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4 12:32:1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骨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骨髓炎研究論文
【摘要】骨髓炎是一種常見病,是化膿性細菌感染涉及骨膜、骨質及骨髓的疾病。中醫對該病病名、特點及病因病機早有論述,現代醫學對其病因病理亦有詳細闡述,分析探討中西醫對骨髓炎的診療特點,以便更好地全面認識該病。
【關鍵詞】骨髓炎骨疽化膿性細菌感染中西醫結合
骨髓炎,是由化膿性細菌引起的骨髓腔、骨和骨膜及周圍組織的化膿性炎癥。主要以感染、骨膜下膿腫、骨質破壞、死骨形成、反復的炎癥刺激骨膜增殖、局部增大為特點。
1中醫
1.1病名古代文獻把此病稱為“疽”或“骨疽”,有時癰疽并提。《內經》指出其特點是“骨腐肉枯”“內傷骨,為骨濁”,明代陳實功又稱為多骨疽,以其瘡內有死骨,死骨多是其特點,故“人以為多骨癰也”。由于患病的部位不同,有較多的名稱,如生于大腿外側者,稱附骨疽;生于大腿內側者,稱咬骨疽;只生在股脛部者,稱股脛疽;只生在手足腿膊等處,潰破后出腐骨的多叫多骨疽。本病特點為多發于四肢長骨,局部胖腫,附筋著骨,推之不移,疼痛徹骨,潰后膿水淋漓,不易收口,可成竇道,損傷筋骨[1]。
1.2病因病機《醫宗金鑒》云:“癰疽原是火毒生。”人體受到陽邪侵犯或臟腑結熱,五志化火等,使人體循環不息的氣血功能破壞,經絡阻塞,而形成局部的氣血凝滯,或蘊結于肌肉,或停留于筋骨,氣血蘊結,不通則痛。不能疏通,郁久化熱愈盛,遂使血肉腐敗,“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凡瘡瘍皆由五臟不和,六腑壅滯,則令經脈不通而生焉。”《瘡瘍經驗全書·腐骨癰疽論》云:“夫貼骨癰者,即附骨癰也,皆附骨貼肉而生,字雖殊而病則一。此病之發,盛暑身熱,賊風入于骨節,與熱相搏,復遇冷濕,或居勞太過,兩足下水,或久臥濕地,身體虛弱而受寒邪,然風熱伏結,壅遏附骨而成。”其致病因素,概括起來可分為內因和外因,具體有:余毒流注,筋骨損傷,外感六淫,七情內傷,房室過度。《外科正宗·腐骨疽論》曰:“夫附骨疽者,乃陰寒入骨之病也。人之氣血壯實,雖遇寒冷而邪不入骨。凡入者,皆由體虛之人,……,寒氣乘虛入里,遂有斯疾。”總之,熱毒是骨髓炎的致病因素,正虛是骨髓炎的發病基礎,損傷是骨髓炎的常見誘因[2]。
治療骨髓瘤的對策
多發性骨髓瘤(MM)是較為典型的疑難重癥,西藥治療效果不佳,預后不良,而中醫治療該病倒是顯示了很好的前景,有些病人已治愈十年以上。本文試就相關的幾個問題作一簡單探討,謬誤之處請同道不吝指正。
一、中醫可以根治多發性骨髓瘤
髓為奇恒之府,比較而言,較五臟發病更易治療。大量臨床也證實多發性骨髓瘤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多發性骨髓瘤是漿細胞惡性增生所致的惡性腫瘤,主要侵犯骨髓,以溶骨性損害為主。常見癥狀為骨痛、病理性骨折、貧血、出血、發燒等。中晚期則多伴以反復感染、腎功能損害等。值得注意的是,該病早期骨痛常呈游走性,中晚期則多為固定部位。而其骨折,多為腰椎壓縮性骨折,及肋骨骨折,也可見肱骨骨折。
本病起病在骨,而其根在髓。腎主骨而生髓,故治療上以補腎為第一要務,輔以益氣養血、活血通瘀,或佐以清化痰濁。腎氣壯而精氣生,正勝則邪退,不治瘤而瘤細胞自消;瘤細胞消退,則骨髓功能恢復,氣血自生,其病自愈。筆者創立的中藥復方渙膈飲系列,2號工于補益元氣、化瘀血、逐痰濁,而渙膈5號則有調理氣血、補腎壯骨之功效,故與多發性骨髓瘤正相吻合。而渙膈3號長于祛瘀生新,并能醒脾開胃,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該系列方在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上顯現了諸多獨特之處:一是見效快,一至三個療程即可使瘤細胞下降,血像好轉,體質增強。二是基本無毒副作用,除個別人,尤其是化療后者,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輕度腹瀉外,未見其它不良反應。山東省醫工所及山醫大藥理教研室的藥理實驗也證實“無明顯不良反應”。三是具有根治的作用。由于無毒,無副作用,適于連續治療,很多患者在服用6-12療程之后(多者可達24個療程),癥狀消除,漿細胞正常,血像正常,骨損害恢復,宣告治愈所以說,治愈多發性骨髓瘤并非萬難之事,在治療之初樹立起堅定的信念是治好本病的前提
二、治骨痛、骨折不可漫用活血、“接骨”藥
治療骨髓瘤的方法芻議
多發性骨髓瘤(MM)是較為典型的疑難重癥,西藥治療效果不佳,預后不良,而中醫治療該病倒是顯示了很好的前景,有些病人已治愈十年以上。本文試就相關的幾個問題作一簡單探討,謬誤之處請同道不吝指正。
一、中醫可以根治多發性骨髓瘤
髓為奇恒之府,比較而言,較五臟發病更易治療。大量臨床也證實多發性骨髓瘤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多發性骨髓瘤是漿細胞惡性增生所致的惡性腫瘤,主要侵犯骨髓,以溶骨性損害為主。常見癥狀為骨痛、病理性骨折、貧血、出血、發燒等。中晚期則多伴以反復感染、腎功能損害等。值得注意的是,該病早期骨痛常呈游走性,中晚期則多為固定部位。而其骨折,多為腰椎壓縮性骨折,及肋骨骨折,也可見肱骨骨折。
本病起病在骨,而其根在髓。腎主骨而生髓,故治療上以補腎為第一要務,輔以益氣養血、活血通瘀,或佐以清化痰濁。腎氣壯而精氣生,正勝則邪退,不治瘤而瘤細胞自消;瘤細胞消退,則骨髓功能恢復,氣血自生,其病自愈。筆者創立的中藥復方渙膈飲系列,2號工于補益元氣、化瘀血、逐痰濁,而渙膈5號則有調理氣血、補腎壯骨之功效,故與多發性骨髓瘤正相吻合。而渙膈3號長于祛瘀生新,并能醒脾開胃,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該系列方在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上顯現了諸多獨特之處:一是見效快,一至三個療程即可使瘤細胞下降,血像好轉,體質增強。二是基本無毒副作用,除個別人,尤其是化療后者,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輕度腹瀉外,未見其它不良反應。山東省醫工所及山醫大藥理教研室的藥理實驗也證實“無明顯不良反應”。三是具有根治的作用。由于無毒,無副作用,適于連續治療,很多患者在服用6-12療程之后(多者可達24個療程),癥狀消除,漿細胞正常,血像正常,骨損害恢復,宣告治愈所以說,治愈多發性骨髓瘤并非萬難之事,在治療之初樹立起堅定的信念是治好本病的前提
二、治骨痛、骨折不可漫用活血、“接骨”藥
骨髓干細胞修復研究論文
【摘要】探尋體外誘導骨髓基質干細胞成軟骨細胞的最佳細胞因子,尋求體內修復家兔軟骨缺損的最為有效方案。[方法]rhFGF1、rhTGF-β1、rhIGF-I單獨或聯合應用對骨髓基質干細胞進行體外誘導培養,應用常規染色、MTT、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的方法篩選誘導骨髓基質干細胞成軟骨細胞的最佳細胞因子,并將其與骨髓基質干細胞復合于纖維蛋白凝膠制成凝膠復合物,直接種植到兔膝關節實驗性關節軟骨缺損處,并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軟骨修復效果。[結果]常規形態學觀察,rhTGF-β1和rhIGF-I聯合應用誘導的細胞在形態上類似于軟骨細胞,免疫組化染色提示誘導細胞具有軟骨細胞表型。凝膠復合物直接種植在體內能誘導骨髓基質干細胞向軟骨細胞分化,修復缺損的軟骨,缺少細胞因子的對照組軟骨缺損修復效果差。[結論]rhTGF-β1和rhIGF-I聯合應用可作為誘導骨髓基質干細胞向軟骨細胞分化的最佳組合,骨髓基質干細胞凝膠復合物能修復軟骨缺損。
【關鍵詞】細胞因子骨髓基質干細胞軟骨細胞軟骨缺損
Abstract:[Objective]Toretrievalabestcellfactorwhichcaninduce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intochondrocyteinvitroandtoexploreaneffectiveplantorepairrabbit''''schondrocytedefect.[Method]IsolatedbMSCswereculturedinvitro.rhFibroblastGrowthFactor1(rhFGF-1)、rh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rhTGF-β1)、rhInsulinlikeGrowthFactor-Ⅰ(rhTGF-Ⅰ)wereutilizated.TheproliferationofcellswasdetectedbyMTTassay,andthemacroscopichistology,HEstainingandimmunohistochemicalexaminationswereperformedtoseekthebestcellfactor.Invivo,toinvestigatetherepairofthearticularcartilage,bMSCscombinedwithfibringlueandrhTGF-β1、rhIGF-Iwascomparedwithcontrolgroup.[Result]ThecellsinducedbyrhTGF-β1andrhIGF-Iweresimilartochondrocytesinmorphology,andimmunohistochemicalexaminationsshowedthecellspossessedphenotypeofchondrocytes.RhTGF-β1andrhIGF-Icoulddifferentiatebonemarrowstromalcellsintocartilagecellsinvivo,andrepairthearticularcartilagedefect.Thecontrolgroupcouldnotrepairthearticularcartilagedefectefficiently.[Conclusion]rhTGF-β1andrhIGF-IarebestgroupwhichstimulatebMSCstodifferenateintocartilagecells.BMSCscombinedwithfibringlueandrhTGF-β1、rhIGF-Icanrepairthearticularcartilagedefect.
Keywords:cellfactor;bonemarrowstromalcells;chondrocyte;cartilagedefect
作者簡介:童培建(1961-),男,杭州人,教授,主任醫師,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關節外科,(電話)0571-87070956骨髓基質干細胞(BMSCs)中含有少量的多功能基質干細胞,能向成骨系細胞、成軟骨系細胞分化[1],為骨、軟骨組織的損傷提供了潛在的修復可能。臨床軟骨缺損自行修復的效果較差,可能跟軟骨損傷局部BMSCs的含量少有關。因此作者通過對BMSCs在體外擴增培養、應用不同的細胞因子進行誘導,從中尋找體外促進骨髓基質干細胞增殖分化的最佳條件,并將細胞因子與骨髓基質干細胞復合于纖維蛋白凝膠制成凝膠復合物,植入缺損處,探討體內修復家兔軟骨缺損的效果。
1材料與方法
深究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臨床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是一種骨髓造血干細胞的克隆性異常增生性疾病,機制不清,治療效果差。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間應用CAG方案治療中高危MDS24例,其中中危組(中危I+II)14例,高危組10例,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齡28~76歲(中位年齡52歲)。診斷標準按照2001WHO分型:RAEB-I4例,RAEB-II10例。MDS應用國際預后積分系統(IPSS)進行預后危險度分組:中危I組10例(均為RAEB-I,3例伴+8,7例為正常核型);中危II組4例(2例RAEB-I,其中1例伴7q-,2例RAEB-II,其中1例伴+8,2例為正常核型);高危組10例(均為RAEB-II,1例伴+12,3例為復雜核型異常,1例伴+8,5例正常核型)。治療前外周血細胞計數,19例全血細胞減少,5例兩系減少。白細胞計數(0.4~8.6)×109/L,血紅蛋白(45~110)g/L,血小板計數(8~156)×109/L。
1.2治療方法24例患者均接受CAG化療方案,具體如下:阿克拉霉素(ACR)10~14mg•m-2•d-1,于第1~4天,第9~11天或6mg•m-2•d-1,第1~8天或第1~14天靜滴;阿糖胞苷(Ara-C)10mg•m-2,于第1~14天皮下注射,每12h1次;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μg•m-2•d-1,于第-1~14天皮下注射。當白細胞計數高于10×109/L時暫停G-CSF。完成1個療程后評估療效,治療失敗患者則退出觀察,有效者繼續接受1個療程治療。
治療期間監測血常規及肝腎功能。當體溫≥38。5℃時進行病原學檢查,包括血培養及分泌物培養,及時應用抗生素。同時加強支持治療,血紅蛋白(Hb)≤80g/L時予以紅細胞懸液輸注,血小板(Plt)≤20×109/L或有出血表現時予以血小板懸液輸注。當血常規恢復或停止化療2周復查骨髓(平均時間為化療結束后15。6d)。
1.3療效判定:MDS療效判定依據國際工作組(IWG)2006年MDS療效修訂標準。
骨髓內皮細胞增殖研究論文
【摘要】本研究以內皮細胞培養液(EndoM)培養小鼠骨髓內皮細胞,探討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對骨髓內皮細胞增殖的影響。用EndoM培養小鼠骨髓內皮細胞,通過WrightGiemsa染色計數內皮細胞集落、應用免疫熒光法觀察內皮細胞表型;加入不同濃度的GMCSF,通過集落形成率、MTT法和流式細胞術檢測內皮細胞生長周期,觀察GMCSF對內皮細胞體外擴增的影響。結果表明:EndoM誘導的骨髓細胞可以生成內皮細胞集落,vWF檢測呈陽性;集落形成率檢測及MTT法測定均證實GMCSF對內皮細胞的增殖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生長周期檢測結果顯示,GMCSF處理組的細胞進入S期的比率為9.3%,而對照組為2.1%,說明GMCSF可以通過促使內皮細胞進入S期而加快細胞的分裂,促進細胞增殖;比較第1代和第4次傳代后細胞的生長曲線,兩者無明顯差別,說明多次傳代后的細胞仍保持傳代早期的增殖潛能。結論:GMCSF對內皮細胞的增殖具有促進作用,經多次擴增傳代后內皮細胞的增殖潛能無明顯改變。
【關鍵詞】骨髓內皮細胞GMCSF細胞增殖
Effectsof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onGrowthofMurineBoneMarrowEndothelialCells
AbstractThepurposeofthisstudywas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MCSF)onthegrowthofmousebonemarrowendothelialcells.Endothelialcellculturemedium(EndoM)wasusedtoculturemurinebonemarrowendothelialcells.EndothelialcellcolonieswerecountedundermicroscopebyWrightGiemsastaining.TheeffectofdifferentconcentriationofGMCSFontheproliferationofbonemarrowendothelialcellswasobservedbytheformationofendothelialcellcolonies,MTTandflowcytometry.TheresultsindicatedthattheendothelialspecificmarkervWFwasexpressedbythecolonycells,GMCSFpromotedtheproliferationofbonemarrowendothelialcellcoloniesandMTTconfirmedtheeffectofGMCSFonpromotingtheproliferationofbonemarrowendothelialcells.TheresultofdetectingcellcycleshowedthattherateofcellsenteringintoSphasewas9.3%inGMCSFaddedgroupandtherateofcellsenteringintoSphasewas2.1%incontrol.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cellgrowthcurvebetweenthefirstpassageandfourthpassage.ItisconcludedthatGMCSFcanpromotetheproliferationofbonemarrowendothelialcells,theproliferationpotentialofbonemarrowendothelialcellsbetweenthefirstandfourthpassagenosignificantlychanges.
Keywordsbonemarrowendothelialcells;GMCSF;proliferation
JExpHematol2007;15(3):622-625
細胞學與骨髓教學透析
本文作者:張水生李劍平章英工作單位:江西省人民醫院
熟練掌握理論知識學習血細胞形態必須熟練掌握血細胞發育一般規律,各系統、各階段形態特征理論知識。掌握正確學習方法要求學生繪圖并描述細胞形態特點,從而使學生更易了解和掌握血細胞各系統、各階段形態特征。反復觀看某一階段細胞,學習血液細胞形態過程中一定會有了解→困惑→掌握的反復過程,不要求多、求快。掌握細胞的識別三個原則“以核為主,核、漿兼顧,核又以核染色質為主”[2]。對于個別介于兩個系統之間的細胞,如難以判斷,可采用大數歸類法(即歸入細胞多的細胞系類中)。若細胞介于上、下兩個階段之間,一般將它們歸入下一階段[3]。2.4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師生間對觀察的細胞結論不一致時,學生應先描述此細胞形態特點,再對照書本中的理論知識,達到理論知識和鏡下細胞認識共同提高的目的。
骨髓分析儀優點骨髓分析儀較光學顯微鏡具有觀察人數更多、經濟和占用場地更小等優點,更適宜大范圍教學。也能隨時動態觀察細胞形態特點,便于教師和學生的交流與溝通,達到所有人員共同提高的目的。骨髓分析儀且能使血液細胞形態學考試內容統一,更好地反映全體學生學習水平。骨髓分析儀不足骨髓分析儀結合投影儀雖然能夠達到多人同時動態觀察細胞形態結構特點,但因色彩偏差、放大倍數不同與光學顯微鏡下細胞結構還是不完全相同,所以待學習者在骨髓分析儀上對細胞有所認識后,還應回到光學顯微鏡下繼續加強學習。
開放實驗室,組建興趣小組對細胞形態學教學而言,僅憑幾次講授理論知識和實驗課,學生是很難全面掌握,并且易淡忘,因此課外活動時間應開放實驗室。在學生中組建興趣小組,對鞏固和提高全班學習水平十分必要。加強課外復習鼓勵對典型的細胞照像并保存,利用課外時間反復觀看,以達到課外復習和鞏固的目的。我們的班級使用這一學習方法后,細胞形態考試成績普遍有所提高。
細胞形態學理論教學和實驗用時比例最好為1:3或1:4,血液學檢查的學習關鍵是形態學部分,之后的血液病診斷多以細胞的質和量的改變為依據,所以細胞形態教學過程中要詳細介紹某一細胞出現質與量的變化為哪些血液疾病的主要特征,以便于同學對血液疾病的診斷有較早的認識,為今后學習打好基礎。加強實驗室建設實驗室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教學水平,為此要加強實驗室建設。示教片要求新鮮、典型。染色效果會因示教片長時間保存而氧化使染色加深,從而影響示教效果,標本細胞形態典型特征可便于同學們記憶。提高教師自身教學水平教學過程是由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共同完成,帶教老師的水平直接影響教學效果[6],因此教師也應該加強自身對細胞形態學和血液學檢驗的學習,加強教學與臨床上的溝通,達到提高自身教學水平,促進教學的發展。總之,血液形態學學習在于熟練掌握理論知識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多看、勤問,利用骨髓分析系統結合其它教學改革和探索、教師與學生的多方面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臨床血液學專業學生教學質量,才能快速、準確掌握該學科理論和實踐知識。
骨髓基質干細胞研究論文
【摘要】骨髓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又稱骨髓基質干細胞,是骨髓中非造血實質細胞的干細胞,具有高度的自我復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可分化成多種細胞。
【關鍵詞】骨髓干細胞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又稱骨髓基質干細胞,是骨髓中非造血實質細胞的干細胞,具有高度的自我復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可分化成多種細胞。近來研究表明它可以向三個胚層的多種組織分化,如來源于外胚層的神經元、神經膠質細胞等,MSCs移植為腦缺血患者開辟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本文對MSCs移植治療腦缺血的研究綜述。
1骨髓基質細胞的生物學特性
1.1目前發現至少存在3種形態的MSCs。Colter等從培養的人骨髓細胞中分離出MSCs后,發現來自單細胞的克隆中除了含有小的梭形和大的扁平MSCs外,還有一種非常小的圓形細胞,這種小圓形細胞有更強的折光性,它們比大的MSCs能更快分裂、增殖,并且有更強的多向分化潛能,當將MSCs放在不同的微環境內時,它們可相應地分化為成骨細胞、軟骨細胞、脂肪細胞或成肌細胞等[1-3]。M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潛能,MSCs經靜脈途徑或局部注射移植到不同的組織時,MSCs即可在相應的組織內分化形成該類組織細胞[3,4]。
1.2MSCs的易粘附、易貼壁生長,易增殖特性使得它們經過數次換液和傳代后得到分離、純化[3]。
多發性骨髓瘤治療血清中白介素論文
【關鍵詞】骨髓瘤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血液系統常見腫瘤之一,多見于中老年人。許多研究表明白介素-6(IL-6)MM的療效及預后有重要意義,它可以促進骨髓瘤細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介導細胞耐藥;另外,還參與骨質破壞、腎功能損害等。筆者通過臨床檢測MM治療前后血清中IL-6表達水平的變化以探討其作為臨床判斷療效和預后指標之一的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11例標本均來自我院住院的MM患者,診斷符合《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其中男8例,女3例,年齡52~69歲,中位年齡63歲。按Durie-Salmon分期標準:Ⅱ期5例,Ⅲ期6例。其中有7例患者獲得部分緩解后出現疾病進展。正常對照為11例體檢健康中老年人,男9例,女2例。MP方案治療4例,VAD方案治療7例。
1.2方法
1.2.1檢測方法分別取11例患者初診時和治療后的靜脈血1.5ml,靜置分離血清。試劑盒購自北京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采用ELISA雙抗體夾心法檢測IL-6的水平。操作按說明書提供步驟進行。
骨髓基質干細胞發展論文
【摘要】骨髓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又稱骨髓基質干細胞,是骨髓中非造血實質細胞的干細胞,具有高度的自我復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可分化成多種細胞。
【關鍵詞】骨髓干細胞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又稱骨髓基質干細胞,是骨髓中非造血實質細胞的干細胞,具有高度的自我復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可分化成多種細胞。近來研究表明它可以向三個胚層的多種組織分化,如來源于外胚層的神經元、神經膠質細胞等,MSCs移植為腦缺血患者開辟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本文對MSCs移植治療腦缺血的研究綜述。
1骨髓基質細胞的生物學特性
1.1目前發現至少存在3種形態的MSCs。Colter等從培養的人骨髓細胞中分離出MSCs后,發現來自單細胞的克隆中除了含有小的梭形和大的扁平MSCs外,還有一種非常小的圓形細胞,這種小圓形細胞有更強的折光性,它們比大的MSCs能更快分裂、增殖,并且有更強的多向分化潛能,當將MSCs放在不同的微環境內時,它們可相應地分化為成骨細胞、軟骨細胞、脂肪細胞或成肌細胞等[1-3]。M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潛能,MSCs經靜脈途徑或局部注射移植到不同的組織時,MSCs即可在相應的組織內分化形成該類組織細胞[3,4]。
1.2MSCs的易粘附、易貼壁生長,易增殖特性使得它們經過數次換液和傳代后得到分離、純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