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范文
時間:2023-03-20 02:49: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活中的傳統文化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動的一件事,誦讀經典,感悟成長,感恩,那是一次成功小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天際出現了一抹紫紅色的朝暉,像綻開的紅玫瑰。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暗藍色的高空中閃耀著一顆白亮耀眼如鉆石的星星——啟明星。青蛙碧綠的身體上布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
秋雨洗刷過的天空,像大海一樣湛藍碧透。朵朵白云猶如起航的輕舟,在水面上慢悠悠地飄浮著。看他年紀不過二十來歲,臉色蒼白,像沒有睡好覺似的皮泡臉腫。他老是皺著眉頭,不大說話。笑紋幾乎在他的臉上是絕了跡似的。他穿著一個褪了色的藍布大褂,好像永遠是穿著這么一個一樣。清瘦的下巴殼,亮聳的肩膀,顯得很沒生氣。”(轉載),英雄人物
篇2
誦讀經典,感悟成長,感恩,那是一次成功的嘗試,我心小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拖
冬天的太陽像月亮一樣蒼白無力。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拖
暗藍色的高空中閃耀著一顆白亮耀眼如鉆石的星星——啟明星。青蛙碧綠的身體上布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
下雨了,雨點“劈劈啪啪”地敲打著玻璃窗。朝外一面的窗玻璃上立刻聚集起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水珠。哥哥在我們村農機隊開拖拉機。他個子高高的!身體很魁梧,黑紅的臉上有一塊塊傷疤,每當我抬起頭看到這些傷疤的時候,腦海里便浮現出了一位拖拉機手給我描述的動人故事……典,感悟成長,感恩,那是一次
篇3
關鍵詞:語文教學 ;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流中,我們的祖先留下了無數燦爛文化精髓,滋養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孫。語文教師應該在語文教學中使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激發起熱愛祖國的情感,語文教師還應自覺擔負起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的任務,引導學生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注重利用傳統文化培育學生人文素質是當代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語文工作者讓傳統文化回歸語文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意義。我們應在語文教學中從多角度尋找傳統文化教育的窗口。
一、課前預習滲透傳統文化
教師在課前引用與課文相關的典故詩文,或設計恰當的相關問題鋪墊蓄勢導入新課,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和濃厚的興趣。例如,在教《荷葉母親》《金色花》時,我先用“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來做開場白;然后在預習導學中,設計一些預習題:(1)你還能背出有關歌頌母親的詩句嗎?(2)你能給母親唱一支歌嗎?(3)你能幾個真實反映偉大母親的事例嗎?同學們踴躍發言。有同學竟然能背出“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的詩句,有學生說出了孟母三遷和岳母刺字的故事。當一個學生唱出了《世上只有媽媽好》時,有幾個學生禁不住潸然淚下。就這樣把母愛的主題滲透在語文教學中,使學生受到感染和教育。再如,在教《散步》一文時,可設計一些問題導入新課,如:同學們,在你們家里,父母是愛子女多一些,還是孝敬老人多一些?你媽媽和你奶奶關系如何?你是如何孝敬爺爺奶奶的?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自然而然就引發學生關于孝道的思考,從而啟迪他們自覺地去關愛孝敬老人。
二、課堂教學中學習傳統文化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的主陣地,也是滲透傳統文化的主陣營。首先,要重視文言文教學,例如講《論語》時除了讓學生學到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和修身做人的原則外,還附帶介紹孔子的生平事跡、教育思想以及他的政治理想,讓學生深刻體會孔子被稱為一個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原因;講授《桃花源記》時,穿插講述陶淵明的生平事跡,就更能讓學生了解陶淵明的高潔情懷,也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陳太丘與友期》能使學生懂得守信用的重要性;學習《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可讓學生樹立憂患意識;學習《木蘭詩》能讓學生學到我國古代人民勤勞、勇敢、善良、孝順、機智、不慕名利、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美德……文言文作品中傳統文化內涵豐富,我們一定要充分發揮它們對學生的感化作用。其次,現代文也包含了豐富的傳統文化,也應引導學生好好領悟。例如,《羚羊木雕》中的重義輕財;《背影》中的父子深情;《鄧稼先》中的愛國與奉獻精神;《登上地球之巔》的拼搏精神;《社戲》和《安塞腰鼓》中的地域文化等等。如此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足以讓學生受到熏陶感染,從而提升個人文化修養。
三、課外閱讀中吸收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積淀在于積累,積累的目的是要強化文化的底蘊。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就是這個道理。目前語文課,學生讀得少、背得少、積累得少,語文教材收錄的文章數量有限,完全不能滿足學生閱讀要求,因此,我們要鼓勵學生課外廣泛閱讀各種健康有益的讀物,特別是對那些有著悠久歷史與深厚文化底蘊的經典名著應認真閱讀,甚至要會背誦其中的名言語句,從而豐富文化知識,積淀文學底蘊。如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到《增廣賢文》《詩經》《唐詩三百首》《宋詞》,都可先識記后背誦、再感悟,進行積累。其次,像《史記》《隋唐演義》《聊齋志異》《儒林外史》《封神演義》《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等古典名著都應鼓勵學生去品讀,使學生從中受到思想教育,積累文學語言,學到寫作技巧,還能了解歷史文化知識,增強自身文化底蘊。再有,現代文學名著諸如老舍的《駱駝祥子》《茶館》、錢鐘書的《圍城》和朱自清的散文、魯迅的散文、雜文等,還有當今流行的《故事會》《讀者》《意林》等報章雜志也是課外閱讀的對象。這些現代文學讀物既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也能為學生提供作文素材,是學生豐富的課外精神食糧。
四、語文作業中感悟傳統文化
(一)我們可讓學生在作文練習當中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作文是學習語文的最高層次,它既是學生對生活現象的深切感受,也是學生對生活實踐的獨特體驗。在作文教學中引入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引發學生思考、分析、議論、總結,可以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1.片段描寫。
片段描寫是寫作的基礎。加強片段描寫訓練才能把文章內容寫得具體充實。例如可叫學生寫出母親節這天想對媽媽說的話;教師節給老師發一條手機短信;和朋友鬧矛盾了,寫一段向朋友道歉的話;把面對生活中的某種困難是如何戰勝的過程寫出來;寫一段話描述自己的理想;寫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片段……這些片段描寫就包含了孝道、感恩、友誼、樂觀、堅強、立志、親近自然等儒家和道家的傳統文化思想。
2.大作文練習。
(1)作文主題就包含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
如“愛國”“思鄉”“親情”“責任”“誠信”“自強不息”等。
(2)可以把歷史文化名人當作寫作對象。
如把孔子、莊子、屈原、諸葛亮、曹操、韓信、司馬遷、王昭君等歷史文化名人當作寫作對象,寫作題材將顯得大氣,文化底蘊也顯得深厚。
篇4
關鍵詞:初中生;提高;寫作能力
有很多初中生他們不喜歡寫作文,有的甚至厭惡寫作文。其實寫作文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但前提是腦海里要有非常多的故事和事例。這樣寫作就可以變得很容易,也會使作文內容變得很有文采。然而,初中生雖然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但他們都沒有意識到如何去實踐自己的人生理想。我國優良的傳統文化還需要他們來傳承,而寫作是他們必不可少的載體;另外,寫作對學生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鍛煉人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修養身心,而這些對于學生的未來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提高初中生的寫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闡述。
一、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基礎,人們若對某件事情非常感興趣就會很深入、很認真地研究它,探索這件事情中蘊含的奧妙和奇特之處,也就會慢慢地喜歡上這件事情,因此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學校多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他們注重對課堂之外的收集,諸如,社會調查、社區服務、社會辯論會、演講比賽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寫作,并且通過這樣的比賽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這樣也漸漸地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在課堂上老師應該給學生播放一些紀錄片,給學生適當增加一些內容,讓學生在寫作時有素材可用。
二、鼓勵學生積累素材
寫作是一門藝術,而藝術有來源于生活,甚至高于生活。因此,寫出一片好的作文,是需要很多生活閱歷,且腦海里要有很多的故事,所以,積累寫作素材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的人說寫作是需要靈感的,但要知道靈感只會在某一瞬間才會顯現,而且這也需要長時間地積累,沒有素材積累即使有了靈感,也不會把它寫出來。事實上生活中的素材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親戚之間、鄰里之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等以及理想與前途、成功與失敗等,老師要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思考、去感悟這些素材,并堅持積累。在生活中要讓學生去主動感悟生活中帶來的啟示,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就會思想深刻、觀點新穎。也可以在教室的一角成立一個文明墻角,在這里可以放一些雜志、名人傳、報紙、生活小知識等,讓學生在休閑之余也可以積累素材。其實,積累素材也并不是一味地關注生活,也要多讀讀書、多看看美文、美句,并把他們摘抄下來。有時候學生在生活中關注的事情想要運用在寫作中,卻沒有運用到優美的語句,這樣也不能為學生的作文增加美感,但當學生把這兩個方面都做得很好,這樣他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可以減少時間,也可以使文章更生動、更形象。因此,積累多的寫作素材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喚起學生對寫作的信心
初中生還沒有接觸很多社會上的事情,因此,他們看待事情的時候是非常單純的,他們非常重視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因而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可以帶給學生重要的影響。所以,有時候老師的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簡短表揚的話語都會在不經意之間改變學生對某件事情的態度,也可能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反之,就會給他們帶來負擔,變得叛逆,抑制他們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也會很不愿意做這件事情,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多多地給予學生幫助、鼓勵和表揚。在學生的作文中不能全面地反對和責備,每個學生都有他們的優點和缺點,在優點上表揚他們,在缺點中鼓勵他們充分發揮學生作文的獨特之處,讓學生看到他們的進步之處,這樣學生有一種勞動之后的高興和成就感。另外,在發作之后要舉行一次小小的點評,讓師生之間多溝通,增加他們對老師的新切感,使他們熱愛這門學科。讓學生之間互相點評,看到自己作文的優點和不足,同時借鑒他人來完善自己。信心是事業成功的基礎,只要逐步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也就為學生能寫出好文章奠定了基礎。因此,對寫作有一定的自信心是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寫作能力的。
四、在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意志力
培養寫作能力是一項非常艱苦的勞動,這是一個慢活,需要學生不斷地鍛煉。在這鍛煉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如果學生一遇到困難就放棄,那肯定無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所以,在平時老師就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意志力,讓學生具有克服困難的準備和勇氣,這樣學生不會輕易放棄,更容易成功。因此,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制訂一套由簡到難的訓練方案,再制訂一個計劃,讓學生逐步養成摘抄筆記寫隨筆的良好習慣。并且進行有關意志知識的教育,使學生明白什么是意志力。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因此,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無可非議的。寫作能力不僅對學生自己有著重要的作用,更影響著我國優良文化的傳承。因此,中學生要堅定地承擔起這個責任和義務,為國家奉獻一份力量,使我國更加強大,更加繁榮昌盛。
參考文獻:
[1]徐雪云.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寫作指導[J].成才之路,2008(10).
篇5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經典文學作品;閱讀;運用實踐
一、經典文學作品閱讀的作用
(一)傳統文化的傳承
傳統文化往往蘊含在經典文學作品之中,經典文學作品作為文化載體,學生可以透過作品內容吸收豐富的文化知識,感受書中時代的政治、經濟、人文等社會面貌。每個國家都有獨特的文化傳統,都有豐富的文化經典,而這些經典作品是人類共享的精神財富,因此經典作品的閱讀不分國界、不分地域、不分種族。
(二)提升學生的自我認知
文學作品來源于現實生活,是現實社會的真實展現,而文學作品中的現實不僅是直觀的現象展現,也是現象背后的本質展現,因此文學作品的閱讀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例如:左拉的《盧貢――馬爾卡家族》是對第二帝國的社會反映,涵蓋了軍事、政治、宗教、金融、科學、生活、藝術等方面,通過家族史的描寫展現了一部豐富全面的社會史。
(三)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
當今社會的教育要求是提倡人文教育和素質教育,而文學作品的閱讀可以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文學作品不僅是現實世界的展現,也是作家內心的寫照,經典作品往往蘊含著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魯迅的《藥》中作者便在尋找救國救民的良方。這些文學作品中不僅給讀者帶來視覺上的享受,還給讀者帶來巨大的精神力量。
(四)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
文學作品借助語言來傳達情感,因而文學作品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規范語言表達,讓學生在情感性、形象性、音韻性、含蓄型的語言表達小學習如何貼切的表情達意。同時文學作品通過形象具化來傳達感情,因而文學作品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發散形象思維和聯想思維,使學生的的思維能力不受觀念束縛,呈多向發展和創新發展。
二、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實踐
(一)情境創設
根據文學作品的內容來營造相關的情境氛圍,讓學生在情境中消除和作品的距離感,從而走進作品去體驗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主旨內涵。教師可以通過對作品情節的語言描述、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等手段來引導學生進入作品情境,讓學生了解故事情節、把握人物性格、理解文學精髓。例如:閱讀海倫凱勒的《再塑生命的人》,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只動唇、不加動作和不出聲地傳達話語,讓學生感受到沒有語言的交流何其困難,從而深刻理解口不能說、眼不能見、耳不能聞的海倫凱勒的思想情感。
(二)激發學生的聯想能力
文學作品中往往會有一部分弦外之意需要讀者通過合理聯想和想象來深入理解,因此文學作品閱讀中老師要抓住留白處引導學生合理聯想,讓學生把文字符號轉化成形象畫面,從而進入作品境界、獲得審美體驗,并通過內心情感進行作品的再創作。例如:在《木蘭詩》的閱讀中,老師要引導學生聯想木蘭從軍的無奈、拜見天子的動作、語言、心理等,讓學生的腦中形成一個豐滿立體的、有血有肉的、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
(三)引導學生情感共鳴
在閱讀文學作品時,老師要引導學生結合現實經歷去感受作品思想、理解人物內心,通過和作品的情感共鳴形成獨特的認識和體驗。當學生用這種共鳴的體驗閱讀作品時,就能形成交互式的上升理解,從而更好地認知作品主旨、感受作品情感。例如:《羚羊木雕》閱讀中,家長和主人公的矛盾和學生生活中的實際情況很相似,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閱讀,并且對于學生的閱讀體驗給予正確指引,讓學生在認識作品的額過程中認識自我、完善自我。
(四)讀寫相結合
閱讀文學作品是發現美的過程,寫作文學作品是創造美的過程,因此老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去發現美,還要幫助學生創造具有學生自我個性的美。讀寫結合可以使學生深化作品理解、提高語言運用能力,例如:《春》的閱讀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展現自己眼中的春天,通過自身眼中的春天和朱自清眼中的春天進行比較,讓學生在欣賞作品優美語言的而同時提升寫作技巧,享受創作喜悅。
(五)對比閱讀
把內容和形式存在一定聯系的作品進行對比閱讀,讓學生在對比閱讀中發現作品的各自特點,對比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對比中理解作品,還能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訓練學生的聯系思維。但是對比閱讀中老師不能單純地比較作品的相同和不同,而是要引導學生在對比小學習、欣賞、應用。例如:老師可以通過《蟬》和《貝殼》的對比閱讀,讓學生在挖掘生命意義和價值主題的學習中掌握散文的方法和知識,掌握借物抒情的散文結構,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
語文教育是雙重的,既要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文字能力,又要注重學生的人文教育,而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文學素養,還能激發激發學生追求真、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正確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楊琳.關于語文閱讀教學中經典文學作品閱讀的思考[D].華東師范大學,2010.
[2]王彥.論小學語文文學作品閱讀教學[D].新疆師范大學,2008.
篇6
視角一:抓拍街頭場景,再現民俗
最真的風情
民俗風情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它是民族文化表現最豐富、最原始的,也是一種品類宏富、內涵深廣、載體獨特的文化。在高考作文中融合民俗風情,能夠有效地表現生活中的文化傳統,使文章富有較強的民俗氣息。
【佳作呈現】
小時候,在家玩耍時,聽到賣糖葫蘆的吆喝聲,就纏著媽媽買著吃。有時候還偷偷地跟著賣糖葫蘆的走街串巷。不是饞那糖葫蘆,而是饞那悅耳的吆喝聲。
……
15年后,我長成20歲的大小伙兒。那個賣糖葫蘆的老北京再也見不到了。我每天都在為人生的前途奔波,現在的理想是當個白領,再也不想小時候賣糖葫蘆的事了。那悅耳的吆喝聲也隨著時代變遷被遺忘得干干凈凈。
終于,在一次春節的廟會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又看到了那個陌生又熟悉的身影。雖然15年過去了,老北京的模樣依然沒變。我跑上前去和他打招呼,他驚異地望著我,然后慈祥地笑了,像發現了一個舊夢。他遞給了我一串糖葫蘆。“提前付你的工資,像當年一樣跟我吆喝。”我仿佛又找到了自己的童年,然后我突然發現自己無論如何張不開口,原地呆了半天。那太丟人了,我已經是個20歲的青年了。
老北京笑了笑說:“怕了,我就知道。還是那句話,‘多好的孩子啊!以后真成了賣糖葫蘆的,就毀嘍!’”然后,他一個人吆喝開了。
冰——糖——葫蘆……葫蘆——冰——糖……那悅耳的吆喝聲悠悠揚揚進入我的腦海,像一縷殘夢,一股熱浪敲擊我的心房,終于我拋開一切,敞開喉嚨,——冰——糖——葫蘆……葫蘆——冰——糖……
(北京一考生滿分佳作《冰糖葫蘆》片段)
【溫馨提示】生活中的文化因子,需要一雙文化的眼睛才能捕捉。在這里,作者似乎不是在寫作,而是在抓拍一幅富有濃郁的地域色彩的民俗風情畫,在這幅畫面里,有冰糖葫蘆的香甜,也有清脆的吆喝聲,還有走街串巷留下的腳印。這是民族文化的原生態呈現,也是民間最真實、最動人的心跳,這聲韻,一端連著生活,一端連著文化,將這些因素融入到文章里面,增強了文章的親和力和感染力。
視角二:融入地域文化,再現民俗
真實的心跳
風俗是一種地域文化的傳承現象,一種風俗的出現和存在,反映了特定時空范疇內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和審美觀。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說,地域文化是最能體現一個空間范圍內特點的文化類型,地域文化以建筑、服飾、方言俚語、地域風景、生活習俗等再現著文化最原始、最底層、最真實的心跳。
【佳作呈現】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直到我一個人在南方小城張家港第一次感受到北方的時候,我才明白,上半句詩就是寫的我。風又從北方吹來了,越過廣闊麥田與茫茫天空,越過水瘦山寒的曠野,越過蒼涼的禿樹林,越過積雪的路、結冰的河,一路向南一路向南,如同我一路向南一樣,來到這潮濕、多雨的南方。北方,北方,不覺之間,家鄉已經在千里之外了,自己已經是江南人了。
夢想總是在別處,總是在我們沒有到達或已經離開的地方。當時我不是堅定地來到南方嗎?當時我不是確實看不慣家鄉的一些丑惡嗎?當時我不是對故鄉交織著憂或憤嗎?那我為什么在南方會真誠地想念北方想念著北方的生活、北方的風俗呢?
你要曉得,曾經付出過精力、時間與心血的地方你很難忘記;畢竟,付出過“愛”的地方,才能“能長出金麥穗與趕車謠”。
其實我的愛與憂,都留在故鄉。北風撲面而來,這一刻,我像風中的一粒種子,身邊沒有了熟悉的土壤,沒有了知根知底的朋友,沒有了心靈的撫慰,我差一點潸然淚下。風從北方吹來,凄厲的風聲又從家鄉的樓角掠過了吧?麻雀又在風中踉蹌地飛著,蒼勁干瘦的枝條又在寒風中抖動。陰霾掩來了嗎?孩子的小手沒有吹裂口子吧?
風從北方吹來,我在南方生活著,估計我回北方的機會不可能太多,以后會越來越少。我的許多北方老鄉也都愉快地生活在南方,有的也是多年沒有回去過,我不清楚他們是不是有時還會真誠地回憶起遙遠的北方,那片生長的地方,留下過歡喜與傷痛的地方,鄉音難改的故土。
(江蘇一考生滿分佳作《憂與愛》片段)
【溫馨提示】民俗是生活最真實的底片,記錄著文化生態的密碼。地域風景是民俗固有的內涵,民俗的風景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反復中不停地展示著、過濾著、沉淀著。正因如此,文中一個從北方來到南方的游子才會念茲在茲時時不忘北方的民俗,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粗獷的北方民俗、民風、民情,而作者作為游子的濃濃的憂思、美麗的憂郁躍然紙上。
視角三:觸摸民間心跳,傳達民俗
消逝的憂傷
民俗蘊含著豐富、深邃的人文內涵,有著民間真實的心跳,是炎黃子孫共有的精神財富。然而在經濟發展的進程中,很多的傳統習俗、文化遺產、傳統建筑、歷史古跡,在人類經意或不經意間消失了。割斷了社會的歷史文脈,長此以往會帶來一個民族文化的弱化,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不再強烈,曾歷經千年而不衰的文化積淀逐步流失,文化遺存日益減少,如何善待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應成為考生關注的問題。
【佳作呈現】
記得那段日子,從網上看到南京梧桐樹被砍的圖片。曾經枝干挺拔、滿樹碧綠的梧桐只剩下了光禿禿的軀干,孤零零地躺在冰涼的馬路上。滿地的斷枝殘葉,仿佛城市記憶的碎片。“你離開了南京,從此沒人和我說話”,看到這般傷感的留言,眼眶終不由得有些潤濕,對這個城市的憂與愛一起涌上心頭。
姑姑家在南京,所以經常去那兒。讓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莊嚴雄偉的中山陵,也不是煙柳繁華的秦淮河畔,而是那一棵棵挺拔秀美、矗立在街頭兩旁的梧桐樹。碧綠碩大的葉子搖曳著賞心悅目的青翠,為夏日火爐般的南京注入一潭誘人的清涼。齊齊向外張開的枝干仿佛一只只有力的臂膀,共同撐起這千年古城的浩蕩長空。
梧桐與南京是一體的。芳華既在之時,風姿綽約,瀟灑不凡;芳華搖落之后,寂寞寧靜,疏朗蒼遠。梧桐,讓我喜歡上了南京這座千年古城。
姑姑說,這些梧桐都有近百年的歷史了。梧桐伴著南京,走過百年的滄桑,一起靜看歲月的流逝。以前沒空調時,人們便三五成群地坐在梧桐樹下乘涼聊天。我記得作家蘇童曾經說自己就是因為這滿城的梧桐樹才定居南京。梧桐與南京人有著割不斷的情緣。
可是,這些年,南京的梧桐被砍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條地鐵,一座座摩天大樓。在福布斯公布的《中國變化最大十大城市》中,南京位列第七。六朝古都被描述為“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城市”。或許,一些東西終抵擋不了時代的滾滾潮流,可為什么站在繁華的新街口,我的心里會涌出絲絲淡淡的憂傷?
我看見南京的網友在網上的留言:“梧桐在南京住了七八十年了啊,它們被‘斬首’了,剩下的我們這群南京人是不是也快了?”或許我這個外地人終不能有切膚的感受,只有那些在南京生活了幾十年的老街坊有最深的感觸。
只是憂傷是不夠的。我看到網友們在網上大聲地疾呼,一條條灼熱的微博包含滿滿的對梧桐的關切。我看到南京人自發走上街頭,一條條枝干上飛揚的綠絲帶,蘊含著南京人對自己城市的無限的愛。
因為深愛,所以憂傷;因為傷痛,所以更愛。梧桐,留下了不少。憂與愛,繼續生根、發芽……
(江蘇一考生滿分佳作《憂與愛》片段)
【溫馨提示】歷史遺存屬于大民俗的文化范疇,有著七八十年歷史的梧桐見證了南京城近百年的歷史滄桑和幾代人的溫馨記憶,作者巧妙地選取了最能觸動南京人心弦的“梧桐”,作為文章的切入口,可謂“棋高一著”,幾幅對比鮮明的畫面,讀來令人觸目驚心,不能不與作者一起“憂與愛”。文章結尾耐人尋味:“梧桐,留下了不少。憂與愛,繼續生根、發芽……”不盡之意,見于言外。
視角四:關注日常生活,打造民俗
生動的韻腳
在傳統與現代社會,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民俗文化的教化和熏陶。關注日常生活中的民風與民俗,可以陶冶情操、弘揚美德、傳承文明。譬如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還有各種風味的飲食文化,令人口饞……這些節日與風情,是民俗最生動的韻腳,包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凝聚著濃濃的血脈親情。
【佳作呈現】
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個端午,便匆匆離去。姥姥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人生的作業。
端午粽香,縈繞歲歲年年童謠,我們在姥姥精心趕制的一個又一個端午之后長高。一年又一年的端午,每一只粽子都是姥姥一葉一線寫成的作業。姥姥一雙操勞的枯手,漸漸托不住昔日蹣跚的娃兒們,當小弟也站在她身后,聲漸雄渾之時,姥姥緩身回望,卻已一笑白頭。
最后的端午,姥姥依舊忙碌,她似乎始終是這個節日大會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記這個日子,唯她不能。我們從各自的家里奔來吃粽子的時候,還絲毫沒有感覺到姥姥的端午,將在這里停留。只記得姥姥嘮叨了許多,關于誰該談朋友了,誰該快點結婚了,別讓姥姥這么等著。大家聽著,都沒有在意。
端午后幾日,姥姥在一個深夜忽然丟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邊僅僅一步之遙,卻空著兩手沒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語。次年端午,凝重在無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閃著,似乎稍不留意會不慎碰落太多的哀傷。談話間,說到童年,那葦塘、蛙鳴、老家的土炕、鄰家小孩憨態可掬的貓頭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來”。大家頓住了,都不說話,大弟站到陽臺,低頭點起一支煙,媽媽肩頭抽動,不知誰的眼淚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氣的青粽上。
姥姥的端午始終是一年年、一頁頁寫滿呵護和慈愛的作業,姥姥用半輩子的光陰認真而辛勞地書寫著這本頁碼厚厚的作業。姥姥的這本人生的作業,滌蕩著我生命的五月,走過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南通二模一考生滿分佳作《人生的作業》片段)
【溫馨提示】民俗是積淀在每一片獨特的土地上未飄散的詩,作者采擷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在演繹“人生的作業”這個命題時,以端午這一傳統民俗為抒情載體,以包粽子、煮粽子這一風俗來書寫姥姥“人生的作業”,表達了對姥姥懷念、贊美、歉疚的復雜感情。文章以小見大,巧妙嫁接,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篇7
摘要:文章采用文獻資料調研、邏輯推理和實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從傣族傳統體育的各種原因出發,說明了傣族傳統體育的特點,社會價值及其演變發展的現狀。其中,傣族“水文化”是產生這一文化異質性的核心因子,而民族體育則在文化的內涵與層次上充實和豐富了傣族“水文化”,二者在物質流動與能量流動的交互與共生中協調發展。
關鍵詞:傣族;傳統體育;水文化
在特定民族或地域中,傳統節日具有凝聚民族情感、傳承歷史、延續和創造社會活力的功效。它是民族文化的載體。研究傣族傳統節日文化和特定節日文化衍生出來的傳統體育,探尋傣族傳統體育文化形成、發展的特殊規律,既能讓傣族傳統體育健身娛樂的本質屬性得到充分凸現,又能促進傣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健康、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2.傣族傳統體育形成的原因
2.1地理環境對傣族傳統體育形成的影響
2.1.1自然地理環境的基礎性作用
由于傣族人民居住在原始森林中,在溝渠或稻田邊常常可以看到孔雀展翅開屏,翩翩起舞,加之傣族人民喜愛孔雀,把孔雀看成是美麗、善良和吉祥的象征,進而使人們面對著誘人情景,情不自禁地也模仿起孔雀那優美的舞姿,在不斷完善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為傣族傳統體育中著名的“孔雀舞”。作為傣族傳統體育重要組成部分的“武術”,據傳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在其漫長的形成、發展過程中,一方面受漢族派系和緬甸、泰國、老撾傳入功法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傣族先輩在特定的自然環境中長期勞動、生活中模仿動物動作的影響,綜合兩者并加以想象形成發展起來的,通過具體的實踐不斷完善,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2.1.2人文社會環境的導向性作用
傣族人民生活中的丟包,人們生活中某種需求在體育活動中的滿足,傣語稱為“端麻管”,是集娛樂和傳情求愛于一體的體育活動,早在明代就已在傣族地區盛行。起初,是為取悅于宣慰使召片領(傣族地區最高統治者)及文武百官而產生的單純的娛樂活動。由于參與活動的都是閨中佳女和英俊青年伙子,這種活動逐漸演變為集娛樂和傳情求愛于一體的活動而流傳至今。從中我們可以知道,丟包活動已很少有自然環境的印記,更多的是傣族人民在特定的人文環境中,因精神享受和追求的需要而形成的,并進而產生由娛人到傳情的轉變,這是特定的人文環境決定了其應有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已超越了自然環境的意義而被賦予了新的人文內涵,成為傣族人們情感交流的媒介。
2.2原始宗教對德宏傣族民俗體育文化的影響
2.2.1德宏傣族原始宗教舞蹈的產生
在崇拜自然的實踐活動中孕育了原始體育活動的雛形,人們通過想象以特定的動作,如模仿性的舞蹈來控制、影響向自然現象。這些經常性的、大負荷的、夸張的、富有激情的舞蹈和活動,客觀上實踐著體育的行為,實現著原始體育的功能。
2.2.2娛神慰神祭祖體育活動
在祭山、祭水、祭祖、祭樹、祭林、祭寨等各種祭祀活動中,人們為了使神靈與人類和睦相處并福佑人類,人們按照自身的性格、想象和好惡設計了許多儀式和活動來取悅神靈。由此產生了以各種原始文化體育活動為主要形式的宗教娛神慰神儀式。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這些活動本身的宗教因素和色彩逐漸淡化,文娛體育的因素的價值逐漸增強。
2.3“水文化”對傣族傳統體育形成的影響
水是世界的本原,人與動植物是水的衍生。傣族人的這種思維方式進一步認為,人的心靈與世界萬物同處一源、合為一體,并且,人的行為可以與某種神秘力量和宇宙秩序相互感應,從而達到天人和諧。這種遵循“互滲”規則的原始思維方式,明顯帶有“水文化”的價值取向。反映在體育表象上,就是觀賞娛樂、修身養性而不是對抗與爭斗。可以說,傣族體育是娛人與娛神兼顧、自娛與娛眾統一。傣族的宗教是原始多神宗教崇拜與佛崇拜的復合,傣族體育就是在對日、月、水的自然崇拜、對祖先的崇拜、對“寨神”、“勐神”(意為壩子神)的地域保護神崇拜和對佛祖的崇拜過程中體現自己的特質。
3.傣族傳統體育的特點
傣族體育以柔美、細膩見長。多姿的手勢、纖細的腰身、輕盈的體態,構成了一幅幅完美的“三道彎”造型,這使得傣族舞蹈既有動態的韻律美,更具靜態的造型美。傣族的孔雀舞,它是模擬孔雀出巢、展翅高飛、覓蹤捕食、尋泉戲水、浴身抖翅、蹦跳嬉戲、開屏比美等一系列動作,生動逼真,惟妙惟肖。就這樣如此生動地將“力”與“智”、“情”與“意”水融于體育運動的形式里,是傣寨“水民族”體育文化獨具一格的特色。除了力與智、情與意的契合,傣族體育往往還有更深層次的心靈寄托。傣歷新年(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至上,賽龍舟是年節里的最崇,傣族人民身穿節日盛裝,歡聚在瀾滄江、瑞麗江畔,舉行龍舟賽。祈求保佑風平浪靜,競渡獲勝,保佑來年風調雨順,獲得更大豐收。潑水祝福、潑水傳情,是傣族人民自由自在、平靜安詳、灑脫明朗的心理表露,是水的風格的升華。
4.傣族傳統體育的演變與發展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傳統體育中的神性逐漸退化,世俗性與娛樂性逐漸增強。龍舟競渡借助潑水節的影響,逐漸發展成規模較大的、具有競技者和觀賞者互動效應的競技性較強的體育活動。丟包從潑水節和春節期間青年男女尋找意中人、傳情達意的一種社交娛樂活動,發展為今天具有娛樂性和競技性特征的、民族特色濃郁的競技項目。而作為傣族農耕稻作文化的一個生產禮儀――傣歷新年潑水節,已由原來的生產祭祀活動演變為今天影響較大的、娛樂性和參與性較強的、聚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盛大的民族節日。
5.當代傣族傳統節日體育文化的社會價值
5.1傣族傳統體育如何在現代化過程中把握發展變化的限度,棄其糟粕、保留精華。對弘揚傣族傳統文化具有促進作用。傣族傳統體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寶貴資源,應遵循自身發展的規律,促進傣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健康、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5.2傣族傳統節日體育文化具有獨特的個性特征。傣族傳統體育表現出動作節奏感強、講究防守的特點,將力與美、情與意交融于體育活動當中,具有細膩、含蓄、祥和的文化特質,是傣族“水民族”體育文化獨具一格的特色。
5.3幾乎所有的傣族傳統節日都伴有體育活動為在傣族地區全面而有效地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也將會促成以節日體育活動做為周期的群眾性活動。
6.結論
傣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與生態環境和傣族文化的其他部分有著密切的聯系,因而產生了有別于其他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表現出獨具特色的“水民族”的體育文化特征。通過各種方式開展的體育活動,促進了傣族地區以節日體育活動為主的群眾性體育活動的興盛。對包括傣族在內的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正確認識和理解,將促進我國群眾體育事業的發展進入新的階段,這也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云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云南;昆明;650500)
參考文獻:
[1] 張公瑾.《傣族文化》[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
[2] 王子華.《云南民族節日的起源、傳承與表達》,載《云南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
[3] 李延超,饒遠.《傣族體育與“水文化”緣由探析》,載《體育科學》,2006年第4期
[5] 王慧勇.《傣族“嘎佯”舞的體育美》[J].滄桑,2007,(3)
[6] 張公瑾.《傣族文化》[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
篇8
【關鍵詞】安全管理;“貼合”管理;傳統文化
0 引言
基于傳統文化早已內化為職工思想的事實,研究企業安全管理就不得不考慮由傳統文化帶來的群體思維定勢、行為定勢,以及由此給安全管理政策的落實和規章的制定帶來的障礙。由于我國現有安全管理模式都是在國外安全管理模式的基礎上提出的,且中西在群體特質等方面差異巨大,從而導致世界觀、價值觀、處事方式在安全管理的思想層面產生巨大的碰撞。要想建立起適合中國具體國情的、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就必須分析沖突點,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作用的特點。
1 為什么要研究中國式安全管理
1.1 化解西方模式與本土實際之間的摩擦
中國產業界長期奉行“拿來主義”。由于中國安全管理工作目前還存在著一定的技術障礙,于是他們首先想到的是購買或者“山寨”國外技術。又由于中西方一個“官本位”,一個“人本位”的不同背景,使企業很難適應引進的安全管理條例,更多的是化作文字制度,停留在紙上、墻上。所以,研究中國的安全管理有其緊迫性和必然性,并且中國式安全管理能有效降低外來企業安全管理模式在中國企業實際應用中的摩擦,整合中外管理資源,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效果。
1.2 以的方式促進文化在企業中的滲透
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非外來先進“科學”制度所能理解。但是外來模式往往是經過科學實踐驗證,并利用數學方法精確設計出來的,其引入對于中國企業安全管理的理性管理有很好的借鑒作用。研究中國式安全管理能將植根于中國員工思想深處的文化傳統顯性化,以外來模式為載體,借助有步驟的、有組織的管理模式,滲透中國文化到員工群體中。一方面發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另一方面具有科學有效性,最終促進中國式安全管理高效運行。
1.3 以操作中國式安全管理模式為載體進行實際演練
中國式安全管理在傳統的理解中是一種感性的管理,凡事沒有絕對,所以凡事都有例外,例外導致事故的發生頻率增加。研究中國式安全管理,并借助這個平臺進行管理要義的提取,提取中國管理中“例外”的依托,便能有效地避免由于收放不自如造成的管理漏洞和隱患。通過對要義的把握和掌控,進行不斷重復的演練,最終形成中國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
2 西方模式在中國水土不服的原因
2.1 模式單純一元化,獨立性過強
西方的安全管理模式就如同西藥,針對性強,目的單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由于獨立性比較適合西方人的個人主義(他們更樂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所依據,有所程序,自己做自己的,不需要也不想去過問別人的事情),所以總是能很好地適應西方員工。但是在中國卻很難行得通。因為中國員工不僅僅要求自己有章可循,還要求自己周圍的環境合理。中國人喜歡跟別人比較,事情滿足了自己的預期是不夠的,有“相對滿足感”,跟周圍的環境相比是合理的才算罷。否則,即使達到了自己的預期,由于跟環境之間依然存在落差,內心依然不平衡。西方的管理模式做不到面面俱到,因此,在中國的企業中總是很難獲得預期的效果。
2.2 西方安全管理模式原則性過強,強調程序化與中國人個案處理能力強的矛盾
中國人判斷一個人能力的大小要看其應變能力大小。突發事件或者特殊情況的到訪,能否保持環境的平衡,是判斷一個人能力大小的標桿。相對中國,西方更注重執行能力的強弱。是否能按照規定的程序完成任務,是否能獲得固定的結果,成為判定一個人能力大小的標準。所以,西方程序化不能很好地適應中國人做事風格善變的要求,自然得不到擁護,取得理想的效果。
2.3 中外價值觀的不同
西方安全管理中的激勵政策包括物資和精神兩方面。雙因素理論表明:西方人在基礎物質條件得到滿足后,方能對激勵政策產生反應。馬斯洛理論也表明,人的需求是階段性的,按照生理到精神的層面依次實現滿足。但在中國,往往要的是氣節,一種“不吃饅頭爭口氣”的氣節。沒有物質基礎也同樣能獲得精神上的激勵。精神信念的力量可以支持一個人忍辱負重多年,不管外界環境有多惡劣,給他一個合理的解釋,一個能讓他信服的希望,可以抵得上山珍海味。所以,西方安全管理模式中的激勵策略更多的是尋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在中國,人們更愿意成為“隱藏的大多數”,集體榮譽感來的更實際些。
2.4 和諧觀念不同
中國的和諧,應該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式的,也就是說在什么樣的位置,獲得什么樣的報酬。想得到更多,就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否則,別期冀通過什么法律的途徑,什么付出的勞動量等途徑獲得額外的收入。
西方的制衡,過于強調科學的計算,不考慮背景,所以總是讓人覺得自己曾經的努力被抹煞,這讓中國人無法忍受。
2.5 權威的導向的不同
似乎每個中國人都清楚地知道,要想獲得功名,要想開辟仕途,必須要付出多少苦功,而這種努力和奮斗不是任誰誰都能做到的,所以是任何人都抹煞不了的。當一個人獲得功名的時候,別人給予的是鋪天蓋地的羨慕。自然,由此獲得的權威是個人魅力所征服的。正如古人倡導“以德服人”,沒有很高的個人修為是很難讓群眾信服的。
西方則不然,給你一個程序,要求你做的就去做完,否則的話扣你薪水,降你職位,炒你魷魚等,毫無個人感情的摻雜。任人和人之間倡導平等,你有你高層的活法,我有我低級的樂趣。不會因為你是總統,我們對你的感情就能超越理性。
2.6 禮儀之邦
如果說中國人尚簡,達到極簡主義,形成極簡管理,那么,我們的社會不會發展到現在還是那么困難重重。如果人人都尚簡,事情反而好辦了。事實上,中國人是有點懶,但是絕對不希望事情簡單。如大家所見,中國人說話辦事總喜歡繞圈子,因為中國人口龐大,要想在這個圈子里混的好,必須要圓滑。所以禮儀是在所難免的。正如孔夫子所倡導的的那樣,我們成為了禮儀之邦。如果中國人果然尚簡,那么我們不需要設立那么多道德標準來牽絆和約束。
中國人在安全問題上所表現出來的抵觸性,不僅僅是存在僥幸、省能心理這么一說,更多的還是想獲得周圍人的注意。中國的禮儀使得中國人很體面,喜歡被人家看重,喜歡有尊嚴的感覺。當今生產批量大、流水性作業多少讓員工們缺乏成就感,因為工作讓人成了機器人,個人靈魂沒有得到重視,自己顯得太過平凡。而自己就算掙扎估計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算了,就這么的吧,無所謂了。于是事故就出現了。其實中國人的麻木,正是由于人口眾多,個體得不到足夠的重視而引起的。
眾所周知,中國人的責任心很重,“為了這個家”成了動力的源泉,從來沒有哪個中國人說自己是“為了自己”。正是由于責任心,中國的工人本質上是希望企業能平平安安的,順順利利的。所以人人都希望給領導們一點建議。可是,偏偏沒人理解自己。最后變得“無所謂”了。
2.7 歸屬感與依附感之間的區別
中國工人的依附感在工作中的體現異常明顯,這也許就是被理解為“極簡”的原因吧。中國人的“水性”在任何時候都能表現的淋漓盡致。在工作中,只要有人給劃定好做事的方法,中國工人的普遍感覺就是順從地跟隨。管理層開始急了:“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你怎么就沒有一點點的主動性呢?其實,中國人順從慣了,如果工作中或者生活中有人比自己強悍,或者說能力突出(只要不是競爭關系),自己就會毫不自覺地跟著,不會想著超越。所以,在安全管理中,如果制定標準的人或者帶頭的領導能力強,而又喜歡親力親為的話,就會非常危險。中國人喜歡和諧的環境,寧愿不超越,也不想打亂安逸的生活。如果想出頭的話,來自其他人的冷嘲熱諷(你知道在中國輿論的力量)定會讓自己死無葬身之地。所以,中國人不愿意讓領導難堪,哪怕做個幕后的操縱者,也不愿擺在面上去改良。
而歸屬感在工作中是比較難建立的。在中國這個大家庭里,分布著無數的小家庭,每個家庭之間互相維護,不希望外界的干擾。如果我們想讓員工對企業有歸屬感,就比較困難。員工只希望能從公司里獲得一些額外的利潤帶回家,多數情況下不敢對企業給予過多的建設。所以,對于企業的歸屬感也不會那么明顯。如果員工的歸屬感強烈的話,就會制造很多麻煩,中國人感覺兩人之間的距離比較近的時候,就會不拘小節,不按照規矩辦事,總想找點后門走走。如此,則打亂了企業的正常秩序。包括安全管理中,因為自己比較吃香,就喜歡不按照要求工作,因為沒有人能管住“大紅人”,所以留下了種種隱患。
所以中國工人還是有普遍的依附感,而并非有很強的歸屬感的。
2.8 溝通的層次
中西方在對待溝通的問題上,有著明顯的區別。西方人的溝通高效,快速,正點正時,沒有過多的渲染,人齊了,把消息傳遞下去,畫出重點,ok。但是,中國不是這樣的。中國人喜歡會而不議。消息的傳遞憑借一張“圣旨”即可,但是,見面的目的呢?中國人見面的目的是要通過強大的場效應讓你知道信息需要被重視的程度。因為說太多的嚴厲要求的話會讓人不舒服,面子上過不去。這不符合中國人建設和諧的傳統。
而且,中國人溝通的時候趨向于深入到哲學的層次。有話不明說,給你一個故事,讓你自己猜。悟性好的員工,很快能得到提升,悟性差的人只好原地踏步了。
這就是中國人溝通的妙處。
在安全管理上,工人群體聽到的話語都一樣,也就意味著沒有誰能從這句話中獲得提升自己的氣味,因此,誰都反而不會重視安全信息,導致安全管理工作多少流于形式。
2.9 中國管理的“水”文化
中國的管理本來應該像“水”那樣,無孔不入,處處滲透,處處體現。可是,近現代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也喜歡搞得什么東西都擺在面上,可是效果卻沒有上升。究其原因,中國人管理的彈性被扼殺了,但是中國人的本性卻沒有同步成為“一是一、二是二”。中國人仍然喜歡“商量”,不希望被條條框框束縛的那么緊張。正如中國人發明的“太極”,既然我有“四兩撥千斤”的能力,為何非讓我開著卡車來運?所以,不要給中國人定這些死規矩,中國人天生的叛逆心理總會找到規矩中的漏洞,而盡力鉆空的。
所以,中國的安全管理還要恢復一定的流體性,彈性大了,才收放自如。
3 結論
中國的安全管理目前依然不能取得明顯的效果,對發達國家模式的引入也并沒能起到至優的作用,說明中國人的管理模式并不適合顯性化。我們應該盡量在安全管理中,顧全中國員工的整體特征,采用流性管理,放收有度,才能克服西方管理模式的僵硬,保證先進科學的應用。
所以,安全管理中,我們總結一些經驗供借鑒:
1)充分發揚中國群眾的責任感,留足面子的同時,讓員工知道事情的重要性。
2)溝通,但是不直接定任務,“理”但不要“管”,充分尊重個體的意見,給足成長的空間,利用“水性”管理,面面俱到、處處滲透。
3)利用真正的“權威”來感動和引導群體,達到和諧文明的狀態。
【參考文獻】
[1]辛嵩,劉慧慧,崔延紅.關于中國式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討[J].工業安全與環保,2012(1):71-73.
[2]李雅娟.中國人的“家族”文化心理特點和變遷[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7,5(41):71-72.
篇9
少數民族文化是我國55個少數民族創造的傳統文化的總稱,具有鮮明特征,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流過程中,少數民族文化面臨著文化生態解體、傳統文化日益消亡、發展步履維艱等沖擊和挑戰。但是,從文化長遠發展來看,跨文化交流趨勢不可避免,它為少數民族文化影響力的提升、借力發展、開放性增強等起到積極作用,同時,跨文化交流也將為少數民族現展提供了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持。
關鍵詞:
少數民族文化;跨文化交流;影響
目前,全世界有2000多個民族,分布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各民族之間的人口數相差懸殊,從十幾億人至幾十人不等。各民族由于地理環境、生產生活方式、精神信仰等諸多方面的不同,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本民族的傳統文化,這些絢麗多彩的優秀民族文化是人類的共同精神遺產。從古至今,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們之間的交往交流從未停止過,特別是近代以來,伴隨著現代化在全世界的推進,人類社會的全球化進程勢不可擋,具有不同文化特質的人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普遍與頻繁,少數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一、少數民族文化的內涵特點
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民族大家庭,各個民族所創造的優秀傳統文化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化。學界普遍認為,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為此,少數民族文化的概念,可以從廣義和狹義來理解:廣義是指我國的55個少數民族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這樣的民族文化當然會被本民族成員廣泛認同;狹義的內涵則指精神文化方面,內容包羅萬象,比如民族的哲學、史學、文學、教育、語言文字、法律、藝術、醫學、天文歷算、道德、自然科學、宗教、習俗等。從上述定義可見,少數民族文化內容廣博繁雜。徐萬邦、祁慶富在《中國少數民族文化通論》一書中,將少數民族文化分為六類:一為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包括服飾文化、飲食文化、住所和建筑、交通工具;二為婚姻家庭和人生禮儀文化,包括戀愛和婚姻、親族稱謂與姓名、人生禮儀、喪葬文化;三是民族傳承文化,包括文學藝術、音樂和舞蹈、戲劇和曲藝、美術、體育游戲;四是科技和工藝;五是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原始宗教、巫術、道教和民族間宗教、佛教以及伊斯蘭教,吉祥崇尚、禁忌;六是節日文化。少數民族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漢文化具有共同性,如地域性、傳承性、互融性、相對穩定性與變遷性,等等。同時,少數民族文化也具備不同于漢文化的鮮明特征,主要表現在:
(一)形態多樣性
一個民族的生態環境、地緣分布,直接反映著民族文化的特征,制約著民族文化的形成,顯示著民族適應自然的能力[1]。生存的需要是文化產生的基礎,因此,在類似的地域特點之上,可能出現相似的文化。比如黑龍江流域的鄂倫春族和赫哲族雖然遠隔千里,但其文化上有許多地方相似,他們的語言大概60%~70%是相同的。我國的民族分布呈現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從總體上看,少數民族主要生活在我國的山地、高原、邊疆等自然條件相對較差的地區,不同民族生活的地貌、氣候等自然條件千差萬別,因此造就了各民族之間的生產生活方式千差萬別,而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是各民族文化賴以形成與發展的根基所在。為此,徐亦亭指出:“中國古代四個文化區域,即:中原華夏農業文化區域、東南百越稻作文化區域、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區域,以及西部和北方游牧文化區域。中國歷史上,這四個文化區域之間的文化漂移,及其相互的影響和補充,反映了中國古代民族的交流和融合。”[2]到目前,伴隨著社會發展步伐的不斷推進,雖然各少數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根源于地域差別的傳統文化仍然是各民族的文化形成基因所在。可以說,少數民族文化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不存在固定的模式。甚至同一民族內部文化的差異也是非常明顯的,民族內部成員間風俗習慣、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異隨處可見,甚至在心理素質、價值觀上的差異也十分明顯。
(二)民族認同性
各個民族的文化均是在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少數民族文化是由各個少數民族社會所有成員共同創造的,為此,民族文化具有“與生俱來”的性質,民族成員會把民族文化界定為個人的私有的東西,并視為民族的標志。始祖、血緣是民族成員最為重視的,它是民族認同的核心依據,除此之外,文化是民族認同的極為關鍵的“佐證”,譬如語言、藝術、音樂、服飾、飲食等,都可以作為屬于同一民族的標志和依據。民族文化在民族成員的心目中是無比崇高的,在某種程度上,文化就等于自身,為保護和傳承本民族的文化,有的民族成員可以為其而獻身。一般而言,民族文化與民族認同的聯系是密不可分的、合二為一的,兩者不可能出現分離。民族成員認為,不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就是不尊重本民族,對民族成員個體影響很大。很多民族沖突事件,就是因為文化認同差異或歧視引發的。民族傳統文化對成員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可以約束其行為,更重要的是影響其價值觀的形成。文化是民族認同和精神的靈魂,價值觀和審美標準受到傳統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傳統、封閉的社會,少數民族成員必須遵從來自于傳統文化的規范、習慣和禁忌。
(三)相對弱勢性
從當今世界多民族國家的民族構成現狀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民族人口數量、經濟發展程度、教育水平等差別,這些差別,導致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權利是不同的。對于文化而言,人口數量較多的民族必然在一國的共同文化的塑造、本民族文化傳承中具有絕對的天然優勢。以中國為例,我國有13億多人口,漢族人口占90%以上;55個少數民族人口為1.2億人,漢族在人數上占絕對優勢。同時,從發展程度上看,漢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方面居于領先地位,而55個少數民族相對落后,處于弱勢地位,這是不可否認的客觀事實。盡管維吾爾族、蒙古族、壯族、藏族、回族建立了自治區,許多少數民族建立了自治州、自治縣等民族自治地方,但這些民族文化也只能在本行政區范圍內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對于赫哲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等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少數民族而言,他們的文化傳承主要靠口傳心授的方式,為此,其文化生態更為脆弱,在眾多強勢文化的影響下,要保持并發展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其任務更為艱巨。
(四)宗教影響性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同時也是一個多宗教國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等,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有各種宗教信徒1億多人,其中,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柯爾克孜族、塔塔爾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東鄉族、撒拉族、保安族等10個民族信仰或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對于大部分人口信仰宗教的民族而言,宗教對文化的影響非常強烈,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宗教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我國西北民族地區為例,該地區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已經成為多民族、多宗教的交匯地區。從宗教角度對該地區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進行劃分,可以劃分為以藏傳佛教為核心的藏傳佛教文化圈和以伊斯蘭教為核心的伊斯蘭文化圈。由此可見,宗教已經影響到少數民族成員的行為規范,成為民族精神文化體系的重要支柱。
二、強勢文化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沖擊
近代以來,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人類的交通、通訊等手段日益飛速發展。這些領域的劃時代變革,一方面使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之間的人員跨地區流動變得越來越便捷;另一方面,隨著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日新月異的發展,現代社會已面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體現在:
(一)少數民族文化生態面臨解體危機
文化生態學的觀點認為,“人類是一定環境中總生命網的一部分,與物種群的生成體構成一個生物層的亞社會層,它通常被稱作群落。在這個總生命網中引進文化的因素,在生物層上建立起一個文化層。兩個層次之間交互作用、交互影響,它們之間存在一種共生關系。這種共生關系不僅影響人類一般的生存和發展,而且也影響文化的產生和形成,并發展為不同的文化類型和文化模式。”[3]從上述論述可知,文化與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等生態環境息息相關,外在環境的差異性是當前人類文明多樣性的客觀基礎。在我國,少數民族大都世居于森林、草原、山川、河流等地貌環境復雜地區,這些自然環境的特殊性造成了少數民族文化生態的特殊性,但是,伴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民族地區所具有的自然資源豐厚的先天優勢,越來越被市場經濟所“青睞”。資源越來越多地被過度開發利用,造成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根基的坍塌境地。
(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日益消亡
從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來看,各少數民族的經濟形態均建立起了人類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達到了人類與自然的完美結合。這種在生產力極端低的情況下形成的與自然和睦相處的精神,是今天人類所缺少的。在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他們也創造了與眾不同的精神文明。獨具特色的文化是一個民族之所以為此民族而非他民族的重要標志,但在現代化的沖擊下,少數民族文化消亡的速度加快。從語言文字上看,據統計,人類歷史上曾經存在過7000~8000種語言,目前已有超過2000種絕跡,而剩下的語言中,95%以上的語言被不到4%的人口使用,60%蘊含著人類智慧、情感、歷史發展線索的數千種語言正在急速走向衰敗。目前,世界每15天就有一種語言消逝[4]。從生活方式上看,少數民族越來越主體民族化。根據相關學者對桂西南的扶綏縣進行調研,目前,壯族越來越被漢族所“同化”,經濟發展越好的地區,壯族與漢族之間的區別越小。表現在傳統服飾上,即壯服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沒有市場,取而代之的是襯衫、中山裝,壯族所特有的春社節、三月三歌圩節等代表性的風俗節日越來越被人們所淡忘。
(三)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發展步履維艱
以東北亞人口少民族為例,作為漁獵民族,他們世代相傳的口頭文學、說唱、音樂、舞蹈以及獨具特色的巖畫、服飾藝術、木雕、骨雕等工藝品,還有獨一無二的樺樹皮器皿等無不令人驚嘆。可是,在“外在”的現代化發展模式的沖擊下,伴隨著民族文化活載體的老人的漸漸逝去,年輕人已經與傳統的漁獵生活方式逐漸脫軌,他們大多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藝術一無所知。這些民族文化難逃消亡的厄運。目前,黑龍江省少量能使用滿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等民族語言的均是七八十歲的老年人;從事民間藝術和技藝的傳承人平均年齡也在70歲以上。20世紀80年代,郭崇林教授見到了滿族薩滿神話的傳承人———87歲的傅英紅,老人家曾不無憂慮地說:“你們要是不記下來(薩滿神話),我可就都帶走了!”[5]
三、跨文化交流對重新構建少數民族文化的積極意義
文化是生存需要的產物,而生存的需要與生存的條件———地域和環境相關,為此,在外在的文化生存根基不可避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一個民族的文化只能在適應的基礎上求發展。盡管跨文化交流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與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與挑戰,但是,從人類文明發展史來看,民族文化的形成是一個不斷吸取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其他民族文化的過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要想永遠保持世界范圍內的相應地位,必須擯棄狹隘的視野,采取開放包容的心態,博采眾長,只有這樣,一個民族的文化才能不斷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為本民族的發展提供更多的精神性力量。跨文化交流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影響力的提升
文化影響力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在向外傳播過程中能夠被外界所了解、接受和認同的廣度與深度,以及該文化在改變人們思想和行為時所能達到的程度。文化影響力的強弱取決于文化傳統積淀、文化自身特質、文化創新的活力等內在的自身要素,同時,更依賴于文化的對外傳播,“文化更多地依賴于傳播,沒有傳播,它將隨著文化持有者的死亡而消失。沒有傳播就沒有繼承,也沒有文化的增值、同化和重構”[6]。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原生態特質,能夠給人以耳目一新的享受感,但是由于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等客觀條件制約,不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對外傳播。通過跨文化交流,無疑拓寬了少數民族文化對外傳播路徑,使更多的人了解少數民族文化。
(二)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的借力發展
目前,從社會經濟發展程度來看,絕大多數少數民族處于發展相對滯后的狀態,經濟與文化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影響的關系,經濟發展為文化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文化的傳承、保護與發展沒有一定的物質投入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民族地區和少數民族自身經濟條件相對薄弱的情況下,難以對提升文化的發展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在少數民族文化跨文化交流中,外界在對文化的欣賞過程中,會逐漸引發對這個民族文化的弱小命運的關注,進而會有更多遠見者、社會組織及政府,通過資金投入、政策幫扶、學術研究、人才培養等方式,關心、推動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三)有利于少數民族文化開放性的增強
一個民族想要獲得發展的機遇,其文化一定要處于有限的開放狀態。把任何改變文化狀態的現象都視為洪水猛獸,唯恐沖垮保護民族神圣性的大堤的思想與做法,無疑對民族文化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都永浩研究員認為,在中國的城市,有很多文化元素來自西方,譬如英語、西服、西餐等等,這些東西不知不覺地成了我們文化的組成部分,對其并沒有排斥感。世界上的民族文化表面看起來豐富多彩,然而事實是,文化元素是有限的,各個民族只是把這些有限的文化元素根據自己的需要編織起來而已。美國人類學家鮑亞士說過:“人類的歷史證明,一個社會集團,其文化的進步往往取決于它是否有機會吸取鄰近社會集團的經驗。”[7]為此,通過廣泛的跨文化交流,少數民族文化就能夠從其他民族文化中汲取有益的養分,為己所用,也能夠使少數民族群眾在與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深刻認識到本民族文化傳承中的缺點與不足,通過揚棄式的文化建構,使民族文化日臻美善。
四、跨文化交流對少數民族現展的積極作用
文化是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文化是整個社會的精神基礎,文化結構是否完整,關系一個人的精神心理健康,其重要性直接影響人類的生存質量,甚至影響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和人文質量。”[8]通過跨文化交流,少數民族文化獲得了持續健康的發展,必將對推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為少數民族現展提供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持
文化是意識形態的一部分,它是民族社會政治、經濟及其地域因素的反映,對民族社會的政治、經濟產生重要的影響和反作用。一定社會的文化傳統,通過該社會“文化人”的文化活動得到繼承和發展,并通過該社會“文化人”的各種實踐活動影響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影響社會的經濟和政治[9]。作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道德規范、風俗習慣、意識形態等優秀價值觀,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現代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起到重要的教育與價值引領作用;通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少數民族群眾自身的科學技術、文化知識等素質技能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進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資本。
(二)為少數民族現展提供經濟資源與產業支撐
對于現代經濟發展而言,文化是資源、是資本,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一個企業的靈魂和軟實力,也是推進創新的凝聚力和激勵力。文化一方面可以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作為一種充滿活力、吸引力和影響力的經濟資源,是一種“軟實力”,逐漸成為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各個國家均充分認識到文化的重要性,將發展文化產業提高到戰略高度。我國55個少數民族文化以其樸實神秘、熱情奔放、博大精深、和諧和睦等特點,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青睞,從尊重少數民族文化的原始味道的角度,對優秀民族文化進行民俗文化旅游業、演藝娛樂業、影視劇制作業、工藝美術業等商業性開發與運營,一定能對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少數民族群眾收入水平的提高起到積極的拉動作用。
作者:馬冬 單位:齊齊哈爾大學
參考文獻:
[1]管彥波.中國民族地理分布及其特點[J].民族論壇,1996,(3):22.
[2]徐亦亭.中國古代文化區域和民族關系[J].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2,(5):28.
[3]張犇著.設計文化視野下的設計批評研究[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4:76.
[4]汪嘉波.誰來拯救瀕危語言[N].光明日報,2011-02-26(05).
[5]左岫仙.黑龍江省少數民族文化產業開發的現狀與反思[J].滿語研究,2012,(1):80.
[6]張政法.主體的影響力廣播電視有聲語言傳播主體研究[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121.
[7]李麗娜.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焦慮與探尋[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134.
篇10
關鍵詞:農耕文化;核心價值觀;傳承
中華農耕文化源遠流長,據考古資料顯示,大約距今一萬二三千年到七八千年左右,我國有意識的農業生產已經開始,黃河流域以種植粟類和長江流域種植稻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已經定型。蘇州農耕文化也可以上溯到距今約七千年的稻作文化“馬家濱文化”時期。在漫長的農業文明時期,先民們創造、累積了宏富多姿的農耕文化,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脈和主干,溫潤滋養著代代華夏兒女,形成獨具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成為中華民族血脈相承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紐帶,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深厚沃土、思想資源和源頭活水。
一、農耕文化的內涵
中華農耕文化源遠流長,其內涵在農業文明的歷史演進中日漸豐富擴大。學者們對其進行研究時見仁見智。統括而言,農耕文化是中國勞動人民在幾千年農業生產生活實踐過程中創造出來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在物質文化層面上,農耕文化主要指民居、農具、生活用具、服飾飲食、水利設施等有形的器物文化形態。在精神文化層面上,農耕文化不僅體現在天人合一、因地制宜、順應自然等哲學思想觀念上,對河岳山川、自然神靈祭祀崇拜的上,還體現在農事活動、節日慶典等民間習俗上,以及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歌謠民諺、游藝活動等民間文學藝術等等這些無形的精神文化形態上。
中國幅員遼闊,自然地理環境千差萬別,物候氣象千變萬化。中原大地是一片廣袤的平原地帶,江南地區則多湖泊河流的水鄉澤國,大西南崇山峻嶺環抱著沃野千里的盆地,等等。不同的地域環境造就了不同的農耕文化,中原農耕文化、江南農耕文化、巴蜀農耕文化等這些不同的地域文化在體現中華農耕文化共性的基礎上呈現出各有特色、各自不同的文化風貌和歷史內涵,體現了中華農耕文化的多樣性、多元化特征,也將悠長久遠的中華農耕文化塑造得內蘊豐厚、多姿多彩。
二、農耕文化對核心價值觀培育的作用
(一)農耕文化在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的表現與作用
中華農耕文化有著“農本”和“民本”的傳統。農業是國人立身的基業,也是統治者治國的根本。從西周時期開始,天子要親耕籍田,后妃也要親蠶,成為一種“農為邦本”的象征性儀式。“農為邦本”意味著耕耘土地的農人是立國的根基,中華農耕文化有著濃厚的民本主義思想。《尚書》提出“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主張,儒家道統的繼承人孟子做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價值判斷,凸顯了民眾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主體地位。農耕文化注重和諧,天、地、人之間建立一種和諧共生的關系,是農耕文化的核心理念。在傳統農業社會,農業生產對土地、對自然環境有著很大的依存性,與自然(天地)建立和諧關系是本有之義。先民們對河岳山川的祭祀崇拜,不僅是人們祈望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一種心愿表達,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呼喚與期待。在天、地、人的關系中,中華農耕文化尤其注重人際的和諧。孟子曾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成為民間的生存智慧。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最具代表性的是唐寅所作的《一團和氣》。畫面夸張變形的娃娃團成一個滾圓,彎眉、笑眼、圓圓的臉,手捧一張“一團和氣”的字幅,將蘇州農耕民俗的“和”文化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中華農耕文化“農為邦本”“民為邦本”的思想,以及對天、地、人之間和諧共生關系的建立和追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追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價值目標取之不盡的思想資源。
(二)農耕文化在核心價值觀社會層面的表現與作用
中華農耕文化在社會層面有著對自由、平等的價值追求,以及對公道正義的置重和向往。農耕文化根系于土地,美麗的土地山川等自然環境陶養出中華農耕人對自由的渴慕,對理想的桃源樂土的向往。誤入塵網30年的陶淵明,沖破“樊籠”的桎梏,開荒南野,回歸園田,追求的是一種“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生命自由的境界。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沈周一生不仕,悠游于吳地清幽渾樸的自然山水田園間,他的《耕讀圖卷》描畫了心目中擺脫功名羈絆、沉醉田園山水間耕讀相伴、性靈自由的理想生活圖卷。有題詩云:“兩角黃牛一卷書,樹根開讀晚耕余。憑君莫話功名事,手掩殘編賦子虛。”
公平正義的價值觀也深深根植于華夏農耕文化土壤中。孔子說:“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并且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理想,這些思想觀念都可成為核心價值觀社會層面價值追求的源頭活水。
(三)農耕文化在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表現與作用
中華農耕文化也特別推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觀念,為當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價值培育提供了深厚的沃土。中華農耕文化重視土地、家園,中華民族歷來有著不畏,胸懷家國、心系故土的憂國憂民、為國為家的篤深情懷。蘇州土地上也培育了無數愛國為民的仁人志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他們為國為家為民的事跡彪炳史冊,光照千秋,激勵來者。
中國早在西周時期就十分崇尚敬德,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敬業樂群的價值觀念。敬業樂群的根基點在于誠信為人,誠信守則成為中華農耕文化的基本信條。這些精神要素可以成為核心價值觀公民個人層面基本道德品質和思想觀念的豐富營養和有益補充。
三、農耕文化傳承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農博館農耕文化大觀園――進行農耕文化的展示與體驗
當人類步人工業文明時代,尤其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古老的農耕文明已漸行漸遠,昔日多姿多彩的農耕文化已淡出人們的視野。留住農耕文化的歷史記憶,就是留住民族的生命之根,知道我們從哪里來,又往哪里去。只有這樣,我們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之夢。建立農博館和農耕文化大觀園無疑是留住我們民族記憶最為直觀、便捷和有效的途徑。
位于蘇州永聯的江南農耕文化園是目前我國最大的農耕文化園。園內布設了農耕歷史區、土地整理區、江南養殖區、農家休閑區、鄉村能源區、江南作坊區、農耕諺語區、農戶設施區、生肖區等九大農耕文化功能區域,以不同的類別較為全面地展示了蘇州江南農耕文化的歷史風貌和文化內涵,不僅使久居熙攘喧囂城市里的人們在清新宜人的田園風光中放松身心,并在親歷的農事活動中對農耕文化有著更為直接的感受和體驗,從而將蘇州過去的歷史和現在的發展對接起來,使新老蘇州人在對江南農耕文化認同的基礎上,協力共建美麗蘇州,為促進蘇州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的全面和諧發展貢獻力量。
(二)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業――推動農耕文化的活態保護與保護性開發
農耕文化的傳承,不僅是博物館、大觀園的展示與體驗,更應是活態的保護與保護性開發,與當地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與發展鄉村旅游經濟相結合。首先,要對具有文化保護價值的傳統民居和古村落進行普查,傳統民居和古村落是體現中華農耕文化的經典建筑、民俗風情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化石。在普查了解的基礎上,加強對傳統民居和古村落的維修保護,挖掘其富有內涵性的農耕文化元素,對其進行保護性開發。保護鄉村清新古樸的鄉野氣息,保護古村落原汁原味的風土民情,保護傳統民居獨具特色的建筑文化,這些都是鄉村生態旅游的獨特魅力所在,也是古老鄉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所在。
從2012年起,蘇州計劃在五年內完成對17座古村落的修復保護工作,形成蘇州古村落群。“試問最幽處,號為明月灣。”這是唐代詩人皮日休對蘇州明月灣古村落發自心底的贊譽。今日的月亮灣以其幽幽的古巷、古宅、古祠堂、古寺、古碼頭,還有村口矗立了1200年的古香樟樹,迎接著八方來客。在這江南古老淳樸的鄉村,徜徉其問的人們自會放慢腳步,聆聽心靈深處最真切的呼喚。回歸鄉土是人們心中無盡的眷戀。目前越來越多的外出村民開始陸續回歸古村落,古村落日漸“活”起來。蘇州東山陸巷古村落每逢節假日都會推出東山猛將會、東山臺閣表演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每當演出時,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令人嘆為觀止。古村落“復活”使蘇州江南農耕文化得以再生,蘇州優秀傳統農耕文化得以傳承和弘揚,有助于蘇州地域社會生活的健康發展,促進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