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經濟范文10篇
時間:2024-01-21 18:05:2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對外經濟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對外經濟影響分析
當前,發端于美國次貸危機的金融風暴正在加劇,并開始向實體經濟快速蔓延,經濟危機陰影籠罩著各大經濟體,全球經濟增速下滑已成定局。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全球經濟增長率將從20*年的5.0%急劇下降到20*年的3.9%,并在20*年繼續下降到3.0%,其中美、英、德、法等西方發達國家20*年經濟增長率將接近零或者負增長。
從美國、日本、歐盟等主要發達經濟體來看,經濟衰退跡象尤為明顯。美國商務部公布初步數據顯示,美國第三季度GDP按年率計算下降0.3%,今年前兩個季度,美國經濟按年率計算分別增長0.9%和2.8%,這顯示出美國經濟正在陷入衰退的邊緣。9月份,美國制造業活動指數僅43.5,創下20*年10月以來最低紀錄;美國勞工部10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失業率為6.1%,與上月持平,為2003年9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1-9月美國共減少就業人數76萬,失業率的上升直接導致了消費支出的收縮和進口量的減少。而隨著美國金融風暴的影響不斷蔓延,全球其他經濟體經濟增速也開始明顯放緩,法國、德國、英國、泰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紛紛調降本國GDP增長預估。歐元區15國2季度GDP初值同比增長1.5%,環比下降0.2%,出現自1995年有紀錄以來首次負增長。日本2季度GDP環比下降0.6%,同比下降2.4%,出現一年來的首次萎縮。由于進口大幅增加、出口增幅微弱,日本8月份出現了26年來首次月度貿易逆差,像日本這樣傳統的凈出口國家都表現出逆差,可見美國經濟放緩對全球經濟和貿易增長的影響之大。
企業家及消費者對經濟前景也非常不樂觀。據德國消費調研公司(GFK)調查顯示,德國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僅為1.5,大大低于市場預期,這是今年以來連續第4個月下降,創2003年6月以來最低值。歐元區9月份的經濟信心指數由上月的88.5降至87.7,這是20*年末以來最低水平;日本9月份家庭消費者信心指數為31.2,為1982年以來最低。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在我國對外貿易中表現搶眼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如印度、巴西、東盟等經濟增速也從高位回落,據IMF的《世界經濟展望》預測,新興市場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將繼續減速,年度增長率從20*年8%降至6.9%,并在20*年進一步減緩到6.1%,通脹壓力明顯加大。越南經濟陷入動蕩。越南股市累計下跌60%,樓市下跌一半,越南盾兌美元貶值30%,8月份通脹率高達28.3%,創17年來最高水平。7月份泰國的通脹率也達9.2%,創10年來新高;拉美達到8.9%,新加坡、俄羅斯分別為6.45%和14.7%。韓國7月份PPI同比上升12.5%,創1998年以來新高。印度、菲律賓等國也出現類似的問題,通脹高企,有的貿易赤字也大幅增加。
中國經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減緩。據中國社會科學院《20*年秋季報告》預測,20*年我國GDP增長率將為10.1%左右,增幅比去年全年回落1.8個百分點。1-9月全國進出口總額增長25.2%,其中出口增長22.3%,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8個百分點。從浙江省來看,經濟增速回落的勢頭也較為明顯。一季度浙江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1.8%,上半年回落到11.4%,1-3季度增長10.6%,比上年同期回落4.1個百分點。
當代山東對外經濟分析
本文作者:毛清華工作單位:山東省統計局
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分析
從全省外貿總體運行情況及企業調研情況看,我省外貿增速下滑明顯,反映出當前外貿企業經營發展中存在著現實的困難和問題。從國際環境看,主要是外需低迷、貿易摩擦、技術壁壘和地區競爭。外需低迷。歐債危機形勢迷茫,非經濟因素層出不窮,歐元區主要國家德國、法國經濟增長減速,美國經濟雖有復蘇勢頭但增長乏力,外需萎縮的程度超過預期,這些都對我省外貿出口,尤其是以歐美市場為主的非必需品出口企業形成嚴峻考驗。據企業反映,對歐美市場的非必需品出口訂單出現減少,尤其是大單明顯減少,短單占比較高。據對青島60家重點出口企業問卷調查,45%的被調查企業反應出口訂單同比持平或減少,其中食品、鋼鐵和紡織服裝行業出口訂單減少較為明顯,降幅在30%左右,半數以上企業認為下半年出口訂單會有所增加。66%的被調查企業反映歐債危機對出口造成影響。貿易摩擦和技術壁壘加劇。近年來,國際貿易摩擦呈上升趨勢,貿易環境趨緊。我國已連續17年成為全球遭遇貿易摩擦最多的國家,摩擦形式不斷翻新,涉及產業不斷擴大,發起國別不斷增加。我省是遭受貿易摩擦重災區,上半年共遭受國外貿易救濟調查25起,涉案企業378家,涉案金額達4.5億美元。由于新貿易摩擦案件的預警信息不斷,也影響國外進口商和我省出口企業的信心。但企業反映,貿易摩擦和技術壁壘加劇已經是常態,企業有思想準備,會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加深與外商的溝通等方式逐步適應。地區競爭激烈。我省作為經濟較為發達的東部沿海大省,商務成本逐年提高,與越南、印尼等東南亞鄰國比較,優勢在逐年縮小。對以“勞動密集型、出口導向型、簡單加工型”為主要特點的加工貿易進出口將形成較大壓力。企業反映,由于能源原材料價格較高,物流和人力成本持續上升,難以按以往出口商品價格維持加工出口,很多訂單因此轉向商務成本相對較低的鄰國。60%的被調查企業反映地區競爭對其出口造成影響。從國內環境看,主要是內需不足、勞動力成本提高、原材料漲價或價格波動較大、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用工難和匯率風險加大。內需仍顯不足。由于我國經濟增速連續放緩,國內需求呈下降態勢,對我省進口帶來不利影響,對外貿企業而言,進口受制也不可避免的影響到出口。同時,國內房地產調控政策收緊,也抑制鋼材需求,對以國內鋼鐵企業為主要客戶的外貿企業影響較大。勞動力成本提高。據外貿企業反映,勞動力成本近年來呈逐年遞增態勢,成為企業面臨的最大成本壓力。勞動力成本的快速提高與外需不足雙向擠壓外貿企業的利潤空間。80%的被調查企業反映勞動力成本提高對企業發展造成影響。原材料漲價及價格波動較大。企業反映,國內原材料漲價,已經增加了企業的購進成本,對議價能力差的企業而言形成價格倒掛,大大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甚至導致企業虧損,影響了企業產品出口的積極性。更為嚴重的是原材料價格的大幅波動,使企業簽單時難以定價或不敢接單,從而抑制了企業通過產品出口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73%的被調查企業反映原材料漲價或價格波動較大對其進出口造成影響。融資難度大。目前,我省外貿企業尤其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對大企業而言,銀行愿意放款,但企業融資成本太高,企業利潤增值抵不過融資成本,造成企業想貸款能貸到款卻不敢貸款。對中小企業而言,銀行出于風險考慮不愿意放款,而企業非常需要資金支持,只能通過民間借貸或其他融資渠道借錢,融資成本和融資風險大大增加,對企業發展不利。20%的被調查企業反映資金緊張或融資難度大、融資成本高。用工不足。對外貿企業而言,特別是對工貿一體、勞動密集型、工作強度大、盈利水平低的外貿企業而言,招不到工人,招到工人卻留不住,一直是困擾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就業意識的偏差、地區競爭的加劇、福利待遇的不均衡是造成企業用工難的主要原因。18%的被調查企業反映用工不足。匯率風險加大。人民幣持續升值,匯率波動擴大,一方面直接影響到出口訂單增長,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另一方面,給企業定價帶來難度,各國經濟不景氣,企業對市場走勢難以把握,部分老客戶下單謹慎,有的企業不敢接單或冒險接單,企業運營風險大大增加。匯率風險對外貿企業的影響是長期的,不可控的。30%的被調查企業反映人民幣升值對其出口造成影響。
全年走勢判斷及對策建議
今年以來,我省外貿雖出現下滑趨勢,但自5月份以來外貿進出口有所回升,部分指標呈現好于上月、好于預期,加上我國及我省經濟基本面依然良好,隨著國家穩增長等一系列外貿政策措施的逐步實施和落實,在政策效應及企業內部靈活調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省對外經濟有望逐步企穩回升。預計,下半年我省外貿較上半年會有所好轉,全年外貿將呈現前降后升的緩慢增長態勢,總體增速將比上年有所回落,貿易平衡狀況將得到進一步改善。今后,應主要從擴大內需和吸引外資、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建立和完善要素集散市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提高政府效能上下工夫。擴大內需和吸引外資并舉,增強發展后勁。通過提高居民收入、完善市場秩序、暢通流通渠道、改變消費觀念、營造消費氛圍、擴大旅游投入、改善物流設施等手段擴大國內需求,刺激并拉動全省經濟穩定快速發展。從而帶動進口、吸引外資、消化庫存、促進出口,以強大的國內需求作為外貿發展的堅強后盾。同時,要擴大招商引資,充分發揮我省優勢、產業優勢、海洋優勢,港口優勢,主動承接產業轉移,積極引進國際國內資本和技術,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增加對重要能源、短缺原材料、關鍵技術和先進設備的進口,增強企業出口后勁。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要以大企業、大品牌為引領,通過貼牌生產、服務外包、鼓勵創新等方式實現規模出口、成本控制和效益驅動。在引資政策上向國際知名大企業、技術創新企業、服務外包企業傾斜。同時,積極開拓新興市場,穩定傳統市場。要向東部沿海先進省份學習,通過走出去、引進來,在政策落實、用工理念、服務意識、市場認知等方面轉變觀念,積極引進高端人才,彌補在意識觀念上的不足和差距。建立和完善要素集散市場。通過建立和完善以大宗商品、主要原材料、緊缺能源資源為主要商品的要素集散市場,主動控制要素成本的提高,盡快形成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和議價能力,有效聚攏要素資源流向我省,從而提高地區競爭力和影響力,減小成本提高對外貿企業的不利影響,幫助企業提高競爭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對外貿企業扶持力度,重點扶持研發投入高、創新能力強、競爭優勢強、發展潛力大的中小外貿企業,幫助其做大做強。對困難企業要具體分析,采取整合、兼并、參股等形式,助其擺脫困境,鼓勵扶持企業對核心技術、關鍵部件和緊缺能源的進口。提高政府效能。要簡化和縮短通關、檢驗、融資等手續和時間,完善政府部門聯動機制,增強服務意識,積極營造高效、務實、靈活的政府辦事平臺和可以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享、集合議價的行業平臺。規范稅費標準。積極做好與稅務、海關、商檢等部門的溝通和協調,爭取做到合理收費、統一收費、有序收費,按照政策要求真實收費、及時返稅。要做好監測預警,發揮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作用,對影響我省外貿發展,以至影響我省經濟發展的國際、國內因素進行不間斷的綜合監測、分析、判斷和預警,及時對全球經濟走勢做出預判,做好風險防范,同時,定期向企業和互相溝通研判信息,引導企業發展。
對外經濟合作的問題及策略
外經濟合作在短短二十年里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成績并不能掩蓋問題,對外經濟合作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對外經濟合作的市場不夠穩定,結構過于單一。一方面表現在市場不夠穩定,1998年新簽合同額117732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7%,落后于1997年的增長幅度6.8個百分點,呈放慢趨勢;另一方面市場結構單一,多集中在發展中國家,如亞洲、北非等地區,效益普遍不高,而發達國家如歐美日等國家的經濟合作由于技術要求較高,其市場難以打入。
2、投資管理不力,效益不夠理想。對外經濟合作企業“一業為主,多種經營”應該說這是一種好的經營戰略,但是現在有些公司隨意投資,到處撒錢,變成以多種經營為主,主業為輔的局面。由于多頭投資,資金分散,而且投資可行性研究不夠,致使大量資金沉淀,投資效益很不理想,甚至投資都難于收回。境外投資缺乏制約,管理混亂,也是效益不好的一個原因。個別企業由于經營管理不善,出現了巨額虧損。近幾年,外經企業營業額每年遞增都在10%以上,而當年利潤增長幅度都大大低于營業額增長幅度。甚至是負增長。外經企業1997年同1996年相比,資金投入增長了40%,但同期利潤不僅沒有增長,反而下降了。重規模、重速度、輕效益、輕管理的思想是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有的外經企業由于一味追求經營規模的擴大,不考慮自己的資金實力和管理水平,多頭投資,造成資金愈發緊張和管理上的失控,導致發生項目巨額虧損。
3、資金問題制約著外經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當今國際承包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業主條件越來越苛刻,帶資承包項目非常普遍,能為業主解決項目資金往往成為奪標的關鍵。目前外經企業資產負債率已達近73%。由于資金匱乏,導致外經企業不得不放棄許多很好的項目。外經企業資金緊張,從自身因素來分析,那就是有的企業內部資金調度不合理,占用不合理,導致資金周轉緩慢,甚至呆滯。
4、財務人員財務管理意識淡薄,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長期以來,許多人認為,經濟效益的好壞是企業業務部門的事,與財務部門無關,財務部門只負責記帳算帳,這種思想導致了重業務輕財務輕管理。個別企業財務管理混亂,一些財務人員素質不高,會計核算不實,成本費用控制不嚴,資金周轉慢,資產流失嚴重。
5、對外經濟合作的科技含量尚待提高。一般而言,對外經濟合作業務中,對外承包工程等業務體力勞動的成分較大,因此科技含量相對較低;而設計咨詢業務腦力勞動成分較大,需要的知識水平較高、科技含量相對較高。1998年我國科技含量較低的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和完成營業額所占比重最大,均占到76%以上,說明我國的對外經濟合作的科技含量尚處于較低的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外國對外經濟制裁分析論文
一、冷戰后美國對外經濟制裁概述
冷戰后,國際形勢發生巨變,與美國相抗衡的另一極蘇聯不復存在,使美國成為當今世界上的唯一超級大國。在國際關系中,經濟制裁倍受美國青睞,日漸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當然,醉翁之意不在酒,限制和禁運并非為了限制和禁運本身,經濟制裁只是美國政府為達到更深層次的政治和外交目的的工具。
以美國對古巴的經濟制裁為例。美國對古巴的經濟制裁至今已近半個世紀,其目的就是使古巴政府放棄社會主義制度,走資本主義道路。自1960年美國開始對古巴實行全面禁運,1992年10月,美國通過了旨在強化對古巴經濟封鎖的“托里切利”法案,進一步擴大對古巴的貿易制裁;1994年8月,克林頓宣布對古巴采取新的制裁措施,以期從經濟上和政治上加大對古巴的壓力。1996年3月,美國參眾兩院分別通過了一項由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赫爾姆斯和共和黨眾議員伯頓提出的赫爾姆斯一伯頓法,旨在強化美國對古巴的全面制裁,赫一伯法的正式名稱是《古巴自由與民主鞏固法》,法案正式文本的封面上,明確提出其目的:“謀求對卡斯特羅政府的國際制裁,計劃支持一個過渡政府,導致在古巴產生一個民選政府。”。其中規定:禁止第三國在美銷售古巴產品,不給在古巴投資或進行貿易的外國公司經理、股東及其家屬發放美簽證,反對國際金融機構向古巴提供貸款或接納古巴加入。赫一伯法將美國自60年代以來對古巴實行的單方面封鎖擴大到國際領域,即凡是同古巴繼續保持任何經貿關系的外國公司,都將遭到美國的懲罰,從而將美國對外經濟制裁推向了一個新階段。
無獨有偶,赫——伯法生效后不久,美國于同年8月5日推出了由共和黨參議員達馬托等人提出的旨在強化制裁伊朗和利比亞的《達馬托法》,規定:對在一年內投資4000萬美元以上,開發伊朗或利比亞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外國公司或違反聯合國對利比亞實施禁運的公司進行制裁。達馬托法借反恐怖名義出臺,其實質也是要以美國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改造伊朗、利比亞,將自己的“民主”強加給他們,并且阻止他國對這兩個國家進行大規模投資。
當然,對古巴、伊朗、利比亞的經濟制裁只是冷戰后美國對外經濟制裁中較為典型的兩個例子,據全國制造商協會的統計,自1991年冷戰結束,克林頓在他的第一任期就對35個國家和地區實行過61次經濟制裁。
新世紀以來,美國經濟制裁的腳步并未停止。由于印度與伊朗就鋪設從伊朗經巴基斯坦到印度的天然氣管道項目進行合作,美國對此向印度發出警告和威脅,將依照《達馬托法》中關于“禁止外國公司對利比亞和伊朗的能源產業進行大規模投資”的條款對印度實施制裁。伊朗于2006年1月10日揭開位于納坦茲的聯合國核封條,重啟核燃料研究引起美英等國家的強烈反應,美國副總統迪克·切尼11日稱,不僅要將伊朗核問題提交安理會,而且應當考慮對這個中東國家實施制裁。
對外經濟交往思想探析
【正文】
中國由傳統走向現代的過程,就是由封閉走向開放的過程。深刻地把握到這一必然趨勢,一貫倡導對外開放。他還根據現代中國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相應提出了較為系統的對外經濟交往主張。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對外經濟交往思想
經歷過辛亥革命和受過陶冶的,從青年時代就知道閉關鎖國對于中國的危害,就懂得現代世界已不是一個封閉的世界的道理。1938年在談到中國抗日戰爭問題時,他指出:“中國已緊密地與世界連成一體,中日戰爭是世界戰爭的一部分”,要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自力更生為基本立腳點。但中國不是孤立也不能孤立,中國與世界緊密聯系的事實,也是我們的立腳點,而且必須成為我們的立腳點。我們不是也不能是閉關主義者,中國早已不能閉關”[1]。這里雖然說的是抗日戰爭的問題,但實際上也說明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即中國不能再成為一個閉關鎖國的國家了。在主張對外經濟交往方面,較早的資料記載是1931年他與項英、一起簽署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經濟政策》。其中在談到工業方面時指出,將操在帝國主義手中的一切經濟命脈收歸國有,允許某些外國企業在遵守蘇維埃法令的前提下,另訂租借條約,繼續生產。[2]獨自闡述他對外經濟交往的思想是1936年他同斯諾的談話中提出來的。他說:“如果中國真正贏得了獨立,外國人在中國的合法貿易利益將會有比過去更多的機會”。“中國將同友好國家商訂互助、互利和互相同意的條約”。“蘇維埃政府歡迎外國資本的投資。中國過去未能利用外國資本使中國人真正得到好處。外國資本給群眾帶來很少好處,或者根本沒有好處。只有在中國取得真正的獨立和民主之后,才有可能把大量外資用于大規模地發展生產事業”。“人民政府如果建立起來,外國借款和外國投資應就只能被用來發展中國經濟生活中的基本生產能力——特別是在全國范圍內建設基礎工業和引進科學的農業方法和農業組織。同南京的政策相反,對影響中國獨立政治權利的外國投資,一概不予承認”[3]。1938年他在同世界學聯代表團的談話中指出:“抗戰勝利后,共產黨的主要任務,一句話,是建立一個自由平等的民主國家”。“對外國和平通商,訂立互利的協定”[4]。不僅向外國記者和代表團提出了上述思想,而且也準備在解放區把這一思想付諸實踐。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的絕大部分經加寫和改寫的《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第二十一條規定:“在尊重中國主權與遵守政府法令的原則下,允許任何外國人到邊區游歷,參加抗日工作,或在邊區進行實業、文化與宗教活動”[5]。1944年8月,由起草的經批準的中共中央關于外交工作的指示中談道:“在雙方有利的原則下,我們歡迎外國投資與技術合作”。在與外國人進行交往時,“必須站在我們的民族立場”。“我們一方面應加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而不是排外,另一方面要學習人家的長處,并善于與人家合作,決不是懼外”[6]。這就規定了中國共產黨在對外交往上的思想、原則立場和方針政策。1944年7月,當英國記者斯坦因問到中國共產黨在戰后對中國工商資本采取何種態度時,回答說:“不管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私人資本,在戰后的中國都應給予充分發展的機會,因為中國需要發展工業。在中國和外部世界的商業關系方面,我們要以同一切國家進行自由平等貿易的政策,來代替日本把中國淪為殖民地的政策”[7]。
抗日戰爭后期,中國在同盟國中與美國的關系是最密切的。美國出于多重目的,也開始積極爭取與中共建立直接聯系。中共也把外交工作的主要對象轉向美國。1944年7月,中緬印戰區司令部決定派以包瑞德為首的美軍觀察組到延安。在延安期間,同美國軍事觀察組成員進行了廣泛的接觸,闡述了中共對國內外形勢的看法,其中包括了對美開放的思想。1944年8月23日,同謝偉思進行了長達6個小時的談話。他指出,中共愿意在政治上與美國合作,“尋求美國對中國民主政治的友好支持”,以建立一個民主聯合政府,結束國民黨的。在經濟方面,他指出:“中國必須工業化”。但是,由于缺乏發展經濟的資金,“工業化只能通過自由企業和在外國資本幫助之下才能做到。中國和美國的利益是相同和相互關聯的。我們可以在經濟上和政治上互相配合。我們可以而且必須合作”。1945年3月13日,他和謝偉思談話時再次指出:“中國戰后的最大需要是發展經濟。但中國缺乏獨立完成這一任務的必要的資本主義的基礎。中國的生活水平這么低,不能采用進一步降低生活水平的辦法來籌措所需要的資金”。為了打消美國同中國進行經濟合作的顧慮,他向謝偉思闡明了中國的經濟方針,說:“在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也不準備實現社會主義。還需要經歷一個長期的民主管理私人企業的階段”。他進一步分析了中美經濟合作的互利性和可能性。指出美國在中國投資,只能使中美雙方在經濟上互利互助,而不會發生競爭。中國不具備建設大規模重工業的必要條件,不可能在高級的特制產品上與美國競爭。中國必須建立起輕工業,以首先滿足國內市場,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們發展輕工業為美國提供“投資”場所和重工業產品所需要的“出口市場”。中國所擁有的原料和能源產品可以作為美國對我們投資和貿易的補償。[8]對與美國經濟合作的設想,由于美國的扶蔣反共政策以及建國初期對中國采取的敵視政策,長期未能實現。
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論聯合政府》的書面報告中指出:“為著發展工業,需要大批資本。從什么地方來呢?不外兩方面:主要地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積累資本,同時借助于外援。在服從中國法令,有益中國經濟的條件之下,外國投資是我們所歡迎的。對于中國人民與外國人民都有利的事業,是中國在得到一個鞏固的國內和平與國際和平,得到一個徹底的政治改革與之后,能夠蓬蓬勃勃地發展大規模的輕重工業與近代化的農業。在這個基礎上,外國投資的容量將是非常廣大的。一個政治上倒退與經濟上貧困的中國,則不但對于中國人民非常不利,對于外國人民也是不利的”[9]。1946年5月3日,和中共中央根據當時的國內外條件,發出了《關于解放區外交方面的指示》,指出我們應采取和美國及英、法各國實行通商及經濟合作的方針。“在兩利的原則下,我們政府及商業機關應和外國商人以至外國政府直接訂立一些經濟契約,吸收外資來開發山東的富源,建立工廠,發展交通,進行海外貿易與提高農業和手工業”[10]。“在解放區美國經濟事業的發展,須由我們的同意和贊成”[11]。“在訂立這種契約時,只要避免不致因此而受壟斷、受控制及受外間政治上的攻擊”,“即應放手訂立,允許外國人來經商開礦及建立工廠,或與中國人合作來經營工礦”[12]。
我國對外經濟發展論文
一、我國對外經濟發展方式存在的問題
我國對外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存在各方面的制約,具體體現如下:
1.對外貿易中存在的問題。雖然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在某種程度上由勞動密集型逐漸地轉向資本密集型這一階段轉變,同時資本密集型也在不斷地轉型為技術密集型,但是我國仍處于國際分工以及國際產業價值鏈的最底層,當前我國出口主要是對加工貿易方式加以選擇,并在外商的控制中,對產品生產過程中較高價值產品進行一定的加工設計,并對加工費加以獲取,這一階段的實施過程,逐漸使得我國成為一個制造大國,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的薄弱,對于我國資本資產經濟的飛速發展有著一定的制約作用。
2.直接投資中存在的問題。我國在吸引國外投資的過程中,往往借助于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這種方式下的直接投資,往往造成我國土地資源逐漸的流失,進而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借助于中國較為廉價的勞動力之外,主要將其發展我國制造業,這種局勢下我國對外經濟的發展,其相對利益較小,并在更多貿易摩擦中,逐漸將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逐漸增加。我國在對外國直接投資加以吸引的過程中,往往借助于各種優惠措施,這種情況下不僅使外商有較高能源的消耗,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這種負面影響不僅僅使得我國大量自然資源逐漸耗費,也帶給我國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碳排放量的逐漸增加,在某種程度上違背了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基本理念。
3.對外金融中存在的問題。當前我國在國際金融上還處于相對較低的地位,雖然中國人民銀行和國際金融機構有著一定的金融往來,但在國際金融市場流通的人民幣相對來說是較少的,以至于人民幣地位相對較低,進而時刻受到匯率變化的影響,明顯難以規避國際金融風險。我國對外金融中存在的問題,還表現在當前我國對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并沒有積極尋找到狀態。伴隨著我國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的某種約束,以至于我國對外經濟將會成為一種負面狀況,一旦我國對外投資需求以及其相關的出口需求有著相對較大的波動,我國經濟市場將會出現相對較大的動蕩,進而經濟上受到嚴重的創傷。
二、我國對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制約因素
電子商務對外經濟貿易的影響
摘要:當今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信息化技術在社會及經濟發展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伴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提升和普及,國內許多行業都開始利用信息化技術來實現產業的快速發展,其中對外貿易經濟過程中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就是一個典型事例。在當前的經濟時代背景下,如果一個國家或者一個企業在對外經濟貿易過程中仍然固守單一傳統的貿易方法和形式,那么其商業活動將受到極大的影響,最終將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經濟中尋得一席之地。因此對外經濟貿易亟需吸收新鮮的養分來促進其健康快速的發展。而電子商務的應運而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對外經濟貿易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瓶頸問題。文章主要就電子商務的應用以及對外經濟貿易中的相關問題進行闡述和分析,希望通過文章的論述能夠有效的提升電子商務在我國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的作用和影響力,同時也為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的進一步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電子商務;對外經濟貿易;問題分析;處理措施
在當今經濟社會中,應用傳統的對外經濟貿易方式進行經濟活動已經逐漸無法適應我國經濟的發展潮流,并且我國傳統形式上的對外經濟貿易也在經濟活動中凸顯了諸多的弊端,不利于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而在這一時期電子商務的應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對外經濟貿易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成效,同時也符合我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發展潮流,因此電子商務在我國的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從經濟學的發展潮流角度來看,電子商務的出現和應用是當今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產物。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講,電子商務的應用也在很大程度上為我國中小型商務企業提供了同世界溝通以及了解世界經濟的機會。文章針對電子商務的內容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論述。首先是闡述電子商務的應用對我國對外經濟貿易活動的主要影響;其次是闡述傳統的商務活動在對外經濟貿易活動應用過程中的主要問題;再次是闡述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的主要障礙因素;最后闡述在電子商務的影響下,對外經濟貿易采取的主要措施。
1電子商務的應用對我國對外經濟貿易活動的主要影響
在我國傳統的對外貿易經濟活動中,任何一筆交易都要通過相應的固定交易地點進行交易處理,在處理的過程中需要調動很多的資源來完成,例如需要非常多的交易實物單據作為憑證等等。但是電子商務的出現卻改變了這種局面,它對對外貿易經濟活動的影響和改變不容忽視。首先,電子商務的應用對對外經濟貿易活動運作方式的改變。在電子商務應用運行過程中,對外經濟貿易活動主要通過電子商務方式來進行經濟活動的處理和交易,再也不需要采用面對面的方式來進行經濟活動的處理。目前,對外經濟貿易中電子商務的應用類型主要有兩種類別。第一種是完全形式的對外經濟貿易的電子商務應用模式;第二種是不完全形式的對外經濟貿易的電子商務應用模式。上述兩種電子商務模式主要的區別在于是否完全依靠自身的資源來處理對外經濟貿易活動。其次,電子商務的應用對對外經濟貿易活動流程的改變。電子商務的應用已經逐漸的摒棄了原有的經濟操作流程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全新的高效的操作流程模式。
2傳統的商務活動在對外經濟貿易活動應用過程中的主要問題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趨勢研究論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過四個五年計劃期間的努力,對外經濟貿易發展很快,現已達到一個相當的規模。國民經濟發展與國際經濟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十五”計劃和其后一段時期,將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領域,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力爭成為一個對外經濟貿易強國,積極而又健康地融入世界經濟的重要歷史時期。
差距與轉變
2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發展成為一個對外經貿大國,但是還算不上一個對外經貿強國。在新的世紀里,我國的目標應當是從一個對外經貿大國發展成為對外經貿強國。但與世界貿易強國相比,現時還有許多差距。
我國在世界貿易中所占比重較小。1999年排在世界貨物貿易前6位的國家,其出口占世界的比重分別為:美國12.4%、德國9.6%、日本7.5%、法國5.3%、英國4.8%、加拿大4.2%,而我國僅為3.5%。排在世界服務貿易前6位的國家,其服務貿易出口占世界服務貿易出口的比重分別為:美國18.8%、英國7.6%、法國5.9%、德國5.7%、意大利4.8%、日本4.5%,而我國僅為2.0%。
從進出口商品結構和貿易結構看,我國出口商品中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的產品所占比重偏低。美國的機械設備出口在其全部貨物出口中所占比重約為52%、德國51%、日本69%、法國43%、英國48%、意大利39%。我國機電產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不到40%,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的產品。此外,我國的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之比,也比上述國家低得多。
從資本流動情況看,我國外資流入與對外投資均小于居世界貿易前列的國家。1999年流入美國的外國直接投資2755億美元,美國對外直接投資1509億美元;流入英國外資821億美元,英國對外直接投資1992億美元;流入德國外資268億美元,德國對外直接投資505億美元;流入法國外資391億美元,法國對外直接投資1079億美元;流入荷蘭外資337億美元,荷蘭對外直接投資458億美元。而中國人均利用外資規模同上述國家相比更是相差甚遠。
對外經濟合作的財務缺陷研討
世界貿易發展到今天,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強,有效帶動和促進了國際經濟合作的快速發展。在此背景下,我國的對外經濟合作也蓬勃發展起來,對外貿和引資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有力地促進作用,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對外經濟合作的貢獻將越來越大,地位將越來越高,而且其發展將越來越具潛力。因此,保持對外經濟合作的持續、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
一、發展對外經濟合作的意義
1.對外經濟合作的含義及概況
對外經濟合作即國際經濟合作(InternationalEconomicCooperation),是指世界上不同主權國家政府、國際經濟組織和超國家界限的自然人與法人為了共同利益在生產領域和流通領域(側重于生產領域)內所進行的生產要素的國際移動與重新組合配置以及相互間經濟政策協調為主要內容的較長期的經濟協作活動。主要包括資本要素國際合作、技術要素國際合作和國際勞務合作。在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輸出成為國際勞務合作的重要內容。
從七十年代末期起步始到目前為止外經企業已在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過業務;業務領域涉及數十個基礎行業及高科技行業;對外提供的勞務也從過去單一的初級勞務為主發展到目前服務的初、中、高兼備,門類齊全的綜合勞務結構;截止1997年底,累計簽訂合同額716.93億美元,完成營業額482.37億美元,上交外匯額度3.7億美元,外派勞務人員154萬人次。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外經企業經營業務水平不斷提高,規模不斷壯大,競爭實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到1998年已有23家中國外經企業榜上有名,躋身于世界承包商強手之林。
2.發展對外經濟合作的意義
對外經濟逆境中求發展的策略
一、武漢市對外貿易下行壓力明顯
1、出口商品增長前3位的分別是成品油4.0億美元,電腦主機箱26.6億美元,醫藥品1.1億美元,增長幅度分別為38.3%、32.4%、21.8%。電腦主機箱出口值26.6億美元,也是出口值最大的商品;出口商品降幅最大的是數碼照相機,出口值2千美元,下降一倍。另外,在出口商品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值40.0億美元,占全部出口值的37.2%,增長10.8%,其中生物技術、航空航天、計算機與通信,增幅分別為95.2%、27.8%、16.6%,居前3位。
2、進出口企業排名位次基本不變,出口升多降少進口排名前20家的企業中,有8家增長,10家下降,2家持平。總量排前3位的分別是武鋼集團國際經濟貿易總公司、鴻富錦精密工業(武漢)有限公司、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排名與上年相同。增幅排前3位的分別是中石化國際事業武漢有限公司、益海嘉里(武漢)糧油工業有限公司、湖北法雷奧車燈有限公司,增幅分別為118.6%、38.9%、36.8%。出口排名前20家企業中,有11家增長,7家下降,2家持平。出口值排前3位的分別是鴻富錦精密工業(武漢)有限公司、中國長江航運集團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總公司、冠捷顯示科技(武漢)有限公司。增幅排前3位的分別是上海電氣阿海琺(武漢)變壓器有限公司、武漢非凡電源有限公司、武漢烽火國際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增幅分別為305.1%、146.1%、40.2%。
3、20個國別(地區)出口降多升少出口值最大的目的地國別(地區)分別是美國(16.0億美元)、香港(7.2億美元)、新加坡(4.4億美元)。在20個出口目的地國別(地區)中,有6個增長,14個下降,其中有12個是兩位數的降幅。對芬蘭(2.2億美元)、新加坡(4.4億美元)、臺灣(1.6億美元)出口增長最快,增幅分別為80.7%、66.8%、38.6%。對德國僅出口2.4億美元,降幅最大,下降69.5%。從洲別看,對6大洲的出口也是降多升少,4降2升。其中,出口值最大的是亞洲,最小的是大洋洲。拉丁美洲出口值13.7億美元,增長28.3%;非洲出口值5.3億美元,增長14.3%;亞洲出口值39.1億美元,降幅6.5%;北美洲出口值16.5億美元,降幅12.0%;大洋洲出口值4.6億美元,降幅20.1%;歐洲出口值28.2億美元,降幅20.6%。
4、在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中,武漢市進出口貿易處于下游水平在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中,武漢市進出口總值203.5億美元,排第14位。前3位分別是深圳4667.9億美元、上海4367.6億美元、北京4079.2億美元。武漢市進出口總值只相當于深圳的1/25,比排在第15位的長春只多6.7億美元。在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的進出口總值中,增長的有13個,其中增長最快的前3位分別是重慶、成都、沈陽,增幅分別為82.2%、25.5%、20.1%;下降的有6個,降幅最大的前3位分別是濟南、武漢、南京,降幅分別為12.1%、11.0%、3.7%。2012年,武漢市出口107.5億美元,排在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的第14位。前3位分別是深圳(2713.7億美元)、上海(2068.1億美元)、寧波(614.5億美元)。武漢市出口值大約只相當于深圳的1/25,比排在第15位的西安只多29.5億美元。出口值中,增長的有14個,其中增長最快的是重慶、成都、長春,增幅分別為94.5%、32.4%、27.9%;下降的有5個,降幅最大的是哈爾濱、武漢、濟南,降幅分別為17.8%、8.3%、5.4%。
二、武漢市對外經濟的亮點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5對外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