養學生與他人﹑社會以及環境的溝通能力;以便更好的融入社會服務社會。
2音樂教育
張伯苓的父親久庵先生擅長琵琶并且對音樂有篤學精神,這與他重視﹑愛好﹑欣賞到實施音樂教育有重大影響。張伯苓重視音樂教師的遴選;南開的音樂教育造就了沈汀等我國老一輩的著名音樂家。
3環境教育
美育思想與美術教育品格的確立
摘要:美術教育在近代以來的社會語境中雖呈現出了曲折的發展歷程,但最終確立起了“現代”的品格,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這不僅體現在他對于美術之文化身份的形塑上,而且建構出了其審美功能,使得美術教育更為接近美術的本質。另外,蔡元培還挖掘出了美術教育的社會功能,使其擺脫了單維的學科限制,從而獲得了更大的表現力。
關鍵詞:蔡元培;美育思想;美術教育;品格
在近代以來的社會語境中,作為學科的“美術”呈現出了曲折的發展歷程。本質上看,近代美術教育的發生不僅有畫家群體的積極參與,而且還離不開教育家、理論家等群體在教育理念層面的積極探索。蔡元培即是這樣的典型,他以自身所持有的美育思想為主體,有效地確立起了美術教育的“現代”品格。就確立過程而言,蔡元培在塑構“美術教育”之文化身份的基礎上,積極進行了對其審美功能與社會功能的挖掘,在建構“現代”品格的同時,有力推動了美術教育的發展。
一、美術教育之文化身份的形塑
在傳統社會中,“一心只讀圣賢書”“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等思想觀念占據了士人們的思維主體。較之“書”來說,“美術”自然始終處于“邊緣”的位置。盡管孔子的“六藝”致力于大眾人格的完善與情操的陶冶,但這種思想同構于道德教化與審美觀念的結構功能之內,“美術”的重要作用尚未凸顯。因此可以說,“美術”在古代社會中以“邊緣者”的身份存在于其文化體系之內,尤其缺少對于自我身份的基本認知。這種局面直到近代才有所改變,而在這一過程中,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近代以來,傳統中國原有的觀念漸趨得到改觀,加之西方文化與思想的逐漸傳播,其時社會的整體觀念處在了相對“開放”的狀態。“美術”即在這樣的歷史語境中生成,這種生成不僅僅是其在形式層面的顯現,更為重要的則是其文化身份的確立,蔡元培在此即扮演了確立者的角色。蔡元培有著留學西方的背景,尤其吸收了康德的“二元論”,該觀念在隨后成為了其美育思想的基礎。除了對西方思想的自覺吸收外,蔡元培還逐步確立了“兼容并包”“博采眾長”的思想,以此形成了以康德思想為基礎,諸種美學思想并用的美育思想體系,這為其后來所進行的美術教育探索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根基。除對先進思想的吸收與借鑒外,蔡元培還在實踐層面對美術教育進行了深入探究。他將“美術”與“美育”有機地融合起來,有力地拓展了“美術”的文化內涵。就實踐層面而言,蔡元培將自身的現實“身份”轉化為了“美術”自身的文化身份,不僅通過一系列美術教育政策的頒布,建構起了真正意義上的美術學科,而且還不斷支持建立新式的美術教育學校(如“杭州國立藝術院”“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等),把自身以美育理念為基礎的教育思想充分地運用到了美術教育之中,以此確立了美術教育的基本理念與范式。經由蔡元培的理論和實踐,美術教育的文化身份漸趨確立起來,此種身份使其能夠與其時的社會思潮之間形成深刻的“對話”關系。也即是說,美術教育在其時社會的文化結構中找尋到了自身的合理位置,而不至于被其他的思想所裹挾。這同時意味著,“美術”不需要借助“他者”的思想空間來宣告自我的存在,而是充分地擺脫了“他者”的束縛(尤其是封建思想觀念的束縛),從而借助新的社會時代平臺來發出自我的聲音,并與原有的“他者”之間進行著深入的對話與交流,進一步形塑自我的文化身份。
二、美術教育之審美功能的建構
民族大眾的方向與革命實踐的精神 ——美育思想略論
【正文】
中圖分類號:A8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CN37—5057(2000)03—0026—05
的領袖地位決定了他的美育理論表現為原則性、方針政策性、指導全局性的特征。他在一些談話、讀書批注、書信中涉及到了諸多美育的具體問題,盡管尚未進行系統的理論闡述,我們依然可以從他的文化教育思想、文藝思想以及他的創作實踐中總結出其美育思想的主要內容、特征和形態。本文擬對美育思想約略論之。
1
美育思想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它的實踐性。特別強調實踐教育,學校教育也必須同實踐相結合。從哲學上講,一個人的思想認識可以從書本上得到,也可以從實踐中得到,即使從書本上得到的,也還要在實踐活動中才能真正化為自己的認識。從美育上講,一個人審美能力的養成,是各種審美場所和環境共同作用于審美主體的結果,這就要求審美教育必須通過各種渠道施教,參與實踐活動是一條重要的渠道。通過實踐教育,使受教育者成為一個參與者,而不是一個旁觀者。在參與的過程中,使身心在實踐中體驗創造的樂趣和把握各種實踐活動的審美特征。
實踐的內容是很豐富的,但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從事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活動,其他的實踐活動都是以這種生產活動為基礎的,所以,一貫強調教育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就提出蘇維埃的教育應與勞動相聯系;在抗日戰爭時期,這一思想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他在解放區的教育中把師生參加大生產運動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提出“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之所以一再強調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就是因為他發現生產勞動的實踐活動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有特別重要作用:首先,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可以培養學生尊重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情感;其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對促進智育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勞動可以使人勤奮,意志堅強,具有奮斗精神;第三,這個方針是讓人性得以自由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是人類走向真正的自由、平等的途徑。還提出“勞動人民知識化,知識分子勞動化”,通過勞動這個中介環節,逐漸革除千百年來“讀書高尚,勞動卑下”的思想,改變知識分子與勞動人民相脫離的局面,使人人都具有豐富的知識,人人都善于并樂于動手操作,使知識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集于一身,一句話,使人的本質力量得到充分的實現。只有達到這種境界,人的真正的自由、平等才會出現,這才是馬克思主義美育的最終目標。由此看來,關于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是立足于現實,放眼未來的長遠方向。同時,這個方針使新中國的幾代人的審美觀念較前一時生了新的變化,這便是勞動美審美理想的建立。
美育現代性建構路徑
本文作者:祝亞楠、盧政單位:魯東大學文學院
“中和論”美育概念的提出者是曾繁仁先生,他認為中國古代美育思想的核心是“致中和”,中國古代美育思想是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礎之上的“中和論”美育觀。“中”是適度、有節的意思,朱熹釋曰“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和”強調的不是統一化、一致化,而是不同事物的和諧,例如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史記•樂論第二》“樂由中出”鄭玄曰:“和在心”;孔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矣。”以及“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都是強調美善的和諧統一,即“中和”的審美標準。
因此,中國古代“中和論”美育觀的特點主要表現在:首先,堅持“儒道互補”的美育傳統,儒家美育在中國美育史上占有絕對優勢,他們推崇的“美”被“善”同化、弱化以至被取消,注重培養人們的倫理道德情感,注重個人人格和社會的和諧;這在道家美育的提倡者看來未免太功利了,使人失去了生命的自由,他們對“美”采取了較為虛無的態度,認為應該“法自然”,使人達到超脫的精神境界。這樣儒家美育與道家美育在中國美育史上就相互制約,不僅弱化了儒家的封建專制倫理色彩,同時又矯正了道家消極出世的觀念。其次,追求道德修養的完美,無論是孔子的“里仁為美”,還是孟子的“充實之謂美”,或是荀子的“不全不粹不足為美”,都把人的內在本質的完善作為審美追求的最高境界。從夏商周開始,學校教育便以“明人倫”為目標,將“禮”與“樂”設為必學科目以培養“文質彬彬”的君子。因此,中國古代美育所重視的不是求知,而是做人,儒家要做圣人、仁人,道家要做真人、圣人,目的是追求人格道德修養的完美。第三,突出直覺、感悟的審美方式,中國的美育傳統與西方不同,沒有理論的系統表述和邏輯的嚴密分析,而是注重直覺感悟的方式,中國古人一直認為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美育的途徑也是通過對審美對象進行感受、領悟以對人的思想情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古代的美育主要不是通過學校進行的,而是要求人接近藝術美和自然美,讓藝術美和自然美對人發生感化作用。另外,中國古代的美育理論家對審美境界和審美經驗的表達模糊、多義,例如南朝梁代的鐘嶸提出“滋味說”,用“味”來形容美感,把“味”同詩的美聯系起來,強調詩的極致在于“味”,在于審美感染力,這就說欣賞詩就要去品味、去體悟、去感悟,才能理解詩中極致的審美境界。
中國古代美育思想以“中和論”為核心,既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的根本精神,又緊密聯結著中國古代哲學、政治、倫理、教育和文藝美學,因此,它是中國傳統文化及多學科共同作用的結果。中國先賢談美、論藝很少作純粹哲理性思考,而是強調文藝對人格的陶冶作用,這使得整個中國古代美學都具有廣義的美育特征。中國古代的建基于“天人合一”文化理念之上的古代“中和論”美育觀觀與西方傳統的建基于“天人相分”文化理論之上的“和諧論”美育觀既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又存在著可以相互補充、融通之處。
中國現代美育是在中國社會由傳統走向現代的轉型中發生的,據于文杰博士在《中國美育現代性研究》論述,“在中國,最早傳播西方美學并在哲學話語中探討美育問題的是蔡元培1901年的《哲學總論》。”[1]蔡元培不僅使用了“美育”的概念,而且將美育列為教育學中一個獨立的學科。在現代思想史上系統闡釋美育問題的思想家是王國維,他的《論教育之宗旨》系統闡釋了美育的價值與功用。他提出了“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備真善美之三德”他說:“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備真美善三德,欲達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2]將美育作為培養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繼蔡元培、王國維之后,梁啟超提出了自己的美育主張,他提出的情感教育,不僅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而且可以用以改造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使人們積極進取又能享受一種趣味化、藝術化的生活。改革開放是中國社會又一次巨大變革,隨著學校事業的恢復和發展,學校美育也逐漸恢復和發展起來,中共中央、國務院相繼頒布的教育政策中一步步確立了藝術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美育被一步步納入了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20世紀的美育現代性建設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素質教育的全面展開,美育切實在學校教育占有自己獨立的地位,中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美育在提高國民素質,構建和諧社會和發展先進文化中也起到了積極作用。
而中國當代美育建設的特點是:首先,美育被納入國家教育政策,美育建設政策相繼出來,為美育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利保障,這不僅確立了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有利于美育各項工作全面展開;同時,國家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為美育事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其次,美育向感性維度轉化,中國傳統美育的倫理色彩濃重,注重對人進行倫理教化,美育往往被納入道德和倫理教化的范疇。現代美育學人強調個性情感的創造性表現,倡導美育在開發個體的感性能力、激發生命活力提升感情境界,培養創造能力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同時注重個體的審美發展,促進感性的提升。例如,早在1984年李澤厚就提出了“建立新感性”的美學思想,即將“社會的、理性的、歷史的東西”積淀為一種“個體的、感性的、直觀的東西”[3]。杜衛在《感性教育:美育的現代性命題》中也提出,感性教育的范疇是現代性美育的本質體現。第三,美育對個體及人類生命存在的靠近,當代美育建設除了從感性維度關注人的感性生命外,在人類面臨日益嚴重的生存危機的今天,當代美育越來越向人的生命存在靠近,關注人類的精神危機和生存危機,例如在道德滑坡、文化失范的人文危機中美育起到了治療和補缺的作用。今年來生態美育的提出是美育對人類生態問題關注的體現,以挽救人類生態危機,塑造完美的生態人。
高校網絡思政與美育教育融合研究
[摘要]網絡思政和美育教育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熱點話題。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絡思政打破傳統教育體系,通過開展各式線上活動,增強了學生的互動參與率,將思政教育的凝聚力通過網絡形式展現出來。美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借助美育教育可以讓學生感知美、發現美,繼而創造美,發展培育出新時代高素質創新人才。研究網絡思政和美育教育融合發展不僅構建了思政教育新格局,也為高校教育發展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網絡思政;美育教育;高校;融合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美育教育的育人導向更加凸顯,結構布局不斷優化,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成為高校育人工作的實現目標。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如今網絡媒體成為社會發展的新浪潮,思政教育面臨著網絡時代的新形勢,營造有時代熱度、人文溫度、思想深度的思政教育網絡平臺是當下建設之需,研究網絡思政與美育教育的融合發展將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前景與新突破。
一、高校網絡思政與美育教育融合發展的可行性
(一)育人理念一致。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于以網絡為基礎陣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著力于培養青年一代的媒介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美育并非是單純的以藝術技能為主的教育,而是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靈的素養教育,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二者面對的育人群體是相同的,傳遞的思想目標是統一的,旨在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創新人才。(二)內容形式互通。網絡思政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領域,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在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上是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一方面,網絡思政借助新媒體的作用,打破了傳統的直輸式教育,通過大數據把握學生思想狀況,多元化的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將美育教育中的審美素養、情趣氣質融入學生群體,引領學生走獨具特色的成才之路。另一方面,美育教育通過網絡思政的灌輸激發了大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實現內外之美統一,培育塑造了全方位發展的新型人才。(三)實踐方式互補。網絡思政多以線上實踐教育為主,美育教育則以線下理論滲透為主,二者是線上與線下、理論與實踐的融合。既是對大學生美育理論與實踐在網絡新環境下的一種發展,又能拓展大學生網絡美育的新平臺,促使大學生在媒介素養和審美素質的培養上得到有效提升。
二、高校網絡思政與美育教育融合發展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