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后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9 18:56:5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課后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對課后思考與練習的幾點看法

高中《思想政治》每課后都附有思考與練習。但不知從何時起,它已不再為廣大師生所重視,教師不愿用,學生不愿做。課后思考與練習真的沒有做的價值了嗎?應當怎樣正確對待它?就此,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思考與練習的獨特功能,其他習題不能取代 課后思考與練習不同于一般練習題,作為整個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它與前面的課文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整體。這種特殊的位置,決定了它具有一些一般練習題所不具有的功能,像補充知識、澄清認識、提高覺悟、總結課文等,這都是一般練習題所不能取代的。

1.補充知識的功能

教材在編寫時,由于受編寫體例、知識結構等限制,有些知識點在課文中無法體現出來,而這些知識點對理解課文又是必不可少的,有時編者就以課后思考與練習題的形式提出來。如,高三政治常識第二課課后思考與練習:“有人認為,在我國,階級斗爭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就是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有的領域有,有的領域沒有。這種理解對嗎?為什么?”此題的目的,就在于幫助學生理解“階級斗爭在一定范圍內存在”中的“一定范圍”是什么樣的范圍。而關于這一知識點,教材中并沒有涉及。此題不做,極易使學生產生錯誤的理解,就像題目所設計的,錯誤地以時間或空間來界定范圍,而不能明確它是指大量的社會矛盾已不再具有階級斗爭性質這一正確含義。因此,這就不僅是一道練習題的問題,而是關系到能否全面、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所學知識的問題。

2.提高覺悟的功能

一般練習題,大都從應試訓練角度,側重于鞏固理解所學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對于提高學生思想覺悟的功能十分欠缺。但課后思考與練習對此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像高一課后思考與練習的“討論題”,高三的“活動建議”題,都從所學的知識出發,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提供了一系列的理論或現實問題。認真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積極開展相關的活動,是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的教育功能,提高學生思想覺悟水平所必需的。

查看全文

中職語文布置課后作業探討

一、中職語文作業布置有效性的條件和原則

1.中職語文作業布置有效性的條件。中職語文作業布置有效性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作業應該盡可能的多樣化,避免成為單一化的機械任務。比如,教師可以通過調查活動、小組討論等形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第二個條件是作業布置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紙筆而要發揮信息技術在作業布置中的價值。第三個條件是作業不應該是學生獨立完成的,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將作業作為家長和學生進行溝通的途徑,通過作業加強學生和家長之間的交流。最后,語文教師布置作業應該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讓學生能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養成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良好習慣。2.中職語文作業布置有效性的原則。要想增強中職語文作業布置的有效性,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個原則是人本主義原則,它是指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該以學生為本,要充分的理解和關心學生,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在布置作業時應該融入多元文化,將語文作業作為傳承文化的重要途徑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第二個是個性化原則,它要求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需求。最后是實踐性原則,語文這門學科本身具有實踐性,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實踐能力同樣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在傳統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可以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提升自己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中職語文作業布置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中職語文作業布置存在的問題。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中職語文作業布置存在的問題,首先語文課后作業布置具有盲目性和隨意性,這種盲目性主要體現在作業布置缺乏具體的計劃,而且沒有具體的要求和標準。教師隨意的布置作業是導致學生不重視作業的重要因素,而且教師沒有及時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其次,作業布置具有單一性,一些教師認為語文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掌握書上背誦篇目,以至于教師布置課后作業的形式局限于背誦、默寫和抄寫等,這種傳統的作業形式不僅不會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甚至導致一些學生對語文產生抵觸心理。此外,一些教師沿襲高中布置作業的形式,認為學生做題是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理解程度的關鍵,教師沒有意識到中職學生學習語文面臨的不是考試而是社會,因此多做題、多背誦的傳統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中職學生的發展需求。這些因素都是導致語文課后作業缺乏有效性和科學性的重要原因。2.中職語文作業布置存在問題的原因。中職語文作業布置存在的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首先,中職教師沒有充分重視作業問題是作業布置缺乏有效性的關鍵。一些教師沒有充分的認識到課后作業的重要性,以至于在布置作業時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教師錯誤的認為布置作業是為了使語文教學體系更加完善和規范,卻沒有思考過如何通過布置作業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其次,學生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中職學生自身心理問題,他們將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作為學習的重點,他們認為語文課程的學習對他們今后的發展沒有太大的意義。此外,中職學校教育方向偏離是中職語文作業布置缺乏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前,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中職院校將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以至于學校忽視對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

三、中職語文有效性布置課后作業的策略

1.提高中職院校對課后作業問題的重視。學校首先應該以學生的發展需求為根本,端正對課后作業的態度,充分認識課后作業對學生提高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的重要性。同時,學校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通過開展全方位教學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重視程度,從而更加重視語文課后作業。此外,教師應該更新教育理念,將作業作為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注重語文作業效率的提升,注重作業溝通的效果,針對不同作業形式建立相應的標準。2.增強作業布置的針對性。增強作業布置的針對性是提升中職語文布置課后作業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之一,它要求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專業特點布置不同的作業內容。首先,語文作業應該注重實踐性,如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設計一幅作品并對作品進行闡述,將其與課文內容相結合,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其次,教師應該認識到作業有效性的關鍵不在于作業的數量而在于“精”,這也是改變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抵觸心理的重要方式。為此,教師可以從“反思”的角度布置作業,讓學生通過思考自己學到了什么,還有哪些知識需要學習等問題來提高學生學習的針對性。3.增強作業的可選擇性。增強作業的可選擇性是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增加作業的可選擇性,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從而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為此,教師可以根據作業的難易程度將語文課后作業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基礎知識的練習,第二個層次是在基礎練習的基礎上提升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第三個層次是課外拓展,注重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要完成的作業,為了避免學生對這樣的作業設置產生等級觀念,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正確看待選擇性作業。

查看全文

校內課后服務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網絡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校內課后服務作為基礎教育領域的拓展陣地,亟需緊跟時代步伐,進行信息化管理?;谛日n后服務的現狀,剖析構建校內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平臺的意義,并提出該平臺模式的具體構建策略,以期為我國基礎教育領域內的校內課后服務實現信息化管理提供參考路徑,助力我國中小學校內課后服務。

關鍵詞:信息化;校內課后服務;管理平臺

“課后服務”是對社會上存在的各類放學后課程服務的統稱,區別于“學校服務”與“社會服務”[1]。校內課后服務就是把校內外各種放學后課程服務統一納入中小學校園內開展的服務,旨在解決學生的放學后托管難題。該種服務模式強調學校的主體地位,認為學校應充分利用其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優勢條件,主動承擔起課后服務的重任,這十分契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2],全國已有諸多城市的中小學開展了這種模式的課后服務工作。然而,該服務工作內容十分繁雜,涉及到的參與者眾多,如何在“互聯網+”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手段對校內課后服務工作進行高效管理,確保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課后服務機構、教師、家長、學生等諸多參與者之間信息的及時交互,數據的高效傳輸,成為校內課后服務亟需解決的問題。

1校內課后服務的現狀

1.1參與主體多。目前,諸多省市城區中小學根據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形式的校內課后服務,如北京市實行政府補貼政策,外聘教師進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校內課后服務[3];貴陽市推出“樂童計劃”,由政府出資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提供免費課后服務[4];廣州市部分學校引入具有辦學資質的托管機構提供有償的托管服務,或通過家委會邀請家長和志愿者參與校內課后服務等[5]。其參與者眾多,具體包括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課后服務機構、保險機構、第三方評估機構、網絡技術支持機構、教師、志愿者、義工、師范院校實習生、家長、學生等。1.2工作內容繁雜。校內課后服務提倡專業化、優質化、多元化的課程服務,整個服務管理工作的管理流程多,管理內容繁雜。如政府排查、篩選、引進第三方機構進入校內參與課后服務;教育主管部門主持、監督校內課后服務工作;學?;蛘哒n后服務集成機構對資產、教務、人事、財務等事務進行管理;教師對各科目的放學后特色課程教學、班級管理等。1.3數據交互效率。低從縱向看,校內課后服務工作從管理部門到實踐部門所拉的戰線長,數據傳輸速度慢、耗時多;從橫向看,各部門間校內課后服務管理工作呈現重復、交叉等特點,分工不明確,數據交互效率低。如政府對社會合規托管機構的排查、審核、引進時間長,流程多,手續復雜;學校、服務機構對資產、人事、財務等工作管理滯后,進程緩慢;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少,溝通信息不及時等。

2校內課后服務一站式管理平臺建設的意義

查看全文

有效課后開拓促進讀寫能力的提升

摘要“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闭Z文讀寫能力的培養亦非一日之功,它靠的是日積月累,是廣泛閱讀后的頓悟,是長期練筆后的升華。因此,緊扣教材的課堂讀寫訓練只能起到方法指導的作用,有效的課后拓展才是提高語文讀寫能力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語文讀寫;課后拓展;能力提高;重要途徑

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相關理論,從四個方面具體談談有效課后拓展行動策略:

一、落實個性化小練筆,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論語》說“學而不思則罔”,所以,教師要千方百計引導學生學會思考。不僅要在有效課堂教學中安排一定的思考時間、思考空間,還要在課后安排一定的思考時間、思考空間,給學生思考的機會,積極培養學生的思考意識,提高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考的結果以小練筆的形式呈現,小練筆的內容可以是課堂問題對話中未能施展自己的個性,或者對問題解決的結果感到不滿意的自己已經構建的、獨到見解的完整陳述;也可以是對本次課堂對話問題沒有完全理解的疑點的詳細闡述;還可以是對課文精彩段落的賞析或仿寫。

二、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

查看全文

中小學課后服務政策執行問題研究

摘要:《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是國家試圖解決“三點半難題”,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一項政策設計。該政策涉及公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學校、教師多層委托代理關系,由于家長、學校、政府的目標函數不一致,學校和教師激勵不足,政府與學校、學校與教師信息不對稱,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等委托代理問題。為此,需要加強價值引導,形成課后服務價值共識;完善課后服務制度體系及具體實施辦法;建立國家課后服務質量評價標準,推進多元主體進行評價;保障課后服務資金投入的穩定來源并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20世紀90年代以來,學生減負呼聲越來越高。教育行政部門為了避免學校通過課后活動時間開展文化課程補課從而導致學生課業負擔加重,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在校時間進行了規定,從而全國各地相繼采取三點半放學舉措。但始料不及,“三點半問題”隨之產生。為應對家長之需,部分義務教育學校開設晚托班,以“課外補習”“補習班”等為主題承擔看管與監護責任,這被視為早期課后服務的雛形[1]。課后教育服務應家長托管需求與市場供求而生,主要可劃分為市場化課后服務(私立輔導機構、一對一家教輔導)、社會組織開展公益化課后服務和公立學校開展的課后服務[2]。課后教育服務市場的迅速發展引發課后教育服務機構的資質鑒定、準入、服務質量、服務價格等理論問題和治理問題。為穩定教育秩序,課后服務治理首先在教育系統內部展開。為避免學校通過課后服務收取學生家長費用,造成額外教育收費現象,《關于2014年規范教育收費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規定學校不得收取課后看護費[3],因此部分城市中小學校開始停止舉辦校內課后服務,從而進一步促進了校外課后服務機構的野蠻生長,但市場化的校外課后服務機構良莠不齊,往往缺乏相應資質,政府雖然從市場經營和管理角度對其服務條件制定了規范性要求,但治理效果欠佳,校外培訓機構仍然呈現野蠻生長之勢。課后服務的多元市場化供給并沒有有效地分擔政府公共教育服務的供給責任,反而因資本的介入和過度的教育焦慮給中小學生帶來過重的學業負擔,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4]。為強化政府課后服務的公共責任,《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規定學校應主動承擔課后服務責任[5]。這是國家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明確指出中小學生課后服務的公益性本質的政策。隨后,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門相繼制定政策文件并探索開展課后服務[6]。2021年教育部更是明確要求各省市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并主張推行“5+2”模式[7]。《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意見》),從教育系統內部和外部協同治理角度明確要求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從而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需求[8],這是最嚴厲的減負政策。如何使“雙減”政策快速落地,各地在課后服務方面紛紛出臺了各種政策,但課后服務政策的執行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出現政策失真、政策梗阻等制度困境。如何擺脫這些困境,亟需理論創新。本文試圖借鑒委托代理理論,揭示其內含的代理問題及其原因,提出針對性的優化策略,從而促進中小學課后服務政策的有效執行。

一、中小學課后服務政策執行的委托代理關系分析

1.中小學課后服務政策執行具有委托代理特征委托代理是指在非對稱信息博弈基礎上[9],委托人將部分決策權授予代理人,代理人為實現委托人利益而從事某些活動的契約關系[10]。其基本假設是:“經濟人”;目標不一致;信息不對稱[11]。中小學課后服務政策的執行過程包含典型的委托代理關系問題[12]。從主體角度看,為了解決中小學生“三點半難題”,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和促進教育公平,由教育部制定的政策文件對中小學開展課后服務提出了目標和宗旨,并將政策下發給教育行政部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本地區的中小學生課后服務政策具體實施方案。從政策執行過程角度來看,政策制定者和政策執行者都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傾向,他們之間在課后服務政策執行目標上存在利益沖突[13];同時課后服務政策制定者、執行者和生產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為政策執行主體選擇性執行課后服務政策創造了條件??梢?,中小學生課后服務政策執行與委托代理理論的研究假設契合,因而可以運用該理論對中小學課后服務政策執行過程進行剖析。

2.中小學課后服務政策執行中存在多層委托代理關系中小學課后服務政策執行存在多層委托代理關系,主要包含以下幾層關系。(1)公民與中央政府間的委托代理關系。以家長為代表的公民作為初始委托人將“三點半難題”委托給政府,為了回應人民群眾特別是城市雙職工家庭對安全、優質公共課后服務的強烈社會訴求,教育部發布了《指導意見》,從開展渠道、內容形式、安全保障、經費來源等方面對開展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提出了綱領性要求[14]。這可以看做政策制定主體作為代理人的履職行為。(2)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及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間的委托代理關系。中央政府把中小學課后服務政策執行委托給地方政府及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由各省市根據中小學生課后服務政策宗旨制定地方具體實施方案[15]。例如,教育部頒布《指導意見》后,天津、北京、廣東、江蘇等省市相繼頒布課后服務具體實施方案[16]。(3)地方政府及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與學校間的委托代理關系。地方政府及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將開展中小學課后服務的工作委托給學校,各省市中小學課后服務實施方案從時間、內容、原則對學校需要承擔的具體任務進行了規定[17]。學校應按照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組織教師、整合各種資源和渠道開發設計課后服務。(4)學校與教師之間的委托代理關系。教師是中小學開展課后服務的核心人員,學校會根據實施方案的要求設計開發自己學校的課后服務實施細則,然后組織教師開展課后服務。教師作為最終代理人要履行增強服務價值觀[18]、提升教學能力、提高個人素養、培養學生品質、組織開發活動等多項任務,成為課后服務政策的最后執行者。綜上所述,我國中小學課后服務政策執行過程中包含公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處煟òㄐ冉處熀托M馀嘤枡C構教師)多層委托代理關系[19]。

二、中小學課后服務政策執行中的委托代理問題分析

查看全文

初中數學課后總結習慣培養

【摘要】在初中階段,由于學習難度陡然提升,許多學生會在瞬間感受到學習壓力倍增,為了不讓初中生的思維陷入一種定向模式,教師一定要向學生強調課后總結的重要性。因為短暫的課堂時間并不能讓學生完全理解知識,只有花費額外的課后時間進行反思、鞏固和總結,學生才能更通透地發現自我的學習問題,并針對性地采取解決方法。初中數學教師可從課后作業、思維導圖、對比式教學三個角度入手培養學生的總結習慣,進一步引發他們的深層次思考與創造性見解。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后總結;習慣;培養

經調查,初中數學課的課后總結并未得到教師和學生的一致重視,一來是因為教學進度太過于緊張,二來是初中生的數學知識體系尚未完善。像數學這類邏輯思維性強的學科,知識的跨越幅度都比較大,這種跨越對學生來說就是能力與耐力上的挑戰。所以,為了讓學生能夠緊密聯系前后的學習內容,降低思維的難度,教師需對他們進行系統指導,詳細地介紹課后總結的技巧性策略,便于教學內容的逐步滲透。

一、設置探究性質的課后作業,引導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總結

課后作業是教師布置給學生的額外任務,它的主要作用是針對當天課堂所講的內容進行及時的鞏固和練習。因為學生要學習多門課程,而每個教師卻只教學一門課程,所以學生并不能在每門學科上都平均分配時間。為了緩解學生的壓力,數學教師既要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要強調“實踐出真知”的重要性,為了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個較好的領悟,教師可以通過課后作業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后總結,而且這種總結的形式是不受限的,可以是個人總結,也可為小組總結,但都要建立于教師引導的基礎之上。例如:在講解“證明三角形全等”的過程中,有學生對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并非十分清晰,甚至會將AAS(角角邊)混淆成為SSA(邊邊角)。通過初步的講解,我們會發現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中并不包含SSA這一方法,因為兩條邊及一個角的確定不能保證三角形形狀的唯一性。所以,在講解完五種證明方法后,教師就要教給學生總結的技巧,由“SSS→SAS→ASA→AAS→HL”,顯然其中有隱含的過渡點,學生可以用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的方法找出這五種證明方法的聯系點,然后將它們進行整合,形成串聯性的記憶,這樣不僅會確保思路清晰,同時也不易造成記憶的混亂。課后總結這一方法對較為復雜的數學定理的學習是行之有效的,在引導學生總結的過程中,小組式的討論與作業分析能夠給學生的學習注入新鮮的活力,同時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從而讓學生的靈活思維產生碰撞,形成一個明晰的解題思維導向。

二、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高效總結

查看全文

研討小學生課后讀寫指導辦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對每個年段的閱讀目標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而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大量的課外閱讀已作為了一種課堂的延伸和拓展,低年級是學生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新課標”對低年級閱讀教學提出了如此要求:“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初步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3.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4.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5.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6.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7.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

由此可以看出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應聚焦于“喜歡”和“能讀”上。因此在指導低年級閱讀時應該注意到:一方面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另一方面教師必須結合閱讀教學,有目的地教給學生有關閱讀的方法,讓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進行自主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在這里,我就如何指導低年級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幾種方法談談自己的薄見,給同仁們以拋磚引玉之用吧!

一、抓住孩子心理特點,激發閱讀興趣。

面對剛入學的學生,首先應該要讓學生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因為他們剛入學,認識的字也不多,如果就給他們規定要讀多少書,那樣學生反而失去了興趣,這樣老師就要好好的引導他們讀一些感興趣的書籍,采取形式多樣的閱讀方式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同時了解學生感興趣的是哪些讀物,作到心中有數,低年級的老師此時充當的腳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閱讀,不但要“引”而且要“激發”孩子內心的感受,讓他們嘗到閱讀的快樂,我一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1、故事引趣——感受書的神奇

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要培養他們從小就愛看書,老師首先就要利用每天的夕會或者每周的班隊活動課的時間,聲情并茂的講述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故事,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看到老師講得有趣,也會無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師要有計劃的堅持每天講一個小故事,這樣耳濡目染,學生就會覺得書是那樣的神奇,慢慢的也會覺得書里有很多故事在等著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種學習課外閱讀的方法之一。

查看全文

黨員在聽課后的黨性材料

自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以來,按照上級要求,我認真學習了《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讀本》及上級有關一系列指示精神,我感到這次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很有必要,也勢在必行,因為現在黨員隊伍當中確實存在很多問題,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將直接影響黨的執政地位。這次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是黨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在新的歷史時期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舉措,是一項大規模、廣泛性、深層次的黨內思想解放運動,是一次黨的肌體自我修復、自我完善的創新過程。通過對照上級規定的方面,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思想、工作、作風及黨性問題,以期達到找準問題、摸清癥結、明確整改和提高素質的目的。

一、查擺個人存在的主要問題

按照黨章規定的黨員義務和黨員的基本條件,特別是胡主席關于“六個堅持”、郭副主席在專題報告會上“五條要求”,我感到自己在以下幾個方面還存在問題和不足:

一是理論學習上還不夠。特別是馬列主義、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還不夠系統深入,學習往往還浮在表面,只能說通讀了,卻沒有真正帶著問題去看、去思考,只從字面上理解思想,更沒有掌握鄧小平同志強有力的理論武器,使自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實際脫鉤,沒有發揮理論的指導作用,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使學習變得形式化、教條化。同時自覺擠時間學習較少,看報紙也是看看大標題,結果對理論上的一些問題,尤其是一些新問題理解還不深,使理論水平還在低層次徘徊。

二是學習積極性不高。在對待知識結構上重視程度不夠,缺乏一種敬業精神,認為自己掌握的一些業務知識就可以適應部隊工作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瑣、復雜的事情,會抱有可拖就拖的心態,今天不行,就等明天再說,對問題采取逃避的方法,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尋找對策,而是等待辦法自己出現,雖然感到有潛在的壓力和緊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氣和刻苦鉆研、鍥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和態度,沒有深刻意識到業務水平的高低對工作效率和質量起決定性作用。

三是工作創新意識不強。作為軍校干部學員,感覺到過來只要學習過得去就行了,其它只要得過且過就可以了,對待工作只滿足于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在工作中遇到難題,不善于思考,動腦筋,常常等待領導的指示,說一步走一步,同時感覺到自己是一名普遍學員,對全隊建設的方面的事總認為是骨干考慮的事,和自己沒有什么關系,只要自己不犯錯誤就行了。

查看全文

高中語文教材課后名家評論分析

摘要: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課后練習中的名家評論內容豐富,涉及時代背景、文章主旨、人物形象、鑒賞理論等。在教學中恰當運用這些教材資源,可為學生學習文本提供切入點,對文本進行多元解讀,同時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鑒賞能力。

關鍵詞:名家評論; 內容 ;作用

語文教學資源是指語文教師用來教學的一切材料。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課后練習以“文本研習”“問題探討”“活動體驗”三種全新的方式呈現,在這三種呈現方式中列出一些相關的學習材料,為開展語文活動提供一定的資源。其中名家評論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內容,涉及對時代背景、文本主題主旨、人物形象、鑒賞手法的介紹和評述等,在教學中妥善運用,將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一、名家評論內容

(一)介紹寫作背景。以前寫作背景的介紹一直是由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補充,一般不直接呈現。但是在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寫作背景呈現漸漸弱化政治標準的趨勢,力圖呈現多角度的寫作背景。如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二《邊城》一課“活動體驗”第三題:環境是小說不可缺少的要素。小說的環境包括歷史背景、時代氣氛、人情風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閱讀下列三則學習材料,研讀《邊城(節選)》,鑒賞作品的環境美(風景美、風俗美和人情美)。名家評論分別出自:凌宇《從邊城走向世界》、金介甫《鳳凰之子:沈從文傳》。其中凌宇是湖南籍學者,是湘文化研究的首席專家。金介甫是美國的漢學家,美國紐約圣若望大學歷史系教授,是國外研究沈從文第一人。名家評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材料的選擇上,編者可謂非常用心,將本土的沈從文研究與西方文化對沈從文作品的認識共同呈現,試圖營造一種對比;在對比中開發出文本的多重價值,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中豐富的人文內涵。(二)探討文本主題宗旨。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常在課后練習中引入一些名家對作品主旨的論述,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讀者對作品的體驗感受也不同。教材將富有代表性的觀點呈現在學生眼前。如必修二《荷塘月色》和《聽聽那冷雨(節選)》課后“活動體驗”第三題:文學作品是可以常讀常新的,《荷塘月色》就是這樣的作品。閱讀下面的學習材料,再次研讀作品,談談你對作品新的感悟。四則材料分別出自錢理群《關于朱自清的“不平靜”》、孫紹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倫理的自由》、余光中《論朱自清的散文》、吳周文《談荷塘月色》。錢理群認為“朱自清這類自由主義知識分子既反感于國民黨的‘反革命’,又對共產黨的‘革命’心懷疑懼,就不能不陷入那不知‘哪里走’的惶惶然。——‘荷塘月色’(寧靜的大自然)的夢也正是朱自清的精神避難所”,認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對現實政治的無所適從。而孫紹振則認為朱自清這篇文章的宗旨“是擺脫了作為丈夫、父親、兒子潛意識里的倫理負擔,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沒有直接關系的”。二人對《荷塘月色》主旨的看法截然不同??梢越M織學生對此問題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三)分析人物形象。教材在一些作品的課后練習中介紹了一些有關人物的名家評論。如必修四《雷雨》課后“問題探討”第二題:周樸園對侍萍的懷念之情到底是真還是假,一直有不同的看法。結合下列種種觀點,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周樸園對侍萍是真情還是假意,一直有不同的觀點。錢谷融認為以假為主,曹禺認為完全是真實的,李計謀認為既有真也有假,錢理群則認為是人性的真實表現。由于資源的限制,教師不可能搜集很多有關這一問題的資料,但是可根據這些名家評論給學生提供一定討論的空間,學生在名家評論的引導下,經過討論形成不同的觀點,同樣可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閱讀這些經典的評論,有助于學生更準確地把握人物形象。(四)介紹鑒賞理論。鑒賞是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應貫穿整個高中語文教學的始終。教材中的名家評論有一部分介紹了詩歌的表現手法和評點方法。1.表現手法。關于詩歌的表現手法。朱自清在《論詩學的門徑》一文中寫道:“詩是特種的語言,它因音數的限制,便有了特種的表現手法。”認為詩歌的表現手法是特種的。許多文學理論家對詩歌表現手法都非常重視。蕭滌非先生曾說:“《關雎》序一篇,不但當必讀,且當先讀,因為如果不知道賦、比、興為何事,便將不知道詩歌為何物?!辟x、比、興是詩歌常見的寫作技法和表現手法。學生掌握一些詩歌的表現手法,如賦、比、興、烘托、襯托、渲染、虛實結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對幫助學生理解詩意、提高詩歌鑒賞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蘇教版教材必修四“詩從肺腑出”這一主題中有《蜀道難》《登高》《琵琶行》《錦瑟》四首唐詩。課后“文本研習”中第一題:明代詩學家高棅在《唐詩品匯》中,曾引用三句話來評價《蜀道難》,即“妙在起伏”“才思放肆”“語次崛奇”。列舉詩句,對以上三句話加以說明。教材必修四“詞別是一家”這一版塊下有《虞美人》《蝶戀花》《雨霖鈴》《聲聲慢》等四首宋詞課后的“文本研習”練習第三題:清代文學批評家劉熙載在《藝概》中指出,柳永的詞善于運用“點染”的手法。所謂“點”,指的是點明情感的內涵;所謂“染”,指的是用景物來渲染烘托所點明的情感。比如“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一句中,先點明離別之情“念去去”,再用“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的景色渲染烘托。請你在《雨霖鈴》一詞中再找一找這樣的句子,并說說這種寫法的作用與效果。高棅對《蜀道難》的這幾句評價涉及語言風格、結構章法、構思立意三個方面。劉熙載評述柳詞,認為柳永在創作中善用“點染”手法,“點染”二字本指書畫家揮筆作畫,繼而文藝理論家引用此詞來概括詞的表現手法。古典詩詞中運用“點染”的手法較為常見,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精華,繼承了我國古代的優秀文化傳統,在當今語文教學中占據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表現手法也有許多,了解這些手法,為學生理解詩的意境打開了大門。2.評點方法。蘇教版教材不僅引入現當代作家、專家學者對作品人物的評點。在此基礎上,還向學生介紹了一些我國古代的評點方法,如批注法、涵詠法等。使學生對古人的讀書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是對我國傳統讀書方法的一種繼承。如必修二《林黛玉進賈府》課后“活動體驗”第一題:清人脂硯齋對《紅樓夢》中幾個人物的出場做過評點,現代作家王蒙對這部作品的人物性格也作了評點。你同意他們的見解嗎?請說說你的理由。教材課后展示了脂硯齋如何評點人物,向學生介紹了古代傳統的讀書方法。古人認為“不動筆墨不讀書”,在閱讀時要對文章的詞句進行批注。批注既可以加強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力和鑒賞力,又可以增強自己的表達能力;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批注,還可以增強自己的感悟能力;中學生嘗試寫寫批注,可以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古人在對作品中的人物進行評點的過程中,也是逼自己認真學習、深入理解的過程,現在中學生閱讀條件好、功課多,不可能像古人那樣對作品進行“圈點勾畫”“批注”“摘錄”等,但是對精彩作品進行把玩鑒賞,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閱讀方法。

二、名家評論的作用

查看全文

新教材課后練習管理論文

在新教材的閱讀教學中,每篇都有一定數量的課后練習需要處理。在處理過程中,雖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即在練習過程中,很多教師還存在著很大的隨意性、依賴性和保守性,甚至有的教師至今還完全以傳統的方法或模式來處理這些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的并蘊含著創新意識的練習題??梢?,優化處理新教材的課后練習題是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那么,如何優化處理新教材單篇課文后的練習題呢?筆者認為,這不僅要弄清練習的一般功能,更重要的是必須弄清新教材練習設計的各種從顯性到隱性的意圖。

練習的一般功能歸納起來不外乎三個方面。

1.診斷和反饋這既包括教師對學生的所學進行診斷和反饋,也包括學生對自己的所學進行診斷和反饋。教師可以據此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拾遺補缺,學生也可以依此優化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自我完善。

2.消化和鞏固這主要指學生通過一定數量的練習來消化自己所學的內容,并且使之強化、鞏固。同時對自己所學的知識在記憶、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效地遷移,以達到內化的目的。

3.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知識,來完成具有一定難度的作業之后,常常會獲得一種成功后的滿足感和喜悅感,而這種感覺又是激活學生學習語文的主要內驅力之一,但這一點似乎常被人們所忽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