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治療范文10篇

時間:2024-02-23 20:58:21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臨床治療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臨床治療

肺部疾病治療臨床研究

目前電視胸腔鏡手術(VATS)已成為胸外科主要手術方法之一,其微創和臨床優勢已成為共識[1]。傳統VATS為3~4個切口,也作為臨床應用的“金標準”,但其在胸部某些疾病的應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因而國外有作者曾對氣胸等行單操作孔VATS,并取得了良好效果[2],且已將其手術方式應用于肺癌肺葉切除術[3-4]。結合我院特點,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采用單操作孔VATS治療肺部疾病158例,對其臨床應用價值進行分析,探討單操作孔VATS治療肺部疾病的手術操作方法及臨床應用效果。

1對象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組共158例,男117例,女41例;平均年齡40.67(15~83)歲。CT顯示肺部病灶為肺部塊影、結節、空洞、肺大泡(均>1cm)、囊腫等;病灶位于右側胸腔104例,左側胸腔48例,雙側胸腔6例(肺大泡4例、結節2例)。術前明確診斷為良性67例,肺癌3例,其余患者為術中冰凍及術后病理檢查確診。全部病種包括:氣胸及肺大泡67例、肺炎性假瘤23例、肺錯構瘤13例、肺硬化性血管瘤3例、肺結核球44例、肺癌8例,15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見表1。

1.2手術方式

手術方式采用雙腔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健側臥位,胸腔鏡鏡孔位于腋中線第7或第8肋間。根據病變部位(在第3、4、5肋間,腋中線與腋前線之間)另作1個約2~3cm切口作為操作孔,純屏幕操作,采用腔鏡切割縫合器完成楔形切除。雙側同期手術時先行右側,重新擺放體位再行左側。術中胸膜腔閉鎖、粘連嚴重及出血者均在第9肋間增加一個切口,應用單向式肺葉切除術的手術切口[5]。本組共行病變局部切除151例,單肺葉切除7例,雙側胸腔同期肺手術6例。局部切除部位:右肺110例,左肺54例。肺葉切除部位:右肺上葉1例,右肺中葉1例,右肺下葉2例;左肺下葉3例。術后引流均一次性使用聚氯氟乙烯(PVC)28號引流管,引流管均置于胸頂(圖1)。患者術后均在復蘇室恢復或在胸外ICU不超過12h,若無禁忌證均回到胸外科病房。

查看全文

肱骨骨折臨床治療論文

摘要:對13例肱骨髁間骨折應用Y型鋼板內固定治療,并對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認為應用Y型鋼板內固定,操作簡便,固定牢靠,療效較好。

關鍵詞:肱骨骨折內固定鋼板

肱骨髁間骨折是臨床常見而復雜的骨折,治療難度大。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對13例肱骨髁間骨折行開放復位Y型鋼板內固定治療,效果滿意。

臨床資料

1一般資料本組13例,男性9例,女性4例;年齡18~71歲,平均38歲。均為閉合性骨折。致傷原因:跌傷6例,道路交通傷5例,墜落傷2例。按Riseborough和Radin(1969)分型,Ⅲ型8例,Ⅳ型5例。

2治療方法臂叢神經阻滯麻碎,肘后正中縱形切口,于肱骨尺神經溝處找到尺神經,游離后予保護,將肱三頭肌作“Z”字型切斷,作適當剝離后顯露骨折處,先將髁間骨折予復位并以克氏針或螺釘作臨時固定,使髁間骨折變成簡單的髁上骨折,然后將髁上骨折復位,以適當長度Y型鋼板根據骨折處具體解剖形態修剪塑形后,于肱骨遠端后方逐一鉆孔擰入螺釘,去除臨時固定的克氏針或螺釘,逐層縫合切口,伸直肘關節位石膏外固定。

查看全文

不孕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

【摘要】目的分析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選取7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病例作為研究樣本,以2019年9月-2020年10月為研究區間,以手術治療差異分組,對照組以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以腹腔鏡手術治療,以治療療效及安全性作為評估治療成效的指標。結果觀察組在手術耗時、住院天數上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在術后治療安全性上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手術時間短,對患者的機體損傷小,術后并發癥可得到顯著減輕,預后好,患者術后妊娠率高,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并發癥;妊娠率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多發的婦科疾病,是具有活性的子宮內膜細胞在子宮內膜以外的位置種植并生長的一種病理現象[1]。腹腔鏡手術具有微創優勢,患者術后恢復快,安全性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2]。本次研究將腹腔鏡手術應用在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的治療中,目的是觀察其臨床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7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伴不孕病例作為研究樣本,以2019年9月-2020年10月為研究區間,以手術治療差異分組。觀察組,年齡22-38歲,平均(27.6±3.5)歲;病程0.6-7年,平均(2.9±0.8)年;包括未婚者3例,已婚者32例;對照組,年齡23-37歲,平均(28.4±4.2)歲;病程0.6-6.5年,平均(3.1±1.2)年;包括未婚者2例,已婚者33例。分組資料,具有同質性(P>0.05)。1.2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取詳細的臨床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癥并不孕者,評估手術指征。對照組采用開腹手術治療,實施全身麻醉,自患者腹部正中位置取縱向切口,逐層分離皮下組織及筋膜,充分觀察患者腹腔內情況。做好病情、病灶位置及嚴重程度、患者機體耐受力等評估,分別采用活檢術、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剝除術以及卵巢異位粘連分離術或者以病灶電凝治療。將子宮內膜異位病灶剝離后,以3-0克吸收線將卵巢邊緣縫合并固定,并充分止血。手術完成后,采用0.9%氯化鈉溶液沖洗腹腔,于腹腔內注入透明質酸鈉凝膠。術后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抗感染藥物治療。觀察組采取腹腔鏡手術治療。實施全身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于臍部上緣取手術穿刺孔,并建立二氧化碳氣腹,壓力在14mmHg以內。在右下腹部麥氏點位置將5mm腹腔鏡置入腹腔,自左下側腹部麥氏點位置置入10mm腹腔鏡,將手術操作套管置入。采取腹腔鏡對腹腔內情況進行探查,重點關注病灶位置及發病情況。對于存在粘連情況的,實施粘連分離術及異位病灶電凝術治療,將子宮骶骨韌帶與子宮卵巢粘連部位鈍性分離,將卵巢游離,以單極電凝方式處理盆腔內病灶。對于囊腫情況,以囊腫剔除術治療,游離卵巢內囊腫,電凝囊腫壁薄膜。將薄膜部位剪開,將內容物吸出,沖洗囊腫部位。將卵巢與囊腫分離,將多余的卵巢薄膜修剪干凈,縫合卵巢。對于輸卵管堵塞者,需要以輸卵管整形術及輸卵管通液術治療。觀察輸卵管縮窄及粘連位置,進行輸卵管松解。存在輸卵管傘端閉鎖者,需實施輸卵管造口術治療。腹腔鏡手術完成后,使用0.9%的氯化鈉溶液將盆腔徹底沖洗,術后采取合理的抗生素治療。1.3觀察指標評估手術指標,統計手術耗時、住院天數及術中出血量等信息;評估治療安全性,統計嚴重切口疼痛、腸梗阻、切口感染、陰道出血發生情況[3]。1.4統計學分析以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比數據。以(x±s)描述計量數據,檢驗值為t;以n(%)描述計數數據,以x2檢驗。P<0.05,對比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查看全文

幼兒腹瀉臨床綜合治療分析論文

【關鍵詞】綜合療法小兒慢性腹瀉療效觀察

【摘要】小兒慢性腹瀉病是小兒消化系統常見病,病因復雜,治療較困難,易造成營養不良、佝僂病等并發癥,嚴重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甚至引起死亡,已成為臨床關注熱點。作者2005年10月至2009年2月,在常規西藥基礎治療上加用傳統中藥口服和敷臍綜合治療小兒慢性腹瀉68例,取得了良好療效?,F報告如下。

一、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68例患兒均符合《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診斷標準。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齡3個月~5歲,平均(2.4±1.1)歲;病程2~5個月,平均2.3個月。臨床癥狀與體征:全部患兒大便次數每日均4次以上;黃稀便28例,水樣便17例,黏液便10例,膿血便4例,黏液膿血便6例,豆渣樣便3例;伴發熱28例,腹脹35例,嘔吐26例,脫水25例;輕度營養不良20例,中度營養不良1例;電解質紊亂36例。實驗室檢查:大便常規:膿球(+)~(++)22例,紅細胞(+)~(++)23例,黏液(+)32例,脂肪球41例;大便培養:致病性大腸桿菌26例,侵襲性大腸桿菌14例,變形桿菌6例,霉菌2例。將68例患兒隨機分成治療組及對照組,各34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查看全文

花邊蓮湯肺癌臨床治療效果

摘要:目的探討花邊蓮湯(白花蛇舌草、半邊蓮、半枝蓮、百合、冬蟲夏草、天冬、魚腥草)聯合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近期療效及臨床獲益。方法治療組40例以花邊蓮湯為基本方加減聯合化療,對照組單純西藥NP或GP或TP或DP方案化療,比較療效。結果治療組病灶消退、癥狀改善、生存質量、無進展生存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化療毒副反應治療組較對照組明顯少而輕。結論治療組對減小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瘤體體積,延長無進展生存,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減輕化療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等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花邊蓮湯聯合化療是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綜合治療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白花蛇舌草;肺腫瘤;藥物療法;中西醫結合;辨證論治

我們于2004-08~2007-07以花邊蓮湯為基礎聯合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40例,并與單純西藥化療40例對照,取得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一、臨床資料

所有80例病例均經病理和/或細胞學診斷為非小細胞肺癌,部分為手術后轉移或復發病例。所有病例入組前2月內均未接受放化療,無化療禁忌癥,預計生存期≥3個月,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1.1性別年齡治療組40例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齡36~74歲,平均51.5歲;對照組40例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齡38~71歲,平均52.3歲。

查看全文

婦產科急腹癥患者的臨床治療探討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遼寧省朝陽市中醫院西醫婦產科收治的急腹癥患者78例,年齡20~64歲,平均(43±6)歲。臨床上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白帶增加、惡心嘔吐及疼痛。

1.2治療方法

明確診斷患者病情后采取針對性的手術或者保守治療。若患者因黃體破裂、異位妊娠、盆腔腫瘤等致使患者腹腔出血則采用手術治療,并結合患者具體臨床表現選擇合理術式;若患者為感染性疾病則行保守治療,采用藥物將胚胎殺死,有效化瘀,改善患者病情。在具體治療過程中一定要嚴密監測患者病情,若發生不良反應需給予及時有效的處理,確保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正常。若行保守治療效果欠佳則行手術治療,確保治療效果。對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進行隨訪記錄。

1.3療效判定標準

查看全文

中藥敷臍治療臌脹的臨床觀察

【摘要】目的探索中藥敷臍治療臌脹的臨床療效。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方法將例住院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用基礎治療及護理中藥敷臍,對照組用基礎治療及護理。結果兩組治療效果差異有非常顯著性()。結論中藥敷臍配合常規治療在同期內能迅速減少腹水。

關鍵詞中藥敷臍臌脹觀察

【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

臌脹病屬中醫“風,癆,臌,膈”,四大頑癥之一。臌脹系由肝脾受傷,疏泄運化失常,氣血交阻致水氣內停所致,以腹脹大如鼓,皮色蒼黃,脈絡暴露為主要臨床表現[]。臌脹為臨床較為常見多發的病證,多由黃疸、脅痛、肝癌等失治所致。我科是肝???,以診治慢性病毒性肝炎致肝硬化腹水為主。慢性病毒性肝炎致肝硬化腹水的自然過程在()及或血清()的病人中發病率。許多活動性肝硬化并腹水是從慢性肝炎病變持續活動發展而來的[]。從××年月開始,我們在采用常規治療的同時配合中藥敷臍,治療肝炎肝硬化腹水取得了較好效果?,F報告如下。

對象與方法

對象選擇××年月~××年月在我科住院并自愿作為觀察對象的脹炎肝硬化腹水病例例,男例,女例,年齡歲,平均~歲。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例,診斷標準參考國際腹水協會定義[]和梁廣寰等《門脈高壓癥》提供的診斷標準[]。排除合并惡性腫瘤引起的腹水。

查看全文

恙蟲病的臨床治療以及護理

恙蟲?。╰sutsugamushidisease)是一種自然疫源性傳染病,我國東南沿海為高發區。恙蟲病又名叢林斑疹傷寒(scrubtyphus),是由恙蟲病立克次體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鼠類是主要傳染源,以恙螨幼蟲為媒介將本病傳播給人。其臨床特點為急性起病,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和被恙螨幼蟲叮咬處出現焦痂等。日照地處我國東南沿海,是疫情高發區,7~10月為發病高峰期。我院2009年7~11月共收治32例典型病例。為讓更多基層醫護人員對恙蟲病有進一步的認識,使患者得到及時、正確的護理,現將該病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2009年7~11月共收治32例持續高熱的恙蟲病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齡18~72歲,平均(41.2±1.2)歲。全部病例均有野外作業史或活動史,臨床上以叮咬部位焦痂或潰瘍形成、高熱、淋巴結腫大、皮疹以及周圍血液白細胞數減少等為特征;其并發癥主要有支氣管肺炎、消化道出血、肝腎功能損害、心力衰竭等。12例入院時已并發肺部感染,2例出現呼吸衰竭,1例出現多器官損害,主要臨床表現為畏冷寒戰、高熱伴全身酸痛、疲乏、食欲減退等。

1.2觀察與護理

1.2.1仔細觀察病情,協助醫生盡早明確診斷

查看全文

糖尿病治療藥學服務臨床分析

糖尿病屬于常見慢性代謝功能異常類疾病的一種類型,該病患者病情的主要病理學特征表現為持續性高血糖狀態,患者在發病之后身體會普遍消瘦,長時間處于高血糖狀態,甚至會對各個系統的生理功能造成一定的損傷,因此,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需要有意識的加強該病患者的系統性治療,充分注意對方式方法的選擇[1]。本文研究糖尿病患者在治療過程接受藥學服務干預的臨床價值。現就研究過程和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就診的94例糖尿病患者,通過隨機分組的方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平均每組47例。對照組中男性26例,女性21例;糖尿病史1~17年,平均5.4±1.2年;患者年齡23~69歲,平均43.7±6.5歲;1型糖尿病15例,2型糖尿病32例;觀察組中男性28例,女性19例;糖尿病史1~14年,平均5.1±1.6年;患者年齡21~65歲,平均43.6±6.9歲;1型糖尿病17例,2型糖尿病30例。上述自然資料數據,兩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得數據可以進行科學比較分析。1.2方法。對照組治療期間不進行藥學服務干預;觀察組治療期間進行藥學服務干預,主要措施包括:①為每位患者建立專門健康檔案,對其健康知識的實際需求和掌握情況進行系統性的評估,收集相關信息。②進一步普及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相關知識,面對面對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輔導,發放健康知識手冊,每月定期組織進行相關講座,通過電話或上門等多種可能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隨訪性的指導。③對疾病控制和治療期間所需要應用的具體藥物進行詳細的說明和指導,主要內容應該涵蓋降糖藥物分類、用法、注意事項、不良反應、注射部位與方法,使患者對何種藥物在何時通過何種方法使用,對病情進行控制的效果最佳有充分的了解。④對患者進行嚴格的監督與指導,在藥學服務的開始階段應該由責任藥師主要負責對患者進行監督,之后可以采用電話等方式進行監督,適當輔以上門隨訪,對患者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錯誤的服藥方式進行及時有效的糾正,給予適當鼓勵,使其能夠始終堅持規范化的用藥治療。1.3滿意度評價標準。在糖尿病治療結束后,通過滿分為100分的不記名打分方式,調查患者滿意度。超過80分定為滿意,不足60分定為不滿意,60~80分之間定為基本滿意。1.4觀察指標。(1)對治療期間臨床干預模式的滿意度;(2)糖尿病治療總時間;(3)糖尿病并發癥情況。1.5數據處理方法數據處理采用SPSS18.0軟件,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并以(x±s)表示,P<0.05認定為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治療期間臨床干預模式的滿意度。觀察組患者對治療期間臨床干預模式的滿意度達到93.6%,高于對照組的78.7%,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1。2.2糖尿病并發癥情況。觀察組患者糖尿病并發癥僅有2例,發生率為4.3%,少于對照組的8例,發生率為17.0%,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3糖尿病治療總時間對照組糖尿病共治療(19.64±2.57)d,觀察組(12.03±2.58)d,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查看全文

針灸聯合康復運動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

帕金森病(PD)是一種運動障礙性疾病,呈慢性進展,老年人群好發。該病隨著年齡的增長,呈幾何指數增加,并在80歲以后達到高峰,有報道稱至2030年我國PD患者將達到500萬[1]。PD病因和發病機制迄今尚未完全闡明,與年齡老化、環境因素以及遺傳易感性等密切相關,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參與而發?。?]。PD臨床表現為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睡眠障礙等,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逐漸喪失勞動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最終因全身僵硬致臥床不起,出現吸入性肺炎、骨折等并發癥,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3]。西醫常使用左旋多巴、金剛烷胺、苯海索等藥物控制病情,部分患者聯合康復運動干預,但療效不甚理想,同時長期口服上述藥物,常出現惡心、便秘、排尿困難、視物模糊、低血壓等副作用[4]。針灸治療PD已經臨床證實確切有效[5-6]。筆者2018年9月—2020年9月采用針灸聯合康復運動訓練治療PD患者35例,收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就診的PD患者70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35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55~73歲,平均(64.75±8.13)歲;病程1~9年,平均(5.67±0.93)年;Hoehn-Yahr分期[7]:1.5期7例,2期11例,2.5期9例,3期8例。觀察組35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56~75歲,平均(64.82±8.07)歲;病程1~10年,平均(5.61±0.98)年;Hoehn-Yahr分期:1.5期6例,2期12例,2.5期10例,3期7例。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納入標準

1)符合《中西醫結合內科學》[8]中“PD”的診斷標準;2)年齡55~75歲,且病程≤10年;3)Hoehn-Yahr分期為1.5~3期者;4)近1周未服用過抗帕金森病相關藥物;5)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