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政策范文
時間:2023-04-02 04:03: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外貿政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外貿政策;現狀;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F75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9646(2012)5-0032-02
一、我國外貿政策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自從我國加入WTO,我國的貿易實力正慢慢加強。我國是世界第一的貿易大國,但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的意識到,雖然我國是貿易大國,但并不是貿易強國,對外貿易中仍然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高速增長的背后存在著不小的隱憂。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7.3%,達到8593.7億美元,累計貿易順差為6.7億美元。在告別前2月份的貿易逆差后,3月份當月出現貿易順差。之前進口的突然擴大緣于中國政府調結構、促平衡的政策導向刺激,并非市場主導的結果。而經過短期的急劇增長后,進口增速逐漸回歸理性。
1.我國傳統消費品出口出現疲軟的狀態
傳統消費品的出口困境也反映在數字上:1-3月,我國外貿出口4300.2億美元,增長7.6%,但服裝、紡織品及鞋類產品的出口增速分別為3.9%,1.4%和2.8%,均低于總體出口水平。事實上,此類商品的出口之前已顯露出疲態,今年前兩個月甚至均出現出口負增長。據統計,1至2月,我國服裝、紡織品、鞋類和箱包出口分別下降了2.5%、2.6%、2.1%和12.1%。
2.加工貿易增速在放緩
一季度,我國一般貿易項下貿易逆差516.7億美元,擴大9.4%。同期,我國加工貿易項下貿易順差874億美元,擴大13.4%。其中,出口1960.7億美元,增長6.3%;進口1086.6億美元,增長1.2%。
數據顯示,加工貿易的出口增速并不快,但進口放慢了。這說明加工貿易順差的出現是由于加工貿易的進口放緩,而非加工貿易出口增長所致。盡管加工貿易延續此前大幅增長的可能性很小,但好的方面是,一季度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8.1%,加工貿易進出口增長4.4%,兩者差距正在縮小。
3.我國處于經濟增速放緩開始階段,人口紅利與制度紅利正在發生變化
我國正處在一個增速放緩的長周期的開始階段。最根本的驅動因素即人口紅利與制度紅利正在發生變化。從人口紅利來看,我國的生產者與消費者比例將在2~3年內出現拐點,考慮到農村富余勞動力已經大幅減少,未來可轉移的空間已經很小,拐點可能已經發生。從制度紅利來看,加入世貿組織帶來的效率紅利在消失。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已經由“十一五”期間的10%以上放緩到目前的8%附近。3月份出口環比增速企穩,但進口擴張顯著放緩。從外部環境來看,未來全球增長分化,美日經濟溫和增長,歐債危機雖有所緩解但歐洲經濟難免衰退,而且近期指標顯示歐洲經濟的下行風險加大。預計中國對歐洲出口未來一段時間內將維持同比個位數的低增長,加上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的滯后影響,將拖累整體出口增速在第二季度繼續放緩。但從季度走勢的領先指標看,美歐日制造業ISM加權指數已從2011年11月份49.7的低點回升,最近幾個月均維持在51左右,意味著出口增速在目前已經低位的水平繼續下降的空間不大,今年下半年甚至可能有小幅改善。
二、對我國外貿政策的建議。
1.提出“科技興貿”戰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
今年外經貿部提出“科技興貿”戰略,其核心是通過對科技的應用,以改善進出口結構、提高出口質量,增強我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科技興貿”戰略具有兩層含義:第一,促進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充分發揮高新技術產業的帶動作用。第二,將高新技術滲透到傳統產業中,提高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檔次及附加值,加快實現出口商品由目前的初級工業制成品為主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工業制成品為主的飛躍。
2.提高境內加工貿易層次,推動境外加工貿易發展
在我國外貿出口中,加工貿易比重最大,占到一半以上。90年代除了個別年份外,我國加工貿易出口一直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長率,為經濟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
(下轉第58頁)
(上接第32頁)
但是在加工貿易國際分工中,我國承擔的主要是技術水平較低的勞動密集型部分,與一般貿易相比,其利潤低、對外依賴度強,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小。前不久,國家經貿委副主任陳邦柱指出,我國加工貿易已到了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的階段,要引導加工貿易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3.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
市場多元化戰略就是要鞏固和拓展美、日、歐等傳統市場,開拓非洲、拉美、東歐和獨聯體等潛力巨大的市場。開展境外加工貿易是開拓拉美、非洲等市場的一個重要手段。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后,許多企業逐漸改變過去單一出口方向,開始全方位向國際市場進攻。
4.逐步開放服務貿易
隨著全球范圍的產業結構調整和各國服務市場的進一步開放,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與電子技術的發展,服務活動及其可貿易性進一步加強,服務貿易將日益發展和壯大,成為未來國際貿易增長的主要力量。一方面要收集研究不斷變化的進口方市場的相關技術法規、技術標準以及合格評定程序的相關信息,以便能夠及時調整生產。另一方面企業也要實施以質取勝戰略,加快技術進步步伐,比如通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
[1]郭波,都莉莉.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外貿政策戰略調整的契機[J].大連大學學報,2010,(02).
[2]徐大偉.我國外貿政策調整思路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0(17).
篇2
摘要:本文在對我國“出口創匯”經濟政策對產業布局影響的分析和物流行業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現狀分析的基礎上,重點討論了新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以及在新宏觀經濟政策下我國物流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關鍵詞:物流產業;物流網絡;產業結構調整;加工貿易;出口退稅
中圖分類號:F253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加工貿易和出口退稅政策一直是我國鼓勵企業產品出口、實現“出口創匯”、緩解我國外匯短缺的兩項主要對外政策。加工貿易是指由國外廠商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及產品設計方案,國內的生產廠家依據國外廠商的設計圖紙或貨樣進行加工裝配成成品后復運出境的一種對外貿易方式。出口產品退(免)稅,簡稱出口退稅,是指對出口產品退還其在國內生產和流通環節實際繳納的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和特別消費稅。出口退稅主要是通過退還出口產品的國內納稅款來平衡國內產品的稅收負擔,使本國產品以不含稅成本進入國際市場,與國外產品在同等條件下進行競爭,從而增強競爭能力,擴大出口創匯。加工貿易和出口退稅政策的實施為我國企業融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分工提供了有力保障,使我國形成了符合國際市場要求的制造業平臺。
一、對外貿易政策促使我國物流網絡形成東部沿海發達,中西部內陸落后的格局
改革開放初期,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交通條件、進出口通關環境、勞工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下,97%以上的加工貿易企業和大部分外向型生產制造企業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使得包含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經濟帶在內的東部沿海地區對外貿易型企業達到數十萬家。其對外加工貿易總額占到全國對外加工貿易總額的97.4%以上,東部地區物流量占全國物流總量六成以上。東部沿海地區高度發達的制造業為東部地區物流業的繁榮提供了最堅實的基礎和原動力。同時,東部地區發達的交通基礎設施也為本地區物流網絡的搭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因此,我國絕大部分物流節點設施,諸如物流園、物流中心、貨運場站等大部分設立在東部沿海地區,并以東部地區外向型生產制造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而在我國的中西部地區,由于受政策、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資源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其經濟發展速度、生產制造技術水平、企業規模等均落后于東部沿海地區,導致中西部地區在多方面遠遠落后于東部地區。以下就物流網絡建設、物流發展環境、物流效率、保稅物流業務等進行比較分析。
1、物流網絡建設
東部沿海地區依托于它的沿海區位優勢,在國內外生產制造的強大需求推動下,經過20多年的發展,基本完成了以港口碼頭、物流園區、物流中心、貨運場站等節點設施為核心,以發達的公路、鐵路、水路運輸線路為紐帶的多層次、全方位的物流網絡的搭建;中西部地區由于長期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相對遲緩。中部地區基本完成了交通網絡骨干線路的建設,各種類型的物流園區、物流中心、空港等結點設施業已規劃完畢,部分已經在建或建成。西部地區正大力修建交通基礎設施,物流網絡節點設施規劃尚在研究中。
2、物流發展環境
東部沿海地區市場秩序規范,國際化水平較高,生產制造企業物流外包意識較強,物流外包現象較為普遍,物流發展環境成熟;中西部內陸地區從外部引進的專業物流企業較少,大部分物流業務由當地傳統貨運企業承擔,仍以傳統的倉儲運輸服務為主,市場壟斷特征明顯,物流發展環境較差。
3、物流效率
東部沿海地區由于各種類型、規模的物流企業云集,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物流效率較高,基本可以滿足本地區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企業對有關國際國內物流運輸的需求;中西部地區受當地經濟總量和物流發展水平的制約,物流活動基本由本地區傳統的貨運企業,主要以提供本地區運輸、倉儲服務為主,綜合服務服務提供領域存在較為明顯的不足,流效率較低。
4、保稅物流業務
東部沿海地區已適應我國對外加工貿易的需要,形成了完整的保稅物流服務體系,可提供多種類型的保稅物流服務,保稅物流量很大;中西部內陸地區由于加工貿易企業很少,保稅物流量很小。
二、對外貿易政策的調整對我國未來物流業發展的影響
1、我國對外貿易政策的局限性
雖然在“出口創匯”政策的帶動下,我國出口加工型企業在近30年的改革開放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特別是加工貿易型企業的飛速發展,更為我國贏得了“世界工廠”的美譽。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外匯儲備的不斷增加,加工貿易型企業也不斷的暴露出其自身的不足:
(1)產品附加值不高。我國加工貿易仍處在國際產業價值鏈低端,加工環節主要集中在最終產品的組裝和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產,在核心技術、產品設計、軟件支持、關鍵零部件配套生產等領域缺乏競爭力。
(2)加工貿易區域發展不平衡。我國加工貿易主要集中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內陸地區由于其產業配套、運輸成本、物流效率、營商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尚未大范圍開展加工貿易。
(3)進出口貿易不平衡。近些年來,在我國對外加工貿易帶動下,我國進出口順差愈來愈大,導致了我國進出口貿易的不平衡,引起了諸多國際貿易爭端。
(4)原材料資源利用不足。長期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我國的資源有效利用率遠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為了保護環境,充分利用不可再生資源,必須促使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產品的附加價值,提高企業的資源利用率。
因此,為了優化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必須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產品出口,減少貿易摩擦,促進貿易平衡,緩解外貿順差過大帶來的突出矛盾,推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實現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對外貿易政策的調整對我國未來物流業發展的影響
(1) 對外貿易政策的變化
自2007年開始,我國針對“出口退稅”和“加工貿易”密集出臺一系列的具有針對性宏觀調控政策:
2007年7月1日 ,國家財政部和稅務總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調整了2268項涉及服裝、鞋帽、箱包、玩具、自行車、家具、皮革毛皮制品、羽毛制品、塑料、橡膠制品、風扇、摩托車等多種出口“強勁”的產品出口退稅稅率。
2007年7月23日商務部、海關總署了新一批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紡織紗線、布匹、家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共計1853個十位商品稅號,占全部海關商品編碼的15%。對列入限制類的商品將實行銀行保證金臺賬實轉管理。此次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政策調整,對東部和中西部地區實行差別政策:一是東部地區新設立的外貿企業,不予批準限制類商品加工貿易業務;二是中西部地區A類和B類加工貿易企業繼續實行銀行保證金臺賬空轉管理。
從以上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方向來看,政府在未來的規劃中將繼續加大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的政策力度,控制對外貿易順差過快增長,通過調整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和出口關稅政策,完善擴大進口的支持政策。積極增加進口,重點進口國內需要的資源類產品,鼓勵一般貿易以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進一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出口,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從而逐步實現我國經濟的增長由出口導向型向內需拉動型轉變。
但從國家對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實行經濟政策的差別對待,也可以看出國家期望引導加工貿易向中西部梯度轉移,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比較優勢明顯、區域特點鮮明的新的加工貿易區域發展格局。
因此,在未來中長期發展中,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必將立足于自身的科技優勢,人才優勢,向科技創新和貿易服務這兩個方向方面發展,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高科技產品研發、生產制造中心,經濟的發展將向技術創新和服務型方向發展。而中西部地區將發揮其人力、資源的比較優勢,逐漸承接東部地區的加工貿易及生產制造型企業,成為我國產品新的生產、組裝、制造基地,經濟的發展將向生產制造和加工貿易方向發展。
(2)對外貿易政策的調整對我國未來物流業發展的影響
在新的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帶動下,服務于生產制造企業的物流行業的發展戰略也必將隨著我國經濟產業布局的戰略調整而重新調整、我國物流網絡布局也必將伴隨我國生產制造產業的戰略轉移和重新布局而產生新的變化。我國物流產業正面臨著一個新的戰略機遇期,我國物流網絡體系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將顯現以下四個特點:
在物流網絡建設上,東部沿海地區將是我國未來的高科技產品的研發、制造中心。產品的科技含量、精密性、附加價值等將會有極大的提高。企業之間深層次的加工合作也將進一步增強。從而導致物流服務更趨向于靈敏化、及時化、準確化發展。因此東部沿海地區的物流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將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向覆蓋面更廣、貨物通過速度更快等方面完善發展,最終形成覆蓋全區的發達的成熟的物流網絡格局。中西部地區作為我國未來的生產制造基地和加工貿易中心,將依托本地區資源優勢和生產制造潛力,借鑒東部沿海的地區的物流網絡搭建經驗,大力發展本地區的物流網絡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的建設,形成較為科學合理的物流網絡格局。
在物流企業及服務方面,隨著東部沿海地區生產企業的轉型升級,經過激烈競爭后的物流市場將會形成以實力強大的綜合物流企業為主,以提供專業化的中小型物流企業為輔,形成結構合理、主次分明的格局,物流服務的綜合化和專業化特征明顯;同時,隨著中西部市場的不斷開拓、成熟、發展,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不斷進入中西部地區,其物流服務也由單一的運輸、倉儲向多元化、綜合物流服務等方向發展。
從物流發展環境上看,東部沿海地區由于經濟的高度發展,全球化、國際化水平愈來愈高,物流外包理念深入人心,物流外包服務將高度專業化并深入到生產企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中西部地區的生產企業也將隨著企業自身的發展和外部市場的競爭地需要而大力發展物流外包業務。
對保稅物流業務,由于加工貿易中心“西進”,東部沿海地區各主要港口和保稅物流節點設施將作為中西部地區保稅物流圓區、保稅物流中心的進口貨物暫存地,保稅業務逐漸以大進大出為主要特點。區域內的分撥配送業務將會大大減少;中西部地區保稅物流將會逐漸發展成熟,與東部地區港口、碼頭保稅物流園區/中心聯系日益密切,提供各種保稅物流服務。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隨著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生產制造中心、加工貿易中心“西進”的步伐逐漸完成,必然引起我國物流格局的大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我國加工貿易中心不斷西移,以加工貿易為依托的保稅物流業務也不斷向中西部地區延伸,最終將形成以中西部地區為核心,以東部沿海港口、保稅物流結點設施為起點的新的保稅物流體系。
②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的物流聯系將日益密切,中西部地區廣闊的物流市場將會逐漸的被充分地挖掘,東部地區以出口為主導的出口型物流服務體系逐漸轉向以進出口平衡為導向的物流服務體系,并立足于沿海、沿江等區位優勢,開展靈活多樣的國際物流業務。而我國中西部地區則借鑒東部沿海地區的先進經驗,逐漸建立起以服務于加工貿易的物流配送體系。
③東部地區的物流貨運品類將以產成品和零部件的出口,以原材料、資源性產品的進口為主,中西部地區主要以區域內資源型產品、半成品和零部件的運輸和倉儲為主要特色,生產制造企業間的物流量將極大地提高。
④東部地區逐漸成為中西部地區對外出口的通道,本區域內的物流量逐漸下滑,但與中部地區之間的物流量將會出現飛速的攀升;中西部地區則逐漸成為出口產品的主要貨源地和進口原材料、零部件等產品的主要消耗地。
結束語
隨著我國新經濟產業布局的脈絡愈來愈清晰,調整的步伐愈來愈快。東部地區對外出口型企業通過立足內需,充分發掘國內市場;科技創新,發展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戰略轉移、發揮中西部地區比較優勢;資本輸出,開展境外加工貿易等方式應對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加緊轉型升級。而服務于生產企業的物流企業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如何應對我國經濟產業布局的大調整;如何配合生產制造企的轉型升級而進行自身的轉型升級;如何在調整期間探索出新的業務模式、新利潤增長點等,都是擺在物流企業面前的一道道新的課題。
作者單位: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財稅[2007]90號 [EB/OL].finance.省略/guonei/hgjj/20070619/16013704756.shtml.
篇3
江蘇省內資企業外貿發展的基本情況
江蘇是沿海地區外向型經濟大省,2005年外資企業的出口比重高達76%,而內資企業,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和私有企業的出口比重僅為24%;2009年內資企業出口比重提高到27%。總體上看,近五年來內資企業保持了相對平穩的出口增長趨勢。
從內資企業的結構看,私營企業在各類性質的企業主體中,出口增長最快,從2006年起出口比重開始超過國有企業,2009年達到了16.2%,是國有企業的近兩倍,成為名副其實的內資企業出口主力軍。相比之下,國有企業出口增速相對緩慢且有緩慢下降的趨勢:2005年出口比重為11.4%,是內資企業中出口份額最高的,到2009年下降為9.2%。在內資企業中,出口發展最差的是集體企業,出口比重和增長速度最低,2009年集體企業出口比重僅為2.2%,出口降幅卻高達36.9%。
案例分析:江蘇省內資企業外貿發展狀況
1.國有企業———金龍客車
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龍客車)成立于1998年,是我國擁有整車生產資質的客車企業之一,總資產為18億元,具備年產2.2萬輛客車和底盤的生產能力。目前,金龍客車的國內市場保有量達8萬臺,占國內大中型客車市場份額的20%。從2006年起,金龍客車啟動了國際化戰略,開始進軍海外市場,當年出口額達8000萬美元。2008年,金龍客車銷售量達16454臺,銷售額51.6億元;出口3321臺,銷售額達2億美元,在國內客車出口中居首位。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金龍客車銷售量為15213臺,銷售額50.3億元,同比下降了8.9%。其中出口1502臺,出口額為1.21億美元,同比下降了39.9%。金融危機雖然嚴重影響了金龍客車出口的增長,但也促使該公司積極采取應變措施、調整競爭策略。
(1)定位于發展中國家市場,靈活調整出口市場目標。
由于發達國家的客車需求量較少,主要以私家車為主,因此金龍客車將主要國際市場定位于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人口密度大、公共交通落后,對客車具有較大需求,因而這些國家是金龍客車出口的目標市場。目前,金龍客車已出口到俄羅斯、埃及、阿爾及利亞、巴拿馬、卡塔爾和馬來西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7~2008年,俄羅斯是金龍客車的第一大出口市場,僅2008年對俄客車出口量就達到1000臺,占總出口量的三分之一。但是,從2008年10月開始,俄羅斯制定了扶植國內重工業、限制客車進口的政策,同時因全球金融危機引發的流動性短缺,俄羅斯進口經銷商融資困難,導致資金鏈斷裂,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金龍客車對俄出口降幅高達99%。在喪失最大的出口市場后,金龍客車“危”中尋“機”,大力開拓非洲和中東市場。這些市場不僅受危機的影響較輕,而且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到2009年,金龍客車成功調整了出口市場目標,主要出口市場從俄羅斯轉向非洲和中東市場,對阿爾及利亞出口800臺,約占出口總量的二分之一,由此阿爾及利亞成為金龍客車第一大出口市場。為了鞏固新市場和繼續擴大出口份額,金龍客車在主要出口市場國設立了辦事處,負責進行市場分析,并為國外客戶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
(2)重視技術研發和國際合作,提高品牌國際知名度。
金龍客車始終把加強技術研發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僅設立了擁有256名專業技術人員的江蘇省新型客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而且還與清華大學、吉林大學汽車學院等開展行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開發出先進的新能源客車。為了提高品牌的國際知名度、挺進高端客車市場,2007年金龍客車與歐洲豪華商用車制造商——瑞典斯堪尼亞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并聯合推出了世界頂級的豪華客車———SCANIA·HIGERA90。隨著與世界客車先進技術接軌、品牌的國際傳播效應,金龍客車的自有品牌海格(HIGER)不僅獲得了“中國名牌”稱號,以61.36億元的品牌價值躋身“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而且通過國際合作,逐步擴大了該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金龍客車通過及時調整市場目標、加強研發與合作,不斷提高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和產品競爭力,外貿出口發展前景良好。但是,金龍客車在國際市場上也遭遇了一些憑借企業自身力量不能解決的問題,即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進行惡性競爭。如在非洲和南美市場缺乏樣車檢驗認證體系的情況下,有的中國企業為了爭奪出口市場,不惜以產品質量下降為代價,壓低出口價格,給中國客車造成了不良國際聲譽,給同為“中國制造”的金龍客車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2.私營企業———AB集團
江蘇AB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B集團)是從事針織內衣服飾生產和銷售的企業,集團公司旗下主要有AB、A&B、T6等品牌,總資產為5億元人民幣,控股子公司12家(其中境外企業兩家),在國內有80多家銷售公司,擁有中外員工近5000人,位列我國針織行業綜合實力前五強。2008年,AB集團總銷售額達10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額達6000多萬美元,占總銷售額40%以上,同比增長15%,國內市場占有率為9%,在我國內衣行業排行第二位。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國際紡織品市場需求明顯下降,AB集團靈活轉變發展思路,重點開發國內市場,內銷增長20%,總銷售額突破11億人民幣。從鄉鎮企業發展為跨國公司的AB集團,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仍保持增長,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實力和外貿發展潛力。
(1)從代工到品牌,產業鏈不斷延長。AB集團依靠毗鄰上海這一獨特的區位優勢,為上海的紡織企業提供相關配套服務,借此完成了資本和技術積累之后,開始創立自己的品牌并逐步占據了一定的國內市場份額。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AB集團為多家世界500強跨國公司代工,在技術、管理和營銷上向跨國公司學習。同時,AB集團在企業發展壯大的過程中不斷延長產業鏈,從單一的針織服裝產品制作,逐步將產業鏈向上游和下游延伸:在上游收購棉紗廠作為原材料供應,并與意大利廠商合作,引進先進的印染和制造技術;在下游重視品牌建設和國際營銷,積極推進AB品牌的國際化,通過與跨國公司合作,公司的國際化經營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40多個國家注冊了AB商標。但是由于建設海外營銷網絡和打造國際品牌需要長時間和大量的資本投入,因此目前AB集團的出口產品仍以貼牌為主,占出口總值的70%,而在第一大出口市場———美國,以AB品牌出口的產品很少。
(2)實施“走出去”戰略,建立國際生產和營銷網絡。近年來,隨著長三角地區勞動力、土地等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從2000年起,AB集團將第二個國內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南部地區的湖北省秭歸,建立了隆盛針織和吉盛印染兩個公司。2009年,這兩家公司共實現銷售收入兩億多元,其中出口8641萬元。為了利用更為廉價的生產資源和建立國際性的營銷網絡,從2006年起,AB集團在柬埔寨首都金邊郊區建立了面向歐美市場的國外出口生產基地,雇用當地員工450人。根據柬埔寨和歐美等國的貿易協議,從柬埔寨出口到歐美的針織產品既可免除關稅,也不受配額限制。此外,AB集團在美國、香港、泰國等地也設立了分公司,為AB品牌開拓國際市場組建國際營銷網絡。
3.案例比較分析
從金龍客車和AB集團為代表的內資企業外貿發展的案例分析中可看出,內資企業在立足國內市場的基礎上,靈活應對國際市場調整,通過各種途徑逐步創建了國際品牌和國際銷售渠道,煥發了新的生機和競爭力。因所屬行業不同,金龍客車和AB集團的具體競爭策略也不同,金龍客車更注重產品和市場的分層次定位,而AB集團則側重于生產基地的國際布局,借此降低生產成本、構建國際營銷網絡。具體說,金龍客車更注重產品銷售市場的分層次定位,如在國內市場上,公共交通客車是主要銷售產品,這為金龍客車贏得了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二的銷售業績。同樣,金龍客車也將其他主要發展中國家市場作為其公交客車的出口市場,在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和主要出口國政策限制等不利因素影響下,金龍客車迅速調整市場目標,實現了出口目標市場及時替代和新市場開拓。面對發達國家對公交客車需求較少、對產品質量要求更高的情況,金龍客車與國際先進客車制造商合作,推出了適應發達國家市場需求的豪華客車,為挺進高端市場和提高品牌國際聲譽創造了良好的開端。相比而言,AB集團側重于生產基地的國際布局,借此降低生產成本、構建國際營銷網絡。AB集團的勞動生產力成本是主要生產成本,但由于服裝產品具有低技術含量的特點,因此建設銷售渠道和品牌是其重點經營戰略。為此,AB集團通過生產基地的全球布局,逐步實現了控制生產成本和構建產品營銷網絡同步進行。在國內,AB集團的生產基地由沿海地區向中西部逐漸轉移,在此過程中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提高了品牌的國內知名度,擴大了國內市場份額。在具備了一定實力后,AB集團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國外開辟生產和外貿基地,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高了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擴大了國際銷售渠道。這兩家企業具有一些共同點:一是它們都從事一般貿易,雖然出口的都屬于中低技術產品,但是企業所擁有的產業鏈較完整,在出口時具有較高的定價自,因此與外資企業主導的加工貿易產品(多數是高新技術產品)相比,產品附加值并不低。二是它們都非常重視技術研發和品牌建設,從產業鏈的兩端入手,提高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三是它們都具有良好的國內市場基礎,在同行業市場上都處于領先地位。一方面,在金融危機特殊時期,它們可迅速地實現從出口到內銷的轉換,避免受到危機嚴重沖擊;另一方面,在國內市場競爭中的歷練和成長,為它們開拓國際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總體看,與外資企業相比,內資企業雖然在國際貿易競爭中具有更高的主動性和自,但是與全球布局、實力強大的跨國公司和外資企業相比,它們卻面臨更多的挑戰,如國內同類企業的惡性競爭等。此外,面對相同的政策和經濟環境變化,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的應對能力不同。如在調整外貿政策時,外資企業在我國的產業只是全球產業鏈的一部分,只占其全部產值的10%~20%,政策成本相對較低,但對內資企業來講,要負擔全部的政策成本,遠遠大于外資企業;再如人民幣升值、匯率變動,對從事加工貿易、需大量進口中間產品和原材料、進出口大體平衡的外資企業來說,風險頭寸較小,而對于從事一般貿易、進口較少而主要從事出口業務的內資企業來說,風險就很大,出口競爭力將受到嚴重影響。促進內資企業發展外貿經營的政策建議為了培育外貿發展的內生力量,提升內資企業外貿競爭力,政府對內資企業在外貿發展中遇到的、憑借單個企業力量不能解決的問題,應給予切實的政策扶持。
1.大力發展一般貿易,給予內資企業適當的政策扶持
從全球金融危機發生期間的貿易數據分析可見,無論是全國還是江蘇省,在危機前期,一般貿易出口跌幅較小,加工貿易出口跌幅逐漸擴大,而在危機的后期,兩者的情況正好相反,拐點恰好是在國家開始通過提高出口退稅率等手段放寬外貿政策的時期。這說明,以加工貿易為主的外資企業,與以一般貿易為主的內資企業相比,對國內政策調整更為靈敏。因為外資企業擁有全球布局的產品價值鏈,從生產到銷售都由跨國公司總部進行總體調度,所以外資企業對于政策調整的靈敏度很高、政策應變能力很強。而大多數內資企業作為我國外貿的內生增長力量,由于經營管理水平有限,主要依靠自身實力建立國際營銷渠道,因此它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脆弱性,政策成本負擔較高。如果沒有適當的扶持政策,在當前外資企業占據主導地位的外貿格局下,內資企業很難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中堅力量。為此,國家應改善內資企業的外貿發展環境和政策條件,在資金配給、技術支持、“走出去”、外貿風險共擔和海外營銷等方面,給予適當的政策扶持和援助,幫助內資企業逐步擴大外貿經營規模,使之成長為我國外貿發展的主體。
2.推動自主創新和品牌建設,依托知識產權提升外貿發展水平
我國內資企業缺乏外貿競爭力的根本原因在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品牌建設薄弱。因此,要繼續實施科技興貿、以質取勝戰略,設立外貿企業創新和技術研發專項基金,引導內資企業自主創新,拉長產業鏈,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內資企業應在提高出口產品質量和自主技術含量的基礎上,不斷加強品牌意識,對品牌的塑造和發展給予長期的、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投入,逐步實現從貼牌生產出口向自主品牌出口轉變。國家應鼓勵有條件的內資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海外投資建廠,實現當地設計、當地制造和當地營銷“三位一體”本土化,控制品牌產品的營銷組合,建立品牌獨特的定位形象,增加品牌的附加值,進而實現品牌的國際化。
篇4
關鍵詞:外貿發展方式;稅收政策;轉變
自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來,在這四十多年的時間內,中國的經濟得到飛速發展,國家實力也不斷提高,從而促使我國外貿行業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其中支撐我國外貿高速發展關鍵性因素就是保稅政策。作為促進我國外貿行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外貿政策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我國產業體系和外貿形態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近些年,中國已進入到深化改革的時期,為了適應中國當前的發展狀況,滿足我國經濟的發展需要,外貿稅收政策也應該相應的進行改變,以通過推動外貿發展方式的轉變進一步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提高中國的綜合實力。
一、影響中國外貿發展的世界經濟環境
(一)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歧視性貿易策略的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加入WTO的中國一直在世界經濟體系中扮演著“代工廠”的角色,為全世界各國提供了廉價的商品以及勞動力,為全球消費效用的增加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的對外貿易已成為世界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與此同時,中國性價比較高的商品源源不斷的涌進國際市場,給國外同行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它們的發展。所以,近幾年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在國際舞臺上不斷對我國施加政治壓力,采取了各種手段阻礙中國的對外貿易的發展,如:迫使我國政府采取人民幣升值策略,通過壓縮中國的外匯儲備來彌補對華貿易的逆差,以此來阻礙中國外貿行業的發展。因此,導致了中國的出口貿易一直都處于低利潤的狀態。雖然中國擁有許多外貿優勢,如:原材料豐富、勞動力廉價等,再加上生產資源的合理配置,使得中國市場經濟已逐步邁進世界經濟市場;但是,西方發達國家所采取的歧視性貿易策略使這一系列優勢難以發揮,不利于全球資源的優化配置與整合。
(二)西方國家貿易歧視策略對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本來應該是各個國家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而進行生產貿易的“平臺”,但是由于西方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采取的貿易歧視策略,使得全球范圍內的生產資源優化配置這一市場經濟本質要求無法被滿足。只有在世界各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進行貿易,不存在歧視或者欺壓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實現生產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促成各國經濟共同發展;同時也減少了因歧視而造成的戰爭及其他負性事件的發生,如此才能保證世界經濟的平穩發展。
二、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現狀及問題
(一)中國在世界經濟格局中未占主導地位
自改革開放以來,在世界經濟市場中,中國主導的出口導向性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占據了巨大的份額,由此而樹立起了經濟大國的形象;在全球經濟中獲得了一定的發言權,但我國尚未在全球經濟貿易格局中占據主導地位;相反在經濟貿易中要受到多方面的限制。這些限制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西方大部分發達國家對我國市場經濟地位持有否定的態度,從而導致在針對中國的貿易訴訟案件中,我國利益損失較大;2.雖然中國市場經濟以及對外貿易的發展已使得我國外匯儲備實力雄厚,但是對外投資的效益很低,在大件商品的定價上仍然受制于其他國家,從而導致我國對外貿易投資有限,阻礙了我國外貿產業的發展;3.從當前來看,中國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產品成本都較低,使得中國出口產品利潤率處于持續底靡的狀態;然而,中國進口的大多都是技術含量高且成本高的商品,銷售價格自然很高,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商品的出口,以“低價賣出,高價買進”的現象,嚴重影響了中國對外貿易的經濟效益。
(二)國際貿易中中國對外貿易利潤較低
盡管“中國制造”給全世界帶來了物美價廉的商品,提高了全球消費者的效用,但是由于利益分布的不均勻使得我國商品并未獲得利潤最大化。從中國出口的商品來看,大多數為日用消費品,制造工藝加單、原料成本較低,從而決定了商品的售價,致使我國出口的回報率較低。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我國從西方發達國家進口的商品大多為電器以及各種電子產品,其擁有工藝復雜且原料成本高等特點,使得進口商品在我國的銷售價格普遍較高。將兩者結合起來,就是我國外貿利潤較低的主要原因;國外廠商出口品牌到中國的利潤遠遠高于中國出口到國際市場上商品的利潤率,最終導致各國消費效用的差距增大。此外,由于存在歧視性的貿易策略,對于中國的出口貿易,經濟發達的國家還會對中國出口的商品直制定雙重標準,極大的壓縮了中國產品的利潤空間。
三、關于我國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稅收政策的建議
(一)根據實際制定創新型稅收政策
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國民收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一個龐大的中產階層將在我國形成,這個階層能夠釋放的巨大消費潛力有待開發。經濟帶動文化的發展,當前的中國應充分認識到民族產業的力量,充分利用民族產業并讓其成為發揮中國國產品牌效應的促進力。此外,中國還需要根據目前全球的經濟發展狀況對現有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逐漸淘汰一些生產效率低下且質量較差的產業商品,并且致力于發展高端產業,逐漸完善產業結構和管理體制,做到產品精細化,創新核心技術,逐漸提高我國產品的質量,努力趕超世界先進的技術水平,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如此才有可能獲得利潤的最大化。此外,要重點對研發、設計、銷售等流程實施稅收激勵,對相關科研人員實施個人所得稅優惠,通過綜合配套的稅收優惠政策促使民族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起來,同時也為稅收提供更廣的稅源,使財政收入不減反增。
(二)為進口先進設備與技術提供稅收優惠
在上文中,我們已經大量的談到西方發達國家對中國實施的貿易歧視策略,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缺乏先進的設備與核心的技術,在商品生產與研發上無法與發達國家相抗衡,也因此導致我國商品質量普遍偏低,大大降低了我國的出口收益率。所以,中國可以在進口先進設備與核心技術等方面提供一些稅收政策,在這些方面的稅收上給予優惠,只有擁有了先進的設備與核心技術,我們才有可能提高產品的生產率及產品質量。此外,中國不僅僅是需要引入先進的設備和核心技術,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充分利用這些有效資源,應在此基礎上注入新的觀點及想法,積極創新,不斷提高我國生產技術水平,以充分發揮我國產品的優勢,從而獲得出口貿易的利益最大化。
(三)為中小型企業提供激勵型稅收政策
促進中國外貿業的發展并不是說就要淘汰制造業等中小型企業,相反我們還需要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因為在很大程度上,中小型企業可以為我國提供更多的可就業崗位,刺激了我國民營經濟的活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看做是我國外貿發展方式轉型的推動力,減少了轉型對我國外貿行業帶來的消極影響。所以,我國應該減少對中小型企業征收的稅負,以促進中小型企業更好的發展,減少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對我國外貿行業的影響,促進我國外貿行業得到更大的發展。
(四)利用綜合性稅收優惠政策夯實外貿行業的人才資本
我國外貿發展方式的有效轉變需要的不僅僅是先進設備和核心技術,要想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還是優質人才的多少。雖然我國擁有大量的勞動力,但大多屬于廉價勞動力,嚴重缺乏高端人才,尤其是在外貿行業。人力資本是外貿行業發展方式發生轉變的基礎,所以,為了外貿發展方式的順利轉變,國內亟需一些稅收優惠政策,如:對從事外貿相關行業的個人以及培訓外貿相關人才的機構給予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使用各種激勵型的稅收政策來鼓勵、吸引國外人才流回中國,實現知識的共享和傳播,以促進外貿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九領.論國際貿易稅制的調整與優化[J].商業時代,2011(10).
篇5
論文摘要:貿易政策選擇是由一國經濟結構特別是產業結構演進內生決定的。在經濟全球進化中,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會進一步強化貿易政策的產業政策屬性。貿易政策應該更多地用于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培育產業競爭力。
一、貿易政策與產業競爭政策的協調
產業競爭政策源于產業組織政策,它是為了獲得預期的市場績效,由政府主導制定的干預和調整產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行為的經濟政策。在開放經濟條件下,產業競爭政策的實質是通過協調競爭與規模經濟的關系,在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的基礎上,培育和提高產業的競爭能力。產業競爭政策一方面要鼓勵競爭、限制壟斷,另一方面要避免過度競爭、追求規模經濟。
(一)貿易政策與產業競爭政策的沖突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條件下,原來主要用于調節國內市場關系的產業競爭政策逐漸演變為保證和維持國際競爭環境的一種協調工具。產業競爭政策的內涵與外延遠遠超出了產業組織政策的范疇,已成為包括產業組織政策、貿易政策、投資政策等方面內容的國際性經濟協調政策。
在國家間的經濟聯系不斷加強的情況下,產業競爭政策與貿易政策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產業競爭政策已經成為多邊貿易談判中的重要議題。隨著關稅的大幅度降低和非關稅壁壘的減少,貿易自由化的成果越來越多地受到產業競爭政策所管轄的限制性商業慣例的侵蝕;同時,越來越多的貿易政策措施不僅沒有促進競爭反而惡化了國際競爭環境。
從長期來看,對于競爭性產業,其競爭能力在競爭環境中比在保護條件下更容易培養。因此,從培育產業競爭力的角度分析,貿易政策與產業競爭政策應該具有更多的一致性。政府在選擇貿易政策和制定產業競爭政策時,應該盡可能減少二者之間的沖突,構建協調一致的政策框架。
(二)產業集群和產業類別
在開放經濟條件下,貿易政策和產業競爭政策的協同作用領域和政策目標是不盡相同的。國內學者在研究中國競爭政策體系的重點與思路時,將競爭政策的作用領域劃分為三大產業群和六大產業類別。
依據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對產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影響程度,將現有產業分為競爭性產業、準競爭性產業和非競爭性產業三大產業群。競爭性產業是指市場競爭既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又有利于提高社會效益的產業;準競爭性產業是指市場競爭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但不利于提高社會效益的產業;非競爭性產業是指市場競爭既不利于提高經濟效益也不利于提高社會效益的產業。
在三產業群劃分的基礎上,按照市場競爭的對外開放程度和競爭能力的差異,將競爭性產業細分為吲際競爭性產業(如紡織服裝、家用電器、機電設備、船舶制造等)和國內競爭性產業(如輕工、機械、電子、建材等);按照對國家經濟安全和國家經濟長遠發展戰略的影響,將準競爭性產業細分為經濟安全性產業(如兵器、航天、航空、核裝備等國防工業,石油、化工、能源、資源等支柱產業)和發展戰略性產業(如汽車、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技術等);按照規模經濟的顯著性和公共產品性質的顯著性,將非競爭性產業細分為自然壟斷性產業(如電力、通訊、鐵路、民航等)和外部經濟性產業(如港口、機場、城市交通、供氣、供水、廣播電視、氣象、環保等)。
(三)貿易政策與產業競爭政策的協同作用領域和政策目標
對于競爭性產業,產業競爭政策的主要任務是反行政壟斷,促進市場競爭,保證市場機制在產業內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同時,還要反過度競爭,實現行業規模經濟。反行政壟斷與實現規模經濟并不矛盾,因為規模經濟是競爭的自然演化結果,是競爭產生規模經濟,而不是壟斷“制造”規模經濟。與產業競爭政策相配合,貿易政策應該實現競爭性產業的國內市場全面開放,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借用國際競爭機制來抑制和消除行政壟斷和過度競爭。
市場競爭同樣有利于提高準競爭性產業的資源配置效率,但可能危及整個國家的經濟安全和長遠發展。目前,外資經濟在我國準競爭性產業領域的經濟性壟斷有逐步加強的趨勢。在一些重要行業(如電子產業、汽車產業)或重點企業,外資通過持股控股、技術控制、經營權控制等方式,形成了對當前或未來市場的控制。而國內這些行業的企業規模小,生產經營分散,相互間惡性競爭。因此,在該產業群中,產業競爭政策的重點目標是反對跨國公司的經濟性壟斷,同時限制國內企業間的低水平過度競爭,推動規模經濟的實現和整體競爭實力的提高。貿易政策應該與投資政策相配合,對準競爭性產業給與適度、適時地限期保護。應當注意的是,關稅壁壘基本消除并不等于全面的零稅率,國際慣例也并不是全面的自由貿易慣例。
從總體上看,自然壟斷性產業和外部經濟性產業屬于非市場競爭性領域。但這些產業并非完全、絕對地排斥市場競爭機制,因為在這些非競爭性產業鏈條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市場競爭性部門或市場競爭性業務。對于這些競爭性業務和部門,產業競爭政策的目標也應該是反對行政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對于非市場競爭性業務和部門,應該強化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貿易政策也應該著力于擴大這些競爭性部門和競爭性業務的對外開放。
二、貿易政策與產業結構升級
產業結構升級包括產業間的結構升級和產業內結構升級。產業間結構升級主要指國民經濟增長對三次產業的依賴,從農業向工業再向服務業順次轉移。在宏觀總量上表現為三次產業的產值占GDP的比重不斷變化和調整,即農業總產出占GDP的比例逐漸下降,工業和服務業的總產值占GDP的比例逐漸上升。經驗表明,一個經濟體在實現工業化過程中,工業總產值占GDP的比例逐步提高,同時,還伴隨著服務業總產值占GDP的比例協同增長。隨著中國經濟逐漸步人“重化工業化”時代(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中國工業化開始進入以電子、能源、汽車、石化、建材等行業為工業經濟增長支柱產業的新工業化階段),工業總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穩步提高,農業總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逐漸下降,服務業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但是,這種產業間結構升級的比例并不協調。首先,區域結構嚴重不平衡。東部沿海地區已經基本實現工業化而成為所謂“新興工業化地區”,廣大中西部地區仍然處于“農工業化時期”,農業總產值占地方GDP的比重還很高。其次,服務業的增長速度滯后于工業化進程,在東部“新興工業化地區”更是如此。第三,由于農業和服務業發展后勁明顯低于工業,這造成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相對波動幅度較大,反映出工業化進程的不穩定性。
(一)貿易政策與產業問結構升級
就貿易政策如何促進產業間結構升級而言,有三個方面值得注意。其一,由于“重化工業化”的支柱產業屬于“準競爭性產業群”,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安全和長遠發展戰略,其投入和產出都應該首先立足于國內市場;貿易政策應該著眼于保障技術和資源性產品的進口需求,同時配合國內投資政策和利用外資政策,確保這些支柱產業的穩定發展,防止外資壟斷和國內市場過度競爭,實現規模經濟。其二,總體而言,服務貿易領域應該進一步擴大開放,但服務業同樣存在一些諸如銀行、證券、保險業的幼稚業,其開放速度和深度要與他們的改革速度和市場競爭能力相適應,既要有足夠的競爭壓力,又要有足夠的成長空間。其三,對于農產品貿易,貿易政策的重點是要維護公平競爭,保障糧食安全。要建立健全農產品補貼制度體系,用足用好世界貿易組織協議框架下的“綠箱政策”和“黃箱政策”,支持農業生產。
(二)貿易政策與產業內結構升級
產業間的結構升級是以產業內結構升級為基礎的。而產業內結構變化是由市場需求結構變化和生產供給結構變化及其相互作用共同決定的。一定收入約束條件下的需求結構決定供給結構,一定生產可能性邊界條件下的供給結構變化誘導需求結構變化。
產業結構是由其內部相互關聯的產業鏈交織而成的產業網絡。產業內結構升級是指價值增值中心沿著產業鏈向新的環節或結點轉移,并伴隨著增值比例的上升。在升級過程中,有的產業鏈條可能收縮,有的產業鏈條可能延展;產業網絡的某些部分可能變得更加密集,某些部分可能更加松散。產業內升級的結果是:投入產出比例提高,產業運行更加富有效率。
在產業內結構升級的過程中,可能有新的富有活力的產業環節和產業分支產生,即出現所謂“產業岐化”。如果資源不斷向新產生的環節或分支轉移或集中,新的環節會不斷“增生”,新的分支會不斷延展,舊的環節或鏈條會逐漸萎縮甚至消亡,那么舊的產業結構會被新的產業結構替代,即出現所謂“產業蛻變”。
篇6
關鍵詞:外貿結構 外貿依存度 政策調整 多元化
一、外貿依存度基本概念
外貿依存度是衡量一個地區的對外貿易對該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和依賴程度以及一個地區的外向程度的經濟分析指標。外貿依存度的計算方法和名稱依分析問題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別。本文主要研究外貿的依存度對于宏觀國民經濟影響,采用使用進出口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來計算“外貿進出口依存度”。
二、我國外貿依存度的現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以及我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化,我國的外貿總額快速增長,外貿依存度也隨之快速上升。2009年由于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國的進出口總額與上年比有所下降,gdp雖然增長速度比前幾年下降,但依然處于上升趨勢,所以我國外貿依存度在2009年出現相對大幅下降。但是無可否認的是,44%的外貿依存度依然處于較高水平。
表1. 我國2000——2010年外貿依存度數據表
數據來源:根據中經網統計數據庫數據計算
三、貿易依存度過高的負面影響
高外貿依存度是一柄雙刃劍。外貿依存度的增長體現了我國對外開放的豐碩成果,樹立了我國在國際交換和分工中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諸多外貿依存度帶來的負面影響也越來越成為阻礙經濟發展的桎梏。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外貿依存度過高使我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依賴于世界市場和主要貿易伙伴,從而甚至影響我國的經濟決策能力。根據國際貿易基本理論,貿易分工雖然提高了雙方的社會福利,但是也固化了我國的出口產品結構,我國單一地集中于制造業和其他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出口,使得我國的經濟發展受到美國、日本、歐盟等貿易伙伴國內需求和對外政策的影響。例如,美國對我國實行越來越多的反傾銷訴訟以及特保案,針對我國勞動力和環境的藍色和綠色貿易壁壘,都嚴重影響了我國出口額,造成出口為主的產業紛紛轉向內銷,使國內市場面臨供大于求的扭曲,并造成更多工人失業。
由于戰略資源的大量進口,使得我國國家安全收到威脅。隨著經濟高速發展,我國對于許多戰略資源的需求也逐年升高,當國內生產不能滿足巨大的經濟發展需求,我國對于資源的進口也逐年增加。1993年,我國從原油的出口國轉變為進口國,我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支撐經濟發展支柱產業發展的資源形成對國外的依賴,使得國家宏觀經濟發展過度依賴出口國,還威脅國家的政策自主性。
外貿依存度快速提高和對外貿易的不斷擴大,會使得國內出口企業不斷增加從而滿足國際需求,從而改變國內的就業格局。生產和就業格局的改變,導致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增多,失業率上升,企業也不能第一時間雇傭到合適的工人,勞動生產率受到影響。
四、結論以及政策建議
經過30年的發展,我國外貿實現了由小變大的轉變,已成為世界貿易大國但必須清醒地看到,過去我國外貿是大而不強,雖然進出口規模大,但整體利益比較少。因此,我國應采取相應政策來推進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進程。
提升資源稟賦結構。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主要體現在數量充足和廉價上面,而在勞動力的素質方面依然處于劣勢。根據h-o模型貿易理論,我國外貿產業只能處于產業鏈的低端,獲得較少利益。所以我國應大力發展人力資本,加大培養和引進人才的力度,把勞動力的數量和價格優勢轉化為勞動力素質優勢,同時還應該更多地挖掘其他優勢,并創造出新的資源優勢,從而優化資源稟賦的結構和特點。
加快產業升級,改善貿易結構。我國要降低外貿依存度,在對外貿易中不斷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是改善貿易結構 ,一方面是升級資源稟賦,挖掘其他資源優勢,使我國出口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轉化;另一方面是優化國內資源配比,重視產業的優化布局,最大限度利用國內資源,并協調地區資源,從而達到資源利用和配置最優化。
:
[1]吳漢嵩.論我國外貿結構調整《經貿論壇》2009;7
黃暉.內生比較優勢理論的發展及我國外貿結構的轉換 2009
肖海霞.我國外貿依存度增長的利弊之所在
篇7
一、動態規模經濟理論分析
動態規模經濟源于知識的積累。它可能產生于廠商內部,也可能產生于廠商外部。當產生于廠商內部時,廠商的生產成本會隨著累計產量的提高而降低。由于馬歇爾的外部經濟性,當某個廠商通過經驗積累而提高其產品質量或生產技術時,其他廠商就有可能對該技術加以模仿并從中受益。隨著某一產業整體知識的不斷積累,這種知識外溢有助于其中各個廠商的生產成本下降,從而導致整個產業的平均成本下降,使得本國該產業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特別是成本優勢。動態規模經濟廣泛地出現于技術密集性產業,特別是高科技產業。
源于知識積累的動態規模經濟與靜態規模經濟有一定差異。在具備靜態規模經濟的行業中,如汽車、石化等,成本依賴于當前產量。它使得當經濟活動處于一個比較大的規模時,能夠以較低的單位成本來進行生產。但在具有動態規模經濟的行業中,生產成本則取決于經驗積累。
在靜態規模經濟不變的情況下,動態規模經濟效應也可能是很大的。(圖1)
圖1中,AC1表示靜態規模經濟不變的某一企業的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如果存在動態規模經濟,長期成本曲線會向下移動,從AC1移動到AC2。生產沿著曲線由A點移到B點反映了靜態規模經濟不變,而由AC1上的A點移到AC2上的C點則是由于動態規模經濟效應引起的。
但是,靜態規模經濟和動態規模經濟有時會同時發生。也就是說,長期成本的下降可以是靜態規模經濟效應和動態規模經濟效應同時起作用的結果。(圖2)
在圖2中,AC1表示靜態規模經濟遞增的某一企業的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如果存在動態規模經濟,長期成本曲線會向下移動,從AC1移動到AC2。生產沿著曲線由A點移到B點反映了靜態規模經濟遞增,而由AC1上的A點移到AC2上的C點則是由于動態規模經濟效應引起的。
二、動態規模經濟與后進國家貿易保護
(一)動態規模經濟下國際貿易理論。動態規模經濟強調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廠商知識或經驗的積累,整個產業生產總量不斷增加而使平均生產成本下降的現象。或者說,知識或經驗積累是動態規模經濟形成的原因。假定,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A國和B國,都生產某種商品,并用學習曲線表示動態規模經濟效應的大小。(圖3)
橫軸表示隨時間推移該產品的累計產量,縱軸仍然表示平均成本。曲線L1表示A國的平均成本隨著累計產量的增加而下降,當累計產量為Q1時,平均成本為C1,而當產出量達到Q2時,平均成本則下降為C2。曲線L2表示B國的學習曲線,當B國的產量為Q2時,其平均成本為C3。雖然B國的學習曲線低于A國,但是,如果此時B國還未生產該產品的話,其初始成本將為C0,而C0要高于C1或C2,這是市場所不能接受的,因而B國不可能進入該產業。因此,在動態規模經濟條件下,貿易模式是不確定的;B國為了進入該產業,政府往往會提供貿易保護。
假定,B國放棄自由貿易,對該商品征收進口關稅。在進口關稅的保護下,本國的累計產量增加到Q1。假定,A國的累計產量不變,也為Q1。那么,B國商品的成本比A國低C1C4,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成本優勢。這里的分析至少表明,對于落后的國家或地區而言,貿易保護可能為政府發展動態規模經濟產業提供機會。
(二)動態規模經濟與幼稚產業保護。幼稚產業保護論主張為產業的長期利益而進行暫時的保護,其理論基礎是動態規模經濟。在這里,“時間”因素非常重要,它要求受保護產業能夠在一定的時間長度內獲得產量的持續增長和成本的持續下降,進而逐步成長起來。下面我們來簡要地考察這一過程。
在圖4中,橫軸表示進口競爭產品的數量,縱軸表示價格。AC1為廠商的私人平均成本曲線,如果該廠商不存在外部經濟和其他扭曲,那么AC1也就是社會平均成本曲線,這里假定該廠商形成一個單獨的產業。(圖4)
SS為進口供給曲線。需求曲線可能因人口增長或人均實際收入增長向右移動,D1D1表示在時期t1的需求曲線,D2D2為時期t2的需求曲線。在t1時期,如果不保護,本國將不可能生產,因為本國生產成本太高。但在以稅率為ST/OS的進口關稅的保護下,生產才能在tl開始。
隨著經濟發展,需求曲線向右移動至D2,產量規模擴大,成本將下降,進口關稅就能逐步削減,甚至在t2,進口關稅保護就能撤除。
那么,這個曾經是“幼稚”的產業長大了嗎?答案是否定的。這實際上是一個“假幼稚產業”,同需求曲線的移動相聯系的靜態規模經濟在這里不能成為保護的依據。這僅僅說明為了建立起一個小于OQ2產量的早熟產業,需要付出很高的社會成本,如消費者福利的損失等。
如果我們假定該廠商具有動態規模經濟,那么,社會平均生產成本曲線AC0就位于私人成本曲線AC1以下。當產量為OQ1時,兩條成本曲線之間的邊際偏離就為ST。如果OQ1產量有充分的市場,在國內能夠銷售出去,那么就應該設置稅率為ST/OS的關稅保護,使國內該產業能在t1生存并生產產量OQ1。當需求曲線向右移動時,關稅率就能逐步削減,直到t2就可能完全撤除。因此,在這里,是國內生產所存在的這種邊際偏離引起的動態規模經濟(在圖4上的表現是社會平均成本曲線的下移),才為貿易保護提供了論據。
可見,這里的分析對幼稚產業判別標準進行了詮釋。成本差距標準主要考察的是靜態規模經濟,但沒有考察保護過程中消費者福利的損失。而利益補償標準考慮了消費者福利的損失,但沒有從動態規模經濟的角度進行分析。動態規模經濟作為保護幼稚產業的理論依據對幼稚產業的要求是相當嚴格的。
三、動態規模經濟產業對外貿易政策思路
動態規模經濟產業主要是技術密集型的高科技產業。如何通過對外貿易政策發展高科技產業呢?動態規模經濟下的國際貿易理論告訴我們,政府在動態規模經濟的發展上是可以有所作為的,而關鍵是如何作為。
從國際貿易政策的趨勢看,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全球自由貿易政策取得了相當大的發展,在國家、區域、多邊等層面上采取了許多自由貿易措施。雖然不同國家或地區實行貿易自由化的速度和程度有很大的差異,但大多數國家都傾向于實行外向型的貿易政策改革計劃。盡管新貿易保護主義仍然存在,烏拉圭回合協議的實施、歐盟和亞太經合組織的快速發展,以及各國市場的逐步開放,為世界貿易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較為開放與自由的環境。顯然,自由貿易政策得到了許多國家和組織的擁護。但是,由于各個國家或地區的國家利益的存在,對外貿易政策中的保護貿易政策成份是不可避免的。
加入WTO后,我國的對外開放又前進了一步。與此相適應,我國的對外貿易制度需要進行調整。這一調整需要協調好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的關系。WTO是倡導自由貿易的,體現了國際主義精神,而我國又有自己的民族利益。加入WTO后,我國需要處理好民族利益與世界利益的矛盾。在不引起WTO及其成員國抗議的前提下謀取自身民族利益的最大化。
我國是發展中的大國,已經擺脫了內向型初級產品出口小國的角色。如果說由于補貼等資金原因不能實施有效的戰略性出口貿易政策,但至少已具備了利用大國優勢合理保護動態規模經濟產業的條件,可結合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發揮規模經濟以降低成本并鼓勵出口,同時對外國壟斷企業或跨國公司的進口與直接投資進行關稅、配額以及稅率等的重新規制,減少它們的壟斷利潤或租金。當然,這種選擇性的干預不應阻礙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總體進程。對動態規模經濟產業的貿易保護是作為自由貿易政策的補充出現的,只能是“適度保護”。而適度保護的內涵是積極的保護、戰略的保護、藝術的保護和謹慎的保護。
積極的保護是一種主動的、著眼于出口促進的、瞄準國際市場的保護。簡單地利用貿易壁壘來保護幼稚工業是一種被動和陳舊的方式,代價是不小的。而從戰略發展的角度對某些產品(不一定是整個行業)實行保護也許會帶來長期的優勢和利益,但是這些產品不一定是幼稚產業,可以是壟斷企業;保護的手段不一定是貿易壁壘,可以是代價較小的產業政策或消費政策;保護的時期不一定是長期的,可以是短暫的。
由于國際市場上的不完全競爭和現代企業規模經濟的存在,如何擴大國際市場份額以擴大生產降低成本,成為企業能否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因素。如果政府能夠正確地選擇某些有發展前途并能充分發揮本國資源優勢的產業,通過政策支持,幫助其達到一定生產規模的話,對本國的經濟發展和貿易利益的取得都會有利的。這種貿易保護著眼于一國長期的戰略發展,被稱為戰略性貿易保護。對戰略貿易部門的保護應有時間計劃,明確保護的目標、階段、措施,并通過制度改革減少國內廠商的尋租行為產生的浪費和過度進入形成的無效率。
篇8
關鍵詞:外貿 核心競爭力 內涵 現狀分析 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1-259-02
隨著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推進,現代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在這種瞬息萬變的環境中,有的企業如曇花一現,悄然逝去,有的卻可以獲得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出現這種分化現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關鍵的可以歸結為企業有無核心競爭力。有了別人無法模仿的核心競爭力也就贏得了競爭優勢。正因為這樣,近幾年,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越來越關注。目前“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不斷提高,但外貿出口面臨的挑戰也在不斷地加大,國際市場風云變幻,給外貿企業帶來了不可預知的風險,外貿企業須提升核心競爭力,來增加抵御風險的能力。本文就外貿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策略進行探討,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正確理解外貿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涵義
關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涵義,不同的學者和企業家有著不同的理解。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涵義最早是由帕拉哈德和哈默兩位美國企業經營戰略管理學家1990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上提出來的。他們認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內部經過整合了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協調各個方面資源的知識和技能,它是企業長時期形成的,蘊涵于企業內質中的,是企業獨具的,能支撐企業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種競爭優勢,并能使企業在長時間內的競爭環境中取得主動的核心能力。企業核心競爭力是處在核心地位、影響著全局的競爭力,是一般競爭力的統領。外貿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在群體或團隊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彌補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識的組合,它具有使一項或多項業務達到競爭領域一流水平,具有明顯優勢的能力。外貿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外貿企業所具備的一種或幾種,使其在向顧客提供價值的過程中長期領先于其他競爭對手的能力。
二、我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特點
1.價值性。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價值性是通過市場檢驗實現的,符合市場需求程度越高,為顧客創造的價值越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價值性就越大,企業的競爭也就越顯著。可見符合市場需求的價值性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特性。
2.領先性。本企業的競爭力與同一產業競爭對手的競爭力相比具有較大的領先性,這種領先性體現在3個方面:獨特性、不易模仿性、滿足顧客需求的超前性。
3.整合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知識、技能、管理能力的有機整合,單獨的任何一項都不能成為核心競爭力,企業作為一個有活力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具有很強市場敏感力的組織系統,要具有整合這些關鍵性要素的能力。
4.延展性。核心競爭力的延展性,即具有能夠為自身所復制和模仿的特點,基于單一產品或服務領域的發展良好時,把這種核心競爭力應用于多種產品或服務領域。
5.持久性。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持久性源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持久性。企業必須擁有其他企業不易獲得、仿效、復制的核心競爭力,并能夠長期占用,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的環境中長期發揮作用,使企業競爭優勢相對不變或者進一步提高,才會帶來企業的長期生存和發展。本文所述競爭力的持久性,并不是企業和核心競爭力是永久不變的,而是要在變化的環境中不斷開發、維護已有的競爭力,擅長變更和培育新的核心專長。
三、企業核心競爭力現狀分析
盡管我國政府對于外貿行業給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但是我國外貿企業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其中一個突出問題,就是普遍缺乏能為企業帶來長期而穩定的競爭優勢的核心競爭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核心競爭力意識淡薄。我國大多數外貿企業都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并非缺乏構建核心競爭力的能力,而是核心競爭力意識淡薄,對核心競爭力缺乏一定程度的認知。大部分還停留在原來的依靠低成本、低價格獲取競爭優勢的層面上,并沒有意識到,核心競爭力才是幫助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獲得優勢的關鍵性因素。
2.無核心產品,隨波逐流。我國外貿企業生產經營中,隨波逐流的現象非常普遍,一旦國際市場上某種產品熱銷,許多企業便爭相模仿。經常出現重復引進生產線,造成社會資源不合理配置,產品積壓等現象,又走上價格競爭的路子,最后虧損倒閉,被市場所淘汰。企業如果從長遠戰略考慮,進行科學分析預測,開發自己的核心產品,集中力量,提高資產質量,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既能使企業競爭成本最小化,又能獲取超額利潤, 在競爭中就能確立自己長期的競爭優勢。
3.現代企業制度還不健全。現代企業制度作為構建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以及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具有重要的意義。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都是在一定的企業制度規范下進行的。企業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占據優勢地位,就必須要建立起滿足企業生產力要求并與市場經濟體系相適應的現代企業制度。而我國外貿企業由于長期受到政府扶持,還仍舊處在一個過渡時期,大部分還未真正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一部分即便建立起了現代企業制度,相應的公司治理結構也不健全。
4.企業創新能力差。在我國,大多數的科研開發都是由國家投資的,但是大部分的科研經費投入于國家的科研機構和高校,企業獲得的資金較少,特別是外貿企業所能夠得到的投資更是少之又少,這從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技術創新。另一方面,由于長期采用低成本、低價格的策略參與市場競爭,又加上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企業自身缺乏技術創新的意識,對技術研發投入較少,有的企業甚至沒有任何投入。
5.企業管理混亂。由于我國外貿企業的發展還處在一個過渡時期,大多數企業還未真正建立起科學的管理體制,而僅僅依靠過去的經驗來管理企業,從而制約了企業的發展,使企業難以適應市場快速發展的需要。與此同時,管理人員缺乏先進的管理經驗與管理知識,大多依靠主觀意識進行管理決策,使企業在市場中處于被動地位,難以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四、提升外貿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對策
1.樹立管理新觀念。迎接知識經濟帶來的新挑戰需要新的觀念。管理觀念對企業工作的影響是巨大的,而且觸及企業工作的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現代企業管理,一定要突破舊的管理觀念,使管理更務實、更有效、更具現代化氣息。為此,培養現代化意識十分重要。
2.培養核心技術,建立研發體系。企業要形成核心競爭能力,關鍵要形成企業特殊優勢。而要保持這種優勢主要依靠完善的產品研發體系,在這種條件下,核心技術的培養還要立足于創新,不斷形成專利性技術,從而建立高技術壁壘,實現企業良性發展。
3.變革管理模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我國很早便建立了進出口信息工程,實現了相關領域間的網絡互聯和信息共享,為外貿企業提供便利。但是,我國外貿企業進行網上電子商務時,必須正確認識企業運用信息技術的作用,并以此為契機進行流程再造。外貿企業只有進行深層次的企業管理模式的變革,建立“產權清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才能真正利用好企業貿易的信息化,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4.加大研發投入,提高外貿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企業的技術體系是一個包括硬件和軟件的相互聯系、協同作用的有機系統。在加大研發經費投入的基礎上,外貿企業應通過采取多項措施,提高自身的研究技術創新能力,首先,通過原有建立的企業技術開發中心為基地,跟蹤國內外新技術,重視自主創新,爭取核心技術上突破,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技術,提高企業的核心技術水平。其次,進一步通過密切與大學、研究所共建技術開發平臺,推進產學研技術合作,發揮為生產企業引導生產、為市場創造需求的橋梁作用,也就是開發即適銷對路又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品,力爭每年推出新品,不斷增加規格與品種,從而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
5.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管理是企業核心能力的保證,外貿企業必須加快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首先,要建立一套符合市場經濟的有效的管理機制,跳出家庭式管理的怪圈,建立共同愿景,打造學習型組織,務實基礎管理,搭建一個規范的管理平臺。其次,要在企業內部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一個規范有效的權力制衡機制,減少內部人控制問題,建立起內部穩定、規范的權力與決策機制,擺脫過去的“一言堂”管理和原始的親情管理,處理好各利益主體之間的關系。建立起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能力。同時,加強企業的管理制度創新,改革一切與市場經濟相悖的管理機制,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綜上所述,經濟全球一體化使中國的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作為經濟全球化領頭兵的外貿企業要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得以生存和發展,必須要提高核心競爭力。將核心競爭力的理念運用到我國外貿企業中,推進和完善企業建立長效機制,對于保證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夢覺.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 童利忠,丁勝利.企業核心競爭力新論[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3] 丁敬雯.外貿企業核心競爭力簡論[J].學海,2002(11)
篇9
摘要:在我國成為全球經濟失衡承接者的情況下,世界經濟越全球化或者中國經濟越全球化,都會使我國承接全球經濟失衡的數額增大,即經濟全球化是我國外貿失衡加劇的原因。我國應采取調節外貿失衡的新思路,逐步提升我國在國際分工價值鏈中的位置,縮減沿海發達省市加工貿易規模,通過與世界多個國家共同政策協調來減少全球經濟失衡。不平等(不平衡)的國際分工導致全球經濟失衡,并且世界經濟越全球化,國際分工不平等(不平衡)越突出,全球經濟失衡越嚴重。我國在國際分工中價值鏈中的低端位置,使我國成為全球經濟失衡的承接者,這是我國外貿失衡的原因。
一、文獻綜述
關于我國貿易順差的形成原因,現有多數研究認為我國貿易順差來源于國內實際因素,而非貨幣因素或外部因素,但至于是何種實際因素卻存在較大爭議,具體如下:
一是國民儲蓄超過國內投資。李稻葵、李丹寧認為,中美的貿易順差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中美國儲蓄率發生了變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世界的貿易結構發生了變化。何帆、張明認為,國內總儲蓄超過國內總投資是我國貿易順差存在的原因,若政府對當前的高儲蓄高投資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未來貿易順差會繼續上升,若政府采取積極的調整政策,未來貿易收支趨于平衡。
二是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和國內投資過度擴張。佟家棟認為,我國廉價勞動力優勢的長期存在,需求不足與生產過剩,以及吸引的大量外商直接投資,是造成我國貿易收支順差的原因。盧萬青認為,本國供給相對上升,本國需求相對下降,本國供給相對于本國需求過剩,是我國貿易順差形成的根本原因。
三是中國式的財政分權。許煜、徐翱、尚長風采用Johnsen協整方法進行了實證檢驗得出,中國式的財政分權是貿易收支順差的制度性根源,它對我國的貿易收支順差具有顯著的正效應,而人民幣升值不但不能減輕貿易收支順差,反而加劇了貿易收支順差。
四是人口年齡結構。王仁言認為,人民幣匯率與貿易差額的相關性不顯著,而人口年齡結構是我國對外貿易出現持續順差的重要原因,人口贍養率下降引起的國民儲蓄增加、消費需求不振、青壯年人口比重上升,造成了持續的貿易順差,并且未來15年內順差的格局不會發生根本變化。
五是中國實際資本存量高速增長而居民實際財富緩慢爬升。趙文軍、于津平(2008)運用跨時最優消費理論進行研究,認為中國實際資本存量高速增長而居民實際財富緩慢爬升是貿易順差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短期內,實際資本存量與居民實際財富的變化對貿易收支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滯后性,甚至會出現長期關系相反的現象。
以上研究存在不足之處在于,第一,沒有從全球經濟的視角研究我國外貿不平衡問題;第二,只研究我國外貿失衡的原因,未研究我國外貿失衡加劇的原因,外貿失衡和外貿失衡加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以往的研究未加以嚴格區分。這里從全球經濟的角度研究我國外貿失衡問題,并提出調節外貿失衡的新思路。
二、全球經濟失衡的原因分析
(一)全球經濟失衡的涵義
IMF的Rato(2005)認為,全球經濟失衡主要是指美國經常賬戶持續惡化,對外債務不斷積累,而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新興市場國家和一些石油輸出國則持續順差。Obstfeld和Rogoff(2005)、Yu(2008)、李揚和余維彬(2006)等大多數國內外學者持相同看法,這里對全球經濟失衡的定義與此相同。
全球經濟失衡狀況呈現出不斷加劇的趨勢:一方面,北美洲和歐洲的貿易逆差不斷增大,北美洲貿易收支惡化趨勢尤為明顯:另一方面,亞洲的貿易順差不斷擴大(見圖一)。
(二)國際分工的特點
第一,國際分工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亞洲制造業的比重從1970年的15.39%升至2008年的39.60%.出現工業化趨勢:歐洲和北美洲制造業在世界的比重從1970年的47.03%和30.28%分別降至2008年的31.42%和19.39%,出現去工業化趨勢;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制造業在世界的比重不足10%,幾乎處于被邊緣化的地位(見圖二,下頁)。
第二,國際分工的不平等性。國際分工不平等,一是指地位不平等,發達國家在國際分工占據主導和中心地位,發展中國家處于從屬和附庸地位。國際分工不平等,二是指分配不平等,發達國家在國際分工中處于支配地位,攫取了大部分利潤;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分工中處于從屬地位,只能賺取微薄的加工費。
圖一:各洲歷年貨物凈出口總額
注:拉丁美洲包括加勒比海,圖二和圖四同。由于進出口統計口徑不同,世界進出口總額不相等。
第三,國際分工的精細化。由于生產經營活動的更加專業化,導致國際分工從最終產品的分工進一步向價值鏈中不同活動之間的分工發展,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各分支機構分別從事其中一項或幾項活動。
(三)國際分工導致全球經濟失衡
分工產生交換,國際分工決定國際貿易,不平等(不平衡)國際分工導致世界貿易失衡:第一,不平衡的國際分工引起全球經濟失衡。根據弗農(Vemon)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產品生命周期分為新產品階段、成熟產品階段和標準化產品階段:在新產品階段,技術創新國(美國)首先發明了一種新型工業產品,更多屬于技術密集型產品,主要在國內生產和銷售。在成熟產品階段,技術定型、生產和消費規模擴大,其他發達國家(歐洲國家)開始仿制這種新型工業產品(可能技術轉讓授權、技術侵權仿冒、自主開發),技術創新國的壟斷優勢逐漸減弱,生產的主體轉移到其他發達國家。在標準化產品階段,技術完全定型和標準化,技術壟斷優勢已經喪失,該產品的國際競爭優勢主要來源于成本價格優勢,這時候發展中國家已成為世界上最理想的低成本生產區,發達國家通過技術轉讓或跨國投資把新產品生產區位配置到落后的發展中國家,使發展中國成為世界市場的主要生產和出口基地(見圖三)。隨著亞洲工業化趨勢和歐美去工業化趨勢不斷推進(見圖二),亞洲對歐美的貿易順差必定不斷增大,全球經濟失衡越來越嚴重。
第二,不平等的國際分工,造成世界各洲的消費與生產嚴重不對稱,從而導致全球經濟失衡。1970-2008年亞洲制造業在世界的份額不斷上升,北美洲和歐洲的份額不斷下降,2008年亞洲達到40%,北美洲和歐洲降至50%。雖然亞洲制造業的份額世界最大,但亞洲發展中國家由于在國際分工中處于劣勢和附屬地位,在國際分中獲得的收入分配份額低,消費需求不足;雖然歐美國家制造業在世界的份額不斷下降,但是依靠其在國際分工的優勢和主導地位,在國際分工中獲得的收入分配份額高,消費需求大。采用貿易品增加值在世界的比重來衡量生產比重,用最終消費在世界的比重來表示消費比重,1970~2008年亞洲生產比重與消費比重之差大于零,并處于上升趨勢,北美洲和歐洲生產比重與消費比重之差小于零,并處于下降趨勢(見圖四)。因此,亞洲對北美洲和歐洲產生大量的貿易順差,并且順差不斷增加。
第三,國際分工的精細化,強化了國際分工的不平等關系,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經濟失衡。在最終產品之間的國際分工中,發展中國家主要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發達國家主要生產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產品,雖然發展中國家企業的規模普遍并不大,但仍具有或多或少的產品定價權。在產品內分工中,跨國公司只是把勞動密集型環節(加工組裝環節)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依然掌控著技術研發、銷售渠道、生產網絡和品牌經營等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環節,因此產品內國際分工的定價權完全掌握在跨國公司手中,發展中國家完全喪失了定價權。由此可見,產品內國際分工中的不平等程度大于最終產品之間國際分工。隨著運輸成本的下降、信息交流成本的下降和生產模式的改進,國際分工愈來愈精細化,根據Athukorala和Yamashita(2005)的測算,世界零部件貿易從1992年的4000億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10000億美元,占世界制造業貿易的比重從1992年的17%增加到2003年的23%,產品內分工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國際分工形式,國際分工的不平等程度也會越來越嚴重。
數據來源:聯合國統計司網站。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得到結論:
命題1:不平等(不平衡)的國際分工是導致全球經濟失衡的原因。
世界經濟越全球化,國際分工就越深入,那么全球經濟失衡就越嚴重。如圖五所示,世界經濟開放程度(以世界進出口總額與世界GDP之比來表示)越高,世界經濟失衡程度(以世界各洲凈出口絕對值之和與世界GDP之比表示)越大,也就是說,世界經濟越全球化,全球經濟失衡越大。因此可得結論:
命題2:世界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化,是導致全球經濟失衡加劇的原因。
三、我國外貿失衡的原因
下面,對我國外貿失衡及其加劇的原因進行分析。
(一)國際分工(即我國處于國際分工價值鏈中的低端環節)是導致我國外貿失衡的原因
從比較優勢來看,勞動力仍是我國參與國際分工的主要優勢要素。這種優勢不僅體現在勞動力密集產品制造上,而且更多體現在勞動力密集型環節(加工組裝環節)的生產上。與勞動力比較優勢相對應,我國參與的國際分工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垂直型產業間分工。中國大陸生產并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發達國家生產并出口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產品。二是產品內國際分工(即垂直型產業內分工)。產品內國際分工的產品價值鏈按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分為勞動密集環節、資本密集環節和技術密集環節三種,我國承擔勞動密集環節(即加工組裝環節),發達國家承擔資本密集環節和技術密集環節(即產品研發環節、零部件生產環節和產品銷售環節)。
我國處于產品內國際分工的勞動密集型價值鏈環節(即加工組裝環節),使我國成為全球經濟失衡的承接者,我國由此產生大量的貿易順差,也就是說,國際分工是我國產生貿易順差的主要原因。如表1所示,2008年,我國加工貿易對歐美地區保持大量的順差,對亞洲地區(包括日、韓、東盟和中國臺灣,不包括中國香港)保持大量的逆差。我國加工貿易對歐美(包括中國香港)出口的比重為64.5%,進口的比重僅為12.8%:對日、韓、臺和東盟出口的比重為22.3%,進口的比重高達62.7%。產品內分工的價值鏈由上游部分(研發和零部件生產)、中游部分(加工組裝)和下游部分(銷售和售后服務)等環節組成,根據表1,我國從亞洲地區(不包括中國香港)進口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經加工組裝后銷往歐美市場,我國處于從事產品內國際分工的加工組裝環節,從而成為亞洲對歐美貿易失衡(即全球經濟失衡)的主要承接者。作為全球經濟失衡承接者的角色,2000~2009年,我國有大量的加工貿易順差,并且我國貿易順差主要來源于加工貿易順差(見表2)。因此,可得結論:
數據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官方網站和《中國統計年鑒.2009》。
命題3:我國處于國際分工價值鏈中的低端環節,使我國成為全球經濟失衡的承接者,所以說我國在國際分工價值鏈中的位置是我國外貿失衡的主要原因。
命題4:只要我國提升自身在國際分工價值鏈中的位置,我國外貿失衡程度就會下降。
(二)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化是我國外貿失衡加劇的原因世界經濟不斷全球化和我國經濟快速全球化是我國外貿失衡加劇的原因,具體包括:
第一,全球經濟失衡程度不斷上升(見圖五),在我國是全球經濟失衡承擔者的情況下,我國承接全球經濟失衡的數額相應增加,外貿失衡就隨之增加。
第二,由于我國經濟全球化速度快于世界經濟全球化速度,我國承接全球經濟失衡的份額加大,外貿失衡便會加劇。分不同貿易方式來分析,如表3所示,1990~2007年,我國一般貿易和其他貿易的進出口總額占亞洲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逐步上升,但是一般貿易和其他貿易凈出口占亞洲凈出口的比重小,甚至在某些年份為負數;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占亞洲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同樣逐步上升,加工貿易凈出口占亞洲貨物凈出口的比重快速上升,從1990年的21.55%飚升至2007年的76.30%。隨著我國經濟全球化速度快于世界經濟全球化速度(表現為我國進出口在亞洲進出口的比重不斷上升),我國加工貿易順差大幅上升,而一般貿易和其他貿易順差卻較小甚至某些年份為逆差。在一般貿易和其他貿易方式中,我國不會成為全球經濟失衡的承接者;唯有加工貿易方式,我國才成為全球經濟失衡的承接者。由此可見,當我國經濟全球化快于世界經濟全球化時,由于承擔了全球經濟失衡,并且承擔的份額不斷上升,才會導致我國外貿順差不斷增加。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9》和《2009年中國統計公報》。
表3:我國不同貿易方式進出口和凈出口占亞洲的比重(%)年份加工貿易一般貿易和其他貿易
注:進出口(或凈出口)的比重指中國進出口(或凈出口)占亞洲進出口(或凈出口)的比重。1996年亞洲凈出口為-89億美元,因此未列出1996年凈出口比重。
數據來源:《國際貿易年鑒(2009)》和《中國統計年鑒(2009)》。
綜上所述,在我國成為全球經濟失衡承接者的情況下,世界經濟越全球化,全球經濟失衡越嚴重,我國外貿失衡越大;我國經濟越全球化,我國所承擔全球經濟失衡的份額越大,我國外貿失衡越大。由此可得結論:
命題5:在我國是全球經濟失衡承擔者的情況下,世界經濟越全球化,全球經濟失衡越嚴重,我國外貿失衡越嚴重,即世界經濟不斷全球化是我國外貿失衡加劇的原因。
命題6:在我國成為全球經濟失衡承接者的情況下,我國經濟越全球化,我國所承擔全球經濟失衡的份額越大,我國外貿失衡越嚴重,即我國經濟快速全球化是我國外貿失衡加劇的原因。
四、失衡加劇原因的實證檢驗
(一)時間序列數據的實證檢驗
實證研究采用樣本期為1978~2008年的年度數據,數據來源于聯合國統計司網站和各年的《中國統計年鑒》。
1.變量說明。CHNEX為中國凈出口與中國GDP之比,表示中國外貿失衡程度,WNEX為世界各洲凈出口絕對值之和與世界GDP總額之比,表示全球經濟失衡程度.CHOPEN為中國進出口總額與中國GDP之比,作為中國經濟全球化程度的衡量指標,WOPEN為世界進出口總額與世界GDP之比,作為世界經濟全球化程度的衡量指標。
2.各變量的單位根檢驗。在協整檢驗之前首先要進行單位根檢驗,ADF單位根檢驗的結果表明,所有變量都是一階單整序列,見表4。
3.協整檢驗。由于這里對兩個變量進行協整檢驗,可以采用EG兩步法:第一步,用OLS方法回歸得到全球經濟失衡和我國外貿失衡的方程式,見表5。
第二步,對以上三個回歸方程的殘差進行單位根檢驗。回歸方程(1)殘差的ADF值-3.9359,回歸方程(2)和(3)殘差的ADF值分別為-4.3914和-3.5941,采用的檢驗形式是無截距無斜率和滯后1期,滯后期①失衡形成原因(即命題l和3)不適合實證研究證明,并且根據以上的邏輯分析已得到充分證明。這部分主要運用實證研究來驗證失衡加劇的原因(即命題2、5和6)。根據AIC和SC最小的準則確定,根據Mackinnon(1991)通過模擬試驗得到的臨界值表,5%顯著水平下三個變量的臨界值為-3.56,這三個回歸方程殘差的ADF檢驗值都小于臨界值,表明這三個方程都是協整方程。
注:檢驗形式C、T、L分別表示ADF檢驗方程的常數項、時間趨勢和滯后階數,N表示不包括時間趨勢項。由AIC值和SC值達到最小的原則來確定ADF檢驗的滯后階數。**表示5%的水平上顯著,***表示1%的水平上顯著。
表5:全球經濟失衡和我國外貿易失衡的回歸方程式被解釋變量截距項WOPENCHOPENR2Adu-R2F-statD-W
(1)WNEX-1.78830.0803
0.71710.707373.50680.5506
(-4.3255)***(8.5736)***
(2)CHNEX-10.64590.2757
0.73750.728581.49311.1588
(-7.8971)***(0.0305)***
(3)CHNEX-3.05080.1278
0.51940.502831.34010.7312
(-3.5624)***(5.5982)***
注:小括號內的數值為t檢驗值,***表示在1%的水平下顯著,**表示在5%的水平下顯著。
4.格蘭杰因果檢驗。由于WNEX與WOPEN之間、CHNEX與WOPEN之間、CHNEX與CHOPEN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可以對這三組變量進行兩個變量之間的格蘭杰因果檢驗。
(1)檢驗世界經濟全球化加深是否是全球經濟失衡加劇的格蘭杰原因。如表6的檢驗結果表明,在最優滯后期為2期時WOPEN是WNEX的格蘭杰原因,在最優滯后期為2期時WNEX不是WOPEN的格蘭杰原因,這說明世界經濟全球化加深是全球經濟失衡加劇的格蘭杰原因,反之不成立,命題2得證。
(2)檢驗世界經濟全球化加深是否是中國外貿不平衡惡化的格蘭杰原因。如表6的檢驗結果表明,在最優滯后期為3期時WOPEN是CHNEX的格蘭杰原因,在最優滯后期為4期時CHNEX不是WOPEN的格蘭杰原因,這說明世界經濟全球化加深是我國外貿失衡惡化的格蘭杰原因,反之不成立,命題5得證。
(3)檢驗中國經濟全球化加深是否是中國外貿失衡惡化的格蘭杰原因。如表6的檢驗結果表明,在最優滯后期為1期時CHOPEN是CHNEX的格蘭杰原因,在最優滯后期為1期時CHNEX不是CHOPEN的格蘭杰原因,這說明中國經濟全球化加深是我國外貿失衡惡化的格蘭杰原因,反之不成立,命題6得證。
(二)橫截面數據的實證檢驗
根據橫截面數據可知,一般而言,東部省份開放度大,外貿順差大;中西部省市開放度小,外貿順差小甚至為逆差。下面用橫截面數據回歸檢驗開放度是否是造成外貿失衡的原因,即驗證命題6。
使用的是2008年的我國各省份的橫截面數據,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2009》。所涉及變量有:NEX為我國各省份的凈出口(各地區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的貨物凈出口),單位為億美元;OPEN為我國各省份的開放度,為各省份的進出口總額與GDP之比。
注:上下兩個組成的一組數字,上面數字表示F-統計值,下面用小括號括住的數字表示其相伴概率。***表示1%的水平上顯著,料表示5%的水平上顯著。最優滯后期數根據格蘭杰因果檢驗方程的AIC準則和SC準則最小的原則來確定。
為了消除異方差的影響,NEX對OPEN回歸采用加權最小二乘法回歸,以OLS回歸殘差絕對值的倒數作為權數。加權最小二乘法的回歸結果為①:
NEX=-20.1097+531.29750PEN(1)
(一8.0151)***(18.8057)***
R2=0.9803Adjusted-R2=0.9796F-stat=353.6533D-Wstat=1.9478
(小括號里面的數值為t統計值,***表示1%水平上顯著,**表示5%水平上顯著)
(1)式回歸方程表明,當某省市的開放度越大,代表經濟全球化程度越高,則該地區貿易順差額越大,命題6得證。
五、調整我國貿易失衡的新思路
綜上所述,不平等(不平衡)的國際分工,是全球經濟失衡的原因;我國由于位于國際分工價值鏈中的低端位置,使我國成為全球經濟失衡的承擔者,這是我國外貿失衡的原因。經濟越全球化,國際分工越深入,全球經濟失衡和我國外貿失衡便會加劇。一言蔽之,無論是對于世界經濟還是對于中國外貿收支,國際分工導致失衡,經濟全球化深化導致失衡加劇。
在不平等(不平衡)的國際分工格局下,以往調節外貿失衡的政策(包括人民幣升值和大宗采購)沒有收到預期效果,需要采取新措施來調節外貿失衡,具體包括:
(一)沿海發達地區應適度削減加工貿易規模
由于我國外貿順差主要來源于沿海發達地區的加工貿易,并且加工貿易對當地經濟的拉動作用有限,因此我國應適當壓縮加工貿易規模。如表7所示,沿海經濟最發達6個省市的加工貿易出口額占了我國加工貿易出口總額的84.2%,除天津之外其他5個省市的加工貿易凈出口占了我國加工貿易凈出口總額的80.8%。并且,與一般貿易相比,由于加工貿易兩頭在外,對當地其他行業的拉動作用較小,適度縮減加工貿易規模對沿海發達地區的影響較小。
可以從存量和增量兩方面來適度縮減沿海發達地區加工貿易規模。從存量來看,沿海地區可以通過提高一線工人工資或福利等方法來減少加工貿易。從增量來看,由于加工貿易多屬于低端產能,沿海發達地區在新引入的外資中應逐步降低從事加工貿易外資的比重,不斷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2008年外商投資企業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為8906.1億美元,占當年我國加工貿易總額的84.5%。
(二)沿海發達地區應當使提升產業結構與淘汰加工貿易產能兩者步調一致
沿海發達地區淘汰加工貿易低端產能應與發展中高端產業相結合,并且兩者步調保持一致。沿海發達地區積極發展中高端產業,一方面可以減少甚至抵消淘汰部分加工貿易產能對當地經濟造成的不利沖擊,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沿海發達地區在國際分工價值鏈的位置,減少我國外貿失衡(根據命題4)。沿海發達地區淘汰加工貿易產能的速度應與發展中高端產業的速度相協調,如果淘汰過快對當地經濟造成過大沖擊,溝汰過慢不利于我國貿易失衡調節。另外,加工貿易企業的調節應采取區域差別對待策略,對于中西部地區,由于加工貿易規模小,經濟相對落后,因此無須限制其加工貿易的發展。
注:占比指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和廣東之和在全國的比重,但(①的統計不包括天津。數據來源:各省市的統計年鑒和統計公報。
篇10
一、我國外貿依存度變化情況
在我國經濟逐步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外貿依存度變化大致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穩步上升階段(1978―1989)。這個期間,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3624億元增加到16909億元;進出口總額從206億美元增加到1117億美元。同期,我國外貿依存度從8.9%逐步上升到24.8%,年均提高1.4個百分點。
第二階段:大幅波動中緩慢上升階段(1990―1999)。這個期間,受人民幣貶值和以人民幣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快速增長的雙重影響,我國外貿依存度出現較大幅度的上下波動。即:匯率下調幅度高于國民生產總值增長時,外貿依存度呈上升態勢;以人民幣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快速增長,超過外貿進出口增長時,外貿依存度呈下降態勢。
第三階段:快速上升階段(2000―2004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我國融入世界經濟的進程加快。這個期間,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快速增長,從2000年的4743億美元提高到11547億美元,年均增長24.9%;國內生產總值從2000年的89468億元提高到136515億元,年均增長9.5%。由于外貿進出口增幅高于國內生產總值增幅15.4個百分點,再加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穩定在8.27元水平上,使我國外貿依存度快速上升,從2000年的43.8%上升到2004年的70%,年均提高6.8個百分點。
二、我國外貿依存度的國際比較
(一)我國外貿依存度已經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1980―2000年間,世界貨物貿易的年均增長速度達到6.1%,而世界經濟增長速度為5.4%。全世界平均外貿依存度不斷提高。據WTO和IMF的數據測算,1960年全球外貿依存度(全球進出口總額與經濟總量的比率)為25.4%,1970年為27.9%,1990年升至38.7%,2000年升至41.7%,2003年已接近45%。從我國來看,1970年我國的外貿依存度為5.0%,1980年提高到12.9%,1990年提高到29.8%,2000年提高到43.8%,2003年達到60.0%,2004年進一步達到70%。通過比較可以看出,在1990年以前,我國的外貿依存度遠遠低于世界水平;而在1990年后,我國外貿依存度不斷上升,2000年超過世界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2003年超過15個百分點。
(二)我國與世界主要經濟大國外貿依存度比較
與世界主要經濟大國相比,我國外貿依存度有兩個特點:一是變化趨勢不同,世界主要經濟大國外貿依存度變動相對平穩,我國外貿依存度呈持續上升態勢。美國從1978年的14.9%到整個80年代和90年代都基本維持在15―18%左右的水平,25年間變化幅度不超過7個百分點。日本則從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21―26%下降到80年代中期以來的20%以下。印度在70年代末和整個80年代基本上維持在3個百分點的變化范圍內,到21世紀初大體穩定在20%左右的水平上。巴西變化幅度比印度稍大一些,但也只在11―23%的幅度內波動。而中國則呈現出一個連續不斷上升的發展趨勢,基本上每5年就上升一個臺階。二是變化幅度不同,經濟大國外貿依存度變動幅度較小,我國外貿依存度變化幅度較大。在1978―2002年間,美國外貿依存度變化幅度大約在7個百分點左右,印度在11個百分點左右,日本在12個百分點左右,巴西在12個百分點左右。同期,中國外貿依存度變化幅度在40個百分點左右。如果計算到2004年,則變化幅度上升至61個百分點之多。
通過以上分析,對中國外貿依存度的認識有兩點是需要強調的:一是我國外貿依存度呈連續上升態勢,且速度較快,尤其是2003年和2004年兩年分別比上一年增長11.2和10個百分點。二是歷史上看,我國外貿依存度實際并不高。但是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外貿依存度不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遠遠高于美國、日本、印度、巴西等經濟大國。
三、我國外貿依存度偏高的原因分析
(一)對外貿易結構中加工貿易比重較大
在我國對外貿易中,加工貿易的快速發展對我國外貿依存度的提高具有重要影響。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加工貿易從零起步,到2004年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接近5500億美元,在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上升到47.6%,超過一般貿易,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方式。目前我國的加工貿易,即使屬于高新技術產業中的加工貿易也主要是從事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組裝環節,附加價值并不高,國內采購、配套率亦較低,而海關在出口統計時未剔除進口器件和零部件的價格,等于高估了出口貿易額,這樣就使進出口總額被高估,據此計算的外貿依存度也必然高估。同時,在進出口總額統計中,跨國公司作為投資進口的設備、物品也反映在其中,2004年總金額達到312億美元。因此,我國真實的外貿依存度要比按現行統計的依存度小得多。
(二)國內產業結構以制造業為主,第三產業比重較低
一般說來, GDP構成中第三產業的比重越高,外貿依存度可能越低。各國GDP結構差異明顯,三個產業所占比重差別很大。例如,1996年,美國、日本、印度、巴西的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別為71.4%、60.2%、43.0%、56.5%。同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僅為30.1%。目前,美國第三產業在GDP構成中的比重已經超過75%,而中國也僅為33%左右。我國產業結構以制造業為主,第三產業比重偏低是外貿依存度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對外貿易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
當GDP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增速上;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越高,則其相對增長速度越快,外貿依存度則越高。反之,相對增長速度越慢,外貿依存度則越低。1980―1995年間,世界貿易年均增長速度為5.6%,比世界經濟增長率高約2.6個百分點。近年來,全球貿易年均增長速度也僅在6%左右,比世界經濟增長率高2―3個百分點。1979―2004年我國對外貿易平均增長速度為18%,比同期GDP平均增長速度高9.4個百分點。尤其是2000年以來的5年中,我國對外貿易平均增長速度高達26.7%,比同期GDP平均增長速度高出16個百分點。我國對外貿易與實際GDP的相對增長速度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導致中國外貿依存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四)由于統計原因,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
作為分母的國內生產總值被低估。一是由于我國的GDP是世界上惟一采用產出法統計的國家,所以統計遺漏很多。一些本應計入GDP的服務業增加值無法獲得統計數字,統計的范圍比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明顯偏小;我國工業增加值只計算規模以上企業,而且規模以上企業統計遺漏也很多;農村產業分工不發達,也存在許多遺漏,我國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使得農民自產自銷的商品價格往往被低估,甚至有的并未被計算在GDP之中。
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低估,從相關統計的比較中也可以看出:2003年GDP增長9.3%,但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1%,進出口總額增長37.1%;2004年GDP增長9.5%,但同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3%,進出口總額增長35.7%,財政收入預計增長20%以上。
同時,全國GDP總值明顯低于各地區生產總值之和,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這個觀點。2000―2003年,全國GDP值分別為89468、97315、105172、117251億元,而同期各地區生產總值之和分別為97209、106766、117514、135539億元,后者比前者分別高出8.7%、9.7%、11.7%和15.6%。
(五)匯率的變動直接影響外貿依存度的水平
從外貿依存度與匯率變動的相關分析看,外貿依存度與匯率變動之間存在著較高的相關性。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條件下,人民幣升值,則外貿依存度下降;反之,人民幣貶值,外貿依存度上升。總體上看,人民幣貶值是我國外貿依存度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六)不同統計方法計算的外貿依存度水平差別很大
按照現行匯率計算,我國的外貿依存度確實偏高。但若按照購買力平價標準,我國外貿依存度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據世界銀行按購買力平價估算,人民幣與美元購買力比價為4∶1,按此計算,我國外貿依存度將減少一半,2003年僅為30%。若按世界銀行“直接用商品貿易額與第一、第二產業GDP的比值來衡量各國經濟的開放程度”方法計算,我國外貿依存度低于其他國家水平。2000年世界平均為111%,我國為66%,雖高于美國的55%和日本的52%,但明顯低于德國的133%,法國的120%和英國的118%。
四、我國外貿依存度的未來走勢
對于我國外貿依存度的未來走勢,我們有以下兩個基本判斷:一是未來5―15年我國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仍會高于經濟增長速度。1980―2000年的20年間,我國進出口貿易額平均增長速度比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速度高6.8個百分點。預計今后5―15年,我國的對外貿易年均增速仍會保持10%的水平;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速保持在7%左右的水平,如不考慮匯率變化因素,外貿依存度仍會在現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到2010年將會達到80%以上。二是長期看,我國外貿依存度可能呈現先緩慢上升、再相對穩定、然后逐步下降趨勢。未來外貿依存度的走勢是由外貿進出口增長、GDP增長、匯率的變化趨勢共同決定的。預計未來一個時期,人民幣匯率將保持相對穩定,對外貿易仍將高于經濟增長2―3個百分點,這樣我國外貿依存度將繼續緩慢提高;隨后的一個時期預計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速度將逐步接近,我國外貿依存度將出現比較穩定的趨勢;再后的一個時期,預計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速度基本持平,同時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人民幣幣值逐步上升,我國外貿依存度將出現逐步下降的趨勢。
五、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建立規避外部風險機制,保證國家經濟安全
(一)提高政府統籌內外經濟發展的能力,保障國家經濟安全
要按照“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積極推進涉外經濟管理體制改革,減少和消除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體制。密切關注國際市場重要商品供求關系和價格走勢變化,加強宏觀經濟運行的預測和分析,利用進出口和儲備調節以及利率、稅率等手段,搞好總量平衡和宏觀調控。加強反壟斷、反傾銷、反補貼及保障措施的立法,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防止外資控制我國重要產業,確保國家對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行業的控制力。加強稅收監管,遏制外資企業通過轉移定價、關聯交易等手段轉移利潤。適應資本項目逐步開放的需要,建立完善涉外經濟預警機制,加強對外債和短期資本流動的監管,保持國際收支平衡,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建立與國際接軌、統一規范的服務貿易統計制度。
(二)在大力發展對外貿易、拓展外部市場的同時,努力擴大國內需求
要繼續引導企業研究國際市場需求,提高應變能力,為企業擴大出口創造良好環境。在鞏固和發展美、日、歐等傳統市場的同時,加大新興市場的開拓力度,推進市場多元化。推動實施品牌戰略,發展跨國經營。提高各類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注重發揮民營企業擴大出口的生力軍作用。要重視搞好兩個市場的互接互補。力爭進出口穩定增長,防止過量進口沖擊國內市場,防止出口大起大落影響國民經濟正常運行,努力保持進出口的基本平衡。
在大力發展對外貿易、拓展外部市場的同時,我們要努力擴大國內需求。擴大內需,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一項戰略方針,要長期堅持下去。只要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盡可能擴大出口,就能夠從容應對風云變幻,把握發展主動權,保持經濟穩定較快增長。
(三)積極發展對外開放的同時,努力推進對內開放
從今后我國經濟發展看,必須堅持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同時,努力推進對內開放。加快發展民營經濟是對內開放,這種對內的開放,在一定意義上比對外開放具有更加本質的意義。一個國家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它有強大的民間力量。如果我們沒有強大的民營經濟和一大批實力強的民營企業,我國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徹底改變過去根據所有制的不同而區別對待的傳統的經濟管理方法,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的政策環境。各級政府部門要盡快調整那些體現所有制差別和不適應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與規章,加快職能轉變和搞好服務管理。
(四)在積極發展與其他國家地區多雙邊經濟合作和自由貿易區的同時,著力打破國內各種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市場
要深入研究世界經濟形勢以及與我國有經貿關系的國家(地區)的宏觀經濟形勢、經濟結構和投資環境,有針對性地研究制定經貿發展戰略,全面提高多邊、雙邊互利合作水平。要積極推動區域經濟合作,促進區域共同繁榮。制定我國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和推動區域自由貿易的中長期戰略和思路。繼續推動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上海合作組織貿易投資便利化進程,深化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積極研究建立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可能性。切實做好內地與港澳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的實施工作,促進內地與港澳經濟的繁榮、穩定和發展。研究推進我國與部分國家商簽自由貿易協定,實現區域經濟合作的新突破。
(五)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在努力做好“引進來”的同時,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
經濟全球化推動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為了更好地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我們要在努力做好“引進來”的同時,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引進來”方面,一是鼓勵發展加工貿易,通過多種方式把更高技術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環節和研發機構轉移到我國,引導加工貿易落地生根和轉型升級。加強產業配套能力建設,不斷提高自主開發、創新能力,逐步從代加工向代設計乃至自創品牌發展,使是我國逐步成為全球先進制造基地。二是要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提高外資利用水平,結合國內產業結構調整,更多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現代化管理經驗和專門人才,提高利用外資質量。鼓勵跨國公司在我國設立管理運營中心、物流采購中心、研發中心和地區總部。積極引進風險資本,完善創業投資機制。
(六)在調整國內投資結構和產業結構,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發展的同時,建立和完善重要資源保障制度
調整國內投資結構,嚴格控制低水平重復建設和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發展。要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以振興裝備制造業為重點,加快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統籌利用好兩種資源,緩解國內短缺資源約束。一是加快制定實施境外資源利用戰略。二是建立多元、穩定、可靠的境外資源供應基地。建立礦產戰略儲備制度,維護經濟和國防安全。
(七)在大力發展貨物貿易的同時,逐步開放服務業市場,大力發展服務貿易
服務業的市場開放是我國參與國際競爭的新焦點。我國服務業總體發展相對滯后,占GDP的比例低于多數發展中國家。隨著我國銀行、保險、電信、分銷等服務業領域的逐步開放,將有力地促進我國服務業的發展。要抓住機遇,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使之成為未來我國對外貿易新的增長點。做好服務業開放和發展總體規劃,建立健全服務業市場準入的法律或法規。逐步對進入我國服務業市場的外國服務企業實行國民待遇,使國內服務業企業與外國服務業企業在相同條件下競爭。
(八)完善國內經濟核算制度,準確反映經濟總量及其變化
在總結我國統計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參照國際慣例,改革現行國內經濟核算和數據制度,提高我國GDP核算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國際化水平,提高GDP核算的透明度和數據的可信度,使GDP數據能夠更加客觀、更加準確反映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
建立科學規范的GDP數據調整和修正制度。結合全國農業普查、工業普查、第三產業普查數據,調整GDP絕對量和增長率,同時相應修正相關年度的GDP絕對量和增長率統計,以保持相應時期GDP數據的可比性和一致性。年度和季度GDP統計也要根據有關統計調查不斷加以完善和修訂,以滿足宏觀經濟分析和管理對相應數據的需要。
(九)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