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國際教育范文
時間:2023-04-07 19:13: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漢語國際教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引 言
我國最初是在二零零七年的時候,進行漢語國際教育講師的擴招招收,隨后規模就逐漸擴大,就出現了漢語國際推廣師的職業,并對他們進行了專業的培訓,但是對培訓對象也是進行嚴格挑選的,主要針對一些研究生高階段,高學歷的一些人才,他了有系統的理論知識,所以要對他們的教學實踐能力上也進行進行了嚴格的培訓,同時也會穿插一些實際的教學工作,從而發現問題。對他們也進行了質的要求,第一,要有良好的應變的個能力。第二,要可以熟練地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進行教學。第三,有良好的交際能力,第四,要徹底的了解多方的文化內涵等多項技能。從而成為一名優秀的跨國際漢語傳播講師,經培訓后可以勝任多種教學工作,成為一種在各方面都優秀的綜合性人才。
二、漢語國際教育的多元屬性
1.教學
國際漢語教學自然是很對那些母語不是漢語的人,也是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在國內,傳統意義上的教學便是老師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再教于學生,這個過程包括,整理教材,收集資料,課程設計,再進行實施。最后在進行考試進行考核,這是一整套的教學過程。而在漢語的國際教學中,他的教學方式也是在基礎上進行了改變,并沒有嚴重的脫離本體,與在國內的教學方式也有相同之處,漢語國際教學是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教學內容進行整理,教學形式進行研究等,在經過專家們的一番選用與編寫之后,同時對課堂的教學方式也進行了深入分析與思考,便決定采取了兩套教學方案即“講授法”、“活動法”來進行國際漢語的教學,在實施的過程中觀察學生的反應,與他們所吸收的效果,并且對不同時期的,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教育方式,同國內教育相同的是,在漢語的國際教學中,也有定期考核的情況,在進行定期考核之后,根據其情況,再決定課程設計是否進行改變,因為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不僅相同,所以對于不同的國家的留學生教育方案也不盡相同,根據他們的學歷情況,來制定培訓目標,選擇用不同層次,不同組織形式的的漢語國際標準來進行課程設計與整體教學,不同程度的學生,對于那些來留學的高材生,學院可根據他們不同的水平來制定修業年限。在當下的國際形勢中,漢語國際已經小有成就,孔子學院已經遍布世界。漢語國際培訓,也根據多年來的經驗也制作出了多樣的教學方案與資料。也逐漸開設多種學科,難易程度不同,從低到高可劃分為,即簡單地識字,認字課堂。簡單地漢語應用。漢語教學等。也有高難度的高等漢語教學,甚至古文,中國文化的研究等。
2.學科
學科的本義便是對學術的分類。指一定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如自然科學中的化學、生物學、物理學;社會科學中的法學、社會學等。 學科是與知識相聯系的一個學術概念,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兩大知識系統。在學術界的規則中,一門學科成立的標志是,在高校中,有專業的研究人員與研究機構,自二零零八年,國務院的學術委員會將其定義為學科來,漢語國際教育已經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時間并不長,并且是僅次于語言學的,而作為一個剛具成型的學科,所以除了教學工作以外,無論是在理論研究上還是系統研究上都有很多需要進行深入研究與探索的地方,在教學中,不僅要對對教學中所出現的各種現象進行分析,還要對教學方式方法等進行研究,并掌握其中的規律,從而提高教學效率與質量。漢語國際教學,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表現,所以漢語教學可以說是漢語國際教育的基礎,而漢語國際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與漢語教學有相似之處。所以學術界對漢語教學也進行了細致的分類,有“語言學”、“心理學”以及“教育學”三門基本專業,其擴展的專業還有很多,例如傳播學、古文文化學、神經生理學等。在三門基礎專業上,學術界也根據此進行了基本理論的的定義,所以漢語教學也開始進行實施,并出具規模。漢語國際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向世界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播中國文明,漢語教育是是一種傳輸途徑,也是中華文化的基本載體。但同時漢語教育也是一種語言教育,就教育而言,它也涉及了多個領域,包括,心理學,傳播學等諸多方面。
三、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現狀與反思
漢語國際開展以來,也有幾年的時間了,這幾年取得成果舉世矚目,但是不得不承認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課程設置的問題,相關部門也擬定了一些方案,其中指出要針對學生的分布等情況,來進行課程詳細的課程設計。該作者主張的而整齊規劃的課程設計,卻致使了一些現象的發生,即似乎所有的學生都需要有相同的文化程度和和相同的學術背景才可以,但是事實卻并非如此,據相關人士的細心總結得出,很多學生的知識背景都與漢語相差較多,甚至有些學生根本不具備此方面的知識,而較為也進行了社會調查與專業統計,在二零零七年的幾所高校中,對同學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其中最多的是外語專業的人,人數達到近一半,中文專業的占五分之一,而最重要的對外漢語專業只有區區的三十人,還有一大部分與語言并無關系的專業,有理工的,建筑的,歷史的,經濟管理的等,這一部分所占的比率也相當高,而專業背景與此相關的只有一小部分。
現這一現象的根本在于在招生時,對專業沒有進行細致的要求,幾乎各個高校都給出了相同的條件,首先是 大學應屆畢業生,具有學士學位,海外的漢語教師,但是也必須與學士學位具有等同的資格等,滿足這些條件的學生很多,所以必然造成了他們來源廣泛,專業背景復雜,這種復雜的情況致使了整齊規劃的課程設置不能實行,從本科的招生來看,他的來源也只有高中生這唯一途徑,但是高中的學生學習的知識都是系統的,基本上都是語文、數學、英語。理科生與文科生只是存在其他三項可得差異,所以說有很多地方還是相同的,在一現象,很多的高校都采取了一些手段來進行解決,比如鼓勵學生不要居于自己的專業中,也可以跨專業進行選課。是學生不至于在其他的專業上那個都是零內容,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是不同的,本科教育對于任何專業的學生來說,都是同樣的,不用考慮到他們文化程度,專業背景。但是與本科教育不同的,研究生教育都促使學生向專業化努力,如果學生的專業程度達不到,那么就會影響學生在本專業上的發展,也影響著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所以在招生的時候,學生的專業背景就成為必須要考慮的內容,所以在招生簡章上,也對專業情況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在二零一三年,北京大學的研究生招生簡章規定,學生必須在國家級的報刊上發表過自己的學術論文,同時還要參加考試,有初始和復試,也有一些實踐項目。而在其他的大學中,也有相關的規定,中國人民大學曾聲明,本校不招收跨專業的學生,允許部分導師招收本專業的學生。著一條條的規定都無不再顯示著,主頁背景的重要性。但是改變漢語教學專業的生源并不是容易的,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完成,所以對課程設置進行改變,來適應這一情況。
篇2
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 國別化 基礎理論
目前,伴隨全球經濟快速發展,全球語言文化呈現多樣性需求,特別是隨著我國在世界經濟中處于最大消費品市場,以及近幾年舉辦奧運會等大型賽事,綜合國力逐漸上升,國民海外消費水平逐年增高,國外人民來中國旅游的需要、華僑等海外僑胞等各個方面需要,對漢語國際教育的需求正逐年上升。
漢語國際教育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國別化,所謂國別化就是指漢語在各個國家的表達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其授課時間、授課方式、授課內容、授課過程等根據國家不同,表現也會不同。解決漢語國際教育國別化問題,不僅要從語言學方面研究,還要分析當地的語言特色、文化特色、思維特色等多個方面。要將漢語融入國別化教育新理念中,將中華文化的精髓融入到授課過程中。
一、漢語國際教育與漢語國際教學的區別
在對漢語國際教育國別化進行分析之前,需要對“教育”的內涵與“教學”的內涵加以區別。兩者相比較,教育的內涵更加豐富,主要是指從德智體美方面培養人的社會活動能力。漢語國際教育的推廣要以國際教育的慣例依據,對德智體美進行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教育。也正是因為這樣,漢語國際教育的任務不單單是傳授一門語言,還包含教育原理、教育規律、教育文化本經、教育思維等多個方面。
二、漢語國際教育的現狀
漢語國際教育在近十年得到長足的發展,學習漢語的人數也呈逐年遞增的趨勢,教學規模向科學化、規范化方向發展,但是,在大部分國家,漢語仍然屬于“非普遍教授語言”。其語言覆蓋面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漢語國際教育的重要推廣機構是孔子學院,其截止至2015年底,在世界范圍內數量近500所,遍布世界134個國家。其成功推廣表明了漢語的“引進來、走出去”政策,是漢語國際教育的重要轉折點。通過2004年至今十幾年的發展,孔子學院的工作重點將想教學方式方法創新上專業,分析漢語國際教育的國別化問題,以服務漢語教學向更好更規范化發展。
漢語國際教育的重點由原來單純的語言教學向中小學以及文化傳播方向發展,是漢語國際教育的重要轉型期。
三、漢語國際教育在國別化方面的表現
(一)教材影響教學效果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工具,是教師授課和學生自學的紐帶,在進行漢語國際教育教材的編制時,要充分考慮國別化方面的問題。如在美國使用的教材,在對課程設置時如果忽視對平等、人權等方面的安排,會讓學生產生文化差異,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影響漢語教學的學習成果。可見,教材對漢語國際教育在國別化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二)社會文化上的差異
我國現代漢語國際教育品類多樣、內容繁雜,在進行漢語國際教育時,要充分考慮當地社會文化上的差異,區分進行課程設置,遵循漢語國際教育國別化的特點,設置具有當地特色的教學方式。
四、改善漢語國際教育國別化的思路
對于漢語國際教育國別化現象,我國漢語國際教育的主要內容包含:教材的編寫、授課方式、信息化資源利用情況、融合當地文化情況等幾個方面。
(一)國別化教材方面
當前使用的一些優秀教材還需要加以完善,比如注重“學簡識繁”、會話的擴展與縮略、課文內容的配套補充與注釋、多筆畫難字的應對等。現在尤其缺少的是漢語閱讀教材,也可編一些順口溜等。閱讀教材的編寫應該體現現代生活的內容,可以是通俗的,還要分等級。
(二)課程安排方面
針對于不同的需求,漢語國際教育可以安排長短期等班次,其配套的,需要對使用的教材進行單獨設計;另外,針對不同學習背景的同學,課程安排上也要更加機動靈活一些,如可以按照學生的興趣開設書法、音樂、朗誦等多個班次。漢語國際教育在課程設置上要多多關注參與學習的國家特色、學習習慣、文化習慣等。
(三)授課方式方面
要區分與國內的授課方式,引用當地授課方式,用當地授課思維進行課程設置。通過拓展教學與延伸練習,將字組成詞語,通過對詞語的組合運用,可以衍生出無數的句子,積極調動學生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四)充分利用信息化資源
網絡學習最大的特點就是學習的社會性。有效的網絡語言學習應當包含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和基于項目的學習模式。在網絡課程中,教師要掌握所有網絡教學中互動工具的使用,并指導學生使用這些工具。在教學中要與學生進行良好交流,協助學生相互合作,共同進步。
提倡完善漢語語料庫,字是常用的,要分級的,有注釋,形式立體化的,字表和詞表可以放進網絡。字庫可以包括字形、字音、字義;詞庫包括單雙音節和駢語;句庫包括不同的句型。
(五)融合當地社會文化開展漢語國際教育
以區域為視角,讓漢語國際教育融合某一區域的語言與文化背景,漢語國際教育的發展不是剝奪學生本身的社會文化特色,而是介紹中國的社會文化特色,與各國人民進行社會文化上的對話,是積極的、健康的文化交流方式。
(六)改善國別化教師問題思路
教師是漢語國際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其專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漢語推廣學習的效果。“教什么”、“怎么教”、“如何學”密切連結,構成第二語言教學的三角體系,該體系的運作基礎主要立基于課程規劃與教材編制。教師應該平常嚴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心理學、歷史、文化等各個方面水平,以最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相信這也是十分寶貴的財富。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教學認知能力;教學操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H19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3-0043-02
一、引言
當前漢語國際推廣大背景下,由教師、教材、教法所構成的“三教”問題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其中又尤以教師問題為最。為解決合格的漢語師資短缺的問題,國家加大了國際漢語教師的培養力度,重要的舉措之一就是設立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下文簡稱“漢教碩士”),培養能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多種教學任務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我們培養出來的漢教碩士是否合格,其教學能力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漢教碩士的教學能力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面?該如何培養這些方面的能力?這些問題都有待探討。此處結合實踐談談我們的看法,以期求教于方家。
二、漢教碩士教學能力培養的重點是什么
在教育學領域,教學能力是一個宏觀概念,對其構成,各家有各種論述。在這些論述中,申繼亮、王凱榮(2000)的觀點最能給漢教碩士的培養帶來啟發。他們認為,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所涉及的教學能力可以歸結為三種:教學認知能力、教學操作能力和教學監控能力。我們認為,培養漢教碩士的教學能力,就是要培養他們的教學認知能力、教學操作能力和教學監控能力。漢教碩士要成為合格的漢語教師,需要認識并掌握教學所需的知識、原則和方法,即知道“是什么”;另一方面,他們還需要將所掌握的知識、原則和方法轉變為實踐,即學會“怎么教”。讓漢教碩士知道“是什么”屬于教學認知能力培養的范疇,讓他們學會“怎么教”屬于教學操作能力培養的范疇。相比之下,教學監控能力的培養是必要的,但它更有待于漢教碩士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以后的自我發展。漢教碩士在讀期間的教學能力培養,重點是其教學認知能力和教學操作能力兩大方面。
三、漢教碩士教學認知能力和教學操作能力的具體體現
我們認為,漢教碩士的教學認知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各方面。第一,分析理解教學大綱的能力。教學大綱是指導教學的綱領性文件,包括詞匯大綱、漢字大綱、語法大綱、功能大綱、情景大綱、通用課程大綱等。漢教碩士有必要閱讀這些大綱,領會大綱規定的語言知識點及學習者所應具備的聽、說、讀、寫等技能的分級要求。第二,了解分析教學環境的能力。當前,漢語教學面臨著從之前的吸引外國人到中國來學漢語轉變為走出國門去推廣漢語這種工作重心的轉變。這一轉變意味著漢語教學環境的變化,要求我們的漢教碩士要能區別對待在國內教漢語和在國外教漢語之間的不同。第三,分析處理教材的能力。目前,漢語教材的種類比較多,不同的教材反映了編寫者不同的編寫意圖,體現了不同的教學思路。任課教師需要很好地領會教材編寫者的意圖,更需要在吃透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加工,這種加工教材的能力的高低將決定其授課質量的高低。第四,課堂教學設計能力。課堂教學設計反映的是設計者對教材、學生、教學法等方面的綜合認知。進行課堂教學設計,要在細致分析教學內容、學習者起點、學習者自然特征等的基礎上確定具體的教學步驟、教學行為、教學媒體等。教學操作能力是對課堂教學設計進行實施的能力。漢語教師的課堂操作主要是以言行事,教學操作能力可以藉由教師的課堂語言表現得以窺見。參考楊惠元(2007)的論述,我們將教師的課堂語言分為解釋性語言、示范性語言、指令性語言、反饋性語言等四類。解釋性語言要求精準到位,示范性語言要求正確規范,指令性語言要求通俗易懂,反饋性語言則要求及時中肯。對上述各類語言的共同要求是簡潔明了。唯有簡潔明了,才能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課堂上的主角――學生來練習說話。培養漢教碩士的教學操作能力,其課堂語言表現是最值得抓住的點,據此可以引導他們認識、提升教學操作能力。
四、如何培養漢教碩士的教學認知能力和教學操作能力
我們認為,利用“課堂教學設計――說課――微格教學”三步走的模式,可以將漢教碩士教學認知能力和教學操作能力的培養很好地結合起來。課堂教學設計的內容很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步驟等都在其中。漢教碩士進行課堂教學設計,重點要考慮“教什么”和“怎樣教”兩大問題。“教什么”要從語言學的角度細致挖掘所要教授的語言點的用法。“怎么教”則應設計出具體的操作辦法。下面以“認識”一詞的教學為例,結合兩位漢教碩士的設想談談我們的看法。學生甲的想法是:第一步,用英語解釋“認識”;第二步,利用投影呈現兩個例句,先由老師領讀,然后叫個別學生朗讀。學生乙的設計是:第一步,師生問答(老師問:來這兒學漢語以前,你們見過面嗎?你知道他的名字嗎?學生答:我們沒見面,我不知道他的名字。老師對全班說:來這兒以前,他們兩個人不認識。老師再問:現在你們兩個人認識嗎?學生答:現在我們認識);第二步,呈現三個例句(我認識邁克|你們都認識我|我認識到我的中文不太好)。學生甲的教法可概括為“解釋――舉例――朗讀”模式,他沒在設計中給出例句,看不出他要教“認識”的什么用法。學生乙設計了師生問答,并給出了例句,從例句大致可看出他想到的“教什么”的問題。但是,學生乙并沒有提及如何處理這三個例句,我們不清楚他將“怎么教”。以上兩份設想,或者看不出“教什么”,或者看不出“怎么教”,都不能讓人滿意。我們認為,“認識”一詞“教什么”,需要先列出它的常見用法,然后確定哪些用法最適宜教給某水平階段的學生。請看:①我認識瑪麗/這個字。②這個人/字我認識。③你倆認識嗎?④你認(識)不認識麥克?
①是典型的SVO句式,“認識”后接賓語,賓語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②中,“認識”的受事(即“這個人”或“這個字”)出現在句首,句子是一個主謂謂語句。③中,“認識”不帶賓語,表復數意義的“你倆”充當“認識”的主語。④則含有“認(識)不認識”這一說法,涉及正反問。在設計例子、操練“認識”的用法時,以上考量基于語言視角,教師需要注重。確認了“教什么”之后,接下來需思考“怎樣教”的問題,要設計具體的操練方法。設計操練的一條核心原則應是盡量調動學生的思維,想辦法讓學生開口說話。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問答,或者教師引介情景,學生根據引介說話。還是以“認識”為例,教師可板書一漢字,然后提問學生“這個字你認識嗎?”,學生回答“這個字我認識”或“這個字我不認識”,此時他們便已在開口使用“認識”一詞了。說課是促進漢教碩士改進其課堂教學設計的好辦法。將說課引入漢教碩士教學能力的培養中,有三個好處:一是將個人的教學設計置于集體的監督之下,會促使設計者思考實踐和理論之間的聯系。二是能幫助說課者發現問題以便調整或改進。三是集體參與,共同思考,共同進步。說課時,漢教碩士要在眾人面前重點說清楚“教什么”和“怎么教”。對于“怎么教”,聽者可緊扣“是否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精講多練”的原則來評議說者的設計。
說課之后,漢教碩士修改和完善其教學設計,接下來進行微格教學。微格教學的時間以10分鐘左右為宜。微格教學要有錄像,以供指導教師一對一地幫助漢教碩士分析其教學中的成敗得失,還可供集體觀摩討論,或作為教學案例保存下來。組織微格教學時,指導教師要重點把握好兩點:第一,每次微格教學要設定明確的訓練目標,比如訓練講解、提問、反饋等教學行為,或者訓練語音、詞語、語法點等語言要素怎么教;第二,微格教學者的課堂語言應成為關注重點,指導教師可以要求講課者將其教學過程轉寫成文本并仔細研讀,引導他們發現授課時在語言表現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而思考如何改進。
參考文獻:
[1]申繼亮,王凱榮.論教師的教學能力[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1).
[2]劉.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篇4
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文化因素
近年來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漢語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語言,也受到了世界人民前所未有的關注。漢語國際教育也正是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應用而生。漢語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國文化的載體,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外國學生在學習漢語的同時也是在學習中國文化。本文就將討論漢語國際教育中文化因素的內涵,并對文化因素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具體體現進行闡述。
一、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文化因素
“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文化”應該是漢語學習者學習漢語、理解漢語、使用漢語與中國人交流時需要掌握的“文化”,是語言學習和使用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文化,這種文化不僅指語言課外的文化課教學,還應該包括滲透在語音、詞匯、語法、漢字中的文化。①周思源先生將“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文化”稱為“文化因素”②。
二、文化因素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體現
上文已經給出了文化因素的定義。我個人認為,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文化因素應該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語言教學中所涉及到的文化因素,即滲透在語音、詞匯、語法、漢字中的文化;二是語言交際過程中涉及到的文化因素,即語用文化和文化背景知識。
(一)文化因素在語言教學中的體現
漢語屬于漢藏語系,這就使得許多外國學生特別是母語屬于印歐語系的學生在學習漢語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其實,將語言置于文化這個大背景下來學習,就會減少很多困難。由于篇幅有限,這里只以漢字教學中的文化因素為例。
首先,漢字有兩級結構單位,即筆畫和部件。漢字主要有―(橫)、丨(豎)、丿(撇)、、(點)、()(折)這五種基本的筆畫。這五種基本筆畫有三種組合方式,分別為:相離,如“二、川、八”;相接,如“人、幾、工”;相交,如“十、力、也”。部件又稱偏旁是一種構字單位,由筆畫組成并且能組配漢字。一般合體字都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件構成。部件和部件的組合方式有七種,分別為:左右結構,如“明和許”;左中右結構,如“謝和樹”;上下結構,如“花和出”;上中下結構,如“鼻和贏”;全包圍結構,如“回和囚”;半包圍結構,如“風和區”;穿插結構,如“爽和噩”。
其次,從造字法來看,漢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象形是指根據真實的事物來描繪形狀的造字法。如“日、羊、瓜”等。而在象形字上加個提示符號或者用象征性符號表示某個詞的造字法就是指事,如“朱、甘”就是用指事法造出的字。指事字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象征性符號的指事字,如用三條線表示“三”。另一種指事字是在象形字加上提示性符號,如“朱”原來的意義是表示赤心樹,在“木(表示樹木)”的中間加一個點,表示赤心所在的位置。會意字是由兩個或幾個部件組合在一起而成的字,新字的意義就是這些部件的意義的組合。如“休、取”等。會意字分為:異體會意字、同體會意字。由不同的字組成的會意字就是異體會意字,如“休”,“人”和“木”兩個不一樣的部分,組合后表示一個人在一棵木(樹)下,就有了“休息”這個意思。而用相同的字組合成的字自然就是同體會意字了。如“從”,是由兩個相同的“人”字組成,表示兩個人一前一后地走,就是“隨從”的意思;“森”,三木,表示森林。形聲字是指由聲旁和形旁組成的新字。如“洋”,由形旁“氵(水)”和聲旁“羊”組成,形旁表示海洋里有水,聲旁“羊”表示讀音。形聲字的形旁大都是象形字,而聲旁則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都可。
最后,幾乎每一個漢字都蘊含著一定的文化信息。教師在講授漢字的同時,也可以補充一些關于漢字的文化信息。這樣不僅有利于增加學生的識字量,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中國的民俗和古代文化知識。如在講授“茶”字時,可以解釋一下“茶”在中國古代中的民俗含義:“舊時訂婚聘禮的代稱”,如民間有“三茶六禮”的說法。茶在中國古代婚禮中是最重要的聘禮,被稱為“茶禮”。據史料記載,在宋代茶就被列為了聘禮中不可缺少的禮品。從此以后,送聘禮就被稱為了“下茶”、“行茶禮”或“茶禮”;女子接受聘禮,也就被稱為“吃茶”或“受茶”。而所謂的“三茶”,就是訂婚時的“下茶”,結婚時的“定茶”和洞房里的“合茶”。③再如,在講到“男”和“女”這兩個字時,可以講解一下中國古代男尊女卑社會秩序的由來。男子在古代以體力耕田,所以在農耕時代男子在生產中處于主導地位,也決定了其社會地位。而女子,就如“女”字最初的字形一般,就是跪著操持家務的形象,由于退出生產領域就不得不依附于男子,從而形成了“男尊女卑”的社會秩序。
(二)文化因素在語言交際中的體現
學習一種語言的最終目的就是獲得運用該種語言進行言語交際的能力。語用文化和目的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常常是運用目的語進行交際時最先遇到的問題和障礙。這里以文化背景知識中中國古代文學為例展開敘述。
中國古代文學依發展順序可分為先秦文學、秦漢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隋唐五代文學、遼宋金元文學和明清文學幾個大的階段。它們前后相繼,一脈相承,構成了中國古代壯麗的文學畫卷。中國古代文學體裁可以大致分為神話、詩歌、散文、戲曲、小說五個類型。在漢語國際教育中,讓外國學生像中國學生一樣全面地掌握這些知識是不可能的。而且除了把漢語作為專業學習的外國學生以外,很少有學生需要全面地掌握這些知識。大多數學生只是把這些知識作為學習漢語的背景知識或者是在高級階段為了提升漢語能力而進行的知識補充。所以,在課堂上老師可以把神話寓言作為課前語言故事講給學生們聽,如“開天辟地”“女媧造人”和“羿射九日”等。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階段和情況適時地把詩歌、散文、戲曲、小說拿來供學生們欣賞。這些故事和文章不一定要求學生們能夠理解或者掌握,只要通過講解這些故事和文章使學生們感受到中國文學語言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美妙之處就可以了。
文化因素教學是漢語國際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漢語教學可以加深外國學生對漢文化的了解,通過漢文化教學可以促進外國學生的漢語學習。所以,文化因素在漢語國際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參考文獻:
[1] 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增訂三版)(上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M](第三版).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8
注解:
① 張繼偉.《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文化教學與研究》.黑龍江大學.2011
篇5
一、引言
漢語國際教育是一種第二語言教學,也是一種外語教學,其目標為培養第二語言學生的漢語交際能力,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但現實情況是,在很多高校中,漢語國際教育本科生接觸第二語言學習得以實踐的機會微乎其微,他們缺乏鍛煉機會,能力難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既然對留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教學實習困難重重,那么,在當今日益成熟的網絡環境下,就只能另辟蹊徑,探索網絡實習的道路。目前,浙江財經大學通過校企合作,探索出一種網絡實習模式(劉亞輝,2015)。該校與一家漢語教學企業共建校外實踐基地,實習生在接受一定培訓后,自行選擇教材,自己把握進度,上傳PDF課件、音頻或錄制視頻到在線課堂,經機構老師把關審核通過后就可以上傳到網絡孔子學院進行在線授課,課后會有網絡孔子學院在線課堂的老師第二次審核,若出現問題不符合要求則會關閉該節課程,要求教師重新錄制。
二、網絡實習簡介
網絡孔子學院是為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和愛好者提供漢語學習課程,了解中國文化,分享學習經驗,以及為對外漢語教學教師和志愿者提供漢語教學,分享教學經驗的平臺。網絡孔子學院會將一定的在線教學名額分配給語言機構和部分高校。而漢語教學機構在獲得這些名額之后,通過校企合作的網絡實習模式,將這些名額分配給經過培訓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這便是目前浙江財經大學與該語言機構發展中的網絡實習模式。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網絡實習剛開展不過兩年,國內也鮮有高校施行此類專業的網絡實習模式。浙江財經大學是國內最早進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網絡實習的高校之一,無甚經驗可循。本文為筆者在網絡實習基礎上的經驗之談。目前該校實習生的上課形式主要是直播課和定時直播課。直播課就是網絡在線直播課堂,在教師錄制期間會有學生在線聽課。學生可隨時提出問題,老師應立即解答,學生不愿聽的話也可退出,這對教師的講課質量要求很高。直播課要求上課時長不得少于15分鐘,上課期間會顯現出教師頭像和課件內容,這種形式比較有利于學生捕捉教師發音的嘴型,看到教師的示范動作,對于教師來說也比較能鍛煉膽量,考驗教師心理素質。定時直播課上課時間更為靈活,在7-12分鐘之間,上課內容是教師提前錄制好的視頻,只出現教師聲音和錄制視頻,不出現頭像。因此對教師上課時的背景、著裝和儀表不做過多要求,只需保持音質的清晰就可以了,這無疑可以讓教師更加從容。接下來筆者將對這種校企合作的網絡實習模式的具體操作流程進行簡單介紹。
三、網絡實習操作流程
(一)實習前的培訓
對于實習生的培訓主要是漢語教學機構老師到校進行的實際操作指導和正式上課前的網絡線上指導。指導學生怎么制作課件,如何使用瀏覽器登錄在線課堂,怎么創建直播課或定時直播課,如何上傳PDF課件和錄制視頻,怎么使用錄制軟件以及具體操作中的注意事項。指導內容比較具體和實用,為實習生前期準備減少很多麻煩。
1.課前準備
培訓內容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制作課件。那么應該怎么準備課件呢?什么樣的課件才符合要求?下面我們就簡單說明一下課件制作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項。課件制作推薦使用WPS演示,便于制作完成后直接轉成PDF格式。這是由于在網絡在線課堂上,PDF格式上傳的課件不易亂碼和出現混亂,安全指數較高。不過PDF格式的課件沒有動畫效果,只能以文字和圖片的形式顯現,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負擔的同時也減少了上課的生動性,會使學生缺乏新奇感從而失去繼續聽下去的興趣。PPT背景選擇不要過于花哨,但也不能太單調乏味。部分實習生出于美觀的目的選擇一些色彩鮮艷且內容復雜的背景覆蓋整個畫面,而字體顏色又較淡,導致的后果是教師自己都有點看不清更何況那些語言初學者,這是極不可取的。同時過于單調簡單的背景又會使人產生乏味心理,缺乏興趣。這就要求實習教師把握好度,背景最好與教學內容相協調,打造一個具有個人獨特風格的PPT,絕對會令人眼前一亮。字體顏色和大小視情況而定,字號推薦32號,可大不可小。課件做到精煉簡潔,避免冗雜,以教師講為主,不要出現大版文字。比如詞語3-5個即可,可以適當的加上拼音、詞性、解釋或圖片等,讓PPT顯得簡潔美觀大方而又充滿吸引力。
制作課件時,注意文字圖片相結合,圖文并茂,注意使用高清圖片,不推薦使用自己拍攝的照片和電子版教材截圖。首先是因為會與PPT背景和手打字體顯得格格不入,極不美觀。其次是照片和截圖的清晰度也無法保證,上課的視頻里很有可能糊成一片,有不少實習生的課程回放因為這個問題被關掉。PPT內容的選擇原則上由教師個人決定,培訓機構不會干涉。教師在編寫課件時,靈活選取教材上的重點難點進行講解,切勿全盤照搬照抄教材內容,可根據需要選取內容進行講解。教師需考慮PPT內容的合理性、可行性和針對性,要根據該堂課針對的學習對象決定內容的選擇和設計。根據所講難易程度以及面對的學生群體,語速適中,配以一定的外文注釋和漢語拼音,并注意書寫正確。筆者曾在在線課堂上看到一名漢語教師講寓言故事,該課標明針對初級水平學生。然而在她的課件中,一頁PPT里有將近150個漢字,分布得密密麻麻,并且出現很多生詞,標明拼音的卻只有五六個,再加上該教師讀得磕磕絆絆,平平淡淡,原本進來的十幾個學員在5分鐘內便走了一大半。這樣的結果不僅打擊了教師自信心更是令原本對神秘的漢字和中國文化感興趣的學生感到失望。因此,課件的制作必須要用心,它在我們的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個人著裝和背景準備
接下來需要準備個人著裝和上課背景。網絡孔子學院在線課堂教師上課的著裝和背景有明確要求,教師需著裝整齊,背景畫面清晰明亮,不允許模糊、卡頓或顏色陰暗,聲音清楚無雜音。部分實習教師缺乏這種意識,比如穿睡衣或無袖上衣上課,甚至以宿舍為背景,光線暗沉,背景雜亂。這些都會導致孔院審核老師關閉課程,所以教師一定要避免這種情況。
3.上課
關于怎么上課,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習慣,筆者在這里不多贅述,只提幾點建議和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課程內容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片頭(總時長不超過1分鐘),課程主干知識,片尾(總時長不超過1分鐘)。片頭包括歡迎詞(大家好,歡迎來到在線課堂)、教師自我介紹(我是本節課的老師,XXX)和課程簡要介紹(這節課我們將要學習……)。片尾進行簡要總結,說結束語,具體措辭教師可以根據個人習慣更改。在線課堂時間多則15分鐘少則7分鐘,這與現實生活中長時間授課有所不同,因此教師需注意課程內容的設計安排,考慮如何把自己上課的內容濃縮成短短的十幾分鐘。建議每節課以一個知識點為佳,將一個知識點講解分析透徹即可,切勿多個知識點混雜,學生短時間內難以理解,對于復雜的知識點,可以拆分成多節課。教師上課注意行為規范,避免一些習慣性的小動作,比如摸頭,手指卷頭發,整理衣服,來回移動,無意義詞語“嗯、啊、呃、然后”頻繁出現等,因為當教師出現在攝像頭下時,這些行為會愈發引人注目。
上課時教師要時刻注意個人頭像和下面的音柱,如果發現教師頭像顯現不出來或音柱左右沒有波動,就說明網絡或系統出現問題,需要及時調整,否則該節課最終會作廢,前功盡棄,需要教師重新錄制。另外教師也可以關注學生在線人數,獲取一些側面信息,比如說如果教師正在講解語法知識,發現學生都陸陸續續離開,剩下的人寥寥無幾,這就說明講解內容過難或者講解方式不正確導致學生難以理解,失去興趣,這時就需要教師及時調整。課程結束后,教師一定要及時點擊下課按鈕。定時直播課的教師有時會犯這樣一種錯誤:將視頻上傳成功,點擊上課之后去做其他事情,忘記點擊下課按鈕。要注意,如果上課時長超視頻時長過多,審核老師也會關閉該課程,要求重錄。當錄制課程結束,教師可以看一下視頻回放,檢查一些是否有不當行為。如果發現錯誤,當時沒有及時更改,那么教師可以自己關閉該課的回放功能,重新錄制。以上便是實習生實踐的主要流程,筆者的建議和注意事項主要是針對直播課和定時直播課兩種形式,而在線課堂還有點播課和系列課等其他形式,這些留待之后補充。
四、網絡實習的不足之處和改善方法
網絡孔子學院在線課堂作為一個上線不久的大規模在線漢語學習網站,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成熟。但是目前仍舊存在的一些問題讓我們無法忽視。在線課堂系統非常不穩定,會出現課件打不開,網站登不上,上傳課件無法刪除等問題,因此希望有關工作人員對網站的維護和升級工作能夠做得更加到位,為老師的課堂質量和授課效果提供良好的保證。同時,也存在教學內容、課堂表現形式和互動方式較為單一的現像,網絡孔子學院在線課堂往往是教師們的“一言堂”,師生之間幾乎沒有交流,上課期間教師可以使用的教學工具也極為有限。因此建議在線課堂可以借鑒其他網絡課堂(如MOOC)的模式,設立一些交流區、討論區,加強師生間、學生間的互動。教師培訓尚未成熟也是存在的問題之一,學生進行網絡實習期間,教學機構的老師針對學生上課視頻中專業和教學方面指導少之又少,只能靠學生自己摸索和自己改進,故而進步空間比較有限。因此建議教學機構老師加大對這方面的指導力度,提高上課質量,形成三方受益的良好局面。
五、結語
盡管網絡實習還存在一些問題,但不可否認目前建立的這種校企合作的模式對于在校大學生來說不失為一次良機,學生不僅可以使自己的學習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也能對自身有一個較為清醒的認識。對實習生來說,首先,加深他們對書本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變“死學”為“活學”,對于成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有一個簡單了解和認識。其次,可以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和鍛煉了實習生們的教學能力和水平。通過網絡課堂這樣一個平臺,教師可以觀察其他教師教學方法和處理手段,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第三,在線課堂實習的機會可以為學生日后追求更高發展比如考研或求職打下基礎,令其對自身今后發展方向有進一步清醒的認識。不過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雖然目前網絡時代飛速發展,日新月異,信息技術也取得突破進展,但網絡實習這一平臺卻仍未普及,影響面積亟待擴大。對外漢語教學教師仍需不斷努力,將網絡與實際教學相結合,努力創新,讓全球的漢語國際教育煥發生機。
參考文獻:
[1]劉亞輝.財經類高校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研究――以浙江財經大學為例[J].現代語文(中旬刊).2015,(7).
[2]網絡孔子學院在線課堂[EB/OL]http:///.
篇6
摘 要:第二語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母語不是漢語的學習者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面臨跨文化交際的問題。這些都是由于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差異,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差異,以及最重要的不同語言使用者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造成的。對外漢語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教授正確的漢語,更要讓每一句漢語都用在正確的情境下,表達說話人的真實想法。如果第二語言學習者不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就會引起詞不達意甚至造成誤解。本文就跨文化交際與第二語言教學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在課堂上運用解決跨文化交際障礙的策略做簡要陳述。
關鍵詞:第二語言教學;跨文化交際
一、跨文化交際的概念
第二語言教學中,我們現在不能單純地將重點只放于教授語法、語音、詞匯、漢字上,還應注重語言的交際功能,在正確的情境下使用正確、合乎漢語使用規則的漢語。學習漢語的學生無時無刻都處于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不管來自哪個國家,和中國文化相比一定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文化不同點。跨文化交際是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習俗的人的交際,需要應對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差異帶來的問題,和跨文化語境的問題。跨文化交際是思維方式不同的人群之間的交際,如果對對方文化不了解也不能理解就會造成信息輸入或輸出的差異、錯誤,嚴重的還會引起文化沖突,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二、跨文化交際能力是第二語言教學的主要目標
跨文化交際者隨時都糾結在自己本身文化與正在學習的語言文化之間的沖突。學習者習慣于自己母語環境下的社會交際規則、文化、思維方式以及價值觀等等,在面對與自己文化截然不同的另一種文化時,學習者也許會有迷惑、費解、難以忍受等負面情緒。但學習者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實現用第二語言進行交際和學習對方文化,這就要求學習者從學習第二語言的第一課起就要逐漸地培養自己的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這也是我們第二語言教學的一個主要目標。而對外漢語教師在第二語言教學中的關鍵作用也決定了對外漢語教師是溝通兩種文化之間的橋梁。我們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素養,掌握兩種文化間的差別,做具體分析,詳細講解,化解文化差異有可能帶來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方便學生使用地道的漢語來進行交際。所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就成為我們漢語教師一個主要任務。
但因常常處于兩種不同文化之間,所以很容易造成學習者會將兩種不同文化相結合的情況產生。我們應努力避免“第三種文化”的情況。與中國人交際的時候就要遵守中國文化和中國的交際規則,與其他國家的人進行交際的時候就要遵守他國文化,運用他國的交際法則來進行交際。這樣才是符合跨文化交際的要求,也是我們跨文化交際所應達到的水平。
1.什么是跨文化交際能力
跨文化交際能力是指跨文化交際環境中的交際能力,具有強烈的跨文化意識,對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非常敏感,并且能在出現文化差異的情況下妥善地解決文化差異帶來的干擾并成功地進行交際的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并不單純地指語言能力或者交際能力,而是二者的結合。跨文化交際能力實在跨文化交際環境中由語言交際能力、非語言交際能力、語言規則和交際規則轉化能力以及文化適應能力所組成的綜合能力。
跨文化交際能力包括語言交際能力和非語言交際能力。語言交際能力不僅要求說話者說出的漢語是符合語法規則、發音標準的,更要求說話者使用的語句一定要符合說話時的場景,用語合適恰當,不會造成聽話者的誤解或者誤會。語言交際能力是跨文化交際的核心內容。如果語言交際能力不能達標那么就無法完成跨文化交際的目標。在注重語言交際能力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非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性。非語言交際能力是指言辭交際以外同樣可以傳遞信息的交際能力。例如肢體語言、衣著和化妝、對擁擠的承受程度等等。而非語言交際能力往往是我們容易忽視的部分。但非語言交際能力同樣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應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非語言交際能力,探究對比不同文化中的非語言交際方式的異同。
2.語言規則與交際規則的轉化能力
第二語言教學中我們很自然地將精力放在語言教學上,目前也將越來越多的精力集中在跨文化交際的語言規則轉換。但我們學習語言的主要目的還是要運用語言在此語言使用國家內進行交際,這就要求我們的交際規則要符合對方國家的要求。跨文化交際中,學習者在語音語法上出現的錯誤外語國家的人可以輕易地察覺,并且可以寬容地原諒,因為畢竟我們對“外國人”的語言要求并沒有那么地高。但如果在交際規則上違反了外語國家的規則就很容易引起誤會甚至反感。例如在中國,鄰里之間見面一般都會問候一句“去哪呢?”“干嘛呢?”等在西方國家的人看來會是私人問題。在西方隱私是最需要被保護的,但其實中國人在問這些問題的時候并沒有窺探其隱私的心理,只不過是一種避免見面不說話的尷尬的解決辦法。但如果外國人不能理解的話就會造成文化沖突。
第二語言教學中我們要避免過多偏重第二語言的語言規則的教學而忽略交際規則的講解和演練。多次反復地訓練,運用播放真實場景的視頻等方式來加深學生們理解中國文化的程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第二語言教學中應注重分析詞語的文化意義。
我國悠久的歷史賦予了很多詞匯深層次意義,這是不深入學習漢語的人所不能了解和理解的。然而這些詞匯的深層意義也常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用語當中。如果學習者沒有了解過詞匯的深層含義,當聽到的時候就會一頭霧水,不明白其真實含義。但如果學習者在不了解詞匯的深層次意義時使用了就會造成誤解甚至文化沖突。
詞語的含義包括概念意義和文化內含意義。概念意義是詞語的表層含義,表述的是客觀的理解。而文化內含意義是人們賦予詞語新的含義,這個含義可能和詞語的本身是有聯系的,也有可能是由于歷史演變增加了與詞義本身并無太大關聯的含義。而對于第二語言教學來說,我們所要做的工作是進行兩種語言的對比。對于第二語言教學老師要對雙方文化都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對比分析兩種語言在同一個詞語上的文化意義有著什么具體的區別,才能更好地帶領學生體會同一詞語在不同文化中所體現的不同的文化意義。
例如,“狗”是人們喜歡的小寵物,在漢語中有的時候卻常出現在不文明用語當中。這對于西方文化對于狗的喜愛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文化含義。美國人經常形容一個人非常幸運,會說“You are a lucky dog.”翻譯成中文就是“你是一條幸運的狗”。如果學習者在與中國人交流時本能地運用翻譯法將這句話說給中國人,就會引起中國人的不高興。本來是一句贊揚的話,卻會造成是在侮辱他人的感覺,這就是跨文化交際的失敗。再如“work like a dog.”(像狗一樣拼命工作)“every dog has its days.”(每個人都有他的幸運日)這兩句美國常用俚語都是用在贊賞他人的用語。但我們的文化中沒有一個是用“狗”來贊賞他人的。
還有就是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代名詞的“龍”。“龍”是中華民族最為神圣的代表,中國人都自稱是“龍的傳人”。我們從小以來被灌輸的就是“龍”是一種非常高尚神奇的圣物。為了表達對龍的崇拜和向往,“龍”也是中國人名字的常見字,父母多希望孩子名字中有“龍”字來表達對孩子抱以美好的希望和更高的要求。但“龍”翻譯為英語“dragon”,這個詞在英語當中給人的感覺是非常恐怖,怪異的怪獸,常常出現在科幻恐怖電影當中,這明顯與我們所說的“dragon”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現在在區分這兩種不同感覺的“龍”的時候,我們用“Chinese dragon”來代表中國文化中的靈物——“龍”。
外國人在中國生活的話,也許經常能聽到中國人邀請其到家里做客,中國人一般都會說“有空來家里吃個便飯吧!”但在中國文化中,我們從不可能真的拿自己家吃的所謂“便飯”來著招待客人。外國人去中國人家里做客,一定會震驚于這頓“便飯”的含量。我們一般都是將自己的拿手好菜、大魚大肉盛情款待我們的客人,甚至在告別的時候還要補充一句“招待得不好,請多擔待。”英語中的便飯的對應詞是“potluck”。“potluck”在英語中還有每個被邀請的人各自帶一份真正意義上的便飯,大家一起聚會。這樣的“potluck”真的就是便飯的含義。西方國家沒有謙遜表達自己所做的事情,所以他們自然聯想到中國人邀請其到家里做客就是吃一頓普通的便飯而已。而這兩個詞在中國文化和英語文化中都有其各自的文化意義。例如,“他每天睡覺很晚,上班遲到是家常便飯”,這里的“便飯”的隱身含義是“經常發生的事情”。而“potluck”在英語中也常做形容詞,表示“碰巧的”“碰運氣”含義。這也許是和它的本義相關聯。“potluck supper”是一種非常隨意的聚會,大家吃的東西都不是特制的,大家在“potluck supper”上就是有什么吃什么,好吃不好吃就是“碰運氣”了。例如,“我不知道周圍有什么好吃的,but let us take potluck”,意思是我們碰上什么吃什么吧。
第二語言教學中我們還會碰到各種各樣有著不同文化意義的詞語。這時就要求我們對外漢語老師和學生一樣都要有強烈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敏感地發覺這之間的不同,盡量避免在交際過程中會造成文化沖突的現象。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盡可能地使用情景教學法,將詞語帶有文化意義所出現的場景真實再現,讓學生扮演情景人物,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詞語的文化意義,并且一定要盡可能地發掘多樣地場景,讓學生可以靈活應變。再情景教學的過程中,也不可忽視對比的重要性。要和其本身的文化進行盡可能充分的對比,讓學生真正地區分這其中的不同,才能更好地使用詞語,并避免出現跨文化交際的障礙。
四、總結
第二語言教學中我們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讓學生意識到不能總是使用翻譯法來直接表述自己的想法。要意識到文化與文化之間的不同。對外漢語教師要對容易造成文化沖突的部分進行著重的分析和指導,要成為一座橋梁溝通兩種不同的文化,帶領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始終要將漢語的交際能力放在教學的首位,我們不僅要教授正確的漢語,還要讓學生們在正確的情境下使用合乎中國交際規則的句子,讓每一次交際都是有效合理的。(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參考文獻
[1] 畢繼萬.跨文化交際與第二語言教學[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2] 張雁.跨文化交際中的中西文化差異及有效跨文化交際的原則[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
篇7
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雙語教學;應用型
2014年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辦的國際漢語教學研究基地暑期高級講習班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對外漢語學者們論述了我們現在的教學現狀:國內與國外進行的漢語教學完全不同,在國外,不是以大量的詞匯記憶,語法講解為主導,而是以激發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為前提,只有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進行相應的漢語教學。因此,對教師的外語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就使我們必須思考,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應該如何開展雙語教學,以提高學生運用外語與母語共同講解漢語的能力,并將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因此,本文將以黑龍江外國語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為例,探索雙語教學的若干問題。
一、 實施雙語教學的原因
(一)符合專業培養目標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掌握扎實的漢語基礎知識,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具備中國文學、中國文化、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能力,能在國內外各類學校從事漢語教學,在各職能部門、外貿機構、新聞出版單位及企事業單位從事與語言文化傳播交流相關工作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應用型專門人才。”而目前,黑龍江外國語學院正轉型為應用型本科高校,對于漢語國際教育專業而言,“應用型”主要體現在將培養目標設定為“雙語言”和“雙文化”,學生只有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才能成為有競爭力的人才,才能成為合格的對外漢語教師。
(二)提高學生語言對比分析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在一部分課程中實施雙語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對比分析能力。比如,《語言學概論》課程,如果進行雙語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對于國外的一些語言理論理解更為透徹,而且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不同語言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入語言類型學的相關理論。以英語為例,通過對比分析,使學生了解漢語和英語之間的差別,并且有利于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避免母語為英語的學生的母語負遷移。同時,在雙語類課程中可以培養學生運用另一種語言進行思維,學習另一種文化,建立起不同的文化價值體系,了解語言講授國的文化、習俗,以及思維特點,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便于對外漢語教學。
(三)新型漢語教材的需要
對外漢語教學的鼻祖呂必松教授認為“所謂漢語‘難學’,不是漢語本身固有的特點決定的,而是教學不得法所造成的負面效應”。因此,與以往的先教拼音再教漢字的方法不同,呂必松教授又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那就是“組合漢語”。從筆畫教學、漢字教學入手,拼音是漢語的一種輔表達手段。而講授這種新型的漢語教材,就要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才能把漢字組合的關系講解清楚,而這其中又滲透著我們的漢文化,體現了漢字作為表意文字的趣味性,這不但會使漢語學習者對漢語學習充滿興趣,而且也會減少漢語學習的學時數,提高教學效率。但前提是教師要有一定的外語水平。因此,通過本專業的雙語教學,可以提高學生運用外語講授漢語的能力,也提高其對于不同教材的適應能力和講解能力。
另外,因為專業課內容實施了雙語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外語水平,這樣就可以減少學生的公共英語課程的授課時數,從而把節省的教學時間用于教學方法的訓練和實習,以提高學生的實際教學水平。同時,掌握了專業的外語詞匯,對于學生日后閱讀與專業相關的外文文獻,拓展自身的理論知識,提高理論素養,都將有一定的幫助。
因此,我們要在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中實施雙語教學,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二、 實施雙語教學的現有條件
根據吳泓(2014)給出的調查問卷結果,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學生大多數希望開設雙語教學的課程,他們認為想要教好外國人漢語,首先要能夠和外國人很好的溝通。黑龍江外國語學院的其他配套條件也為雙語教學做好了準備。
(一)現有的師資力量可以提供雙語教學
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在2012年和2013年共有16名教師被漢辦派往英國倫敦的孔子學院講授漢語并傳播漢文化。本學期已經有一位教師回國后開始運用雙語教學在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2014級學生講授《跨文化交際》課程,師生共同的反映是教學進行得很順利。同時,學院還給學生配備了外籍教師,由外教糾正學生的發音,這也會對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其他專業課教師也都達到英語六級水平,有能力進行雙語教學。
(二)學院的對外交流情況有利于開展雙語教學
學院先后與美國、英國、加拿大等13個國家的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每年選派學生赴海外合作院校學習與交流,同時也接收留學生到我院學習漢語及中國文化課程。這樣,學生將有機會去國外院校學習,外語水平的提高和對多元文化的了解都將為今后的雙語教學課程提供幫助。同時,我院招收的留學生,也為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學生提供了語言和文化交流的平臺,各種社團活動的開展,與留學生結成對子,互幫互助,學習語言與文化。
(三)校內外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語言交流的機會
我院為學生建立了多個校內外實習基地,其中校內實習基地“漢語課堂”,由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學生給學院的外籍教師進行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小班授課。已經在“漢語課堂”中做過“小老師”的學生反饋:自己對于漢語知識的理解和外語水平的提高是同步的,這都為接受雙語課程打下基礎。
因此,從學院目前的條件來看,我們可以嘗試開展雙語教學,而且,我們會繼續為學生創造更好的教學條件,為雙語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幫助。
三、 實施雙語教學的教學模式的探討
在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嘗試推行雙語教學,我們還有很多問題須要探討。
第一,從授課內容來看,哪些課程適合運用雙語教學。根據我院最新的培養方案,我們將學生學習的課程分為四個模塊,漢語言模塊、外語模塊、文化模塊(包括中國文化和跨文化兩部分),教學技能與管理模塊。我們計劃從以下課程入手,開展雙語教學:漢語言模塊中的《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課程,文化模塊中的《中國文化要略》《跨文化交際》課程,具體的教學效果如何,還有待驗證。
第二,從授課的語言比例來看,根據不同課程的內容,設定不同的雙語教學比例。比如,《跨文化交際》課程中英語比例為50%;《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課程中英語比例大概為20%;《語言學概論》課程則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將英語比例設定為30%~40%;《中國文化要略》課程則可以根據不同章節的需要,將英語比例設定為30%~50%。當然,這只是我們的初步設想,還要根據授課對象的接受情況隨時作出調整。
第三,從教材的選擇來看,目前,還沒有完全適合本專業的雙語材料,教材的選擇可以有三種途徑:全外文教材、中文教材加上外文材料,或者教師自編教材。全外文教材,學生接受起來難度如何?中文教材配合的外文材料是否合適?教師如果自編教材,外文部分是否會有錯誤?這些問題還都有待在接下來的教學準備和教學過程中逐漸探索。
綜上所述,在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開設雙語課程有其必要性,目前,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教學條件,但是,開展的具體過程和效果,還有待進一步探索與實踐。我們雙語教學改革的方向是:根據學院的定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合適的雙語課程,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應用型對外漢語人才。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古代漢語實踐教學原則途徑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1.060
1古代漢語實踐教學的內涵
馬克思認為:“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主要的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課題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1]實踐是一切知識獲得的前提。2005年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等學校應著眼于國家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在堅持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同時,更應注重能力培養,特別是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堅持社會需求為導向,深化教學改革,構建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體系。”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加深對理論認識的有效途徑,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平臺,有利于學生素養的提高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2]
實踐教學是教育體系范疇的一個重要組成,一般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實際操作為主,獲得知識與技能,提高綜合能力的一系列教學活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3]實踐教學力主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地位,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實踐結果表明,單一的知識教學不可能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同的活動與不同的素質發展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關對應性。在實踐教學中,通過實驗、體驗、實習、課程設計、論文、調查等具體的實踐環節,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個人潛力。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是應用性和針對性很強的專業,古代漢語課程是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專業必修的基礎課,在學科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該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同時又具有較強的工具性。主要運用現代語言學理論,分析研究在上古口語基礎上所形成的古代書面語言,以及東漢以來所發展而成的古白話。雖然古代漢語課程本質上屬于語言學課程,要求學生認知漢語歷史發展演變過程中的基本原理和一般規律,但從當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古代漢語課程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通過有限的課堂教學,很難達到這樣的教學效果。從學生角度來看,現在的學生普遍接觸古文很少,基本上對古文沒有太多感性認識,毫無古文功底可言;另一方面,從課程本身來看,漢語的歷史發展演變問題是一個難度較大的理論問題,本身既涉及普通語言學的基本理論,又要求對漢語歷史演變特征細致描寫,對于古文閱讀能力薄弱的本科低年級學生,課程難度極大。鑒于此,要求古代漢語課程具備較強的理論性,既不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也是根本無法實現的教學目標。王力先生曾指出:“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閱讀中國古書的能力。我們必須明確地認識到:‘古代漢語’是一門工具課;通過這一課程的學習,使我們能更好地掌握古代漢語,以便閱讀古代文獻,批判地繼承我國古代的文化遺產。”[4]當前,古代漢語課程工具性特點和培養學生閱讀古書的能力這一課程目標已取得學界的普遍共識,對于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這一目標的設置也是可行的。
古代漢語課程所涉語言時代跨度大,教學內容多,任務重,教學難度大。當然,本科階段的古代漢語教學,其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強學生閱讀古籍的能力,能夠一定程度上批判地繼承古代的文化遺產,并通過古代漢語的學習,幫助學生認識古今漢語之間的繼承發展關系,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修養,增強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古代漢語課程的這一目標就要求在教學上要有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只有通過實踐教學才能讓學生充分提升古書閱讀能力,牢固掌握古代漢語的基礎知識,提高學生語言文字方面的修養。
2古代漢語實踐教學實施原則
2.1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
古代漢語課程為語言學課程,本身具有較強理論性。考慮實際情況,在教學中又必須以古代漢語語法、詞匯、語音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為工具,以此指導學生的古書閱讀,幫助學生從對古代漢語的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知,能夠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教學效果。在古代漢語課程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輔相成,實踐教學建立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之上,在基礎理論的充分掌握的前提下展開實踐教學,理論教學應當培養學生古代漢語方面的實踐能力服務。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閱讀一定量的古籍作品,并在閱讀中對其殊句式表達、虛詞運用等語言現象作出某種程度的總結概括,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總結規律,在一定程度上能培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意識和主動探究的能力,幫助學生在古書閱讀的實踐中將感性認識提升為理性認識,并進一步指導古書閱讀的實踐活動,切實提高學生古書的閱讀能力。從近幾年的教學情況看,不少學生能夠自發地在閱讀文言文的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并能在讀書筆記中整理出質量較高的課程作業。理論和實踐結合,大大加強了學生對古代漢語知識和現象理解的廣度和深度,養成了學生自覺觀察古代漢語現象、搜尋古代漢語材料的習慣,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古代漢語教學的水平和質量。
2.2知識掌握和能力發展相結合
知識是發展能力的基礎與前提,而發展能力則是掌握知識的目的與歸宿,而能力的提升又可進一步促進知識的掌握與深層次理解。二者相輔相成,關系密切。上世紀五十年代,英國哲學家波蘭尼明確指出,人的知識存在兩種類型: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5]所謂顯性知識,即能夠用各種明言符號加以表述的知識。隱性知識是指那種我們知道但難以言傳的知識,本質上是一種理解力,即領會經驗、重組經驗的能力。二者共同構成個體總的知識體系,而顯性知識又植根于隱性知識。隱性知識是個體獲得顯性知識的背景與向導,支配著個體的認知過程。而隱形知識的獲得,并不能僅靠理論教學,必須以實踐為途徑,在實踐教學中獲得隱性知識,從而提升能力。在古代漢語課程教學中,學生的隱性知識的獲得顯得更為重要。學生一方面要掌握古代漢語基礎知識,另一方面必須將這些基礎知識的掌握內化為閱讀古書能力的提升。這一過程離不開實踐活動,只有學生親力親為,在對相關古文一定量的研讀練習過程中,才能系統構建起自己古代漢語完整知識體系,促進自身運用知識的能力發展。
2.3信息反饋與課程調節相結合
教師在充分發揮教學主導作用的同時,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學過程真正處于師生協同活動,相互促進的狀態之中。其實質就是要處理好教師與學生,教與學的關系。教師與學生從教和學的活動中及時獲得反饋信息,以便及時了解教與學的情況,并能夠及時有效地調節和控制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目的。在古代漢語實踐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充分利用練習、作業、見習等環節,建立并疏通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信息交流渠道,強調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方法、學習效果以及自主性等方面信息反饋的及時性與通暢性,在實施實踐教學的環節中不斷改進教學策略與方法,優化教學程序,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閱讀技能的提升與古代漢語能力的發展。
3古代漢語實踐教學實現途徑
3.1古代漢語教學內容的調整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教材構建起以文選、通論、常用詞三要素相結合的內容體系,給高等院校古代漢語課程的建設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給建國后的古代漢語課程的教學體系建構指明了方向。時至今日,雖有各類古代漢語教材不斷面世,但王力先生主編的這套古代漢語教材,經過不斷修訂,仍然是當前高等院校古代漢語課程的主要教材之一。該教材內容豐富、體系完整,至今仍具有經典價值,但由于客觀條件的制約,從當前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教學實踐及當前古代文獻研究現狀來看,完全按教材內容進行教學就容易忽視專業特點和古代漢語教學的實踐性特點,因此對教學內容作出一定程度的調整非常必要。
(1)增加有關漢字方面的教學內容。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主要是培養具有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的專門人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學生要能勝任面對國外母語非漢語的學生漢語教學的任務。而漢字歷時數千年的發展演變,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和構形特點,國外學習漢語的學生往往對漢字的興趣極為濃厚,這要求該專業的學生需要扎實掌握漢字的有關知識理論,能對一批常用字的構形以及字形的發展演變做出正確的分析。漢字構形多與意義相聯系,加強漢字教學也能促進古代漢語詞義方面的學習,可以提高古代漢語知識的理解能力與運用水平。
(2)調整文選部分的篇目。古代漢語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古代文獻的閱讀能力,這一教學目標的設置無論對漢語言文學專業或是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學生都是合適的。因此,文選部分是古代漢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目前的古代漢語教材文選部分,所選篇目較為豐富,但內容以文言文為主,并主要按時代編排,雖自成體系,也頗能遵循漢語發展的時代順序,但不利于教學過程的循序漸進。如教材將《左傳》《孟子》等先秦部分難度較大的文言文置于初始段的教學中,無疑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對自主性學習有一定的障礙。故在不破壞漢語時展的順序性的同時,有針對地按照文選的難易程度很有必要。如將相對較容易的《戰國策》以及學生較為熟悉的《論語》中的一些章節置于教學前期,學期后段再學習《左傳》《孟子》等,由易而難,有利于學生學習。
(3)增加古代漢語的練習部分。當前的《古代漢語》教材并未設計練習部分,學生無法在預習中充分把握學習目標,明確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課后也無法通過練習檢測自己的學習效果。這不利于古代漢語課程的實踐教學和學生的自主學習。因此,可以在教材文選、通論、常用詞三結合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課后思考與延伸學習的設計。結合教學的重難點,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思考練習環節,使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更強、自主性更高。并且對教學內容中涉及到的一些重要問題,專門列出有關重要的參考文獻,以供學生按圖索驥,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拓展學生學術視野,促進學生的探究性學習以及創新能力的發展。
3.2課堂教學方法的借鑒與革新
古代漢語課程教學大多以講授法為主,通過教師對相關問題的講解分析,使學生理解掌握所學知識,學生互動較少。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讓學生系統掌握所學知識,但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也無法真正理解所學知識,更無法真正應用,難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因此,借鑒新的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勢在必行。如古代漢語課程教學可以結合自主探究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環節。在要求學生充分預習的前提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先準確地揭示課程學習目的,通過適當引導,使學生圍繞學習目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問題進行個體探究,經過類比、分析、歸納等,得出初步結論,并完善結論。教學中給予學生自由探究的時間,通過課堂討論、合作交流發現新知。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問難,發表不同意見。如在教學文選時,可將具體章節落實給每一學習小組,通過自主探研、小組討論,對文選中的重點句式、重點字詞加以研討,并在教師的引導下總結相關句法特點、詞義演變規律,以獲得并鞏固新知。這樣既凸顯了古代漢語課程的實踐性特點,也強化了學生學習的實踐性,促進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3.3實踐環節的優化設置
首先要優化設計好練習環節。利用多樣化的作業形式加強學生實踐。如閱讀訓練、課程論文、文言文創作等,尤其是要加大文言文的閱讀量,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古文閱讀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大學相關社團、系、院乃至校級平臺發起并組織一些有關古代漢語方面的活動,如有關古代文化方面的知識競賽,漢字聽寫賽,詞語理解賽等,這些活動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古代語言文化的興趣與熱情,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再次,可以充分利用好系、院的學生實踐基地,如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孔子學堂等,讓學生真實感受古籍形態,熟悉古代文獻,感知古代文化,培養學生學習古代漢語的熱情。還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文獻,幫助教學的完成。如嘉興南湖景區的攬秀園,薈萃了文徵明、何紹基、董其昌等歷代文人所書碑刻九十余塊,可讓學生利用課余,走出校門,研讀并整理這些珍貴的古代碑刻文獻,標點翻譯其中的一些篇章。通過辨文識字,離章析句,感知古代文獻的整理方法,加深對古代漢語課程的認知,開拓學生眼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 [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
[2] 張英彥.論實踐教學的理論基礎.教育科學[J].2006(4).
[3] 封傳兵.實踐論:古代漢語實踐教學的內涵及其意義[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1).
[4] 王力.古代漢語(一)[M].北京:中華書局,1999:1.
篇9
關鍵詞:電影資源;漢語國際教育;策略探究
一、引言
漢語國際教育中,學生的學習壓力主要是漢語交際能力。總體來看,對學生漢語知識體系、對外轉換存在較高要求。某種意義來看,語言學較為抽象,和數學、物理、生物、化學不同,語言學沒有既定的公式和清晰的知識邏輯,對于學生來說,只有大概的學習方向,讓學生以學習方向為目標,多思、多學、多練、多用,借助此,來健全文化素養,本文立足于漢語言教學,就如何更加行之有效地運用電影資源進行策略探究,以期能更好地促進漢語國際教育的長遠發展。
二、電影資源與漢語國際教育結合的可能性
(一)內容結合可能性
表面上來看,電影是聲樂藝術、視覺藝術的載體,深層次來看,電影中諸多構造元素包含著濃濃的人文氣息,無論是悠悠歷史長河中歷史故事、人物、典故、傳統美德,抑或者是戲劇、武術、舞臺劇等,都無一例外地透露出一個地區、國家、民族的文化,可以看作是古代的精神文化的現代表現,也可以看作是傳統文化的傳承及發展,人類文明正是在不斷的繼承、創新、發展中取得進步,而電影正是其中的重要載體。語言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無法脫離人類文明獨立存在,這也就意味著,電影的人文氣息,可以用于語言文化的傳承、創新及發展。
(二)藝術展現結合可能性
電影是現代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當下,可以借助電子信息設備,向學生展現圖畫、建筑、聲樂、人物形象、舞蹈、服飾、雕塑等,美輪美奐、豐富多彩的畫內空間,可以引人入勝,帶給觀看者喜悅、感動、興奮、辛酸等,能夠很好地牽引觀眾的情緒,同時,電影作為虛擬現實藝術表現形式,不僅可以借助電子設備隨時隨地觀看,還可以將學生平日無法接觸到的現場場景予以充分展現。在漢語言國際教育中,語言教學對情感教學、情境教學依賴程度非常大,如果只是單純的從書籍中、從言傳身受中、從周圍世界中發現語言的魅力,無疑是枯燥的、局限性的、效能弱的,同時,由于不具備外語學習場景,學生只能強化漢語認知,對漢英轉換、跨語言交流、國際文化等往往認知不佳或無法學習到位。由此而論,電影的藝術展現與漢語國際教育存在較好的貼合性。
(三)藝術表現結合可能性
電影的人文氣息是電影的重要內涵來源,也是反映地區、國家、民族文化或社會氣息的重要載體,從文化上,電影可以看作為傳統文化的“大雜燴”,是了解地區、國家、民族歷史沿革、文化精神的重要切入點,從社會現象上,現代快餐式電影、商業電影等,對社會現實等具有較好的披露現象,是窺探地區、國家、民族社會思想意識的重要視角。漢語國際教育體系中,不僅需要重點了解中華文化,深入剖析文化傳承中的文學、哲學,還需要透過社會思想意識,將漢語言的魅力轉化為可接受語言或是通俗性語言,傳遞給外國人,由此來看,可以將電影與漢語國際教育充分聯系到一起。
(四)英漢互動結合可能性
英漢互動的關鍵,不僅包括英漢聽翻、英漢文翻,而且,語言的正式性和口語化,語言聽、說、讀、寫基本技能等都要予以充分掌握,對語言應用技能的掌握一般需要創設情境,借助情境教學,讓學生模擬情境對話,彌補學生缺乏外語對話情境下,跨語言交流能力、口語聽說讀寫能力、語言正式性及口語對照轉換能力鍛煉上的不足等。從電影上來看,電影可以借助中英配音、中英字幕增強漢語、英語對照性,借助電影取材于生活中的特色,將漢語對話、英語對話還原到情境中去,由此來看,電影作為重要的教學手段,可與漢語國際教育教學充分融合。
三、電影資源運用于漢語國際教育的策略
綜上探討,電影資源在內容、藝術展現、藝術表現、英漢互動四方面,可以在漢語言國際教育中發揮實質性作用,有鑒于此,本文所探究的應用策略也可以該四方面為視角,總結歸納具體措施。
(一)介于內容的應用策略
在漢語國際教育中,對于內容的運用主要是側重表現在一個地區、國家、社會的文化,以此作為電影選用、電影淺析、句段學習、電影感悟等的基礎。首先,以文化為導向,收集本國及外國有關的電影,必須注重的是電影是否突出表現文化特色,是否具有時代代表性,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更好地透過電影,了解一個地區、國家、民族的風土人情、時代特征、歷史沿革,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可以在漢語言對外傳播中,向外國人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彰顯漢語言的價值,對外國文化的了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尊重外國文化,輔助跨語言交流活動,或是增強外翻能力及外語寫作能力、對外教學能力等;以文化為導向進行電影淺析,是為了督促學生對電影進行深入的了解及把握,明確電影的文化價值、文化內涵、文化內容,并通過中外文化,了解文化差異及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文化碰撞等問題,對增強學生處理國際事務,實現跨區、跨國合作存在較多便利;以文化為導向,展開句段學習,語言素養對知識積累依賴程度非常高,對文化、哲學、世界、人文等的探索永無止境,教師在督促學生展開句段學習,了解文化的運用情境外,還要激發學生自主識別、自主驗證、自主積累、自主運用的動力,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在漢語國際教育中取得長遠發展;以電影感悟上來看,文化不僅體現在表面上的俚語、習慣、風格等,還體現在更深層次上的潛意識、自我意識、行為等,需要學生通過寫作、踐行等,加深對文化的理解,在具體應用時,也能較為熟練地規避文化摩擦風險,更好地展開對外交流活動[1]。例如,以文化為導向,可以選取《居山》,該片以我國文化價值非常大的終南山為背景,除了展現終南山生活狀況、精神狀態外,還將國學、自然、修行等融入進去,對了解我國道家文化中的清靜無為、遵循自然具有很大的幫助,在選取之后,教師還要對電影本身進行淺析,引導學生更好地思考電影中的深層次內涵,借助電影中的一些對話等,還可以督促學生自主淺析、自主理解、自主感悟,讓學生寫讀后感或踐行報告的情況下,對中華文化產生更加深層次的理解。
(二)介于藝術展現的應用策略
電影中的畫內空間可以以情節、對話、人物、聲樂氛圍、肢體動作、建筑、服飾、神態變化等,為觀看者勾勒視覺聲樂藝術,同時啟發觀看者思考,鑒于此,將情感或是道理講述給觀看人員,因而,透過藝術展現,將電影應用于漢語國際教育活動中,首先應活躍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語言知識體系繁瑣復雜,與其說是知識體系建構的過程,不如說是語言素養潛移默化的過程,這也就意味著,對于語言學知識體系的構建,需要學生沉得住氣,用心去感悟、去閱讀、去聆聽,但很多學生心態并不能放端正,借助電影氣氛活躍作用,改進教學課堂無疑具備良好價值,一般是選用色彩鮮明、情節簡練、情感沖突大等之類的電影,易于學生把握的同時,又能吸引學生興趣;其次,重視電影情境,電影作為藝術展現形式,所選用的素材很多來自于現實生活,鑒于此,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漢語、英語運用情景時,可以選用對話片段,模擬對話情景,無論是一個學生講英語,另一個學生講漢語,還是都講英語,或是都講漢語,對學生語言運用技能都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鍛煉;最后,情感牽引,第二語言的學習需要重視情緒的參與,當下電影是否成功的評價指標,其中之一便是是否牽引觀看者的思緒,因而,教師要善于讓學生把握電影情感沖突,讓學生通過情緒,把握漢語言的魅力[2]。例如,考慮到學生學習興趣,可以選用《馴龍高手》之類的電影作為教學素材,動畫電影一般畫內空間雜物較少,作者可以憑借藝術創作思想填充畫內空間,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興趣,其次,為便于學生能從電影活動中掌握跨語言交流能力,首先可以讓學生組隊,比對電影片段模擬對話,增強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又能讓學生了解到不足之處,方便學生予以改進;最后,除了基本的對話外,教師還要善于把握電影中的情緒浮動,可以讓學生通過舞臺劇等形式,體會希卡普、夜煞等的情感變化,并從電影中,對其中的英語對話應用場景進行把握。
(三)介于藝術表現的應用策略
藝術表現是通過電影中的價值觀、情感、色彩藝術等,展現出電影價值,尤其是透露出的價值觀,是學生認知中華文化、國外文化的重要切入點,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不同地區、國家、民族的人民秉性,對深層次挖掘文化差異,了解對外教學策略方向具有深層次價值。首先,借助中外電影對比,讓學生充分把握中外價值觀的差異、成因,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認知中外文化特色,把握中外文化碰撞,增強跨語言交流素養,對比時,可以借助相同題材、內涵的電影,便于進行有效對比;價值觀的傳遞更多的表現在行為上,因而,教師在引導學生領會電影中所透露出的價值觀時,還要積極激勵學生予以踐行,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中外文化差異;電影中的所要傳遞的情感或是某種色彩藝術,對學生了解地區、國家、民族的思維品質、社會思想意識具有較好的輔助效果,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正式的外國文化,還可以從社會思想意識方面,了解目標人群的社會風氣,可以較好地讓學生融入到目標人群社會氛圍中,對增強學生對外教學、交流技能具有顯著效果[3]。例如,在了解中外的復仇主義價值觀念上,可以借助《趙氏孤兒》和《哈姆雷特》,兩部電影存在較多類似地方的同時,又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備不同的文化特色,對學生了解西方文化中的社會以人為基礎,及我國文化中的社會以綱紀為基礎的差異,具有較好的輔助效果,不僅僅是讓學生對文化差異知悉,還要學生對其中透露出的價值觀進行踐行,可以是人的尊嚴神圣不可侵犯、社會的正義法度神圣不可侵犯等等,以加深學生的理解,最后,教師還要從電影中的對話、情景塑造等方面,挖掘兩部戲劇在現代藝術加工后,透露出的新的價值觀,這對學生當下中西社會意識同樣存在便利。
(四)介于英漢互動的應用策略
英漢互動主要是英漢聽翻、文翻,同時也需要學生對語言的聽說讀寫技能、口語技能等有所了解。首先,教師讓學生根據一部電影,反復進行聽翻、字幕翻譯,在此過程中的,鍛煉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其次,便是激勵學生多品味最新的英語電影,了解英語在生活中運用的語言特色,也可對英語口語具備一定程度的了解。例如,可以根據《歌舞青春》,讓學生根據對話,快速編制字幕,或是根據英文字幕,快翻成漢語。在此過程中,也可激勵學生嘗試抄寫、記憶實用的片段,與同學展開對話,或是運用到英文寫作中,之后,讓學生總結電影里邊較具口語化,或是反映國外生活特色的對話,讓學生進行積累的同時,增強學生對外教學能力。
四、總結
篇10
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一直一向;共時
一、共時
(一)語義上的不同
1、時間義和空間義“一向”和“一直”都有時間上的語義特征,都可表示行為或狀態在某段時間里保持不變。另外,“一直”還有空間上的語義特征,表示所指方向上的持續不變,而“一向”不具有空間上的語義特征。如:你一直往前走就能看到那家店。(*一向)
2、靜態義和動態義“一向”只用于表靜態的句子中,“一直”既可以用于表靜態的句子,也可以用于表動態的句子。因此,也可以說“一向”只用靜態義,“一直”既有動態義,又有靜態義。例如:A.他吃飯的時間一直很固定。(靜態義);B.他從坐下一直在不停地吃。(動態義)
3、長時義與短時義“一向”只有靜態義,所以強調所修飾詞語表示的性質狀態,只能是長久性的,往往延續到說話前或說話時的某一點。“一直”所修飾詞語表示的性質狀態,既可以是長時的,也可以是相對短時的。例如:A.十幾年來,我們一直和睦相處。(長時義);B.兩天來,他一直呆在家里。(短時義)
4、習性義與非習性義“一向”所修飾的詞語表示的性質狀態是靜態的,又是長時的,而且這種長時性及其突顯,具有恒常性和規律性,表示事物的性質,屬性;人的性格愛好﹑風俗習慣﹑道德倫理等方面,成為“習性義”。“一直”雖然也有長時性,但這種長時性只限于一定的時間內,還只是停留在持續的層面,還沒有固化為一種習性,因此“一直”沒有習性義。例如:中國人過春節一向都要非常隆重,非常熱鬧。(*一直都要非常隆重)
5、時態方面“一直”可以表示從認定的某一時間(包括過去、現在和將來)開始,延續到將來的某一時刻。所以“一直”可以用于過去時,現在時,將來時;而“一向”只強調過去總是如此,始于過去止于說話時,可以指現在但不能指將來。例如:A.這個市場,過去一向為這個家族企業所壟斷。/這個市場,過去一直為這個家族企業所壟斷。(過去);B.從古至今,中華文化一直沒有間斷過。(現在);C.教育工作會議明天開始,一直開到月底。(將來)
6、起點和終點
6.1“一直”句絕大多數都有明確的時間起點,即使沒有時間的起點,我們也能通過上下文語境知道隱含起點。如:A.那天下午我的一直頭疼;B.離開商店的時候,售票員見我神色異樣,起了疑心,一直用目光把我盯到門口。“一向”句則極少有明確的時間起點,一般都不能與有明確的時間起點的時間成分共現。如:他一向很老實。
6.2“一直”句一般都有明確的或隱含的時間終點,或沒有終點延續下去。如:他們倆關系一直很好,可是因為那件事兩個人鬧得很僵。“一向”句一般只有隱含的時間終結點(一般是到說話時),或者終點延續。例如:他一向很討人喜歡。
(二)句法特征上的差別
“一向”主要用于肯定句,很少用于否定句中。另外,陳述句中表肯定的居多,也偶爾出現在疑問句和感嘆句中。如:那不是一向多疑的小陳嗎?“一直”也多用于肯定句,較少用于否定句。主要用于陳述句,也可以用于疑問句和感嘆句中。如:a.你一直在工作嗎?b.她實際上是一直愛他的!
1、動詞性謂語句
1.1雙音節動詞“一直”“一向”句的謂語多是雙音節動詞或動詞性結構,一般不能是單音節的。例如:A.他一直在笑(*他一直笑);B.他走路是一向低著頭。如果和“一直”共現的是單音節動詞,所在句有足夠的鋪墊性的句子,句子也可以成立。如:沈先生一直贏,可臉上一點贏的意思都沒有,沈先生皺著眉頭,像是輸了很多似的。(《活著》)
1.2瞬間動詞
1.2.1“一向”“一直”不能與瞬間的不可重復的非自主動詞謂語配合。如:犧牲 結束、發現、死、逝世、出生、誕生、開幕、閉幕、開業、倒閉等。但表動作多次重復的可以受“一直”的修飾。如:這個小孩一直在眨眼。(*這個小孩一向在眨眼)
1.2.2“一向”“一直”可與否定式配合。例如:A.他一直都不來。B.她一向不喜歡這種款式的衣服。但是,瞬間一次性動詞的否定式只可與“一直”連用。如:哥哥一直未娶。(*哥哥一向未娶)瞬間一次性動詞的否定式沒有重復性和習性義,因此不能與“一向”搭配。
1.3動詞性動詞“一向”句中即使有動作性較強的動詞,由于“一向”靜態義的作用,它的動作性會減弱,甚至消失,變成一種靜態性的行為,表達一種習慣性的行為。如:他一向喜歡掏鳥蛋。“一直”修飾的動作性動詞必須是可持續性的,“一直”所在的句子基本呈現出靜態的特性。例如:這件事一直留在我的記憶里。
1.4變化動詞“一直”可以修飾變化動詞(如:增加、減少、上升、下降、提高、降低等),表示在某段時間里的漸變,而“一向”不能。如:這兩年的物件一直上漲,可人們的工資不見上漲。(*一向)變化動詞具有漸變性,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與“一向”的靜態義沖突。
2、形容詞性謂語句“一直”“一向”都可以修飾形容詞短語,如:A.這段時間,他一直很忙。B.我對他一向很好。但是,雙音節性質形容詞只受“一向”修飾,不受“一直”修飾。如:李白的詩一向灑脫。(*李白的詩一直灑脫)
3、與時間詞共現
3.1時點詞“一向”較少與時間名詞共現,“一向”一般只出現在“以前﹑過去”等泛指性時點詞的后面。如:田徑項目的金牌,過去一向被西方人包攬。“一向”一般不與短時性確知的時點共現,但可以與表恒常規律性的不斷循環出現的時點詞共現。如:奶奶一向六點起床。“一直”可與短時性的確指的時點詞或是行為起訖點的詞共現。如:A.昨天晚上,他一直在照顧我。B.他從早上8點一直工作到晚上10點。
3.2時段詞“一向”很少與時段詞共現。如果與時段詞共現,也是表示習性或規律性,表示在某一時段里動作行為的量或發生的頻率。如:他一向一個月理一次發。
“一直”常與時段詞共現,且時段詞具有相對性,但不能與絕對短的時間量共現。如:A.他盯著她的臉,一直盯了三分鐘。B.*我一直等了他一會兒。
4、與助詞的共現
4.1體態助詞“一向”不可以與“著(表持續義)”“了”“過”共現。例如:A.*泰森一向要這人。B.*泰森一向咬了人。C.*泰森一向要過人。這是因為“著”的進行義,“了”的實現義,“過”的完成義與“一向”的靜態義相斥。但“一向”可以與表狀態義的“著”共現。如:他一直低著頭,一句話也不說。“一直”可以與“著”“了”“過(限于否定句中)”共現。例如:A.這本書一直陪伴了我整整四年。B.他一直低著頭,什么話也不說。C.從那以后,我們就一直沒見過面。
5.與否定副詞的共現“一向”與“不沒(有)無”共現時,都位于否定詞之前,且一般只與“不”共現。例如:我一向不喜歡他嘮嘮叨叨說個沒完。“一直”幾乎可以跟所有的否定詞共現,位置可前可后。例如:A.別一直坐著了,經常出去走走。B,我都來了三次了,一直沒見著校長。(作者單位:四川大學)
參考文獻:
[1]鄧小寧.“一直”與“一向”的多角度分析[J].漢語學習,2002.
[2]侯學超.現代漢語虛詞詞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