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作文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7 15:46: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英語作文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作業布置上的“四性”
我們既反對重筆頭、輕聽力、輕口語的單一型練習模式,又反對不加選擇、大量盲目“引進”習題的做法(它往往是導致陷入“題海”的直接原因)。筆者認為,在布置作業時,須注意以下幾點:1.針對性英語作業按其類型可分為課內作業與課外作業;按其形式又可分為聽力作業、口語作業與書面作業(筆頭作業)。除借助課堂講授以外,教師還要借助作業來解決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從而實現教學目的,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獲。
因此,采用何種類型和形式的作業,就需要根據每次作業的重點和學生具體情況來確定。教師在選題時,只有將學生的水平層次(個體層次)與知識層次(“四會"層次)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使練習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如設計鞏固交際語言項目的練習(書面作業),要重點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得體性、規范性;設計鞏固語法知識的練習,要重點訓練學生掌握語法知識的準確性;設計口語練習,要重點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語言的準確性和流利性。
2.層次性
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遵循“因材施教”這一教學原則,同時還要遵循以下原則:“切進重點、降低起點迎學生;深入淺出、設置情境引學生;長期規劃、精心設計練學生;發展能力送學生”。教師在完成單位時間內的教學內容后,應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布置層次分明(指學生個體層次,知識層次)、結構合理(指題型)、題量適中(指大、小題目數)的同步作業,對學生個體層次和知識層次(“四會”層次)要分析并加以區別,不能搞“一刀切”。教師要通過自己精心設計或選編的練習,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收獲,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3.時效性
作業不僅是單位時間內教學內容的延伸與補充,而且是對某一階段內重點知識的鞏固和教學效果的評價,因而它應具有時效性(即教師布置的作業應以強化和鞏固當堂或一單元內所授重點、難點知識為主,不宜有過多超前或滯后的知識內容)。若某作業作為課內作業,就不能作為課外練習。這樣學生才能明白每次作業訓練的主旨,才能完成得輕松、愉快、有成效。如JEFC教材同步練習冊中的練習(一課一練),就具有較強的時效性。
4.適量性
新的《課程計劃》和每周五天工作制的實施,使學生在校活動總量減少。該課程計劃對學科課時量及課外作業量也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如初中英語課每周4節;初中書面家庭作業每天不超過1.5小時(每科15分鐘左右)。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主要進行學習方法的探索和知識的系統歸類,而不是進行大量的、毫無針對性的、機械性的練習。教師應把握好這一原則,做到選材有針對性且題量適中,不可把練習變成“題海”,更不能把布置大量的作業當成學生復習和掌握知識的唯一途徑。
二、作業批改中的“三結合”
如果說教師盲目布置練習會將學生帶進“題海”的話,那么教師對作業采用“包辦式”的全批全改,不僅會消耗教師本應用來鉆研大綱和教材的大量時間,而且還會導致學生對教師的批改只重結果(對,錯)而忽視過程(錯誤的原因)。
筆者認為,要改變這一局面,在進行作業批改時,可采用以下方式:
1."粗改"與"精批"相結合我們常聽到許多師生抱怨"作業難改"。"作業難做";看到許多"學生忙著寫、老師忙著批改"的情形。究其原因,一是教師對作業的布置與選材缺乏科學性與針對性;二是教師對批改作業的技巧缺乏探究,將每次作業盲目地全批全改,而收效甚微。如果對某些作業"粗改"與"精批"相結合,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弊端。如何"粗改"?就是對那些由要求"一會"、"二會"(甚至有些含有"三會")的詞匯、句型和交際用語構成的復習性練習,僅給予對、錯評價即可(甚至可依據學生水平層次抽取適量樣本進行批閱)。如何“精批”?就是對那些由要求“三會”或“四會”的詞匯、語法或交際用語構成的各類強化、鞏固性練習,批閱時不僅要給予對、錯評價,而且還要對于學生寫錯的予以更正并指出錯誤原因,同時教師自己還要寫好閱后記。“粗改”與“精批”相結合的方式,不僅可以使教師在講評練習時做到有的放矢,而且能使學生知曉自己知識上的缺陷井做到“對癥下藥”。
2.學生"自改"與"互改"相結合
教師“包辦式”的作業批改方式,往往使學生產生惰性,這是應予以扭轉的。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對某些作業的處理,可采用讓學生“自改”與“互改”相結合的方式。何謂“自改”?就是對那些題型單一、要求層次較低的練習(如單詞拼寫、句子填充或句子結構轉換、判斷正誤等),教師可讓學生對照標準答案進行訂正。怎樣進行“互改”?就是對單元內由“三會”、“四會”內容構成的練習(如補全對話、完成句子、語言運用等),教師先作必要的重點提示,然后讓學生交換作業根據提示互作批改(也可以在討論中進行)。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對那些學習興趣不濃、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當面輔導批改(這樣還可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掃除學生思想和學習上的障礙,激發求知欲,有利于“轉差防差”,從而避免大面積地兩極分化)。最后再由教師對作業中出現的共性錯誤,集中評議和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產生錯誤的原因并掌握糾正的方法。“自改”與“互改”的批改方式,不僅反饋及時,而且更重要的是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和提高他們的自我教育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在批改作業中得到啟迪,思維得到鍛煉,對知識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究,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3.聽力作業和口語作業相結合
按照英語學習的規律,學生必須吸收相當數量的語言材料,并經過一定的語言實踐,才能獲得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因而聽力、口語作業是英語學科必要的練習
形式。新大綱也要求“考試、考查既要有筆試,也要有口試和聽力測試”。
篇2
小組合作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并且這種團隊意識還會進一步激化學習情緒,使學生學得有動力、有活力。對此,筆者認為應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加以采用組間游戲競賽、合作表演等活動,促使學生在集體活動中提高英語的使用率、正確率。例如,教師可根據互補原則指導學生組成學習能力不同的四人小組,進行如下設置:每組設組長一名,記錄員一名。組長負責向組員“釋題”,如對活動的內容及方式作進一步解釋與分析;記錄員負責記錄該組“釋題討論不同意見最終方案活動成果活動反思”的過程;各組員均可在活動中發表見解,并討論、選舉決定最終的活動方案。活動結束后,教師抽選2~3個小組的代表,讓他們總結本小組的活動,并與全班同學分享該組在此次活動中的收獲,包括合作學習的心得體會、對知識點的總結、小組或個人學習方法的總結。又如,八年級上冊中一般將來時的教學目標在于教會學生正確運用“begoingto+動詞原形”“will/shall+do”“be+動名詞”“betodo”等句式。在教學中,筆者是這樣做的:首先根據異質分組法將學生分成若干四人小組,并在課前準備若干個句子如“Itisgoingtorain.”(要下雨了)“Theboywillgotoschooltomorrow.”(這個男孩明天要去上學)“TomorrowwillbeSunday.”(明天就是星期天)等,打印出來(打印的份數與全班小組數目相等),然后分別將每個句子斷成單詞紙片。課上,筆者將每一份相同句子的單詞紙片分給各組學生,讓學生先進行10分鐘的組內復習與討論。接著,筆者說出句子的句型與中文翻譯,讓學生持紙片展示拼出的句子。最后,教師就各小組的學習結果做記錄。“聽寫”結束后,拼得正確的、最快最多的小組獲勝。這種小組合作競賽既提高了學生的造句水平,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利用小組合作促進學生持續學習
小組合作的作用不僅體現在激發學習興趣與提高合作水平方面,也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起著重要作用。教師同時還需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優劣勢等具體情況,組團制定本組的學習計劃,為課外的英語學習做好鋪墊。教師可引導學生利用放學后、節假日組成合作小組對課程內容進行拓展學習,將課堂中教師的引導教學延伸至課外學生的自我學習。這種小組學習的內容可以是寫相似主題作文、完成課文學習心得、互相交換學習心得、根據課文主題做調研等。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準備,如預習內容、搜集相關資料、劃出重難點詞匯、獨立思考、預做課后練習,然后再帶著問題合作。在九年級的教學中,根據學生已掌握基本句式和一定量的詞匯、能完成簡單的造句和對話的情況,筆者適當強化了對學生實際應用的要求。在Unit7WhereWouldYouLiketoVisit這一單元的教學中,筆者參考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光影星播客》的形式,先根據興趣愛好把學生分為四人小組,讓各小組課下集體選出一個旅游景點進行介紹準備,介紹內容包括歷史文化、經濟狀況、解說詞等。完成教學任務后,請各組學生上臺,一起向全班介紹這個景點(要求學生在介紹過程中運用已學的“Iloveplaceswherethepeoplearereallyfriendly./I’dlovetovisitMexico.”等本單元的重點句型、短語及單詞)。這種與學生生活、愛好相貼近的“課堂遷移”形式,讓學生能在課下學習、課上展示,起到了非常好的鞏固效果。
三、利用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方式優化學習效果
篇3
論文關鍵詞:中國文化;大學英語教學;教材建設;課程設置
學習外國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際,交際的基礎是文化。…交際的過程是雙向的:一方面,通過外語這個橋梁,學習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人文知識,為我所用,提高本民族的素質,使之得以在世界之林生存和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外語,將自己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介紹給世界,為世界的進一步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一、加強中國傳統價值觀的學習和傳播
中國的傳統價值觀悠久而富有影響,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道家學說形成了中華民族的道德根基,是我們幾千年以來行為做事的基礎。“中庸之道”、“與人為善”、“和睦相處”等價值觀在我們的心里根深蒂固。近代以來,中國打開了國門,中華民族與世界各民族的接觸增多,中華民族的美德和價值觀得到了廣泛的傳播,越來越多的東、西方民族的人們喜愛中華文化,“華夏文化”受到了世人的注目和崇尚。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中國在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現在,“孔子學院”在全世界深受歡迎,人們在學習中文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受到了中華文化的熏陶,受到了中國的傳統價值觀的影響。
但是與這樣的現狀不吻合的是,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當中,中國文化和傳統價值觀的知識太少,幾乎為零其結果就是,在年輕人當中,熱衷于“圣誕節”、“情人節”,而卻不知“端午節”、“中秋節”為何物。據媒體報道,有的年輕人甚至將Mencius翻譯成“孟休斯”。實在地說,大學英語教學經過多年的改革,大學生的英語能力的確有很大提高,與外國人的交流容易多了。但是,在用英語介紹中國文化方面卻顯得力不從心,知識不夠,表達不清。這與我國目前在世界所處地位是不符合的。英語教學的目的有二:一方面通過英語,吸收別國先進的東西;另一方面,將我國優秀的傳統介紹到國外,使我國進一步融人世界,與世同進。就目前而言,外語教學的成就是前者優于后者。所以,大學英語教學要擔當起加大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傳播的任務。
二、加強中國歷史的學習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豐富多彩,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歷史斷層的民族。而真實地了解中國歷史,有助于進一步地了解目前的中國,進一步理解中國的和平崛起不會對任何國家有害,只會有利。
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創建了輝煌的文明,為世界的文明與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古代的“四大發明”推動了中國與世界的進步,傳統的中醫學、哲學、文學、倫理學形成了“華夏文化”,長時間影響著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人們。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寶庫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中華民族是久經磨難、堅韌不屈的民族。在中國歷史上,有過和平祥和的時代,也有過連綿不斷的戰爭;有光輝燦爛的成功,也有忍受外來民族欺壓的屈辱。當我們強大時,我們不欺負弱小;當我們被人蹂躪的時候,我們不屈不撓,堅守著中華民族的寶貴品德。
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她的形成是和這個民族悠久的歷史發展分不開的。在中華民族長久的發展中,各民族的人民共同奮斗,團結一致,鑄造出了偉大的中華文明歷史。正是中華民族歷史的多樣性才形成了今天的中國。歷史已是過去,它是今日的鏡子。了解中國歷史,有助于外國人民了解今天的中國和中國人民。
作為向國外宣傳中華文明的任務之一的大學英語教學,不論是教學任務、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手段上,都沒有涉及有關中國文化相關的內容。在學校沒有學到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和表達,我們的大學畢業生怎樣主動向外國人宣傳自己的文明歷史呢?
三、加強對中國現狀的了解。傳播中國和平崛起的意義
目前,中國正在和平崛起,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對于這樣的事實,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出自不同的目的,具有不同的態度,采取了不同的行為。
中國的崛起是和平的,對任何人和國家沒有構成威脅,只能對世界作出貢獻。加入WTO之后,中國的經濟已經和世界接軌,基本實現了與世界經濟一體化。中國的發展,必然會帶動世界經濟的發展,這在源于2008年底的世界金融危機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中國的崛起,從來就不是以霸權為目的的。中華民族與其他民族相處的理念是和睦相處,共同發展。一些國家,出自不可告人的目的,竭力將中國的崛起渲染成是對世界的威脅,這是毫無道理的。在今日之中國發展之時,大學英語教學應該增加這方面的教學內容,積極、主動地向外國介紹中國發展的意義,使人家能夠進一步地了解中國的現狀,了解中國發展對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意義。
四、加強教學內容的改革。勇于擔當大學英語教學在對外宣傳中的光榮任務
有鑒于以上的分析,我們看到了大學英語教學任務的繁重性。針對大學生在語際交流時出現的“中國文化失語癥”現象,大學英語教學應該在以下方面進行改革。
1.教材建設
由于我國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教材對中華文化的介紹太少,教材建設就顯得十分重要了。所以,在教材建設上,一定要大力增加宣傳中國文化的材料,增加學生主動運用的具有反映中國文化的詞匯,形成語感,使學生能夠用地道的英語來宣傳中國文化。教材應開列中國文學與文化參考書目或編寫與主教材相配套的中國文學文化教材,作為學生課后閱讀之用;有關中國文學文化內容的教材編撰可采用漢英對照,也可采用全英文式。
2.課程設置
目前大學英語教學的課程設置主要分成讀寫和聽說兩個方面。要將中國文化融人大學英語教學,教學課程應該形式多樣,應該增添一些講座或選修課。這樣,一方面,課程要體現出中國哲學、歷史、宗教的特點,讓學生在整體上對中國文化有一個了解;另一方面,配合該課程的改革,增設中國文化與外國文化的對比,使學生在了解中華文化的同時,對比國外文化,培養他們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教學方法改革
將中國文化融人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教學內容的增添問題,在教學方法上也應該做一些配套改革,使這項任務得以全面完成。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題目,在互聯網上或學校圖書館去查資料,然后集中展示、成冊。經常用英語開展有關中華文化的表演,將課堂生動化、趣味化。利用旅游參觀的機會,到文化名勝地親身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鼓勵學生在課外大量閱讀英文報紙、雜志及書籍,《中國日報》、《商業周刊》、《北京周末報》、《中國專稿》、《上海英文星報》、《21世紀報》、《廣州英文早報》等十余種,對學生閱讀極為有用。另外,在影視方面,CCTV9是一個面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的重要窗口,很多中國電影和中國的電視節目也都配有中英文雙語字幕。這些都是值得利用的學習資源。
篇4
關鍵詞:數據處理;Origin軟件;軟件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8-0231-02
《數據處理與論文寫作》是農科院校多個專業的必修課程。該課程對于指導、幫助本科生開展課程實驗和畢業論文設計以及畢業后從事科學研究及生產實踐具有重要作用。該課程包括數據處理和論文寫作兩部分,其中數據處理是該課程的重點。但對工科基礎比較薄弱的農科院校學生而言,數據處理部分具有理論性強、內容抽象、對高等數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先修課程要求較高等特點[1],使學生難以掌握該部分內容。課堂調查表明,學生在心理上對該部分內容容易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學習興趣較低,學習效果較差。因此,在學生認知不足、學習積極性不高的情況下,如何加強學生在數據處理學習中的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是《數據處理與論文寫作》課程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鑒于現在大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普遍較強的特點,在《數據處理與論文寫作》教學中引入計算機教學為該課程改革提供了契機。本課程選擇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科技繪圖和數據分析軟件之一――Origin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的計算機教學。
一、Origin軟件的簡介和特點
Origin軟件是美國OriginLab公司開發的科技繪圖和數據分析軟件。自1991年問世以來,該軟件一直在不斷升級,目前已發展到Origin 9.1版[2]。
和當前流行的圖形和可視化的數據分析軟件Matlab、Mathmatica、SAS等相比,采用Origin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和科學繪圖,不需要任何計算機編程基礎,也無需熟悉大量的函數和命令,只需單擊工具條按鈕或者選擇菜單命令即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此外,Origin可使用自身的腳本語言LabTalk控制軟件,該語言可使用內置的基于C/C++的編譯語言Origin C進行擴展。因此,Origin軟件具有功能強大、操作簡便等特點,既適合于一般的作圖需求,也能夠滿足復雜的數據分析和圖形處理。因此,Origin軟件已經成為廣泛流行和國際科技出版界公認的標準作圖工具,是科學研究和工程工作者常用的軟件之一[3]。
二、Origin軟件的基本功能
Origin軟件在科技繪圖、統計描述和統計檢驗等方面功能豐富,這為《數據處理與論文寫作》課程中的數據處理提供了便利條件。其功能可分類總結如下:(1)科技繪圖:Origin軟件可以提供幾十種二維和三維的圖形模板,包括直線圖、描點圖、向量圖、柱狀圖、餅圖、區域圖、箱線圖、極坐標圖、氣泡圖、三角坐標圖、彩色映射圖以及各種3D圖和統計用圖等,用戶可以使用這些模板制圖,還可以自定義繪圖模板;Origin還具備繪制更為復雜的多變量、多數據集的多層圖的功能,可以產生雙X軸、雙Y軸圖等;可以進行線性擬合、多項式擬合、S形曲線擬合等,還可以根據需要設定函數進行擬合;同時,Origin能夠提供擬合參數等[3]。(2)統計描述:可以采用Origin進行常用的統計描述,如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數、極差、和、數據點數、平均值、方差、標準偏差、平均值的標準誤差、權重和、峰度、偏度及百分位數等。(3)統計檢驗:Origin軟件中常見的統計檢驗函數有單樣本t檢驗、獨立雙樣本t檢驗、卡方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雙因素方差分析、存活率分析等。
三、教學實例分析
《數據處理與論文寫作》的數據處理部分包括很多理論內容,例如假設檢驗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較的基本原理等。這些內容的講授通常涉及到大量的公式推導和計算,這使得教師難以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高效地傳遞這些信息,還易引起學生的厭學情緒,使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較低,教學效果不理想。例如,在講解有重復的雙因素方差分析時,需要計算矯正數、總平方和及其自由度、水平組合平方和及其自由度、兩個因素的平方和及其自由度、交互作用平方和及其自由度、誤差平方和及其自由度、相應均方等統計量,計算任務繁重,學生尤其難以接受手工計算,故在教學過程中將Origin軟件引入教學。具體實現過程如下例題所示。
例題:為提高果汁飲料的口感,研究果汁的pH值(A)和蔗糖添加量(B)兩個因素不同水平組合對果汁感官評分的影響。果汁的pH值為3.5、4.0、4.5,蔗糖添加量為10%、15%、20%。每個水平組合重復3次,進行完全隨機化試驗。試驗指標為感官評分越高越好。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試分析各pH值和蔗糖添加量水平下果汁的感官評分是否存在顯著差異?
該題目的完成需要先分析pH值和蔗糖添加量對果汁的感官評分是否有顯著影響,在此基礎上進行多重比較。采用Origin軟件分析,步驟如下:(1)按照下列方式將數據錄入到origin軟件的工作表中,或者選擇File/Import將其他數據文件直接調入工作表中;(2)在Statistics選項中選擇ANOVA/Two-way ANOVA;(3)在所彈出的對話框中的數據錄入區域錄入對應數據,選擇結果輸出的內容:統計描述(Descriptive Statistics)和多重比較(Means Comparison),并明確多重比較結果輸出時所采用的顯著性水平和多重比較的方法(如Tukey、Fisher檢驗等),點擊OK確認輸出結果;(4)根據結果(如表2所示)做出判斷。
從表2的結果可以看出,Origin軟件所輸出的結果直觀,無需進行復雜的計算和查找F值表等即可做出判斷。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先進行數據分析的軟件演示,讓學生對采用Origin軟件開展方差分析建立感性認識,減少學生的畏難心理,為進行方差分析的理論教學做好鋪墊;同時,在后期的上機操作訓練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調動,教學效果得到充分提升。
Origin軟件靈活、多變、強大的科技繪圖功能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繪圖水平,對進一步順利完成畢業論文乃至未來的科研任務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采用Origin進行多個統計量計算時,單擊工具條按鈕可一步完成所有統計量的計算,通過簡單的課堂練習即可掌握;而在統計檢驗中,學生在軟件操作過程中營造了互動的課堂氛圍,提高了他們的課堂參與度。Origin軟件在《數據處理與論文寫作》中的應用很好地詮釋了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事業的強強聯合,使得該課程數據處理部分的教學變得更加容易、簡便,擺脫了傳統的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的方式,簡化了計算程序,優化了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盡管Origin軟件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復雜的計算,但在教學中也應引導學生認識到Origin軟件只是工具,必要的理論知識學習才是用好該工具的前提。此外,由于課堂中的學習時間有限,而軟件的使用需要在實際應用中反復探索、實踐與總結,因此應引導學生加強課后的練習和使用,使之完全掌握該軟件,以適應新的經濟形式下社會對理論與實踐能力兼備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王欽德,楊堅.食品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