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課堂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0 04:28: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思品課堂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思品課堂論文

篇1

我的體會有以下幾點。

一、品德培養,回歸生活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為歸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思想品德課堂原本是一個被師生所共同擁有的生活世界,體現著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然而,我們的思想品德課堂卻過于理性化,片面強調道德觀念的灌輸和道德行為的訓練,忽視了學生自由自覺的活動,疏離了學生的現實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目標的達成。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而生活又是細節合成的。所以,構建生活的課堂,注重細節,對師生關系、課程教材、教學活動進行的意義重大,是深化思想品德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關注生活,細節入手

在教學中我發現有的學生愛關注身邊的“壞人壞事”:某某罵我打我了,某某洗手沒關水龍頭……但是他們不會發現某某幫同學關掉了水龍頭,某某安慰了同學、照顧了同學……孩子們不會發現身邊的好事,不會尋找身邊的快樂。于是,我針對這個現象開展了“分享快樂”的活動,讓孩子們把自己身邊發現的能夠帶給大家快樂的事情講給全班同學聽,大家在分享快樂的同時也知道和了解了身邊同學的優點和長處,每個同學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和快樂。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們樂在其中。有幾次沒有分享快樂,他們就追著問我和提醒我:“老師,今天什么時候分享快樂啊?”“老師,今天還沒分享快樂呢!”……

三、以身作則,細節導行

篇2

以生為本這是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的要求,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努力深入學生,了解學生的需求、興趣、愛好,備課、上課、作業都要研究學生,問題與策略并重,努力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學生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有哪些困難,可以有什么樣的策略和措施幫助學生,什么時候提供幫助,這些都需要教師有充分的預設。教師要尊重和承認學生的差異,允許和欣賞學生不同的愛好和不同的觀點。同時教師也應該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標準。課堂內容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原則,課堂教學中要充分信任學生、欣賞學生、鼓勵學生,要看到每個學生的優勢和長處,對學生的進步和成長,哪怕是很微小的,也要不加吝嗇地給予鼓勵和表揚。這樣,不僅可以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也能很好地提升課堂效率。

二、明確目標要求,合理優化教學內容

高效課堂有賴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師不僅要研究學生,也要正確把握教學目標和要求。不僅要達成課程標準中的目標和要求,而且要將目標與時俱進,與生俱進,師生可以一起共同制定學習目標,學生想要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可以師生共同來確定,這樣就能有效提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學會創造性整合教材,圍繞目標、圍繞學生的需要,大膽地對教材進行取舍,重新編排,努力將教學內容情景化、生活化、趣味化,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三、注重體驗,科學活動,有效互動

體驗式教學能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通過自身的體驗也能提升學習效率。在課堂教學中應采用開放式體驗教學(即教學內容開放,教學方式開放,教學過程開放),給學生以盡量多的體驗機會,為此,就要求在教學中創設不同的情境進行充分的師生互動,有效交流。在實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往往出現活動過于頻繁,目的不明,效果低下等現象,筆者認為,提升課堂有效性,必須提升課堂活動的科學性、有效性。為此,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課堂活動的組織要方便快捷。一般小組的劃分應以前后座自然組合為宜,每組要有指定的組長,負責召集、指揮。要有專人負責記錄、匯報學習成果,各項分工要定期輪換,讓每個學生都能有鍛煉的機會。第二,活動的內容要精心選擇。課堂活動要圍繞本節課的重難點來開展,要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解決一節課的重難點,要力圖避免零碎、簡答等膚淺的活動,非課程性的游戲也應該少用。第三,控制活動的時間,過程要完整。一次有效的學習活動必須有5~8分鐘,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效率。活動要有收獲或問題的發現,有共享交流,各組可以輪流交流,教師要適時予以評價,不能當堂完成的課后要及時與學生交流,促進師生共享。第四,活動中要有指導。一方面,課堂活動中教師要充分放權,信任學生,相信學生能夠很好地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教師在活動中要隨時修正活動中的偏離目標的現象,方法思路的指點,活動交流中針對意見分歧,要協調互補融合,形成共享。

四、開發多樣化的課程資源。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不僅是教學手段的變革,而且也是新的教學思維的轉變,他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對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起著重大作用。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內容相對乏味枯燥的課程,合理利用多媒體,將教學內容與圖片、視頻、動畫等結合起來。將多種資源整合到課堂教學中,一方面,能為師生提供互動的平臺,有更多的時間給學生思考、討論,另一方面,也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聯系生活,聯系社會,課堂的有效性必然有所提升。但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過多地依賴多媒體,放棄了教師課堂的主導地位,對此,廣大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多媒體只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多媒體課件中顯示的內容不能代替教師課堂中講授的內容,要堅持以師生互動、教師的主導為主。

五、轉變評價方式,注重評價的激勵功用

篇3

關鍵詞:思想品德;課堂討論;問題;對策

長期以來,教師在組織初中學生進行課堂討論教學時,有好多困惑,也很難把握好尺度,在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與摸索,對于初中思想品德課課堂討論教學有一些自己的體會,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和教研實踐,談談初中思想品德課堂討論教學存在的幾個問題及其對策。

一、改變學生被動參與課堂討論的情況,提高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在開展課堂討論的時候,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況:在小組活動中尖子生代表小組回答的情況較多,而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是在觀望,被動地接受別人的觀點,不會主動地參與到課堂討論學習中來。有些教師只關注小組的學習結果,不關注學習過程和個人的學習情況,導致多數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對于課堂討論缺乏積極性。

針對這些情況,教師要采取相應的對策。教師要放低姿態,和同學搞好關系,用自己的親和力,充分調動各小組成員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針對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評價時,多用肯定性、激勵性語言和手段。如,可以采用加分、小獎品等多種有效手段,使學生覺得課堂討論教學不但“好玩”,還會收獲“戰利品”。這樣就會充分調動學生討論和發言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改變教師點撥的隨意性,保障課堂討論教學的順利開展

在進行課堂討論教學中,有些教師往往只管放線釣魚,不管收網總結。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點撥隨意性很大,不給予學生理性的點撥。如,某老師在教學《學會調控情緒》這一內容時,讓學生討論“情緒對生活影響”的實例,小組討論二、三分鐘后,讓學生個人發言了事。課堂討論教學在這里成了活躍課堂氣氛的輔助手段,成了作秀的表演,并不體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發言,給予適當的、理性的點撥與引導,課堂討論教學就難以順利開展。

為此,教師要努力創造條件并想出對策。針對有的學生反應較慢,表達跟不上節奏,羞于開口的情況,要給那些平時不善言談的學生留有獨立思考、大膽發言的時間與空間,關鍵是要有適當的點撥。

例如,在上初中《挫折面前也從容》這一內容時,教師不妨讓學生討論兩個問題:(1)挫折感來自哪些原因?(2)怎么克服它們?由于問題有一定難度,可以先讓學生單獨思考幾分鐘,然后再分組交流。在單獨思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來到幾個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身邊,或是深入到具體的小組中去,給予他們適當的指導。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把握了回答的正確思路,在隨后的小組討論中,自然就心中有數,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三、改變分組簡單化,保證課堂討論教學的有效性

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最常見的分組是按座位前后自然分成四人小組,座位的編排往往又是按學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定的。這樣分組雖然開展小組活動簡便易行,但人員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優勢互補、相互促進,更談不上課堂討論教學的有效性。

針對這一問題,教師要想出相應的對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性、基礎等方面的因素進行優化組合,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把每6人分一組,選出組長。組長負責組織討論、交流、記錄、匯報、檢查作業等工作,課后充當“小老師”,幫助教師指導組員改錯,為他們講解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各個小組比學習、比紀律、比成果……這樣既激起了學習的興趣,又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還可以給每一位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發言機會,使他們得以面對面地進行交流,也能對照自己的情況去幫助別人,優化自己的方法。

四、改變討論問題設置的隨意性,保證課堂討論問題設置的科學性

有些教師,在設置課堂討論問題的時候,隨意性很大,問題設置缺乏科學性。在教學中,教師設置的討論問題不能太淺顯。一些問題,學生一看就知道答案,或是答案就在教材中明顯標注的,這樣的問題進行課堂討論,看似學生非常“活躍”,其實學生的思維是僵死的,沒有得到鍛煉,造成了課堂教學的“虛假繁榮”;有時老師設置的問題太綜合、深奧,學生看到問題,有一種“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的感覺。如,有個教師在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一框內容時,給學生出了這樣一個討論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與落實科學發展觀之間有什么聯系?”就剛剛接觸這部分內容的學生來說,不但對科學發展觀缺乏了解,在這種情況下,讓學生去討論“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與落實科學發展觀之間的內在聯系”,無疑是難為學生,結果是“蘿卜炒蘿卜,最終還是蘿卜”,課堂討論教學就會毫無效果。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準備討論問題,保證問題設置的科學性。教師對學生討論的問題要深層次的思考,從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出發,按照“最近發展區”理論,在學生認知的盲點、疑點、模糊點和發散點處設置問題,問題的設置要適中,既不能過于膚淺,失去討論的意義,也不能過于深奧,讓學生望而卻步,使課堂討論教學失去真正的意義。只有科學地設置討論問題,充分發掘學生的能力,才能使課堂討論教學妙筆生花。

篇4

深入領會新課改的精神,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大膽改進教學方法、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創新的思路和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把課改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思品課堂教學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組織本組教師不斷學習探求新的教育觀念和教育理論,提高本學科的教學質量。

二、思路及目標:

1.積極開展“讀書活動”,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和自身素質。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教學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將會不斷出現,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學習,及時充電,跟上時代的步伐。本學期要積極開展靈活多樣的讀書活動,在學習方法上要做到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要求教師本學期閱讀教育理論書籍名著1本,要求有讀書評論或讀后感;每月組織教師參加讀書心得交流。

2.繼續開展說課、聽課、評課活動。

認真做好教學常規工作,抓好備課、上課、作業、輔導、檢測等環節。開展年輕教師課堂研討課,骨干教師示范課活動,以推動全組成員認真鉆研教材,集思廣益,取長補短。

3.積極參加各類競賽活動,爭取榜上有名。

認真撰寫教學論文、教學案例,參加教研室評比。

4、加強聽課和教學經驗的總結,開展互相聽課、評課活動。

5、配合教導處,要求教師做到認真備課、上好每一堂課、作業認真批改、課后精心輔導。著力提高課堂效率,向45分鐘要質量;要面向全體學生,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

6、圍繞學校課題,結合本學科實際,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好課例活動,有質量地完成說課稿、設計和反思案例。

7、制作教研組網頁,收集、保存各類資料,做到教研組成員資料共享。組內教師利用課余時間收集思品材料,制作課件,建立思品課件資源庫,為以后的教學工作提供方便。

三、分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制訂教學進度計劃,教研組工作計劃;建立課程資源庫。組織教師讀書,并舉辦讀書心得交流會。

十月份:積極參加主題研究階段性課例研討活動。初二思品公開課、教材分析

十一月份:繼續充實課程資源庫。組織教師寫理論問題的思考隨筆。初一思品公開課、教材分析。

篇5

一、思想品德課教學應是學校德育管理的重要成員

1.制定思想品德課教育教學計劃。在開學初,學校德育領導小組召開政教主任、班主任、團總支書記、思品教師聯席會議,根據思品課《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思想品德課的課程內容,針對學生的思想實際和學校本學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定教育教學計劃。計劃包括:本學期德育工作的重點和中心;思想品德課哪些內容作為本學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內容;思想品德課怎樣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地進行教學,向學生提出哪些行為要求;思品課教師、班主任、共青團組織,共同開展哪些教育活動?內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誰牽頭組織?等。這種教育教學管理體制,有利于發揮思想思品課在學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學校整個德育工作的開展。

2.學校德育領導小組負責監督教育教學計劃的實施,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共同搞好學校德育工作。

二、思品課教學應重視學生道德情感的激發和培養

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道德情感培養,實施情感教育必須著眼于教學整體效益的提高,并站在教育目標的高度上來認識其意義和價值。在教學中對學生道德情感的培養和教育應是教師有目的地依據《課程標準》、教材,通過一定的教育教學手段,使學生產生和形成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各種道德情感,并使之養成穩定、良好的情感品質的教育過程。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課應當以促進學生知、情、意、行協調發展,達到教學整體的效益為目的,并力圖體現道德情感教育的價值,對學生道德情感進行定向培養。

第一,貫徹“知”“情”互動原理。在培養學生道德情感時,認知目標與情感目標可互為實現的手段,也就是達到我們常說的“情理交融”的教學效果。

第二,充分發揮道德情境的效應。學生的道德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設置具有教育意義的道德情境,能有效地使學生“觸景生情”。

第三,啟發學生自主體驗,多方感受。在教學中,使學生多方體驗和感受,才能為其道德情感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提供契機。

第四,注重教師情感的主導作用。

三、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與課外教育活動相結合

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與課外教育活動相結合的教學結構形式,是把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與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撰寫小論文、專題講演會、英模報告會等實踐教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地對學生進行“知行統一”教育的教學結構形式。

1.組織學生搞社會調查,參加社會實踐。教師組織學生到社會做調查,是培養學生觀察和分析能力,培養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思想政治課授課之前或授課之后,師生堅持向社會做調查,了解社會生活實際。把調查上來的材料運用于課堂,進行理論聯系實際教學,這樣做有利于教師講清知識理論,學生弄懂理論知識,同時培養了學生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及參加社會實踐的能力。

2.組織學生撰寫政治小論文,召開小論文宣讀會。學生撰寫政治小論文,是促進學生知識、能力、覺悟三統一的重要一環。學生撰寫政治小論文和宣讀小論文的過程,就是學生運用思想政治課學到的理論、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寫作及表達能力。

3.上好思想品德活動課。思想政治活動課是德育的一種教育活動形式,它是圍繞思想政治課的有關內容或在思想政治課的理論、觀點指導下開展的教育活動。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在學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須在搞好課堂教學的同時,適當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富有教育性的活動,如主題班會、講演會、辯論會、匯報會、知識競賽等活動。

四、建立適應新課程的新型思想品德課綜合評定制度

對思想品德課進行整體改革,充分發揮其在學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僅要在教材內容、教學管理體制、課堂教學結構、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而且,最重要的是必須在考試方法上進行改革,打破單一筆試、一張考卷定成績的考試制度。

1.理論知識考試評定。把每個學生期末考試分數作為一學期思品科的理論知識成績,然后根據這個成績做質量評價,90分以上為優,70分―89分為良,60分―69分為及格,59分以下為不及格。

2.行為表現考核評定。由思想品德課教師、班主任、班長、團書記、學生會干部組成評委會,根據行為要求及《成長守則》、《文明禮儀教程》等內容,制定行為表現考核標準。采取自評、互評、小組評、最后評委會總評的辦法,給學生評出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

篇6

關鍵詞:思想品德 課堂教學 培養 創造思維

新課程標準指出:“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社會的變化發展對人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品質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要求。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和學習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階段,處于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發展上得到有效幫助和正確引導。”而近幾年來,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入,許多老師深感初中思想品德課難上,現在的學生難教。學生的體會是思品課沒有新意,枯燥無味,這極大地影響思品課的教學效果,更難以實現思品課的智育和德育雙重功能。筆者認為作為思想品德教師,在新課改的形勢下,無論從教學方法上,還是教學思想、教學觀念上都應該深深反思,找出應對之策。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探討了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欲望,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

興趣是創造的動力,成功的先導。興趣是創新的啟動器,也是創新能力發展的必要條件,興趣會促使你產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會吸引你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創新活動中去,主動積極地追求、探索、想象和創造。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我們不妨創設情境教學,或者巧設疑問,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興趣來吸引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造,就要勤于積累各方面的素材,巧于設計問題、情境,善于駕馭語言技巧,將引人入勝的寓言,幽默的故事,生動活潑的奇聞趣事、漫畫、圖片等通過電化教學手段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去,讓學生每節課都有新鮮感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有可能帶著愉快、高漲的情緒去克服一切困難,執著地去探求。要鼓勵學生表現與眾不同的創見,提倡個性化發展,對學生提出的不合理的問題應采取寬容的態度,這種教學民主的思想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個性。在這方面,教師要善動腦子,肯動腦子,舍得下功夫,做課堂教學改革的有心人,采用有效方法的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激活課堂教學,進而改變學生對政治課不感興趣的狀況。學生愛學了,課堂活躍了,師生融洽了,成績提高了。可見,只要教師充分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去啟發誘導,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一定能使學生愛學習,促使學生產生創造意識。

二、巧妙設疑,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學實質上就是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教師在課堂上巧妙地提出問題,有了疑問,學生就會積極思考,這時教師就要承擔授業、解惑的責任了。先讓學生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通過引導,激勵學生去尋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當學生得到成功喜悅的同時,創造思維能力也得到發展。要鼓勵學生質疑,向教師提問題,要學要問,學問學問,有問才有學,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而不是單純地被動地思考教師提出的各種問題。教師質疑和學生提問,不僅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而且會增強教學效果。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教師要結合社會實際和學生自身的認識情況,通過質疑來讓學生思考問題,允許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恰恰是這些問題反映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所謂方法和學習需求,解決好這些問題正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最佳教育點。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尊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調整講課程序,引導學生在解決自身問題的同時,把握好教材的內容。

三、拓展教學視野,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中組織興趣活動與小論文比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性不足的缺陷。興趣活動可以就一門課的內容來組織。興趣活動小組可以是長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小論文比賽是就大家所關心的某個社會熱點問題開展的論文比賽。論文比賽要有計劃、有安排,包括比賽次數、比賽內容、比賽形式等都應納入教師的教學工作計劃。教師對學生的論文比賽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包括課題選擇和設計的方法、資料收集的方法、資料整理和研究的方法、論文撰寫與修改的方法等方面都要給學生必要的指導和幫助。興趣活動和小論文比賽的作用:一是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和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思想品德教學內容的理解,將所學的內容運用于實際生活;二是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分析認識社會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受到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三是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增進同學間和師生間的團結和友誼。興趣活動和論文比賽的組織簡單易行,值得每一個思想品德教師積極組織和開展。這樣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創造思維的健康發展。

四、重視實踐,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目前很多學生認為學習思想品德課沒有用,學習是為了應付考試,為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學習的目的性、重要性教育,授課時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學用結合的原則,向學生闡述與思想品德內容有關的當前國際國內熱點問題,引進黨的方針政策;引進我國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材料、新觀點、新問題;引進社會生活中的軼聞趣事,不斷擴大學生的視野,用新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像教育家贊可夫所說的,要把沸騰的生活“請進”課堂來,讓“大社會”走進“小課堂”。例如講授“祖國統一”時,我為學生補充近幾年勢力分裂祖國的一系列活動,以及我國《國家法》的制定時事材料,引導學生分析活動的本質。實踐是認識的第一源泉,新課程強調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注重學生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活動,這將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的理性思維提升到一定高度。

總之,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和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我們應努力追求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知識經濟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多種方式;興趣;啟發;引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024-01

正所謂“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把課教活了”,對于思品學科來說,由于理論性比較強,對學生來說不易理解、不感興趣。因此,使思品課堂教學“活”起來,是有效實施思品課堂教學的關鍵。那么,在初中思品課教學中,怎樣才能讓課堂教學“活”起來呢?作為政治課教師,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我們應該選擇更適合的方法來展開教學,把枯燥的理論講解得生動起來,以提高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本人在教學中采用了如下幾種方法:

一、穿插史料和時政講解,激發學生興趣

初中學生由于年齡、閱歷、知識基礎等諸多因素的制約,更樂于從生動、形象的事例中接受教育。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生動、典型的歷史事件或最新時政資料啟發學生,講解思想政治課。例如,我在講解“霸權主義不得人心”一節時,就引用了“事件”“美國對我國南海領域的關涉事件”以及一些恐怖事件等,來調動學生興趣,講解霸權主義是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要根源。

二、啟發式提問,引導學生思維

提問的巧妙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思維、發展智力都具有積極作用。提問的方式多種多樣。如誘導式、過渡式、情境式、反問式等等,但無論哪種提問方式都要圍繞材料的中心、重點、難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而靈活運用。否則,就難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教學效果當然也不佳。例如,我在講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必經階段”時,首先提問:“衡量社會進步的主要標準是什么?”學生會回答,“看這種生產關系是否與當時的生產力相適應”,然后再提問:“如果適應或不適應會有什么結果?”引導學生回答“促進或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再提問:“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種生產關系是否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結合我國現在的發展成就談這一現象,我們都能清楚地知道我國生產力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由此,學生會回答“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因此,學生很快就理解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必經階段。這樣由淺入深,由舊知識到新知識,層層設問,環環相扣,把新舊知識內在地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在分析理解問題的基礎上得出正確結論,而且過渡自然,巧妙得體,教學效果甚佳。

三、圖表法講解,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圖表法具有直觀、簡明、清晰之特點,用它可以將復雜、抽象的教學理論加以形象化、條理化。一般情況下,導人新課、講授新課、課堂小結、作業練習和舊課復習等各個環節都可利用圖示法來組織課堂教學。例如,我在教授資本主義三次科技革命時,用圖表總結如下:

學生根據表格的提示很容易就掌握了本節內容。教學實踐證明,利用圖示作為啟發手段,不僅在方法上簡便易行、直觀形象,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劑學生的“胃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增強教學效果,加深學生對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的理解、記憶,提高學生分析比較綜合概括的能力。

四、充分利用活動課,調動學生積極參與

篇8

【關鍵詞】思品教學;社會實踐活動;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1

《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提出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理念,強調課程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這就要求思品課必須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相結合。

一、社會實踐活動在思品課中的重要性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我們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讓他們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讓他們能做;解放孩子的時間,讓他們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傳統的思品課堂教學是教師按照"封閉式"的舊教學方式進行照本宣科,忽視了學生積極道德態度、道德能力和道德人格的培養和指導。有些學生把思品課只是作為"學習任務",甚至為應付考試而學。就這樣,擔負著從正面向學生"灌輸"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思想政治課并未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單靠課堂上的認知性思想品德教育,而忽視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的體驗與參與,這樣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同時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思想品德課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符合思想品德新課標的要求,也是進行素質教育的有效形式。只有把思品課教學從課內向課外延伸,把知識傳授和社會實踐相結合,把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間接經驗相統一,才會達到思品課教學的實效性,從而實現社會課的教育功能。現在人們已逐漸認識到德育社會實踐活動是提高思品課實效性的有效途徑之一。

在思品課中,道德內化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德育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實踐是情感形成和轉變的基礎.也是豐富情感的途徑和推動情感發展的動力。"實踐出真知",教育教學必須與實踐相結合。

思品課中的社會實踐較之其他學科的活動課有著更深刻的教育功能。它有利于提高思品課的實效性,有利于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對思品課提出的要求,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思品課的內容都是以我們的現實生活為例的,生活的過程就是道德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有教育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在進行思品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增加社會實踐內容。

二、思品教學中實施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效性

就當前思品課的實踐活動的開展狀況看,發現在其實施過程中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問題。一方面,全面開展活動的情況并不樂觀,尤其是農村學校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在開展活動的次數、范圍、效果等各方面都存在大量的問題。另一方面德育社會實踐活動與課堂教學無法結合起來,而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并沒有在活動中感悟,從而使情感無法得到升華。那么怎樣才能使社會實踐活動在思品教學中達到其實效性呢?

首先,在思品課教學中實施社會實踐要有明確的目標性。我們經常發現由于教師未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開展的活動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其次,實踐活動的形式應具有多樣性和趣味性的特點。在課堂內可以采用講故事、情感朗誦、角色游戲、小品表演、交流心得體會等形式,課外我們可以組織參觀訪問,參加社會實踐勞動,舉辦演講比賽、辯論會,寫小論文等各種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比如:在教學實踐中通過讓學生事先了解周圍熟悉的動植物種類及其生存環境,為《珍愛生命》的教學奠定基礎,讓他們了解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課后又通過讓學生調查一中生物的生存狀態,寫出自己的調查報告,這就是對《珍愛生命》的延伸。"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和聯系。"這些實踐活動,都把深刻的教育內容融入到生的有趣的課外活動之中,是在強化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塑造的基礎上,對學生的行為實踐提出明確而具體的要求。

再次,我們在思品課的實踐活動中,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來看,他們的表象帶有強烈的感彩,他們正處于從青春期向成年期過渡的時期,自主觀念增強,獨立意識強烈。在教學中可以適當運用以小組為單位的研究性、探索性、實踐性的學習模式,解決一些"德育問題",提高學生的自主程度。同時在實施整個活動中要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要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要著眼于學生的人格、人生態度的養成與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從而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拓展知識,提升自身素質。

最后,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教師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應當相應地提供活動建議,為學生提供學習材料,對學生的積極參與進行鼓勵,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質疑和爭論。同時教師還應幫助學生協調好任務分配,在實踐活動結束后還應及時做出總結和評價。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扮演的角色既不能放任學生自流,也不能代替學生完成活動。教師必須是適當地引導學生由"知"到"行"的轉化,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才能體現教學的實效性。

"課堂即是小社會,社會才是大課堂"。我們應該把思想品德教學從課堂延伸到社會中,把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有機結合,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結合起來,才符合實踐性教學原則,才會使思想品德教學更加充滿激情與活力,才能真正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性是思想品德課程的內在規定性,離開了學生的內心感悟和親身體驗,思想品德教育就只能是紙上談兵。只有讓學生充分投身于社會,在各種活動中參悟思品課的知識內涵,發揮自己的機智,展現自己的才能,才能引領中學生感悟人生的意義,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學會分清是非善惡,樹立責任意識和積極的生活態度,學習做負責任的公民,過有意義的生活,并且為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奠定思想基礎。

【參考文獻】

[1]陶行知:《創造的兒童教育》,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篇9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思路:

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努力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實施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意見》;根據省,市教研室和縣教育局20__年工作思路,圍繞"課程改革"這個中心工作,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加大教學管理,教學研究和教學評價的工作力度,發揮指導職能,強化服務意識,為鞏固我縣"創強"成果,順利實施新課程而努力工作.

二,工作要點和策略:

加強學習,更新觀念,積極穩妥地做好新課程實驗工作

課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創新,課程改革的全過程都需要不斷的學習.我們要結合新課程的實踐活動,幫助廣大教師樹立新型的教學觀,人才觀,評價觀和課程資源觀.

1)認真組織好第三次縣級學科培訓(分兩個階段進行).調整培訓模式,增強針對性和時效性,培養一批課改骨干力量.努力探索與教研,科研及校本培訓相結合的新模式.

2)研究和改進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教學常規和課堂教學評價.

3)召開課程改革實施工作專題研討會,組織"走進新課程,實踐新理念"的教師論壇活動.

4)試行《湖州市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與評價》方案.

5)積極探索和研究新課程理念下的考試內容,方式的改革和促進學生發展學業評價方案.

6)配合市,縣教育局,積極做好"省課改成果巡禮"的參展準備工作.

2,加強教學研究和教學管理工作

教學研究和教學管理是實踐性,指導性很強的工作.

1)完善一日集體調研制度.本學期在調研活動中將選擇有代表性的學校,幫助總結成功的經驗,并予以推廣

2)配合市教研室,加強對高中段教學的研究和指導工作.研究05年高考對策,收集,整理和研究新的高考信息及其措施,供學校,教師參考.

A)組織中學教研員對高中段學校進行集中教學調研(重點是昌碩高級中學);各科教研員根據各校學科的實際情況,經常到學校了解情況,指導,幫助高三教師搞好教學工作.

B)組織好高三"期末調研"考試,閱卷及分析工作.

C)重視高一,高二年級的教學指導工作.要與各校教師一起進行探討,切實加強對高一,高二年級的過程管理;組織好高一,高二"期末調研"考試,閱卷及分析工作,以保證高中段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3)加強對義務教育階段教學情況的調查和研究,根據新課程理念,做好義務教育階段教學管理的指導工作.做好中,小學教學質量抽測工作.

4)加強對學科教研活動質量的管理,為學校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A)本學期的各學科教研活動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主攻方向.通過活動切實促進教師業務提高,達到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合作探究的目的.

B)加強教研活動的策劃和運作.活動前要有充分準備,要有目的,有計劃,活動后要總結.

C)各學科教研員,要以課程改革為契機,認真組織好公開課,示范課,觀摩課,評議課和實驗課等多形式課型的交流,促進"課堂教學模式多樣化";"課堂教學內容個性化";"課堂時空拓展延伸化";"課堂教學手段現代化".

5)繼續加強初,高中學科教學質量動態評估辦法的研究和改進工作;改進音樂,美術,勞技等學科的測試辦法.配合督導室,基教科等科室做好中小學辦學水平評估工作.

6)組織中,小學教導(務)主任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研究教學管理,努力提高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

7)繼續重視全縣各校的教研組,備課組建設.使教研組,備課組團結協作,較好地發揮群體效能.加強校本教研,校本培訓,校本課程開發等的研究,指導和服務工作.各學科要建立和建好學科教學基地;各校教學要逐步形成學科教學特色.

8)科研向教研落實,教研向科研提升.積極做好省,市,縣三級教學教研系統課題的實施工作(申報,立項,過程管理和成果推廣),在學科教學科研上有所創新,有所突破,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服務.

9)加強對高中會考工作的領導,思想重視,操作規范,切實提高各會考學科的合格率,優良率,降低會考工作的差錯率.

3,加大教師培養的工作力度

課程改革順利進行的關鍵是有一支精良的師資隊伍.加強教師教育理論,教學業務的學習,努力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以適應課改新形勢的要求.

1)配合教育局做好"名師工程"的實施工作.

2)繼續做好對新教師的業務指導和教學常規管理工作.

3)對重點培養和指導對象,要按計劃搞好培養,指導活動.

4)建立,健全學科教師業務檔案.

5)各學科在教研活動中除要抓好教師的基本功訓練工作外,更要組織教師學習現代教學理論,樹立新的教學理念.認真組織好學科的各類評比活動.

6)繼續進行各級教學明星,教學能手,教壇新秀,骨干教師的觀摩課,示范課,送教上門等活動.

7)加強學科競賽輔導教師的培訓,加強學科競賽的組織,輔導和研究,爭取更好成績.

4,加強教研室自身建設,提高教研員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

教研室不論作為一個整體,還是到學科教研員個體,都必須具有良好的素質,才能提高教研工作的水平,才能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發揮指導作用.

1)組織教研員認真學習"十六大精神",自覺實踐"三個代表"

的重要思想,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質,教育理論水平和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自覺性.真正在學習,研究和指導服務上下力氣.

2)完善教研室內部管理制度及崗位工作目標,崗位考核等辦法,積極穩妥地進行內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本學期要完成幾個有質量的教學調研報告.

3)辦好《安吉教研》安排好每期內容,職責落實到人.

4)繼續關心和改善教研人員的工作條件,確保教研人員全身心投入教研工作.

5)加強教研室工作作風建設,密切與基層學校的聯系,強化服務意識.虛心聽取意見,進一步做好服務工作.三,20__學年第一學期教研活動安排

(八月份)

初中語文新教材培訓

初中科學新教材培訓

初中英語教研組長會議

中學政治教師理論學習

初中政治新課改培訓及調研工作

(九月份)

初,高中語文教研大組會議

高三語文高考總結分析會議

初中學校數學教研組長會議

高中數學教研組長會議

省初中數學優秀課評比

組織高中數學競賽輔導活動

召開初中科學,高中化學大組成員會

物理教研大組長會議,高三物理競賽

高中(各完中)英語教研組長會議

10,中英語聽課教研活動

11,高一與高二英語備課活動

12,初,高中歷史與社會教研大組會議

13,各完中歷史與社會教學調查

14,市初中思想政治優質課評比

15,傳達省高中勞技信息

16,縣中小學體育教研大組成員會議

17,布置中小學體育優質課評比事宜

18,新教師聽課(職教)

19,中小學成績統計分析表下發

20,全縣教科室主任會議

21,小學高段語文大組成員活動

22,組織召開小學低段語文大組成員

23,小學低段語文"重培"組活動

24,小數(高段)教研大組活動

25,小學常識大組活動

26,縣新課程備課活動(小學思品)

27,縣小學思品大組會議

(十月份)

1,初中語文學科青年教師閱讀能力競賽

2,高一語文教研活動

3,初,高中語文優質課評比

4,全國高中數學競賽

5,高一數學教師集體備課

初中數學新教材教學情況交流

高中數學優質課評比

市級初中自然青年教師業務素質比武推薦活動

高三化學20__高考試卷分析研討會

10,高一化學課堂教學質量評比

11,初中自然中考復習分析會

12,高一物理新教師優質課評選活動

13,高二新教材(英語)聽課教研活動

14,初中新課程教案評比(歷史與社會)

15,高中歷史教學片段評比

16,市地理學科論文評比

17,高三生物教研活動

18,總結03年度體育健康標準實施情況和布置下屆……

19,課堂教學指導(職教)

20,高中電腦課教研活動

21,教科研成果推廣

22,小學語文作文序列研究活動

23,小學語文參加全國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評比活動

24,小學語文第二冊新教材第二次培訓

25,小學數學,小學常識命題競賽

26,小學數學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觀摩活動

27,小學低段數學課標交流,討論(一)

28,小學思品培養對象活動

29,1—6年級思品命題競賽

30,小學英語聽課教研活動

(十一月份)

高二語文教研活動

高三數學教學研討會

初中數學課改研究小組活動

召開高二化學教學指導研討會

高三物理研討活動,初二自然研討活動

中學生英語能力初賽

高三英語教研活動

初中社會優質課評比

體育高考研討會

10,體育青年教師教法培訓(中,小學)

11,期中高三語文教學評價(職教)

12,初中電腦課教研活動

13,教科研活動一次(課題指導)

14,小學低段語文命題競賽文秘站版權所有

15,實踐新課程的論文評比(小學低段語文)

16,小學低段數學課標交流,討論(二)

17,一年級教師上課比賽(小學思品)

18,骨干教師外地學習(小學思品)

(十二月份)

中學數學優秀教研組評比

湖州市高二數學競賽

初三數學競賽

初中科學第三批培養對象會

高中綜合理科復習研討會

初中科學新教材第二次培訓

高二物理研討活動

中學生英語能力決賽

新課改評價研討會(歷史,社會)

10,高一歷史教師縣外教研活動

11,高二生物教研活動

12,生物優秀論文評比

13,中小學體育檢查輔導

14,職教語文教師公開課

15,教科研活動一次(課題結題)

16,承辦市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評比活動(小學語文)

17,小學高段語文第二批"重培"對象課堂教學匯報活動

18,小學4—6年級數學競賽

19,小學低段數學教案評比

20,小學電腦課教研活動

(05年一月份)

做好期末考試工作(物理)

《歷史與社會》教師教材教法競賽

篇10

一、突破課本課堂的束縛,拓展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創造的兒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思想;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學生的嘴巴,使他們能問;解放學生的空間,使他們能到大自然大社會里擴大知識和眼界,獲得豐富的學問;解放學生的時間,使他們有時間學一點他們渴望要學的知識,干一點他們高興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關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對當前中學思品課教學改革有很大的指導意義。目前,廣大思品教師仍以傳授課本知識為己任,把思品課學習應有的廣闊空間局限在課堂之內。因而教師要敢于突破課本課堂的束縛,樹立“大政治”的觀念,不僅指導學生學好教材,還要鼓勵學生多讀思品課外書籍,努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僅搞好課堂教學,還要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僅“傳道、授業、解惑”,還要鼓勵學生質疑好問,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新中考強調不拘泥于教學大綱,試題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滿足于課本知識的橫耕豎犁顯然是不夠的,應該對教材內容結構作大膽調整,不拘泥于對課本內容具體詳盡的講解,一些知識性內容放手讓學生自學,騰出時間補充相關的課外知識或選取有價值的能力型的熱點重點問題展開討論,啟迪思維。例如:初二法律常識開篇課——前言,讓學生弄清學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道理,不容易。我以書本第3頁漫畫“視而不見”作為切入點,啟發學生思考“視而不見”,反思“視而可見”,并提出問題:如此危險,此人是知險而行,還是不知其險呢?“視而不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反思:“視而可見”情境是怎樣的?又告訴我們什么道理?這樣的課堂教學既緊密聯系了學生的思想實際,又加強了學科與生活、社會的聯系,讓學生關心生存環境,關注社會焦點,體會知識的應用價值,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把握時代脈搏,緊跟時代步伐,是思品課教學的生命力所在。對此,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導學生閱讀各類書刊如《半月談》、《中學生時事報》、《時事》雜志等;二是每天讓學生收看《新聞》和《焦點訪談》,并作好摘記;三是開展社會調查,撰寫好思品小論文,進行全校評比。這樣,思想品德課教學逐步將小課堂與大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學習思品課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二、突破“一言堂和滿堂灌”教學模式,加強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的過程中是師生共同活動的雙向過程。在這種過程中,學生是主體。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姆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知識獲得過程的主動參與者。思想品德課要優化教學過程,必須改變單向灌輸,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因為這種教學模式沒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他們只是一個被動的受體,這樣的方法不但嚴重地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壓制了學生創造能力的開發,而且助長了學生的學習依賴性,阻礙了學生的素質的提高。?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我們在努力探索師生互動,以創新能力培養為主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把“備”的重點放在對學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方法指導上,把“教”的重點放在對學生分層要求、分類提高上,把“導”的重點放在學生心理、思維的疏導上,把“考”的重點放在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上。培養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啟發、引導學生善于把不同知識重新組合解決問題,善于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分析問題,開拓思維,大膽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等。?

三、突破試題答案的單一性,探索開放型試題,培養創新能力。

開放型試題一般以某個實際問題為切入點,在答題要求和答題設計上增加了多樣性和靈活性,以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樹立“一種意識”,即促進教學開放的意識,從原有的按既定角度途徑,讓學生去取得唯一答案轉變為要求學生積極置疑,大膽想象,獨立思考,各抒己見,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做到“三方面注重”:一是既關注問題的結論,又注重解決問題的途徑和過程;二是構建學生的知識結構網絡,從而把握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三是通過情境模擬、現實模擬等方法,構筑學生的綜合思維模型,樹立多學科、多角度、多側面的思維方式。在課堂教學的實踐操作上,我采用了“三類思路”:一是拋出“二難推理”,即引入辯論賽的做法,啟迪學生思維,鼓勵學生質疑,學會分析論證、歸納演繹,做到自圓其說。二是“主體嘗試探究”,引入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案例教學法,師生一起搜集、編寫、分析案例,讓學生主體參與,探究自己解決問題的獨特方案、多種方案或最佳方案。三是上好“熱點課”,講清熱點的內涵、形成、發展、知識聯系和學科內、學科間分析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