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4 04:17: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理念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當前品德教育的理念
本文作者:黃東升工作單位:西南大學教育學院
2000年,品德教育伙伴組織公布了“有效品德教育的11項原則”作為評定優質品德教育的依據:(1)品德教育使核心倫理價值觀念成為優良品德的基礎;(2)必須對品德進行綜合的界定,以便把思維、情感和行為都考慮在內;(3)有效的品德教育要求采取一種有意識的、積極的、廣泛的態度,來促進學生在各個階段生活中的核心倫理價值觀念的形成;(4)學校必須是一個充滿關愛的社區;(5)學生要有機會參與道德行動以發展自己的品德;(6)有效品德教育包括有意義的、充滿挑戰的學術課程,這種課程尊重所有的學習者,并且幫助他們獲得成功;(7)品德教育應當努力發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8)學校全體員工必須是有學識的、有道德的公眾,他們有責任從事品德教育,努力奉行指導學生品德教育的核心價值觀;(9)有效的品德教育要求學校員工和學生都發揮道德的領導作用;(10)學校必須召集家長和學校所在的社區全面參與學校的品德教育活動;(11)評價品德教育應當注意評估學校有無公認的品德標準、員工對品德教育的支持和學生對美德的認可程度[4]。密蘇里大學教育學院的馬文•博克維茨教授也在最近的研究中歸納出了有效品德教育的八大要素:(1)學生得到了尊重和關懷的對待;(2)學校存在積極的角色榜樣;(3)有自律與發揮影響力的機會;(4)提供反思、爭論與合作的機會;(5)學校有明確的品德教育的目標和標準;(6)提供社會技巧的訓練;(7)提供實施道德行動的機會;(8)家長和社區的積極參與,有一個支持達到品德教育標準的大環境[5]。可見,他們都強調了正面和直接的道德教育,要求學校與社區、家庭在德育上的配合,以及努力促進青少年學以致用、踐行道德價值以形成良好的品德等特征。因此,課程理念應該圍繞優質、高效的特征來設計。課程設計理念是品德教育的首要步驟,如果仍存在隨性而為或僅憑經驗法則,實際已經顯示了失敗的端倪。課程設計理念是理論到實踐的重要橋梁。沒有理念的實踐是盲目的,而失去理念的理論則是虛幻的。相關調查表明,很多老師存在“反思”的迷失,諸多教育政策的推動也多半忽略“理念”而僅就“技術層面”進行宣導,因而容易導致“只見森林不見樹木”或者產生偏差的遺憾。所以,要推動品德教育,應該先掌握課程設計理念的精準性、針對性、實用性與可行性,而且,課程設計理念是動態的、生活的、多元的以及創造的基礎平臺,只有奠基于此平臺的品德教育才能彰顯其深度與廣度。品德教育的課程設計理念可分為課程觀、學校觀與社會觀三個面向,共計九個理念。
1.品德教育的課程觀(1)理念一:品德教育課程設計可以由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等類型組成,增強其多方面的教育目標。正式課程著重于認知層面,可以單獨設置課程,以利于有系統、有組織地進行完整的品德教育;非正式課程側重行動層面,多半運用于社團活動、周會或自治活動,與學生生活結合或進行隨機教育;潛在課程則較重情感層面,包括學校環境的軟硬件布置、校園氣氛與文化的營造,以及師生關系等均可產生品德教育的正負面效用。所以,品德教育可以由不同課程類型組成,達到強化其各個方面的教育目標。當然,針對學校的特性與實際需要,也可有不同的著重點,將品德教育在學校中準確定位。(2)理念二:品德教育課程設計必須掌握多方面的整合統一,包括認知、情感、意志與行動,使學生知善、樂善、行善,進而形成完整人格。在認知層面,可以依據知識、理解、應用,進而達到分析、綜合、評價等步驟,循序漸進以提升學生道德認知力;在情感層面,也有意識、珍惜、熱愛、反省等依序提升等不同重點;在行動層面,則可使學生經由體驗、意志、實踐,以養成道德習慣,最終形成品德。(3)理念三:品德教育課程設計應考慮背景、輸入、過程與輸出等因素,以建立多元且具有效能的教育歷程與成果。背景因素包括學校環境、社區特點、學生差異;輸入因素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等;過程因素包括目標、內容、方法、歷程性的測量等;輸出因素包括總結評價學生表現、教師表現、學校整體表現以及學校與社區關系。只有兼顧多重因素的課程設計,才能發展出具有特色、符合實際需要而且具有效能的品德教育。2.品德教育課程設計的學校觀(1)理念四:品德教育課程設計是以學生為主體,須讓其具有深入思考、情感分享與反復練習的機會,并引發其內在動機以達到自治自律。品德教育過程中可以由論辯、價值澄清、角色扮演、戲劇、閱讀、合作學習、服務學習等多元教學方式,使學生有深入思考、情感分享與反復練習的機會,進而由外在動力引發其內在動機,由他律進而自律。(2)理念五:品德教育課程設計,應將教師視為幫助學生探尋與充實生命意義的領航者,而且教師所應關切的是學生的內在善價值,而非外在成就。所以,教師是以尊重、關懷來啟發并引導各具特性的學生,教師也是主動、積極地將知識轉化的品德課程領導者,教師更是提供學生品德教育身教的行動典范。(3)理念六:品德教育課程設計是將學校定位為資源整合與發展平臺,進而連結學校、家長與社區,以營造學校———社區本位的品德教育特色。學校作為品德教育的社群,學校中所有成員都是社群中的一分子,一則彼此相互影響,二則每一分子都有責任與義務參與社群中的事務;另外家長與社區也是品德教育的支援與伙伴,以達到發揮家長、學校與社區相輔相成的效果。3.品德教育課程設計的社會觀(1)理念七:品德教育課程設計切勿流于意識形態的灌輸,而是對諸多視為理所當然價值的超越與反省。意識形態是指一種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單一價值灌輸,也是一種“由上而下”的社會控制心態,其包括性別、種族、宗教、階級、物種等,都有可能蘊含某種意識形態(包括偏見或刻板印象等),所以,品德教育必須時時透過反省、批判,以超越并消解意識形態。(2)理念八:品德教育課程設計是奠基于社會多元價值,經過溝通與論辯所形成的價值及規范共識。這個理念強調品德教育就消極面而言,必須免除各種意識形態的主宰與灌輸;就積極面而言,則是建立多元價值觀與容忍異見的精神。然而多元與容忍并不表示價值中立或缺乏立場,品德教育也是著重價值的引導與規范的建立,唯此價值與規范是經過溝通與論辯所形成的共識,以彰顯生命的共通性與卓越性。(3)理念九:品德教育的課程設計應同時激發理性與感性的交融,并兼顧正義與關懷的和諧。正義取向是強調公平、權利、理性等原則,而關懷則強調弱勢優先、補償、責任與感性。然而正義與關懷并非沖突或矛盾的概念,而是不同取向的發聲,更是相輔相成的互補概念,即由兼顧正義與關懷以營造真正和諧的品德理想境界。4.品德教育課程設計的檢驗準則依據前述的品德教育設計理念的課程觀、學校觀與社會觀,此羅列教育工作者在規劃品德教育時的自我檢驗準則。
(1)我的品德教育課程設計定位清楚嗎?是屬于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還是潛在課程?還是兼而有之?(2)我的品德教育課程設計是否兼顧認知、情感、意志與行動?(3)我的品德教育課程設計考慮周全嗎?是否納入背景、輸入、過程與輸出等因素的考量?(4)我的品德教育課程設計是以學生為主體嗎?還是只為了應付政策或者教學的績效?(5)我的品德教育課程設計對于教師有明確的定位嗎?有讓教師從中反省與修正的機會嗎?(6)我的品德教育課程設計有將校園納入考量嗎?學校整體氣氛對于品德教育是正向還是負向?我能善用資源并改善阻力嗎?(7)我的品德教育課程設計能免于意識形態的控制嗎?我是否時時思考自己背后所隱藏的或視為理所當然的價值?(8)我的品德教育課程設計是開放與容納多元價值的嗎?其是否可以由溝通以達到暫時性的共識,而非既定與單一的價值觀?(9)我的品德教育課程設計展現了正義與關懷之聲嗎?其凸顯了品德教育的涵義與價值嗎?我的品德教育課程設計的特點為何?與其他的課程有何不同與關聯?
“立人”教育理念研究
摘要:通識教育中蘊含著“立人”的教育理念,其根本旨趣是促進青年學生精神成人,擁有完整、獨立、自由的精神品格,能實實在在地立足于現實世界之中。通識教育要追尋“立人”教育的理念,需要有科學合理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優秀的通識教育師資隊伍和博大精深的大學文化為途徑來實現。
關鍵詞:通識教育;立人;精神成人
一、通識教育蘊含的“立人”教育理念
當前,大學教育在培養專業人才方面有顯著的成效,但專業教育的高度片面化和極端化也帶來了許多弊端,使得人才培養過于職業化、功利化。造就專才固然是大學應有之責任,個體在社會之中,職業謀生和生活需求也都離不開各種專門之學,但大學教育同時還承擔著促成青年學生“立人”的重要責任。而通識教育的根本旨趣正是關照人性,給予學生思想的充盈來對抗空虛,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生命的價值,獲得精神的成長,為將來的生活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內在基礎。真正意義上的“立人”是指個體精神成人,具體來說,是指個體具有完整、獨立、自由的精神品格,能實實在在地立足于現實世界之中,達到從“格物”到“立人”,獲得德性的完善和人性的尊嚴,并擁有追求美好、卓越人生的可能性。中國歷史上很多有識之士曾提出過“立人”思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魯迅先生在《文化偏至論》中的論述:“將生存兩間,角逐列國事務,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若其道術,乃必尊個性而張精神。”[1]個體的精神成人,以及獨立的品格和高貴的德行的形成,是其在真實生活世界中展開生命活動和獲得生命發展的必要條件,這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人立而后凡事舉”,正是因為如此,相對于大學的專業教育來說,通識教育更為關注個體生命成長的根本性問題。《大學》開宗明義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雖然儒家為學做人的三個綱領性表達不是針對現代大學的通識教育問題的專門論述,但由個人自身的精神和德性的完善推及到他人以至社會群體的觀點與通識教育的根本旨趣是有共通之處的。可以說,“立人”的教育理念是通識教育的根本屬性之一,一旦偏離這個最初的出發點,就可能背離初衷而無法實現通識教育的目標。大學面對的是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的青年學子,是鮮活的生命,大學階段也是青年學生德行和人格完善的關鍵時期,在大學時期接受的通識教育將成為其個體生命的根基和孕育個體思想、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大學教育給予青年學生的不應該僅僅是謀生的技能,更應引導個體成人,引導其走出自我中心、走向他者,將自我引向敞亮。
二、通識教育的現狀審思
通識教育強調的是整全、通達,注重精神的養成和人格的發展。個體只有將所學融會貫通,擁有開闊的視野和批判的精神,才能對自我和世界有理性的、客觀的分析和反思,才能對生命成長中紛繁復雜的事物具有獨到而深刻的洞察力和理解力,也才能真正地精神成人、獲得人格的健全與完滿。近年來,我國高校通識教育課程的發展與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識教育在各高校的建設已初具規模,但在探索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與“立人”的教育目標還相去甚遠。第一,一些高校對通識教育課程門類求多求全,卻沒有理清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導致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顛倒甚至混亂,通識教育課程設置不成體系,資源豐富卻仍無法達成通識教育目標。黃宗羲在《文史通義》中說:“載籍浩博難窮,而吾力所能有限,非有專精致力之處,則如錢散于地而不可繩之以貫也。”知識浩瀚無垠,況且現代社會信息日新月異,因此,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內在機理十分重要,必須圍繞大學的教育目標設定一條主線,再對課程進行系統的設置,避免“泛而不通”。第二,通識教育實踐過程中不乏矯枉過正的現象,部分高校通識教育以人文科學、社會科學類課程為主,忽略了自然科學類課程。人文社科類課程能培養自由的心靈、高雅的氣質,啟迪個體對人生基本問題的思考,但人類歷史演進中沉淀下的精神文明和文化財富是多方面的,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了解自然科學技術成果及其在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形成基本的科學素養對個體的認知和發展也是十分必要的。第三,通識教育的實踐效果差強人意也是一大通病,很多高校僅僅將通識教育課程當成專業教育的補充,通識教育課程授受不足,加之其地位和考察要求不如專業課,使得通識教育的實際境遇較為尷尬,學生也不夠重視,不但沒有掌握課程知識,課程的“立人”價值也無法實現。當然,除了上述情況,我國大學通識教育還存在一些其他問題,如通識教育目標不明確、師資隊伍建設跟不上、課程教授知識和技能訓練趨向明顯等。這些問題不解決,大學通識教育“立人”的教育理念也無從談及,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反而成為學生的負擔,浪費學校的資源,久而久之,大學通識教育的價值也將受到社會各界的質疑。
英語教育生態理念探析
[摘要]當前地方高校英語教育專業的發展面臨著諸多外在挑戰,其專業內部各體系之間也存在著若干問題。本文從教育生態理論和外語學科教育理論出發,以國外外語教育專業教育模式為比較參考對象,提出了地方高校英語教育專業的三元融合教育生態發展理念,并對其內涵以及內在作用機制和生態關系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英語教育專業;三元融合;教育生態理念
一、引言
地方高校英語教育專業擔負著為地方培養合格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師的重任,對我國基礎英語教育改革和可持續發展起著重大的影響作用。然而幾十年的發展至今,許多地方高校仍然沒有實現“英語+教育”的融合與共生,英語學科與教育學科“兩張皮”的現象非常明顯。部分教師和學生根深蒂固地認為,只要打好英語語言基本功,自然就會當英語教師。正是在這一傳統理念的影響下,相當部分地方高校英語教育專業學科屬性定位模糊,課程設置同質化,“多校一面”,教師特色教育課程嚴重不足,再加上目前地方高校處于應用轉型期,“去師范化”傾向明顯,英語教育專業面臨著嚴重的發展困境。要扭轉這一困局,首先必須轉變教育理念,既要著眼于國家高等教育大變革和全國英語專業建設、發展這樣一個大的生態環境,更要細處審視自己所處地方的小生態環境,明確英語教育專業交叉學科所屬類別,分析專業建設和發展中各影響因子間的關系和相互作用,實現科學的、生態的、可持續性的發展。本文從教育生態理論和外語學科教育理論出發,以國外外語教育專業的教師教育體系為比較參考對象,提出了地方高校英語教育專業的三元融合教育生態發展理念,并對其內涵以及相互作用機制和生態關系進行了探討。
二、概念界定“理念”
一詞最早隸屬于哲學范疇,來源于古希臘語(edios),意思是指“觀念”“理性概念”。蘇格拉底認為,“理念作為模型存在于自然之中”,“每個理念只是我們心中的一個思想,所以只有單一的理念”[1]。這之后包括柏拉圖、康德和黑格爾都曾對“理念”進行過辨析和闡述。現代社會人們對“理念”的認識相對簡化,根據學者韓延明的理解和總結,“理念”是人們經過長期的理性思考及實踐所形成的思想觀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學信仰的抽象概括”[2]。教育理念是關于教育發展的一種理想的、永恒的范式,“是人們對于教育現象(活動)的理性認識、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觀念和教育哲學觀念,是教育主體在教育實踐、思維活動及文化積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教育價值取向與追求,是一種具有相對穩定性、延續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認識、理想的觀念體系”[2]。可見,教育理念是一種理性認識的成果,它源于人們對教育實踐和現實的思考,又用以指導教育實踐。當前國際社會有十大同行教育理念:以人為本的理念、全面發展的理念、素質教育理念、創造性理念、主體性理念、個性化理念、開放性理念、多樣化理念、生態和諧理念以及系統性理念。外語教育理念是教育主體基于語言的“異質性”特征和人性的“相通性”特點在外語教學實踐及教育思維活動中所形成的對“外語教育應然”的理性認識和主觀要求,具體表現在對外語教育宗旨、外語教育使命、外語教育目的和目標、外語教育要求、外語教育原則等方面的理性認識成果。
法治理念教育講話
同志們: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市委政法委關于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深化專項整活動”的會議精神,進一步提高檢察隊伍的整體素質,切實解決當前執法活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檢察機關更好地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更好地履行法律監督職責,為我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法治保障,我院這次動員大會是經院黨組會議研究決定召開的。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市委政法委“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會議精神和市院具體工作部署,進一步鞏固“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的成果,結合我院實際,對全院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做出統一安排和部署,動員全院干警立即行動起來,在全院迅速掀起“法治理念”教育活動的熱潮。通過抓“法治理念教育”工作,集中解決制約我們檢察業務發展和形象問題的一些根本性問題,在全院切實營造起抓工作、干實事、謀發展的良好氛圍。
下面我代表院黨組講如下問題:
一、深刻認識當前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
在全院干警中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持續不斷地加強政法隊伍建設,提高檢察機關執法能力的重大舉措,對于增強執法者的法治理念,更好地實現公正執法、一心為民的要求,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深入實施,有著現實和長遠的重大意義,也為深化“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專項整改活動提供了新的切入點和推動力。同時,深化專項整改活動,是鞏固、擴大去年專項整改活動成果的需要,是大力預防、糾正執法不公正、不規范、不文明問題的需要,是進一步改善政法機關的形象、提高法律公信力的需要,也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提供了成果轉化的著力點。我們要清醒看到工作和隊伍中存在的問題,充分認識執法能力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的長期性、艱苦性,深刻理解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深化專項整改活動的重大意義,以對黨的政法事業高度負責、對廣大政法干警政治上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組織開展好“教育”和“整改”活動。
二、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深化專項整改活動的主要任務和目標要求
中職STEM教育理念研究
摘要:當前社會人才競爭激烈,企業所需的人才已從以往的單一型人才改變為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新興的STEM教育強調多學科融合教學來培養綜合型人才。筆者所在單位作為國家級中職示范校建設單位,已經開展了STEM教育的實踐和探索。本文以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制作為例,探究了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中職教育教學模式,為STEM教育的進一步推廣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STEM教育;中職教育;教學模式;融合教學;復合型人才
STEM教育是一種跨學科教育形式和新的整合教育模式,它將科學、技術等多學科進行跨學科整合,強調和倡導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和有機結合,引導學生綜合運用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思維方式,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與遇到的問題、實踐經驗緊密聯系,旨在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培養出具有競爭力的復合型創新人才。我國STEM教育起步相對較晚。余勝泉等人對整合性STEM教育展開研究,總結了STEM教育的核心特征。謝麗等人以課程設計的形式開展了STEM教育的實踐研究。我國已將STEM教育列入國家課程標準體系,2017年,中國教科院了《中國STEM教育白皮書》,旨在促進我國的STEM教育發展,培養出適應未來發展的綜合型人才。中職教育側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工程探究能力,在中職教育課堂中引入和開展STEM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并在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本文以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制作課程為例,探究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中職教育教學模式,推動STEM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一、STEM教育融入中職教育的意義
有一道經典的STEM題目:一只熊落入深坑,坑深19.617米,下落時間為2秒,請問熊的顏色?初看該問題的學生往往感覺無從下手,根據所給的條件,可求出該地的重力加速度為9.808m/s2,只有南、北極的重力加速度最接近該值,且只有北極有熊,為白色,故題目中熊的顏色為白色。這道題目綜合了物理和地理等學科知識,可以從此看出,學科整合已成為STEM教育的核心特色之一。中職教育在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綜合運用多學科理論解決實際工程技術問題,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STEM教育理念為中職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成為中職教育一個新的重要落腳點,其倡導學科融合,以問題解決為導向,通過項目式學習等方法探索解決有關技術問題,提高學生的創新探究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出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和競爭的復合型創新人才,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夢的實現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二、基于STEM教育的教學模式探討
教育理念對體育教育的啟示
摘要:近年來,中國青少年體質狀況下降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所以,在學生時代體育課和其他課程一樣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首先梳理了約翰•洛克的教育理念,進而分析洛克的教育思想對我國體育教育的重要啟示。
關鍵詞:約翰•洛克;教育理念;體育教育
約翰•洛克是英國17世紀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學家和教育家。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人類理解論》和《教育漫話》等。在《人類理解論》中,他探究了人類思想的本質和人類認知世界的過程。在《教育漫話》中,他提出了獨到的教育目標和內容。本文旨在分析洛克的一些教育理念,以及對我國體育教學的意義和啟示。1692年,洛克發表了他的著作《教育漫話》。他的教育理念主要反映在該著作中。在當時,洛克的教育理念被視為家庭教育的標準,而且,他的思想很快傳播到了其他國家。近年來,我國學者對約翰•洛克的教育理念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吳珠麗著重討論了洛克所主張的教育的作用、目的和方法。繼而闡述了洛克提出的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和知識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原則。她指出洛克強調在教育中要加強體育教育、以人為中心的道德教育、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等重要理念(吳珠麗,2008)。姚紅玉通過研究發現,洛克非常重視兒童的身體鍛煉,反對對兒童嬌生慣養,認為“身體對于任何事情差不多都是可以受得了的”,“大多數兒童的身體,都因嬌生慣養之故弄壞了,至少也受了損害。”“身體也要練習勞苦,這樣去把他們的身體與精神弄飽滿、安適與健壯。”(姚紅,2001)。張愛紅通過研究指出,洛克把培養小紳士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精神設為體育教育的價值目標,主張通過日常的身體養護措施、自然的戶外運動和精心設計的身體活動來塑造兒童健壯的體格,通過系統的體育訓練、道德培育和智力發展來鍛造兒童的體育精神(2013)。總的來說,大多數學者從理論的角度研究了洛克的教育思想。他們分析了思想的內容和本質及其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響。但是,目前很少有學者研究過他的思想對青少年體育教育的影響。本文將試圖具體說明洛克教育理念對我國體育教育的啟示。旨在為我國的體育教學提供參考,以改善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因此,這項研究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1洛克教育觀中與體育教育相關聯的重要思想
在他的論著《教育漫話》中,洛克認為教育十分重要。它甚至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發展和繁榮。他說:“在我們遇到的所有人中,只要對他們進行良好的教育,十分之九的人是好的,正是教育使人類產生了巨大的變化。”(1985)。洛克在書中明確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1.1促進體質、道德和知識全面發展的教育原則。在《教育漫話》中,洛克明確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向善,有用和有能力的紳士。他具體闡釋紳士教育涉及三個方面:體育教育,道德教育和知識教育。他強調要將這三個方面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他認為體育教育是培養紳士的重要前提。強健的體魄為培養堅強勇敢的紳士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可以說,在西方教育史上,洛克“首次構建了‘體德智’三育教育體系,把體育置于三育之首使之成為貫穿于紳士培養始終的教育手段”(張愛紅,2013)。在洛克看來,排在第二位的是道德,而知識處于第三的位置上。這一排序與我們通常所說的德智體的順序有很大的不同。1.2在課程設置中強調體育教育的重要位置。在課程設置方面,洛克特別強調了體育教育的重要性。洛克當過醫生,這也許是他重視體育教育的一個原因。在西方國家,他是第一位具體闡釋和大力提倡體育教育的教育家。他把體育教育明確地放在了學校教育的第一的位置上。在《教育漫話》中,他首先指出“健康的大腦存在于健康體魄中,這是對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幸福的狀態的雖短但卻是最完美的詮釋(1985)。他曾說過,健康的體魄對我們的事業和幸福是何等重要,這種重要性實在是太明顯了,無需任何證據來證明它。他主張用“自然的戶外活動和精心設計的身體活動來塑造兒童健康的體格,通過系統的體育訓練、道德培育和智力發展來鍛造兒童的體育精神。(張愛紅,2013)”。首先,為了培養孩子們的良好的體育運動的習慣,他們必須在適當的年齡參加多種體育訓練活動,其中包括游泳、騎馬、劍術和跳舞等。通過學習和訓練,孩子們可以培養對體育的興趣,從而培養良好的終生受益的生活習慣。他強調由于孩子們的體質上的差異,不能用整齊劃一的方法來訓練孩子們。教師必須在實施體育教育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總之,洛克認為,對孩子來說,想要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就必須從小就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
2洛克的教育觀對我國體育教育的啟示
通識教育理念研究
一、理論探索:通識教育與經典教育的互惠關系
通識教育是20世紀在美國發展的課程規劃概念,源于解決高等教育日漸專門化、專業化的弊病,希望從課程的綜合性與整體性著眼,彌補主修制學生所學專、窄之不足。目前的通識教育有兩種進路,一是要求學生對主修以外的學科有所涉獵,二是要求學生應該共同關注的問題作為學習內容。經典教育則是一種歷史范疇,在中西方教育史上從未間斷以經典名著為載體的教育活動。經典應具備以下特征:具有超越時空、意識形態的思想、歷史、文化、學術價值;具有探究人類基本問題的現實價值;能耐受時間考驗和時代選擇;語言表達須具有獨特美。從世界范圍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名著課程成為現代經典教育的起點,此后,經典教育及名著閱讀運動漸次成為通識教育的一部分。(一)經典教育是通識教育的關鍵中國的經典教育傳統源遠流長。檢閱中國文化傳統的形成及教育史的變遷,會發現文化傳統的復歸與抗爭都幾乎與經典的闡釋相關,這是因為中國古代教育的目標也表現出鮮明的儒家價值理想,即: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這與當代意義上的“通識教育”頗有相通之處。“通識教育”也注重學生心性的修煉、強調學生視野的整體性及其尋根意識,其目的是使“人”真正“成人”,成就現代“文明”之人。何謂“文明”?即使人們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的人文精神、公序良俗、倫理道德自覺規范自身行為,然后用教化的方式推廣至天下。顯然,教育的任務之一就是讓學生接受文化,而經典是凝聚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靈魂和人類社會的精神給養的文化寶庫,因此,推行通識教育,絕然離不開經典教育,尤其是以人文經典為載體、注重人文化育的那部分教育。(二)通識教育、經典教育的相通:超越功利與實用,異于專業教育一般認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是兩種相異的教育模式,兩者一“通”一“專”,一“博”一“深”,但從本質上說,卻是源于對“教育”二字的不同理解。專業教育重在“教”而非“育”,培養學生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實際技能的培養,為學生未來就業做準備,表現出技能性、專業性、專一性的具體特征。而通識教育重在“育”而非“教”,注重學生的心靈自由和精神生活,倡導宇宙和諧、善待生命的教育,為學生做人做準備,具有自由性、多樣化、精神性的具體特征。通識教育培養的學生不應該是高等教育流水線的具有相同規格的“產品”,而是具有全面人格的“鮮活”的人。從這個角度而言,兩者的結合才是對學生全面的教育。而“經典”是人類科學中具有持久震撼力的典籍,是反映人類世界共同訴求的智慧精華,如果學生以經典的閱讀和學習作為通識教育的載體,必將促進經典智慧文化的活化與創新,這是一種面向未來的重建與創造。(三)通識教育應將東、西方經典文化教育緊密聯系要在高校通識教育過程中實施經典教育,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是如何遴選經典。在人類文明史上,書籍可謂浩如煙海,究竟哪些書籍可以歸入大學生不可不讀的經典作品范圍呢?西方世界主要把那些經過歲月淘洗仍然煥發著理性光輝的文學、神學、哲學、歷史作品視為經典,這些作品一般以拉丁語或古希臘語寫作完成,如《荷馬史詩》,這類作品很少受政治道德或意識形態的束縛,超越了國別、地域,其影響體現出世界性的、普遍的、開放的特征。相比而言,東方各國的經典則在宏富的學術、思想、文化價值之上,還應著重強調其倫理與政治價值。因此,東方世界的經典一般受制于主流意識形態的限定。如中國的許多經典就是以鮮明的政治、倫理價值為本位的,帶有很強的實用功利特征,如《論語》。中國歷史上的“焚書坑儒”及“文字獄”和多次禁書運動,表現出古代學術思想受政治干預的不獨立性,這是我國傳統經典生成過程中不可回避的一點。這就要求教育者實施通識教育的時候,必須考慮文化的多樣性,帶有全球視野。因此,就學習者最重要的兩點———“德性”和“智識”而言,“崇德返本”就不能僅限于中國經典甚至儒家經典,“窮智見德”亦不可僅限于西方經典甚至數理邏輯,而應窮本溯源,將東、西方經典文化統籌起來,以避免造成學生單一的思維和狹隘的視野。
二、實踐應用: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通識教育課堂
在經歷資料搜集閱讀、學習國內外著名高校通識課堂視頻或實景觀摩,及理解、領悟通識教育相關理念的基礎上,我們開始了課堂改革的及人文經典課程的探索實踐工作。具體實施時,則以本校的通識教育素質拓展選修課作為課程體系構建基礎,主要涉及的中國經典如《論語》、《老子》、《莊子》、“四大名著”、《史記》、《牡丹亭》、《傳習錄》,外國經典則如《理想國》、《圣經》、《莎士比亞全集》等,帶領學生閱讀經典名著,構建人文科學與文化類通識課程的教學模式。(一)經典課程的實施理念及實踐特征:讀作品、悟文化、啟思維課程所涉及的中外經典,在不同時代、不同讀者對經典作品的解讀會呈現不同的閱讀價值。因此注意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注意對作品當代意義的深入挖掘及闡發;二是綜合擇取學生閱讀實際及教育需要的經典作品納入課程構建。三是將授課重點放在“感悟品讀”、“思想啟蒙”及“思維訓練”等幾個層面。教師引導學生以發現、探究的眼光進行學習,注重問題意識,使課堂小組討論變為常態化,鼓勵學生形成自己的觀點,同時鼓勵學生組建和參與文學社團,進行文學創作,甚至自編自演戲劇作品等。在涉及中外經典作品反映的共通問題時,則采用比較式閱讀討論的方法,引導學生尋找中外人文典籍的契合部分,置入人類歷史大背景中思考問題,可以進行橫向比較,如選取中西思想、文學、文化的不同視角,也可以從縱向的歷時比較著手,探索一段時間中西方文化的大變局,以促進學生跨文化比較思維能力及理性思維的形成。(二)不同課型的構建:大班講授、小班研討與讀書會相結合根據不同的授課內容和選課規模,我們設計了不同的授課類型,如90-150人的大班授課模式,重在導讀、導思,注重文化精神的傳承;30-50人的小班精研精讀授課模式,重在精讀精研及對原典精義的闡發;討論式課程授課模式,重在學生的思考、表達。此外,經過教師一定時數的集中講授后,增加小組展示環節;另外,我們還鼓勵學生參加讀書會。我們認為,最有效的經典閱讀方法就是團隊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大家有計劃地開展閱讀、討論與分享,會形成經典閱讀的文化氛圍。(三)教學模式的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引入通識教育改革理念,突破傳統的單向式教學模式(文學邊緣化、求學功利化、講授刻板化),以學生的“學”作為教學中心。倡導以學生的閱讀和學習、思考為重心,訓練學生閱讀經典和解析原文的能力,倡導“鮮活”、“寬松而自由”的啟發式課堂氣氛;從通識教育理念、通識課程模式、通識課程考核等多方面提高課堂實效性,鼓勵學生從日常經驗常識上升到理性反思的高度,注重學生質疑、思辨、自主閱讀、獨立思考能力,做到既嚴謹審慎、精益求精,又勇于探索、協作共贏。
三、學習效果:以“學習過程”為考察重點
與通識教育理念相契合,根據現行課程教育目標,我們將人文經典類同時課程進行了考核方式的變革,即改變原來專業課考試時的閉卷及“一考定總分”的課考試方法,而采用多維考察的方式,重點監控學生的課堂學習過程。(一)提高平時成績權重課程考核方法和支撐手段方面,大幅度提高平時成績比重(占總成績的60-70%),達到動態、靈活、綜合監控學生學習過程的目的。具體測量時,則注重考查學生課堂互動、小組討論及質疑及表達觀點等綜合表現,并增加讀書隨筆、研究報告、札記、心得等環節,鼓勵學生探尋當地文化遺跡、介紹家鄉名人或文化、參與名家講座等文化活動,使過程考查成為促進學生常態學習的抓手。(二)期末考查樣式多樣化期末考查以學生的閱讀量、思維能力及書寫、文字表達能力作為主要考核內容,尤其強調學生的高閱讀量和寫作分享。因為經典與流行文化不同,尤其是那些經過歷史長河洗刷的古典名著,語言多艱深難懂,讀者如果不細心、耐心達到一定的閱讀量,是無法理解經典意味的。同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經典的價值之一是使每位閱讀者都有自己的內心體驗,當學生們對生活有所感觸時,也就是開始領會經典意蘊的時刻,這時他們會迫不及待地與他人分享,這種情形下的寫作也就容易產生與眾不同的感悟與收獲。此外,我們還提供多個思維角度或多種問題請學生自選回答,并且允許平時成績前20%的同學不用直接參加考查,而是自我測評的創新試題形式匯報學習情況,鼓勵學生展示最自信的一面。(三)學生學習效果的初步呈現我校采用自由選修、分布必修、核心課程相結合的通識課程開課方式。不同專業的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自由選修課程,獲得了較多的交流機會,從每年的選課情況來看,開課規模有供不應求的局勢。從課堂表現看,教師考慮了學生的興趣,轉變教學模式,不用再講臺上一站到底,而是增加了更多即時互動環節;學生上課亦不再流于“混學分”的形式,而是積極參與互動,訓練了思維,真正從經典教育中有所創獲。從所提交的考查作業情況看,學生的作業做得比較用心。四、結束語以上所言僅僅是對課程的初步嘗試,許多工作尚需進一步探索、完善,如經典的選取、閱讀、闡釋、解構與重構等尚需摸索;課程實施的規范化、長效化、制度化仍需加強;不同經典對應的不同教育目標及閱讀方式尚需理清。當然,作為高校教育事業中的系統工程,僅靠通識理念和零星的課堂實踐是遠遠不夠的。在瞬息萬變、資訊高度發達的21世紀,大學生的閱讀日趨數字化、功利化和快餐化的今天,需要各級學校、教育者及部門的通力合作。如中小學如果也開始注重通識教育及經典文化教育,高校如果能夠吸引各學科的教授主動承擔引導學生經典學習的任務,各級學團組織如果能夠自覺把提倡經典閱讀納入文化教育及思政工作建設軌道;各級圖書館如果能夠積極做好“讀什么”和“怎樣讀”的服務工作……凡此,皆能為學生提供經典教育服務。經典教育僅僅是開放在通識教育大花園的一朵小花,但卻是那朵開放的最美麗、最典雅的人類智慧之花。真正的經典與經典的教育,二者應該是互為表里的,教師可以思想去激勵、煥發思想,以智慧去鍛造、啟迪智慧,學生則具有家國天下的寬廣胸懷,能夠立足時代又超越時代,扎根現實又超越現實,關懷社會又反思社會,這正是“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具體內涵,也是學校育人的根本。從這個意義上說,通識教育所負擔的“全人教育”職能,必然歸于對經典的活化與創新。因為,經典是彌足珍貴又經時間考驗的人類智慧結晶,只有基于不斷累積的前人文化資源和智慧基礎,我們后來人才得以不斷地反省自身,進而批判與改正、創造與重建,獲得綿延不絕的精神資源。
幼兒實踐活教育理念
南京市鼓樓幼兒園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于1923年創辦的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所開展教育科學研究的幼兒園,距今已88年。鼓樓幼兒園在陳鶴琴先生教育思想的引領下,學習、繼承和發揚陳先生的教育理念,激勵自己規范教育行為,實踐陳先生的教育主張,將“活教育”思想運用到日常教育生活中去。陳鶴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他認為,學前兒童是在周圍的環境中學習的,應該以大自然大社會為中心組織課程。學前兒童周圍的環境不外乎兩個方面:大自然和大社會。自然環境包括植物和各種自然現象,如春天的桃花、杏花、揚花、柳絮,夏天的雷鳴電閃、蜻蜓荷花,秋菊冬雪等。如今鼓樓幼兒園的孩子依然關注身邊的自然環境,關切著周圍的生活的變化!教師也在孩子們的發現中實踐著陳先生的“活教育”主張!
一、直接的經驗,自動的研究
陳鶴琴先生說:“最寶貴的是孩子們自動研究的精神可以獲得直接的經驗,這是學習的有效途徑。”他提倡教師要培養孩子樂于學習、好奇探索的態度。美麗的玻璃畫一個下雪天的午后,教室里熱騰騰的,窗戶的玻璃上都蒙著一層水汽。輝輝吃完飯,把自己的小椅子搬到座位上,跪在椅子上向外看,卻什么也看不見。他伸出一只小手在玻璃上擦了一下,外面的東西看清了,他就將小腦袋貼在那里往外看。這時燕燕也吃完了,她看到窗戶上輝輝手擦過的痕跡,也用小手在玻璃上畫起來,并對輝輝說:“輝輝,看我畫的圣誕樹。”輝輝也用手指畫起了畫,不一會兒,玻璃邊聚集了很多的小朋友,在有水汽的玻璃上寫寫畫畫。老師看到了,覺得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繪畫方式。于是,老師也走到孩子們的中間和他們一起來畫畫,過了一會兒玻璃上畫滿了各種各樣的圖案。沒有地方畫了怎么辦呢?大家建議一起朝玻璃上哈氣!孩子們再次用手在玻璃上點點畫畫……兒童天性活潑好動,自發的興趣便是兒童認識社會、認識自然的基礎。教師要善于激發孩子對事物的興趣并保持其好奇心,培養他們通過觀察、實踐來發現問題、仔細思考并找出答案的能力。教師要充分調動孩子活動的積極性,鼓勵孩子主動探索。通過這種親身體驗,孩子加入了主動學習的行列,這種學習將會使他們記憶深刻而牢固。
二、教師應當是孩子的朋友
大雨,我來啦!快入夏了,天氣真的是說變就變,剛才還有太陽高照,可轉眼就烏云密布,下起了傾盆大雨。正在吃點心的孩子們站起來想看看外面是什么樣子,有一些按捺不住好奇心的小朋友,已經站到門外面去伸手“攔截”小雨點,有的想把頭伸進雨中感受一下。老師看出孩子們非常想體驗一下在大雨中的感覺,于是對孩子們說:“想不想到雨里踩泡泡?”孩子們歡呼雀躍:“想!”教師請想去的孩子穿好雨衣,卷好褲腳,從門口出發跑到對面的長亭里再跑回來,這大約需要十秒鐘的時間。孩子們一邊喊著:“啊,大雨,我來啦!”一邊勇敢地穿梭在雨中……陳鶴琴先生認為:“教師應當是孩子的朋友!”對于孩子來說,自由的才是快樂的。因為孩子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喜歡探索、喜歡自由,只有滿足孩子的這些心理需要,使孩子的心靈處于放松自由的狀態,才能讓孩子真正感受到充實和快樂。當老師真正把孩子當朋友,并與孩子一起游玩時,孩子獲得的不僅僅是快樂,更有發展。
三、課程需預先擬定,也可臨時得以變更
博雅教育理念與鋼琴教育融合思考
[摘要]博雅教育理念對于人類自由思想的追求,及其在中西方文化語境和音樂教育領域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都確證了博雅教育理念與鋼琴教育相互融合這一論題的合理性。基于高等院校鋼琴教育中存在的某些現實問題,當下對于博雅教育理念以及藝術教育傳統的追溯,更像是倡導一種回歸,幫助過于急躁和功利化的當代藝術教育回歸到以人為本、自由包容、修身立德的原點之上,以此指引高等院校鋼琴教育實踐更好地向著海納百川的高等教育之境發展。
[關鍵詞]博雅;鋼琴教育;多元融合
博雅教育理念與鋼琴教育相互融合這一論題的提出,源于當前高等院校鋼琴教育中存在的某些現實問題,也源于博雅教育理念對于人之自由思想的追求,及其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所以,追溯這一教育理念在中西方文化語境中的思想根源,會有助于引導當代鋼琴教育者認真審視和分析當前高等院校鋼琴教育的現實問題,進而探尋一條面向傳統的現實發展道路。
一、博雅教育理念及其藝術教育的思考
博雅教育觀念(LiberalEducation)在西方社會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liberal一詞本身就有“自由”“涵養心靈”的意義,在古希臘學者看來,人們之所以追求知識,是為了發掘自身心智的潛能,也是為了實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亞里士多德就曾經提出德智體美協同發展的思想,以此激發人類自身蘊藏的多元潛能;柏拉圖則認為,“人的一切知識都是由天賦而來,它以潛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靈魂之中”,“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恢復人的固有知識”[1],是為了喚醒每個人天賦中被給予的那部分自然動力。可見,在博雅教育的觀念中,人類知識的各個門類具有相互協同、相互融通的重要價值,不偏廢任何一個方面,才能培育出具有完整而豐富心智的自由人。西方社會對于藝術教育的強調,也正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的。在柏拉圖創立的阿加德米學園中,音樂、幾何、天文、算術作為主要課程被教授。古希臘時代的音樂學科,事實上是一個包含聲學、詩學等多種藝術類型的綜合范疇,在柏拉圖看來,不論是對聽覺美感的追求,還是音樂技藝的錘煉,最終目的都是要培養一顆充滿豐富感受力的心靈。因此,西方文化語境中的“博雅教育”觀念,從誕生之初,就有著形而上的內涵,倡導從完滿人生的角度審視藝術教育,這為當前高等院校鋼琴教育帶來了重要啟示。這種教育理念在中國傳統教育觀念中也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脈絡。儒家學說素來將以“禮、樂、射、御、書、數”為代表的“六藝”作為主要教育科目,這六大科目從各自的角度出發,共同服務于“禮”“仁”等儒學準則,其最終目的在于通過教化和修煉,幫助一個自然人成長為符合社會準則的理想的人。在這其中,“禮樂”被置于突出地位,占據儒學傳統的核心位置。可見,“樂”之于“禮”的重要性,儒家希望將音樂中蘊藏的中庸思想和文化傳統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傳遞給大眾,通過音樂陶冶人的性情,以實現修身立德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以“仁義禮智”為最高訴求,儒家又將這套修養心性的思想傳統注入到音樂藝術中來,使音樂跳脫出單純的音樂審美,得到思想境界上的升華。可見,在中西方教育思想發展史上,音樂教育以及對音樂的學習,都是主要著眼于人的發展和成長,并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性和工具性的存在。因此,我們更有必要立足于當代中國高等院校鋼琴教育的現實狀況,以這種傳統教育理念來重新審視鋼琴教育,有利于匡正教育實踐中存在的諸多問題。
二、當前中國高等院校鋼琴教育與博雅教育理念的融入
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研究
1引言
隨著我國科技、經濟、文化等多項事業的飛速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也蒸蒸日上,正逐步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由九年義務教育變為高中階段教育,免收學費,我國教育發生著歷史性的轉變。時代不斷在進步,我們的知識體系也隨之而更新,因而傳統的教育方式在適應新時代科技進步的同時也應跟上發展的腳步。高考模式不斷在完善,學生教材不斷在更換,教師的教育方式不斷在變化,在創新,這些就是最好的證明。因此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正在不斷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文化歷史的變遷。
2教育方式的突破
2.1轉變教育方式
我們的教育視線中出現了一些尷尬的現象:一些大學生不專心于自己的學業,不關心國事天下事,上網只是為了聊天、玩游戲或看電影,甚至其中一些學生連基本的時事常識也不清楚;有些大學生雖然關注形勢政策,但由于自身學識、閱歷、方法等方面的局限性,不能正確地把握形勢政策;有些學校在教育教學方面不夠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只注重成績,而不注重道德、倫理、社交、禮儀、修養、氣度等的培養。只有通過教育形式的轉變才能使我們所提倡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實,最終實現全民的素質提升。因此,轉變教育方式勢在必行。近年來,應屆大學畢業生一直面臨著就業困難的問題,從許多大學生因沒有工作經驗而落聘可以看出,固有的教育形式必須轉變。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認真地思考如何能讓學生擺脫畢業即失業的尷尬境遇,這是我們肩負的巨大責任。傳統的教育只教給學生知識,缺少對能力的培養,實施素質教育便成為空談。為此應推崇“學習+實踐+學習”無縫對接的新模式,將就業思想貫穿于學生學習生涯的始終,注重培養學生素質修養,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以達到工作崗位的要求和目標[1]。
2.2創新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