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6 19:14:06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美國電影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美國電影

美國電影宗教文化研討

電影作為一種大眾傳播媒介,是社會文化的載體和映像。好萊塢之所以能在世界電影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同美國自身“文化熔爐”的特性是不無關系的。好萊塢拍攝的電影內容豐富多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倫理、道德、藝術、歷史等等,幾乎無一例外地躋身于電影的故事與形式之中,幾乎涵蓋了美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電影逐漸成為從不同角度解讀美國社會文化的上佳文本。宗教是美國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故而電影中也少不了對宗教相關內容的關注及呈現。“宗教電影”(religiousfilm)是美國社會宗教文化特征的生動表現。

一、美國社會的宗教現狀及特征

美國是整個西方社會中宗教性最強的國家。美國人認為自己是“依其根深蒂固的信仰和價值觀行事,并非受經濟和心理因素驅動”①,美國有別于其他工業資本主義國家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其民眾對組織性宗教團體的承諾。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由移民組成的國家。早期移居北美的絕大多數是在英國不堪遭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主要定居在新英格蘭地區。這些基督新教徒(TheProtestants)把北美大陸視為自己的宗教避難所,是自由之信仰、勤勞以致富的“世外桃源”。17世紀末,在洛克的“天賦人權”和社會契約思想的影響之下,新英格蘭的清教徒們首先打響了反對英國殖民者的獨立戰爭,并最終建立起一個全新的國家———美利堅合眾國。基督新教(Protestantism)也由此確立了其作為美國本土主義宗教牢固的基礎性地位。19世紀的兩次移民潮給美國帶來大量勞動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多元文化及宗教,形成美國社會宗教多元化的局面。這些隨移民而來的“外來宗教”中對美國社會及民眾影響較大的是天主教和猶太教。“二戰”以后,大批天主教徒步入美國中產階級行列,并逐漸融入美國社會的主流文化中。然而,基于美國是由基督新教徒所建立這樣一個強大的事實,天主教徒在美國可謂是命運多舛。早期新教移民中的很多人對于歐洲天主教會的黑暗統治和宗教迫害都無比痛恨。因此,他們反抗教會專制,要摒棄天主教繁瑣的宗教儀式并尋求一種能和上帝直接對話的新教模式,并把這種愿望和主張當成了美國這個國家的立國之本。對本土主義基督新教的偏袒在國家政治生態方面表現得最為突出。在美國自建國以來的四十四任總統之中,除約翰•肯尼迪一人是天主教徒外,其他均是基督新教徒。天主教徒被排擠于核心利益圈之外,穆斯林或信仰其他宗教的人若想踏足其中更是無從談起。但是,隨著近年來不斷涌入美國的信奉天主教的拉美移民數量的增加,美國國內天主教徒的數量也逐漸超過基督新教徒,其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狀況也得到改善。2008年,奧巴馬總統的當選被認為是美國社會在種族觀點問題上的大轉變,傳統宗教觀念也向前邁了一大步,比如現任副總統喬•拜登就是天主教徒。

二、宗教與電影的融合

去教堂或會堂并不是美國人接觸宗教、獲取宗教知識的唯一途徑,對于許多美國人來說,不管他們是不是教徒,無論他們信仰哪種宗教,他們知道的“所有關于宗教的事情都是源于電影”②。許多早期的電影制作人和基督教教士、牧師等神職人員都認為,基于《圣經》內容的影片能夠將“娛樂”和“宗教信仰”這兩個原本毫無關系的概念相融合。一部拍攝正規、內容嚴肅的宗教題材影片,既能起到教化的作用,還能給人們啟迪。通過電影來“影響人們的人生態度、宗教信仰和行為方式”③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由此,以《圣經》故事為藍本的歷史片、愛情片以及探險片大量涌現。影片中的情節和人物成為后來許多人心目中認定的基督教和猶太教的史實再現,影片中的對白取代《圣經》中的文字成為人們通用的“宗教語言”。基于電影比宗教文本和傳統的傳教更為直觀、易懂的特性,宗教電影逐漸成為教會認可的“極具教化作用的窮人的圣經”;與此同時,電影也成為學者們探究美國社會宗教文化的上佳渠道:電影向人們展示當前的社會價值所在,并告訴人們如何去改變。學者們宣稱,若想知道美國人信仰什么,就去電影院看看正在上映什么。盡管對宗教電影有著這樣或那樣的不滿,各宗教團體還是會通過電影來傳述他們的宗教信仰和價值觀,并自行創作了數量可觀的影片。早在1918年,天主教藝術協會(CatholicArtAssociation)就制作了一部表現勞工階層天主教徒的電影《罪人》(TheTransgressors)。20世紀50年代,基督教電影委員會(ProtestantFilmCommission)資助了一個系列短片的拍攝和制作,目的是通過這些短片來提出有關道德及宗教的問題。從票房的角度而言,這些影片中的絕大多數都不值一提,然而卻能全面地反映出教徒們對于自身及其周圍世界的看法,社會文化價值堪稱典范。

三、美國宗教電影的特點

查看全文

美國電影的青少年形象探析論文

摘要:青春電影主要是指以青少年生活為題材的電影。在近些年出現的美國青春電影中,青少年的形象大缽可以概括為積極的、浪漫的、墮落的以及顛覆性的青少年形象等幾種,這些形象的出現和青少年的生活狀態與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因素緊密相連。由于好萊塢成熟的商業體制以及美國文化的影響力,好萊塢青春片這一美國類型電影越來越頻繁地進入普通觀眾的視野。實際上,除了好萊塢之外,在世界范圍內都曾出現過一些引起人們關注的青春電影,而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青春電影更是進入了一個高產期。本文從當今美國青少年心理特征及社會環境的角度剖析了美國年輕人在校園電影中的形象及其所折射出的美國年輕人生活態度及生活狀態。

關鍵詞:青春類型電影;青少年形象;心理特征

在美國電影。尤其是好萊塢電影中,青春類型電影(也被稱為青少年電影、校園電影或者成長型電影)一直備受美國乃至世界各地青少年觀眾的喜愛。盡管幾乎從未被視為影迷中最富洞察力的骨干群體,青少年卻無疑是最為有力的好萊塢青春電影票房的保證。這些主要以青少年生活為題材的電影,盡管故事風格不同,表現手法多樣,但卻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了美國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及生活狀態。而當代的美國年輕人,作為多元化的一代,在美國青少年電影中也折射出了不同類型,風格迥異的青少年形象。最容易為觀眾拍手稱贊的青春電影為青春勵志型電影,它給我們塑造了一系列積極向上、不斷進取、不怕挫折,并充滿熱情的青少年形象。在這種類型中,青春成為主題,青春片是一種并不純粹的電影類型。如果把它放到一個世界性的類型參照系中.它既不像西部片那樣有著明顯的視覺符碼,也不像歌舞片那樣有著固定的外部表演模式.甚至也不像喜劇電影那樣談得上有穩定的風格效果。在青春片那里,只有一些通常的母體式的主題類型或某些常見的環境標志。如家庭、校園。確切地說,青春片更接近于一種題材,而勵志則成為敘事的主線,成為主體的行為動機。這類電影多以喜劇為主,盡管劇情有時落人俗套.卻絲毫影響不了人們對于此類電影的熱衷。作為涉及機能與情感的作品,好萊塢青春電影尊奉著一條體現在所有幽默中的心理規律,即它們令觀眾身心放松。這也成為青春電影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青春勵志片之所以近幾年來在美國、日本等國大受歡迎,并受到極大地關注。這和它自身所體現出來的價值密切相關。人物角色的錯位,必然產生一定的喜劇效果。貶低、不一致、機械作用和解脫之感。都是笑的源泉.而這些源泉絕不是詳盡無遺的了。不過,在這些源泉當中。最巨大的源泉無疑是不一致。俄國著名哲學家別林斯基(v.G.Belinskiy)在詩的分類中也曾說過:“喜劇的內容是缺乏合理的必然性的偶然事件。是主觀幻想的世界或者似乎存在而實際上不存在的現實的世界。”喜劇的主人公是離開了自己精神天性的本體性的人們.“喜劇的實質是生活的現象同生活的實質和使命之間的矛盾”。在這個意義上,生活在喜劇中便表現為自我否定。在青春勵志片中,就出現了這種“不一致”.作品的內容都是“缺乏合理的必然性的偶然事件”,從而產生了喜劇效果。

以愛情為主線的美國青少年電影也是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校園電影。在動人的校園愛情故事中。這類電影給我們塑造了充滿活力并純情浪漫的青少年形象。而好萊塢的一些青春片中青少年的浪漫形象則由于好萊塢的商業機制而表現為另外一種特點。上個世紀90代中期以后,好萊塢的青春電影進入了一個高產期。在這個時期,《一吻定江山》《我恨你的十件事》《美少女啦啦隊》等一批描寫高中生生活和初戀故事的影片相繼問世。

青春電影是關于青春的,所有上文提及的影片都包含年輕的角色以及他們特殊的問題和生活方式。很明顯,影片中的這些設置都是為了吸引年輕觀眾的。然而,和日本唯美、青澀、浪漫的青春電影有所不同,美國的青春類型影片非常注意將校園文化和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因此在這些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年輕人健康美麗的形體和優美動感的舞姿;可以欣賞到在年輕人中受歡迎的流行音樂和搖滾樂:可以聽到高中生流行口頭語:而生日派對、畢業舞會這些高中生活必不可少的場景也頻頻出現。再配以初戀的故事,青少年的形象在這些影片中顯得浪漫又不失幽默和時尚。很顯然,好萊塢青春片中青少年的形象的這些特點與好萊塢的商業體制是分不開的。定位于暑期檔、以青少年為主要觀眾的好萊塢青春電影。制作時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目標人群的欣賞口味,生產出一個個帶有明顯商業特征的浪漫故事。而青少年也樂于在觀看這些人為的浪漫中得到青春宣泄,并從片中青少年的形象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查看全文

美國電影中的青少年形象塑造探索論文

摘要:青春電影主要是指以青少年生活為題材的電影。在近些年出現的美國青春電影中,青少年的形象大缽可以概括為積極的、浪漫的、墮落的以及顛覆性的青少年形象等幾種,這些形象的出現和青少年的生活狀態與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因素緊密相連。由于好萊塢成熟的商業體制以及美國文化的影響力,好萊塢青春片這一美國類型電影越來越頻繁地進入普通觀眾的視野。實際上,除了好萊塢之外,在世界范圍內都曾出現過一些引起人們關注的青春電影,而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青春電影更是進入了一個高產期。本文從當今美國青少年心理特征及社會環境的角度剖析了美國年輕人在校園電影中的形象及其所折射出的美國年輕人生活態度及生活狀態。

關鍵詞:青春類型電影;青少年形象;心理特征

一、在美國電影,尤其是好萊塢電影中,青春類型電影(也被稱為青少年電影、校園電影或者成長型電影)一直備受美國乃至世界各地青少年觀眾的喜愛。

盡管幾乎從未被視為影迷中最富洞察力的骨干群體,青少年卻無疑是最為有力的好萊塢青春電影票房的保證。這些主要以青少年生活為題材的電影,盡管故事風格不同,表現手法多樣,但卻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了美國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及生活狀態。而當代的美國年輕人,作為多元化的一代,在美國青少年電影中也折射出了不同類型,風格迥異的青少年形象。最容易為觀眾拍手稱贊的青春電影為青春勵志型電影,它給我們塑造了一系列積極向上、不斷進取、不怕挫折,并充滿熱情的青少年形象。在這種類型中,青春成為主題,青春片是一種并不純粹的電影類型。如果把它放到一個世界性的類型參照系中.它既不像西部片那樣有著明顯的視覺符碼,也不像歌舞片那樣有著固定的外部表演模式.甚至也不像喜劇電影那樣談得上有穩定的風格效果。在青春片那里,只有一些通常的母體式的主題類型或某些常見的環境標志。如家庭、校園。確切地說,青春片更接近于一種題材,而勵志則成為敘事的主線,成為主體的行為動機。這類電影多以喜劇為主,盡管劇情有時落人俗套.卻絲毫影響不了人們對于此類電影的熱衷。作為涉及機能與情感的作品,好萊塢青春電影尊奉著一條體現在所有幽默中的心理規律,即它們令觀眾身心放松。這也成為青春電影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青春勵志片之所以近幾年來在美國、日本等國大受歡迎,并受到極大地關注。這和它自身所體現出來的價值密切相關。人物角色的錯位,必然產生一定的喜劇效果。貶低、不一致、機械作用和解脫之感。都是笑的源泉.而這些源泉絕不是詳盡無遺的了。不過,在這些源泉當中。最巨大的源泉無疑是不一致。俄國著名哲學家別林斯基(v.G.Belinskiy)在詩的分類中也曾說過:“喜劇的內容是缺乏合理的必然性的偶然事件。是主觀幻想的世界或者似乎存在而實際上不存在的現實的世界。”喜劇的主人公是離開了自己精神天性的本體性的人們.“喜劇的實質是生活的現象同生活的實質和使命之間的矛盾”。在這個意義上,生活在喜劇中便表現為自我否定。在青春勵志片中,就出現了這種“不一致”.作品的內容都是“缺乏合理的必然性的偶然事件”,從而產生了喜劇效果。

以愛情為主線的美國青少年電影也是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校園電影。在動人的校園愛情故事中。這類電影給我們塑造了充滿活力并純情浪漫的青少年形象。而好萊塢的一些青春片中青少年的浪漫形象則由于好萊塢的商業機制而表現為另外一種特點。上個世紀90代中期以后,好萊塢的青春電影進入了一個高產期。在這個時期,《一吻定江山》《我恨你的十件事》《美少女啦啦隊》等一批描寫高中生生活和初戀故事的影片相繼問世。

查看全文

美國電影中的中國形象表現形式分析論文

一、導言

史景遷(JonathanSpence)在考察歐美作家描摹中國的小說時,將其分為六類:其一是書寫在中國內部的中國人,如賽珍珠(PearlS.Buck)刻畫中國農民,英國作家厄內斯特.布拉馬(ErnestBramah)寫倒霉而幽默的凱.龍(KaiLun),荷蘭漢學家高羅佩(RobertVanGulik)撰寫狄公辦案傳奇等;其二是寫在中國的西方人,如約翰.赫賽(JohnHersey)小說《一塊卵石》(ASinglePebble,1956)的敘述者美國工程師,白修德(TheodoreHaroldWhite)筆下的美國飛行員英雄,暢銷書詹姆斯.克萊威爾(JamesClavell)的《大班》(Tai-Pan)和羅伯特.愛列根特(RobertElegant)的《王朝》(Dynasty)里面的西人形象;其三是描寫海外中國人的世界,如著名人物形象惡魔傅滿洲(FuManchu)和華人探長陳查理(CharlieChan),保爾.斯科特(PaulScott)筆下的中國女子蒂娜.張(TinaChang),湯亭亭(MaxineHongKingston)描寫的金山華人和移民女性等;其四是把中國作為政治聲明的焦點所在,如馬爾羅的《人的命運》,布菜希特的《四川好人》等;其五是虛構地描寫中國的學者,如赫爾曼.黑塞的《玻璃珠游戲》,哥茲沃西.洛茲.狄金森(GoldsworthyLowesDickinson)的《中國人來信》,卡內蒂的《迷惘》等;其六是描寫一種主觀想像的中國,如卡夫卡的《萬里長城》、謝閣蘭的《勒內.萊斯》、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史景遷的類型學劃分,同樣適用于解讀美國電影里的中國形象。作為"世俗神話"的美國電影,當然不會放棄中國形象這一經久不衰的刺激,而作為"他者"的中國與中國人,對于個人/文化意義上美國"自我"的構成,可謂必不可少的想象源泉。美國與中國作為歷史上的一對"怨偶",在"地球村"與全球化的世界里,會更為頻繁地相互關注、遭遇并構造相互的形象。

民族國家(或文化)的差異性進入文學、電影、電視等領域,可以顯影為某一民族國家(或文化)所構造的另一民族國家(或文化)的他者形象。

通研究此類異國形象的關鍵,并不在于核實形象的對錯與真假,而是要考掘內在于此類想象的話語霸權,意識形態機制,以及社會政治語境中的文化價值觀念。異國形象的消極一面,可以表現為stereotype,即,定型化、程式化、成規、老套、刻板、固定的形象,它抹煞民族國家或文化個體之具體可感的特征,將其簡單化、抽象化、標準化、刻板化為容易把握之物,實際上是具有反智傾向的懶惰行為。毋庸贅言,定型化的中國形象在美國電影和通俗文化中俯拾皆是,中國形象從人間地獄到世外桃源,中國人形象從天朝良民到流氓惡棍,色彩紛呈,好壞不等,構成了美國電影里的中國形象在肯定和否定兩極之間跳蕩搖擺的混亂譜系。

定型化的中國形象并非無中生有,早期耶穌會傳教士的片斷記錄以及旅行家的游記,如利瑪竇的中國札記、馬可.波羅的游記等等,為西方人眼里的中國形象提供了第一批素材,并在卷帙浩繁的文學作品與哲學著述中日益豐富。美國電影里面中國形象的生產,其決定要素包括中美之間的社會差異與文化隔膜,雙方相互交流接觸程度的深淺,特定歷史時期的政治訴求與文化焦慮,以及不同藝術工作者的世界觀和感受力。

二、1905年以前

查看全文

外國電影話語特色論文

[論文關鍵詞]新好萊塢運動電影話語特點跨文化性融合性

[論文摘要]當電影藝術經歷著意大利新現實主義、法國新浪潮運動等各種風起云涌的電影浪潮時,美國作為一個參與電影最初的創始事業的國家之一,也以其獨有的方式進行著自身電影話語的變革,由此帶來了新好萊塢運動的開始,顯示出跨文化性和融合性,以及其他種種話語特點。它作為美國當代電影的發端,為今后的美國電影的發展預示了許多方向。

美國作為一個參與電影最初的創始事業的國家之一,不僅對電影的早期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推動了電影的發展,使其能夠成為我們現今所說的第七藝術。同時。當電影進入其高速發展時期。正經歷著意大利新現實主義、法國新浪潮運動等各種風起云涌的電影浪潮時,美國電影也以其特有的方式進行著自己的變革,由此也就帶來了新好萊塢運動的開始。

新好萊塢運動作為美國當代電影的發端,其為美國電影今后的發展預示了許多方向,也使得美國電影逐漸成為一種不同于他國電影并富有自己特色的電影,當然這也是由各國的文化意識形態所造成的。

對于一部電影而言,美國無論是在最初的經典好萊塢時期。還是到了新好萊塢時期,都是一個極會講故事的國家,它懂得如何變換著不同的形態來講故事,來吸引觀眾。可以說美國對于一部電影究竟應該采用何種話語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但是。就這一點來說,美國在其電影本身的變革運動中也是不同的。它對于影片的話語的把握隨著新好萊塢運動的到來也開始發生著變化。就如作為新好萊塢運動開始標志的影片《邦妮和克萊德》,它首先帶來的就是電影話語的變革,在這部影片中呈現除了與以往影片所不同的元素:(1)邦妮和克萊德的形象不再是之前經典好萊塢中的理想化的典型人物,而是代表著20世紀60年代大膽而富有反抗精神的年輕一代,這種平民化的形象成為電影的主角是在之前的美國電影中所不常見的。同時他們也是電影銀幕上首次出現的反英雄的英雄形象,對美國社會的主流文化和傳統道德提出了挑戰。而不像之前的美國電影都是順從美國的主流文化思想形態的。(2)在這部影片中融入了法國新浪潮的藝術觀點和電影技巧。伴隨時空的自由交叉切換和快慢鏡頭的運用,還采用了一些花飾框,產生了特呂弗式的畫面與言語構成的雙點效果和戈達爾式的喜劇性與強刺激的畫面相交替的效果。雖然這部影片最初就是為這兩位大導演而寫的,但當阿瑟·佩恩拿起導演的指揮棒時,電影開始向著一種更加有趣的方向行進著。而影片在敘事結構上的突破,對于無敘事結構的大膽追求也與之前經典好萊塢所要求遵循的戲劇四段式結構相違背。沒有必然因果關系的片段被組接在一起,我們不難說從中多少看到了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影子。但依然不變的是美國人一向驕傲的美國式的幽默,這也使得《邦妮和克萊德》沒有成為大多數的法國新浪潮電影那樣的枯燥乏味的影片,而是一個能使人從頭笑到尾的影片。(3)這部電影突破了經典好萊塢的類型模式,即一部影片只有一個類型,并且是該類型電影元素的最大化的集合的傳統,而是體現了類型融合的傾向。在《邦妮和克萊德》中,從表面上看它是一部強盜片,但細細考究之下。其實它還包含了驚險片、警匪片、傳記片、喜劇片、愛情片等多種類型影片的元素。體現了類型融合的傾向。

從以上的例子中我們就已經能看出由新好萊塢運動所帶來的一些美國當代電影話語特色的一些端倪。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上:即跨文化性和融合性。

查看全文

中國電影的國際化戰略研究論文

摘要:電影產業跟隨世界的趨勢要走向國際化,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幸免也不可逆轉。中國電影產業不發展,只能等待世界電影的傾銷,因此,中國電影要走國際化路線是必然。可是走國際化路線并不簡單,當前,世界電影產業的背景是,好萊塢電影已經稱霸全球,而且各個發達國家也把電影產業作為了未來的重點,而中國電影目前落后世界水平很多,面臨的競爭巨大。為了實現把中國電影真正打造成一個擁有國際化視角,產業化運作,特色鮮明,吸引世界,成熟強大的電影產業的目標。本文采用廣泛收集材料和分析比較的方法,深入分析了中國電影產業國際化道路上的障礙和發達國家電影產業的優點,最后為中國電影國際化找出策略,即訂立國際化的目標,立足做面向世界的電影;學習發達國家的經驗,找出適合中國使用的方法;解決中國電影存在的盜版、審查、產業運作問題;最后發掘出中國電影的優秀片種,武俠片和史詩片。

關鍵詞:中國電影;國際化;武俠片;史詩片

緒論

當前的世界電影局勢,美國獨霸天下,國際化的電影產業不僅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潤,還向全世界傳播了美國的文化,價值觀,在國際上樹立了一個民主自由強大的完美形象,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國的本土文化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驗。而中國落后的電影產業使得中國在經濟上和文化上都危機四伏,本文所作的研究正在試圖挽救這場危機。

一、中國電影必須走國際化路線

(一)電影的爆發力有多強

查看全文

全球化奧斯卡獎管理論文

全世界的電影獎林林總總有幾百種,而美國的電影獎數最多,大約上百種,既有權威機構(如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美國電影學會)頒發的學院獎等,又有影評人協會(如全美評論委員會、全美影評人協會)頒發的各種影評獎、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頒發的金球獎、主流媒體(如《時代》)評選的“年度最佳影片”,還有行業公會(如美國導演公會、電影演員公會)頒發的各種公會獎,更有與學院獎唱反調、評選爛片的“金酸莓獎”等等。其中最具規模、影響和權威的當推學院獎。該獎又稱奧斯卡獎,創設70多年來,倍受全世界關注。現在,每年約有10億人收看其由電視直播的頒獎典禮。

美國電影的“晴雨表”

每一屆奧斯卡獎評選既是對上年度美國電影業績的總結,并預示來年美國電影的趨向;又頗能顯示出美國電影在社會思潮和大眾趣味影響下藝術類型、流派、技巧的演變和技術的精進。

縱觀奧斯卡獎的歷史,它不啻是美國電影的“晴雨表”。每一屆評選既是對上年度美國電影業績的總結,并預示來年美國電影的趨向;又頗能顯示出美國電影在社會思潮和大眾趣味影響下藝術類型、流派、技巧的演變和技術的精進。特別是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由于美國社會矛盾加劇,以暴露黑暗現象為主的“新好萊塢電影”不脛而走,其代表作《午夜牛郎》《法國販毒網》《教父》《騙中騙》《飛越瘋人院》等社會片、警匪片均登上了奧斯卡授獎臺。這標志著美國電影的總體風格從浪漫主義演變為現實主義。進入80年代,美國家庭危機日趨嚴重,《克雷默夫婦》《普通人》《母女情深》等片切中時弊而捧得金像。此后美國經濟持續景氣,電影業日益繁榮,影片題材、類型、風格更加多樣化,傳記片《莫扎特》、懷舊片《走出非洲》、越戰片《野戰排》、勵志片《雨人》、西部片《與狼共舞》、驚悚片《沉默的羔羊》、二戰片《辛德勒的名單》、歷史片《末代皇帝》等相繼奪魁。90年代后期適逢世紀之交,一些奧斯卡獎最佳影片都緬懷、追溯昔日黃金歲月,如《阿甘正傳》褒揚美國傳統的價值觀,《英國病人》等則把個人命運放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中展開。此時美國電影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獲9項奧斯卡獎的《泰坦尼克號》利用電腦特技,極其逼真地再現了20世紀初那場滅頂之災。《角斗士》也借助電腦的合成和復制功能,讓現代觀眾置身于古羅馬的競技場。然而好景不長,美國國內槍殺、亂倫、吸毒等肆虐,大制作讓位于寫實的小制作。《美國佳麗》《交易》等捧走多項奧斯卡獎。“9·11”事件發生后,美國整個社會遭受到極大沖擊,民眾恐懼與逃避現實的心理在《哈利·波特》、《指環王》系列里找到了慰藉,魔幻電影大熱,《指》第一集囊括13項奧斯卡獎提名,第二集又獲得兩座金像,第三集更是贏得大滿貫,11項提名全部中鵠。去年第77屆,奧斯卡的“反羅曼蒂克”(antiromantic,《紐約時報》語)定律又應驗了:獲7項提名、呈現美國社會陰暗面的《百萬寶貝》居然擊敗了獲11項提名、呈現美國黃金時代的《飛行家》。今年第78屆正值后“9·11”時代,入圍的政治性和爭議性題材影片甚多。它們順應了當今美國民眾反思和反伊戰的心理。

隨著經濟全球化,當代世界電影也漸趨全球化,如跨國企業購并電影公司,多國集合資金、技術和人員拍國際性題材,許多名導明星紛紛出走到他國拍戲等等。奧斯卡獎從第29屆增設最佳外語片,到現在是越來越國際化了。首先,本來只是小獎的最佳外語片由于報名參賽的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多,現已成為一項相當引人注目的重要獎,不亞于各大A級電影節的最佳影片。其次,最佳外語片以外的各項獎、尤其是最佳影片等一些主要獎都已向非英語國家影片和影人開放。例如2000年,《臥虎藏龍》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9項獎提名,最后也中了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原創音樂、最佳攝影外加最佳外語片4項獎。好萊塢一直覬覦中國這個全球潛力最大的電影市場,近年來哥倫比亞等公司資助拍中國片,米拉麥克斯等公司為報名參賽的中國片造勢,奧斯卡小金人更是多次邀請中國影人如成龍、周潤發、章子怡等出任頒獎人。某種程度上說明奧斯卡獎也是電影全球化的“風向標”。

兩極評價毀譽參半

查看全文

中國電影的國際化戰略研究論文

摘要:電影產業跟隨世界的趨勢要走向國際化,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幸免也不可逆轉。中國電影產業不發展,只能等待世界電影的傾銷,因此,中國電影要走國際化路線是必然。可是走國際化路線并不簡單,當前,世界電影產業的背景是,好萊塢電影已經稱霸全球,而且各個發達國家也把電影產業作為了未來的重點,而中國電影目前落后世界水平很多,面臨的競爭巨大。為了實現把中國電影真正打造成一個擁有國際化視角,產業化運作,特色鮮明,吸引世界,成熟強大的電影產業的目標。本文采用廣泛收集材料和分析比較的方法,深入分析了中國電影產業國際化道路上的障礙和發達國家電影產業的優點,最后為中國電影國際化找出策略,即訂立國際化的目標,立足做面向世界的電影;學習發達國家的經驗,找出適合中國使用的方法;解決中國電影存在的盜版、審查、產業運作問題;最后發掘出中國電影的優秀片種,武俠片和史詩片。

關鍵詞:中國電影;國際化;武俠片;史詩片

緒論

當前的世界電影局勢,美國獨霸天下,國際化的電影產業不僅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潤,還向全世界傳播了美國的文化,價值觀,在國際上樹立了一個民主自由強大的完美形象,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國的本土文化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驗。而中國落后的電影產業使得中國在經濟上和文化上都危機四伏,本文所作的研究正在試圖挽救這場危機。

一、中國電影必須走國際化路線

(一)電影的爆發力有多強

查看全文

電影貿易與文化安全研究

一、電影貿易的發展現狀

自從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發明了電影,法國一度成為電影行業的世界領袖。1908年,法國百代公司所帶領的法國電影就已經占領了美國電影市場70%的份額。然而,盧米埃爾兄弟在把公司的體制引入美國的時候就遭到了抵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為美國的經濟領域也為它的電影產業提供了蓬勃發展的機會。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人們已經開始把好萊塢當成美國電影業的象征。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等歐洲國家把“好萊塢”視為“外國文化工業”的入侵,對外國進口的影片進行限額,此后,英國、意大利等國家也相繼推出限額的政策,用意無疑在于抵制美國電影的“涌入”。然而“好萊塢”卻依然勢不可擋、長驅直入歐洲市場,到了二十世紀末,美國電影的強勢地位更加明顯,全球上映的電影有85%是美國制造的,1997年有超過50%的大公司集中在美國。到1998年在歐美影視產業貿易中,歐洲逆差更是達到了66億美元。根據美國電影協會(TheMotionPictureAssociationofAmerica)公布的2013年全球電影市場數據,全球電影票房在2013年達到了359億美元,期中北美票房109億美元,占到全球電影票房收入的30%,這個數據還不包括電影衍生品的市場成績。當今世界,隨著經濟的全球化進程,跨國公司也在各自不斷的發展壯大。各國都十分重視自身的綜合實力發展,努力發展自身的文化產業,爭取自己在國際市場中的份額。比如在亞洲市場,香港的武打、功夫片已經成為具有代表性的中國電影;韓國政府也非常注重文化產業的發展,經過幾年努力,其電影在其本國電影市場上已占到54.2%,而韓國的電視劇在整個亞洲區域更是非常成功,據統計,2002年中國引進韓劇67套,2005年已經到了150套;日本電影在70-80年代曾經受到好萊塢的極大沖擊,然而90年代以來,日本電影經過重新整合與調整,為自己贏回了市場,本土票房份額達到50%;隨之印度也掀起了“寶萊塢(Bollywood)狂熱”,近年來,印度電影的海外收入為其贏得了65%的利潤額度。在海外,英國電影在本國市場中的份額也從戰后5400萬人次提高到2004年的1.71億人次;另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澳大利亞的影片、新聞傳播業的市場份額也在逐年提高。毫無疑問,美國電影在國際市場依然有著絕對的優勢和壟斷地位。這一現狀的成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強有力的經濟支撐和一樣繁榮的文化市場,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這是多年來美國所獨特的文化生產、營銷模式其所宣揚的文化全球化戰略的結果。

二、美國文化的全球化戰略

眾所周知,美國文化的最早期“雛形”開始于歐洲大陸,然而美國文化形成之初,美國人對于自身的文化特點依然是模糊的。按照法國哲學家拉康的“鏡像學”觀點,美國文化的發展正是在一次次的身份認同中才逐漸完善、清晰起來的。在經歷了政治獨立、西部開發、南北戰爭、經濟發展等等一系列的歷史事件之后美國才逐漸形成并完善了以個人主義、獨立自由、務實實干為核心的價值觀和主流文化思想。兩次世界大戰后,隨著美國經濟軍事實力的不斷增強,美國的文化價值觀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它不再是滿足于“認知自我”的階段,而是積極的投身于各國的事物當中,輸出美國的價值觀并以此來影響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發展,最終的目的是滿足自身的利益需求。從好萊塢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看出,美國電影正是在美國經濟大發展時期得到了快速和產業化的蛻變和發展,并以大公司,大集團的力量,并且依靠美國一以貫之的貿易自由理論強勢地對外擴張和發展。美國國防部前部長助理約瑟夫•奈伊(JosephNye)層提出“軟實力(SoftPower)”這一概念。在他看來,所謂的“軟實力”便是通過精神和道德的訴求去影響和說服別人相信或同意某些準則、價值觀,以便產生“軟實力”擁有者所希望的結果。由此可見,美國的文化已然通過其強大的經濟后盾和全球化的戰略不斷地向外輸出,通過文化交流、對外援助、好萊塢電影等文化產品不斷地灌輸美國式的生活方式、價值觀、自由、民主思想。而這一影響將是潛在的和長久的,也將必然在政治和經濟上有利于鞏固和加強美國的霸權地位,而這正是其最終的目的所在。電影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產品,“除了在物質屬性的價值外,它們借由聲音、影像、圖畫、文字等元素交織而成的象征符號與意理信念,則與文化領域有著關聯,同時這也與主導社會集體價值與國族文化內涵的政治領域形成一種張力。”可見,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美國正在通過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向外輸出它的價值理念和意識形態。美國政府已經把文化產品作為它們對外宣傳和滲透的重要工具。

三、新形勢下的文化安全思考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發展,傳統的國家安全觀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維護國家的安全,已不僅僅是指傳統意義上的主權、領土完整,而是指包括經濟安全、信息安全、環境安全、文化安全在內的整體把握。而長期處于經濟霸權地位的美國更是隨著好萊塢電影在全球的大發展,不斷地輸出其美國式的價值觀和意識心態。面對著好萊塢對中國電影票房的攫取,對中國觀眾文化心理的影響,中國電影在好萊塢的重圍正試圖尋找對策,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然而我們卻不能忽視有可能隱藏的的更大的危機—文化定位的缺失及其帶來的后續影響,而這正是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們要思考的主要問題。我們的電影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必定要經歷一個向好萊塢學習的過程。而我們早期的影視作品可以說是在某種程度上也滿足了西方人對東方神秘奇觀的獵奇心理。但是,如果只是繼續模仿好萊塢的商業片模式,并投其所好的為西方人制作古老的東方故事,最終中國電影將失去它作為文化產品的獨特性和民族性。當然,我們的電影可以借鑒好萊塢的制作技術、營銷手段和創意模式。臺灣電影就曾經積極地走國際化的發展道路,竭力迎合國際影展的審美趣味,然而最終卻丟失了本土的電影市場。中華民族有著豐厚的文化資源,而我們國家又在面臨著今天這個大變革的時期,在文化的不斷碰撞和交流過程中我們的生活也在經歷著巨大的變革。在這樣的大背景和大時代中,生活在中國人們的心理與精神世界也更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探尋和關照。電影人也應該尋找一種描述世界的新方式記錄下中國人最現實的生存狀態、生存方式。因此,我們走國際化的發展道路,絕不是拋棄自己的文化根源,而是接受其他電影文化的同時也進入世界主流電影的話語體系,與其他電影文化進行平等的對話和交流。電影只有做到“和而不同”才能夠在國際化的大舞臺上保持自身的尊嚴和獨立性。

查看全文

中國電影貿易國際競爭力分析論文

摘要:文化產業中,電影產業是最為國際化的媒介產業,它在國際貿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不但直接關系到文化產業的發展態勢,而且其出口額也將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在國際文化市場上所占的地位,電影貿易的地位已經越來越重要。本文首先通過中國和其他國家的電影產業和貿易整體分析比較得出存在的大致弊端,然后重點通過TC指數和RCA指數比較中外電影貿易競爭力,最終得出中國電影貿易競爭力低下的原因,從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意見。

關鍵詞:電影貿易;競爭力;TC指數;RCA指數;應對策略

緒論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當代國際貿易規則更為一致,全球化的語境也影響和制約著當前國際文化貿易。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正逐漸在國家競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不可避免的參加著世界范圍內的大對話、大交流、大競爭、大角逐。20世紀90年代以來,文化產業在快速發展,其所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和強大的社會影響使全世界驚嘆和震懾。而文化產業中,電影產業是最為國際化的媒介產業,它在國際貿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不但直接關系到文化產業的發展態勢,而且其出口額也將直接決定著一個國家在國際文化市場上所占的地位。因此電影文化貿易的競爭力和國家競爭力息息相關,而本文也將對相關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近幾年來我國電影業有了歷史性的長足發展,正在完成從國際電影貿易赤字向國際電影貿易平衡的轉變。據《國際文化發展報告》中數據,2005年中國的GDP增長率為10.2%,而電影產值的增長率大大高于GDP增長率。借助于2002年以來電影發展的慣性,2005年中國電影再次獲得空前發展。

但是我們的目光不應該只關注于中國部分電影的風光,在少數電影風光的背后是整個中國電影海外營銷疲軟和國際競爭力薄弱的現狀。目前,依靠銷售海外版權獲取海外收益是中國電影的常態,中國電影自身缺乏海外發行能力。現在,好萊塢制造占據了全世界上映的電影的大部分,在好萊塢形成的陰影下,其他國家都可以稱之為電影的第二世界甚至第三世界。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美國電影已經成為“電影”的代名詞。以2007年為例,全球電影票房總收入超過了400億美元,其中近一半的收入來自美國電影市場,排在票房排行榜前十位的也都是好萊塢大片。而中國電影的票房收入僅占全球票房1%多的市場份額。中國的電影文化貿易在國際競爭中明顯處于劣勢,繼而導致的問題是中國的文化無法走出去,無法得到大范圍的傳播,從而大大影響了中國在國際上的文化競爭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