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9 11:20: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美國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美國文化論文

篇1

首先,美國文化。數千年前,在北美大陸就生活著很多印第安人部落,并創造了燦爛的文明,白人的到來使印第安人找到大量的屠殺,印第安人的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亂。但印第安文化并沒有因此而消滅,而是伴隨著印第安人居住地的建立而保存下來,并沿著自己的道路發展。當然,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美國的主流文化是傳承歐洲基督文化,但與之并存的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移民所帶來的各種各樣的文化。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并沒有因受到強勢文化的侵襲而改變或融合。而是以原生態的形式存在于美國各種民族之中。文化的多樣性是美國文化的主要特征。

美國文化中的普世主義是對歐洲普世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是歐洲宗教改革和美國歷史的直接產物。它不僅影響著美國人的世界觀,也影響著美國政府對外文化戰略的制定。美國普世主義認為世界上存在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本體,一個先驗的、超時空的、一元的普遍價值體系;而這個普遍價值體系的中心就是美國。正如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在其第一任就職演說中說到:“美國自由民主的觀念好比種子,隨風落在異國他鄉生根發芽。它將向世界上其他國家宣揚美國賴以立國的價值觀。”

美國“天定命運”的文化觀念起源于北美殖民地時期的清教主義傳統。當時從歐洲到北美尋求新生活的清教徒們認為他們就是基督教義里所說的“上帝的選民”。他們欲在北美大陸建立一個伊甸園式的國度,并使它成為一座照亮世界的“山巔之城”。這種源于基督教義的思想從一開始就深深地影響著北美殖民地的人們。建國后,美國人至始至終認為他們對人類的發展和命運承擔著一種特殊的使命,負有拯救世界于苦難的責任。縱觀美國歷史,美國歷屆總統都強調過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強的民主國家,要承擔領導并保衛自由世界的責任,要在全世界推進和增強民主價值觀。

美國文化是一個大熔爐。美國熔爐的融化力是巨大的, 它本身就包含了一種對外來文化的巨大包容性和消融能力。而猶太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便是它的中介融合意識。這種具有一定實用主義色彩的兼容精神與美國文化的特點類似, 這使得兩種文化之間的溝通與影響成為可能。二戰后,美國社會經濟快速增長, 主流社會在宗教和文化上對少數族裔也表現出了少有的寬容, 整個社會處于樂觀之中, 猶太移民的美國夢想也隨之高度膨脹,同時也加速了他們的同化進程: 其中一些人走出了狹隘的猶太社區而融入了更為廣闊的美國社會。昔日引以為榮的猶太傳統無法再給予他們以動力,很多猶太后裔為了夢想的順利實現, 開始主動隱藏自己的身份。結果, 美國猶太后裔的猶太性逐漸內斂了, 他們面臨的問題已經變成了猶太的延續性。特別是對那些在美國出生長大的后期猶太移民而言, 他們身上往往承載著幾代猶太移民的夢想和期待, 面對美國主流文化的沖擊, 特別是當美國夢中的美國主流文化價值因素與自身傳統文化產生激烈沖突時, 初始的恐懼和敵意逐漸淡化, 本來就善于妥協的他們在矛盾與焦慮中接受了這種異質文化的侵入。這種對異質文化侵入的默認必然給他們傳統身份的文化屬性帶來某種程度的文化變遷。面對具有巨大文化侵蝕力的美國主流社會, 在表現出本能的傳統堅守時, 隨著對美國主流社會的逐漸深入, 他們對美國主流文化之于猶太傳統的侵蝕問 題也表現出了一定的妥協和容忍, 自身猶太性呈現出了逐漸弱化的一面。

篇2

關鍵字:3D 動畫大資本模式

1.美國動漫的探索與發展

⑴布萊克頓與科爾

1895年,電影放映機的發明,對動畫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十多年后,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正式誕生,動漫進入探索發展階段。20世紀初,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的美國人布萊克頓償試了動畫的最新探索。1906年,布萊克頓用粉筆畫以“逐格拍攝”的技法拍攝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動畫片——《一張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態》。后來,他又用這種方法,同時吸收了當時流行的融疊、重復曝光等電影技巧,制作了《鬧鬼的旅館》、《奇妙的自來水筆》等動畫片,引發了巨大的轟動。這些是美國最早的動畫。

1906年后期,法國有科爾運用攝影上的停格技術,拍攝了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系列影片《幻影集》,生動反映了影像之間的變化。1908—1921年間,科爾共完成約250部動畫短片。他的動畫片注重以視覺語言來探索動畫表現的可能性,而忽視故事和情節,具有鮮明的個人創作傾向。同時,他也是第一個利用攝影技術將動畫與真人動作相結合的先驅者。科爾因此被奉為現代動畫之父。

⑵麥凱與赫德

另一位早期偉大的動畫家是麥凱。他是第一個注意到動畫藝術潛能的人。他從兒子把星期天連載漫畫剪下做成手翻書游戲受到啟發。1911年,麥凱做成自己的第一部動畫影片,內容取自他的著名漫畫作品《小尼摩》中人物及故事情節,他親手繪制原畫并為之著色。1914年,麥凱推出動畫史上著名的代表作《恐龍葛蒂》。

1913年,美國有巴瑞在成立的動畫公司里將連環畫以動畫形式放映出來,人們喜聞樂見的連環畫在銀幕上“”上起來,吸引了很多人前來觀看。在當時,觀看這樣的動漫作品成為一種時尚。

1914年美國人赫德發明透明的賽璐珞膠片,用以取代原先制作動畫的動畫紙。至此,動畫家可以把這種動畫形象與背景分開,活動的形象和背景單獨繪制,把背景當做襯底與畫有活動形象的透明賽璐珞膠片疊在一起,進行逐格拍攝。這是傳統手工動畫制作頗為經典的制作方法。這種動畫制作技術的改進,使動畫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奠定了動漫產業化發展的基礎。由于動畫制作技術方面的不斷探索,比如逐格拍攝法運用、賽璐珞膠片的發明、電影拍攝技術引入動畫領域以及像布萊克頓、麥凱等一大批富有實驗探索精神的動畫家的出現,動畫制作技術和創作理念基本成熟,動畫從此進入初步發展時期。

⑶弗萊雪兄弟的動畫

20世紀初期,弗萊雪發明“轉描機”,借助這種設備,可以將真人電影中的動作轉描在賽璐珞膠片或動畫紙上,大大提高了動畫的表現力。1916年之后,弗萊雪兄弟倆一起創作了《從墨水瓶里跳出來》、《小丑柯柯》、《大力水手》系列片,這些利用轉描機制作的動畫片很快風靡世界。

⑷動漫明星——菲力貓

1919年,一個可以與后來的“米老鼠”相媲美的動漫形象——菲力貓登上了動畫歷史舞臺。這位動漫明星誕生在由導演圖·梅斯麥孕育的動畫片《貓的鬧劇》中。梅斯麥學習麥凱創作恐龍葛蒂的技巧,,賦予菲力貓易喜易怒的獨特個性,并以特殊的移動方式為菲貓設計了幾款“招牌”姿勢和表情,使之成為美國連續10年最受歡迎的動畫明星。同時,菲力貓唱片以及菲力貓兒童貼紙等商品熱銷于兒童市場。菲力貓形象的風靡和商業上的成功也吸引了眾多動畫從業人員加盟動畫制作行業,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動畫家。動畫片生產數量急劇增長,一些至今仍膾炙人口的卡通明星相繼出現,預示著美國動漫發展的另一個嶄新時代——動漫產業時代的即將到來。

3.美國的動漫特點

⑴豐盛華宴的視聽覺:美國動畫片在畫面處理、音樂配置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水平,這不僅體現在直接利用計算機生成圖像的三維動漫作品中,也同樣體現在手繪二維動漫中。隨著3D不斷發展和對電影各方面技術的吸納,美國動畫片的視聽沖擊效果越來越富有震撼力。

⑵走在世界前列的動漫技術:美國動漫作品的技術主要表現為電腦技術和電影特技的全方位運用。美國動漫的電腦制作在娛樂領域具有無可比擬地位和強大發行策劃能力,創造了無數經典動畫片的美國娛樂巨頭迪士尼與蘋果公司旗下擁有最先進電腦技術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結為合作伙伴,簽訂了制作電腦動畫長片的協議,邁出了美國動漫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步。隨著電腦技術的進一步研發使用,為美國動畫異彩紛呈的畫廊加上濃重的一筆,開啟了美國動畫創作的嶄新天地,也進一步形成了美國動畫的特色。

4.美國動漫的產業模式

⑴大資本模式

美國動畫的制作成本很高,動畫影片動輒耗資幾千萬甚至上億美元。究其原因,有以下兩點: ①制作成本高。動畫片制作包括動畫片的劇本、形象設計和分鏡頭以及具體制作,其工作非常繁復,工作量也非常大。②宣傳推廣耗資巨大。美國動漫市場運作模式基本上遵循好萊塢電影模式,利用各種媒體發動宣傳攻勢,預告片,全球同步上映等,因此推廣方面所費資本很高。

⑵商業化運作

作為高成本的回應,美國動漫收入也是相當可觀的。美國動畫片在播出環節即收回投資成本并獲得高額市場利潤。而這種局面的開創,是和美國動漫的商業化運作分不開的。①在故事設置方面嚴格遵循商業電影的模式。②整合營銷的推廣模式拓展出廣闊的商業空間。

總之,美國動畫片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鮮明的特點,在不失審美水準的同時將娛樂性放在首位,以夸張的形象、鮮艷的色彩、動聽的音樂,以及由高科技合成的視覺效果和豐富的想象力等,烹制出一席視聽享受的豐盛華宴,牢牢地抓住了觀眾的心;同時廣泛施展各種商業策略,打造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產業經營模式。這些特點既為美國動漫業帶來巨大的商業回報,也為世界其他國家動漫業的發展走向提供了創作上的啟迪和模式上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米高峰等 影視動畫的“影視性”表演與“動畫性”表演[J] 電影評介2010.12

[2] 周 著 試論動漫企業在產業人才培養中的角色[J] 學術論壇 2010.12

[3] 米高峰等 試論美國動畫的價值觀輸出與文化傳播策略[J] 中國電視 2011.05

篇3

1目的

水彩畫的寫生成功率很低,滿意之作就更少了。畫好一幅水彩畫寫生是要付出很大勞動的。一幅好的水彩風景寫生表達出一種意境、一種情調,溶匯了作者的情緒在內。我畫寫生的目的十分簡單明確:提高觀察力,訓練眼和手,迅速抓住大自然中瞬間光和色的變化,掌握規律,鍛煉戶外色彩表達能力,同時解決構圖、調子、用筆等諸多問題。關于寫生,我認為不可過分地強調真實,那會使作品變得淡而無味。如果一幅寫生能解決一點點問題那便是莫大的收獲了。

2畫幅大小和時間

由于寫生目的的明確,也因此就牽涉到了一個時間和畫幅大小的問題,因自然光線變化速度極快,所以作畫時間我控制在一到二個小時,甚至半小時。WWW.133229.COm時間過長,光線變化了,生動的第一感覺也就消失了。因此畫幅我由原來的對開,4開規格大小的水彩紙改為現在的16開乃至32開寫生,原因是我想在有限的時間內畫得更完整一些。

3選景

在選景過程中,我常常像考察者探路似的利用一整天的時間把當地的風光仔細地“搜尋”一遍,并選擇好自己感興趣的角度和地點,這樣在下一階段寫生時就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再去找景了。在作畫前,我常常一個人默默地靜思片刻,仔細地回味自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瞬間,讓它在我的腦海內有一個清晰的輪廓才下筆,做到心中有數,我體會到,寫生時既要激動,又要冷靜,既要有對生活對大自然的激情又有藝術思維的沉穩。有人說傳統寫意中國畫是講究“心手雙暢”的過程,而對水彩畫者來說,可能有時你并不能“心手雙暢”,你面對的是把沖動的情感先放一放,去考慮先畫什么,后畫什么,什么地方用干畫法,什么地方用濕畫法的作畫過程。

其實我覺得,畫到一定程度,繪畫的對象已經不再是第一位的,而重要的是對物象的重新編排,該怎么畫的問題。歌德說過,“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我們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不應該只是生活的奴隸,而應該是美的創造者。

4水彩寫生中的技術問題

水彩畫的用筆和中國畫沒有什么區別,一般使用狼毫和羊毫筆為宜。大中小號的筆都要準備齊全,另外,再準備一兩支大羊毫或者小板刷。水彩畫顏料市面有多個牌子可用,在使用前不要擠出太多,以免干硬不易溶解。

作畫時,顏色要調足,使之夠用,避免不夠再另調同樣色調。每筆都要蘸色飽滿,畫出的色彩效果才能透明潤澤。畫法上,一般常用干濕混合畫法,即先用濕畫法畫出天空、云霧、江湖……,而后在濕畫的基礎上用干畫法塑造物象,使畫面層次豐富,色彩效果飽滿和諧。總之,水彩寫生用筆必須大膽、肯定、概括、簡潔、不拖泥帶水。

5水彩默寫

篇4

【關鍵詞】不似之似 形成與發展 思想來源 展望

一、不似之似的形成與發展

初始期,中國畫畫面的不似之似的特征有其淵源而繁復的發展歷程。從上古到魏晉是不似之似的初始期突出似。夏商時興起的人物畫是推行教化的工具,一種純客觀性直露而無味只是單層次的以形寫形。至晉代人物畫日趨成熟,顧愷之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繪畫重在傳神寫神通神,他評畫更是以神為中心強調物之神即不似。山水畫論中,南朝宋的宗炳受道佛影響提出物神以外的宇宙之道是一山一水之性靈,是以山水之靈通宇宙之道。那么為人畫像或畫人物畫當然也必須以傳神為重。顧愷之論畫以傳神為美也就自然而然了。從此人物畫有了正確的道路和目標。接著山水畫花鳥畫等也都提出傳神的標準。傳神遂成為中國畫不可動搖的傳統。至齊梁時代謝赫總結繪畫的美學原則樹立了六法論的觀點基本上是在顧愷之的畫論中綜合概括提煉而得出的。就是不似之似由人之傳神到物之傳神又到筆墨傳神,傳神的不似之似成為中國畫的第一要義。

發展期,宋元是不似之似的發展期,突出不似。宋元畫重視主體情意的寄予,這源于唐詩的興盛,以情緒為先以物色留后,景中要有寄寓的情意且受佛禪影響,形成境生于外的理論。宋代文人畫論家正是以如此意義的詩入畫的,“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也有“枝干虬內無端倪,石皴亦奇怪,如其胸中盤郁”的濃郁深邃,回味無窮。133229.cOm

蘇軾的“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都因創作實踐中畫境筆墨的日益豐富而使畫家能更好的傳情達意至不似。其實傳主體之情意和傳客體之神是不可分隔的。蘇軾在后期曾贊吳道子的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語于豪放之外,不差毫末。縱觀蘇軾畫論可知他推崇的是文人意志趣味與專業功力兼備的大家正格。聯系上下文可知不求形似正是不舍形似。他不求的是毫發無遺的形似追求的有所提煉概括取舍的簡潔夸張突出本質的形似,絕非本質的形似。

成熟期,首次提出不似之似的是石濤。“天地渾溶一氣,再分風雨四時,明暗高低遠近”,不似之似似之。石濤是畫論的集大成者,《玉幾山房畫外錄》中還錄有石濤題《松圖》句云:“畫松一似真松樹,予更欲以不似似之。真在氣,不在姿也。”不似之似有其繁復的淵源在繼承宋畫的基礎上發揮了米芾墨戲的聊以自娛和元畫引書入畫的揮灑寫意;至明清大家的筆墨在章法越發奇奧的同時也兼有經董其昌痛斥浙派縱逸,重平淡質樸。齊白石盛贊石濤詩云教鬼神泣的筆墨正是這種與山川言的化筆,它完備的超越了滯形拘法的似,縱情放意的不似而達到了兼化兩者的不似之似是真似。不似之似是中國畫造型的最高原則,也是繪畫中最為傳統的部分,然而形象的不似之似得之于它的思想來源以及畫家的修養氣度,品德品行多個方面。

二、不似之似的思想來源

作為在場的藝術品和不在場的藝術的本源是相互貫通的,兩者橫貫于一個中間,中間使兩者疏而區分,也使兩者一體親密。這個中間也就是不似之似。

(一)想象。不似之似靠想象而生,繪畫之所以不居于技術行列,主要靠心思。依靠目去觀察事物,這就需要想象去補充,因而中國畫的想象在繪畫創作中是極為重要,也是表達出不似之似境界的必要根據。

想象某種真實的東西存在于想象者的思維之中,眼不可見,但想象者如果是畫家,便可以把想象的東西畫出來,為目所見,但是想象中的事物也不可能也不必都畫出來,要以最能表達自己理想情感的一部分入畫,使想象中的事物變成目見中的畫上事物。通過對生活的能動反映在觀念中產生藝術形象的活動以及通過物質材料的運用把觀念中的藝術表象外化為實際存在的可為感官把握的藝術形象,即形成藝術作品的創作活動。繪畫藝術中是離不開想象的,中國畫中的典型特征不似之似更為現實。

(二)跡化。不似之似的思想來源想象反映在畫面上即為跡化。中國畫的審美標準是自然全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自然本身就有無限的生命力和表現力,天地為至美,這種美是現成的。所以畫家只需跟隨自然,本樣呈現即可。

三、不似之似的最終目的

畫是以神為中心,而不是以形為中心,寫形只是為了達到傳神的目的,而不似之似的最終目的也是如此。畫家通過想象,以現實為基礎進行創作,最后達到傳神的境界。

(一)傳神之境。藝術的優劣等次皆以傳神為標準。若以皮相的眼光看,人有胖瘦高矮等外形的區別但這不是人的本質。最早提出傳神的是顧愷之,他的《論畫》中重視的也是“尊卑貴賤之形”,而不是“服章與眾物”。所以如果說一個人的形體是第一自然那么從形體中所顯現出來的精神狀態氣質風度等就是第二自然。只有第二自然才是生動的。但第二自然又是無法具體指陳的,更不可觸摸的,只有靠感覺而知。然而人的生命和藝術的生命只能存在于第二自然中,因而傳神論的產生標志著藝術已進入自覺階段而達到傳神之境則是畫家寫形的最終目的。同樣也是不似之似的最終目的。

(二)澄明之境。以畫家的感覺想象入畫,達到傳神的境界后,從畫中可以看到實際上的事物,還能夠看到畫家的內心世界,畫家的精神氣格人品修養這才是不似之似的最高境界。山谷曾經說過:“一丘一壑,自須其人胸次有之,筆間哪可得?”劉熙載《藝概》有云:“學書通于學仙,練神最上,練氣次之,練形又次之。”書如此,畫亦然。修養精神氣格皆藏于人之胸次,畫出的作品更加不同。

從畫中我們可以看出畫家的修養氣度,品行德行,同時畫家也通過自己的繪畫,融入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思想,傳達自己對萬事萬物的看法,從而進入自己心靈的澄明之境,從而達到了“不似之似”的最高境界。同樣畫家的造詣越高相對于作出的作品就會氣韻天,震撼人心。畫家作畫也升華為一種更深的境界,即是畫家與畫匠的本質上的區別。

四、對不似之似的展望

不似之似是中國畫傳統的一部分,作畫貴在似與不似之間。不似之似發展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前人在中國畫創作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不似之似正是前人對中國繪畫創作方面的整體精辟的概括。中國畫發展至今繼承了前人對不似之似的繪畫要求,無論是在花鳥或在山水人物方面發展到至今我們不應該只停留在古人對中國畫不似之似的理解上,不似之似的傳統固然應該繼承但在繼承傳統繪畫的同時我想應該同時去思考以下幾點:

1.怎樣去創新發展中國繪畫,發揮中國畫不似之似的特點及優勢,接受西方繪畫的精華融入中國繪畫中使中國畫提高到一個新的領域。

2.不擯棄不似之似的基礎上研究新技法新風格,做為一名中國畫的繼任者做創新的具有個人獨特風格的畫家。

3.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我們應去思考中國畫怎樣融入到時代之中去,應該是趕超時代而不是被時代所擯棄。

西方畫家的最高要求是要做大自然的兒子。中國畫家要物化把大自然變成自己然后畫出自己。一心放在似上就不會忘記寫自己的情懷。似與不似之間即手中筆受人的思想控制,畫成之后使人看出是某物但又不絕對似某物,更重要的是在某物上看出畫家的情懷意識修養即看到畫家自己在似與不似之間。不僅寫意畫如此工筆畫也如此。故言妙似是物不似是情即人與物化大自然和人合一,見物又見人既不欺世又不媚俗妙就在這其中。

篇5

當前我國的煤炭市場疲軟已經有目共睹并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由于這一疲軟現狀的存在使得我國很大一部分煤礦企業運營不景氣甚至出現停產的狀況,這一疲軟現狀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國市場經濟的一定問題,在此背景下,如何順應時展,在逆境中求得生存是當前煤礦企業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大量的實踐證明,煤礦企業的腐敗問題是造成煤礦市場疲軟的一大誘因,加強企業廉政文化建設就顯得十分有必要。

(一)有助于促進煤礦企業的和諧與穩定

在煤礦企業中積極推進廉政文化建設有助于使得廉政的理念深入到人心,繼而會使得企業的職工和干部之間的距離得到進一步的縮短,有效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得整個煤礦企業的凝聚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加強,尤其是在當前煤礦經濟市場疲軟的當下,通過這樣的廉政文化建設更能夠使得企業的職工感受到公平與尊重,繼而提升職工的工作熱情。

(二)有助于加強煤礦企業文化建設

對于煤礦企業的發展來說,企業文化相當重要,企業文化中廉政文化又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企業能夠長遠發展的基礎,是企業文化得以繁榮的重要保障,對于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來說,煤礦企業在其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更應當積極推進企業廉政文化建設,將廉政的理念深入到企業每一位職工的心中,從而為煤礦企業的發展增添精神食糧,這不僅僅是煤礦企業自身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整個時代進步的要求。

(三)有助于進一步提升煤礦企業的自身競爭力

當前我國的煤礦市場疲軟現狀有目共睹,如何在此背景下提升自身的競爭實力,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生存之力是當前煤礦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對于煤礦企業的發展來說,通過廉政文化的建設與開展能夠使得企業的生產效率大大提升,使得企業的競爭實力得到機槍,這樣的一種文化建設能夠使得企業的管理者對企業的發展給予較多的關注,能夠為企業職工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使得企業職工在這樣的背景下更好地工作,為煤礦企業的發展贏得更多的效益,除了經濟效益之外,良好的廉政文化建設還能夠為企業贏得較高的社會聲譽,繼而提升企業的社會地位,真正達到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目的。

二、如何加強和完善煤礦企業廉政文化建設

(一)分層次進行,整體性推進

對于煤礦企業的發展來說,企業職工自身的文化層次不一樣,其自身的道德修養不一樣,因此在對其進行廉政文化建設以及宣傳的時候應當分層次進行,要做到因材施教,一樣要注意針對性,真正做到統籌兼顧,要使得煤礦企業領導自身的道德教育以及思想教育有所提升。使得煤礦企業在市場疲軟的背景下真正形成良好而正確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同時還應當注意層次性,要逐步引導廉政文化走入煤礦區的家家戶戶,使得廣大的煤礦企業職工對廉政文化有所了解,在進行廉政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能夠給予一定的支持與幫助,使得煤礦企業的廉政文化建設有扎實的群眾基礎,使得煤礦區的廉政文化建設的有良好的營造。

(二)進一步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中的監督工作

對于當前我國煤礦企業而言,其在廉政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多個部門,因此進一步加強監督就會顯得各位有必要,使得廉政文化建設乃至煤礦企業發展的所有環節都能夠得到監督,使得所有環節的實施都能夠保障企業的利益以及職工的權益,使得煤礦企業的權利得到有效地平衡,避免出現權力集中的現象,更不應當出現權力壟斷的狀況,特別是煤礦企業自身在對人才進行選撥的時候更應當注重監督,一定要選擇那些有廉政品德的人才擔任,對于煤礦企業的發展來說,這樣的一種監督工作不僅僅是在煤礦黨政部門中進行,還應當積極鼓勵社會公眾的參與,要使得企業所有的職工都應當有相應的監督權利,要有相關的制度對監督權利進行保障和落后,使得煤礦企業自身的運行和發展更加公開和透明。

(三)積極開展多樣性活動激勵和倡導廉政文化建設

對于煤礦企業的發展來說,應當積極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來對煤礦企業的廉政文化進行宣傳,要積極營造全企業共同維護廉潔的良好氛圍,相關的紀檢部門應當對煤礦企業的廉政文化建設加以支持,要對其中出現腐敗現象嚴懲不待,對那些支持企業廉政文化建設以及對腐敗現象加以舉報的人員要給予相應的獎勵并對其進行良好的保護,要真正保障企業的職工自身享有監督的權利,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以及多種多樣的方式將群眾參與廉政文化建設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真正凝聚煤礦企業職工的反腐敗之心,加強煤礦企業的廉政文化建設。

三、結束語

篇6

關鍵詞:現代性;多元;跨界;文化中國

什么是“現代性”?自20世紀中后期以來,隨著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整體性變遷,人們的生活世界也發生了重大轉變。而在此日新月異的現代化轉變背景中,作為現代社會的根本精神,“現代性”便成櫓泄學界討論任何問題都無法回避的知識背景。

這一名詞在當下現當代文學研究中也頻頻出鏡,影響幾乎已經輻射到了整個學科研究領域――自90年代以來,可以說,絕大多數現當代文學研究著述中都使用到了此概念。然而進入實際運用中,這一概念卻一直沒有一個確切統一的標準,往往顯得大而無當,指代模糊不清,且常常被泛化、乃至被誤用,如溫儒敏就曾批判過當下學界對“現代性”的過度闡釋[1]。這一問題甚至體現在了海外漢學界對“現代性”概念的研究中,一如論文集中福格斯(Alexander Des Forges)[2]所說,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有一種對“現代性”的“本質性的拜物癖”現象。

針對這一學界現象,美國羅福林(Charles A.Laughlin)教授以消除現代性研究中簡單的二元邊界為主旨,憑借一種廣泛比較的全球性眼光,取鑒多元,聽取各方聲音,主編了一本名為《中國現當代文學眾說紛紜的現代性》的論文集。論文集中匯聚了北美漢學界12位年輕學者的論文成果,從小說、戲劇、電影和文學史等多個視角,探討中國“現代性”的迷思,展現了中國文化生產者所開拓出的與西方經驗所不同、屬于中國現當代文學特有的現代性。從該論文集中也可以管窺美國漢學界現代性研究的一些思路。

一、現代性

現代性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也是一個內涵極其豐富的概念。關于“現代性”的概念,北京大學社會學系謝立中教授曾專門著文《“現代性”及其相關概念詞義辨析》[3],來一一闡明“現代性”(modernity)及與其密切相關的“現代”(modern)、“現代主義”(modernism)、“現代化”(modernization)等詞的界定問題。謝立中教授在其文章中指出,在西方文獻的實際運用中,這幾個詞的涵義常常是模糊不清,互相混淆的。可以說,“現代性”這一范疇在西方近兩三百年的發展積累過程中,幾乎已經可以用于包含所有的東西。對于究竟什么是“現代性”,研究者們都基于自身的立場和語言背景,而引發出了各自不同的觀點――由此可見,一個統一的定義是不可能的,而且研究者無論側重哪個方面,都會有片面化之嫌疑。

因此,當代學者紛紛開始嘗試從多元的角度解讀現代性,甚至產生了“多元現代性”(mutiplemodernities)這一新概念。“‘現代性’作為一個能包容各種異質因素的觀念,它的使用可以說打破了多年來人們所習以為常的一元論文學史完整圖景,各種差異、悖論、矛盾得以發掘呈現。”[4]正是因為現代性具有“不斷更新”(continuous renewal)的本質,才能使得“現代”這一概念能夠在歷史發展的連續性中,與“傳統”分裂開來。

然而往往在此類對于現代性的認知中,因為理論本身非一元化的特質,導致“現代性”最終被當成了一種可無限推廣的知識體系,即被稱作是“無邊的現代性”的理論隱憂。在此類研究中,甚至還產生了許多自相矛盾的悖論。例如類似于60年代興起的許多“革命樣板戲”的“現代性”意義,在今天的文學評論中,有批判和“紅色經典”美稱兩種評價并存的諷刺性對比。[5]

故而對于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多元的現代性”的研究到底該如何展開,是一個值得人思索的話題,這也是羅福林論文集所嘗試解決的問題。

二、論文集內容

《中國現當代文學眾說紛紜的現代性》論文集緣起于2000年在哥倫比亞大學召開的一次題為“有爭議的現代性:20世紀中國文學的視角”的學術會議。這次會議的不同議題和學術報告都顯示了現當代中國文學研究的一個共同發展趨勢:打破傳統的二元法研究方式,從概念和方法論上重新架構現當代中國文學研究。論文集的核心觀點認為,現當代中國文學研究不應該再被各種傳統的分野所束縛,歷史的宏大敘述和日常經驗的對立,傳統與現代的對立,中國本土與海外僑民的對立,城市和鄉村的分解,性別的區分,社會階級的差異,甚至不同文學體裁之間的區分,所有這些二元分界都是可變、可商榷的,是應該被重新審視的,并意圖探索各種傳統二元分野中的互動和流動性。論文集分為“重寫文學史”,“日常生活的末日啟示錄”和“全球資本下的道德主體”三個部分展開。

作為一本論文集,本書最重要的思想傾向表現在羅福林教授所撰寫的前言及文集選材、編撰上,雖然本書中收錄的所有論文,可能并沒有完全表現出羅福林對中國文學的整體認知和重新整合。但是此論文集的誕生,仍體現了一種具有啟發性、值得繼續的嘗試。尤其是羅福林教授所作的序言,更是對北美漢學界中國文學研究的過去、現狀和未來作出了精彩的論述。

在序言中,羅福林著重強調“現代性”這個詞在1989年之前的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中很少使用,它是個來自于西方的名詞;同時因為受到對西方的推崇,在中國,“現代化”與“西方化”的意義往往不自覺的被等同了。借用愛德華.薩義德的理論,羅福林指出因為本身可以說是一個有東方主義色彩的運動(強調西方文化霸權,認為中國傳統文化落后的慣性思維),以及五四一代相關的理論造成西方漢學界學者研究中國現代文學時的特殊心理,形成了雙重“東方主義”[6]的認識局面。因此便產生了這樣一個問題:要如何在全球化的語境中研究中國當代文學及其現代性,同時避免將現代性與西方化等同,避免受到西方霸權文化的影響?《中國現當代文學眾說紛紜的現代性》論文集告訴我們,或許應當拓展視角,將文學與中國文化相結合、加以全球化的眼光來進行解讀。例如本部論文集中,各位作者的研究范疇十分多元,無論是現代性理論、研究現象,還是含有現代性因素的文本以及現代性文化(城市、影像、流散文學)都是他們的研究對象。

第一部分的標題是“重寫文學史”,羅福林借用了這個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開始盛行于中國學術界的概念。無論是中國學者還是海外學者,“重寫文學史”的目的都是為了打破以五四文學傳統為正宗的“經典”書寫模式,來重新拷問、思索和發掘那些在歷史書寫過程中長期被忽視、低估的作家、作品,以及文學現象,進而重建動態的文學世界。文學史需要被重新審視,但是該“如何”重寫則是本書關注的重點所在。

在這一部分中,福格斯(Alexander Des Forges)借用弗洛伊德的“拜物癖”理論,提出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夏志清先生的《中國現代小說史》起,在美國漢學界所迷戀和依賴的幾個重點大詞匯中,“現代性”是最突出的一個。文學現代性常常被定義為一種始于五四時期的一場與“傳統”的裂變。這些研究往往接納歐洲的理論結構,總是事先假設中國存在一種龐大、并且堅如磐石的中國傳統,然后,再把這一傳統與現代文學相對立起來,而無視中國文學中存在的真實文本。此外,由于是以西方的文學經典為參照系,早期漢學家不得不時常為他們所研究的中國現代文學中充滿“次等作品”而發出嗟嘆,憂國憂民的感嘆中國的偉大作品少之又少。

而楊曉濱(Xiaobin Yang)則是從中國學界對“后現代”這一熱門概念的討論出發,揭示出這類對于中國“后現代”先進性的鼓吹,其實本質上依然是一種對于“現代性”的戲仿和解構,仍體現出一種歷史目的論的舊有觀念。因此,楊曉濱在此后提出用“后毛鄧”理論,來強調中國式的“后現代”在全球“后現代”話語中獨特性。

“重寫文學史”也體現在用顛覆性的視角和理論來挑鷸髁鞴勰睿而女性主義研究就承擔了這一作用。如杜林(Amy D.Dooling)對白薇與文學左派的研究,不僅使那些被公眾和學術遺忘的作者重回歷史的舞臺,也糾正了我們對中國現代婦女的認識。杜林認為以白薇為代表的女作家標志著婦女在20世紀中國社會變革中逐漸發揮作用的開始,因此,她更強調“創作的女性”,而不是“女性的創作”。她的研究強調的是從現代性出發,重新思考,甚至重新定義什么是女性,展示了在男權社會中”新女性”如何形成的過程。梅根?費里(Megan M.Ferry)的論文則闡釋了現代文學是如何借“女性主義”,把女性作家整合到民族、國家話語之中的。鄧津華(Emma J.Teng)則試圖在她的論文中跳出中國內地文學的范圍,在更廣闊的地理觀念上探討什么是“中國文學”,“中國文學”到底是一個政治、文化、語言概念,還是一個種族概念?有“中國性”的中國臺灣、海外華人社會、非中文的華裔文學到底算不算是“中國文學”?她的論文幾乎打破了中國現代文學和新興中國流散文學之間的界限。

所有的作者在本節抵制、解構了那種對于本質主義和專制主義的癡迷,即所謂“中國現代性與后現代性”、“經典”、“華人”或“新女性”。這種反本質主義的實現本身,可以說是從某種層面上實現了“重寫文學史”的目標,而不是組建成另一種擁有“另類”外表的現代性。

本書的第二部分從歷史的宏大敘述中拯救對“日常生活”的表現,同時也結合了1989年以來文學創作和日常體驗中所折射的末日感。人們對清末以降文學創作與活動的研究與書寫,常常局限在黑格爾的歷史目的論中,或者過于強調物質基礎的決定作用,重視“大歷史”的書寫,而忽視了個人的、私人的、日常的經驗。在論文集中看來,歷史一樣可以從個體的角度來理解,張恨水、張愛玲等人的創作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金介甫(Jeffrey C.Kinkley)對20世紀末小說的研究就體現了這種在現代性中發掘世紀末情懷的意圖,他在“歷史小說”中看到的就是一種歷史的重復性或毀滅性。康開麗(Claire Conceison)的論文則研究了留學生話劇《大流放》新穎、怪異的表現形式,以及導演借助表面膚淺、戲謔的形式所表達的對個人危機和文化沖突的深刻思考。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臺灣電影和戲劇也常常表現歷史大背景下的個體經驗。柏佑銘(Yomi Braester)的論文則探討了賴聲川、蔡明亮和楊德昌電影中的臺北市――與城市一起拆毀的不僅僅是集體意識,更是對身份的毀滅。但另一方面,當公共空間和私人領域的分野消亡,當城市的公共與私人的邊界不再分明時,可滲透性提供了另一形式的重建。與這部分其他幾篇論文相呼應,吳文思(John B.Weinstein)的研究強調李國修和他的“屏風表演班”其實是在以笑和幽默來應對后“解嚴時代”臺灣那些驚人的發展和變化,并再次說明在李國修看似輕松的系列喜劇中,緩緩呈現的其實仍是不可忽略的末日景象。

本書第三部分更進一步表現了對于日常生活和個體行為的關注。這一部分的三篇文章都將個體作為道德與非道德的競技場,關注對那些邊緣化的、不合常規的個體的書寫。在歷史變遷的過程中,個體的選擇可能符合歷史的走向和發展,更可能與歷史的發展相逆;個人對道德價值的認知可能與社會、國家認可的道德價值相左。王玲珍(Lingzhen Wang)的文章探討了20世紀90年代女性作家充滿自傳色彩的創作,認為這一時期的寫作以“消費性”為手段,共同表現了一種重新定義對自我身份的認知、探求自身欲望和主體性的特點。魏若冰(Robin Visser的研究關注在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過程中,都市小說中所展現出的私人與公共領域的倫理道德困惑、變化與暖昧性。桑稟華(Deirdre Sabina Knight)則以個案研究的方式重讀了余華的小說《許三觀賣血記》,從啟蒙和人文主義的視角來審視許三觀的道德困境。

本書的三個部分共同體現了西方漢學界中國現代性研究的多元性,歷史、虛構、民族、流散、性別、情感、日常生活、歷史……的邊界被打破。通過跨界,多重話語在這里對話、融合、共生,有著鮮明的跨文化、跨學科、跨語際交流的特征。在論文集中,為了避免跨界中“無邊的現代性”情況的出現,羅福林和論文作者們選擇使用一個與歷史無關的標題――“文化中國”去將這些離散的現象捆綁在一起。

可以說雖然學術背景、出場語境、問題意識、研究方法等仍存在著差異,但在以對話與交流為主調的當代,打破觀念性、時間性、空間性的自我設限,尋求跨地域、跨科際的學術整合,早已成為一種必須而且可行的研究路向。

《中國現當代文學眾說紛紜的現代性》這一論文集表現了一種新興的現代中國的文化研究景觀的輪廓――一種不再僅僅是補救或補漏的術語定義,而是代之以概念重構,挑戰或顛覆了傳統的假設和框架。總之,正如羅福林在前言中所說:“這個會議主要是關于用什么樣的手段來繪制和協定這些邊界,對我來說,這件事本身就是打開這一領域歷史的新一頁。” 雖然論文集中所提及的關于現代性的問題可能尚有很多仍然懸而未決,而且所談論的中國現代文化的源頭也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文集總當前的討論已經為制定了進一步如何解決關于中國文學現代性復雜問題提供了一個重要試金石。

⒖嘉南祝

[1]參考溫儒敏:《談談困擾現代文學研究的幾個問題》,《文學評論》,2007年06期,第110~118頁。文中提及對現代性的“過度闡釋”會導致三個“危險”:一是現代性被當作可無限推廣的知識體系,其理論向度被無休止的夸大和擴展,成了“無邊的現代性”。再者,這類現代性探尋的出發點與歸宿都主要是意識形態批判,文學不過是這種批判的材料或通道。其三,現代性研究中被反復引證的某些基本概念會在不斷重復的論述中定型成新的簡單化的模式,進而束縛對復雜豐富的文學史現象的想象力。

[2]見羅福林《中國現當代文學眾說紛紜的現代性》論文集中第17頁,福格斯所作《現代性的修辭和戀物癖的邏輯》(The Rhetorics of Modernity and the Logics of the Fetish)一文

[3]謝立中:《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4]溫儒敏:《談談困擾現代文學研究的幾個問題》,《文學評論》,2007年06期

篇7

關鍵詞:歷史視野 美國 文化擴張

歷史上的很多事實都可以證實,美國從十九世紀以來就不斷地進行文化擴張,與此相伴而生的是美國霸權的形成。因此對美國文化擴張進行分析,可以更詳細的了解美國文化擴張的主要目的和手段、內容以及影響等,深刻的揭示出美國在全球過程中所實行的文化戰略,為我國相關部門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一、美國文化擴張的原因

在大多數美國人的觀念中,美國就是上帝所選擇的特殊國度,因此他們認為自己對全人類的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責任。也正是由于這種觀念的根深蒂固,才讓美國人在潛意識中有了不斷擴張的欲望和野心。就其為何要進行文化擴張,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天賦思想根深蒂固。從始至終美國人都認為自己有著神賦予的神圣使命,也就是要把上帝賜予的土地創造成完美國度,然后再把本國的思想傳到其他國家中,而且他們覺得這并不是一種擴張,而是一種正義性和天定性的行為。

(二)經濟全球化推動。當前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斷加深,各個國家之間越來越密切的貿易往來和彼此間的分工合作也促進了美國近幾年來的文化擴張。就當前所流行的全球分工合作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會減少文化產品傳播的資金和成本。

(三)他國思想存在。總的來說,本國或本民族人民對于自己的文化應該有著十分強烈的歸屬感,因為這才是一個民族想要進步的靈魂。但是對于一部分國家而言,本民族文化的發展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境地,他們不得不開始依賴國外的產品,所以很多的國家也因此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之中。這樣的發展現狀就為美國文化的入侵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二、歷史視野下美國文化擴張的具體內容

美國文化的擴張當中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內容,比如經濟文化、政治文化、思想文化等,所以想要更深入的理解美國文化擴張的內涵,就需要分別從五個方面來進行詳細的認識。

(一)美國經濟文化的擴張

對于經濟文化的理解可以從三個角度出發,其一是具有經濟特征的文化;其二是經濟生活中出現的文化問題;其三經濟和文化之間的活動合作和關系。上世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美國對拉美地區就已經進行了比較系統的技術援助了。在1942年,羅斯福總統批準了援助拉美計劃,還設立了專門的事務所。在二戰結束之后美國仍然進行了大量的對外經濟援助。首先是戰后救濟階段,主要是在杜魯門執政時期,主要援助計劃有馬歇爾計劃、對土耳其和希臘的而援助和《共同安全法》的頒布和實施等。遏制階段主要是出于埃森豪威爾時期,共同安全成了對外援助的基礎,這個時期從最初的經濟援助擴展到了軍事方面的援助。在肯尼迪總統執政時期,對外援助法得到了第一修改,修改案也得到了國會的通過。本次所確立的援助法案名稱為《1961年對外援助法案》,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對發展中國家實行經濟援助的相關規定;對外軍事援助的規定;經濟和軍事援助的具體執行準則和規定。在這個法案頒布的第二年,經濟援助首次超過軍事援助,這些都是美國進行經濟文化擴張的重要表現。

(二)美國思想文化的擴張

思想屬于理性認識的范疇,通常情況下被稱作觀念。美國思想文化的擴張是可以通過多方面的渠道來實現的。就以廣播電臺“美國之音”為例,這是美國官方開辦的電臺,也是政府直接進行管理的電臺,最開始的目的是為了宣傳戰爭,它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的。也是當前影響力最大的廣播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該電臺主要是為自己國家提供了很多內外政策相關的服務,而且也爭取到了輿論支持。在之后的冷戰時期宣傳產主義,以及后期對美國文化、思想和經濟制度的宣揚都起著重要作用,可以說“美國之音”就是美國進行思想文化擴張的工具。

(三)美國政治文化的擴張

政治所涵蓋的范圍十分廣泛,政治文化是屬于政治社會的范圍之內的,它主要指的是對政治問題的看法、態度和信念價值等總體方面的傾向。在美國政治文化擴張中表現最明顯的就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變化。布坎南總統首先提出了“我們國家的生存法則就是擴張”,然后美國就以拉美地區進行了文化滲透,擴大了在當地的影響力。美國的政治文化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側重地點。最開始是在拉美地區,其次是亞洲地區,二戰后則轉移到了蘇聯地區。盡管美國的政治文化擴張給一些不發達的地區帶去了先進的思想和經驗,但實質上它還是一種文化侵略行為。

(四)美國大眾文化的擴張

在美國眾多種類的文化擴張中,大眾文化的擴張是具備持續性的。大眾文化擴張主要是借助于電影、互聯網技術和報刊等手段把本國的文化和思想價值觀念進行輸出。大眾文化擴張包含民間的和政府的輸出。20世紀80年代,美國電視節目的出口是英國的齊備,盡管美國電影的產量并不高,可是它的播放時間卻占了世界的電影播放時間的一半,另外美國的飲食、服飾等文化也在被更多的人所模仿。

三、Y語

由于在美國的發展過程,天賦理念根深蒂固,所以大多數的美國人從思想上就有了擴張的欲望。在歷史上有很多的真實事件可以反映出美國長久以來在政治文化、經濟文化、宗教文化、思想文化和大眾文化方面的擴張。因此從歷史角度分析美國文化擴張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董小川,辛兆義等.論題:歷史視野下的美國文化擴張[J].歷史教學問題,2012,(05).

篇8

重來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曦,舊棲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這是賀鑄的《鷓鴣天》。詞內隱、惜墨如金、潛沉曲致。平靜的筆端之下飽含對妻子的深情。詞作由物及人,緣物生情,由“閶門”之存想到愛妻之失,這個昔日夫妻恩愛生活的見證物,而今成了引發詞人相思哀情的媒介。“同來何事不同歸?”看似平靜出之,實則是詞人感情的強烈迸發,是血與淚的吶喊。讀到它,我們仿佛看見詞人撕心裂肺地向茫茫蒼天吶喊“還我妻子”。這聲音,喊出了失妻的萬般凄楚。“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詞人目睹梧桐,眼看鴛鴦,心中涌起“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思妻哀情。“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真切地刻劃出詞人翻江倒海的內心:南窗雨讓人飽嘗淋雨之苦與孤寂凄涼,南窗雨讓人悵然于挑燈補衣恩愛體貼之一去不返,極曲致地傳達出對妻子的摯愛。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的長輩中有許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為夫妻的,其中有些夫妻的恩愛程度讓人十分羨慕。噓寒問暖、彼此關照這些簡單的詞語是不足以表達他們的恩愛程度。他們的愛情就是一種不能割舍、不能缺少和必須存在的情愫。

再看看東坡居士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篇9

關鍵詞: 美國 多元文化主義 種族 人種 移民

在英語中,表示“多元文化主義”的詞匯有3個:一個是Multiculturalism,即多元文化主義;一個是Cultural Diversity,即文化多樣化;一個是Cultural Pluralism,即文化多元化。《美國文化與思想史百科全書》是這樣解釋“多元文化主義”的:多元文化主義是用來描繪現實和思想及其活動的術語,20世紀八十至九十年代開始流行。哈佛大學圖書館“Multiculturalism”條目下竟然有750項之多,可見多元文化主義問題在美國所引起的重視。

1.從種族角度出發看“多元文化主義”

多元文化主義的創始人、著名哲學家霍勒斯·卡倫是最早提出應該解決美國人種和種族問題的人。他在1924年發表的論文集《美國的文化與民主:美國人群體心理研究》中認為,美國很難成為一個民族熔爐,因為絕大多數美國公民是與本種族內或本范圍內的人結婚的,這就很難形成一個通常所說的熔爐式的新種族;即使出現新的種族,舊有的種族也仍然與新產生的種族共同存在。一般認為,是卡倫提出了“文化多元化”的觀點。但是,這種文化多元化的觀點當時并沒有得到多數美國人的贊同。二戰以后,隨著美國移民政策的寬松和亞裔、拉美裔移民數量的不斷增加,到20世紀70年代,這種文化多元化的觀點發展成為多元文化主義,并成為流行的觀點。

美國種族差別、種族矛盾、種族歧視是客觀存在的現實,多元化社會是美國人必須正視和認真對待的現實。內森·格萊澤著重分析了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實在性,他認為,美國多元文化主義有3種:第一種是“溫和的多元文化主義”,主要強調美國主流文化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壓迫;第二種是“轉變的多元文化主義”,其核心是重塑由美國占支配地位的人種和種族所構成的全部歷史和文化;第三種是“轉變的多元文化主義”,所反對的“添加的多元文化主義”,它強調在美國原有文化的基礎上再添加一些少數民族中的偉大人物。顯然,這種多元文化主義是從橫切面上考慮美國社會的,是對美國主流文化的抨擊,是從人種、種族、性別、民族等多方面考慮美國社會的構成。這是當前研究美國多元社會的主要趨勢。

2.從人種角度出發看多元文化主義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美國的多元文化社會正是移民的文化差異造成的。一般認為,白人、黑人、黃種人,以及拉丁美洲裔人在文化傳統和特質上存在人種、種族等重大差別。由于歐洲移民是自愿來到美國的,因此他們融入美國文化不是問題。而其他民族則完全不同:土著印第安人是被征服的,非洲黑人是被當做奴隸賣到北美的,而來自亞洲的移民多數也是被迫離開母國的。對于這部分人來說,被歧視的命運使他們面臨“強迫性的多元主義”。

所謂強迫性的多元主義,是指那些被歧視的民族和種族難以被同化或者說是客觀現實造成了那些被歧視的種族保留著他們原有的文化特色,從而使美國呈現多元文化色彩。彼特·基維斯托把強迫性多元主義分為如下3種:

(1)印第安人面對的是“搶奪性多元主義”,因為歐洲移民從他們手中奪取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并殺害了絕大部分的印第安人。1887年,美國政府曾頒布《印第安人財產法案》,但是,大部分印第安人都沒有能夠因此保留住自己的土地;羅斯福政府于1934年頒布了《印第安人重組法》,力圖加強和改善與印第安人社會的關系,并希望印第安人加入到美國現代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生活當中來;而艾森豪威爾政府時期則相反,美國政府采取了一種所謂的“終結政策”,要斷絕與印第安人部落的關系并取消保留地。當然,這種政策最后以失敗告終。總而言之,如果印第安人文化是美國多元文化社會中的一種,那么印第安文化的保存不但有印第安人自己的原因,更有美國政府政策的原因。

(2)來自非洲的黑人面臨的是“等級多元主義”。一方面,長期以來美國黑人的地位并沒有完全改善,歧視黑人的現象和根源依然存在。由于取消種族歧視制度,黑人孩子有權利與白人孩子在同一所學校讀書,但很多白人家長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與黑孩子在同一所學校讀書。另一方面,黑人本身出現了等級分化的現象,他們的貧富分化越來越明顯,那些生活在大城市中心區的黑人受教育機會少,貧窮,工資低,享受政府福利的人多;而那些進入政府部門的、成為中產階級的富有的黑人基本上與白人享有同等地位。從調查看,美國人為文化的保留和發展成為美國多元文化社會的核心問題。

(3)來自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和中國等亞洲國家的移民則面臨“寄居者多元主義”,因為亞洲和拉美移民既不是土生土長的,又不是自愿來到美國的,而是由于經濟、政治原因被迫來的,帶有族居或寄居的特點。其中,拉丁美洲裔人在美國政治經濟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例如,在最近的幾次總統選舉中,拉丁美洲裔人的取向對總統候選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總統候選人為了爭取拉丁美洲裔人的選票而用西班牙語演講。盡管來自亞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在文化上比黑人更接近白人傳統,但畢竟存在巨大差異,所以美國多元文化社會中的亞洲和拉丁美洲部分還是不容忽視的。

3.從移民角度看多元文化主義

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理論是針對美國社會現實中多種文化并存現象而產生和存在的,一方面是由于白人社會對其他文化的排斥,另一方面是由于其他文化地白人社會的反抗所造成的。美籍華人學者畢洪興認為,多元文化主義的一個重要特點與美國當代兩種長久以來就存在的重要思潮密不可分:一個是“本土主義”,另一個是“分離主義”。他認為,本土主義的排外思想在美國從來沒有停息過。多數人從是從經濟利益出發考慮這個問題的,因為移民的到來使美國人面臨工作崗位的競爭、生存空間的大小等等問題。

所謂分離主義,是以美國種族和種族主義的存在為前提的,主要是有色人種,包括黑人、黃種人,講西班牙語的移民對美國種族主義的反對和反抗。分離主義主要包括兩種思想:一個是從意識和政治觀點出發的分離主義,另一個是從社會出發的分離主義。前者主要是對某些階級和集團的社會制度不滿或憤恨,因而要求自助和自決;后者主要是希望自己居住的語言和文化環境能夠與自己相一致,使自己感覺舒服,希望保持自己和后代的文化特質不受統治地位的文化威脅。有些分離主義者認為自己是文化多元主義者,但文化多元主義并不等于分離主義。他們是以一種矛盾的心理看待分離主義的。他們既反對文化同化主義者提出的限制移民的主張,又擔心分離主義者意味著反對團體。他們中的大多數滿足于生活在自己本種族的小圈子里,不奢望融入美國主流社會。他們的初衷是有色人種要反抗白人種族主義及長期追求自我保護目標,這正是白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理論涉及種族、移民、人種等諸多因素,對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認識和定位關系到對美國多元社會的認知。總而言之,多元文化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美國政府雖然在事實上已經承認了在語言和教育方面等問題上多元化的現實,但是至今還沒有出臺一個明確的政府政策,因而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問題還有待解決。

參考文獻:

[1]董小川.美國文化概論.人民出版社,2006.

[2]王恩銘.也談美國多元文化主義.國際觀察,2005,4.

[3]韓家炳.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辨析——以美國為例.史林,2006,5.

[4]Horace Kallen,Culture and Democ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Studies in Group Psychology of the American People,Boni and Liverright Publisher,New York,1924:37,43.

[5]Gary Gerstle,American Crucible,Race and N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 and Oxford:349-352.

[6]Nathan Glazer,We are All Multiculturalists Now:10-11.

[7]Perter Kivisto,Multiculturalism in a Global Society:36-37,55,62-64.

篇10

論文摘要:中國傳統美學廣博深湛,種種美的觀點如何附加在現代的設計當中,以表現絕美的中式情懷,而不是單純的仿古,拜古或是元素的簡單堆砌,這對于研究中國現代廣告如何形成自我特色,立足國際有著重要意義。

廣告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被譽為"第八種文化",廣告因為具有明顯的大眾性,商業性和民族性,因此與本民族自身的文化密不可分。廣告只有服從、融匯、折射民族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運用本民族最為貼切而生動的元素,穿透人類共通的心理和文化因素,打開深藏在人的潛意識背后的“民族記憶”和“種族記憶”,才能被消費群體接受,才能最終達到溝通的目的。縱觀廣告業發展的百年歷史長卷,廣告學理論的發展脈絡,我們不難發現,從產品的特點定位(USP理論)到品牌形象定位(CI理論)再到受眾心理定位(PSYCHLIGICALPISIONNONG理論)直至文化心理溝通,這條主線清楚地反映出在廣告訴求重點的轉移過程中,廣告的文化含量在逐步增加,文化品位的地位日益變得舉足輕重。如今的廣告早已不再是從前那種叫賣或是告知,而是包含著更為豐富內涵,具有著更多社會功能的社會公器,一則優秀的,打動人心的廣告一定包含有某種文化精髓的因素。

在現代設計當中,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將中國傳統美學的元素融入到其設計作品中,中國風的設計在國際上越來越收受到歡迎和追捧。中國傳統美學廣博深湛,有周易的極簡之美,委婉的模糊之美,老莊的天然之美,種種美的觀點如何附加在現代的設計當中,以表現絕美的中式情懷,而不是單純的仿古,拜古或是元素的簡單堆砌,這對于研究中國現代廣告如何形成自我特色,立足國際有著重要意義。特別是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的中國傳統美學中的審美追求越來越多的在現代廣告設計中出現和運用,在中國設計者的作品中,時時流露出傳統的美學觀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國風的廣告設計在讓世界耳目一新的同時也給中國人帶來了深深地宗族認同感和家國溫暖。

在現代廣告設計方面,尤其要注意既要尊重民族藝術的獨特性,體現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又要反映現代人的內在精神追求。藝術始終要講內在的延續,在招貼藝術的設計中,我們也要“尋根”,尋找我們民族傳統文化中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維優勢和獨特風采。

中唐以后,中國美學的藝術觀念的顯著變化,根本原因是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的中國哲學觀念的影響。從總體趨向上可以看中國審美觀念的變化和形成:追求空靈淡遠的境界,重視古拙蒼茫的氣象,推崇冷意荒寒的意味;易寧靜精澄代替楚莽闊大,易平和幽深代替激昂韜利,易淡逸素樸代替絢麗堂皇,正如理論上對境界的重視,強調妙悟而貶斥技巧等。這些思想和因素都可以在現代廣告設計中有所觀照。

現代廣告是現代藝術的一個分支,可是卻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廣告傳達信息鼓動宣傳的作用肯定了它的特殊形式。它不同于任何一件單純的藝術作品,講求的是在細細審視中的獨特品味,他所要求的時效性讓它必須一目了然,簡潔明快。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已經認識到這一點,簡約是終極的復雜,最簡約的設計往往給人以強烈的印象,簡潔實用的設計風格已經在中國未然興起。縱觀現代成功的廣告往往是構圖概括集中,形象簡練夸張,用強烈鮮明的色彩突出醒目地表達所要宣傳的主題,賦予畫面更廣泛的含義并使人們在有限的畫面中能聯想到更廣闊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義。現代的廣告設計越來越走向的是一種簡約,大氣的表現方式,任何藝術,都不能說明一切,特別是像廣告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在有限的時空條件下,能使人過目難忘,回味無窮,那就需要做到“以少勝多”“一以當十”。

中國傳統藝術,突破了自然主義和形式主義的片面性,創造了不少規范化的程式,這些師法自然,來源于生活但又經過千錘百煉,概括而又多變的“程式”是一種經過高度提煉的美的精華,是積淀了內容要求的形式之美。正因為如此,它才具有無窮的生命力。“以少用多”和“由此及彼”是藝術技巧的標志,特別是廣告藝術,它只能從生活的某一側面而不是從一切側面來再現現實。選材(先取最精粹部分)、剪裁(去污存清),夸張(強調形象的特征)、經營位置(構圖)、表現(選項用恰當的技法),而這一切,不僅是中國傳統藝術講究均衡和內在的節律,講究形神兼備,講究概括與變形的運用和表現,也恰恰是我國廣告設計者構思時的主要手段。以靜凸現動,以余白凸現主題,是靳先生海報創作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大量的余白使觀者產生一種沉靜空靈之感,以凸顯主題之凝重強烈,使之產生出一種對比與和諧。同時,靳先生“用墨以嗇”而使主題“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獲得奪目之感。

現代廣告設計中傳統文化影響下的中國式設計美學還包括十分廣大的部分,東方生活所蘊含包容的設計元素是博大的,絕不僅僅是現今流行的京劇臉譜、大紅燈籠,旗袍……中國式的設計美學遠沒有拿出一些元素那么簡單。就像日本的設計是理性、細膩的,德國的設計是穩重而精致的,美國的則大氣而開放的,這和各個國家的國情不無關系。挖掘中國文化中的精髓,并順應世界經濟技術發展的時尚審美設計潮流,建立起適合創造和維護這種形象而進行設計的體制和環境,包括建立傳統文化專門研究與推廣機構,提高傳統文化在大眾文化的導向地位等等,才是中國平面設計作品中國式設計美學形成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朱良志.《中國美學十五講》[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