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03 09:18: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茶道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茶道文化論文

篇1

[關鍵詞]茶文化茶道茶道精神

我們知道,中國是茶的故鄉,世界各國的植茶、制茶、飲茶均直接或間接源于中國。“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于最早發現并利用茶這種植物,并把它發展成為我國和東方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茶道與茶藝是茶文化的重要內容,其中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本文重在分析茶道概念的提出及茶道精神的創立,并且進而說明中國不僅是茶的故鄉,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創立茶道精神的國家。

何謂茶道,茶文化專家、北京社會科學院的王玲教授在其著的《中國茶文化》一書中對茶藝與茶道的關系作了精辟的論述,其中也包含著對茶道概念內涵的闡釋。王玲教授說:“茶藝與茶道精神,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我們這里所說的‘藝’,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我們這里所說的‘道’,是指藝茶過程中所貫穿的精神。有道而無藝,那是空洞的理論;有藝而無道,藝則無精、無神。……茶藝,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律、本源與本質,它經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你卻完全可以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結果。”

我們從王玲教授的論述中不僅明確了茶道與茶藝之間的關系,而且對茶道概念的內涵也有了正確的認識,即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藝茶過程中所貫穿的精神,茶道具有無形性和不可見性,需要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中如果缺少了茶道精神,茶藝便會無精、無神,就會失去茶藝的真正意義,行道是藝茶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我國唐代著名的愛茶詩人盧仝更是以詩的形式生動且細致入微地描述了自身藝茶行道的體會,揭示茶道概念的內涵。盧仝在其著名的茶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寫道:“……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總之,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藝過程中所追求、所體現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風尚,經常是和人生哲學結合起來,成為茶人們的行為準則。正如已故浙江農業大學茶學專家陳香白教授所說:“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事過程引導個體走向完成品德修養以實現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

有人說,雖然中國是最早發現并利用茶葉的國家,但卻不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創立茶道精神的國家。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中國不僅是最早發現并利用茶葉的國家,中國也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創立茶道精神的國家。

“茶道”概念的提出在中國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著名的詩僧皎然在其著名的茶詩《飲茶歌誚崔石使君》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茶道”這一概念,使其不僅成為中國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而且也成為世界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該詩的全文是: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飄沫香,何以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雖然對“茶道”這一概念的內涵沒有具體解釋和說明,但在其詩中應該說已作了很好的詮釋,人們如果用心去細細品讀該詩不難體會其中的茶道精神。

繼詩僧皎然之后,唐時的封演在其編撰的筆記——《封氏聞見記》中再次提到“茶道”這一概念,封演在《封氏聞見記》中說:“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并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

我國明代張源在其著的《茶錄》中也講到“茶道”。他說:“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

我國不僅是“茶道”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而且也是最早創立茶道精神的國家。

唐代茶圣陸羽在其著的世界第一部茶書——《茶經》中將茶人精神規定為“精行儉德”。陸羽《茶經》中有:“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即飲茶者應是具有儉樸美德之人。在陸羽看來,喝茶已不再是單純地滿足解渴這一生理需要了,而是對飲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陸羽的茶人精神其實就是茶道精神,所以說陸羽是中國乃至世界茶道精神的最早創始者。

繼陸羽之后,唐末的劉貞亮在其《茶十德》中也對茶道精神有所表述。劉貞亮在《茶十德》中將茶道精神表述為:“以茶利仁禮,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篇2

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學;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跨文化交際教學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中國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注視著中國,中外文化交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這一切使得跨文化交際成為我們時代的突出特征。人們在交際中的成功與否,除了取決于雙方對中介語的應用能力外,在很大程度上還受制于對異域文化的敏感度和容忍度,即了解對方思維習慣、認知模式、合作態度等的程度如何,當然也包括對交際對象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的了解。就中國的英語學習者而言,其最終的交際能力的高低也取決于跨文化交際能力。美國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Hymes)曾提出過交際能力的四個要素,即語法性、可行性、得體性和現實性,后兩個因素直接和文化有關。這已經不是僅靠語言知識就能解決的問題了,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必須包括文化知識的傳授。

國內的莊智象先生和束定芳先生都提出了跨文化意識培養的原則,即適應性原則、階段性原則、交際性原則和滲透性原則。適應性原則要求教師所提供的語言材料、導入的文化內容與英語學生所學的語言內容密切相關,同時應突出語言的生動性、情景的真實性、材料的生活性,培養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了解自己的民族,對其他民族的文化也給予理解和尊重,從而促使其形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態。

通過實踐筆者認為高職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一、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跨文化教學的自覺性,利用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筆者就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怎樣具體地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出以下建議,共同仁參考。

1. 挖掘詞匯的文化內涵。束定芳、莊智象認為可以從五個方面挖掘次詞語中重要的文化內容:(1)一個民族文化有的事物和概念。由于文化和語言的差異,一種語言中有的詞匯在另一種語言中沒有相對應的詞,導致詞匯空缺現象。如cowboy是美國社會所特有的,它與美國西部開發有關系,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和冒險傳奇色彩。反之,漢語中的有些詞匯在英語中也沒有對應項,如三伏、三九等。(2)不同語言中指稱意義或書面意義相同的詞語在文化上可能有不同的內涵意義。受民族文化的影響,有些詞匯在一種語言中有豐富的聯想意義,在另外一種語言中可能只是一個語言符號。例如daffodil,象征著春天、歡樂,而它譯成漢語是黃水仙,僅僅表示一種花卉,不具有daffodil的聯想意義。(3)詞語在文化內涵上的不等值。如dragon在西方文化中通常代表罪惡、邪惡,令人感到恐怖,而龍在封建時代是皇帝的象征,漢民族素以“龍的傳人”自稱。(4)不同文化對相同的現象所作的觀念劃分的差別在詞語及語義上的顯示。如:grandmother(祖母、奶奶、外祖母、姥姥)、灣(bay,gulf,creek)。(5)體現一定文化內容的習語。指的是美國文化的立國精神,即所謂的人人平等自由、機會均等。

2. 合理組織課堂活動。培養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可以利用課前十分鐘,讓學生就跨文化交際的點滴體會,向全班作言簡意賅的匯報。可用演講、小品等形式,并借助圖片、表格、實物等以取得更加生動的效果。教師還可以合理安排課堂討論。一種是分析原因的課堂討論。通常的做法是先敘述發生過的反映文化沖突的事件,然后提出幾種不同的解釋,由學生選出他們認為合理的解釋,然后與正確的答案作比較并展開討論。一種是體驗型的課堂活動。這種練習中使用較多的角色扮演。教師指定學生一定的角色,由他們扮演,并體會在跨文化交際中的困難和問題,然后讓學生在這種環境中學會解決各種問題,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3. 合理處理本土文化與異域文化的關系。語言學家弗里斯提出,交際化外語教學的各門課程都應該建立在本族語和外族語比較的基礎上,只有強調異域文化才能對本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有懂得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掌握異域文化,也只有將本土文化和目的語文化進行深入的對比和探討,才能幫助學生提高文化認知的能力。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結合自己所用教材內容及學生興趣特點進行適時適量的異域文化知識擴充,還應進行文化間的對比與分析,留給學生辯證思考的空間,不致于盲目全盤接受或否定。通過比較,讓學生意識到“跨文化交際并不是一方完全遵守另一方的文化習俗,相反,不管是在群體間還是個體間,跨文化交際總是兩種文化接觸、沖突、協調的動態過程”。我們沒有必要放棄自身文化去附和另一方文化習俗,而是在相互理解協調的情況下,達成諒解,尊重彼此的文化。

二、充分利用第二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開外活動

把英語的課堂教學與第二課堂結合起來,這樣可以拓寬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時間和空間,具體則是在課余時間,利用校園廣播電視網,在課余及午間播放英語歌曲或觀看英語視頻,以此增加學生的視、聽信息輸入量,讓學生沉浸在英語的文化氛圍里,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異域文化,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提倡走進校園說英語,用英語進行問候,進行英語會話。鼓勵學生參加英語口語大賽、做英語游戲、進行英語講演、開辟英語角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現在英語教學網站數量繁多、層次豐富,為各個層次的英語教學提供了生動、豐富的資源,學生可以自由、快捷、便利地從網上瀏覽和查閱關于語言和文化的資料,并通過網絡與不同國家的人士直接接觸,促進自己的語言學習和提高對異國文化的認識和了解,提高文化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教學中不能只單純注意語言教學,而要把語言看作是與文化、社會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注重學生英美文化的輸入,重視語言文化差異及其對語言的影響。英語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文化對語言學習的重要性,立足課堂,在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拓展交際視野,始終保持對英語的新鮮感,才能真正地學好英語,享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才能融入生活,達到有效地進行交際的目的。

參考文獻

篇3

(一)教材編排

教師要結合阿壩州的地理環境、經濟條件等具體條件來進行教材的編撰。由于茶文化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教學,因此,要結合已有一些教材作為基礎,選擇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資料。教材:以王玲的《中國茶文化》為底本,《茶藝百科知識手冊》,和其他茶文化相關教材為資料,學校專職教師根據茶文化的相關資料結合阿壩州的具體情況進行編撰,確保實用。

(二)教學設施

1.教學設施:多媒體演示配套設施、電腦、收錄機、舒緩音樂等設備。

2.教學設備器具:茶具10套、玻璃杯若干只、各類茶葉若干、茶葉罐等。

3.教學場地:茶藝學多功能實訓室、水磨映秀的羌芽基地、茶園、茶藝館等。

(三)課程設置

茶文化的課程設置主要從理論講解和實踐操作兩個方面來考慮,課時的比例應該是1:1.茶文化理論講解主要從茶的飲用和厚重的歷史文化,茶與傳統文化的精髓和融合以及充分利用茶的自然性,結合當地的人文環境和羌族的特定的品茶方式等對茶藝和茶道的重點介紹。比如:客來敬茶,茶與民俗民風,茶與歌舞及楹聯,茶會,茶館與茶藝館,茶的傳說;茶與水,茶之具,茶的山水情結及旅游,品茶與茶藝,茶與茶藝,茶與文學,書畫藝術欣賞等;茶性茶德,陸羽《茶經》的哲學思想詮釋,茶道與飲茶,名家與茶,中日茶道史實比較;茶文化之當代實踐,茶文化和東方文化與現代化,發展茶文化等。除了理論教學,實踐操作也是該課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畢業后是否能夠熟練的掌握基本技能,旅游英語專業的學生是否能夠從容流暢的介紹茶文化的相關知識,旅游管理學生是否能夠開發茶文化旅游品牌資源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內容,因此學生在具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的同時需要到茶藝館進行參觀、學習各種茶葉的沖泡方法和茶藝的表演等技巧。學校還可以聯系旅游公司讓學生到相關場所進行頂崗實習,給學生充分接觸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

(四)師資情況及學分計算

由于該課程的操作性很強,因此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活動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行為個性及交往中的表現形成對學生的認知,學生接受了教師行為中所暗含的信息,并根據期望的方向表現出相應的行為。在這種互動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學校安排一個茶道方面專業技能教師與學生互動,教師對茶藝的欣賞水平和茶藝表演的展示會感染、帶動學生的創造力,幫助學生創造自己的輝煌。該課程由于是新開設的課程,可以作為旅游專業的學生的選修課,在大二的時候開設,時間為一年,共72個學分。

(五)考核方式的設計

本課程采用的考核方法分兩部分,一是理論考試。這部分考核可以從平時的學習狀態、課堂展示、學習心得、考勤等方面來進行綜合評定;另一部分可以根據期末檢測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從茶文化的歷史、茶的種類等方向讓學生撰寫論文或者開展課題研究。為確保論文的質量,提前四周布置論題范圍,本人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為學生簡要講授學術論文的寫作方法及規范要求,規定完成的論文不能少于五個參考文獻。其次是操作考試,這部分的重點放在茶文化講解和茶道茶藝實際操作的考核上。兩種形式的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綜合評定,以此來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

二、結論

篇4

茶文化如茶道、茶藝、茶俗、茶禮之類清新淡雅的片斷是人類悠久流長歷史中沉淀下的一朵瑰寶,大唐盛世在政治經濟文化的推動下,茶文化在社會發展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論文主要從茶的起源、發展及文化的形成過程和內容,研究其作為中國文化發展的重要內涵及對其他領域的連帶作用,引起人們以對本民族文化的共鳴。唐朝是我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最鼎盛的時期,因而對茶飲文化發展有強大的推動作用。繼而出現的陸羽《茶經》等文字著作是對茶文化發展從飲食到文化的高度總結和精神文化的集中體現,茶葉的種植、采摘、加工、烹煮、品飲乃至于茶具、習俗,使茶文化從純技藝升華為精神文化,并集中體現在茶道文化這一次生的文化形式,其影響一直延續至今、流芳全世界。

關鍵詞:

唐代;茶文化;茶經

1.緒論

茶文化廣義上包括了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即茶具、茶館、運茶、制茶、茶道、茶政、茶禮、茶藝等等,而狹義的茶文化則是指其人文科學內容。而本論文則從廣義的方向入手來研究中國唐代社會經濟對茶文化的推動以及茶文化對后世之影響。從茶物質開始,在延伸至與其相關的人文精神素養。“茶文化是茶的物質產生和飲品利用過程的物質、記憶以及形成精神的成果的總和,其內容包含物質層面,技藝層面和精神層面。”[1]隨著唐代疆域的擴大,飲茶文化也逐漸從南方傳播開來。直至邊疆地區,對后世在經濟、文化、名俗乃至于民族融合上影響深遠。如唐代有言:“自鄒、齊、滄、隸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甚多。”[2]可見,飲茶、販茶在唐之前已經廣為流傳與普及。飲茶的起源可追溯到夏商周時期乃至上古,唐代以前并無“茶”字,只有“荼”的記載。茶圣陸羽首先提出了茶的起源是“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而至于全民品茶,論茶,斗茶,將茶發展出其專屬的文化品位,則源自于唐朝,它起到了加強經濟、融合文化、豐富藝術、促進交流、開源國庫的作用,有著無法預計的社會提升作用和效果。

2.唐代社會經濟對茶文化的推動

秦漢之際,中華民族的祖先飲茶始于藥用。有言“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3]“荼”即古代的“茶”(《爾雅》記載)。南北朝時佛教興起為茶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而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到了唐代,隨著國力、經濟的大力發展,中西方交流日益增多促成了茶文化的發展條件。安史之亂后,雖然經濟有所動蕩,但茶文化的發展趨勢仍未受到影響。正是在這種多元的文化氛圍下,茶飲文化正式的開始了發展和壯大。由此,茶葉貿易,貢茶制度,茶書著作,茶禪聯系都蓬勃發展起來。

2.1唐代茶葉貿易的盛行。白居易《琵琶行》有言:“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浮梁是唐朝疆域里最東南的一個集散地,經濟交易十分頻繁。唐中葉以后,由于交易的經一步推進,使得茶葉文化從南向北擴散,呈網狀結構覆蓋全國。陸羽在《茶經》中更是羅列了無數的產茶州縣,現階段已經明確知道的茶業產區已有四川、陜西、湖北、云南、廣西、貴州、湖南、江西、江蘇、浙江、安徽、河南等十四個省區,覆蓋大江南北。這樣的網狀結構,在唐代這樣的廣泛交流時代,為茶葉的傳播和茶風的普遍化提供有利條件。

2.2貢茶制度的施行。由唐代開始,朝廷開始在名茶產區設立貢茶院,由官府監督。當時最著名的貢茶院設在湖州、常州以及顧渚山等地。每年清明前,都需將上好的明前茶上貢至朝廷。貢茶制度勞民傷財,每次運輸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有其負面性。但另一方面該制度確實對茶葉質量的提升意義非凡。皇家飲茶習慣的發展帶動民間飲茶消費,當時宮廷里產生的許多新興茶飲模式成為民間習俗的風向標。自唐代開元以來對茶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甚至在產茶地設下御用制茶場。此外,唐代朝廷增收茶葉稅加以立法管理,也促成了茶文化的蓬勃發展。

2.3茶書發展及流傳。唐代社會經濟推動茶文化發展的標志性產性—茶書興盛,對茶文化系統理論性研究愈加廣泛。自公元七六〇年左右茶圣陸羽所著《茶經》問世以來,陸續撰寫了《茶記、《顧渚山記》等卷,系統介紹采茶、制茶、煎茶、飲茶之法并分列等級[4]。《新唐書-陸羽傳》記載:“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以。”[5]另外詩僧皎然、張又新、溫庭筠等著作《茶訣》、《煎茶水記》、《采茶錄》、《十六湯品》、《茶述》、《茶學大典》、《茶譜》等較為著名。這些茶書將飲茶學問詳細地論述,更加推動茶經濟貿易的發展。

2.4茶禪關系的發展。由于茶味先苦后甘,與禪境十分相像,故自東晉后,飲茶便被列入禪規之中[6]。僧徒行蹤遍布全國,也使南方飲茶之風傳播到北方。茶對于僧人而言,其妙用在于精神層面,茶道所言清雅、寧靜、和諧、自由儉德等精神領悟與佛法之六度五戒暗暗相合。喝茶既可以通曉茶品、體驗自然、又可以通過觀茶色品茶味,識解佛性。總而言之,其共同特點在于,領悟自然的神妙。[7]同時,寺廟因為其清幽雅致、古樸無華的環境,成為了文人墨客與僧人進行儒釋文化交流的絕佳之地。這些活動與交往,擴大了茶文化的傳播。[8]

3.茶文化對飲茶物品貿易的帶動

《茶經》對采茶天氣、制茶工序、煮茶用水、品茶方法等的詳細說明,[9]明確了茶文化除茶葉貿易外,還存在飲茶物品的交易。其中所列的飲茶器具總共有二十八種,并稱為茶器。而采茶所用器具則稱為茶具。唐代茶器可分為兩類,一種是陸羽所言,乃文人學士所用。二是在陜西出土的金銀、秘色瓷、琉璃茶器,乃是皇室王孫貴族和宮廷所用。比如風爐、水方、碗、札等,平時并不一定要用全套茶器,但最好還是備齊全套,否則,“茶廢矣”。

4.結論

在唐以前一千多年里,茶飲文化經過了漫長的孕育期,在唐朝國富力強的時代以空前的速度發展起來,極大的影響了后世經濟、政治、文化、藝術,甚至人民的想觀念和意識形態,除了與飲茶實物的貿易外,茶文化在茶館、家庭消費等奠定了不容忽視的基礎,迄今不衰。茶飲已逐漸藝術化,國際化。

參考文獻:

[1]《論茶文化的理論與實踐》,鄭永球

[2]《封氏聞見錄》,[唐]封演著,《雅雨堂叢書》本

[3]《茶經》,[宋]陸羽著,1956,百部叢書集成,藝文印書館出版

[4]《神農本草經》,作者不詳,約成書于秦漢時期

[5]《新唐書-陸羽傳》北宋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等合撰

[6]《飲茶與禪修》,沈柏村,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2000.5

[7]《中國唐宋茶道》,梁子著,1997,陜西人民出版社

[8]《中國文人品茶》,張宏庸,國文天地6卷8期1991.1

篇5

無論是唐代“客來烹茶”的大費周折,還是宋人點茶的講究,不僅僅是一種禮儀。更飽含著東方文化,說起“茶百戲”,陶谷的《茗錄》說:“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散滅,時人謂之茶百戲。

章志峰,致力于茶文化研究和交流。目前已突破了古代僅能用綠茶演示分茶的局限,可以用紅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茶等其他茶類演示分茶,表現中國風格的山水花鳥圖案和文字。圖案保留的時間也從古代的瞬間延長到2小時至6小時。

P=Phoenixweekly Lifestyle Z=章志峰

P:你是什么時候開始研究茶百戲的?

Z:比較系統的研究是2000年以后。這之前,80年代,我大學學的是茶學專業,做畢業論文時查資料看到了“茶百戲”、“分茶”的描述,當時覺得很奇怪。問了指導老師,他就說這個跟日本的“點茶法”、日本茶道有些關系。也就說了那么一句。

中國是宋代開始用點茶法,明代開始采用泡茶之后點茶就銷聲匿跡了。我也到處找了很多專家、學者交流,但資料有限,研究一直擱淺。

1997年第一次去了日本,主要是學習茶業生活技術,真菌綠茶是中國傳過去改良過的,制作方式不一樣。古代是壓成餅的,日本是散的,或磨成抹茶。

2004年第二次去日本,是有備而來的,專門學日本茶道。和當地的茶學老師深入交流,從點茶器皿——茶瓶、茶盞、容器等開始研究。感覺到點茶的玄妙。回來之后就有方向了,開始從原料開始研究。因為工藝的改良,茶葉的品質也有變化。

從2005年開始,選擇各種茶源。綠茶、烏龍、白茶、紅茶各種做試驗,先是綠茶獲得成功,烏龍茶加工遇到一些阻力。因為烏龍茶的原料比較粗老,纖維素的含量比較高,加工困難比較大。不過烏花茶的茶湯不會變色,幾十斤的成本茶才能做出一斤茶,不過可以重復利用,茶湯很穩定。綠茶比較容易氧化變色。烏龍和紅茶都用得比較多。

P:茶百戲現在怎么推廣?只能在你的會所看到嗎?

Z:因為原料成本很高,成品茶很貴。古代茶百戲是跟黃金等價的,一塊是三十萬錢。現在成本一斤也要好幾千塊錢。因為這個技術2009年才恢復,目前還在開發,之前只有文字成果,現在我是不斷地嘗試,讓圖案更加豐富,我也不斷地讓技法更加嫻熟,應用的范圍更廣泛。

P:等于這個茶的文化價值更重于它的飲用價值。

Z:如果這個技術沒有恢復,人家看古代茶百戲的解說只能像聽天書一樣。現在我們恢復了古代的點茶文化,它在視覺上是獨具一格的,只有它才能在茶湯中顯現文字和圖案,是藝術的一種獨特表現方式。茶湯的圖案是可以變化的,攪動一下就可以變幻莫測,可以滿足人們的一種欣賞需求。同時茶湯也是可以喝的,也能做成各種口味。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點茶法中的茶湯礦物質要遠多于泡茶法,營養價值、保健價值更高。

P:茶湯看上去很濃。口感怎么樣?

Z:視覺上看著很濃,因為用的是茶粉,顏色比較深。實際上喝的時候不會,就像米糊、咖啡一樣,它的濃淡可以自由調配。

P:單只用茶和水,怎么做出各種圖案效果?

Z:這就是它絕妙的地方,茶湯攪攔之后會產品泡沫,泡沫有深淺,通過攪拌自然形成圖案。

P:圖案制作本身很難控制吧?

Z:這需要不斷學習,做之前要立意構圖,紙上的功夫當然也少不了,要有手繪的基礎。我從小就學繪畫,一直喜歡藝術。國畫、素描,有一定基礎就可以,主要是線條表現,不存在彩色的問題。

P:現在大家已經習慣泡茶方式了。你這是另一種茶文化——

Z:實際上中國茶文化,在唐以前是煮茶吧,原料是團餅綠茶,要喝的時候是先捻成茶粉放鍋里煮,像煮咖啡一樣。到了宋代就變成了點茶法,水要燒開,茶粉放到斗笠盞沖泡,攪抹起泡沫,喝的是它的泡沫。到了明代,朱元璋覺得成本太高,就棄了龍船鳳餅,直接采用散茶,用開水沖泡,就是我們現在說的泡茶法。現在飲茶都是采用泡茶法,湯是清流通透的,飲用方法很簡單,只喝湯不吃茶,利用率太低,只有1/3到1/4的營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喜歡方便的直接泡茶喝,喜歡文雅的人享受茶道。有時間的也可以欣賞、品鑒一下點茶。

P:點茶法各種品種的茶葉都可以做嗎?

Z:六大茶類(綠茶、紅茶、黃茶、烏龍、白茶、黑茶)都可以做,比如龍井茶是一種散茶,我不需要用它的一邊炒一邊壓扁的工序。我現在原料拿來了都是自己做的工藝,這樣才能保證演示效果。

【茶百戲】

茶百戲又稱分茶、水丹青、湯戲、茶戲等,是一種能使茶湯紋脈形成物象的古茶道,其特點就是僅用茶和水即可在茶湯中顯現出文字和圖像,是液體表現字畫的獨特藝術形式。

篇6

回顧過往,是為了更好前行。

2005年,這是很有意義的一年,媒體行業在福建也有了新的變化。《海峽茶道》與其他幾份刊物在籌辦期間,諸事甚繁:要選擇明確的定位,要構建團隊,要生存要發展,一切都是新的。

2006年,《海峽茶道》正始創辦。

在福建這樣的茶鄉,這是最有話語優勢的一份刊物。那幾年,福建產茶的指標就已經占了多個全國第一――單產第一、產值等一、品種第一等等。雖然并沒有想一下子做成全中國最好的茶刊,但在初心中,就已經種下了那種強大的愿望。

在福建做雜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文化與地緣的影響力及辦刊理念遠不如“北上廣”,之前福建幾本發展不錯的刊物也多是文摘類的,原創刊物要辦好難度很大。同樣的,2006年的中國,關于茶的期刊并不多見,除了計劃經濟體制留下來的行業期刊,多止于學術研討與論文交流,另有幾本當時算是很有影響的茶刊都還比較區域化,刊登的文章只講述本省或當地區域的茶類茶事。

《海峽茶道》創刊就趕上一個好時機,這也是一個時代的需求。辦一本國內愛茶人最愛看的雜志,就這么定位,其實事情也很簡單。在茶事興起的階段,有一群圈子,大家需要有一個閱讀的平臺,需要交流、學習,了解行業最新的動態,比如鐵觀音是怎么賣的,巖茶要怎么發展,普洱怎么啦,喝茶人是誰,茶山,茶事,茶經濟,要講述的話題都在茶上。

依靠福建人敢闖敢創的理念,再加對于茶的熱愛,《海峽茶道》的創業伙伴開始了一件最有希望、很快樂也很辛苦的歷程。雖然身為福建人,也有飲茶的習慣,大多人對茶卻未能深入了解。我想我們是幸運的,與《海峽茶道》一同成長,這是命運的一種安排,與茶開始越走越近,由喜歡而成為摯愛。

創辦的最初幾期,講人物,講城市,講茶與器,講營銷,茶鄉茶俗,養生,以及歷史。都是一些很讓人喜歡,看起來比較“慢”的內容。從泛泛而談,到對行業的憂慮,一直開始到大話題的策劃,寫作起來更有難度,要考慮語言風格的創新,要考慮專業描繪的精確、客觀,還要有亮點。

有些稿子埋頭寫了幾天幾夜,寫完后編輯部一商量覺得還是有欠缺,就要重頭再來。類似于一種磨礪,讓亮點越來越多。逐漸地,我們知道描繪一個事物,需要更近地從讀者、從大家關注的角度來切入,用最有吸引力的文風,并融入到對行業的責任,對未來趨勢的把控上來。

從辦刊最初的《七大城市茶印象》,持續到2008的“品城”,講的都是飲茶的城市。每個城市都有它的個性,但我們看著它成長,與它一起分享茶的喜悅。我所熟悉的成都,是一座“泡在茶水中”的城市,但在2007年想在這兒的茶館找功夫茶具,那基本是找不到的。七年后的今天,滿是功夫茶館的成都,有些人對于茶的認知遠超過沿海的茶人。

每個城市都有它的性格,每個城市都有它的生活,相同的是,他們的茶事也越來越興盛,而它們永遠是我們關注的焦點。到了2010年后,就有了雜志社策劃的“閩茶中國行”、“閩茶世界行”活動,讓閩茶與各地交流,也算是這些話題的延續。

什么樣的話題,決定了刊物的吸引力,這是每期刊物最需要思考的重點。每個月都在講茶,哪有那么多的話題?也有很多讀者很好奇,你們每期都寫這些茶,哪有那么多內容好寫的啊?

事實上,經歷這些年的創作與投入,才發現,對茶的學習實質上是沒有止境的。我們一開始以為很了解某類茶了,實際上還只是一知半解。越深入它,越發現茶的魅力,不僅巖茶如此,普洱如此,就是一個地方的綠茶也是這樣。

記得最深的就是《茶博士問答》這個欄目,每期要由讀者或編輯找出各式關于茶的問題,然后找相關領域的專家或權威資料進行回答。但這些問題卻一個都不能重復,這些提問出現過,下期或者時隔多年之后都不能重復出現,對于編輯而言,像是最大的“精神負擔”,我們常常憂慮,會有那么多問不完的問題嗎。后來慢慢發現,我們對于茶,未知的永遠比已知還要廣闊。

因為我們對于茶認知的都太少,有泡茶方面的問題,就會有茶葉方面的問題,然后深入到茶園種植,茶葉品種,以至于健康、歷史、文化、季節、氣候、蟲害等等領域,除了茶,還可以有器具、用水、品飲環境等等的問答互動。

刊物最早的封面用的是圖像創意,后面用當代名家的畫,再后面用古人的字畫,形成自己的風格,透出濃濃的文化氣息。更值一提的是,以書香味最濃的蒙肯紙印刷,固守至今,因為這種風格一直讓愛茶人留戀。

作為一個茶媒,既需要有媒體的敏感性,嚴謹,還需要對茶的專業認知,實踐,對茶道的體悟,要做好這份工作,可以說是太難了。第一線的內容實質上最難操作。一開始的時候,我們會把大部分時間放在電腦上,各類茶書上,過了一段時間才發現,最大的茶事,就發生在茶山。

于是就有了每一年的茶山行。

茶山行腳,才看得更廣闊的茶的天地,這是最辛苦,也最快樂的事情。一到茶季,我們就會主動跑到偏遠的茶山,一呆就是一兩個星期,人都會有個疲憊期,也會想著回到閑逸的家中,但一旦喝到好茶,或者拍到心中期待的那個畫面,那種快樂又很難以言述了。

福建的茶山,跑得最多的還是安溪、武夷山、福鼎。這三個地方各有各的特點,一個是鐵觀音的影響,一個是巖茶的魅力,一個因白茶的熱銷。每一年茶山都會有新的變化,從這里我們會發回最鮮活的茶事。如果不是深入在第一線,就不可能有對茶事的真知,也未必能夠行持茶之道義。

辦刊,更是與人的互動。我們需要聚集一波圈內最有影響,最有思想的茶人,讓他們發出聲音,為茶事的繁盛與正確走向做出努力。我們最為慶幸的,就是在雜志走到今天為止,一直得到諸多老師的支持與鞭策。

這其中包括了國內外知名的學者寇丹、陳香白、阮浩耕、馬守仁、丁以壽、陳郁榕、范增平、蔡榮幸,許玉蓮……等人。最讓我們受到鼓舞的則是百歲老人,有“當代茶圣”之稱的張天福老人,親自為我們題寫刊名,每期他都很關注我們的成長,對于后輩愛護有加,透出老茶人的溫和與慈愛。

與這些老師的結緣也很有意思。

2006年,最熱鬧的地方是各類茶葉論壇,當時很多茶友都在三醉齋上玩,在這個平臺我們結識了很多老師。至今這些人都成為業界重要的人物,也形成了各自圈子。像馬守仁、葉漢鐘、茗仙、天上客,都是在那兒認識并深交的。

印象深刻的是馬守仁先生,這是一個守護中華茶道道統的人物,很有自己的個性才氣。他在終南山有自己的千竹庵茶室,幾處茅棚,像隱士一般生活著。他常說,茶道就是一種行持。他的文章一直很受讀者的歡迎。來自臺灣的蔡榮幸老師一直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他是國際無我茶會的創辦人。他的專欄文字雖然不多,卻字字珠璣,極有學術份量。

浙江寇丹老師,一個很親和的老者,雖然他不會上網,卻每次很認真地讓人把稿子打好通過網絡再發給我們。每回見到他都有一種親切感,他笑語茶道就是“倒來倒去”,能有這樣境界的人越來越少。來自馬來西亞的許玉蓮老師,她的稿子輕松耐看,又不失內涵,對于當下的茶界的問題常一針見血,有振耳發潰之感。

因為有這些做學問的人,還有無數老茶人的支持與愛護,才有我們的發展。

雜志社的成長還與茶企有著密切的關系。

在福建也因為有這些茶企,產業才不斷壯大,天福,八馬,華祥苑……他們是茶界的旗幟。與茶企成長同步,也使期刊在行業中有更大的話語權。一同成長,是我們的責任所在。但不讓雜志商業化,不低俗,也是一個需要把控的度,聽到讀者說,你們的廣告也是很有品位,也是讓行業溝通的一個信息,這就是一種成功。

這些年來,茶企在成長,在奮斗中變化,我們與他們一道,共同經歷春夏,經過跌宕與繁華,而未來的希望在于我們自己手上。

在幕后,有刊社的各位可愛的同仁,大家齊心協力,以茶人的修養,以對茶的喜好,成了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為刊物付出甚多。

在傳統文化重新復興的背景之下,在茶行業逐漸成長的勢頭之中,

篇7

2010年,第五屆世界禪茶文化交流會與中國寧波國際茶文化節同步在寧波舉行。其中“禪茶東傳寧波緣”研討會,“海上禪?茶?樂”對話專座和茶會碑揭碑儀式,更是別開生面。

世界禪茶盛會何以花落寧波?前四屆舉辦分別在河北、臺灣、江西和福建。寧波自古有“東南佛國”之稱。前幾年,專家學者和僧人在寧波考察時,建議以禪茶文化為平臺,弘揚中華文化。在寧波市人民政府支持下,由寧波東亞茶文化研究中心,寧波七塔報恩禪寺聯絡海內外學者、僧人,廣泛征集禪茶論文。2010年4月24日,近200人濟濟一堂,參與“禪茶東傳寧波緣”研討會。

全國主要省(市)及港澳臺地區的茶界和宗教界的資深專家,還有日本、韓國等境外著名學者及僧人,或會上宣講,或書面交流,多角度探討了禪茶淵源、茶與禪的關系及其作用等。寧波茶文化促進會顧問杜鈞寶以名山名寺產名茶的史實,闡述自古禪農種茶推進茶業發展。太白山中的天童寺一帶,至今還流傳古僧人的茶詩:“太白山尖晚發槍,蒙蒙云氣過蘭香,里人哪得輕沾味,只許山僧自在嘗。”天童寺方丈誠信大和尚宣講論文,講到唐朝懷海禪師早年住持寧波金峨寺,醞釀禪茶法則,后來形成“百丈清規”,坐禪吃茶列為宗門規矩范圍。日本茶祖榮西在天童從師,把帶去的茶樹茶籽種植于日本福岡,宣傳飲茶好處,寫出了似同中國《茶經》的《吃茶養生記》,他又通過日本航海船運來了一百根大木頭,助建天童寺千佛閣弘揚禪茶文化。現在天童寺為紀念千佛閣的歷史見證,在原址的東邊山上又興建了千佛塔。

會上宣講論文的有日本茶湯學會原會長、教授倉澤行洋博士,韓國東亞禪茶研究所所長、《茶的世界》雜志社主編崔錫煥先生,還有國內的多位專家。他們在會上闡述了寧波禪茶文化的豐厚底蘊。唐代我國高僧鑒真和尚,因日本僧人邀請六次東渡,其中幾度泊岸今寧波轄地,第三次航海得救后駐錫阿育王寺數月。日本僧人最澄隨遣唐使來華學佛,進出于寧波港,把茶籽茶樹種到日本滋賀縣,成了日本最古老的茶園;宋代道元禪師在寧波天童學法回國,從四明山帶去茶種,播種在日本圓覺寺一帶,成了日本最主要的茶區。北宋初年,高麗國王子、僧人義通學成天臺宗教義,在明州(寧波)弘教20年,逝世后葬于今寧波育王山。元二年(1087),又有高麗僧人義天到明州尋得經籍,編成4700余卷,創高麗天臺宗。明州有高麗使館遺址,已成為禪茶文化交流的見證。

如果說,研討會從學術高度,以充分史實和嚴密的論證,闡述了世界禪茶文化及其在寧波的古今情狀,顯得嚴肅而鄭重,那么在寧波七塔寺,4月24日、25日連續兩夜,舉行了“海上禪?茶?樂”對話專座,則顯得輕松古雅,禪味幽深,給人以禪的感悟和藝術上的享受。

七塔寺位于寧波城內,建寺1152年,與天童、育王、延慶寺并稱為浙東四大叢林。七塔寺全體僧人為辦好寧波的禪茶盛會傾其全力,“海上禪?茶?樂”對話專座請臺灣佛光大學林谷芳教授參與策劃。在七塔寺圓通寶殿前廣場,月朗風輕,涼意怡人,先由可祥大和尚主法,率七塔寺的法師列隊登臺舉行獻茶供佛儀式。可祥法師說:“中國的僧人以茶參禪,以禪品茶,演繹發展出了獨特的禪茶文化。這是七塔寺建寺1152年以來,第一次舉行如此盛大的禪茶文化盛會。”

開始兩個節目由七塔寺和韓國僧人獻藝,為全場定下法調,接著演出的“海上禪茶樂”為“平湖秋月”“漁歌道情”“妝臺秋思”等美妙樂曲。臺灣著名禪者、音樂家、文化評論人林谷芳先生領銜的表演團隊,在隨后兩小時演出中,給在場茶客帶來一場“茶與樂的對話”。以三道茶,呼應三部分氣質不同的音樂。伴隨著龍井清香的是臺上笛子演奏《鷓鴣飛》的幽深細膩、昆曲《牡丹亭》的典雅柔美。《霸王卸甲》琵琶奏出高亢悲情的曲調,茶人開始上第二道茶“木柵鐵觀音”。伴隨著最后一道“松沅熟普”茶,是生命深沉感慨的《二泉映月》《高山流水》。林谷芳教授說:“我們今天的茶與樂的對話,就以音樂與茶所內涵的一些意義,將相同屬性的茶與音樂結合,并配合禪境的塑造,以茶顯樂,以樂映茶,讓參與者感受禪茶世界。”臺下每張桌旁,各有一位臺灣茶人為座上人士施以“報恩香茗”,在表演沖泡、聞香、品茗、鑒賞等茶道藝術中,茶人目不斜睨,口不言辭,似乎要把禪意注入茶盞中,那專注的神態,平靜的心情,使在座人士在觀賞歌舞、品嘗香茗的清雅氣氛中,愉悅身心,領略禪茶真味。

在盛會期間,還特別舉行賑災捐款儀式。七塔寺方丈可祥大和尚率四眾弟子,通過當地慈善總會,向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捐款30萬元,用于建設一所希望小學,以報恩之心,為災區的孩子撐起一片藍天。

第五屆世界禪茶文化交流會的活動,提升了寧波“東南佛國”“綠茶之源”的國際地位,誠如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純一大和尚所言:“寧波的禪茶文化是中華民族,乃至世界禪茶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座豐碑。”

4月25日,七塔寺內張燈結彩,禮炮齊鳴,第五屆世界禪茶文化交流會碑記(茶會碑記)揭碑儀式隆重舉行,參與儀式的200余中外人士聆聽碑文介紹。

第五屆世界禪茶文化交流會碑記(茶會碑記)曰:

“……自圣教東傳,繼而禪宗蔚起.參禪者宴坐息慮,每于五夜寂寂,賴茶以敵昏睡、破饑渴、助禪悟,而茶于禪門之功可謂大焉。故僧家視茶為清友,無一日可去也。茶禪交融、一味同參,趙州和尚‘吃茶去’公案、緇素咸知,禪茶之道于時興焉。”

“第五屆世界禪茶文化交流會,國際茶人、高僧、學者云集寧波千年古剎七塔報恩禪寺,特設兩場“海上禪?茶?樂”對話專座,俊彥星聚,勝會難逢,以茶為媒,以禪為悅,藉寶剎之靈光,宏演四明六千年之茶史,可謂茶禪雙照,心境一如。斯時也,月色溶溶,篆煙裊裊,絲竹隱隱,逸興翩翩,品茗談禪,賞藝交心,實為寰中茶界之幸事也!此舉不唯七塔報恩禪寺之盛典,亦為綠茶之源寧波之榮光也!

篇8

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四川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中華文化學會主辦的“道秘龍尊·第七屆中華養生健康國際論壇暨中國·都江堰第三屆長壽文化節”于2013年4月18日至21日在生態的、美麗的、和諧的、開放的都江堰“翰海博雅”愛心培訓基地舉行。

中華養生健康國際論壇已成功舉辦了六屆,在國內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而第一、二屆,就是在風景秀麗的、具有世界雙文化遺產之稱的長壽之鄉都江堰市舉行的。現在,第七屆又在都江堰市隆重舉辦,這說明都江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宜居的生態環境,吸引著海內外致力于養生健康長壽的人們,更體現了本屆論壇主辦單位之一的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站在弘揚中華養生文化,極大地關注生態環境與生命科學,造福人類健康的高度,以關愛民生為基點,弘揚養生文化、造就養生產業、打造有養生特色城市的宏圖大略。

本次論壇有來自美國、法國、日本、韓國、泰國、新加波、馬來西亞、毛里求斯等國家和我國臺灣、香港、澳門及全國各地約四百位養生健康專家、學者、企業家以及相關部門領導,論壇將以“健康——生命之本”為主題,本著“弘揚中華養生文化,致力造福人類健康”的宗旨,暢論“生命之道”,共述“養生之術,”展示養生產業發展成果,并以現場體驗、交流新的養生方式,展現論壇豐富內容。這是一次傳承弘揚中華養生文化,國內外養生專家與養生企業家之間進行學術交流、項目洽談,產需對接、資源共享的高規格、多層次、廣內容的盛會。

本屆論壇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對論壇給予了贊許、肯定、鞭策和鼓勵;四川省第十一屆人大副主任王宇坤親臨大會宣布開幕;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原常務副主任孟俊修致開幕詞;論壇大會主席秦琳做了講話;成都市市長助理、都江堰市委書記劉俊林致歡迎詞。許多省級老領導蒞臨祝賀,代表們熱情很高,大會開得隆重熱烈。

這次論壇由國內外專家、企業家共聚一堂,是一次養生學術成果的大交流,據有多位專家將對大家關心的“糖尿病的預防與治療”“心血管疾病方面的預防與治療”“風濕病的治療與預防”等進行有學術深度的專題探討與講解。還有菌養生、茶養生、水養生、藥膳養生、環境養生、舞蹈養生、書畫養生、道家佛家功夫養生等多方面內容的交流。這是一次養生學術的大提煉、大學習、大宣傳、大交流。

本次論壇由都江堰長壽文化研究會專題開設了“依托中國壽鄉品牌,發展養生養老產業”專題分論壇。多篇對都江堰長壽老人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翔實有說明力的數據分析的論文,是對長壽之鄉經驗的大總結,大提高。

篇9

【關鍵詞】縮小意識 橫向對比 裝填;折疊 去掉 填塞 架勢 凝聚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008-02

戴季陶在《日本論》把日本民族特點歸納為信仰力和好美,美國的本尼迪克特則通過《與刀》解析了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和日本人的性格,韓國的李御寧則概括出“日本人的縮小意識”,認為日本文化是縮小型文化,和魂就是縮小精神。

李御寧出生于韓國,在文學、哲學、思想、比較文化、符號學、結構主義、設計等眾多領域都獨成一家,被譽為“東亞文化巨人”。眼光獨特,與以往僅從歐美各國單一的與日本文化相對比,而是增加了從中日韓三國進行對比等橫向的繼承與發展的對比。

學者李御寧在《日本人的縮小意識》一書中從一個獨特的角度來對日本社會進行解讀,其全書從傳統的日本文化到近代的二戰、日本的當代社會等角度闡述日本人的縮小意識,例如日本的能面、徽章、日本的庭園、茶道、盆景、相撲、商品、二戰中的策略等盡顯日本的縮小思維。李御寧對日本的縮小意識有下面一段有趣的評論:“日本無論看到什么東西,都馬上會采取行動:扇子,要把它折起來;散亂的東西,要把它填入套匣內;女孩人偶,要去掉手腳便它簡單化,否則就不罷休。” 日本國雖然地處世界的偏隅之地,猶如一葉孤舟漂浮在茫茫大海之上,又仿佛遠離喧囂世界的世外桃源,但這也無形中給了日本人足夠的時間讓心靈沉寂,讓思想升華,于是日本人在清寂的生活中學會了從其他泱泱大國不在意的事物中從“小”處入手來思考,這種“小”的意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李御寧眼中的縮小意識表現有六種類型,或者叫六種結構。

一是套匣型――裝填。日本隨處可見的套盒,盒子里放一個盒子,里面的盒中再放一個比他更小的盒子。如此一來,即使有十幾個盒子,只要一個比一個小地按順序放進去,最終都可以收在“一 個盒子”里。不僅有套盒,還有套鍋、套盆。總之,用這種一個套一個的方法可以縮小器皿所占空間,方便整理,特別是便于攜帶和搬運。

表現在語言中,日本人喜好使用省略詞,“的”字的頻繁使用體現了把世界上的所有一切縮小考慮、縮小表現、縮小操縱的思維特點,就好比日本人愛用的盒套。

二是扇子型――折疊、攥握、聚合。扇子不是日本發明的,但日本卻把外來的團扇改造成了折扇,折扇的發明是出于具體、簡單地握在手里的主觀意識。日本人不管看到什么馬上就要折疊起來的意識,甚至連房間與房間之間的隔板也要折疊起來,制作出世界上最節省空間的拉門,日本燈籠與中國、韓國燈籠雖然形狀相似,但結構不同,是折疊的,可以自由伸縮,不用時,無論多大的燈籠都可以像扇子一樣折疊起來變得很薄。中國人在殷代時已開始出現用雉雞的羽毛做扇子,后經韓國流傳至日本,并將其改造成折扇,風靡世界。日本人還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把折疊雨傘,至今幾乎全世界每個角落的人都在使用這種折疊雨傘。

三是女孩人偶型――去掉、削掉。也就是縮小實物。日本人偶是典型,它簡潔到去掉人的手腳 ,女孩偶形象是一個圓腦袋加一個直身子,為了縮小物體,盡量去掉、削掉多余的東西,使事物簡單化、簡潔化。日本人的縮小意識同時也體現在集中于一點的集約性,女孩人偶沒有手腳,但是頭發卻異常稠密,在日本的縮小文化中,集中于一點的現象非常的突出,正如他們的語言,是世界上少有的略語,卻嚴謹的使著敬語。非但如此,日本人發明了世界上最小的飛機模型場,世界上最小的摩托車,日本的微雕藝術館也文明世界。而在芝麻、大豆上刻上百個字更是令常人無法想象。

四是便當型――填塞。便當反映的是縮小飯菜的意識,它能容納下所有要帶的飯菜并便于攜帶、不占空間。袖珍圖書、袖珍辭典的風靡也是這種縮小意識的體現。日本文化都與便當文化相似,像日本風行的書籍袖珍本,日本庭院濃縮自然的枯山水等,小即是美。另外,眾所周知的日本微型照相機與微型電腦整是運用了填塞這個意識。

五是能面型――架勢。如把波浪的運動及其連續性凝聚成一個造型。劍道、柔道、花道、茶道,都講究這樣的架勢。日本人的能面也屬于此類。能面把喜怒哀樂凝聚成中間表情,認為只有這種臉譜,才能出現出各種各樣的表情。

六是徽章型――凝聚。日本人不重族譜重徽章,徽章把抽象的、集團式的東西凝聚成一個象征物來推崇。日本人對名片的喜愛也出于這一理由。

縮小意識表現于自然,有了日式庭院、盆栽、插花、壁龕;縮小意識表現于社會,便有了被稱作火柴盒、兔子窩的日式住宅;表現于現代社會的日本發明的微型晶體管、微型錄音機、微型計算機、小型汽車、小型工廠。

“小”字已深深根植在日本人的心中,他們不僅對小的事物情有獨鐘,而且還會繼續把小的事物做的越來越完美,越來越精致。正事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和注重細節的精神支撐著這個民族在世界經濟中多年立于不敗之地。本文也通過剖析現象背后的原因得出結論:四面臨海的小島風情讓日本人更喜歡狹小清幽之境,匱乏的天然資源和躲在的生存環境又讓這個民族不得不勤勞勇敢進取。正事這些主客觀原因成就了今天的日本人和名揚海外的日本品牌和企業。

如果文化的擴張是教,那么縮小就是學。“日本文化是一種拿來主義式的文化,這種文化是把外部的東西拉至內部,呈現出典型的縮小意識。然而,作者指出,日本正從縮小文化向擴張文化轉換,在許多方面正采取大國主義的方針、立場。但是由于日本文化的特點,日本人不擅長擴大的特性。

在日本歷史上,縮小意識發達時期,社會一般都較為繁榮,可成功之后不久,往往開始向外擴張,轉為擴大意識。如此一來,就突然變成非日本人,日本講究細致的傳統就遭到破壞,就開始喪失判斷能力,美的感性意識也變成一種帶有殘忍性的行為。

所以,日本文化的發展越是順利,背后隱藏的危機就越大。一旦萌生出大國意識,從縮小將要轉變為擴大之時,便難免失敗。如果日本想成為真正的大國,必須再變小些。

參考文獻:

[1]李御寧(韓國).「み志向の日本人 . 1984(11 )

[2]張乃麗. 日本人的縮小意識. 山東人民出版社,2011

篇10

論文關鍵詞:蒸青綠茶  發展  傳播  生產  茶園  自動化

論文摘要:由蒸青綠茶在中國的發展演變史及在日本的傳播發展史出發,概述了蒸青綠茶的加工制作、引種栽培和貿易發展史,以及當前的加工技術與蒸青綠茶在各領域中的應用情況,由此對蒸青綠茶的發展進行了展望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見解。

前言

蒸青綠茶,其品質特征素有“三綠”之稱,即色綠、湯綠、葉底綠。最初由蒸青團茶、餅茶發展而來,后再發展到散茶,直至如今出現的各蒸青綠茶種類及其深加工產品在諸多領域的應用。它的發展歷史悠久,已有一千多年,始于中國唐代,后被廣泛傳播于日本韓國,在其他國家如越南、印尼等亞洲國家也有不少的栽種面積,在歐美非洲等也有不少的消費量。

l中國蒸青綠茶的發展歷史

至今,中國茶葉已發展到六大茶類,即綠茶類、紅茶類、烏龍茶類(又稱青茶類)、黃茶類、白茶類、黑茶類,其中以綠茶類生產最早,也是中國主要的茶類。而綠茶類中的“蒸青綠茶”遠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就已產生,當時稱之為“蒸青團茶”,即鮮葉采回后,先經洗滌,而后用蒸汽殺青,搗碎后制成餅,穿孔,再烘干收藏。當時,茶葉產區主要分布于長江、珠江流域和陜西、河南等十四個區的許多州郡,以武夷山茶采制而成的最負盛名。

到了宋元時期,由于貢茶制的實施,飲茶之風盛行,極具觀賞效果的斗茶、分茶逐漸流行,社會各階層對茶葉需求也發生了變化,茶類生產呈現出以片茶(即團、餅茶)為主,散茶(包括蒸青茶和末茶)崛起的格局。片茶制作精細,但工藝繁瑣,價格昂貴,煮、飲費事,不適宜于普通老百姓飲用。因此,生產上對片茶的加工工藝進行了簡化,出現了蒸而不碎、碎而不拍的蒸青茶和末茶,稱為散茶。其產區主要分布于淮南、荊河、歸州(今湖北姊歸)和江南一帶。

到了明清時期,倡導以散茶替代窮極工巧的茶餅,以沸水沖泡的渝飲法替代傳統的研末煎飲法。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下詔罷造團餅,“惟采芽茶之進”,開創了中國改團(餅)茶為散茶,改煮茶為泡茶。在茶葉制作技術上,元朝名茶殺青是用蒸青,名茶揉捻只是“略揉”而已,至明朝一般都改為炒青,少數地方采用的是烘青。帝王皇權的干預以及飲茶法的變更,極大地加快了餅茶衰弱、散茶崛起的歷史進程。蒸青團餅茶的地位el漸衰弱,飲用散茶成為了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之后紅茶、黑茶、白茶、黃茶、烏龍茶及花茶各茶類的迅速興起與發展,引起了制茶技術的全面革新。至此,蒸青團餅茶逐漸退出中國制茶的歷史舞臺,而蒸青散茶也只是在某些區域生產、加工,在整個茶類中的規模el漸萎縮、地位逐步下降。

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et本國內茶葉消費供不應求,又恰逢我國改革開放伊始,蒸青綠茶市場活躍,銷路暢通,而中國國內蒸青綠茶廠家不多,上檔次上規模的蒸青綠茶企業更是微乎其微。于是,為出口創匯,爭奪日本國市場,搶占商機,不少單位對蒸青綠茶制法作了進一步研究。引進設備、改進技術,擴大茶園栽種面積,擴建廠房,增添生產流水線,控制農藥殘留,至此,產量進一步增加,品質也得以提高,中國蒸青綠茶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2蒸青綠茶在中國的現況

目前,中國蒸青綠茶的制作,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蘇、湖北、安徽、福建、江西、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基本上采用機械自動化生產。中國蒸青綠茶主要以外銷為主,日本是其主要的進口國,此外還銷往韓國、德國、法國、美國等國家,國內銷售也有一定的份額,但比重較小,主要是由于蒸青綠茶的口味與中國傳統的炒青綠茶口感不一致,不太吻合國內消費者的口味。

因此,在國內,它被直接沖泡飲用的比率較低。隨著近年來罐裝茶飲料的興起,再加上蒸青綠茶獨特的品質,譬如葉綠素含量豐富、香味獨特,不少飲料廠商將其作為原料。在食品行業中,也將經深加工后的蒸青綠茶的超微粉體作為食品添加劑,諸如茶蛋糕、茶糖、茶冰淇淋、茶豆、茶瓜子、月餅、果凍等。另外,隨著茶葉深加工技術的發展,相當一部分蒸青綠茶的內含物質,譬如茶多酚、茶活性多糖、茶皂素、咖啡堿等也被應用于醫療、保健品、日用品等行業。

中國的蒸青綠茶,歷來多以中小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如擁有萬畝茶園的浙江三明茶業有限公司等所生產的蒸青綠茶。1992年,廣東湛江農墾海鷗農場(現為廣東省華海糖業發展有限公司下屬農場),進行了大葉種蒸青綠茶工藝與設備配套的項目研究,探索出利用蒸汽殺青,然后脫水、揉捻、干燥、車色的新工藝,并通過了項目省級鑒定,創制了大葉種綠茶蒸青新工藝l2]。該工藝生產的“雄鷗牌”蒸青綠茶,自創制以來多次榮獲省、部級獎項。2000年,該公司下屬的勇士農場,生產的大葉種炒青綠茶也改制為蒸青綠茶,也獲得了多項獎項。

3蒸青綠茶在日本的傳播歷史

日本茶葉生產具有較悠久的歷史,基本上生產加工成蒸青綠茶。所以,蒸青綠茶在日本的發展還得從日本的茶葉發展史上談起。早在圣武時期(公元729年)茶已作為佛教禮儀用品。中國唐代時期,日本派遣了13次使團,多的使團達600人,少的也有百余人。由史書查得,平安延歷24年(公元805年),日本最澄禪師(又名傳教大師)到中國浙江天臺山的國清寺學習,學成之后將中國茶籽帶回日本國,并在比睿山(今京都,滋賀境內)播種。公元806年,他的弟子空海禪師(又名弘法大師)又相繼人唐,把中國的飲茶方法、茶籽,以及中國唐代制茶工具“茶石臼”一并帶回日本。12世紀,日本佛教僧人榮西相繼兩次人宋,親身體驗了宋代的茶藝及飲茶的效用。歸國時,從日本最西端的九州平戶島登陸到回京都的路上,一路點播茶籽,后又將茶籽送給拇尾高山寺的明惠上人氏,而明惠氏再將其贈向關東及九州地區。當時,茶葉并沒有在普通百姓中飲用,而是作為一種藥品,或者是飲用于上層社會中。“煎茶敬奉”等儀式也只是在寺院和上層階級中,宣傳了茶的功效和修心的精神道德。直到千利休(公元1521年~公元1591年)創始了茶道,他的茶道思想方使飲用茶的習俗從上層社會傳到武士之中,然后逐漸傳給普通百姓。江戶末年(公元1738年),京都宇治的永谷宗岡氏創制了日本式的蒸青綠茶,俗稱宇治煎茶或青制煎茶,此茶只限于宇治、奈良、滋賀等少數地方生產,其消費亦限于江戶、京都和大阪等幾大商城,直到公元1831年,其制作方法才開始得以在各地普及推廣。而煎茶道,據考證,起源于江戶保定二年(公元1742年),是永谷宗岡氏等人設計、創制煎茶后的第四年。

隨著煎茶技術的發展以及飲茶風氣的興起,到了江戶中期即18世紀30年代,日本茶葉開始商品化生產。公元1859年(安政6年),橫濱貿易港的開港,茶葉連同生絲一起輸往國外,開創了日本對外貿易的先河,茶葉成為日常商品,生產快速發展。至19世紀末,茶葉產量已達2.4萬噸,由靜岡、三重、奈良、琦玉等縣出口。茶葉主要是由手工制作,外形優美,香氣清高鮮爽、滋味甜醇可口,深受英、美等國消費者的喜愛。當時輸出量沒有正確的統計數字,但從“日本茶業史”可估計其發展狀況(見表1)。

從上表中,可知日本茶葉輸出數量雖有小幅度的波折,但基本上呈現出逐年穩步上升的趨勢,這與日本歷代政府都非常重視對茶葉的投入有關,在政策上采取積極扶持,茶農種茶產茶的熱情較高,茶葉出口形勢較好。而當時的靜岡縣則是茶葉的主要產地,在日本國占主要優勢。

到了20世紀20年代,簡單精揉機的研制,開辟了日本機械化制茶的先河,大大增加了制茶產量,降低了制茶周期。二戰之后,制茶機械更是層出不窮,逐漸出現半自動化、全自動化生產的流水線作業。臺時產量高、產品質量穩定,只有極少量的高檔玉露茶由熟練工人手工制作,而其他的主要由機械生產,進一步推動了日本茶葉行業的發展。

4日本茶園分布、生產加工現狀

4.1日本茶園分布情況

日本茶葉區域布局相對集中,主要分布于靜崗、鹿兒島、三重3個主產縣,地處日本中南部,這三個縣的茶園面積占日本全國茶園總面積的64.4,總產量占全國產量的74.6。其中靜岡縣是日本茶葉的主產地,茶葉在日本國農業中占有相當的比重,茶園面積占日本全國的41.7%,產量占全國的44.1,茶葉產值占當地農業產值的20以上。除靜岡外,面積較廣產量較高的省份還有鹿兒島、三重、熊本、琦玉、京都、福岡、宮崎、奈良。日本新建的茶園一般采用統一規劃、集中連片、分戶種植,90的茶園屬于農戶所有,茶樹品種比較單一,新栽培的茶園幾乎都是無性系品種繁殖的茶園,當家品種是“藪北”種,占無性系繁殖品種的86。從50年代開始,日本就有計劃地發展無性系高產茶樹良種,至l980年茶樹繁殖1o0實現扦插育苗,推廣面積l0公頃以上的無性系良種有10個之多,其中以“藪北”種面積最大,占全國茶園面積的74.23,占無性系良種茶園面積85.3;其次為“豐綠”,占全國茶園面積的。

4.2蒸青煎茶的種類

日本所生產的茶葉幾乎都是蒸青綠茶,由于采收原料和加工方式的差異,茶葉的品質和檔次不同,從而又分為:煎茶、本玉露、碾茶、玉露、番茶、焙茶、玄米茶、莖茶、粉茶、玉綠茶。其中煎茶又分為普通煎茶和深蒸煎茶。煎茶毛茶由于芽葉老嫩和制法不同,品質差異顯著,高檔鮮葉經手工制做,可以做玉露,色澤墨綠,外形猶如中國的南京雨花茶;下檔的煎茶可以充當“番茶”和“焙茶”原料。在一些山區,較寒冷的地方適宜采制高檔煎茶;平地,較溫暖的地方因其產量高,適宜采制中檔煎茶或玉綠茶;無霜地帶的茶葉制綠茶一般品質稍差,適宜提早采制;而一些經營面積不大,家屬勞動力強和雇傭臨時工條件方便的地帶,可生產玉露和碾茶等高檔茶葉。反之,經營面積大的,雇傭臨時工困難的地方,則適宜采制中檔煎茶和玉綠茶。

4.3蒸青茶的加工現狀

日本茶葉生產標準化程度高,各項生產都有標準可尋,茶樹修剪、采摘、加工、包裝基本上都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1987年,軌道裝置的問世又為日本茶葉工程化、設施化生產增添了一個亮點。近年來,還出現了“茶樹工廠”,即全控式、無土式工廠化茶葉生產]。蒸青茶的粗制工藝可分為煎茶和玉綠茶兩種類型。煎茶的毛茶加工工藝是:蒸青、除濕、粗揉、揉捻、中揉、精揉、烘干。玉綠茶的毛茶加工工藝是:蒸青、除濕、粗揉、揉捻、中揉、滾揉、烘干。兩者的區別在于造形工程不一致,前者是精揉,后者是滾揉。整個毛茶制作的過程一律全自動化操作,一個車間只需一到兩名職工即可完成。烘干后的茶葉再按照需求決定是否進行篩分揀梗等精制過程。碾茶和抹茶的制造方法則有其特殊性,鮮葉經過蒸青、冷卻、散葉、初干、選梗、干燥,即成碾茶。經過精制的碾茶,在低溫條件下用石臼磨成粉末,即為抹茶,其粒徑孔細度達1000目以上。

5日本蒸青茶的應用情況

日本的蒸青茶現已逐漸擺脫純茶的范疇,對其內含物的機理研究有一定發展,其深加工技術精湛,深加工產品被迅速流通到許多行業中,如食品、日化、輕工、重工、醫藥和旅游行業等多種領域。時下流行的“五茶”即“飲茶”、“吃茶”、“穿茶”、“住茶”、“用茶”,正是反映了日本茶葉的應用領域與消費格局,進一步推動了日本茶葉科技的發展。

“飲茶”、“吃茶”主要表現在食品上的應用如生產各種茶飲料,以茶作為佐料的食品,或提取茶的內含物作為調色劑,抗氧化劑、殺菌劑、調味劑和解酒劑等;“穿茶”則表現為運用茶葉內含物兒茶素等生產除臭和抗菌的內衣褲、印染衣物、襪子、鞋墊等;“住茶”即用茶的化合物作為添加劑制作墻布(紙)、窗簾、空調中的過濾器、室內板材、除塵器的收集袋等;“用茶”則運用茶的化合物制取醫療保健品、防腐保鮮等化學化工日化產品,以及動物飼料和農作物肥料等。另外,也被巧妙地應用于旅游行業,如經營觀光茶園供游客們欣賞嘗試采茶手制茶葉的樂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