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常規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3 09:21:1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家庭常規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家長家庭教育技能培養常規化探討
摘要:本論文以家長家庭教育技能培養常規化為切入點,探尋提升家庭教育質量的新路徑,使家長家庭教育技能成為提升家庭教育效率和教育質量的資源和保障。首先,本研究以廣州市番禺區為例,調查分析了家長家庭教育技能培養的現狀和需求,然后總結探討了家長家庭教育技能培養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接著分析和得出家長家庭教育技能培養常規化的必要性,最后在借鑒和吸收國內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探討了如何促進家長家庭教育技能培養常規化的政策和對策問題。
關鍵詞:家長家庭教育技能培養;自發零散;常規化
一、家長家庭教育技能培養的現狀和需求分析——基于對番禺區的家長和學生的抽樣調查
家長家庭教育技能的培養對家庭教育乃至整個國民教育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好的使家長家庭教育技能培養常規化,首先必須清楚了解家長家庭教育技能培養的現狀和需求。基于對番禺區的家長和學生的抽樣調查,對相關內容進行了總結和概括。
1.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與他們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成正比。大部分家長雖然很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但卻發現自身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都是有限的。調查數據顯示,在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程度問題上,91%的家長表示自己很重視或重視家庭教育,同樣,在學生卷中有73%的學生認為家長很重視對自己的教育。但是在家長對家庭教育知識的了解程度的調查數據中,只有7%的家長認為自己掌握了豐富系統的相關知識,說明大部分家長雖然很重視對子女的家庭教育,但也認識到自身的知識和技能是有限的。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與他們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成正比,使家庭教育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為了提升家庭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家長的家庭教育技能的培養變得至關重要。
2.家長有學習教育子女知識和技能的需要,但卻缺乏統一、科學的引導。調查數據顯示,對于是否需要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的問題,有79%的家長認為比較需要和非常需要;有15%的家長沒有想過這一問題;而僅僅有6%的家長認為自己的知識能夠勝任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比較不需要和完全不需要學習相關知識。這說明大部分家長和子女都意識到家長需要學習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而關于是否考慮改變現有教育方式的問題,有40%的家長表示想改變,但是找不到合適的方法;有14%嘗試過改變,但是效果不明顯;只有22%的家長認為現有的教育方式很好,不需要改變。說明家長在嘗試提高家庭教育技能的過程中,缺乏科學有效的指導,而科學有效的引導是提升家長家庭教育技能的關鍵。
德育管理中家校聯系景象
學校一直是社會、國家培養公民樹立科學人生觀、世界觀的地方。尤其是中職學校,不僅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更要向他們樹立“為人”的榜樣。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進了學校學不好就是學校的失職,就是學校的無能。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是一種推卸責任的思想。學校的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把全體學生培養成為愛國的具有社會公德、文明行為習慣的遵紀守法的好公民。”但德育工作需要“社會———學校———家長———學生”四腳頂立的,忽視或缺少其中任何一項都會使它舉步維艱。對于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教師與學校的教育理念當然重要,但家長的角色不容忽視。少了家長的引導與配合,就容易頻繁出現德育的“斷層”現象。所謂“斷層”現象,就是移用了地理學上的概念,指德育工作的開展好像地層運動出現錯位一樣,往往出現連接錯位的狀況。當學生在校養成良好習慣時,卻因周末回到家中渡周末,而后周一時學校教師又要對學生進行重復的品德教育。這是與我國大部份地區的家庭德育管理工作模式有關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家長誤解學校就是德育常規管理工作的主人,致使學校與家長的關系有了隔閡,造成第一層“斷層”
過去,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德育模式是“授受”式的教育,以形式的灌輸為主要的教學方式,表現出“教師選擇內容教,學生溫順被教”等特征。受這種教學觀念的影響,“人們往往把學生品德的教育看成是教師的事,是學校、局長的事,是學校等專門教育機構的事。于是往往由主持者說了算。而不太關心教育對象、教育實際工作人員或家長、社區的意見。”①在學生受教育問題上,家長與學校的溝通上基本上是脫節和隔離的。家長普遍認為“只要進入學校,孩子在學校內的教育就應該由教師全權負責,自己負責的是孩子的衣、食、住。”這種把學生的學習、自我完善和人格發展的責任完全歸咎于學校和教師的單一的封閉式的教育方式,違背了德育發展的規律,忽視了外在環境的影響,忽略了作為學生生存于其中的家庭和社會對學生的發展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背離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對學校、社會和家庭的需求,更忘卻了學生在現實中的主觀體驗與已有的知識圖式的改組和建構。《三字經》以“子不學,父之過”教育世人,實際上也就指出家庭教育是基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的真理。在德育工作中,學校是主導,教師只是延續或提升學生個體在家庭中受到的品德教育。受這種教育觀念以及家長自我角色認同的影響,家長缺乏主動參與學校常規德育管理的意識,只是一味地扮演“問題家長”的角色,當孩子出問題時,才在校方的直接要求下被動地參與對孩子的管教。如果說學校對孩子實行的是“文”的教育,那么家長對孩子實行的則是“武”的馴服,用權威和暴力逼迫孩子接受學校教育,而自身則游離于孩子的學習、受教育之外。
2家長忽視學校德育常規管理的持續性,致使學生在校中受到的常規德育管理無法得到延伸,造成第二層“斷層”
楊天平教授認為:“德育常規管理是學校常規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之一,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學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化、序列化和制度化,從而培養出高質量的合格人才。這項工作要求根據德育大綱要求和學生思想實際,合理安排各個年級的德育活動,力求整體設計,區分層次,突出重點,分段實施,注重實效,防止和避免學校德育工作成人化、程式化、形式化、籠統化、表面化、概念化等。”這體現德育工作在學校教育常規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學校注重整體的德育管理工作的安排,家長與教師也都不應該忽視德育的持續性。家長不要對孩子撒手不管,而是要配合學校,對子女的德育教育作長期的計劃。在中職學校里,如果家長能配合班主任,對子女的德育教育也作三年的計劃,使學生在學校里接受的德育常規管理內務能在家中得到鞏固。一般而言,中職學校班主任往往伴隨學生三年,這就給我們有效地開展德育管理提供良好的條件。當新班級成立時,班主任可以從宏觀上計劃三年里的德育管理工作內容,使這項工作得到有效的延續,使班級的每個小組或個人的德育工作能形成一個小小的德育計劃體系;另一方面,也爭取家長的配合,那么學生的職業素養將得到更大的提升。
3家長過分注重短期德育管理工作的成效,忽略學生個體與社會德育工作的聯系,造成第三個“斷層”
賞識教育在小班常規教育中的應用
摘要:賞識教育是周弘老師首倡的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種具有人性化、人文化特點的家庭素質教育理念。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以后的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奠定基礎。賞識教育在小班常規教育中的運用,徹底顛覆了傳統的教育方式,旨在為幼兒創造良好健康的學習環境,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寓教于樂,促進幼兒個性的充分發展。本文主要從因材施教、樹立自信、多方面引導和家園互動這四個方面談論賞識教育在小班常規教育中的運用。
關鍵詞:賞識教育;小班常規教育;幼兒的健康成長
幼兒是每一對父母的希望,也是祖國的花朵、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是我們所有人的希冀。周婷婷天生雙耳失聰,在幼兒時期,通過親人的教育,開口認字學習,并在父親賞識教育的鼓勵和引導下,考上了大學,成為了留學美國的博士生。諺語如是說: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孩子的教育也同樣要從幼兒開始。若幼兒時期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就會像小樹苗得不到好的栽培會長歪一樣,而無法成才。幼兒園的小班可以說是孩子人生接受的首次教育,因此賞識教育在小班常規教育中就顯得格外重要。合理地運用賞識教育的理念,有助于幼兒發揮出自己的潛能極限,健康茁壯地成長。筆者認為,從以下四個方面可以恰當地在小班常規教育中運用賞識教育:
1老師與幼兒的密切接觸,找到每個幼兒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
天生我材必有用,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賜給父母的天使,每一個孩子都是帶著他們各自的使命來到這個世界上。正如全世界沒有兩片長得完全一樣的樹葉,孩子們的性格和特長也都各不相同。在小班的常規教育中,同樣也不能用完全一樣的教學方式來教導他們。在小班的常規教育中,老師們要在平時的教學活動和班級活動中留心觀察每一個幼兒,總結出他們的性格特點,探索出他們的特長愛好。例如,老師在教學課堂上提問時,積極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的幼兒性格外向,活潑好動;而老師一提問就低著頭,紅著臉,推推搡搡的幼兒性格內向靦腆,很少參與到同班幼兒的集體活動中去。幼兒老師在舉辦一場游戲時,能提出鬼點子主意的幼兒人小鬼大,思維敏捷;可以帶動游戲期間氣氛的幼兒搞笑多怪,活潑可愛;能組織參與游戲互動的幼兒就頗具領導風范。只有清楚每個幼兒的特長所在,才不會埋沒了屬于他們自己的光芒。了解每個幼兒的個性特征后,老師們在常規教學中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因材施教,既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也會在教育中游刃有余。對于性格開朗的幼兒,平時多注意對他們的主動進行鼓勵,不要讓他們覺得積極主動的性格不受歡迎。但是也要提醒他們注意場合,不能在所有的場合都過于積極主動,注意收斂。而對于性格內向的幼兒,他們的心靈很脆弱,受不得一點傷害和諷刺。平時老師們要對他們多加愛護,不讓他們受到打擊,遇到問題要平心靜氣地教育他們,并時時鼓勵他們,肯定他們的成就,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他們的內心就會慢慢打開,變得強大。對每個幼兒因材施教,能夠放大他們的優點,規避缺點,更好地成長。
2老師對幼兒的才能給予肯定和欣賞,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探討
【摘要】目的:社區護士參與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來我社區中心就診并簽約家庭醫生的74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組,研究組37例,高血壓病常規管理并由社區護士進行生活方式指導,對照組37例,常規管理,比較依從性、SAS和SDS評分、血壓水平以及生活質量。結果:與對照組進行比較,研究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的有:依從性、患者滿意度評價、血壓水平以及生活質量。結論:通過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社區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知曉率、依從性,有效控制血壓水平,提高患者滿意度,并且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高血壓;社區健康教育;依從性;血壓水平;生活質量
目前,我國高血壓患病人數已達約2.7億,高血壓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趨勢。現代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飲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各類媒體加大高血壓知識的宣傳,社區居民控制血壓的意識也有明顯提高,但高鈉、低鉀膳食,超重和肥胖仍是我國人群重要的高血壓危險因素[1-2]。生活方式干預可以降低血壓、預防或延遲高血壓的發生、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指出,生活方式干預包括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倡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和心態平和,改善不良的行為和習慣是現代人們生活追求的目標[3-4]。良好的生活方式及聯合藥物治療是治療高血壓的重要手段。社區規范化管理高血壓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分級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社區護士參與對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進行分析。
1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取方便取樣選取與我社區中心簽訂家庭醫生合約的74例高血壓就診患者,納入標準: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高血壓指南2010》中原發高血壓病的診斷標準;高血壓病史≧6個月且正在接受藥物治療;病情平穩,意識清楚,無交流障礙;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排除標準:精神認知功能障礙者;危急重癥者;年齡>85歲者。隨機分組,研究組37例,高血壓病常規管理并由社區護士進行生活方式指導,對照組37例,常規管理,比較依從性、SAS和SDS評分、血壓水平以及生活質量見表1。
高職院校德育管理措施
在現代學校教育中,由于社會、學校、家庭和學生自身等原因,在校學生流失的現象時有發生。隨著我國高校的進一步擴招,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進入到大眾化階段,由于教育的分層和分流,在我國高校在校生中高職院校學生占一半多。但是,由于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辦學條件以及人們對高職教育的認可度等因素的影響,當前高職院校中的流生問題是高等教育大眾化過程中面臨的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已逐步引起人們的關注。
一、高職院校流生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隨著近幾年我國高職院校的數量和規模的不斷擴大,高職院校的“流生”現象已不是個別現象,“流生”問題的出現已嚴重影響了職業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成為制約職業學校發展的不可忽視的因素。從學生接受高等職業教育的過程來看,廣義上的高職院校流生現象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入學前流失,一是入學后流失。前一種情況主要指高職院校錄取生不報到的問題,以北京市為例,北京現有50多所本科院校,公辦和民辦高職院校有20多所,但每年高職錄取高職生人數只有4萬人左右,而且這個生源數量也不是平均分配到高職院校的,在這些高職院校中每年都有錄取不報到的學生。由于北京高職院校到京外錄取,錄取分數線一般都比較高,因此有的高職院校來自外地的高職生就有30%左右錄取不報到,這些考生都是相對比較高的分數,錄取完畢后,這些高分生一般選擇復讀,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無法干涉,但卻占用著北京的高等教育資源,錄取不報到形成了高等教育有限教育資源浪費。高考錄取后不報到的現象在安徽省的高職院校也較為普遍,從最近三年的情況來看,安徽省高職院校新生不報到的比例一直保持在平均20%以上,為了不浪費有限的高等職業教育資源,幾乎所有的高職院校不得不在新生入學后根據報到的比例再進行補錄。另一種情況是,高職學生入學后因為各種原因而退學,即我們通常情況所說的高職院校流生,近幾年高職院校流生問題日益凸顯,已對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戰略實施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為了進一步認識和了解當前高職院校流生問題的情況,課題組于2010年3月初對安徽省某高職院校08級學生進行了調查,從總體上看,當前高職院校流生問題不容樂觀。該校08級共入學新生3267人,而近兩年的時間,已有154人退學,學生流失比例已達4.7%。流生是一種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征,研究分析它的原因,可以揭示其本質特征,從而抓住本質,提出對策,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現象的出現。從調查的情況來看,當前致使高職學生流生的原因有很多,既有來自學生家庭的,也有來自社會的,但高職院校自身的問題卻是致使學生流失的主要原因。
二、德育管理的失位是高職院校流生產生的重要因素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服務為宗旨,培養生產、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技能型人才為根本目標的。由于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起步較晚,很多高職院校剛剛組建不久,辦學條件相對較差。為提升辦學水平,不少高職院校投入大量資金抓硬件設施的改善,重視學生的技能的提高,但卻忽視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致很多高職生出現了學業不良的狀況,開始出現厭學、逃學的現象,并最終導致放棄學業。從對調查數據的分析看,當前高職院校德育管理的失位是高職院校流生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學校德育管理是根據一定的德育目標,通過決策、計劃、組織、指導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的各種要素,以實現培育人的學校管理活動。[1]學校德育管理是一種教育活動,又是一種特殊的教育管理活動。有德育活動,就必然有德育管理。德育管理在德育活動中可以充分調動德育工作者的積極性,發揮德育組織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優良的校風,提高德育工作的成效。當前,高職院校的流生問題使得高職院校德育管理面臨巨大的挑戰。同時,有些高職院校德育管理工作不到位,以致高職院校通過德育工作不但不能阻止高職流生問題的發生,相反卻可能造成了這種問題的惡化。從當前高職院校流生現象,可以發現不少高職院校在德育管理方面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一)德育管理組織松散學校組織是德育管理的手段,也是德育管理的客體。學校德育管理組織,是根據一定的德育目標、以相關的法律和規章為保證、由一定的心理和精神維系的具有穩定結構的嚴密的聯合體。經過長期的德育管理實踐,我國學校已建立了一個完整配套的德育組織系統,其中包括黨、團組織,學校德育領導小組、教導處或政教處以及年級組等。然而,透過高職院校流生現象,可以發現高職院校德育管理組織存在諸多問題。首先,德育管理組織松散,組織系統內的許多部門形同虛設,沒有發揮組織機構應有的職能作用,黨、團組織在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作用不明顯。其次,德育管理組織系統的目標不一致。對于上級部門下達的德育工作任務,學校領導往往只是通過口頭傳達,而很多輔導員、班主任和教師對此不予理睬,他們認為,只要學生在學校不出事就行了。再次,學校德育管理組織沒有做到整體協調、配合。在農村學校中,學校德育管理組織大多沒有形成領導層、執行層和基礎層分層管理的組織體系,因此在實際管理中,往往出現指揮不統一,管理混亂的局面,以致不能很好地發揮德育管理者的主體能動作用。此外,有些高職院校沒有形成以學校德育組織為核心,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建立德育網絡,既符合德育工作特點和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又是順利開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實效性所必需。然而,德育網絡在很多高職院校尚未形成。
產科家庭化護理模式分析
摘要:目的:探討產科護理管理中家庭化護理模式的實施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9月~2017年9月產科收治的80名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人。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家庭化護理,比較兩組產婦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產婦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家庭化護理模式能夠明顯提高產科護理質量,改善產婦負面情緒的心理狀態,提高護理滿意率。
關鍵詞:產科;護理管理;家庭化護理模式;護理效果
做好產婦的護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優質的護理服務不僅可以減少產婦痛苦,而且可以提高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水平[1]。家庭化護理模式屬于新型的護理服務,該模式以產婦為中心,針對產婦身體、心理、社會等各方面綜合需要,為產婦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為了探討產科護理中家庭化護理模式的實施效果,醫院對產婦采取了家庭化護理服務,取得較好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9月~2017年9月醫院產科的80名產婦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人。對照組年齡22~34歲;孕周37~42周。觀察組年齡23~35歲;孕周36~42周。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產婦入院后,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產婦實施家庭化護理管理。(1)產科病房的家庭化布置:為了滿足產婦及家屬需要,為產婦布置家庭化產科病房,配置日常家具、家電,如24h熱水器、電冰箱、飲水機、電視機、微波爐等,使產科病房家庭化,同時在護理上結合產婦身心需要給予其人性化、家庭化的護理服務,滿足其身心需要,讓產婦感覺置身家中,降低其陌生、不適感[2]。(2)產前健康教育:產前密切關注產婦的生命體征和胎兒狀況,采用多樣化方式實施健康教育,耐心講解分娩過程、注意事項、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和方法等,讓產婦及家屬了解分娩的相關知識,產生良好的安全感。同時密切關注產婦的心理需求,及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讓產婦放松心情,減輕心理負擔。(3)分娩指導:臨產時在責任護理的同時讓家屬陪同,給產婦以支持、鼓勵和安慰,減少產婦緊張、驚慌等心理。(4)產后育嬰技術指導:產后或剖腹產術后對產婦及家屬實施相關的育嬰技術教育,在家屬的幫助下,協助產婦完成母親角色的轉變,掌握正確合理的育嬰方法[3]。1.3觀察指標。(1)根據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觀察和比較兩組產婦護理后焦慮及抑郁程度,繼而評估產婦的心理狀態。(2)采用問卷方式,評估兩組產婦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一般)/例數×100.00%。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兩兩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一日常規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摘要:幼兒時期是培養孩子建立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在這期間的常規教育對孩子日后成長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所以學校的幼兒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學校要建立一系列完善的一日常規體系,促使孩子健康良好地生活與學習。
關鍵詞:一日常規;幼兒;教育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主要圍繞培養孩子的自我獨立生活能力,并輔之以一些智力開發教育,但主要還是以生活常規教育為主。
一、一日常規的重要性
孩子的幼兒時期就猶如一張白紙,對世界還處于懵懵懂懂的狀態,因此,幼兒教育極其重要,因為這時候所灌輸給孩子的理念就是孩子對世界最初的認識,往往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在幼兒階段,為了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幼兒園就要注重培養孩子的一日常規習慣,培養孩子健康的生活習慣。
二、一日常規的意義
學校少先隊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人為本,以德為先”為宗旨,以培養少年兒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內容,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指導,狠抓養成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少先隊活動為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把我校的少先隊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工作內容
(一)、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思想道德教育。
⒈要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把少先隊員思想道德教育作為少先隊的首要任務,認真學習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積極探索構建與社會主義公民道德教育體系相銜接、符合少先隊員身心發展特點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按照德育總體目標和少先隊員成長規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從行為習慣入手,重點進行社會公德教育,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教育。堅持用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引導少先隊員,用黨的光輝歷史鼓舞少先隊員,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精神教育少先隊員,用小學日常行為規范和少先隊隊章約束少先隊員,培育他們誠實、勇敢、活潑、團結的優良作風,樹立起遵章守紀、知法守法的自覺意識,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加強少先隊基礎建設,充分發揮教育功能。
協同育人家庭教育探索
[摘要]當下的家庭教育,滋生了不少傾向性問題。作為學校管理者,必須對家庭教育進行科學、有效、創新性指導。通過系統培訓、榜樣示范和傾心打造,搭建學校、家庭間的“連心橋”“互通橋”,形成家庭、學校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雙向溝通與積極互動。
[關鍵詞]協同育人;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構成單位,是孩子融入社會的最初觸點。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成長中具有奠基作用,是塑造人的靈魂的起始環節。家庭教育對學校教育發揮著多方配合、有力支持和持久強化的輔助、補充作用。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知識的“第一桶金”是從家庭開始的,思想的“第一縷陽光”是從家庭開始的,行為的“第一撥閃光”也是從家庭開始的……家庭影響將貫穿學生一生,真可謂“播種下希望,收獲著人生”。
一、系統培訓,科學指導家庭教育
當下的家庭教育,存在著不少傾向性問題,如在家庭教育理念上,重智育、輕德育;在家庭教育目標上,重成才、輕成人;在家庭教育方式上,重言教、輕體驗;在家庭教育方法上,重權威、輕溝通;在家庭教育內容上,重片語,輕系統;在家庭教育理念上,重經驗、輕研究,此外還有“隔代教育”,等等。如何科學指導家庭教育呢?作為學校管理者,我們認為,首先要對家長進行系統培訓。一是重視對家長的常規培訓。我們學校,每學期都舉行三場家長會,對學生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進行引導,讓學生家長了解孩子的具體學情,了解孩子的思想、學習動態。通過常規培訓,引導家長科學育人,改善親子關系。二是對家長進行網絡培訓。我們運用“互聯網+”技術,借助微信、微博、學校網站等,定期些育人案例,將優秀育人經驗推介、推廣。三是要求班主任對學生家庭實施“走幫服”活動。我們讓有經驗的班主任積極、主動地深入到一些特殊家庭之中,如離異家庭、留守學生家庭、問題學生家庭等,對學生家長進行育人教育。通過系統培訓,讓家校育人形成共識,形成育人合力。
二、榜樣示范,有效指導家庭教育
小學班主任個人典型事跡
有人說: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說:班主任是學校里最苦的崗位。我從2001年9月開始工作以來,就開始擔任班主任。一開始我感覺非常新鮮、有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更感到班主任的工作是一件非常繁瑣、但同時是很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觸頗深,有幾分勞累,幾許收獲,我咀嚼過失敗的苦澀,也品嘗過成功的甘甜。經歷過一次次心靈的歷程,我認為做班主任老師是不乏味的、沒有遺憾的、是充實的、完美的老師。做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和家長溝通,開家長會等等,真的使自己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我深知自己面臨的工作的繁雜,但我更清楚肩負的責任。就因為心中有對他們如對自己孩子一樣的愛,再累,我總能看到希望,所以工作中我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愉快。也是在對孩子們的付出中,我第一次對工作著并快樂著有了深深的體會。
我總結自己做班主任的經驗感悟頗深,覺得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是需要做好的:
一、班主任工作,從愛做起
我班有個學生叫呂睿。我剛接這個班時,他上課無精打采,要么搞小動作,要么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的興趣;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動手動腳;作業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于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進步,爭取做一個他人喜歡、父母喜歡、老師喜歡的好孩子。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后來口頭上答應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無長進,真是“承認錯誤,堅決不改”。此時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又覺得身為班主任,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不能因一個后進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必須面對現實!我內心一橫:不轉化你,誓不罷休。他無進步,或許是他并沒有真正認識自己的錯誤,沒有真正要做個他人喜歡的人的念頭。
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決定先讓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樹立做個受人喜歡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談話,談話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二年級的班主任老師。我心里一喜,讓他認識錯誤的機會來了。我輕聲問他:“你為什么會恨那個老師?”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為她常常批評我。”我順著問:“老師為什么會常在課堂上批評你,你知道嗎?”他說:“因為我常違反紀律,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書寫也不工整……”“你已經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說明你是一個勇于認錯的好孩子,但是,這還不夠,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才好?”“想改正錯誤嗎?想做一個受他人歡迎的孩子嗎,你要怎樣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紀律,團結友愛,認真完成作業……”“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喲!”“好!”后來,他無論是在紀律上,還是在學習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當他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
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耐心細致的女同學――周悅跟他坐,目的是發揮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對周悅同學進行了一番談話:為了班集體,不要歧視他,要盡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幫助他,使其進步。周悅同學滿口答應,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或課堂時間幫助他,教育他。有時,周悅同學也會產生一些厭煩情緒,說他不太聽話,不太樂學……此時,我就跟周悅同學說:要有耐心,慢慢來。后來,他取得進步時,除了表揚他,我還鼓勵他們說,這也離不開同學們的幫助,特別是周悅同學的幫助。在同學們的幫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進步。他學習上更努力了,紀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當起了值日生,勞動也更積極了,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為此,我會心地笑了。后來,有一次我找他談話時,他說:“老師,周悅同學這樣關心我,愛護我,幫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對得起她嗎?”我笑著說:“你長大了,懂事了,進步了。我真替你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