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2-10 18:13: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jù)多年的文秘經(jīng)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教師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多元文化教師教育研究
由于族群、文化背景、價值觀念、宗教信仰、社會階層等差異的存在是一個客觀的社會事實,文化多樣性成為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基本社會特征。這一特征使得學校教育及教師面臨多元文化的教學情境,需要具備多元文化知識和開展多元文化教育的能力。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為回應多元文化社會、導向社會重建、促進教育機會均等與社會公平而積極倡導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淤,因為“這個世界最大的問題并非源于人們不能閱讀和書寫,而是源于來自不同的文化、種族、信仰和國家的人們無法一起合作解決世界性的難題冶,而“在多元民主社會中,有文化的公民應該是在普遍聯(lián)系的世界中具有反思能力、有道德的和活躍的公民冶[1]23。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范圍內多元文化教師教育興起并發(fā)展。西方國家多元文化教師教育興起的主要動因源于對“技術至上冶工具主義教師教育思想的批評,寄希望于通過多元文化教師教育為少數(shù)族群學生培養(yǎng)優(yōu)質教師、提高城市薄弱學校的教育質量,進而推動社會正義。[2]“文化多元性冶不僅指種族、民族的多樣性,而且包含社會階層文化的多樣性。當代中國社會的多元文化特質與英、美、加、澳等西方國家“大熔爐冶式的、主要由移民帶來文化遷徙而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不同在于,歷史、社會(職業(yè)分工)和文化傳統(tǒng)等因素使得階層文化及其沖突成為當代中國社會多元文化的重要表征。面對階層分化及其相互間沖突的加劇,學校教育如何在階層流動及其利益格局調整中發(fā)揮積極作用,讓各個階層的人都能夠過上有尊嚴的美好生活,規(guī)避社會結構固化的發(fā)展風險,協(xié)調社會階層關系,實現(xiàn)社會和諧發(fā)展?“有效的教育計劃應該幫助學生審視和澄清他們的文化身份冶,而教師對不同文化群體的態(tài)度又直接而深刻地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必須對課堂中復雜的學生文化身份與特征有所認識并敏銳而熟練地做出回應冶,“教師應學習如何促進學生對自身文化身份的探求,幫助他們成為共同的公民和國家文化的有效參與者。冶[1]129-130生活在當下中國社會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每一位教師都會面臨多元文化及社會價值教育的挑戰(zhàn)。培養(yǎng)能夠與不同文化背景和特質的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并促進其健康成長的教師是教師教育的重要使命,亦應成為我國教師教育謀求新公平的發(fā)展目標。然而,在我國各類教師教育中,多元文化育的理念熏染、知識傳授、方法示范及能力鍛煉等都相對不足。因此,在當前中國社會多元文化特點凸顯的時代背景下,多元文化教師教育課程建設不僅重要而且緊迫。
一、課程目標與內容:增強文化敏感性,凸顯社會公正
當代中國社會,教育及教師教育都面臨著有效開展多元文化教育的使命,為所屬不同階層文化群體的學生創(chuàng)造平等的教育機會,幫助全體學生獲取知識、態(tài)度、技能以滿足在多元文化社會的交往需要,創(chuàng)造利益共享的公民道德社會。為此,教師教育課程的目標定位與內容選擇應體現(xiàn)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致力于增進未來教師的文化敏感性和社會正義感。(一)課程目標:增強文化敏感性,培養(yǎng)社會正義感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文化多樣性特征使學生面對的社會環(huán)境并非由單一文化價值觀所主導。教師需要積極適應學生文化背景的多樣性,并采取措施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與學校生活,使其能夠與不同民族、語言、階層等文化背景的人友好相處。這就要求教師在面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時首先具備敏銳的文化敏感性,能夠從不同文化的視角來合理地詮釋個體及其所屬群體的經(jīng)驗并恰當?shù)夭扇〗逃袆?。具有文化敏感性的教師能夠了解并依?jù)不同文化族群和社會階層學生的知識、能力、個性、特長、文化經(jīng)驗等,來發(fā)展課程、設計教材、實施教學、開展評價,并將多元文化議題融入課程。比如,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內容解釋與舉例時能否顧及文化的多樣性與差異性,避免呈現(xiàn)、傳遞對異文化的負面信息;能否給不同背景的學生以平等參與的機會;是否經(jīng)常反思自己對待不同文化背景學生的言行有差異等,這些都體現(xiàn)出教師的文化敏感性程度。為此,教師教育課程目標不能僅僅停留于傳遞和掌握相關學科領域的知識、技能,而應拓展到文化(特別是學科文化)本身的特征、作用及發(fā)展過程,使學習者在學習語言、數(shù)學、人文、社會及自然科學等各個領域的知識與價值過程中,體驗文化差異并學會從文化多樣性視角來理解和解釋不同文化群體的生活經(jīng)驗,在認知結構中形成西方學者所說的“多元文化的內置冶[3],這種“內置冶有助于未來教師敏感于不同文化背景學生的需要與反應,更能理解、欣賞不同文化差異的合理性,消弭和避免文化刻板印象,生發(fā)社會正義感。(二)課程內容:深進學科文化內核,凸顯社會公正我國教師教育課程內容多從主流文化傳統(tǒng)出發(fā),較少考量如何培養(yǎng)具有多元文化視野、能夠尊重不同文化并具有跨文化教學能力的教師,對學校教育存在的城市化傾向、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等現(xiàn)象也缺少必要的揭示和探討,不利于教師形成多元文化視野,自覺而敏銳地關懷與尊重不同文化群體的差異及勝任多元文化教育。敏銳的文化認知離不開豐富的多元文化知識。教師教育課程首先需要幫助教師學習者正確、全面地看待和理解社會文化的多樣性,加強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心理學、哲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等多領域知識的學習,促進教師理解影響教與學的背景因素(比如,語言、文化等因素對學生認知、學習、發(fā)展的影響)等,注重與特定文化群體形成與發(fā)展相關聯(lián)的知識學習。雖然要求教師具備所有文化群體的背景知識幾乎不可能,但應倡導和鼓勵教師以多種途徑關注和了解某些特殊社會群體的亞文化特質、不斷豐富和拓展跨文化視野。當然,課程內容還需要關注到知識的文化基礎與內核,而非知識本身。美國的多元文化教師教育(multiculturalteachereducation)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后,開始從添加多元文化教育知識轉向加深學習者對多元文化公平性、正義性的理解,要求所有教師能夠理解文化多樣性與公平性在教學中的作用,能夠設計體現(xiàn)文化多樣性和教育公平性的教學;將“社會公正冶作為多元文化教師教育的核心,強調教師教育應面對社會政治、平等、種族主義等“艱難話題(hardtalk)冶,更加重視設置社會正義價值轉向的課程(如“為平等和社會正義而教冶),使教師意識到每一個教學行為就是一個政治行為,通過挑戰(zhàn)不公正的教育來對社會負責,致力于社會變革(如教師應對各族群學生持相同期望水平、不應對學生有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等),為教師學習者提供深入探索教育公平問題的機會,幫助其了解教育如何加劇或緩和社會不公平,發(fā)展其質疑教育公平與社會正義的批判性反思能力。
二、課程實施與評價:寓情感于知識中,反思教育公平
近10多年來,我國教師教育課程改革在改善教學方式上取得可喜突破,但知識本位傾向仍依稀可見。未來教師能否具有開展多元文化教學實踐的能力,并非單純取決于知識(即便是多元文化知識)的多寡,是否擁有正確對待不同社會亞群體文化特質的態(tài)度和情感更為重要。為此,教師教育課程實施中應注重滲透對待不同文化群體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并加強學習者的體驗與反思。(一)理論學習中滲透多元文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英、美等國在培養(yǎng)教師多元文化教學能力時采用兩種模式:一是“單獨學程模式冶,即單獨開設旨在增進學習者多元文化知識與能力的課程,如“民族藝術冶“區(qū)域地理冶“跨文化心理與學習風格冶等課程,幫助學習者了解特定文化背景群體的歷史發(fā)展、生存環(huán)境、生計方式、文化形態(tài)及學習心理等,促進學習者認同、接納多元文化,并發(fā)展相應的文化適應性教學能力。二是“整合模式冶,即不改變已有教師教育課程框架,只是將多元文化經(jīng)驗材料整合、融入相關課程,如在社會學、歷史學等課堂上介紹不同民族、種族團體的經(jīng)驗知識,使學生檢視自己對于族群多樣性的態(tài)度并思考應采取的行動[4]。無論哪種模式都要求教師教育者隨時反省自己的課程意識與教學過程,發(fā)自內心地尊重由于文化多樣性而表現(xiàn)出的不同學習行為及其特點,避免因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偏見而忽略對異文化的尊重,注重滲透多元文化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從而潛移默化地熏陶師范生的多元文化理念與意識。唯此,才能真正地促進未來教師將多元文化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學情境,使未來教師耳濡目染地感受和學習如何與不同文化背景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如何恰當?shù)剡\用公平、正義的課堂教學策略與方法,進而有效地服務于多元文化社會。(二)實踐鍛煉中加強對多元文化體驗與反思的指導研究表明個體豐富多樣的文化體驗對于形成多元文化觀念與態(tài)度、提高針對不同文化背景學生開展多元文化教育的能力以及對于文化多樣性問題的批判反思等具有重要作用。師范生及中小學在職教師的多元文化體驗除了來自于滲透在教師教育各門課程教學中,通過正式課程、活動課程等多種課程形式的安排乃至潛在課程的營造所提供的日常生活接觸之外,主要來自以教育見習、實習為主的教育實踐性課程。但這類實踐性課程大多限于課堂上的學科知識教學,很少引導實習生感受和思考學生文化背景對其學業(yè)、個性及社會性等發(fā)展的影響。事實上,教育實習不僅為師范生演練和改進教學技能,增加教師職業(yè)認識,了解自我職業(yè)興趣、特長與不足,以更好地規(guī)劃自我職業(yè)發(fā)展方向而開放真實的教育現(xiàn)場;更要為增強其多元文化敏感性和理解力、提升其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有目的、有組織地提供跨文化教育實習機會,讓實習生全面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學生的需求,體察不同文化對學生認知和思維方式的影響以及自己與學生、家長的文化差異,并在實際教學中檢視自己已有的教育信念等,將有助于師范生學習思考、反省自己對異文化的態(tài)度,增強對異文化的包容與適應,注意規(guī)避自己對不同階層文化的偏見和刻板印象,鍛煉、提高自己尊重、理解、欣賞和溝通不同文化的能力,進而促進師范生日常生活中自覺增加不同文化的接觸體驗,提高文化敏感性。為此,教育實習應注重增加實習生與文化多樣性學生的交往機會,提供盡可能廣泛的實踐使其體驗和理解多元文化。美國在多元文化教師教育中采取的實地實習(fieldexperiences)、服務性學習(servicelearning)、現(xiàn)實性途徑(realisticapproach)等多種方式以增加職前教師與少數(shù)群體接觸的機會,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此外,教師教育課程在形式與結構上還應注重拓展通識教育課程,豐富教育類選修課程,并探索合作、探究等多種有效學習方式。(三)教學過程中探索“文化關聯(lián)性教學冶能力培育多元文化教師教育并非增加一門名為“多元文化教育冶的課程,而是將多元文化教育思想貫穿教師教育課程體系,促進教師學習者主動將文化知識、社會情境知識、學科內容知識、課程與教學知識等融為一體。多元文化教師教育課程建設應致力于通過豐富課程體系,幫助師范生提高利用學生背景的文化多樣性來進行課程規(guī)劃、實施與評價的“文化關聯(lián)性教學(culturallyrelevantpedagogy)冶[5]能力,以培養(yǎng)未來教師具備多元文化教育信念,切實提高他們開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知識、技能。首先,積極倡導開展“文化關聯(lián)性教學冶。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教師需要具備文化勝任力,即能夠從根源上有效理解與運用某種文化,才可能使學生滿意其教學并幫助學生取得學業(yè)成就。比如,鼓勵來自弱勢群體的師范生通過閱讀和撰寫傳記作品,豐富批判性審視不同人生經(jīng)歷的機會;鼓勵其發(fā)出自己的聲音,能夠“為自己代言冶,從而反省自身在多元化課堂中的經(jīng)歷與體驗;幫助教師學習者在他們遭遇與傳記人相似或相異的經(jīng)歷與體驗時能夠有意識地重新審視自身的主體性,自覺地體現(xiàn)自我的主體性;促進教師學習者學會在未來的文化多元課堂中不斷地審視自己,并且通過自己的教育、教學,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并有勇氣追求社會正義。其次,增加教育實踐場所的文化多樣性。我國教師教育改革在仔細規(guī)劃、嚴格督導師范生教育實踐的同時,還應注重將教育實踐從學校拓展到社區(qū),在課程教學中增加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實踐體驗。比如,選擇積極開展多元文化教育的中小學校作為實習學校,組織師范生參加社區(qū)實踐,開展內容廣泛的“服務性學習冶(如為當?shù)厣鐓^(qū)成員進行健康與安全知識普及、為家長學校開設教育講座,以及開展其他學術性服務活動)等各種旨在推進社會正義的活動,幫助和促進師范生探索學校和社區(qū)情境中的社會文化多樣性,并開展教學與反思,深刻檢視自己的文化立場和信念等,切實提升多元文化教育能力。又如,注重在多元文化社區(qū)中(而非只是在城市優(yōu)質中小學校)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提供更多進入薄弱學校和課堂開展教育見習、實習活動的機會,強調師范生浸入性經(jīng)歷的重要性,幫助師范生在多元文化社區(qū)中親身體驗并理解弱勢群體學生的日常生活及其文化特質,學習“如何教與自己不一樣的學生冶。再次,多元文化教育實踐貫穿課程始終。每個人都會基于自己的種族、民族、性別、階層、語言等形成多重身份。因此,每一門教師教育課程都要努力開展“文化關聯(lián)性教學冶實踐,都可以運用生活史回溯、自傳敘事、文化浸潤等教學方法,幫助師范生重新審視自我及他人的多元、交互身份;都可以將“自我檢視與反思冶作為重要的支架式教學方法,堅持不斷地培養(yǎng)師范生自覺審視自己的倫理、文化特質,理解自己所屬階層認為的“正當規(guī)范冶很可能是一種優(yōu)勢文化的自我優(yōu)越感,從而學會主動探索文化對學習的復雜影響;都應組織實踐活動,要求師范生與家長交談、觀察兒童校內外表現(xiàn)等大量實踐活動,從中學習如何了解和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思考如何選擇和使用與學生校外經(jīng)驗相匹配的教學材料,如何設計與學生個性及其文化屬性相關聯(lián)的教學活動,如何在課堂管理中充分考慮師生間、生生間交往互動的差異性,如何利用各種評價策略最大程度地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等。
三、課程支持與保障:開展高水平研究,促進學科建設
教師教育評估NCATE模式
[摘要]介紹了NCATE的評估范圍、具體程序,并在對其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針對我國的具體情況,提出了值得我國借鑒的地方和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NCATE;美國;教師教育機構;評估
Abstract:ThepaperdiscussesNCATE,theevaluationofteachereducationinstitutionsofUS,includingitsevaluationscope,standardsandprocedure.AnditalsoputsforwardsomeimplicationsfromtheevaluationsystemwhichisofvalueandcanbeusedtotheresearchintheoryandpracticeinthisfieldinChina.
Keywords:NCATE;US;teachereducationinstitution;evaluation
NCATE(NationalCouncilfortheAccreditationofTeacherEducation)是為美國教育部和美國高等教育評估委員會所認可的第一個全國性教師教育評估機構,它的主要職能是對美國全國的教師教育機構的辦學水平進行評估。一般而言,獲得NCATE的認可,就標志著一個教師教育機構的學術地位得到了確立。
一、NCATE的評估范圍
淺議教師的教育學
當許多教育學者們忙著建構體系嚴整規(guī)模宏大的理論大廈之時,一線的教師們卻只能對著高文典冊,煌煌巨著望而生畏。此時,作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的肖川先生卻從學術的象牙塔中走出來,和中小學的教師一道分享對歷史、對社會、對人生、對教育的感悟和理解,“教師的教育學”也就成為了肖川先生教育學思想的鮮明標志。肖川先生的四卷本教育隨筆:《教育的理想與信念》、《教育的智慧與真情》、《教育的使命與責任》、《教育的情趣與藝術》,就是他近二十年來辛勤耕耘的成果。
在《為教師而寫作》一文中,肖川先生明確的坦言:“在今天的華夏神州,有1400萬教師,這也是中國最大的知識群體。為他們而寫作,是我今后治學為文的一個重要的追求?!?/p>
“為教師而寫作”,是因為肖川先生清醒地意識到“教育的真正內涵,就是價值引導和自主建構的統(tǒng)一”,而“價值引導”的工作是要靠教師來完成的?!把劢鐩Q定境界”,教師教育學理論的高低也就決定了教育的高低。
因此,肖川先生心目中的教師應該是“有思想的”,并最終能成為“理想主義者”:“教育作為價值引導的工作,存在于立足現(xiàn)實而追求理想的過程中。教育的這一特質,要求教師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保ā蹲鳛槔硐胫髁x者的教師》)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教師”有著什么樣的內在特征呢?肖川先生在多篇文章里與教師們分享著他的思考。
從教育的內涵來解讀,“作為理想主義者的教師,他(她)要告訴孩子這個世界的高度,即人性所能達到的高度?!保ā蹲鳛槔硐胫髁x者的教師》)在《對教師的期待》一文中,肖先生言辭懇切地告誡教師:“作為教師,您首先是一位教育者,其次才是一門課程的教師”,“更重要的是,要在學生的心中培植愛的情感?!?/p>
從社會歷史的進程來考察,肖川先生認為“在今天,作為理想主義者的教師,應該是先進文化的代表者”(《作為理想主義者的教師》)“先進文化”應該是合乎人性的、有助于個人自由而充分發(fā)展的文化,也是有助于建設一個平等、民主、自由、公正、理性、和諧的社會的文化。這樣就給“教師”這個概念賦予了新的時代的內涵:“所以在今天,我們的教師只有具有現(xiàn)代民主政治的意識,才是與我們肩負的責任相稱的,我們才有望成為‘為大多數(shù)人帶來幸福的人’”(《自覺培植教師現(xiàn)代民主政治的理念》),“這意味著教師應該成為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諳熟人類文明歷程的人,成為在自己的內心確立起并堅定地守護現(xiàn)代社會的核心價值的人,成為有思想、有靈魂的人。”(《教育信念確立的基石》)在肖川先生看來,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教師”,簡而言之,就是能夠大力倡導和踐行“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的教師。
教師和教育獎勵規(guī)定
第一條為了鼓勵我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長期從事教育事業(yè),獎勵在教育事業(yè)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制定本規(guī)定。
第二條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對長期從事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管理、服務工作并取得顯著成績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分別授予“全國優(yōu)秀教師”和“全國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頒發(fā)相應的獎章和證書;對其中作出貢獻者,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人事部門授予“全國模范教師”和“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頒發(fā)相應的獎章和證書。
第三條“全國優(yōu)秀教師”、“全國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條件是: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yè),模范履行職責,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堅持素質教育思想,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的全面成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在培養(yǎng)人才方面成績顯著;
(二)認真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在教學改革、教材建設、實驗室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面成績突出;
(三)在教育教學研究、科學研究、技術推廣等方面有創(chuàng)造性的成果,具有較大的科學價值或者顯著的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
院系教師教育改革探究
[摘要]深化教師教育改革是目前和未來一定時期我國教師教育改革重心所在。必須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全面深化教師教育改革;推進培養(yǎng)模式改革,促進教師教育專業(yè)化;深化課程與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師教育隊伍建設,造就一流師資。
[關鍵詞]教師教育;科學發(fā)展觀;深化改革;質量
Abstract:It''''simportantworkforChina''''steachereducationtodevelopthereformofteachereducation.Thereformofteachereducationmustbeguidedbyscientificdevelopingview,deepenall-roundlythereformofteachereducation,advancethereformoftrainingmodel,promotetheprofessionalizationofteachereducation,deepenthereformofcurriculumandteaching,improveteachingquality,optimizetheteacherteamandcultivatefirst-classteachers.
Keywords:teachereducation;thescientificdevelopingview;deepenthereform;quality
一、問題的提出
經(jīng)過政府、學術界與高校等的共同努力,近年來,我國的教師教育改革已經(jīng)取得了可喜的進步:以開放的教師培養(yǎng)體制為主的改革理念已經(jīng)在政府和學界達成了初步的共識;教師教育職前職后培養(yǎng)培訓一體化的理念也在高等教育長期的改革實踐中,至少在制度層面得到了落實……所有這些成績,是每個了解中國教師教育歷史和改革發(fā)展現(xiàn)狀的人有目共睹的。但同樣不能否認的是,我國教師教育仍面臨不少的問題和挑戰(zhàn),尤其是在教師教育活動實際開展的院系層面。其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至少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在如何深化改革的觀念上遠未達成統(tǒng)一,實際的改革力度也不夠大,不少高校的教師教育改革尚處在觀望或醞釀階段。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相分離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不少院校教師教育的課程與教學依然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的模式,難以滿足教師新素質發(fā)展的需要……。這些問題的存在,顯然會影響教師教育的專業(yè)化水平的提升,阻礙教師教育質量的提高,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抹殺了前期改革的成就。有鑒于此,本文把院系層面的教師教育改革作為目前和未來一定時期教師教育改革重心應該是合理的。繼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如何深化改革?
教師教育責任論文
論文關健詞:教師教育政府職責關聯(lián)性宏觀調控
論文摘要:教師職業(yè)與社會發(fā)展的特殊關聯(lián)性,決定了教師教育與政府職能的關聯(lián)性;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教育應該面向市場,但卻不能市場化。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政府在教師教育中具有加強師德教育、宏觀調控規(guī)模、改善教師待遇、提高教師地位等職責。
教師不僅是一種職業(yè),而且是一種特殊的職業(yè),其特殊性表現(xiàn)在教師既是先進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受益者,又是其傳播者,它所影響和所左右的不僅僅是個體的進步與發(fā)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左右著群體的進步和發(fā)展。隨著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逐步確立,教師教育在向市場化趨勢的發(fā)展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新問題,引發(fā)出教師教育能否市場化和政府在教師教育中的職責這兩個問題。
一、教師教育市場化趨勢引發(fā)出的問題
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教師教育則是培養(yǎng)從事教育事業(yè)的人的社會活動,其中包括教師的職前培養(yǎng)和職后培訓兩個方面。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由計劃經(jīng)濟向市場經(jīng)濟的轉型,教師教育也隨之在向市場化趨勢發(fā)展。在這個過程中,我國教師教育暴露出如下四個問題:
愛的教育教師讀后感
讀完了《愛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愛的教育是什么?我在書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質教育就是“愛的教育”,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的基礎。
《愛的教育》里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里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
在我們的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是何等的困難!首先,在大多數(shù)人的腦海里沒有“愛的教育”這個概念。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愛的教育。正因為我們缺乏愛的教育,才使我們的生活里少了一些愛。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這是我們缺少的,這是我們需要尋找的。有了這些愛,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了愛。
在《愛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學生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他們的愛里有寬容,有謙讓,有親情,有友誼?!稅鄣慕逃吩谠V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tài)度行為可能不同。
年輕出任教職時,滿腔熱誠的愛,希望能夠全心全力扮演“為人師表”角色,然而在專業(yè)經(jīng)驗不足、缺乏教學經(jīng)驗、也沒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經(jīng)以「教師的權威」,用教鞭管教學生,以致傷了學生的心。也曾為了虛榮,逼迫學生在各項比賽中斤斤計較分數(shù),以爭取許多“虛偽的榮譽”。甚至以“分數(shù)”來看待孩子,也以“外表”來衡量孩子,更以“聽話與否”來評價孩子,每每憶及此事,不禁全身顫抖,慚愧不已。
不斷的調整心態(tài)和做法,也為孩子多付出一份關心與愛心與真心,發(fā)現(xiàn)孩子們總會相對的給予“回饋”。因此有“愛的教育”,才有“美”的回憶。
加強教師黨員教育思考
今年是**教育系統(tǒng)的“師德師風建設年”,為確保取得實效,教育局黨政領導把師德建設列入黨委行政工作的議事日程,通過認真扎實開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系列活動,在創(chuàng)設愛崗敬業(yè)、團結協(xié)作、嚴謹治學的良好師德師風建設氛圍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促進了全區(qū)教育的迅猛發(fā)展。
一、加強領導,將師德的養(yǎng)成納入制度建設的軌道
局黨委專門發(fā)文《關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成立“**區(qū)教育局師德師風建設領導小組”。把師德建設納入各級領導干部的目標管理體系。我們建立健全各項充分體現(xiàn)相關的道德規(guī)范和具體要求的規(guī)章制度,為師德建設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1、扎實推行黨務政務公開制度。各學校(單位)通過公開熱點、難點、疑點問題,將黨務、政務公開落到實處。我區(qū)的黨務公開、校務公開在省、市得到好評。
2、認真落實黨員“政治生日紀念制度”。通過開展“四個一”(即建立一份黨員“政治生日冊”、贈送一份“政治生日”禮物、重溫一次入黨誓詞、開展一次談心交心的活動)活動紀念黨員政治生日。局黨委為全體黨員在紀念館舉行集體慶?!罢紊铡被顒印>謾C關支部組織黨員開展“踏紅色之旅尋先烈足跡”的遵義之行慶祝機關黨員“政治生日”活動。此舉實現(xiàn)了黨性觀念教育的日?;?,受到群眾熱烈歡迎。
3、嚴格貫徹落實干部培訓制度。
教師教育要求論文
摘要:現(xiàn)代孩子的特點和時代對教師的要求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對人才的期望越來越高。加之中國人口的龐大,父母親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導致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越來越缺乏。另外,形形色色的文化沖淡了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離婚率普遍提高,大批孩子處在不完整的單親家庭中,得不到家庭給予的完整教育。使孩子從小對家庭,對社會缺乏足夠的責任心,使孩子沒有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從而給當代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大的挑戰(zhàn)。那么,現(xiàn)代的孩子有哪些特點呢?一個優(yōu)良的教師,起碼要精通本科知識,不斷鉆研,在浩瀚的學海中永不言倦。教育是一門教人育德的藝術,不了解孩子,包括他的思維、興趣、愛好、稟賦,傾向等,就談不上教育。如果學生是由于沒有適當?shù)奶崛【€索而產生遺忘,那教師可以在必要時提供視覺映象,限定詞或關鍵詞;要求學生做筆記,也能對記憶起幫助作用,因為筆記的信息加工流程是:耳→腦→手→紙。
關鍵詞:教師;教育;要求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對人才的期望越來越高。加之中國人口的龐大,父母親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導致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越來越缺乏。另外,形形色色的文化沖淡了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離婚率普遍提高,大批孩子處在不完整的單親家庭中,得不到家庭給予的完整教育。使孩子從小對家庭,對社會缺乏足夠的責任心,使孩子沒有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從而給當代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大的挑戰(zhàn)。
一、現(xiàn)代的孩子特點
1.1嬌生慣養(yǎng),惟我獨尊。中國現(xiàn)代家庭由于計劃生育的政策,家中的獨生子女深得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很多人的溺愛,當孩子的身上出現(xiàn)問題,即使父母親想批評教育,但在爺爺、奶奶等人的庇護下往往這種教育會打折,孩子非但沒有意識到錯誤,反而更加變本加厲,久而久之,孩子們成為是非不分,膽大妄為,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計后果的去做,稍稍受點委屈就會出現(xiàn)極端的偏激行為。缺乏與人溝通,與熱協(xié)商,心平氣和的處事能力。許許多多的小而大小的小事,經(jīng)他們的思維去處理,往往會讓人膛目結舌。如在2007年青海省某市重點中學的一名高一新生在期中考試時由于作弊,該監(jiān)考教師只是因為把該生的名字寫在了考務欄上,結果該生在中午回家便上吊身亡。
1.2缺乏愛心,報復心強。我們許多的家長始終不明白為什么在家中從小我們舍不得吃穿,但對孩子無不是從,給了孩子那么多的愛,但到了初中,孩子似乎和家長成了仇人,對家長不但無養(yǎng)育的感激之情,反而比陌生人更陌生,似乎邊的讓家長根本不認識他們了?孩子叛逆使家長感到非常的惶恐。孩子子對家長變的冷漠,從小無話不談的孩子突然間變的一語不發(fā),或者對家長的問話變的急噪和反感,為什么或這樣呢?我們的孩子從小被人寵著,對是非的判斷能力極差,在聲聲的贊譽聲中長大的“小皇帝”們一但到了初中,隨著學業(yè)成績的不理想,家長急了,聲色也變的嚴厲了,孩子們犯的錯誤也多了,家長對孩子的失望情緒也流露的多了,孩子似乎一下從天堂掉到了地獄,孩子在父母心中的位置在孩子心中產生了巨大的落差。使孩子們一下感到無比的失落,開始對父母關閉心聲,開始叛逆。開始憎恨一些連他們都不明白為什么要憎恨?心變的冰冷,愛心也隨之失去。
初一教師過渡教育感想
初一是整個中學時代的起始階段,也是由小學教育到中學教育的過渡時期。學生感到既好奇又迷茫,很多家長也為孩子能否適應這儀特殊時期的教育而有些擔憂。如何幫助初一學生渡過這一教育時期,順利進入中學階段,這里就個人工作經(jīng)驗談幾點看法:
一、正確認識自己,樹立自信心
一個人只有能正確地認識自我,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教學生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樹立自信心。這是跨入中學的必修課,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1、抓住入學教育的契機,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優(yōu)缺點。自個兒的愛好是什么?最擅長做什么?談談對將來的打算,確定人生奮斗的目標。充分抓住學生對新環(huán)境的好奇,對新學校的熱情,對新事物的美好期待,找到自信,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開始自己的中學生活。教師也趁此機會深入實際了解學生,為以后展開教育教學工作,因材施教做好準備工作。
2、開展一些有意義的課外活動,為他們提供活動和表現(xiàn)能力的機會與條件。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華,在活動中認識自己,感受成功,找到自信。老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獨特之處,放手培養(yǎng),從而在活動中獲得發(fā)展。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從自己的身上而不僅僅是從別人的贊賞中獲得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