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理念研究

時間:2022-05-18 03:26:54

導語:通識教育理念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通識教育理念研究

一、理論探索:通識教育與經典教育的互惠關系

通識教育是20世紀在美國發展的課程規劃概念,源于解決高等教育日漸專門化、專業化的弊病,希望從課程的綜合性與整體性著眼,彌補主修制學生所學專、窄之不足。目前的通識教育有兩種進路,一是要求學生對主修以外的學科有所涉獵,二是要求學生應該共同關注的問題作為學習內容。經典教育則是一種歷史范疇,在中西方教育史上從未間斷以經典名著為載體的教育活動。經典應具備以下特征:具有超越時空、意識形態的思想、歷史、文化、學術價值;具有探究人類基本問題的現實價值;能耐受時間考驗和時代選擇;語言表達須具有獨特美。從世界范圍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名著課程成為現代經典教育的起點,此后,經典教育及名著閱讀運動漸次成為通識教育的一部分。(一)經典教育是通識教育的關鍵中國的經典教育傳統源遠流長。檢閱中國文化傳統的形成及教育史的變遷,會發現文化傳統的復歸與抗爭都幾乎與經典的闡釋相關,這是因為中國古代教育的目標也表現出鮮明的儒家價值理想,即: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這與當代意義上的“通識教育”頗有相通之處。“通識教育”也注重學生心性的修煉、強調學生視野的整體性及其尋根意識,其目的是使“人”真正“成人”,成就現代“文明”之人。何謂“文明”?即使人們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的人文精神、公序良俗、倫理道德自覺規范自身行為,然后用教化的方式推廣至天下。顯然,教育的任務之一就是讓學生接受文化,而經典是凝聚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靈魂和人類社會的精神給養的文化寶庫,因此,推行通識教育,絕然離不開經典教育,尤其是以人文經典為載體、注重人文化育的那部分教育。(二)通識教育、經典教育的相通:超越功利與實用,異于專業教育一般認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是兩種相異的教育模式,兩者一“通”一“專”,一“博”一“深”,但從本質上說,卻是源于對“教育”二字的不同理解。專業教育重在“教”而非“育”,培養學生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實際技能的培養,為學生未來就業做準備,表現出技能性、專業性、專一性的具體特征。而通識教育重在“育”而非“教”,注重學生的心靈自由和精神生活,倡導宇宙和諧、善待生命的教育,為學生做人做準備,具有自由性、多樣化、精神性的具體特征。通識教育培養的學生不應該是高等教育流水線的具有相同規格的“產品”,而是具有全面人格的“鮮活”的人。從這個角度而言,兩者的結合才是對學生全面的教育。而“經典”是人類科學中具有持久震撼力的典籍,是反映人類世界共同訴求的智慧精華,如果學生以經典的閱讀和學習作為通識教育的載體,必將促進經典智慧文化的活化與創新,這是一種面向未來的重建與創造。(三)通識教育應將東、西方經典文化教育緊密聯系要在高校通識教育過程中實施經典教育,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是如何遴選經典。在人類文明史上,書籍可謂浩如煙海,究竟哪些書籍可以歸入大學生不可不讀的經典作品范圍呢?西方世界主要把那些經過歲月淘洗仍然煥發著理性光輝的文學、神學、哲學、歷史作品視為經典,這些作品一般以拉丁語或古希臘語寫作完成,如《荷馬史詩》,這類作品很少受政治道德或意識形態的束縛,超越了國別、地域,其影響體現出世界性的、普遍的、開放的特征。相比而言,東方各國的經典則在宏富的學術、思想、文化價值之上,還應著重強調其倫理與政治價值。因此,東方世界的經典一般受制于主流意識形態的限定。如中國的許多經典就是以鮮明的政治、倫理價值為本位的,帶有很強的實用功利特征,如《論語》。中國歷史上的“焚書坑儒”及“文字獄”和多次禁書運動,表現出古代學術思想受政治干預的不獨立性,這是我國傳統經典生成過程中不可回避的一點。這就要求教育者實施通識教育的時候,必須考慮文化的多樣性,帶有全球視野。因此,就學習者最重要的兩點———“德性”和“智識”而言,“崇德返本”就不能僅限于中國經典甚至儒家經典,“窮智見德”亦不可僅限于西方經典甚至數理邏輯,而應窮本溯源,將東、西方經典文化統籌起來,以避免造成學生單一的思維和狹隘的視野。

二、實踐應用: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通識教育課堂

在經歷資料搜集閱讀、學習國內外著名高校通識課堂視頻或實景觀摩,及理解、領悟通識教育相關理念的基礎上,我們開始了課堂改革的及人文經典課程的探索實踐工作。具體實施時,則以本校的通識教育素質拓展選修課作為課程體系構建基礎,主要涉及的中國經典如《論語》、《老子》、《莊子》、“四大名著”、《史記》、《牡丹亭》、《傳習錄》,外國經典則如《理想國》、《圣經》、《莎士比亞全集》等,帶領學生閱讀經典名著,構建人文科學與文化類通識課程的教學模式。(一)經典課程的實施理念及實踐特征:讀作品、悟文化、啟思維課程所涉及的中外經典,在不同時代、不同讀者對經典作品的解讀會呈現不同的閱讀價值。因此注意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注意對作品當代意義的深入挖掘及闡發;二是綜合擇取學生閱讀實際及教育需要的經典作品納入課程構建。三是將授課重點放在“感悟品讀”、“思想啟蒙”及“思維訓練”等幾個層面。教師引導學生以發現、探究的眼光進行學習,注重問題意識,使課堂小組討論變為常態化,鼓勵學生形成自己的觀點,同時鼓勵學生組建和參與文學社團,進行文學創作,甚至自編自演戲劇作品等。在涉及中外經典作品反映的共通問題時,則采用比較式閱讀討論的方法,引導學生尋找中外人文典籍的契合部分,置入人類歷史大背景中思考問題,可以進行橫向比較,如選取中西思想、文學、文化的不同視角,也可以從縱向的歷時比較著手,探索一段時間中西方文化的大變局,以促進學生跨文化比較思維能力及理性思維的形成。(二)不同課型的構建:大班講授、小班研討與讀書會相結合根據不同的授課內容和選課規模,我們設計了不同的授課類型,如90-150人的大班授課模式,重在導讀、導思,注重文化精神的傳承;30-50人的小班精研精讀授課模式,重在精讀精研及對原典精義的闡發;討論式課程授課模式,重在學生的思考、表達。此外,經過教師一定時數的集中講授后,增加小組展示環節;另外,我們還鼓勵學生參加讀書會。我們認為,最有效的經典閱讀方法就是團隊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大家有計劃地開展閱讀、討論與分享,會形成經典閱讀的文化氛圍。(三)教學模式的探索:“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引入通識教育改革理念,突破傳統的單向式教學模式(文學邊緣化、求學功利化、講授刻板化),以學生的“學”作為教學中心。倡導以學生的閱讀和學習、思考為重心,訓練學生閱讀經典和解析原文的能力,倡導“鮮活”、“寬松而自由”的啟發式課堂氣氛;從通識教育理念、通識課程模式、通識課程考核等多方面提高課堂實效性,鼓勵學生從日常經驗常識上升到理性反思的高度,注重學生質疑、思辨、自主閱讀、獨立思考能力,做到既嚴謹審慎、精益求精,又勇于探索、協作共贏。

三、學習效果:以“學習過程”為考察重點

與通識教育理念相契合,根據現行課程教育目標,我們將人文經典類同時課程進行了考核方式的變革,即改變原來專業課考試時的閉卷及“一考定總分”的課考試方法,而采用多維考察的方式,重點監控學生的課堂學習過程。(一)提高平時成績權重課程考核方法和支撐手段方面,大幅度提高平時成績比重(占總成績的60-70%),達到動態、靈活、綜合監控學生學習過程的目的。具體測量時,則注重考查學生課堂互動、小組討論及質疑及表達觀點等綜合表現,并增加讀書隨筆、研究報告、札記、心得等環節,鼓勵學生探尋當地文化遺跡、介紹家鄉名人或文化、參與名家講座等文化活動,使過程考查成為促進學生常態學習的抓手。(二)期末考查樣式多樣化期末考查以學生的閱讀量、思維能力及書寫、文字表達能力作為主要考核內容,尤其強調學生的高閱讀量和寫作分享。因為經典與流行文化不同,尤其是那些經過歷史長河洗刷的古典名著,語言多艱深難懂,讀者如果不細心、耐心達到一定的閱讀量,是無法理解經典意味的。同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經典的價值之一是使每位閱讀者都有自己的內心體驗,當學生們對生活有所感觸時,也就是開始領會經典意蘊的時刻,這時他們會迫不及待地與他人分享,這種情形下的寫作也就容易產生與眾不同的感悟與收獲。此外,我們還提供多個思維角度或多種問題請學生自選回答,并且允許平時成績前20%的同學不用直接參加考查,而是自我測評的創新試題形式匯報學習情況,鼓勵學生展示最自信的一面。(三)學生學習效果的初步呈現我校采用自由選修、分布必修、核心課程相結合的通識課程開課方式。不同專業的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自由選修課程,獲得了較多的交流機會,從每年的選課情況來看,開課規模有供不應求的局勢。從課堂表現看,教師考慮了學生的興趣,轉變教學模式,不用再講臺上一站到底,而是增加了更多即時互動環節;學生上課亦不再流于“混學分”的形式,而是積極參與互動,訓練了思維,真正從經典教育中有所創獲。從所提交的考查作業情況看,學生的作業做得比較用心。四、結束語以上所言僅僅是對課程的初步嘗試,許多工作尚需進一步探索、完善,如經典的選取、閱讀、闡釋、解構與重構等尚需摸索;課程實施的規范化、長效化、制度化仍需加強;不同經典對應的不同教育目標及閱讀方式尚需理清。當然,作為高校教育事業中的系統工程,僅靠通識理念和零星的課堂實踐是遠遠不夠的。在瞬息萬變、資訊高度發達的21世紀,大學生的閱讀日趨數字化、功利化和快餐化的今天,需要各級學校、教育者及部門的通力合作。如中小學如果也開始注重通識教育及經典文化教育,高校如果能夠吸引各學科的教授主動承擔引導學生經典學習的任務,各級學團組織如果能夠自覺把提倡經典閱讀納入文化教育及思政工作建設軌道;各級圖書館如果能夠積極做好“讀什么”和“怎樣讀”的服務工作……凡此,皆能為學生提供經典教育服務。經典教育僅僅是開放在通識教育大花園的一朵小花,但卻是那朵開放的最美麗、最典雅的人類智慧之花。真正的經典與經典的教育,二者應該是互為表里的,教師可以思想去激勵、煥發思想,以智慧去鍛造、啟迪智慧,學生則具有家國天下的寬廣胸懷,能夠立足時代又超越時代,扎根現實又超越現實,關懷社會又反思社會,這正是“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具體內涵,也是學校育人的根本。從這個意義上說,通識教育所負擔的“全人教育”職能,必然歸于對經典的活化與創新。因為,經典是彌足珍貴又經時間考驗的人類智慧結晶,只有基于不斷累積的前人文化資源和智慧基礎,我們后來人才得以不斷地反省自身,進而批判與改正、創造與重建,獲得綿延不絕的精神資源。

參考文獻:

[1]張寒松.從實際出發選擇大學通識教育模式[N].貴州日報,2016-11-03.

[2]潘慶玉.全球化語境中的經典教育[J].當代教育科學,2003(12):3-8.

[3]王晨.西方經典教育的歷史、模式與經驗———以美國為中心的考察[J].教育學報,2012(1):19-27.

[4]王洪才.經典閱讀意味著什么?[J].復旦教育論壇,2013(4):24-27.

[5]李長偉.教育問題與經典閱讀[J].教育發展研究,2017(1):53-56.

[6]劉鳳霞.通識教育視角下高校人文經典課程改革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36):113-115.

[7]于丹.觀乎人文化成天下[J].北京教育,2016(2):1.

[8]劉鳳霞.基于“以學生為中心”的通識課程模式探索和實踐———以《王陽明與貴州文化》為例[J].長江叢刊,2018(4):170-171.

作者:劉鳳霞 單位:貴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