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貿易摩擦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1 18:34:0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對外貿易摩擦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對外貿易摩擦

對外貿易摩擦原因

一、我國與主要發達國家貿易摩擦的特征

貿易摩擦是指相互聯系的經濟主體之間,在國際經濟貿易活動中,為了某一特定的經濟貿易利益導致的爭端和糾紛。近幾年來,我國一些主要貿易伙伴為保護國內市場,紛紛采用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和綠色貿易壁壘等隱蔽而具歧視性的貿易保護手段,引發了與我國的雙邊或多邊貿易摩擦。由于我國與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的進出口商品結構不同,以及雙方在各自對外貿易中所處的地位不一致,中美、中日和中歐間的貿易摩擦表現出各自的特點:

1.中美之間,由于雙方實行不同的政治制度,以及美國推行貿易上的霸權主義,經常在國家貿易談判和規則制定中打制度牌,因而中美貿易摩擦更多的體現在制度摩擦方面,如中美知識產權摩擦、農產品市場準入摩擦等;2.中日之間,摩擦源于日本盲目的愛國主義情緒。為了限制中國產品對日出口,日本千方百計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因而中日貿易摩擦更多的體現在微觀領域,如農產品摩擦;3.中歐之間,由于歐盟是一個統一的大市場,中國在歐盟對外貿易中處于一個不重要的地位,以及歐盟生產技術水平較高、對產品的技術和環保要求十分嚴格,因而中歐貿易摩擦更多地體現在技術性貿易摩擦方面。

二、我國對外貿易摩擦成因分析

(一)政治因素

貿易摩擦往往是國家間政治斗爭的籌碼,意識形態和國家政治關系對于雙邊貿易合作有著深刻的影響。中美兩國雙邊貿易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就受兩國間政治關系的影響。雖然中國政府多次重申愿意同所有國家和地區在平等互利基礎上開展經濟貿易往來,但是歐盟始終未能擺脫意識形態的羈絆,仍然對社會主義中國懷有偏見,對我國長期使用“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待遇,在貿易實踐中,專橫地以替代國價格作為計算基礎,而在第三國參考價格選取上又別有用心或不負責任,并對我國外貿企業以“國有”為由,普遍實行單一的反傾銷稅率,甚至把對個別企業的反傾銷當成對整個國家來裁決。不久前發生的中歐紡織品貿易爭端,就有強烈的政治背景。

查看全文

貿易摩擦背景下對外貿易發展研究

摘要:1年3月18日的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揭示了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向政治和經濟深層次領域發展。隨著中國雙循環戰略的實施,中歐投資協定的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完成,疫情對國際貿易的深刻影響,中國貿易發展的空間實現了極大拓展。本文認為我國有必要實施更加靈活的對外貿易戰略,以應對復雜多變的周邊及世界經濟格局。

關鍵詞:對外開放;貿易戰略;疫情;機制改革

中國從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經過近20年的高速發展與改革,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備的制造業體系,貨物貿易出口位居世界第一,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體系,中國制造深刻影響著世界人民的生產與生活。面對非經濟因素影響,世界公共衛生安全影響,中國的對外開放開啟了新的征程,本文通過我國對外開放的發展歷程及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剖析問題,為深化對外開放戰略提出政策建議。

1我國對外開放的發展趨勢

改革開放多年的發展歷程,我國充分發揮勞動力成本優勢,大力發展加工貿易,提高了國際貿易地位,儲備了大量外匯,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但在新的形勢下,我國對外貿政策進行了戰略性的重點調整,應堅持為我所用,適時改進的策略發展對外貿易。開放、創新和市場化是全球化三大驅動力(俞嵐,),中國應繼續堅持開放、創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實現新發展格局下的創新發展。全球價值鏈是推動全球化的重要動力,是人類社會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一個國家謀劃發展時必須面對的時代潮流(高凌云,臧成偉,0)。中國應在全球價值鏈中,不斷提高站位,實現更大利益,滿足國內的高質量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1.1我國貨物貿易發展現狀

查看全文

我國對外貿易摩擦原因分析論文

摘要:貿易摩擦已成為我國對外貿易持續快速發展的嚴重制約障礙,正視和重視貿易摩擦成為當前貿易發展的重點。文章在分析我國與主要發達國家貿易摩擦特征的基礎上,闡述了我國對外貿易摩擦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對外貿易摩擦;政治因素;經濟因素

一、我國與主要發達國家貿易摩擦的特征

貿易摩擦是指相互聯系的經濟主體之間,在國際經濟貿易活動中,為了某一特定的經濟貿易利益導致的爭端和糾紛。近幾年來,我國一些主要貿易伙伴為保護國內市場,紛紛采用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和綠色貿易壁壘等隱蔽而具歧視性的貿易保護手段,引發了與我國的雙邊或多邊貿易摩擦。由于我國與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的進出口商品結構不同,以及雙方在各自對外貿易中所處的地位不一致,中美、中日和中歐間的貿易摩擦表現出各自的特點:

1.中美之間,由于雙方實行不同的政治制度,以及美國推行貿易上的霸權主義,經常在國家貿易談判和規則制定中打制度牌,因而中美貿易摩擦更多的體現在制度摩擦方面,如中美知識產權摩擦、農產品市場準入摩擦等;2.中日之間,摩擦源于日本盲目的愛國主義情緒。為了限制中國產品對日出口,日本千方百計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因而中日貿易摩擦更多的體現在微觀領域,如農產品摩擦;3.中歐之間,由于歐盟是一個統一的大市場,中國在歐盟對外貿易中處于一個不重要的地位,以及歐盟生產技術水平較高、對產品的技術和環保要求十分嚴格,因而中歐貿易摩擦更多地體現在技術性貿易摩擦方面。

二、我國對外貿易摩擦成因分析

查看全文

我國對外貿易摩擦對策論文

摘要:貿易摩擦已成為我國對外貿易持續快速發展的嚴重制約障礙,正視和重視貿易摩擦成為當前貿易發展的重點。文章在分析我國與主要發達國家貿易摩擦特征的基礎上,闡述了我國對外貿易摩擦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對外貿易摩擦;政治因素;經濟因素

一、我國與主要發達國家貿易摩擦的特征

貿易摩擦是指相互聯系的經濟主體之間,在國際經濟貿易活動中,為了某一特定的經濟貿易利益導致的爭端和糾紛。近幾年來,我國一些主要貿易伙伴為保護國內市場,紛紛采用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和綠色貿易壁壘等隱蔽而具歧視性的貿易保護手段,引發了與我國的雙邊或多邊貿易摩擦。由于我國與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的進出口商品結構不同,以及雙方在各自對外貿易中所處的地位不一致,中美、中日和中歐間的貿易摩擦表現出各自的特點:

1.中美之間,由于雙方實行不同的政治制度,以及美國推行貿易上的霸權主義,經常在國家貿易談判和規則制定中打制度牌,因而中美貿易摩擦更多的體現在制度摩擦方面,如中美知識產權摩擦、農產品市場準入摩擦等;2.中日之間,摩擦源于日本盲目的愛國主義情緒。為了限制中國產品對日出口,日本千方百計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因而中日貿易摩擦更多的體現在微觀領域,如農產品摩擦;3.中歐之間,由于歐盟是一個統一的大市場,中國在歐盟對外貿易中處于一個不重要的地位,以及歐盟生產技術水平較高、對產品的技術和環保要求十分嚴格,因而中歐貿易摩擦更多地體現在技術性貿易摩擦方面。

二、我國對外貿易摩擦成因分析

查看全文

對外貿易摩擦問題分析論文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最突出特點之一就是對外貿易增長快于國民經濟總體增長,快于同期世界經濟貿易增長。2004年,中國的對外貿易總額達11547.9億美元,同比增長35.7%,其中出口5933.7億美元,增長35.4%,進口5614.2億美元,增長36%;貿易順差319.5億美元,增長25.4%,在全球貿易中成為繼美國和德國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貿易國。但與此同時,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對中國的對外貿易發展已形成重大障礙。中國加入WTO后,關稅堡壘以及許可證、配額等傳統的非關稅壁壘對中國出口的影響逐漸弱化,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的產品可以在國際市場上暢通無阻。一些國家和地區轉向采用更具隱蔽性、針對性和表面合法性的新貿易壁壘,使中國頻繁遭遇貿易摩擦。隨著貿易摩擦多發期的到來,今后中國不得不直面日益嚴峻的國際貿易環境。

一、中國對外貿易面臨的重重壁壘

(一)技術性貿易壁壘

所謂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指一國以維護國家安全,或者保護人類健康和安全,保護動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護生態環境,或防止欺詐行為,保證產品質量為由,采取一些強制性或非強制性的技術性措施。其實質是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如美、日、歐盟等憑借其科技優勢,利用WTO/TBT協定中的合法條款,制定嚴苛的產品法規、技術標準,通過產品檢驗及認證工作,提高產品技術要求,增加進口難度,最終達到限制進口的目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因名目繁多、內容復雜,具有隱蔽性更強、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監督和預測等特點,而被越來越多的國家重視和使用,成為新貿易壁壘中最重要的部分。

發展中國家由于整體生產力水平低下、技術裝備落后,是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主要受害方。近年來,一些國家開始專門針對中國出口產品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特別是發達國家和地區法規中規定的食品中的農藥殘留量,陶瓷產品的含鉛量,皮革的PCP殘留量,煙草中有機氯含量,機電產品、玩具的安全性指標,保護臭氧層的受控物質,紡織品染料指標,汽油的含鉛量指標,汽車排放標準,包裝物的可回收性指標等標準使中國出口產品遭受較大的沖擊。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遭受技術性貿易壁壘損失最嚴重的產業恰是中國的傳統強勢出口產業,如土畜、輕工、機電、紡織服裝、五礦化工和醫療保健等。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02年中國有71%的出口企業、39%的出口產品遭遇到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限制,造成損失約170億美元。目前技術性貿易措施已經取代反傾銷,成為中國出口面臨的第一大非關稅壁壘。中國每年受反傾銷措施影響的出口額僅占全年出口額的1%左右,而受技術性貿易措施影響的出口額已超過25%,約為450~500億美元。

(二)反傾銷

查看全文

對外貿易摩擦現狀及對策

一、中巴貿易及貿易摩擦現狀

中巴自建交以來,雙邊經貿關系快速發展,兩國在相互貿易伙伴中的地位逐漸上升,但隨之而來的中巴貿易摩擦也不斷增多。

1.中巴貿易發展現狀

首先,中巴雙邊貿易保持快速增長態勢。2013年中巴雙邊貨物進出口額達到833.3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10%,比金融危機前的2007年增加3倍多。第二,中巴貿易產品類別集中,雙邊貿易出現了產業內貿易趨勢。自中巴雙邊貿易關系建立以來,兩國貿易總量快速增長,但貿易類別變化不大,巴西自中國進口的主要產品是機電產品和化工產品及原料等;而礦產品和植物產品及紡織品等則是其出口至中國的主要產品。2014年,巴西植物產品對中國出口額占其對中國總出口額的47.5%,取代礦產品成為巴西對中國出口的第一大類產品。中巴貿易產品有幾大類重合,其中包括機電產品、家具玩具及雜項制品、紡織品及原料、光學及鐘表與醫療設備及賤金屬及制品等。第三,我國在中巴貿易關系中長期處于逆差。自2001年我國在中巴貿易中始終處于逆差,且逆差總額持續快速增長,但2007年-2008年我國出現順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國快速發展的航天事業所帶動的對巴西航天器及銅的大量出口,這也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出口可成為改善我國貿易逆差的一個契機。第四,中巴在相互貿易伙伴中的地位不斷上升。2009年中國不僅在巴西的貿易伙伴中占據第一位置,而且是巴西最大出口目的國、第二大進口來源國;同時巴西對中國出口額占其出口總額的13.2%,自中國的進口額占其總進口額的12.5%。2010年,巴西躋身中國前十大貿易伙伴行列。自2012年開始,中國一直保持巴西第一大貿易伙伴、出口目的國以及進口來源國的地位,其中巴西對中國的出口額占其出口總額17%,自中國的進口額比重也高達15.4%。2014年,中巴貿易額在中國的總貿易額中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0.98%上升到了2.01%。

2.中巴貿易摩擦現狀及特征

雖然中巴貿易額持續高速增長,巴西在中巴雙邊貿易中的順差不斷加大,但由于兩國貿易商品類別集中、貿易額占各自貿易總額的比重不平衡(中國的比重遠遠低于巴西的比重)等原因,巴西多次表示不滿,這也成了雙方貿易摩擦的潛在導火索。近年來,隨著中巴貿易發展的變化,兩國貿易摩擦也呈現出如下狀況和特征:首先,中巴貿易摩擦數量增多。2008年,巴西共發起了7起針對中國產品的貿易救濟案例。根據WTO的報告,2013年全球范圍反傾銷訴訟共407宗,其中由巴西提起的39宗,這使得巴西在2013年成為全球對貿易伙伴實施反傾銷措施最多的國家。而在這39宗由巴西發起度貿易救濟案例中,有13起是針對中國產品的。第二,貿易摩擦措施較單一。反傾銷政策是巴西對中國最常采用的引起貿易摩擦措施之一。2001年—2014年,巴西對華共發起66起貿易救濟案件,其中63起是反傾銷調查案件,占總案件數高達95.45%,其余2起是反規避調查。2014年上半年,巴西對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發起4起反傾銷調查,在對我國發起反傾銷調查的國家中排列第二。第三,貿易摩擦涉及的產品分類相對集中。匯總我國商務部自金融危機以來的《國別報告》,巴西發起的針對中國產品的貿易救濟案件主要有紡織品、鋁制預涂感光平板、乙二酸、自行車輪胎、攪拌機、不銹鋼焊管以及無縫碳鋼管等,雖商品種類繁多,但根據國際貿易標準分類對商品的劃分,這些商品都屬于勞動和資本密集型產品。

查看全文

對外貿易摩擦對策論文

一、我國與主要發達國家貿易摩擦的特征

貿易摩擦是指相互聯系的經濟主體之間,在國際經濟貿易活動中,為了某一特定的經濟貿易利益導致的爭端和糾紛。近幾年來,我國一些主要貿易伙伴為保護國內市場,紛紛采用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和綠色貿易壁壘等隱蔽而具歧視性的貿易保護手段,引發了與我國的雙邊或多邊貿易摩擦。由于我國與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的進出口商品結構不同,以及雙方在各自對外貿易中所處的地位不一致,中美、中日和中歐間的貿易摩擦表現出各自的特點:

1.中美之間,由于雙方實行不同的政治制度,以及美國推行貿易上的霸權主義,經常在國家貿易談判和規則制定中打制度牌,因而中美貿易摩擦更多的體現在制度摩擦方面,如中美知識產權摩擦、農產品市場準入摩擦等;2.中日之間,摩擦源于日本盲目的愛國主義情緒。為了限制中國產品對日出口,日本千方百計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因而中日貿易摩擦更多的體現在微觀領域,如農產品摩擦;3.中歐之間,由于歐盟是一個統一的大市場,中國在歐盟對外貿易中處于一個不重要的地位,以及歐盟生產技術水平較高、對產品的技術和環保要求十分嚴格,因而中歐貿易摩擦更多地體現在技術性貿易摩擦方面。

二、我國對外貿易摩擦成因分析

(一)政治因素

貿易摩擦往往是國家間政治斗爭的籌碼,意識形態和國家政治關系對于雙邊貿易合作有著深刻的影響。中美兩國雙邊貿易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就受兩國間政治關系的影響。雖然中國政府多次重申愿意同所有國家和地區在平等互利基礎上開展經濟貿易往來,但是歐盟始終未能擺脫意識形態的羈絆,仍然對社會主義中國懷有偏見,對我國長期使用“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待遇,在貿易實踐中,專橫地以替代國價格作為計算基礎,而在第三國參考價格選取上又別有用心或不負責任,并對我國外貿企業以“國有”為由,普遍實行單一的反傾銷稅率,甚至把對個別企業的反傾銷當成對整個國家來裁決。不久前發生的中歐紡織品貿易爭端,就有強烈的政治背景。

查看全文

對外貿易摩擦預警機制論文

摘要:我國自加入WTO后就開始著手建立貿易摩擦預警機制,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規模。但在預警機制的運行過程中卻出現了很多問題,嚴重制約了預警機制作用的發揮。本文認為這些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預警機制內部的三大主體的定位不準確,提出了“以政府為主導、行業協會為中心協調、企業廣泛參與”新的模式,并深入分析各種角色定位的原因。

關鍵詞:貿易摩擦預警機制角色定位

我國自2001年加入WTO以后,進出口貿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2004年我國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了萬億美元的大關。可隨之而來的,還伴隨著貿易對象國對我國頻繁使用反傾銷訴訟和保障條款,以及技術壁壘、環境壁壘等。面對日益嚴峻的貿易摩擦,建立相應的貿易摩擦預警機制就顯得非常必要。

一、我國貿易預警機制運行狀況

作為我國對外貿易政策的重要組成環節,原國家經貿委于2001年制定了建立反傾銷機制的總體方案并啟動了重點行業進出口監測系統,于2003年初還下發了關于在省級經貿委和已經授權的行業協會開展產業損害預警調查的指導性意見,對監測主體和對象主體、監測指標體系的內容及調查原則和程序都作了一系列的說明。目前已取得三個方面的進展:一是實施了對共計456類、2733個稅號重點敏感商品進出口異常的預警監測,初步完成了產業損害預警模型、海關數據分析等軟件的編制和應用工作;二是建立了汽車、化肥和鋼鐵三個重點行業產業損害預警機制;三是基本形成了產業損害預警信息的應用平臺,逐步完善了預警數據報送平臺、預警信息機制與平臺和預警數據挖掘分析平臺的建設。2003年已在天津、上海、山東、河北、河南、新疆、甘肅、廣東、深圳、浙江等10個城市初步建立起各自的產業損害預警機制。

雖然我國的對外貿易預警機制已有了一定的規模和基礎,但也僅僅是具有了一定的雛形,目前在很多方面還存在著不足,嚴重制約了外貿預警機制作用的進一步發揮。從表面上看,存在著信息流通不暢、信息不全、預警滯后、覆蓋面窄等問題;而造成這些問題的深層次的原因,本文認為是整個預警機制中各個主體的角色定位不準確。

查看全文

論對外貿易摩擦角色定位

摘要:我國自加入WTO后就開始著手建立貿易摩擦預警機制,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規模。但在預警機制的運行過程中卻出現了很多問題,嚴重制約了預警機制作用的發揮。本文認為這些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預警機制內部的三大主體的定位不準確,提出了“以政府為主導、行業協會為中心協調、企業廣泛參與”新的模式,并深入分析各種角色定位的原因。

關鍵詞:貿易摩擦預警機制角色定位

我國自2001年加入WTO以后,進出口貿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2004年我國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了萬億美元的大關。可隨之而來的,還伴隨著貿易對象國對我國頻繁使用反傾銷訴訟和保障條款,以及技術壁壘、環境壁壘等。面對日益嚴峻的貿易摩擦,建立相應的貿易摩擦預警機制就顯得非常必要。

一、我國貿易預警機制運行狀況

作為我國對外貿易政策的重要組成環節,原國家經貿委于2001年制定了建立反傾銷機制的總體方案并啟動了重點行業進出口監測系統,于2003年初還下發了關于在省級經貿委和已經授權的行業協會開展產業損害預警調查的指導性意見,對監測主體和對象主體、監測指標體系的內容及調查原則和程序都作了一系列的說明。目前已取得三個方面的進展:一是實施了對共計456類、2733個稅號重點敏感商品進出口異常的預警監測,初步完成了產業損害預警模型、海關數據分析等軟件的編制和應用工作;二是建立了汽車、化肥和鋼鐵三個重點行業產業損害預警機制;三是基本形成了產業損害預警信息的應用平臺,逐步完善了預警數據報送平臺、預警信息機制與平臺和預警數據挖掘分析平臺的建設。2003年已在天津、上海、山東、河北、河南、新疆、甘肅、廣東、深圳、浙江等10個城市初步建立起各自的產業損害預警機制。

雖然我國的對外貿易預警機制已有了一定的規模和基礎,但也僅僅是具有了一定的雛形,目前在很多方面還存在著不足,嚴重制約了外貿預警機制作用的進一步發揮。從表面上看,存在著信息流通不暢、信息不全、預警滯后、覆蓋面窄等問題;而造成這些問題的深層次的原因,本文認為是整個預警機制中各個主體的角色定位不準確。

查看全文

對外貿易摩擦的原因觀點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對外貿易;貿易摩擦;原因;觀點;綜述

【論文摘要】文章通過大量的文獻收集分析,對中國對外貿易摩擦的原因從國內外兩個方面進行了綜述。其中,在國外方面,著重分析了中國與各國發生貿易摩擦的共同原因;中國與歐美發達國家、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發生貿易摩擦的不同原因。

近幾年來,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摩擦頻繁發生,如何正確看待并有效應對摩擦,已成為國內理論界關注的焦點,現將近期我國理論界關于貿易摩擦原因的探討做一綜述,以便于讀者了解有關研究現狀,對政府部門制定應對措施有所幫助。

本文主要對網絡檢索到的2004年到2006年11月的有關貿易摩擦的文獻進行整理。文獻主要來源于CNKI數字圖書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具體搜索方法是對該網2004年以來的期刊分別作“貿易摩擦”、“貿易爭端”、“經貿摩擦”的題名檢索,共檢索到271篇可供參考的文獻,其中基本涵蓋了國內核心期刊、專業期刊兩年多的全部相關研究成果。

一、外部共性原因引發貿易摩擦

(一)各國的貿易保護主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