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經營管理專業范文

時間:2023-04-04 23:57: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連鎖經營管理專業,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

篇1

歷經多年探索,成都藝術職業學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建設有了階段性成果,但仍面臨一系列主客觀“瓶頸”。

(一)社會認識誤區統計數據顯示,在未接受專業咨詢前,大多數人認為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主要在連鎖零售企業內從事收銀員、營業員、理貨員、服務員等崗位的工作。基于此種理念,學生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學生家長對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產生本能的抵制,進而導致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在招生方面不如我院其它熱門專業。另外,目前尚無專業機構制定權威的連鎖經營管理認證體系,也沒建立嚴格的行業持證上崗制度。再者,一些勞動密集型的連鎖零售企業一味追求勞動力低成本,大量聘用未受嚴格專業教育的低素質勞動者。企業短期逐利的行為,不利于企業自身長遠的發展,同時對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健康發展也會產生一定的沖擊。

(二)校內教學、實訓條件受限為更好地適應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學校加大了對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教學、實訓設施的投入力度。由于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特殊性,本專業需要的教學、實訓設施非學校財力所能承受。在教學過程中,連鎖專業能夠利用連鎖經營管理軟件模擬連鎖企業運作流程、能夠利用學校超市了解門店基本運作方式。但是,對于連鎖經營管理的“基石”和“靈魂”———連鎖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在校內教學和實訓過程中無法給學生展示。同樣,對于保證連鎖零售企業正常運轉的核心———物流配送,校內教學和實訓也面臨類似問題。

(三)學生綜合文化素質偏低,英語水平差1996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6%,2002年達到15%,2002到上升到21%,2012年達27%,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的快速上升與高職教育的迅猛發展密不可分。值得注意的是,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高的背后是高考錄取分數線不斷降低。2012年四川省高職高專錄取控制分數線,總分為750分,省教育考試院劃定文理科分數線分別為220分和210分(之前曾劃定為190分和180分)。進入我院的學生英語水平普遍較差,高考入學英語分數大多在50分左右。目前成都地區大型連鎖零售企業以外資企業為主,外企對于從業人員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尤其對從業人員英語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外資零售連鎖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較為專業,員工晉升需經嚴格考核。世界零售巨頭沃爾瑪,員工晉升需要通過企業統一組織的英語水平和邏輯能力測試。由于“歷史欠賬”,我院絕大部分學生英語水平較差,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故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進入外資零售企業后很難通過員工晉升測試。連鎖零售企業崗位設置中基層崗位,即“看得見”的崗位主要有收銀員、營業員、理貨員、服務員等,這些崗位技術含量低、工資福利待遇差。無法通過晉升考試的員工往往被安排到“看得見”的崗位,這就給學生和學生家長一種印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是做收銀員、營業員、理貨員、服務員的。

(四)辦學實踐經驗匱乏1998年,上海商學院率先在全國高職院校中開設連鎖經營管理專業,隨后全國各高職院校陸續開設該專業。2004年我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開始招生,招生規模呈逐年上升趨勢。現階段做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與研究的主要有三個派別:一是咨詢派,主要是社會流通經濟研究機構,為商貿流通企業提供專業的咨詢服務;二是實踐派,主要是各大連鎖零售企業內部培訓機構,其主要職責是培訓內部員工;三是學院派,主要是各高校連鎖經營管理、貿易經濟、流通經濟學等相關專業及研究機構。受制于工作環境,我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教師雖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在實踐經驗方面與實踐派和咨詢派還存在較大差距。另外,雖然我院加強咨詢機構和連鎖零售企業的合作,但咨詢派、實踐派從業人員學歷層次低,理論總結、綜合能力較弱,因此很難勝任課堂教學的需要。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我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教學的“短板”在于專業教學缺乏連鎖經營管理實踐經驗,這也給我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

二、專業建設思路

我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存在的主客觀“瓶頸”,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加強專業建設辦出獨具特色的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專業教育消除認識誤區連鎖經營商業運作模式是舶來品,在我國僅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加之國內高校近幾年才陸續開設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故學生和學生家長對該專業不夠了解是意料中事。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教育的重點在于消除學生和學生家長的偏見,讓他們看到專業優勢,也要看到專業劣勢。在就業層面,讓所有求職者心動的國家企事業單位有較高的“壟斷性”門檻,在這種情況下進外資企業是不錯的就業選擇。目前,成都市各大外資連鎖零售企業能夠為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同時,學生和學生家長也要意識到,部分連鎖專業畢業生在連鎖零售企業始終從事“看得見”的崗位,是由于自身綜合素質不達標所致,而非專業本身的問題。

(二)深化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實訓基地隨著連鎖零售企業門店數不斷增加,企業急需大量連鎖經營專業人才,這為我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與零售企業開展校企合作提供了便利條件。目前我院已與沃爾瑪、家樂福、伊藤洋華堂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這三家大型連鎖零售企業已正式成為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能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實習實訓機會。學生在校外實習基地能夠接觸到校內實訓室無法提供的連鎖零售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和物流配送體系,通過學習學生能掌握連鎖零售企業運營的核心和靈魂。另外,我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可依托成都市正在打造的西部物流園區機會,積極尋找2-3家大型物流企業并與之建立校企合作關系。物流配送是保障連鎖零售企業正常運營的關鍵環節,連鎖專業學生到大型物流企業實習實訓能夠學到更專業的物流運作方式,為將來到連鎖零售企業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三)加強英語教學以適應外資企業要求英語是當今世界通用的國際語言,是國際政治、經濟、科技、文化、貿易、交通運輸等領域重要的交際工具。就微觀層面而言,個人在學歷教育、出國留學、接待國外客人、職稱晉升、獲取最新科技知識等方面都需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適應日益頻繁國際交流的需要,是融入推進我國現代化進程的需要。在成都市范圍內,運作規范、實力雄厚的連鎖零售企業主要是外資企業,過硬的英語水平對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學生顯得尤為重要。國人學習英語帶有明顯的功利性,基于這種狀況,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著重向學生灌輸英語能力在外資零售企業中的重要性。英語能力事關個人在外資零售企業職業生涯的發展,有了明確的功利導向才能激發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學生學習英語的動能。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為確保學校理論教育與連鎖零售行業發展同步,學校應努力培養專業帶頭人和專業骨干教師。鼓勵專職教師深入連鎖專業校企合作單位掛職鍛煉,積極參與企業日常運營管理和企業服務性項目研發。聘請具有較高學歷和理論水平的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擔任學生實習實訓指導教師,與企業合作編寫理論聯系實際的高水平實踐性教材。受傳統觀念影響,大部分專業課教師對校企合作不甚了解,因而對到企業掛職鍛煉和與企業合作做科研開發的積極性還有待提高。針對這種落后的高職教育理念,學校在教師招聘過程中應嚴格把關,新進教師至少應具備一年以上行業實踐經驗。對于已進專業課教師,學校應做硬性要求,至少到企業掛職鍛煉1年以上,并不定期與企業交流以了解連鎖零售行業最新發展動態。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應不斷深化與校企合作單位的合作和交流,努力打造一支專兼職結合,具有扎實理論功底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學習型師資隊伍。

(五)打造藝術院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特色近年來,我院非藝術專業學生規模不斷壯大,如何在以藝術教育為主的高職院校辦好非藝術專業,成為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建設新的課題。隨著經濟發展、科學技術進步以及激烈的人才競爭,社會對高職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學生除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外,擁有藝術才能是學生在激烈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的亮點。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是高職院校共同的特點,但這種導向模式容易陷入“重理工、輕人文;重專業、輕基礎;重功利、輕素質”的教育誤區。藝術素養是人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藝術教育是提高學生藝術修養的重要途徑。利用我院雄厚的藝術教學資源,將藝術教育融入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教學的全過程是我院連鎖專業的特色,通過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塑造我院連鎖專業學生獨有的藝術技能。針對連鎖零售企業運作的特點,我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開設了《手繪POP》課程,該課程訓練學生制作零售企業賣場POP海報的能力;《音樂鑒賞》課程,該課程訓練學生如何選擇播放零售企業賣場背景音樂,給顧客營造愉悅的購物環境;《形體訓練》課程,該課程訓練學生儀表、儀態,提升學生在零售企業賣場服務能力。總體來看,我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開設的藝術類課程以實用性為導向,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三、結語

篇2

我國連鎖經營行業的迅猛發展不僅給連鎖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深深地影響了與此相關的其他產業,為中國社會創造了無數的就業機會,推動和加快了中國經濟與世界接軌的步伐。2012年,當時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全國連鎖行業的管理型人才缺口至少為65萬,全國共有各類連鎖門店約13萬,占零售業和餐飲業總額的25%,并且還在以年35%的速度發展。

就天津市而言,截至到2012年底,天津市連鎖企業已經發展到150多家,連鎖經營型店鋪近6000多個,連鎖銷售總額超過600億元,占全天津市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超過35%,成為零售市場的主力業態。大型綜合超市經營面積大、商品品種繁多、價格低廉,已經變成各方面資金進入天津連鎖型市場的首選業態,形成了連鎖經營業的領導地位。根據調查分析得知,全天津共有建筑面積在5000平米以上、經營情況形成一定規范的大型綜合超市百余個。

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我院開設六年的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可以說是非常適應社會的需求,在以往的企業調查中,很多連鎖企業都對我系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畢業生有很高的期盼和渴望。

2 人才需求分析

參與調研的15家企業中,從事傳統零售的企業有9家(包括便利店、超市、百貨、大賣場),從事茶葉、電器等行業的有6家(包括茶葉、醫藥、電器、等)。

15家被調研企業中,擁有門店數量總數約為1000個,企業員工總數約為30000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員工約有100人,占總員工數的0.21%;本科學歷員工約有2000人,占總員工數的4.46%;大專學歷員工有5000人,占總員工數13.61%;高中及以下學歷員工為20000多人,占總員工數81.72%。總體上代表天津連鎖企業學歷構成。

從天津市現有的連鎖企業現狀來看,存在著不同的崗位和層次的人才需求,這些連鎖企業的崗位存在著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中高層管理人員需求絕對量較高,但是要求也很高,現有的畢業生在短期內很難達到,現成的人才又很難挖到,由于企業快速擴張的需要,普遍認為如果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適應性和發展速度要更快一點,往往比其他專業的學生或其他途徑的人員更快得到提拔和重用。連鎖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是現在最難直接得到的人員,所以企業更關心可能的后備人選的提拔,也就很注重基層人員的高素質和高能力。

通過對物美、人人樂、蘇寧、津樂園等企業的走訪,發現企業對高職高專連鎖專業的畢業生的定位為基層管理人員。也就是畢業生基本上是從基層崗位做起,逐步提升為基層甚至是中層的管理人員,但也有在頂崗實習中表現突出的同學畢業后甚至是在頂崗實習中就被直接提拔為管理人員。

通過調研發現,我市連鎖企業對本專業高職畢業生的崗位人才需求主要表現為三大方面:區域管理人員、門店管理人員和總部管理人員。區域管理人員的人才需求主要體現在:地區督導、區域營運主管、區域人力資源主管、區域開拓人員;門店管理人員的人才需求主要有:柜組長、門店部門主管、店長助理、店長;總部管理人員主要缺乏營運部門主管、品類主管、采購主管、網店開拓主管、以及特許經營部主管等崗位人才。

3 崗位能力分析

在調研中發現,連鎖企業對現有連鎖經營專業人才培養的規格、結構、質量的要求各不相同,要求較高的,可能即便是連鎖專業的學生也很難企及,要求低的崗位,似乎不是連鎖經營專業的學生也可以勝任。但總體說來,基本上包括學歷層次、基本素質、知識結構、能力結構、核心職業技能等方面的要求。

學歷方面,連鎖經營企業的中高層職位要求大專以上的學歷,在天津市連鎖企業高端人才相對缺乏的現實狀況下,多數企業變得更加務實,除了個別知名的大企業的高端職位外,企業的基層崗位,甚至一些企業的管理崗位們都以能力而非以學歷作為最重要的指標;基本素質上,對于高職高專學生的基本素質表示認可,但認為需要提高一些職業素養方面的要求;由于是對連鎖經營的專業進行的調查,因此,企業認為既然是專門的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學生,則其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核心職業技能這三個方面,應該也確實比其他專業的學生要求的更多,期望也更高,多數企業希望在就業前,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學生,就應該對其將要從事的行業有特別的準備,比如零售業會希望學生在商品管理和門店運營方面有相關的知識儲備。

綜合分析所調研各連鎖企業中對各種崗位的綜合素質,應該具備包括知識結構特征、綜合能力特征和性格特征在內的綜合職業能力要求,如圖1所示:

圖1

4 調研結論

篇3

上海高校“十二五”內涵建設連鎖經營管理重點專業項目資助。

特別說明:上海商學院2015 屆連鎖經營管理本科專業徐晶同學和劉雪燕同學為本項目進行了調查問卷的統計和初步分析。

摘要:連鎖經營管理本科專業服務面向于連鎖經營企業,尤其是為連鎖商業企業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本次調研是針對上海商學院2011屆連鎖經營管理本科專業畢業生在畢業工作2年后開展的一次就業競爭力調查。調查的基本結論為:畢業生就業行業集中度最高的為零售貿易和餐飲業,其中私營企業、合資企業以及外資企業為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專業定位明確,學校具有深厚的商業行業背景以及學生具備豐富的連鎖經營知識和商業實踐技能是本專業畢業生主要的就業競爭優勢;其中在校期間的專業實習和假期打工成為對學生首次就業幫助最大的環節。

關鍵詞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 本科 就業競爭力 調查分析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近30年來,我國連鎖行業經歷了從高速擴張期到平穩轉型期,連鎖門店擴張從一二線城市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為主,連鎖業態的發展從大型綜合超市為主到購物中心的崛起,同時,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對連鎖實體商業帶來沖擊和競爭,連鎖實體商業紛紛進入電子商務領域,調整發展戰略,尋求實體商業與電子商務的融合發展。連鎖行業的快速發展、行業領域的不斷擴大,零售業態的不斷創新,客觀上對連鎖經營管理的專門化人才需求有了更高更大的需求。

上海商學院連鎖經營管理本科專業定位于為連鎖經營企業,尤其是連鎖零售企業,立足為我國連鎖零售企業培養中高級應用技術型人才,本文通過調查和分析我校連鎖經營管理本科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和競爭力,一方面,可以進一步客觀地理清本專業的市場就業狀況以及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可為為即將面臨就業求職的本專業學生提供一定的咨詢和幫助,有助于他們進一步找準自身的市場定位和發揮專業優勢,同時對學校教育教學和就業指導的改進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問卷調查的基本情況

1.調查對象和方法

本次調查的對象為上海商學院2011屆連鎖經營管理本科專業畢業生,共80人,問卷發放時間為2013年6月,畢業后工作時間為2年,我們通過前期電子郵件和后期電話訪問的形式進行了調查問卷的發放和回收,發放問卷共80份,回收問卷65份,其中有效問卷62份,回收率77.5%,有效率95.38%。

此次調查樣本的基本特征為:男女比例基本平衡,上海生源與非上海生源之間的比例大致為3:2;其中團員和黨員占絕大部分;50%左右的調查對象有擔任過學生干部的經歷。

2.調查內容

本次問卷的主要內容分為四個方面:一是個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別、政治面貌、生源地和是否擔任過學生干部的信息;二是就業基本信息,包括工作單位、所屬行業、工作地、月薪情況及專業對口情況;三是個人及專業競爭力,包括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所獲證書情況、求職競爭優勢及劣勢、大學生就職優勢及困難、影響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因素、在校期間對大學生就業幫助最大的教學環節、本校畢業生的優勢、學校在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上應做的改革;四是求職和就業指導,包括應聘次數、就業信息來源、跳槽情況及原因、目前工作情況、對未來發展前景的看法以及影響職業決策的因素的重要程度。

三、數據統計及分析

1.就業基本信息

(1)工作所屬行業和單位類型

2011屆連鎖經營管理本科專業畢業兩年后,工作于連鎖零售貿易及餐飲企業的人數為27人,在62位有效調查者中占比43.54%,還有15人工作于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金融、保險、教育文化等現代服務業,占比為24.19%,這說明連鎖經營管理本科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為現代服務業尤其是商貿流通業。但若按男生和女生分開統計,男生從事零售貿易及餐飲業的比例為48.48%,女生為24.14%,而女性從事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行業的比例為17.24%,要遠遠高于男性。這說明不同性別畢業生選擇行業具有一定差異性。

從2011屆連鎖經營管理本科專業畢業兩年后所從事的單位類型來看,19人工作于外資和合作企業, 19人工作于民營和私營企業,分別占比為30.65%,11人工作于國有企業,占比17.74%,面向企業就業的占比合計為79.04%,其中外資企業、合資企業以及民營私營企業為學生就業的主渠道。還有5位同學在政府機構及事業單位就業,占比為8.06%,5位同學還在繼續深造;2位同學進行自主創業,占比3.22%,這也說明畢業生直接從事自主創業的比例還是很低的。學校所提倡的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更多應體現在創新精神、創業知識以及創造性工作能力的培養。但若按男生和女生分開統計,男生工作于民營和私營企業的比例為36.36%,而外資合作企業以及國有企業分別為21.21%,面向企業就業的占比合計為78.78%。女生工作于外資合作企業為41.38%,民營和私營企業的比例為24.14%,國有企業為13.79%,面向企業就業的占比合計為79.31%。

(2)生源地與工作地區

調查顯示,90.32%的連鎖經營管理專業2011屆本科畢業生兩年后繼續在上海市工作,只有9.68%的畢業生在華東地區、華北地區、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工作,這說明絕大部分畢業生將自己的職業規劃的起點定位于上海這一國際化大都市,看好上海現代服務業尤其是連鎖零售的發展和就業機會。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2011屆本科畢業生當年(2007年)招生錄取時的上海生源和非上海生源的比例大約是3:2,進一步分析可得知,所有上海生源地畢業生全部選擇在上海本地就業,即使是非上海生源的畢業生絕大部分也選擇了留在上海市工作,選擇其他地區工作的9.68%的畢業生皆為外地生源畢業生。

(3)月收入(稅前)情況

調查顯示:畢業生的月收入分布在2000至10000元之間,變動范圍較大。平均月收入達到了5070元,對比2012年上海市的平均工資4296元,該屆畢業生已超過平均水平。從眾數及中位數指標來看,有35.09%的畢業生收入處于4000-5000元的水平,收入分布為右偏分布;但由39.80%的離散系數可以看出該屆畢業生月收入之間的差異是還是比較懸殊的。

(4)目前的月薪與期望月薪的對比

調查顯示:由于個人對期望月薪的判定標準具有主觀性,每個人的期望月薪都是不同的,期望月薪的高低也會因為所處行業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仍然有53.45%畢業生覺得目前薪資與期望值不符合。這些現象說明了對于已畢業兩年的大學生來說,在薪資方面半數處于不太滿意階段,對薪資水平有著更高的目標和期盼。

(5)專業對口情況

從對連鎖經營管理專業2011屆畢業生的專業對口情況的調查來看,有56.46%的畢業生選擇了不同程度與專業對口的職業,他們的行業分布在零售貿易、餐飲等商貿流通業。根據麥可思出版的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一書可知,管理學本科學科2009屆畢業生畢業三年后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64%,并且從近三屆的趨勢可以看出,大學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呈現平穩趨勢。由此可見,連鎖專業2011屆畢業生的專業對口率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低7.5%個百分比。

2.個人及專業競爭力

(1)計算機能力和外語能力

計算機與外語是大學生的基礎必修課,也是當代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技能。根據對畢業生計算機與外語能力的調查,將5級量表相應轉換為1-5的分數進行統計。計算出計算機能力和外語能力的平均分。結果為:連鎖經營管理專業2011屆畢業生的整體應用外語及計算機能力一般,平均得分在3分左右,其中計算機能力得分高于英語能力,為3.65分,英語能力得分僅3.13分。兩項能力非常好及不好的畢業生占比均不到10%,大部分處在一般水平,呈正態分布,反應了該屆畢業生在計算機及外語應用能力方面的競爭優勢一般。

(2)專業證書和榮譽證書

對畢業生在校期間獲得專業證書及榮譽證書情況的分析可以看出,有75%左右的畢業生獲得的專業證書,如獎學金、技能證書等在5個以下,僅少部分人獲得的證書超過6個;而有66.13%的畢業生獲得的榮譽證書,如社會實踐類等在3個以下,不到40%的畢業生獲得了3個以上的證書。以上反映了該屆畢業生參與校內外或社會實踐活動,在校期間絕大部分同學都獲得了一定的專業證書及榮譽證書,但優勢不明顯。

(3)求職中競爭優勢和劣勢

調查顯示:連鎖經營管理專業2011屆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的競爭優勢按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位于前四的分別是人際交往能力、實習經歷、踏實肯干、自我定位準確,其中38位畢業生選擇了人際交往能力,在62位被調查者中占比61.13%,30位和29位畢業生選擇了實習經歷和踏實肯干,在62位被調查者中占比48.39%和46.77%;與此對應,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的競爭劣勢前四位的是各種證書及相關技能認證、創新精神、專業技能、自我定位準確,其中23位同學選擇了各種證書及相關技能認證,在62位被調查者中占比37.10%,而且踏實肯干作為競爭劣勢所占比例為零。

(4)就業過程中的最大優勢

連鎖經營管理2011屆的畢業生認為工作過程中的最大的優勢體現在學習領悟能力強、年紀輕、精力旺盛、有工作熱情,兩項優勢合計占比64.47%;接收新事物快和在競爭基層崗位上具有優勢也是很重要兩大優勢,贊同人分別占了21.05%和10.53%。

(5)就業過程中的最主要困難

連鎖經營管理2011屆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存在的最主要困難排序前三項依次為:對工作的期望值過高,擇業過于挑剔、“僧多粥少”以及對自己的發展方向與職業定位不明確,其中42位畢業生選擇了“對工作的期望值過高,擇業過于挑剔”,在62位被調查者中占比67.74%。反映了就業過程主要矛盾是畢業生的心理定位和訴求與企業的崗位要求、薪資福利有一定的距離。

(6)影響就業競爭力的主要因素

影響就業競爭力的主要因素排名前四位的是人際交往能力、就業態度、社會關系背景、學習成績與專業技能。另外有9.80%的人認為尋找工作付出的努力也是畢業生就業過程中所面臨比較常見的影響因素。目前畢業生在社會求職的過程中,人際交往能力往往是比較重要的,對于本校畢業生來說,學會處理各種人際關系,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樹立正確的就業態度,適當減少對剛開始工作的薪金的要求,要學會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問題;另外,在大學里,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與專業技能可能讓畢業生在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7)在校期間對就業幫助最大的環節

在校期間對就業幫助最大的前三項為:假期打工、專業實習、擔任學生干部,其中26位畢業生選擇了假期打工,在被調查的62位畢業生中占比為41.94。不難發現,假期打工和專業實習這種貼近社會的實踐活動對以后就業幫助比較大,能夠提高畢業生的實踐能力,也將形成就業過程中的競爭優勢。

調查還顯示:學校的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教學實踐、課外學術活動在畢業生以后的就業中的幫助比較小,這也說明目前本專業進行的一些實踐性教學環節對學生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效果有待改善,學校要提高對畢業生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的質量的要求,研究問題要來源于企業實踐,對行業或企業有實際幫助的問題;學校還需要增加教學實踐和課外學術活動的有效安排。

(8)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優勢

學生工作環境適應能力強,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自己,準確的自我定位,不好高騖遠;同時,學校具有深厚的商業行業背景和豐富的連鎖經營知識,以上四方面為連鎖經營管理本科專業的主要優勢所在。其中27位畢業生選擇了工作環境適應能力強,在62位被調查者中占比為43.55%。

(9)學校在人才培養和教學上應做的改革

分析發現,學生最希望作出的改革是對提升對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及協作精神的培養,其次需要重視對人生觀、敬業精神和工作態度及要成才,先成人,學校要注重學生做人的基本道理的培養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同時還有外語能力的培養,比如,學生沒有很好的機會或者良好的氛圍去學習外語,提高外語的口語能力。

3.求職和就業指導

(1)就業應聘情況分析

在調查連鎖經營管理本科畢業生就業應聘情況方面,當問到“在第幾次應聘時落實到初次就業單位”時,64.52%的畢業生表示1—2次,27.42%的表示3—4次,而經過5次以上應聘成功的畢業生僅占比不到10%。可見,畢業生在求職應聘上成功率還是較高的。

從進一步調查數據可以看出:50%以上的畢業生主要是通過校外的方式獲得成功的就業信息,而從校內獲得成功就業信息的畢業生占比僅在30%左右,校內就業信息對畢業生成功就業的幫助明顯小于校外信息。同時,也在另一方面反映了畢業生在求職時,并不會僅僅通過一條信息渠道,他們會通過多條渠道獲得信息,以提高求職應聘的成功率。

(2)跳槽情況分析

從畢業生工作后跳槽的次數來看,34位畢業生選擇沒有跳過槽,在被調查的62位畢業生中占比為54.84%,29.03%的被調查者表示工作后跳槽記錄為1次,跳槽2次的比例為17.74%,而3次僅占比8.06%,沒有被調查者表示跳槽記錄4次以上。可見,畢業生就業后工作相對安心和穩定,高頻率更換工作的人比例相當較少。

進一步深入研究跳槽者跳槽原因時,數據顯示,選擇跳槽原因比較集中的前三項為:沒有發展空間,收入少和離家遠。其中15位畢業生選擇沒有發展空間,占被調查的28位跳過槽的畢業生的53.57%,14位畢業生選擇沒有發展空間,占比為50%,10人選擇離家遠,占比為35.71%。而行業前景、是否符合工作興趣特長、工作壓力大是畢業生選擇跳槽的次要原因。

(3)對目前工作態度分析

在連鎖經營管理2011屆本科畢業生對目前工作的態度方面:90%以上的被調查者表示可以勝任目前工作,但在滿意度調查中發現,被調查者對目前工作的滿意度較低,僅4.84%的被調查者表示很滿意現在的工作,38.71%的被調查者表示比較滿意,但對現任工作感到一般的占比達到48.39%。且對目前工作前景的看法方面,40.32%的被調查者表示前景一般,僅有19.35%的被調查者表示前景很好,充滿信心,極大多數被調查者對目前工作的前景信心不大。由此可見,對于自身工作,畢業生雖然基本可以勝任,但滿意度卻不高,畢業生普遍對現任工作信心不大。

但在進一步的調查中可以看到,雖然對現任工作的滿意度較低,但一半左右的被調查者選擇在本單位好好干,僅有20.97%的被調查者表示準備換工作,同時,也有少部分的被調查者選擇準備創業和繼續深造,希望通過轉變工作的方式提高工作滿意度。

(4)職業決策時影響因素分析

在進行職業決策時,個人發展空間的影響力最大,其次是薪資福利和地理位置,均在4分以上,這與前面的跳槽主要原因調查基本一致。此外,按得分高低順序排在其后的是工作穩定性、人際關系、工作環境與組織文化、符合個人性格興趣愛好、工作自由度、社會地位、單位性質、工作強度這8個相關因素,均在3-4分之間,而影響力最少的則是專業對口,僅2.48分。在面臨職業選擇時,企業能否給個人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是求職者最看重的,因為職業生涯的發展直接影響到個人生活各方面;良好的發展空間可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對職位的提升也是有幫助的,同時也是對自身的一種肯定;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畢業生對于薪資福利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大城市的高度競爭壓力下對財富的追求,同時也是對生活質量的有效保證;正是由于大城市的高速生活節奏和高度競爭壓力的情況下,地理位置也成為了求職者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選擇離家近的工作地區可以減少交通成本和人力成本;但專業是否對口卻成為了畢業生職業決策是最不重要的因素。

四、結論與思考

此次調查的內容涉及就業基本狀況、個人及專業競爭力、求職和就業指導三部分,綜合起來,有以下調查發現和思考。

1.就業基本狀況

(1)畢業生就業行業集中度最高的為零售貿易和餐飲業2011屆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兩年后工作集中度最高的行業為零售貿易和餐飲業,占比為43.54%,其中就職企業大部分為連鎖經營類企業,工作分布在連鎖企業中總部、區域、門店及配送中心等部門。這與本專業的培養能在各類流通服務類企業,特別是連鎖零售企業從事經營管理的應用型專業人才這一定位基本契合。

(2)畢業生就業企業主要為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其次為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合資企業以及外資企業為2011屆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其次為國有企業。同時仍有8%的畢業生就職于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8%的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3%的畢業生進行自主創業。此外,男性比較喜歡從事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工作,而女性在選擇職業時更加追求穩定。

(3)九成畢業生在上海工作,平均月收入達五千元90.32%的畢業生在上海工作,只有9.68%的畢業生在上海市以外地區工作,并皆為外地生源畢業生,本地生源畢業生學生全部在上海就業。這說明絕大部分畢業生將自己的職業規劃的起點定位于上海這一國際化大都市,看好上海現代服務業尤其是連鎖零售的發展和就業機會。畢業生的月收入分布在2000至10000元之間,變動范圍較大,平均月收入達到了5070元,對于已畢業兩年的大學生來說,絕大部分人對薪資方面仍然處于不太滿意階段,對薪資水平有著更高的目標和期盼。

(4)超過五成的畢業生選擇了不同程度與專業對口的職業有56.46%的畢業生選擇了不同程度與專業對口的職業,行業主要分布在零售貿易、餐飲等商貿流通業。根據麥可思的調查數據,管理學本科學科2009屆畢業生畢業三年后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64%,這說明連鎖專業2011屆畢業生的專業對口率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稍低一點。

2.個人及專業競爭力

(1)畢業生在計算機及外語應用能力方面的競爭優勢一般

2011屆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的整體應用外語及計算機能力一般,按照五級量表計算,計算機能力得分為3.65分,英語能力得分僅3.13分。這說明畢業生的計算機及英語應用能力不能很好地滿足自身工作的需要,學校應該進一步強化計算機應用和英語方面的教學,通過教學方式和內容的改革,提升學生的計算機的應用技能,英語的聽說讀寫技能以及專業英語能力。

(2)良好的人際溝通協調能力成為畢業生求職就業中的首要競爭優勢

良好的人際溝通協調能力、踏實肯干的工作作風、一定的實習經歷構成畢業生求職中的主要競爭優勢;三成畢業生認為:創新精神不夠、專業技能不夠強成為需要改善的劣勢,部分同學認為自我定位準確成為其求職中的競爭優勢,但也有部分同學自我定位不夠清晰,成為其求職的劣勢。

由此可見,對于在校就讀的學生來說,學習處理各種人際關系,鍛煉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就可在就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3)大學生就業主要困難來自于過高的工作期望值

對工作的期望值過高、擇業過于挑剔;“僧多粥少”以及對自己的發展方向與職業定位不明確,是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存在的最主要困難,這也反映了就業過程主要矛盾是畢業生的心理定位和訴求與企業的崗位要求、薪資福利有一定的距離。在大學畢業生已經不是稀缺資源的情況下,同學們應該適時地根據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調整自己的定位。

(4)假期打工和專業實習成為對就業幫助最大的環節

假期打工、專業實習和擔任學生干部成為畢業生在校期間對就業幫助最大的三方面。不難發現,假期打工和專業實習這些走出課堂,深入社會和企業的實踐活動,能夠切實提高畢業生的工作能力,在校期間擔任學生干部,也是一種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最終形成就業過程中的競爭優勢。

(5)學校具有深厚的商業行業背景成為連鎖經營管理專業重要的優勢

畢業生工作環境適應能力強、自我定位準確的、學校具有深厚的商業行業背景和豐富的連鎖經營知識,成為連鎖經營管理本科專業的主要優勢所在。學校在60年的辦學歷史中,背靠商貿行業,緊跟行業發展對商貿人才的需求,堅持“以商立校”的辦學方針,開展商科特色辦學和學科研究,學校60年的辦學積累已經給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帶來良好的輻射效果和辦學優勢。

(6)基本工作能力和價值觀的培養是專業人才培養的重點

人際關系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及協作精神的培養;人生觀、敬業精神和價值觀的提升;外語應用能力的加強;以及學生動手能力和社會實踐經驗的培養,畢業生認為是學校應該進一步強化和提升的重點。由此可見,“寬口經,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重實踐。”作為本專業辦學的方向應該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3.求職和就業指導

(1)求職網站成為畢業生求職就業的重要渠道

50%以上的畢業生主要是通過就業網站和親朋好友的介紹方式獲得成功的就業信息,而從校內獲得成功就業信息的畢業生占比僅在30%左右。這也說明,學校在為畢業生提供求職信息的廣度和質量方面都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學校在畢業生求職信息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拓展就業信息渠道,加強與用人單位的合作與聯系,為畢業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信息和指導服務,充分發揮學校對畢業生求職就業方面的引導作用,增強畢業生通過校內就業信息求職應聘的成功性。

(2)就業狀態基本穩定,但對工作的滿意度偏低

畢業生就業后總體情況比較穩定,超50%的畢業生兩年內沒有跳過槽,近30%的畢業生兩年內跳槽過1次,高頻率更換工作的人比例較少。但在滿意度調查中發現,被調查者對目前工作的滿意度較低,僅有19.35%的畢業生表示對職業前景看好,充滿信心,大多數畢業生對目前工作的前景和信心不足。

由此可見,畢業生基本可以勝任目前工作,但滿意度不高,具有更換工作或崗位提高工作滿意度的潛在意識。競爭壓力大、生活成本高、個人以及家長過高的職業期待,成為高校教育者和社會面臨的共同課題。

(3)職業決策的首要因素是個人發展空間,其次為薪資福利和地理位置

在進行職業決策時,個人發展空間的影響力最大,其次是薪資福利和地理位置,在面臨職業選擇時,企業能否給個人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是求職者最看重的,專業對口這一因素相對于現如今的社會生活環境來說是最不重要的,由于行業需求量的極端不平衡以及生活壓力大等原因,造成了近幾年大學生的專業對口率普遍偏低,除了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專業,大部分人則是為了生活而工作,專業對口的影響力也就不明顯了,學校需要深刻思考并關注的是怎樣讓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好地得到社會的認可,更好地讓專業與社會需要相吻合。

作者簡介

篇4

 [論文關鍵詞]高職教育 連鎖經營管理 人才培養方案 

 

 教高[2006]16號文件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種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職人才培養既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壓縮,也不是中等職業教育的拔高,而是培養掌握必備知識結構、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擁有較強技術應用能力和可持續發展潛力的高素質的復合應用型人才。因此,在確立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方案時,必須緊緊圍繞高等性與職業性共融的主線,以素質培養全程化、能力培養對應化、崗位選擇多元化的思想為指導,加以正確定位、認真設計、穩健落實。 

一、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 

(一)高等性是高職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定位的基準 

商科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屬于高等教育的范疇,其人才的培養定位應以高等性為基準,但它絕不等同于商科普通高等教育連鎖經營管理的高等性。1997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修訂通過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把高等教育劃分為5a、5b兩個類型,5a類是理論型的教育,目的是使學生進入高級研究項目或從事高技術要求的專業;5b類是實用技術型的教育,“主要目的讓學生獲得從事某個職業或行業,或某類職業或行業所需的實際技能和知識”。按此歸類,我國現階段以文化知識延伸、學術研究為主的學術、教育型大學本科及研究生的培養當屬5a教育;以技能操作、技術應用為主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職業技術人才培養當屬5b教育。因此,商科高等職業教育的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不是商科普通高等教育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的“壓縮”,而是相對獨立、互相補充的兩套人才培養模式,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商科高等職業院校更強調學生職業素質與職業能力的培養,更強調知識、技術的應用性而非創造性。 

(二)職業性是高職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定位的根本 

由于職業教育鮮明的職業屬性,就決定了高等職業教育能力要求的特征,主要體現在:與工程技術類高職院校相比,商科類高職院校的技能更具有柔性而非剛性的特征,更強調工作實踐的層級積累和人際交往、團隊合作等社會能力的培養。此外,同一職業屬性的內部還具有層次性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工作崗位對從業人員的能力要求、活動范疇的限制呈現出層次性的特點,集中表現為工作過程的復雜程度的高低和所需知識深廣度的多寡。所以,即使同屬商科類的職業教育,商科高等職業教育中的連鎖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也不是商科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拔高型”。兩者的區別在于后者是純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注重某一特定崗位操作能力的培養,只需把握經驗層面的工作過程即可;高等職業教育是技術性人才的教育,除具備特定崗位的操作技能外,還需掌握相當的理論知識,注重可持續發展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求有能力駕馭策略層面的工作過程。 

 由此可見,高等性與職業性是高等職業教育不可缺失的兩特性,因此高等職業教育的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既不同于中專純技能型人才培養,也不同于本科或研究生創造性的高級管理型人才的培養,它的人才培養目標應是零售企業服務管理一線中具備較高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掌握一門以上操作技能,能夠在零售服務工作中從事多崗位的復雜性和關鍵性的勞動,能夠有效帶動和組織協調其他人員完成目標任務,能夠將最新的理論、設計、技能要求成功變成高品質、高效益的服務管理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能人才。所以,高等職業院校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定位基準就是:連鎖經營企業服務第一線門店店長、大型綜超各部門經理、總部各部主管等。 

二、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思路 

人才培養方案就是在明確了“培養什么人”以后,圍繞“怎么培養人”這一中心而展開關于人才培養全過程的策劃分析,包括培養目標、人才規格、課程架構體系、具體課程設置等要素。只有建立科學、系統、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才能確保人才培養模式的正確實施、培養目標的最終實現。筆者認為,連鎖經營管理人才培養方案應按以下思路進行設計: 

(一)以職業素質培養為核心,促學生全面發展 

將職業素質的培養貫穿于人才培養過程的始終,重點突出對學生定向性能力(解決學生的就業)與可遷移性能力(解決學生的發展)的培養。職業素質又分三個層次,是指從事職業活動所應具備的三個基本素質:“為人的基本素質”(做人)、“為職業人的基本素質”(做職業人)、“為專業技術人才的基本素質”(做有專業特長的職業人),三者之間呈現出層層遞進、不斷深入的趨勢。 

(二)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本位,構建、完善課程體系 

職業能力是指從事職業活動所必須具備的“關鍵能力”,是一種普遍的、可遷移的、對勞動者的未來發展起關鍵作用的能力,是勞動者在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知識和技能的能力,所以又被稱作“可遷移能力”、“專業技術能力”或“專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課程架構應以學生通識能力的培養為導向,專業能力的培養為核心,這里的專業能力是指完成工作任務所采取的動作、行為和所需的知識,突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應用型特征。 

  (三)按照實際工作的相關性而非知識的相關性來設置課程,將實踐課程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 

在課程的設置中,實踐課程解決“怎么做”,理論課程解決“為什么這么做”,實踐課程與理論知識課程相輔相成。因此,能力型課程體系下的課程設置不是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簡單相加,也不是對原有理論課程的深淺、實踐課程的多少進行調整,而是在新的課程體系中要突出實踐教學的主體地位,使理論知識從屬于實踐,形成以項目課程為主體,工作任務引領理論教學的新的課程設置。 

(四)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工學結合包括以下三個階段:課程實訓—綜合實訓—頂崗實習,即通過校內綜合模擬實訓、校外基地實訓以及到相關企業工作實習,讓學習者在真實或仿真的工作環境去體驗不同工作崗位的職責及技能要求,了解企業各部門的協調運作流程,逐步完成從學生到合格職員的轉變,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三、人才培養方案的具體設計 

基于高等性與職業性相融合的人才培養定位,確定了其職業素質貫穿人才培養過程始終的、以培養學生普適性能力與可遷移能力為導向、專業技術能力為核心的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能力型課程架構體系。 

(一)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 

通過對連鎖經營管理所屬行業(主要針對零售業)人才需求的調研,確定專業就業服務面向和崗位(群)要求,對崗位(群)進行職責任務分析,在這里的崗位分析對象不是相對孤立的一個個單項能力,而應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以此對專業的人才培養進行準確定位,并確定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在此基礎上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規格。根據商科行業背景,最終確定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向為現代零售業的超市、大型綜合超市、專賣店、百貨店、購物中心業態的服務、管理領域,從事的工作崗位有門店的理貨員、收銀員、超市及專賣店店長、大型綜合超市部門負責人及總部商品部采購、配送中心庫管等。 

(二)設置逐漸遞進的能力培養體系,按照職業能力發展階段來確定相應的典型工作任務,確立專業技術能力結構與要素 

在此基礎上,構建以通識能力培養為導向,專業技術能力培養為核心,提升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相融合的能力型課程體系。在課程設置中充分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體現高等職業教育所具有的理論適度、專業技能強、知識面較寬、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培養特色。實驗、實訓、實習是體現高職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職業性的三個關鍵環節。因此,在實踐課程體系的構建中,應將實踐教學的全部內容融于三個環節,并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體現理論教學課程與實踐教學課程相輔相成,既相互融合又相對獨立的功能。 

(三)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個性發展 

在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中,既要考慮學生的初次就業,也要考慮學生的長遠利益,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終身就業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盡可能多地開設有利于學生自主發展的選修課程。在遵循教育部關于高等職業教育規范課程基本要求的同時,采取靈活多樣的課程形式和教學形式,力圖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如理論課的教學中,除課堂教學外,還可采取專題討論、社會實踐等多樣話的教學方式;實踐課教學采取技能訓練、模擬實驗、工學交替、綜合實訓等多種形式,在課堂、實驗室(實訓室)、實訓基地交替進行、良性互動。 

篇5

關鍵詞:連鎖經營;課證融通;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2)09-0137-01

一、引言

高職教育16號文件明確指出,課程建設和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各高職院校紛紛進行課程建設和改革的探索。從20世紀90年代起,中國高職教育已經進行了三次改革。第一次基于實踐本位課程改革,這次改革的主要特征是理論課設置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增加實踐學時,特別是集中實訓環節。這次改革雖增加了實踐課程,但學科體系不變,仍保持三段式的課程結構。第二次基于能力本位課程改革,這次改革的主要特征是課程設計思想從原來基于學科知識的課程設計轉換為基于職業能力的課程設計,但這次改革僅僅集中于認識層面和對專業課程體系的調整,科目課程的改革沒能深入進行。第三次基于工作過程本位的課程改革,這次改革打破了傳統學科體系的束縛,將學習過程、工作過程與學生能力和個性發展聯系起來,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競爭力。本文基于第三次改革的思路,以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為例,探討了課證融通課程體系的建設。

二、構建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工學結合模式下課證融通課程體系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工學結合模式下課證融通課程體系是基于職業崗位群的工作過程分析,根據崗位要求確定課程內容和方法,引入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并結合行業標準設置以任務導向、技能實訓為基礎的課程體系。

(一)以職業崗位群分析作為課程體系的設置關鍵

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的學生可以從事連鎖企業總部業務部門中的管理和技術方面的工作,連鎖企業各門店的管理工作,連鎖企業物流配送中心的管理和技術應用方面的工作,及現代商業企業的相應管理和技術應用方面的工作。通過對畢業生的回訪發現,大約有近70%畢業生在現代零售業的超市、大型綜合超市、專賣店、百貨店、購物中心就業,從事的工作崗位主要有門店的導購員、理貨員、門店助理店長及店長、大型綜合超市部門負責人及總部商品部采購、配送中心庫管等。通過與合作企業相關專家進行分析,確定了這些崗位所要具有的能力。我們根據這些能力要求設置了相關的課程。如下表:

(二)以職業能力為主線作為構建課程體系的基礎

按照職業能力的內涵要求,將其劃分為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和知識能力。每種能力又進行了細分,而后設置相應的課程,使學生具備此種能力。具體能力要求及實現途徑如下表:

(三)以職業資格為標準構建核心課程

“課證融通”是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內容引入,建立課程教學體系,是指把國家職業標準所對應的知識、技能和素質要求貫穿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核心課程中。目前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學生可以考取的資格證書主要是連鎖經營管理師、職業店長資格證及助理物流師三種證書。具體適用的崗位及對應的課程如下表:

(四)以學生發展為方向設置職業能力拓展課程

課程體系設計的終極目標是為全面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而設計,課程結構的設置應當考慮學生發展的需求。拓展能力主要是考慮拓寬學生職業能力范圍,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發展能力。我們主要通過專業選修課的設置,例如連鎖企業財務管理、品類管理、連鎖企業客戶關系管理、連鎖企業經營戰略等課程,主要面對的是連鎖企業中層以上管理崗位,為學生以后的職業方向做好鋪墊。

三、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機制

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機制,在課程體系建設中至關重要。因為課程體系的開發需要企業專業的深度參與,而且實訓項目也需要深度的校企合作。模擬的實訓項目可以在實訓室內完成,但真實的實訓項目必須直接來源于企業,這在學生職業能力發展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打造專兼結合的雙師教學團隊

打造一支專兼結合的雙師教學團隊是構建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工學結合模式下課證融通課程體系的關鍵。一方面積極加大專業教師的培訓,培養專任教師的雙師素質,另一方面積極聘請企業的實踐專家擔任實訓環節的教學,這樣才能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劉 軍.高職法律文秘專業課程體系結構的研究與探索[J].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0 (6).

[2] 朱重生,胡建國.基于“課證融通,理實一體”的高職會計電算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創新[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5).

篇6

【關鍵詞】連鎖經營;途徑;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內涵

(1)注重職業指導,校企共同培養人才。人才的培養方案為人才的培養模式構建框架,是學生成才的關鍵。在新型教育觀念的指導下,人們打破了傳統閉門造車的教育方式,逐步與社會接軌,雙方實現完美對接。本專業對人才的培養十分重視,針對其培養方案做了過方面、深層次的調研。綜合時展的腳步和企業優秀優秀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制定和修該了人才培養的策略。(2)堅持工學結合,校企共同致力于教學。學生學習的根本目的是就業,在校學習過程中,要針對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情況,堅持工學結合。學校教師與企業優秀員工共同對學生進行理論與技術性的學習。(3)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企業為學生提供實踐場所。實踐是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學習應不斷完善實踐體系,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堅持就業指導,促使實踐教學的日趨完善。(4)堅持服務原則,實習學生成為企業科研力量。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就業,充實企業的人力資源。學校擁有雄厚的人力和知識資源,在校企合作中,實習學生應積極參加企業科研項目,為企業解決運行中遇到的關于技術和管理方面的一系列問題。同時,學校基于自身的優勢,大力開展對員工的培訓,使學生更能適應企業的發展進度,促使雙方互惠互利,為雙方的長久合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校企合作在實施中遇到的瓶頸

(1)合適的企業難覓。企業都有其獨特的運行規律,尤其是出名的連鎖企業。其具有優質的人力資源和良好的實踐資源,是校企合作的首選。但是,受企業自身發展和傳統的思想認識的影響,企業對校企合作存在異議,其合作意識低下,對校企合作的參與程度低。(2)教學方式不適應時代的潮流。一直以來,學生們習慣,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聽固定的老師講課,其學習生活平穩而安靜。但在校企合作的教育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方式將會發生逆轉。學校的教育與企業實踐教育相結合,教學內容和時間靈活多變,與雙方運行規律發生沖突。無法避免的是,在教師休息的時間也會安排教學活動,這不僅要求教師有充足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要有過硬的技術,對教師如此高的門檻,使教師產生抵觸情緒。企業以追求利益為根本目標,校企合作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企業正常運行,因此,很多企業很難長時間堅持校企合作,無法配合學校教學。(3)教學效果的可變性。第一,家長對校企合作的誤解。很多家長認為,學生就該朝九晚五的學習,去企業吃苦受累是不必要的。在新型教育方式實行過程中,他們成了阻礙勢力。第二,學生對校企合作的態度直接影響實習效果。實習與理論學習的方式有著本質方面的不同。學生告別循規蹈矩的課堂,走入充滿緊張感的企業。他們不再是受人寵愛的溫室花朵,成為了一名身著工作服,奮斗在一線的工人。對工作的新鮮感會馬上消失,隨之企業高強度、多重復的工作,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對工作懶散倦怠。在高度緊張的氛圍下,學生的人際交往也隨之陷入崩潰,不斷的爭吵使企業對學生的好感大大降低,校企合作也進一步面臨崩塌。第三,校企合作制度不完善,教學效果滯后。企業與學校是不同的社會團體,有迥異的發展模式。學校在制定實現計劃時,往往從自身實際出發,對學生提出一系列要求。而忽略了企業的運行規律,使其實習計劃對企業造成不良影響,學生實習效果也得不到理想成效。

篇7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specialty of chain management, 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 takes the training of technical appli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vocational ability as the main line in the course of of Chain Stores Development and Design, and drives the teach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work position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While completing a task,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e skills in the process, thus effectively shorten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ory and reality.

關鍵詞:連鎖門店開發與設計;任務導向;教學做一體化

Key words: chain store development and design;task oriented;teaching-learning-doing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5-0182-03

0 引言

《連鎖門店開發與設計》是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其教學內容以連鎖企業開發部門的工作任務為主線,培養學生從預設開店到開業迎賓期間的一系列專業知識和技能,著重學生實際分析能力和實操動手能力的培養。結合高職教育的要求和特點,該課程的教學應堅持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的原則,依托校企合作突破傳統教學組織形式,從教學主體、教學場所、教學內容、教學形式、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著手,建立“課內外雙師教學、任務導向小組化”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商學院連鎖經營教學團隊經過不懈的探索和實踐,打破原有教學模式的束縛,努力嘗試構建一種“校企合一、任務導向”教學新模式。在現有的教學系統(包括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的基礎上,將企業環境引入學校。教學方法除課堂講授中常用的案例分析法、小組討論法、情景模擬法外,多采用任務導向法進行教學實踐。讓學生有機會在課堂上體驗企業氛圍,體驗工作環境,體驗技能規范,以此增強和優化教學效果。

任務導向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共同“做”一個完整的工作任務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它以具體工作任務帶動教學,完成一個工作任務的過程也就是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練就實踐技能的全過程。任務導向教學法的特點包括:①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教師的“教、做”和學生的“學、做”合二為一;②學生自主制訂任務計劃并實施,自行組織和協調學習全過程;③任務內容符合實際工作特點,學生需要主動運用所學知識技能操作完成;④任務完成情況以具體的成果或產品形式展示,并由師生雙方共同評r。課程考核內容由傳統筆試一考定終身轉向書面測試、口頭表達測試、操作技能測試、團隊協作以及職業態度等綜合評價。在整個教學改革過程當中,首先需要明確課程教什么、學什么以及如何保障“真教”與“實學”。

1 課程的定位

以“任務為導向”的教、學、做一體化課程教學“教什么?學什么?”,取決于行業、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首先,要明確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連鎖經營管理專業培養系統掌握連鎖經營基本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具備從事現代連鎖企業門店開發、運營管理、商品采購等實際工作的實用型、復合型、創新型專門人才。具體到相關課程,則是要構建符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課程教學內容和知識體系,并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三個方面定位,將已構建的課程知識體系付諸于教學實踐。其中,《連鎖門店開發與設計》課程定位是使學生系統地掌握連鎖經營的基本原理,熟悉連鎖經營推廣和設計策劃、具備連鎖門店商品管理和維護能力,勝任日常經營管理的復合技能型人才。

2 課程內容的重新組織與編排

然后,依據課程定位確定課程內容的組織。高職教育不但培養學生掌握某一專業的基礎知識和理論,更注重培養學生具備專業崗位所需要的生產、服務、管理等一線工作的實際操作和協調能力。因此,課程內容的組織應該工作崗位化。即根據工作崗位群,構建和設計學校與企業,理論與實際,教學與生產緊密銜接的校企合一、工學結合的課程內容,使學生通過課程學習能夠獲得工作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和素養,以及完成具體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連鎖門店開發與設計》課程所教授的企業門店開發和策劃設計,是連鎖專業學生進入企業必須掌握的一項核心能力,其實踐性和操作性非常強。該課程與連鎖經營管理、消費者行為學等前導課程和連鎖企業門店營運與管理、品類管理等后續課程構成完整的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體系。

為準確把握課程教學內容,凸顯課程教學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技能型特點,在進行課程設置和內容設計時,教學團隊首先對連鎖企業的典型工作崗位所要求的知識技能進行調研。專業教師利用校企合作平臺,開展教師下企業掛職鍛煉,分別在武漢中百倉儲長青店、寶豐店、珞獅路店、深圳人人樂福田店的商品部、市場開發部、收貨部、客服部和收銀部等多個部門接受了一線崗位的技能培訓和頂崗實踐。熟悉了連鎖門店崗位群的實踐技能和工作技巧,掌握了連鎖門店人才需求規格的第一手資料。并在此基礎上參照企業專家的建議,對崗位任務分析,提煉、歸納、整合出所需的知識、能力與素質,進而選取教學內容。同時將專業課程與典型工作崗位進行對口匹配設計,并且每年通過校企合作平臺對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變化狀況實時跟蹤了解,對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進行相應動態調整,以符合行業企業的要求和變化。

《連鎖門店開發與設計》課程所涉及的工作領域包括連鎖企業門店規劃部、運營管理部、營銷推廣部等多個職能部門和一線門店。相關工作崗位群包括市場調查員、市場研究分析員、店鋪拓展選址員、門店開發策劃師、店面設計師、商品陳列師、營銷策劃專員等工作崗位。教學團隊以連鎖企業開發部門的工作任務為依據,以工作崗位群所對應連鎖門店開發與設計的主要工作內容與流程為主線,以此來展開教學設計并確定其職業崗位應具備的六項能力目標。并將能力目標轉化為6個學習模塊(如圖1所示),其中每個模塊又分解為2~5個任務進行教學,每個任務后設計了技能訓練加以支持,所有模塊后設計了綜合實訓。這6個學習模塊對工作崗位所需的能力和應掌握的知識進行了闡述,使學生能夠清楚了解工作的過程和內容,并了解各項工作的重要度、難易度以及相互關聯程度。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并且在學習完每個任務和項目后,通過技能訓練和綜合實訓及時鞏固所學知識。使同學們通過課堂技能訓練操作,能夠在校內就較好地掌握崗位操作技能,獲得職業崗位的感性認識,提高專業綜合素養,增強就職競爭力。

3 以“任務為導向”的一體化教學具體實施過程

以《連鎖門店開發與設計》課程學習模塊5.“連鎖門店商品陳列設計”;任務5.3“陳列商品的維護”知識內容為例設計教學步驟。學生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陳列貨架的空間優化設計。

3.1 “教”

3.1.1 給出任務

教師設計并給出需進行優化陳列設計的工作任務,請同學們扮演商品部工作人員,分小組完成商品貨架的空間優化設計工作。

3.1.2 理論講授

通過語言描述,分析學習任務的理論基礎,提出目標和技能標準,使學生更好地把握理論知識和崗位技能要求的內在聯系。課堂教學多采用啟發性提問,配合多媒體教學將真實的商品空間陳列及優化的工作場景以精美的PPT幻燈片和視頻課件的形式引入到教學中,以增強學生對實踐操作技能的直觀感性認識,有效提高教學質量。此處著重講解貨架排面優化所涉及的銷售占比、毛利占比、貢獻度占比、空間占比四要素如何計算及相互間的關系,以及根據顧客購物決策樹決定的排面布局。

3.1.3 實操演示

展示技能操作的全部或局部流程,使學生熟悉空間優化的技能要點。演示可以由教師操作,也可以指導優秀學生助手進行。

3.2 “學”

3.2.1 分組交流

學習過程中,每項任務的開展都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首先安排小組討論,讓每位同學都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組員可就空間優化原則先自由發表意見,然后再通過集體討論不斷產生思想碰撞從而獲得大量的優化設計構想,各種意見經過交流和整合從而逐步達成解決任務的理想方案。在分組討論中,教師要強化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分工協作精神,要允許學生自由發言,不輕易評論學生的觀點是否正確。

3.2.2 分析研討

教師引導各小組根據商品銷售、空間、利潤占比數據對陳列排面重新分配進行研討。在此過程中,尋求解決問題方案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對銷售占比和空間占比以思考、討論的方式將規律找出。調整后的貨架排面要符合銷售利潤最大化的原則,重點在于促使學生學會自我探索知識形成的規律,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不斷完善商品陳列設計知識體系,真正達到鞏固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

3.2.3 提出書面解決方案

在小組交流、分析、研討并達成統一認識的基礎上,對排面布局制訂出具體的空間優化方案。方案要求條理清晰,目標明確,重點鍛煉學生的文字組織與表達能力。

3.3 “做”

在連鎖專業校內實訓室進行任務實施,各小組模擬扮演商品管理人員,實際完成商品排面空間優化的全過程,每位同學都必須參與進來。

3.4 教師點評

學生在“學”和“做”的過程中,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新知識、新任務,肯定會出現各種問題,教師要對學生操作過程出現的問題進行點評,并指導其改正。本教學案例涉及的知識要點如下:

①涉及的崗位:理貨員、銷售員、品類管理師;②涉及知識點:商品配置表、商品組合單品配置、陳列空間管理;③如何計算貢獻度占比和毛利占比,商品空間大小分配如何c之關聯;④如何合理確定面積配置標準,貨架排面區域如何區分,客流方向與貨架陳列的關系;⑤商品配置表如何填寫制作;⑥如何根據商品貨物特性等因素安排陳列空間等。

4 結束語

《連鎖門店開發與設計》課程在以“任務為導向”的教學做一體化實施中,要注重在做中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尤其是以分組教學的形式,在課堂中融入以實際工作任務為基礎的實踐教學,既有助于學生在鞏固現有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拓展專業知識面,又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使教學過程緊緊圍繞工作任務而展開,縮短了理論與實際的距離。

參考文獻:

[1]蘭麗娟.高職院校連鎖門店運營管理課程以“任務為導向”實踐教學研究[J].商業文化,2012(4):286-287.

篇8

一、連鎖企業行業需求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連鎖經營行業正處于快速擴張期,目前全國連鎖行業的管理性人才缺口至少為60萬,國內實際培養總能力還不足人才需求的1%,中國連鎖業管理型人才未來3-5年內將長期面臨人才荒窘境。據《名牌時報-超市周刊》進行的連鎖企業人才需求調查顯示,營運、采購、店長成為連鎖企業三大稀缺人才。有78.57%的企業需要營運或采購人才,在這其中,71.43%的企業需要營運人才,50%的企業需要采購人才,而對營運和采購人員同時需要的企業占所調查企業的42.86%;有53.57%的企業需要能適合店長職位的人才。

二、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標準

(一)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定位

連鎖企業的發展必然會導致門店數量的不斷增加,這就需要大量的基層和中層門店管理專門人才,這與高職高技能型應用人才的培養方向十分契合。高職院校設置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主要面向各類連鎖經營企業和商貿流通企業,培養在生產、服務第一線能從事營運管理、采購管理、服務管理、物流配送管理、業務推廣、營銷策劃等相關工作,掌握現代連鎖經營的基本原理,熟悉連鎖企業購銷存業務流程和人、財、物、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識,具有連鎖店經營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力)和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二)連鎖企業行業標準

因為多數連鎖企業提供給高職生的就業崗位,主要是門店基層崗位,如收銀員、理貨員、營業員等,以及門店主管及見習主管,能夠在連鎖企業總部職能部門擔任管理崗位的高職生很少,所以,高職生未來職業的重點發展方向是門店中、高層管理崗位。因此,我們對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要以連鎖企業門店主要崗位的行業(職業)標準為依據。

(三)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行業標準相銜接

目前,我國職業技術教育大多數還是學歷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及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考試還是由職業技能培訓中心承辦,還沒有納入學校教學的一部分,高職教育的教學內容與行業標準沒有實現很好地銜接。高職院校連鎖專業要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好地適應連鎖企業的需要,就要解決連鎖專業的教學內容與行業標準相銜接的問題。根據《零售業職業經理人(店長)職業標準》,初級零售業職業經理人(店長助理)要求了解零售業發展情況和相關法律法規,掌握現代零售經營理念和基本技能,熟練掌握和運用零售市場分析與企業定位、門店管理、營銷管理、客戶關系管理、零售組織管理、采購管理、信息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三、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

(一)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的專業能力

根據連鎖企業門店基層崗位、門店主管、店長助理等崗位的工作過程和工作任務,參考《收銀員國家職業標準》、《理貨員國家職業標準》、《營業員國家職業標準》、《零售業職業經理人(店長)職業標準》等行業標準,筆者認為連鎖專業畢業生應該具備的專業能力有:

1、銷售技能

掌握商品的基本知識,能夠熟練運用各種銷售技巧;觀察判斷、計算能力,掌握顧客消費心理及其變化規律;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2、理貨技能

商品陳列技能,熟練商品陳列的各種方法和技巧,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商品陳列的位置達到銷售的目的;掌握賣場主要設備的使用和保養技能、商品標價技能。

3、收銀技能

點鈔技能、收銀技能,熟練收銀機的使用,掌握識別偽鈔的能力,掌握條形碼技術、包裝技能、顧客應對技巧。

(二)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設計

高職連鎖專業應采用產學互動、校企合作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進一步明確教學的目的性,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職業技能,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因此,在構建教學體系時我們應以工作任務為線索確定課程設置,以職業能力為依據組織課程內容,以典型產品(服務)為載體設計教學活動,以職業技能鑒定為參照強化技能訓練。因此,我們可以將連鎖專業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分為三個層次:

1、專業平臺課程:從事連鎖零售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首先應掌握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基本管理職能,具有一定的經濟分析能力與管理分析能力,掌握分析消費者心理的基本方法,能應用統計技術進行企業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分析和制定企業的營銷策略。因此,連鎖專業可以設置《管理學實務》、《經濟學原理與實務》、《基礎會計學實務》、《統計技術》、《市場營銷實務》、《消費心理學及實務》等專業平臺(基礎)課程進行以上基礎知識的傳授和基本能力的培養。

2、專業技術核心課:因為連鎖專業畢業生應該具備的核心專業能力有收銀、理貨、銷售、門店管理、配送管理、采購管理、信息管理技能。所以,連鎖專業技術核心課的設置和教學內容的設計應圍繞以上核心專業能力的培養而開設。專業技術核心課可以設置《連鎖企業商品管理》、《理貨管理實務》、《連鎖企業門店管理》、《門店實習》、《連鎖企業推銷技術》、《連鎖企業客戶關系管理》、《連鎖企業采購管理》、《連鎖企業物流管理》、《連鎖企業信息管理》等。

篇9

【摘要】本文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培養學生工作能力為目標,結合教學實踐,探討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理實一體化課程的設計思路,以期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引導學生建立積極的職業價值觀。

【關鍵詞】連鎖經營管理 理實一體化 課程設計

“理實一體化”課程是采用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課程,它突破以往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強調“教學做”一體化。本文以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為例,就理實一體化課程設計的思路做一粗淺的探析。

一、理實一體化課程的內涵

理實一體化課程指的是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課程,理實一體化課程要求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法,即打破理論課、實驗課和實訓課的界限,將某門課程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融于一體,教學環節相對集中,由同一教師主講,教學環境直接安排在實訓中心,來完成某個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沒有固定的先實后理或先理后實,而理中有實,實中有理.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理實一體化課程設計的思路

(一)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發展能力作為設計理念

我們在教學中提出“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教學”的思想,就是要尊重學生,以學生為本,因此,課程設計的首要思路就是要考慮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及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

考慮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在課程設計上就要注重學生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強調理論夠用,增加實踐教學課時的比例,充分利用好實訓室和校外實訓基地。考慮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在學習中就要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綜合應用能力,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并在實踐中有所創新,培養學生持續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意識。在進行連鎖經營管理專業課程設計時,可通過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來實現,教師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的指導,讓學生了解自己,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這樣就從現在教學實踐中的只關注職業的基本因素(任務、崗位、技能、知識)轉變為關注職業的次級因素(如職業生涯的發展、工作環境等)來對學生進行培養。例如,我們在設計實訓課程時,就先設計了連鎖門店的理實一體課程,通過模擬連鎖直營門店的真實場景,讓學生扮演連鎖直營門店業務中的不同角色,根據真實業務數據,操作相關單據,處理業務活動,實訓內容包括 有連鎖直營門店向總部請貨、補貨、零售銷售、退貨等具體崗位技能。隨著學習的深入,又設計連鎖總部的理實一體課程,從信息技術、營銷技術、人力資源管理等多方面培養學生潛在的發展能力。

(二)課程的設計能體現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從事一項職業,要求從業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職業活動能力,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專業能力是指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技能和相關的專業知識;方法能力是指從業者在工作過程中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學習方法;社會能力是在社會生活中人們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包括人際交往、職業道德等,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統稱為專業以外的能力。

在設計課程時,應以能力為本位,綜合考慮學生的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三方面的要求設計教學內容,進行教學組織。

(三)以工作任務為導向,堅持行動導向教學法,設計教學內容

我國現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很早就提出“生活教育理論”的三大主張,即,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其中,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論”的核心。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做一體,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動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學習中自發感悟,不斷提升和創新。

高職課程要求緊隨工作崗位要求,因此我們的教學內容以工作流程分析入手,以工作任務為中心,充分考慮其典型性、真實性、完整性,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例如,在連鎖門店開發與設計課程中,就可以將教學內容分為市場調研、門店選址、門店開發、門店內外部設計等幾個項目的工作任務。讓學生親自經歷完整的工作過程,明確任務后從獲取信息、制定計劃、決策、實施、檢查到評價反饋這樣完整的工作過程,都要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例如《超市營銷實務》課程,我們就組織學生到超市進行實踐,在課堂上就明確任務,要求學生針對超市某種在售商品進行促銷方案制定、促銷方案實施、促銷效果評價等多個任務,任務完成后,還要求學生回課堂進行總結。這一教學過程,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多日都沉浸在喜悅或沮喪之中。

通過這樣的一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動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學習中自發感悟,不斷提升和創新。

(四)設計真實與模擬相結合的教學環境

進行理實一體化教學,離不開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場地的一體化。一方面要在校內模擬的環境中邊學習邊實踐,這主要是通過校內模擬實訓室、工作室來進行,另一方面要在真實的環境中邊工作邊學習,這主要是通過實訓基地和畢業實習來完成。

對于實訓環節應該如何持續進行,像鏈條一樣連續運轉,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作者提出了一點粗淺的建議,即建立“三個課堂”聯動的機制,第一個課堂是正常教學的課堂,通過設計相應的實訓項目來完成;第二個課堂是在課堂外但是在校園內,通過設立校內工作室的方法讓學生參與真實的實踐,學生和教師一起承接相關的咨詢項目;第三個課堂是在校園外,我們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連鎖企業兼職小時工,踐行自己在學校學習的各種知識,同時如果遇到實踐與理論沖突的地方,我們還會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三個課堂”有機結合,環環相扣,使我們專業的學生始終處于理論與實踐同步進行中,理論知識的轉化和應用程度大大提高,教學效果明顯。

(五)設計以過程為導向的教學評價機制

因為理實一體化教學強調教學做一體,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因此,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就不能沿用傳統的評價模式,而要以過程為導向,不僅要評價學習效果,更要評價學習過程,包括學習方法的評價,學習效果的評價和學習密切相關的非智力因素的評價。在評價中,要注意評價標準的制定。

為了保證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的效果,建立一支理論過硬、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是關鍵。

【參考文獻】

1、閔清,淺論職業學校會計專業課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中國教育創新,2009(4)。

2、謝紅霞,淺談酒店管理專業“理實一體化”課程的設計[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09.10。

作者簡介

篇10

關鍵詞:連鎖經營與管理;分層聯通;崗位輪替;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一、分層聯通、崗位輪替實踐模式

分層聯通、崗位輪替主要是由“分層”和“輪替”這兩部分構成,其中“輪崗”是該模式的中心內容。“分層”不僅是指根據企業經營的時間即淡季與旺季來對學生的實訓活動進行分層,還會在這一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情況,對學習與實踐程度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當某企業的經營處于淡季的時候,企業對實習學生的需求數量不會太高,根據這一人數需求的變化,學校可以減少實訓學生的人數輸出,將那些連鎖企業經營與管理基礎知識掌握比較好的學生留在該企業,繼續進行實訓,其他學生則需要回到學校再次接受基礎知識教育。當企業經營處于旺季的時候,對實習學生的需求量會大大提高,這時,學校可以將該專業的學生全安排到相關的企業中,在分配的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專業技能將其安排到合適的崗位。“崗位輪替”主要是指學生在企業受訓的過程中,所從事的崗位不是一成不變的,學校和企業需要根據學生的實訓情況對其進行不同崗位的訓練,讓學生輪流適應不同的崗位,以此激發學生的多種潛能。在這種模式下,可以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的優勢,在有限的學校教育時間里,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分層聯通、崗位輪替模式實踐

(1)完善模式。盡管我們對分層聯通、崗位輪替模式有了理論上的認識,但是這種認識不具有實踐性,對教學模式的實踐性還需要不斷完善。分層聯通、崗位輪替模式的完善需要以實踐為基礎,從不同學年出發進行階段性的全面完善。比如,在第一學年,學生剛接觸連鎖經營與管理這一專業,對專業與行業的了解不太深入,因此,在這一學年,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到連鎖企業的基層崗位M行下基層體驗,在觀察中感受連鎖經營、連鎖經營企業、員工在不同崗位到底要做些什么,要具備哪些基本素養,并在觀察中從老員工的身上學到優秀的職業素質。第二學年,學生在接觸了基礎知識之后會產生實踐的沖動,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踐行理論,將崗位技能培訓與定崗實習進行有機結合,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崗位技能。到了第三學年,學生有了一定的實踐經驗后,這時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將經驗與理論再次進行融合,以提高理論認識,并以此為指導再次進行崗位實訓,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2)構建教學體系。在對教學模式進行完善之后,教師需要根據完善過的模式來重新設置教學體系,以模式為導向來安排合理的教學。比如,根據學生在企業實訓中所需要具備的專業技能,教師首先需要重新調整教學方向,將企業所需要的技能作為教學的重點。為了實現這一點,教師需要根據連鎖企業的不同崗位,即基層作業崗位、基層管理崗位、中高層管理崗位進行調研、分析,從中探究出不同工種、不同崗位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要求,從而因材施教。然后,教師還要根據崗位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將學生所獲得的技能分為知識技能、崗位技能和綜合技能,根據實訓要求和技能分類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教育。最后,教師還需要根據連鎖企業經營的季節性特點,實行“課崗對接、分層推進”的彈性教學。

總之,在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實行分層聯通、崗位輪替模式的時候,學校、教師需要將企業與學生結合起來,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創設多元化的連續實訓,在實訓中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