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發行范文10篇
時間:2024-02-04 08:19: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國債發行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國債發行規模影響透析
摘要:文章對我國國債發行規模影響因素進行了廣義灰色關聯分析,結果表明:1981年~1993年,國債還本付息和財政支出是影響國債發行規模的主要因素;1994年~2003年,財政赤字和國債還本付息是影響國債發行規模的主要因素。為此,我國政府要改善財政收支狀況,減少財政赤字來控制國債發行規模的快速增長。
關鍵詞:國債;發行規模;廣義灰色關聯分析
一、國債發行規模影響因素選擇
現實經濟中,影響或決定國債規模的具體因素是多層次、多方面的。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國債的發行規模取決于一定時期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國債的承受能力就越強。國債作為彌補財政赤字的手段,自然受到財政收支狀況的影響。
國債發行規模還會受到社會資金總量的限制,由于居民投資者目前仍然是國債認購的主體,居民儲蓄會影響國債發行規模的大小。從國債自身的運作來看,發行的新債有一部分要用于償還舊債,國債余額、國債的還本付息狀況也是決定國債適度規模大小的因素。為此,我們將國債發行規模Dt影響因素的考察范圍確定為:國內生產總值GDPt,財政赤字FDt,財政收入FIt,財政支出FEt,居民儲蓄St,國債還本付息PDt,上一期國債余額CBt-1。
這里國債余額采用上一期數據是考慮到若采用本期數據,本期國債余額CBt就包含了國債發行規模Dt,國債發行規模Dt和本期國債余額CBt的關聯度自然較高,不利于找出國債發行規模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國債的發行制度探討
內容提要:從1996年國債發行開始采用招標方式時起,我國國債發行機制逐步地市場化、規范化。但應注意的是,我國國債招標發行機制還很不完善,在設計上,還存在著一些亟待改善的問題。完善國債發行機制,必須堅持國際經驗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必須堅持規范與發展相結合,以嚴格規范的制度來促進發展。
關鍵詞:國債拍賣;發行機制;一級自營商
從1996年開始,我國財政部開始逐步地以招標(即密封式拍賣)這一市場化的方式來發行國債。到目前為止,除憑證式國債(柜臺銷售)和特種定向國債(定向募集)以外,其它記賬式國債和無記名國債基本上都采用了招標的方式進行發行,經過近幾年不斷的嘗試和調整,可以說我國的國債發行正在向市場化的發行方式穩步過渡。但是,也應該看到,我國的國債拍賣機制還很不完善,還存在著以下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國債拍賣的參與者資格限制
我國對國債拍賣的參與者的資格限制比較嚴格,規定只有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的國債承購包銷團成員,才分別有權參加財政部通過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的記賬式國債拍賣①,包括競爭性投標和非競爭性投標。社會個人及其他機構投資者只能購買憑證式國債,或向參與國債投標的承銷商認購國債,不能直接參加國債投標。但是通過進行國際比較分析可以發現,在國債發行比較成熟的國家,對于國債拍賣參與者的資格限制都比較寬松。以美國為例,美國任何居民、機構投資者,既可以向自營商購買國債,也可以直接向聯邦儲備銀行購買;可以親臨購買,也可以郵購;可以參加競爭性投標,也可以參加非競爭性投標。事實上,從理論上講,對參加國債拍賣的參與者設置較少的資格限制,可以擴大國債的需求量,從而降低國債的發行成本。
二、限制最高、最低投標量和投標價格
國債發行影響因素芻議
摘要:文章對我國國債發行規模影響因素進行了廣義灰色關聯分析,結果表明:1981年~1993年,國債還本付息和財政支出是影響國債發行規模的主要因素;1994年~2003年,財政赤字和國債還本付息是影響國債發行規模的主要因素。為此,我國政府要改善財政收支狀況,減少財政赤字來控制國債發行規模的快速增長。
關鍵詞:國債;發行規模;廣義灰色關聯分析
一、國債發行規模影響因素選擇
現實經濟中,影響或決定國債規模的具體因素是多層次、多方面的。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國債的發行規模取決于一定時期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國債的承受能力就越強。國債作為彌補財政赤字的手段,自然受到財政收支狀況的影響。
國債發行規模還會受到社會資金總量的限制,由于居民投資者目前仍然是國債認購的主體,居民儲蓄會影響國債發行規模的大小。從國債自身的運作來看,發行的新債有一部分要用于償還舊債,國債余額、國債的還本付息狀況也是決定國債適度規模大小的因素。為此,我們將國債發行規模Dt影響因素的考察范圍確定為:國內生產總值GDPt,財政赤字FDt,財政收入FIt,財政支出FEt,居民儲蓄St,國債還本付息PDt,上一期國債余額CBt-1。
這里國債余額采用上一期數據是考慮到若采用本期數據,本期國債余額CBt就包含了國債發行規模Dt,國債發行規模Dt和本期國債余額CBt的關聯度自然較高,不利于找出國債發行規模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國債發行問題研究
一、我國國債發行成本優化研究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在通貨不斷緊縮、財政赤字與國債發行量加速擴大的我國,作為經濟宏觀調控重要工具的國債,其籌資成本的優化越來越顯得重要與迫切。當前,我國國債在流通市場管理與發行的利率期限結構等方面存在很大問題,致使國債的籌資成本實在太高。我國國債發行成本優化的研究,將有助于大大降低國債的籌資成本,明顯減輕我國政府的債務負擔,減緩財政赤字的擴大速度,加強政府未來的償債能力與控制金融風險的能力。
具體地看,我國的財政赤字,近幾年膨脹的加速程度驚人:1997年為530億元,1998年為960億元(按IMF的統計口徑,則為1711億元),而1999年更迅速地膨脹為1803億元,大大超過1503億元的預算(1998年共增發3891億元國債,不含用于國有商業銀行補充資本金的2700億元國債,1999年又增發了600億元國債,2000年還將增發1000億元長期國債,共計劃發行4380億元國債,而且2000年財政增收將面臨較大困難),2000年的中央財政預算赤字則進一步膨脹為2299億元。當前我國名義上的債券余額是8000億元,占GDP的10%。該比例與國外相比,似乎還不高,但如果考慮到未納入財政預算卻已經形成的政府債務,以及政府或有債務,我國政府總債務負擔率已經與大部分國家相近。實際上,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全部債務存量已超過1.2萬億元(而且未納入預算的政府債務約還有6000億元)。
我國1990~1997年國債發行規模年增長26.65%,比同期全國財政總支出的年均增長幅度11.43%高出15.22個百分點,比全國財政收入的年均增長幅度11.43%高出15.25個百分點,占全國財政支出的份額也由1990年12.17%上升到了27.72%,翻了一番多。進入90年代后,財政的債務本息支付任務沉重,年度還本付息額占年度國債發行額的比率由1990年的50.71%,增長到1997年的78.81%,增加了28.1個百分點,即1997年后近4/5的債務收入是用于抵償舊債本息。因此,我國國債正在步入借新債還舊債的高度債務時期,政府未來的償債能力大大降低。國債如以目前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就很可能會達到難以控制的程度。
我國中央財政的債務依存度已相當高,用于償債的支出占中央財政支出的比例,1996年已達61%,而1998年則更達71.12%。財政的這一結構性赤字,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很容易引起政府債臺高筑,陷入債務泥潭,引起通貨膨脹和排擠效應,對經濟產生大的負面影響,并加重今后的債務負擔。
此外,我國的債務管理很不集中。目前我國實際發行的企業或金融債務,與國債并無本質區別,而且由于財政部門沒有參與這些債券的發行,這更增加了財政風險。
國債發行對投資效應的研討
摘要:本文沒有采用IS-LM模型來研究該問題,而是通過分析國債的發行對人們儲蓄、消費及投資的行為的影響,以及儲蓄、消費同投資的關系,以研究人們的儲蓄動機、投資動機為切入點來分析這一問題。最終得出,在資本市場不健全,社會保障不完善的情況下,國債的發行對民間部門投資的“擠出效應”和“負擠出效應”都不是很明顯,政府的國債政策不能一廂情愿,它需要消費者和投資者的配合的結論,并對我國政府運用國債政策積極調節經濟運行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國債擠出效應預防性儲蓄不可逆投資
一、引言
(一)文中“國債”的研究范圍
文中的“國債”是廣義上的國債,包括內債和外債;本文主要分析國債的短期效應,即考慮國債的發行對民間部門投資的影響,因而這里的國債是一個流量的概念,而只在個別地方由于分析的需要才涉及長期問題。
(二)問題研究的方法
小議國債發行與貨幣供給的影響
內容提要:自1981年我國重新發行國債以來,由于客觀實際的需求,國債的發行規模幾乎年年擴大。對此,理論界一直就我國國債規模適度的界限問題展開討論。同時,基于貨幣供給對許多宏觀經濟運行所起的重大作用,探討的一個重點集中在國債的發行規模對貨幣供給的影響問題上。然而從現有的資料上看,這些論述大多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為了配合這些討論,本文將擬合時間序列數學模型的基礎上,結合有關理論,對此問題進行實證分析。
一、方法與結果
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統一”,其定義和范圍已引起人們持久而廣泛的爭論。一般講,各國對貨幣供應量的劃分不盡相同。在我國,貨幣供應量一般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流通中的現金,即Mo;二是Mo加企業單位活期存款、農村存款和機關團體部隊存款,統稱M[,1];三是M[,1]加企業單位定期存款、自籌基本建設存款、個人儲蓄存款和其他存款,俗稱M[,2];由此可見,M[,2]基本上包括了所有存款和現金。在目前,銀行存款和現金是我國資金的主要來源,兩者幾乎覆蓋了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因此,從宏觀經濟管理的角度看,國家主要應該控制M[,2].正是基于這種認識,下文中的貨幣供應量皆指M[,2].
在此前提下,本文將我國自1981年至1997年間的廣義貨幣量(M[,2])與當年國債發行量(B)分別取對數(表1),然后使用MicroTSP(6.5)計量經濟分析軟件包,以同期國債發行量的對數(LnB)和前一期的廣義貨幣量的對數(LnM(-1))為解釋變量,作時間序列模型對同期廣義貨幣量的對數(LnM)進行回歸,考察廣義貨幣量(M[,2])與當年國債發行量(B)之間的關系,結果見表2.對于這一結果做以下檢驗:
1.回歸系數的顯著性檢驗。根據上述兩個非常數項的零系數概率值可以判定,在顯著性水平α=0.05,自由度df=16-2-1=13時,該非常數項的回歸系數均通過t-檢驗。表明:所選擇的自變量是影響同期廣義貨幣量的主要因素。
2.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根據顯著性水平α=0.05,df[,1]=2,df[,2]=13,查F分布表得F[,0.05(2,13)]=3.81,小于回歸本模型所得的F=4952.42;因而,F檢驗通過,表明:回歸方程的回歸效果顯著。
國債發行規模影響因素探究論文
一、國債發行規模影響因素選擇
現實經濟中,影響或決定國債規模的具體因素是多層次、多方面的。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國債的發行規模取決于一定時期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國債的承受能力就越強。國債作為彌補財政赤字的手段,自然受到財政收支狀況的影響。國債發行規模還會受到社會資金總量的限制,由于居民投資者目前仍然是國債認購的主體,居民儲蓄會影響國債發行規模的大小。從國債自身的運作來看,發行的新債有一部分要用于償還舊債,國債余額、國債的還本付息狀況也是決定國債適度規模大小的因素。為此,我們將國債發行規模Dt影響因素的考察范圍確定為:國內生產總值GDPt,財政赤字FDt,財政收入FIt,財政支出FEt,居民儲蓄St,國債還本付息PDt,上一期國債余額CBt-1。
這里國債余額采用上一期數據是考慮到若采用本期數據,本期國債余額CBt就包含了國債發行規模Dt,國債發行規模Dt和本期國債余額CBt的關聯度自然較高,不利于找出國債發行規模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二、國債發行規模影響因素的廣義灰色關聯分析
數據選取期間為1981年~2003年。考慮到1994年以后國債成為國家彌補財政赤字的唯一資金來源,為了分析出1994年前后國債發行規模影響因素的影響力排序變化,將數據分成兩段:第一段是1981年~1993年,第二段是1994年~2003年。其中國債余額來自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的數據。
由計算結果可知,1981年~1993年,各影響因素和國債發行規模綜合關聯度的排序為:國債還本付息0.806>財政支出0.756>財政赤字0.742>財政收入0.729>國內生產總值0.674>國債余額0.641>居民儲蓄0.552。1994年~2003年,各影響因素對國債發行規模影響的排序為:財政赤字0.838>國債還本付息0.830>財政收入0.751>財政支出0.745>居民儲蓄0.730>國債余額0.728>國內生產總值0.617。
憑證式國債發行及管理詮釋
【摘要】憑證式國債作為我國國債發行的兩大主要品種之一,對籌集財政資金、促進經濟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投資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經過10年的改革實踐,其在實際發行及管理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為此,筆者提出四條改進和完善憑證式國債發行及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憑證式國債交易市場風險承銷期限結構利率
憑證式國債是以財政部為發行主體、以國家信用為保證、面向城鄉居民和社會各類投資者發行的儲蓄類債券,自1994年開始發行以來,至今已歷時10年,對籌集財政資金、促進經濟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投資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在實際發行及管理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亟待改進和完善。
一、憑證式國債利率設計不夠合理
憑證式國債發行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市場上資金供求狀況,我國憑證式國債的發行利率主要是參照同期銀行定期儲蓄存款利率確定。利率調整雖然對緩解投資者買債難起到了促進作用,但由于憑證式國債相對于儲蓄存款的投資優勢還沒有完全被廣大投資者認同,加之除儲蓄外其它許多金融資產的利率均大大高于憑證式國債發行利率,因此雖然憑證式國債的風險小、變現也比較靈活,但利率高低仍是影響憑證式國債發行的最主要因素。目前憑證式國債的利率水平及其到期一次還本付息,不計復利,逾期也不加計利息的規定,也影響了投資者的認購熱情,不利于憑證式國債的按期發行。
二、憑證式國債期限結構存在弊端
國債發行問題研究論文
【摘要】在西方發達國家,地方政府發行國債的現象十分普遍,而在我國,這一行為至今還屬于“禁區”。雖然財稅法學界曾對此進行了多次廣泛而深入的討論,但在我國現行法中,仍未賦予地方以自己的名義發行債券進行籌資的權利。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入,地方要求取得國債發行自主權的呼聲日益高漲。在此背景下,我們需要對地方能否發行國債的問題做出更現實的分析,以明確當前的國債制度改革應當何去何從。
【關鍵詞】國債發行地方國債發行
【正文】
一、國債發行制度簡介
1、中國的國債發行制度
國債是國家公債的簡稱,是指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發行的以人民幣支付的國家公債,包括具有實物券面的有紙國債和沒有實物券面的記賬式國債,它是國家為維持其存在和滿足其履行公共職能的需要,在有償條件下籌集財政資金時形成的國家債務。國債的性質是一種國家負擔的金錢債務,是國家與國債買受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但國家和一般債務人不同,其“舉債”的方式要受到種種限制,表現在發行問題上,就是國債的發行從實體到程序都受到法律的嚴格控制。國債發行的種類、規模、方式,都要列入政府的財政預算,直接由立法機關進行審查。
地方國債發行問題論文
摘要:在西方發達國家,地方政府發行國債的現象十分普遍,而在我國,這一行為至今還屬于“禁區”。雖然財稅法學界曾對此進行了多次廣泛而深入的討論,但在我國現行法中,仍未賦予地方以自己的名義發行債券進行籌資的權利。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的不斷深入,地方要求取得國債發行自主權的呼聲日益高漲。在此背景下,我們需要對地方能否發行國債的問題做出更現實的分析,以明確當前的國債制度改革應當何去何從。
關鍵詞:國債發行地方國債發行
正文:
一、國債發行制度簡介
1、中國的國債發行制度
國債是國家公債的簡稱,是指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發行的以人民幣支付的國家公債,包括具有實物券面的有紙國債和沒有實物券面的記賬式國債,它是國家為維持其存在和滿足其履行公共職能的需要,在有償條件下籌集財政資金時形成的國家債務。國債的性質是一種國家負擔的金錢債務,是國家與國債買受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但國家和一般債務人不同,其“舉債”的方式要受到種種限制,表現在發行問題上,就是國債的發行從實體到程序都受到法律的嚴格控制。國債發行的種類、規模、方式,都要列入政府的財政預算,直接由立法機關進行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