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分析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9 07:32: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技術分析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技術分析論文

篇1

關鍵字處理器;動態功耗;溫度監控

1引言

隨著CPU集成度和運行速度的不斷提高,其功耗也越來越大,導致CPU的運行溫度越來越高,并成為CPU技術發展的瓶頸。CPU的溫升不僅影響CPU技術的進一步快速發展,而且直接影響CPU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如何抑制CPU的溫升和迅速降低CPU的溫度成為CPU設計和使用的一個重點。

CPU設計者主要從體系結構設計、集成電路半導體材料選擇、CPU內功能電路布局、CPU幾何尺寸等方面把握CPU的理論功耗和表面散熱途徑。CPU在完成設計并成為產品以后,在使用的過程中,它的實際功耗和散熱效率會因不同的使用環境而有所不同。CPU的使用環境包括周圍溫度、氣壓、通風、供電電壓、時鐘頻率、散熱措施、負荷特點等。本文重點討論各種溫控技術,并且給出解決降溫的各種措施。

2影響CPU溫升的因素

CPU的溫升取決于兩大方面,一個方面是CPU工作不斷產生的熱量累積;另一個方面是對CPU產生的熱量的導散。熱量增加和散熱不暢都會導致CPU的溫度上升,并造成對CPU的損傷。

CPU的熱量來源于它的功耗,根據CPU功耗與供電電壓和工作頻率的關系可以看到供電電壓和工作頻率是影響CPU溫升的兩個重要因素。

CMOS電路CPU的動態功耗為P=CV2f,其中C表示電路負載大小,V表示供電電壓,f為工作頻率。可見工作頻率f與芯片的動態功耗成線性正比例關系,供電電壓V的平方與芯片的動態功耗成線性正比例關系,對于一顆CPU來說,電壓越高,時鐘頻率越快,則功率消耗越大。因此,在能夠滿足功能正常的前提下,盡可能選擇低電壓工作的CPU能夠在總體功耗方面得到較好的效果。對于已經選定的CPU來講,降低供電電壓和工作頻率,也是一條節省功率的可行之路。

3CPU的溫控技術[1][4][5]

3.1外部溫度監控技術

對CPU溫度監控通過“外部監測”措施—即通過主板CPU插座下面的熱敏電阻來監測CPU工作時的溫度。CPU插座內采用立式或貼片式的熱敏電阻。整個監測過程全部是由主板來負責,熱敏電阻直接將所監測到的數據傳給主板上的溫控電路,如果監測到CPU的工作溫度超過在BIOS中的預設值時就會自動斷電關機或報警。采用此種方式的優點是體積小、價格低,使用方便,不過在監控處理器溫度時明顯存在缺陷,比如用此類監測方式得到的溫度往往是CPU底面的溫度,而不是內核溫度,溫度讀數是由監控芯片根據溫敏電阻的阻值變化計算得出,而且此類接觸式測試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如果熱敏電阻與微處理器接觸不夠緊密,微處理器的熱量不能有效地傳送到,所測量溫度會有很大誤差。有些主板上采用SMD貼片熱敏電阻去測量微處理器溫度,其測量誤差比直立式熱敏電阻誤差更大,因為這種貼片元件很難緊密接觸到微處理器。故此類CPU溫控結果誤差性極大、反應不靈敏,所得結果僅僅只供參考。這就帶來了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表面溫度不能及時反映微處理器核心溫度變化,從而形成一個時間滯后的問題。因為核心溫度變化之后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傳送到微處理器表面。相比之下,表面溫度反應十分遲鈍,其升溫速度遠不及核心溫度,當核心溫度發生急劇變化時,表面溫度只有“小幅上揚”。Pentium4和AthlonXP等最新的微處理器,其核心溫度變化速度達30~50℃/s,核心溫度的變化速度越快,測量溫度的延遲誤差也越大。在這種背景之下,如果再以表面溫度作為控制目標,保護電路尚未做出反應,微處理器可能早已燒壞。因此曾提出“TemperatureOffsetCorrection”(溫度偏差修正)的CPU內核心溫度監測溫度修正方案來糾正此種CPU溫控所帶來的偏差。所謂“溫度偏差修正”就是指當系統采用外部測量法時,必須在測量結果的基礎上增加一個溫度偏差值:即BIOS中顯示的溫度值=實際測試值+溫度偏差值。這個偏差值由主板熱敏電阻、臨界溫度等因素來決定,當系統設定以后它就是一個常量(通過刷新BIOS可以改變這個值)。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小誤差值。但是,問題仍不能得到根本性解決,比如對于突發事件(如風扇脫落)所帶來的溫度急劇提升完全不能及時做出反應。為此我們考慮采用內部溫控技術。

3.2內部溫控技術

針對外部溫度監控技術的不足,CPU廠商在CPU內核里面加入了一個專門用于監測CPU溫度的熱敏二極管,將CPU溫度來引了“內部溫控”時代。在這里整個處理器溫度監控系統可分為外部控制型和內部控制型兩種基本結構。外部控制型監控系統,其實就是主板的溫度監控電路,它有三種基本存在形式∶一種是采用獨立的控制芯片,,這些芯片除了處理溫度信號,同時還能處理電壓和轉速信號;第二種形式是在BIOS芯片中集成了溫度控制功能;第三種形式是南橋芯片中集成溫度控制功能,目前新一代南橋芯片都有溫度監控功能。而內部控制型監控系統則是指CPU內核心中整合的熱敏二極管,這個熱敏二極管的正負兩極作為CPU兩個針腳直接來通過主板CPU插座和主板的溫度監控電路相連。在整個監控過程中,當CPU工作時,熱敏二極管就將感應到的數據變化傳輸給主板的溫控電路,由主板的一個特定邏輯運算電路通過所接收到的數據計算出CPU的內核溫度,如果計算出來的溫度高于預設溫度警戒線時,系統就會自動在瞬間切斷CPU核心電壓,使CPU停止工作并讓系統掛起來,從而可以很好地保護CPU不被燒毀。P2、P3及AthlonXP處理器都是采用了此種技術。這種方法反饋回來的溫度并不是很準確,往往要比CPU核心溫度低5度左右。為防止它的處理器過熱燒毀推出了S2K總線斷開技術:即當處理器內核溫度過高時,系統會發出一個HALT指令(HALT改指令的意思是在沒有要處理的指令和數據時將處理器掛起),當CPU接收到HALT指令時,處理器會轉到相應的等待模式,這種模式只需要消耗較小的功率。

通過在CPU內核整合熱敏二極管來控溫已經是一種能很準確監控CPU核心溫度的方法了,而且配合主板的溫控電路就能即時保護過熱的CPU,使其不至于在風扇突然停轉或意外脫落時CPU被燒掉。但此類內部溫控技術存在一個弊端,那就是在CPU溫度過高時通過直接關閉電腦來達到保護的目的,這樣會導致數據因為未能及時保存而丟失,忽略了數據的價值往往要比一個CPU的價值要高的可能性。而且熱量不穩定可能導致系統不穩定,如果電腦死機或程序進入死循環,就會失去監控作用,也就無法保護微處理器了。

3.3熱量控制電路

為彌補第一代內部溫度監控技術的不足,Intel在Northwood核心P4中引入了第2代內部溫度監控技術—熱量控制電路(ThermalControlCircuit,英特爾又將它命名為熱量監視器(ThermalMonitoring))。P3、AthlonXP的溫控電路的特點是內部僅擁有一個熱敏二極管不同,而Northwood核心P4的熱量控制電路擁有兩套熱敏二極管。其中一套熱敏二極管偵測CPU的溫度值并傳輸給主板上的硬件監控系統,這套裝置像傳統的內部溫控技術一樣通過關閉系統來保護CPU,不過只是在緊急情況才會自動關閉。第二套熱敏二極管放置在CPU內核溫度最高的部位,幾乎觸及ALU單元,并作為熱量控制電路的一個組成部分。在CPU工作中,這兩套熱敏二極管的電阻會因溫度而變化,因此通過它的電流也會隨著CPU的核心溫度而變化,通過與內設參考電流的比較,系統能夠判斷當前電流是否達到了臨界點。如果CPU最熱的地方超過一定值,第二套熱量溫控裝置會發送一個PROCHOT#信號使熱量控制電路系統開始工作,通過減小CPU的負載來降溫,其實這套熱敏二極管起到波動調節作用。Pentium4的熱量控制機制并非是減少時鐘頻率,而是減少其輸出的有效工作頻率。當溫度正常的時候,ALUs(算術邏輯運算器)將會接受到一定的頻率。但當主板檢測到CPU的核心溫度達到一個特定的臨界值時,熱量控制電路就開始發送PROCHOT#信號,將空置的時鐘周期插入到正常的時鐘周期內,發送到CPU的調節信號如圖1所示。

圖1發送到CPU的調節信號

PROCHOT#激活的無效周期會將某些正常時鐘周期省略掉,使得最終發送給CPU邏輯運算單元的信號頻率就會有所降低,從而通過降低CPU的工作效能來達到降溫的目的。隨著溫度的降低,熱量控制電路將會開始減少空時鐘周期的數量以使CPU返回它原來的工作模式。只要CPU核心溫度比臨界值低1度時,熱量監視器就會停止發送過熱信號。熱量控制單元就會停止產生空的時鐘周期,CPU的性能也就恢復到正常值,過熱保護系統被激活只需十幾億分之一秒,我們還可以在Pentium4主板的BIOS中選擇超警戒溫度來進行控制。當處理器的任務周期(dutycycle)占全部周期的比例越大說明處理器的工作效率越高,其可以調節的比例在12.5%到87.5%之間,選擇的數值越小,則任務周期的比例越小,效率降幅反而越大,我們還可以利用PROCHOT#引腳功能保護主板的其它元件。當供電模塊的溫度超出警戒溫度時,監控電路輸出低電平到PROCHOT#,從而激活TCC,通過降低微處理器功耗來達到保護供電模塊及主板其它元件的目的。

4抑制CPU溫升的措施

4.1風冷散熱系統

風冷散熱系統由散熱片和風扇構成,判斷散熱片的好壞的重要依據是表面積的大小,采用眾多的鰭片來提高散熱效果。散熱片的內部和邊緣需要設置合理的導風通道,散熱片的切割面要磨光,以使其能與CPU表面完全結合。滾珠軸承的壽命、噪音、發熱量遠較含油軸承好。工作電壓為12v,耗電量在十瓦之內。不少人認為風扇轉速越高,那么在同一時間內,從CPU上帶走的熱量就越多,這樣CPU就越容易冷卻,事實并不是如此。如果風扇的轉速超過其標準值,那么風扇在長時間超負荷情況下運行時,從CPU上帶走的熱量就比在高速轉動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小,這樣時間運行得越長,熱量差也就越大,高速運轉的風扇不但不能起到良好的冷卻效果,反而使CPU溫度大幅提升;況且,散熱風扇的轉速越高,可能在運轉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就越大,嚴重的話可能讓風扇或者CPU報廢;另外,要想讓風扇高速運轉,還必須有較大的功率來提供動力源,而高動力源是從主板和電源中的高功率中獲得的,主板和電源在超負荷功率下就會經常引起系統的不穩定。所以,風扇轉速越高冷卻效果越好的說法是不成立的。從理論上分析,風扇功率越大散熱效果應該越好,但這樣的理論成立是在一定的前提之下的,也就是說在風扇的運行功率不超過額定運行功率的條件下,功率越大的風扇通常它的風力也越強勁,散熱的效果也越好。而風扇的功率與風扇的轉速又是直接聯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說風扇的轉速越高,風扇也就越強勁有力。不能片面地強調高功率,這需要同計算機本身的功率相匹配,如果功率過大,不但不能起到很好的冷卻效果,反而可能會加重計算機的工作負荷,從而會產生惡循環,最終縮短了CPU風扇的壽命。因此,用戶在選擇CPU風扇時,不能錯誤認為風扇功率大其散熱效果肯定會好,而應該根據夠用原則來選擇與自己電腦相匹配的風扇。并且在選擇好風扇之后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機箱,從而更好地降低CPU的溫度。

4.2半導體散熱系統

半導體制冷器由許多N型和P型半導體材料排列組成,N、P之間是銅、鋁等金屬材料,外面是絕緣和導熱良好的陶瓷片。通電后,電子由負極出發,經P型半導體吸收熱量,至N型半導體放出熱量。冷端接到CPU,熱端接到散熱片,由風扇將熱量排出。這種散熱系統消耗功率為10w至50w,增加了微機電源負擔,本身產生大量熱,容易造成半導體散熱片的高溫燒毀,低溫一面容易產生露。

4.3液氮散熱系統

液氮散熱系統的工作原理是將主板、CPU等部件密封于一個空間里并抽成真空,CPU被內部充滿液態氮的玻璃容器密封。進行類似水冷的循環散熱。,它的特點是冷卻能力強,但制造工藝復雜,容易結霜產生露水。

4.4軟件降溫

軟件降溫利用了CPU“空閑掛起”指令進行工作,從而實現了CPU的降溫及功耗的降低。“空閑掛起”就是指在一段時間內沒有接收到指令,CPU自動進入低耗能的休眠狀態,降溫軟件縮短了CPU進入休眠狀態的等候時間,從而減少了熱量的產生。降溫軟件占用約1%至3%的系統資源,使CPU下降3至10℃。但是當CPU進行實時多任務的工作時,CPU能夠得到“空閑掛起”的機會不大,這種情況下,軟件降溫的作用便失去了。

5結論

本文從CPU升溫的因素說起,接著詳細地介紹了當前幾種主要的CPU溫控技術,并分析每種溫控技術的優缺點,接著介紹了當前的幾種主要的CPU降溫措施。

參考文獻

[1]C.M.Krishna,Yann-HangLee.Voltage-Clock-ScalingAdaptiveSchedulingTechniquesforLowPowerinHardReal-TimeSystems.IEEETRANSACTIONSONCOMPUTERS,VOL.52,NO.12,DECEMBER2003

[2]Jung-HiMin,HojungChaandVasonP.Srim.AnEfficientPowerManagementMechanismforWiFi-basedHandheldSystems.WirelessCommunications,NetworkingandMobileComputing,2006.WiCOM2006.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

[3]BishopBrockandKarthickRajamani.DynamicPowerManagementforEmbeddedSystems.SOCConference,2003.Proceedings.IEEEInternational[Systems-on-Chip]

篇2

兔舍溫度過低會影響兔的生長發育、育肥效果、繁殖性能、毛皮質量和飼料利用率。適宜的室溫應為10~25℃之間,低于5℃兔會感到不適,從而影響生長發育和各項生產性能。而北方地區冬季氣溫低,晝夜溫差大,最低氣溫可達零下30℃左右,要搞好冬季養兔,防寒保溫工作十分重要。兔舍要安裝雙層門、窗,夜間掛上門簾、窗簾,防止寒風侵入,減少熱量散失。舍內還要安裝暖氣,以保證室內溫度相對穩定,避免溫度忽高忽低引起兔的感冒。適當增加飼養密度,也可以有效提高兔舍溫度。仔兔對溫度要求較高,產箱中的墊草要柔軟、干燥、保溫性強,產箱應放在距離暖氣較近的籠位,立體養殖時上層籠位溫度較高,仔、幼兔盡量放在上層位置。哺乳后期和剛斷乳的仔、幼兔盡量晚些撤出產箱,以保證仔、幼兔的取暖需要。

2注意兔舍環境

冬季為了保溫,減少熱量損失,兔舍封閉性增加,通風不暢,廢氣和有害氣體增多,導致室內空氣質量下降,濕度增大,容易孳生細菌和寄生蟲,發生各種疾病。因此,要及時清理糞尿,并進行適當的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室內適宜濕度以60%~65%為最佳,并盡量保持恒定。據測定,飼養在通風良好兔舍內的育肥兔其生長速度比在通風不好的兔舍內要提高40%~50%。

3保證室內適度光照

適宜的光照有助于兔的新陳代謝,增進食欲,促進鈣、磷吸收。光照還具有殺菌,保持兔舍干燥,有助于預防疾病等作用。面積大的窗戶采光效果好,大量的自然光照可以提高室溫,節省能源。一般兔舍門窗的采光面積應占室內地面的15%左右,陽光入射角以不低于25~30度為宜。繁殖母兔對光照時間有嚴格要求,每天需要光照14~16小時,這樣可獲得很好的繁殖效果,北方冬天日照時間每天不足8小時,需要采用人工光照進行補充。適宜光照強度和時間可明顯提高母兔的受胎率仔兔的成活率。室內光照強度以每平方米4瓦為宜。每只成年母兔的斷奶仔兔數接受人工光照的要比只有自然光照的高8%~10%。

4抓好冬季繁殖工作

兔的繁殖無明顯季節性,但因不同季節的溫度、光照、營養不同,對母兔的受胎率和仔兔成活率均有一定影響。冬季如有豐富的飼料,種兔營養好,又有良好的保溫設施,仍可獲得較好的繁殖效果。因此,要加強對母兔的飼養管理,保持良好的室內環境,增加光照,把母兔放在光線好的籠位。日糧中青綠飼料供給要充足,同時能量飼料要增加25%~30%。產后母兔切忌進行血配,這樣既可以保證母兔的體質,又可延長仔兔的哺乳時間,保證仔兔的成活率,減少疾病發生。

5保證日糧合理搭配

青綠飼料適口性好,易消化,其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鈣磷等堿性元素和各種酶、激素類物質,對兔的生長和繁殖等均有促進作用。北方地區每年的10月中旬到次年5月中旬為枯草期,青綠飼料缺乏,但大量蘿卜、胡蘿卜、白菜等飼料可以彌補冬季青飼料的不足。每年10月份是冬貯季節,這幾種飼料每千克價格在0.16~0.20元之間,日糧中適當添加飼料,可提高受胎率,增加泌乳量,促進兔的生長和繁殖。冬季寒冷,能量消耗大,日糧中應適當增加能量飼料比例,不論大小兔,每天供給日糧的數量應比其他季節增加25%~30%,并增加能量飼料較高的精飼料25%左右。在日糧中添加質量上成的青干草,可以提高日糧品質,保證營養供給。

篇3

由于WCDMA和CDMA2000這兩種技術都是將CDMA技術用于蜂窩系統,許多的思想都是源于CDMA系統,因此WCDMA和CDMA2000有許多相試之處:從雙工方式上看,WCDMA和CDMA2000屬于FDD模式。WCDMA和CDMA2000都滿足IMT-2000提出的技術要求,支持高速多媒體業務、分組數據和IP接入等。但它們在技術實現、規范標準化、網絡演進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

WCDMA和CDMA2000各有優勢和缺點。WCDMA技術較成熟,能同廣泛使用的GSM系統兼容;相比第二代通信系統能提供更加靈活的服務;而且WCDMA能靈活處理不同速率的業務。其缺點是只能共用現有GSM系統的核心網部分,無線側設備可以共用的很少。

CDMA2000的優勢是可以和窄帶CDMA的基站設備很好地兼容,能夠從窄帶CDMA系統平滑升級,只需增加新的信道單元,升級成本較低,核心網和大部分的無線設備都可用。容量也比IS-95A增加了兩倍,手機待機時間也增加了兩倍。缺點是CDMA2000系統無法和GSM系統兼容。

1.WCDMA與CDMA2000的物理層技術比較

WCDMA和CDMA2000物理層技術細節上有相似也有差異,由于考慮出發點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技術特點。WCDMA技術規范充分考慮了與第二代GSM移動通信系統的互操作性和對GSM核心網的兼容性;CDMA2000的開發策略是對以IS-95標準為藍本的窄帶CDMA的平滑升級。

(1)這兩個標準的物理層技術相似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①內環均采用快速功率控制。CDMA系統是干擾受限系統,因此為了提高系統容量,應盡可能的降低系統的干擾。功率控制技術可以減少一系列的干擾,這意味著同一小區內可容納更多的用戶數,即小區的容量增加。因此CDMA系統中引入功率控制技術是非常必要的。

②系統都支持開環發射分集,信道編碼采用卷積碼和Turbo碼。

③系統均采用軟切換技術。所謂軟切換是指移動臺需要切換時,先與新的基站連通再與原基站切斷聯系,而不是先切斷與原基站的聯系再與新的基站連通。軟切換只能在同一頻率的信道間進行,因此模擬系統、TDMA系統不具有這種功能。軟切換可以有效地提高切換的可靠性,大大減少切換造成的掉話。

④WCDMA工作頻段:1900~2025MHz頻段分配給FDD上行鏈路使用,2110~2170MHz頻段分配給FDD下行鏈路使用,2110~2170MHz頻段分配給TDD雙工方式使用。其中WCDMA和CDMA2000利用1900~2025MHz頻段(上行),2110~2170MHz(下行)。

(2)兩個標準的物理層技術差異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①擴頻碼片速率和射頻帶寬。WCDMA根據ITU關于5MHz信道基本帶寬的劃分規則,將基本碼片速率定為3.84Mcps。WCDMA使用帶寬和碼片速率是CDMA2000-1X的3倍以上,能提供更大的多路徑分集、更高的中繼增益和更小的信號開銷。CDMA2000分兩個方案,即CDMA2000-1X和CDMA2000-3X兩個階段。CDMA2000系統可支持話音、分組數據等業務,并且可實現QoS的協商。室內最高數據速率達2Mbit/s,步行環境384kb/s,車載環境144kb/s。CDMA2000在前向和反向CDMA信道在單載波上采用碼片速率1.2288Mcps的直接序列擴頻,射頻帶寬為1.25MHz。

②支持不同的核心網標準。WCDMA要求實現與GSM網絡的兼容,所以它把GSMMAP協議作為上層核心網絡議;CDMA2000要求兼容窄帶CDMA,因此它把ANSI-41作為自己的核心網絡協議。

③WCDMA進行功率控制的速度是CDMA2000的2倍,能保證更好的信號質量,并支持多用戶。

④為了使支持基于GSM的GPRS業務而部署的所有業務也支持WCDMA業務,為了完善新的數據話音網絡,CDMA2000-1x需要添加額外的網元或進行功能升級。

2.WCDMA與CDMA2000網絡接口的比較

3G標準的基本目標是能在車載、步行和靜止各種不同環境下為多個用戶分別提供最高為144kbit/s、384kbit/s和2048kbit/s的無線接入數據速率。為多個用戶提供可變的無線接入數率是3G標準的核心要求。CDMA2000可分別用于900MHZ和2GHZ兩個頻段CDMA2000的碼片速率與IS-95相同,兩系統可以兼容。WCDMA的碼片速率為3.84Mcps,顯然WCDMA系統中低速率用戶或語音用戶的移動臺成本會大幅上升,在CDMA2000系統中則不會如此。

WCDMA的接口標準規范、制定嚴謹、組織嚴密,而CDMA2000的接口標準嚴謹性有待加強。IS-95廠家設備難以互通,給運營商設備選型帶來了較大問題;3G許諾的高速無線數據服務必須可以和話音一樣實現無縫的漫游,這是至關重要的。多媒體信息要漫游、視頻通話也要漫游,沒有這些基本要素,3G就不能稱其為3G。漫游涉及到的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重要的是商業利益。在這方面WCDMA顯然更勝一籌,它支持全球漫游,全球移動用戶均有唯一標識,而CDMA2000尚不能很好做到這一點。

3.WCDMA和CDMA2000網絡演進的比較

(1)WCDMA的網絡演進技術

現有的GSM系統利用單一時隙可提供9.6kbit/s的數據服務。如果復用多個時隙就能升級為HSCSD(高速電路交換數據)方式;此后出現了GPRS(通用分組無線業務),首次在核心網中引入了分組交換的方式,可提供144kbit/s的數據速率。接著繼續升級采用8PSK調制,這樣傳輸速率可以上升至384kbit/s這就是EDGE;WCDMA的數據傳輸速率將高達2M/s。

(2)CDMA2000網絡演進技術

主要的CDMA2000運營商將來自現在的窄帶CDMA運營商。窄帶CDMA向CDMA2000過渡的方式為IS-95AIS95BIS-95CIMT2000。IS-95A的數據傳輸速率為14.4kbit/s,為了提供更高的速率,1999年部分廠商開始采用IS-95B標準,理論上支持115.2kbit/s的速率。IS-95C進一步使容量加倍,最后升級為CDMA2000。

窄帶CDMA系統向CDMA2000系統的演進分為空中接口、網絡接口及核心網絡演進等方面。

①目前窄帶CDMA系統的空中接口是基于IS295A,其支持的數據速率為14.4kbit/s,由IS295A升級到IS295B,可支持64kbit/s。

②窄帶CDMA網絡接口的演進主要指窄帶CDMA系統A接口的升級和演進。對于窄帶CDMA系統,以前其A接口不是規范接口(即不是開放接口),窄帶CDMA和GSM的A接口的規范相比較,GSM是先有A接口標準,然后廠家依據標準開發;窄帶CDMA是廠家各自開發,然后廣泛宣傳,最后憑借自身影響修改標準。

③窄帶CDMA的核心網在美國經過多年發展后,從IS241A到IS241B到IS241C,我國CDMA試驗網和紅皮書以IS241C為基礎,IS241D規范在1999年底,目前IS241E規范還未正式。

二、WCDMA和CDMA2000在我國的前景

對3G標準的選擇不僅要看其技術原理及成熟程度,還要結合本國國情、市場運作狀況等因素進行考慮。按目前的進展來看,兩種標準最后不能融合成一種,但可以共存。

在我國,GSMMAP網絡已形成巨大的規模,歐洲標準的WCDMA在網絡上充分考慮到與第二代的GSM的兼容性,在技術上也考慮了與GSM的雙模切換兼容,向WCDMA體制的第三代系統演進,從一開始就解決了全網覆蓋的問題。而且CDMA2000采用GPS系統,對GPS依賴較大;在小區站點同步方面,CDMA2000基站通過GPS實現同步,將造成室內和城市小區部署的困難,而WCDMA設計可以使用異步基站,運營者獨立性強;對于電信設備制造行業,我國在GSM蜂窩移動通信方面發展成熟,而窄帶CDMA系統尚未形成規模和產業。

WCDMA采用全新的CDMA多址技術,并且使用新的頻段及話音編碼技術等。因此GSM網絡雖然可采用一些臨時的替代方案提供中等速率的數據服務,卻不能提供一種相對平滑的路徑以過渡到WCDMA。而CDMA2000的設計是以IS-95系統的豐富經驗為依據的,因此窄帶CDMA向CDMA2000的演進無論從無線還是網絡部分都更為平滑。在基站方面只需更新信道板,并將系統軟件升級,即可將IS-95基站升級為CDMA2000基站。

由此可見,WCDMA和CDMA2000還將長時間在我國共存,鹿死誰手?尚未分曉。

參考文獻:

[1]TeroOjanpera,RamjeePrasad.朱旭紅譯.寬帶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楊大成.CDMA2000-1X移動通信系統.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3]羅凌,焦元媛,陸冰.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與業務.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

篇4

視頻通信實質上是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與現代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通過多媒體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的支持,為不同地域的人們提供了類似與面對面的交流方式,為身處異地的人們提供了一個相互討論問題并可協同工作的環境,它集計算機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以及電視的真實性為一體,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二、視頻通信的組成

(一)組成

一個視頻通信系統包括節點機和通信網絡兩部分。典型的會議節點機主要由音/視頻獲取設備、回放設備、媒體編解碼器、通信接口卡和會議功能模塊構成。網絡部分主要指支持實時多點傳輸的網關和信道。完整的視頻會議系統的邏輯結構模型由六大模塊構成:(1)人際交互模塊,即視頻會議系統的人機界面。(2)會議文檔部件,包括會議文檔的自動生成、管理和查詢等功能模塊以及與數據庫的接口模塊。(3)媒體處理部件,包括音、視頻信息的獲取、編碼、回放等處理模塊。(4)共享空間部件,包括共享空間管理模塊、電子白板及應用過程共享功能模塊。(5)會議管理部件,包括會議的發起、與會人員的管理(加入/退出)、會話建立以及會議結束等處理模塊。

(二)軟硬件與網絡條件

要進行網絡視頻通信,需要一定的軟件和硬件設備作為支撐。

1.所需硬件環境。

要使用網絡視頻會議,除了要有一臺較高性能的多媒體計算機或顯示屏外,還需要配備攝像頭、麥克風、音箱或耳機等外部設備,其中最主要的設備為攝像頭,它是用來進行視頻獲取的一個重要硬件,攝像頭分為模擬攝像頭和數字攝像頭兩大類,前者捕獲的為模擬視頻信號,需要將其輸入到視頻捕捉設備進行數字化后方可轉換到計算機中使用。而數字攝像頭可以直接捕捉影像,然后通過串、并口或者USB接口傳到計算機里。

2.所需軟件環境。

(1)操作系統軟件:目前絕大多數的網絡視頻會議軟件都支持Windows98/Me/2000/XP/2003系統,另外也可有一些視頻會議軟件支持在Linux等非Windows系統中運行。

(2)網絡視頻軟件:要進行網絡視頻會議,必須借助于網絡視頻會議軟件。網絡視頻會議軟件支持點到多點的視頻會議應用,即可以在用戶之間,也可以實現多個用戶進行聯機視頻會議。

(3)其他軟件:音頻連接模塊、網絡交換機、多媒體加速軟件、多媒體編碼/解碼軟件等。

3.承載網絡。

要在網絡視頻通信系統中使用視頻,用戶必須具有可供視頻流暢傳輸的網絡鏈路,也就是說用戶必須具有足夠帶寬的局域網環境和寬帶接入Internet的網絡環境。

三、視頻通信系統的實現

NetMeeting作為一款免費網絡電話與協作辦公工具,它除了支持視頻、音頻的實時交流外,還提供了文檔與應用程序共享、電子白板和遠程桌面共享等多種功能,是一款用于網絡視頻通信的優秀軟件,使用它我們可以輕松的進行網上視頻通信。

(一)安裝視頻軟件

首先,檢查需要進行視頻通信的系統中是否安裝了視頻軟件,如果沒有安裝,可以通過填加組件的形式進行安裝。

(二)連接信息設置

確認NetMeeting已經安裝在系統后,單擊“開始”>“程序”>“附件”>“通信”>“NetMeeting”命令,啟動程序。首次運行NetMeeting,軟件會出現一個向導,要求用戶信息進行簡單的設置,單擊“下一步”按鈕,輸入個人信息。接下來,向導要求用戶設置網絡連接方式,可以根據具體的網絡連接情況選擇ADSL、局域網等。單擊“下一步”按鈕跳過NetMeeting服務器設置,此時向導會要求對計算機聲卡和麥克風進行測試。單擊“下一步”按鈕完成向導之后,即可進入NetMeeting主界面。

(三)開始視頻通信

1.新建視頻通信。單擊“呼叫”“主持會議”命令新建一個視頻會議,在彈出的“主持會議”對話框中設置會議名稱(不能使用中文名)和密碼,然后,將“會議工具”中的“共享”、“聊天”、“白板”、“文件傳送”四個復選框全選上,單擊“確定”按鈕。

2.呼叫主機。建立會議后,與會的計算機即可呼叫主持會議的主機,方法是單擊“呼叫”“新呼叫”命令,或單擊NetMeeting面板中的“呼叫”按鈕,打開發出“呼叫”的對話框,輸入IP地址,并單擊“呼叫”按鈕即可對主機進行呼叫。

3.接入驗證。此時,被呼叫方的計算機中會出現是否應接呼叫的對話框,單擊“接受”按鈕。然后,撥入方計算機即可登錄會議,如果在“主持會議”對話框中設置了會議密碼,此時還會彈出一個對話框要求用戶提交驗證密碼。

4.進行視頻通信。各個不同地方的參與視頻通信的人員,只需要單擊主界面中的“開始視頻”按鈕,即可發送視頻流。將發言請求發送到中心站的服務器上,由主會場主持人來確定允許還是否定發言請求,一旦確定可以發言,即可實現通話。

(四)其他功能

NetMeeting界面下方有四個按鈕,分別對應了“共享”、“聊天”、“白板”和“文件傳送”四項主要功能(這四項功能需要在會議屬性中啟用,否則在非會議中處于不可用狀態):

1.“共享”功能。通過共享功能可以便于同其他會議參加者在獲得授權后控制本地主機上的應用軟件進行演示與操作。

2.“聊天”功能。單擊“聊天”按鈕,NetMeeting會彈出一個聊天對話框,可以對所有或某一與會者發送聊天信息。

3.電子白板。系統提供多塊白板,與會人員都可通過白板進行繪制矢量圖,可以進行文字輸入、粘貼圖片等。在主控模式,主持可以禁止其他人使用白板。

4.傳送文件?!皞魉臀募惫δ苡脕碓谂c會者之間傳送與接收文件。使用方法比較簡單,只需單擊“文件傳送”按鈕并選擇需要傳送的文件即可。

四、結束語

隨著網絡的發展和視頻通信技術的進一步完善,視頻通信技術將越來越多地被人們利用到工作及生活中,甚至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人們根據自身對網絡質量需求的不同,自由選擇傳輸方式及終端設備,更多的行業、企業、個人都將享受到視頻通信所帶來的便利。

參考文獻:

[1]陳亮,引爆視頻會議[J].互聯網周刊,2008,(Z1):51.

[2]劉偉,淺析衛星視頻會議系統[J].數字通信世界,2008,(03):58-60.

篇5

論文摘要從園地土肥水管理、樹體管理兩方面介紹石榴采后管理技術,以供石榴種植戶參考。

石榴在10月份采果后至越冬前(11月中旬),是樹體營養由采前向果實輸送而轉向積累時期。一般在9月份,石榴處于第1次花芽分化結束,第2次花芽開始分化并逐步達到分化高峰期。通常來說,第1~2花芽分化高峰期間所分化的花芽,在翌年則為第1~2茬花,占產量的比例很大,達80%以上。同時,石榴樹樹勢的強弱,與其對冬季低溫的抗性有很大的關系。生產實踐證明:石榴采摘后的技術管理好壞和樹勢恢復的優劣,對石榴樹的安全越冬和翌年的產量影響很大。石榴采后管理主要包括園地土肥水管理、樹體管理等內容;其中樹體管理又包括樹體的修剪、病蟲害的防治等內容。

1園地土肥水管理

1.1果園深翻

深翻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肥力及土壤孔隙度,為根系的生長、擴展及養分吸收創造良好的理化條件;同時還能將部分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蟲翻出凍死。果園深翻可結合施基肥進行,對新建果園實行擴穴深翻;對成年果園根據立地條件進行隔行、隔年輪換進行,深翻深度為40~60cm。

1.2采果后及時追肥

采果后,石榴樹處于“休養生息”的樹勢恢復期,及時追施化肥,對于補充樹體營養、恢復樹勢將起到重要的作用。追肥多以環狀、放射狀、條狀等方法施入。追肥的目的是為了速效,因此通常采用尿素、三元復合肥、硫酸鉀復合肥等速效性化肥。施肥量應根據樹齡的大小、當年產量而定,壯年樹、當年產量大的樹,一般每株施尿素0.2~0.5kg,三元復合肥或硫酸鉀復合肥以每株1.0kg左右為宜。追肥的時間一般在9月底至10月上旬進行。

1.3葉面施肥

采果后,為了盡快恢復樹勢,結合采后的追肥,及時對石榴樹進行葉面噴肥。石榴葉面噴肥的肥料一般為尿素(0.3%~0.5%)、磷酸二氫鉀(0.2%~0.4%)、硫酸鉀(0.3%~0.5%)、硫酸銨(0.3%~0.4%)、硫酸鋅(0.4%~0.5%)等。為了增加和補充樹體的營養,在葉面噴肥時可加入0.2%~0.3%的蔗糖。

1.4早施基肥

早施基肥,可使肥料早分解、早吸收、早利用及早恢復樹勢,以便提高樹體抵御冬季的寒害和各種不良環境對樹體的傷害。施肥時間在10月中下旬,施基肥時應當結合果園深翻;施肥的種類以充分腐熟的豬糞、羊糞、雞糞、廄肥、人糞尿等農家肥、有機肥為主;使用量可根據樹齡大小和產量水平而定,每株50~100kg不等;施用方法同追肥,施肥部位應當與追肥施肥部位錯開。一般而言,早施基肥時可在樹冠垂直投影的樹盤外緣開溝施肥。

果園內如有雜草、秸稈類可先將其壓進施肥溝的下部,上部壓以肥料,爾后埋土封溝。若是10月中下旬氣溫較高,可以邊挖溝,邊剪根(將施肥溝內露出的根,均用修枝剪剪斷),邊施肥,邊回填,以免晾根時間過長。

1.5肥后澆水

在追施化肥和溝施基肥后要及時澆水,以解除秋旱、沉實土壤,促使肥料分解、吸收,進而達到盡快恢復樹勢和充實花芽分化之目的。在干旱、無灌溉條件地區,可在雨后趁墑追施化肥。

1.6松土保墑

澆水后要及時進行中耕松土保墑,保持水分,防止土壤板結,特別是鹽堿地區,澆水后松土保墑,可以防止土壤反堿的作用。

2樹體的管理

2.1摘凈殘果

將樹上殘留的達不到商品果要求的殘、次果和沒有商品價值的裂果、病果和蟲果、僵果等全部摘除,以便于節約樹體營養,同時防止其作為傳播石榴?。ü ⒏筛〉龋?、蟲(桃蛀螟、桃小食心蟲、龜蠟蚧、康氏粉蚧、石榴絨蚧等)害的自然載體。一般而言,上述的病、蟲、殘、次、裂、僵果應在9月底,最晚不超過10月上旬全部摘除,并在果園外深埋處理掉。

2.2清除雜草

雜草傳播病害、滋生害蟲,同時雜草叢生時由于與石榴爭奪養分而影響石榴產量。因此,應當在雜草不超過20cm時,就予以鏟除,結合挖溝深施基肥,與肥料一起埋入地下。

2.3適度修剪

此時適度修剪,不僅有利于恢復樹勢,而且還有利于養分的積累,進而充實花芽,促使花芽的形成,為安全越冬和翌年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石榴樹的萌芽、成枝力均較強,在修剪方法上應多疏少截;時間上應以冬剪為主、夏剪為輔,同時貫徹修剪三大原則:上稀下密、外稀內密、大枝稀小枝密。

通常,對于初果期的樹,以培養樹形骨架為目的,促使樹冠擴大,采取輕剪長放,多用撐、拉、吊等方法,多留枝條,緩和樹勢,促進花芽分化,從而達到整形、結果兩不誤,并多培養斜生、下垂狀態的各類枝組。對著生于樹冠外冠的長枝進行短截回縮和剪除樹體基部萌蘗枝,培養中型結果枝組。對于盛果期樹,主要調整樹體營養與生殖生長的平衡。應運用多種修剪技術控制樹冠擴大外移,改善內膛光照,合理負載,杜絕“大小年”。

(1)疏枝。即疏去背上的直立枝、大剪口的萌條枝、過密的營養枝、上下臨近的重疊枝、水平相鄰的平行枝、已感染病害的帶病枝、被蟲蛀空的“空心枝”、過于擁擠的結果枝等。

(2)短截。短截已結過果的果臺枝及被莖窗蛾、蚱蟬、豹紋木蠹蛾危害的蟲害枝。

(3)回縮。要回縮因結果壓彎的下垂枝、生長勢不強的衰弱枝和尖削度較小的“兩頭停”枝。

總的來說就是:以輕為主,輕重結合,保持樹冠原有結構;疏除或短截直立枝和競爭枝,減少樹冠上部和枝數量,讓陽光透進內膛;對過密、干枯、病蟲枝全部剪除,集中營養,改善光照。

2.4病蟲害防治

此期主要防治對象為桃蛀螟、桃小食心蟲、莖窗蛾、刺蛾、中華金帶蛾、金毛蟲等蟲害及干腐病、果腐病、褐斑病等病害。防治方法為結合修剪,采取以下措施。

(1)刮老皮。八年生以上的成齡樹,隨著樹齡的增加、樹皮的更新和干腐病等病菌的侵染,使樹干的老皮逐漸增多而出現翹裂現象。為了防止干腐病等病菌的再侵染,在石榴采摘后,及時刮除老皮,并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倍液,也可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00倍液,涂刷刮老皮后的樹干,對樹干有保護和防治病害的作用。同時,將刮掉的老皮火燒或深埋處理。

(2)樹體噴藥。石榴采摘后的9月下旬及10月,防治蚜蟲可用25%的吡蟲啉2000倍液或1%阿維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或5%氟氯氰菊酯(百樹得)2000倍液液進行葉面噴霧;防治棗龜蠟蚧、榴絨粉蚧可用25%的甲氰菊酯(滅掃利)乳油2000~3000倍液進行防治;若防治蚜蟲與棗龜蠟蚧和榴絨粉蚧,可用25%的吡蟲啉2000倍液+20%氰戊菊酯(速滅殺?。?000倍液混合液進行防治;若蚜蟲、棗龜蠟蚧、榴絨粉蚧、石榴巾夜蛾、中華金帶蛾一起防治,可用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滅幼脲、20%甲氰菊酯乳油與水,按(0.4∶0.3∶0.3)∶2000的比例,進行樹體噴殺防治。在后期應盡量減少有毒農藥的使用量。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無管爆破施工技術

引言:本文根據石匠施工經驗,對無管爆破的施工流程進行施工實驗,初步論證其定向、造孔、裝藥、封孔的過程和方法。

1概述

1.1起源

在川北的農村,修房造屋通常使用石板作房屋正面的主要裝飾材料。十余年前,聰明的石匠在開采條石、石板的過程中,發明了這種技術,經過多年的施工改進,這種技術在工程施工中也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

1.2特點

無管爆破是一種不采用雷管起爆的弱控制爆破,利用火藥或硝銨炸藥按設定方向爆開爆破對象。爆破具有可控性好、成型精度高、基本不產生飛石、對周圍建筑物無影響的特點。

特別是開采石料板材,開采面平整光滑、線形平直。

其與有管爆破相比較,主要是開采的石材面在炮孔處不容易大塊掉碴,更容

易控制成型精度,在爆破時基本不產生飛石,安全性好。

1.3適用范圍

無管爆破實際上是利用特殊起爆藥包引燃黑火藥或硝銨炸藥,產生強氣流撕裂爆破對象。所以要求爆破對象整體性好,沒有一點漏氣縫隙;巖石越脆硬爆破效果越好。

目前施工主要是應用于爆破體積小、建筑物密集處的施工,如開采石板材、條石、撤除建筑物附近的孤石等;也可用于混凝土工程。

目前施工的炮孔深度最大在4m左右,更大深度的施工尚須進一步試驗論證。

2爆破器材

2.1黑火藥

黑火藥是由硝酸鉀、硫磺、木炭組成的混合物,其配合比例為0.75:0.10:0.15,其化學反應原理是:2KNO3+3C+SN2+3CO2+K2S。它對沖擊和摩擦的敏感性高,易溶于水,受潮后即不能使用。

黑火藥是一種緩性炸藥,其猛度小,是最好的無管爆破材料。

2.2炸藥

使用2號巖石硝銨炸藥或2號露天硝銨炸藥。其性能參數見下表;

炸藥性能表

炸藥品種

2號巖石硝銨炸藥

2號露天硝銨炸藥

水分(不大于1%)

0.3

0.5

密度(g/cm³)

0.9~1.0

0.85~1.10

猛度(不小于mm)

12

8

爆力(不小于mL)

320

250

殉爆

(cm)

浸水前不小于

5

3

浸水后不小于

爆速(m/s)

3600

3525

2.3起爆器材

起爆藥包僅采用導火索制作而成,不用其它材料,導火索的技術指標見下表;

導火索技術指標

組成

導火索由索殼和藥芯構成,索殼一般由棉線、紙條、瀝青繞成

外徑

5.2~5.8mm,藥芯直徑不小于2.2mm

燃速

100~125s/m

延米燃燒時間差

同批每米燃燒時間差不大于15s

噴火長度

不小于50mm

浸水

在1m深水中,浸泡4h后燃速與燃燒性能不變

3施工工藝流程

無管爆破的施工流程是:

3.1定向

在造孔前先根據爆破目的確定爆破方向,爆破方向不受爆破對象紋理制約。按確定的爆破方向刻劃方向線,也就是預先設定的爆破分裂線。如僅是為破碎爆破對象,則不需定向。

3.2造孔

3.2.1造孔機械及器具

造孔可采用潛孔鉆、YT28手風鉆和石工用的手錘鉆子;設定方向采用扁鉆開口,扁鉆頭部寬度比孔徑寬5~6mm,兩側厚度為2mm~3mm

3.2.2孔深及孔徑確定

炮孔孔深根據爆破對象確定,一般單孔孔深為石料在炮孔軸線方向上的高度或長度的0.7~0.8倍,目前應用的炮孔最大深度在4m左右。多孔布置其爆破孔孔深與單孔孔深一樣確定,隔離孔要穿透爆破對象。

根據施工的目標物大小、硬度及使用黑火藥或硝銨炸藥的不同,造孔孔徑采用30~100mm不等,石頭面積大、硬度小、使用黑火藥,則孔徑采用較大值。

3.2.3炮孔布置

炮孔布置是根據爆破對象的大小和設計開口方向確定。不管單孔或多孔,有方向要求的,其炮孔均要布置于爆破方向線上,并且定向開口也位于方向線上。有方向要求的炮孔,其最小抵抗線要大于爆破方向上的長度,最好在3m范圍內。

單孔布置:炮孔布置在設計方向線的中點,并且炮孔要位于設計開裂面上,單孔布置又有單孔單向和單孔雙向,分別見下圖01、圖02所示。

圖01單孔單向布置示意圖

圖02單孔雙向布置示意圖

多孔布置:爆破對象較大時,爆破方向線長度大于6.0m以上時,采用多孔布置爆破,先把其分解為兩部分后再進一步分解。其布置見圖03,圖中隔離孔要穿透爆破對象。

圖03多孔布置示意圖

3.3制作起爆藥包

由于起爆藥包是用導火索制作而成,其防潮能力低,并且不方便保存;所以起爆藥包都是在現場加工。

取一段導火索,其長度L=孔深H+30~40cm。兩端固定并在一端褪20cm左右的棉紗和瀝青紙條,注意在褪的過程中不能松動藥芯、不要損壞瀝青紙條、不要扯斷棉線。

兩手捏藥芯的兩端,按藥芯繞線方向擰轉至其快打結止,回折纏繞打結,并用力拉緊;用褪開的瀝青紙包裹藥芯結,再用棉線捆綁結實。并用工具輕輕把導火索擊扁,以便封孔時不破壞導火索。

多孔爆破要保證其爆破按順序從一側到另一側,起爆藥包在制作時,外露長度根據燃速依次增加。

3.4裝藥

3.4.1裝藥量

在實際施工中,爆破孔采用集中裝藥;其裝藥量根據爆破對象的硬度、大小及使用硝銨炸藥或黑火藥確定,以重量計。一般石頭越硬、越小,使用的藥量越少,使用硝銨炸藥的量小于使用黑火藥的量。由于硝銨炸藥的威力遠大于黑火藥,對于很軟的巖石及俗稱“沙包石”的巖石,只能使用黑火藥,而不能采用硝銨炸藥,否則爆破后的成品不能成型。

使用硝銨炸藥一般裝藥量為(80~120g/m)×H(m)×孔徑(mm)/25mm,使用黑火藥則用量為硝銨炸藥用量的2~4倍(按重量計)。

3.4.2裝藥方法

炮孔清理完成無積水后,先裝30%的用藥量,用硬質光潔的小木棍輕輕搗筑兩下;再放入起爆藥包,讓導火索垂直貼在孔壁上(但不能貼在開口槽內);最后把剩余的炸藥裝進孔內,用硬質光潔的小木棍稍用力搗筑幾下。

裝藥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

圖4多孔布置裝藥結構示意圖

3.5堵塞封孔

裝藥完成后,用干燥細米石堵塞剩余部分炮孔,邊放細米石邊用手錘擊鐵棍用力搗筑,直至完成。

在堵塞過程中,注意導火索不能貼在開口槽內,要保持導火索垂直不彎折,并注意不搗筑導火索,以免導火索受力折斷,造成盲炮。

3.6引爆

點燃導火索引爆;為保證安全,在點燃導火索后,施工人員撤離現場,待爆破后進入。對于多孔爆破布置,其爆破要從一側到另一側依次起爆,一般是從爆破對象外邊緣開始的起爆順序。

3.7盲炮處理

如果爆破材料合格,爆破對象沒有漏氣空隙,在裝藥封孔時不出現導火索折斷破裂,則都能夠穩定傳爆,爆破不會出現盲炮。

在實際施工中,由施工原因或對爆破對象有無裂縫判斷失誤,出現盲炮后,采用水淘方式進行處理,即加水洗并人工搗松,由于沒使用雷管并且起爆藥包僅是一段導火索,在處理的時候是很安全的。

如果是施工原因造成的盲炮,則按施工流程重新進行一遍即可,但如是由于有裂縫,則只有放棄,采用其它方式進行爆破。

4爆破效果

無管爆破主要是應用在開采條石、石板材、建筑物附近的石方爆破及其它不能采用雷管爆破的部位等,現在在公路、堤防、房建等工程開山取石過程中應用較多,其爆破無飛石、開采的條石整齊、開采面平整光潔,其效果可達到比光面爆破和預裂爆破效果還好的程度。

5結束語

在使用合格材料的前提下,無管爆破成敗的關鍵是制作符合要求的起爆藥包、爆破對象沒有漏氣縫隙和堵塞封孔要緊密不漏氣。

由于在農村條件有限,無管爆破施工基本上都是根據石匠施工經驗進行,難以根據爆破對象的強度、硬度、體積大小等指標,確定施工爆破參數。本人水平有限,錯誤在所難免,請專家同仁指正。

篇7

關鍵詞:花椒;栽培時期;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

花椒屬蕓香科花椒屬植物,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能,在我省東部農業區的黃河、湟水河谷地溫暖地帶,已有幾百年的栽培歷史。栽植適宜區已接近海拔2500m地域,亦能正常結果。花椒為深根性樹種,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pH值在6.5~8.0范圍內都能種植,但以pH值在7.0~7.5的范圍內生長最好,花椒耐寒,年均氣溫為8~10℃的地區均能栽培?;ń废补庹?,一般要求年日照時數不少于1800h。多在農戶莊廓周圍及具有小氣候的退耕地內栽植,其根系耐水性差,低洼易澇地不宜種植。

1栽培時期

由于我省冬春季氣候干燥,土壤水分少,最易造成脫水干燥現象。因此,在氣候溫和、雨水較多、土壤較濕潤及空氣濕度大的秋季栽植,一般在9月上旬至11月上旬,并將嫩稍、嫩葉剪除一部分,以減少蒸發,保持苗木體內水分平衡,提高成活率。

2栽植

應做到“窩大底平,深挖淺栽,重施底肥,熟土填窩,根深苗直,水分充足”。栽前按計劃確定栽植點,按行距2.2m,株距1.5m進行挖穴,一般栽花椒苗3000株/hm2,挖穴深淺隨苗木而定。栽植深度以苗木根莖略高于地面為宜,一般定植穴保證直徑和深0.5m以上,每株施有機肥3g、過磷酸鈣0.2kg,并做到肥土拌勻,填入穴內,定植灌水后用干細土或地膜覆蓋穴面,防止水分蒸發。

3土壤改良

深翻土壤,擴大樹盤,達到熟化土壤的目的,花椒是一種深根性植物,根系的旺盛生長,需要有通氣良好和富有有機質的土壤條件。定植后如不進行深耕擴穴,隨著樹齡的增長,根系也會限制在表土層內,其后果將造成冠形矮小,地上部分所需營養供不應求,果實豐產性差,花椒樹壽命短。所以從秋季開始到封凍前要進行深翻改土,具體做法是:花椒樹冠下土壤淺挖,樹冠外土壤深翻,以免傷根,松土的深度一般應掌握在20~25cm。

4施肥

花椒的正常生長與結果,需要從土壤中吸收一定量的各種營養物質,尤其是氮、磷、鉀三大元素對花椒樹的成長與果品豐收有重要的作用。施肥方法主要有穴施、環狀溝施、放射狀溝施3種。一般以環狀溝施或放射狀溝施為宜。施肥時溝穴應掌握將坑挖在樹冠滴水下面,這個區域內花椒的須根最多。此外,還可在樹上進行葉面噴肥,如磷酸二氫鉀、增產菌、葉面寶等,以補充養分,提高產量。

施肥一般可分為基肥、種肥、追肥、根外追肥4種?;试诘?次耕地前(秋耕),將肥料均勻撒于地面,在翻耕時肥料被埋入耕層中,達到全層施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并配施磷肥。秋季施基肥,土壤潮濕,地溫高,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使有機物有效地轉變為無機鹽(物),迅速被花椒根系吸收,增加樹體營養,起到恢復樹勢的作用。一般六至七年生的樹,每株施有機肥15kg、過磷酸鈣0.3kg為宜。追肥以有機肥為主,氮肥配適量的鉀肥,一般可分為2次進行。第1次在4月下旬或5月初,追施有機肥和鉀肥,以促進新梢生長,增加葉面厚度,提高光合作用,提高坐果率和幼果發育。第2次在6月下旬至7月初,以速效氮肥為主,促進花芽分化和果實膨大,六至七年生的結果樹,第1次每株用有機肥5~15kg,第2次每株用復合化肥0.25~1.00kg。

5修剪

花椒幼樹易徒長,造成枝條骨架不結實。因此,幼樹在第2年和第3年中應進行夏季修剪,以采取摘心控長為主,培養矮而開張的樹冠,以利樹體的通風透光和采收果實。樹齡進入盛果期后,除自然災害外,坐果一般沒有大小年之分。為此,冬剪以短截為主,結合夏季修剪即可調整生長與結果的矛盾。6防凍保產

花椒樹在開春后發芽較早,果苔形成也較早,易受春寒威脅,嚴重者顆粒不收。因此,應注意天氣預報,隨時掌握天氣變化。在花椒樹發芽、坐果期如遇到春寒,應采取必要手段,如進行人工煨火、熏煙等預防措施。煨火時間一般應選在日出前2~3h內。煨火位置:零星樹應煨在樹冠下,成片林掌握風向,布設梅花點,煨在上風口效果最佳。如遇晝夜長時間低溫的特殊冷凍天氣,應掌握氣溫出現0℃以下時開始煨火,不能間斷,直至氣溫回升到0℃以上時為止。

7病蟲害防治

常見的病害是銹病,發病初期(7月中下旬)用1∶1∶100波爾多液預防,發病期間用25%粉銹寧600倍液噴打。蚜蟲是花椒樹的主要害蟲,一般發生在5~6月,以5月下旬至6月中旬最為嚴重,危害嚴重時對樹木的生長和產量影響甚大。為此,在蚜蟲宜發生期應隨時注意觀察蟲情,如有發生危害及早進行防治?;ń分x花后噴施40%樂果1000~1500倍液或三氯殺螨醇1000倍液,嚴重時8d左右再噴施1次,在休眠期噴5~8°Bé的石硫合劑。跳甲蟲為害花椒葉,發生時用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殺螟松噴打;天牛蛀食枝干,發生時用注射器向蛀孔中注入甲胺磷800倍液;木蠹蛾為害樹干及根莖,發生時用40%樂果柴油液(1∶9)涂蟲孔,進行毒殺,在成蟲產卵盛期和幼蟲孵化盛期用50%殺螟松500倍液殺死。

篇8

長白山氣勢磅薄、巍峨壯觀、資源豐富、風景秀麗,它不僅是一座十分惹人注目的名山。而且是一片翠綠的浩瀚林海。它以眾多的白色浮石和九個月的積雪而得長白之名。它又以茂密的森林,紅松(PinuskorajensisSieb.etZucc)的故鄉而稱著于世。

為了認識長白山的森林分布、生態和演替的規律,學習長白林區的經營管理經驗,以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我院于1982年8月10~17日組織了赴長白山的學習考察?,F把在長白山考察看到的幾個自然規律概略地介紹一下。

l、森林垂直分布規律

長白山海拔269lm,為東北的第一高峰。由于受太平洋季風氣候的影響,雨量充沛、溫和而濕潤,隨海拔的升高,呈現明顯的植被垂直分布帶(見圖1)。

2、森林生態規律

長白山北坡的森林,雖然分別屬于不同的植被帶,而在每個植被帶內又是屬于不同的植被類型。但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多呈混交林狀態,生態系統相對穩定,生長發育良好。在歷來沒有人為因素干擾的情況下,不僅遵循著生物學的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的客觀規律,而且天然生態系統平衡的規律,在這里的體現也是比較充分的。雖然它們處在不同的植被帶內,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種類不同,數量不同、結構和有機構成比例亦不同,但它們彼此互相聯系,互相制約,并按著一定的食物鏈生存和發展。這就是生存系統平衡規律在這里的作用。

這一點正是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合理的經營利用森林、不斷地提高林業科學技術水平的重要一環。

3、森林演替規律是在一個較長的歷史

時期內表現出來的,森林植物的相互更替演化發展的規律。

根據我們的初步觀察,并參閱有關資料得知:長白山的老林(原始林),遭受火山破壞后(長白山第三次火山爆發于1702年),出現草原,由草原再生樺木林(白樺或佩樺),由樺木林(陽性樹)內再生釬葉樹種(云杉、冷杉等陰性樹)而恢復為老林。老林經過度采伐,又成雜木林(軟雜木林),由雜木林內再生針葉樹而恢復為老林。這就是長白山老林的演替發育過程。總之,我們到長白山學習考察,看到原

始森林多呈混交狀態,生長穩定,產量較高(每公頃平均蓄積量常達500m3)。還看到了幾個自然規律在長白山北坡比較集中的體現出來。從而開闊了眼界,提高了認識自然規律的能力和專業水平,并啟發我們重新認識與總結過去的工作。

二、對幾個自然規律認識和運用的分析

人們在各項營林活動中,一方面是不斷地認識自然規律,另一方面又在不斷地運用自然規律,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建國以來。我省運用森林分布等自然規律,并結合林學原理,而營造了大面積的人工林。據全省“四、五”森林資源清查統評,東部九個林業重點縣的人工紅松林達13.3萬畝,落葉松217.2萬畝,分別占全省該樹種面積的96%和82%。西部(醫巫閻山以西)的人尹工油松林(Pinustabulaeformiscarr)超過250萬畝,約占全省油松面積的45%。樟子松(Pinus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in.)主要集中在遼北沙地,從1955年開始在章古臺沙地上引種,63年以后相繼在彰武、康平、昌圖等縣大面積造林,現在全省不少地區用于造林,均表現出良好的趨勢。我省引種刺槐也較早,由于多年引種馴化,生態適應范圍逐漸擴大,現幾乎遍布全省,并成為遼南地區主要的造林樹種之一。全省人工楊柳林至75年達到581.3萬畝,一半以上分布在遼河中下游平原。自然形成了各樹種的適生區、發展區和控制發展區。

從林種布局上,人們從社會生活和生產實踐中,逐漸提高對發展林業的認識,如從社會上林副產品的供需矛盾,從工農業生產上由于生態失調,而遭到自然規律的懲罰等,提高了對森林公益作用的認識。因此我省不斷調整林種比例:“四、五”森林清查時用材林占58.8%,防護林僅占6.4%,80年全省林業區劃,將防護林上調到33.7%,用材林下調到36.5%,其它林種也作了合理的調整。這樣東部林區作為遼河平原的天然屏障,形成了水源用材林基地。遼西以水土保持林為主;遼北以防風固沙林為主;遼中以農田防護林為主;遼西、遼北和遼中的部分地區,構成了我省“三北”防護林體系。遼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決定它以經濟林為主。這樣將運用自然特點和規律,因地制宜的充分發揮森林的綜合效益。據1975年統計,建國以來全省已造人工林1802萬畝,占綠化任務的46%。森林覆被率由解放初期的妞.6%,提高到23.5%。

在認識和運用森林生態和演替規律方面,也取得很大成效,特別是廣大林業工作者,較早地認識到發展混交林的好處,科研部門重視混交林的研究,東部開展了人工誘導針闊混交林的科學試驗,西部進行營造混交林的調查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及時指導了林業生產實踐。

各營林部門又在生產實踐中,精心培育出一定數量符合生態演替規律的不同組成、不同形式的混交林。如遼東的落葉松與色赤楊(AlnustinetoriaSarg.)和白樺混交,遼西的油松與色樹、柞樹,刺槐與色樹混交等,均表現出良好的趨勢。如阜新大板林場,23年生油松與色樹混交林,郁閉度0.9,油松高sm,色樹高sm,生長量超過當地同年齡的油松純林。這些混交類型,在防治森林病蟲害,提高林分質量方面,已初步顯示出其優越性。

在病蟲害防治方面,運用生態平衡的規律,從食物鏈上進行研究,已采用了赤眼蜂防治松毛蟲的生物防治方法,并取得一定效果。另外在引種、育種方面也取都很大成效,在種源保護和建立自然保護區方面,正在積極進行。

總之,我們在認識和運用自然規律方面,成效是多方面的,效果是顯著的。但是,隨著對自然規律認識的深化,我們覺得在認識和運用自然規律上還有片面性,還有許多經驗和教訓需要認真的加以總結,我們覺得主要尚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l、對自然規律在認識上的片面性和一次完成論。

過去在設計營林工作中,往往注重森林分布規律,忽視演替規律,更缺乏了解生態規律??傉J為森林垂直分布在我省不明顯,水平分布規律已基木了解。群眾習慣于造純林,所以在西部干旱地區,設計營造了大面積的油松純林。在東部山區亦設計營造了大面積的落葉松、紅松純林。結果病蟲災害越來越嚴重。

我們認為,這與認識上、指導思想上的片面性是分不開的。

2、我們林區的各項人為經濟活動,還在有意無意地切斷食物鏈,破壞生態平衡。我們知道森林和植物、動物及微生物一起構成了生物與環境的統一體,它們是相互依賴,互相制約,并按著一定的捕食鏈,構成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見圖2)。

過去我們往往忽視捕食鏈,所以在遼西多地區,對老鷹、狐貍、貓頭鷹和蛇等一律視為有害動物,大加捕殺,結果切斷了食物鏈,破壞了生態平衡。導致鼠害、兔害和蟲害的發生。

3、發展混交林的好處,尚未被廣大群眾和部分林業工作者,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所接受。

我省人工營造的混交林很少,據阜新地區調查,僅占有林面積的1.6%。我們對發展混交林的好處,尚缺乏深入的調查和有說服力的分析,我們僅根據近期在醫巫間山的調查,混交林腐殖質層厚度一般超過針葉純林5一10cm,而且結構較好,抗病蟲災害能力強。

由此看來,混交林不僅在實踐中表現出很多的優點,而且在理論上完全符合森林演替和生態平衡的規律??墒窃谠O計、營林工作中卻常常不愿采用混交方法,其原因除認識原因外,還有伯造林時麻煩,撫育管理費工等思想。但從長遠觀點來著,針葉純林比重過大,會動起土壤酸化、肥力降低,而影響下一代的森林更新。

4、有些地區在引種、育種方面,尚有盲目性。近年來,由于林業建設規模的擴大和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興起,切感種苗不足,因此有些地區從外地、遠至關內調進大量的種子,這些種子在遼寧安家落戶以后,表現出長勢不同,適應程度不同,一些地區在選育過程中,往往缺乏對樹種分布規律的深入研究,缺乏對弓{起生長差異的數理統計的分析。

三、提高營林技術水平的途徑

伴隨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白熊規律認識的深化,并不斷地總結實踐經驗,所各項營林技術水平,:公將得到不斷的提高,我們認為目前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從針對林業職工隊伍的現狀,開展全民教育。

據了解,我省林業職工中,文言占2.5%小學占18.4%、初中占47.6%、高中(包括中專)占25.9%、大學僅占5.6%。就是達到了大、中專實際水平,還有個知識老化的問題。據說知識是以平均每年5%的速度在老化,這就說明,我們要提高林業技術水平,就必須在全民教育上下一番功夫。針對不同程度,提出奮斗目標,訂好措施,做出規劃。以提高職工隊伍的思想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術水平,增強認識自然和改造白然的能力。

2、加強林業調查設計工作。

調查設計是科學營林的基礎,但從“文大”以來,對土壤、植物、氣象等基礎學科的本底調查,近乎取消,近期才開始恢復。我們認為今后的調查設計,不僅要隊復和加強本底調查,進行調查設計研究和多學科的<上接49頁)綜合分析,而且要積極地運用科研最新成果。一要進行立地環境的分析和質量評價。最后做出符合自然規律的規劃設計。

3、加強森林生態系統的科學研究。

森林生態問題,不僅關系到林業生產的發展,而且關系著人類的生存,所以我們要高度的重視這一研究,分清輕、重、緩、急,抓住主要矛盾,重點研究森林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功能及穩定性與結構的關系及其調節控制的原理。從食物鏈上探索松干紛、松毛蟲以及紅松疙銹病等的防治途徑。

4、總結符合自然規律的森林類型的培育經驗,樹立典型,組織推廣。

今后要認真總結混交林,栽針留闊,打柴留樹等造林經驗,大力宣傳、推廣混交林典型,逐步實現人工生態系統的平衡。

篇9

1初步處理方案的重點

(1)調整墊層的高度通過研究《DL_T5068_2006火力發電廠化學設計技術規程》表5.2.2-2“機械過濾器襯托層高度”、《給水排水設計手冊材料設備續冊3》表5-15“對于直徑3000的細砂過濾器的石英砂墊層粒徑級配及厚度”及廠家級配要求,對細砂過濾器的墊層級配進行調整。(2)規范濾料裝填過程:對第一層16~32粒徑礫石再次進行人工篩選后裝填;對墊層通水浸泡、鋪平后繼續上一層裝填.(3)改進運行操作:反洗時監視、控制反洗流量,先將反洗進水閥關小后再逐步開大,通過觀察反洗濾料涌起高度判斷達到反洗效果。根據上述分析對A、D細砂過濾器按照優化級配方案進行了裝填實施,短期良好的運行之后,A再次漏砂。F細砂過濾器級配優化、裝填后的第六次加速正反洗試驗發生的漏砂。數次試驗表明:通過簡單改變、優化墊層厚度的方案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細砂過濾器的漏砂問題,不能在運行中保證細砂過濾器的六層墊層合理、穩定的級配關系。漏砂的直接原因是墊層發生的亂層,造成多米諾骨牌效應而形成不可逆的漏砂現象,漏砂現象不可能通過正洗和反洗進行修復。根本原因是細砂過濾器的結構設計、墊層的裝填方案在除鹽水系統正反洗運行條件下無法保證合理的級配關系。

2針對細砂過濾器的運行條件分析

(1)反洗流量的影響:細砂過濾器水反洗強度10L/m2s,反洗流量設計為280t/h。過大的反洗水流沖擊使墊層瞬時加速,可能導致不可逆破壞。(2)濾料不恰當的反洗膨脹高度的影響:反洗膨脹高度400mm(≥50%),而這個高度的定義并沒有嚴格的論據,根據正反洗之后的過濾器運行效果來定義反洗高度是合理的。(3)細砂過濾器內部結構的影響:細砂過濾器內部空氣支管錯誤安裝、結構上的不規范,增加了細砂過濾器在空氣擦洗過程中和正反洗過程中墊層亂層的可能性。根據上述原因,改變細砂過濾器的濾料裝填方案是解決漏砂的最佳途徑,可以采用對穹形配水板改造為水帽的方案或采用骨架網箱柔性固定墊層的方案。通過對比,改水帽結構需要對容器內部結構重新設計、施工、襯膠,工作復雜、施工周期長、費用高,骨架網箱柔性固定墊層采用在墊層處增設不銹鋼防漏網的方案工藝簡單、周期短、價格低廉,故優選用“骨架網箱柔性固定墊層”方案。

3A細砂過濾器,主要改進措施

對于A細砂過濾器,主要改進措施為:(1)采用骨架網箱柔性固定墊層(墊層自下往上計)從流動阻力、過濾器效率、運行可靠性、實施便利性綜合考慮,確定采用三級骨架網箱:第一層增設單不銹鋼網,直徑2500mm、3目、絲徑2mm,用不銹鋼絲垂直固定在過濾器下部錨點處;第四層增設網箱包覆2~4mm墊層,采用8目、12目不銹鋼網;第六層增設網箱包覆0.5~1mm墊層,網徑80目,網箱固定在過濾器內部空氣支管支撐橫梁處。(2)正確安裝空氣擦洗支管通過與廠家進行確認,將所有空氣支管的方向進行檢查并按照內孔開口向上進行回裝。(3)改進控制操作流程細砂過濾器執行反洗步序時應緩慢開啟正反洗進水手動閥,控制反洗水量不大于280t/h;通過觀察窗,監視濾料膨脹高度大約300mm時即保持沖洗流量不變;試驗時采用第一次正洗結束之后,關閉正洗排水閥,開啟過濾器放氣閥,打開反洗進水閥,見放水閥有水流出后關閉放氣閥,再進行反洗過程的操作,保證過濾器滿水。根據制定的方案,A細砂過濾器于2014年12月初采用骨架網箱柔性固定墊層方案進行裝填。經十次加速正反洗試驗,沒有發現漏砂現象,過濾器的運行壓差、水質均在合格范圍之內。由于骨架網箱柔性固定墊層方案在除鹽水處理系統的應用經驗很少,需要對網箱的使用壽命、運行效果進一步驗證,方案得到充分驗證之后,將裝填方案納入常態化的維修規程。

4結束語

篇10

技術性貿易壁壘是非關稅壁壘的一個組成部分。通常是指一國或以維護國家安全、保護人類、動植物生命及健康、阻止欺詐、保護環境、保證產品質量為目的,或以貿易保護為目的所采取的種種技術性限制措施。這些措施若標準過高,超出了實際需要;或者在制定技術規格時帶有偏見,不合理地優待本國產品或某些特定來源的進口產品時,則會變成不合理的貿易壁壘,在主觀或客觀上成為自由貿易的障礙。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國際貿易中的關稅壁壘正被逐步取消,傳統的非關稅壁壘活動空間也日益縮小,以人類健康、生態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面貌出現的技術性貿易保護主義逐漸抬頭。世界貿易組織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AgreementonTechnicalBarrierstoTrade簡稱TBT協議)也積極鼓勵協議的各參加國制訂技術法規和標準,并推行評審制度,來推動技術進步和產品質量的提高,從而出現了國際貿易中商品的進出由價格、關稅調節變成了由技術指標或技術指數或法律、法規來調節的趨向。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第九大出口貿易國,我國出口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二、發達國家對我國出口商品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具體表現

我國目前對美國、日本、歐盟等國的出口占我出口總額的47.8%。由于這些國家科技發達、技術水平高,客觀上對我出口產品形成技術性貿易壁壘壓力。實際上,早在1980年,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就開始限制和禁止我國中草藥進口,而進入90年代后,發達國家對我出口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更是愈演愈烈,主要表現為:

1.涉及出口商品品種多、范圍廣。

我國的出口商品中,不論是傳統的農產品、紡織品、玩具,還是新近開發的高新技術產品,都不同程度、不同內容地面臨著技術性貿易壁壘,且技術性貿易壁壘已從原來的商品流通領域擴大到生產、加工領域?,F在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應從商品生產的全過程來控制質量,防止污染,有效利用資源,要加強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環境保護與認證工作,所以要求進口商品的生產加工方法也必須符合本國的有關法規和標準,以保護本國的相關產業。如歐盟多次就我國的肉類產品加工過程的環境與衛生問題進行檢驗,由此構成限制我肉類產品出口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在綠色技術措施興起的今天,ISO14000所要求的清潔生產也成為許多國家限制我國產品準入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同時,由于受工業整體水平的限制,所遇技術性貿易壁壘問題還體現在外國對我產品的包裝、標簽要求、檢驗和檢疫規定、環保、電子商務等方面設置的限制,技術性貿易壁壘已成為阻礙我國出口貿易發展的首要非關稅壁壘。

2.涉及的金額越來越大,后果越來越嚴重。

1998.9.11,美國規定必須對所有來自中國的木質包裝物采取嚴厲的檢驗,確保所有純木材的包裝材料都經過高溫處理、熏蒸或防腐劑處理,否則,所有運來的貨物將一律被拒絕入關。這涉及每年從中國進口的大約100萬個集裝箱。按美國要求的方法對木質包裝進行處理,不僅耗費很長時間(一個40英尺貨柜消毒要用7-10天的時間),而且消毒費用也很高(900-1000美元),包裝成本將增加1/3,直接損失數億美元;我國出口產品尤其是機電產品廣泛采用了木質包裝,因此,該禁令至少間接影響到中國對美出口總額的1/3,約130億美元。1999.6.1,歐委會在未向中方做任何通報,也沒有任何磋商的情況下,以中國出口產品的木質包裝不合格為由,單方面決定對中國輸歐產品的木質包裝實行新的檢疫措施,而且該緊急措施的實施日期為6.10,幾乎沒有給中國出口商任何寬限時間,據統計,此舉影響中國60-70億美元的對歐出口。

3.標準高、多、且又復雜多變。

標準不斷提高。美國提出禁止進口未實施管理體系國家的水產品和肉、禽加工食品。日本也在2000年開始對進口蔬菜施行HACCP體系管理方案。日本、英國、加拿大等國規定花生中的黃曲霉素含量不得超過百萬分之二十;美國、加拿大規定日用瓷器中鉛含量不得超過百萬分之七;日本規定茶葉中農藥殘留量不得超過百萬分之零點二至零點五。

標準和規范名目繁目。發達國家在涉及安全、衛生、環保等方面標準和規范不但名目繁多,而且都是以國家的法律、法令形式公布的,其中美國有2.5萬個,英國有2.2萬個,德國有1.6萬個,日本僅在農殘限量方面的標準就多達6000多個。

標準復雜。美國常見的產品認證標準分別對計算機、玩具、無線電設備、電視、傳輸設備、食品、藥品、化妝品、醫療設備、紡織品等進行認證,進口商只有拿到相關許可證后,才允許通關放行。而日本除JIS、JAS兩個技術標準體系之外,具有日本特色的行業協會、專業團體也在行使自己的規格認證權力。

標準多變。發達國家經常對技術法規和標準進行修訂和補充,其它國家在信息不暢的情況下,按進口國的原先要求生產商品,在出口時就會遭遇“信息壁壘”。

4.一些技術性貿易壁壘帶有明顯的歧視性。

我國肉類生產居世界前列,但是目前對美國的肉類出口基本上還是空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食品安全檢驗局(FSIS)采用拖延等方式拒絕接受我國企業進行有關檢驗和審查的申請。美國還對我國出口水產品加工廠實施"HACCP"注冊制度,對我國出口罐頭的生產加工廠實行“低酸登記”。更有甚者,美國部分企業正在推行“社會責任管理系統”(SA8000)認證,把人權標準與進口貿易結合起來,其用意不是維護人權和社會責任,而是試圖抬高勞動力成本,削弱我國及其它發展中國家人力資源豐富的比較優勢。

美國和歐盟為了限制我紡織品對其出口,調整了原產地規則,輕而易舉地達到了限制的目的。由于大米市場的疲軟,日本對我國大米進行104項藥殘和農殘檢測,不但技術指數項目多,而且檢測手段也相當繁雜,而對其市場上國內生產部分卻沒有如此多項的檢測。

三、我國屢遭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限制的原因分析

我國出口產品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技術性貿易壁壘已成為一種新的貿易保護主義工具。

借保護消費者之名,把技術法規和標準當作一種技術性貿易壁壘,是各國政府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貿易保護主義手段。由于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制定主動權掌握在各國政府,不需要通過國際組織的批準,世界貿易組織對它的限制也很少,因此,與實施程序復雜,實施過程長的反傾銷相比,它具有可操作性和見效快的特點。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通過此手段,短期內即可達到限制進口,保護本國市場和相關產業的目的。

2.我國已成為世界貿易大國。

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得到長足發展,進出口總額已從81年的400多億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4743億美元,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世界第九大出口國,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3.我國出口產品檔次低,結構單一。

我國出口商品種類主要集中于紡織、輕工和農副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由于生產條件較差,技術水平落后,造成出口商品質量不高,據專家估計,我國產品質量實際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10-20年,而隨著全球質量水平和檔次的迅速提高,國際標準不斷提高,我國產品出口的技術性門檻也隨之提高,出口商品技術性貿易壁壘增加。以紡織品和服裝為例:從1994年起,德國、法國、荷蘭和日本相繼頒布法規,禁止某種染料的服裝和紡織品進口,并對進口服裝附件進行了嚴格規定,使環境因素成為繼配額和原產地限制之后,我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的又一重要壁壘。

4.我國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宏觀管理也存在嚴重不足。

我國目前在國家標準中只有10%采用了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我國標準體系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標準多而雜,造成產品質量標準的多樣化,令人難以掌握。我國對國際通用的標準和技術性管理措施知之不多,對主要對象國的技術性手段缺乏了解,不能對我國出口企業在宏觀上加以指導。

此外,我國許多企業質量管理意識、衛生檢疫意識、環境意識淡薄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例如,養殖業已成為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但養殖戶為了實現飼養的高效率,大量用藥以控制疫病,而毫不顧及動物內藥物殘留對人類健康的威脅;為了促進動物生長,盲目使用激素類藥物,而不問其對人體的影響。

四、我國的對策思路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外國對華貿易中原有的配額等數量限制和其他限制性手段,將失去作用,迫于國內企業界和勞工組織等方面的壓力,外國政府必將采取其他符合國際規則和國際慣例的手段對國內某些產業、市場、就業等進行保護。由于技術性貿易壁壘具有合法性、隱蔽性、可操作性等特點,必將成為重要的保護手段。為此,我們應積極探討對策并盡快加以落實,具體地講:

1.建立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預警機制。

政府有關部門應盡快建立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預警機制,充分利用世界貿易組織各成員方在《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和《實施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協議》下提供有關技術標準、法規的國家級咨詢點,我駐外經商參贊處等機構收集、跟蹤國外的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措施,建立中國國家技術壁壘信息中心和數據庫,并及時地將信息反饋給有關部門和企業,讓他們做好防范工作,采取積極措施突破國外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我們還應充分利用《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中有關發展中國家特殊和有區別的待遇這一原則,堅決反對發達國家提出也我國的經濟發展、資金和貿易等方面不相適應的標準。對于歧視性規定,我們要堅決予以反對,采取雙邊磋商,或在入世后訴諸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等方式,謀求非歧視性的貿易環境。

2.加強國際認證工作,建立與國外權威認證機構的相互認可機制。

認證是證明企業所生產的產品、管理體系符合某種標準、法規的合格評定程序。由于認證是依據國際慣例對產品進行評價和管理的一項工作,特別是依據國際認證制度開展的認證工作,得到了有關國際貿易和關稅組織的認可,并作為貿易各方接受進貨、簽定合同的重要條件之一。所以我們應廣泛深入宣傳、大力推廣ISO、IEC等一系列國際性標準的認證,進一步擴大生產企業認證覆蓋面,使我國更多產品獲得走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證。我們要加強與更多國際權威認證機構的交流與合作,簽定認證協議,實現雙邊認證。對進口國需要通過有關認證的產品,檢驗檢疫部門要按照認證協議的要求和認證標準,幫助企業建立相關的質量保證體系,以減少貿易摩擦。我們要積極建立與國際和國外權威機構認證的相互認可機制,相互承認彼此的認證可以節省產品在重復認證中的巨額花費。按照國際標準的要求,加強對認證機構、實驗室的考核和管理,進一步提高認證水平和國際信譽,使我們更多的認證機構和實驗室取得外國,特別是發達國家權威機構的認可和授權,為企業取得國際認證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如歐盟以外的認證機構可通過政府間、認證機構間相互承認合格評定的協議獲得歐盟授與的“被指定機構”的資格,從而使自己的產品在國內獲得認證后,即可順利進入歐洲統一市場。

3.制定與國際標準一致的國家標準。

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引入技術規定和技術標準,技術規定是指強制適用的標準,而技術標準則指自愿標準。技術規定應基于國際標準,世界貿易組織要求各成員國積極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及其它國際性標準組織。在執行自愿標準方面,要求各成員國以國際標準作為國家標準的基礎,在資源允許的限度內,參與產品的國際標準的制定,以在強制適用標準和自愿標準方面走國際接軌的道路。因此,我們應制定與國際標準一致的國家標準。同時,要廣泛宣傳推廣國際質量認證標準和發達國家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讓生產企業在掌握國際標準的基礎上去安排生產,以使產品符合進口國要求,這對擴大出口貿易,加快對外貿易的發展都有較大的幫助。

4.出口商品生產企業要完善質量標準體系,為質量管理國際接軌打好基礎。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有制約受阻的負面效應,但同時也有推動作用。“質量體系認證和評審制度”作為非關稅壁壘為越來越多發達國家所采用,目前世界上獲證企業已達幾十萬家,主要分布在歐美發達國家。我國企業只要跨越這個障礙,就可順利進入國際市場。例如,海爾集團已基本不受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限制。所以我國各類出口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必須認清當今國際貿易發展的趨勢,多方收集信息,關注本行業國際標準和行業內先進企業標準的動態,并根據國際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及時調整本企業的標準,用先進的質量管理管理工廠,完善生產企業質量保證體系,增強企業的發展后勁。同時,加速開展產品認證,實驗室認可和按ISO9000、ISO14000標準進行質量保證體系的審核注冊,使企業出口產品符合國際市場的需要,取得國際市場的“準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