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現狀范文

時間:2023-10-18 17:38: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美育教育現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美育教育現狀

篇1

以下是一名基礎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美育,必須從德育談起,當下教育者的共識是:學校德育工作難度大。原因有很多,有社會、家庭、教師、學校等方方面面的影響,如果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方面,是我們對德智體美這四者的關系沒有理清。我國的教育方針是以德育為先,實質上應該是以育人為本,以德育為核心,德育是方向,德育既是獨立的教育,同時應貫穿于教育的各個面向,智、體、美三育均應貫穿德育的主線,這才是四者正確的關系,所以真正的教育者講美育必先講德育。但教育的現實卻把德育孤立,德育成了班主任的工作和《思品》學科的任務,既然有人負責,又是一門獨立學科,好像就分工明確、任務清晰了,于是智、體、美三育好像就與德育沒有太大關系,所以學校中的怪現象就是:除了班主任和思品課教師,一些教師只教書不育人,只傳授知識,不教學生做人,拿成績衡量品格的行為比比皆是,最終班主任壓力大且精力有限,思品教師教育空間有限,如此一來,德育成了孤家寡人,如何不難!

另一方面,很多教育者把美育異化為“術”,功利化傾向嚴重,忽視了其道德教育的本質。美育的提出,源于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主張,他提出“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的觀點,希望通過美育獨特的精神性、超脫性、創造性、社會性代替對道德教育的作用。至20世紀80年代美育和德、智、體三育正式成為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從美育觀點提出至今,就一直糾纏在“術”和“育”之間,特別是基礎教育改革以來,全國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很長一段時間里,音、體、美等就成了素質教育的代名詞,美育被狹隘化為藝術教育,更糟糕的是異化為“術”――升學捷徑和課外輔導的實用之術,于是,美育成為應試教育和市場經濟的傀儡,浩浩蕩蕩的藝術生和人潮涌動的藝術班也掩蓋不住美育的虛假繁榮。于是藝術教師覺得教授繪畫、手工、聲樂、器樂等技藝就是在進行美育,“技術審美”的教育觀占主導地位,培養出不少“技法純熟情感空虛”的學生。在剛剛結束的全國第四屆中小學藝術教育論文報告會上,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蔭昌先生指出:藝術教育要歸位到“育人”的本質上來,正是對當下不良教育現象的警示和提醒。中國人民大學美學研究教授王旭曉撰文呼吁:藝術教育不能完全取代美育,她只是實施美育的一種途徑。這更是對美育“異化”的審視和批判。

所以,教育者必須對美育進行再認識:美育是采取美感的教育形式,以養成高尚純潔之人格的教育目的,其本質是審美情感的教育,更是“立德樹人”的教育。

在基礎教育中,美感的教育形式是什么?絕不僅僅是美術、音樂、戲劇、建筑、文學等形態,這些僅僅是“美之物化”的形式,而美感的教育形式應該是“美的文化”――以“審美”為核心的三個維度的和諧建構:審視作品創作表現之美,感悟作品人文背景之美,感受教育者人文情懷之美。

審視作品創作表現之美,主要指作品的內容、形式和技巧,經典性和代表性的作品能讓學生感受到藝術本體之美,啟發人的創造思維;感悟作品人文背景之美,主要指作品的內涵、背景和創作者的人格魅力,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藝術氣質之美,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感受教育者人文情懷之美,主要指教師和家長對“育人”本質的理解,以美的思想、語言和人格影響人,讓學生浸透在和諧的師生、家校關系之中,涵養人的道德品格。

篇2

大成智慧學

〔中圖分類號〕 G633.9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

06—0061—01

美術以視覺形象承載和表達人的思想觀念、情感態度和審美趣味,豐富人類的精神和物質世界。美術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對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那么,當前我國學校美術教育實施的狀況如何呢?以下是筆者的一些看法。

一、 兒童階段美術教育的現狀與對策

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注重體驗和實踐。但部分美術教育工作者認為,兒童早期的涂鴉行為沒有任何意義,與其任由學生自由發揮,倒不如及早地進行美術技能的訓練。事實上,兒童的這種自發式的繪畫行為,是他們認識世界、表達自身思想情感的反映。起初,他們只是希望在涂鴉的過程中獲得心理滿足。逐漸地,他們就能學會通過涂鴉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從成人的角度來看,其繪畫作品顯得非常怪異、稚嫩,其中卻不乏對三維世界的表現。隨著生活經驗的豐富,他們繪畫的復雜性會逐漸增強。如,在畫房屋時,他們會主動地添畫門窗,在畫樹木時,他們會利用小鳥、云朵等進行點綴。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幼兒的成長規律、審美規律和美術學習規律。在幼兒進行繪畫時,教師應盡量不予干預,并鼓勵他們想畫什么就畫什么。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內容,努力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應靈活運用影像、范畫及故事、游戲等方式,增強學生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引導學生進行觀察、體驗、分析、比較與聯想,鼓勵他們充分發表自身的感受與認識,使其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二、 青少年階段美術教育的現狀與對策

不以單純的知識、技能傳授為目的,重視學生審美能力、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是美術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但目前的初中美術教育狀況并不令人樂觀。雖然不少教師也提出了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滿足學生多元發展需求,幫助學生逐步體會美術學習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為學生終身學習美術奠定基礎的教學目標,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以知識與技能傳授為主,未能實現美術教育的多種功能。誠然高中美術課程注重美術與其他學科間的聯系,倡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藝術的本質、特性和文化內涵,通過美術學習活動,讓學生學會用藝術思維的方式認識世界,學習藝術表現和交流的方法,提高美術素養,但實際教學仍未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背誦和臨摹成為學生應試的捷徑。要改變這種狀況,教師應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特征與美術學習的實際水平設計教學內容,并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想象與創造,幫助學生學會運用美術的方法表達思想和情感,發展綜合實踐能力。

三、“大成智慧學”的啟示

篇3

關鍵詞:美術教育:審美意識;情操;個性思想

一、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現狀分析

目前在農村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中小學生接觸不到專業的美術教育,他們接觸到的大多只是應試教育。在倡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今天,如果培養出來的這些學生僅僅是會考試的?“機器”,那么當他們走出學校成為社會當中一員的時候,他們的身心健康很難得到全面發展。中小學美術課最大的目標應著重于啟發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以達到創新的成效,并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協調發展,達到完美的高尚人格。中小學美術課對學生進行美學教育,提高他們對真、善、美的鑒賞能力,遠離假、惡、丑的侵襲,并陶冶其道德情操,培養其藝術氣質。從而與儒家思想“成教化,助人倫”的教育觀念相輔相成,這對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積極意義和鼓舞作用。有不少農村學生,由于缺乏美術基礎,使他們對人體藝術作品和畫作的界限區分不清,從而使其審美觀得不到正確的提高。因此,只有通過美術課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藝術鑒賞能力,才能使他們認識到人體藝術作品是為了再現人體外在形體美和內在精神美,是對人自身的贊美和對生命的謳歌,它是一種極為健康向上的,具有極為高尚審美價值的藝術品,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德的教化:而畫刊宣揚的卻是以低級趣味、庸俗低下的方式誘導人們走向消極的道路,更有甚者,敗壞社會風氣,于人于藝術品皆得不到健康的發展。由此可見,良好的美術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樂觀向上,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

目前,農村中小學學生對美術課缺乏熱情以及美術課在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方面

受我國傳統教育教學觀念的影響,許多學校重視智育輕視美育,在大多數人眼里都明顯有“主”“副”科之分,再加上升學率的影響,使得美術課成了可有可無的“副”科,沒能引起學校的重視。有些學校雖在課表上安排了美術課,實際上卻并不上課,只是把它當成綜合課使用。到了關鍵時刻,如臨近期中,期末考試,或是畢業沖刺階段,美術課就被主課占用。作為一名未來的教育工作者,對這樣的教育模式嗤之以鼻,然而在升學率的壓力下,也由不得任何科任教師有不同的意見。另一方面,農村的絕大部分學校,嚴重缺少美術教師隊伍,大多數學校沒有專業美術教師,更有甚者,安排非美術專業老師代課。很多中小學生連最基本的美術基礎技能都沒有,繪畫水平仍停留在小學一二年級水準,美術教育特有的美育功能也就根本無從談起。

2.學生方面

一直以來,農村美術教育倍受冷落。課堂上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完全不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美術教育就是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有趣的學習氛圍,減輕學生在日常繁重學習過程中所帶來的壓力。但是,由于學生缺少美學基礎教育,不管老師怎樣創設情境,想法有多好,整節課也收效甚微,又怎能提高學生美術創作能力呢?

3.家長方面

多數農村學生家長意識不足,對孩子的培養太過于急功近利,很多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未滿五周歲便送到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學習。這無異于揠苗助長,嚴重阻礙了孩子們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扼殺了他們的純真本性。孩子腦子里除了考試還是考試,連基本的美術知識都不了解,更別說容得下創作思維了。

二、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現狀的對策研究

針對以上農村中小學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建議從以下方面著手改變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現狀:

1.轉變觀念,明確美術教育的重要性。

美術教育在塑造健全人格,提高民族道德素質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另外,美術教育不光要完成大綱的任務,還要完成發現和培養藝術人才的任務。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世界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的競爭,素質教育不僅有著現實意義,而且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學校教育必須在滿足社會各方面的需求的同時也要滿足人類個性均衡發展的需要。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應及時改變舊的教育評價體系,消除“主”“副”科之分,并且和普通課程一樣不受到升學考試的壓制,把美育與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來。

2.解決好中小學美術教師緊缺的問題

一方面,現有的美術教師應該派遣他們到專業美術院校再度通過培訓、進修,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培養力度,建設一支農村中小學美術專業教師隊伍,以填補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師的空白。

3.學校和家庭和社會都應重視美術教育

中小學美術教學對學生的美育教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長應重視學生的美術教育,從兒童基本的學具做起,這讓學生學習美術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激發其學習美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另外還可以通過第二課堂――書畫作品展等活動增加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有效提高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成效。

傳統思維方式、價值觀念、道德風俗等深層文化的社會心理和行為習慣。不應該再墨守成規地堅持傳統,要根據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的眼光去分析問題?!吨行W美術教學大綱》頒發已久,為什么如今卻還沒有多大的成效呢?這個問題,不得不引人深思,特別是農村中小學的美術教育,更應該引起教育部門工作者的高度重視。農村中小學生的美術教育,關系到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新農村建設,關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長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問題。關注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提高并發展中小學美術教育,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義務和責任。

參考文獻:

[1]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劉斌.張靜.美術教學方法論[M]北京.中國戲劇學院出版社.2009.70

[3]楊恩泉.中國美術教育[M]2011.第二期.41

[4]李宗桂.中國文化導論[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5]陳會利.淺談農村基礎美術教育[J]美與時代2009年3期

[6]胡彥瑞.淺談美術課在中學教育中的作用[J]中國校園導刊教育版.2010

[7]王婕.中學教育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一淺談美術課在中學教育中的作用和比重田魅力中國.2009年2期

[8]唐乙月.請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J]今日教育:當代幼教.2010年4期

篇4

關鍵詞:美術教育;功能;現狀;對策

在我國學校教育的目標由應試型人才向素質型人才轉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對學校美術教育的功能再認識、再思考,這是擺在美術教師面前一個無法回避的課題,也是學校教育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站在教育的高度認識美術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目的一方面要使教育對象獲取知識技能和經驗教訓,另一方面使教育對象心智發育而且健康向上。為實現此目的,歷代教育家都呼喚教育要全面發展。正因如此,我國長期以來的基礎教育立足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教育思路。美術教育作為五育中的一“育”,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方面肩負著特殊的歷史使命,在當今育人模式中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首都師范大學美術教育家尹少淳教授說過:“美術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綜合性質的人類活動之一?!彼麖亩嗄甑拿佬g教育生涯中論述了美術教育在整個教育和培養人活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個創造力和想象力豐富的人,大多數都表現出對審美藝術情趣的敏感。所以站在教育的高度看,不能把中學美術教育的功能僅僅當成是訓練繪畫技巧的單一的課程,它和其他科學教育、人文教育一樣,不但承載著審美能力的養成,而且肩負著一個民族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的重任。在一個民族前進的過程中,一定程度上創造力和想象力比現成的知識更重要。

二、立足教育陣地反思中學美術教育的現狀

美術作為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重在提高和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和美學修養,通過美育教育涵養學生的心理氣質,塑造學生的精神面貌,在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以及健全學生人格等方面相較于德、智、體等教育更為直接、更為新穎獨到。然而,反觀當下中學的美術教育現狀,不僅使一線的美術教師失望,更令人對美術課改產生擔憂。理念缺失導致對美術課的輕視乃至排斥。在中學,美術被打入“副科”的尷尬境地一直沒有改變,所謂“正課”擠占美術課時的現象時常發生。更嚴重的是一個學校的教研教改多指向數理化英這些應用基礎學科,安排“探討課”“示范課”“匯報課”等各種類型的公開課時美術必須靠邊站,甚至很多家長、學生、校方領導認為美術學科非統考科目,既不重視美術教室、教具學具、繪畫材料、教學掛圖、幻燈多媒體等硬件建設,更人為地砍掉課時,壓縮美術課程的時間和空間。正是由于美術教育理念的偏失,中學美術課猶如生長在貧瘠土地上的一朵野花瘦弱矮小,這既是中學美術教師的尷尬,也是我國教育的悲哀。美術課堂呆板單調致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美術教學大多在課堂上完成,但教學時囿于教材的狹窄層面,對相關知識范圍既不能拓展,也不能挖掘。大多時間教師在課堂上隨意畫一個實物,牽著學生模仿,學生既不能掌握繪畫的技巧,又不能感受畫境的美感。更嚴重的是教學內容單一,不能領會教材的編排體系和教材的新理念、新內容,這樣久而久之,使原本對美術有天賦和興趣的學生對美術課失去興趣和信心,甚至逐漸泯滅了感受、鑒賞、審美的欲望和能力。

三、肩負教育使命思考美術教育的對策

篇5

關鍵詞:公共美術教育;素質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J12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11-0204-01

一、前言

高校公共美術教育具有素質教育、文化傳播等功能,美術鑒賞課以靜態視覺形式來培養學生審美鑒賞能力,通過公共美術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時也對健全學生的人格觀念、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有著重要意義,因此,要求各高校在發展中必須將深化公共美術教育改革作為一項重要任務。高校公共美術教育與專業美術教育在本質上存在較大差異,但是在公共美術教育改革中必須參照美術專業學科特點,相關調查顯示高校公共美術教育仍是高等教育的薄弱環節,其在管理體制、課程設置、教學模式以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依舊存在很多問題。

二、高校公共美術教育現狀分析

(一)管理體制不完善。高校公共美術教育目標的實現與管理體制有著直接聯系,這便要求各高校在公共美術教育改革中,將完善管理體制、合理設置管理機構以及建立運行機制作為主要內容,這樣才能確保高校公共美術教育目標的順利實現。目前,各高校公共美術教育的管理機制存在較大差異,在機構設置上各高校也分別予以其不同的稱謂,部分高校公共美術教育機構的管理由學校負責,也有的高校將其掛在團委、學生處以及美術學院等單位,該種模式下會導致高校公共美術教育容易受到行政職能和教學活動混淆的影響,這也是影響高校公共美術教育改革成效的主要原因。

(二)課程設置不合理。公共美術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是各高校教育工作中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這便要求其在開展過程中必須具備完善明確的課程體系,但是相關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高校公共美術課程在開展中都是以選修課的形式為主。

(三)師資隊伍建設薄弱。師資隊伍建設對高校公共美術教育成效有著決定性作用,我國教育部相關文件對高校公共美術課程教師提出了較高要求,但是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大部分高校都沒有達到這一標準,而且部分高校利用校外兼職教師授課的現象較為普遍,這在很大程度上弱了高校公共美術課程的教育功能。再者,高校對公共美術教師培養不夠重視,導致該課程專業教師存在超工作量、超課時授課的現象,這些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公共美術課程的教學質量。

三、深化高校公共美術教育改革的途經

(一)規范管理機制?,F階段各高校必須將強化公共美術教育理念作為一項核心內容,要求高校公共美術教育必須徹底改變無序管理狀態,要求高校領導通過轉換思想觀念來予以其足夠重視,在貫徹教育部有關公共美術教育政策及法規同時來統一規劃其配置方案。高校公共美術教育的主管部門要將管理與教學有效區分開來,并要完善高校公共美術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評估以及年終考核評優等方面政策,只有將公共美術教育納入到各高校教學管理體系中才能提高其教學成效,確保各高??梢猿浞职l揮出公共美術教育的素質教育和人文教育功能。

(二)優化課程設置。由于高校公共美術教育與專業美術教育存在不同的課堂教學原則,所以針對非美術專業學生的公共美術教育,在課程設置上要以限定選修課與任意選修課為主,并要求各高校采用大班授課結合小班實踐的教學模式進行公共美術教學,這對提高各高校公共美術課程的教學質量有著重要意義。采用小班實踐的教學模式進行任意選修課教學,這樣可以為一些具有美術基礎且喜愛美術的學生提供一個實踐平臺,學生在小班授課模式下可以接受到公共美術教師的專業指導,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到高校公共美術課堂教學中。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各高校必須通過引進專業人才來加強公共美術師資隊伍建設,并要合理安排公共美術教育的教師,要求高校在人才引進過程中必須加強對其人格品德和文化修養的考察,并根據理工、文史和綜合類高校的自身性質來合理引進新型人才。再者,高校會經常外聘一些專家教授來不斷擴大自身的師資隊伍,并鼓勵在職教師通過進修來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這便要求高校公共美術教師通過進修來掌握最先進的教育工具,并要根據當代大學生身心特點來不斷調整教學模式、教學手段。

四、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各高校在發展中必須進一步深化公共美術教育改革,將完善管理體制、創新課程設置以及加強師資建設作為主要內容,這樣才能確保高校公共美術教育可以充分發揮素質教育和人文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孔倩倩.新疆普通高校公共美術教育教學現狀與發展[J].教育論壇,2010.

篇6

(一)美術素質教育能發揮德育效應    

美術素質教育對于人的精神建設和人格建設是相當重要的。張彥遠在他的《歷代名畫記》序論中闡述美術與大的經典有同樣的功勞,美育在社會上起“明勸戒,著升沉”“成教化,助人倫”等作用,即認為美術是德育和智育的輔助工具或者說是輔助方式。美育在社會上起到了陶冶情操和心靈的作用?!兑捉洝分械摹坝^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即以文明化之,美育能提升道德、陶冶性情,魯迅也論述過“美育可以輔翼道德。美術之目的雖與道德不盡符,然其力足以淵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輔道德以為治’。諸多觀點皆說明,高校美術素質教育可以潛移默化影響大學生的人文知識、性情、心靈,繼而能促進其良好思想道德發展、高尚情操的培養,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即美術素質教育能發揮德育效應。 

(二)美術素質教育是時代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奈斯比特曾說:“我們周圍技術越多,就越需要人文關懷的情慷?!案辉5男畔⒔洕鐣坏┬纬?,人們便需要借助藝術來重新審視生活的意義”。川誠然,中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當經濟與精神發展不平衡時,更需要美術素質教育來傳遞人道精神,否則社會發展便會出現畸形現象;加之,二十一世紀以來,大學的招生數量持續增加,大學生生存競爭日趨激烈,有知識、有學歷、有想法的學生很多,而有文化、有教養、有行動的學生少見,競爭會使得少見的人脫穎而出,機遇和挑戰說明了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因此注重美術素質教育、關注學生完美人格培養是時展對人才培養的訴求。  

(三)美術素質教育是學生個體發展的內在需求    

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國民素質,而面對市場競爭、就業壓力使得教育更多關注人才知識傳授,忽視人文精神培育;注重人才專業化教育,忽略學生興趣培養,當前的大學更像職業學校、技術學校,對人綜合素質的培養作用體現不出來。教育面對的是有感情、有思想、有個性的人,只有讓學生廣泛接觸各類知識,才能讓學生找到自己的新興趣點,才會讓學生更加有學習動力。美術素質教育是多元且整合的,它不僅能提高大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增加學生的藝術科學理論知識,豐富其藝術文化素養,同時也能訓練其藝術思維。美術素質教育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科學與人文知識,它是審美觀、價值觀、人生觀和方法論教育,所以它應是學生個體發展的內在需求〕

二、高校公共美術素質教育現狀    

(一)管理體制    

公共美術素質教育作用的實現需要管理體制的保障,通過調查發現,當前公共美術素質教育具有代表性的管理體制主要有兩類;第一,隸屬教學機構,此類課程主要是通過第一課堂,即課堂教學實現;第二,隸屬行政機構,此類課程主要是通過一些課外藝術活動完成相應學分。    

(二)課程設置    

公共美術素質課程作為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的中心環節,是我國高等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學校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惩ㄟ^調查發現,當前公共美術素質教育具有代表性的管理體制主要有兩類:第一,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具體美術課程,根據學生選修狀況開設相應課程;第二,在人才培養方案中設置藝術體育類課程,根據開設課程院系的狀況,制定開設具體美術課程。    

(三)師資隊伍    

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主要依靠教師。教育部文件規定“各校擔任公共藝術課程教學的教師人數,應占在校學生總數的0.15%}0.2% ,其中專職教師人數應占藝術教師總數的50%o r以安徽省為例,調查得知:藝術教師最多的學校比例僅為0.09%,未達到教育部的要求。有些學校尚無專職美術教師,主要依靠校外兼職美術教師開展本校的公共美術素質教育工作。同時,美術素質教育基本屬于邊緣學科,因此對教師本身的學歷要求不高,大部分美術教師都只有本科學歷。以安徽省為例調查樣本中,本科學歷與研究生學歷的比例約為8:2。此外,學校忽視公共美術教師的培養,基本上沒有學校組織公共美術教師外出進修。    

(四)考核方式    

從表2中可以看出,公共美術素質教育課程在課程修讀性質中都是選修課,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學校的選修課考核方式都比較相近,主要是以終結性評價為主,過程性考核主要是集中于學生課堂的出勤狀況。終結性評價又以論文、試卷等方式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種考核方式的應試教育印記較深,不能反映出學生在美術方面的綜合素養〕

三、高校公共美術素質教育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重視力度不夠,管理體制不順    

教育部雖然規定高校應重視公共藝術教育,但各高校在實施中仍存在“理論上重視,實踐上輕視”“專注學科專業教育,忽視全面素質提高”的現象。在一些高校,公共美術素質教育的作用與功能甚至被曲解為單一的校園文化活動。    從機構設置來看,大多數高校的公共藝術教育機構隸屬于人文科學學院、學生處,人文科學學院在整個學校不受重視,自主發展的空間很小,在職稱申報、隊伍建設、業績考核、學科發展等方面,都受到制約,而且作為學校的非職能部的二級學院要開展全校性的美術素質教育活動,在協調和組織等方面困難較多;學生處開展的美術素質教育活動基本上是實踐活動,學生得不到美育理論知識的提升。    

(二)課程設置簡單,教學質量不高    

篇7

第一,對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教學方法陳舊落后。當前許多中學的領導者、教師甚至學生都未能夠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美術教學的重要性,不重視中學的美術教學工作。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和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但是,在許多中學尤其是農村地區的中學或邊遠地區的中學,美術教育仍是學校教學的薄弱環節。據了解,當前還有許多中學存在美術教學的課時非常少且常常被挪作他用、師資不足等問題。此外,當前中學美術教學所使用的方法陳舊落后,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忽視了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不利于學生興趣的保持。第二,美術教師的素質較低,難以滿足當前教學的需要。師資情況較差,美術教師的素質較低是影響當前美術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據了解,當前許多中學并沒有專業的美術教師,許多學校的美術課程均由語文、數學等并不具備美術素養的主科教師來兼任,美術課程有名無實;此外,一部分學校雖然也有具有專業修養的美術教師,但是學校的課程意識較為薄弱,只讓其充當門面而不關注美術授課的實際效果,導致美術教學的質量低下。第三,美術教學的針對性較差,未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且部分教師和學生存在功利思想,不利于美術教學的順利開展。美術課并不在考試范圍之內,因此,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過分注重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不能夠將美術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學生所學的知識得不到有效應用,失去了意義。此外,部分學生與家長在學習美術前未能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與特長,出于走捷徑的心理而要求學生學習美術,導致學生難以真正體會到學習美術的快樂。

二、提高中學美術教學質量的對策與措施

(一)轉變教學觀念,加強素質教育

新課改越來,素質教育問題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關注,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中學美術教學還存在許多的問題。為了進一步解決當前中學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中學美術教學的質量,學校領導以及教師應當注意充分認識到美術教學對于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新課改強調素質教學的重要性,提倡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點,尊重學生的需要,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學校領導者以及美術教師應當注意更新其教學觀念,加強素質教育。

(二)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素養

教學方法陳舊落后,導致學生興趣低下是影響美術教學質量的重要原因。因此,美術教師應當注意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創造意識,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資源,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繪畫空間,提高美術教學的質量。此外,提高教師素養是提高中學美術教學質量的重要對策。學校應當注意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教師進行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工作,努力為教師創造學習和培訓的機會,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師自身應當樹立重視學習的概念,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三)加強溝通交流,提高學習興趣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家長過分關注學生專業課的學習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對學生學習美術并不是十分支持,認為學習美術對將來的發展并沒有多大的作用。面對這一情況,美術教師應當注意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通過打電話、談話、家長會等方式對學生家長進行心理輔導,讓學生家長看到學生的進步,幫助學生取得家長的支持,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美術的環境。此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進一步提高中學美術教學的效率,美術教師應當注意創新教學方式,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增強學生對美術這一課程的學習興趣。

三、總結

篇8

(一)盲目擴大教育規模

美術作為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象征,其發展較為緩慢,需要由高質量的人才來推進。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社會對藝術設計類人才的需求,這一小規模領域被人們以不同的方式推向了更大的平臺。此外,擴招還會降低學生的入學門檻,學生通過美術班的突擊訓練便可以達到升學目的,而專業考試內容的模式化,專業成績的過分關注,也使得文化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如此一來,定會惡性循環,教學質量不斷下降,社會需求越來越得不到滿足。

(二)重專業,輕文化

目前,我國高校美術專業學生中普遍存在一個問題———整體素質偏低,即專業課很優秀,但文化課往往不盡人意。他們不清楚自己的入學目的,不了解當下的社會環境需要什么樣的美術人才,甚至對美術缺乏認識和感情,沒有主動性,更沒有那種用生命換取藝術的激情。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對文化課的強調不夠,考核不嚴格。學藝術除了要勤奮,還要投入,要培養一種對藝術的感情。但是當下美術院校的教學方法為學科制,各知識被切成塊,學科之間不能相通。而美術作為一門學科,它并不是簡單直接的應用,而是融合了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識。所以,當下過分強調學生的專業特長而忽視文化課的弊端,必然會帶來眾多問題。專業能力只是一塊敲門磚,社會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審美能力、創作性情和創新精神的人才,而所有這些又恰恰離不開文化素質的培養。

(三)重技術,輕理論

重技術輕理論是教師過分重視學生的繪畫技能,而忽視了美術理論的教育。美術這門藝術的產生是為了滿足人類記錄和認識客觀事物的需求。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在努力提高和豐富表現技巧,為的是滿足人類再現客觀事物的需要。所以,高校美術教育將重技法作為不變的教育模式。但殊不知,美術藝術發展到今天,其技術問題早已不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了。當下,美術教育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判斷能力和創新精神。對美術技術的掌握程度也不再是檢驗藝術人才的唯一標準,所謂人才,還應具有新銳精神,具有對當代藝術精神的把握和洞察力以及將對社會、對生活、對事物的真實感受轉化為美術形式的能力。

(四)美術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不健全

高校美術教育面臨著師資隊伍不健全的現狀。首先,結構較為單一化,一些高校由于擴招,由于師資力量的嚴重缺乏和美術專業的泛濫,導致在招聘美術教師人才時,條件較低,倉促了事。其次,缺乏骨干型教師和美術學科的帶頭人,很多高校都只把具有美術經驗的教師作為主力軍,忽視了對一些教授、副教授的引進。第三,美術教師的隊伍良莠不齊,教學理念較為落后,而且許多教師的文化修養、藝術理論功底和教學能力都還不夠,導致學生無法得到應有的教育,這在某種意義上是對學生、對社會的不負責任。

(五)教育管理模式缺乏針對性

當前,我國高校美術教育還存在著一個問題———教育管理模式剛性過硬,缺乏針對性和柔性因素,學生處在被動的位置上。毋庸置疑,這嚴重影響了高校美術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二、對高校美術教育改革的建議

(一)控制招生規模,重視生源質量

藝術院校的擴招能引發教學質量、社會就業等諸多問題,但擴招也實為社會所需要。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家對藝術類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但同時要注意適度、合理的原則,盲目、大規模的擴招,一方面是對學生不負責任,另一方面也是對學校品牌的消耗和浪費。另外,高校還要重視生源的質量,強調對生源的考核和篩選,防止學生隨波逐流、沒有目的的報考,為將來美術人才的培養打好基礎。當然,學校還要契合社會需求,除了對傳統精英藝術人才的培養外,更要注重對復合型人才和新型人才的開拓。

(二)調整并完善課程設置

高校對美術教育課程的設置,要以市場為導向,把握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打破以往教學結構不合理、專業課體系和內容陳舊、單一的弊端。增強課程內容豐富性,強調綜合性課程與基本理論、技能的有效結合,強化基礎、淡化專業,完善必修課和選修課的制度。具體如下。第一,增加一些諸如西方哲學史、中國思想史、社會學、藝術創作心理等的人文修養方面的課程,實現專業與文化,技術與理論的均衡發展。并通過多方面知識的學習來加深對社會的了解,提高文化素養,然后用一種更高的眼光來分析社會。第二,注重專業課程設置的多樣化,如在美術教育專業的基礎上增設設計專業。

(三)構建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高校美術教育應該構建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高素質教師隊伍是美術教學改革成敗的重要因素。在當今激烈的競爭中,美術教育的發展,一方面要靠課程設置和新專業的開設,另一方面還要看能否培養出優秀的帶頭人來擔當藝術骨干。因此,各高校應該響應國家的號召,培養、選拔青年學科帶頭人,積極發揮中老年教師的中堅作用,和青年教師后勁足、實踐能力強,適宜擔當創作的主力軍作用。當然,一支學科結構合理、層次分明、性別比例協調的高素質美術師資隊伍的建立,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第一,制定相關優惠政策,限制師資隊伍近親繁殖的傾向,吸引一些在美術教育上有成就的專家擔任客座教師,并邀請其參加教學、科研等工作,使編內編外達成互補。第二,為教師提供一定的時間與空間,讓廣大教師在良好的自我創造的心境下,進行創造和研究。第三,每年為教師創造一些外出進修、考察的機會,更新學術和思想,學會各種新型材料及多媒體、軟件的應用,強化專業優勢。第四,要建立一個公平、公正、透明的制度環境,從制度上保障師資隊伍的建設。最后,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提高綜合素質。既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又要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四)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

高校美術教育改革應該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即在尊重學生個人感受和個性特色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個性思維。具體措施和建議,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第一,教師要鼓勵學生廣泛涉獵知識,用真情實感的付出來培育這種個性意識。第二,學生要有自覺形成自己的藝術個性和個性表達方式的意識。學生個性發展的培養及審美層次的提高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并非一朝一夕所得,也并非一蹴而就能成。因此,它需要從大學階段的一開始就有步驟、循序漸進地將具有個性特征的創作培養融入到美術教學中去。以創作帶動能力訓練與培養,使他們在完善組織、建構完整作品的基礎上,不斷錘煉個性化藝術語言,明確自我價值的存在。

(五)增加課外活動

篇9

關鍵詞:農村;城市;小學美術教育;現狀;改革;原因

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改革推行已久,且在許多學校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特別是在城市的小學美術教育中。然而在很多農村地區,美術教育還是存在著諸多問題。

1美術教育改革現狀對比

1.1兩所學校的開課情況

經過對一所農村小學和一所城市小學的調查發現,農村小學是根據年級來開設美術課程,低年級每周開設兩節美術課,而高年級每周只開設一節美術課,并且在開學的前期和后期,美術課都會以各種理由被語文或數學老師占用。而城市小學不但能夠保證每堂美術課的正常上課,而且他們還有專用的美術教室,在下午放學后還有課外活動時間來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美術。

1.2兩所學校老師的基本情況

這兩所學校都有專職的美術教師。農村小學有兩名美術教師,一名是近年某高校的畢業生,另一名則是已任教20余年的老教師,該小學由于教學條件有限,所以美術老師現在主教語文,兼職美術。而城市小學則不一樣,他們有一名專職美術教師。然而,就兩所學校教師的學歷結構來看,城市教師學歷結構普遍比農村教師學歷結構高。

1.3兩所學校教材的使用情況

這兩所學校都是使用人教版美術教材,三位教師均表示能適應教材的編排,但使用教材時卻有所不同。農村教師上課是跟著教材編寫的篇章做教案教學,沒有太多的新鮮事物注入課堂,雖說教師們也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好的現象,但是學校條件有限,即使想讓美術課上的更新穎一些也是有心無力,所以最終還是教教材而不是使用教材。而城市的美術教師則是教材作為參考,從另一個層面來引導學生學習,因為他們學校有專業的美術教室,在教材之外還有許多的課外資料供學生查閱。

1.4兩所學校教學的實施情況

在全日制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提出后,明確了目標內容包括“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霸煨捅憩F”又是義務教育美術教學中的基本內容,也是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從調查的兩所學校來看,農村的學生幾乎是不能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因為他們接觸外界的東西太少,思維打不開。而城市小學的學生基本上能達到新課程標準,因為城市的學生見得多,老師帶他們接觸外界的機會更多。從這可以看出,學生的生活環境跟老師的教學實施有很大的關系。

1.5兩所學校學生家長的意識情況

在調查這兩所學校后發現,學生的家長對學習美術課的意識存在很大的差異。農村家長的想法就是在哪里讀都一樣,反正都是讀書,而城市小學家長的想法則截然不同,他們想要給孩子最好的教學環境。農村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兒童,基本上是父親外出務工,由母親在家照顧孩子或由爺爺奶奶代為照顧,并且爺爺奶奶受教育少,又缺乏對孩子教育管理的精力,更別說讓他們接受課外興趣班的培訓了。但城市小學的家長則不一樣,他們基本上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他們只要有時間就會帶孩子出去走走。

2影響美術教育改革的因素

2.1素質教育的落實

由于長期以來,我國實施的是應試教育,忽略了素質教育。對一個學校教學水平的評價還是主要依據升學率,學生的成績越好,就代表學校教學質量越高,學校地位也隨之提升。美術教育在各大學科中都是附屬學科,不會被納入升學考試的范圍,所以很多學校在臨近期中或期末考試時都會占用美術課。農村教師的教育以應試教育為主,課程安排主要還是語文、數學和英語。在上課期間,只要語文、數學課有需要,那么美術課就會停課。然而在城市小學,他們的文化課全部安排在上午,下午基本上都是業余課。他們在上完業余課后,還有專門的興趣課,興趣課就是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自由選擇,這樣的開課計劃就符合新課程標準,符合素質教育。

2.2教育經費的投入

美術教育有它的獨特性,所以老師在教學中需要有專業的美術教室,還需要多媒體、圖書、影像以及專業的實訓室等。然而在這些設施對于農村小學來說可是一筆巨大的教學開支。因為在有限的教育經費中,投入這么一大筆到美術教育中,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們的美術課就只能以欣賞課和畫畫課為主。相反,城市小學的美術課就截然不同,他們上課有專業的美術教室以及多媒體、圖書等。他們的教室也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結構來裝飾的,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開發。

2.3教師培訓

從調查中發現,雖說兩個學校都配有專職的美術教師,且教師都是師范院校畢業的。但就農村小學的兩名教師來說,一名是剛走上工作崗位,一名是任教20余年的教師,在年齡結構上就有差異,在教學計劃上就會存在分歧。并且學校每年給老師提供的培訓機會本來就不多,即使參加了,也都是一些進修校的培訓,進修校里的培訓人一般以講授為主,基本沒有實踐指導。所以教師對新課標的認識也不夠全面,在學生面前也無法完全實施。雖說城市小學整體的教師結構比較年輕化,教齡在3至5年,但也正處于摸索階段,且缺乏專業的教師引領,這也是一大問題。

2.4教師的認識不足

從美術課的開課計劃就可以看出,農村小學的教師對美術課的認識還不夠,雖然他們說要把美術課上好,但是在有限的條件里,他們也無法實施自己的教學計劃。新課程標準提出的“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個領域的學習要求,教師也無法完整地傳授給學生。而且教師沒有機會進行更進一步的學習,他們對當下的教學的認識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他們認為只要進進修班學習一段時間就可以教授學生。這樣的思想觀念就是錯誤的。

3結語

小學美術教育改革面臨著諸多問題。要想徹底改變這一現狀,真正達到美術課程標準,以及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深入素質教育。其一,在美術教育一線的教師們,要對自己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授課時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其二,要讓全社會、學校、家長以及學生用全新的視角來認識小學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各個地區都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師能否有效地進行教學,這跟教師的資質有很大的關系。與此同時,各地區的教育部門也應該對當地的教育給予重視與幫助,有計劃地組織教師進修與培訓,改變美術教師落后的教學理念,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傊n程改革的關鍵在于教師觀念的轉變,只有教師的觀念有了轉變,并且落實到了教育中,美術教育才能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篇10

論文關鍵詞:應試教育 高校美術教育 現狀 沖擊

應試教育,通常被視為一種偏重于通過考試,以分數來衡量學生水平,以把少數人從多數人中選送進更高一級學校為目的的教學模式,與素質教育相對應。應試教育主要出現在高考、中考的一般文化科目中,這種教育以應付升學考試為主要目標,以“硬件”學科重點教、要考的內容反復教為主要手段,從擠時間,擴大“運動量”上找出路;以反復灌輸為方法,根據考試分數定質量,以“質量”高低論獎賞。根據這種管理方式和體系實施,盡管苦了學生,但可能升學率會暫時上升。這一教學上的短期行為反饋給社會、家長和學生,又使這套管理方式和教學體系得以強化。但在以落實素質教育為己任的藝術類教育中,似乎少見。

時下,隨著擴招以及經濟發展下藝術市場的不斷發展壯大,老牌藝術院校竟相致力于自身原有學科的重新分化與整合,以求新的擴充與發展機遇。高師院校更是力求辦學效益的提高,部分學校對美術專業特別青睞,以致大量的美術專業點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不少長期將美術視為“游藝”或“準學科”而對之不屑一顧的綜合性大學,也將建構美術專業作為擴大規模、完善學科結構的新思路。美術考生成為當下高考大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全國幾所美術院?!胺指钐煜隆钡木置嬉巡粡痛嬖?,眾多考生同擠獨橋的現象已成為歷史。應試美術教育至此應運而生,并在美術考前教育中起到舉足輕重的影響。

在美術專業高考人數紀錄不斷被刷新的同時,少則幾千,多則數十萬考卷帶來的巨大經濟收益和“看上去很美”的繁榮場景似乎總能讓招生院校深感欣喜。在高考大軍的不斷沖刺下,雖近幾年學齡青年總人數有下滑之勢,高考大軍在數量上已不及往年,但美術類考生卻沒有減少。從最初一個省就那么幾千人報考美術到今天的幾萬、十數萬之眾,應該說挑選到的考生質量不會太差。然而事實卻總是出人意料。學生面對激烈的高考競爭,合理的升學訴求我們當能理解,畫室投機的市場運作機制能在多年的美術高考博弈中獲得可觀的經濟收益我們也無可厚非,但學生質量下滑卻成了美術專業招生單位不得不面對的新課題。大學課程的一再調整,教學大綱的多次修訂,從另一個側面驗證了大學美術教育也在不斷地適應應試美術帶來的巨大沖擊。這種調整基本上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一、傳統發展型

這種院校一般開設美術系科較早,在美術教育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獨有特色,在同類專業中形成了較好的聲譽及地位,在招生及學生培養中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可以輕易立于不敗之地。這類院校一般招生人數不多,受擴招的影響也往往較小。對生源質量要求較高,高考應試題目難度較大,簡單的應試教育培訓辦法不可能輕易取得成功。因為這類學校師資力量在全國藝術院校中名列前茅,師生比在一定程度上受擴招影響不大。這類院校的授課類型一般有兩種:一為畫室制。畫室導師制對于落實教師責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系統性、群體性及主觀能動性有良好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證教學質量。學生入校之初就能有一個相對清晰的目標,大學4年甚至研究生階段都能朝著目標不斷發展。二為兩段式教學模式。這類院校在美術教育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除中國傳統書畫專業等幾個少數專業大一學生不分專業方向外,其余專業全部送由基礎部統一管理教學,一年、一年半或者兩年不等。基礎課程結束以后再由其原來所在的學院、工作室“領回”,繼續該生在專業領域的深造。較之以前的學生進校就分專業不同,現在各大學、美術學院都加大了對基礎部的投入,80%的美術院系都設立了基礎部。很多基本功扎實、業務能力強的教師都投入到基礎教學的一線,力求通過不斷努力提高學生的基礎修為,將學生的專業基本功夯實,以便于后一階段劃分具體專業的教學工作的開展。

二、操作應用型

隨著設計類專業的發展,社會對設計人才和操作應用性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其地位在現代美術教育中越發顯現。所以,培養美術專業學子的設計能力和操作應用能力成了當代大學美術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院校一般為一些工科院校或綜合性大學,它們受傳統學院派美術教育影響較小,可以在當代藝術教育中創建其新的教學模式及價值體系,擴招和新的應試機制給這些院校帶來了發展機遇。隨著國家對教育投入的不斷加大,這些院校的美術課程設置早已走出了傳統簡單的制圖模式,部分重點院校其專業性相比專業院校也毫不遜色,而工科院校在美術社會功能中實際應用的優勢卻是傳統專業院校所不具備的。這類院校往往借助學校在工科上的優勢,結合學生基本的審美能力以及素描色彩表現能力,通過美術欣賞、鑒賞以及電腦、機械制圖甚至物理、數學等課程的輔助,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動手能力和藝術認知水平,將教學與社會應用實際相結合,力求在應用技能的培養中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結合美術教育社會化、功能化,在教學中做出相應的能動性調整,有一定的進步意義。

三、內涵發展型

業界當下對美術專業的基本功有一種新的看法。所謂基礎,至少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人文素養;二是造型能力;三是創造力。這種新的看法恰好給一些美術專業新招生院校帶來了發展機遇。這類院校的美術專業起步稍晚于傳統美術院校,雖然在操作應用上缺乏理工科院校的有利條件,但具備其他學校不具備的人文社會環境。可以利用文科院校在社會科學上的優點,充分發掘美術學科的發展潛能。其教學計劃不會對學生有明顯的專業劃分,沒有國畫、油畫、版畫之說,輕技能而重理論修養,盡最大可能地在滿足教學大綱課程設置的同時提高學生專業修養。走出了技術至上的誤區,脫離了傳統美術教育,更具職業技術教育的性質,努力落實其具有審美文化教育特征的效能。這類院校認為,當下的美術教育已經出現了一種不好的教育趨勢,即重視教育、輕視育人;重技術傳授,輕理論研究和人文精神認知;重傳授和接受知識,輕綜合能力培養。所以,這些院校力求能開拓出一種新型的美術教育模式,以適應美術發展新的需要。開設課程一般分為:美術教育課程、教育哲學課程、教育心理學課程、教育社會學課程、教學研究課程、美術史理論課程、教育實踐課程、美學理論、前沿知識課程等。這種教育模式和操作應用性有很大區別,更看重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及專業理論修為,在培養學生專業技法的同時往往更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對近現代繪畫藝術、設計理念及當下藝術思潮予以重點把握。在具體美術作品的創作與分析中,怎么畫、繪畫媒材的選擇上已不再重要,而是將關注的焦點落實到畫什么,和探求畫面背后更深層次的文化和社會語境之中。

四、投機取巧型

美術考生的龐大數量,使一些院??吹搅似渲械木薮笊虣C,蜂擁而上的專業設置,必然帶來招生規模急劇擴大,以至出現不少地方招生人數與報考人數持平的狀況。擇優選才的原則面對這種狀況蒼白無力。因而不僅多少年來美術專業的文化錄取分數在低水平上徘徊,而且生源的專業素質也呈下降趨勢。如某大學的獨立二級學院,在生源好的前幾年,美術專業一年招生人數就達1000人之多。而在最近生源因受藝術專業就業率以及生源人數減少等影響,招生人數急劇下滑。這種完全為經濟效益而招生的行為,不但成為教育弊病發展的溫床,也成了我們今天看待藝考冷熱程度的晴雨表。更有甚者,有的學校本身并不具備單獨設立美術專業的實力,卻因為特定的環境成為受益者,在不具備培養人才條件的情況下,唯有實行新的變革以適應社會、考生及家長的求學期盼,引進一些看似時髦、前衛的西方現代藝術理念并樹立起自認為新的審美和評判標準,披上“85思潮”“新生代”的外衣,克隆著一個又一個美術“神話”。筆者認為,無論課程怎么調整,只要是利于學生成長,培養學生藝術修養和操作技能的課程,一些創新和嘗試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反映了學校對美術教育的能動或被動作用,也為當下美術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努力。然而,在所謂新的、世界的、前衛的藝術理念指導下,這類院校在學生進校后,往往不按常規教育行事,其借鑒的是所謂的西方美術教育內容,認為基本功完全不重要——這是專業院校做的事,他們要做的是與國際接軌,而隨改革開放涌入的西方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成為其專業設置和教學的“救世主”。教學中的“因人設課”“隨機應變”更是屢見不鮮。至于作為學科教育中應有的合理的課程結構、完善的教學內容,就更是無暇顧及了。開設課程類別五花八門、名目繁多且誕生眾多的新名詞,什么筆墨實驗、綜合媒介……不斷變化的新穎名目成為其教學大綱最大的噱頭,其實仔細研究后發現不過是新瓶裝舊酒。而學生在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情況下,往往會被這花樣百出的新名稱搞得迷失自我,成為這些“新模式”的失敗試驗品。當然,這類院校在美術不斷發展中也必將慢慢淡出歷史舞臺,但其消極影響卻不是短期能消解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