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義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5 00:22:3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理想主義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黨員理想主義學習工作總結

編者按:首先,主要談到了“理想主義精神”學習文件的出現。就像我們的校園精神“忍辱負重、堅忍不拔、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出現一樣,正是因為現在的大學校園已經失去了這種理想主義精神,我們更要大力弘揚理想主義精神。其次,談到了理想及理想主義的定義。“理想”是人們追求社會或事物合理性、完滿性、完美性并且通過努力可以實現的美好向往和愿望。再次,提到了列寧關于青年團的任務中的一句話:“全體青年的任務,尤其是共產主義青年團及其他一切組織的任務,那就是學習。”最后,就我們每個人都要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展開談論。我們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

月日晚,我們金融系黨支部就理想主義精神展開了第二次政治學習。月日晚,我們主要針對作為一名黨員如何貫徹實施理想主義精神展開了第一次討論,但關于其中的一些細節我們產生了一些疑問。就這些疑問我們請來了老師為我們做思想指導,同時參與我們政治學習的還有老師和老師。

首先,主要談到了“理想主義精神”學習文件的出現。就像我們的校園精神“忍辱負重、堅忍不拔、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出現一樣,正是因為現在的大學校園已經失去了這種理想主義精神,我們更要大力弘揚理想主義精神。讓它如同我們的校園精神一樣,激勵我們在學習、生活、工作之中,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在遭受挫折和得失榮辱及不公正待遇時,繼續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具備獨立、全面、客觀判斷和評價各種事物的能力,掌握科學解決問題的方法,排除一切干擾,以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堅定信念,積極主動的承擔并高標準完成自己分內的各項事務。

其次,談到了理想及理想主義的定義。“理想”是人們追求社會或事物合理性、完滿性、完美性并且通過努力可以實現的美好向往和愿望。理想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它是個人價值在社會價值中的體現,它不同于個人的目標。個人目標是很多人可以獨立實現的,而理想則可能是通過一代人或者幾代人,或者一個組織、一個民族的努力才可以實現的。就如同一個人的目標是讓自己擁有一套別墅,而這僅僅只能作為他個人的目標。假如他想讓每個人都擁有一套別墅,則它才可稱為理想。而“理想主義精神”則是社會理想的集合,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和社會生活寄予美好希望并努力追求所持的價值觀念體系。它是我們大學生據此采取行動的基本信念、基本態度和基本準則。

再次,提到了列寧關于青年團的任務中的一句話:“全體青年的任務,尤其是共產主義青年團及其他一切組織的任務,那就是學習。”可是我們要學習什么,怎么樣去學校?針對這些問題,提到我們要在實踐中學習,完善它,發現它們新的觀點。同時,我們還應在以前的文明成果中學習,我們都知道,文明成果中匯集了各種優秀的思想。總而言之,我們的學習不能脫離實際,要廣泛的學習,畢竟了解的越多,學習起來也更有目標,真正的做到博覽群書。

最后,就我們每個人都要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展開談論。我們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你不能說我的理想是“每一輛車”、“買一套房子”、“讓我的父母得到什么”……我們不能做物質上的奴隸,要為整個班級、整個學校乃至整個社會做出什么。不是有句話這樣說嗎“人人一小步,社會一大步”。我們不僅要讓自己有追求、有理想,還應該教育身邊的人也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

查看全文

黨員理想主義學習工作總結

首先,Xx主要談到了“理想主義精神”學習文件的出現。就像我們的校園精神“忍辱負重、堅忍不拔、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出現一樣,正是因為現在的大學校園已經失去了這種理想主義精神,我們更要大力弘揚理想主義精神。讓它如同我們的校園精神一樣,激勵我們在學習、生活、工作之中,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在遭受挫折和得失榮辱及不公正待遇時,繼續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具備獨立、全面、客觀判斷和評價各種事物的能力,掌握科學解決問題的方法,排除一切干擾,以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堅定信念,積極主動的承擔并高標準完成自己分內的各項事務。

其次,Xx談到了理想及理想主義的定義。“理想”是人們追求社會或事物合理性、完滿性、完美性并且通過努力可以實現的美好向往和愿望。理想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它是個人價值在社會價值中的體現,它不同于個人的目標。個人目標是很多人可以獨立實現的,而理想則可能是通過一代人或者幾代人,或者一個組織、一個民族的努力才可以實現的。就如同一個人的目標是讓自己擁有一套別墅,而這僅僅只能作為他個人的目標。假如他想讓每個人都擁有一套別墅,則它才可稱為理想。而“理想主義精神”則是社會理想的集合,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和社會生活寄予美好希望并努力追求所持的價值觀念體系。它是我們大學生據此采取行動的基本信念、基本態度和基本準則。

再次,Xx提到了列寧關于青年團的任務中的一句話:“全體青年的任務,尤其是共產主義青年團及其他一切組織的任務,那就是學習。”可是我們要學習什么,怎么樣去學校?針對這些問題,Xx提到我們要在實踐中學習,完善它,發現它們新的觀點。同時,我們還應在以前的文明成果中學習,我們都知道,文明成果中匯集了各種優秀的思想。總而言之,我們的學習不能脫離實際,要廣泛的學習,畢竟了解的越多,學習起來也更有目標,真正的做到博覽群書。

最后,Xx就我們每個人都要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展開談論。我們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你不能說我的理想是“每一輛車”、“買一套房子”、“讓我的父母得到什么”……我們不能做物質上的奴隸,要為整個班級、整個學校乃至整個社會做出什么。不是有句話這樣說嗎“人人一小步,社會一大步”。我們不僅要讓自己有追求、有理想,還應該教育身邊的人也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

會后,Xx老師、Xx老師也就自己的個人目標及理想和我們展開了討論。雖然他們的個人目標及理想各不相同,但出發點都是相同的:不論以后做什么事,我們都要給自己設目標,可以是近期目標,也可以是遠期目標。將履行責任當成一種習慣,并將完成自己的目標看成一種職責,我們每個人都應找到自己的那份精神家園。

通過再次關于理想主義精神的學習,讓我對理想、理想主義有了更透徹的認識,也讓我明白了如何從自身去落實理想主義精神。相信這次的學習,會讓我對自己僅剩余的一年半大學生活有新的規劃,對未來職業生涯有新的目標,當然更對以后的生活充滿信心!

查看全文

外交哲學理想主義研究論文

1

1980年代以來,中國和世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1方面,國際體系由兩極變成了單極,由此顛覆了整個國際體系的結構,帶來了嶄新的國際格局;1方面,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與時俱進,全面嬗變。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外交面臨全面審視、重新構筑其指導思想即外交哲學的巨大挑戰:我們究竟應當如何看待當前這個變化中的世界?我們又應當如何與這個世界打交道?

新時期中國外交哲學于1990年代初中共104大前后初具雛形,經過10多年的辯論、反思、豐富、完善,到本世紀初106大前后臻于成熟。及至2005年,主席在4月亞非峰會上首次提出,又于10月在聯合國大會上全面闡述的「和諧世界」外交理念,對現階段中國外交哲學和國際戰略做了綱領式的總結。根據中共104大以來各次代表大會政治報告和1年多以來公開發表的相關政府文件、領導人講話、官方媒體文章以及學界言論[1],以「和諧世界」為旗幟的新時期中國外交哲學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首先,在對當前國際社會實然狀況的判斷方面,「和諧世界」外交哲學認為「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給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有利條件」,「要和平、促發展、謀合作已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其次,在國際社會應然狀況的理念方面,「和諧世界」外交哲學提出了以政治上平等、民主、法制,安全上互信、對話、合作,經濟上互利、共贏,文化和社會制度上多樣、包容為主要特征的理想模式或者說追求目標。最后,在中國外交的行動綱領方面,「和諧世界」外交哲學提出了「順應歷史潮流,維護全人類的共同利益」,積極促進世界多極化,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構建和諧世界的努力方向。

熟悉近代國際關系史和國際關系理論文獻的人1眼就可以看出,新時期中國外交哲學帶有濃厚的理想主義色彩。「人類利益」、「持久和平」、「普遍繁榮」、「共同安全」等等都是1戰后盛極1時的理想主義思潮的標志性關鍵詞。然而,這些美好的愿望、崇高的理想不久便在國聯失敗、2戰爆發等嚴酷現實面前破滅,理想主義思潮也很快偃旗息鼓。冷戰的結束曾經帶給世界1線希望,國際社會期冀在沒有大國對抗的形勢下可以重建和平、公正的世界秩序。尤其是1991年的海灣戰爭,令相當1部分理想主義/自由主義者們慶幸人類追求了近1個世紀而不可得的「集體安全」原則終獲實現。可是,隨之而來的單邊主義強權政治卻讓這1前景又1次成了轉瞬即逝的海市蜃樓。理想主義這次短暫的復燃,除了給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中的自由主義思潮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引發了建構主義的興起外,在中國以外的各國外交思想與實踐中并未留下多少痕跡。

在西方動靜不大的理想主義復燃在中國卻引起了巨大而深遠的反響。中國學界的大部分學者以極大的熱情擁抱具有為理想主義還魂成分的自由主義/建構主義之西方國際關系理念。1時間,贊美、推崇全球化、1體化、地球村、相互依賴、全球治理、非國家行為體、非政府組織、超國家超主權跨國界行動網絡、國際機制、互利共贏、觀念共享、認同重構、安全共同體、乃至世界政府的言論文章鋪天蓋地而來,充斥國內的學術論壇和大眾傳媒,為中國外交哲學向理想主義偏轉在觀念和輿論上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基礎。

查看全文

現實題材電視劇現實意識研究

摘要:《安家》作為現實題材電視劇呈現了真實的社會縮影,弘揚了美好的理想主義情懷,彰顯了現實主義創作態度和理想主義情懷相交融的審美效果。現實題材電視劇的創作離不開對現實的表達以及對理想主義精神的弘揚,且二者在作品中存在著一種共生關系。目前在許多現實題材電視劇中,對現實意識與理想主義精神的表達存在著缺失與割裂的情況,因此,在現實題材的創作上,需要遵循尊重現實、以人為本、善于反思、積極創新這四條路徑,將二者進行恰當的融合。

關鍵詞:現實題材;電視劇;現實意識;理想主義;《安家》

現實題材電視劇作為重要的電視劇類型,以扎根于現實土壤又充滿了理想主義情懷的美學特征,真實地反映了我國當代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以及人民的生活變遷。對于現實題材電視劇來說,現實主義精神和理想主義情懷是不可缺少的審美理念和創作觀念。創作者一方面需要秉持現實主義精神,抑或是現實主義創作態度,在對現實生活的深切關照和辯證看待的基礎上,彰顯出對人和社會的關切和評判。而帶有理想主義情懷的藝術表達,則是傳遞了創作者對人性和社會的某種美好期待,對于弘揚社會正向價值觀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現實題材創作中,二者缺一不可。電視劇《安家》作為2020年備受關注的現實題材作品,立足于現實語境呈現了社會的真實縮影,彰顯了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以及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體現了現實主義創作態度和理想主義情懷相交融的審美效果。

一、現實意識與理想主義存在共生關系

(一)現實表達需要理想主義的引領

如果說電影藝術主要通過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交相輝映從而產生詩意和美的話,電視劇藝術則重在通過對現實的書寫,引發觀眾產生對人生、對未來的希望,從而樹立起生活的信心。然而,現實生活善與惡、美與丑共存,單純的白描無法為觀眾帶來積極的導向,因此,現實題材電視劇的表達不能忽略理想主義情懷的點睛。電視劇《安家》正是如此,作品在揭示現實、表達現實的基礎上為觀眾帶來了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希望和溫情。劇中通過群像敘事,塑造了安家天下靜宜門店的七位個性鮮明的房產中介形象,營造出了一種信任、互助、坦誠的和諧人際關系。這既是創作者對社會的美好期盼,更是一種對理想生活的描繪。女主角房似錦對原生家庭弟弟的接納,以及幫助男友和父親緩和關系都是創作者對善良、寬容等理想主義人格的期待與頌揚。事實上,現實表達離不開理想主義的貫注,藝術創作要源于現實而高于現實,這樣才能從生活真實走向藝術真實,從而實現積極的價值引領。

查看全文

大學生政治小組學習工作總結

常言道,初生牛犢不怕虎,處于青年時期的我們正應該意氣風發,努力奮斗,為了我們心中的理想而不斷前進。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是社會發展的希望,是一個國家的明天是否美好的關鍵。我們承擔者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美好的重任,也肩負著使社會更好地發展的偉大使命。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讓自己得到充分的發展,沒有達到這個前提,就談不上為國家為社會的發展獻上自己的一份力。既然如此,作為大學生,我們就應該樹立崇高的理想主義。

有沒有理想主義與理想主義崇高與否都決定著我們自身完善與否還有價值的高低。缺乏崇高的理想,大學生或許整天就碌碌無為,渾渾噩噩。都說現在上大學就是無所事事,想上課就上不想上就逃,而不去上課也不是去做什么比上課更有意義和價值的事,不然就在寢室睡覺,不然就是到處瞎逛。時間就是這樣給蹉跎過去了,直到畢業那一天的到來。或許有人會說這跟理想主義有什么必然的聯系么?是的,正是因為我們把理想主義給丟了。很多人都會說現在這個社會如此現實,哪里會容許你講什么理想主義,沒有理想,只要現實的殘酷和冰冷。但其實我想說,理想主義并不是指遙不可及的幻想,而是在現實的基礎上為自己所設立的一個目標和奮斗的動力,只有它的存在才讓我們感覺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不然人又跟其他的動物有什么兩樣呢。我們都需要一個正確的價值定位,否則我們的生活將變得雜亂無章,毫無意義可言。就比如社會上經常爆出大學生或殺人或自殺的的事件,馬加爵事件、清華大學學生拿硫酸潑熊事件等等,這些一系列的事件都綜合的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很多的大學生都缺乏正確的價值定位,缺乏理性主義,或者說他們的理想主義偏離了正常的軌道,大學生自身的行為沒有正確的指導,導致了犯下這一系列不可挽回的錯誤。

相反,正因為有了崇高的理想的指導,有了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才使得我們的做法和行為得到社會廣泛的認可和支持。遠的不說,就說去年長江大學那幾名為了救落水兒童而犧牲的大學生。暫且不提他們為了別人丟了自己的性命值不值這個問題,就說他們見義勇為的這種精神是不是就足夠值得我們為他們而感到驕傲,為他們而喝彩。“見義勇為”著這種已經漸漸被遺忘的精神在他們身上又得到了全新的釋放。誰也沒有想到,重新拾起這種精神的不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而是一直都飽受爭議的90后大學生。正是見義勇為這種精神,正是舍生取義這種崇高的理想主義支撐著他們的行為。

理想主義不可丟,我們每個人都要為了我們的未來而奮斗,只有精神是不滅的。

一提到理想,我想很多人都會順其自然的想到夢想一詞。這究竟是為什么呢?是我們對理想誤解了,還是我們覺得理想和夢想其實沒有什么區別呢?作為21世紀的年輕人,特別是我們這一群充滿斗志的大學生,決不能錯把理想當夢想,更不能只有夢想而沒有理想。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張白紙,要在上面亂涂亂畫,還是在上面寫滿詩情畫意的語句,抑或是在上面畫滿山水情調的畫卷,都在乎這個人的選擇和心中的向往。

從后學校中出現了那些“知識貶值”、“腦體倒掛”等現象,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使讀書成了清貧與無奈的代名詞,知識的價值與魅力受到社會現實的無情的嘲笑。這個不僅大大挫傷了知識分子的自尊心,也使更多的青年學生喪失了讀書的積極性。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社會上產生了“讀書無用論”的說法。僅僅只是在幾年的時間里,90年后的知識分子或許受到社會“優良風氣”的渲染變得更加務實了,他們覺得只有讀書才能謀求一個號的職業,只有讀好書才能改變生活,才能帶來高的收入,進而享受生活帶來的無限美好。正是在這一種環境下,“讀書賺錢說”應運而生。檢討了二十年來校園觀念的沉沉浮浮,我們不難發現,從“讀書無用論”到“讀書賺錢說”的此消彼長,校園觀念始終和社會思潮緊密相連,雖然兩者在形式上迥然不同,但在本質上卻一脈相承,都是功利主義的產物。校園觀念中理想主義的缺失,從另外一面來看,是受社會現實的驅使。倘若社會真的穩定了,每個人都有好工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那么這兩種理論不可能再左右著當代學生的思想了。可是長期以來,我國校園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高分人才,告訴學生“要想生活好,讀書是最直接的選擇”,這也就是告訴學生“如何而生”,卻沒有教會學生“為何而生”。作為教人育人的校園,應該多些對這方面問題的追問。正如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所言:“最佳教育不僅應有助于我們在專業領域更具創造性,它還應該使我們更甚于深思熟慮,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

查看全文

黨員政治學習工作總結

我們金融系黨支部就理想主義精神展開了第二次政治學習。3月8日晚,我們主要針對作為一名黨員如何貫徹實施理想主義精神展開了第一次討論,但關于其中的一些細節我們產生了一些疑問。就這些疑問我們請來了Xx老師為我們做思想指導,同時參與我們政治學習的還有Xx老師和Xx老師。

首先,Xx主要談到了“理想主義精神”學習文件的出現。就像我們的校園精神“忍辱負重、堅忍不拔、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出現一樣,正是因為現在的大學校園已經失去了這種理想主義精神,我們更要大力弘揚理想主義精神。讓它如同我們的校園精神一樣,激勵我們在學習、生活、工作之中,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在遭受挫折和得失榮辱及不公正待遇時,繼續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具備獨立、全面、客觀判斷和評價各種事物的能力,掌握科學解決問題的方法,排除一切干擾,以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堅定信念,積極主動的承擔并高標準完成自己分內的各項事務。

其次,Xx談到了理想及理想主義的定義。“理想”是人們追求社會或事物合理性、完滿性、完美性并且通過努力可以實現的美好向往和愿望。理想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它是個人價值在社會價值中的體現,它不同于個人的目標。個人目標是很多人可以獨立實現的,而理想則可能是通過一代人或者幾代人,或者一個組織、一個民族的努力才可以實現的。就如同一個人的目標是讓自己擁有一套別墅,而這僅僅只能作為他個人的目標。假如他想讓每個人都擁有一套別墅,則它才可稱為理想。而“理想主義精神”則是社會理想的集合,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和社會生活寄予美好希望并努力追求所持的價值觀念體系。它是我們大學生據此采取行動的基本信念、基本態度和基本準則。

再次,Xx提到了列寧關于青年團的任務中的一句話:“全體青年的任務,尤其是共產主義青年團及其他一切組織的任務,那就是學習。”可是我們要學習什么,怎么樣去學校?針對這些問題,Xx提到我們要在實踐中學習,完善它,發現它們新的觀點。同時,我們還應在以前的文明成果中學習,我們都知道,文明成果中匯集了各種優秀的思想。總而言之,我們的學習不能脫離實際,要廣泛的學習,畢竟了解的越多,學習起來也更有目標,真正的做到博覽群書。

最后,Xx就我們每個人都要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展開談論。我們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你不能說我的理想是“每一輛車”、“買一套房子”、“讓我的父母得到什么”……我們不能做物質上的奴隸,要為整個班級、整個學校乃至整個社會做出什么。不是有句話這樣說嗎“人人一小步,社會一大步”。我們不僅要讓自己有追求、有理想,還應該教育身邊的人也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

會后,Xx老師、Xx老師也就自己的個人目標及理想和我們展開了討論。雖然他們的個人目標及理想各不相同,但出發點都是相同的:不論以后做什么事,我們都要給自己設目標,可以是近期目標,也可以是遠期目標。將履行責任當成一種習慣,并將完成自己的目標看成一種職責,我們每個人都應找到自己的那份精神家園。

查看全文

儒家倫理的雙旋結構研究論文

自近代以來,儒家倫理的反思,成為中國思想界最引人注目的一道學術文化景觀。翻檢一下近代以來中國思想史研究的主要文獻,可以發現在儒家倫理的構成與近代中國社會轉型的相關性分析主題下面,浩如煙海般的研究成果。但是,就這種研究的結構分類來講,則并不是令人滿意的二元對詰式的論述:要么儒家倫理因為其道德理想主義有益于現代化,因此值得為之辯護。要么儒家倫理因為其倫理中心主義有礙于現代化,因此必須批判。辯護是捍衛性的,批判是拒斥性的。但是,從儒家倫理的歷史構成與現實的可能影響而言,這種研究進路都是值得再檢討的。本文正是在意圖突破這種二元對詰思維的基礎上,對于儒家倫理的雙旋式結構[1]--道德理想主義與倫理中心主義,在貫通的基點上進行分別的分析。從而將儒家倫理的內涵作適當的分割,將其具有現代性的道德理想主義加以張揚,而對其從消極的一面影響古典中國歷史進程的倫理中心主義加以摒棄。

一、兩種傾向

這種分解,當然需要建立在對于儒家倫理的近代分析加以清理的基礎上。這是因為,近代以來對于儒家倫理的分析,已經形成了某種支配人們對待儒家思想的慣性思維。不清理這種慣性思維,就不足以促使人們形成合理看待儒家倫理的理性眼光。而且,不進行這種清理,我們也無法走出以二元對詰的方法對待儒家倫理的方法困境,將儒家倫理的歷史內容完整地還給儒家。進而,在提供一個儒家倫理思想的完整圖象的基礎之上,來討論儒家的“現代”處境問題。

自近代以來,儒家倫理的處境,可以說是一直處于一種雙面受敵的狀態之中。這里的近代以來,當然是一個歷史定位。它還可以進一步劃分為三個階段來看。第一個階段是晚清,這一個階段中國處于與西方接觸的早期狀態。人們還習慣于在自己的文化視野中觀察了解與自己文化傳統不同的相異文化。因此,愿意引進現代西方倫理來審視儒家倫理的人士,還沒有將兩種倫理傳統對峙的思路。而意欲為儒家倫理辯護的人士,也還沒有一種將儒家倫理一定要抬舉到高于和優于西方現代倫理的強烈愿望。即使在引進與拒斥之間發生非此即彼的分歧時,也還只是在雙方的動機上做文章而已。這個時期的典范人物可以說是康有為。他既為儒家倫理辯護,又著意引進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2]第二個階段是民國。這個階段是一個對峙儒家倫理與西方現代倫理的特殊時期。一方面,這種定勢的形成,是因為中國現代化的嚴重遲滯,使得中國人極度地焦慮起來。文化焦慮導致人們無法在中西倫理思想中尋找到兼綜兩者優勢的契合點,而只能將兩者關系處理為或為優點云集或為缺陷集合。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尋找中國現代化遲滯的原因只留下了思想層面的問題。所以,人們一定會在倫理思想的檢討上,陷入一個從思想觀念上否定傳統倫理的整體主義思維誤區,走入一個所謂的“全盤反傳統主義”的境地。典范人物就是陳獨秀、魯迅、胡適。[3]第三個階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早年歷史時期。這個時期,由于意識形態的需要,即為了建立起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權威,客觀上需要將本性上與任何傳統都對峙起來的馬克思主義[4]放到與以傳統倫理面目出現的儒家倫理的對立面上去。于是,對于儒家倫理的嚴峻批判與徹底否定,就勢不可免。即使愿意對儒家倫理表示某種親合的人士,到后來也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思想立場,加入到否定儒家的大合唱隊伍當中。典范人物就是馮友蘭。[5]

這里所說的雙面受敵,則是指儒家既要對付來自單純的夸獎帶給它的不實之譽,所構成的對于儒家倫理的“捧殺”的危險。又要對付來自簡單的否定帶給它的過當指責,以及由此構成的“棒殺”的危機。前者,使得儒家倫理被理想化了,似乎它只具有值得我們表示敬意的道德理想主義內涵。后者,使得儒家倫理被妖魔化了,似乎儒家倫理只具有倫理中心主義的成分。就道德理想主義而言,它是一種基于人生的道德安頓而言述的理想主義。它具有不因為時代和地域因素變化的永恒價值。而倫理中心主義則是一種基于社會政治控制需要建構的倫理論說,它具有一種因為時代和地域變化而有的暫時性和缺陷性。從前者看儒家,則儒家可愛。從后者看儒家,則儒家可惡。但是,任意選擇其中之一審視儒家,實際上都是在損害儒家倫理在其元初階段形成的雙旋結構的健全肌體,是對于儒家倫理的一種傾向性的、而非健全的評價。

儒家倫理自近代以來遭遇到的這種雙面受敵情景,最終使得儒家倫理的處境變成為兩種對峙的評價觀的戰場:一方面,站在抨擊儒家倫理的倫理中心主義視角的激進主義,對于儒家倫理堅決的予以拒斥,并且不承認這種立場有任何妥協的可能性。[6]而站在捍衛儒家倫理的道德理想主義立場的保守主義,對于儒家倫理則堅定地予以辯護,認為儒家倫理是解決中國現代困境、乃至人類困境的良方。[7]

查看全文

話劇解讀管理論文

話劇《切·格瓦拉》從去年演到今年,從小劇場演到大劇場。盡管我不愿意把這一跡象看做一種象征,但是,《切·格瓦拉》罕見地、意外地久演不衰,而且劇場效果極好,因之也給制作人帶來很好的商業利益,卻是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從制作者的角度看,這樣的效果已經可以滿意,然而對于觀眾,更重要的是在劇場里的個人體驗,以及由這樣的體驗引起的復雜的心理反應。話劇《切·格瓦拉》演出之后的眾說紛紜,正是由這些雖然相異卻同樣真實的個人體驗引發的。有關的爭議,黃紀蘇有過較為客觀全面的綜述。①這里想說的,是基于上述爭議的,或者是上述爭議還沒有涉及到的一些可能更重要的問題。

話劇《切·格瓦拉》是一部激情詩劇,這是它之所以能夠在演出過程中,激起觀眾一陣又一陣強烈共鳴的主要原因。坦率地說,我坐在劇場里欣賞《切·格瓦拉》,也時時為之打動,在這個意義上說,這篇文章正是我的劇場體驗的產物。一部戲劇作品只有令觀眾感動,才有足夠的理由引發人們思考,思考這部作品何以會令人感動,以及這種感動的性質與價值之所在——《切·格瓦拉》毫無疑問找到了觀眾情感領域最為敏感的某些部位,拔動了觀眾的心弦,否則就不可能獲得目前的成功。

不過,當我說這部戲是激情詩劇時,同時還在考慮另一個層面,那就是,當戲劇的編導與演員們以他們獨特的手法勾起觀眾的情感共鳴時,我們還需要細加分辨,看看它所藉以感動觀眾的是什么手段——雖然一部能引起觀眾興趣并且引起共鳴的戲劇作品,從藝術層面上看就是成功的,然而這種藝術層面上的成功或者說“美”(感動),并不完全等同于“善”(好、優秀)或“真”(正確)。引起觀眾的共鳴或興趣并不是一部藝術作品的全部價值所在,畢竟我們還是需要考慮,它與觀眾是在哪些點上形成了共鳴,共鳴的指向是什么。

話劇《切·格瓦拉》所使用的藝術語匯是中年以上的觀眾相當熟悉的,雖然編導大量使用包括影像在內的現代戲劇常用的拼貼手法,雖然編導讓主人公格瓦拉始終象征性地缺席于具體的舞臺情境,以營造出一種強烈而獨特的戲劇氛圍——這些手法都具有很強的實驗色彩,但是,我們還是不難從戲劇整體的敘述手法中觸摸到一個熟悉的幽靈。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的兩分法,在燈光烘托下正面人物的英雄定位與反面人物的漫畫化處理,舞臺人物的群體造型以及臺詞的語調,以及這種形體與聲調在戲劇逐漸推向高潮時起到的特殊作用;舞臺上正面人物基于歷史決定論,將自己或者所代表的社會群體看作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的自信,②敵視除馬克思主義之外的所有西方思想,手握絕對真理因而不容旁人分說的話語邏輯,都或多或少地會讓人感受到,話劇《切·格瓦拉》在藝術表現領域,堪稱“”期間常見的紅衛兵風格近年里最為精彩的再現。尤其是正面人物昂首挺胸的舞臺表演,一味亢奮激昂直至聲嘶力竭,藉以營造出一種典型卻單調的崇高風格;甚至就連劇本的文字風格也是高度“”化的,對“”稍有了解的人都會很容易地從《切·格瓦拉》聯想到《西沙之戰》一類作品。因此,我把《切·格瓦拉》稱為一部激情詩劇時,腦海里浮現出的范本,正是“”時期最為常見的那類曾經被命名為所謂“革命浪漫主義”的特殊的舞臺藝術作品,至于它是否能夠稱為“史詩劇”,我還持有保留。

當然,我不會簡單地將話劇《切·格瓦拉》與“”期間最為盛行的御用文學等量齊觀,平心而論,在“”時期絕對不可能出現像《切·格瓦拉》這樣的作品。

查看全文

話劇詳細內容管理論文

話劇《切·格瓦拉》從去年演到今年,從小劇場演到大劇場。盡管我不愿意把這一跡象看做一種象征,但是,《切·格瓦拉》罕見地、意外地久演不衰,而且劇場效果極好,因之也給制作人帶來很好的商業利益,卻是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從制作者的角度看,這樣的效果已經可以滿意,然而對于觀眾,更重要的是在劇場里的個人體驗,以及由這樣的體驗引起的復雜的心理反應。話劇《切·格瓦拉》演出之后的眾說紛紜,正是由這些雖然相異卻同樣真實的個人體驗引發的。有關的爭議,黃紀蘇有過較為客觀全面的綜述。①這里想說的,是基于上述爭議的,或者是上述爭議還沒有涉及到的一些可能更重要的問題。

話劇《切·格瓦拉》是一部激情詩劇,這是它之所以能夠在演出過程中,激起觀眾一陣又一陣強烈共鳴的主要原因。坦率地說,我坐在劇場里欣賞《切·格瓦拉》,也時時為之打動,在這個意義上說,這篇文章正是我的劇場體驗的產物。一部戲劇作品只有令觀眾感動,才有足夠的理由引發人們思考,思考這部作品何以會令人感動,以及這種感動的性質與價值之所在——《切·格瓦拉》毫無疑問找到了觀眾情感領域最為敏感的某些部位,拔動了觀眾的心弦,否則就不可能獲得目前的成功。

不過,當我說這部戲是激情詩劇時,同時還在考慮另一個層面,那就是,當戲劇的編導與演員們以他們獨特的手法勾起觀眾的情感共鳴時,我們還需要細加分辨,看看它所藉以感動觀眾的是什么手段——雖然一部能引起觀眾興趣并且引起共鳴的戲劇作品,從藝術層面上看就是成功的,然而這種藝術層面上的成功或者說“美”(感動),并不完全等同于“善”(好、優秀)或“真”(正確)。引起觀眾的共鳴或興趣并不是一部藝術作品的全部價值所在,畢竟我們還是需要考慮,它與觀眾是在哪些點上形成了共鳴,共鳴的指向是什么。

話劇《切·格瓦拉》所使用的藝術語匯是中年以上的觀眾相當熟悉的,雖然編導大量使用包括影像在內的現代戲劇常用的拼貼手法,雖然編導讓主人公格瓦拉始終象征性地缺席于具體的舞臺情境,以營造出一種強烈而獨特的戲劇氛圍——這些手法都具有很強的實驗色彩,但是,我們還是不難從戲劇整體的敘述手法中觸摸到一個熟悉的幽靈。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的兩分法,在燈光烘托下正面人物的英雄定位與反面人物的漫畫化處理,舞臺人物的群體造型以及臺詞的語調,以及這種形體與聲調在戲劇逐漸推向高潮時起到的特殊作用;舞臺上正面人物基于歷史決定論,將自己或者所代表的社會群體看作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的自信,②敵視除馬克思主義之外的所有西方思想,手握絕對真理因而不容旁人分說的話語邏輯,都或多或少地會讓人感受到,話劇《切·格瓦拉》在藝術表現領域,堪稱“”期間常見的紅衛兵風格近年里最為精彩的再現。尤其是正面人物昂首挺胸的舞臺表演,一味亢奮激昂直至聲嘶力竭,藉以營造出一種典型卻單調的崇高風格;甚至就連劇本的文字風格也是高度“”化的,對“”稍有了解的人都會很容易地從《切·格瓦拉》聯想到《西沙之戰》一類作品。因此,我把《切·格瓦拉》稱為一部激情詩劇時,腦海里浮現出的范本,正是“”時期最為常見的那類曾經被命名為所謂“革命浪漫主義”的特殊的舞臺藝術作品,至于它是否能夠稱為“史詩劇”,我還持有保留。

當然,我不會簡單地將話劇《切·格瓦拉》與“”期間最為盛行的御用文學等量齊觀,平心而論,在“”時期絕對不可能出現像《切·格瓦拉》這樣的作品。

查看全文

理想與人道的二律背反——解讀話劇《切·格瓦拉》

話劇《切·格瓦拉》從去年演到今年,從小劇場演到大劇場。盡管我不愿意把這一跡象看做一種象征,但是,《切·格瓦拉》罕見地、意外地久演不衰,而且劇場效果極好,因之也給制作人帶來很好的商業利益,卻是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從制作者的角度看,這樣的效果已經可以滿意,然而對于觀眾,更重要的是在劇場里的個人體驗,以及由這樣的體驗引起的復雜的心理反應。話劇《切·格瓦拉》演出之后的眾說紛紜,正是由這些雖然相異卻同樣真實的個人體驗引發的。有關的爭議,黃紀蘇有過較為客觀全面的綜述。①這里想說的,是基于上述爭議的,或者是上述爭議還沒有涉及到的一些可能更重要的問題。

話劇《切·格瓦拉》是一部激情詩劇,這是它之所以能夠在演出過程中,激起觀眾一陣又一陣強烈共鳴的主要原因。坦率地說,我坐在劇場里欣賞《切·格瓦拉》,也時時為之打動,在這個意義上說,這篇文章正是我的劇場體驗的產物。一部戲劇作品只有令觀眾感動,才有足夠的理由引發人們思考,思考這部作品何以會令人感動,以及這種感動的性質與價值之所在——《切·格瓦拉》毫無疑問找到了觀眾情感領域最為敏感的某些部位,拔動了觀眾的心弦,否則就不可能獲得目前的成功。

不過,當我說這部戲是激情詩劇時,同時還在考慮另一個層面,那就是,當戲劇的編導與演員們以他們獨特的手法勾起觀眾的情感共鳴時,我們還需要細加分辨,看看它所藉以感動觀眾的是什么手段——雖然一部能引起觀眾興趣并且引起共鳴的戲劇作品,從藝術層面上看就是成功的,然而這種藝術層面上的成功或者說“美”(感動),并不完全等同于“善”(好、優秀)或“真”(正確)。引起觀眾的共鳴或興趣并不是一部藝術作品的全部價值所在,畢竟我們還是需要考慮,它與觀眾是在哪些點上形成了共鳴,共鳴的指向是什么。

話劇《切·格瓦拉》所使用的藝術語匯是中年以上的觀眾相當熟悉的,雖然編導大量使用包括影像在內的現代戲劇常用的拼貼手法,雖然編導讓主人公格瓦拉始終象征性地缺席于具體的舞臺情境,以營造出一種強烈而獨特的戲劇氛圍——這些手法都具有很強的實驗色彩,但是,我們還是不難從戲劇整體的敘述手法中觸摸到一個熟悉的幽靈。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的兩分法,在燈光烘托下正面人物的英雄定位與反面人物的漫畫化處理,舞臺人物的群體造型以及臺詞的語調,以及這種形體與聲調在戲劇逐漸推向高潮時起到的特殊作用;舞臺上正面人物基于歷史決定論,將自己或者所代表的社會群體看作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的自信,②敵視除馬克思主義之外的所有西方思想,手握絕對真理因而不容旁人分說的話語邏輯,都或多或少地會讓人感受到,話劇《切·格瓦拉》在藝術表現領域,堪稱“”期間常見的紅衛兵風格近年里最為精彩的再現。尤其是正面人物昂首挺胸的舞臺表演,一味亢奮激昂直至聲嘶力竭,藉以營造出一種典型卻單調的崇高風格;甚至就連劇本的文字風格也是高度“”化的,對“”稍有了解的人都會很容易地從《切·格瓦拉》聯想到《西沙之戰》一類作品。因此,我把《切·格瓦拉》稱為一部激情詩劇時,腦海里浮現出的范本,正是“”時期最為常見的那類曾經被命名為所謂“革命浪漫主義”的特殊的舞臺藝術作品,至于它是否能夠稱為“史詩劇”,我還持有保留。

當然,我不會簡單地將話劇《切·格瓦拉》與“”期間最為盛行的御用文學等量齊觀,平心而論,在“”時期絕對不可能出現像《切·格瓦拉》這樣的作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