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5 07:47:54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河流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河流

靜默的河流

夕陽晚紗

那抹暗紅下

靜謐的河流喃呢著生生不息

指尖劃亮一波微鱗

一滴水輕易到達過往的歲月

浪花的盡頭濺起珠簾

查看全文

河流健康評估原則分析論文

河流健康概念是河流管理的一種評估工具,其目的是建立一套河流生態系統評估體系,評估在自然力與人類活動雙重作用下,在長期進化過程中河流生態狀態的變化趨勢。河流健康概念包含了對于人類合理開發河流現實的承認,尋求在生態保護與水資源開發之間取得平衡點,河流健康概念是相對的,需要建立—種參照系統,經與這個參照系統比較獲得現實河流生態狀況的評價。

我國近十余年來開展的河流環境評估,主要是基于水質的物理一化學監測的環境評估,其不足是忽視了河流的水文、水質條件以及河流地貌條件的變化對于河流生物群落的影響。河流健康概念的建立,導致謀求建立較為完善的評估體系,對于河流生態系統狀況進行綜合評估。如何建立評估體系,是河流健康評估的關鍵技術問題。

一、建立河流健康評估體系的原則

1.建立生境因子與生物因子的相關關系

生態系統是指一定空間中的生物群落(動物、植物、微生物)與其環境組成的系統,其中各成員借助能量交換和物質循環形成一個有組織的功能復合體。生態系統是由生物和生境兩大部分有機組成,生命部分是生態系統的主體,生境是生命支持系統。河流是水域生物生命的載體,又是水域生態系統物質流與能量流傳輸的介質。在評估體系中需要重視河流生物群落的歷史、生存和演變過程,需要重視水域生物群落與河流生境之間的耦合關系。監測由于人類活動和自然力作用引起的河流的流量、水質、流速、水溫、水深和水文周期的種種變化,調查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土地利用以及城市化引起的河流地貌學特征的變化,確定生物因子與生境因子之間定性或定量關系,綜合評價這些變化對河流生態系統健康的影響。

2.確定參照系統

查看全文

河流統籌管理措施詮釋

摘要:河流治理需要考慮統籌規劃、統籌治理和協調推進,對河流管理中運用市場機制、協調管理等統籌管理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河流;統籌管理;措施

水是循環的,從雨水、地表水到地下水,城市里的水是復雜而又完整的系統。在河流治理中,如果沒有各個環節的統籌規劃,城市里的水將是孤立的。只有從統籌治理、協調推進的角度出發,河流才會在健康與人水和諧中流動。城鎮水系作為人工和自然復合的生態系統,是由無數個相關的子系統有機構成的。如果只孤立地著眼于單個水問題的解決,有時只能使整體水環境陷入更為嚴重的惡性循環。因此,河流的治理應綜合考慮給水、排水、污水處理、再生利用、排澇和文化遺產、旅游等各種功能的有機結合,與城鎮的園林綠化緊密相聯,才能真正形成城鎮水系統的良性運轉[1-2]。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對于河流的治理正向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功能的需求拓展,從過去只重視防洪排澇、治污,轉向綜合考慮防洪排澇、自然環境、地域文化等多種功能,引入國際通行的多自然河道整治理念。然而,這種轉變是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即從初期的主要是滿足防洪排澇的需要,堤岸工程采用漿砌石或鋼筋混凝土直立式擋土墻逐步開始建設親水平臺,保持景觀水位;之后開始從引入生態堤的理念,采用簡單的護腳防沖措施,突出自然特色的基礎上逐步實施綜合治理,人水和諧相處的生態水系目標。近年來我國在城市規劃、河道的保護、河流治理工程建設;涉水、臨水的重大城市基礎設施、生產項目規劃布局進行防洪評估、水資源論證和環保評估,減少對城市河流的人為干擾等方面有了很大進步。

1運用市場機制管理

運用市場機制對河流進行治理,實踐證明是一種有效的建設管理方法。我國一些城市運用了滾動開發籌集建設資金的模式,實現了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其中關鍵的問題是“統籌規劃”,政府作為項目的組織者,積極運用行政、經濟和法律手段配置社會資源。除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外,還建立了專門機構和工作制度。在工程實施中引入市場運作機制,按照國際慣例,實行公平競爭招投標,發揮廣大民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保證工程的進展和質量[3]。水是一種特殊的資源,水在被開發之后可以成為商品,水的自然屬性與城市河流綜合治理的需求決定了可以借助市場機制來優化河流治理的生產效率。供水、排水、污水處理、再生利用,以及園林綠化、拆遷安置、土地開發等可以充分利用市場手段,但河流治理同樣不能失去政府的監管和統籌規劃。各級政府部門需要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的手段,加強對河流治理的監管職權,強制性地保護城市水系生態和防污治污設施用地。

查看全文

剖析河流統籌管理措施

摘要:河流治理需要考慮統籌規劃、統籌治理和協調推進,對河流管理中運用市場機制、協調管理等統籌管理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河流;統籌管理;措施

水是循環的,從雨水、地表水到地下水,城市里的水是復雜而又完整的系統。在河流治理中,如果沒有各個環節的統籌規劃,城市里的水將是孤立的。只有從統籌治理、協調推進的角度出發,河流才會在健康與人水和諧中流動。城鎮水系作為人工和自然復合的生態系統,是由無數個相關的子系統有機構成的。如果只孤立地著眼于單個水問題的解決,有時只能使整體水環境陷入更為嚴重的惡性循環。因此,河流的治理應綜合考慮給水、排水、污水處理、再生利用、排澇和文化遺產、旅游等各種功能的有機結合,與城鎮的園林綠化緊密相聯,才能真正形成城鎮水系統的良性運轉[1-2]。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對于河流的治理正向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功能的需求拓展,從過去只重視防洪排澇、治污,轉向綜合考慮防洪排澇、自然環境、地域文化等多種功能,引入國際通行的多自然河道整治理念。然而,這種轉變是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即從初期的主要是滿足防洪排澇的需要,堤岸工程采用漿砌石或鋼筋混凝土直立式擋土墻逐步開始建設親水平臺,保持景觀水位;之后開始從引入生態堤的理念,采用簡單的護腳防沖措施,突出自然特色的基礎上逐步實施綜合治理,人水和諧相處的生態水系目標。近年來我國在城市規劃、河道的保護、河流治理工程建設;涉水、臨水的重大城市基礎設施、生產項目規劃布局進行防洪評估、水資源論證和環保評估,減少對城市河流的人為干擾等方面有了很大進步。

1運用市場機制管理

運用市場機制對河流進行治理,實踐證明是一種有效的建設管理方法。我國一些城市運用了滾動開發籌集建設資金的模式,實現了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其中關鍵的問題是“統籌規劃”,政府作為項目的組織者,積極運用行政、經濟和法律手段配置社會資源。除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外,還建立了專門機構和工作制度。在工程實施中引入市場運作機制,按照國際慣例,實行公平競爭招投標,發揮廣大民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保證工程的進展和質量[3]。水是一種特殊的資源,水在被開發之后可以成為商品,水的自然屬性與城市河流綜合治理的需求決定了可以借助市場機制來優化河流治理的生產效率。供水、排水、污水處理、再生利用,以及園林綠化、拆遷安置、土地開發等可以充分利用市場手段,但河流治理同樣不能失去政府的監管和統籌規劃。各級政府部門需要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的手段,加強對河流治理的監管職權,強制性地保護城市水系生態和防污治污設施用地。

查看全文

河流精細化管理研究

1河流工程精細化管理的定位

精細化管理就是“精和細”,“精”可以理解為更好、更優,精益求精;“細”可以解釋為更加具體,細針密縷,細大不捐。精細化管理的目標為精,過程為細,那么河流工程管理要實現精細化,一是確定更詳細、更具體、更具可操作性的管理目標體系;二是在實現目標過程中,在規范化的基礎上,每個細節精益求精。

2開展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

2.1開展精細化管理是提高河流工程管理水平的需要。大部分河流工程管理,通過水管體制改革,實行了管養分離,開展了標準化工程建設。經過幾年的努力,工程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在相同或類似工作持續一段時間之后,管理人員容易出現疲勞、厭倦情緒,喪失工作熱情和創新,并在管理工作中形成了一定的思維定勢,從而造成工作理念固步自封,工作方式循規蹈矩,工程面貌踏步不前,工程管理很難再上新的臺階。

2.2開展精細化管理是實現工程管理現代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根據現代管理學劃分,工程科學化管理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規范化,第二層次是精細化,第三個層次是個性化。在這三個層次中精細化承上啟下,作用至關重要,精細化工作做得好與否,影響著河流工程管理實現現代化的進程。

2.3開展精細化管理是水管單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從宏觀上,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正從引進、加工型、粗放型向自主型、創新型、集約轉變,在這種背景下,河流管理部門的發展必然受到影響。開展河流精細化管理,是一種提高工作效率,促進河流管理事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查看全文

河流統籌管理措施探究

摘要:河流治理需要考慮統籌規劃、統籌治理和協調推進,對河流管理中運用市場機制、協調管理等統籌管理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河流;統籌管理;措施

水是循環的,從雨水、地表水到地下水,城市里的水是復雜而又完整的系統。在河流治理中,如果沒有各個環節的統籌規劃,城市里的水將是孤立的。只有從統籌治理、協調推進的角度出發,河流才會在健康與人水和諧中流動。城鎮水系作為人工和自然復合的生態系統,是由無數個相關的子系統有機構成的。如果只孤立地著眼于單個水問題的解決,有時只能使整體水環境陷入更為嚴重的惡性循環。因此,河流的治理應綜合考慮給水、排水、污水處理、再生利用、排澇和文化遺產、旅游等各種功能的有機結合,與城鎮的園林綠化緊密相聯,才能真正形成城鎮水系統的良性運轉[1-2]。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對于河流的治理正向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功能的需求拓展,從過去只重視防洪排澇、治污,轉向綜合考慮防洪排澇、自然環境、地域文化等多種功能,引入國際通行的多自然河道整治理念。然而,這種轉變是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即從初期的主要是滿足防洪排澇的需要,堤岸工程采用漿砌石或鋼筋混凝土直立式擋土墻逐步開始建設親水平臺,保持景觀水位;之后開始從引入生態堤的理念,采用簡單的護腳防沖措施,突出自然特色的基礎上逐步實施綜合治理,人水和諧相處的生態水系目標。近年來我國在城市規劃、河道的保護、河流治理工程建設;涉水、臨水的重大城市基礎設施、生產項目規劃布局進行防洪評估、水資源論證和環保評估,減少對城市河流的人為干擾等方面有了很大進步。

1運用市場機制管理

運用市場機制對河流進行治理,實踐證明是一種有效的建設管理方法。我國一些城市運用了滾動開發籌集建設資金的模式,實現了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其中關鍵的問題是“統籌規劃”,政府作為項目的組織者,積極運用行政、經濟和法律手段配置社會資源。除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外,還建立了專門機構和工作制度。在工程實施中引入市場運作機制,按照國際慣例,實行公平競爭招投標,發揮廣大民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保證工程的進展和質量[3]。水是一種特殊的資源,水在被開發之后可以成為商品,水的自然屬性與城市河流綜合治理的需求決定了可以借助市場機制來優化河流治理的生產效率。供水、排水、污水處理、再生利用,以及園林綠化、拆遷安置、土地開發等可以充分利用市場手段,但河流治理同樣不能失去政府的監管和統籌規劃。各級政府部門需要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的手段,加強對河流治理的監管職權,強制性地保護城市水系生態和防污治污設施用地。

查看全文

深究河流統籌管理措施

摘要:河流治理需要考慮統籌規劃、統籌治理和協調推進,對河流管理中運用市場機制、協調管理等統籌管理措施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河流;統籌管理;措施

水是循環的,從雨水、地表水到地下水,城市里的水是復雜而又完整的系統。在河流治理中,如果沒有各個環節的統籌規劃,城市里的水將是孤立的。只有從統籌治理、協調推進的角度出發,河流才會在健康與人水和諧中流動。城鎮水系作為人工和自然復合的生態系統,是由無數個相關的子系統有機構成的。如果只孤立地著眼于單個水問題的解決,有時只能使整體水環境陷入更為嚴重的惡性循環。因此,河流的治理應綜合考慮給水、排水、污水處理、再生利用、排澇和文化遺產、旅游等各種功能的有機結合,與城鎮的園林綠化緊密相聯,才能真正形成城鎮水系統的良性運轉[1-2]。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對于河流的治理正向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功能的需求拓展,從過去只重視防洪排澇、治污,轉向綜合考慮防洪排澇、自然環境、地域文化等多種功能,引入國際通行的多自然河道整治理念。然而,這種轉變是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即從初期的主要是滿足防洪排澇的需要,堤岸工程采用漿砌石或鋼筋混凝土直立式擋土墻逐步開始建設親水平臺,保持景觀水位;之后開始從引入生態堤的理念,采用簡單的護腳防沖措施,突出自然特色的基礎上逐步實施綜合治理,人水和諧相處的生態水系目標。近年來我國在城市規劃、河道的保護、河流治理工程建設;涉水、臨水的重大城市基礎設施、生產項目規劃布局進行防洪評估、水資源論證和環保評估,減少對城市河流的人為干擾等方面有了很大進步。

1運用市場機制管理

運用市場機制對河流進行治理,實踐證明是一種有效的建設管理方法。我國一些城市運用了滾動開發籌集建設資金的模式,實現了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其中關鍵的問題是“統籌規劃”,政府作為項目的組織者,積極運用行政、經濟和法律手段配置社會資源。除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外,還建立了專門機構和工作制度。在工程實施中引入市場運作機制,按照國際慣例,實行公平競爭招投標,發揮廣大民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保證工程的進展和質量[3]。水是一種特殊的資源,水在被開發之后可以成為商品,水的自然屬性與城市河流綜合治理的需求決定了可以借助市場機制來優化河流治理的生產效率。供水、排水、污水處理、再生利用,以及園林綠化、拆遷安置、土地開發等可以充分利用市場手段,但河流治理同樣不能失去政府的監管和統籌規劃。各級政府部門需要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的手段,加強對河流治理的監管職權,強制性地保護城市水系生態和防污治污設施用地。

查看全文

縣重點河流河長制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全面覆蓋、突出重點、長治久潔”的總體要求,以關注水問題、提高水質量、改善水環境為核心,扎實開展全縣河流整治工作,切實保護好縣域河流河容岸貌,真正提高水環境質量,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目標任務

有關鄉鎮和部門履行編制整治規劃、整治河容岸貌、清理疏浚河道、取消污水直排、限期改善水質、保護飲水安全、消滅管理盲區、落實長效管理措施等管理職責。爭取到2010年,我縣境內河流城區段實現景觀化,非城區段達到喬灌草護岸,切實提高我縣河流水質,改善水生態環境。

三、實施范圍

我縣轄區內大凌河、老虎山河、小凌河、什家河及其主要支流。

查看全文

河流治理情況視察報告

一、基本情況

(一)項目規劃

1998年11月,省計委分別以農經(1998)941號、建設(1998)950號文件,對市中心區防洪治澇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報告、市中心區防洪治澇工程初步設計進行了批復。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市中心區防洪治澇工程的建設任務和規模為市中心區防洪治澇工程任務,其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洪水。初步設計的批復:同意市中心區防洪治澇工程分期實施,一期工程的建設規模為修建窯上支流防洪堤及河道整治7274米(即河道長3637米);修建響水河干流防洪堤及河道整治16000米(即河道長8000米);修建德塢支流源頭龍貴地水庫。

(二)建設項目完成情況

市中心區防洪治澇一期工程建設到現在為止,累計完成窯上支流防洪堤及河道整治7274米(3637米),完成100%。響水河干流防洪堤及河道整治15640米(即河道長7820米),占97.8%。完成德塢龍貴地水庫大壩砌筑。市中心區防洪治澇一期工程總投資為9854.9萬元,目前到位資金9540.48萬元,占總投資的96.9%。完成土石方工程量為804830m3,淤泥清除152200m3,80#漿砌石154720m3。另外:已建成河道兩岸的綠化帶面積7.13萬m2,種植各類樹木1.4萬株;完成南門口水鋼取水水力自控翻板壩一座,窯上支流橋梁兩座,響水河干流橋梁3座。

(三)河景觀治理一期工程(以下簡稱一期治理工程)進展情況

查看全文

綜述河流地區歷史與文化

一,隋唐營州的歷史地理方面研究。

主要側重于隋唐營州地域的地理環境、路線交通、城市形態等方向的考證與研究。中最為主要的收獲就是金毓黻先生在《東北通史》一書中糾正了柳城為河北昌黎的錯誤觀點,為日后隋唐營州的地理位置確定了正確的歷史坐標。尤是與之相關的一些重大的歷史地理、民族分布、歷史事件、古代交通等問題得到了解決。

二,隋唐營州的建置與職能研究。

主要探討了隋唐在營州地域建立管轄機構的歷史沿革,以及這些機構的具體職能,包括政治、軍事、民族、經濟、貿易、文化、宗教等多方面。這類研究成果與發表的文章,在隋唐營州研究方面的比例較大,可以看出學術界在隋唐營州歷史問題研究上,一直偏重于中央政權與邊疆政權關系的制度史領域。尤是吉林大學宋卿博士在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較多,并提出了許多有建樹的學術觀點。例如她的《唐代營州研究》、《唐代平盧節度使略論》、《唐代營州政府經濟職能初探》、《唐代東北羈縻府州職官考》、《唐代營州政府經濟職能初探》、《唐代營州政府行政職能略論》、《唐代平盧節度使略論》、《試述唐前期平盧節度使的職官兼任》、《試論營州在唐代東北邊疆的地位與作用》,等等,這一系列的文章對唐代營州的管轄機構進行了細致深入的研究和考證,并總結歸納營州政府的各項職能。可以看出,宋卿博士在該領域的研究具有代表性;

三,隋唐時期營州的民族問題研究。

營州是隋唐兩朝東北邊疆重鎮,也是少數民族雜居之地。關于營州地域內的靺鞨人、高句麗人以及契丹人的流動、遷徙、叛亂、融合、多元文化,以及隋唐王朝在處理民族問題方面所作出的反應與措施,也成為這一學術領域饒有興趣的話題。在這些研究成果中,學術界對于契丹人李盡忠主導的“營州之亂”的研究尤為關注。因為,營州之亂幾乎影響了此后的東北亞政治格局的形成,尤是唐朝對高句麗故地的控制出現了嚴重的危機,并且對唐代東北邊防的穩定及原有防御體系產生了重大影響,并使得營州成為幽州東北方向上的從屬配合力量。除此之外,學術界對隋唐時期營州的民族問題討論,往往把研究焦點投放到契丹人、突厥人、靺鞨人或高句麗人等單一民族問題上,缺乏對多元民族融合與互動現象的深入思考和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