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理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6 16:54: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活教育理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新課標;英語生活教育;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前言
英語作為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其課程設置應符合信息時代人才素質培養的要求和多元化社會的要求。教育部2003年2月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提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力求從教學觀念、目的、目標、內容、實施策略、手段和評價等方面進行重大改革。新《標準》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差異的統一。生活教育三個內涵體現的正是這種學生中心,學生的發展為本,給學生以全面發展與個性的統一的思想。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精髓告訴我們: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我們的實際生活,就是我們的全部課程;我們的課程,就是我們的實際生活。”這就是陶行知先生在長期教育實踐中,對于課程資源的全新思考。生活教育內容博大無比,是動態的,因生活的變化而變化,也是全面的,由此而開展的教育也必是我們受益終身的。在教學新課程過程中,把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運用到教學中,對推動教學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新課程里就是以生活教育理論為理念,滲透著各個內涵。
一、生活即教育的體現
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對它的定義是:“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這明白無疑地闡述了生活與教育的關系,揭示了生活教育的本質特征,與我們現代教育十分吻合。我們的教育必須與現代生活相結合,融教育性、科學性、知識性和時代性于一體,強化學科課程中的生活教育、環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以學生身邊熟悉的活動,生活背景中選取與之相關的課程內容,這樣課程內容就能貼近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從而使學生更能較易地掌握課程內容,且還能通過課程更深一步了解生活。傳統英語教學中,教材里那抽象的知識與生活難連接,更談不上溶合。以教材、教師、課堂為中心的這種教學不僅是一機械地灌輸,更是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及其他品性。
在新《標準》英語課程中,內容都是來源于生活,貼近生活的。教材采用的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融匯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一體,形成了一套循序漸進的生活化的學習程序。目的就是讓教學來自生活再走向生活。例如高一第一冊下Unit13Healthyeating其實目標就是談論身邊的habits和healthy;Practiceseeingthedoctorandgivingadviceandmakingsuggestions;Learnsomeusefulcookingtermsetc.這些都是我們身邊的普通生活。再如Unit14Festivals其目標為談論些節日和風俗習慣;Practiceexpressing;learntousethemodalverbs;Writeaninvitationforafestivaletc.其他單元也如此,所有這些課程內容無一不是我們生活的呈現。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受教育,再走向生活使之更美好。從新課程教材里每單元設計的Warmingup到listening到speaking;再到pre-reading到reading,post-reading;還有languagestudy,integratingskills無一不是滲透著身邊生活的影子。新課程里體現的語言點或語法點知識都是用我們學生身邊的環境,熟悉的氛圍,恰合我們學生心理特點來編制的。當然在教學中還要拓寬生活方面的相關教學,尤其是些關于英美文化方面的知識,如果只是限于課堂的教學,知識面相當狹窄,學生也是一知半解。在教學前后進行課后延伸,讓學生再把教學內容帶出課堂,走向生活,有了來自生活的體驗,學生還可揮筆流利地寫下他們的真情感受,在整個活動中,學生的道德情感、動手能力、寫作能力和創造能力等都會自然地得到發展。陶行知先生深信生活是教育的指南針,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就是要求我們要把生活作為教育的源泉,帶領學生融進生活,通過自己的學習方式,獲得對生活中諸多問題的正確認識。二、教學做合一的體現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一重要主張,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學方法上的具體化。陶行知先生認為,“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就是教”。教學做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各不相謀的過程。“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學,就怎么教”:而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新課程教材中的教學目標就體現著這一思想。如前面說的Unit14Festivals里的各個教學目標,談論節日和風俗習慣,鍛煉表達能力,學會運用情態動詞到最終學會節日方面的邀請函等等都一一體現著教學做合一思想。其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其實正和陶行知先生所堅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張相一致,就是把生活的內容引入教科書,讓學生在生活中任務中學會知識,培養能力,成就自我,再回歸生活。
教學做合一中,做是中心,也即實際生活。為此,除教學時要體現新課程教材里生活教育思想外,我們更必須了解生活,了解學生生活現狀、了解生活發展的趨勢、生活對人的要求的變化。現代生活需要的是全面發展、品學兼優、視野開闊、生理心理健康的人。實施素質教育,小而言之,為學生的終身受益負責,為學生的將來負責;大而言之,為國家、民族的未來負責、為中華為騰飛打下堅實基礎。新課程里雖體現了生活教育思想,但卻不一定教學工作者都會恰到好處地加以運用。因為,新課程的教學中,同樣要以生活教育理論為理念,教學與教材合理相配,讓學生達到最佳的發展。
三、社會即學校的體現
陶行知先生認為“社會即學校”,社會是個大舞臺,更是一本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活生生的現實材料,也為孩子們的活動貢獻出比教材更詳盡、更感性、更生動、更富有人情味的環境。新課程教材里采用的每個內容,教學采用的任務型教學模式,其模式的本質就是來源于社會生活。只有把社會還給學生,讓學生在一個個任務中充分展現他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再帶著這任務能力走向社會,才能使課本知識在社會中得到拓寬、發展、延伸,變得“活”起來。新課程教材里的一幅幅鮮活畫面,一個個學習內容都是學生身邊一個個生活環境的統一體,是社會的一個個部分。在這樣課程教材學習中,就如同在一個整體的社會的不同部分不同分工里勞作著,同樣交織著各方面的能力和精神。英語課程的教育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注重培養學生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傳達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用英語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為了幫助學生打好高中英語課程的共同基礎,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和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特別強調讓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得體地使用英語。在非英文為母語的社會中,盡管有點難度,但只要有這心,讓學生主動自動去創建這樣的社會氛圍,這樣學生不僅是獲得教材內容的掌握,還是懂得了與人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激發起探究熱情等各方面的能力。在踐行社會即學校這樣的理想中,我們可開展各種活動,走出校園,走向社會,以獲得更廣更深的財富。作為教師同時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英語教學資源,拓展學生學習渠道,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陶行知先生是中國人民教育的奠基人,他從社會和政治的高度研究中國的教育,其生活教育理論的內涵是豐富而博大的,是我們進行教育教學理論探索、搞好教改實踐的理論寶庫,是我們在各種教育思潮中站穩腳跟的強大思想武器。這對于我們的英語課程教學改革及其他課程改革都將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教學做合一下之教科書.陶行知全集第2卷[M].
[3]商繼宗主編.教學方法——現代化的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篇2
關鍵詞: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學語文教育
中學語文教育不僅要承擔傳授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教育職能,同時要關注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與人文精神的培養,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中學語文教師只有從生活的角度開展語文教育,讓學生在現實生活的體驗中收獲、感知、理解和應用知識,實現語文教育的生活化,才能使中學語文教育更加“接地氣”。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中學語文教師要真正理解“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語文中處處有生活”的內涵,將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真正與語文教育融合到一起,加深中學語文的教育層次,讓語文教育回歸生活本身,增強語文教育的針對性。一、中學語文教育中對生活教育的曲解語文課程不僅具有工具性的特征,還具有人文性的特征,但在教育實踐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對語文教育的特征認識理解不到位。具體表現是:首先,有的中學語文教師過分注重語文課程作為工具的屬性,而對語文教育的人文性重視不足,導致中學語文教學失去了教育活力和應有的精神性。語文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一現象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培養和協調發展,也不利于中學語文的生活化教學。其次,有的中學語文教師過分依賴語文教材,“唯成績論”的教育傾向比較突出,語文教學脫離學生的現實生活,學生僅僅能從語文教材中獲取語文知識,學習過程相對枯燥與乏味,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保持學習熱情。同時,中學語文教育也沒有很好地體現“學以致用”,沒有將“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語文中處處有生活”這一教育理念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很好地貫徹和落實。再次,當前的中學語文缺乏開放性,中學語文教育活動基本被嚴格限定在學校教育空間內,使中學語文教育脫離社會教育的大環境。由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比較少,影響了學生對社會復雜環境的適應性,也不利于實現中學語文教育實踐中智力教育、德育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統一。
二、生活應當成為中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支點
(一)中學語文教育應源于生活
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生活的變化催生了更大的教育需求,也讓教育行為處于不斷發展和持續改進之中,同時教育又反作用人類的現實生活和社會發展,對于中學語文教育來說,其教育內容主要是人類基礎生活經驗的總結、人類智慧與人文精神的結晶以及思想的升華,所以無論是基礎性的知識,還是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與情感,都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由于語文教育源于生活,所以中學語文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這正是陶行知對于教育源于生活的核心闡釋。只要將中學語文教育與現實生活相銜接,中學語文教育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活力源泉,才會使中學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精彩。如果中學語文教學過于依賴教材,無法實現與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的有效銜接,那么這樣的語文教育就是“死教育”,就無法為學生構建有益的生活教育環境,教學思想也是狹隘的,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中學語文教育離不開生活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學教育的功利性和工具性需求不斷上升,這一方面說明了教育的價值和現實意義,但另一方面也暴露教育常常脫離現實生活的問題,進而陷入應試教育的怪圈。中學語文課程的主要特點和基本的教學目標,決定了中學語文教育離不開現實生活,這不僅僅體現在語文課本內容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的,還體現在中學語文課程中孕育著豐富的人文情感。只有將中學語文教育融合到現實生活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才不會與社會相脫節,才能增強語文學習的生活體驗,最終內化為個人的知識與情感。
(三)中學語文教育的本質是為了生活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學以致用,即服務于學習者對現實生活的追求,進而促進社會的進步。中學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讓學生不斷增長知識,實現綜合育人,讓學生的生活更加美好。因此,中學語文教育要保證教學素材的生活性、層次性,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養成認識生活、適應生活、思考生活的思維習慣,并最終利用所學知識改造生活、豐富生活、改善生活。
三、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中學語文教育對策
(一)生活即教育,讓生活成為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源泉
生活素材在中學語文教育中的導入,不僅可以豐富中學語文教育的素材,還可以有效增強中學語文教育的活力。因此,中學語文教師要拓展教學思路,善于以語文教材為依托,將生活中與中學語文教學相關的內容融合到課堂教學中,實現文本教材的生活化。雖然語文教材是可以在學生面前直接呈現的知識范本,但是只有與生活緊密相結合,才能使學生在感悟語文、欣賞語文方面取得進步,感受語文課程學習的生活意義與現實價值,從而產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潛能。如學習朱自清的《春》這篇課文時,學生不僅要理解作者筆下關于春天的表象,還要能夠體會文中作者的豐富情感,這就需要學生能夠結合自己對春天的生活經驗和體驗感悟。對此,語文教師需要制定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在教學前搜集和整理生活化的語文教學素材,將有針對性的教學資源及時充實到課堂中,以便引導學生從課堂學習環節有效延伸到現實生活中。
(二)社會即學校,讓社會實踐成為中學語文教育的常態
所謂“社會即學校”,是指語文教師要有開放的教育思想,將教學活動走出課堂和學校,讓中學語文教學打破固有的局限性,讓自然、社會都成為語文教育的載體,構建中學語文教學的大教室、大環境。對此,中學語文教師要適時地組織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進自然、走向社會,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利用所掌握的知識來解決現實中遇到的問題。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增長新的知識,教師的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橋之美》時,語文教師可以組織一次關于“橋之美”的攝影比賽,引導學生對身邊的橋梁多發現、多觀察,并結合在課堂上學到的說明文寫作技巧,對最美的橋梁進行描述,從而培養學生的思考與觀察能力,訓練景物寫作的思維能力。
(三)教、學、做合一,讓學生在中學語文教育的體驗中豐富語文學習情感
中學階段,中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量雖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生活經驗較少,情感素質較簡單,社會閱讀能力也相對較弱。因此,對于很多抽象性、復雜性的知識內容,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教育階段,很多時候需要學生親身實踐,實現教師教學、學生學習與實踐體驗的有機統一,這樣可以降低學生在知識理解和知識應用時可能會遇到的思維障礙,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加高效。例如,在寫作教學中,對于語文基礎差、語用能力偏弱的學生來說,“提筆忘字”的現象非常普遍,導致有的學生對語文寫作興趣喪失、信心全無,在語文作文課堂上存在畏難、焦慮等作文寫作的思維障礙。對此,中學語文教師可以先創設實踐操作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寫作前可以“有感而發”,逐漸樹立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寫作情感,端正語文學習與作文寫作的態度。如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產生“憂國憂民”的感情,在教學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孤兒院、養老院等社會公益機構,親身做一些公益性的社會活動,使學生在進行相關的作文寫作時就可以“文思如泉涌”了。在教育實踐中,中學語文教師應當善于從現實生活中搜集和整理教學素材,實現課內教學、課外教學的有效延伸,使現實生活知識滲透到中學語文教學中,探索生活化教育途徑,使中學語文教學方式多元化發展,從而提升中學語文教學質量。
作者:魏娟 單位:山西省朔州市懷仁縣教育局
參考文獻:
〔1〕顧克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與初中語文教學生活化〔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4,(12):64.
〔2〕杜鐵花.尋找窗戶外的語文課堂———陶行知“生活教育”初探〔J〕.中學語文,2014,(27):22-23.
〔3〕王慶霞.語文與生活的緊密聯姻———用生活教育理論指導語文教學案例評析〔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0,(5):25.
〔4〕馬明月.行之有理,用之知貴———淺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2,(10):357.
〔5〕蔡國雄.實踐陶行知教育思想促進教師素質提升發展〔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3,(1):26-27.
篇3
【摘要】“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認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引領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作文教學努力生活化。借鑒生活教育理論,結合小學作文教學實踐,筆者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激發寫作欲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積累作文素材;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豐富作文內容;展開想象的翅膀,提高想象能力。
關鍵詞 生活教育理論;提高;作文水平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陶行知先生說過:一切課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課程。《小學語文課程課標》曾指出:拓寬習作的渠道,開辟選擇的空間,貼近生活,自由表達,展示生活情趣。可見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和課標是一脈相承的。兩者都認為生活是作文的源頭活水。學生只有經過深入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才能寫出好的作文來。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育與社會生活是相應的。作文教學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學生掌握知識的標志,同時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教學應努力生活化。借鑒生活教育理論,結合小學作文教學實踐,筆者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一、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激發寫作欲望。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積累作文素材。三、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豐富作文內容。四、展開想象的翅膀,提高想象能力。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激發寫作欲望
陶行知先生說:“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有具體的內容、有真情實感、有中心、有條理、有重點、展開想象。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真實的生活里具有豐富的作文素材。我緊緊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學生周圍的人、事、景或物作為習作內容,來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讓學生感到有一種表達的愿望,甚至有一種沖動想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表達出來。例如一年一度的三八婦女節到了,為了培養學生感恩母親,送給媽媽節日禮物,要求用彩紙以書信形式完成《媽媽,我想對你說》。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這樣能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同時觀察媽媽收到節日禮物后的表情以及語言。這樣每個學生就會獲得不同的感受等等。過后在班級內交流,學生興高采烈,自然說得興致勃勃,寫出來的作文各有千秋,各不相同,并有諸多趣味的。因為這些都來源于生活真實的體驗。
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積累作文素材
陶行知先生說過:“一切課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課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要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各種事物,主動積累寫作素材,從生活中去發現寫作的源泉。
在教學實踐中我是這樣做的:讓學生學會仔細觀察,善于從生活的細節中發現寫作素材。把作文教學與與生活緊密起來,引領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
陶行知先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生活教育理論,指導學生去感受生活,用筆去描繪生活中的美。首先要培養學生濃厚的觀察興趣,一個人只有對觀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能最后真正做到變被動為主動,變無心為有心,學生有了寫作的積極性,搞好作文教學就有了良好的基礎。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的需要選擇目標,抓住所要觀察的事物。例如我因地制宜帶領學生在校園里觀察:重點觀察芙蓉花的顏色、形狀。仔細觀察桂花的形狀、顏色,聞一聞香味。有了明確的目的,學生觀察得可仔細了,用手摸一摸,鼻子聞一聞。這樣做學生不僅沒有壓力負擔,還給了學生樂趣,因為有了樂趣,所以才會有收效。
三、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豐富作文內容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也就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發現寫作的源泉,因為沒有生活就沒有作文內容。生活是作文之源,作文的過程是學生走向生活的過程,在作文教學中善于將生活引入課堂。我在作文教學中還注重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
在平常的作文教學中,指導學生留心觀察,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引導他們積極運用學過的各種觀察方法,如有順序、展開聯想、抓住特點、注意發展變化、重點部分寫具體等等。通過直接參與各種活動,從而來獲取寫作素材,讓學生的作文由原來的“無米之炊”變成現在的“有米之炊。”讓學生在生活中增長見聞,豐富感受,練習表達。
四、展開想象的翅膀,提高想象能力
陶行知提出:“要解放小孩的自由,讓他們做有意識的活動,開發他們的天才。”新大綱也明確提出:“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想象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方式,獨特性是他的特點。
作文教學心理研究告訴我們,在指導學生觀察時,要引導他們想象,這樣會使意境更加廣闊,認識和感受更加豐富。想象力是寫作的一個重要因素,想象力豐富的學生思路開闊,縱橫馳騁,有了豐富的想象力,學生就能把話說活,描寫就能生動形象,繪聲繪色。如在觀察我們校園時,就讓學生去想象:你心目中未來的學校是怎么樣的?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最大發揮學生自由的天性。為了使學生認識想象對深化觀察、豐富作文內容的作用,我一方面注意選擇一些觀察與想象緊密結合的文章介紹給學生,如《未來城市》、《未來的汽車》。啟發想象可以使學生的眼界更開闊,思想更活躍,作文內容更豐富,更富有兒童的情趣。有時在教學中有目的地給出一些具有想象性的題目,如《假如我是市長》《假如我是一只小鳥》、《二十年后的我》在實踐中還注重讓學生多練寫日記、大作文、生活作文并且將“練”的方式多樣化,讓學生在不斷地“練”中,逐步提高作文水平。這些蘊含了陶行知先生的“作文即生活的一部分,它離不開生活”的生活教育思想。
總之,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實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把寫作教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引領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來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結合教學實踐,不斷總結,不斷思索,不斷創新,從而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
參考文獻
[1]金林祥主編.20世紀陶行知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
[2]楊成章.作文教學原理[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
[3]小學語文課程標準
篇4
關鍵詞:陶行知;生活教育
G256
一、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現代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是畢生奮斗在教育救國前線的愛國主義者。面對當時的社會狀況,陶行知希望通過教育來改變一切。抱著“改革教育,使人民大眾受教育”的志愿,他綜合中西教育方式的異同,改革中國傳統封建教育,進行教育試驗,開展教育運動,希望找到適合中國發展的教育道路。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等理論,初步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論體系,豐富了我國教育思想的寶庫。[1]而“生活教育”理論最能體現陶行知的教育風格,是陶行知的代名詞。他的一生都在不斷實施以及提升生活教育理論。
二、生活教育
(一)“生活教育”理論的涵義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脫胎自杜威的教育哲學,他將生活教育定義為“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
生活教育理論包含“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基本內容。這三大教育原理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三大基石”。
“生活即教育”包含三層基本含義:①生活決定教育,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來源于生活。②教育對生活具有反作用。③生活和教育共始終。[2]
“社會即學校”是生活教育范圍的擴展,是生活教育的組織形式,它至少包括以下含義:①生活教育的范圍不局限于學校生活,而是整個社會生活;它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結合起來的整體教育。②“社會即學校”使“讀書”的教育變成“行動”的教育。③“社會即學校”可使教育從“小眾”的教育變成“大眾”的教育。[3]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是對教學方法的闡釋,是生活教育理論實施的方法和途徑。其涵義是:“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子。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4]。
(二)“生活教育”理論的特性
“生活的”是生活教育理論的第一大特質,是與傳統教育理論最根本的區別。它是指教育的根本意義在于生活之變化,有什么樣的生活便受什么樣的教育,生活決定教育。生活教育理論是“前進的”,陶行知說:“我們要用前進的生活來引導落后的生活,要大家一起來過前進的生活,受前進的教育”。[5]
生活與教育的關系,是生活決定教育。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社會即學校”這一原則把教育從鳥籠里解放出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人從實踐中去追求真理。
在生活教育中,“生活”是指具體的“做”和“事”。“教做學合一”中的“做”就是“生活”的同義詞。陶行知解釋說:“教學做有一個公共的中心,這‘中心’就是事,就是實際生活。”[6]
三、生活教育理論的現代解讀
(一)生活教育與素質教育、學習化社會等
丁一科認為生活教育改變了生活與教育相分離、學校與社會相隔離的傳統教育方式,使得生活與教育、學校與社會相互聯系。這是一種新課程素質教育理念。
漆新貴認為21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學習應該是學習意識普遍化和學習行為社會化。“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是建設學習化社會的理論基礎。學習將不只存在于傳統的學校之中,而是更多地滲透到每個人的工作和社會活動之中,貫穿于整個人生和社會活動。他同時認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把教育從工具理性帶到人生活的真實世界,關注人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
王穎瑋等認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他根據當時的社會實際總結出來的。其提倡的“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對于素質教育有很大的意義。如果說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是當時的現狀使然,今天的素質教育更是時代的要求。[7]
徐志輝認為,我們如果想從“應試教育”的陰霾中走出來,治療現在教育所患之病,需要“生活教育”。儲朝輝認為中國現在教育發展面臨的諸多問題,比如:課程設置不合理、市場經濟給教育帶來負面影響等,生活教育理論能找到新的生長點。[8]申林靜也認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是現代、科學的教育觀。張昌勛認為盡管我們所處的時代已然大不相同,但是其教育思想沒有因為時代的不同而失去其應有的價值。
吳建君認為“生活教育”思想中的三大理論,包含著教育目標、途徑、方法的革新理念,提出了教育最終是讓受教育者去創造生活,改造自然和社會,這對當前教育改革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9]
李雪章認為通過與生活教育相結合,可以更好地促進傳統孝道文化的學習與傳承,改變目前青少年日益淡薄的道德和孝道文化意識。宋雅娟認為社區教育與生活教育有直接的聯系,“社會即學校”的理論主張,與我國正在興起的社區教育、全社會辦教育等教育形式相吻合。林永希認為職業教育是“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教學做合一”,其實就是知行合一,即實踐。它改變了傳統教學脫離生活、社會與實際的不足,改變了單純傳授知識、死教書、死讀書的教學模式,培養了學生的生活力和創造力。
(二)生活教育的課程思想
王本余認為,陶行知的課程思想在“生活教育”理念指導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生活的課程化、課程的生活化和課程的社會化。生活教育課程思想實質是素質教育課程思想。陶行知曾說過“總要從社會全體著想,有否其他有用的東西未列在課程里?或是有用不著的東西還列在課程里呢?照這樣取舍才行”。[10]陶行知的課程遵循著這樣的邏輯:社會生活實際的需要課程的內容回歸到社會生活的實際。[11]
“生活教育的課程化”主要在于生活教育課程是動態變化的。對于“生活教育課程化”的探索,有利于開發校本課程。張伯興認為陶行知的課程觀合乎社會以及個人的發展需要。做中學、做中教的課程方法觀,生活即課程、課程即生活的課程資源觀等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具有借鑒和指導意義。
(三)生活教育理論與師范教育
早在上世紀20年代,陶行知就倡導“活到老,學到老,進步到老”。在他看來:“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一位進步的教師,一定是越教越要學,越學越快樂”。[12]
林永希指出陶行知以生活理論為指導,從社會需要出發,要求師范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其理論對深化師范院校教學改革,培養高素質的師資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而努力抓好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在于教師隊伍建設。
(四)生活教育思想與創造教育思想
金林祥、李庚靖認為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代創造教育的開拓者。針對舊中國教育嚴重脫離實際的狀況,他提出要培養創造型人才,培養創新精神。陶行知的創造教育思想主要以生活為教育內容,強調教學做合一;強調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二者同時認為生活教育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創造教育。
(五)關于“生活教育”理論的不同看法
王穎瑋、張迪平認為生活教育的對象是無年齡限制的廣大的群眾,而素質教育的對象是學校的中小學生,他們具有明顯的年齡特征。素質教育要解決的問題更加具體。
金林祥先生曾對“生活教育”的批判性文字做了簡括介紹,歸納為三個方面:①質疑生活教育改造社會的作用;②忽視生活與教育的區別;③偏重生活與感性認識,輕視系統理論知識的學習。[13]王文嶺認為,教育的大眾化并不意味教育的生活化。李華興認為陶行知把“生活”和“教育”等同,把“學校”和“社會”混同,把“教學做合一”視為普遍的教學規律。夸大了生活教育的功能,忽略了學校教育的作用,輕視了系統知識的傳授和教師的主導作用。[14]
王本余認為陶行知生活教育課程思想是時代的產物。完全的課程生活化或者生活課程化,對于今天的教育方式而言不一定合適。王文嶺認為對于“生活教育”理論的批判多少都印上了時代的烙印,我們只需借鑒,無需做任何的評價。而生活教育的意義在于不斷發展,不在于墨守陳規。陶行知生前也曾表示過“仿我者死,創我者生”。
四、小結
總而言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有很多我們需要借鑒和研習的地方。取其精華,為我所用,為今天我們的教育所患之病找到良方。
參考文獻
[1][2][3]申林靜.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
[4]華中師范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主編.《陶行知全集》第2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289
[5]方明編.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240
[6]陶行知.教學做合一―致朱瑞琰[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06
[7]王穎瑋,張迪平.生活教育與素質教育[J].文學教育(上),2010,03:32-33
[8]儲朝暉.生活教育的當展[J].生活教育,2006,04:8-12
[9]吳建君.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對當前教育改革的意義[J].教學與管理,2002,24:6-7
[10]陶行知.新教育[J].教育潮,1919,1(4)
[11]王本余.簡論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課程思想[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1,02:30-35
[12]張昌勛.陶行知師德觀的主要內涵及其當代價值[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6:90-92+102
篇5
內容摘要:教學的目的是學生是否“學到手”,是否聽懂、學會和熟練掌握過去,而常常是整個課堂被教師主宰,沒有學生自覺自愿的獨立探索,沒有積極主動的參與精神,無論怎樣高明的教師也無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要想學生由以往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首先,教師要更新觀念,建立學生主體觀,把時間還給學生,建立教學民主觀;其次,進行探究活動激發興趣;三。放手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四.自由尋找合作伙伴。教師利用探究活動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使學生真正動起來,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教學的第一目的不在教師“教出去”,而在學生是否“學到手”,是否聽懂、學會和熟練掌握。會學,取決于教師是否具有正確的指導思想、教學態度和科學的教學方法。過去,常常是整個課堂被教師主宰,成為教師“自我表現”的場所。教師作為一個單純知識轉運者的形象,把大堆大堆的知識不問情由地搬運到學生身上,盡管滿頭大汗,口干舌燥,卻不能喚起學生求知的欲望和熱情,“你教我聽”、“你寫我抄”,迫使學生失去實踐的機會,無助于發展學生的智能和個性特長。實踐證明,真正有用的知識都不是被動的、機械地堆積起來的,它要經歷一個有感性到理性、有量變到質變的錯綜復雜的過程,這個過程只能在個人獨立思考中實現。因此,如果沒有學生自覺自愿的獨立探索,沒有積極主動的參與精神,無論怎樣高明的教師也無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呢?
要想學生由以往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參與,也不是很容易就能實現的,往往會出現一些形勢性的參與,在一節課中教師的確實也給了學生自己的時間,但真正主動參與的很少,往往是一兩個人說,其他人成為旁聽者。我曾找那些不主動參與活動的學生談心,問他們為什么不發言或是為什么不積極參加討論?他們的回答很直白:我沒的說,討論什么,沒意思!我不愛跟他們(組員)說……聽了這話讓我心里很不好受,但細細的想想問題就出在這兒。學生為什么沒的說?為什么感覺沒意思?為什么不愿和組員說?這一個個問題纏繞者我,我慢慢的醒悟了,要讓學生真正做到主動參與,還需要注意平時的培養,而在探究活動中去培養學生的這種主動參與意識是一條非常有效的途徑,現在的問題主要出在教師身上。
一.教師要更新觀念
教育觀念是無形的,但在教育實踐中卻能改變教育的面貌,決定教育的成敗,影響教師的工作方式,制約教師教育活動的方向。教師在教學中長期以來形成了對教學偏向認識:在備課中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編排教學過程,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得到貫徹,在規定教學時段內一定要達到預期效果特別是知識的掌握,否則即可認為存在問題。片面靜態地理解學生發展,教師有意無意中將自己提升到居高臨下的地位,從而使學生缺少自主選擇的權力和主動參與的機會。
1、建立學生主體觀,把時間還給學生
特級教師、浙江省自然教研員章鼎兒對中國教育學會小學自然教學專業委員會第七屆年會上現場展示的12節觀摩課作了一個調查統計:學生活動時間平均每節課9分27秒;最長的一節15分鐘;12節課共活動42次,最長的一次9分30秒,最短的6次不到30秒。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筆者認為除了教師做秀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受傳統觀念束縛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就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教師要舍得少說話,真正讓學生自己去探究。
一位名師在執教《怎樣加快溶解》一課時,面向全體學生的講解、談話只占用了6、7分鐘的時間,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其中最長的一次獨立活動時間19分鐘多一點。教學也取得了相當理想的效果,引起了廣大自然教師的強烈共鳴。章鼎兒、路培琦二位特級教師在執教示范課時甚至因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探究而拖堂,這實際上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
2、建立教學民主觀。
孟子說:“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這說明中國古代教育家在很早就清醒的認識到,教育不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或許也正是這種傳統才造就師道尊嚴,才使教師唯我獨尊,歷行著“傳道、授業、解惑”的公事。在新形勢下教師必須轉變角色,打破傳統觀念,革除一切對待學生不公平的現象,尊重學生的人格權利,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
全國模范教師竇桂梅在“更新教育觀念”報告中提出“超越教材、超越課堂、超越教師”;特級教師路培琦執教時和學生拉家常、交朋友,取消傳統的上課喊起立,回答問題時不需要舉手。他們都把教學民主觀演繹的淋漓盡致。
二.進行探究活動激發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它往往與愉悅的情感體驗緊密相連。在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動機大小都取決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因為他們的好奇心強,求知欲旺,遇到感興趣的問題總要弄個究竟。例如,一個愛好昆蟲的學生,能蹲在地上半天觀察螞蟻的活動,或在草叢中跑上半天捕捉蝴蝶等等,所有這些表現,都是由其興趣愛好所驅使。因此在自然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心理需求出發,通過多種途徑用科學的方法去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并逐步使學生原有相對淺顯的、短暫的間接興趣發展為比較穩定的科學志趣。如教學《小電珠亮了》一課,學生在認識了電池、小電珠和導線等材料后,教師放手讓學生充分的“玩一玩”,用多種方法將一節電池、一根導線和一個小電珠組裝起來,使小電珠發光,從而把學生玩電池、導線和小電珠的興趣引向研究簡單電路的組裝方面上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沒有告訴學生怎樣做,而是讓學生自己嘗試、自行探索,自己想辦法努力地去做。隨著一個個小電珠的發光,得意、喜悅、自豪等表情明顯地寫在了同學們地臉上。情趣盎然的組裝活動,既滿足了學生的興趣欲和求知欲,又使他們在想與做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情感潛能、思維潛能和操作潛能,并不斷地觸發著學生創新的火花。
又如:“電磁鐵”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設計了三個自主學習活動,每一個活動之間都環環相扣,并采用三種不同的探究活動方式。這是因為探究的驅動歷時一個人的好奇心、疑惑、興趣或是理解現象、解決問題的熱情,所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十分關鍵的。而且要把這種好奇的態度滲透在探究的全過程,推動探究活動持續下去更是關鍵。
在導入時通過教師的魔術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由學生發現提出疑問,并由學生為裝置起名字,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主人。(利用實物投影讓全班學生都能看清)1:展示我手中的鐵釘,它與大頭針接觸時毫無反映;2:當我在鐵釘上纏上導線,接上電池時,它竟吸起了大頭針。當切斷電源時,大頭針紛紛落下。演示時學生一雙雙好奇的眼睛全神貫注的凝視著。這時我問:你們能不能給這個裝置起個名字?學生起的名字各異,但都很貼切,教師及時表揚,鼓勵。我告訴大家:“這就是電磁鐵,你們想不想也做一個電磁鐵呀?”學生頓時情緒高漲,我馬上出示制作步驟和實驗內容,讓學生小組內邊看提示邊制作。學生們迫不及待地動手開始制做,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人人都在動手操作。
學生在學習自然過程中,感性經驗匱乏是他們的共性,也是造成學習困難的原因,當學生沒有親身經歷知識的探究過程時,課程所要傳授的知識對他們的影響是極為有限的。因此為了使課堂中人人都能獲取更多的感性知識,我為每組學生(四人組)準備了兩套材料。通過每個人的動手實踐,學生自己總結出了電磁鐵在通電時有磁性,斷開時磁性消失。
第一個活動結束,學生的興致也隨即下降了許多,為了再次擊起學生的興趣,我設計了讓學生找異同的活動:把磁鐵和電磁鐵的性質進行比較。
當學生比較時,很快就提出電磁鐵有沒有兩極呢?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當學生懷疑電磁鐵有沒有兩極時,我并沒有急于告訴他們,這次我設計了一項挑戰性活動,沒有規定用什么方法,只要是能檢驗出電磁鐵是否有兩極即可。我提示學生:“還記得我們是如何檢驗不明磁鐵的兩極嗎?你能用同樣的方法來檢驗一下你的電磁鐵有兩極嗎?如果有,哪一端是南極?哪一端是北極?”此時學生再次興奮起來,邊回想邊動手檢驗電磁鐵。學生自然也就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在這個活動中,我為學生準備了磁針、磁鐵和指南針,但在我的巡視中發現大多數組采用的方法是使用指南針。于是我引導學生想一想還有沒有別的方法?很快學生就采用了更多的方法,有的學生用兩個電磁鐵,一個已知兩極,利用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原理也檢驗出電磁鐵的哪一端是南極,哪一端是北極。這樣就給了學生一個較大的思維空間。實驗成功后,同學們的臉上都洋溢出自豪的笑容。在小組匯報時卻產生了爭議——用同樣的制作方法制成的電磁鐵磁極卻不同,有的說鐵釘有帽的一端是南極,有的說鐵釘有尖兒的一端是南極。由此爭議引出了第三個活動,我抓住時機問:“你覺得電磁鐵的兩極不同會與什么有關呢?邊討論邊試一試吧1以此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又一次投入到有趣的下一項較開放的探究活動中(預先設計每組兩套實驗材料目的其一就是在第二個活動中很有可能產生此矛盾,從而引出新問題進行第三個活動)。學生為了研究影響兩極不同的因素,開始了猜測和驗證活動。如:是不是電源的正負極影響的?是不是線圈纏繞的方向又影響呢?……
在這節課中,學生從始至終都處于十分興奮的狀態中,這正是興趣在不斷的促使學生主動地去探索、去活動、去發現、去解決問題。
三、放手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
每一個學生在科學探究中應該有一定的選擇探究問題的權力,如果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自己的喜好去探究,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肯定非常濃厚,探究也會更深入、更持久。許多的學生不愿意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大多數的學生更喜歡在私下和同學商量結果。采用探究學習進行學習后,在私下和同學交流問題的男女比例更高了,分別達到了46.2%和61.5%,而女生比男生更熱衷于在底下商量問題。不愿回答問題的男生從19.1%,下降到了7.7%。從中看來,讓學生自己選擇同伴,開展學習活動,對學生間的多邊交流有一定的作用。
學習蝸牛一課,一上課我便發現學生的笑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再看各組早把一只只小蝸牛擺好了。在課前我了解到學生們對蝸牛已有了一定的熟悉,于是這節課我便大膽的放手,我把一些我能想到的器具擺在材料臺上,對學生們說:“大家都非常喜愛小蝸牛,那么你對它又有多少了解呢?你想了解它的什么?請各小組來討論一下1學生們立刻投入到討論中。經過討論,學生們要研究的內容真是五花八門,“請各組來對你的小蝸牛進行研究,若需材料可到前邊來找,沒有的老師再給大家想辦法,好不好?”話音一落,學生迫不及待的派出組員來尋找所需的器具,我在材料桌上準備了菜葉、蘿卜、水果、粉筆、放大鏡、玻璃板、木板、線等。只見各組有的研究蝸牛怎樣吃,吃什么?;有的把蝸牛放到玻璃板上從背面觀察研究蝸牛是怎樣爬的;有的拿放大鏡研究蝸牛身上的花紋;有的在試著讓蝸牛走“鋼絲”;有的在進行爬行比賽……有一組找了半天也沒找到所需的材料,一問才知他們需要水槽,我很奇怪的問:“你們用水槽想研究什么?”“我們想研究蝸牛會不會游泳,它能在水底走嗎?”學生的回答讓我吃了一驚,多好的想法,我怎么沒想到,我趕緊找來水槽,這時另一個學生走到我面前問:“老師能給我點油嗎?”“油?”這更讓我意外了。“你們組要油做什么?”“我們透過玻璃板看見蝸牛是怎樣爬的了,我們想人踩在油上很滑不好走,蝸牛是不是也跟我們一樣?”……課堂上熱鬧非凡。在匯報時關于蝸牛研究的結果也是方方面、五花八門。這節課對我觸動很大,平時我低估了學生,他們有自己的思路、想法,而且他們自己對所定研究內容急為感興趣,所以在研究過程中都很投入,不像以往,我給他們定題,有的學生只做旁觀者,看來,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研究自己喜歡的內容,學生的積極性才能真正被激活。沒想到放開手腳讓學生自由學習,會得出出乎意料的驚喜。這是我在教學當中感受最深的。
通過一段時間的課改教學,我發現只有放開手腳讓學生大膽探索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來發現問題。在實踐的基礎上形成一個問題,讓學生自主的進行探究。給學生一個機會自己來探討問題,研究問題,自己又能夠獨立的去解決問題和收集事實。我把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自行獲取,雖然在我的教學體會這一點還很不成熟,但我卻屢屢感受到這樣做后的一種成功的喜悅,在教學過程中我有了更加深切的體會。這樣做有很多的好處:既減輕了學生的心理壓力,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內部潛力。如果讓學生自己動手,積極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通過觀察、實驗找出規律,這樣課本知識在實驗中得到檢驗,發揮了學生的潛在能力,改變了教師“滿堂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自由尋找合作伙伴。
按照建構主義的教學論,學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建構對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經驗、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學生對事物的理解會各不相同。合作學習能使學生看到問題的不同側面,對自己和他人的觀點進行反思或批判,從而建構起新的和更深層次的理解,同時,也增強了集體精神和合作意識。所以,在科學探究前先建立合作小組,將不同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興趣、性別、個性的學生分配在同一組內,組成4人或6人的小組,促使合作學習小組形成"組內互助合作,組間相互竟爭"的氛圍。以前分組我總是給學生定組分配人員,本想這樣既能保證課堂紀律,又能強弱相互幫助,但我發現在一些組內就出現了“不愿和組員討論”的現象,而且那些“鬧將”雖紀律好了,但對學習的興趣大大的降低了,尤其是在小組討論和分工合作的一些實驗室表現出很消極。我找了幾個“鬧將”談心,了解到他們的逆反心理很強,有的說:組中有自己不喜歡的人,有的說不愛和某人合作……我問他們:“若你們自己分組找合適的組員,你們能保證紀律嗎?”“能1聲音非常斬釘截鐵。于是我決定試一試,讓學生們自己結合成組,要求:1:按人數規定,2:自選組長,3:互相管理,4:如在一節課當中本組組員有三次違紀老師有權將組員重新分配。這幾條學生們非常爽快地就答應了,學生在課下分好組,一上課我愣住了、遲疑了,有些組五人中有三人都是“鬧將”,這能行嗎?我暗暗的問自己。帶著疑團我開始講課,結果表明我的擔憂是多余的,他們不但管好了自己,互相管理都有了很大進步,更讓人慶幸的是在學習中、活動中他們表現的非常積極,主動參與討論、活動,而且這樣分組平時較沉悶的學生也不再沉默,主動我自己選的組員討論。由于他們的主動參與是課堂更加活躍,更多的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成功的感受。
心理學研究肯定人成功的需要,教育學中也提出學生表現自我的價值。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而許多時候這些需要反而成為教師完成教學軌道的障礙,這就需要教師努力把學生的需要和希望變成現實。將更多的時間讓學生使用,打破定組定位的空間限制,將固定的空間變為自主需要、彈性較大自由的空間。
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探究活動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使學生真正動起來,成為學習的小主人。事實證明,大力培養每一個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則有助于學生投身到整個教學過程中,體驗與教師一同獲取知識的樂趣,使學生真正感到教學是自己的事情,學習成了他們積極的內心需要,教師設計各種活動,都要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與交流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當中,從而促進各方面的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探究教學的學習與輔導》靳玉樂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年8月
篇6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如何在生物課堂上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既是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體現以人為本、著重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現以“傳染病及其預防”一節課的課堂教學為例,談一下如何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的一個重要任務是讓學生運用探究、比較的方法理解傳染病的相關知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情境體驗、音樂欣賞、圖片觀察與分析、課外探究等活動,有效地培養了學生運用知識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首先播放《健康歌》來導入新課,為以下新課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出課題后,我并不急于往下進行,而是讓學生思考:看到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呢?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紛紛提出了自己想知道的問題:“怎樣保護自己的健康?哪些病會傳染?怎樣預防傳染病?”
這樣由教師設疑轉到學生設疑,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并且將提問的機會也留給了學生,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提供了動力。
二、觀察對比、表達交流、歸納概括,創設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空間
讓學生觀察對比幻燈片中狂犬病和近視眼的圖片,并說出二者病因有何不同、與健康人接觸后結果有什么不同,學生表達交流、歸納概括病原體和傳染病的概念。接著展示幾種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的圖片,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讓學生體會知識與生活的聯系。
三、分析資料,討論探究
學生了解了傳染病的概念之后,急切想知道傳染病是怎樣傳染的,我把學生分成小組,共同分析教材69頁有關流感、肝炎的資料來討論探究:傳染病流行時,從病原體到患者要經過哪些環節?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在此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討論分析時間,并深入到學生當中與他們一起討論。為了使學生更形象、直觀地了解流感是如何傳染的,給學生播放動畫(課件),最后通過班級交流探究結果,由學生概括出傳染病流行的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學生在回答過程中,要給予適當的鼓勵、點撥、補充。然后馬上播放動畫:你能分別說出流感、肝炎、艾滋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嗎?幫助學生合理地搭上理論聯系實際、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條線。
接下來引導學生思考:缺少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傳染病還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嗎?如何針對這三個環節來預防傳染病呢?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些常見的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在老師的點撥提示下,歸納出傳染病的預防措施(即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并讓學生舉例說出一些常見傳染病的主要預防措施(如:麻疹、乙腦,要預防接種,以保護易感人群為主;肝炎、淋病應以切斷傳播途徑為重點),使學生明白,預防傳染病,要做到綜合與重點措施相結合。
四、運用知識,關注社會
1、新流感:簡單介紹新流感(因近期流行,學生很熟悉),讓學生說出防治方法,然后再出示相關防治圖片。
2、“非典”:“非典”曾給人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可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非典”流行的三個環節以及預防措施。
3、艾滋病:艾滋病作為世紀頑癥,目前科學界對它也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它對人類的危害極其嚴重。如何對待艾滋病患者引起了我國和世界的高度關注,因此給學生普及艾滋病的知識十分必要,這也是本節課的難點。
首先學生在歌曲《愛的奉獻》的熏陶下,交流課前查閱的資料。學生的回答可能不十分全面,接下來播放影視資料,包括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預防艾滋病的方法、艾滋病患者圖片、“紅絲帶”(防治艾滋病的國際性標志)圖片,以此來激發學生正確地對待艾滋病人,關心他人的情感。同時也幫助學生解決了如何與艾滋病患者相處的問題。
五、暢談收獲,自我總結
學完本節課的內容之后,讓學生自由發言。要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讓他們都有表現自己的體會,嘗到成功的喜悅。接下來轉入鞏固練習,以一個具體病例分析不同的處理措施分別屬于預防傳染病的什么措施,再次幫助學生合理地搭上理論聯系實際、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條線。
六、課堂延伸,鞏固升華
課件展示:課外調查當地常見的傳染病,把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每個小組書寫一份調查報告。又一次幫助學生合理地搭上理論聯系實際、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條線。
篇7
論文關鍵詞:新課改政治教學改革,采取的對策
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已全面鋪開,從高一政治新教材實施及近一年來的實踐對比不難看出,新的課程改革象是給傳統的政治教學注入了一支強生劑,從而渙發了勃勃生機。但由于新課程的改革及實施剛剛處于起步階段,對新課程的現代教育理念及方法的研究尚處于探索之中,所以在新課改條件下高中政治課教學改革也勢在必行。我就高一政治新課程實施中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教材使用的認識及政治教學采取的對策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新教材使用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一)、從新教材內容上看
新教材實質上是理論的一個簡縮本,每個題目背后都包含了許多知識點,課時不夠用。對于新課標精神的貫徹、新的教學方式的運用、學生新的學習方式的實現都是十分不利的。教材中體系不是很完備,前后知識點間邏輯關系不是很好,不配套。教材中所配習題基礎題量還應大一些,以便于不同類學生選擇。新課程淡化了理論教育管理論文,打破了原有的理論體系,表面上看好像簡單了許多,但實際上卻給教學增加了難度。
(二)、從教師使用教材的情況看
廣大一線教師在教學中困惑的是如何把握教材的“度”。面對新教材的使用,許多教師感到困惑和迷惘,心底仍覺有一些沉重論文下載。一方面是教與考內容與標準的不統一。另一方面是改革的不同步、不配套。面對這些不確定因素,一些教師采取實際觀望的態度,走一步看一步,小步去,穩步走,在教材的使用上做出了各自的調整。
(三)、從教材與課堂管理,課堂效率的關聯上看
基于新的教學理念,課程專家建議把課堂交給學生,于是出現了一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烘烘的討論看似熱烈但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新;學習氣氛空前活躍,主要發言者仍然只是部分活躍分子,而一部分沉默內向者仍然少有表達自己的機會。這樣下去就隱伏著一種危險:學生中能力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走向兩極分化,課程改革面向全體學生的目標可能就會落空。
(四)、從教學評價制度看
教育評價歷來是教育改革的瓶頸。“評價方法不改,教育改革就無法真正落到實處”。尤其是現在,新教材已經開始使用,新課程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教育管理論文,重視激勵和改造的功能,強調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和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但是,很多學校還在依照傳統的軌跡運行,不但星期六上課,甚至星期天也在上課,研究性學習如同擺設,成了一種形式,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和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很難落到實處。這些現象在根本上就違背了新課程改革的宗旨。
(五)、從教師培訓結果看
新一輪課程改革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視,使用新教材的教師必須持證上崗。就是說教師要經過培訓才能上課,這對新課程的改革無疑是一件好事,但從培訓的結果看并沒有達到已有的目的,對被培訓者來說收獲并不明顯。因為培訓中宏觀的內容多,微觀的內容少;理論的內容多,可操作的內容少,對培訓缺少針對性,自然就缺少實效性。
二、新教材下,政治教學應采取的的對策(一)、創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高中政治教師在傳統講授法基礎上,應恰當利用討論教學法、德育的價值澄清法、體諒教學法、情感教學法等多種方法。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豐富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教育管理論文,有助于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增強教育教學的實效。加強實踐性教學和研究性教學。社會實踐是學生接觸社會的窗口,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操作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課堂。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可以鞏固學生課本上所學到的知識,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對社會的認知水平,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同時有助于形成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二)、整合課程資源課程資源是實現課程價值的媒介,課程資源是課程實施的前提,是課程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條件,沒有課程資源的廣泛支持,再好的課程也難以取得實際的教育效果。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的人文關懷價值實現,同樣需要積極開發利用各種有效資源論文下載。創造性的使用新課程教材,在教學活動中,教材、學生和教師三者,學生是永遠的中心,學生是學的主要矛盾。一切圍繞學生健康發展、幸福生活為中心進行。這要求教師應該由“教教科書”走向“用教科書教書”,圍繞學生的終身發展、幸福生活創造性的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其他課程資源。(三)、增強教學語言感召力教師對課程改革精神體悟的深與淺,課程內容傳達是否生動有趣,直接關系到課程改革實施的效果。而在教師的言談身教中,語言水平的發揮是至關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課堂語言還要有多樣化,那就是:為痛苦的學生說句安慰話;為孤獨的人說句溫暖話;為膽怯的學生說句壯膽話;為自卑的學生說句自信話;為迷茫的學生說句開導話:為沮喪的學生說句鼓勵話;為受困的學生說句熱心話;為偏激的學生說句冷靜話;為懶惰的學生說句鞭策活;為受冷落的學生說句公道話。在政治課新課程改革中教育管理論文,這是積極營造良好政治課堂教學氛圍必不可少的教學技巧,更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有效方式和橋梁。(四)、展現生活原型情境、活化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再現和創設生活情境,寓生活原型于教學過程之中,溝通書本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建立一種開放的,與生活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方式,即教學過程生活化。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已有的知識、能力實際和社會實際,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還有助于學生走出課堂后自覺運用理論知識去關注周圍的人與社會。這些類似真實生活情景的運用,并通過學生在生活情景中的體驗和感悟,啟迪了學生的思維,使政治課少了許多說教,多了不少真實,從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注:
篇8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 考試方法; 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12)05-0062-03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方法改革的背景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然而在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肩負使命感的理想主義在大學生群落中逐漸失落,實用至上的物質主義盛行,通往未來職場的競爭對大學生而言更為迫切,思政課的教學實效性與吸引力總是有所欠缺,教學現狀欠佳。究其問題根源,與實用主義盛行、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落后和教學內容脫離學生生活等有關,但在很大程度上也與思政課的考試方法有著直接的關系。
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改革考試方法、注重學生學習過程考查和學習能力評價的意見;提出廣泛開展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科技發明、勤工助學和掛職鍛煉等社會實踐活動的意見,若干意見的提出對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以考試方法改革為依托,積極推進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是增強思政課教學吸引力與實效性的重要途徑。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現有考試方法解析
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考試工作是其中的一個基本環節,考試也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高校思政課的考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傳統考試方法
(1)期末閉卷的考試方法 期末閉卷考試操作簡單明了,評價客觀、真實、具體,可以比較系統地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這種“一考定乾坤”的考試方式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陷入應試教育的誤區,有悖于素質教育的要求。不少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就是考“背功”,他們的應對策略是“平時松、考前緊、考后忘”。加上這種考核只是從課本內容出發,將考核局限在課堂上,難以體現思政課“知行統一”的特點。缺乏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查,也難以完全反映教育的基本規律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本質。筆者近期在浙江樹人大學開展的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400份,收回有效問卷384份,如表1所示,只有12名學生認為“閉卷考試”是最合適的思政課考試方法,僅占總人數的3.1%。調查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很排斥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和完全閉卷的考試方法。
(2)平時成績加期末閉卷考試的考試方法 這種考試方法開始注重學生平時表現,但是平時成績所占比重通常很小,成績主要由期末閉卷考試的卷面成績決定,閉卷考試內容主要是課本中的理論知識點。思政課采取此種考試方法的弊端在于:學生的到課率、聽課的關注度比較低,學生在臨近期末考試時花幾天時間抄筆記、劃重點、死記硬背,只為考試突擊過關。
以上兩種考試方法只考核了知識點的機械記憶,很少涉及理論運用方面的考核,且落后于“90后”學生的學習手段,難以得到學生的認同和接受。
(3)平時成績加開卷考試的考試方法 這種考試方法加強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查,平時成績所占比重大大提高,教師在平時考查學生的出勤情況、平時作業和課程論文等,并據此給出學生的平時成績。相對第一種考試方式而言,這種考試方式比較受學生歡迎,學生的到課率也得到了提高,不足之處是:由于沒有了閉卷考試的壓力,學生的聽課質量就難以保證,不少學生只是被動進入課堂,人在心不在。
2.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考試方法改革的新嘗試
于信匯所在上海大學嘗試以隨堂反饋取代期末考試[1]。王國炎所在南昌航空大學探索了開放式考核機制,實行理論學習成績與實踐教學成績的雙線考核。理論教學考核以開卷考試的方式為主,采用口頭表達與書面答題相結合的形式;實踐教學考核以遞交實踐報告的方式為主,采用實踐報告和平時表現相結合的形式[2]。朱曉鴻所在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把考試開放給學生,注重課堂參與與課外實踐。課堂上通過發言、辯論、講課等形式給予學生一部分成績;課外結合課堂教學設計實踐活動組織學生考察,回來后在教師指導下撰寫考察報告,獲得實踐分數[3]。王立榮的考核思路是1+3+3+3,即第一階段的學習過程考核占總成績的10%,第二階段的基本理論考核占30%,第三階段的實踐教學考核占30%,第四階段的綜合能力考核占30%[4]。
上述理論與實踐成果的亮點包括:以考核方法改革帶動教學方法改革,從而提高思政課教學吸引力的正確思路;考核方式設計上否定“一考定乾坤”的傳統考核方法,更加注重學生平時表現、實踐、參與等在總成績中的比重等。但是改革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如果改革不涉及基礎知識的考核,這將會直接影響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把握,學生學習積極性上去了,但是理論素養卻下降了。另外,學生運用書面語言分析、表達、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考核非常重要,特別是在“90后”學生中更需要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和將問題清楚明白的表達出來的抽象思維能力。
三、“平時成績+課程論文+期末機考”的考試方式改革設計
以“平時成績+課程論文+期末機考”的考核為主線,不再只是考核“背功”,更加注重學生平時表現,著力培養大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網絡時代運用新技術手段展示自己的能力,并以此督促教師和學生嘗試主題演講、討論辯論、影像資料、課程論文、合作學習和實踐教學等教學方式,增強課程吸引力與實效性。這種新的考試方式改革將致力于保留以往考試方式的優點,彌補其不足。具體體現在注重學生平時表現的考核;注重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書面表達能力的考核;注重學生對知識理解與掌握程度的考核等方面。
1.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40%
突出強調學生的過程參與在總成績中的比重,以考試方法改革帶動教學方法的改革。公共基礎課任課教師需要研究采取何種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參與課堂,并加大課堂參與情況的考核力度,考察學生出勤率、作業情況、課堂發言、演講討論、辯論和社會實踐參與等情況。
筆者所在的“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組在教學過程中嘗試演講討論式教學,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組,課下由其中一組學生進行準備,課堂上該組委派一名代表進行15分鐘的演講。演講題目由學生自己確定,但是要以上次課所授內容為基礎,內容可以是:一、你認為有疑惑、想要進一步弄清楚的;二、你特別感興趣、想要進一步展開的;三、激發了你的人生感觸、你自己有所體悟的;四、所授內容與熱點問題有聯系,你的相關看法觀點等等。要求制作PPT并寫出15分鐘的講稿演,提前發給任課教師批閱,演講過程中設置倒計時,要求PPT展示,學生要將收集的資料、整理的素材進行消化吸收,并把這些所思所想運用清晰、流暢、有感染力的語言脫稿表述出來,教師最后做點評。在這個過程中,首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同學登臺演講的內容興趣很大。其次,鍛煉了學生收集、整理資料,并轉換為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鍛煉了學生自己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自我啟發”,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潛能。
通過“過程參與”,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整理資料,為自己的論點尋找獨特又言之有理的觀點,并將自己的所思所想運用清晰流暢有感染力的語言表達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理解能力和抽象歸納能力,是提高思政課教學吸引力的重要方式。實踐證明:只要給我們的學生一定的準備時間和適當的說明指導,學生能夠很出色的完成任務并從中受益,在親身實踐中鍛煉了動手能力、抽象歸納力和理解能力,并為以后的學習乃至工作積累了相關經驗。同時,課程的考核與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更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鍛煉學生在網絡時代運用新技術手段展示自己的能力。
2.課程論文占總成績的30%
課程論文主要考察學生運用原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少任課教師在指導學生畢業論文時反映學生寫作能力太差,格式太亂,在大一大二的思政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接觸論文的寫作,有助于培養學生相關的理論素養。在課程論文秉承“化理論為德性、化理論為方法”的信念下,鼓勵學生將課程的相關理論轉化為自己的素養、德性以及認識世界和看待問題的方法;鼓勵學生通過調研等方式深入實際、認識社會、了解國情、接受教育、增長才干、服務社會,培育和增強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具體做法是,任課教師首先形成該課程的論文選題范圍、評分細則、寫作規范、論文模板等文檔。確定課程論文大致選題范圍后,學生可在選題范圍內自擬題目;要求學生嚴格按照“課程論文寫作基本規范”要求撰寫課程論文;課程論文不接受手寫稿和不符合“論文寫作基本規范”的稿件;學生要在指定時間內將電子稿提交任課教師,逾期不交按零分處理。課程論文要求寫出個人課程學習中的真實見解和感受,嚴禁抄襲。所有課程論文以班級為單位,第一輪區分合格(包括優秀、良好、及格)與不合格,第二輪在不合格的修改稿中區分合格與不合格,加強指導。課程論文的寫作考察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生參與課程論文的寫作需要查找大量資料和調研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經過整理分析提煉,寫出文檔,最后通過書面展示出來,這個經歷將是對其各方面能力的綜合鍛煉,有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運用相關原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其成長進步。
3.期末機考占總成績的30%
隨著電腦在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運用,思政課的理論考試部分可以借助電腦這一先進工具實現上機考試,高效、環保的無紙化操作實現了教師對學生課程知識面的掌握情況和理解程度的考核。
這一部分的成績占總成績的30%,具體內容包括:首先,確定機試考試方案,機考部分完全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共100題,其中單選題60題、判斷題20題、雙選題20題。其次,組織編寫上機考試程序軟件,滿足在現有題庫中隨機形成一套機考試卷的相關軟件需求。再次,搜集、整理試題庫,形成2000題左右的機試試題庫,供機考程序隨機選題。期末上機考試時,每一位學生面對的都是一套與其他同學不同的、隨機形成的試卷,要求學生在40分鐘內答完所有題目,個別期待作弊的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和機會,端正了考風。
機試試題庫的建設和使用將使學生由機械記憶向系統理解知識轉變,全新的、現代的考核方式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學生通過認真的基礎理論復習準備,在規定的時間內答題完成后,點“成績查詢”即能看到自己的本次機考成績,提高了學習興趣。
四、容易出現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1.課程論文不同程度的抄襲削弱了考核方法改革的實際效果
課程論文的寫作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自我要求不嚴、學習興趣不高的學生抱著應付的態度去寫作,效果大打折扣。再加上思政課的授課對象通常為大一大二學生,沒有經過相關的學術研究訓練,論文的邏輯性與嚴謹性,格式的規范性等都很欠缺。雖然在課程論文布置時一再向學生強調:要結合所學原理實實在在地寫出自己的真實看法,課程論文是將所學理論化為認識世界、看待問題的方法后的真實流露,嚴禁抄襲。為加強考核方法改革的實際效果,需要任課教師在論文布置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布置時明確要求和規范,在學生寫作過程中加強指導,論文提交后應本著客觀公正的原則將成績拉開差距,優秀論文應該予以表彰,抄襲論文應在期末分數上予以懲戒性的體現。
2.平時成績差距很小難以體現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公正評價
注重學習過程的考查是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要求,也是思政課教師改革考核方式的重要內容。但是如果任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教學方法單一、平時考查不到位,期末給平時成績就拉不開差距,學生就會認為認真學習與不認真學習一個樣,影響學風。任課教師為了在期末時能夠給出一個個相對客觀公正又拉開差距的平時成績,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嘗試多種教學方法,在關心、關愛中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并予以及時記錄。
參考文獻
[1] 于信匯.回答好“六個為什么”提升思政理論課教學水平[J].中國高等教育,2010(21):12-13.
[2] 王國炎.思想政治理論課“大思政”教學改革與建設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0(5):9-11.
篇9
一、我國教育碩士培養模式的現狀及其歸因
就其界定來說,我國的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是為培養從事基礎教育的具有較強實用性的專業性人才而設置的,但教育學碩士培養的則是偏重教育科研的高層次人才。前者的目的是解決教育、教學及管理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而后者的目的是提出或創造出新的教育理論知識。因此,兩者培養的方式應該是不同的。但就目前而言,我國教育碩士與教育學碩士的培養模式基本相同,都偏重學術性的研究、輕實踐,更不用說理論與實踐結合,存在嚴重的學術傾向性問題,這主要體現在:
1.培養目標的定位雖然我國早已規定了教育碩士的培養目標,但在實際操作中,許多院校基本還是把教育碩士按照教育學碩士處理,只是在要求上適當做出一些調整。這些院校認為教育碩士既然屬于碩士層次、需要授予碩士學位,自然也需要重視理論研究,但考慮到教育碩士自身的特殊性,在教育學碩士培養目標的基礎上“降檔”處理。2.培養方案的制定由于目前我國的教育碩士專業學位還處在初級階段,各方面都很欠缺,并且在制定培養方案時,不能準確把握教育碩士的培養目標,甚至與教育學碩士的培養方案相同,也僅僅只是在個別課程的安排上做些少量的調整而已。
3.教學方式選擇方面由于受到我國傳統的教學觀念的思維定勢,在教育碩士的實際教學中主要以單一的班級授課為主,許多授課教師只是單純的在課上灌輸一些與實際關聯不大的理論知識,甚至有意回避與實踐關聯密切的部分,更不會重視學員實際教學水平的提高。當前多是現有的教育學專業的授課教師為教育碩士授課,所以在實際教學中他們常引用教育學碩士的授課方式。在授課方式方面,主要以大班課堂講授為主,極少進行課堂討論、專題講座、學術研討,并很少應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授課。在授課內容方面,大都沿用教育學課程的內容,偏重教育理論基礎知識,很少聯系中小學實際的案例進行教學。
4.導師水平及遴選方面教育碩士的培養質量除了決定于學員自身的努力程度,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導師的專業水平。可以說如果沒有能力強的導師,那么又何談能夠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目前,我國教育碩士的師資隊伍在人員數量上十分缺乏,在教學經驗上嚴重不足。教育碩士的師資隊伍建設嚴重滯后,因此根本無法滿足迅速擴大的教育碩士的招生規模。培養院校在聘用教育碩士導師的問題上也很不規范,往往以導師的學術的水平、學位的層次作為聘任教育碩士導師的標準。所以聘任的教育碩士導師及授課教師,常年從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對教育碩士的培養并不十分了解,缺乏一線教學的實踐經驗。這也影響了學員在實際應用方面的能力,與國家設立教育碩士的培養目的相違背。
5.學位論文的指導與評審現在許多教育碩士的培養單位重視學術研究、輕視實踐探索。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所做出來的論文大多是空洞的文章,學術與實踐嚴重脫離,與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最初培養目標相距甚遠[1]。而在教育碩士論文的指導與評審的過程中,則過于重視學術性方面的研究。導師在對教育碩士論文指導的過程中,指導方式大多與教育學碩士的指導方式相一致。在對論文進行評審時,導師往往會減低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論文的要求,即以低于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的標準來界定教育碩士的學位論文水平。造成這種現象的首要原因是由于培養院校缺乏對教育碩士自身的專業特點及特殊要求的正確認識和疏于實踐探索造成的。但實際上教育碩士與教育學碩士并沒有地位高低的差別,只是應該對其培養采取不同的尺度、偏重不同的研究方向罷了。從某些角度說,教育碩士的要求更高,因為教育學碩士注重理論,而教育碩士注重實踐,而理論源于實踐,因此對教育碩士的要求更高。
二、建構新型教育碩士培養模式
針對以上教育碩士培養模式偏重學術性研究的現狀,結合當今的實際情況,需要探索出一個具有獨特性的教育碩士培養模式,而這種教育模式需要具有較強的指向性和應用性。筆者初探培養模式的具體內容如下。
1.培養模式的指導思想教育碩士培養模式的指導思想應具有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質量觀。利用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質量觀,對教育碩士的性質、培養目標、培養標準進行深入研究及準確把握。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質量觀統領著本模式的構建,對于如何正確地處理質量與數量的關系、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起著重要作用。教育碩士的培養模式與教育學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應該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摒棄以學術性作為唯一標準的質量觀,而其目標是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思考和解決基礎教育中所遇到的具體問題的教學研究型教師。
2.培養方式的改進目前我國教育碩士院校的培養方式主要有四種類型:(1)在校學習一年,余下時間在職學習;(2)利用假期等休息時間在校集中學習;(3)混合型培養方式,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在校學習一年、寒暑假集中學習或是利用周末上課等;(4)全日制培養方式的教育碩士研究生。筆者認為,針對不同生源的學員,培養方式應略有不同,即所選擇的培養方式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學籍的管理也應適應實際情況。比如,允許學生自主選擇是否保留學籍制度,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以便他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采取一些積極措施來開拓和穩定生源,比如中小學校選送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到高校攻讀教育碩士,對其進行繼續教育工作。
3.培養體系的改進以往教育碩士的培養模式通常重理論、輕實踐,其培養體系為課堂教學、論文寫作、文獻閱讀。培養院校需要對教育碩士的培養模式進行適當的拓展。創建貫通課堂內外、連結校內校外的教育碩士培養體系。《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學大綱》規定:教育碩士至少要修12門、34個學分的課程,課內總學時為844分”。完成課程學習的主要方式仍然是課堂教學,課程學習在教育碩士培養中占據大部分時間。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生雖然可以學到較為系統的基礎理論知識,但一年內要修完12門課程,時間緊迫,大部分院校因此只能用課堂灌輸式教學,這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缺乏對上課的主觀能動性。可以適當增加具有實際操作性課程的比重,精簡公共課比例,突出教育碩士的特點。而只有這些是不夠的,還必須加強課堂與一線教學的聯系。除課堂教學外,還須通過案例分析、觀摩、學術講座等其他形式來補充或加深其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案例分析是將案例引人課堂,引起學生興趣,結合實際,增加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才能。案例教學最容易讓學生感同身受,同時相當于搭建一個教學實踐共享的平臺。因此,學校不但要加大案例分析的力度,并編寫與實際相關的講義。還要為學生創造觀察實際教學和進行實際教學研討的機會。在每年全國各地舉辦的各種類型教學觀摩會議與研討會議期間,最新教育理念指導下的授課方式會出現,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了解當前的熱點問題和難點問題,把握學科的前沿動態。也會有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蒞臨研討會現場,給學生們提供直接交流的機會。觀摩活動還可以是學生相互說課、相互評課的觀摩。學術講座可以幫助學生自由思考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參加到教學實踐中去,帶著針對性在實踐中體驗研究性學習。重視實踐環節的同時學生還要多讀經典書,全面提升理論素養,理論指導實踐,形成良性循環。
篇10
同志明白指出:“必需轉變那種阻礙學生創新肉體和創新才能開展的教育理念,教學形式,特別是由教員單向灌輸學問,以考試分數作為權衡教學成果的獨一規范,以及過于劃一、呆板的教育教學制度。”小學語文教學的論文要完成這一轉變,關鍵在于改動學生的學習方式。《根底教育課程變革綱要(試行)》也提出,要變革課程功用,課程構造,課程內容,要把“樂于探求”作為教學目的之一,強調課程構造要加強學生探求和創新的認識,提出教材要“有利于學生探求”。小學語文教學的論文改動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探求性學習是課程變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根底教育變革的需求。課程變革應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為此,展開探求性學習的研討勢在必行。
下面,筆者分離本身的教學與理論,小學語文教學的論文談談對探求性學習的認識和領會。
一、探求性學習的根本要素
(一)探求性學習的內探求性學習是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現代化運動”中倡導的。小學語文教學的論文他以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以“科學家”的身份去發現問題,處理問題,并且在探求的過程中獲取學問,開展技藝,培育才能。
從廣義上了解,探求性學習泛指學生探求問題的學習。它不受時空、方式、內容的限制。小學語文教學的論文在時空上能夠有很大的逾越性,在方式上能夠有很大的靈敏性,小學語文教學的論文在內容上能夠有很大的選擇性,所要探求的問題內部能夠有相關的構造性。
從狹義上了解,探求性學習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員創設一品種似科學研討的情境或途徑,引導學生經過本人搜集、剖析、處置信息,感受和體驗學問的產生過程,進而培育他們剖析問題,小學語文教學的論文處理問題的才能和發明才能,其中心是改動學生的學習方式。
(二)探求性學習的特性
1·學習過程的自主性、理論性和開放性
探求性學習打破了原有學科教學的封鎖狀態,小學語文教學的論文把學生置于動態、開放、生動的學習環境中,請求整個過程完整由學生自主地探究問題和處理問題,應具有較強的操作理論性,在時間和空間上是開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