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范文
時間:2023-04-10 18:02: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村金融,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農村金融生態生態系統金融監管
金融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各種金融要素(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工具、金融服務、金融法規等)為了更好的生存和長遠的發展,與其生存環境之間,以及金融要素之間密切關聯、互相制約、相互作用,彼此通過貨幣資金的融通、利率和匯率的調整、風險的度量和化解、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風險與受益的轉換等行為,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農村金融生態的特點
(一)動態性
農村金融生態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和自然生態一樣,也在不斷進行著新陳代謝,逐步完善。在這個系統工程中,農村經濟決定農村金融,農村經濟為農村金融提供物質資源作為其前進的動力。同時,農村經濟的發展又會對農村金融提出各種需求,促使農村金融不斷進行創新,促進農村金融逐步提高服務質量。從另一個視角看,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又具有反作用,通過農村金融體系的完善、金融工具和金融產品的推陳出新、金融服務的逐步深入,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不斷提高,農村金融更好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這種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關系,促使農村金融生態持續穩定健康地向前發展。
(二)差異性
一方面,由于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有高有低,另一方面對農村政策的理解程度和執行水平也參差不齊,加之金融要素發育水平也存在著差別,此外,目前的分權體制下,地方行為存在著差異,其中囊括考核指標的差異。這種狀況會引起地區之間的差異,地區的差異又會造成農村金融生態狀況的差別。因此,在客觀上農村金融生態存在著地區的差異性。
(三)邊緣性和脆弱性
農村金融生態和城市金融生態都是金融生態的組成部分,與城市金融生態相比,農村金融生態具有邊緣性和脆弱性。一方面,農村金融的有效需求得不到滿足,隨著經濟的發展,對農村金融的多樣化需求要求越來越高,但其中的某些需求得不到滿足。另一方面,農村金融供給不足,體制內金融資源供給渠道不斷減少甚至農村資金外流。實行金融改革后,正規銀行金融機構從農村地區大量撤離,逐漸淡出農村金融市場。農信社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完全滿足農村分散性、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農業發展銀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有限。郵政儲蓄成為了農村資金向城市轉移的“抽水機”。
農村金融生態的缺陷表征
近年來,我國農村金融機構退出農村、農村金融資源外流和縣域金融萎縮等現象,表明了我國農村金融生態系統出現了缺陷。缺陷的金融生態系統的具體表現為:金融生態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固有功能的破壞或喪失、金融主體多樣性下降、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減弱、系統生產能力下降等。
(一)農村金融生態主體多樣性和數量減少
我國農村金融生態系統的主體主要有正規、準正規和非正規金融。正規金融包括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郵政儲蓄、農村合作基金會、擔保機構和保險公司,準正規金融指一小部分當鋪等,非正規金融指高利貸、各種會合、私人錢莊等。就業務上說,我國農村金融主要業務是農業信貸,農業擔保和農業保險等業務尚未開展,然而在農村即便開展農業信貸的金融主體也在不斷減少。在正規金融撤離的真空下,非正規金融雖得到迅猛發展,但游離于正規金融體制之外,無法獲取正規金融制度所提供的服務,因而融資能力有限、風險較大。這樣,我國農村金融主體已經存在較為嚴重的缺失現象。(二)農村金融信息流動出現障礙和梗阻
農村金融市場是一個分散、小額零售、個性化的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一直存在。而農村金融生態退化,資金供求關系破壞,信息流動及傳遞效率會隨之降低。至2006年底,我國農村“高利貸”高達1.7萬億元左右,農民更多趨向于尋求民間借貸而不是銀行。其中占很大比例的原因就是信息流通不順暢,造成農民對正規金融組織理解不夠、經驗缺乏,盡管現在他們對正規金融組織的服務評價有了重大轉變,但其心理長期形成的“貸款難”思想不僅沒有改變,反而呈加劇化趨勢。
(三)農村資金循環鏈條出現問題
從理論上講,農村金融的職能是通過信用手段籌集農村貨幣資金,優化配置農村金融資源,實現農村資金良性循環。然而,目前農村金融機構主體功能異化,一方面,大量資金從農村流入了城市,另一方面,農民又很難從銀行和信用社獲得貸款,導致農村資金循環鏈條不能良性循環。
(四)農村金融生態系統生產能力和服務功能下降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居民、鄉鎮企業對農村金融體系提供的服務要求越來越高。然而,我國農村金融體系對儲蓄居民、企業和生產領域提供的金融服務卻相對減少,進而阻礙了創造性活動,制約了地方經濟增長。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目前業務單一,大多數仍沿用傳統的金融服務手段,以傳統的存、貸、匯為主,業務品種缺乏。與城市金融機構金融產品日新月異、產品種類日益豐富相比,農村金融服務嚴重缺失。新興的中間業務在農村根本沒有普及,最顯著的就是農村金融結算明顯滯后于城鎮,已不能完全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農業擔保、農業保險等業務也遲遲未能開展,農村金融生態系統整體的生產能力和服務能力在下降。
(五)農村金融生態系統穩定性下降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金融由于歷史、制度等原因在為農村經濟活動提供強大金融支持的同時,其金融風險也在加速積累,農村金融生態系統整體的穩定性在不斷下降。單一的負債結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的發展,不但加大了其利息負擔,而且造成農村金融機構對存款負債過度依賴。一旦存款出現波動,對資產的調整往往處于被動狀態,從而增加了農村金融風險。
農村金融生態系統的改善建議
篇2
2013年11月16日,第十三屆中國經濟學年會在成都開幕。多位經濟學者及金融業界人士在論壇上對中國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困境紛紛表達看法,并對新一輪改革下如何激活農村金融市場提出建議。有專家分析,新一輪改革提出的多個措施將有望激活農村金融市場,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財富。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教授、副主任譚繼軍及副主任尹志超在會上了《有關農村金融發展和高凈值家庭的財富管理報告》,以詳盡的數據分析了農村金融市場的現狀,為農村金融市場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參考依據。報告顯示,中國農村金融市場需求頗高但滿足有限,而民間借貸活躍,金融市場參與率低。
農村家庭金融知識水平缺乏
《報告》指出,2013年農村家庭僅有41.1%的家庭有活期存款賬戶,與2011年相比,并沒有太大變化,有定期存款的家庭占比更低,僅為12%,且比2011年下降了1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農村家庭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占比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城鄉收入差距明顯。
存款少,農村家庭沒有多余的資金參與金融市場。就參與率最高的股票市場而言,2013年,農村家庭僅有0.4%的家庭參與了股票市場。甘犁教授還指出,由于這兩年股市不景氣,這一比例比2011年還低了0.8個百分點。與低金融市場參與率相對應的是農村家庭低金融資產配置,2013年農村家庭金融資產占總資產比重僅為5%,比城鎮家庭低了約4個百分點,而金融資產中又以風險低的定期存款為主,占到金融資產總數的54%。
農村金融市場的不發達直接導致了農村家庭更多只能選擇民間借貸進行融資。2013年,有近50%的農村家庭參與民間借貸,這一比例與2011年相當,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約7個百分點。
家庭信貸需求體現了家庭的融資需要,就農村地區家庭而言,農業生產信貸及工商業信貸需求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購房信貸需求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從區域分布來看,中西部的農業生產信貸需求指數為59,工商業生產信貸需求指數為80,而東部地區農業及工商業生產信貸需求相對較低,分別為55、72,這也體現出中西部家庭從事農業與創業活動時更迫切需要資金。甘犁教授指出,農村地區購房信貸需求低可能是由于農村地區家庭購房支出相對較低,但需求強度仍然由東向西遞增。因此,未來農村金融市場的發展首先應滿足農民從事農業與創業活動的信貸需求,其次,欠發達地區的高信貸需求為農村金融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甘犁教授解釋說:“信貸可得性指最終得到貸款的家庭占有信貸需求家庭總數的比重。”我國家庭信貸可得性水平不高,有信貸需求的家庭僅有60%的家庭被滿足,農村家庭信貸可得性水平尤為低下,僅為23.6%,比城市家庭低了53個百分點,信貸可得性的城鄉差異明顯。同時,信貸可得性的結構性差異也很明顯,農村家庭信貸可得性最高的是工商業生產和汽車信貸需求,分別為71.3%和65.9%,城市地區除了上述兩種信貸可得性高外,住房信貸需求的可得性也較高,達到90%。
值得注意的是,農村家庭農業生產信貸可得性僅為9.5%,亟待改善。“與信貸可得性不同,我們還計算了信貸滿足度,即家庭信貸需求規模被滿足的程度。”甘犁教授指出,在得到信貸的家庭中,其信貸需求規模被滿足的程度較高,約有86%的需求規模被滿足,農村地區家庭稍低,滿足度也達到80%。這就說明,家庭信貸一旦被批準,其需求規模大部分可以得到滿足。
從整體來看,我國家庭的金融知識水平與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金融知識指數為42,而美國及荷蘭這一指數接近80。從區域差異來看,我國東中西呈遞減的趨勢。農村家庭金融知識水平異常缺乏,僅為30,低于城市家庭的51,金融知識匱乏或許是農村家庭金融市場參與率低的原因之一。教育水平是決定家庭金融知識水平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經濟金融課程的學習對提高家庭金融知識水平幫助非常大。即使是農村家庭,如果上過經濟金融課程,則其家庭金融知識水平甚至會高于城市家庭,高達60。因此,對農村家庭進行教育培訓,特別是經濟金融知識的培訓是未來農村金融市場發展的基礎。
民間資本市場活躍
正規金融市場不發達是民間金融滋生的土壤。從各省的情況來看,上海市有民間借入的家庭占比最低,僅為4%;天津市與北京市次低,只有10%的家庭有民間借入款;參與民間借入的家庭占比最高的是青海省,高達51%。從城鄉結構來看,農村地區家庭有民間借款的比例顯著高于城市地區家庭。從區域分布來看,中西部地區家庭有民間借款的比例約為30%,而東部地區這一比例僅為14%。與2011年相比,城市地區家庭參與民間借入的比例下降了2個百分點,而農村變化不大。雖然民間金融市場有一定發展,但與正規金融市場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從家庭負債余額來看,銀行貸款在各種項目負債中均高于民間借款,其中以購房借款的差距最為明顯,全國家庭購房負債中銀行貸款余額為38468元,而與此對應的民間借款余額僅為10738元。民間金融滿足家庭融資需要的能力有限。
“家庭從民間借入資金的用途是什么呢?”甘犁教授指出,目前我國家庭民間借款主要用于購房,其次是工商業經營。因此,目前民間金融的發展策略應主要針對家庭的這兩大需求,誰能優先滿足家庭的這兩大需求,誰就能取得民間資本市場的至高地。民間借款的利率要比正規金融借款的利率高很多。從民間借款的利率來看,2013年的民間借款利率高達17%,比2011年上升了8個百分點。從借款的用途看,無論是什么類型的借款,民間借款利率均高于10%。高利率意味著高風險,我國民間金融市場面臨巨大的挑戰。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副主任尹志超教授在會上了《關于高凈值家庭財富管理的研究報告》。他指出,全國總體家庭凈資產的平均值為87.2萬元,中位數為25.2萬元,這意味著絕大多數家庭的凈資產在20萬元左右。其中普通家庭凈資產平均值為35.3萬元,中位數為21.1萬元;而高凈值家庭凈資產平均值到達628.9萬元,中位數為315.1萬元。普通家庭與高凈值家庭相比,凈資產相差懸殊。
篇3
關鍵詞:農村 公共產品 投融資制度 金融機構
一直以來,以“農業、農民、農村”為代表的“三農”問題是困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和現實的問題。當前,農村經濟社會條件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缺乏有效的農村融資金融產品已成為制約農村發展的瓶頸,急需構建相應的新型農村金融產品供給體系。但從我國農村發展的現狀來看,資金的投入是重點。于是,建立健全適合我國農村、農業和農民發展需要的農村金融體系,確保資金有效地使用與投放,保證公共產品的供給,便成為了中國農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國農村金融體系和公共產品的投融資制度,建立有效的多元化農村資金分配與公共產品投融資渠道體系才是解決目前農村金融需求的核心和關鍵。
1我國農村金融的現狀與問題
1.1中央和地方政府財政投入不足
根據公共財政理論,對于農村準公共產品的提供,市場機制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農村公共產品的基礎性、效益的外溢性特征,政府仍然應發揮主導的作用。據統計資料,建國以后至2005年,除個別年份外,我國政府的財政支農資金絕對額是增長的,特別是1992年以后,政府財政對農業投資每年以百億元的規模上升。1990—1994年保持在9%~10%,l995—1997年下降至8%左右,1998年以來盡管國家把國債投入的30%用于了農業和農村,但財政農業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仍呈下降趨勢。2000-2003年繼續下降至7%左右。財政投入不足10%的水平與我國農業的基礎地位極不相稱。
l-2政府支農資金投入結構不合理
從農業投資內部而言,我國農業投資主要由農業基本建設支出、農業科技三項費用、支援農村生產支出和農村水利氣象等部門的事業費及其他費用這幾部分構成。據統計資料,我國政府農業投資的使用方向特征十分明顯,即農業投資中的主體部分投向了農業事業費、支援農業生產支出和農業基本建設,這幾項所占比重超過了按這一口徑計算的90%,投向農業科技(農業科技三項費用只是農業科研投資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和其他方面的項目很少。農業基本建設中,主要投向了大中型水利建設。例如,2005年國家財政用于農業的支出為2450.3億元,其中支援農業生產和各項事業費占73.1%,基本建設占20.9%,科技三項費用占0.8%,其他占5.1%。而不同的投資方向對農業增長與發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1.3區域差別大,西部地區資金支農力度低
從區域來看,由于歷史以及當前的經濟發展程度等原因的影響,比較而言,西部及中部地區對農業投資的力度相對薄弱,資金運作的效率總體上也低于東部地區。據統計資料,除人均財政直接對農業項目支出外,其他指標同東部相比,西部都有一定的差距,其中人均存款余額、貸款余額、當年凈增存款額、當年凈增貸款額、農業貸款余額、外商對農業的實際投資額差距都在50%以上。
1-4金融支持不夠
從目前來看,我國農村公共產品投融資發展進程中,普遍存在以下三大問題:(1)農村正規金融供給增長不足。目前,農村金融體系主要由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郵政儲蓄和農業發展銀行構成,但從發揮的作用看,這四家機構在農村的作用并不明顯。中國農業銀行是國有商業銀行,由于贏利動機的存在,實施“有所為有所不為”戰略一放棄農村,進軍城市;郵政儲蓄僅是一個儲蓄銀行沒有貸款業務,功能過于單一;農業發展銀行作為我國唯一的農業政策性銀行已演變為“收購銀行”,只負責糧棉油收購資金的管理,局限于單一的國有糧棉油流通環節的信貸服務,而急需政策大力扶持的農業開發、農業技術進步及農村基礎設施等“公共物品”卻得不到足夠的政策性金融支持,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金融主體地位不突出。于是,實際支持農村經濟發展的重任只能落在了農村信用社的肩上。然而在實際運作中,農村信用社過分看重業績增長,以追求贏利為主要目標,偏離了為社員服務的主要原則,難以達到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目的。(2)農村信貸需求滿足度不高,民間借貸現象突出。我國農村金融體系存在嚴重缺陷,已滯后于農村經濟的發展,形成了一定的金融“空洞”,民間借貸應運而生。雖然目前只能以“灰色”或“黑色”的形式存在,表現卻異常活躍;雖然屢遭政府取締或禁止,卻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3)農村金融產品單調,融資渠道狹窄。以重慶市為例,農村可選擇的金融產品僅有存款、貸款、保險等,且基本上是城市金融產品的簡單移植。采取的可融資方式主要限于間接融資,尤其是短期、小額貸款,且涉農貸款多為1年期以下,按農戶養殖的生產周期,年均利潤40%~50%計算,若貸款1000元1年后到期還本利,農戶無法實現簡單再生產,更不能進一步滾動發展,再加上額度偏低,不能有效滿足農村市場發展需要;農村企業債券尚處于空白狀態,重慶27家上市公司中僅2家間接涉農。
2農村金融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2.1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低,資本形成能力不足
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低,資本形成能力不足,客觀上阻礙了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投融資。農村自然條件相對較差,基礎落后,在中西部貧困地區,農業仍處于靠天吃飯的境地,抗風險能力弱。農村二三產業不發達,區域經濟布局不合理。農業生產需用的固定資產多,生產周期長,資金周轉慢,技術進步滯后,特別是我國政府長期以來實行了對農副產品低價收購的政策,更使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有日益擴大的趨勢,導致農業比較效益低下,因而投資農村往往得不到平均利潤;農業投資經營規模在現有的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制度下上不去,不易取得規模報酬。由于農業生產“投入多,產出少,經濟效益低”的特點非常明顯,不僅難以吸引非農業部門資金,就是農業部門自身即便產生了利潤也不大可能轉入農業進行再投資。
2.2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責任劃分上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
在我國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過程中,一些本來應該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卻通過政府的行政權威轉移事權交由下級政府,造成基層政府事權大于財權。而基層政府財力不斷萎縮,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統計,2000年,全國財政收入1.34萬億元,其中中央占51%,省級占10%,地(市)級占17%,而有著2千多個縣級財政、4萬多個鄉級財政的兩級財政收入共計僅占22%,這種財權與事權的不對稱就從客觀上限制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能力。
篇4
1、IFAD的基本情況
據統計,世界上大約有8億生活在農村的人口是最貧困人群,占整個最貧困人口比例的75%,而農業是他們生存的依賴。為此,1974年聯合國通過《聯合國關于建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的協議》,決定成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簡稱“IFAD")。該基金會旨在通過扶持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尤其是資助其糧食生產,提供相關的優惠貸款,以消除當地的饑餓與貧窮,推動其社會經濟發展。作為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的三大機構之一,IFAD主要從兩個方面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幫助,一是針對糧食生產設立了長期、短期和政策支持項目以改變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落后的局面。二是以消除貧困為目的,貸款給貧困地區的個體農戶和鄉村婦女。IFAD基金來源主要有四個渠道:創始基金;成員國捐款;特別捐款以及投資收益,IFAD的資金使用方式有兩種:贈款和貸款。其中,贈款項目比率不超過當年工作計劃中貸款和贈款總額的10%,貸款項目則更加注重對農村貧困婦女的幫扶。截至目前,全球已有3億多貧困人口受益于IFAD。
2、我國與IFAD的合作
我國加入IFAD已有34年,作為首家在我國境內開著捐助活動的國際機構,IFAD與我國有著大量的合作項目,而作為該基金會的C類成員國,我國入會早期交替享受中、高度優惠貸款,此后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后,2008年起轉為享受中度優惠貸款。IFAD援華貸款項目眾多,主要涉及農林牧副漁的生產、加工、儲存、銷售,農村信貸、培訓、扶持等方面。目前,IFAD已在我國開著了21項貸款項目,使3100多萬貧困人口受益,幫扶縣區190多個,覆蓋省份達21個左右。我國也成為IFAD的最大受益國之一。
二、我國IFAD農村金融項目轉貸模式
IFAD在于我國的長期合作中,產生了以政府轉貸和農村信用社轉貸為主導,非政府組織轉貸為輔的三種轉貸模式。
1、政府轉貸模式及其優劣
該模式由政府主導完成,即由財政部或者農業部先將IFAD貸款轉貸給省級政府,再省、市、縣、鄉(鎮)政府層層簽訂轉貸協議后,由省財政廳逐級轉貸下去。由貸款人依協議完成并承擔相應責任,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機構支持的非信貸公共支出則由相關受益單位或者群體共同償還。政府轉貸模式的優點:一是定位準確。IFAD貸款針對是最貧困的農村人口,政府并不直接屬于某一特定利益群體,其確定貸款對象更加客觀,更加側重扶貧開發;二是貸款客觀。作為公權力的實施者,政府擁有全面、精準的官方統計數據,對農戶的情況更為了解,其決策更具針對性;三是便于提供方便。貸款產生的問題可以由政府出面協商,爭取最優惠待遇。然而,政府轉貸也存在弊端。一是無專門機構把關。由于沒有專門的機構,各級政府關于IFAD轉貸工作的參與人員來自于政府自行、臨時組織,因而缺乏長遠目標和可持續發展規劃;二是缺乏貸款操作經驗。貸款是專業的金融問題,政府主導的轉貸缺乏專業信貸人員操作,導致因對操作誤讀造成資源浪費;三是弱化信貸意識。農戶將信貸誤解為國家扶貧救濟金,缺乏還款、信用等經濟意識;四是附加條件過多。政府轉貸時多要求抵押擔保,從初始排除了最貧困的群體,不利于農村扶貧開發活動的開展。因此,2002年起IFAD逐步減少了政府轉貸。
2、農村信用社轉貸模式及其優劣
農村信用社轉貸模式由IFAD獨立在我國試點展開,雙方同意IFAD轉貸部分項目資金給農村信用社,由其通過市場化運作轉貸給項目區農戶。例如秦嶺山區農業發展項目、桂西扶貧項目、甘肅省農業綜合發展項目等等。農村信用社轉貸模式的優勢:(1)信貸操作人員專業。農村信用社是專門的金融機構,擁有專業的信貸人員和專業的操作平臺,轉貸流程專業合理;(2)有利于培養信貸意識。通過金融機構獲得的貸款,農戶不再會將其看作是政府的扶貧資金,有利于其樹立正確的貸款、還款意識;(3)貸款形式靈活方便。農村信用社將IFAD轉貸與小額信用貸款結合起來,貸款形式靈活,手續簡便,方便了貧困農戶貸款;(4)抵御風險的能力強。金融信用制度不斷完善,農村信用社抵御風險能力增強,保證了對IFAD轉貸資金的有效管理。當然農村信用社轉貸仍然有不足:(1)農村信用社作為市場經濟中的金融機構,有著其自身利益,轉貸時與IFAD的宗旨目標并非完全吻合;(2)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高于政府轉貸利率;(3)金融機構不完善,信貸人員數量于市場需求相比仍然不足。但就目前,農村信用社轉貸模式是IFAD在中國活動的主要模式。
3、非政府組織輔助型模式
為了彌補農村信用社轉貸和政府轉貸的缺失,IFAD設立了專門針對農村婦女和貧困村落的特別轉貸,即“婦聯轉貸模式”和“村級發展基金模式”。婦聯轉貸模式對于提高婦女社會地位,全面推進農村發展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但是還面臨著信息不對稱,發放貸款人員有限,回收管理貸款難度大等問題。另外,“村級發展基金轉貸模式”有利于培養農戶的群體意識和歸屬感,但由于貸款規模的限制,并不能滿足貧困農戶擴大再生產的需求,短期內發展前景不大。
三、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IFAD農村金融項目轉貸模式
1、轉貸機構信貸資金運作商業化
小額信貸有兩層意思:首先是以貧困或者是低收入人群為特定目標客戶,且目標群體數量多、規模大,貸款覆蓋群面積廣;其次,小額信貸機構能夠可持續發展。這兩點對小額信貸來說缺一不可,前者是小額信貸存在的宗旨和任務,后者則是其之所以能夠長期存在的基礎。目前,小額信貸機構的商業化更為濃郁,這既是其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各種社會力量博弈的結局。IFAD農村金融項目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景下,才能夠始終保持其對貧困群體的關注度和幫扶度,繼續服務于貧困群體。這就需要面對市場化、商業化的現實,因此,商業化運作IFAD農村金融項目小額信貸是轉貸機構的必由之路。
2、IFAD信貸資金分配比例的合理化
當代我國農村經濟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IFAD在開展農村金融信貸業務時需要根據其當時所面臨的目標群體的特點和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信貸資金分配方案,依據不同地區貧困的不同情況和狀態進行資金分配。如此一來,既確保了信貸資金的使用達到了IFAD的目標,又對不同的目標群體起到了激勵和鞭策作用,使IFAD信貸資金使用達到意想不到的層次。例如,對婦聯組織貸款或者是村級發展基金貸款予以合理比例的傾斜。
3、信貸轉貸機構的多元化
多元化是避免金融不正當競爭的有效渠道。因此,要加大信貸機構多元化的步子,建立起包含商業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組織等多種形式的農村體系。通過政府扶持、加大放開市場準入條件等措施,通過市場引導,推進農村金融信貸機構的多元化發展。如此以來,IFAD進入農村信貸的渠道更為廣泛,既更好地避免金融不正當競爭,又更好的完成其幫助貧困人口的宗旨目標。
4、資金來源的多元化
任何基金的發展都離不開資金的籌集,IFAD項目的實現需要巨額的資金籌備。而IFAD提供給我國的項目信貸資金十分有限,很大一部分農村貧困人口未能享受到此幫扶。政府可以通過稅收、財政等經濟杠桿和政策扶持,幫助搭建資金籌集平臺,建立村級發展基金會,由其負責貸款人的服務工作,加大資金回流。此外,政府還可以將當地扶貧資金和政府貼息貸款等注入村級發展基金,增加資金來源,使農村金融信貸發展不單一依靠IFAD,防止由此造成的瓶頸。
5、轉貸目標群體的多元化
IFAD倡導的區域整體扶貧開發模式,是建立在信息獲取、知識儲備、自然資源和市場環境等多方面條件具備情形下的,認為區域整體扶貧開發有利于脫貧的可持續性,而非“今日脫貧,明日復貧”的惡性循環,在集約化經濟發展的今天,僅憑一戶一人難以準確分析不斷變化的市場,傳統的為單一家庭提供信貸的方式不再完全適應經濟的發展,而規模化的、區域化的農業經濟更符合當代和未來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要提倡IFAD的轉貸目標的多元化化,避免因單一轉貸而可能帶來的個體信貸項目失敗,貸款回籠困難等問題。
6、構建相應的監管機制
要加強對占主導地位的農村信用社轉貸的監管力度,對其所開展的信貸業務的項目申請、審批、評估、回收、管理等進行有效監督。具體來說,由縣一級政府或者政府部門(財政局)對農村信用社轉貸的IFAD資金的進行監管,農村信用聯社負責按照相關的監督要求將其管理的信貸資金、撥款情況、信貸人員監督等統一匯報政府或政府部門。
7、強化農村信用社系統內部IFAD資金約束強化對農村信用社內部對IFAD農村信貸項目資金管理,通過制定管理該項目資金的管理辦法、原則、對象、條件和方式等,明確界定貸款對象;通過制定貸款程序、利率、期限等,切實約束貸款的任意性;通過加強對貸款的檔案管理、會計核算、監督管理等,保證貸款不被濫用、任用。
8、強化農村地區信用文化建設
篇5
關鍵詞:農村金融有效性;農村金融適應性;農村金融結構
有效性低,適應性弱,是長期以來農村金融存在的兩個相互聯系的深層次問題。提高農村金融適應性和有效性,關鍵在于構建與金融需求相適應的農村金融結構,同時要處理好金融競爭與合作、進入與退出、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農戶融資模式創新等問題,為之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一
農村金融的有效性,是指農村金融機構通過向農村金融需求主體有效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后者的金融需求,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在此過程中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
農村金融有效性,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農村金融產品供給的有效性。農村金融機構必須提供有效金融產品,才能使其運行得以繼續和深化,如果供給無效,則金融有效性便無從談起。其二,農村金融機構提品后價值實現的有效性。如果金融需求主體通過使用金融產品和服務,能有效地發展經濟,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則農村金融機構便擁有相應的優質資產,能獲取預期的效益,其金融有效性便得到提高;反之,金融需求主體在使用金融產品和服務后,卻因種種原因產生經營失效,甚至出現了虧損,本息逾期難以歸還,則金融機構由此多了一份不良資產,其金融有效性便降低。至于金融需求主體逃廢債務,則會使金融機構血本無歸。
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內在聯系、相互依存,因而不能封閉地考察農村金融,也不能孤立地談論其有效性。農村金融有效性,是同農村經濟有效性內在聯系的。農村金融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支持,促進農村進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而農村經濟的持續發展,反過來又為農村金融提供良好的基礎和平臺。相反,如果農村經濟的金融支持力日趨弱小,農村經濟便會因資金制約而難以發展,其結果便會造成農村金融的基礎日漸薄弱,農村金融的有效性不斷弱化。
當前,農村金融的一個基本特點是低效性,其主要表現為:農村金融機構推出的某些產品難以為客戶和中小企業所接受;而農戶和中小企業期盼和歡迎的產品,農村金融機構又不推出來。許多農村經濟主體對信貸資金的使用缺乏效益,還本付息存在問題,使農村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增加。農村金融機構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較高,農村金融效益遠低于城市金融效益。農村金融低效性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一是農村金融機構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農村金融結構不合理,金融機構管理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強,經營機制不活等。二是農村經濟較為落后,農業經濟存在較高風險,農民收入總體較少,農村經濟實體的規模化經營水平較低,農村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對農村金融產生抑制作用,農村社會信用體系很不完善等。
農村金融低效性,給農村經濟金融發展帶來了諸多問題。低效性使得金融機構的生存和發展能力衰弱,導致許多農村信用社陷于資不抵債的困境,而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商業銀行紛紛撤離農村金融市場,轉而進入城市金融市場,即使是定位于服務農村的商業銀行和信用社,也減少了不少支農業務。農村資金供給原本就存在巨大缺口,但低效性使得農村資金大量外流,這對于農村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農村亟待形成多種所有制和多種經營形式的金融體系,然而低效性卻增加了非公資本進入農村金融業的憂慮。低效性給農村經濟實體造成許多困難,農戶和中小企業向正規金融機構融資困難重重,這迫使他們轉向高利率的民間借貸,從而增加了他們的生產成本。農村金融低效性加重了農村經濟低效性,而農村經濟低效性又使農村金融難以擺脫低效性的困境。
提高農村金融有效性,不僅是農村金融發展的重大課題,而且是解決“三農”問題的迫切需要。農村金融改革和創新的目標,在很大程度上便是提高農村金融效率,增強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實現兩者的良性互動和協調發展。
二
農村金融適應性,是指農村金融供給與農村金融需求相互適應。農村金融適應性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總量的適應性,即農村金融供給總量,與農村金融需求總量相互適應;二是結構的適應性,即農村金融供給結構,與農村金融需求結構相互適應。
農村金融有效性與農村金融適應性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農村金融有效性,既是對適應性的檢驗,又是提高適應性的動力,它反映農村金融適應與否及適應程度,推動適應性的提高。適應性是有效性的基礎和前提。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相互適應,農村金融供給與金融需求相互適應,才能提高農村金融有效性。農村金融曾出現過一些奇怪而有趣的現象:國家為提高農村金融有效性,設立了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構成的農村金融體系,但是,這三類金融機構并未解決農村金融需求的缺口問題,而農村民間借貸在滿足農村金融需求方面卻表現出了較強的有效性,農戶融入資金的70%是通過民間借貸而實現的;大型商業銀行出于支農考慮推出了小額農貸產品,但是這一產品卻難以做大做強,小額農貸甚至貸不出去,而另一方面農戶和中小企業融資心切,農村資金需求缺口呈擴大之勢;大型商業銀行出于有效性考慮,紛紛撤出農村縣以下機構,而民間借貸同樣由于有效性原因,反而規模越做越大,形式越來越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型商業銀行的金融供給不適應農戶和中小企業金融需求的特點;小額信貸雖有創新之名,但其限制太多,要求過嚴,手續甚繁,因而與農戶金融需求特點相背離;民間借貸雖不具備合法地位,但由于其適應農戶和中小企業金融需求,因而效率較高,發展較快。由此可見,農村金融適應性是有效性的決定性因素。
長期以來,農村金融存在許多弊端,然而根本性問題,在于農村金融供給與金融需求不相適應,由此派生出許多具體的矛盾和問題。農村金融體制幾經改革,但由于未將適應農村金融需求作為基本依據,而是在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動下對原有的適應性頗弱的金融供給框架予以小修小補,因而問題未能根治,甚至不相適應的程度有增無減。例如,農村信用社的改革,陷于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相互博弈中,囿于雙方對農村信用社修補成本的分攤,而農村金融需求主體即農戶和中小企業未被納入其中,適應性原則未被置于應有的位置,致使農村金融的適應性難以提高,有效性自然也就難以增強。
當前,農村金融需求出現了新變化。農村金融需求總量大為增加,據測算,到2020年新農村建設新增資金需求總量約為15萬億元,其中大部分由金融機構提供。農戶資金需求規模不斷擴大,借貸發生率和戶均借貸次數也在增加。隨著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諸如無公害、綠色、有機作物和優質果品生產,規模化和標準化種養業正加快發展,對資金需求將大大增加。溫飽性農戶在創業中存在金融需求,而小康型和富裕型農戶在擴大經營規模中對資金需求量更大。在經濟較為發達農村地區,農戶需要更多資金用于發展特色農業和外向型農業。而在經濟較為貧困農村地區,農戶依靠開發脫貧、項目致富的愿望日益增強,因而生產性借貸的比重在逐步擴大。縣域工業園區和農村企業的快速發展,促進各類經濟實體征用土地、構建廠房、添置設備、擴大營銷,使農村企業的資金需求隨之加大,以往那種較為普遍和分散的小額借貸,正向集中的大額借貸發生轉變。農村社會化服務的各類經濟組織對資金的需求快速增加,而現代農村物流業發展的資金需求規模在快速擴大。在農村產業發展的同時,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尤其是供水、供電、公路和小城鎮建設將加快發展,這方面資金需求在農村資金需求總量中的占比將提高。
農村金融需求結構進一步復雜化。當前,廣大農戶要求農村銀行業創新金融產品,渴望無抵押的貸款方式,希望信貸品種和期限能與農業生產特點和周期相適應,貸款手續簡便靈活,能快速、就近地獲得借款。許多富裕起來的農戶手握閑置資金,他們購買國債、企業債券和投資股市的要求日益迫切。在許多種養殖地區,農戶對農業保險的需求日益強烈,但這方面的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在中小企業的金融需求結構中,短期借款占絕大部分,但近幾年來長期借款的需求越來越大。由于受到信用資源短缺等因素的制約,其長期借款難以得到滿足。許多中小企業不得不將短期借款轉化為長期借款來使用,他們在短期借款到期后只付息而不還本,使本金轉為下一期短期借款而循環使用。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僅希望農村銀行業創新更多產品來滿足其間接融資的需求,并且希望通過兼并重組而進一步擴大其經營規模,通過發行股票和企業債券來更多地實現直接融資。
總之,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推進,不僅農村金融需求總量快速擴大,而且農村金融需求結構日益豐富;不僅現實的金融需求更為強烈,而且潛在的金融需求被不斷激活,并加快向現實的金融需求轉化。多元化、多層次的農村金融需求,客觀上要求多元化、多層次的農村金融供給與之相適應。
然而,當前農村金融恰恰存在兩種不適應性,即總量的不適應性和結構的不適應性。我們只有提高這兩個方面的適應性,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農村金融的有效性,增強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力。
三
提高農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適應性,關鍵在于構建合理的農村金融結構。
在農村金融研究中,人們較為關注的是農村金融總量增長,尤其是農村信貸總量增長。但是,農村金融結構問題決不能被忽視。農村金融結構,是指農村金融體系中各個組成部分和各種構成要素的數量比例、空間分布、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狀態。農村金融發展包括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農村金融總量的增長;二是農村金融結構的優化。一般而言,總量指標反映農村金融的總體規模,只具有直觀的表征意義。結構指標則能反映總量指標所不能反映的問題,能透視出農村金融深層次的矛盾和弊端,從而幫助人們推進農村金融的改革和創新。農村金融總量受制于農村金融結構。在農村金融結構不合理的情況下,單一的金融總量擴張,必然因其不能解決適應性問題而陷于低效性,這種粗放型的增長勢必不具持續性。因此,提高農村金融有效性和適應性,不僅要重視擴大農村信貸總量,而且要大力推進農村金融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唯有如此,才能實現農村金融同農村經濟的良性互動,促進農村金融真正實現總量擴張和層面提升。
當前,農村金融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存在許多矛盾。農村金融的結構性缺陷主要表現為:隨著農村經濟發展,農村金融產品需求越來越呈現多樣化趨勢,潛在的金融需求被加快激活,而當前農村金融產品供給卻十分單一,幾十年一貫制的“存貸匯”產品結構,同日趨復雜的金融產品需求不相適應。農村金融行業單一,主要是銀行業、非銀行金融業缺乏,其供給遠不能適應農村金融需求。農村銀行業存放類資產占比過高,貸款類資產占比較低,長期貸款類資產比例尤低,證券和保險類資產的比重甚微,投資類資產不斷萎縮。農村融資屬于銀行業占絕對主導的模式,基本上是一種間接融資,不能滿足農村企業尤其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直接融資的需要。農村公有金融壟斷著農村金融市場,大型商業銀行的金融供給難以適應農戶和中小企業金融需求的特點,而能適應這種需求特點的非公金融,卻“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農村金融結構,包括許多具體的子結構。根據農村金融需求當前情況和進一步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們應通過構建以下合理的子結構,達到農村金融整體結構的合理狀態。一是完善農村金融產品結構,不僅要在資產抵押貸款、關系融資等方面創新產品,而且要在資本市場投資、農業保險等方面推出非銀行業金融產品。二是構建合理的農村金融資產結構,農村存款類金融機構應降低存放類資產比重,增加貸款類資產比重,擴大中間業務和投資業務,適當提高投資類資產的占比。三是逐步改善農村融資結構,在繼續擴大間接融資量的同時,大力提高農村經濟規模化、市場化、股份化和證券化程度,大力培育農村資本市場,通過股票上市、發行企業債券等形式,擴大直接融資的比重。四是構建合理的農村金融行業結構,在農村銀行業方面,廣泛發展新型的農村社區銀行;在非銀行金融業方面,積極發展農業保險業、農村信用擔保業,創造條件逐步建立農村投資銀行業,相應發展農副產品期貨業、農業資產評估業、產權交易業、信托投資業、租賃業、典當業等。五是構建合理的農村金融所有制結構,在公有金融為主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發展非公金融業,支持非公資本進入農村金融領域,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格局。
構建合理的農村金融結構,必須堅持明確的目標,這就是提高農村金融效率,為農村經濟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實現農村金融同農村經濟相互促進和持續發展。實施這一工程,必須堅持適應性這一基本原則,始終將適應農村金融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總量增長的前提下,以增量調整為重點,同時協調存量調整。增量進入能較快確立自己的市場定位,有力改善原有的金融結構。存量的調整一方面要做到強化優勢、轉化劣勢、開拓市場、提高效率。農村金融結構的構建,要以市場力量為主,依靠市場內生力量;另一方面,市場力量和作用也不能代替政府力量和作用。農村經濟金融比較落后,市場力量相對弱小,完全依靠市場力量來優化農村金融結構并不現實,會產生一定的盲目行為,同時要歷經很長時間。因此,市場力量和政府推動要相互結合,政策推出則應遵循農村金融與經濟自身的發展規律。
四
提高農村金融的有效性和適應性,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要依靠農村金融自身的改革和創新,而且有賴于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了有效推進這一工程,需要系統思考、統籌兼顧,處理好一系列問題。下面僅擇其犖犖大端,談點意見。
1.在金融業拓展對外開放的同時搞好對內開放。在對國外開放的條件下,農村金融結構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會受到國外農村金融結構的影響。外資金融機構進入農村金融市場是遲早之事,目前初見端睨。隨著外資金融產品、金融業務、金融技術進入農村,農村金融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必然加快步伐。但是,農村金融業在對國外開放的同時,決不能忽視對內開放。對內開放既包括對農村地區的開放,也包括對城市的開放。金融業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農村金融業必須通過對內開放進一步夯實對外開放的基礎,以做到有能力充分利用對外開放帶來的機遇,有實力應對對外開放中出現的挑戰。進入新世紀以來,農村金融業在對內開放方面進展甚微,金融壟斷的思維方式依然存在,農村金融的行政化色彩依然濃重,這無疑給提高農村金融的適應性和有效性造成了障礙。農村金融業對內開放,主要包括金融體制和金融業務的對內開放,這兩個方面對內開放,所要達到的目標在于提高農村金融的適應性和有效性。我們必須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進一步推進農村金融業對內開放,在增強適應性和有效性方面,放寬某些條件,簡化審批手續,放松某些行政管制,出臺配套支持政策。
2.建立農村金融的競爭與合作機制。引入競爭機制,是提高農村金融適應性和有效性的必由之路。金融競爭與合作具有共生性。不同的金融行業、同一金融行業中不同的金融企業,各有其不同的特點和作用。競爭能促進各類金融機構之間功能交叉和揚長避短,從而推動他們彼此合作、互為補充。金融合作則促進競爭在更高層面上展開,達到互補多贏的效果。
以金融競爭推動金融合作,以金融合作促進金融競爭,實現兩者作用的相互轉化,必須建立相應的競合機制:第一,完善農村金融準入機制,充分發揮這一機制促進競爭與合作的功能。準入時應考慮農村金融機構的合理分工,小型金融機構以零售業務為主,以避免同大中型銀行的無序競爭。準入時還應考慮在空間布局上的問題,農村新增金融機構應在發達地區、一般地區和貧困地區形成合理的空間結構,以避免一齊擠進發達農村地區而引起惡性競爭。第二,形成產品結構優化機制。如果產品結構雷同,農村金融企業之間的排斥力就會加大,吸引力便會減弱。反之,金融企業的產品各有特色,分別與不同層次、不同主體的金融需求相互適應,他們之間的吸引力就會增強,排斥力就會減弱。因此,應建立農村金融產品優化機制,促進金融機構根據所在區域的不同情況,積極創新和推出適應不同需求的金融產品,以促進金融競爭和合作的健康發展。第三,完善農村資金的價格機制,在農村逐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在利率未完全放開前,可繼續擴大利率浮動范圍。這樣既可以促進金融競爭,又不致于造成競爭過度。第四,建立競爭合作協調機制。在農村金融企業之間建立對話機制,以及時溝通他們之間的觀點,化解利益矛盾和沖突,協調彼此立場,避免惡性競爭發生。建立信息共享機制,以幫助金融企業提高經營決策能力、風險管理水平和合作自覺性。建立農村金融行業協會,作為行業自律組織,一方面他能較好地協調金融企業經濟利益關系,維護他們之間的公平競爭,引導他們妥善處理競爭中出現的矛盾;另一方面,又能為他們創造合作機會,提高合作效果。
3.建立退出機制。提高農村金融的適應性和有效性,必須妥善處理金融機構進入與退出的關系,做到有進有退,能進能退。在農村金融競爭中,優存劣汰、優進劣退現象必然產生。競爭促進金融業務不斷向優質金融機構集中,他們將不斷擴大資本實力和經營規模,獲取更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相反,劣質金融機構的業務將不斷流失,其生存和發展空間將日益萎縮,如果他們不能扭轉落后局面,且達到了退出標準,就只能選擇退出。有進有退,才能在合理的流動中增強農村金融的適應性和有效性;無進無退,則會造成農村金融的固化和劣化,增加改革成本,浪費金融資源,甚至引發農村系統金融風險。建立退出機制,應配套建立風險預警機制、風險救助機制和存款保險機制。
4.創新“農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村金融機構”的融資模式,通過龍頭企業的作用,將農戶、專業戶的融資需求與農村金融供給較緊密地聯系起來。農業產業化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金融適應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基礎。龍頭企業作為農業產業化利益共同體中的核心和骨干,既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組織者,又是夯實農村金融發展基礎的推動者。既有將萬千農戶與市場溝通起來的功能,又有將廣大農戶與金融機構聯系起來的作用。龍頭企業熟悉農戶的金融需求和經濟信息,又與金融機構有著較為緊密的業務關系,他們有可能在對自身經濟利益關心的基礎上,通過信用擔保和信用評價等多種方式,提高廣大農戶金融需求的滿足程度。因此,提高農村金融的適應性和有效性,需要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健全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系機制,創新以龍頭企業為中間環節的農戶與金融機構的融資聯系機制,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融資促進功能。
5.繁榮農村經濟,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建立和完善農村信用體系。農村金融的低效性,從根本上來說是由于農村的弱位性、農業的弱質性、農民的弱勢性。諸如農業經濟的高風險、農村微觀經濟主體的規模不經濟、農戶和中小企業資金使用效益低下、農民收入較低等,都是導致農村金融低效性的因素。同時,農村社會信用體系的不完善、農村對經濟主體在金融活動中的理性程度不高、農村信用的法律供給不足、失信懲戒機制運用的權威性不夠等,也對農村金融的有效性產生了不良影響。在農村金融的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的情況下,金融的低效性往往又加劇了金融的不適應性。因此,促進農村經濟科學發展,加快完善農村信用體系,從政策、市場、信息、人才等方面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農村金融的適應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韓俊,等.中國農村金融調查[M].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7.
篇6
農民的金融需求,體現在存款的需求、投資的需求以及貸款的需求等方面。農民有了收入,就會自然而然考慮存款,或者理財投資。據調查結果表明,主要存在以下幾個特點:
1 農村金融服務需求多樣化。調查反映,農戶在辦理貸款時存在許多問題,主要有貸款利率高、擔保難、額度小、期限短、手續過于繁瑣、評估抵押費用較高、上門服務少等,其中反映擔保難和手續繁瑣的有將近50%,20%的農戶希望提供消費貸款,而73%的農戶希望有關部門提供信用貸款,表明了廣大農戶對信用貸款和消費貸款的迫切期待。另外需要結合金融服務,主要包括通存通兌。
2 農村信貸滿足程度存在結構性差異。從調查情況看,種養殖業等農村第一產業獲得信貸支持相對不足。同時,目前信用社投放的貸款期限最長為一年,這與當前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后多樣性需求是不相符的。
3 貸款需求較大,正規金融機構無法提供充足的資金貸款。從調查反饋情況看,農戶貸款需求大,約占樣本農戶的35%,約有23.7%的受調查農戶認為需要銀行或農信社的貸款,但正規金融機構并不能滿足生產用途和生活用途的資金需求。農村信用社是農村正規金融的主要代表,也是農戶從正規金融機構取得資金的主要渠道。正規金融機構的供給不足必然會導致農戶在存在資金需求時轉而求助于非正規金融機構,如親朋好友等。
4 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過程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下的國有商業銀行,以盈利最大化為經營目標已成為重要的改革方向。針對這一改革方向,各國紛紛調整經營戰略,以商業銀行人手,不約而同地大量撤并農村地區及欠發達地區的營業網點與分支機構,同時逐步向城市靠近,收縮并上收貸款權限。農業銀行作為長期以來農村地區最重要金融機構,坐觀其他國有商業銀行撤出農村金融市場,緊隨其盾也跟著收縮農村金融市場,而把填補網點與業務上的空白置之不顧,更為重要的是,不論是國有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對于期限長、見效慢、風險高的農業項目,都不愿投入資金,僅僅是為了捍衛利潤最大化和資源配置有效性的原則,這些舉措之下,金融機構對農業信貸投入的逐年減弱已成定局。
三、農村的金融供給狀況分析
根據對全國農村金融需求的抽樣調查表明,農村金融供給及發展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1 農村信貸農業生產周期長、季節性強,受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影響大;信貸的需求主體數量大、經營規模小、分散;農民收入水平低、抵押品嚴重不足J拘特點,使得農村金融的交易成本和信貸風險都較高,逐漸呈現“粗短”化的趨勢,金額大,卻又期限短。調查顯示,65%以上的農戶信貸金額需求為5000元以上,55%的貸款期限為1年以內。
2 農業保險機制發展不夠完善,難以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農業作為弱質產業,需要農業保險為其提供服務。目前我國農業保險的發展規模小、數量少,供給結構失衡,理賠及風險補償機制發展尚不完善,跟不上農村經濟對農業保險的需求。農業生產周期長,自然損失嚴重,農業保險賠付率高,農業保險機制又缺乏相應政府補貼等政策支持下,使得商業保險機構望而卻步,農業保險業務面臨嚴重萎縮,甚至出現了原有開辦的險種現已停辦。從發放問卷的100家農村微型企業來分析,只有12家企業投入農業保險,占調查總數的12%,獲得過農業商業保險賠付的就有10家,占投保數比例83.3%。因此,正是由于農業保險賠付率高,使得我國農村保險市場發展滯后,難以滿足新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
3—農戶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難,貸款利率高。農村金融服務仍有空缺,農村金融網點覆蓋不全面。農民普遍感覺,貸款率過高,對于償貸的能力不能確定。并且農村金融網點的布局工作還需要推進,截至2009年底,全國金融網點空白鄉鎮還有2792個,金融網點空白行政村超過94.53%。“金融網點少,離家距離遠”是農民普遍不滿的問題。
4 小額信用貸款難以滿足農戶的需求。一是在農民發展養殖業、規模化種植和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化經營都需要較大資金推動,小額信貸往往難以滿足。而且小額信貸還款周期較短,一般是半年至一年,有的只有兩三個月,而這些生產經營生產周期較長,有的要三五年。初期投入多、風險大,生產周期又不適應,小額信貸對此沒有多大幫助;二是額度太小,一般在5000元上下,高的也不超過1萬元,因為通常大額貸款都需要擔保或抵押,而農民既沒什么可擔保的物品,更缺乏可抵押品,而從實際需求看,大部分每戶要2萬~4萬元。
四、針對改善農村金融供給現狀的若干政策建議
對全國農村金融需求的抽樣調查表明,我國農村金融服務正在不斷發展,金融產品也不斷增多,農村信用社是農村金融服務的主渠道,農村郵政金融服務也迅速發展,農民的金融需求和行為日益多樣化。但是農村金融服務仍不能滿足農民的需要,當前迫切需要加快農村金融網點的布局,拓寬農民融資渠道,改善金融服務質量,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對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 不斷擴展金融產品和服務手段。我國應積極指導農村金融機構研究推廣農村信貸,探索多種形式的抵押、質押和聯保貸款的辦法,切實解決貸款難問題,為農民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層次的服務,為農村金融市場提供多層次、多元化、差異化、優質化的金融服務產品。
2 積極拓寬農村融資渠道,增加農村資金供給。我國應大力支持縣域金融機構開辦個人、企業委托貸款業務,通過金融手段引導民間資本有序流動。鼓勵和積極培育農村小額信貸組織,大力發展非政府專業小額貸款機構,拓展商業銀行的資金回流機制,有效遏制農村資金大量外流的現狀,增加農村可使用的資金量,努力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
3 不斷擴大農村金融機構業務,加大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資金投入。為加快推動新農村建設,我國應出臺一系列的政策來鼓勵各金融機構加大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支持。農村各金融機構業務應不斷擴展業務范圍,加大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資金投入。例如,以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業務是只吸收存款、不發放貸款,目前已拓展為既吸收存款又發放貸款,還可以為在農村辦理小額貸款業務,以滿足新時期農村經濟建設和發展的多元化資金需求。此外,應大力發展農業保險,建立健全農戶和農村企業的貸款抵押擔保機制。除了作為訂單農業支撐的農業氣候性、病蟲害等農業生產性保險外,符合農村和農民需求的健康、人壽、財產等各險種也應在商業可持續基礎上加快發展。
篇7
[關鍵詞] 農村金融 供給分析 需求分析
2006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著力點后,農村工作會議上進一步強調,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強化農村綜合改革,統籌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下面我將從我國農村金融的供給和需求的均衡分析,來提出如何改善我國的農村金融生態體系。
一、 我國農村金融的需求分析
農村金融需求的主體是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金融需求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貸款需求:低收入農戶的金融需求的特點是生產性借貸資金比重較小,主要滿足春耕生產、小規模種養需要,借貸期限短,金額小;高收入農戶尤其是大戶專業戶,生產性借貸資金比重大,借貸期限較長,金額較大,借貸目的是為了實現經營轉向,發展壯大專業化和規模化生產,實現農業產業化。但是相當部分的貸款需求是無效的需求,經濟學上所指的需求是一種愿望與能力的統一,把既愿意得到又支付得起的需求定義為有效需求。雖然我國農村地區貸款需求強烈,但金融機構為防范信貸風險要求資金借貸者提供有效抵押品和擔保人。而我國的農戶缺少有效抵押物,農業保險制度和農業貸款機制不健全,他們的貸款需求往往被視為無效的。
2.中間業務需求: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民收入逐年增強,手頭節余資金不斷增多往往因缺乏投資理財途徑而閑置,同時也有大量的資金需求無法滿足而形成借貸缺口的增加。農村金融服務單一、一般只吸收存款,很少發放貸款。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經常無法得到金融政策的咨詢服務。有時連兌換殘幣、零幣,真假幣鑒別等基本金融服務在農村都很難得到及時的保證。
3.保險需求:隨著農民生產經營的規模化和資金投入的擴大化,以及自然災害的頻繁出現,農民的風險意識也在逐步增強,通過農業保險,減少損失,化解風險,保障安全的意愿越來越強烈,農村、農民對農業保險的需求日益增長。
但由于農業的特殊性,既要承擔自然災害風險,又要承擔市場經濟風險使大量的商業保險處于虧損的狀態已很難在農村生存,急需農業政策性保險機構的出現。
二、 我國農村金融的供給分析
目前,我國提供農村金融服務的組織包括正規金融組織和非正規金融組織。
1.正規農村金融組織的供給分析。農業銀行是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而由政府出資設立的金融機構,是農村金融機構的老大哥。在支持“三農”發展過程中曾發揮過巨大作用。但是隨著我國的金融體制改革的發展,農行改制為國有商業銀行,在經營中按市場化運作,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導致其放棄低利潤的農村領域,縣域網點大量撤并,鄉鎮營業機構所剩無幾。以及其基層行失去信貸權力使農行對農戶和涉農企業的貸款日漸減少,形成逐步淡出農村和支農服務的局面。
農業發展銀行是專設的政策性金融機構。最初是為農副產品收購、農業基本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提供貸款,但目前它僅承擔收購貸款的責任,成為“糧棉油銀行”。隨著糧棉油購銷市場化的進程,其政策性經營空間不斷縮小,收購貸款業務量大幅度下降。而急需的農業開發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卻得不到應有的政策性金融支持,支農力度有限。
郵政儲蓄是現階段我國農村網點最普遍,結算體系最先進的金融組織,但是它只能吸收存款不能發放貸款,未能為“三農”發展做出貢獻,相反地,通過儲蓄資金上劃,使他吸收的農村儲蓄資金轉移到大中城市。加劇了農村金融資金外流的速度,不利于農村信貸資金規模的擴大,扮演了農村金融中的抽血機的角色。
農村信用社是我國農村發揮金融支持最多的機構,是維系農村金融體系的命脈之一。國有商業銀行退出農村后,農村信用社自身資本嚴重不足,資產質量差,產權不清晰,法人治理內部控制不健全。同時外部國家對信用社開辦的業務的品種、范圍和金融工具創新進行限制,但在稅收、金融監管、貨幣政策等方面又與商業銀行一視同仁,使其在競爭中明顯處于劣勢,最終導致其越來越弱。
2.非正規農村金融組織的供給分析。以民間借貸和民間集資為主的非正規金融機構由于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使中國農民來自非正規金融的貸款大約為來自正規金融機構的四倍。農戶借貸一般是以血緣、地緣展開的,信息的對稱一定程度上可遏制借款人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而且農戶之間是一種長期的重復博弈。鄉村社會中流動性小特點決定了一旦失信于人,另一方不僅可以對自己施加懲罰,還可以對失信方的后代進行報復,所以農戶出于長遠利益的考慮會自覺避免失信的行為。從而使非正規金融成為農村正規金融的有益補充。
三、 解決供求失衡的分析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我國農村金融的供求明顯處于不平衡,需求明顯大于供給,并且農村的金融供給缺口還有逐年擴大的趨勢。從當前來看,解決農村金融失衡的問題。一方面,要著力推進農村金融機構的改革,包括把農村信用社辦成商業上可持續,主要服務于“三農”的金融機構;調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職能定位,推進政策支農業務;堅持中國農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革方向,發揮其聯接城鄉,服務縣城,支持農村的積極作用;積極穩妥推進郵政儲蓄改革,依法規范和引導民間借貸,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農村金融市場包括建立完善適度競爭的由農產品期貨市場,農村保險市場和農村信貸市場等組成的農村金融市場體系。從立法上對進入農村的金融機構適當降低門檻,放寬業務準入條件,放寬銀行高管人員及從業人員資格要求。對農村現有和新設的金融機構,要在財稅和貨幣政策上給予支持。鼓勵和吸引金融機構進入農村,扎根農村,切實解決農村金融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等問題。
2006年12月22日公布的《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是中國銀行業市場準入政策的重大突破,是農村金融改革的重大創新。其主要目的就是,解決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等問題,促進農村地區形成投資多元、種類多樣、覆蓋全面、治理靈活、服務高效的銀行業金融服務體系,促進城鄉金融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支持新農村建設的重大舉措。
參考文獻:
篇8
建立普惠金融體系是我國金融改革和發展的目標和戰略,國務院頒布的《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在總體目標中就提到要“進一步提高小微企業和農戶申貸獲得率和貸款滿意度。”
央行提供的統計數據表明,截至2014年底,農村信貸需求十分旺盛,但農村家庭的正規信貸可得性約為27.6%。在未能獲得銀行信貸服務的72.4%的家庭中,有62.7%有信貸需求但沒有到銀行申請,有9.8%向銀行提出申請貸款但是被拒絕。另有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有34.7%的家庭參與了民間借貸,而農村民間借貸參與率高達43.8%。 很多人打著資金互助的旗號非法集資甚至詐騙,擾亂了真正的合作制互助金融業務的健康發展。
這些數據說明,正規金融機構對農戶的信貸服務覆蓋率較低,農戶借款難借款貴的現象是明顯存在的。近年來,在有關農村金融改革與發展的政策和措施推動下,農村金融服務在總量上一直有所發展,但是農戶融資難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總結來看,造成這個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觀制度層面的原因,也有金融服務模式和技術等微觀層面的障礙。
雙二元金融市場結構
農戶融資難的宏觀背景是中國的雙二元金融市場結構。
第一個二元金融結構是指正規金融體系與非正規金融(民間金融)體系的并存,且民間金融是金融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個二元金融結構是指城市與農村之間存在巨大的金融服務鴻溝,而造成城鄉金融服務差別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所有權的二元結構。
農村土地所有權有著復雜的三權分離結構:所有權歸村集體,農戶通過確權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而可以流轉的土地經營權其實只是租賃權。
這種產權結構限制了土地的流轉和集中使用,對農村金融服務造成障礙。一方面,小農生產效率低下,回報遠低于城市工商業,難以吸引金融機構;另一方面,土地流轉政策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困難,銀行必須考慮租賃權的實際變現能力。
實際情況是,如果租地企業或個人無法償還銀行貸款,銀行收回的只是土地租賃權,土地承包經營權依舊在農戶手中。如果銀行不支付租金,農戶有權收回經營權。銀行必須將土地租賃權拍賣給其他公司或個人,或轉租給他人。轉租土地者需要對土地和環境進行評估,非常復雜和耗時。
可見,農地經營權是一種流動性較差的劣等資產,不足以成為銀行愿意接受的合格抵押物。因此,依靠經營權抵押的信貸模式并非是解決農村信貸難的有效途徑。
小額信用貸款之困
如果農地經營權抵押靠不住,是否可以用小額信用貸款的模式來開展農村信貸服務呢?
我國在1990年代初期就開始了農村小額信用貸款的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最初是通過扶貧小額信貸項目,引入了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尤努斯教授和他創辦的孟加拉格萊珉銀行的小組信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后,在農信社及商業銀行領域得到運用和推廣。
但是隨著農村經濟和社會環境的變化,這種模式在中國農村地區變得水土不服,失去效力。在我國農村,特別是西部農村,由于農戶居住分散,且越來越多的農戶外出打工,已經沒有孟加拉那樣集中連片且人口密集的客戶群體,難以有效組織定期的小組中心會議,格萊珉模式也自然就失去了效力。
目前,中國農村農戶個人信用貸款的主流模式是鄉村制,其表面形式是評定信用村和信用戶。深入觀察可以發現,金融機構往往是挑選經濟實力或管理能力強的村社作為信用村,然后依靠在這些村社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干部或能人來參與評定信用戶,這些人也就成為銀行的。
農戶向銀行申請貸款,一般要經過這些人的背書。銀行與之間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利益關系:或直接獲得銀行補貼或獎勵,或通過向農戶收取好處獲利,或以為農戶代辦名義從銀行套取大量貸款自用或轉手批發給農戶。
這種利益關系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以幫助金融機構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降低交易成本和信貸風險,但一方面人也有利益沖突和道德風險。因為人不是銀行的雇員,他們也是農戶利益的代表,當人與農戶及信貸員勾結起來的時候,反而會產生極大的系統風險。
這種模式最大的問題是非制度化,即這種委托機制不是由嚴格的、公開透明的制度確定并約束的,而是由灰色的不成文的約定維系著。凡是缺少制度保障的商業模式都是不可持續的。
探尋新模式
在國際小額信貸領域,除了小組信貸和個人信貸模式之外,還有一種叫“村銀行”的模式,也就是國內的農民合作社的互助資金業務,或農村資金互助社。
這是一種合作制的社區金融機構,其基本原則包括:社員是有共同關系的群體,比如同一個機構的雇員或同一個社區的居民。社員以入股方式共同所有、共同管理、共同分享;是“人合”而不是“資合”,因此采用一人一票的決策制度,民主管理;合作社以滿足會員需求為宗旨,本身不以營利為目的。
農村資金互助社這種信貸組織的優勢包括:在有限范圍內相互了解的人群中,信息是對稱的,信息成本低;熟人社會中有其信用關系,且通過民主管理形成參與式監督機制,可以降低風險和管理成本;合作社沒有對超額利潤的追求,可以用成本價格為社員提供最優惠的儲蓄和信貸服務;民主管理形成了嚴格明確的委托制度和治理結構;在農村土地對外流轉困難但村內流轉有效的現實下,農村合作社可以有效管理社員內部的信貸風險。
但目前我國在這個領域存在極大混亂,因為沒有法律和監管制度,很多人打著資金互助的旗號非法集資甚至詐騙,擾亂了真正的合作制互助金融業務的健康發展。
事實上,個人信用貸款只能針對農戶的日常生活及小本經營需要,無法滿足產業化的農場和農業企業的資金需求,需要另一種信貸模式存在,即產業鏈或供應鏈金融模式。
這種模式以產業上下游及周邊企業的交易關系及資金往來信息為基礎,評估借款人的資金需求和信用,然后進行授信。雖然往往還要輔之以動產抵押、應收賬款抵押等方式管理風險,但信息依舊是最基本的條件。
篇9
農業產業新格局呼喚鏈式金融服務
農業產業化在中國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形成了“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合作社+農戶”等多種模式,意味著我國農業經濟已經逐步向高度市場化的商業農業轉型。農業生產方式實現企業化經營,農產品產前、產中和產后實現一體化發展;農業生產要素開始重新配置,資本、技術等要素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在農業家庭經營基本制度下,一些農戶突破原有的土地規模限制或者市場約束,成長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他們發展成為專業大戶或建立家庭農場,或者自發聯合組建專業合作社,與農業龍頭企業建立持久而緊密的聯系,逐步融入農業產業鏈條中,有效地提高了農業組織化、一體化程度及農業競爭力。據農業部資料顯示,2013年末,以龍頭企業為主的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33萬多個,輻射帶動全國40%以上的農戶和60%以上的生產基地。其中,龍頭企業12萬多家,其所提供農產品占市場供應量的1/3,占主要城市菜籃子產品供給的2/3以上。截至2013年底,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95.07萬家,實有成員7221萬戶,占農戶總數的27.8%。
農業產業化發展及其所帶來的農業經營方式、資源配置方式的轉變對傳統農村金融供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亟需農村金融機構通過突破傳統的思維模式,深度參與農業產業化進程,尋求農業產業化發展與農村金融深化的良性互動。基于農業產業鏈進行綜合金融服務將會成為適應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提升農村金融服務質效的一種新思路。
農業產業鏈金融就是從產業鏈的整體效益出發,依托于產業鏈形成的利益聯結機制,以生產最終產品的龍頭企業為核心,將金融服務延伸至龍頭企業的上游和下游生產者。農業產業鏈金融通過遵循現金流動規律,繞開抵押物障礙,為農業產業鏈每一環節、每一主體提供充分的金融服務。
農業產業鏈金融創新的意義或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為探索金融與產業的有機融合提供新模式。解決我國農村金融長期以來存在的供給與需求“雙不足”的困境,銀行必須突破單體授信和過分依賴抵押擔保的傳統信貸模式,農業產業鏈金融就為產融良性互動提供了一個新視角。二是為解決“三農”及小微企業抵押擔保難提供新思路。金融資源在產業鏈上的配置極不均衡,農業產業鏈金融就是銀行通過“借力”農業龍頭企業,有效地整合產業鏈上的各類信用信息資源,解決農村金融信息高成本問題和抵押物障礙,為解決“三農”和小微企業融資難提供了新思路。實踐中,農村金融機構基于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戶的交易記錄為農戶進行直接授信,農村金融機構采用由龍頭企業直接為上下游客戶提供信用擔保,或者基于應收賬款、倉單進行質押,都是不同于傳統農村金融模式的探索。三是為農村金融服務轉型提供新抓手。農業產業鏈金融要求銀行必須對農業產業鏈進行深入透徹的理解,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戶及其現金流,基于持久合作的經營理念,設計適合的金融產品或工具。農業產業鏈金融不僅涉及營銷端,還需要配套的組織架構、業務流程、風險管理和考核機制,可以成為推動機構流程再造和管理精細化建設的有效抓手。
農業產業鏈金融新探索
產業鏈金融在工業領域運用得相對成熟,主要集中在鋼鐵、汽車、能源、路橋等有限的行業。將產業鏈金融模式移植到農業領域,雖然原理適用,但受農業產業特性的影響,需要因地制宜,靈活創新。
大型銀行在農業產業鏈金融創新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資金實力強、產品研發能力強、金融工具豐富、風險防控能力強、不受跨區域經營限制等。中國農業銀行在農業產業鏈金融方面的成果最為豐富,他們結合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不同階段,探索出了園區主導型、政府主導型和核心企業主導型三種模式。郵政儲蓄銀行與大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合作,積極探索核心企業主導型的農業產業鏈金融創新,成效顯著。
股份制銀行或迫于競爭壓力或出于拓展自身的競爭優勢的需要也開始試水產業鏈金融。民生銀行是產業鏈金融最忠實的實踐者,著眼于在房地產、石材、石化等領域提供全產業鏈融資方案,既服務好核心企業,又服務好上下游小微企業,在農業領域也有積極實踐。龍江銀行通過整合各類資源,依托中糧集團,探索了農業產業鏈金融的“五里明”模式,推出了“惠農鏈”融資產品。近日,浦發銀行也推出現代農業全產業鏈金融服務方案,依托“1-2-3”立體服務體系,借助依托專業機構、專業服務機制,打造“從田間到舌尖”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金融服務模式。
一些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也開始覺醒,主動融入農業產業化進程,探索農業產業鏈金融服務創新。2013年5月,浙江銀監局在轄內開始啟動農業產業鏈金融服務試點工作,首批13家機構,第二批14家機構。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形成了六種特色的農業產業鏈金融服務模式:一是按照服務模式不同,分為核心企業帶動型和非核心企業帶動型;二是按照風控技術不同,分為動產擔保模式和信用擔保模式;三是按照服務對象不同,分為小產業鏈金融服務模式和跨區域產業鏈金融服務模式。
農業產業鏈金融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真正落地,需要金融機構俯下身子,深耕農村金融市場。浙江銀監局農業產業鏈金融服務試點工作負責人認為,推進農業產業鏈金融,離不開構建多元化、特色化的產品體系、項目合作平臺和業務保障體系。
構建產品體系首先需要對產業進行深度研究,厘清產業鏈起止點、生產流程、關聯環節、主體結構,掌握現金流、物流、信息流活動特征,并著重分析各個節點的金融需求。在此基礎上,著力研發農業產業鏈的基礎融資產品體系和綜合產品體系。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搭建項目合作平臺,對產業鏈金融產品進行組合運用,打造定制化、綜合性行業金融服務解決方案。與此同時,要加強對已立項項目實施全流程風險管理。包括:為融資主體開設專用賬戶,運用結算工具,實行進出臺賬登記等方式嚴格控制資金活動。要求融資主體按約定規則詳細披露生產信息及財務信息,并建立相應的信息采集、挖掘及交叉驗證機制,準確了解各主體的真實生產經營狀況及變化趨勢等。業務保障體系建設包括建立制度與組織保障和動態信用管理體系、探索使用農業小微貸技術及信息科技輔助技術、主動整合各類社會資源。
理念轉變是根本
從實踐看,銀行業金融機構已經開始意識到推進農業產業鏈金融服務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但發展程度參差不齊。在實際推進中,需要從理念認識和技術操作兩個層面對農業產業鏈金融有總體把握,同時,還要注重農業產業鏈金融創新的綜合性和靈活性。
浙江銀監局辦公室的《關于開展轄內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農業產業鏈金融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農業產業鏈金融的核心要義主要有五點:一是立足當地、有序延伸;二是聚焦價值、整合資源;三是掌握核心、因勢利導;四是鎖定預期、現金為王;五是封閉運作、信息共享。從銀行角度看,尚需在以下四個方面深入理解農業產業鏈金融的核心與實質:一是農業產業鏈金融不是某種產品,而是尋求滿足農業產業鏈內部各參與主體融資需求的金融組合;二是農業產業鏈內部各主體間的商業交易產生的商業信用可以為銀行所用,有效地放大銀行信用;三是銀行基于核心企業的資源整合功能為產業鏈各個主體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四是銀行基于農業產業鏈中信息流、資金流及物流進行信貸產品設計和金融服務創新。
農業產業鏈金融是一種以系統觀為指導的思維方式的創新。它要求農村金融機構突破傳統思維方式的禁錮,充分利用產業鏈各主體之間內在的資金流、信息流、物流關系,深度理解客戶的業務,整合或放大客戶的信用,減少信息不對稱。浙江銀監局副局長袁亞敏結合浙江銀監局在轄內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中推行農業產業鏈金融的實踐,認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跳出傳統信貸套路,在“三個轉換”上下大工夫:將個體視角轉換為產業視角,將抵押擔保轉化為第一還款來源,從以銀行為中心轉換為以客戶為中心。
農業產業鏈金融創新具有系統性、復雜性、個性化特征,要求農村金融機構具備足夠的能力對農業產業鏈金融項目實施全流程的風險管理。同時,要求實施機構充分認識農業產業鏈金融創新面臨的風險和障礙。首先,要對農業產業鏈自身固有的結構缺陷有充分的認識。農業產業鏈結構復雜,關聯性較高,不確定性因素多,生產經營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市場因素的影響。由于缺乏相應的管理工具,銀行對農業產業鏈信用風險的監測、預警、評估、預防難度較大。其次,農業產業鏈金融創新對金融機構風險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由于農業產業鏈具有差異化特征,金融機構必須協調各參與主體之間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這就對金融機構資源整合能力、項目協調能力、風險控制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要預估農業產業鏈金融創新尚存在制度障礙。農業產業化必然伴隨土地流轉,而目前我國農業用地的產權關系復雜,農業用地的流轉方式和程序缺乏法律依據、土地確權及評估機制,產權市場流轉機制尚不健全,導致抵押難、變現難,嚴重阻礙了農業產業鏈金融創新的發展。與此同時,政府擔保尚未形成退出機制,也是阻礙農業產業鏈金融可持續性的重要因素。
農業產業鏈金融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雖然在推進農業產業鏈金融服務的過程中面臨不少的困難,如農業產業鏈組織松散、鏈條短小、核心企業合作意愿不強、產品創新能力不強等。但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管理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時代洪流滾滾,唯有順勢而為,積極融入農業產業化進程中,尋找適合自身的產業鏈融資模式,才能守住和拓展自身生存和發展的一片天地。
農業產業鏈金融要求銀行必須對農業產業鏈進行深入透徹的理解,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戶及其現金流,基于持久合作的經營理念,設計適合的金融產品或工具。
篇10
一、成立全國首家縣級農交所
作為農村金融改革的創新之舉,東海縣掛牌成立了“東海縣農村產權交易所”,為政府出資的非營利性企業法人,填補了全國縣級無農交所的空白。農交所主要為農村及涉農各類產權流轉交易提供場所、信息、組織交易等服務,對交易行為進行鑒證。該所交易的產權細分為農村土地承包權、集體經濟組織“四荒地”使用權、農業生產性設施使用權等10大類。組建農村產權交易所,初衷是為了規范村級集體“三資”管理。縣委農工辦主任馬廣良介紹說,此舉可杜絕村級集體資產的流失和干部腐敗。同時,可實現農村靜態資源向可交易的資產流動,提升資源價值,增加集體收入,帶動農民增收。當年10月,東海縣又在駝峰鄉等23個鄉鎮(場)成立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標志著全縣將通過“無償化”、“一站式”的管理服務,解決農村產權交易中出現的不看重農民主體地位、強迫交易、費用過低、不依法而為等問題,推進農村產權有序流轉,保障農民合法權益。在該縣山左口鄉南古寨村,有一處很不起眼的荒山地,由于土層平均只有十幾厘米厚,多年來種什么都沒有好收成。2012年10月26日,經過7天的公示,在山左口鄉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對該荒山使用權進行公開拍賣,起初底價是每年每畝550元,經農交所根據實際的市場價值,最后定在每年每畝600元,采用暗底暗標。經過三輪的角逐,投標人最終以每年每畝630元的價格中標。由于使用權出讓期限為50年,村里一次就收現金441000元,成為最錢的荒山地。今年,東海縣農村產權交易所又被賦予了更多的改革創新試驗功能。由縣農村產權交易所出具的鑒證書,可直接到縣信用社抵押貸款,金融機構根據鑒證書確定的交易金額按比例發放貸款,即便發生壞賬,可以通過再交易收回。這標志著東海縣在推進農村產權改革創新上開了先河。據統計,從去年正常運行到目前,在先后建立的各鄉鎮產權交易中心配合下,農村產權交易所累計完成各類農村產權交易603件,成交金額達9000多萬元,有效實現了農村集體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二、成立農民資金互助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