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實驗室范文
時間:2023-03-21 22:11: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病毒實驗室,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 以身試毒 打造自己的病毒實驗室研究病毒 Vista以身試毒 “試毒”的父親 “以身試菌”的瘋狂科學家 魚膽明目?你可能是在以身試毒 中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屠呦呦:以身試毒,“青蒿”花開 女大牌們以身試法 誰動了我們的鼻子? 李亞鵬以身試法:女神的男人不好當 計算機實驗室病毒防護對策研究 實驗室的計算機病毒防御策略研究 新生兒人巨細胞病毒感染的實驗室診斷研究進展 以身試法者必究 官員“以身試水”靠譜嗎 以身試“騙”點卡騙局深層揭秘 高校實驗室計算機病毒防范措施研究 計算機類實驗室病毒防治及軟件維護綜合方案研究 人3型腺病毒快速實驗室檢測方法的建立 ELISA抗原抗體聯合檢測生殖器皰疹病毒的實驗室應用 防毒卡在計算機實驗室機器狗病毒防范的應用 乙型肝炎病毒實驗室檢測結果的再認識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無懈可擊――影子系統
影子系統,顧名思義,就是建立在真實的操作系統上的鏡像,它和真正的操作系統一模一樣。不一樣的是,你在影子系統里所做的任何操作在重啟或關機后都會被撤銷,即便是病毒的破壞也奈何不了它,但是正常的操作也會被還原,所以要注意保存新建的重要文件到移動存儲(見圖1)。
圖1
超級偵探――Filemon
這是一款出色的文件監控軟件,它可以完整地將某個文件的所有操作和相應進程的信息都記錄下來,這樣對付病毒時就不必費神挨個文件夾去翻了。
軟件小檔案:FileMon(File Monitor) 7.04 for NT/2000/XP
文件大小:188KB軟件性質:共享軟件
運行環境:Windows NT/2000/XP
下載地址:/soft/8985.htm
瑞士軍刀――IceSword
這是很多朋友都熟知的反黑反病毒工具,以往介紹的很多,不再多說(見圖2)。
圖2
軟件小檔案:冰刃 IceSword 1.2 中文版
文件大小:2120KB軟件性質:免費軟件
軟件語言:簡體中文 運行環境:Windows 9x/Me/NT/2000/XP/2003
下載地址:/soft/53325.htm
實戰sxs.exe病毒
布下天羅地網
第1步 保存好文件,斷開網絡,開啟完全影子模式,硬盤盤符上就會出現太極的符號(見圖3);
圖3
第2步 禁用殺毒軟件監控(針對已知病毒)。打開Filemon并開啟過濾功能,并且將sxs.exe作為過濾關鍵詞,然后最小化;
第3步 接著打開IceSword等著看就可以了;
第4步 運行病毒程序就可以了。
靜觀病毒發飆
搜集證據:在短暫的假死后,彈出一個出錯的對話框,確認后系統恢復正常。打開Filemon仔細看看病毒干了什么:
①sxs將生成的病毒文件和一個Autorun.inf文件復制至硬盤各分區和移動存儲。
②復制病毒文件htedtp.exe和htedtp.dll到C:\Windows\system32\下(見圖4)。
圖4
③創建C:\Windows\system32\QQhx.dat
④病毒在C:\Windows\system32下發現并刪除瑞星卡卡助手的kakatool.dll文件,導致卡卡助手無法啟動(見圖5)。
圖5
⑤關閉C:\Windows\system32\RavExt.dll,這個文件和瑞星監控有關(見圖6)。
圖6
針鋒相對滅病毒之步步為營
精確打擊病毒文件
過了1分多鐘,發現病毒沒有再進行什么動作,估計已經潛伏好了。現在該IceSword上場了,先是查看進程,沒有發現病毒。既然進程中沒有,那就直接刪除系統文件夾中的病毒,用IceSword的文件夾瀏覽功能就可以使所有文件現出原形,即便病毒修改了注冊表。用IceSword打開C:\Windows\system32\點擊“創建時間”,直到將時間拉到現在,這樣system32下的新建的所有文件就會一目了然。可以看到htedtp.exe和QQhx.dat兩個在Filemon列表中出現過的病毒文件,至于htedtp.dll無需廢話直接連它一起右擊“強制刪除”即可。根據Filemon的文件動作列表顯示的病毒動作列表,按圖索驥清除其他分區病毒。
注冊表清理
IceSword同時也集成了注冊表瀏覽和部分編輯功能,很實用,但是要編輯或創建鍵值還是用注冊表編輯器(regedit.exe)來進行編輯。由于關閉了瑞星的注冊表監控,病毒的注冊表行為不是很清楚,但這里可以很明顯地看出htedtp.exe文件已經成功地創建了自啟動值,(見圖7)右擊刪除所選即可。還有其他地方也是病毒常常光顧的地方,由于介紹的文章很多不再重復說明。至此病毒清除完畢。
圖7
常看《電腦愛好者》的朋友們一定知道“蜜罐”技術吧,雖然此文的方法與“蜜罐”技術相距甚遠,但是打造一個安全的、可控的實驗室環境來靜觀病毒發作是它們的共同點。讓病毒將自己的行為暴露給我們,然后我們以最簡單的方式將病毒消滅掉,然后將病毒的“罪狀”一條條列出,制作出相應的專殺工具以彌補殺毒軟件升級滯后帶來的麻煩。相信你看過此文后就知道了其實高手們制作病毒分析報告的過程也不是很神秘的,你也可以試試看的!!
小知識:如何判斷病毒進程
有些病毒會將DLL文件插入系統的進程,如果真的遇到有掩護的病毒進程,可以試著結束EXPLORER.EXE進程后再結束病毒進程來解決,因為很多病毒都是靠插入系統進程來保護自己從而達到不死之身的目的。經常入的系統進程還有svchost.exe和csrss.exe等等,像這些進程直接結束會有導致系統崩潰的危險,建議對這些插入關鍵系統進程和創建N個進程互相掩護的可查殺病毒,用殺毒軟件自帶的DOS殺毒工具在DOS下查殺為佳。有些朋友不了解系統中的進程,我們建議用Windows進程管理(prcmgr)來徹底認識系統進程,它的進程描述可幫了我們不少忙。
小知識:關于不可顯示隱藏文件的問題
由于部分病毒修改注冊表中: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Advanced\ Folder\Hidden\SHOWALL]下的CheckedValue"=dword:00000001鍵值為CheckedValue"=dword:00000000或者干脆胡亂修改。使得即便在文件夾選項中選擇了“顯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夾”并且確認后,再次打開文件夾選項后,發現選項仍是“不顯示隱藏文件和文件夾”。就是通過這種方法大部分病毒達到了隱藏的目的。在將鍵值改正后一般就會恢復正常。如果還是不行的話,可以刪除鍵值,再重新建一個CheckedValue的dword值。如果還是嫌麻煩的話,網上專門有高手制作的工具可以使用或者將正常的注冊表值導入即可。
小知識:Autorun.inf文件的是非
在這里我們要強調一點,有的病毒會在創建病毒文件時“贈送”一個Autorun.inf文件,此sxs病毒的INF文件所寫的內容:
[AutoRun]
open=sxs.exe
shellexecute=sxs.exe
shell\Auto\command=sxs.exe
篇2
關鍵詞:計算機病毒;防治體系;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B
1概述
計算機病毒不僅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問題,也是與計算機有關系的實驗教學經常遇到的問題。學生學習計算機相關的課程而進行實驗時,如果感染了計算機病毒,操作系統會出現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異常,導致實驗教學無法順利進行,嚴重影響教學秩序和教學效果。有些實驗室為了應付計算機病毒的感染,最大限度地控制學生上機的權限,甚至在個別實驗室,學生不能自己安裝任何軟件,不能從網絡下載音視頻文件。這種管理方式嚴重禁錮了學生的開放性、創新性思維和實驗、實踐活動,也給學生上機實驗帶來了明顯的不良影響,造成了一些不良后果。封鎖方法是方便了機房管理人員,造成了機房管理人員懶惰,造成了實驗教學環節的缺失和學生動手能力的低下,與開放性、創新性實驗室的要求背道而馳。導致這種封鎖方法的主要罪魁禍首是計算機病毒,實驗室如何防治計算機病毒就是目前有待研究的課題。為了應對計算機病毒,大家采取過多種方式。本文從開放性、創新性實驗室的要求出發,討論了計算機基礎實驗課程中遇到的計算機病毒問題,構造了一個以保護卡為基本層、殺毒軟件為中層、大學生為第三層,教師為第四層的綜合性和全面性計算機基礎實驗室病毒防治體系。該系統不僅考慮了硬件和軟件技術的作用,更提倡拓展和深化“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和實驗內容,重視大學生自身的防治病毒意識、防治病毒和防治病毒能力的培養。
2計算機基礎課實驗室病毒問題與現象分析
2.1計算機病毒防止方法――還原保護卡
曾幾何時,計算機病毒是狼煙四起,肆虐橫行。計算機反病毒專家們和生產商是絞盡腦汁,各顯神通。無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從1983年制造第一例真正意義的病毒至今日,計算機病毒仍在呈幾何級數增長,而且目前的任何反病毒手段,都不能完全防止計算機病毒的感染。在計算機實驗室中,反病毒功勞最大的莫過于還原保護卡。還原保護卡有效地防止了學生實驗時有意和無意的破壞軟件系統和防止了病毒的感染。但系統啟動后,系統可以被病毒感染,從而可能使得沒有被保護的邏輯盤、U盤等移動存儲器中的數據遭到病毒的破壞,另外,還原保護卡依然有存在漏洞和被病毒攻破的可能。以我們親身經歷為例,2007年1月出現的Worm.Nimaya.cf(瑞星取名)病毒攻破了我們機房的還原保護卡。由于這個情況和其它原因,花費每塊200元更換了新一代還原保護卡。近來發現,2008年年底出現的Win32.BMW.o(瑞星取名)病毒能夠攻破更換的這一代還原保護卡。
2.2計算機病毒防止方法――禁止操作
為了有效地達到防止計算機病毒和防止學生上機時玩弄音視頻,一些機房采取了“禁止操作”。這些“禁止操作”產生的不良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例如一個經常出現的情況:一些作業具有連貫性或者是一次上機做不完,需
本研究受湖南省重點教學改革項目(湘教通2007230)和湖南省重點學科(湘潭大學)(The construct program of the key discipline in Hunan province)支持。
作者簡介:李枚毅,湘鄉人,教授,博士,湘潭大學計算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智能化技術及應用。
要將上機作業保留好,供下次上機時繼續。有些機房對此也想了一些辦法,例如,存儲到服務器上,結果在上機開始時,大家都從服務器上下載,出現服務器超載,學生等待,導致浪費學生上機時間和上機秩序的混亂。目前,這類問題的最好解決方案是利用USB接口。
其實禁止注冊表等管理軟件操作是目前很多計算機病毒的常用手法,被認為是計算機病毒的破壞行為,管理人員圖方便,禁止注冊表等管理軟件操作也可以認為是“人為的破壞行為”。
2.3計算機病毒知識和防治意識問題
有一些實驗室管理員和實驗室系統維護人員防治意識不強,主動性差,少數實驗室員工甚至缺乏計算機病毒知識,鬧出不少笑話。可以看到的現象是一些計算機沒有安裝反病毒軟件,即便是安裝了,也沒有進行升級,計算機中還是幾個前、甚至一年前的升級包;禁止USB接口,甚至主講教師和輔導教師都沒法使用USB接口。其根源就是一個字:怕。
大學生對病毒更是了解不多,我們作過一次學生問卷調查,學生普遍認為計算機病毒很可怕,僅此而已。他們所了解的僅限于“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教師上課時介紹的一點點計算機病毒概念性知識,對病毒知識和防治方法沒有深入而全面的了解,更不用說學生自己動手防治病毒。因此,大學生成為了病毒的受害者、病毒的傳染者、病毒的恐慌者。
3一個計算機基礎實驗室病毒防治體系
我們計算中心是學校開放性、創新性示范實驗室,承擔全校非計算機專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和部分計算機相關的實驗教學任務。在還原保護卡支持下安裝了多個操作系統:Windows 2000、Windows XP和Linux。多年來,邏輯分區D盤不列入保護,幾個操作系統都可以訪問這個邏輯分區。學生可以將數據等文件存儲到邏輯分區D盤,如果學生之間不破壞這個邏輯分區上的數據,其數據將可以長久保存。個別計算機上,學生幾年前存儲的文件,現在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多年來,都開放了U盤、MP3、MP4、帶存儲功能手機或者移動硬盤的操作和注冊表等管理軟件的操作權限。
通過我們一段時間的搜索和研究,并結合實踐,逐步形成了我們目前正在實施的計算機基礎實驗室病毒防治體系,該體系的框圖如圖1所示。
在我們這個計算機基礎實驗室病毒防治體系中,充分考慮和體現了各個層次的分工合作。還原保護卡是基本層,沒有它,計算機基礎實驗室的病毒防治就沒有了根基;殺毒軟件為中層,有效地發揮和清除絕大多數病毒,沒有它,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可能無法正常進行;最高層是教師,包括授課教師、實驗指導教師和實驗室系統維護員、機房管理員等,他們是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中的主宰者,沒有他們,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無法實施;大學生為第三層,但他們是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中的主體,沒有他們,就沒有了學校,也就沒有了計算機基礎實驗課。
篇3
關鍵詞:手足口病; 流行病學特征; 病原學
手足口病是小兒的常見傳染病[1]。在中國許多省市均有報道且大多為非重癥患者,故未引起高度重視,但在2008年中國南方部分地區發生了手足口的重癥患者并出現了死亡病例。為此衛生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于2008年5月2日起將手足口病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1]。之后,手足口病的流行和控制引起社會各方面的高度重視,但該病至今尚無有效地預防措施也無特效的治療藥物,因此,加強該病的預防控制是相當重要的。本文作者分析了鹽城市鹽都區近6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點,對指導以后采取更為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流行病學資料收集 手足口病疫情資料來源于鹽都區2007-2012年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人口資料來源于鹽都區統計局。
1.2病原學檢測方法 每月對門診或住院治療5例散發手足口病病例,聚集性病例中選擇2例,和所有重癥病例采集咽拭子或糞便樣本,由鹽城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采用反轉錄- 聚合酶鏈反應(RT2PCR)檢測核酸和病毒分離方法進行病原學鑒定。
1.3統計學分析 所有資料統一整理后, 導入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1.4聚集性病例標準:一周內統一托幼機構或學校發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同班級(同宿舍)發生2例及以上病例;同一自然村發生3例及以上病例;或同一家庭發生2例及以上病例。(依據江蘇省手足口病監測工作方案(2008版))
2 結果
2.1 疫情概況
2007-2012年鹽都區共報告手足口病4254例,其中重癥87例,無死亡病例,91起聚集性疫情,其余發病呈散發狀態,年發病例數及發病率詳見表1,疫情呈現逐年明顯上升趨勢,2012年發病率略低于2011年。2009年以后年報告法定傳染病中手足口病發病數均位居法定傳染病一位。
表1 2007-2012年鹽都區手足口病發病情況
2.2時間分布
2007年,2008年、2010年發病曲線呈單峰分布;2009年發病曲線4月份、6-7月份各一個峰; 2011-2012年發病曲線呈雙峰分布,自2011年下半年開始,既往冬季非流行季節開始出現手足口病流行,一直至2012年年底,未有下降趨勢,見圖1。
圖1 鹽都區2007-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月份分布情況
2.3地區分布特征
不同區域發病率 鹽都區按照地理及經濟發展狀況可分為西部水鄉、中部農村和東部城郊三片區域。表2顯示各區域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但東部城郊發病數相對上升幅度最大,累計發病率也最高,中部農村次之、西區水鄉最低。
表2 2007-2012年鹽都區不同區域各年度手足口病報告發病率(/10萬)情況
2.4人群分布
2.4.1性別 各年份性別間發病率詳見表3,各年份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其中2008、2009、2011年三個年份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發病率兩倍以上。
表3 2007-2012年鹽城市鹽都區手足口病男女性別間發病率(/10萬)比較
2.4.2年齡 各年份年齡組發病專率詳見表4,手足口病發病人群集中分布在0-4周歲,1歲組為各年份手足口病發病高峰,最高年份2011年達68.67‰,1歲組、2歲組、3歲組六年年均發病專率分別達到36.97‰、25.22‰、19.38‰。
表4 2007-2012年鹽都區手足口病報告年齡組發病情況分布(率/‰)
注:7周歲以上人群發病率太低,未列入表。
2.4.3職業 2007-2012年,手足口病例職業分布均以散居兒童和幼托兒童為主,分別占總病例的84.7%和14.7%。
篇4
關鍵詞: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 中圖分類號:R 512.6 文獻標志碼:A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組以肝臟病變為主的全身性傳染病。按病原分類,目前已發現的病毒性肝炎至少分為甲、乙、丙、丁、戊5個型別。為了解各型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的長期變化趨勢,制定虹口區急性肝炎的防控策略,我們對轄區1956-2015年的發病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956-2003年的急性肝炎發病數據來自虹口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傳染病報告統計報表。2004-2015年發病數據來自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中傳染病報告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統計。人口學資料來源于上海市統計局。因1956-1991年的監測報表中未包含對急性肝炎分型情況,所以僅對總的發病數據進行分析。因部分外來人口發病數據缺失,本文僅針對本市戶籍居民的發病情況進行分析。數據錄入Excel 20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1956-2015年急性肝炎發病率變化趨勢
虹口區1956-2015年急性肝炎的發病率總體呈波動下降趨勢,但大體可分為2個時期。第1個時期為急性肝炎高流行期(1956-1994年),約為40年的時間;第2個時期為急性肝炎波動性下降期(1995-2015年),約20年的時間。在急性肝炎高流行期除1956、1957、1985年外,急性肝炎年發病率基本在100.0/10萬以上,呈周期性流行狀態,平均發病率為342.3/10萬。1960年(年發病率為1 187.3/10萬)和1988年(年發病率為4 662.6/10萬)出現了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暴發,年發病率超過1 000.0/10萬。在急性肝炎波動下降期(1995-2015年),急性肝炎發病率呈波動下降狀態,在約20年的時間里急性肝炎年發病率由1995年的67.2/10萬下降至2015年的6.5/10萬,下降幅度達到90.0%,平均發病率為33.8/10萬。見圖1。
2.21992-2015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人群分布
虹口區1992-2015年急性肝炎的男女性別比為1.9:1。年齡分布以20~49歲的青壯年為主,占發病數的68.4%。其中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未分型肝炎以20~49歲年齡組為主,構成比分別為67.1%、69.3%、76.2%和70.5%;戊型肝炎以30~75歲年齡組為主,構成比為89.7%。職業以工人、干部職員和離退休人員為主,占發病數的66.1%。
2.31992-2015年急性病毒性肝炎分型
由于醫療機構實驗室檢測技術的逐步提高,1996年以前僅對甲型、乙型肝炎進行分型。1997年起丙型、戊型肝炎也納入分型監測報告系統,但是由于各醫療機構的檢測能力不一,病毒性肝炎的分型情況從2000年起逐步完善。所以病毒性肝炎的分型監測情況也大致分為2個階段。第1階段為分型監測初期(1992-1999年),第2階段為分型監測完善期(2000-2015年)。隨著醫療機構實驗室檢測技術的逐步提高,未分型肝炎的發病率和構成比逐漸下降,發病率由1992年的116.3/10萬(構成比為91.7%)下降至2014年的0.0/10萬。其中分型監測初期未分型肝炎的發病率及構成比很高,平均分別為82.9/10萬、88.9%;分型監測完善期未分型肝炎的發病率及構成大幅下降,平均分別為6.3/10萬、29.9%,見圖2。
甲型肝炎在2000-2001年有1個發病高峰,發病率為8.0/10萬以上,其他年份均保持波動下降的趨勢,2004年以來一直維持在較低的發病水平,均為3.0/10萬以下。乙型肝炎發病率在分型監測初期的發病率相對穩定,為3.0/10萬~5.0/10萬,平均發病率為4.4/10萬。在監測完善期乙型肝炎發病率在2000-2003年出現1個發病高峰,而后呈現波動下降狀態,發病率由2002年的14.0/10萬下降至2015年的1.3/10萬,平均發病率為7.1/10萬。丙型肝炎在1997年納入分型檢測,檢出量逐年提高,2003年達到頂峰(4.5/10萬),而后維持在較低水平,個別年份甚至沒有病例報告。戊型肝炎也是在1997年納入分型檢測,檢出量逐年提高,2002年達到頂峰(5.8/10萬),而后相對平穩,維持在3.0/10萬左右(圖3)。
3討論
虹口區的急性肝炎監測在60年的發展完善過程中,經歷2個發展階段,一個是建國初期的40年,在這個時期病毒性肝炎高發,并以腸道傳播的肝炎(甲型)為主,最為著名的就是1988年的甲型肝炎大流行,年發病率達4 662.6/10萬。這與當時虹口區的地理環境、衛生狀況和居民的衛生習慣有關。虹口區位于上海的中心城區,這里自然水系密布,人口密集,大部分家庭沒有獨立衛生設備,排泄物沒有消毒措施,居民喜歡食用未經燒熟煮透海鮮,從而造成腸道類傳染病高發的現象。
近20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衛生狀況得到改善,人群的衛生知識逐步提高,腸道傳染病的發病率大幅下降,經血傳播的肝炎逐漸成為急性肝炎的主要型別。隨著20世紀90年代乙肝疫苗的面世、乙肝疫苗生產技術的進展和虹口區計劃免疫工作的V泛開展,虹口區急性肝炎的發病率逐步下降至10.0/10萬以下。近年來虹口區急性病毒性肝炎總的發病率低于北京地區及上海市郊區,但高于上海中心城區。
隨著醫療機構實驗室檢測能力的逐步提高,急性肝炎的病原學分型能力從1992年僅對甲、乙型進行分型檢測,到1997年開始對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也進行分型監測,2000年以后分型監測系統逐漸完善。未分型肝炎的比例從90%以上下降至無未分型肝炎報告。肝炎病原體檢測技術的提高,對于區分病毒性肝炎的傳播途徑,制定和實施特異性的防控措施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虹口區急性乙型肝炎的發病率控制在較低水平(2.0/10萬),證明我國對新生兒免費接種乙肝疫苗的免疫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與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發達國家仍有一定的差距。1992年起虹口區將乙肝疫苗列入計劃免疫,對部分戶籍兒童進行疫苗接種;2002年實施所有新生兒免費接種,新生兒接種率達98%以上,近年來低齡兒童發病率下降明顯。在今后的工作中,應該在乙型肝炎孕婦及其新生兒的免疫球蛋白及時接種和準備懷孕的乙型肝炎婦女及時進行抗病毒治療方面做出努力,使免疫阻斷成功率進一步提高。
篇5
關鍵詞:“綠亨”;番茄病毒病;TMV;防治效果
番茄病毒病是對番茄危害較為嚴重的病害之一,全國各地都有發生,常見的有花葉病、條紋病和蕨葉病3種,以花葉病發生最為普遍[1-4]。近年來,嵩明縣番茄病毒病的發生日趨嚴重,據2008-2010年連續3年的調查發現,保護地栽培病株率達61.5%,病葉率45%,露地栽培病株率達90%,病葉率70%。番茄植株發病后對產量影響很大,遇到高溫、干旱嚴重的天氣甚至造成番茄絕收。
目前,當地菜農主要以農業防治為主來控制番茄病毒病的發生與流行,如選栽抗病品種、深耕及輪作等,這些措施雖然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不明顯。為此,筆者選擇“綠亨”病毒藥做藥效試驗,以明確“綠亨”病毒藥對番茄的防治效果,以期得到有效的防治方法。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試材料
藥劑:“綠亨”病毒藥(31%嗎啉胍?三氮唑可溶性粉劑,北京北農綠亨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病毒A(20%鹽酸嗎啉胍?乙酮可濕性粉劑,哈爾濱嘉禾化工有限公司)。
番茄品種:浙粉202。
1.2 試驗地情況
試驗安排在嵩明縣嵩陽鎮木作村的農戶蔬菜大棚,前茬作物為西蘭花。
1.3 試驗方法
1.3.1 試驗設計
試驗設5個處理,病毒A作對照藥劑,同時設空白對照,每個處理3次重復,在田間順序排列,每個小區以相同株行距栽種10株番茄,于番茄定植20 d后進行處理。具體處理如下:
處理1:“綠亨”病毒藥600倍液,先噴藥,后接病。
處理2:“綠亨”病毒藥800倍液,先噴藥,后接病。
處理3:“綠亨”病毒藥600倍液,先接病,后噴藥。
處理4:病毒A 800倍液,先噴藥,后接病。
處理5:空白對照,只接病,不噴藥。
1.3.2 施藥方法
每個處理均噴藥3次,第1次噴藥于接種TMV前3 d進行,接種TMV后4 d進行第2次噴藥(處理3為第1次噴藥),接種TMV后9 d進行第3次噴藥(處理3為第2次噴藥),處理3于接種TMV后14 d進行第3次噴藥,每株番茄均勻噴施藥液20 mL。
1.3.3 病害接種方法
將新鮮的TMV病葉研磨成漿,用300目的紗網過濾,再用磷酸緩沖液按1∶100倍稀釋,然后用高壓噴槍進行接種,距心葉20~25 cm處噴3下。
1.3.4 病害調查方法
病害分級標準按國家行業標準YC/T 39-1996《煙草病害分級及調查方法》規定執行。
1.3.5 病害調查時間
接種TMV病毒10 d、20 d、30 d后,分3次進行病情調查,并計算病情指數。
2 結果與分析
病情調查結果見表1。將3次調查的病情指數分別進行方差分析,具體分析結果見表2、表3、表4。
從表1可以看出,噴施防病毒藥劑對病情發展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從表2可以看出,接種病毒10 d后,在5%水平上,處理1、2、4與對照差異顯著,在1%水平上,處理4與對照差異極顯著。
從表3可以看出,接種病毒20 d后,在5%和1%水平上,處理2、3、4與對照差異不顯著。
從表4可以看出,接種病毒30 d后,在5%水平上,處理1、2、3、4與對照差異顯著;在1%水平上,處理1、2、3、4與對照差異不明顯。
從接種病毒10 d后的調查結果看,防治效果較好的是處理1,以后依次為處理2、處理4、處理3。從先施藥、后接病處理與先接病、后施藥處理的結果來看,先施藥、后接病處理的結果比先接病、后施藥處理的結果要好,這說明“綠亨”病毒藥要在番茄花葉病早期癥狀出現前噴施,才能有效地防治番茄花葉病毒病。
3 小結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蔬菜產品的質量及安全性要求也越來越高,無公害蔬菜生產勢在必行,因而進行“綠亨”病毒藥對番茄病毒病的藥效試驗具有必要性。
試驗表明,于番茄發病早期癥狀出現前,噴施“綠亨”病毒藥600倍液和“綠亨”病毒藥800倍液,防治效果較好,明確了“綠亨”病毒藥的施用量和使用方法。
參考文獻
[1] 馬玉萍,張來振,潘長虹,等.番茄病毒病防治劑“病毒除”作用機理初探[J].青海農林科技,2001(4):17.
[2] 劉定忠,樊文華,魏鵬元,等.番茄病毒病化學防治的藥劑篩選[C]//周明國.中國植物病害化學防治研究(第4卷).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4.
篇6
隨著計算機以及信息化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幾乎社會的每個領域都需要用到計算機和互聯網,計算機為人類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計算機為人類工作生活帶來許多便利的同時,可能存在的計算機病毒也會帶來一定的安全威脅。因此,為了保證計算機的運行安全,我們需要提前做好一定的防范措施,以防范于未然。本文從計算機病毒入手,研究了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 信息化
隨著計算機以及信息化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幾乎社會的每個領域都需要用到計算機和互聯網,計算機為人類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計算機病毒給我們帶來的安全威脅問題。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全世界各地受到計算機病毒攻擊的計算機數以億計,帶來的經濟損失不可估量,嚴重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如何做好對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是全世界各國都在研究的重要課題。
1 計算機病毒的起源
計算機病毒的基本概念最早是由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提出來的,他指出,計算機病毒是一部事實上足夠復雜的機器能夠復制自身。事實上馮?諾依曼剛剛提出來的時候,許多電腦專家這計算機病毒并不理解,認為這是不可能的,然而卻有不少科學家在默默地對計算機病毒進行研究。經過十年的發展之后,貝爾實驗室是出現了一種游戲,名叫磁蕊大戰。這種游戲要求雙方各自進行寫一個編程程序,然而輸入在同一部電腦中,這兩個程序在電腦的系統互相拼殺,它們有時會放下一些關卡,有時會對指令進行修改,當它被困時,可以復制自己,從而逃離險境,這個電子游戲就是最早的計算機病毒雛形。在那個年代里,不同的計算機之間還沒有聯網,計算機之間都是互相獨立的,由于沒有傳輸的介質進行通信,因此只是在很小的范圍內進行傳播。
2 計算機病毒的類型及特點
2.1 計算機病毒的分類
計算機病毒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其種類也多種多樣,同一種病毒也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法。分類方法如下:
第一種,按照計算機病毒攻擊系統的不同,可以分為攻擊DOS系統、攻擊Windows系統和Linux系統的病毒。最早的病毒是對DOS系統進行攻擊的,這類病毒變種最多;由于Windows系統的多任務操作和圖形用戶界面受到用戶的歡迎,對Windows系統進行攻擊的病毒也不勝其數;當前linux系統的應用也十分廣泛,當然linux系統也是計算機病毒攻擊的目標。
第二種,按照計算機病毒攻擊的計算機類型,可以分為攻擊微型計算機的病毒、攻擊小型計算機的病毒和攻擊工作站的病毒。攻擊微型計算機的病毒是目前最為廣泛的一種病毒;小型計算機可以作為計算機病毒的一個節點;工作站是目前應用越來越廣泛的一種計算機,如果計算機病毒對工作站進行攻擊,那么受到的損失是很大的。
第三種,按照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進行攻擊的破壞性,可以分為良性計算機病毒和惡性計算機病毒,良性計算機病毒的主要特點是該病毒不直接對計算機進行破壞,只是在計算機之間進行傳播復制,并不破壞計算機中所保存的數據。而惡性計算機病毒則相反,惡性計算機病毒是指其代碼中可以對計算機的操作系統或者應用軟件進行攻擊,破壞其數據,嚴重時可以破壞電腦硬件,使其無法正常工作。
2.2 計算機病毒的特點
計算機病毒的特點可以分為:
2.2.1 隱蔽性強
計算機病毒的運行和復制傳播往往不被用戶所發現。
2.2.2 復制能力強
一旦計算機被病毒攻擊,計算機病毒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進行復制。
2.2.3 傳染途徑廣
可以通過無線網絡、有線網絡、硬件設備和移動設備等多種渠道進行傳播。
2.2.4 潛伏期長
許多病毒可以長時間潛伏在計算機中,等到一定的時機就會自動運行,對計算機進行破壞。
2.2.5 破壞力大
如果計算機被計算機病毒攻擊,輕則導致計算機內數據丟失,重則導致計算機癱瘓,無法正常工作。
3 計算機病毒入侵技術分析
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的入侵是病毒的核心技術,計算機病毒的入侵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3.1 采用無線電的方式
這種方式是通過無線電的式把計算機病毒發射到目標計算機中,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容易被對方察覺,但也是技術難度最大的一種方式。
3.2 采用嵌入的方式
也就是先把病毒嵌入軟件或者硬件中,然后把病毒傳染給目標的計算機中。
3.3 采用后門攻擊的方式
有的計算機病毒可以偽裝成正常的程序,繞過計算機的安全防護措施成進行計算機。
4 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措施
4.1 從管理角度進行防范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大部分受到病毒攻擊的計算機,大多數都是由使用者不規范而導致的。因此,要想防范計算機病毒,首先應該先從管理方面上進行防范,比如不使用來歷不明的軟件;計算機機房不允許插入未經檢測的移動設備;單位里不同的計算機應該有其不同的用戶權限,不同的使用者只能使用權限內的計算機;對系統盤要進行嚴格的保護,防止被病毒感染;計算機內的重要文件要及時備份。
4.2 從技術的角度進行防范
可以采用許多不同的技術對計算機病毒進行防范,下面列舉幾種常見的防范措施:
4.2.1 采用在內存中加入防病毒的程序
這種程序可以在計算機啟動時加入一個病毒的檢測程序,這個病毒檢測程序可以對磁盤進行檢查。由于這種方法需要占用一定的內存,同時,也容易與計算機的其他軟件沖突,許多病毒可以躲開這種檢測,因此,不能把這種方法作為防范病毒的主要方法。
4.2.2 定期使用殺毒軟件
在正常軟件運行前用殺毒軟件進行檢測,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殺毒軟件可以查殺所有的病毒,因此,平時需要多注意預防。
4.2.3 改變文件的屬性
在這種方法中,由于只讀屬性的文件是不能修改的,這種方法是較為簡單的方法,但它主要針對一般的文件型病毒而言的。
4.2.4 改變文件的擴展名
由于計算機病毒在進行攻擊或感染之前,必須要讀取被攻擊文件的屬性,根據文件屬性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傳染方式。比如,改變可執行文件的擴展名后,許多病毒都會不起作用。
5 結語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病毒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我們在使用計算機時不能掉以輕心,要樹立良好的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對計算機病毒進行一定的防范。
參考文獻
[1]文卡.計算機病毒防范[J].中國電子商務,2010(8):31-31.
[2]劉尊全.計算機病毒防范與信息對抗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1.
[3]王曉剛.計算機病毒防范的對策與方法[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07(4):30-31.
[4]張明浩.計算機病毒防范技術探討[J].科技信息(學術版),2007(10).
[5]蔡皖東.網絡環境下的計算機病毒防范技術[J].電腦開發與應用,1994(3):82-83.
[6]楊曉紅.計算機病毒防范技術探究[J].煤炭技術,2013, 32(7):242-244.
篇7
【關鍵詞】血清標志物;肝炎病毒;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肝炎標志物的檢驗在國內的臨床實驗室中最常用的是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ELISA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簡便快速、成本低。該方法的結果報告以各試劑所設定的判斷值(Cutoff值)為依據。由于ELISA影響檢測結果的因素較多,因此其重復性較差。以乙肝表面抗原(HBSAg)為例,就一個低含量HBSAg標本結果而言,有一部分處于Cutoff值附近的標本就會產生假陽性或假陰性的結果,這些結果可能會影響一些人的就業、升學和獻血等,還會引發醫患之間的糾紛。對這些臨界結果的處理和報告,一直是困擾檢驗人員的一個問題。我從長期的檢驗工作和質量控制分析,提出幾點建議,僅供臨床檢驗工作者參考。
1產生臨界結果的影響因素
臨界結果的產生除方法學本身在Cutoff定值時存在的“灰區”和標本被檢物含量較低外,其他干擾因素主要有內源性的類風濕因子、補體、高濃度的非特異性免疫球蛋白、嗜異性抗體,某些自身抗體等;外源性的有標本溶血、標本被細菌污染、標本凝固不全、標本劇烈震蕩、檢測過程中的操作誤差等。
2臨界范圍的界定
臨界范圍是包含“灰區”在內,且因方法的不精密度而產生的更大的不確定的范圍。以最常用的酶免法檢測肝炎標志物為例,國產試劑盒的結果判斷均以Cutoff值為依據,但沒有臨界范圍的界定,測定結果也不要求復檢,進口的HBSAg試劑盒則有陽性結果均需復檢要求。但對低于Cutoff值的陰性結果則沒有復檢的要求。其原因有:①檢驗方法的靈敏度高于Cutoff值的靈敏度,假陰性存在的可能性極小;②低于Cutoff值靈敏度的標本無臨床診斷意義;③檢測的精密度較高,就一個低含量HBSAg標本結果而言,實驗批間的CV均10%
進口的HBSAg檢測試劑盒說明書中均說明陽性結果需作雙份復檢,結果的報告均為復檢雙孔陰性報陰性,復檢雙孔陽性報陽性,復檢雙孔一陰一陽加做確認實驗。
各實驗室可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本實驗室的臨界范圍,可用低濃度的定值室內質控品的檢測結果來設定臨界陽性的復檢范圍。如采用2ng/ml的HBSAg室內質控品,以此測定值為界,低于此測定值的陽性標本復檢。要設定一個最佳的臨界范圍應在本實驗室的特定條件下對一定數量的弱陽性和接近于Cutoff值的陰性標本進行復檢,以復檢和初檢結果不相符合較多的一個范圍定為臨界復檢范圍。一個好的臨界范圍的設定既可避免不必要的復檢,減少試劑和人力的浪費,又可保證臨界范圍內標本結果的正確性。
3對臨界結果的確認方法
臨床檢驗對臨界結果的確認可參照抗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范》中明文規定:凡初篩成陽性反應的標本,首先應用2種不同原理或不同廠家的試劑復測,復測成陽性反應的標本均需送確認實驗室確認后才能發陽性報告。其他項目在臨床檢測中對臨界結果的進一步確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按進口試劑的規定,所有的陽性標本都要進行雙孔復檢,復檢結果不一致的再做確認實驗,其目的是要排除內源性的干擾因素。
日常檢驗中對臨界結果的復檢,只是用相同的方法、相同的試劑,嚴格按操作規程重復檢測一次,以排除由于檢測操作過程中一些人為的影響因素,但不能排除內源性的影響因素。
4對臨界結果的處理和報告
4.1獻血員的篩檢應偏重于臨界陰性血樣的復檢,復檢結果仍為臨界陰性的,應告知采血機構盡可能不用此類血源。
篇8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及其編碼蛋白在抗-HCV陰性肝組織中表達 藥錦娟,衛建平
室溫對抗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檢測ELISA試驗的影響 俞進強
不同人群血清抗GBV-B的檢測及其意義 李玲,聶青和,胡大榮
巢式聚合酶鏈反應/酶切圖譜分型檢測宮頸刮片標本中人瘤病毒DNA 陳蒿,曹荃孫,呂懿娟
聚合酶鏈反應法檢測人類細小病毒B19 DNA及相關片段克隆鑒定 蔡定邦,郭亮,陳享
胰島素依賴型糖隸病患者的病毒學檢測 趙家軍,姜國勝,李明龍
59例庚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生化檢測結果分析 王長奇,陳燕萍,伍淑云
重型肝炎病人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前C區變異的研究 閔佳,逮好英,尚丹
成功搶救1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嚴重感染 張木森,周平,張宏義
中西醫結合成功救治晚期乙、丙、庚三重感染的慢性重型肝炎1例 鄒正升,陳德永,黃建七
綜合征出血熱并發肝損害768例分析 張合長,閆運行
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病毒重疊感染的臨床及血清病毒標志變化 吳瑋,徐慶海,管梅
肝炎患者血清葉酸、維生素B12、鐵蛋白與紅細胞系統的相關性及臨床意義 廖勝東,楊昭徐,善若明
單項抗-HBc陽性慢性肝炎病人病毒復制狀況及近期轉歸的分析 張學海,陳合民,候春生
一種改良的腺病毒DNA的純化方法 張陵林,張欣樵
從保定地區病人血清擴增出與76-118株同亞型的漢坦病毒的核苷酸及其序列分析 陳宇萍,武涌泉,高國均
狂犬病毒CTN-1株在Vero細胞中的復制周期的觀察 董關木,孫光,鄭海發
甲型肝炎重組痘苗病毒雞胚細胞能復制子代卻不表達HAV抗原 王曉潔,郭可騫
干血斑濾紙片中人免疫缺陷病毒I型前病毒基因的檢測 王斌,魯曉晴,路永波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學檢測 李守邦,吳燕平,扈光偉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純化及其在人血清抗體檢測中的應用 朱秋屏,谷淑燕
用重組結構區抗原檢測抗丙型肝炎病毒IgM抗體方法的建立 王健,閔福援,張庶民
黃芪和干擾素合劑抗單純皰疹病毒的作用 張麗蘭,劉永清,喻志愛
MA104細胞牛輪狀病毒受體的提純及鑒定 李金慧,訾自強,孫文敏
腎綜合征出血熱Ⅰ型滅活疫苗接種后2年血清學效果觀察 王慶奎,吳楊生,單良中
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及其受體與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的關系 辛紹杰,趙景民,王林杰
人瘤病毒16型E6E7反義RNA抑制宮頸癌細胞惡性表型的作用 明利華,周蘭萍,商銘
小鼠巨細胞病毒模型的建立 季育華,朱月秋,陳淑云
一種篩選鑒定重組載體的簡便方法 田新霞,張陵林,陳杰
轉化生長因子β3在病毒性肝炎肝組織中的表達及其意義 王業東,王林杰,王松山
慢性乙型肝炎肝組織FasL的免疫組化研究 胡瑾華,張玲霞,王慧芬
復發性單純皰疹性角膜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變化與SIL-2R水平的關系 張華,宋宏文,遲福昌
尿中丙型肝炎病毒抗體的檢測 孟慶松,王玫,王民玉
促癌劑協同下Epstein-Barr病毒體內外感染引起人胚鼻咽上皮的形態學改變 孫寧,陳小毅,吳楓
用基因工程表達的抗原早期診斷鼻咽癌 萬卓越,皮國華,孫寧
聚合酶鏈反應標記輪狀病毒地高辛素探針的初步應用 傅萬海,郝衛,彭宜君
小鼠周圍血網織紅細胞計數法測定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體內活性方法的建立 隋寶全,韓峰,吳淑華
我國分離的甲病毒YN87448株基因組序列的初步分析 周國林,梁國棟,李蕾
臨床病例及正常人群B組柯薩奇病毒感染調查 謝若男,陳立正,邱杰文
痘苗病毒編碼的生長因子對細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李虹,金奇,鄧旭明
MTS和MTT法檢測小鼠NK及特異性細胞毒性T細胞活性的比較 葉萍,李燕,谷淑燕
在AIDS病人和非AIDS的卡波西肉瘤病人中檢測HHV-8基因和抗體 滕智平,馮加武,王愛霞
血清可溶性血細胞介素2受體水平在預測慢性乙型肝炎復發中的意義 張紹剛,陳玲宜,任寶琴
乙型肝炎血清病毒基因含量檢測及其意義 張復春,盧群馨,蔡曉莉
肝病患者血清心肌磷脂抗體的動態觀察 陳黎明,李躍旗,董漪
47例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臨床分析 朱傳琳,金波,杜寧
無環鳥苷與豬苓多糖聯用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臨床觀察 覃宗坦,鄒杰,張常然
乙型肝炎患者及HBsAg攜帶者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檢測 楊樂薇,莊輝,文建昌
腎透析病人血清中乙型丙型及庚型肝炎病毒的檢測 董忠,馬雪梅
抗體捕獲聚合酶鏈反應檢測戊型肝炎病毒及臨床應用 高志良,郭萬里,謝志軍
甲型重型病毒性肝炎遠期存活病例慢性化原因探討 朱禮堯,費樹芬,劉宗良
日達仙為主治療慢性丙型肝炎30例療效觀察 周大橋,高輝,彭立生
各型肝炎病毒之間重疊感染50例臨床分析 朱新宇,王守義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及應用 朱冰,駱抗先,胡族瓊
中國分離的甲屬病毒YN87448毒株非結構區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測定及分析 周國林,梁國棟,李蕾
藍舌病毒兩外殼蛋白VP2和VP5在昆蟲細胞中的表達及其特性 王健偉,姜慧英,屈建國
關于人狀瘤病毒16型啟動子控制區域switch位點的探討 董小平,劉紅,Herbert fister
細小病毒H-1用于腫瘤治療安全性的初步評估 林萬敏,凌文海,郭蘭萍
套式PCR和原位雜交技術檢測肝病患者單個核細胞內TTV DNA 劉振元,周育森,董京芳
慢性乙型肝炎急性發作與血清HBV DNA含量關系 周小輝,高志良,姚集魯
IgM類HBsAg免疫復合物與乙型肝炎細胞損害的關系 黃作美,袁水斌,楊冬蓮
深圳地區甲1(H1N1)亞型流感病毒基因特性的研究 程小雯,李良成,何建凡
HBV-DNA與HBV-M檢測結果的對比分析 王平忠,周永興,曹茂開
α干擾素中和抗體對慢性病毒性肝炎療效的影響 童福易,唐永煌,白敬羽
Epstein-Barr病毒膜抗原在昆蟲細胞中的表達 盧婧,周為民,谷淑燕
篇9
一、加強組織領導
接到疫情后,縣農業農村局多次召開全體班子成員和相關工作人員會議。通報了全國疫情情況,傳達了全省疫情聯防聯控緊急工作會議精神和縣長的重要指示精神。縣農業農村局成立了,以領導班子成員為主的領導小組。制定了《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方案》,下發到局屬各科室,各單位細化了防控工作流程,強化系統內信息共享,提高聯防聯控效果。
二、落實防控責任
一是扎實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春季戰役,組織村民以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室內外衛生清理,改變不良衛生習慣為重點,搞好個人衛生自我預防和村莊清潔。勸導村民減少聚集性活動。二是動物衛生監督所,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做好配合市監部門開展聯合檢查準備工作,加強隱患排查,嚴禁未經檢疫合格的動物制品進入市場。到目前為止,共聯合檢查9個特產店、5個活禽交易點、2家飯店和1個露天市場。農業農村局出動執法人員16人次。
三、做好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工作
接到疫情通知后,農業農村局迅速出擊。1月26日,在全局工作群轉發農業農村部倡議書。在單位電子屏上滾動播出疫情防控標語8條。懸掛疫情防控宣傳橫幅2幅。電話宣傳60次,電視臺滾動播放信息一條。
四、實地督促檢查
1月28日,縣農業農村局領導班子成員陪同尹常委到縣定點屠宰廠鎮村實地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動物及動物產品流通監管。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各項工作。強調各鄉鎮加強農村重點部位環境衛生整治,以各類集貿市場為重點,集中開展環境衛生整治。1月31日,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人員到全縣各畜禽養殖場發放和張貼了《農業農村局致全縣畜禽養殖場告知書》,結合畜牧獸醫行業特點,將防控疫情有關事項進行了告知。全縣發放和張貼告知書60份。
篇10
一、試驗材料與方法
1.試驗品種
經春季試驗感病,但產量較好的品種隆安玉8號。
2.試驗物品
養分含量(N(12)-P2O5(6)-K2O(7))≥25%)三星堆牌硫酸鉀型復合肥;格麗達牌20%啶蟲脒、10%烯啶蟲胺;紅拂牌6%烯.羥.硫酸銅、中保克毒寶牌40%烯.羥.嗎啉呱、瑞德豐牌20%小葉靈、好普牌2%氨基寡糖素:億旺牌養分含量(Zn+Fe+Mn+B)≥10%的硫酸鋅、萬通牌Zn≥20%的硫酸鋅、生命源牌(Mg+S)≥10.00%,Zn≥2.0%的硫酸鋅;翠茂牌甲殼素(含菌毒導抗劑)、奔福牌蕓苔素內酯;粘著劑好濕。
3.試驗設計
試驗采取,隨機區組排列,每個處理重復3次,小區長17m,寬1m,試驗地肥力較為均勻一致,地勢平坦,四周設保護行,農事操作規范并且在一天內完成。播種規格50cm×75cm,每窩播種4粒,出苗后留健壯苗2株,畝植3556株,試驗小區均播種24行,每行2窩,共計96株。
4.試驗處理
所設置的處理除噴施清水、施尿素作對照外,其余處理均在使用復合肥和鋅肥的基礎上進行的。
(1)清水、施尿素作對照
(2)防治(蚜蟲和灰飛虱)、施用病毒誘抗劑和葉肥(甲殼素加蕓臺素內酯)均4次。
(3)防治(蚜蟲和灰飛虱)、施用病毒誘抗劑和葉肥(甲殼素加蕓臺素內酯)均3次。
(4)防治(蚜蟲和灰飛虱)、施用病毒誘抗劑和葉肥(甲殼素加蕓臺素內酯)均2次。
(5)防治(蚜蟲和灰飛虱)3次;施用病毒誘抗劑、葉肥(甲殼素加蕓臺素內酯)2次。
(6)防治(蚜蟲和灰飛虱)2次;施用病毒誘抗劑、葉肥(甲殼素加蕓臺素內酯)3次。
(7)單用葉肥甲殼素施用3次。
(8)甲殼素加蕓臺素內酯,施用3次。
(9)單用微肥硫酸鋅,畝用2.8kg,養分含元素(Zn+Fe+Mn+B +Mg+S)。
(10)防治(蚜蟲和灰飛虱)、施用病毒誘抗劑3次;施用葉肥(甲殼素加蕓臺素內酯)2次。
5.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在仁和區布德鎮、布德村、捍馬拉組譚昌會的承包地中進行,地塊地勢平坦,土壤為沙質壤土,肥力一般較均勻,海拔1300M。試驗于2011年5月31日播種,6月4日澆水,6月13日勻苗、補苗。
6.綜合防治措施實施過程
6月13日玉米植株3葉1心至4葉1心時第1次施藥,按畝用20%啶蟲脒20g,紅拂牌6%烯.羥硫酸銅80g,甲殼素4套、蕓苔素內酯4袋,粘著劑好濕4包,對照用清水噴施;由于苗子小,實際只用了一半的劑量就噴施完畢。6月21日玉米植株5葉1心至7葉1心時第2次施藥,按畝用10%烯啶蟲胺40g,中保克毒寶牌40%烯.羥.嗎啉呱120g,甲殼素4套、蕓苔素內酯4袋,粘著劑好濕4包,由于苗子小,實際只用了一半的劑量就噴施完畢,對照噴施清水;同時施用拔節肥,畝施三星堆牌硫酸鉀型復合肥75kg加億旺牌硫酸鋅1kg、萬通牌硫酸鋅1kg、生命源牌硫酸鋅0.8kg,混合均勻后,用同樣的器具每窩施50g;對照每窩施用25g尿素。6月29日,第3次施藥,按時處理設計施藥,畝用20%啶蟲脒20g、瑞德豐牌20%小葉靈120g、甲殼素4套、蕓苔素內酯4袋,粘著劑好濕4包,由于苗子已較大,實際只用了4分之3的劑量就噴施完畢,對照用清水噴施。7月15日,第4次施藥,按時處理設計施藥,畝用10%烯啶蟲胺40g、好普牌2%氨基寡糖素200g、甲殼素4套、蕓苔素內酯4袋、粘著劑好濕4包;對照噴施清水;同時施用攻苞肥,畝施三星堆牌硫酸鉀型復合肥125kg,用同樣的器具每窩施75g,對照每窩施用40g尿素。
7.試驗調查內容、取樣方法
分別調查處理各個小區的發病率、嚴重程度。調查方法是:發病率,嚴重程度整個小區植株全部調查;調查時間是:5—7葉期、小喇叭口—大喇叭口期調查發病率,齊穗灌漿期調查嚴重程度,調查和記載人員相對穩定,減少人為誤差。
8.收獲及產量計算
2011年9月21日收獲,每小區只收獲中間22行的收濕產量。畝產量計算:抽取3—5個小區的濕重樣品各2.5kg左右,曬干脫粒,用平均值折算各小區干產和畝產。
二、試驗結果
1.綜合防治以發病株計算的防治效果
7月29日玉米小喇叭口期,調查各處理(株)防效58.78—85.26%,以處理防治(蚜蟲和灰飛虱)、施用病毒誘抗劑和葉肥甲殼素加蕓臺素內酯均4次及3次防效最好為85.26%,單用鋅肥效果最差只有58.78%。詳細防效,見附表1。
2.綜合防治以病情指數計算的防治效果
8月19日,玉米齊穗灌漿期,調查發病嚴重度,病情指數防效46.76—81.99%,以處理防治(蚜蟲和灰飛虱)、施用病毒誘抗劑和葉肥甲殼素加蕓臺素內酯均4次最好防效為81.99%,單用鋅肥效果最差只有46.76%。詳細防效,見附表2。
3.綜合防治產量結果
小區產量6.33—8.96kg,折合畝產255.76—362.02kg,比對照增產1.89—41.55%。以處理防治(蚜蟲和灰飛虱)、施用病毒誘抗劑和葉肥甲殼素加蕓臺素內酯均4次最高畝產362.02kg,對照最低255.76kg。詳細記果,見附表3
三、試驗分析
1.用小區產量對試驗結果進行方差分析,表明在0.05水平上,處理防治(蚜蟲和灰飛虱)、施用病毒誘抗劑和葉肥甲殼素加蕓臺素內酯均4次及3次與對照均有顯著差異,其他處理與對照無顯著差異。在0.01水平上,只有處理防治(蚜蟲和灰飛虱)、施用病毒誘抗劑和葉肥甲殼素加蕓臺素內酯均4次與對照均有極顯著差異,其他處理與對照無顯著差異。
2.投入與產出分析。各處理的投入為14.00—136.20,元,產出按市場價每千克玉米2.60元計算為12.77—276.28元,投入產出比1:0.46—1:2.81,以處理防治(蚜蟲和灰飛虱)、施用病毒誘抗劑和葉肥甲殼素加蕓臺素內酯均3次最高,4次的次之分別為1:2.81和1:2.03;單用甲殼素4次最低只有1:0.46。
3.本試驗產量畝產量偏低的主要原因。今年我區1-8月份,平均降水量僅356.7mm,比歷年平均值585.7mm減少39%,創下自1965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低值。雨量小持續時間短土壤的浸潤深度淺,部分肥料未溶解分解、未被植株吸收,藥效的轉化受到極大影響,綜防效果未能充分揮現出來。
四、試驗小結
1.試驗證明,玉米病毒病綜合防治應在施用復合肥和鋅肥的基礎之上,使用防治(蚜蟲和灰飛虱)藥劑、施用病毒誘抗劑和葉肥甲殼素加蕓臺素內酯均3—4次效果最佳,(株)防效、病情指數防效均較理想,投入產出比較高達到2以上,畝增收140.08—148.9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