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經貿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1 18:09:0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對外經貿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對外經貿

紡織印染企業對外經貿策略研究

摘要:紡織印染企業在走出低迷之后,如何在新的社會環境下適應對外經貿的全新挑戰,不僅關系到紡織企業的行業定位,更關乎于紡織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紡織印染企業;對外經貿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確立、不斷完善和發展給了處于低谷的紡織印染企業涅槃重生的機會,“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則給了我國紡織印染企業走出國門,在國際舞臺上重塑輝煌的絕佳機會。

1紡織印染企業的定位

1.1新營銷模式的促進。“互聯網+”的概念正式出現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其中寫道:“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而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再次提到“互聯網+”,重視創新創業[1]。紡織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重要的民生產業、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傳統產業,但紡織行(陜西職業技術學院,陜西西安710038)業正遭遇巨大的挑戰,存在市場整體需求低迷、國際競爭日益加劇、綜合成本上升、原料市場波動等多重問題,甚至全國57.6%的紡織企業存在產能過剩、庫存積壓的狀況。細看棉紡行業,整個時尚服裝店行業產業鏈長,上下游企業對終端市場反應遲鈍;產業集中度低,中小企業眾多,市場競爭激烈。在這樣的環境中,紡織行業的服裝店如何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打破傳統限制,創新商業模式,提升運營效率,是整個服裝店產業鏈提升競爭力,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互聯網具有高效、集約、便捷和參與群體廣泛的特點,傳統行業轉型互聯網供求是最適合的切入端,對降低運營成本、減少用工、快捷推廣、宣傳品牌等都會起到很大的幫助。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家都在積極利用互聯網,嘗試運用互聯網技術和思維來為紡織行業尋找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服裝店與互聯網結合是運用互聯網的手段和客戶對接,可以降低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與銀行合作,接入電子商務支付服務,依托第三方資金監管,確保交易雙方的資金安全;同時,搭建完善的物流追蹤系統,輕松實現物流運輸的實時在線查詢,確保到貨的準確性與貨物的安全性;通過線上閉環交易,確保企業交易真實性,為企業積累交易信用,為其提供進一步的融資服務。深入整合紡織行業上下游企業的優質資源,充分利用互聯網高效、快捷、透明、便利的優勢(如圖1所示),促進供應鏈上下游產品的契合,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幫助紡織企業服裝店進行產品結構調整,降低經營成本,從而進一步提升企業盈利能力。棉花、紗線、面料、坯布等大宗商品如果能通過互聯網交易(如圖2所示),無疑是對傳統市場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補充。1.2電子商務對紡織企業營銷模式的促進。大數據顯示,2015年,紡織服裝專業市場電子商務交易額為8100億元,同比增長27.08%;2011~2015年,紡織服裝專業市場電子商務交易額逐年上漲,五年間上漲了6368億元。2016年,紡織服裝專業市場電子商務交易額仍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交易額達到9800億元,同比增長20.99%。[2]1.3新形勢下紡織企業的發展預判紡織行業是民生行業,基于原材料,以加工為主,利潤較低。傳統的紡織行業需要尋找突破口,擴大產品的附加值;其次,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這兩點是目前國內紡織行業比較缺少的。一些比較大的企業,從紗線到成衣的生產線都具備,但經歷了成長期之后,都將產業鏈拓展到房地產、廣告傳媒、酒店餐飲等,無形中削弱了作為支柱的紡織行業的競爭力。[3]近幾年,紡織業在新疆地區高速發展,產能驟增,紡織下游市場能否消化這么大的產能確實難說,對紡織上游市場未來格局恐有較大沖擊。貿易方面可參照近五年的平均水平。新材料新工藝的發展勢頭不錯,從小試、中試到大規模鋪開,還需要努力。

2紡織印染企業在電商環境下的對外經貿策略

查看全文

對外經貿戰略分析論文

1、中國出口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美、日、歐等國際市場的收縮,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中國。同樣,東亞其他地區的經濟陷入衰退,匯率貶值,進口大幅度減少,也會給中國出口帶來更多的壓力,但中國同樣也獲得了機會。

從表面上看,隨著東亞其他地區的出口下跌,中國的出口也在下跌。但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出口有兩個特點:一是下跌的時間更為滯后,二是下跌的幅度較小。從各國出口市場來看,2001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對日本增長13.7%,對亞洲整體增長8.3%,對歐洲增長11.5%,對北美洲增長6.1%,對美國增長6.0%,平均增幅為8.8%。當然,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由于國際市場的收縮和東亞經濟的衰退,中國出口要繼續保持出口值的增加,有相當大的難度。

但另一方面,中國完全可以通過這次挑戰,進一步增加自己在第三國,特別是發達國家的市場份額。這個過程,已經被1997-1999年的金融危機期間的經驗所證實了。從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上看,目前中國出口的競爭對手主要是東亞其他地區。在美國的進口市場,1996年中國大陸的市場份額是6.51%,中國臺灣是3.78%,韓國是2.86%,新加坡是2.57%,中國香港是1.25%,四小龍之和是10.46%;到1998年中國大陸上升到7.79%,中國臺灣是3.62%,韓國是2.62%,新加坡是2.01%,中國香港是1.15%,四小龍之和下降到9.40%。2001年前七個月,中國大陸的份額為8.10%,而中國臺灣為2.95%,韓國為3.04%,新加坡為1.34%,中國香港為0.82%,四小龍之和進一步下降到8.15%,已經與中國大陸的份額相差不大。中國大陸與東亞其他地區的國際市場份額呈此消彼長的趨勢,在日本市場體現得最為明顯。1996年,中國大陸在日本的市場份額為11.58%,韓國是4.57%,臺灣是4.28%,香港是0.74%,新加坡是2.10%,四小龍之和是11.69%;1998年中國大陸的份額為13.22%,韓國是4.30%,臺灣是3.65%,香港是0.62%,新加坡是1.68%,四小龍之和為10.25%;2001年的前七個月中國大陸為15.48%,韓國是5.12%,臺灣是4.37%,香港是0.42%,新加坡是1.68%,四小龍之和為11.59%,中國大陸在日本市場的占有率早已超過四小龍之和。

"9.11"事件之后,中國產品,尤其是電子信息產品要在呈現衰退的美國、日本和歐洲市場取得突破性進展,必須重復原來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入世界市場的低價優質策略,重演20世紀90年代中國產品在日本市場的成功滲透策略。整個90年代,日本經濟低迷,內部需求疲弱不堪,市民的需求轉向質優價廉的商品,日本企業在中國投資的返銷商品和其他商品正好滿足了這種需求,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在日本進口市場的占有率每年以0.6個百分點的速度上升,到2001年前七個月已經達到15.48%,與日本市場第一大進口來源美國只差三個百分點。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條件下,相當多的產品,尤其是價格需求彈性較高的電了信息產品會受到相當大的影響,但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市場需求越弱,價格競爭越激烈,越有利于低價位的中國商品的滲透,我們的企業,尤其是電子信息產品企業必須要有這種信心。實際上,石油危機后日本產品能夠大舉進入全球市場,也是依靠當時的全球經濟低迷,選準了市場切入點,形成了優勢地位。中國需要仔細研究借鑒日本產品在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在國際市場擴張的經驗和教訓。

2、中國對外經貿政策的戰略性轉變

查看全文

論經濟逆轉對外經貿戰調整

、世界經濟形勢的逆轉

2000年底,美國經濟開始告別長達10年的高速增長期,進入增長率逐步下降階段。雖然連續多次降息,布什政府還啟動大規模的減稅計劃,但2001年第二季度美國的經濟增長率依然只有0.9%,第三季度終于進入負增長階段。在美國經濟放緩的同時,歐洲經濟也出現放緩的跡象。日本經濟經過政府財政的全力刺激后,在2001年第一季度只有0.10%的增長率,第二季度出現負增長,出現了10年來的第四次衰退。國際經濟形勢出現了過去20年來很少出現的美國、日本、歐洲三大經濟體同時下滑的局面。而"9.11"事件的爆發,進一步加速了世界經濟本已出現的頹勢,對世界經濟無疑更是雪上加霜。事發的當周和美國股市開盤的第一周,全球股市高度震蕩。這次恐怖襲擊事件,對世界經濟火車頭——美國經濟的打擊尤為嚴重。

國際經濟形勢的這種變化,對東亞地區的影響尤其巨大。如果說東亞的金融危機主要體現在金融層面的話,這次的挑戰則主要體現在經濟方面。因為危機之后東亞的經濟復蘇主要依靠出口,特別是對美國市場的出口,而且出口還越來越集中在電子信息產品。但2000年開始的美國經濟下滑、網絡經濟的泡沫破滅,美國的進口下降,尤其是對電子信息產品的進口需求大量減少,再加上這次禍不單行的恐怖事件,給東亞地區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另一方面,由于1997-1999年的金融危機破壞了東亞許多地區的內部經濟結構,它們內部的公司治理結構、銀行的壞賬等問題越來越嚴重,除了政府能夠動用微弱的公共開支之外,基本無法增加經濟內部消費和投資的力度。從總體上看,東亞地區雖然不至于出現第二次金融危機,但肯定會出現一次較嚴重的經濟衰退。而且,這次經濟衰退和外部市場的出口衰退結合,將會進一步加重這些地區原來就存在的內部問題。總的說來,東亞經濟(中國大陸除外,但包括香港和臺灣)的較長期停滯和重大結構調整是很可能出現的。

二、中國出口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美、日、歐等國際市場的收縮,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中國。同樣,東亞其他地區的經濟陷入衰退,匯率貶值,進口大幅度減少,也會給中國出口帶來更多的壓力,但中國同樣也獲得了機會。

從表面上看,隨著東亞其他地區的出口下跌,中國的出口也在下跌。但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出口有兩個特點:一是下跌的時間更為滯后,二是下跌的幅度較小。從各國出口市場來看,2001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對日本增長13.7%,對亞洲整體增長8.3%,對歐洲增長11.5%,對北美洲增長6.1%,對美國增長6.0%,平均增幅為8.8%。當然,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由于國際市場的收縮和東亞經濟的衰退,中國出口要繼續保持出口值的增加,有相當大的難度。

查看全文

防范對外經貿活動外匯風險研討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物流企業外匯風險及表現;我國物流企業外匯風險管理現狀;我國物流企業外匯風險管理對策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我國物流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行業、一些國家貨幣匯率經常動蕩不定,國際金融市場變幻莫測、折算風險經常被稱為會計風險或轉換風險、翻譯風險、外匯風險在我國物流企業涉外業務中主要表現為交易風險和經濟風險、中國大多數物流企業缺乏外匯風險意識和風險管理體系、外匯交易幣種和風險防范方法不夠豐富、提高外匯風險意識、選擇好合同計價貨幣、以遠期外匯交易彌補風險、物流企業成立專門外匯風險管理委員會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日益活躍和拓展,物流企業的經營活動無時無刻不與外匯風險掛鉤,如何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管理好外匯風險對于我國物流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物流企業外匯風險及表現,并對我國物流企業外匯風險管理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我國物流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行業。隨著我國物流企業的發展,作業的范圍已經跨越了世界各個角落,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企業,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日益活躍和拓展,物流企業的經營活動無時無刻不與外匯風險掛鉤,物流企業的資產與負債、收入與支出等都涉及多種貨幣,匯率的波動對企業的經營活動影響很大。如何防范企業在對外經貿活動中的外匯風險,不僅關系到一些企業的經濟效益問題,特別是我國2007年人民幣的匯率制度改革,我國物流企業面臨的外匯風險大幅度放大,如何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管理好外匯風險對于我國物流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物流企業外匯風險及表現

物流企業外匯風險是指物流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對外經濟、貿易管理與營運等活動中,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債權、權益)與負債(債務、義務)因未預料的外匯匯率的變動而引起的價值增加或減少的可能性。外匯風險可能具有兩種結果,或是獲得利益;或是遭受損失(Loss)。目前,一些國家貨幣匯率經常動蕩不定,國際金融市場變幻莫測,外匯風險對持有外匯物流企業來講已成為重要問題。

1.交易風險。即由于外匯匯率波動而引起的應收資產與應付債務價值變化的風險。它包括:一是以延期付款為條件進出口的物流勞務,在貨物已發運或勞務提供后,而物流勞務費尚未收支這一期間,外匯匯率變化所發生的風險;二是以外幣計價物流企業信貸活動,包括向外投資和向外籌資或對外債務,如遇投資本息收入的外幣匯率下降,投資的實際收益就會下降,使對外投資者蒙受損失。

查看全文

探究對外經貿現狀格局及應對策略論文

一、我國對外經貿關系格局的特點

(一)地理格局:亞洲國家(地區)占主體的對外經貿關系

我國已與世界所有國家建立了經貿關系。從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對外經貿關系迅速發展。2009年,我國已同世界上22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貿易關系,來華投資的國家和地區超過190個,對外投資目標國達到102個,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對象國達到183個,對外援助對象國(經常性援助)達到123個,并與14個國家和地區簽訂并實施了自由貿易協定,經貿關系拓展的深度和廣度均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

亞洲國家(地區)在我國對外經貿關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國對外經貿關系的發展是從亞洲起步的。1978年,我國貿易伙伴國僅為40多個,其中,亞洲占16個,對亞洲貿易占外貿總額的49.2%;利用外資主要來源于日本、東盟、香港和澳門,約占我國利用外資總額的70%以上。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集中在伊拉克、埃及、索馬里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對外投資尚未起步,對外援助主要面向亞洲周邊國家和部分非洲國家。2009年,亞洲國家占我國對外貨物貿易總額的53.1%,亞洲十國(地區)占我國利用外資總額的63%,亞洲占我國對外投資流量的77.9%(2008年),占我國工程承包總額的51.1%(2008年),占我國對外勞務合作營業額的79.2%(2008年)。從對外開放三十年來發展變化的態勢看,我國對外經貿關系正在逐步從亞洲向全球更廣泛的區域拓展,但以亞洲國家為主體的格局沒有發生根本性轉變。

(二)領域格局:與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之間領域各有側重的經貿關系

1以貨物貿易為基礎形成的對外經貿關系全方位格局。中國的對外經貿關系格局是從發展雙邊貨物貿易關系開始,逐步形成的。目前,我國貨物貿易往來對象遍及全球所有國家(其中包括25個沒有外交關系或已經斷交的國家)。我國與貿易伙伴的貿易往來不斷加深,貿易規模持續擴大。1978年至2009年,我國進出口貨物貿易總額由206.4億美元擴大至22072.7億美元,共計增長了105.9倍。

查看全文

對外經貿格局的特點及問題淺議論文

一、我國對外經貿關系格局的特點

(一)地理格局:亞洲國家(地區)占主體的對外經貿關系

我國已與世界所有國家建立了經貿關系。從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對外經貿關系迅速發展。2009年,我國已同世界上22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貿易關系,來華投資的國家和地區超過190個,對外投資目標國達到102個,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對象國達到183個,對外援助對象國(經常性援助)達到123個,并與14個國家和地區簽訂并實施了自由貿易協定,經貿關系拓展的深度和廣度均達到了歷史最好水平。

亞洲國家(地區)在我國對外經貿關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國對外經貿關系的發展是從亞洲起步的。1978年,我國貿易伙伴國僅為40多個,其中,亞洲占16個,對亞洲貿易占外貿總額的49.2%;利用外資主要來源于日本、東盟、香港和澳門,約占我國利用外資總額的70%以上。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集中在伊拉克、埃及、索馬里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對外投資尚未起步,對外援助主要面向亞洲周邊國家和部分非洲國家。2009年,亞洲國家占我國對外貨物貿易總額的53.1%,亞洲十國(地區)占我國利用外資總額的63%,亞洲占我國對外投資流量的77.9%(2008年),占我國工程承包總額的51.1%(2008年),占我國對外勞務合作營業額的79.2%(2008年)。從對外開放三十年來發展變化的態勢看,我國對外經貿關系正在逐步從亞洲向全球更廣泛的區域拓展,但以亞洲國家為主體的格局沒有發生根本性轉變。

(二)領域格局:與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國家之間領域各有側重的經貿關系

1以貨物貿易為基礎形成的對外經貿關系全方位格局。中國的對外經貿關系格局是從發展雙邊貨物貿易關系開始,逐步形成的。目前,我國貨物貿易往來對象遍及全球所有國家(其中包括25個沒有外交關系或已經斷交的國家)。我國與貿易伙伴的貿易往來不斷加深,貿易規模持續擴大。1978年至2009年,我國進出口貨物貿易總額由206.4億美元擴大至22072.7億美元,共計增長了105.9倍。

查看全文

對外經貿公司副總經理先進事跡材料

一、工作積極努力,業績突出。××同志在過去的一年中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克服各種困難,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對外不斷開拓市場,尋找新的客戶,對內不斷加強管理提高履約能力,確保了分管部門的出口創匯和效益穩定持續增加,2007年其分管部門出口創匯位列公司第一名。

二、學習自覺主動,管理水平提高快。為了不斷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拓展經營思路,××同志十分注意平時的自我“充電”,自費報名參加了企業管理培訓,經常犧牲節假日赴南京等地參加培訓,同時他還帶領部門管理人員一起參加培訓,在部門內部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今年該部門被評為外貿系統“五一文明班組(科室)”。

三、為人表率,模范帶頭作用發揮好。××同志在平時能夠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用黨員標準對照自己的一言一行,凡是要求部門人員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用快樂工作、健康生活感染和影響身邊每一個同志,他的工作敬業精神受到肯定,07年被評為市“文明職工”。

四、作風正派,大局觀念意識強。作為一名副總經理,他能夠堅持黨的組織原則,為人正直,作風正派,能自覺妥善處理好集體和個人利益,模范帶頭完成支部交給的各項任務,在今年開展的抗震救災“特殊黨費”交納中自愿一次性交納了1000元黨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帶頭作用。

查看全文

商務英語在企業經濟發展的影響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持續推進,我國企業與世界各國的經貿交流日益頻繁,商務英語有助于我國企業員工和外企人員開展溝通交流,了解國外先進企業文化,加強與其他國家的經貿合作。

關鍵詞:商務英語:企業經濟:影響

一、商務英語的重要性

目前,全世界學習英語的人數在持續增長,在世界范圍的政治、經濟、學術交流中,英語是公認的世界語言。而且英語是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在經貿關系中商務英語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全球經濟化的發展,商務英語在經貿合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溝通作用,隨著外經貿單位對商務英語的使用,可以擴大外經貿合作的機會。隨著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后,我國的企業加強了跟世界經貿的聯系,因此對商務英語的應用增加了。經濟全球化的交流中要求不僅可以使用普通的英語,還要掌握專業的國際官方商貿語言商務英語來進行會話和交流。商務英語是國際通用的官方經貿語言,由于全世界范圍內使用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國家很多,所以這些國家由于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的不同,他們的英語中會有很多其他國家所不理解的俚語或者成語,因此在全球的貿易交流中必須使用商務英語來加強溝通。在對外經貿交流中只有掌握了溝通的工具才可以敏銳地發掘商機,不會因為溝通的問題喪失良好的合作機會,在經貿談判中也可以掌握先機。尤其是在商務協商中如果掌握了商務英語,可以使談判的氛圍更加融洽,有助于順利達成商務合作關系。

二、商務英語是全球商貿活動的官方語言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全球經濟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了,我國的企業在對外經貿中由于商務英語不過關,經常會影響到我國企業的對外經貿合作。商務英語是全球通用的貿易語言,為了更好地開展國際交流業務,必須加強商務英語的學習。在國際的商貿活動中所公認的官方語言是商務英語,可以應用在很多的經貿活動中,比如金融財務經貿合作等方面。商務英語不同于普通的英語,它是一種全球的經貿官方語言,我們所學習的英語口語比較偏重英、美的口語和語言習慣,商務英語是全球的商貿合作中發展起來的世界范圍的一種商貿用語,有別于我們在學校里學習的英語口語。隨著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我國的企業在沿線國家和地區增加了經貿合作交流,我國加大了文化、經濟等很多領域的開放力度,與世界的交流更加緊密。尤其是目前合資企業和外資企業越來越多,只有在外企工作中掌握商務英語,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

查看全文

校園足球電玩大賽頒獎晚會策劃書

屆“實況足球大師杯”足球電玩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策劃書

月××日晚

決賽暨頒獎典禮在對外經貿大學禮堂舉行

主持人:

對外經貿大學在校大四學生:陸×(男),薛×(女)

擔任決賽評委的領導和老師

查看全文

對外經濟貿易中的國際電子商務運用論文

當代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已成為繼工業革命后,世界經濟最大的推動力,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我國對外經濟貿易在新世紀的發展,必須適應世界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的發展趨勢,抓住本世紀信息化帶來的重大機遇,有效利用電子信息技術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增強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提高對外經貿的整體水平和效率。

國際電子商務在我國的推廣應用

國家信息化建設為我國國際電子商務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全球化和網絡化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以提高商務活動效率、延伸商務活動范圍為主要特征的電子商務在世界經濟貿易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的電子商務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初電子數據交換(EDI)的應用,1998年進入了基于互聯網的發展階段。截至2002年6月,我國的互聯網用戶達4580萬人,已經滿足了電子商務規模化應用所需的1000萬上網人數,位居全球第二。同時,我國電子商務的支付體系日趨完善;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企業相繼出現;外貿、金融、證券、保險等行業的電子化作業日益普及。在政策法規方面,我國已頒布了《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政策法規,初步確立了符合國際慣例的法律框架。這些重要的基礎性建設都為我國國際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我國政府十分重視信息化工作和電子商務應用,使國際電子商務得以較快發展。總書記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指出:“電子商務代表著未來貿易方式的發展方向,其應用推廣將給各成員帶來更多的貿易機會。”根據國際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我國外經貿發展的需要,外經貿部對信息化建設及國際電子商務應用予以了高度重視,將其作為加快實現政府管理和服務現代化的重要舉措之一。在外經貿管理體系網絡化建設方面,根據國家總體部署,并在各有關部門的大力配合下,金關工程骨干網建設不斷完善,進出口許可證發放和管理、出口商品配額招標、加工貿易網上審批、進出口貿易統計等都逐步實現了網絡化,為國際電子商務的應用奠定了重要基礎。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積極開展國際電子商務應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批大型企業在電子商務應用方面進行了積極而有效地探索。海爾集團將電子商務作為其實施國際化戰略的重要手段。截至2001年,利用其網絡采購平臺,產生的直接效益達15億元人民幣。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在物資采購方面應用電子商務投入約1000多萬元人民幣,而由此產生的庫存量減少,采購價格下降等為企業帶來了1.8億元人民幣以上的經濟效益。一些傳統大型外貿公司也充分認識到開展國際電子商務對改造傳統產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通過信息化建設和開展電子商務應用,有效拓展了業務,提高了企業適應市場變化和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與此同時,一些地區的中小企業也逐步成為電子商務的積極實踐者。

進一步提高我國國際電子商務應用水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