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大門范文10篇

時間:2024-01-31 21:48:3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公園大門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公園大門

公園大門設計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結合泉州西湖公園西大門和北大門設計,闡述如何在城市化的地域環境中進行公園大門設計,注重城市環境和城市居民的需求,以求達到建筑與城市、建筑與環境、建筑與人的和諧統一。

關鍵詞:泉州西湖公園;城市園林景觀;傳統閩南建筑文化

Abstract:Thepaperisconcernedwithplanningparkentrancegateincitilizationregionenvironment,combinedwiththedesigningofwestgate&northgateofQuanzhouXihuPark.Theenvironmentandinhabitantdemandofthecityareemphasizedtoreachtheharmonyandunityofarchitectureandcity,architectureandenvironment,architectureandhuman.

Keywords:QuanzhouXihupark;citygardenslandscape;traditionalMingnanarchitectureculture

1環境特點與設計概況

泉州西湖公園位于市區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滯洪排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圖1)。該區處于一片低洼的平原地帶,以往發生較大洪水時,主要靠自然水面及稻田滯洪,俗稱“西北洋”。由于洪澇災害嚴重,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建設西北洋滯洪排澇工程被列為市人大十二屆五次會議一號議案。從1999年6月起,投資1.7億元,歷時兩年多,建成由三座名橋、三片水域和四座島組成的西湖公園。西湖面積達100hm2,其中水域面積82.28hm2,廣場道路面積1.72hm2,綠化面積16hm2,種植樹種達200多種。西湖繁花錦簇,波光瀲滟,與清源山的翠色相呼應,極具園林之美,是市區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的湖上園林。西湖公園將滯洪排澇工程和園林景觀合二為一,使泉州市民有了一處休閑的好去處,每天清晨,來這里休閑散步、晨練的市民如梭織,或把茗而談,或競舟而逐,得到社會的廣泛稱譽。

查看全文

公園大門設計論文

1環境特點與設計概況

泉州西湖公園位于市區西北部清源山南麓,是西北洋滯洪排澇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圖1)。該區處于一片低洼的平原地帶,以往發生較大洪水時,主要靠自然水面及稻田滯洪,俗稱“西北洋”。由于洪澇災害嚴重,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建設西北洋滯洪排澇工程被列為市人大十二屆五次會議一號議案。從1999年6月起,投資1.7億元,歷時兩年多,建成由三座名橋、三片水域和四座島組成的西湖公園。西湖面積達100hm2,其中水域面積82.28hm2,廣場道路面積1.72hm2,綠化面積16hm2,種植樹種達200多種。西湖繁花錦簇,波光瀲滟,與清源山的翠色相呼應,極具園林之美,是市區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的湖上園林。西湖公園將滯洪排澇工程和園林景觀合二為一,使泉州市民有了一處休閑的好去處,每天清晨,來這里休閑散步、晨練的市民如梭織,或把茗而談,或競舟而逐,得到社會的廣泛稱譽。

西湖公園不收門票,是一處完全開放的公共綠地,體現了泉州市委政府超前的意識。因此,大門的目的一方面方便公園的管理,另一方面給公園增加一些景觀點,增加其休閑游憩功能,使公園環境與周圍環境更加融洽。

2大門設計要點

一提起園林,很多人眼前就會浮現出小橋流水、樓臺亭閣的景象。古代的園林,無論是皇家園林還是私家花園,其服務的對象是少數權貴階層。對傳統園林的評價標準也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詩情畫意。但是現代的城市園林,其服務的對象是眾多的普通市民大眾。對現代城市園林的評價,除了“詩情畫意”的審美功能外,還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滿足現代城市居民的日常游憩需要。因此,現代園林景觀不是單純為了美而設計的,而是強調景觀功能,強調為人的日常游憩需要服務,強調滿足人們室外活動和交流對空間和室外家具的要求,并仔細推敲尺度,比例和材料。

公園為了便于管理,界址四周多設園墻和大門,城市公園大門大多位于城市主干道一側,位置顯著,成為城市空間中的一個視覺中心。大門建筑功能很簡單,主要由售票檢票,出入口以及部分小賣、辦公等用房組成,建筑面積要求不太,但由于公園大門是公園內外交通的咽侯,游人進園首先要經過大門。因此,大門建筑功能簡單與環境作用顯著之間的反差,使大門設計常常成為整個公園設計中的難點重點。西湖公園實質是一個城市景觀的改造工程,除了對公園內部綠化進行疏理修飾,增加相應設施外,重點放在了公園邊緣環境景觀的改造上,包括公園周邊道路拓寬改造、周邊違章建筑的拆除、公園封閉式圍墻的拆除,新建通透式圍墻內縱深綠色的疏理改造,其中新增的兩個大門工程結合城市廣場的建設成為改造工程中重要的一環,使這兩座園林建筑成為城市景觀建設的一部分,與城市景觀作一體化設計,它們不僅僅滿足公園的使用要求,而且成為城市主干道沿街景觀中的景點,并與城市空間相融合,創造合適的市民休憩場所。

查看全文

城市公園大門建筑設計探究

1公園大門現狀分析

筆者在考察南北方部分城市公園入口建筑之后,總結如下:調研的內容包括公園基本情況、入口個數及分布、入口處的城市交通、周邊環境、空間布局、大門建筑、售票室、廣場、附屬設施等,通過文字記錄、拍照和繪圖等方式加以記錄,筆者在考察過程中發現有的城市公園大門建筑以自然環境及地域傳統為背景,但是有些地方公園建筑設計在地域特色上體現還不夠,特別是在經濟建設快速發展的今天,“呆板的、毫無生氣的、火柴盒般的水泥森林”涌現出來,成為受人推崇的“地標”。“千城一面,萬屋一貌”現象日趨嚴重,不考慮公園大門建筑的地域環境、民族文化、審美、材料技術等因素,甚至有的公園大門建筑設計引入歐式羅馬柱式進行裝飾,別國建筑成風,忽視了地域性特點。為了追求歷史滄桑感,凸顯城市的歷史文化符號,還是為了商業開發等功利意圖,值得我們思考。

2大門建筑造型設計

城市公園大門建筑座落在公園入口與入口廣場軸線交匯點上,起著分割內外空間、交通疏散的作用,同時大門建筑的造型對公園的面貌、環境有著關鍵的影響。所以城市公園大門建筑的設計要與城市環境相協調,與時代氣息吻合,要反映時代精神、民族特色,展示科技與藝術完美結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心里特征及環境、社會的美感評價等。

2.1強調環境和諧

公園入口建筑除了滿足功能性、藝術性、觀賞性,還要注重與園內及城市環境系統關系,不能忽視大門建筑功能和園林自然環境條件,滿足市民在動中觀景和對園林內外的空間組織利用,合理利用地形、綠化、山水、地域氣候等,從總體空間布局到建筑細部處理細細推敲。如南寧市的安吉花卉公園大門建筑設計如(圖1),因地制宜的選擇規則式平面布局,公園大門建筑采用牌坊式,建筑風格采用嶺南園林建筑形式,建筑立面雕刻有嶺南紅花羊蹄甲盛開的花朵,與周邊植物相映襯,達到建筑與環境的完美融合。另外在入口建筑外廣場利用開敞性布局及平地設計,方便人們行走或車行到達,在入口內部則采用的是半封閉性的布局,進行隔景處理,以增添游人的興致。建筑通過巧妙配置山石、植物等,使之在自然景物襯托下更見風致,點出園內景觀特色的同時也創造出樸素自然、個性鮮明、標志性強的大門入口建筑。

查看全文

科學合理設計種植論文

摘要:公園在城市公共綠地中居于首要地位,是供人民群眾游覽、休憩、觀賞、開展文化娛樂、社交活動和體育活動的優美場所,也是反映城市園林綠化水平的重要窗口。隨著我國城市的發展及工業化進程的加速,人口的集中和密度的增大以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公園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對公園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文章從園林植物的種植設計原則和配植形式入手,介紹了城市公園園林植物的種植設計,對提高城市公園的景觀效果和公園各種功能的發揮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城市公園;園林;綠化:種植設計

城市公園中具有優美的環境,它使游人盡情享受大自然的誘人魅力,從而振奮精神、消除疲勞、忘卻煩惱、促進身心健康。園林植物是公園造景的主體,是園林中有生命的主要材料,園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既能充分展示其本身的觀賞特性,更能創造優美的環境藝術效果。不同形狀的樹木,經過合理的配置,其高低、大小、形狀、色彩的變化會產生韻律感、層次感,對環境的景觀效果起著巨大的作用,還可以陪襯其他造園題材形成生機盎然的畫面,創造出幽邃曠遠的不同意境。科學、合理的植物種植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園景觀的觀賞效果和公園各種功能的發揮,充分認識、科學選擇、藝術配植綠化植物,對提高公園綠化水平,改善城市環境質量,保持生態平衡,創造公園優美的景觀有重要的意義。

1園林植物種植設計的原則

1.1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原則

要以人為本,遵循生態原則,從視覺景觀、生態環境、大眾行為等方面考慮,創造回歸自然,融于自然的意境,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查看全文

經濟發展規劃

1.海洋漁業資源

縣轄海域水面積792平方公里,約為陸地面積的8倍。洞頭漁場是浙江省第二大漁場,漁場面積4800平方公里,并與北麂、南麂和披山、大陳漁場聯成一片,漁業資源豐富,魚類名特優品種資源繁多,常年洄游的魚類、蝦蟹類300多種,形成春產烏賊、鰳魚、鯧魚、鯊魚等漁汛;冬產帶魚、馬鮫、梭子蟹等漁汛。

2.港口航道資源

縣域島嶼岸線綿延曲折,形成許多可供開發的深水岸線港灣、航道和錨地。縣域10米以上深水岸線長30公里,可建1-20萬噸泊位上百個,且水域條件十分理想,橫穿洞頭列島中部的北水道是巨輪進出溫州港的咽喉。其中水深、避風及后方場地等建港條件較好的深水港址有狀元岙港址、小門島港址、大門島港址,是溫州建設深水大港不可多得的港址,是溫州港從“口內”向“口外”延伸的理想選址。

3.濱海旅游資源

百島洞頭具有較高的旅游開發價值,是一個集“島嶼風光、海上運動、漁鄉風情”于一體的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全縣景區面積(含周邊海域)200多平方公里,具有旅游觀賞價值的景點400多個,遍布40多個島嶼,主要有仙疊巖景區、半屏景區、大瞿島景區、竹嶼景區、大門島景區、海中湖景區、東沙景區等七大景區,尤其是半屏景區的被譽為“神州海上第一屏”堪稱中國一絕。

查看全文

公園避難所疏散應急預案

運用安全避險常識保護自身安全,疏散中要沉著冷靜、就近避險、疏散。按規定線路撤離疏散。達集中地后,以樓(棟)為單位集中,各社區(單位)辦事處要立即組織清點人數,及時向上級和有關部門報告有關情況。

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為確保及時、高效、有序處置突發公共事件。依據《市區突發公共事件綜合應急預案》市區地震應急預案》等相關預案要求,結合公園應急避難場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況

一)應急避難場所基本情況

地處兩路城區中心,公園應急避難場所位于區雙龍大道31號。東與國際機場對望,南面、西面接街道,北面、西北面與街道相鄰。公園為免費開放綜合性文化休息公園,占地面積200余畝,用于應急避難場所面積約100余畝,設正大門、北大門和金港國際觀景平臺3個主出入口,南區路口、犀牛賓館和民俗文化村3個副出入口,設計可供2萬人應急避難或4萬人臨時避災安置。

二)被疏散地區基本情況

查看全文

城市公共空間歷史文化論文

一、科學定位城市文化主題,明確歷史文化資源開發方向

文化主題是區域文化發展的主格調,是區域環境建設的靈魂,不論是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景觀,都需要有確定的主題或人為提煉、設計的主題,如北京的主題文化為“千年古韻”、上海主題文化為“世界博覽”,西安主題文化為“東方神韻”等。根據城市特色資源形成的特質文化來構建城市主題空間形態,并圍繞這一主題空間形態建設城市文化氛圍,是城市文化主題定位的一般策略。城市歷史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基礎條件,承傳歷史文脈、反映地方特色的城市主題文化設計更具有不可模仿性和難以替代性特點,因此,國內外許多城市注重在充分挖掘和深刻分析地域背景,發現和提取地方性元素基礎上選擇和確定城市文化主題,奠定文化發展和環境建設的基調。福州,別稱榕城、三山、左海、冶城、閩都,簡稱“榕”,福建省省會,位于福建東部、閩江下游沿岸,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都市,是近代中國最早開放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馬尾是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是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作為一座具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

從福州的文化土壤看,歷史文化、傳統文化、地域文化、山水文化等都可以為培育福州文化個性和特色找到文化根基,究竟確定什么樣的文化主題才能更好地概括福州歷史文化資源的最大優勢和特色?這需要我們深入地進行研究。閩都文化是福州最具地域特色的歷史傳統文化,因此,福州文化主題定位應充分體現閩都區域特有的文脈精神、地方意識、地方認同感和歸屬感,必須根據閩都文化屬性和審美價值進行福州主題文化定位,進而規劃確定城市發展的文化主格調和文化資源開發方向。憑借福州地處中國東南,瀕臨東海,靠山向海,山清水秀,又有“州西北有福山”史志記載和壽山石原產地稱號等自然與人文的特點,結合中國人對福壽的期許和中國文化中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詩話,我們可以在“福”主題上做更多文章。福州文化形象曾經以“福山福水福州城”、“福天福地福州游”等口號進行定位和宣傳,主打“福”文化牌,有一定的根據。但是,實踐中我們還缺乏與“福文化”主題相關的理念一致的設計,“福”文化概念尚未進一步具象化到福州的文化環境中,在城市空間范圍內還沒能使眾多、分散的人工符號和閩都文化符號形成錯落有致、疏密相間的統一整體。建議更多按照廣告學和美學的要求,對福州文化形象定位思路進行歸納、提煉,確保福州文化形象定位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建議組織專家學者對福州文化主題和文化形象問題進行深入研討,除對城市文化形象焦點、視點、重點進行討論外,特別是要對城市文化發展戰略、發展規劃、功能定位等進行深入研究,弄清主要目標形象,然后對癥下藥提出城市文化主題和文化形象的定位思路。

二、重視城市風格設計,培育城市文化個性

文化主題是對區域文化景觀的全面概括和提煉,它是一個整體性概念,是從一種宏觀的角度指導全局的發展,文化主題一旦確立,就要努力將文化主題貫穿城市文化形象建設全過程。城市文化個性體現在對歷史街道建筑的保護與更新,對周邊建筑與空間文化內涵的豐富,以及城市雕塑、文化場館與城市公共空間的有機結合等。長期以來,從福州城市的發展戰略來看,主要是對城市反復進行了經濟意義上的功能定位,對城市的風格設計定位重視不足。近年來,這種狀況有了較大的改變,《福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更多考慮到了福州城市建設從城市功能向城市美學發展的需要,最重要的是,該規劃在優化總體同時,著力加強了對一些重點地段的規劃建設,例如,馬尾新城建設中提出了“整合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山水資源,顯山露水,打造天馬山公園、東江濱公園、馬尾船政文化長廊等公共休閑空間,建設大型文化休閑旅游區。”《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0—2020)》將福州古城保護區劃為23處歷史地段,并劃分為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風貌區、歷史建筑群三種類型。2013年,福州相繼出臺了部分歷史街區的保護規劃,包括《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修編)》、《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草案等。

目前,福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思路是比較明確的,但城市文化形象定位以及風格設計還是比較模糊的,在城市規劃設計中,閩都文化內涵的體現還不夠充分。例如,已有的規劃并沒有對新興的房地產開發進行有效的規范;在推進城鎮化發展和城市建設中,從省城、縣城、到城鎮也尚未明確各自的文化定位、文化個性和文化特色。培育福州文化個性和特色,建議分三步走:第一步要從各類本土文化中深入發掘和正確認知文化特征,在做出準確可靠解讀基礎上,對文化個性給予明確定位。第二步要注意保持這種原有文化特征,維護好生成它的城市格局、風貌以及空間特征、整體環境、人文精神等,以留住文化個性;第三步要努力傳承和弘揚這種文化特色,把文化個性忠實地反映在城市建設上,以固化城市特色。城市文化形象往往要經過一個較長的歷史過程才能形成,因此,城市文化形象建設要考慮過去和將來的有機融合。福州范圍內本土的、特色的、原汁原味的各種文化,無論是古街道、古建筑,還是無形的歷史文化遺產,意即歷史的人、歷史的物、歷史的事等等,都是福州不可多得的財富,我們需要積極地、慎重地聚集所轄范圍內的最精髓的歷史文化,在提取歷史精髓基礎上,理清特色文化,明確主題文化,突出整體發展觀,實施特色共建,要更加自覺、主動地推動城市文化形象建設,精心打扮自己的“文化面孔”。

查看全文

處級區管領導干部筆試通知

**區公開選拔副處級領導干部報名、資格審查工作已經結束。因區檢察院副檢察長報名人數未滿五人,經區公開選拔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取消區檢察院副檢察長職位。現將筆試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時間:10月19日(星期天)上午9:00——11:30,應試人員須提前15分鐘到達考場,并將本人考試通知和身份證放在課桌的左上角備查,遲到30分鐘做棄考處理,開考后30分鐘內不能交卷離開。

2、地點:南京市莫愁湖小學(地址:水西門大街112號,莫愁湖公園南大門東側,公交車可乘游4、7、13、19、37、41、48、134、149、306路等至莫愁湖公園站下),應試人員可于10月18日(星期六)下午3:30至5:30察看考場。

3、參加筆試人員不得攜帶書籍、報刊、稿紙、手機、尋呼機等與考試無關的物品進入考場,并須嚴格遵守考場紀律。筆試一律用鋼筆或簽字筆答卷。

4、相關事宜咨詢電話:877****

查看全文

規劃土地處上半年總結及下半年謀劃

1年上半年,規劃土地處在景區黨工委、管委會堅強領導下,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生態文明樣板、美麗中國名片,名錄遺產地典范、旅游目的地標桿”目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保護管理工作,現小結如下:

一、堅持高標準要求,推進黨史學習教育

嚴格按照景區黨工委統一部署,緊密結合部門工作實際,精心籌劃,嚴密組織,激發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一)抓組織領導,促迅速動員。迅速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會議,組建由處主要負責人為組長,支部書記為副組長,各科室黨員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制定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年度工作計劃和學習計劃,通過領導組會議、支委會定期研究部署黨史學習教育,帶領全體干部職工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二)抓深學細悟,促入腦入心。促進黨員干部用好用活“學習強國”、干部在線教育、自然保護地課程在線學習等平臺,對照4本指定教材和徽州地區光榮歷史,把黨史學習教育所思所感所悟融入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通過集體學習和潛心自學相結合,截至目前共組織開展集中研討5次,心得體會理論文章篇;處黨支部書記上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1次;撰寫心得體會理論文章篇;在世界環境日,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進行培訓1次。

(三)抓主題活動,促氛圍營造。以接受紅色教育為主題,先后組織黨員干部參觀譚家橋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館、中共皖南特委舊址機關,赴小練村開展“重走紅軍路重溫奮斗史”活動,組織觀看電影《懸崖之上》,聯合經發局邀請抗戰老兵講黨史,拍攝制作體現單位特色的黨史微視頻,營造濃厚紅色氛圍,激發黨員傳承紅色基因,汲取紅色力量。以黨史知識競賽為主題,組織干部職工踴躍參加市委組織部舉辦的“黨史隨堂測”和省委黨史研究院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0周年黨史知識有獎競答”活動;組織黨員參加景區機關黨委舉辦的“學習百年黨史、汲取奮進力量”黨史知識競賽和團委舉辦的“青年學黨史知識競賽”活動;處黨支部開展黨史知識專題測試和黨史知識有獎搶答。以開展結對共建為主題,處黨支部與迎客松第六黨支部、北海賓館黨支部、北海賓館工程建設臨時黨支部圍繞“理論共學、政策共宣、難題共解、活動共辦、溫暖共送”簽訂結對共建協議,通過結對共建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拓寬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渠道。以業務特色活動為主題,結合“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開展“跟著遺產學黨史”主題展覽活動,該展覽共分為十個章節,系統梳理了革命歷史人物與景區相關世界遺產點間的故事,讓先輩們的革命偉業與交集,起到很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查看全文

濕地公園建設工作實施辦法

為加快推動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總體思路和基本原則

(一)總體思路。按照《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的各項要求,以建設生態,打造華中地區國家濕地公園示范點和生態旅游勝地為目標,堅持保護優先、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方針,充分發揮濕地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二)基本原則。堅持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相結合的原則;堅持生態效益為主,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協調統一的原則;堅持突出重點、先急后緩、因地制宜、分步實施的原則。

二、目標和任務

(一)工作目標。到2012年底,完成國家濕地公園初期建設任務,達到國家濕地公園標準;通過廣泛宣傳,提升國家濕地公園的知名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