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30 03:22:00

導語:骨髓炎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骨髓炎研究論文

【摘要】骨髓炎是一種常見病,是化膿性細菌感染涉及骨膜、骨質及骨髓的疾病。中醫對該病病名、特點及病因病機早有論述,現代醫學對其病因病理亦有詳細闡述,分析探討中西醫對骨髓炎的診療特點,以便更好地全面認識該病。

【關鍵詞】骨髓炎骨疽化膿性細菌感染中西醫結合

骨髓炎,是由化膿性細菌引起的骨髓腔、骨和骨膜及周圍組織的化膿性炎癥。主要以感染、骨膜下膿腫、骨質破壞、死骨形成、反復的炎癥刺激骨膜增殖、局部增大為特點。

1中醫

1.1病名古代文獻把此病稱為“疽”或“骨疽”,有時癰疽并提?!秲冉洝分赋銎涮攸c是“骨腐肉枯”“內傷骨,為骨濁”,明代陳實功又稱為多骨疽,以其瘡內有死骨,死骨多是其特點,故“人以為多骨癰也”。由于患病的部位不同,有較多的名稱,如生于大腿外側者,稱附骨疽;生于大腿內側者,稱咬骨疽;只生在股脛部者,稱股脛疽;只生在手足腿膊等處,潰破后出腐骨的多叫多骨疽。本病特點為多發于四肢長骨,局部胖腫,附筋著骨,推之不移,疼痛徹骨,潰后膿水淋漓,不易收口,可成竇道,損傷筋骨[1]。

1.2病因病機《醫宗金鑒》云:“癰疽原是火毒生?!比梭w受到陽邪侵犯或臟腑結熱,五志化火等,使人體循環不息的氣血功能破壞,經絡阻塞,而形成局部的氣血凝滯,或蘊結于肌肉,或停留于筋骨,氣血蘊結,不通則痛。不能疏通,郁久化熱愈盛,遂使血肉腐敗,“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薄胺帛彲兘杂晌迮K不和,六腑壅滯,則令經脈不通而生焉。”《瘡瘍經驗全書·腐骨癰疽論》云:“夫貼骨癰者,即附骨癰也,皆附骨貼肉而生,字雖殊而病則一。此病之發,盛暑身熱,賊風入于骨節,與熱相搏,復遇冷濕,或居勞太過,兩足下水,或久臥濕地,身體虛弱而受寒邪,然風熱伏結,壅遏附骨而成。”其致病因素,概括起來可分為內因和外因,具體有:余毒流注,筋骨損傷,外感六淫,七情內傷,房室過度?!锻饪普凇じ蔷艺摗吩唬骸胺蚋焦蔷艺撸岁幒牍侵∫?。人之氣血壯實,雖遇寒冷而邪不入骨。凡入者,皆由體虛之人,……,寒氣乘虛入里,遂有斯疾?!笨傊瑹岫臼枪撬柩椎闹虏∫蛩?,正虛是骨髓炎的發病基礎,損傷是骨髓炎的常見誘因[2]。

1.3病情發展與轉歸骨癰疽的發生及其病程變化與機體的氣血、臟腑經絡等功能強弱有密切關系,氣血充足,臟腑壯實,經絡通暢,則抗病力強,即使發病,其病程損害也較輕淺,反之則損害嚴重,變化迅速,致氣血雍滯,經絡阻塞。在病程中,存在著“正邪相搏”的抗爭。機體正氣對細菌的抑制和病理損害的修復,促進愈合;反之,久病不愈,正氣漸虛,氣血不足,肝腎虧虛,病情由實轉虛,或虛實夾雜,病情纏綿反復,難以根除[3]。

2西醫

2.1感染途徑(1)血源性感染,身體的其他部位化膿性病灶經血液循環播散至骨骼。(2)創傷性感染,由外傷帶入細菌,如開放性骨折時化膿菌直接進入骨骼,多見于交通事故和工業性創傷所致。(3)外來性感染,臨近軟組織感染直接蔓延至骨骼,如膿性指頭炎引起指骨骨髓炎,慢性小腿潰瘍引起脛骨骨髓炎。(4)手術后感染,即在施行各種骨、關節手術時由于消毒不嚴格等原因導致的細菌直接污染。

2.2現代研究骨內僅有細菌的存在并不足以造成感染[4]。在實驗動物骨髓內直接接種致病菌也不易造成與人體所同樣的骨髓炎。將硬化劑與細菌同時注入兔的骨髓內,可以產生與人體相似的骨髓炎。硬化劑能引起血液瘀滯及血漿滲出,給細菌聚集繁殖提供了培養基的有利條件。由此可見,在發生骨髓炎時,除致病菌要進入骨組織外,還必須使細菌在骨內停留,并且有維持其生存及繁殖的條件。人體對化膿性感染的早期反應,首先是炎性和免疫反應。骨組織早期急性炎性反應與其他組織也相似,出現局部血管擴張充血,血液瘀滯,體液滲出,與白細胞浸潤,堵塞了小血管,導致組織缺血壞死。白細胞釋放的蛋白溶解酶破壞了細菌,壞死的骨組織與臨近的骨髓組織,滲出物和破壞的碎屑成為小型膿腫并逐漸增大,使容量不能擴張的堅硬骨腔內的壓力更高,其他的血管亦受到壓迫而形成更多的壞死骨組織。膿腔內高壓的膿液可以沿著哈佛管蔓延至骨膜下間隙,將骨膜掀起成為骨膜下膿腫;可穿破骨膜成為深部膿腫,穿破皮膚,成為竇道;也可經過骨小梁進入骨髓腔,剝奪骨組織的血供后,使部分骨組織因缺血而壞死,在周圍形成炎性肉芽組織,死骨的邊緣逐漸被吸收,使死骨與主骨完全脫離。

本病特點是骨組織增生,硬化,壞死,死腔,包殼,瘺孔,竇道,膿腫并存,反復化膿,纏綿難愈,病程可長達數月數年甚至數十年[2]。

3治療

3.1目的早期盡可能的控制炎癥,控制病情的發展,阻止發生不可逆的骨改變,盡可能地保護關節和肌肉的功能,降低關節致殘率。當發展成慢性骨髓炎時,治療上應盡可能徹底清除病灶,摘除死骨,清除增生的瘢痕和炎性肉芽組織,消滅死腔[6];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提高全身抵抗力,為促進愈合創造條件。

3.2治法(1)骨髓炎在整個病程中,都有局部血液循環差,血液瘀滯的特點,利用活血化瘀的中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增加患部的營養供應,減少滲出,減輕炎性反應,減輕局部內壓,進而改善血運,加速愈合。(2)當骨髓炎在急性期或急性發作,全身癥狀較重時,結合全身應用抗生素,快速控制癥狀。但由于骨髓炎病理特點為病灶局部死腔形成、骨質硬化,以及軟組織瘢痕化、局部血運不佳,全身應用抗生素在病灶局部很難達到有效抑菌濃度,且易產生細菌耐藥而影響療效,因此,在慢性期或緩解期,不主張全身性應用抗生素。(3)根據“腐肉不去,則新肉不生”,在外治方面以“祛腐生肌”為原則,以散瘀活血、祛腐拔毒、消腫止痛,能促進死骨的清除、膿汁的干凈,進而促使新骨生長,瘺道愈合。(4)手術治療,早期切開引流膿液,可減輕組織內壓,有利于局部的血供,減少組織缺血性壞死,減少毒血癥狀,同時亦可在病變部位直接用藥;當有死骨形成時,應清除死骨及炎性肉芽組織,改善局部的血供,減少機體對“異物”的排斥反應,減少致炎因子的滲出,減輕炎癥反應,有利于新骨的形成和傷口的愈合。(5)中醫認為本病主要因素“正虛毒滯”,治療上應“祛邪與扶正兼施”,以補虛托毒,祛腐生肌為治則。應從整體觀念出發,局部與全身兼顧,標本同治,內外結合等綜合治療。(6)要依據病因病機,病程演變的病理生理特點,確定合理的治療方案,中西合璧,相互協同,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尚華.中醫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87.

[2]蔣位莊,王和鳴.中醫骨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92,107.

[3]王少山,張世華,邱紅明.骨病中西醫診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1:413423.

[4]何偉,張俐,王維佳.骨病臨床研究[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6:53.

[5]藍世隆.骨髓炎[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34.

[6]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