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義文學范文
時間:2023-03-17 17:27: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浪漫主義文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前言
在北美大陸上生活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自從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這塊新大陸后,這里便成為歐洲人向往的理想之地。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使人們沖破黑暗,充滿冒險精神和進取精神,開始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進入17世紀,一批批歐洲移民來到美洲大陸定居。這些歐洲移民雖然不全是清教徒,但清教徒人數占移民人數的大多數,而且居于主導地位。他們心中都有一種神圣的使命感激勵和鼓舞著他們。也正是從這時起,清教思想開始在這些人的生活、習俗、文化、個性特征乃至文學作品中得到體現,成為美國文學中的一種思想史。
二、清教思想與美國浪漫主義文學
美國浪漫主義文學大致從18世紀末延續到19世紀60年代美國內戰爆發,從歐文的《隨筆》(The Sketches)發表開始到惠特曼的《草葉集》(Leaves of Grass)發表結束。浪漫主義文學是美國文學史上一個偉大的興盛時期,因而也被稱為“美國的文藝復興”時期。這期間涌現出一大批偉大的作家,如華盛頓?歐文、愛默生、霍桑、梭羅、麥爾維爾、惠特曼等。美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頂峰期被稱為超驗主義,也稱先驗主義。新英格蘭的超驗主義文學是外國影響與美國本土清教傳統相結合的產物。超驗主義強調“超靈”或“上帝”,把超靈看作是宇宙中最重要的東西,人的精神和自然界都是與這一精神相通的,自然是精神或上帝的象征。伴隨超驗主義這一觀點而來的便是對自然崇高思想的強調,對個人神圣和自力更生思想的強調。
愛默生的《論自然》(On Nature)被認為是新英格蘭超驗主義文學的宣言書。在愛默生看來,自然是人精神的化身,歡樂時的自然呈現歡樂,哀愁時的自然則顯得哀愁。人和自然界都具有神性,因而人應該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在美國浪漫主義作家中,愛默生和梭羅是強調自然崇高思想,強調人的神圣和強調自力更生思想的最杰出代表。愛默生的代表作《論自然》、《論超靈》(The Over-Soul)、《論自立》(Self-Reliance)等都是超驗主義強調自然、強調人的神性的偉大文學作品。這些作品集中反映了愛默生的超驗主義思想,他把美國人看做是再生的亞當,古樸純真地面對著整個世界。這無疑體現了清教主義的影響。
梭羅也是美國浪漫主義文學達到頂峰期的一位偉大作家。梭羅十分相信個人的力量,積極倡導自力更生,而且自己是這一方面的親身實踐者。為了實踐他的主張,梭羅曾在康考德附近華騰湖畔過了兩年零兩個月自給自足的生活。他披荊斬棘,自己動手建造房屋,并根據這段生活經歷寫下了他的不朽之作《華騰湖》(Walden)。
對于像愛默生和梭羅這樣的浪漫主義作家來說,人是神圣的,因而永遠是可以完善的。而對于霍桑和麥爾維爾這樣的浪漫主義作家來說則不然。加爾文原罪觀和邪惡神秘思想成了他們作品的標志。在霍桑和麥爾維爾看來,每個人都是潛在的罪人,因此道德鼓勵對人類天性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凡此種種都體現了清教主義歷史思想對美國文學的影響。
在美國浪漫主義作家中,受清教思想影響最深的當屬霍桑。可以說他不是一個清教徒,但從他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受的熏陶看,他又從來沒有擺脫清教思想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說,霍桑是美國清教主義所制約的社會文化的典型產物。他的作品說教性極濃。就作品的主題來講,霍桑最關心的是人的心靈。在霍桑的心目中,人心是萬惡之源,人心皆有惡。人心深處的“惡”“罪”及其對人心靈的影響令霍桑一生魂牽夢繞。他的《大地的燔祭》、《伊桑?布蘭德》、《好小伙子布朗》、《教長的黑面紗》、《利己主義》都是體現他這種思想的杰作,都是浪漫主義小說。《紅字》是霍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小說通過對幾位人物的描述與披露,體現了霍桑的清教倫理觀――人皆有罪,而重要的是贖罪和得救。人能夠通過對上帝虔誠的信仰及懺悔等方式獲得生命的救贖,從而為自己的靈魂找到一條回歸之路。
三、結語
無數文學史實證明,美國文學是在清教文化的特殊氛圍中孕育成長起來的,它從清教文化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清教思想不僅影響了美國人的行為方式、風俗習慣,而且影響了美國文學的題材、創作風格。清教文化對美國文學的深刻影響并不局限于過去,也包括現在和未來。因此,我們可以說清教思想是美國文學中的一種思想,它已成為美國人所呼吸的民族文化空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了解清教思想,便不能更好地了解美國及美國文學。
參考文獻:
[1]常耀信.美國文學簡史.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篇2
[關鍵詞]《莫比?迪克》;浪漫主義;宗教
1956年由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執導,格里高利?派克(Gregory Peck)主演,根據19世紀美國浪漫主義作家赫爾曼,麥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的著作《白鯨》改編而成的電影《莫比?迪克》(Moby DEck)在美國公映,影片公映大獲好評,當年即獲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獎和美國評論協會最佳男配角獎以及最佳導演獎等多項殊榮。
《莫比?迪克》是一部驚心動魄、寓意深刻的災難歷險故事。捕鯨船船長亞哈(格里高利?派克飾)被一條名叫“莫比?迪克”的白包抹香鯨咬斷了一條腿。為了尋找白鯨復仇,他脅迫船員放棄日常作業,全力追捕白鯨,期間既不考慮船員們的生命安危,也不顧及陸續出現的各種兇兆以及教徒的不詳預言。最后,捕鯨船終于重創了白鯨,然而,為此的代價卻是大部分船員葬身海底,亞哈本人被纏結的捕鯨繩絞死,全船只有以實瑪利一個水手生還,繼而成為這個悲劇故事的敘述者。
當問及觀影后的感覺時,人們欷I不已。既有對大自然巨大力量的敬畏之情,也有對亞哈船長的一意孤行武斷行為之憤憤,更多的是對影片所表現的宗教隱喻和象征來重新審視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通過對原著作者麥爾維爾和他所處的美國社會進行的分析為我們清晰地展現《莫比?迪克》隱喻中表達的宗教訴求。
一、宗教家庭背景的影響
麥爾維爾1819年8月1日生于美國紐約一個信仰新教的蘇格蘭貴族商人家庭。童年時期,麥爾維爾生活安定,然而自從1830年父親經商失敗之后,原來殷實的家境便急劇走向衰敗。1832年麥爾維爾的父親去世,家庭的經濟狀況變得越發艱難,麥爾維爾的母親是一名荷蘭新教歸正宗教會虔誠的加爾文教徒。幾近嚴酷的加爾文主義教條使得麥爾維爾的母親身上帶有嚴重的家長制作風。麥爾維爾對母親嚴厲的管教十分反感,最后發展成對宗教的懷疑和反叛。到麥爾維爾15歲的時候,他離開了學校,自立謀生,并曾先后做過銀行小職員、農場王人、商店伙計和小學教師等工作。1839年,他在一艘往返于美國紐約和英國利物浦之間的輪船上當服務員,開始了其后5年的海上生活,在這5年間,他在郵輪上當過水手也在捕鯨船上當過漁叉手,這段海上經歷為他后來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家庭的影響使得麥爾維爾篤信基督教,這使得他在創作文學作品時經常用《圣經》人物的名字命名他作品中的人物并暗示其性格和預示他們的命運。
馬拉美認為,象征主義應該表現人類夢幻的狀態,借以展示人類心靈的閃光點,并主張用象征的形式來表現世界的意義,認為,“大自然中一切意象都有其特殊的神秘意義,人們可以從中看出許多別的事物……并由此進入不可知的神秘世界。”麥爾維爾的作法顯然是與馬拉美的主張相一致的。對麥爾維爾作品中出現的大量象征,韋勒克和沃倫曾這樣講道,“麥爾維爾筆下的亞哈(Ahab)和以實瑪利(Ishmael)則顯示出,作為塑造人物的方式,文學中的引喻(此處利用的是圣經的經典)會起到何等經濟的效果。”韋勒克和沃倫在這里指的“經濟”是指由于源自《圣經》的名字對生活在西方文化下的每個人來講都是很熟悉的,而《圣經》中擁有這些名字的人物的命運也幾近家喻戶曉,因此用這些名字來命名一部作品里的人物,人們會很容易明白作者對讀者的暗示,理解人物的命運就一點也不難了。
二、《圣經》的隱喻和象征
嚴厲的加爾文教家庭背景使得麥爾維爾對《圣經》稔熟于胸,在麥爾維爾享譽世界的長篇小說《白鯨》里,兩個最重要人物的名字均源自《圣經》,一個是追殺白鯨的船長亞哈,另一個是船上的水手以實瑪利。
根據《圣經》中的說法,以色列王亞哈為了得到耶斯列入拿伯的葡萄園用計害死了拿伯。上帝知道這件事后十分生氣,準備懲罰亞哈。“從來沒有像亞哈的,因他自賣,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受了王后耶洗別的聳動,就照耶和華在以色列入面前所趕出的亞摩利人,行了最可憎惡的事。”此后,亞哈的名字就和“惡毒”聯系在了一起。雖然《白鯨》中的亞哈船長意志堅定、勇于冒險,但是在人們心中還是會隱約感到一絲涼意。這就是麥爾維爾期望看到的效果。他想通過亞哈這個名字和追捕白鯨這件事來喻指在美國的建設者們不斷開疆拓土,建設新國家的過程當中,存在著許多邪惡的作法和行為。另外,對鯨魚的濫捕濫殺就是對自然環境的嚴重破壞。從這個角度看,麥爾維爾在《白鯨》中體現的生態思想直到今天仍是有意義的。
根據《圣經》中的說法,以實瑪利是亞伯拉罕在86歲的時候和妻子撒拉的埃及女奴夏甲生的兒子。為了不讓以實瑪利與自己的兒子以撒共同分享亞伯拉罕的產業,撒拉讓亞伯拉罕趕走夏甲母子。亞伯拉罕為難了一番,但最終還是把夏甲母子趕走了。夏甲在曠野中迷路了,水喝光了,看起來以實瑪利就要死了,夏甲放聲大哭,這時候上帝的使者從天上呼叫夏甲說:“夏甲!你為何這樣呢?不要害怕,神已經聽見童子的聲音了。起來!把童子抱在懷中,我必使他的后裔成為大國,”神使夏甲的眼睛一亮,看到一口水井,她馬上用皮袋裝滿了水,給以實瑪利喝。“‘以實瑪利’就是‘神聽見’的意思。”也暗指上帝的公正之意。以實瑪利在《白鯨》當中是亞哈船長手下的水手,麥爾維爾借以實瑪利之名,意指上帝是公平的,美國人并不是被上帝拋棄的一群人。最后,“皮闊得”號捕鯨船覆滅,以實瑪利成為全船唯一的幸存者表明作者對被貪欲和惡毒之心浸染的人類和美國的美好期望。
麥爾維爾把“皮闊得”號捕鯨船的名字起得也是意味深長,且具有象征意義。“皮闊得”這個名字原屬于美國康涅狄克州東部的一個印第安原住民種族,在歐洲移民來到北美之后,這一種族的人陸續被殺戮殆盡。麥爾維爾以這樣一個幾近湮滅的印第安原住民種族的名字命名捕鯨船,一方面提醒美國白人擁有的并不光彩的發家史,另一方面象征著“皮闊得”號船的命運也會如擁有這個名字的印第安原住民種族那樣走向滅亡。
對于《白鯨》中體現出的美國宗教思想,有美國學者認為,無論是亞哈船長還是白鯨,都在暗指麥爾維爾所處時代,即19世紀美國社會思潮中的黑暗面。一方面是余孽尚存的加爾文主義清教思想中所體現的刻板、嚴厲和無意義的空洞性;另一方面是美國個人主義思潮泛濫所引發的自私自利、不顧他人的一面。亞哈把個人的意志強加給世界,并試圖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來鏟除罪惡。殊不知,這種方式只能帶來更大的罪惡。
篇3
關鍵詞:郭沫若;詩歌;浪漫主義色彩
一、引言
剛開始的中國文學作品受理性的約束,而受郭沫若浪漫主義的影響,最后,使中國的文學作品從理性的約束中掙脫出來,之前的傳統只是臨摹自然、對理性的看重,但是后來受到郭沫若浪漫主義的影響,由之前的轉變為對自己的內心世界進行描摹,對自我情感抒發的看重,同時尊崇自然,構建郭沫若浪漫主義詩歌最突出的三大特征時,首先要以自我為中心,其次要先對自己的浪漫主義進行構建。郭沫若在創作實踐中,正是因為他高舉的旗幟,大量民間文學創作的營養被他所吸收,所以古典文學主義的各種約束都被他擺脫出來,從而他自由的想像開始發揮出來,表達出強烈的寫作情感,以上的種種因素都構成了郭沫若的浪漫主義風格。
二、郭沫若浪漫主義形成的原因分析
從時代背景方面對郭沫若浪漫主義風格進行分析,啟蒙主義是在以梁啟超為首的改良派維新變法后興起的。在后來更強勁的啟蒙主義者出現在20世紀的留學生中,就是在這股啟蒙思潮的流行下,中國浪漫主義漸漸的開始萌芽。而郭沫若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生活著,這種時代下的民主自由把他所影響,所以他的浪漫主義風格的天分才會得到發展。
郭沫若在日本留學的那段時間里,泰戈爾、雪萊、歌德和海涅這些人的著作把他深深地影響,使他更傾向于泛神思想。這是一條將他與西方浪漫主義作家思想聯系更緊密的紐帶。從國外許多浪漫主義作品中,郭沫若不但看到了與泛神論的聯系,而且他曾經還說過“在宇宙中最適合的就是泛神論。使他形成浪漫主義風格的原因還有他對當時國家的失望和擔憂。總而言之,當時的時代背景與他形成浪漫主義風格的道路是緊密聯系的,是密不可分的。
三、郭沫若詩歌中的浪漫主義色彩分析
(一)《女神》中的浪漫主義色彩
郭沫若自身有一種文藝思想,那就是“自我表現”,而他的著作《女神》就是他文藝思想的集中體現。這種文藝思想是對舊社會、舊傳統的破壞和創新精神的一種歌頌。而郭沫若的文藝思想核心被《天狗》、《日初》和《晨安》等這些著作體現出來,這些著作都具有自我張揚和贊揚自然的精神,它們不僅體現了郭沫若作品的基本觀點,而且同時也是“”時期文藝思想的核心內容。無論在張揚個性方面,還是從自我表現方面來說,同一時期的詩人們都無法與郭沫若相比擬。
(二)《星空》中的浪漫主義色彩
剛剛過去不久,郭沫若就開始創作《星空》,而且就在這個時候中國革命出現了短暫的低落,郭沫若的心被國家的黑暗和前途渺茫中華民族所深深刺痛。當時發生的所有事,包括郭沫若在內詩人們的心情很快地冷靜下來,隨后他們綿綿的思慮和苦悶都很難被激發出來。此時發生這一切影響了詩人們的創作心態,使他們的創作心態發生了高低起伏的變化,如今如果讓我們想想面對這些事我們心情還會澎湃起來嗎?客觀的環境因素對詩人們的內心情感產生極大的影響,對詩人們情感力度的強弱和內心世界是否開放會產生產生影響。因此,許多詩人會逃離社會,反而轉移到自然中,之所以他們要這樣,是因為只有這樣他們的心靈情感才會得到寄托。詩人因理想的破滅而產生痛苦、彷徨的內心情緒。詩人借身邊的一些小事和日常生活的一些瑣碎的事情對自己的內心情感進行表達,借此來表達自己的理想與追求,那一時期詩人的真情感被集中體現出來。
(三)《瓶》中的浪漫主義色彩
在20年代的文學論壇上,《女神》《星空》之后出現了《瓶》,它是郭沫若一部既閃耀又具有歷史性光輝的優秀抒情長詩,全詩共有42首。在創作《瓶》時,郭沫若使用了“直抒情感”的手法,而且詩中還有許多情感非常豐富的詩句,都是著重強調詩人痛苦的心靈和感情的變化。由于等不到姑娘的來信,“我”時時刻刻都在等待,“我”的心情也變得焦急煩躁起來。由于“我”等不到姑娘的來信,“我”開始埋怨起了郵差,但是每當姑娘送到梅花來給“我”的時候,我瞬間感到非比尋常的幸福。像以上這樣反反復復,詩人就對少女產生了強烈的感情。經過描寫“我”的心理活動,可以在讀者面前把自己的情感集中體現出來。
四、結論
中國現代浪漫主義詩人中,郭沫若是其中之一,他的詩一般都是抒情詩。他浪漫主義風格的形成是受許多原因的影響。他曾出版了《女神》、《星空》、《瓶》和《前茅》等,因此,才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基礎。在時期,郭沫若的出現在人們的思想解放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
篇4
音樂與文學是最動人心弦的藝術,一直伴隨著人類從遠方進入高度文明的現代社會,在歷史的長河之中,這兩束光芒四射的浪花,時聚時分,跳躍向前,他們在相互促進中不斷繁榮,在相互滲透中蓬勃發展。文學可以為音樂提供創作素材,而音樂可以利用比語言的表現力更豐富的聲音的多種結合方式來表達其思想內容。
一、西方音樂的題材
文學屬于想象的藝術,它塑造形象的手段是語言和文字,但是語言文學不直接形成形象,它靠詞義的概括性去描摹形象,描摹的內容是具體的,確定的。而音樂是聽覺藝術,它塑造形象的材料是聲音,聲音是音樂家按一定的審美原則創造出的樂音,聽眾通過樂音的組合產生一定的“形象”。相對于文學,音樂是抽象的,要依靠聽眾聽覺去感悟。所以說音樂是通過聲樂器樂來表達,文學是通過文字筆墨來表達。然而,優秀的音樂家卻可以巧妙的把文學藝術和音樂藝術結合在一起,達到珠聯璧合的效果。
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歐洲的文學藝術普遍形成了一種新的潮流,新的風格,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浪漫主義。想當然,浪漫主義對歐洲音樂發展的影響也十分巨大,浪漫主義時期音樂以其自己的風格特征屹立于世界音樂之林。浪漫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征是濃重的感彩,自由的理想抒發,強烈的個性張揚。而浪漫主義音樂崇尚自由與激情,帶有強烈的主觀感彩,作品富有詩意的表現,在特征上浪漫主義文學和浪漫主義音樂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外,浪漫主義音樂的題材大多選材于文學,如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一生創作了六百多首歌曲,幾乎都是取自德國的抒情詩,特別是歌德、席勒、海涅、繆勒的詩作為數最多。作品中浪漫的和聲處理及抒情的自我表現,豐富的幻想,熾熱的感情,使歌曲達到了一個比較完美的境界。門德爾松的管弦樂序曲《仲夏夜之夢》是他最杰出的浪漫主義作品,是他為莎士比亞同名喜劇寫的配樂,內容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詩意的幻想,把聽眾帶到了莎士比亞戲劇夢幻、戲謔的氣氛中。德國浪漫主義音樂家韋伯,他創作的《自由射手》,取材于德國民間傳說,此歌劇追求幻想的情趣,表現了善良終究會戰勝黑暗的美好理想。柏遼茲是十九世紀標題音樂的倡導者,他賦予標題以動人的力量和音畫的表現,他甚至在每一樂章前都冠以詳細的文字說明的標題,以便于聽眾能按作曲家的原意來理解交響曲的內容,使交響曲成為易被大眾理解的體裁,柏遼茲的作品題材多取自文學,如戲劇交響曲《羅密歐與朱麗葉》(莎士比亞),交響序曲《李爾王》(莎士比亞),交響曲《哈羅爾德在意大利》(拜倫),戲劇康塔塔《浮士德的責罰》(歌德),以及他的唯一聲樂套曲《夏夜》,根據法國詩人戈帝埃的詩寫成。
二、中國音樂的題材
篇5
【關鍵詞】浪漫主義;烏托邦理論;理想社會
浪漫主義屬于一種文學形式,是在和古典主義對立的過程中產生的,做為一種文學精神,指導文人墨客走向一種理想的世界。浪漫主義實際上與基督教傳統存在著某種精神聯系,是基督教分裂出來的一種精神載體,文人政客們通過文字表達出現實資本主義的不滿的同時又滿懷激情的暢想未來,這種思想與西方現代社會誕生的烏托邦思想又有共通之處。
一、浪漫主義
(一)浪漫主義的含義與起源
浪漫主義屬于一種文學創作形式,與現實主義想對立。在創作上,浪漫主義側重于在反映客觀現實的基礎上從內心世界出發,在內心深處抒發對理想世界的向往與追求,在文學作品中常常使用瑰麗、奔放的語言以及夸張的寫作手法來塑造形象。浪漫主義最早起源于中世紀的Romance一詞,在法國大革命與歐洲民主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背景下提出,當時是為了反抗資產階級的領導,進而在文學上掀起的一場提倡“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運動,借以抒發對于理想國度的向往。
(二)浪漫主義的分類
十八世紀末的西方,由于人們對當時社會制度與政治制度不滿,于是文人們試圖尋找解決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的途徑,但因為作家們所持的階級立場不同,導致浪漫主義思潮中形成兩種對立的思想,即積極浪漫主義與消極浪漫主義。積極浪漫主義作家,敢于正式現實社會的黑暗,使用言語針對封建的貴族進行批判,反對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封建因素,將美好的希望寄托在未來,對美好的生活充滿幻想。代表的作家有雪萊、雨果、拜倫、普希金、海涅等。消極浪漫主義作家,不能正視社會的矛盾,對于社會的矛盾采取逃避的態度,反對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留戀過去,對于封建的資產解決存在幻想,希望在古老的封建社會中找到精神的寄托。代表的作家有史雷格爾兄弟、諾瓦里斯、夏多布里昂、拉馬丁?維尼等。
二、烏托邦
(一)烏托邦的起源
烏托邦一詞來源于希臘,“ou”表示“沒有”的意思(或者是“ 好”的意思),“topos”表示“地方”的意思,“outopos”組合在一起便是“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烏托邦在中文也可以翻譯為,“吳”同“無”是沒有的意思,“托”表示寄托,“邦”表示國家,所以“烏托邦”和起來便是沒有寄托的國家即“空想的國家”。烏托邦是人們心目中最美好的國度,在那里擁有最理想的社會制度,沒有壓迫、人人平等、像世外桃源。烏托邦一詞在十七世紀以前均被人們想象成地理位置上遙遠的國家,知道歐洲航海探險的發現,使人們了解這個世界,自此烏托邦就由實際的存在轉變為人們心靈的寄托,烏托邦不再是那個遙遠的異國國度,而是較好的時間。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逐漸演變出了一種新的社會學“現實主義”,烏托邦便被置于歷史中,但烏托邦的境界卻一直指引著人類的發展。
(二)現代烏托邦的產生
現代烏托邦在西方精神史上有兩個來源,一種是來源于古希臘時期,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他幻想出了一個擁有嚴謹的法律和制度的國家,在這里每類人都有自己的德行,人們幸福的標準就是對于德行的克服與服從程度。在這個國度里倫理和政治是統一的。另一種是源自基督教,這種烏托邦強調個人的品德與信仰,只要人們虔誠的信仰上帝,上帝便會帶來一個千年至福的國度。這個國度并非是真實存在的,而是一個神圣的理想天國,這是一種精神烏托邦,需要人們內心世界的修行達到一定的境界并且對未來充滿鑒定的信念。今天烏托邦又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意義,它被用來比喻成一個可以任何想象的、更加理想的社會或者是某些無法實現的愿望、建議、計劃等。
三、英國浪漫主義是一種審美烏托邦
英國浪漫主義者在突破人性社會改良后,逐步打破和英國啟蒙時期的妥協關系,運用浪漫主義形式逐步代替理性烏托邦的限制。如果具體說可以用一個故事理解這種演變過程,一個英國的發明家在制造出精妙機器后,想要運用人工的方法制造一個同樣的人,通過不斷的嘗試最終獲得成功,制造出的人與活生生的人完全一樣,甚至也出現了人的情感,語言表達上也很清晰,就是內部的聲音也透著濃濃的應該強調,所以他想要一個靈魂,但是創造者無法給他靈魂,因而他天天折磨制造者想要一個靈魂,最后制造者受不了落荒而逃。這個故事從表面上有一些譏諷和玩笑的意味在里面,但是其真正的寓意是揭示理性時代的缺陷,英國的工業革命雖然推動了社會的發展,但與此同時又帶來了環境、交通、就業等新的問題,不僅沒有起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反而加深了他們的苦難。荷爾德林曾經說過:也許使一個國家變成人間地獄的東西,恰恰是人們試圖將其變成天堂。現實的殘酷、未來的擔憂使人們陷入迷惘。這種精神上的迷茫是使用政治手短無法解決的,于是就誕生了英國浪漫主義,為十八世紀理性所造成的精神荒原建立了一個新的精神家園。
結束語:
綜上所述,浪漫主義與烏托邦具有內在的一致性,浪漫主義是烏托邦精神在新時期的傳承者。浪漫主義與烏托邦一樣具有強烈的批判性,因為它們均是對動蕩的社會、敗壞的道德、不完善的經濟體制進行抨擊的產物。并且,浪漫主義與烏托邦一樣具備宗教性又具備反宗教性,所以說浪漫主義與烏托邦是一母同胞的孿生兄弟。
參考文獻:
[1]余維海;王紅光.“烏托邦”的批判和批判的“烏托邦”――馬爾庫賽“烏托邦”的構建及其批判[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8(09):17-18
篇6
《詩人之戀》的文學、美學思潮背景之探究
浪漫主義的精神實質就是要強調“人”,突出“個人”是情感和情緒的重點,幻想主體的中心。企望革新的作曲家們,力圖突破音樂自身的界限,尋求與其他藝術的融合,用音樂來抒發內心的激情。事實上,這種情緒來源于作曲家自身,希望更進一步個性的解放,在精神上尋求更多的自由。社會不滿和仇恨使作曲家寄情于大自然,將內心感受與自然風光緊密相連,以滿足內心對音樂的渴望。為了滿足新內容的需要,作曲家從民間音樂中提取素材,將豐富的和聲與多彩的調性運用于創作中,重視音樂與相關藝術門類的交融,尤其是音樂和詩歌的融合,更是浪漫唯美理想的化身。浪漫主義文學在19世紀的繁榮和抒情詩人的出現,為藝術歌曲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素材。浪漫主義作家用詩歌來體現內心的感受,作曲家則以形象的音樂表達詩歌的深刻內涵。他們對文學的陶醉到達狂熱的地步,致力于提高音樂的廣度和思想深度的表達,藝術創作手法的使用多種多樣,表現形式不拘一格,以獨特的藝術語言準確生動地傳達作者的情感,使藝術歌曲更具魅力。早期浪漫主義藝術歌曲大師舒伯特,促進了德國藝術歌曲的發展,將詩歌在音樂中的作用大大地提升。到了浪漫主義中期,在繼承舒伯特藝術歌曲創作風格的基礎上,舒曼、沃爾夫等人將藝術歌曲進一步地完善與提高,在藝術歌曲的領域開創出另一番新景象。
《詩人之戀》美學追求的兩大特色
由于深受19世紀浪漫主義運動的影響,舒曼的藝術歌曲以其獨特的思想情感和創造風格成為反映舒曼美學追求的標志性作品。舒曼的音樂充滿了浪漫主義的不安與騷動,它顯示了舒曼所追求的美已不再是浪漫主義時期之前古典主義音樂所倡導的理智客觀、靜穆的美。舒曼美學思想中更為可貴的是,他并沒被浪漫主義在某些方面的消極因素所束縛,而是以個性化的音樂語言,不拘一格的表現形式,精確生動地在作品中傳達著自己的美學追求。
(一)作品以樂傳情之展現《詩人之戀》“以樂傳情”通過抒情性、文學性、自傳性、民族性四個方面來傳遞情感。舒曼是典型的浪漫主義時期的情感論美學思想的實踐者,他非常強調情感在音樂中的意義,認為“理智有時會錯誤,情感卻不會錯誤”,“沒有熱情,就不可能創作出任何真正的藝術作品”,認為音樂是“心靈的流露”,持有“以情為主、以樂傳情”的美學觀點,視情感為音樂的靈魂,并將情感作為個人或是群體的某種精神生活的映射。他將與妻子克拉拉之間的愛情體驗融入了《詩人之戀》的創作中,把海涅詩歌中的內容升華,用最感性、最真摯的音樂語言,使其得以完美呈現。舒曼在《詩人之戀》中雖沒展現雄偉的氣魄,卻以沁人心脾的感召力引領我們走入他所創造的音樂世界。他的情感完完全全地融于作品中,一切都為了情感的表現而服務,毫無一絲矯揉造作。舒曼被稱為“詩人音樂家”,他以詩歌體現音樂的性質,音樂則呈現詩歌的特點,作品充滿了詩意的幻境。他以深厚的文學修養深入詩歌作品,了解其中深層次的內涵。在他的藝術歌曲中,對詩詞的闡釋,營造詩意的氛圍,以夢幻的想象力刻畫人物情緒,從文學作品中吸取養分,著力將音樂與文學相交融,使作品具有濃厚的人文氣息,這在《詩人之戀》中呈現得尤為突出。《詩人之戀》取自于海涅的《詩歌集》,海涅較舒曼年長十多歲,兩人同于1856年辭世,處于同一歷史背景,兩人都經歷了波折起伏的愛情。正是緣于此,舒曼被海涅詩歌中強烈的感彩所吸引,舒曼的音樂語言又與海涅詩歌的韻律尤為契合。雖然《詩人之戀》的詩歌飽含了海涅的愛情心路歷程,具有海涅愛情自傳的性質,但舒曼將他個人的情感融于作品中,這部作品就像是舒曼當面向克拉拉作內心世界的表白,是舒曼強烈愛戀克拉拉這一史實的反映,所以這些優美的歌曲不可能與他和克拉拉曲折的感情經歷分開來看,而我們從“歌”聲中聽出海涅的“詩”意,并在“詩”意中感受舒曼的“歌”情。19世紀是民族主義的世紀。隨著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和音樂色彩感的不斷增強,音樂家們比以往任何時代更注重民族性。舒曼雖然很少直接將德國民歌的曲調用于創作中,但他以民歌的變化形式巧妙地融于作品中。這樣一種源自民歌,但超于民歌風格的形成不僅僅是對德國“利德”風格的繼承和發揚,而更重要的還是受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風格及“以情為主、以樂傳情”的情感論音樂美學思想的影響。
篇7
關鍵詞:愛斯梅拉達 伽西莫多 美女 野獸 童話 原型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這部小說作為浪漫主義文學的里程碑,最鮮明的特點,即運用了“美丑對照原則”。
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四中節選自《巴黎圣母院》的課文《一滴眼淚換一滴水》,通過多角度的美丑對比,表現人物性格,歌頌人性的美好,尤其是主人公愛斯梅拉達與伽西莫多,對比鮮明,讓人印象尤為深刻。
只是透過這對比,我想起了一個著名的童話——《美女與野獸》。
一.童話——《美女與野獸》
“美女與野獸”本是一個流傳于法國民間的古老傳說,博蒙夫人在此基礎上,為兒童讀者重新編寫了童話《美女與野獸》,于1756年發表。此后這個故事被反復改編,但基本內容是:王子被施了魔法而變成野獸,只有美女的愛,才能解除巫婆的魔法,使他恢復原形。
這個故事深入人心,甚至演變出許多新故事,如《青蛙王子》《人猿泰山》《金剛》《暮光之城》等,但這些故事無論怎樣變化,“美女與野獸”這一內核模式始終相隨。可以說,“美女與野獸”已經成為了西方文學中一個重要原型,這個故事所表現出的主題也成為了西方文學創作的一個重要母題。
在《一滴眼淚換一滴水》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美女與野獸”的影子。
二.愛斯梅拉達與伽西莫多——“美女與野獸”的組合
我們以圖表的形式比較這兩個文本:
“美女與野獸”這一故事可以歸納為如下模式:
被施魔法—成野獸—得解救—變王子—二人幸福生活。
首先美女與野獸在外形上形成鮮明對比,野獸也并不是生來丑陋,而是因為被施了魔法才變成野獸,要讓他變成王子,就必須用愛來解除魔法,之后,二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這個童話故事宣揚的主題也是許多童話都在表現的:
宣揚愛與善良,愛能戰勝邪惡。
而愛斯梅拉達與伽西莫多,與“美女與野獸” 這一模式十分契合。
我們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具體分析:
1、二人外貌的巨大反差
伽西莫多:
那四角形的鼻子,那馬蹄形的嘴巴,那豬鬃似的紅眉毛底下小小的左眼,那完全被一只大瘤遮住了的右眼,那像城垛一樣參差不齊的牙齒,那露出一顆如象牙一般長的大牙的粗糙的嘴唇,那分叉的下巴……請你想象一下那整個相貌吧,要是你能想象的話。
或者可以說,他全身都是一副怪相。一個大腦袋上長滿了紅頭發,兩個肩膀當中隆起一個駝背,……兩股和兩腿長得別扭極了,好像只有兩個膝蓋還能夠并攏,從前面看去,它們就像刀柄連在一起的兩把鐮刀。他還有肥大的雙腳和可怕的雙手。
(第一卷)
愛斯梅拉達:
她個兒并不高,但她優美的身材亭亭玉立,……她伴隨著鼓聲這樣跳著舞,窈窕、纖細、活潑得像一只黃蜂,……她那的雙肩,她那偶爾從裙里露出來的一雙漂亮的腿,她烏黑的頭發,她亮晶晶的眼睛,真的,她真是一位神奇的妙人兒。
(第二卷)
從雨果的原著中,我們不難發現,二者的反差巨大,一個美麗得如同仙女下凡,讓人為之傾倒;一個丑陋得無以復加,讓人噩夢不斷。
《美女與野獸》亦如此,在外形上,二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2、公牛:伽西莫多的動物性
雨果三次把受刑時的伽西莫多比成“公牛”。
“他聽任人家捆綁,只不過時時粗聲地喘氣,就像一頭牛垂頭耷腦地綁在屠夫的車沿上。”
“但是他沒有嘆一口氣,只是把頭向后轉轉,向右轉轉,又向左轉轉,并且把頭搖得像腰上被牛虻叮過的公牛。”
“對西班牙斗牛士的打擊向來不在意的阿斯杜里公牛,卻被狗和槍刺激怒了。”
這個比喻非常鮮明形象地勾勒出了他的形象---丑陋且充滿動物性。這一點在他“要水喝”的情節中亦得到了見證。
“他打破了一直固執地保持著的緘默,用又嘶啞又憤怒的聲音吼叫,這聲音不像人的聲音,倒很像動物的咆哮聲:‘給水喝!’”
而在愛斯梅拉達給他水喝以后,伽西莫多被感動,生平第一次流下了眼淚,這個細節也表明他身上動物性的一面,這意味著此前他從未流過淚,即便是遭受鞭刑,被人謾罵侮辱。伽西莫多雖是一個人,卻并沒有表現出人應該有的正常反應,他更多的是麻木、兇悍和冷漠。
而這一點,與野獸正相契合。伽西莫多不僅外貌像野獸般丑陋,表現出來的行為也像野獸一般蒙昧、兇狠。
3、魔法:周圍人的謾罵嘲諷
伽西莫多的動物性是天生的嗎?不是。他從小就被拋棄,被克洛德收養之后,成了鐘樓敲鐘人,因為相貌丑陋,總是被人厭惡、嘲諷,即便在受刑時,人們仍然嘲笑詛咒他。“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他從周圍發現的只是憎恨,他也學會了憎恨,他有了人所共有的兇狠,他拾起了別人用來傷害他的武器。”(第四卷)他的心越變越硬,他以惡報惡。
顯然,人們的嘲笑、譏諷就像巫婆的魔法,施與伽西莫多,使之壓抑了人性,如同野獸。
4、一滴水與一滴淚:魔法解除,人性復蘇
《美女與野獸》中,美女對野獸產生了愛,在她答應嫁與野獸的那一刻,魔法就解除了,野獸重新變回了王子,與美女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愛,有強大的力量。
而愛斯梅拉達的一滴水,同樣具有強大的力量,這是一滴心靈之水,飽含人性的善良與美好,它用愛消除了伽西莫多身上無形的魔法,讓他流下了生平第一滴眼淚。
伽西莫多的淚水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說明他人性的一面,逐漸復蘇。從如同公牛一般野蠻、麻木到覺得愧疚、悔恨,并感受到了愛與美好。甚至在第十一卷中,“他那只獨眼在此之前還只流過一滴眼淚,這時卻默默地淚流如河。”此時的伽西莫多,完全擺脫了動物性的一面,顯示出作為人,應該有的善良,包容,仁愛。眼淚,成為他人性復蘇的重要象征。
伽西莫多從野獸變成了王子,只是這個王子的英俊體現在內心,他是一個心靈高貴美麗的王子。
5、結局:意猶未盡的浪漫
美女與野獸,因為愛,最終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故事到此結束,留給人無盡遐想。
愛斯梅拉達與伽西莫多之間同樣有愛,只不過愛斯梅拉達沒有像“美女”那樣對伽西莫多有愛情,但是她的感情難道不是一種更廣博的愛嗎?
而且,這兩個人物的結局雖具悲劇性,也具有浪漫色彩:伽西莫多的尸骨緊緊抱著愛斯梅拉達的尸骨,當人們試圖分開他們時,伽西莫多便化為了塵土。而小說結尾取名“伽西莫多的婚姻”,從某種意義上也可理解為他們從此也幸福地在一起了。
我們可以從以下圖表清晰地看到二者的高度契合。
三.浪漫主義與童話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也是一個值得深究的現象。“《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所有作品中最最浪漫主義的作品。”①而法國童話有許多特點與浪漫主義有異曲同工之處。我們來比較一下浪漫主義與法國童話。
第一,浪漫主義與民間文學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浪漫主義作家都特別重視中世紀的民間文學,而《美女與野獸》就是一個起源于民間傳說的著名童話。
浪漫派從民歌民謠、民間傳說中擷取題材,學習表現手法,采用民間口語、民歌韻律創作,大大豐富了文學的表現手法,帶來了清新、健康、活潑的新氣象。②
許多浪漫派作家甚至轉而收集民間故事,編寫童話。比如德國的格林兄弟,他們編成的《兒童與家庭童話集》所搜集的童話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等成了典范的童話作品。③
作為浪漫主義的杰出代表,雨果同樣十分重視民間文學。例如,他的史詩著作,三卷本的《歷代傳說》就是以圣經故事、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為題材創作的。
一部出色的童話對于孩子甚至大人都起著極為深刻的影響。“美女與野獸”的故事也是起源于法國民間,經博蒙夫人的整理、改編、加工、創新,最終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童話。從童話本身來看,也充滿了對比與夸張,浪漫與想象。
可以說,這個童話故事與《巴黎圣母院》,不論是形式上,還是主題上,二者均有高度的相似之處。民間文學對于浪漫主義,對于雨果的影響可見一斑。
第二,浪漫主義和童話在創作上有相通之處。
1、對比與夸張
浪漫主義慣用對比和夸張,重視丑的美學價值。《巴黎圣母院》就淋漓盡致地運用了“美丑對照”,美則美到極致,丑則丑到頂點,這可以說是作家的一種有意夸張。
而法國童話也往往通過鮮明的對比,無情嘲諷和鞭笞貪婪、愚蠢、專制橫暴的封建統治者,熱情歌頌廣大被壓迫和被歧視者勇于斗爭的反抗精神。④比如《列那狐的故事》《小紅帽》等。《美女與野獸》也充分運用了對比與夸張,來表現主題。
2、想象與幻想
童話具有濃厚幻想色彩,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夸張、象征的手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奇異與荒誕成為童話最重要的審美品質。而雨果在談到《巴黎圣母院》時說:這本書“如果有什么優點,是在想象、多變、幻想方面”。
由此可見,浪漫主義與童話亦有相通之處。
3、追求純凈與自然
由于對資本主義物質文明的厭惡,對庸俗丑惡現實的反感,雄偉瑰麗的大自然和遠方奇異的情景,便成為浪漫主義作家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盧梭曾倡導“回歸自然”,浪漫主義接過了這個口號,用以反對當時正在興起的工業文明和城市文化。
而浪漫主義所向往的沒有工業文明污染的純凈、自然的世界,在童話里能找到。童話營造的世界就是一個純凈、自然,充滿豐富想象,充滿真善美的世界,沒有現代工業文明的污染。
四.隱身的原型
事實上,許多童話模式就包含有或已成為影響文學創作的原型,比如《白雪公主》《灰姑娘》。
原型這一概念是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榮格認為,原型是人類長期的心理積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體無意識的顯現。⑤
加拿大著名思想家和文藝理論家弗萊在榮格的基礎上,形成了原型批評理論。弗萊發現了文學中的“無意識的結構”——原型,而建立起他的文學批評。
他認為原型就是“典型的即反復出現的意象”。一個原型就是“一個象征,通常是一個意象,它常常在文學中出現,并可被辨認出作為一個人的整個文學經驗的一個組成部分”。⑥弗萊認為,文學的結構是神話式的,不同類型的文學構成“一個中心的,統一的神話”的不同方面,而在各種文學的具體作品中,人們可以發現相似的原型和模式。⑦原型以各種不同方式顯現在夢和精神病中,也顯現在童話、神話和宗教等人類幻想和想象的產物中。原型的存在為文學藝術提供了創作靈感和基本母題。⑧
“美女與野獸”正是起源于民間的,帶有濃厚魔怪色彩的童話故事,其中的王子、巫婆、魔法等童話元素在西方文學中屢見不鮮。這個故事模式也在不斷以不同形式出現,除了前文所提的《青蛙王子》《金剛》外,芭蕾舞劇《胡桃夾子》《天鵝湖》等均有“美女與野獸”的痕跡。應該說“美女與野獸”是西方文學創作的重要原型,成了西方文學的“集體無意識”,它讓許多作品連成一體,最終“使我們的文學經驗成為一體”。同時,它也提供了愛戰勝邪惡的母題。
美女與野獸,隱身于《巴黎圣母院》,讓愛斯梅拉達和伽西莫多走向了前臺。
參考文獻:
①張德明:《世界文學史》 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
②③鄭克魯主編:《外國文學史》修訂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
④博蒙夫人:《美妞與怪獸》倪維中王曄譯 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年5月
⑤⑦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 第2版 增補版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第4次
⑥弗萊:《批評的解剖》普林斯頓1957年版,轉引自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 第2版 增補版
⑧張德明:《批評的視野》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4年3月
篇8
[關鍵詞]《死亡詩社》;美國;浪漫主義
一、劇情簡介
電影《死亡詩社》(Dead Poets Society)是一部反映校園生活的影片,且極具浪漫主義色彩。故事發生在一所百年名校威爾頓預備學院,它始終堅持“傳統、榮譽、紀律、卓越”的校訓。一所秩序森嚴的學校寄托了家長們的眾望――他們把孩子送來接受這種刻板式的教育期待著他們成為未來的律師、銀行家、醫生……校訓雖然是老師和家長的精神支柱,但在學生嘴里,這支柱卻被替換成了“嘲弄、恐怖、頹廢、排泄”。在他們心目中,這學校如地獄一般,凝重的氣氛讓人窒息。Keating―― 一位與眾不同的老師突然間闖入了學生們枯燥而煩悶的生活,他用自己非傳統的教育方式告訴學生,“所以我們要‘Carpe Diem’(抓住時間,喚醒生活),讓生命超越凡俗。”Neil,Todd,Dalton等幾個學生深受老師的影響,他們學會大膽地釋放自己的激情和欲望,他們悄悄地組織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秘密團體“死亡詩社(Dead Poets Society)”。在這里他們盡情地釋放,作詩、看裸女照片、分吃小零食、擊鼓狂歡……這里的一切讓孩子們的血液漸漸地燃燒起來。一向不違父命的Neil執意參加了“仲夏夜之夢”的演出,面對父親的嚴厲訓斥他選擇結束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膽小的Todd在基廷的激將之下涌出連貫的詩句,而且在Keating被迫離開學校時他敢于第一個站在桌子上喊出:“Oh Captain,My Captain!”
二、美國浪漫主義
美國浪漫主義文學在世界文學寶庫中無法占據頭號交椅,但是在美國文學中卻具有開創一代先河的作用。美國浪漫主義時期開始于18世紀末,到美國內戰爆發為止,是美國文學史上最重要的時期。這一時期大多數美國文學作品中,普遍強調文學的想象力和情感因素,注重生動的描寫、感官的體會和對超自然力的描述。浪漫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征是重在表現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沖突。它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偏愛表現主觀思想,注重抒發個人的感受和體驗,想象力比較豐富、感情真摯、表達自由、語言樸素自然且注重藝術效果。到目前為止,雖然人們對《死亡詩社》的研究和評論很多,但這些研究主要是從社會影響角度進行的,例如:研究影片中體現的教育思想,或從文學和詩歌的角度,而對《死亡詩社》反映的美國浪漫主義的研究還比較缺乏。
三、三組矛盾沖突體現的浪漫主義情懷
三組矛盾沖突的抗爭貫穿整部影片使情節跌宕起伏,這三組矛盾是影片的靈魂所在,美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突出特點就是強調追求個體的自由與理想。向傳統教學的挑戰、向世俗的挑戰、追求自由的力量使得一位主張非傳統教學的老師帶領著一群被世俗壓抑的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反抗著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壓力。
1. 通過非傳統教學向傳統教學提出挑戰來體現浪漫主義
Welton 學院秉承的傳統和紀律,墨守成規的傳統教學。傳統循規蹈矩、填鴨似的教學,一群受傳統教育的學生和一位反傳統教育的老師,在他們之間究竟有什么是值得我們去深思的?Keating激情四溢、卓爾不群的教法,在威爾頓掀起了驚濤駭浪。他讓學生撕掉課本中那算術公式般的序言,他鼓勵學生站到課桌上,用自己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他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走路尋找自己的步伐。他讓學生鑒賞有思想的詩歌并創作屬于自己的作品。他用詩歌引領學生,激發學生。他讓沉默、自卑的Todd在全班同學面前發出內心原始的咆哮。Keating喚醒了學生沉睡的靈魂。這勢必引起矛盾和沖突:代表傳統權威的學校、家長,和代表自由與激情的學生。這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一個是現實的,充滿束縛和壓抑,另一個則是夢想的,充滿熱血和激情。Keating是這兩個世界的聯系點,當然也是矛盾沖突的膠著點。他是現實世界里的老師,更是指引學生發現并珍視內心夢想的船長。
學生們被改變了:懦弱的Neil變得勇敢,莽撞的Dalton變得成熟,膽小的Todd變得有激情……他們不再是完成父母期望的讀書工具。他們開始反抗那些厚重的期望、陳舊的價值觀,反抗世俗的眼光和名譽的誘惑。但現實終究是殘酷的,Dalton被學校強制退學;Neil在成功的戲劇表演后自殺;Todd不得不在誣陷Keating的調查材料上簽字。Keating最終被指控為教唆學生、導致Neil自殺的罪魁禍首,被學校開除。或許這是先驅者的命運?看到最后Keating離開時,同學們都站到桌子上為他送別,膽小鬼Todd第一個站出來,喊出“Oh Captain! My Captain!”為Keating送行,接二連三學生們一一效仿,無聲地反抗著壓抑他們心靈自由的一切,學生們在用行動告訴我們:自由和夢想可以戰勝一切。
2. 不顧家庭眾望,重視個人選擇,矛盾中體現浪漫主義
Todd每年過生日都會收到父母送的同樣的生日禮物――文具盒,正當他坐在天橋上獨自一人“享受”著自己生日的時候,Neil的開導讓Todd心中壓抑的烏云煙消云散,Neil建議讓這個嶄新的文具盒變成一只會滑翔的飛機,反正明年的生日還會收到一個同樣的文具盒,Todd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一絲笑意,他拿起文具盒從天橋上扔了出去……文具在空中散落開來仿佛被封在籠子里的生命一下子獲得了自由。
Neil家庭并不富裕,父母不惜過拮據的生活省下錢來把他送到學費昂貴的Welton學院就讀,父母希望通過兒子考上大學來改變整個家族的命運。一向對表演充滿熱情的Neil,在演繹中能釋放自己,可父親非但不理解他還強烈地反對Neil把時間浪費在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上,他只允許兒子做一件事那就是全力以赴地考上哈佛大學的醫學院以后成為一名醫生。Neil本是“好”學生,聽話,順從父親,他在自由的可能下健康、積極地發展。而來自父權的壓力迫使他放棄理想,本來他可以隱忍,可以選擇暫時放棄,但這個純潔的孩子選擇了拒絕成長來逃避為傳統所改造的命運。個人選擇與家庭眾望之間矛盾的激化最終換來的是Neil的死。
影片是關于死亡,然而也是關于新生的。在追逐自由與傳統禁錮沖突的矛盾中,Neil是犧牲者,他的死亡是無奈的緘默。他的父親并不認為自己的強壓有什么錯,反而將一切的罪歸咎于引導Neil進行獨立思考的Keating老師。但是,學生們最后地站出來卻以獨特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不妥協,那種追尋真正生活的精神,是永遠存在的。蒙昧―解放―鎮壓―覺醒,協奏曲般,反映出教育對年輕心靈的壓迫和年輕心靈的成長與反抗、思想的禁錮與解放、靈魂的渴望與舒張。
3. 喚醒生活,不再埋葬希望,抗爭中體現浪漫主義
徹底挖掘自我的天資還是在傳統與社會壓力下將希望埋葬……在板結、封閉的現實中,總有一些光,引導著被壓抑的力量反抗或斗爭。 影片中有兩個場景意象讓人刻骨銘心。秋野上黑壓壓的鳥群驚飛起來,其漫天之勢宛如一股掙扎著奮起的力量,渴望一次不計代價不計后果的飛騰,即使稍縱即逝但也讓這個世界聽到了它們的聲音。 Neil打算恢復“死亡詩社”,孩子們深夜爬起來悄悄地逃出宿舍大樓。雖然是漆黑的深夜,但那些穿行于迷霧間向往自由的身影朝著一個共同的方向奔跑著;雖然看到的只是黑暗中的背影,然而那強有力的步伐帶領著他們奔向某個山洞,在那里傾瀉所有的憤懣,在亢奮的目光里尋覓生活的力量。 Keating喜愛詩歌,因為詩歌中的激情,是人類存在的證據。他堅持的,是大家應當有自己的想法,跟隨自己的步調,用自己的頭腦思考,然后用最大的熱情過屬于自己的生活。他用自己的事業承載著自己的使命――喚醒學生對生活的希望,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大膽地追求自由,“仲夏夜之夢”的落幕讓Neil最后卻成為月光下自殺的悲劇少年,他想用死亡來喚醒生活在黑暗中的靈魂;膽小靦腆的Todd,最后卻勇敢地反抗校長,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覺。在Keating 離開的一瞬間他的心靈得到了安慰,學生們站在課桌上向他呼喚“Captain”,Keating 雖然失去了一份工作但他卻得到了學生們的肯定。是喚醒生活還是埋葬希望,影片通過對這對矛盾沖突的描寫將故事撰寫成一個關于自由與遵從、個人與權威、浪漫與現實相拮抗的寓言。
四、結語
整部電影充滿張力、詩意和激情,一部美妙的“不時髦”的影片,一部令人喜悅的反傳統教育學的影片,它聰明地使我們自始至終都興趣盎然,這是非常罕見的。《死亡詩社》的真正主題在于創造性,影片本身就是一首激情的詩,作者以純凈的電影語言講述了一個與自由、生命及傳統有關的故事。貫穿影片始終的反映理想與現實之間的三組矛盾相輔相成,反傳統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們在迷茫中尋求自我,在黑暗中用無聲的吶喊喚醒生活的希望。他們不愿做傳統教育下的木乃伊,背負著父母與家庭的眾望,將全部的自我掩埋得無聲無息。這里有傳統封閉與青春活力的對抗,“死亡詩社”是一個象征,一種理想。所謂“死亡”是鳳凰涅式的死亡,是規整、呆板的庸常人生的死亡。也許正是借用了向死而生的含義,只有讓不屬于自己的那部分思想,那部分靈魂死去,才能真正把握住屬于心靈的那部分生命,開始真實的生,清醒的生,有意義的生。這種“死亡”境地正是影片的靈魂所在,因為緊隨這“死亡”之后的不是泯滅而是重生。
[參考文獻]
[1] Andrews,William L.Literary Romanticism in America[M].Baton Rouge: Louisiana University Press,1981.
[2] 盧敏.美國浪漫主義時期小說類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 劉森,耿會芹.讓詩歌充滿你的靈魂――從電影《死亡詩社》看基丁老師教學生鑒賞、感悟與創作詩歌[J].國外語文教育,2007(06).
[4] 美國國務院.美國文學概況[M].楊俊峰,等譯.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
[5] 孫宜學.中外浪漫主義文學導引[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
[6] 于洪芹.解讀《死亡詩社》主要人物思想中體現的后現代主義觀點[J].電影文學,2008(14).
篇9
[關鍵詞]浪漫主義;愛情片;特點;模式化
浪漫主義是興起于十八世紀歐洲的一場藝術與文化方面的運動,它以高度關注人的本性為特征,強調表達個人的情感和想象,擺脫了古典主義的觀念和形式,也是對固有的社會準則的反叛。這種反叛是對于封建傳統文化從道德秩序到文學觀念的反叛,是對于人的情感、欲念、意志的自由宣泄、表現和對于重塑理想人格的追求,是對于把自我發展宣布為倫理學的根本原理的熱情。盧梭也認為,“人們原始的情感是以我們自身為中心,關懷人性首先要關懷人本身”,“實現自己的意志不屈服于別人的意志,才是自由”。
浪漫主義的興起是西歐文學史上具有開創意義的一章,在文學思潮方面,這種要求個性解放,沖破封建束縛的精神力量及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就像水一樣滲入到作家的創作中,盧梭、歌德、席勒、拜倫的浪漫主義作品和較早期的莎士比亞的戲劇都給人們展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西方浪漫主義影片吸收了浪漫主義中那種積極的人生進取精神,個性解放的要求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電影作為現當代的綜合性的文學藝術形式,不可避免地傳承了文學的、藝術的、文化的浪漫主義精神,加之絕大多數具有浪漫情懷的表演藝術家的大膽的再創作,浪漫主義在文學的影視階段表現的更為淋漓盡致和登峰造極。
一、西方浪漫主義影片的特點
1、傳承的愛情主題。
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是人類永恒的生活內容之一,因此也就成了影視藝術的永恒主題。人生是一個極豐富的過程,大起大落或大喜大悲總是如詩般起伏于其中。在人生這首詩中,生生死死是浮沉的表象,使人生于生死的糾纏難解,往返不離中得以永恒的,是人的愛。在電影發展的早期,卓別林的《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可說是最早的愛情片經典。影片中,卓別林扮演的流浪漢善良誠實,他關心和盡力維護著與他同屬社會下層人物的盲女和流。盡管卓別林的喜劇性情節和十分夸張的表演總是讓人禁不住要捧腹,但每當他和片中女主角在患難與共中產生了真摯的愛時,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2、自由的表現角度。
電影曾將許多著名的愛情題材的文學作品搬上銀幕,如《茶花女》、《簡?愛》、《日瓦格醫生》(Doctor Zivago)、《安娜?卡列妮娜》等,這些影片因其豐富細膩的表現力,發射出了比它們原著更迷人耀眼的光彩。比較典型的如小說《飄》,在眾多的世界文學名著中,它算不上出類拔萃,但是電影《亂世佳人》卻是電影史上的豐碑,于是連帶著提高了小說的名氣。對很多青年學生而言,《亂世佳人》做得最好的便是美化了郝思佳。看《飄》的時候,雖然能理解郝思佳的動機,卻沒辦法喜歡她的自私和貪婪。《亂世佳人》則有意無意的避免在她性格上的陰暗面著墨過多,只是強調她的堅韌,描繪她的成熟,使觀眾包容并喜歡上這個自私,獨立、好強、勇敢的女子,于是郝思佳的形象便無形中亮麗起來。
3、多元的類型結合。
浪漫主義影片在繼承和發揚其精神本質時,呈現了豐富多彩的表現手法和靈活多樣的表現形式,將喜劇精神和悲劇精神相結合,將現實主義與自然主義相結合,將人本主義和人道表現相襯映,使這一精神實質成為人類必備的藝術食糧,構成了多元的統一體。
(1)愛情片與災難片的結合。
好萊塢巨片《泰坦尼克號》就是一個絕好的例證。盡管在這部影片中,影片的主線是冰海沉船,愛情故事只是影片的副線,但因影片對人物心理情感的真實而細膩的描寫,反使本為主線的沉船事件成了露絲和杰克的愛情故事的環境背景襯托。當露絲和杰克暫時沖破傳統枷鎖,抒漫情懷地站在豪華的泰坦尼克號船頭,迎著海風,沉浸在愛的歡樂當中,當露絲冒著生命的危險,獨自到即將被水淹沒的三等艙里解救杰克,當杰克將生的希望留給露絲,而自己卻帶著愛的幸福微笑著沉入冰冷的海底時,觀眾會發現,這虛構的卻十分感人的愛情故事已經遠遠超過了真實的,讓人震驚的沉船故事,盡管這是一個真實而令人驚憾的歷史事件。因為影片中那驚心動魄的沉船過程已經成了露絲和杰克超越生死的愛的證明。
(2)愛情片與戰爭片的結合。
如《卡薩布蘭卡》,這部影片以二戰中法國淪陷后不堪納粹壓迫的人們千里逃亡轉道北非法屬摩洛哥城市卡薩布蘭卡為背景的,但這不是一個驚險片或戰爭片,實際上是一個關于愛情和自我犧牲的影片。它曾獲得1943年第1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三項大獎,并成為經久不衰的直接反映二戰的愛情片。影片的核心人物是一組男女三角關系,處于兩個角的是“同情”的力克和拉茲洛,另一個角上則是他們所爭奪的對象伊爾莎,而那個重要的通行證則是電影的線索,從而引出了艱難的選擇,愛情還是正義。很明顯地,力克和伊爾莎是相愛的,但由于命運的安排,力克選擇了正義,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為了事業和愛人甘愿犧牲自己的幸福,這使他最終成為一個理想化的完美的人。片中一曲溫柔蝕骨的《時光流逝》曾讓多少人唏噓不已。最終道義戰勝了愛情,力克在機場目送心愛的人離去,因戰爭失落的愛情讓人無奈。伊爾莎的經典臺詞“整個世界在崩潰,我們卻挑上了這個時候戀愛”反映了當時一代人的心聲。
(3)愛情片與超現實主義影片的結合。
如《人鬼情未了》,在這部影片中,莫麗和山姆那種橫跨陰陽,超越生死界的愛被演繹得動人心魄。為了保護莫麗,被害死去了的山姆的魂靈緊守著莫麗不肯離去,為了讓莫麗相信他的魂靈的存在,為找出殺害他的兇手,為了不讓兇手傷害莫麗,山姆的魂靈做出了種種努力。他去懇求黑人女巫奧塔幫忙,他拼命學習和練就了用陰力促使陽界的物體飛動起來的本事,他還親自去查清了殺害自己的兇手,并在兇手要加害莫麗時保護了莫麗,讓兇手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影片中的這些情節均傳遞出一種撼人的力量。而當山姆的魂靈和莫麗在奧塔的幫助下擁抱在了一起并感覺到了對方,當山姆的魂靈最后一次親吻了莫麗,沐浴著金光冉冉升上天際時,人們不由得為莫麗和山姆忠貞不渝、生死不離的愛而深深感動了,并對山姆的魂靈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4、模式與套路
(1)輕松浪漫的故事,青春靚麗的主人公,簡單明快的節奏,鮮艷活潑的畫面。
如《羅馬假日》,兩個人一個厭煩宮廷禮節的枯燥煩瑣,一個是囊中羞澀的小記者,羅馬的一日,雖然短暫,可是輕松愜意的時光讓兩人體會愛情甜美。雖然最終他們因為各自的身份和職責沒有走到一起,但羅馬成為他們永久愛情的象征。小巧玲瓏而又典雅大方的奧黛麗?赫本演出這種純真的公主角色最為適合不過,而“謙虛”“優雅”“英俊”“高貴”“性感”“紳士”的格利高里?派克也是最佳的搭檔。影片還將羅馬的名勝風光生動地溶入劇情之中,將一部浪漫愛情喜劇拍得十分溫馨悅目。
(2)現代灰姑娘的故事,女性希望幸運落在自己頭上,男性則渴望充當英雄。
如《情歸巴黎》,故事仍然是那個古老的故事,小鴨也最終變成了美麗的天鵝。女主角薩布蕾娜從一個心高而命薄,性格開朗而其貌不揚的司機女兒變成一個光彩照人的現代文明標本式的時代女郎。而作為男主角的億萬富翁萊納斯,因事業、金錢和權力而喪失了自我,直到不可思議地愛上平民的女兒,找到了他從未品嘗過的愛情時,才找到了自我。薩布蕾娜在巴黎找到自我,萊納斯在薩布蕾娜身上找到愛情。影片給每一個人物都安排好了一個美好的未來,同時也為觀眾留出了一個對于九十年代愛情神話的幻想空間。
二、回歸人性本源
1、永恒的主題與人性本源
這類浪漫主義影片之所以廣受觀眾歡迎,是因為它們揭示了愛情的真諦,表現了人們對真愛的渴望與執著。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將金錢、地位、權勢與情感或婚姻相結合,單用物質的眼光來衡量生活的幸福與否,所以,相愛的人往往不是結婚的對象。但在電影中,男女主人公總能突破各種困難,最后走到一起,那種來之不易的經受考驗的真情往往能打動人心,叫人向往,引起共鳴。浪漫主義影片能讓觀眾放棄日常生活中的身份感和位置感而進入它營造的夢境,讓人的精神得到休息和解脫,使人性得以釋放,使精神回歸了本源。
2、教育的功能與情感的升華
篇10
而現實中,片中的故事估計很難發生。那位女侍者大抵只會請他們倆出示身份證,登記、收錢、拖行李。但無論如何,法國依然是最浪漫的國家,巴黎依舊是世人眼中最適合發生浪漫邂逅的城市,來到這里的人或多或少都在期待著一場萍水相逢。
為什么人們喜歡把“浪漫”的帽子扣在法國頭上?大抵很大程度受了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影響。
浪漫主義謳歌的往往是自由、平等與人性本源的至純至善,法國的浪漫主義文學在大革命前后尤為受世人矚目。彼時新舊秩序混接,個人與社會對立,作家們以詩般的語言和激情描繪著社會百態。用法國學者和萌的話講,就是“浪漫主義文學本身就是反浪漫主義的。”
和萌還提到,法國是個天主教國家,所以相對來講,這里的人對金錢不是太感冒。也正因如此,法國的富人不喜好炫耀,而更追求雅致而低調的品味,中低收入階級一樣受到所有人的尊重,所以在這里沒有任何人對別人低聲下氣,人與人之間高度平等。這樣說來,“浪漫”又可說是一種小理想主義。
法國還有一種浪漫,是語言帶來的感性。
有人盛贊法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之一,法語有相當的音樂性,如果奔放起來,詞匯的多樣性和語氣的層次感也是讓人感覺熱情澎湃,一瀉千里。但相比而言,法語中的很多表達方式確實要來得委婉玲瓏,不至于太虛偽,又不會讓人難以接受。就連法語歌曲也被音譯成“香頌”,盡管這優雅中還稍帶著那么點兒肉麻。
法國是美的,這毋庸置疑。法國的美,既美得夢幻又美得現實:夢幻則夢幻在人們的言談與風度中,讓人為之流連又轉瞬而逝;現實的美,則在于以美輪美奐的建筑為物質基礎的城市面貌。
以巴黎為例,這座城市中難以計數的教堂、橋梁和不同時期的各式建筑,以鋼筋水泥的藝術鑄就了一座城市看得見摸得著的風骨。在城市的中心,今天的盧森堡公園依然保持著曾經的樣貌,讓人們每每坐在苗圃邊的長椅上時都會想到當年雨果筆下的翩翩少年馬利尤斯與情竇初開的柯賽特曾在園中漫步。
而在塞納河右岸,又遙遙對立著彩色管線交織外露、代表著現代建筑藝術的蓬皮杜中心。這樣的美,源于一種對歷史的尊重和對多樣性文化的包容,但也有很多浪漫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