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信用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4 14:07:1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出口信用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出口信用保險
一、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的發展現狀
自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成立以來,我國的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發展較快,承保金額不斷增多,2005年,全年承保金額為212億美元,同比增長近60%,占一般貿易出口額的比重達到6.7%。公司成立4年多來,累計為2000多家企業支持出口額近430億美元,支付賠款2億多美元,帶動銀行為企業融資超過200億美元,出口信用保險在推動我國出口貿易發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從總的情況來看,我國出口信用保險還處于初級階段:
1.投保率偏低
日本目前的承保貿易額大約相當于貿易總額的25%左右,發達國家平均大約在20%上下,世界平均水平是12%左右。而我國僅達到5%,低于韓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國內投保過信用險的企業僅占全國出口企業的2.7%,作為出口信用保險重點支持的參與機電產品出口的企業投保率也只有10.8%,利用出口信用保險出口的中小企業則更少。
2.保費偏高
我國出口信用保險平均費率近1%,對東歐、南美、非洲等急需投保的國家和地區,平均投保率高達2%。偏高的保險費率對我國許多處于虧損或保本經營狀況的外貿企業來說,無疑增加了成本,削弱了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出口信用保險用途顯著探索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的業務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的承保規模達到728.9億美元,同比增長196.2%,向企業支付賠款9448.4萬美元。其中,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累計實現承保金額676.2億美元,同比增長179.5%;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實現承保金額52.7億美元。出口信用保險承保金額占我國同期一般貿易出口總額的22.7%,比2009年全年水平上升4.1個百分點。
信用保險政策助力實現出口轉型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出口信用保險支持我國機電產品出口387.4億美元,同比增長248.7%,占到出口信用保險承保總額的53.1%;支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74.3億美元,同比增長319.9%,占出口信用保險承??傤~的23.9%。出口信用保險積極支持我國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在優化出口產品結構、促進我國外貿發展方式轉變方面的作用正日益顯現。
地處云南曲靖市的博浩生物公司是云南省眾多受惠于國家信用保險政策的出口企業縮影。該公司的主打產品是從萬壽菊中提取的葉黃素,在國際市場上很受歡迎。盡管每年都會吸引一些國外企業來考察,但是從未涉足過海外市場的博浩生物卻因為害怕風險不敢輕易接單。2008年,在云南省商務廳的引薦下,博浩生物與中國信保云南分公司簽訂了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終于鼓起勇氣走出國門,實現了出口“零突破”。利用中國信保的買方資信調查和風險保障服務,博浩生物迅速打開了海外銷售渠道,2008年當年出口額就達到287萬美元,而2009年該公司業務突飛猛進,突破1568萬美元,同比了增長446%,2010年上半年,該公司的出口金額達到685萬美元,同比增長202%,海外穩定的大客戶從最早的1家發展到5家,當前,出口額排曲靖市農產品出口第一名。
2009年以來,云南省抓住國家將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作為應對金融危機重要政策的機遇,引導鼓勵省內企業利用出口信用保險工具開拓海外市場,努力促進出口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經過各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機電產品和農產品出口不斷擴大,現已成為云南出口最大的兩類商品,占云南出口總額的比重由2008年的35%上升到63%。
在云南省尋求出口產品結構轉型的同時,我國汽配行業正在思考如何重新布局海外市場,以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嚴重挑戰。2008年以來,我國的輪胎、輪轂等汽車零部件出口頻繁遭遇來自各國的貿易保護措施限制。僅在汽配產品出口最大目的地美國,特別保障措施帶給我國輪胎生產企業的損失就可能超過10億美元。面對汽配行業日益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中國信保一方面積極擴大承保規模,幫助出口企業穩固傳統市場份額:另一方而,利用專業優勢,幫助出口企業甄別優質買家,引導企業大膽開辟新的市場。從中國信保的汽配行業承保數據來看,2010年1~6月,在出口信用保險支持下,汽配企業實現對美國出口額約5.4億美元,比上年大幅增長約70%;同時,汽配出口企業對美國地區業務的投保金額占全球保額的比重已從2009年6月末的近50%下降至2010年6月末的29%。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在信用保險支持下,汽配出口企業在新興市場的份額明顯增加,今年1~6月,汽配企業僅對阿聯酋一國的出口金額就比上年同期增長了675%,達到1.6億美元,汽配企業對新興市場業務的投保金額占全球保額的比重已從2009年6月末的40%增至2010年6月末的63%。
出口信用保險在對外貿易中的作用
一、我國出口貿易存在的問題
1.出口市場過于集中,美國、歐盟、日本是中國傳統的出口市場,2005年至2012年,對以上國家的出口總額都占中國年出口總額的55%以上。我國出口目的國過于集中,對一些老牌貿易國家的出口依賴度較大,加之產品迅速且過度出口容易導致惡性競爭,引起貿易摩擦;并且,出口市場過于集中,使我國的貿易增長也極易依賴于國際市場經濟狀況、進口國政策以及其他國際環境的影響,一旦這些老牌進口國對我們的產品實行貿易壁壘限制政策,例如進口關稅上調,或者提高產品準入門檻,我國的出口將會受到重創。
2.外貿發展環境不容樂觀。從外部看,世界經濟仍處于深度調整期。美國經濟雖然保持復蘇勢頭,但企業利潤主要來自資本市場,量化寬松后遺癥沒有完全消除。歐元區大規模失業、債臺高筑、銀行危機等深層次問題尚未根本解決,經濟復蘇的基礎還不穩固。日本及一些新興經濟體貨幣急劇貶值“,金磚國家”風光不再,開始淪為“脆弱五國”??傮w來看,國際市場需求很難再回到金融危機前的持續高增長階段。
3.人民幣升值、勞動力及原材料成本上升導致部分出口市場流失。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貿易有很大影響,如人民幣升值會導致產品銷售利潤下降;增加了紡織出口合同簽訂的匯率風險;導致企業的競爭力下降,出口數量減少等。人民幣的升值會削弱產品的價格優勢并引起物價的上漲,勞動力及原材料的成本也會隨著物價水平的提高而必然增加,成本增加出口價格比會有所提高,如此產品就會降低出口的競爭力。近兩年國外的進口商已開始轉戰越南采購。商務部消息,越南林產品協會副主席阮宗權稱,2012年越南林產品出口為46.7億美元;今年1月份出口4.25億美元,同比增長47.3%。許多原從中國進口林產品的歐美企業現轉到越南,在越南尋求林產品出口商。越南軟件與通信技術服務企業協會秘書長范進攻稱,2012年越南軟件與通信技術服務企業出口快速增長,今年前景繼續看好,預計增長達20-30%。近來有許多日本企業到協會咨詢,尋求長期和穩定的軟件服務合作伙伴。
二、合理規避我國出口貿易風險及促進出口貿易增長
當前,受金融危機影響,國際市場需求嚴重不足的狀況還依然存在,我們的外貿出口仍然面臨著嚴峻的國際市場萎縮狀況。在當前形勢下,如何合理規避外貿活動中的風險從而有效地促進出口貿易的增長顯得尤為重要。
出口信用保險管理論文
出口信用保險是各國政府為了推動本國的出口貿易,保障出口企業的收匯安全而制定的一項由國家財政提供保險風險基金的政策性保險業務,是國際上公認的支持出口、防范收匯風險的有效手段。
在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大背景下,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出了推動企業“走出去”的大開放戰略,要求加快調整國民經濟結構和出口商品結構,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和國際政治、經濟動蕩對我國出口商品的沖擊。面對日益嚴峻的外部形勢,加快完善我國政策性出口信用體系,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對出口的促進作用,保障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一、發達國家出口信用保險體制的發展
出口信用保險體制在發達國家建立以來已有80多年的歷史。政府支持的出口信用保險最早出現在1919年的英國,當時英國政府為了鼓勵本國商人向澳大利亞出口,成立了一個專門的政府機構“出口信用擔保署”(簡稱ECGD)為出口商提供商品債權保險和融資擔保。德國政府于1926年制定了出口信用保險計劃,并委托一家私營保險機構HERMES公司承擔這項任務。法國在1946年成立了國有外貿信貸保險公司(簡稱COFACE)專門辦理出口信用保險業務。法國COFACE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的60多個國家建立了信息聯盟和信用聯盟,對國家風險和企業風險進行及時分析和有效控制,防范風險,并在風險發生后能及時采取有利的債務保全和追索措施。我國香港政府出資2000萬港幣資本金,于1966年12月23日成立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2002年受保出口額266.81億港幣,支持率達到26%.發達國家出口信用保險體系的建設使它們的企業在政府支持下,以雄厚實力和高度保障進入新興市場。它對出口的全過程進行全方位保障,以降低或轉移貿易、外匯、結算中的風險,使出口商的利益得到保障;為出口商提供貿易融資或項目融資服務,通過買方信貸擔保,項目融資擔保和固定利率融資,以及保函保險等手段,為企業融資提供保障。
隨著出口信用保險手段被發達國家廣泛采用,出口信用保險的國際化、一體化趨勢日益明顯。1999年以英、德、法等國家為代表的OECD國家達成了出口信貸與信用保險“君子協定”。它要求各成員國的信貸條件不得高于“君子協定”,防止出現損害有關成員國利益的不平等競爭。這個協定為發達國家合理利用財政資金支持出口提供了基礎。近年來發展中國家也紛紛學習發達國家的做法,建立了自己的出口信用保險體制,提高本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開拓國際市場。
二、我國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的發展現狀
出口信用保險狀況及完善建議
出口信用保險(ExportCreditInsurance,ECI)是一項政府對本國企業在出口貿易、對外投資和對外工程承包等經濟活動中的合法權益提供以國家財政為后盾的非盈利性的政策性保險業務。承保對象主要是國外買方的商業風險和所在國的政治風險。與提高出口退稅比例、減少出口環節費用等側重降低成本的政策相比,出口信用保險政策更側重提高出口企業的信心,支持出口企業采取靈活自由的交易方式參與國際競爭。此外,作為WTO《補貼與反補貼協議》中允許的國家政府可以運用和實施的官方直接支持的出口信用方式之一,出口信用保險被世界各國廣泛采用并受到高度重視,成為當前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防范收匯風險、促進外貿發展的有效手段。
一、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需要出口信用保險
(一)出口產品遭遇嚴峻貿易環境
自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危機從金融領域逐步向實體經濟蔓延,波及到世界各國,世界經濟整體復蘇緩慢,失業率不斷上升。為了保護本國的企業,各國紛紛開啟貿易保護戰。世貿組織的報告顯示,中國已經連續15年成為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也是連續4年成為受到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2011年以來,美國已針對我國產品發起了10余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涉及的產品包括銅版紙、化學試劑、復合木地板、油井管、輪胎、光伏等。僅以油井管為例,美國以其存在補貼以及傾銷為由就征收了高達99%的懲罰性關稅,涉及27億美元。不僅美國對中國頻繁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歐盟、巴西、印度、秘魯、印尼、墨西哥、土耳其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針對我國實行貿易保護措施,使得我國出口產品陷入嚴峻的貿易困境。后金融危機時代下,面對萎縮的海外市場需求以及其他國家設置的層層貿易壁壘,作為WTO允許的國家直接支持貿易的方式,出口信用保險更應充分發揮其合法保護傘的優勢,提升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促進出口貿易的發展,進一步拓寬我國出口信用保險市場發展的空間。
(二)出口產品面臨風險不斷增大
后金融危機時代下,各國的經濟增長步伐明顯放緩,進口需求下降,同時國際貿易的信用風險明顯加大。
出口信用保險發展策略
1出口信用保險的定義及作用
(1)定義。出口信用保險是指信用機構對企業投保的出口貨物、服務、技術和資本的出口應收賬款提供安全保障機制。它以出口貿易中國外買方信用風險為保險標的,保險人承保國內出口商在經營出口業務中因進口商方面的商業風險或進口國方面的政治風險而遭受的損失。
由于出口信用保險符合WTO有關規則,是《補貼和反補貼措施協議》原則中允許采用的支持出口的政策性手段,因而普遍為各國所采用。我國2004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第五十三條,明確將出口信用保險同出口信貸和出口退稅作為支持外貿出口的三大政策。
(2)出口信用保險在當代對外貿易中的作用。出口信用保險的主要任務是積極配合國家外交、外貿、產業、財政和金融等政策,通過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手段,支持貨物、技術和服務等出口,特別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機電產品等資本性貨物出口,支持中國企業向海外投資,為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提供收匯風險保障,并在出口融資、信息咨詢和應收賬款管理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務。
出口信用保險之所以能被各國政府所重視并被世界貿易組織所接受主要是由于它即能充分體現政策導向又符合市場化原則的特征。隨著經濟的發展,國際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買方市場普遍形成,傳統的支付方式受到挑戰,出口企業面臨貿易領域的風險進一步加大,出口信用保險的作用更加突出。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降低收匯風險:實施出口信用保險的目的就是通過承擔國際貿易中的收匯風險鼓勵企業出口創匯,出口信用保險使企業在出口貿易損失發生時獲得經濟補償,維護出口企業權益,避免呆壞賬發生,保證出口企業穩健運行。②利于出口企業采取靈活的貿易結算方式,開拓多元化市場:有出口信用保險保障,出口商可以放心地采用更加靈活的貿易結算方式,開拓新市場,擴大出口,從而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③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信息資源的短缺使出口企業在貿易交往中處于被動局面,通過出口信用保險有利于出口商獲得買方資信調查和其他相關服務,加強信用風險管理,事先避免和防范損失發生。④便于出口企業的貿易融資:出口信用保險與出口融資相結合,是出口信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出口商獲得信貸資金的條件之一。
2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發展現狀
出口信用保險對外企的健全策略論文
[摘要]出口信用保險是促進外貿出口的重要政策性金融工具。我國信用保險業務已開辦了20余年,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本文闡述了出口信用保險的起源和性質,論述了出口信用保險對外貿企業的作用,分析了出口信用保險在中國的發展現狀與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完善的策略。
[關鍵詞]出口信用保險外貿企業作用完善對策
一、前言
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他們面臨著來自國際市場上各種難以預料的風險。當前,比較突出的是資產泡沫、貨幣儲備格局變化、危機滯后影響、債務危機、外貿結構風險等五大風險因素。因此,加速推行出口信用保險,以便出口企業避免收匯風險,保證出口企業能夠正常經營,顯得日益重要。那么什么是出口信用保險?出口信用保險對外貿企業有哪些作用?如何在新的貿易環境下完善我國的出口信用保險?是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二、出口信用保險概述
1.出口信用保險起源發展
出口信用保險研究管理論文
[摘要]運用福利經濟學的理論分析發現,外部效應等因素是造成我國出口信用保險投保率低、保費偏高、賠付率高等問題的重要原因。因此,應通過選擇合適的出口信用保險模式;實行對以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為主的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制度;完善出口信用保險制度,增強創新發展原動力等措施,促進我國出口信用保險業的發展。
[關鍵詞]出口信用保險;外部性;福利經濟學
一、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的發展現狀
自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成立以來,我國的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發展較快,承保金額不斷增多,2005年,全年承保金額為212億美元,同比增長近60%,占一般貿易出口額的比重達到6.7%。公司成立4年多來,累計為2000多家企業支持出口額近430億美元,支付賠款2億多美元,帶動銀行為企業融資超過200億美元,出口信用保險在推動我國出口貿易發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從總的情況來看,我國出口信用保險還處于初級階段:
1.投保率偏低
日本目前的承保貿易額大約相當于貿易總額的25%左右,發達國家平均大約在20%上下,世界平均水平是12%左右。而我國僅達到5%,低于韓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國內投保過信用險的企業僅占全國出口企業的2.7%,作為出口信用保險重點支持的參與機電產品出口的企業投保率也只有10.8%,利用出口信用保險出口的中小企業則更少。
出口信用保險制度論文
目前,我國出口信用保險支持的出口占一般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為3%左右,不僅遠不及日本的50%,英國的45%,韓國的14%,而且也大大低于伯爾尼協會成員10%的平均水平。出口信用保險發展滯后,規模過小,不僅使國內出口企業自己承擔了過多的收匯風險,而且也直接導致了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的賠付率過高。從出口貿易支付方式的風險差異出發,改造現行的獨家經營的出口信用保險制度,對于從根本上改變出口信用保險發展滯后的局面,支持內資企業的產品出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獨家經營是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發展滯后的根本原因
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發展滯后是多個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獨家非商業化經營。
首先,由于實行獨家非商業化經營,在政府提供的財政專項保險基金數量已定,且賠款余額(賠款費用之和多于保險費收入的部分)不能突破該專項基金數量的情況下,出口信用保險機構必然在經營中實際上更傾向于承保風險較小的業務,而對風險較大的業務缺少足夠的興趣。出口信用保險機構在承保業務選擇上的傾向,必然促使出口企業盡可能選擇風險較小的結算方式。而結算方式所蘊含的收匯風險越小,出口企業對出口信用保險的需求就會越小,出口信用保險規模自然也就會越小。
其次,由于獨家非商業化經營,出口信用保險機構沒有自己獨立的利益和不斷發展壯大的內在動力,從而也就不可能產生較高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在出口信用保險機構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較低的情況下,要對出口企業形成較強的吸引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保出口信用保險是不可能的。
再次,由于獨家非商業化經營,出口信用保險機構不必為經營后果承擔實際責任,從而也就很難對費用支出和理賠實行非常嚴格的控制,賠付率居高不下也就在所難免,而賠付率過高必然對其承保業務的總規模形成極大的限制。
出口信用保險的發展前景論文
[摘要]出口信用保險具有強烈的政策性色彩,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經營模式。近年來西方信用保險市場商業化運營趨勢日益明顯,出口信用保險經營模式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出現了一些新的模式。我國作為一個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對出口信用保險經營模式的改革既要借鑒國際經驗,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將能夠商業化的業務推向市場;又要考慮到國家經濟安全和實現政策性目標的需要,保證國家對信用保險的控制,發揮出口信用保險在落實國家外交、外貿、財政、產業政策中的作用。
[關鍵詞]出口信用保險,經營模式,政策性,商業性
出口信用保險作為國際通行的貿易促進手段,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二戰以后,隨著世界經濟貿易全球化進程的逐漸加快,出口信用保險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許多國家先后以不同的模式紛紛建立了自己的出口信用保險體制。迄今為止,全世界已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專門的出口信用保險機構,出口信用保險承保金額已占世界貿易總量的10%以上。
由于出口信用保險具有強烈的政策性色彩,其經營模式也受到完成政策性職能這一要求的影響。對出口信用保險機構歷史演變及其最新經營模式進行分析和比較,對于完善我國出口信用保險的經營體制,更好地發揮出口信用保險在配合國家經濟、金融、產業、外交政策方面的重要作用,具有現實的借鑒意義。
一、出口信用保險經營模式的演化
從歷史上看,出口信用保險經歷了純商業性、純政策性、政策性與商業性并存的發展過程。出口信用保險最初是由商業保險公司發起的,但因其高風險的特征和復雜的經濟屬性而未得到大規模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戰爭加劇了出口的風險程度,商業性保險公司紛紛退出。同時,歐洲各主要國家的政府認識到出口信用保險是擴張貿易、復蘇經濟、提高就業的有力工具,開始由官方經營出口信用保險并使其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后,其他發達國家及一些發展中國家陸續效仿。上世紀90年代以前,出口信用保險在各個國家一直作為政策性業務由國家專營。之后,隨著國際政治趨于穩定、經濟快速發展和歐洲一體化的進展,歐洲幾家規模較大的公司認為一部分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已有利可圖,遂使其中的可盈利業務逐步剝離出來,在歐盟國家逐漸形成了官方支持的出口信用保險與商業性保險共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