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題材電視劇現實意識研究
時間:2022-05-11 10:17:58
導語:現實題材電視劇現實意識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安家》作為現實題材電視劇呈現了真實的社會縮影,弘揚了美好的理想主義情懷,彰顯了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態(tài)度和理想主義情懷相交融的審美效果。現實題材電視劇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對現實的表達以及對理想主義精神的弘揚,且二者在作品中存在著一種共生關系。目前在許多現實題材電視劇中,對現實意識與理想主義精神的表達存在著缺失與割裂的情況,因此,在現實題材的創(chuàng)作上,需要遵循尊重現實、以人為本、善于反思、積極創(chuàng)新這四條路徑,將二者進行恰當的融合。
關鍵詞:現實題材;電視劇;現實意識;理想主義;《安家》
現實題材電視劇作為重要的電視劇類型,以扎根于現實土壤又充滿了理想主義情懷的美學特征,真實地反映了我國當代社會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以及人民的生活變遷。對于現實題材電視劇來說,現實主義精神和理想主義情懷是不可缺少的審美理念和創(chuàng)作觀念。創(chuàng)作者一方面需要秉持現實主義精神,抑或是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態(tài)度,在對現實生活的深切關照和辯證看待的基礎上,彰顯出對人和社會的關切和評判。而帶有理想主義情懷的藝術表達,則是傳遞了創(chuàng)作者對人性和社會的某種美好期待,對于弘揚社會正向價值觀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現實題材創(chuàng)作中,二者缺一不可。電視劇《安家》作為2020年備受關注的現實題材作品,立足于現實語境呈現了社會的真實縮影,彰顯了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以及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體現了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態(tài)度和理想主義情懷相交融的審美效果。
一、現實意識與理想主義存在共生關系
(一)現實表達需要理想主義的引領
如果說電影藝術主要通過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交相輝映從而產生詩意和美的話,電視劇藝術則重在通過對現實的書寫,引發(fā)觀眾產生對人生、對未來的希望,從而樹立起生活的信心。然而,現實生活善與惡、美與丑共存,單純的白描無法為觀眾帶來積極的導向,因此,現實題材電視劇的表達不能忽略理想主義情懷的點睛。電視劇《安家》正是如此,作品在揭示現實、表達現實的基礎上為觀眾帶來了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希望和溫情。劇中通過群像敘事,塑造了安家天下靜宜門店的七位個性鮮明的房產中介形象,營造出了一種信任、互助、坦誠的和諧人際關系。這既是創(chuàng)作者對社會的美好期盼,更是一種對理想生活的描繪。女主角房似錦對原生家庭弟弟的接納,以及幫助男友和父親緩和關系都是創(chuàng)作者對善良、寬容等理想主義人格的期待與頌揚。事實上,現實表達離不開理想主義的貫注,藝術創(chuàng)作要源于現實而高于現實,這樣才能從生活真實走向藝術真實,從而實現積極的價值引領。
(二)理想主義精神的弘揚需要符合現實邏輯
理想主義精神的弘揚需要依托于現實,既要圍繞現實生活展開,更要秉持現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找出現實和理想之間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和合理性,使作品具備真實的現實邏輯,這樣才能令人信服,否則理想主義的表達就會走向空洞和虛無。不僅如此,當現實越真實和有力量,理想主義產生的張力才會越大,才能為觀眾帶來更好的審美體驗。《安家》中對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情感書寫就有著較為可靠的現實依據。作品從當下民眾極為關注的住房問題出發(fā),轉換視角真實地呈現了賣房一方———房產中介人員的售房工作及其日常生活,尤其是以寫實的手法塑造了房似錦這一從農村來到大城市拼搏的女性形象,頗具代表性和典型性。作品在人物細節(jié)設置上尤為真實:房似錦一次吃掉兩份早餐,狼吞虎咽的吃相、出門必帶雨傘等細節(jié)都折射了在大城市拼搏的外來普通人維持生活的辛酸。每天只穿同一雙廉價平底鞋,去吃自助餐抱著絕不賠本的心態(tài),也是部分民眾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真實寫照。可以說,正是人物塑造和情節(jié)安排的真實性原則,才使作品帶有理想主義的結尾如有源之水般自然生動,令人信服。
(三)現實意識與理想主義需要辯證融合
立足現實和理想主義看似截然對立,但事實上,它們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是不可分割的兩面。正如黑格爾所說,在事物發(fā)展中,“每一方只有在它與另一方的聯(lián)系中才能獲得它自己的本質規(guī)定,此一方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也是如此。”①在現實題材的創(chuàng)作上,現實意識和理想主義需要辯證的融合,從而才能實現“從對現實矛盾的感受中形成超越現實的理想,在實踐中以理想為最高準則判斷現實”②。在《安家》中,對于當下民眾極為關心的住房問題,創(chuàng)作者既沒有一味追求去揭露現實,也沒有不切實際地抒發(fā)主觀的理想情懷,而是在結合客觀現實生活的基礎上,為觀眾設置了一個美好的,但并非遙不可及的結尾———有情人終成眷屬以及安家公寓的建立。創(chuàng)作者通過為劇中人物設置情感與事業(yè)的美好歸屬,明確表達了對于奮斗者的肯定,不僅符合了觀眾的審美期待,更為觀眾帶來了積極的價值導向。
二、現實意識與理想主義表達的缺失與割裂
近年來伴隨著現實題材的有力回歸,部分現實題材作品在創(chuàng)作上的弊病卻愈發(fā)凸顯:故事懸浮于生活、情節(jié)發(fā)展違背現實邏輯、人物設置虛假化……這些問題使作品與真實變得割裂,現實題材被扭曲變得“不現實”。而劇中所要弘揚的理想主義情懷,諸如奮斗精神、人的價值、美好人性等,也因為現實意識的缺位而顯得虛假,理想成為了無根之幻想,甚至“假想”。
(一)現實意識的缺失
現實題材電視劇中現實意識的缺失在眾多作品中均有所顯現。這既表現為作品表達重心的偏離,例如,職場題材愛情化、農村題材喜劇化、家庭題材“雞毛蒜皮”化等固有問題,也表現在對作品主題開掘過淺,缺乏對現實生活的反思和評判意識上。“優(yōu)秀的現實主義作品,往往寫的是一個家庭,反映的卻是整個社會,寫的是倫理,實際上寫的是人生。通過家庭這個社會的小細胞,反映整個社會肌體的脈動。”③雖然現實題材并不等同于現實主義,但是現實主義以小見大的視野和格局,以及深刻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卻是創(chuàng)作現實題材時不可或缺的態(tài)度。現實題材需要的是真實、深刻、辯證地對生活和時代進行理性的審視,而非膚淺、娛樂化的表達。
(二)理想主義精神的偏離
對理想主義精神理解的偏離也是部分現實題材電視劇存在的問題。在一些作品中,創(chuàng)作者將“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視為充滿了理想主義的人生目標,但這弘揚的并不是真正的理想主義。物質層面的成功固然為觀眾帶去了奮斗的希望,但是在精神層面進行積極引導才是藝術作品更重要的職責。在《安家》結尾,徐文昌和房似錦之所以創(chuàng)立安家公寓,不僅僅只為了取得事業(yè)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想為身處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提供一個溫馨的居住港灣。這個美好的愿景凸顯了當代年輕群體寶貴的責任意識和社會擔當,因此從這個層面上看,電視劇《安家》散發(fā)著一種真正的理想主義光芒。
(三)現實意識與理想主義表達的割裂
現實意識與理想主義是共生關系,既不能缺失任何一方,也不能為了凸顯一方而使二者關系失去了平衡。例如,在對理想主義情懷的表達上,許多作品呈現了為了理想而理想,理想和現實是毫無關聯(lián)的割裂狀態(tài),甚至走上了“幻想”“空想”的表達之路。有學者認為這是一種虛無主義存在觀,“在批判現實世界的過程中卻構造了一個與現實世界完全對立的理想世界”,它“從人類的某種完美理想狀態(tài)出發(fā),徹底否認現實的存在。它只看到了現實和理想的差距,看不到它們之間的辯證聯(lián)系。”④就這一點來說,《安家》中也存在一些過于理想化的敘事,例如,最后一集徐文昌和父親和解的情節(jié),縱然是為了凸顯親情的寶貴和人性的寬容,但是仍然顯得有些理想化和匆忙。按現實邏輯來說,二人不應該是為了和解而和解,而是因為人物之間“有愛”才會和解,因此,劇中如果再多一些父子間真實的情感鋪墊則會更有說服力。
三、現實意識與理想主義的辯證融合路徑
“審慎對熱情的沖突是一場貫穿全部歷史的沖突”,如果說現實意識代表了藝術創(chuàng)作中客觀和理性原則的話,理想主義情懷則代表了創(chuàng)作者的主觀意識和激情,在創(chuàng)作現實題材電視劇時,現實意識和理想主義情懷不可偏廢,那么,尋求一條合適的融合路徑對現實題材電視劇的創(chuàng)作來說就十分重要⑤。在探尋的過程中,一方面要秉持真實、深刻的原則對社會真實生活進行如實的展現,以小見大地反映國家與時代的客觀進程以及人民內心的愿景,另一方面要在此基礎上進行藝術化的表達,以體現作品的審美價值。
(一)尊重現實的創(chuàng)作依據
尊重現實是創(chuàng)作現實題材電視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尊重現實首先要求作品符合生活邏輯,情節(jié)設計、人物設置、劇情走向乃至場景布置有現實依據,不懸浮于生活。要求雖看上去簡單,卻考驗著創(chuàng)作者對作品的精雕程度。《安家》在多個方面都體現出了尊重現實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例如在場景布置上,安家員工擁擠的集體宿舍、上下床的布置,以及要到屋外接電話的細節(jié)較為真實地反映了“滬漂”一族艱苦的居住環(huán)境和生存狀態(tài)。此外,作品在配角的塑造上也較為真實,例如劇中對上海本地員工朱閃閃的刻畫。劇中多次表現她家中逼仄的居住空間以及父母對她婚姻大事表現出的焦灼情緒,這完全是部分上海民眾生活與心態(tài)的真實寫照。包括同事為她起的“壁櫥公主”的外號,既彰顯了朱閃閃嬌滴滴的個性特征,又是對她只能睡在壁櫥中的成長背景的形象表現,調侃之中帶有些許心酸。第二要求是在創(chuàng)作中能夠客觀看待時代進程中國家發(fā)展的真實樣貌,不要浮夸的頌揚,更不要偏激的批判。《安家》中對故事發(fā)生地上海的展示,沒有刻意去表現它繁華時尚的一面,而是密切契合故事主題,將視線聚焦在了普通街道、弄堂、小區(qū)等生活區(qū)域里,展現了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平凡而真實的另一面。此外,在展示博士夫婦買房的情節(jié)中,創(chuàng)作者沒有刻意放大“博士買不起房”等社會輿論熱點,也沒有草率地對這個情節(jié)中的任何一方進行單方面的評判,而是將視線深入到了這個家庭中,向觀眾展示了女主人在家庭生活、育兒、事業(yè)上遇到的難題,以及她內心的痛苦、矛盾和無力,從而使觀眾拋棄了從前對博士群體的單一認知,對他們的生活有了客觀、深入的了解。
(二)以人為本的創(chuàng)作立場
在任何現實題材的作品中,現實的表達和理想主義精神的烘托都需要從人出發(fā),以人為本,彰顯人民所想,弘揚人民之愿。這樣的作品才是接地氣的,熱氣騰騰的。以人為本的創(chuàng)作立場首先表現在現實題材要關注當前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眾最為關切的事件、話題和內容。就當下來說,住房、子女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養(yǎng)老等是民眾關心的熱點話題。從精神層面上說,國家發(fā)展、民族認同、個體尊嚴等也是民眾試圖在現實題材作品中尋求共鳴的重要內容。許多優(yōu)秀的現實題材電視劇作品都完美地將民眾的物質追求和精神追求融合了起來,例如《雞毛飛上天》《大江大河》等作品,均是通過表現大時代中的人從解決溫飽問題到努力實現自我價值,尋求自我認同,再到為國家發(fā)展做出貢獻的過程,生動展現了當代中國人艱難的自我發(fā)展之路,極具現實意義的同時又散發(fā)著理想主義的光輝。“以人為本”的創(chuàng)作立場,還表現在現實題材的創(chuàng)作既要能夠通過宏大敘事表現大人物、大事件、大情懷,也不會遺忘掉社會中的小人物、小事情、小情感。因為觀眾既需要宋運輝式的宏大敘事來體驗壯闊的“改革風云”,也需要通過許三多式的平民敘事來尋求細膩的個體共鳴。電視劇《安家》就是表現小人物的典型。在一般人看來,房產中介算不上一個好職業(yè),有些人甚至還會對這個職業(yè)有些偏見。然而《安家》就從這一“不受待見”的群體入手,生動展示了當代房產中介人員的真實生活,也通過對買房群體的集體掃視,呈現了當代國人各階層、各領域的生存狀態(tài)。《安家》的敘事格局雖不如《雞毛飛上天》等電視劇宏大,但小而精地通過展現社會的某一橫切面,進而折射出了整個時代風貌,十分具有現實意義,彰顯了創(chuàng)作者以人為本的創(chuàng)作立場。
(三)善于反思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
反思意識是現實主義表達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作者需要對社會現象、心態(tài)和風氣進行客觀的評判,以防止對觀眾產生不良的價值導向。在這點上,《安家》中有幾處不盡如人意之處。例如第一集中房似錦的搶單行為,這是一種既不道德又不符合行業(yè)規(guī)范的錯誤舉動。創(chuàng)作者通過對在溫飽缺失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房似錦秉持的“生存法則”的直白描寫,體現了部分當代人對資源過度的爭搶意識和自私的“上進心”。然而面對這樣一種錯誤行為,創(chuàng)作者僅僅進行了直觀展示,其態(tài)度和立場卻并不明晰,既沒有給予批判,也沒有在后來的情節(jié)中使房似錦進行自我反省。
(四)不斷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作理念
“現實題材創(chuàng)作需要一種直面人生的真誠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需要扎根生活、揭示生活真實,現實主義既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法,更代表著一種美學風格與追求。”⑥作為備受當代觀眾關注的藝術創(chuàng)作,現實題材需要從多個維度積極地創(chuàng)新,才能恰當地將現實意識和理想主義情懷進行符合時展的融合。首先,現實表達和理想情懷的融合,需要創(chuàng)作者具備對新歷史、新話題、新題材靈敏的感知力,及時捕捉到社會發(fā)展中的新氣息。縱觀我國現實題材電視劇42年的發(fā)展軌跡,從改革開放題材作品《外來妹》(1991)到探討婚外情話題的家庭倫理題材作品《牽手》(1999)、青春題材《奮斗》(2007),再到反腐題材《人民的名義》(2017)和家庭題材的《小歡喜》(2019),這些現實題材電視劇不僅是鮮活的社會主流議題變遷史,更是時代精神和人民風貌的演進史,給不同時期的觀眾帶去了無盡的正能量。今天的現實題材創(chuàng)作,依舊需要創(chuàng)作者及時觸摸到社會發(fā)展的脈搏,立足現實,傳遞希望。第二,需要創(chuàng)作者根據社會、文化、經濟的發(fā)展,及時更新對事物的自我認知與價值判斷。例如在對當代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社會中評價女性多以溫柔、賢惠等傳統(tǒng)認知為標準,到如今,女性評價標準變得多元而寬容,《安家》中房似錦個性中的獨立、好強、倔強就彰顯了她別樣的當代女性魅力。單從社會對女性評價標準的變遷就可以看出,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創(chuàng)作者也要緊跟時代的發(fā)展,及時更新自我的價值判斷標準和體系,彰顯出創(chuàng)作者新穎的觀點與藝術個性。第三,需要創(chuàng)作者依據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積極更新創(chuàng)作手法。藝術創(chuàng)作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而需要根據時代和審美進行自我革新,不斷摒棄舊有落后的創(chuàng)作觀念,妥善調整、更新藝術創(chuàng)作理念,同時也要尊重觀眾的審美取向和審美水平。從這一方面說,《安家》在藝術創(chuàng)新上仍有需要提升之處,例如,在人物設置上仍沒有擺脫男主角動輒“富二代”的“套路”。劇中當徐文昌面臨著理想與現實的沖突時,這一段本應著重表現主人公在“失婚”和“失業(yè)”的雙重困境下如何突破重重阻礙實現人生“逆襲”,以此表現人物的成長,但作品在敘事中卻跳過了這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為徐文昌安排了一個背景強大的父親。人物從草根搖身一變成為富二代,而徐文昌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桶金”也來自于父親的暗中幫助,作品的勵志意味被大幅減弱了。
四、結語
《安家》是源自日劇《賣房子的女人》的改編劇,創(chuàng)作者在原作的基礎上做了許多本土化的處理,整體上較為成功,尤其是在表現現實和理想的關系上處理得比較恰當。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其作為一部現實題材電視劇,部分人物設置不夠新穎和部分劇情不符合邏輯之處。現實題材電視劇近年來愈發(fā)受到觀眾的重視與喜愛,這既是因為現實題材具有緊貼民眾現實生活的高度真實性,還因為作品通過藝術化的處理帶給了觀眾一種未來可期的希冀。因此,現實題材在創(chuàng)作上需要正確認識到現實意識和理想主義的辯證關系,以現實生活做依托,以理想主義精神進行價值引領,才能為觀眾帶來更多的“立足大地,仰望星空”的審美體驗。
作者:吳昊
- 上一篇:電影動畫音樂美學探討
- 下一篇: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典型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