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城鎮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30 03:40: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村城鎮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村城鎮化論文

篇1

中國的城鎮化之所以能夠引起世界矚目并對人類進程產生影響,根本原因有兩條:即速度快、規模大。從1949年到1978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從10.6%微升到17.9%,30年間城鎮化率增長7.3%,年增長率不足0.24%;從1978年到2011年,我國的城鎮化率從17.92%迅速提升到51.27%,年增長率超過1%,城鎮總人口由1.72億人增加到6.9億人。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研究數據顯示,到2025年,大約有10億中國人將入居城市,屆時中國將會出現大約221座百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其中包括23座5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而在目前,類似規模的城市在歐洲也只有35座。專家預測,我國已進入加速推進城鎮化進程的黃金期。到2030年,大概有3億多農村居民移居城市,同時,農村人口將減少1/3以上,我國的城鎮化水平將達到70%。2013年12月,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召開,將“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建設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城鎮化自此將步入新的發展期、調整期。假使對過去幾十年我國城鎮化的狀況做一客觀剖析研判,不難發現,我國的城鎮化建設快則快矣,好則不好。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

1.“半城市化”。

早在2006年,社會學者王春光先生即嘗試用“半城市化”概念來分析農村流動人口在城市的社會融合問題。他認為,“半城市化”是一個介于回歸農村與徹底城市化之間的狀態,它表現為各系統之間的不銜接、社會生活與行動層面的不融合,以及在社會認同上的“內卷化”。后來,他將這一觀點進一步補充發揮和完善,得到了學界的廣泛認可。人們一般認為,“半城市化”這個概念,最能夠準確描述和概括當下中國城鎮化的真實狀貌。大部分的歷史時間中,“不是經濟嵌入在社會關系中,就是社會關系嵌入在經濟系統中”。純市場的獨立存在,勢必會對社會系統乃至文化系統造成一定的破壞,損害社會整合和系統整合。以博蘭尼的理論反觀中國經濟改革與社會轉型過程,以及農村流動人口與城市社會的關系,就會發現,改革開放30多年間,我國農村人口進入城市,一直被視為純粹的就業者和勞動者,只能在城市的次級勞動力市場實現非正規就業,有限參與城市的勞動分工,而很難進入主流勞動力市場,也難以與城市的社會、制度和文化系統有效對接并融入其中。王春光先生具體解釋了“半城市化”概念的三層含義:一是城市各個系統之間的不整合不銜接,在中國主要表現為市場系統與社會、體制和文化之間的不整合;二是社會不整合,表現為不同城市人群在生活、行動等實踐層面之間的相互不融恰、隔絕與排斥等;三是心理上的排斥、歧視與不認同。這個見解,等于是對博蘭尼的理論做了注解。美國學者P•H•廖塔、詹姆斯•米斯克爾也曾討論過“半城市化”現象,含義大致包括三層:一是流入城市的是那些難民,他們根本沒有生活機會和希望;二是他們會在城市中長期生活下去;三是他們生活在城市貧民窟里,那里成了社會動蕩的沃土和類國家(即暴力濫用)。他們分析道:“半城市化的各種背井離鄉的人口,也有可能形成其他一些黑暗地帶?,F在有數千萬的難民生活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蘇丹以及非洲大湖地區的永久性的營地里。這些人口密集的名副其實的貧民窟(那里的生活沒有機會,沒有希望)會自行演變成類國家,成為動蕩的沃土”。顯而易見,這兩位美國學者的“半城市化”概念,內涵所指有著特定對象,與王春光的“半城市化”概念大為不同。王春光先生主要是基于博蘭尼的社會整合理論、剖析中國城鎮化的不徹底性,主要針對的是農村人口流入城市后的分離、排斥和不融合狀況。在后來的研究中,他進一步把“半城市化”分析外延框定在市民權、日常交往和社會認同這三個層面。其緣由就是農村流動人口在城市缺乏完整的市民權(而不是“公民權”,因為,中國的公民權往往被市民權所取代);日常生活中存在著經常性互動和交往障礙,與城市社會處于事實上的隔離狀態;和城市人口之間存在相互之間的不認同。應該說,這樣的分析判斷是客觀的、實事求是的。“半城市化”狀態,是一種非正常的城鎮化狀態,它對中國社會的轉型和變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由于入城農民工人戶分離,身份模糊,基本的公民權難有保障,市民權無從分享;農民工子女上學受到太多身份地域歧視及制度性阻障。僅此而言,這種不徹底的城鎮化,會從整體上拖滯我國城鎮化、現代化的進程,并大大降低它的質量。

2.“碎城市化”。

主要指的是要素轉移的零碎化。從人口的流動與遷轉角度看,30多年來,中國的城鎮化過程依次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姑且稱之為中國特色的城鎮化“三步曲”:首先是土地的城鎮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規模擴大,城市個數由1978年的193座增加到2012年的658座。全國各類建設用地數量持續增長,高峰期每年多達幾百萬畝,占用的都是優質耕地。比如北京市,本世紀以來,每年城市用地要消耗掉60平方公里,相當于兩個半澳門的面積。城市數量增加,規模擴大。“圈地運動”永無休止,大餅越攤越大。但全國各地存在一個十分普遍而又怪異的現象,就是把土地“攤”走,把人給留下,因此出現了相當普遍的人地分離情況。用低價“攤”走的土地修造的房子叫“商品房”,可以名正言順地高價出售;農民用自有的集體土地上修造的房子叫“小產權房”,不能上市交易。規模龐大的“城中村”景觀,十分準確地反映出我國城鎮化特定階段“只要土地不要人”的事實。其次是勞動力城鎮化。數以億計由鄉入城的“農民工”,由這一獨特的稱呼即可判定,他們的構成十之八九是青壯年男女勞動力。農民工舉家遷移,或稱“復數遷移”所占比重較小。根據李強先生對重慶、四川地區外出農民工年齡狀況的調查,35歲以下的外出農民工占到總數的88%。他的結論是,“外出的幾乎都是高能量的勞動力”。而這種沒有家庭全體成員參與的完整意義上的人口遷移,恰恰是農村“留守兒童”大量存在的主因,也是農村教育城鎮化的一個動因。三是家庭城鎮化。由于“只要土地不要人”,“不要婦孺要壯丁”這兩個階段持續時間過長,累積的矛盾過多,以舉家全遷親情團聚為特點的“人口城鎮化”階段會加速到來。作為其伴隨物,農村教育城鎮化自然會相伴而來,“民工流”之后必將是“學生流”。當然,要素的零散轉移或許是基于“國情”,迫于無奈,未必一定是政府當局有意為之。但在客觀上卻造成了對農民利益的傷害。它與“半城鎮化”應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互為因果。因為要素轉移的不同步、不銜接、不連貫、不徹底,因而出現了不真實的城鎮化(亦即“偽城鎮化”)或“不完全的城鎮化”;因為“半城鎮化”,這個半化不化的過程即對農民的整體利益構成肢解,構成城鄉兩頭的雙重盤剝。“半城鎮化”的農民總為土地、就業、社會保障等等基本生計問題所困擾、所糾結,但最為傷神的恐怕還是子女的正常教育問題。因為,唯有孩子的教育最最耽誤不起。

3.“被城鎮化”。

前兩條反映的是城鎮化的不徹底、不連貫性;這一條體現的則是城鎮化的非自愿性、被動性??傮w上說,城鎮化并未違逆農民的根本利益,迫使他們做出情非所愿的抉擇。事實上,大多數農民能夠看到城鎮化的趨勢及其潛在好處,因而對其持欣喜、合作、支持的態度。也有一部分人是在缺乏思想準備的前提下,稀里糊涂被卷入城鎮化浪潮中來的,他們一般持有半推半就、亦喜亦憂、謹慎參與、留條后路的懷疑觀望態度。順則外出打工賺錢,不順則回家種田養家。在沒有可靠經濟來源生活保障之前,不肯主動割斷與鄉下土地的牽連。再有一部分是城市近郊的農民,他們大概是最不情愿“被城鎮化”的農民。因為他們是農村的頭,城市的尾,城鄉好處兩頭沾,是農民階級中最滋潤、最悠閑、最有機會先富的一個階層。但恰恰是他們成為城市擴張過程中首當其沖“被城鎮化”的對象。“被城鎮化”所反映的是城鎮化進程中政府與農民、城市與鄉村一方主動、一方被動的矛盾關系。兩種力量博弈的結果,基本上是前者獲勝后者妥協。也有不妥協的時候,則會出現強征、強拆、強迫就范的糾紛案件,甚至引發。也許這是一個無解的悖論,一個無法使矛盾根本化解的二律背反。從“被城鎮化”的農民群體的角度看,失去土地,得到補償,卻并未轉變身份,并沒有獲得穩定的職業和收入來源。失地無異于失業。便有身份賤賣和權益盤剝的感覺,心理很不情愿。從政府的角度看,“圈地”屬于不得不圈。城市人口在增加,城市規模在擴大。滿足新老市民日益增強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精神生活條件需求,是政府的職責所在。城市外延的擴展,是現實的需求,而非政府的主觀臆斷。問題似乎又還原到“半城市化”狀態上來。政策不配套,只取不予或多取少予,不能對失地農民長久的、可持續的生計作出安排,把他們懸在城市的半空,“被城鎮化”的農民就會生出“被欺騙”、“被拐賣”的感覺,抵觸情緒在所難免,對有效推進城鎮化的健康發展就會產生一系列不利影響。李強先生據此提出“主動城鎮化與被動城鎮化”的見解,頗具說服力。“被動城鎮化”往往非民所愿。政府有動力,農民沒動力,肯定是不行的。怎樣實現從被動城鎮化為主向主動城鎮化為主的轉變,乃是政府所面臨的一大難題。

二、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教育

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教育,大致包含三部分內容,針對的是不同的教育對象:一是老一代農民工,主要是轉崗就業再就業的職業技能培訓;二是新生代農民工,城市適應類勞動技能培訓和城市文明禮儀行為規范等教育;三是農村學生的基礎教育。先生曾講,農村和城市的區別不僅只體現在物質生活水平上,“從根本上說,城市和農村的差別,其實是一個社會最現代部分和最傳統部分的差別。”在進行現代化的社會里,社會發展的一個根本問題就是消除城鄉隔閡。所謂城市化,實際上就是一次從文化價值觀念上消除城鄉隔閡的革命”。“對中國來說,最大的難題在于如何將農村納入現代化進程中,而不是讓城市文明被農村文化所吞沒。”那么城鎮化對農村基礎教育到底帶來哪些影響?怎樣估價它的利弊得失呢?

(一)“鄉土化”與“城鎮化”之爭。

城鎮化為教育公平提供了契機。我國教育不公,突出表現為城鄉教育的非均衡發展。而城鄉教育的不均衡,則主要表現為硬件教學設施、教學環境和師資質量的差別上。專家學者對此已經有了相當充分地研判論證。但對如何消除教育不公,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卻見仁見智,看法不一。歸納起來,主要有“鄉土化”和“城鎮化”兩種模式之爭。“鄉土化模式”主張,農村教育當以服務農村建設為本,課程設置以及所有教學過程,都應緊緊圍繞農村實際,基于當地生產、生活需求,培養學用一致的實用型人才。從陶行知、梁漱溟、晏陽初到,再到現今的教育理論界,這種教育理念一脈相承,一直占據主導地位。在這些革命家、政治家和教育理論家,農村學校首先培養農村建設人才,天經地義。因此,他們大多持有立足鄉村辦好農村教育的理想,不情愿、不希望城市風氣熏染鄉村生活,正如不希望農村孩子因為讀書而逃離鄉村以至厭惡和排斥鄉村一樣。早在1926年,大教育家陶行知即撰文指出:“中國鄉村教育走錯了路!它教人離開鄉下往城里跑。它教人吃飯不種稻,穿衣不種棉,做房子不造林。它教人羨慕奢華,看不起務農。它教人分利不生利。它教農夫子弟變成書呆子。它教富的變成窮的,窮的變得格外窮;它教強的變成弱的,弱的變得格外弱。前面是萬丈懸崖,同志們務必把住,另找生路!生路是什么?就是建設適合鄉村實際生活的活教育!”。無獨有偶,與中國國情十分相似的近鄰印度,也有過類似的對鄉村教育可能被城市化的不滿和聲討。甘地總理曾經對現代學校教育有過言辭激烈地批判:現代教育不能使年輕人學會任何在生活中發揮作用的東西。……“當年輕人從學校回到生養自己的地方以后,對農業卻一無所知。不僅如此,他們還從心底蔑視自己父輩的職業。現代學校的一切事情,從教科書到畢業典禮,從來不會使一個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環境感到自豪。他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就越遠離自己的故鄉。教育的整個目的就是使他和他的生活環境格格不入,就是使他不斷疏遠這種環境。對于故鄉的生活,他一點兒也不感到有詩意。村莊的一切對他來說都是那樣的陌生。他自己祖祖輩輩所創造的文明在他的眼里被看成是愚蠢的、原始的和毫無用處的。他自己所受的教育就是要使他與他的傳統文化決裂。”近年關于振興農村教育的理論著述中,有一批成果的思想內涵目標設計與上述觀點相吻合。面對城鎮化浪潮的猛烈沖擊,他們主張要腳跟牢把,意志堅定,排除萬難,重振農村教育秩序。硬件上力爭達到“同城待遇”,但農村教育一定要姓“農”,教學內容上應與“農”字關聯,辦學場地上一定要在鄉不在城,近農而非離農。“城鎮化”模式主張,基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公平性原則,農村教育應該讓農村學生接受與城市學生相同的教育,接受先進的城市文化,體現城鄉教育從內容到形式的無差別性。在城鎮化背景下,則要強調“離農教育”而主要不是本土教育,以幫助學生適應未來的城市生活。有人則認為,我國目前的農村教育模式本來就是單一的城市化模式,表現為城鄉學校課程、教材、高考試卷等等的完全相同,且都以應試教育為目的,并未反映教學內容及培養目標到底為城為鄉。但近年的研究則給予城鎮化新的內涵,認為,迅速推進的城鎮化進程,把農村教育既有的秩序打亂了,農村教育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一大變化,就是生源大量流失,學校沒學生可教。突出的矛盾不是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而是給誰教、有無學生可教的問題。“人走不中留”,學生大多是流向縣城及以上城市的學校,農村校變成了“空殼校”。正是基于這樣一種變局,他們主張,要實現農村教育城鎮化,使農村教育的主陣地由偏遠落后的鄉村,逐步轉移到中心鎮或縣城鎮。這種性質的“城鎮化”,首先就是指農村學生進城。因為它與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人口向城流的總體路徑及流向相一致,對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及教育公平有好處。

(二)教育獲得的代際傳遞模式的偏移。

“文化再生產理論”的代表人物,法國的布迪厄和英國的伯恩斯坦、邁克爾.揚,通過對教育如何以語言、價值、知識、習俗、性情傾向等來確保文化的再生產,進而實現經濟的社會等級結構的再生產過程的研究得出結論,以學校為主要代表的教育文化傳遞結構并不是文化公平和中立的傳遞者,它們在傳遞、再生產文化的同時,也再生產了不平等的階級結構和社會關系,并因此維持和再生產了社會不平等。布迪厄曾提出了由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后來又補充了符號資本,作為對前三種資本的認同)構成的著名的三種形式的資本理論。他對文化資本作了如下定義:文化資本是指借助不同的教育行動傳遞的文化物品。在一定條件下,這些文化資本可以轉化為經濟資本,并可以通過教育證書的形式予以制度化。不同的階級或階級集團在文化資本的分配方面是不平等的,因而,這些不同階級出身的學生在學術市場上獲得的利潤(即學業成就)也是不平等的。“在剔除了經濟位置和社會出身的因素的影響后,那些來自更有文化教養的家庭的學生,不僅有更高的學術成就率,而且在幾乎所有領域中,都出現了與其他家庭出身的學生不同的文化消費和文化表現的類型。”文化資本對后代影響的基本路線,是從父母擁有的文化資本的存量開始,然后步入一個良性循環過程,文化資本與經濟資本一樣凝聚著社會不平等,但比較而言,前者的傳遞作用更具隱蔽性。布迪厄不僅揭示了學校教育與社會結構之間存在的顯性的和隱含的關系,指明了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所擁有的文化資本存在巨大差異,并認為這種不平等傳遞的被人們都視為理所當然、心甘情愿接受、卻大大“誤識”的隱蔽方式,乃是現代社會區別于傳統社會的典型特征之一。而且指出,由于“慣習”的存在,處于劣勢資本背景的學生會出現對全然外在的、陌生的符號的適應困難。詹姆斯•科爾曼關于教育不平等的論述,特別關注代際家庭背景因素對教育獲得的影響,他對人力資本理論的既有成果予以綜合與擴展,提出了一個多維度解釋代際背景對教育獲得的影響的理論框架。他把家庭環境或家庭資本區分為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三種形式。物質資本是由物質領域的變革所創造并促進了生產的發展;人力資本是由人的變革所創造并給人們帶來能夠以新的方式行動的技術和能力;而社會資本是由人際關系中的變動所帶來并為人們的行動提供便利。他特別強調社會資本對教育成就的影響。與人力資本所指涉的個人特征不同,社會資本所指涉的是人際間的交往和聯系的特征??茽柭€把社會資本作了進一步的區分,以闡釋這種形式的資本對教育成就產生怎樣重要的影響??傮w來看,“文化再生產理論”和代際資本傳遞理論,都是在探討導致教育獲得的不平等的關聯因素。如果把這些直接的或間接的、自身的或外在的、先賦的或后致的關聯因素統統稱之謂不同樣態的“資本”,那么,誰擁有的這些“資本”越多,誰獲得的教育機會及學業成就也就越多。這些“資本”又可以稱之謂學生的“教育背景”。《科爾曼報告》所得出的結論是令人詫異的:影響美國黑人學生和白人學生學業成績巨大差異的因素中,最不重要的是黑人學校和白人學校在設備和課程上的差異,其次是教師素質上的差異,最重要的乃是學生的教育背景(即家庭背景和社會背景等結構因素)上的差異。如果今天我們去做類似的城鄉學校對比調查,也許能夠得出近似的結論。對大多數農村學生來說,真正影響他們學業成就和發展機會的,往往是他們的“教育背景”。“教育背景”的優劣,決定了他們獲取“社會資本”的多寡。筆者以為,教育城鎮化的意義正在這里:它改變不了過去,可以改變未來;改變不了家庭背景,可以改變教育環境。學生由鄉向城的流動,意味著由邊緣地帶向城市主流文化、主流社會、主流教育陣地流動,其結果將是教育獲得的代際傳遞模式發生革命性偏移:由農民向市民、由鄉土文化向城市文化,總之,是由傳統向現代偏移。它的可能的消極面,是農民子弟的離鄉離土導致來自父輩的農業勞動技能、經驗、價值觀等涉農教育內容在代際傳遞中的流失;但它最大的好處是,在社會變遷中,在文化再生產中,農民子女未來的職業身份、社會層屬等不依“農”字號“家庭背景”而完全復制、世代復制。教育的區位流動,有望導致社會職業與階層的流動。這在相當程度上可以解釋農民對于鄉校衰落城校興隆學生向城大量流動現象所持的默認、贊成態度的多,而持抱怨、抵制態度的少的原因。一種可能的邏輯假設是:社會流動可以增加農民子弟的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存量、進而改變他們的生存與發展境況。

(三)城鎮化為實現城鄉教育均衡提供了契機。

篇2

1、缺少對失地農民的保障性政策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對部分耕地進行征用。隨著近些年來農村城鎮化發展的不斷提速,失地農民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對于這些失地農民而言,失去土地就是失去了重要的收入來源,必然會給失地農民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而與之對應的就業、社會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的建立并不完善,嚴重影響到失地農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不僅限制了農村城鎮化的建設發展,甚至對社會的穩定造成了影響。

2、城鎮化建設與土地使用之間存在矛盾一方面,由于農村城鎮化建設的需要,必然會造成耕地面積的減少,從而對我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以及農業產業化經營造成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農民只擁有對土地的使用權、收益權及轉讓權,使土地只能用于農業用途,大大限制了土地的資產功能。尤其在城鎮化的過程中,農民只能處在被動的地位,很難在土地價值上受益。再加上征地現象的出現,使得農民的利益更加難以保證。根據國土部的相關資料顯示,我國2012年全國耕地面積13515.85萬公頃,而到2013年全國耕地總面積減少至13507.83萬公頃,相較于2012年凈減少8.02萬公頃。由此可見,保護耕地,刻不容緩。

3、城鎮化建設的資金投入不足農村城鎮化建設離不開大量資金的投入。但由于缺少合理的投融資機制等原因,使得各地的城鎮化建設多是依靠政府主導和包辦。尤其是在資金的投入方面,往往是由財政墊支,再尋找開發商進行開發,最后通過建筑、設備的轉賣和租賃回收資金。這不僅給地方財政增加了困難,也使得資金難以盡快回籠。進而造成投入資金不足,限制了城鎮化建設的發展速度。

4、認識不足,片面追求城鎮規模的擴大由于我國農村城鎮化建設起步相對較晚,所以部分地區在進行農村城鎮化建設中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例如部分地區片面的將城鎮化建設理解為擴大城鎮規模,只是通過調整行政區域等措施擴大城鎮區域面積,對地區內的二、三產業的發展不夠重視。這不僅會造成城鎮的融合力和吸引力的下降,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消減就業能力。

二、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的建議和對策

1、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提高對失地農民的保障對于失地農民,政府應通過建立完善的配套措施,從多個方面保障他們的生活水平。一方面,由于大部分農民的技能缺失,在失去土地后難以保證經濟收入,政府應有針對性的給予一定的技能培訓,使失地農民能夠憑借一技之長尋找工作。對于不愿意離開本地的失地農民,政府應鼓勵他們從事二、三產業或尋求創業,并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政策。尤其是對于年事已高的農民,很難再從事其他產業,醫療保障及生活保障對他們而言極為重要。

2、提高土地使用率,協調建設用地和耕地的關系耕地面積的急劇減少已經嚴重威脅到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在進行農村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現大肆征用耕地、耕地分散的情況。政府應發揮其主導作用,對土地進行統一規劃。不僅要根據土質的優劣將土地分為耕地使用和建設使用,還要避免出現大面積的耕地分散的情況。并做到嚴格保護耕地,對于非法強占耕地的行為進行嚴懲。另外,還要號召農民節約用地,盡量使零散土地形成規模,提高土地利用率。

3、建立多元化融資機制,加大城鎮化建設資金投入資金短缺是限制我國農村城鎮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想要加大城鎮化建設資金的投入,不僅要依靠地方財政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多元化融資機制。政府投入應起到導向作用,爭取引入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鎮內涵,增加城鎮對企業、個人、外資等社會資金的吸引力。并通過不斷強化財政來提高城鎮化建設中的聚財、生財能力,以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農村城鎮化建設當中來。

4、提高對二、三產業的重視,增強城鎮化的綜合功能農村城鎮化并不單純的意味著城鎮規模的擴大,還必須增強城鎮的綜合功能。只有城鎮的綜合功能增強,才能對社會資金有更大的吸引力,才能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所以,為提高城鎮的綜合功能,必須提高對二、三產業及龍頭企業的重視。不同的地區應因地制宜,根據自身的資源或地理位置的優勢,結合自身發展規模選擇適合自身的產業類型。并根據選擇產業類型的不同有針對性的制訂相應的招商引資策略,先建立一批要求高、規模大、綜合能力強的龍頭企業進行重點發展。

三、總結

篇3

人們的生活、交往及經濟關系的發生中心是城鎮,不斷的集聚人口、資金等各生產要素到城鎮中,這樣可以優化城鎮的產業結構,推動城鎮的經濟發展,使城鎮具有一定的規模經濟效應,推動金融業的創新改革,提升金融市場的效率,為城鎮化的發展提供支持條件;農村城鎮化使農業人口逐漸向非農人口轉移,金融服務因為城鎮人口的增加而加大需求,金融業產生了更多的業務需求;城鎮化的發展使各類信息交換更通暢,使得金融機構進行公平競爭有了必要條件??傊?,農村城鎮化的發展給金融機構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經濟基礎。

二、農村城鎮化建設中的金融支持方略

1.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支持。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給予農村和農業的發展提供政策性的金融支持,它具備產業扶持及救濟的性質。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具有商業性的金融機構信用中介的職能,它執行有償借貸,不過它的業務對象指向明確,一般只針對農業、經濟的開發等方面,有明顯的政策性傾向。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且農村的商業性金融機構因為基礎設施的投資具有回收周期長、公共性質、報酬率低等因素容易造成金融資金供應不足,所以這些農村建設需要有政策性金融機構提供服務,來添補商業性金融機構的資金供應短缺。

2.商業性金融機構的支持。在我國的農村金融市場中,商業性的金融機構主要包括中國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及農村信用社的營業網點。為適應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和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對金融服務的要求,農業銀行通過實踐探索和總結出新時期服務“三農”的方法,已經在一些地區開展了面向“三農”的金融服務試點工作。目前郵儲銀行的定位是堅持服務“三農”、服務廣大城鄉居民、服務中小企業;依靠郵政的網絡優勢,不斷豐富金融產品,積極地拓寬營銷渠道,加速完善服務功能。農村商業銀行是由農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大部分農村商業銀行定位于服務“三農”、扶持農村中小企業及縣域經濟的發展,是農村金融市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合作制的金融機構的金融支持。農村信用社是我國的農村金融市場上具有合作性質的正規的金融機構,成立于上世紀50年代,自成立之初就以服務“三農”,服務地方經濟為宗旨,是支持“三農”發展的主力軍。其分支機構差不多遍布所有的農村和鄉鎮,分支機構的數量眾多,農村信用社如此龐大的經營機構網絡為農村的金融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農村其他金融機構及小貸公司的的支持。近幾年來,國家提倡放開農村金融市場,以加快城鎮化建設的步伐,更好服農、助農,在此背景下,村鎮銀行、小貸公司、貸款公司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農村的經濟發展,增加農村的勞動就業率,提高農村落后地區的勞動生產力水平,符合政府解決“三農”問題的經濟戰略方針。

三、總結

篇4

歷來我國農村優質師資流失情況很嚴重,尤其在貧困農村地區,據調查有一個不到50名教師的鎮中心小學,5年間流失10多位優秀教師。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高學歷高職稱的教師流失情況嚴重;語文數學、英語等基礎學科的教師流失率較高;中青年教師流失率高。[2]不少農村學校面臨著這樣的困境,一方面有大量優秀教師外流,另一方面又難以引進或招聘到足夠數量的教師,教師隊伍無法滿足教學的基本需求,更無法做到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解決優質師資流失問題,留住好教師,是當務之急。在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教師的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上,尤其是極其偏遠和落后的農村,多年來幾乎沒有進過新教師,據調查,湖南省永州市的某鎮中心小學共有120名教師,其中41歲以上的72人,占總數的60%;而該鎮8個村小共有87名教師,其中45歲以上的占總數55%[3]而山東市某縣的200處農村小學近3500名教師中,70%的教師年齡在46-50歲之間[4],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很多其他地區的農村教師年齡的調查中,這些反映了師資隊伍老化現象在我國農村地區的普遍性,并且這些年齡較大的農村教師,多為以前的民辦或代課教師,沒有受過正規完善的教師專業訓練,教育科學理論知識,很難適應農村教育城鎮化對教師的要求。同時,教師隊伍老齡化的另一嚴重后果是導致農村學校出現后繼無教師的局面,將直接摧毀農村教育體系的根本。

我國農村教師大多為20世紀90年代“民轉公”的代課教師,學歷較低,200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農村小學專任教師中,學歷為本科及以上的僅為8.8%,并且在教師隊伍中仍存在19萬的代課教師和近萬的兼任教師,[5]這些教師沒有接觸過系統的師范專業教育,也很少有機會接受專業培訓,知識基礎差,教學能力偏低,并且幾乎不具有創新和科研能力,與新課標對教師所提出的,教師應具有德高為范的政治素質、學高為師的業務素質、開發課程資源的能力等的要求相距甚遠。農村地區教師待遇低的問題存在已久,國家陸續制定了一些提高教師待遇的政策,如加大財政投入,制定特殊崗位的津貼補貼,改革新的收入分配制度等,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師的工資,但教師待遇低的現狀并沒有得到根本改善,2008年教育部的一份以“關注義務教育為主題”的《國家教育督導報告(摘要)》指出,“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的法律規定尚未真正得到落實。教師工資收入水平城鄉差距依然較大。全國農村小學、初中教職工人均年工資收入分別僅相當于城市教職工的68.8%和69.2%。

城鎮化是農村發展的要求和必然趨勢,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高質量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使得政府的宏觀調控指向加速農村城鎮化進程的目的,反映在教育問題上,就是對于農村教育城鎮化進程的操之過急,短期內大量學校的撤并的現象屢見不鮮,據教育統計資料顯示,2005年,全國有小學36.62萬所,到2009年,全國小學僅剩28萬余所,2010年進一步減少到25萬余所,5年間小學減少了10萬余所,平均每年撤并2萬所。全國初中平均每年撤并400余所,而這些學校絕大多數是位于農村地區。這就必然導致短期內教師結構失衡問題的加重。優質師資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城鄉之間,教師待遇的巨大差別。盡管近年來,教育公平一直是國家政策和社會輿論的焦點,但大家的注意力大多是圍繞學生需求,從教學設施,硬件配置,教師質量等方面提出質疑和舉措,卻忽視了對教師待遇公正性的關注,農村地區教師工資普遍偏低,信息閉塞,進修學習和提升的機會缺乏,相比之下,城市具有優質的教學設施,教學資源,教師工資福利等方面的待遇均優于農村地區,而且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層次越來越高,各個城市學校都在創造積極條件吸引高層次的教師。同時,我們還得關注城鄉之間的機會差異和隱性差異。機會差異體現為城市學校的教師學習機會較多,接觸面廣,可選擇的發展空間較大,教師作為個體的生存可能性比農村要高。隱性差異體現為教育行政部門在對城鄉之間學校教師評職稱的額度的不同規定上,職稱水平影響工資待遇,也影響教師的自我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這所造成的隱性差異導致農村優秀實質的城市流向。在大力提倡社會公平、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當下,我們必須警惕并發現、糾正城鄉之間所存在的機會差異和隱性差異。

當前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現狀,導致了城鄉之間在人事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存在差異,同時我國所實施的工資制度,以地方為衡量中心,存在提高收入機會的差異,而且經濟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相差懸殊,這些都直接導致了“城市中心主義”,[6]當前社會的主流觀念是城市優于農村,尤其是對于滿腔抱負、對工作和前途充滿熱情的中青年教師,鄉鎮的貧窮落后與城市所能提供的更多更好的發展機會之間形成的巨大落差,受經濟利益的驅動,城市必然成為他們的首選。農村教育城鎮化進程中師資發展問題的解決需要國家和當地政府從農村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和調整相關政策,并給予農村地區師資發展經濟上的保障。一直以來,農村地區的編制標準完全依照城市學校而制定,才會出現農村地區師資結構失衡的一系列問題,為改變這種狀況,國家和政府應把握農村教育城鎮化的時機,對當地農村地區學校情況進行深入調查,制定符合當地的特定的編制標準,并強制性地對各學科的教師比例作出范圍的規定,從政策上保證各學科教師的數量均衡,另外,學校和教師也應從觀念上改變對于升學率的盲目追求以及對考試科目的過分重視,把學生的全面發展放在首位,平等地對待各學科的教師和教學。

篇5

論文關鍵詞:農村城鎮化,政府角色,政府定位,三區聯動

從2006年開始,隨著《關于規范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農村建設用地減少相掛鉤試點工作的意見》的出臺,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輪農村城鎮化建設的浪潮,各地政府采用各種形式介入到農村城鎮化過程中,如“遷村并點”、“兩分兩換”、“宅基地換房”、“村改社”、“新民居工程”等。政府的積極介入破除了各種制度障礙,使得農村城鎮化的進程能夠順利進行,但是也造成諸如農民“被上樓”、土地糾紛等問題,正如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中國發展報告2010》所言,農地轉為城市建設用地的巨大收益,對于缺乏城市建設資金的城市政府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誘惑,但這種土地城鎮化的負面效果也很明顯。因此,政府在農村城鎮化過程中的角色和定位就成為研究的熱點問題。

一、政府介入農村城鎮化的意義

自從斯密提出“市場機制會促使人們在追求個人利益時使整個社會獲得最大利益,而國家應該作為“守夜人”的角色行政管理畢業論文,維護市場秩序”的觀點后,市場機制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機制。伴隨經濟的不斷發展,出現了一系列諸如失業、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新古典經濟學家庇古將這些問題歸納為市場機制失靈和市場機制的外部不經濟現象,通過外部性論證了政府干預的必要性,強調通過政府干預實現收入均等化。制度主義者則不認同新古典經濟學家關于政府的最小干預產生最大社會福利,認為為了實現更加公平的收入和財富分配,政府應該在經濟和社會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從理論上論證了有效需求不足、失業和危機的不可避免,并提出國家干預經濟的必要性和措施,形成主張政府干預的凱恩斯主義。伴隨政府對市場干預增強,國家干預經濟引發的各種弊病日益顯現。公共選擇學派的保羅·薩繆爾森和威廉·諾德豪斯指出當國家干預不能提高經濟效率或收入分配不公平時就產生政府失靈現象。綜上可見,雖然國家干預也存在政府失靈現象,但政府干預是解決市場失靈和外部性的必要手段。在農村城鎮化過程中,涉及大量的公共品供給問題,因此,需要政府與市場同時發揮作用,互相補充,以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政府介入的首要意義在于彌補市場失靈。從西方市場經濟的理論與實踐來看,市場的缺陷及市場的失靈被認為是政府干預的基本理由 [1]免費論文。用公共選擇學派的奠基者布坎南 (J. Buchanan) 的話來說: “市場可能失敗的論調廣泛地被認為是為政治和政府干預作辯護的證據”[2]。城鎮化的社會總收益大于社會總成本,因此無論城市或鄉村居民都可以從城市發展中獲得收益。但是,由于城鎮化收益的外部性和非排他性,由私人部門推進城鎮化動力不足,這就是城鎮化進程中的“市場失靈”。 農村土地流轉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地交易市場,而土地交易市場建立的基礎是明晰的土地產權的確立,僅僅依靠市場機制無法解決土地產權問題,政府的介入可以克服市場外部性,提權保障機制 [3]。因此,農村城鎮化進程的推動,需要政府發揮積極的作用。

其次,政府的介入可以保障公共物品的供給 [4]。城鎮化進程本身具有一種明顯的公共物品特征。城鎮化中的許多公共物品都具有規模經濟特征,只有人口在空間上實現一定程度的聚集,這些公共產品才有可能被有效地提供。只有積極地推動城鎮化進程,使城鎮化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充分提供,才能夠實現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就業以及提高社會福利總體水平的公共目標。

第三,政府介入可以為農村城鎮化提供制度保障。中國的城鎮化進程,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創新行政管理畢業論文,尤其是農村集體用地的制度創新和農村戶籍制度的創新。地方政府作為一定地域內的權威組織,可以利用政治力量主動地追求本地經濟利益的最大化,相對于微觀主體有更強的組織集體行動和制度創新能力,從而節約了制度創新成本 [5]。

第四,政府介入可以減少交易成本。政府介入可以降低集體建設用地流轉過程和農產品交易過程中產生的交易成本。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過程會產生很大的交易成本,不僅包括信息搜集成本、談判和決策成本,還包括土地政策的創新和實施成本。政府作為人的角色介入能夠有效的減少土地流轉過程中的交易成本。

二、天津市三區聯動的模式中政府的角色分析

自2005年以來,天津市在不減少耕地的前提下,探索了一條大城市“以宅基地換房”建設示范小城鎮,統籌城鄉發展的新思路。“以宅基地換房”建設示范小城鎮是指農民以宅基地按照規?ǖ謀曜賈沒恍〕欽蛑械淖≌ㄈ胄〕欽蚓幼?,建设室?epsilon;寰煤蛻緇岱⒄?、室曊E導酆蛻司擁男〕欽頡T謖鼗環康幕∩希旖蚴型ü痙緞〕欽虻慕ㄉ韙納婆┟窬幼√跫蛻罨肪?;?uuml;┟裨械惱贗騁蛔櫓錘固錚糜詵⒄瓜執枋┡┮擔Vじ孛婊患?、质量矄緳n停煌ü謎卣硭眉褰ㄉ櫨玫刂副杲ㄉ璧南執翟扒?,为农民提供绝r蹈諼?,澡幙经济时I涂沙中⒄鼓芰Φ耐?,实霞埁蓹久地总量草x黽櫻傭剿鞒魴〕欽蚺┟窬幼∩縝?、农覔斛业园区和石d豆ひ翟扒叭蓖吵锪母窬鄭叢斐鼉哂刑旖蛺厴摹叭背欽蚧⒄拐鉸浴T諶J街姓鬧饕饔糜幸韻錄傅恪?

2.1制定合理的區域規劃

政府作為“三區”聯動的推動者,在拆舊建新的同時,在各個項目區內均規劃建設了工業示范園區和農業產業園區,不僅實現了農村富余勞動力的順利轉移,并且實現了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

工業示范園區的建設實現了鄉村工業的轉型,并解決了當地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在園區化的過程中,在政府的主導下,主動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的企業,實現了鄉村工業的轉型。

農業產業園區的建設加快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步伐,通過農業產業園區的建設首先解決了部分年齡偏大,就業能力較差的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其次農業產業園區的建設為傳統農業的發展起到示范作用和科技推廣作用。

2.2土地制度創新

在我國現行的法律框架下,集體建設用地不允許進入市場流轉。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必須通過國家征用的形式,把集體建設用地變性為國有建設用地,才允許在市場上流轉。這就造成我國建設用地供給的困境,一方面因為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不斷加速,對建設用地的需求不斷增加,導致城市建設用地供給量嚴重不足;另一方面,在農村有大量的集體建設用地行政管理畢業論文,但礙于政策和法律的約束,這些建設用地卻不能夠進入市場流轉。“三區聯動”模式通過“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的方式,實現了集體建設用地的合法流轉,通過增減掛鉤解決建設用地的供需矛盾,實現了集體建設用地與城市建設用地同地同價免費論文。

2.3建立完善社會保障和醫療服務體系

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任務,是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在“三區聯動”模式中,政府通過各種方式保障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使當地居民成為“四金”(即股金、薪金、租金和保障金)農民。三區聯動模式發展中政府主要通過三個方面改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首先,通過財政補貼、集體補助、個人繳納相結合的方式,建立農村新型養老保險制度。其次,為使農村生活困難人員逐步享受到與城鎮同樣的低保待遇,做到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與城鎮低保接軌。最后,進一步發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通過在社區建設社區衛生所等手段不斷整合城鄉衛生資源,向農民提供安全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

三區聯動模式中,通過政府的介入促進鄉村工業的轉型和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了土地制度創新并逐步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然而這并不表明政府介入的越多越好。政府介入應該有一定的邊界,政府應該與市場機制共同發揮作用,充分發揮其順應性助推之手的作用。在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產業支撐確實達到農村城鎮化的必備條件的時候,政府應該積極地介入,推動農村城鎮化的發展,并能夠承擔社會“兜底”的功能。如果政府的介入程度不能合理的把握,也會產生相應的負面影響。

三、“三區聯動”中政府介入存在的問題

通過政府的積極干預,“三區聯動”模式實現了農村快速城鎮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了當地居民的認可,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應。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通過在已經建成的示范小城鎮中實地調研和問卷調查的方式,發現這一發展模式存在如下幾方面的問題。

3.1農民就業與收入問題

城鎮化后部分進城農民的就業成為問題。離開土地進入城鎮,進城農民基本上脫離了農業勞動,處于重新尋找工作的摩擦性失業狀態。在處于失業狀態的進城農民中,比較年輕的人員希望在正規部門實現就業,但因為其文化水平的限制,第一很難進入中心城區實現就業,第二也很難在開發區、保稅區和高新區找到正式職業。而對于政府提供的一些低收入就業崗位行政管理畢業論文,特別是保潔員等在一些人眼中地位很低的崗位,年輕人又很難接受。由此造成部分進城農民的就業困難。在處于失業狀態的進城農民中,還有一部分人基于年齡和能力的限制,只能繼續從事農業勞動。但由于中低成本的提高,包括耕種農田的空間距離,以及承包設施農業的費用等問題,影響了他們繼續從事農業的可能性。城鎮化后進城農民收入水平的下降問題。離開土地進入城鎮,進城農民不僅將中斷原來自產蔬菜、養殖等農產品出售所得,還會中斷原有住房的出租收益和庭院經濟收入,導致部分進城農民收入水平的下降。

3.2土地置換中的問題

在宅基地換房過程中,雖然制定了“堅持承包責任制不變、可耕種土地不減、尊重農民自愿和以宅基地換房”的方針,但是由于置換工作的復雜性,從征地補償、拆遷安置補償到土地復墾承包等環節,仍然出現各種土地糾紛與矛盾。通過走訪調查華明鎮居民對土地置換的意見,政府在土地置換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幾個方面。首先,征地補償中沒有考慮到農地的非生產性收益,土地補償的確定僅僅考慮到了農地的生產性收益,而對于農地的非生產性收益,即農民對于農地的發展權收益和社會保障收益沒有得到考慮,政府在此過程中并沒有把農民的未來發展問題和社會保障問題作為成本來分析。其次,置換標準的確定存在一定異議,主要體現在以住房面積替代宅基地面積換房。第三,土地復墾后,由政府投資進行設施農業的建設,再進行發包,但整合之后的租金有一定程度升高,致使進行農業生產的成本提高,而且存在“尋租”的機會免費論文。

四、政府角色和定位分析

通過對“三區聯動”中政府介入的作用以及介入所產生的問題的分析,可以得出政府在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的角色和定位。

首先,政府通過合理的規劃和公共物品供給,使區域內的土地實現二次升值,提高社會總福利。政府在介入農村城鎮化進程中,必須對區域內資源配置進行合理規劃,實現區域資源要素的合理流動,要通過規劃形成對區域未來發展的良好預期。政府還要承擔區域內公共物品的提供,不斷提高區域內基礎設施完善程度。也就是,政府不能只依靠土地用途的轉換提高土地價格,還要通過區域規劃增加土地的級差地租Ⅰ行政管理畢業論文,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增加土地的級差地租Ⅱ,從而實現土地的二次升值,從而實現農村城鎮化過程中社會總福利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政府介入時,農民和企業所獲得的福利不少于只有兩方的狀態。

其次,政府介入必須能夠減少農村城鎮化過程的成本。政府能夠以農村集體人的角色參與農村城鎮化過程。在集體與每個農民進行談判時,要以農民滿意為前提,尊重農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在集體與企業之間進行交易時,政府應該以實現委托人——農村集體的收益最大化為目的,盡量減少土地交易過程中的各種成本。首先要通過土地法律體系的完善,減少土地流轉過程中的政策成本;其次政府機制和市場機制充分結合,通過建立集體建設用地招拍掛市場的方式,減少信息搜尋以及談判成本,在農村城鎮化總福利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減少成本,以增加總收益。

第三,政府必須以“經濟人”的角色進行成本收益核算。社會福利水平的提高為政府介入的收益。政府介入必須能夠保證福利水平必須不低于只有農民和企業兩方時的狀態。即政府介入必須保證能夠改善其它兩個主體的福利水平,福利的改善不要求是帕累托福利改善,但必須是卡爾多福利改善——在所有受損的人都得到了充分的補償,社會上其他的人的狀況仍然比以前變得更好了。政府在進行成本核算中不應該只考慮到政府的投入,還應該考慮到社會成本,即農村居民的就業問題和社會保障問題,承擔起社會“兜底”的角色。政府的介入必須基于這樣一種認識——只有政府承擔起為社會成員提供社會福利的責任,才能最終建立一種能夠使人民的生活隨著經濟的發展而更有保障的利益共享機制 [6]。

參考文獻:

[1]陳振明.非市場缺陷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公共選擇和政策分析學者的政府失敗論[J]中國社會科學,1998(6):89-105

[2]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場和國家》.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88,13

[3]譚榮,曲福田.市場與政府的邊界:土地非農化治理結構的選擇[J].管理世界,2009(12):39-47

[4]陳池波.論經濟發展中的政府農業投資職能[J].農業經濟問題,2003(9):42-44

[5]陳天寶,許惠淵,龐守林.農村土地制度變革中的地方政府行為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5(1):44-49

篇6

>> 淺談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牧民人口城鎮化 西部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城鎮化的現實分析及其出路 城鎮化進程中川西少數民族地區文化保護與傳承 旅游城鎮化背景下貴州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傳承與保護 論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綠色城鎮 從城鎮化角度淺析少數民族農村地區公共文化建設 淺析貧困少數民族地區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少數民族地區廉政建設研究 談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建設 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運行機制體系研究 淺析少數民族地區民俗旅游 淺析少數民族地區小學雙語教學 關注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促進少數民族地區計算機教育建設 淺析少數民族地區中職學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 新型少數民族農村城鎮化醫療現狀 民族地區新型城鎮化路徑探究 少數民族地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探討 新疆少數民族地區培育新型農民的問題與對策 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培養新型農民的思考 貴州少數民族地區農村新型養老保障模式構建研究*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2010年10月22日。

②秋千:“‘新’與‘鎮’,新型城鎮化的著力點”,《中國西部》,2013年3月,第77頁。

③丁任重:“西部大開發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當代經濟研究》,2001年1月,第58頁。

④⑤⑥趙常興:“西部地區城鎮化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6月,第29頁,第27~28頁,第24頁。

⑦[美]R?科斯等:《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上海三聯書店,1991年,第384頁。

⑧房樹人:“厘清政府和市場邊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理論學習》,2013年12月,第47頁。

⑨“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農村工作通訊》,2014年6月,第37頁。

篇7

關鍵詞: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背景,主要特征,影響因素,諸城市

 

0.引言

由于長期受到城鄉二元體制的制約,我國城鄉差距日益增大,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相對落后,農民收入水平較低,公共服務設施與基礎設施相對缺乏,人居環境亟待改善。因此,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有效解決“三農”問題,成為當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重要議題。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完整地提出了“農村社區”的概念,并要求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山東省諸城市充分考慮并利用自身發展條件,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方面進行了探索,取得了不菲的成績,成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典范。

1.諸城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背景

1.1經濟狀況

2008年全市生產總值(GDP)完成362.6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34030元,按年均匯率折算為4885美元。一、二、三產業的比例由2007年的11.0:64.0:25.0調整為11.0:63.2:25.8。從三次產業結構和人均GDP來看,諸城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

1.2人口狀況

諸城市2007 年底總人口118.6 萬人,其中戶籍非農人口46.7 萬人,戶籍農業人口59.6 萬人,一年以上暫住人口12.3 萬人。根據各縣市區現狀城鎮人口計算,2007 年諸城市域的城鎮化水平為45.3%,略低于山東省的城鎮化水平46.75%,城鎮化水平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城鎮化滯后于工業化。

1.3農業發展狀況

諸城組織實施了農業產業化戰略,“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把農村的主要產業納入產業化經營格局。全市現有龍頭企業1950 家,各類合作社480 家,帶動23萬農戶(占全市的73%),無公害產品種植(糧食、烤煙、瓜菜)42.6 萬畝,農業的專業化、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現有黃煙、肉雞、生豬、特種動物養殖等各類合作社。但是,生產經營仍以分戶為主,這種傳統的生產方式制約了農業產業化水平的提高和農村勞動力的解放。

1.4農民收入和消費狀況

2008年,諸城農民人均純收入7701元,增長13.5%,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5059.6元,增長21.2%,均高于山東省的平均水平。據統計,2008年,山東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641元,比上年增長13.2%,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077元,增長12.6%。諸城農村經濟條件有了較大改善,促使農民對人居環境質量有了更高需求。

2.諸城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主要特征

2007年,諸城提出了農村社區化發展,首先從完善農村公共服務入手,打造了“兩公里服務圈”,旨在讓農村居民在不超過兩公里的范圍內公平的享用到與城市居民無差別的公共服務。這一模式,基本具備以下特征:

2.1區域統籌、分類指導

諸城市確立了“城、鎮、農村社區”一體化發展的新型村鎮體系,推動農村社區的全面發展。中心城區的發展,將城區周邊幾公里以內的農村納入中心城區規劃之中,推動“農民變市民、農村變城市”模式的發展;鎮(街道)駐地的發展,將駐地周邊的農村居民點納入鎮區,統籌考慮;其余農村以“兩公里服務圈”為標準,形成208個農村社區,公共服務向社區中心村集中,形成社區服務中心。

2.2構建“多村一社區”的空間模式

按照地域相近、規模適度的原則,將幾個村莊規劃為一個農村社區。在社區內選擇一個交通比較便利、班子基礎比較好的村莊,作為社區中心,將各類公共設施向中心村集中設置,形成社區服務中心。論文格式。社區服務中心的服務半徑一般掌握在2公里以內,出行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涵蓋5個村、1500戶左右。農村布局既滿足了農村居民的耕作半徑,又能讓居民便捷的享用公共服務。論文格式。

2.3構建“兩公里服務圈”的服務體系

針對農村居民需求,諸城市提供了“一攬子”服務,在社區中心配備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建立社區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包含“一廳八站”,既一個辦事服務大廳和醫療衛生、社區警務、勞動保障、社區環衛、文化體育、計劃生育、社會福利和志愿者等八個服務站。論文格式。另外,諸城市依照市場化的特點,引導企業在農村社區服務中心設立了便民日用品超市、農資超市、開餐店等;并以諸城市供銷社農資綜合配送服務中心和諸城市天益供銷發展有限公司為龍頭,承擔了全市農村社區的日常用品和農資超市的配送任務,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服務。

3.諸城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影響要素

3.1地理位置

農村所處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模式,對新型農村社區的發展有著較大影響。距離城市或者鎮區較近的農村,受城市或者鎮區的輻射較大,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高,反之,則受到的輻射較小,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低。因此,諸城將農村分為三種類型:城市周邊型、鎮區周邊型和純農村型,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模式進行分類指導。

3.2土地要素

農民的作業方式、耕作規模的大小與耕作范圍即村莊腹地,決定了農村社區的規模和社區化的集聚度。目前,諸城農村土地流轉剛剛起步,耕地向大戶集中、向企業集中的規模仍較小,農民傳統的生產方式限制了農村生活方式的轉變,成為農村居民點向農村社區集中的障礙。在農村建設用地方面,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農民對現代化生活條件日益渴求,農民建房規模日益增大,出現了建設用地與耕地爭鋒的局面。另外,隨著農民進城務工、定居的規模逐漸增多,部分農村出現了“空心化”。

3.3城鎮化發展

城鎮化發展是新型農村社區發展的外部動力,其不僅為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也可以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近年來,諸城城鎮化發展迅速,為農村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提高了農村居民的經濟收入,為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但是,城鎮化滯后于工業化的局面,也阻礙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和農村勞動力的有效轉移,致使農業生產率較低,土地利用較為浪費,農村勞動力大多處于兼業狀態。因此,滯后的城鎮化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新型農村社區建設。

3.4經濟要素

經濟發展是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先決條件。近年來,諸城經濟迅速發展,經濟水平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政府財政資力雄厚,同時,企業的發展和壯大也改善了農民的就業方式,農民就業逐步兼業化,使農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另外,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也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經濟的快速發展為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提供了豐厚的物質基礎。

3.5公共服務設施要素

滿足農村居民的需求,改善城鄉不平等的待遇,是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推動力。另外,公共設施的服務半徑和服務能力決定了社區的空間范圍和社區規模;公共設施的布局模式也影響著社區的空間布局。因此,諸城率先從農村公共服務入手,打造了“兩公里服務圈”,在農村社區中心集中建立了社區服務中心,使農村居民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公平待遇,并引導新型農村社區的集中化建設。

4.結語

諸城市以完善公共服務為主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農民日常生活和生產的需求,有效解決了城鄉發展條件不均等這一矛盾,有利于新型農村社區的進一步集聚化建設,促進了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這一模式成為了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典范,值得其他地區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張泉,王暉,陳浩東,陳小卉,陳閩齊.城鄉統籌下的鄉村重構,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9

[2]胡繼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模式選擇與典型案例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8

[3]方明.新型農村社區規劃多角度思考.小城鎮建設,2006(22)

[4]申翔.建設農村社區的規劃學思考.和諧城市規劃——2007年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

篇8

關鍵詞:城鎮化;耕地保護;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 F30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06-01-1

1 城鎮化簡析

1.1 城鎮化定義

城鎮化就是城市化,是伴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社會活動中農業活動的比重下降,非農業活動比重上升。城鎮化與社會發展的經濟結構變動相適應,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此消彼長,居民的建設表現與其生活方式逐漸穩定,這個過程被稱為城鎮化過程。就現在而言,城鎮化水平的高低視其占總人口的比例大小而定。

1.2 城鎮化特征

城鎮化有四方面的特征:時間特征。主要表現為城鎮化過程與階段的統一,以漸進為主;空間特征。主要表現為城市與城鎮的結合,在這二者結合期以城鎮為主;就業特征。主要表現為以非農為主,就業特征就是農業人口向城市涌進的過程中人員就業問題;生活方式特征。從世界城鎮化發展類型看可分為發達型城鎮化與發展型城鎮化兩種。

城鎮化進程必然會引起就業結構、投資結構以及土地結構的改變。城鎮化致使大量人口進入城市,耕地問題也會隨之出現。本論文就城鎮化與耕地保護問題做以下闡述。

2 促進城鎮化發展與耕地保護的對策建議

城鎮化發展與耕地保護的矛盾是對立統一的,城鎮化發展與耕地保護要協調發展,要創新耕地保護意識,克服城鎮化建設中對耕地保護的不利因素;改革耕地保護制度,協調好土地規劃和城鎮規劃。

2.1 強化耕地保護意識,提高社會參與度

隨著人們對生活需求的變化,耕地保護的內涵也隨之改變。農業生產從最基本的谷物生產開始向生態農業和觀光農業轉變,拓展耕地保護理念,堅持生態型保護理念。一定要高度重視耕地的非生產,要讓耕地生產為城鎮化發展服務,提升耕地的潛在效用、生態效益,要提高城鎮與農村居民保護耕地的主動性。要改變城市人口的傳統觀念,誤認為耕地與城市的發展沒有關系并對土地持漠不關心的態度。這是一種錯誤觀念,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存在內在聯系、相輔相成的,城鎮化的發展是離不開土地的生產價值的,因此要強化耕地保護意識,提高社會參與度。

2.2 創新土地保護制度,統籌城鄉發展

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城鎮土地的擴張呈無序狀態,這就體現出土地制度存在漏洞不夠完善。因此,加快、加強土地制度改革是減少土地資源浪費、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關鍵,同時也可有效保護耕地資源。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加強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變更管理,公益性土地使用和經營性土地使用要嚴格進行區分,對土地使用變性也要嚴格控制。對于征地標準一定要按照市場征地價格對被征用土地所有者進行補償。要完善土地市場,加強制度保障,建立統一的土地市場調節建設用地供應,完善土地拍賣以及實施細則,鼓勵拍賣土地轉讓,促進閑置土地開發再利用,減少土地浪費。在創新土地保護制度過程中要促進農民進城集中居住。這就要采取優惠政策,更重要的是落實補償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只有創新土地保護制度,才能讓土地得到最大的利用價值,才能讓城鄉得以統籌發展。

2.3 確定合理的城鎮化發展戰略,保護現有耕地

城鎮化發展一直堅持大中城市與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要充分考慮城鎮化的發展規律以及各個區域的差異性。城鎮化發展的一般規律是當當地城鎮化發展水平達到30%以上時,城鎮化進程會加速發展,這將成為城鎮化發展的一個趨勢。在這個趨勢的驅動下,耕地面積將面臨著更大挑戰。城鎮的擴建需要大量土地資源作為支撐,而城市化中的土地已所剩無幾,為了滿足城市的發展勢必要進行擴建,對耕地資源進行征用。在征用過程中要根據城鎮化的發展戰略和區域的發展情況進行合理規劃。

參考文獻

[1] 樓江.城市化過程中的土地管理方法與實務[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2] 錢文榮.城市化過程中的耕地保護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3] 張全景.我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護績效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07.

[4] 崔曉黎.當前保護耕地資源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新農村建設,2008,(2):42-44.

篇9

     論文摘要:在分析我國農民養老保障情況基礎上,指出城鎮化是解決農民養老保障的根本出路,并具體分析城鎮化對農民養老保障問題解決的促進作用,進而提出解決我國農民養老保障問題總體戰略安排。

    一、農民養老保障問題

    根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2000年我國農村人口80,739萬人,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5,938萬人,占農村人口的7. 35,這意味著我國農村現在已進人老齡化社會,而且隨著人均預期壽命增加,現在的農民在未來二三十年內老齡化速度會越來越快,老齡化率越來越高,這八億農民對養老保障的需求將是越來越大。

    農民養老保障主要是經濟保障,經濟收入水平是農民養老保障的基礎和前提。而 2002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476元,其中來自農業收入1,135元,由于多種原因農民人均收入增長連續多年低水平徘徊,收入增長較慢,農民養老保障的經濟基礎很薄弱。目前我國農民養老主要依靠家庭養老、土地保障等這些非正規保障方式,帶有互質的社會養老保障在農村還沒有普遍建立起來。農民養老保障處于保障水平較低、持續穩定性差、非制度化的保障中。

    根據我國人口年齡結構預測,人口老齡化率在2030為20%左右。較低的農民收人如何迎接洶涌而來的老齡化大潮?因此,農民養老保障問題迫切需要政府和社會高度重視,把解決農民養老保障當作一項重要戰略安排,尋找農民養老風險化解的有效機制。

    總之,八億農民養老問題解決,必須在發展基礎上使其養老保障逐步社會化,而城市將是有效結合點,在農民變為市民基礎上解決現在農民的養老問題,城鎮化無疑是農民養老問題解決的最大的出路。

    二、城鎮化對農民養老保障問題解決的促進作用

    城鎮化是農村人口轉變為城市人口的過程,實質是農民由傳統生產生活方式轉變為現代生產生活方式過程。城鎮化不僅包括農民向城市轉移,還包含向城鎮聚集。城市是現代文明載體,是先進生長方式聚集地,是經濟增長發動機。城鎮化是社會經濟發展進步的標志。伴隨城鎮化推進,城鎮化對農民養老產生多方面的影響,為農民養老問題解決創造諸多有利條件。

第一, 城鎮化促進經濟發展、農民收入提高,增強農民養老保障的經濟基礎。經濟發展水平是制約農民養老保障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其解決的前提與基礎。①使轉移到城鎮的農民收入提高。分工和專業化是經濟增長的源泉,分工受交易效率制約。一方面,交易效率提高,交易成本降低,分工就進一步深化,生產專業化進一步發展,促進生產效率提高,經濟發展,收人增加。另一方面,分工深化使得人們之間相互需求增加,交易增多,交易費用增加。分工深化直至分工收益等于交易成本為止。農民向城市聚集,再加上城市基礎設施條件好,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提高,促使進城農民走上分工分業之路,進行專業化生產,他們生產效率提高,收人增加,同時城市經濟也得到發展?,F在農民收人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農民分散居住,形不成有效市場需求,交易效率低,農民分工程度低,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很大比重。②使留在農村的農民收入提高。我國由于人多地少,土地在集體成員間平均分配,使得土地經營零散細碎,規模經營程度低,農業生產技術落后,效率低,效益差,自然農民從農業中獲得收人不多。土地基本只能農民保吃飯,發展無從談起。向城市轉移部分農民后,土地可以進行適度規模經營,采用先進農業生產技術,農業進行產業化經營。向城市轉移部分農民為農業發展創造空間,為繼續留在農村的農民收入提高創造條件。③使國家財政收入更加厚實。城市經濟和農村經濟發展,為國家財政收人增長提供源泉,國家財政收人自然水漲船高。國家財政收人增加,對農民養老保障可以有更大支持。

    第二,城鎮化使得農民風險增加,思想觀念轉變,為養老保障發展打下有利社會思想基礎。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市場風險增多,人們思想觀念、行為方式會發生變化。城市市場功能更強,市場風險更多。農民轉移到城市后,由原來面臨主要是自然風險變為主要是市場風險,而且風險對生產生活的影響更大。這促使他們不得不進行長期打算,為自己養老作考慮。另外,受城市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影響,自己原來那種養兒防老、家庭保障的觀念也會逐漸淡化,自我保障、社會保障意識增強。

    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村市場經濟發展,留在農村的農民面臨風險也會增多,使得他們風險意識增強。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農村人口流動,城市文明、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向農村擴散,必然會影響他們思想觀念,使其養老觀念會發生變化。

    第三,城鎮化促進服務業發展,為農民養老保障提供支撐條件。養老保障包括經濟支持、生活照顧、精神慰藉三個層次。農民轉移到城市后,家庭一般小型化,家庭即使有養老經濟供養能力,但家庭主要成員忙于工作,對老人生活照顧需求難以完全滿足,需要從外部購買或要求養老社會化。在城市里,第三產業一般較發達,容易提供這些養老保障所需的服務。另外,養老保障還需要金融業發展作支撐,而城市的金融業較發達,金融體系較完善。因為養老資金是將現在收入在年老時再進行消費,無論是自我儲蓄,還是繳納社會養老資金,需要發達金融市場和金融工具進行投資使養老資金保值增值。城鎮化推進,人口聚集不僅使得很容易達到服務業發展所需最低門檻要求,促進第三產業發展,而且使得城市原來第三產業向縱深發展,從而為養老保障發展創造社會條件。

   第四,城鎮化使得社會養老資源向農民傾斜?,F在,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城鎮基本建立起來,而農村基本還是空白,社會保障資源分配上市民和農民不平衡,向市民傾斜嚴重。農民進城后,受城市文明、生活方式影響,他們自身素質提高,個人權益意識提高,經過社會磨礪,他們組織程度提高,在社會中會發出他們自己聲音,擴大他們影響,使得社會利益天平逐漸平衡過來。在社會養老保障問題上,國家會因他們可能造成社會風險而不得不考慮他們訴求,考慮他們利益。原來農村廣大居民居住分散,封閉保守,素質低下,組織松散,雖然人數龐大,但在社會中力量弱,聲音小,在社會利益分配格局中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獲得社會養老保障資源較少。城鎮化使農民博弈力量大大增強,使政府增加對農民養老保障支持。

    第五,城鎮化使得農民養老保障成本相對較低。城鎮化,使得城市和農村的居民人收入得到提高,養老服務業得到發展,人們可以進入社會養老保障,或通過社會來滿足養老需求,從而使得家庭資源配置效率提高,養老機會成本降低。另外城市里建立社會養老保障制度,通過社會設施降使得養老保障成本較農村低,效率高。如通過單位直接扣款籌集資金、通過城市銀行網點發放養老資金等。

    三、城鎮化進程中農民養老保障戰略安排

    鑒于我國農民群體人數龐大、農民收入低等實際情況和農民老齡化給社會經濟帶來巨大壓力與影響,應該在城鎮化進程中給農民養老保障予以戰略安排,以使農民養老保障社會成本最小。戰略安排既要有利于農民養老,又不能阻礙社會經濟發展,超越或滯后于社會經濟條件;既要有利于現在農民養老,又要使未來老年人安度晚年。全國農民由于開始起點不同,發展速度有快有慢,在城鎮化初期養老方式應是多種方式并存,后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逐步走向全國城鄉統一社會養老保障模式。因此,總體上農民養老保障方式應是動態發展的。

    農民養老保障方式選擇不僅要考慮經濟、政治、社會條件,還要考慮到農民城鎮化進度、農民內部收入差距等情況,在城鎮化進程中根據變化了的客觀實際情況調整社會養老保障政策,促使農民養老保障方式變化。農民養老保障戰略安排大致如下:

    第一,城鎮化初期,由于城鄉二元經濟差距且農民收入低等實際情況,農民養老保障安排:遷移到城市的中青年農民,由于他們有較穩定收入,可繳費時間較長,將其納入城市養老保障中。在農村建立個人積累為主個人賬戶式的社會養老保障,財政進行適當補貼,引導留在農村中那些收入較高的農民參與社會養老保障中,為他們以后養老保障打下基礎。農村中那些收入較低農民主要依靠土地、家庭保障?,F在老人由于差不多進入純消費期,已不能進行繳費積累,不管其遷入農村,還是繼續留在農村,主要依靠其家庭保障來解決養老問題。

    第二,城鎮居民納入城鎮養老保障中。農村中青年居民,無論收入高低,都納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障中。農村現在老人,原已納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障中的,則依靠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原來未納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障中的,則依靠家庭保障。

篇10

一、農民收入增長趨勢的分析與預測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0中農民人均名義收入和商品零售物價指數的資料,計算農民人均實際收入和農民收入實際增長率本文出自提供,如果您需寫作論文,可以咨詢:QQ:357500023(按1978年價格),同時利用1985~2000年資料計算農民收入預測值(剔出價格因素按1978)。

預測值由如下指數平滑公式計算得

其中α稱為平滑常數,值域在0和1之間,其大小決定了本次預測值對前期預測誤差修正程度。Excel稱(1-α)的值為“阻尼因子”;Y為t期的實際觀察值;、分別為t期、t1期的預測值。在公式中平滑常數是最近期實際值的權數,它的大小本文出自提供,如果您需寫作論文,可以咨詢:QQ:357500023反映平滑常數對實際值的變化反映是否迅速,通常用均方誤差MSE和平均絕對百分比誤差MAPE來表示。在評價模型的預測精度時,常使用的是平均絕對百分比誤差MAPE,一般認為,若MAPE小于10,則模型預測精度較高[1]。計算誤差的公式為通過計算MSE=40.221數值較小,MAPE=3.625,預測結果表明該預測模型預測精度非常高。使用該模型對2001、2002年預測結果是農民人均實際收入(按1978年價格)分別為633.54、642.4元,農民收入增長進入相對平緩期。

農民收入實際增長率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歷程和不同時期側重點變化的恰當反映。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是從農村開始,1978年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極大調動農民生產積極,又加上大幅度提高農產品價格等一系列利農政策的出臺,使得農民收入再上新臺階,1978~1985年間總增長1.33倍。隨著中國經濟改革從農村轉向城市,農民收入增長開始逐漸放緩,由于經濟過熱,中國經濟轉入治理整頓,鄉鎮企業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能力急劇下降,進城農民紛紛返鄉,非農收入大幅度下降。剔除價格因素后,農民實際收入1988、1989年分別下降0.61%、6.3%。90年代本文出自提供,如果您需寫作論文,可以咨詢:QQ:357500023初期,由于賣糧難問題的出現,農民收入增長低于產量增長。之后,敞開按保護價收購農民糧食的政策實施,極大的調動農民生產積極,在連年創高產的同時,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傊?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民收入增長整體速度還是較快的,除了1988、1989兩年農民收入實際增長有所下降,其它年份都保持正增長,20年間農民人均實際收入(即剔除價格因素,按1978年價格)凈增加3.69倍,農民生活水平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

二、影響農民收入增長的因素分析

(一)因素的選擇

影響農民收入增長的因素很多,本文選擇的基本思想是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是影響農民農業收入,作者選擇了農作物播種面積、農用機械總量、農產品收購價格指數;另一方面是影響農民非農收入,選擇城市人口比重。農作物播種面積增加,無疑是增加農民農業收入總額的一個重要方面,在農村人口總數一定的條件下,對提高農民人均收入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農用機械反映農民對農業生產固定資產的投資,在一定條件下會促進收入增加;本文出自提供,如果您需寫作論文,可以咨詢:QQ:357500023農產品收購價格指數可以看作是提高勞動積極的一個重要因素。城鎮化發展,會帶動第三產業相應的發展,增加農村剩余勞動力在城市就業,使農民非農收入增加或者減少農村人口基數,使農民人均收入得到提高。當然,這些因素是否重要,還必須有待模型來回答。

(二)資料使用說明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各期,由于不能得到1979、1981、1982、1983、1984年資料上述各變量的全部數據,因此本模型包含1978~2000年除上述年份外的18年數據。

(三)模型選擇

使用多元回歸線模型

其中因變量Y代表農民人均純收入按當年價格數據;A代表回歸常數項;X[,1],X[,2],X[,3],X[,4]分別代表農產品收購價格指數、農作文,可以咨詢:QQ:357500023物播種面積(千公頃)、城市人口比重、農用機械總量。通過相關分析得農業機械總動力與農民人均純收入相關系數數值較小,這表明在現行條件下,增加農業機械對農民收入影響不大,通過將農業機械總動力作為一個因變量進入回歸方程,農業機械總動力回歸系數的t通不過檢驗,因此將其剔除。

根據上述資料,采取最小二乘法得到多元線回歸模型運行結果如下

回歸系數都顯著不為零,通過t檢驗。從上述數值可以清楚地看出多元回歸方程擬合優度也非常高,這表明變量選取很合適[2]。模型回歸標準差不大,三因素P值都非常小,從改革開放以來多年歷史資料看,通過定量計算結果表明:農產品收購價格、農作物播種面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是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決定因素。

三、提高農民收入的具體建議

上述歷史數據定量分析結果表明農產品收購價格、農作物播種面積、城鎮化進程曾經是決定農民收入主要決定因素,但是我們必須結合當前實際準確判斷現在和將來農民增收的主要影響因素,才能保證提出的建議具有針對和本文出自提供,如果您需寫作論文,可以咨詢:QQ:357500023實踐上的可行。本人通過認真閱讀WTO《農業協議》并結合上述趨勢和因素分析結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1)逐漸加大財政對農業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WTO《農業協議》中的綠箱政策,為農民增收架橋鋪路[3]。WTO《農業協議》對直接價格支持、出口補貼等對生產和貿易產生扭曲作用的政策稱之為黃箱政策措施,這就說明一直在農民增收中起重要作用的農產品支持價格將行不通。而對諸如農業科研、環境保護、農田水利、農業保險等不直接影響農業生產的支持措施稱之為綠箱政策措施。盡管我們財政緊張,但是必須從戰略的高度來對待農民增收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得好,不僅能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從根本上保證十幾億人口吃飯問題和社會穩定,而且也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通過國家財政對農業投入的加大,調動地方財政和農民自身等各方面本文出自提供,如果您需寫作論文,可以咨詢:QQ:357500023對農業投入的積極,加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投資,改善農業投資環境,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基礎上,增加農產品產量。尤其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在農民收入增加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勢在必行。

(2)加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宏觀調控,結合各地實際,分類指導。對那些農業發展較快,農戶經營規模較大,市場化程度較高,國家應通過政策引導,提供技術服務和市場信息等手段鼓勵他們發展外向型農業,并且派專人去那些外向型農業較為發達的美國、加拿大等國學習先進的經驗和技術,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生產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質農產品,在為國家創匯的同時,增加農民的農業收入。對那些主要以生產糧食和棉花等國際上缺乏競爭力的農產品,并且單產較高的農戶和地區,政府應從收入支持方面考慮,這也是WTO《農業協議》所允許的,一方面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產積極,另一方面也能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促進農業穩定發展。我國擁有天然草原59億畝,這將是農民收入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豐富資源,但由于人口增長過快、建設資金不足、草原墾殖、管理不善、觀念落后等原因,引起草原沙化退化嚴重,造成草地產出本文出自提供,如果您需寫作論文,可以咨詢:QQ:357500023率低。通過財政支持和一系列優惠措施,吸引增加草原投資增量,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大力發展畜牧業[4]。畜牧業可以促進種植業,帶動加工業,促進農業內部結構合理化和產業間的良循環,發展畜牧業,不但能滿足食物結構改善的需要,而且可以實現糧食轉化增殖,增加農民收入。畜牧業特別是畜產品加工業,還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極有可能成為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的一個優勢產業。超級秘書網

(3)采取靈活的土地承包政策,實現不同程度的土地集中和規模化經營,提高土地的產出率。我國農業機械的配備總量已經很大,平均每公頃機械總動力已經大大超過美國,機械利用率不高,單位農產品機械成本較高,這也是我國農民收入增長與農業機械相關不是很強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外出打工隊伍日益龐大,土地拋荒現象愈益嚴重,一方面土地數量不足,另一方面是土地荒蕪或者不能充分發揮效益。有一些地方實行的“反租承包”我認為很好,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符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創新思路,是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增加農產品產量,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發展方向,通過農業資源向經營能人集中,實現效益最大化。

(4)把發展鄉鎮企業與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今后,鄉鎮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很難超過80、90年代,大批鄉鎮企業工作的重心將是使企業素質升級和結構調整本文出自提供,如果您需寫作論文,可以咨詢:QQ:357500023,吸納勞動力的很難出現。但是,如果把鄉鎮企業的發展同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則可以開拓一條寬闊的就業之路。小城鎮建設是21世紀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戰略,是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潛力極其巨大的新經濟增長點。加快小城鎮建設,不僅可以促進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提高農村人口的城鎮化水平,而且可以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之所以規模巨大,第二、三產業落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小城鎮數量少且規模小。城鎮的擴張和鄉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將是今后吸納剩余勞動力的主要出路,為此,各級地方政府應把鄉鎮企業發展與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統籌兼顧。一方面,各級地方政府應制定具體政策,吸引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適當集中,擴展其吸納就業和擴展就業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內聯外引、拍賣轉讓、股份制等辦法,把城市中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和農產品原料加工工業適當向小城鎮擴散。適當放寬農村人口遷入城鎮居住的限制,鼓勵農民自籌資金在城鎮發展二、三產業,提高城鎮化水平。

【參考文獻】

1易丹輝.統計預測方法與應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102~122

2陳希孺,王本文出自提供,如果您需寫作論文,可以咨詢:QQ:357500023松林.近代回歸分析——原理方法與應用[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7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