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教育范文
時間:2023-03-22 02:44: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國民教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從文化史上講,一流的學者、教授是文化的典范。從教育角度看,他們堪稱師表。教育離不開典范,離不開大師和一流的學者。如果大學沒有大師和一流學者,大學的內涵就會大打折扣。
上世紀40年代,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曾說:“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北本┐髮W校長先生的儀態胸懷,也足可令人稱道。北京師范大學的老校長陳援庵先生,是著名的史學家,所著《元西域人華化考》《史諱舉例》等著作,是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的學人的必讀書。陳寅恪先生對陳援庵先生的學問稱贊不已,認為是清代學者錢大昕之后第一人。有這樣的大師級人物,大學的風范才能得以樹立。
現在大師和文化典范的缺失,除了長期“反傳統”造成的文化斷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國民教育。我們現在的教育就形態而言,基本上是應試教育,它使所有年輕人都朝同一個目標走去,即從小學到中學、大學,通過不斷的考試,最后謀得一份工作。而這一過程已經磨鈍了、耗盡了一切可能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何況所學知識與未來的職業內容可能大相徑庭。而就所學內容而言,現在的教育主要是知識教育,而且往往是陳舊的知識教育和不完全的知識教育。價值教育在這種教育體系中根本闕如。其來源,開始是歐美西方的教育,后來學習前蘇聯,現在又轉向歐美。即使其間涉及到了價值教育的某些方面,內容也相當混亂。
這樣的教育體系和我們的文化傳統完全脫節,除了知識的反復輸送,沒有告訴年輕人怎樣做人和如何建立信仰。文化的問題,實際上主要在教育。試想,這是怎樣大的缺憾啊!
為國學正名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有三千年文字可考的歷史,燦爛的古代文化為炎黃子孫所驕傲。但是,源遠流長的傳統美德在現代人身上存留幾何?
近年興起的傳統文化熱和國學熱,為承繼和重新整合傳統文化的價值理念,提供了適宜的土壤和氛圍。但到底什么是國學?怎樣厘定國學的義涵從而和國民教育發生關聯?“國學”這個詞,在中國文本載籍中出現甚早,《周禮》中就有“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的記載。后來,《漢書》《后漢書》,魏晉時期以及唐宋,多有出現。但歷史上的“國學”概念,無一例外都是國立學校的意思。例如宋代朱熹創建的廬山白鹿洞書院,其前身在南唐時就叫“廬山國學”。
現代國學的概念則產生于晚清,是與西學相比較而存在的。至少,在1902年黃遵憲和梁啟超的通信中,兩位維新健將討論了是否應該創辦《國學報》的問題。梁啟超在寫于1902年至1904年的《中國學術變遷之大勢》中,再次談到國學,說有人很悲觀,看到念新學的青少年“吐棄國學”,不免擔心“國學”會被消滅。他說不必擔心, “外學”輸入得好,也會使“國學別添活氣”。而距此五六年前,即1898年,張之洞發表《勸學篇》,提出學校課程設置應本著“舊學為體,新學為用”的原則,梁啟超后來轉述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里,外學、新學、西學,是同等概念;國學、舊學、中學,是同等概念。
就是說,國學是當西學東漸之后,與西學相比較,才有了國學這個概念。今天講國學,首先要把現代“國學”的含義和古代的“國學”名稱區分開來。事實上,自晚清國學的概念提出后,很長一段時間,學術界并沒有對概念本身作很多學理分疏。
1923年,之為北京大學出版的《國學季刊》寫發刊詞,才提出了什么是國學的問題。他認為國學是“國故學”的簡稱?!皣省币辉~是章太炎的發明,他早年的一本書就叫《國故論衡》。那么什么是“國故”呢?國故就是所有的中國歷史文化,包括禮儀、制度、人物、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工藝、服飾等等。如果對所有這些內容作研究都叫做“國學”,那么“國學”的概念便過于寬泛,內涵不夠確定,定義難以成立。
因此,國學是國故學的簡稱這個定義,并沒有被學術界采用,后來大家一致認可的說法,是國學為中國固有學術,包括先秦諸子百家之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學、明代心學和清代的考據學等等。這些關乎整個學術史又非常專門的學問,與普通老百姓關系不大,無法構成國民教育的內容。
1938年,馬一浮先生在浙江大學講國學,第一次提出國學應該是“六藝之學”,即《詩》《書》《禮》《易》《樂》《春秋》,也就是后來所說的“六經”。它們是中國學術的經典源頭,是中華文化的最高形態,是中華民族的基本精神價值之所從出?!傲洝钡牧x理歷來是中國人立國和做人的基本依據。
當然還有“小學”,即文字、音韻、訓詁的學問。經學是本源,小學是入徑。在我看來,經學和小學是國學的主要構成。
國民教育須傳道
國學如何與國民教育掛鉤?如果把經學和小學理解為國學的主要內容,問題就解決了。前面講到了現代教育的價值缺失和價值混亂,實際上就是缺少了“傳道”的內容。唐代的大儒韓愈在《師說》中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他把“道”的傳授放在第一位?!暗馈闭邽楹危俊暗馈痹谀睦铮烤椭袊幕瘉碚f,可以要而言之“道”在“六經”。
“六經”的文詞雖比較難讀,但我們有傳承兩千多年的“六經”的簡易文本,就是《論語》和《孟子》。孔、孟講的義理,就是“六經”的義理,由于化作了日用常行的語言和故事,讀起來親切好懂,非常便捷。
“六經”以及《論語》、《孟子》的哪些價值理念,對我們今天尤其顯得重要呢?譬如說“敬”,這里不是指“尊敬他人”的“敬”,而是人的一種自性的莊嚴,屬于信仰的層面,始終不渝,不可動搖??鬃诱f“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以奪志”,這個“志”,就是“敬”,屬于自我心性的內在莊嚴,當然不可更改,不可屈從,不可變易,也就是不可“奪”也。
“孝”的內核其實是“敬”。所以孔子論“孝”,認為常人以“能養”為孝,但犬馬也“能養”,“不敬,何以別乎?”可見“孝”的內在本質是“敬”。孔子是位實踐思想家,對超自然的力量不做過多的評論,所謂“子不語怪力亂神”。但對祭祀活動他是重視的,他的名言是“祭神如神在”。意即在祭祀的時候,要相信神是存在的。至于不祭祀的時候神是否存在,他沒有涉及。換言之,祭祀的時候只有相信神是存在的,才能保持“敬”的態度。這說明他對信仰的對象并不格外關注,而是重視信仰的態度。這反映出中國文化背景下國人的信仰特點,就是我所說的“敬”這個價值理念已經進入了信仰之維。至于各種禮儀,更離不開“敬”了??鬃诱f:“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禮儀的內核也是“敬”。
還有“恕”,即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就是陳寅恪強調的“了解之同情”。這個價值理念含蘊著極大的同情心和慈悲心。孟子講的“四端”,即“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孫丑》上)“惻隱之心”就是“恕”,就是“不忍”。這在今天是非常缺失的一種品德。孟子“四端說”的第二項“羞惡之心”,是指人的恥感,亦即《中庸》所說的“知恥”。“知恥”的重要,不言自明。
《論語》里記載,子貢問怎樣的品性才能稱作“士”?孔子的回答是:“行己有恥?!泵髑鍟r期的大學者顧炎武,更把“知恥”提升到“國恥”的高度,他說“士大夫之是為國恥”。并且和廉潔結合起來,認為一個人如果,會無所不為,而不廉,則將無所不取。廉恥是人和社會的文明尺度,這在今天就更重要了。
“敬”“恕”“有恥”這些價值理念都出自“六經”或者《論語》和《孟子》。當然不止這些,譬如還有忠信、誠敬、仁愛、中和等價值理念,也都非常重要而有現實意義,這些理念也都出自“六經”或《論語》《孟子》等最高經典。所以我主張應該在小學、中學、大學的一、二年級,開設國學課,內容就以“六經”和《論語》《孟子》為主。小學、初中主要是《論語》和《孟子》,編好教材,選讀選學。這樣,就在以知識教育為主的教育體系里面,補充上了價值教育。國學課完全可以承擔這方面的內容。
高中、大學再輔之以文言文的寫作練習,使“六經”的基本價值理念深入到子孫后代的血液中,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識別符號。這些和現代知識的吸收,與西方的價值理念,并不沖突。人類共同的東西總是大于差異的東西,文化的未來是走向融合,走向“和而解”,而不是走向“斗而亡”。
篇2
美國、法國、英國、俄羅斯等國家都非常重視本國及西方文化經典在國民教育中的地位。中國是世界上文化傳統最深厚的國家,忽視傳統文化經典教育,無異于自絕民族的文化命脈和精神命脈。
為此,在立法方面,要將中華民族文化經典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制,進入中小學課堂。同樣,在教材使用方面,教育部不指定或編撰統一的教材。小學可以直接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建議用繁簡對照本。到畢業時一個小學生基本能做到用簡識繁,因為繁體字中蘊藏著豐富的中國文化的信息;初中、高中教材可利用現有教材,亦可采用已引進的臺灣正中書局版的《高中中國文化基本教材》(配有教師用書,2008年1月已引進大陸出版,任繼愈先生作序)。原則是任教師自由選擇,通過試教,得出一個公認的最佳教材。
目前,全國各地已有許多小學開風氣之先,開展中華文化經典誦讀;高中已開《論語》選修課的學校也不少,如廈門松柏中學從2006年開始就用臺灣《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做實驗。在社會上,更有為數眾多的面向不同人群的“國學班”。師資可以從現有教師中選拔,但不一定辦師資培訓班。提倡教學相長;只要有好的社會氛圍,假以時日,人才自然會慢慢涌現。
篇3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國民教育 融合
(1)重視價值觀教育的研究工作,理性梳理和掌控當代國民認知、認同、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內在規律及社會主義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的方法途徑。
其一,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知規律的探索力度,給予此項科研活動相應的人員、資金、環境等方面的支持,在調研對象調配、資料分析運作以及社會資源整合等研究中給予一定的保障。
其二,轉變傳統的價值教育理念,不斷充實拓展現代語境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結構和科學內涵,完善理論化、系統化、現代化的主流價值體系建構,最大程度上最大范圍內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主體地位。
其三,及時總結國民教育在宣傳、教育、培養、施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積極探討民眾群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判斷分析、認同選擇、內化行動的內在規律,實現價值觀教育從理論層面向實踐層面的轉化。
(2)動態地完善制度保障體系,建立健全國民教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體制機制,充分利用外部推動和內在主體認同的雙重合力,促進地區民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自覺追求。
其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工作納入民眾教育培訓的發展規劃,以制度的形式明確設定領導機制、組織機制和管理機制,使價值觀培養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其二,以科學量化的方式制定具體的評價指標、獎勵辦法和約束方式,有效構建公正、合理的定性定量標準,對于好人好事應采取相應的言論支持和榮譽物質獎勵,保證社會生活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長效性和實效性。
其三,完善預警和調控機制,以防患于未然。可以配備專門的人員以督導、調研、分析可能發生的狀況,通過組織、教育、感化、獎懲等方式及時對偏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言行進行調控。
(3)充分發揮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主陣地的教育功能,有計劃、有步驟、有組織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有機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
其一,改革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模式,針對大、中、小學生的特點,科學設計調整理論教育內容,重點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有機整合基礎理論與熱門觀點,切實使理論內容具有前瞻性,以便于及時總結和剖析現實社會問題,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有意識地融入課堂教學之中。要以科學規范的理論教育確立價值觀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滿足學生對國家意識、民族精神、公民人格等多方面的理論思考,保證學生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辨別社會是非曲直,激發他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情感認同與理性追求,從而引導他們將社會主義價值觀有機轉化成具有時效性的自強自立的民族振興行動。
其二,創新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手段,改變傳統單一簡單的政治說教方式,采取啟發式、互動式、討論式、問題式教學講授,注重課件、視頻、網絡等現代化教學工具的使用,以使聲音、圖像、動畫之間互相配合,讓學生在感性與理性雙向教育中得以理解和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要使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育技術結合,在較短的時間里,讓學生集中地、大量地接受教育信息,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其三,注重知行合一,積極拓寬實踐教學的新領域、新形式,讓學生深入工廠、鄉村、社區、市場,進行實地調研和社會考察,親身感受和體驗理論的魅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育人功能在實踐中得以有力發揮。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強這些課程和學科的吸引力、感染力、說服力。要不斷把課堂教育延伸到課外,拓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新領域、新形式、新途徑,讓學生深入工廠、鄉村、社區,接觸社會,進行實地調研和社會考察,讓學生在汲取知識的同時,親身感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現實踐行,接受社會主流的熏陶,領悟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升華,激發青年學生對核心價值理念的情感認同與理性追求,從而自覺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成自強自立的現實行動。其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加建設,及時更新專業教師和輔導員的知識結構,定期進行相關理論和技能的學習培訓,拓寬視野,提升業務水平,以言傳身教。
其五,革新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方式,集理論考試和道德言行于一體,共同考察學生的思想品行、價值取向和政治觀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政治素質,重在教育、引導學生如何做人,而不是單純傳授知識。在價值理念方面,思政課要培養學生理論自覺學習的意識,凸顯學生受眾全體的主體性創造性,在實踐方面,思政課的考核不能夠僅僅憑借一張卷子,也要考慮到學生具體的現實的思想、道德、素質表現,二者要相互結合,共同考察學生的價值言行。
(4)積極創建有思想、有內涵、有品位的社會人文環境,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載體,采取各種民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全力構建良好的文化育人環境,引導和塑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使民眾潛移默化地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啟迪和培育。
其一,大力開展各種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藝術節、文化節、讀書節、體育節等文體活動,寓教于樂,以生動活潑的文化活動感染教育民眾群體。要逐步把滲透融入大眾文化,積極創建有思想、有內涵、有品位的大眾文明,讓群眾身置于豐富多彩的業余文化活動中,用高雅文化熏陶、感染、教育國民,使之潛移默化地感受和體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啟迪和培育。
其二,加強社區中社團活動,定期開展以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為內容的報告會、紅歌紅詩會、書畫展,使民眾群體隨時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熏陶和養成。
其三,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宣傳手段,廣泛登載傳播具有深厚主流價值觀念和濃郁愛國情操的典型案例和人物事跡,弘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主旋律,加強輿論引導,營造廣泛的社會主義理想信仰育成氛圍,讓人們時刻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培育的濃郁氛圍。
其四,著重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凸顯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識,加強中國語言、文字、倫理的培訓和教學,重視中國傳統節日的開展,適時用中國人的邏輯、思維陶冶民眾的人文素質。
其五,重視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塑造和培養黨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使其以身作則,成為民眾中的中堅力量,起到先鋒模范表率的作用,讓群眾耳聞目睹典范的言行,從中汲取經驗,引領社會群體確立的價值觀。
(5)高效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搶占互聯網這一當代社會的新制高點,主動建造高質量、高水平、強吸引力的網絡系統,從而開辟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現代途徑。
其一,主動利用網絡優勢,建設紅色網站、網頁平臺,通過論壇、博客、郵件等方式發揮網絡的育人功能,強化民眾的社會主義理想信仰和價值判斷,把網絡打造成價值教育的堅實基地。同時,加強對網絡的監督和管理,規范數字化網絡符號信息的傳播,讓群眾在網絡交流中獲得正確的引導,從而將抽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鮮活地內化為人民的民族責任和使命。
其二,大力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宣傳手段,刊登廣播思想理論,弘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主旋律,加強輿論引導,營造廣泛的社會主義理想信仰育成氛圍,讓民眾時刻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培育的濃郁氛圍。
其三,高效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培育活動的平臺。諸如當前遼寧正在進行的紅歌、紅詩活動,這是我們新開辟的民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現代途徑,它可以讓群眾在交流中及時獲得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和準確把握。
(6)注重社會綜合力量的作用,營造全社會輿論氛圍,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全方位的普及工程。
其一,營造全社會輿論氛圍,搭建全社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傳播的平臺,讓大眾時刻置身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培育灌輸體系之中,以全社會的力量幫扶成就人們對社會主義主流價值和主體信仰的理解認同和判斷選擇。
篇4
關鍵詞:韓國;學校國民精神教育;特色與啟示
學校國民精神教育是育人教育,是貫穿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在當今東亞乃至世界范圍內,韓國學校國民精神教育因其鮮明特色和顯著效果而頗具影響??疾旌头治鲰n國學校國民精神教育的特色,對于更好地開展我國學校民族精神教育、提升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一、基本內容
韓國在近代從殖民屬國到獨立國家的過程中一直比較重視國民的道德素質和精神狀態問題,尤其關注學校國民精神的教化和培育。1948年,韓國頒布了體現國民精神建設目標的教育法,提出社會科教育的目標是“使受教育者認識到個人與社會、國家之間的關系,培養道義、責任感、公民意識及合作精神;教育學生了解國家的歷史與現狀、培養國民精神、獨立自主精神與國際合作精神”。這一目標,首次勾畫了韓國學校國民精神教育基本內容的輪廓。此后,伴隨著韓國現代化過程中的社會變遷與教育改革,學校國民精神教育的理念逐漸增強,其內容也逐步豐富。經過半個多世紀以來的7次課程改革,包括個體生活禮儀、道德品質、國家意識以及社會規范在內的國民精神教育,成為當今韓國學校道德教育的重點。
進入21世紀以來,韓國政府提出學校國民精神教育的中心目標是培育“主導21世紀世界化、信息化時代的自律而又有創意的主體韓國人”,即培養熟悉基本生活習慣、禮儀和道德規范,具備合理判斷和解決道德與法律問題的能力,具備正確的市民意識、國家和民主意識、世界和平與人類共贏意識,具有實踐理想的道德趨向的現代韓國國民。這樣的中心目標,實際上確立了韓國學校民族精神教育的根本方向與基本內容。學生是國民中的精英分子,學校是國民精神教育的思想熔爐。圍繞著現時代的人才培養目標,韓國學校側重從歷史文化、道德傳統和生活習俗等幾個方面構建了國民精神教育的豐富內容。
1.歷史文化教育
韓國文化隸屬于東亞文化圈,與作為其近鄰的中國文化、日本文化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在長期的歷史文化交流中,韓國文化從中國的儒家文化中獲益頗多。面臨著21世紀的文化競爭,已經成功實現了經濟現代化的韓國對保存自身歷史文化特色相當重視。在一定意義上說,韓國人把歷史文化看作比自己的生命更為重要和更值得護佑的精神珍饈。從近些年發生的韓國對“端年節”、“中醫”等中國傳統文化遺產進行“搶注”的事件,也不難看出韓國對歷史文化的極端重視和強烈的占有心態。
作為文化傳播的集中營,韓國學校教育承擔了“保護歷史、傳續文化”的神圣使命,對歷史文化教育予以特別關注。學校除了在其常規課程設置中普遍地開設了占比例很高的與歷史文化有關的科目外,還在各門課程的組織教學中盡可能地滲透韓民族的歷史文化信息等教育元素。從內容上看,韓國學校的歷史文化教育除了對韓國形成發展史、韓文化史、韓民族遭受侵略的苦難史以及抵御外侵的不屈抗爭史進行大量教育外,更側重簡單歷史文化知識傳授之外的歷史精神和文化意識的培育,尤其是滲透民族自強心、自信心、復興意志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教育的途徑除了知識灌輸,更多的是自然熏陶、參觀訪問和實踐教育。學校在校園的走廊、教室、宿舍和辦公場所懸掛人物、書法、繪畫等歷史文化藝術作品,還經常組織學生參觀歷史文化博物館、歷史文化故居、遺跡等,通過這種名實結合的歷史文化教育,學校著力喚醒學生對韓國歷史和文化的記憶,培育學生的文化情懷和歷史意識,尤其增強了學生對家園、祖國和民族等身份符號的情感接受和理性認同。
2.道德傳統教育
道德教育是韓國國民精神教育的一大特色,它既是韓國學校國民精神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韓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途徑。韓國頒布的《國民教育》提出,韓民族的德育表現為自主性、公益性、協同性、勤勉性、奉獻性、效率性。在這德育“六性”中,自主性指民族自立精神,重塑民族之魂,弘揚民族傳統;公益性指尊重集體利益和秩序;協同性指互助合作精神和團結互愛精神;勤勉性指正直和誠實的勞動態度;奉獻性指社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效率性指合理、主動的創造??梢钥闯觯@些德育要求在具體內容上都與國民精神有關。
不少人認為,韓國是今天世界上儒家傳統保留得最好最完整的國家,也是道德教育現代化的典型。如果就當今韓國學校道德教育的模式、特色和主體結構看,這個說法是很有道理的。儒家思想是韓國社會占主導地位的思想,講究為人之德,注重人身修為。儒家的傳統道德從古代三國時起就成為韓國“太學”的道德教育的依本,盡管經歷時代變化,儒家倫理至今仍是韓國學校國民精神教育的主體脈系。古代韓國學校曾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道德倫理綱常,作為個人修為和安國立命的目標。今天,韓國學校的國民精神教育承襲和發揚了注重道德精神歷練、強調培養道德人格和精神品質的傳統,其主要標志之一,就是韓國學校道德課程把培育現代有道德公民的目標,滲透和結合到學校教育的制度和機制內,制定了層級分明、循序漸進的現代道德課程教育教學體系,采用鋪天蓋地、無處不在的道德教化,使學生們接受濃厚的道德熏陶和國民精神感染。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革,韓國學校的道德傳統教育并非一成不變地照搬了過去的封建道統的說教內容和方式,而是結合著時代要求靈活地把傳統道德精華化身在現代道德理念中。
3.生活習俗教育
生活習俗是反映個體精神面貌的標志,也是國民精神教育從社會個體抓起的基本突破口。韓國教育界普遍認為,要培育文明、健康、積極、進取、有創造力和道德心的現代國民,必須重視社會個體的生活習俗教育。因此,韓國的學校都非常重視學生個人生活習俗教育,努力將社會生活中移風易俗的精神及做法延伸到學校教育中來,從尋找校園文化和社會風俗的結合點上來調節學生的日常生活與行為習慣,為塑造儒雅溫文的禮風、培育文明國民奠基。這其中最為突出的內容就是禮儀教育和節儉奉獻教育。
韓民族承襲了儒家“重禮”的優秀傳統,非常重視禮儀。不少韓國人認為,禮儀是為人之基本,只有學會禮儀,才能很好地做人做事。在禮儀教育方面,韓國學校開設的課程包括了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以及國家生活多方面的禮儀內容。學生從上學之初就開始接受禮儀教育,一般是從最基本的生活禮節習慣開始,如在家、在校怎樣表敬守禮,參加社會活動該持有何種禮儀等,一直到社會生活中的各項禮節習慣。這些禮儀習慣往往在經過長期的教化后,能夠很自然地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交往實踐中得到鞏固和體現。
在節儉奉獻教育方面,韓國人崇尚勤儉節約,講求利用,提倡利己利他雙向并舉,要求在滿足自己物質需求的同時也要奉獻他人。不少學校都設有“Anabada”組織,號召學生對日常生活用品進產“節約、分享、交換(使用)和再利用”。該組織還定期舉行活動,參與者會把自己不用的舊物低價賣出,購買別人的舊商品,交換過程中所有錢物節余都捐獻給社會福利部門。通過這樣的活動,學校在學生中有效地普及和提高了勤謹、節儉的觀念和共,享、奉獻的意識。
二、主要特色
長期以來,韓國學校在開展國民精神教育方面善于發掘和利用自身優勢,積極探索適合自身國情和社情的有效途徑,在總體思路、建設布局和實踐途徑上,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特點:
1.依托強勢的道德教育塑造學生的精神品質
韓國現代化的過程不僅是經濟現代化的過程,同時也是韓國人的現代化的過程。從20世紀60年以開始,韓國為傳承儒教,就正式把儒教的道德倫理列入大、中、小學的教育科目,要求學生學習孔子、孟子、荀子等中國古代著名儒學思想家的理論,接受“尊重人的生命與價值,誠敬修養”以及“以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等儒家思想的教育。在現代化過程中,韓國政府結合社會發展實際多次對教育科目進行過調整和改革,不斷結合著國情要求調整學校道德教育課程的具體目標,提高道德教育的力度和分量。按照國家政府的要求,韓國學校也把培養韓國學生的國民意識、思想觀念和價值理性確立為學校道德教育的目標和方向,把道德精神教育視為學校教育的要務,把道德養成視為學生教育的中心。
在韓國,從小學開始就普及了附著于學校道德教育之中又凸顯在學校教育、管理和服務的所有環節內的國民精神教育。普遍開始的學校道德課名稱和重點不同,大體由“個人生活”、“家庭近鄰及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國家民主生活”四部分組成,其教育重點是教育學生學習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基本生活習慣、社交禮儀、道德規范,養成健康的公民道德性,培育禮儀、秩序和共同體意識。“個人生活”部分包括尊重生命、誠實守信、實踐意志、自主節制等要素,強調“端正、誠實、節制、創造、深思”;“家庭近鄰及學校生活”部分包括敬愛他人、家校禮節、愛家愛校等要素,強調“孝道、禮貌、和睦、協同”;“社會生活”部分包括社會秩序、扶助協作、公益公正、民主秩序等要素,強調“寬容、親切、公益精神、責任意識、團結合作、公正、律己、正義、環境和共同體意識”;“國家民主生活”部分包括熱愛祖國、熱愛民族、團結統一、國際友好、熱愛人類等要素,強調“三愛”,即愛國家(忠誠)、愛民族(繼承傳統文化)、愛人類,提倡關注“國家、民族、安保、和平統一、人類發展等”。從總體上看,這些課程的內容側重“善、愛、和、禮、孝”等基本人格價值和社會理念的普及,同時也強調對“社會、民族、國家和人”等概念關系的理順。
按照這樣的教育內容設定的課程,不僅在數量上比其他任何人文教育科目都占有優勢,而且在質量上通過“鏈條式”的承接模式,把作為韓國國民所應培訓的內容滲透到了對學生日常生活習慣、禮儀、公德和理想教育之中。盡管各不同年齡段和學習期的道德課內容不盡相同,國民精神卻是貫穿其中的一條主線。這樣,以壓倒式的強勢道德教育所營建的學校國民精神教育模式,就成為韓國道德教育的一大特色。一般而言,在完成了從小學到大學的倫理道德教育后,青年人就基本能夠為培育努力奮發的生活態度、勤謹奮斗的立業精神和順應民族國家要求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奠定比較扎實的基礎。
2.建設牢固的國民精神教育維系體系
韓國學校國民精神教育之所以開展的持續而有特色,與其牢固的支撐和維系體系有密切關系。從學校國民精神建設的外圍布局上看,支撐韓國國民精神教育的兩根支柱,一是文化傳統,二是現實政治。
就文化傳統而言,韓國政府和社會在高度重視文化遺產的政策和制度的帶動下,已經養成了一種團結一致、全民性的“文化家私”情結。近年來,韓國對其以儒家為代表的所謂民族文化進行保護和建設的力度在世界范圍內都很有影響,不少韓國學者自己都認為,與其他國家相比,韓國國民精神教育的魅力就是特別重視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儒家思想的傳延。韓國處于亞洲文化圈內,將來自中、日及周邊諸國的文化集納糅合而自成體系的韓國儒家理論,對韓國社會民眾思想和行為的影響可以說是根深蒂固的。在韓國旨在進行國民精神教育的課程體系中,傳統文化的內容也占相當大的比重。當然,儒家文化原本具有濃厚的封建色彩,也有濃厚的專制思想、等級觀念、門第意識等腐朽成分。韓國政府和社會盡力克服上述消極成分,大力提倡儒家文化中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吃苦耐勞、堅韌拼搏等優秀思想品質,使韓國國民精神從源頭上得到有效揚棄、科學繼承和發展。
從現實政治來看,從早期受統治和壓迫中形成的“殖民地抗爭意識”,在近半個多世紀以來的韓國政治變遷中,不僅沒有因為現代化的進程而消弱,反而在韓國民主式的威權政治下得到助長和增強,這種意識在國民精神中的一個反映,就是社會道德結構中的民族意識和精神自立的成分,無疑與社會政治及意識形態緊密聯系并深受其影響。實際上,從歷史上的韓國教育改革中政府對道德課程的目標調整可以看出,韓國國民精神教育在從內容思路到普及實施的所有環節中,都滲透了強烈的政治意識形態因素,尤其與政府所倡導的現代自由民主意識、愛國安保統一等價值結合在一起。當然,盡管韓國的道德課服務于政治,而且被融人到了社會思想、政治道德等社會教育與公民教育的全過程,但它并不“唯政治化”,在其具體實施上卻是相當程度上依賴于多元教化途徑的。
3.推行理實結合、知行并舉的效度化教育模式
韓國學校國民精神教育采用的是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受教育對象知與行并舉的效度教育模式。
學校在開展國民精神教育時首先清晰地標志了受教育對象的定位:學生不是被當作只承擔“聆聽教誨”任務的單向度的靜態對象,而是從一開始就被認定為會承擔“愛家、建國、服務社會”使命的具有特定發展目標的活生生的人。因而,對這樣的對象進行國民精神教育,就是要通過外在教育和內在教育、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共同打造和培養出富有“和順、正義、奮進”的社會精神與民族性格,能夠積極對應社會慣例及其規則的責任者。由此,國民精神教育無論在什么維度上說都不應該是純粹的理論教育,而應當是“豐富的理論+活生生的實踐”的教育。在此模式下培育出來的合格國民,也不應當僅是空頭的道學理論家,而至少應當是國民精神的實踐者。
為加強國民精神教育,韓國政府強調把“國民精神教育”寓于一切教育教學活動中。因此,韓國學校秉承“篤知重行,圣見于行”的理念,從小學就特別重視學生的道德行為的水平和道德實踐能力,強調從日常生活和行為細節中獲得道德真知。在教學重點上,對義務教育階段的低年級學生側重道德習慣的養成,對高年級學生則增加了對道德知識的傳授和道德踐履能力的培養。在大學階段,則除了開設以更加系統化和理論化的道德哲學與倫理知識為主的國民精神教學課程體系外,更增加了對反映學生道德心理、道德意識、道德觀念、道德精神和道德行為的實踐理性的監督與評估。這樣,從小學到大學,韓國道德教育中“國民精神教育”內涵和程度逐級提高并逐漸理論化和體系化,對學生的道德實踐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相互承接、逐級提升的梯級教育教學架構,使得學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能夠接受完整、順暢和體系化的國民精神教育,成長為合格的社會公民。
三、啟示與借鑒
韓國與中國是同屬東亞文化圈的友好鄰邦,兩國間長期保持了互相學習、雙向交流的友好關系。韓國在歷史上曾從中國承襲了深厚的儒家文化傳統,而它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加強學校國民精神教育的做法,對于當前致力于現代化建設的中國開展學校國民精神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啟示之一:政府對學校國民精神教育應賦予足夠的重視
自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歷屆政府都比較重視學校國民精神教育,不僅將其納入到韓國教育和社會現代化的整體布局中加以建設,而且通過強有力的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制度加以保障。韓國政府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堅持“教育先行”的思路,始終牢牢抓住對青少年的教育主動權,把國民精神教育和道德教化放在社會建設最為突出的位置上,從政府投入到管理機制進行傾斜式重點保障。僅以前幾年的第7次教改為例,政府投入50億韓元,歷時3年,廣泛征求包括專家、教師、學生家長、教育管理部門以及社會大眾14322人的意見,召開282次各種類型的協議會、講座會、聽證會和1794名委員參加的179次教育課程審議會,最后確定了培養國民精神教育的目標和人才培育的方向。在中國,由于建設市場經濟過程中市場化對人們思想觀念的影響,政府在社會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設上面臨著多元沖擊和挑戰,呈現出指導性不強、措施不利的缺陷,故此,政府極有必要增強對學校國民精神教育的指導意識,提升政府計劃和管理在精神教育上的導向功能和保障作用。
啟示之二:建立健全“學校+社會+家庭”的聯合教育格局
韓國的社會道德教育致力于建設完善和美的道德社會,致力于發展全民性的文明、和諧、謙恭的人際交往倫理和道德規范。學校的國民精神教育以培育合格國民為目標,與社會道德教育密切結合在一起。對于學生而言,學校是走人社會的橋頭堡,家庭是聯系社會的大本營。在中國社會逐步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家庭、社會和學校所承載的國民精神教化的功能只有相互銜接、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揮和保持學校國民精神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因此,要牢固地構筑起國民精神教育點、線和面相互支撐、聯結的立體教育架構,搭建以學生個體為圓心,逐漸擴展到家庭、學校、社會和國家的放射型教育格局,使學生個體的生活坐標與集體和社會的發展進步緊密結合并銜接起來,形成完整的國民精神教育循環圈和聯結鏈。
啟示之三:適時更新學校國民精神教育的內容
針對經濟全球化癥候的影響,尤其是全球化給傳統文化和思想道德觀念帶來的沖擊,韓國教育改革力圖實現“挑戰—應戰”式創新,提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在價值觀念混亂和德行遭到肢解的現代社會建立和發展美好的社會。隨著社會發展,社會需要更加多樣化的道德規范,因此,越來越多的韓國中小學都根據時代變化,不斷更新和調整著國民精神教育的內容,而大學也都普遍增設了各種各樣的新型道德倫理文化課程,力圖使教育內容與社會要求同步,與教育對象的思想實際吻合。對于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沖擊,正在實現現代化的中國非但不能避免,而且要比其它已經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承擔更多更大的挑戰。要應對挑戰,化解道德體系瓦解的危機,一個必然的路徑就是要對傳統的國民精神教育內容進行革新,對傳統道德和文化內涵進行時代性重構,建立現代性的國民精神教育內容體系。這不但是當前中國學校國民精神教育的基礎,而且應該是進行人的現代化建設的著力點。
啟示之四:積極創新國民精神教育的思路和途徑
在開展學校國民精神教育的具體思路和途徑方面,韓國學校的做法中有三點頗值得借鑒:
第一,按照受教育者的道德人格成長規律,特別是思維發展規律來設置課程,從小學到大學依次側重基本生活習慣的養成、道德規范的內化、道德判斷能力的提升和道德實踐能力的鞏固等不同的梯級和重點,逐步培育學生的國民精神認知能力和踐履能力,實現由“知”到“行”的及時有效轉化。
篇5
關鍵詞:英語課程;基礎教育;思考
國民基礎教育階段,是特指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和全日制三年高級中學階段。課程的實施應該考慮兩大問題:軟環境與硬環境。軟環境指的是:時代背景、受教育者、教育者;硬環境指的是:英語課程的知識體系、施教的教具、施教的場所。忽視這兩大問題,在英語課程的實施中就可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
一、當前英語課程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學時過多問題
據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統計,75%的學生把大部分時間、精力投入到英語學習上了,但是效果不佳。舉例說:小學生、中學生都在學英語。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過多強調英語的學習程度無疑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何況,對大多數人來說,能夠看懂簡單英語、簡單英語會話,能夠借助工具書看懂英文書刊就足夠了,英語教育時間過多是對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
2.對象需求問題
需求問題有兩個,一個是誰需要的問題,另外一個是需要到什么程度的問題。小學生適不適合學習英語這個問題,有的人贊同,有的人否定。贊同的人認為年齡越小學習語言更容易,這也確實有科學的依據。持否定態度的人認為,雖然年齡越小學習語言更容易,但是在缺乏足夠的學習時間和語境的條件下,這種做法并不能取得預期的教育效果。這個結論,事實上可以在已開設英語課程的小學和在小學階段就參加英語輔導的學生群體上得到證明。這部分學生,在剛進入初中時,英語確實比沒有學過英語的學生強,但是一年后或者兩年后,他們之間這種差距就變得不明顯了。
3.評價體系問題
在當今的中國,對國民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評價形式過于單一――主要以考試分數作為評價手段,而且主要是用在對學生的選拔考試中。這種評價體系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英語教學直接為考試分數服務,怎樣能取得高分就怎樣教學,對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能力毫不關心,嚴重脫離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英語應用要求,“高分低能”現象普遍存在。
二、課程實施要考慮該課程的軟、硬環境,基礎國民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實施,具體來說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1.因時而動
這是指英語課程的實施要考慮現實條件,小學教育階段是形成小學生國民基礎素養的起步時期,他們不僅是為自己讀書,更是為了這個國家讀書。過多的學業壓力只會讓學生厭學,在幼年就留下過多的失敗陰影。近些年,小學生的課業壓力是越減越多,課內減了,課外補。個人認為,如果小學階段國家真有這個資源讓學生接受英語教育,要好好利用這部分教育資源。
2.因才而教
中學英語課程,既要有基礎性,又要有選擇性。從英語的學科體系來看,初中英語課程的知識體系應該具有基礎性,一個合格的初中生應該具有獨立學習英語的基礎能力。高中英語課程知識體系應該體現出選擇,對于感興趣的學生,以后的學業發展非得借助英語這門工具的學生,英語課程知識體系應該更能夠符合這類學生的需要;而另外那些對英語學習興趣不濃,以后的學業發展不需要很深英語知識的學生,可以使用相對簡單、偏重自主學習能力的高中英語課程知識體系。只有這樣,才能盡可能滿足需要較高英語水平的高中生需求。同理,只有這樣,高中英語才不會成為相當一批學生繼續深造的攔路虎。英語不過是一門工具,自己不會用,找個會用這個工具的人幫忙也是行的。不會英語,你也不會因此成不了“老總”。
3.評價的多樣性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建立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的評價體系。評價的多樣性,這個多樣性,既體現在對學習結果的評價使用方面,又體現在評價過程本身方面。從評價過程本身來看,這種多樣性表現在評價目的的差異。如,初中英語課程評價,評價過程不僅要體現出學生對英語課程掌握的程度,而且要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這種能力是指學生能夠借助相關資料粗略地閱讀英文書刊。
當前國民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英語水平比起課程改革以前的學生英語水平確實要好,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當前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實施就不存在問題。因為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有一部分是來自教師水平的提高,有一部分來自多媒體電化教育的全面展開,還有一部分來自整個社會的英語學習熱潮。國民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科學實施,還要牢牢把握住三點:實施英語課程的必要性,英語課程的選擇性,英語課程評價的多樣性。
參考文獻:
篇6
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教育政策,廣泛交流全國各級各類民族學校、民族班和民族地區的辦學經驗,研究民族教育理論和實踐問題,探索發展民族地區經濟與發展智力互促規律,介紹世界各國發展少數民族教育的動態,促進我國民族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進一步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欄目介紹
《中國民族教育》主要欄目:本期報道、本期焦點、本期焦點、高層論談、教育協作、雙語教學、民族團結教育、內地辦學、教師教育、名師談教學、關注新課程、教學研究、治教方略、教學經驗交流、耕耘者足跡、世界之窗等。
征稿要求
篇7
關鍵詞:民辦教育;生存空間;局限性;存在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上的滿足使得個人及其家人不斷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表現之一就是現在的父母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之所以如此重視教育,其主要原因是教育是階層之間溝通的渠道和橋梁,孩子通過接受一系列的教育可以實現上向流動,獲取一定的社會地位,甚至可能成為國家棟梁之才。此外,教育的迅速發展當然離不開國家的號召,在“科教興國”戰略的引導下,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無論是在西部地區還是在東部地區,人們普遍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把孩子的學校教育放在了成長的首位,哪怕有一絲可能,也會讓孩子堅持求學之路。雖然我國一直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的投入上做到仍然不夠好,教育支出僅占國民總支出的4%左右。就教育的類型來看,仍然是公辦教育“一統天下”的局面,而與之相對應的民辦教育只能在夾縫里求生存。但出人意料的是,這夾縫中生存的民辦教育卻得到了如火如荼的發展。目前,大多數的家長還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主張把孩子送到公辦教育機構,而不是民辦教育機構,但是許多民辦教育機構仍然獲得了迅速的發展,這不得不讓人深思。
一、民辦教育的生存空間和發展契機
20世紀80年代,我國的民辦教育開始興起,其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是以一些補習班、自考助學、職業培訓和文化輔導班為主,一直到90年代,國務院頒布了《社會力量辦學條例》,條例明確規定:國家對民辦教育實行“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加強管理”的十六字方針。此后,民辦教育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地方政府也把民辦教育納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隨后掀起了各式各樣的民辦技能培訓班的浪潮,民辦教育也逐漸進入基礎國民教育行列。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也為民辦教育提供了契機。民辦教育者紛紛利用這個發展的機遇,轉變發展類型,逐漸地占據市場,擴大自身生存空間??梢哉f,民辦教育的迅速發展離不開改革開放的推進。
民辦教育的興起,雖然對公辦教育造成一定的沖擊,但更多的是彌補了公辦教育的一些不足和空白領域。它不僅減輕了政府辦學壓力,同時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了社會對教育的多層次需求,有利于促進下崗老師的再就業。在基礎教育領域,民辦教育相比于公辦教育來說,無疑是處于弱勢地位,面臨這艱難的處境,民辦教育者另辟蹊徑,充分挖掘教育資源,利用孩子的課余時間和放假時間,開展了各式各樣的輔導班,從而獲得了良好的發展。
二、民辦教育的迅速發展的原因
現代社會是信息時代,知識爆炸式增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精神需求日益增長,對知識日益渴求,而攫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就是通過接受教育,而在我國,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讓孩子上公辦學??梢哉f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這種思想一直并到現在仍占據主導地位。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民辦教育這一市場的主體之一開始嶄露頭角。
民辦教育作為一種新生教育資源,要想在公辦教育一統天下的中國獲得很好的發展,無疑是件很難的事情。改革伊始,由于法律法規的缺乏以及市場經濟制度的不完善,市場上存在著不少坑蒙拐騙、投機倒把的現象,社會整體誠信度下降,從殺生到殺熟,從官員腐敗到食品安全,這一系列事件的發生降低了社會整體信任度,使得人們對于一些個人經營的主體缺乏信心,害怕上當受騙,再加上民辦教育行業自身缺乏一定的規范,因此,當時,民辦教育的發展十分緩慢。學生是學校發展的根本,一個學校如果招生困難,那就離倒閉不遠了。隨著改革的推進,國家通過法律法規保障并支持私人辦學,民辦教育獲得了發展的機遇。有機遇但能不能把握住就要看自身的能力了。改變家長的傳統思想很難,因此,不少教育家另辟蹊徑,針對孩子的課余時間和假期時間,成立了輔導班,這樣不僅能讓家長放心,同時也避免了與公辦教育的直接沖突。
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來,一個家庭只允許要一個孩子,這使得家長都把這唯一一個孩子當成寶來培養,為了讓自己家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好的培養,家長紛紛把自己的孩子送進了各式各樣輔導班。民辦教育正是這種機遇下,充分抓住了家長的這種望子成龍的渴望心理,通過成立各式各樣的輔導班的形式,從而獲得了良好的發展。 三、 民辦教育發展的局限性
(一)教師隊伍參差不齊
民辦教育的老師多是退休老師和兼職在職老師。一些公辦教育機構為了確保招生數量,不少公辦學校已經禁止在職教師利用課余和假期時間辦輔導班或者擔任兼職教育。一經發現,有的學校甚至以開除作為懲罰。因此,現在民辦教育機構的一些老師多是沒有教師資格證的兼職老師,教學質量相當較差。而對于那些退休教師來說,由于民辦教育機構存在招生不穩定的現象,有時候學生數量多,而老師較少,只能充分利用這些現有的退休教師或經驗不太豐富的兼職教師增加授課時間。這也是導致民辦教育機構的老師反映壓力大的主要原因。
(二)教育機構名聲太差
民辦教育畢竟是由私人開辦的,其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之一,本質上還是在兼顧社會效益的前提下,追逐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有些民辦教育機構甚至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再加上有些騙子假借民辦教育機構的名義招生,收到錢之后就卷錢走人,這種現象的屢次發生,不僅損害了學生和家長的權益,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民辦教育機構的形象。正是由于民辦教育機構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其行業發展的秩序。
(三)科研力量薄弱
民辦教育機構涉足的領域主要集中在中小學教育行業,而在大學等高等教育領域發展的較慢。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民辦教育機構的老師的時間多是用在為學生備課,很少能騰出時間來搞科研,科研能力與公辦教育機構相差較大;另一方面,現在多數民辦教育機構注重的是投資少,收益快,因此它們在教學設備、圖書等學術基礎教學設施方面的投資較少,而中小學教育行業正好滿足了這一要求,因此民辦教育在這一領域發展較快。如果在涉足大學等高等教育的話,不僅成本大大增加,同時獲得的收益也相對較慢。
四、 民辦教育的規范與發展預測
日本和韓國作為亞洲的僅有的幾個發達國家之一,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離不開其經濟的迅速發展。經濟的迅速發展除了依靠科技,也離不開教育的推動作用。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也應該充分借鑒日本和韓國的教育發展模式,在認識到教育的重要作用的基礎上,合理的區分教育類型,適當鼓勵民辦教育的發展。
(一)從法律上確立與公辦教育的平等地位
針對公辦教育的建立的法律法規對民辦教育來說可以提供很大的參考,這有利于促進民辦教育機構的規范運行,同時也可以提升民辦教育的辦學質量。但是不應全盤接受,民辦教育機構作為民營教育機構,理應有自身的經營自,法律法規不應規定的像公辦教育機構那樣苛刻,而應作為一種監督的力量來規范和保障其正常運行,以便讓市場參與其中,發揮有效作用。因此,國家應該盡快出臺與民辦教育相適應的法律法規,用以保障民辦教育的良性健康發展。
民辦教育也應該做好自身定位,在獲取收益的同時,必須擔負起社會責任?!督逃ā返?5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彪m然之后出臺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取消了這一規定,但是仍然規定“民辦教育事業屬于公益性事業”。然而在現實情況中,民辦教育的投資者之所以投資辦學,無非就是為了獲利,如果這都不允許的話,勢必會大大降低個人對民辦教育投資的積極性,這將對民辦教育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反之,如果沒有法律法規來保證教育的公益性,那么民辦教育的投資者很可能一味營利,從而忽視對學生的培養,這也是造成民辦教育聲譽低下的原因之一。
(二)加大對民辦教育的投資力度
民辦教育的生存和發展主要來自于學生和家長,而政府和社會捐贈則相對較少。因此,政府在放寬政策限制的同時,還應加大對民辦教育的投資力度。而民辦教育機構要想獲得長久的發展,一方面要注重對學生的教育,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的同時,也應該提高老師的福利待遇,以便吸引更好的老師來任教,進而才能培養出更多的高質量的人才,當他們功成名就的時候,反過來就會以各種捐款的方式回饋母校。另一方面,民辦教育機構應注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結合,比如組織學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來回饋社會,從而逐漸改變人們對民辦教育機構的偏見,贏得一定的口碑。在此基礎上,民辦教育機構積極開展與各類社會組織的合作,吸納社會資金,進而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完善對民辦教育機構的監督
任何機構與組織的正常運行與發展都離不開有效地監督,民辦教育機構當然也不例外。民辦教育機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取利益,機構如果不節制的攫取利益勢必會損害學生和老師們的利益,如何權衡二者之間的利益的平衡,這就需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監督機制來發揮杠桿作用。
可能有人會認為建立一個監督機構會限制民辦教育的發展,事實恰恰相反,有了監督機構的掣肘,民辦教育機構的成員才能不至于肆無忌憚,才能更好的履行職責,把社會效益和機構利益兩手抓,在保證機構正常運行的同時,還應注重更多更好的培養社會人才,以便取得良好的社會聲譽,只有這樣才能為機構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許順亭,張向軍,馬福開.和諧視野下民辦教育立法 解析[J].河北學刊,2008,(2).
[2]肖愛蘭.對我國民辦教育發展的再思考[J].黃岡師范 學院學報,2002,(5).
[3]梁媛.論新時期民辦教育發展的政策調整[J].民辦教 育,2002,(11).
篇8
論文摘要:建立于民族性基拙之上的教育是促進民族及其文化發展的有生命力的工具。從改進民族地區學校教育、設計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和增進教師多元文化教育知能等角度分析,關注教育的民族性是發展我國少數民族教育的有效途徑。
不同民族有其不同的歷史發展進程和文化背景,這些是該民族在其生存環境中形成的不同于他民族的思想、情操、習慣、價值取向與行為方式,一個民族建立自己教育制度的基礎。十九世紀中葉,俄國教育家康。德.烏申斯基指出:“一個沒有民族性的民族,就等于一個沒有靈魂的肉體,只能屈從于衰敗的規律,只能消亡在另一些保存著自己獨特性的其他肉體之中?!睘跎晁够P注教育的民族性,認為教育應在民族性的原則上建立起來,只有這樣,教育才是民族發展歷史過程中有生命力的工具,并從這個源泉中吸取適合自己發展的東西。他甚至指出:“一切民族共同的國民教育制度,不僅在實踐上,而且在理論上都是不存在的?!北狙芯恳源藶槔碚摶A提出:改進民族地區學校教育、設計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和培養教師多元文化知能,是發展我國少數民族教育,促進少數民族民族性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改進民族地區的學校教育
(一)增加民族地區教師編制的合理性
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學校大多地處偏遠,班級設置不完整,有的學校僅設有一到四年級,有的學校僅設有一到三年級,有的學校則只有一年級一個班。教師配置也不太合理,這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人數配置不合理,二是教師知識結構配置不合理。針對該現實,相關教育政策應修改現行教師人事規定,增加、調整或提高現行偏遠山區小型學校的教師編制。保證學校教師人數編制下限,諸如,一個班級根據課程設置,至少應保證主修課程(一門課一位教師)的教師數量。減少教師行政職務或額外工作負擔,使教師能專心教學。以本地本族教師為主,敦促其在教學中幫助學生解決“延續傳統文化”和“適應現代生活”的矛盾。
(二)改變民族地區學生學習績效評價方式
從目前現實來看,民族地區學生普遍存在與所學課程、學校文化疏離,語言差異的矛盾。學生與學校課程間的文化疏離主要表現為:“常規的學校課程注重對主流文化價值觀、情操、知識和技能的強調與傳遞,目的在于通過有選擇的文化傳播。
賦予社會穩定性和活力,賦予個體行動、思維的動力以及對自己行為的深層控制”,這也是當前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所在。但這種課程內容與少數民族地區學生業已形成的價值觀、生活態度、行為方式等明顯存異。
民族地區學校校園文化與家庭文化、小區文化的疏離,使學校提供的文化刺激明顯不及家庭,這對學生而言存在適應和轉換上的困難。處于發展中的學生無法在社區文化、家庭文化和學校文化三者間找到平衡點,而表現出對學校文化的無所適從,川由此給民族地區學生課本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帶來認知困難。即或如此,這些學生依然要接受“只關注分數與證書現實意義”的以考試為主導的評價。這對民族地區學生而言,可能存在教育是否公平、受教育權是否得以充分享用的問題。對此,如何建立既充分體現教育公平,又充分保障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受教育權的評價體系的問題顯得尤為迫切。
改變民族地區學生學習績效評價方式,妥善運用各種測評工具,針對不同民族地區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采取多樣評價方式對學生學習績效實施評價并謹慎解釋評價結果的方式值得推崇。不將評價結果單純指向學生的考試成績,不單純以考試成績的高低否定學生或將其拒于校門之外。
二、設計多元文化教育課程
設計多元文化教育課程,其目的在于引起研究機構、行政機構重視本土知識價值,從而改革以西方學科知識為核心的學科課程模式,發展以本土知識學習和研究為主的“地方性課程”,區別于以“西方的”或“外部的”知識學習和研究為主的“國家課程”,發展與本土知識有關的“特殊課程”或“課外活動”,使學生在校園生活中通過不同的方式了解到本民族知識的性質、用途,匡體會民族文化、本土知識在民族發展中持久的生命力與魅力。
(一)課程政策密切關照民族地區教育實踐
如何遵循民族發展的文化性與民族性等典型特征,是現代教育應深人思考的問題。課程政策是課程政策制定過程的產物,通過文件、法規和規章制度等方式呈現。其可以衍生出具體目標、教學策略和評價程序等課程藍圖,其涉及范圍較廣。內容具體包括:規定教師的工作任務、教師應遵循的規章制度,制定合適的地方政策,為教師提供培訓和對信息系統交流選擇的機會等。在以往,由于課程制定過程中的許多延誤,使課程政策和課程實踐的聯系較為薄弱,減少了課程政策的時效性及其對課程實踐的影響力度。另外,課程政策本身的遲鈍性和工具性,政策制定信息來源的局限性,也導致其對課程實踐指導作用的減弱,從而在執行過程中出現“執而不行”的現象。所以在制定課程政策時,必須充分了解民族地區教育實際,傾聽來自民族地區教育現場的聲音,尤其是教師的聲音和需求,并力求從民族地區實際出發,為其提供既富針對性,又具可操作性,且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二)教育課程應充分反映民族文化和本土知識
1.關注多元文化生態系統
多元文化課程的設置首先要考慮文化賴以滋生的文化生態系統,文化生態系統由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精神環境三部分組成。學校的課程設置應該充分反映這些內容:
第一,自然環境,即群體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各種自然條件,具體包括山川、河流、動物、植物、礦產、土地狀況、植被狀況、氣候條件等;
第二,社會環境,即與群體生活相互關聯的各種社會條件的總和,諸如,由某一群體所構成的社會內部結構的各方面,該群體與其他群體之間的交往、關系;該群體與其外部環境各方面的關系等。具體包括該民族的飲食、生產生活方式、節日慶典、生產勞作工具、政治、經濟、教育、社會建設、社會關系、民族分布、家族關系、氏族關系、建筑、服飾等;
第三,精神環境,即某一群體所共有的精神形態各方面的總和,具體包括該民族的道德觀念、價值體系、風俗習慣、宗教形態等。如該民族的歷史名人、語言、寓言、神話、傳說、英雄人物、天文、醫學、歷算、歌舞、諺語、格言、禁忌、民謠等。
教育作為文化生態系統中的子系統,必須將其同整個民族文化生態系統聯系起來考慮,才能正確地認識教育的系統功能。力求為教育與文化多樣性的歷史發展尋求一個平衡點,有意建構既傳承和發展各民族所依托的民族傳統文化,也輸入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的民族教育系統構成的研究初衷。少數民族的語言、風俗、習慣等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載體與體現,其教育價值值得關注與挖掘。民族地區學??捎羞x擇性的將其納人到學校中來。
2.加強本土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課程作為有選擇的文化,應充分反映不同文化生態系統中的文化形態。多元文化課程的設置,應考慮到不同文化生態系統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精神環境,即多元課程的設置應該考慮到文化生態系統不同要素的具體內容,將其作為課程資源予以充分開發與利用。
對本土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首先,應針對不同的社會群體廣泛調查該社會普遍存在的課程資源,其調查內容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精神環境的具體內容。其次,應針對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技能展開調查研究,了解學生的發展差異與基礎。第三,選擇、鑒別課程資源,在當地充分了解自己文化內涵的知識權威、有經驗的農民以及本土社會知識人士的參與對課程資源予以精選、加工,保證其價值在社會中充分體現與發揮。第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實驗場地,將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強學校與社會和家庭的密切聯系,使兩者相互了解、相互關照。第五,以任用本地、本民族教師為主,注重其民族文化、本土課程意識的培養,也可將本民族中有經驗的農民、民間藝人、手工業者、本土文化群體中的文化人請進課堂,給學生充分了解學校圍墻之外世界的機會。
三、增進教師多元文化教育知能
為提高少數民族教育成就,增進民族文化認同,克服學生因文化疏離、語言差異而導致的認知困惑與學習問題,增進教師多元文化教育知能顯得尤為必要。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一)改善師范院校的課程設置
打破師范院校傳統的重教育學、心理學等基礎課程的課程設置方式,增設教育人類學、文化人類學、“多元文化教育”或與少數民族社會與文化相關的課程。這些課程既可以安排在專業課程之內,也可以安排在通識課程之中,其目的在于增進師范生對民族文化、教育內涵民族性與文化性、人的發展差異與文化和教育交互關系等的概括性認,發展準教師們的多元文化知能,促進師范生對民族文化的了解、認同、欣賞、接納,并愿意主動將其付諸教學實踐。
(二)鼓勵教師在教學中注入民族傳統文化
鼓勵教師在教學中運用多種途徑改善課程設計模式,諸如讓教師在語文、歷史、地理、社會等學科教學中,融人與本民族文化或本土知識有關的內容。教師甚至可以在教學中設計“民族傳統文化”單元,將某一民族的舞蹈、音樂、建筑、傳說、歷史故事、詩歌、語言、宗教以及該民族在現代社會的發展狀況等融合起來,運用室內、室外相結合的方式設計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學習、了解傳統文化知識,提高其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與尊重。這種教學活動的設計與開設,以此增進其對不同民族文化認知。
通過改善師范院校的課程規劃提高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鼓勵教師在教學中改進課程設計模式,增進師生之間或學生之間的文化認知,都必須基于這樣一個前提,即教師本人充分認識到“本土知識和本土認識論的價值,認識到他們對于學生身心發展和本土社會延續與變遷的價值”,才有助于學生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認識與認同,并激發其民族自信心。
篇9
[中圖分類號]G40-0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463(2012)11—0062—01
20世紀下半葉,教育對經濟發展的促進因素得到廣泛關注,教育經濟學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教育經濟學主要研究教育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支出的宏觀和微觀經濟影響。教育為國民經濟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們應該從經濟發展的實質、途徑、效果和目的上確立較為全面的經濟發展觀念。具體來講,經濟發展內涵應包括以下內容。一是經濟實力的增長,其中包括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不斷增強。二是經濟效率的進步。其中包括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生產方式的轉變和科學技術在生產領域的廣泛運用。三是經濟體制的完善。其中包括構建和諧的社會氛圍,促進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發展,保證公平,縮小收入差距,減少貧困,增加就業機會和教育機會等。四是自我價值的實現。馬克思認為人類發展的最高境界就是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人的發展和經濟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人力資本理論強調的人的后天素質與能力,以及這種素質與能力在經濟發展上的意義,有助于引導人們重視人的價值,引導人們去實現自我價值。
從1952年—2010年,我國GDP增長了585倍,人均GDP增長了249倍。為了體現改革開放的作用,我們把這段時間分為兩個階段:1952—1977年,GDP增長了3.74倍,人均GDP增長了1.87倍;1977年—2010年GDP增長了122.5倍,人均GDP增長了86.2倍。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人力資本不斷提高,1979年全國普通高校在校生102萬,2010年全國普通高校在校生已達3105萬,提高了將近30倍。到2010年,國家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教育得到空前發展。
我們認為,教育無法直接面對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特別是物的方面,教育面對的是人,通過促進人的發展而推動經濟的發展。
首先,教育促進人力資本提升。經濟學家認為,人力資本而非物質資本是決定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雖然人口、資源、環境等對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日本和韓國的經濟發展事實證明即使沒有充足的自然資源,經濟仍然可以得到較快的發展。初等教育培養了人們生活領域的文字和計算等技能以及學習方法,對人的進一步發展有重要意義;中等教育進一步提高了人的科學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職業教育和專業培訓提高了人的專業技能;高等教育提高了人的綜合素質以及科研能力。教育從低端到高端對社會進行人才輸出,提高了全社會的文化水平、專業技術、管理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從整體上提升了人力資本。
其次,教育促進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教育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典型地表現為提高勞動力的工作或生產效率。一般認為,如果一個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則意味著擁有較多的知識和技能,會更快地適應新工作,在相同條件下會更多、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具有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同時,一些復雜的職業通常需要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來完成,例如,航天科技、外科醫生。實證也表明,一個人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相應也越高,而收入是勞動邊際生產率的體現,即勞動力的價格,所以教育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再次,教育推動科技進步。高等教育有雙重任務,一是人才培養,二是科學研究。高等學校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并為科學研究輸送高學歷、高素質人才??茖W研究是推動科技進步最主要的力量,任何新技術、新發明的應用都是以大量的科學研究為背景的,而教育一方面直接參與科學研究,另一方面為科學研究提供人才保障。因此,教育是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
篇10
教師提綱挈領的語言講解
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的主要方式都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主要運用語言的形式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可以說語言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工具,是把教和學有效統一的紐帶。教師的運用什么樣的語言去表達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優劣和成敗。在舞蹈教學中離不開教師的講解。而舞蹈的教學特點有決定的在講解舞蹈是不能像一般的課堂教學中的講授,他一方面要求教師的講解要做到提綱挈領,要用精煉、到位的語言達到最高的動作標準,你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編制朗朗上口的四字句或者六字句來訓練學生,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便于記憶,以此進行動作的反復練習,還能降舞蹈動作中所包含的文化內涵傳神的表達給學生。而另一方面舞蹈教學語言在以簡練的語言傳達給學生準確的動作時還要用藝術性語言,以此體現出不同民族間,不同的藝術風格。如福建民間舞中的拍胸舞、安徽民間舞中的花鼓燈、維族民間舞中的盤子舞、鮮族民間舞中的長鼓舞。如果能從中概括出這些舞蹈動作中的關鍵動作,在讓學生去加以練習,就會擺脫哪種枯燥、無趣,很難達到好的效果的訓練效。不僅能讓學生樂于去學、去練,還可以激發起學生的訓練激情,使學生在掌握技巧的同時又強化了風格。
舞蹈動作的規范標準舞蹈教學要求
教師要言傳身教,在語言講解的基礎上還要有動作示范。這就要求教師對民教舞蹈的關鍵動作進行準確的提煉,并將這些關鍵動作分解為學生能夠接受的動作,然后在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這種教學法的特點就是目的明確,任務單一。其目的就是夯基礎,找要領,其任務就是解決學生的基本能力、素質。例如各民族民間舞中的旋轉技巧,就必須要求學生對其進行精準的掌握,只有這些基礎動作做規范了,做標準了,才能保證以后的舞蹈動作完成的既有數量又有質量。如維族民間舞中的夏克轉、鮮族民間舞中的墊步轉、蒙族民間舞的別步勒馬轉、新疆維吾爾族的經典動作等,都應進行準確的示范,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在孤帆。準確的基礎上進行重復性的強化訓練。
學以致用,巧妙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