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美術論文范文

時間:2023-04-11 04:06: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公共藝術美術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公共藝術美術論文

篇1

少數民族的工藝美術教學是工藝美術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屬于原生態藝術的一個分支,代表的是我國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從教育的目標上看,其主要是為了民族工藝美術文化的延續,而從宏觀的角度看,其可以被認為是民族特色文化與審美的寄托,并借此獨特的方式來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在浮夸社會中完善人的修養,提升社會精神文明風氣建設。現行的少數民族工藝美術教學現狀依然延續著有史以來的教學模式,使人才的能力與實際需求相背離,很多學生的就業前景堪憂[1]。所謂的工作室制教學,是傳統封閉式教學的一次巨大革新,其開放性與自由化的特點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更加突出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現代化的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民族的發展需要依賴于創新,因此,傳統的高等教育急需轉型為知識的創新教育。民族工藝美術作為一門藝術學科,創新成為了學科的靈魂,與此同時,對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也不容忽視。工作室制正是基于實踐的創新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學生對社會與市場的適應力,為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基于工作室制的少數民族工藝美術教學模式探究

1、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

基于工作室制的教學,有別于傳統教學模式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實踐性,項目化工作實驗場地的構建,對于真實工作環境的模擬極其有利。通過各種設計元素的輔助,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當中不僅能夠有效鞏固專業的理論知識,對于創新思維的培養,更是有著積極的影響。在此過程中,應當確保教師能夠具有相應的實踐技能,才能使其教學能力滿足民族工藝美術的設計需求。

2、積極承攬相關專業的市場項目

項目的市場化開展是決定工作室制的教學成敗的決定性因素,對此,教師應當在工藝美術市場中積極尋找合作項目。比如通過與裝飾公司的合作,來掌握民族工藝美術設計最為前沿的動態,更好地發現問題以便于更好地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對當前的工藝設計市場有著最直接的了解,通過不斷地積累經驗來拓展設計思路,提升綜合能力。

3、完善考核評價標準

基于工作室制教學項目的實施,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教師應當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對學生的一切工作進行及時的監督指導。與此同時要保證做到將考核評價標準最大程度予以完善。工作室制教學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其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因此,考核評價標準也應當脫離傳統模式的束縛,以啟發性為主,最大程度激活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創新教學模式

民族工藝美術專業的就業能力重在設計能力,不僅需要制定多元化的考核評價標準,同時還應當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多多采用激勵競技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設計能力。比如在進行《設計創意與表達》課程教學時,可以借助工作室所承接的簡單工藝設計訂單項目,開展計時考核,全程對學生的操作步驟、設計細節等等進行記錄,并在項目結束時征詢客戶對于每款設計成果的滿意度,以此來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既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三、結論

篇2

區域品牌加強了集群網絡節點的合作企業群體、商會、行業協會、相關院校、科研機構等是集群網絡的節點,區域品牌的創建和培育離不開他們的共同努力。在區域品牌的影響下,擁有自主品牌實力較強的企業通過加強與科研機構的合作,改進產品設計、產品質量和完善內部管理,提升原有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規模較小的企業則可通過整合各種資源,專注于自己的核心能力的培養和成本潛力的挖掘,同時密切協作集群富有競爭力的產業鏈,通過完善的內部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有償使用和維護大家創造的知名品牌。集群網絡節點的合作也是價值鏈的合作,這種合作將增加集群的集聚效應,從根本上支持產業集群的建設。區域品牌有利于提升集群內企業的競爭質量發展區域品牌意味著一方面集群將從追求外延型、速度型的增長方式轉變為追求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質量的的競爭,即企業的競爭模式由速度競爭轉向提高質量的較量,行業競爭模式由產量競爭轉向品牌競爭;另一方面是改變粗放型、數量型經濟增長方式,相對減少數量型投資,較大幅度地提高質量型投資的比重,主要將投資應用于技術更新、開發新產品、職工教育和培訓等方面,以此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實現集群競爭力的提升。

二、莆田工藝美術產業集群競爭力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后,莆田市工藝美術產業長足發展,莆田工藝美術產業連續五年GDP平均增長居全省第一位,全市工藝美術產業產值達到400多億,規模已躍居全國同業前列。莆田工藝美術產業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1.優勢和特點

(1)莆田工藝美術產業以專業村、街為基礎向外輻射,形成大產業、大市場的格局雕刻類(含宗教用品、古玩)生產基地涵蓋:荔城新度雕刻一條街、仙游壩下雕刻專業村、荔城北高彩石雕專業村、荔城黃石玉雕生產集中區、仙游榜頭東橋銅雕專業村、仙游大濟雕刻專業村、仙游度尾雕刻專業村、仙游賴店古玩專業村。2006年仙游縣成功申報“中國古典工藝家具之都”。以“仙作”為代表的古典工藝家具集中在仙游壩下,在這里匯集了3600多家生產銷售商,是全國紅木古典家具三大基地之一。一條10公里長街,還有一個40萬平方米的古典家具城,成為我省古典工藝家具的領頭羊。珠寶玉石主要集中在秀嶼上塘金銀珠寶首飾生產集中區、荔城北高金銀珠寶首飾生產集中區、石金銀珠寶首飾生產集中區。分別于2007年和2008年獲得“中國銀飾之鄉”和“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的專業榮譽稱號。

(2)資源稟賦是莆田工藝美術產業集群參與競爭的主要因素在莆田工藝美術產業集群中的這些產業都是以資源稟賦占優勢。依靠原材料、勞動力等資源。仙游縣古典家具產業繼承了本地傳統工藝及歷史文化資源,擁有占全國80%以上的紅木庫存量。莆田龍眼木、青石材目前基本能夠自給;仙游賴店近年又出產壽山石雕新材料“仙游石”;莆仙山區的竹、草、藤、樹根等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其他名貴木材、玉石料則由外地采購供應。目前集群企業的利潤主要來自于原材料的稀缺和珍貴性。據不完全統計,莆田工藝美術產業有企業5000多家,從業人員達35萬人,勞動力資源較為雄厚。

2.存在的問題

莆田雖然是工藝美術區域品牌最多的設區市之一,但是大多數區域品牌的品牌效應較弱,存在著“有品無牌”、“大而不強”、不易保護等問題都不同程度地制約著莆田工藝美術產業集群競爭力的提升。

(1)品牌協同意識不強,集體效率尚未形成,未形成產業合力莆田市工藝美術產業集群企業多數是小微企業和家庭作坊式企業,社會化組織程度低,規模小、實力弱,僅44家企業產值上億元。集群內企業偏向“小而全”,如古典工藝家具行業,從選材、下料、開榫、鑿眼、沾水打磨、剎活、使鰾、檢查打磨到最后的油工都由企業單獨完成,珠寶玉石產業也是各自為戰。由于很多企業只是空間的集聚,缺乏關聯、配套和協同效應,造成企業的非“集群”化傾向突出,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而是呈點狀發展形勢。地方政府對許多企業“行政捏合”,半強制性地外部“植入”,市場機制難以發揮作用,不能形成良性循環效果。

(2)區域品牌作為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保護困難由于工藝美術產品具有多樣化的特點,莆田工藝美術產業在產品質量標準、知識產權保護、市場監管等方而還沒有形成完備的體系,市場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無序競爭。行業協會草擬的行業規約,缺乏政府相應法規的配套制約,對仿造盜版等問題難以做到令行禁止。“國字號”區域品牌是公共物品,更是一項無形資產,如果沒有外在的力量以適當的手段對它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加以有效控制,就必然會有少數企業冒用這些區域品牌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現象,如紅木家具很多外觀像紅木但實質不是紅木、還有的用料選用邊材而不是心材;另外,造假技術也滲透到仙游石市場之中,從而也增加了鑒別的難度。任何企業的負面作用,都有可能使其他企業蒙受株連,為此而產生“株連效應”、“檸檬效應”等風險。

(3)品牌設計和經營還處在初級階段莆田的古典家具、珠寶首飾等行業,雖然歷史悠久,技藝精湛,但品牌綜合實力不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品牌設計和經營尚處于初級階段,缺少強勢產品品牌的區域品牌就沒有持續發展的推動力。還有許多中小企業品牌意識不強,認為“做品牌是大企業的事,當務之急是把銷路搞上去”,莆田很多加工企業以為別人代工為主,大多沒有自主的品牌;多數批發企業即使有了自己的品牌,也未獲得終端市場的認可,外地零售商從莆田進貨后,多換成自己的品牌標簽。集群內這些企業的利潤率都非常低,最高不超過3%,大部分在1%至2%之間。

(4)保護傳承與創新能力受限,缺少強勢品牌多數集群內企業采用“專業市場+家庭工廠”經營模式、“前店后廠”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企業的規模不大,技術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強。無論是古典家具還是寶玉石雕刻很多產品局限于傳統造型和傳統工藝的延續生產,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迎合度和附加值不高。缺少知名品牌引領產業發展方向,傳統的“父傳子”的方式也制約著“精微透雕”技藝的傳承和發揚。此外,作為傳統的銀飾加工批發中心,莆田白銀產業還未形成全國性的知名品牌,省級名牌數量也偏少,與其在中國白銀市場中的地位不太相符。

三、培育和維護區域品牌,提升莆田工藝美術產業集群競爭力的現實路徑

1.樹立區域品牌整體意識,加強企業之間的合作,共同建設區域品牌

(1)加強集群內企業聯合,發揮區域品牌的協同效應和共生效應培育區域品牌需要各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通過合作來改變集群企業的“低、小、散、弱”和競爭力不強的弱點,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如共同建設銷售渠道、進貨渠道,共享技術、共同建設品牌等,增強競爭優勢。鼓勵工藝美術企業之間進行專業化分工和上下游配套,延伸集原料、創意、生產、營銷、科研于一體的工藝美術產業鏈,利用區域品牌發揮協同效應和共生效應。集群內企業競爭合作觀念的轉變是區域品牌建立的基礎,只有共同把區域品牌這一“蛋糕”做大,企業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

(2)做好各項配套服務,增強區域品牌的保障力改變單純的“行政捏合”,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作、自主經營、有償服務”原則,支持研發中心、檢測中心等公共服務機構建設,構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加強產前、產中和產后的配套建設,大力發展產品設計、市場營銷、技術培訓、信息咨詢、物流儲運、金融保險等服務型企業,強化企業間的聯系,整合資源,使資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更好地服務產業,提升集群的競爭力。

2.有效維護區域品牌的形象,減少惡性競爭

(1)加強行業自律,規范同業競爭加強行業自律,維護區域品牌形象應當成為集群內全體企業的自覺行動;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商會都要制定有關質量的地方性法規和行業的規章制度、鼓勵企業采用有關國家或國際質量標準認證,制定相關技術法規,加強市場監管、加大力度打擊假冒、偽劣、低俗的工藝美術產品,凈化市場環境。保護創新企業的知識產權激發企業創新熱情,培育品牌附加值,不斷提高產品綜合競爭力,實現技術跨越,促進產業升級,擴大輿論宣傳,利用“羊群效應”引導企業自覺塑造區域品牌。

(2)開展行業指導、行業服務,充分發揮行業有效作用行業協會應實實在在為會員辦事:一是積極建立工藝美術政策法規、產業資料(品種、技藝、人才、資源、教育)、市場信息、行業動態的信息庫,形成全行業聯動的信息系統,為政府和企業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服務;二是鼓勵行業組織加強調研,建立經濟運行及預測預警信息系統,及時反映行業情況和問題;三是引導評估、拍賣、定價、經紀、推介、交易等中介機構,進一步完善和加強適合工藝美術行業特點的專業服務。

(3)積極發揮政府在區域品牌建設中的作用政府在區域品牌建設過程中起著引導作用,通過建立起激勵和懲罰機制,如重獎那些在維護區域品牌建設的企業,加大力度懲處那些有損區域品牌形象的企業,沒收和就地銷毀假冒偽劣產品、嚴重者吊銷工商執照,杜絕“搭便車”行為的發生。通過制度創新,提供良好的軟硬件環境,為區域品牌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3.實施品牌戰略,增強競爭能力

(1)加強品牌運作,“國字號”品牌和“地理標志”品牌相互促進政府要匯集產業集群整體的力量,創造性、高起點實施區域品牌戰略,要在五個“國字號”品牌的基礎上,加大區域品牌的內涵建設,要積極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并全力打造中國馳名商標,使“仙作”、“莆田木雕”、“仙游石”、“上塘珠寶”等地理標志區域品牌像德化陶瓷、安溪鐵觀音、壽山石雕一樣叫響全國。把莆田打造成“東方工藝美術之都”和先進工藝美術產業基地。

(2)加強區域品牌的設計與包裝,放大區域品牌的群體效應加強區域品牌的設計與包裝,積極引導具備條件的企業使用區域品牌,放大區域品牌的群體效應。大力開展品牌創建工作,鼓勵和支持工藝美術產業不斷創新,提升質量,積極申報省級以上馳名商標、著名商標或名牌產品。

(3)營造輿論環境,增強區域品牌的影響力廣泛利用各大媒體,展示莆田工藝美術產業的魅力,繼續定期舉辦各種博覽會和“百花獎”大賽、現場創作大賽和大師精品拍賣會等活動,在全國各大城市旅游區、機場、星級賓館、高檔會所設工藝品直營店、專賣店,有效利用電商平臺進行招商活動,不斷擴大在國內影響。動員全行業企業以整體形象參加國內外工藝美術展覽會、展銷會和交易會,大力開展電子商務,擴大莆田工藝美術產業在國外市場的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共創區域品牌,提高莆田工藝美術產業知名度,增強區域品牌影響力。

4.增強區域內企業創新能力,打造強勢品牌企業

(1)產品要跳出同質化的框框,走差異化、國際化之路改變古典家具產業千店一面的明清仿古家具風格加粗放式的生產制作模式,進行仿古家具風格框架體系內的差異化、藝術化、精品化的產品結構調整。由仿古家具生產制作,向品牌化的“中式家居”領域拓展創新,打造當代的中式家居品牌與新的設計制作模式。打造高品位、高質量、面向國際的高端路線,成就一定規模和專業化的藝術品創作品牌,創建成熟的國際商業平臺,包括創作、展示、推廣、交易、交流、延展、服務等多項內容。

(2)借鑒海內外企業經驗,開發高端產品或高附加值產品莆田珠寶企業要善于汲取華夏文化的優秀內涵,借鑒歐美及日韓的先進理念,突破常規設計手法,打造優質飾品。在目前開發的金鑲玉、玉嵌金等產品基礎上繼續創新,開發出更多高附加值的產品,不斷填補首飾行業的空白,使性能和技術水平始終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3)加強工藝保護,積極開展傳統技藝的申遺工作積極開展需要搶救和保護的制作技藝的申遺工作,如竹雕、刺繡與草竹編等。把精微透雕、古典家具、金鑲玉、玉鑲金、工藝雕塑等工藝的傳承和保護納入政府工作的職能,支持和鼓勵利用知識產權的企業,制定實施細則和立法加以保護。

篇3

關鍵詞:楚文化工藝美術漆器實用審美物存在世界

工藝美術是為生活的藝術。它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廣泛地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

先秦時期,楚人在偏僻荒夷的楚地,憑借著自己積極進取、革新鼎故的精神,“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創造了博大精深的楚文化體系,楚文化藝術瑰麗流暢,情感外露,富于抽象美感的風格,以致幾千年后的今天,人們仍為這偉大的創造而激動不已。在楚文化中,富于成就和特色,首屬那美侖美奐的工藝美術,單就其中的漆器,雖然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至今依然閃耀著令人目眩神迷的色彩。流逝的光陰,不但沒有使它們失色,反到使它們越發璀璨奪目,那艷麗的色彩、流動的文飾、華麗的圖案,無不折射著古代楚人工匠的卓越技藝與精巧才思,也沉淀了創作者的集體無意識。在民族的集體無意識的后面,是民族自身的生存狀況。當然,工藝美術與人們的生存狀況的關切,不是在感性的、理性的、或道德層面上的,而是發生在存在論境域中。它們同時也是在此境域中獲得獨特的表現形式,傳承與表征著藝術,為歷史建基。

但是,它們被懸擱于高墻內閣之中,脫離了自身的世界,被人冷落,甚至遺忘,“存在自身具有的遮蔽性,也導致了這種遺忘。”1對楚文化中的工藝美術進行審美關照,就是要讓其去蔽。只有當我們思考存在者之存在之際,作品之作品因素、器具之器具因素和物之物因素才會接近我們,亦即接近他們自身的本質空間。

工藝美術的出現,離不開民族生存的特定歷史文化條件。先秦時期的楚地,湖泊眾多,森林茂密,氣候溫潤,特別適合漆樹的生長。長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式田園生活,使大自然之風物已滲入到楚人的生活與文化之中。他們把漆樹粘稠的分泌物涂在器具上,以使其光滑、耐腐。一般的文化只是存在者,從這種文化存在整體去探尋存在者,是一種文化的形而上學,只有切入到文化所關聯的民族的歷史性此在,才能揭示藝術品的存在緯度。漆器的出現,也是遠古人民長期接觸自然、利用自然的產物,它是發生在存在論上的,是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表現。

就構圖而言,楚文化中的工藝美術很多是模仿自然的圖案,如動物、植物、天象等,還有人們勞作、娛樂的生活場景,還有許多抽象出來的圖案。楚文化中的崇火崇鳳就是一個很明顯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鳳是原始先民從鳥中抽象而成的圖騰,在工藝美術中多見。戰國時期的漆雙鳳鼓,用雙鳳作為鼓架,兩獸作為鼓座,以雙鳳首懸一圓鼓,造型優美,生動可愛。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時期“彩繪漆內棺”,棺身兩側壁板均有黑漆繪制的一堵“回”字紋樣格子門,在門兩側站著執戟持戈的神鳥、神獸。足檔中部繪有一“回“字紋窗戶,窗戶周圍及棺身外壁遍布姿態各異的龍、蛇、鳥、獸等圖案,多達900多個,整個構圖神秘又浪漫,儼然一副神靈保佑地宮的畫面。

原始的漆器作為先民們不自覺的“藝術品“,把天地人與信仰旨趣聚集于一身,被聚集的每一方都在作品中展開游戲與嬉戲。在這些純樸天真的作品里,浸潤著鄉土的情感與氣息,對故鄉與家園的眷戀,對天地的敬畏,對神的奉侍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希冀。“作品是關涉到其所關切的世界的生活方式。”2

楚文化中的工藝美術制作主要是以作坊和官府所設工場的形式來組織完成的,這些技藝世代師徒言傳身教,口耳相承。這些技藝介于純藝術與技術之間,是熟練的技藝與精工細做的產物。遠古時期,藝術與技術不可分離,后來技藝則是分離后的藝術與技術的結合。技藝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工藝品的品質。

漆器的制作就是一個技藝要求很高的過程。從工種分有素工、髹工、畫工、上工、銅扣黃涂工、銅耳黃涂工、清工、造工、漆工、供工,實際上,從制胎到制漆,供漆、作底、髹漆、彩繪、鑲扣、鎦金直到最后完成,都每步必須,可見漆器制作的繁復與精巧。在實用的要求下,工藝美術除了堅固耐用,還要美觀。實用對象又是審美對象。漆器裝飾性的表現也是豐富多彩,除了顏色絢麗多變外,對漆飾也要求甚多。有剔紅、剔黃、剔彩、剔黑、剔樨等,對于每一道漆層的厚薄都有嚴格的控制。如剔犀的雕鏤外,要露出朱黑相間的色彩,剔彩則要露出幾種不同的漆色,即如“紅花綠葉,黃心黑石之類。”明高濂《燕閑清賞箋》記載:“宋人雕紅漆器如宮中用盒,多以金銀為胎,以朱漆厚堆,至數十層,有錫胎者,有紅花黃地,二色眩觀。有五色漆胎,刻法深淺,隨妝露色,奪可觀,傳世甚少。”3工藝繁復、精雕細刻可見一斑。作為具有實用性的工藝美術,在創作者的拿捏與把玩中,成為具有審美價值的對象。“但是某些實用對象卻要求人們的眼睛去看他們。盡管他們仍是實用對象,它們卻用自己的裝飾方式在想方設法討人喜歡了。”是否具有觀賞性,能否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是區分工藝美術與一般制造品的重要標準。即使如此,自然性與實用性之于審美的工藝美術,仍然是規定性的。在工藝美術的制作中,人手憑借一些特定的工具或器具完成特定的工序。在這一制作過程中,牽涉到人與物的關切。這些物包括被摹仿的自然物如動植物,以及用于描摹這些自然物的質料。制作者依憑自己的摹仿外,還融進了作者的想象。楚文化中工藝美術品種繁多,凝重中洋溢著幾許生氣,流淌著這些藝術本身的生命。其中的智慧和超乎尋常的藝術想象力,源于楚民族對精神生命的執著與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制作者在制作中將物置入了工藝美術作品之中,如此順手,以至于這些物或材料似乎根本不存在,從未受到過打量,也沒有被意識到,在使用中,未能使物敞開。同樣,處于對象位置上的物,即被關于物的流傳的、流俗的觀念所束縛,又與人相距太遠,處于幽閉之中。進入作品中的物,已成為作品它即不同于自然物、器具,也不同于手前之物、手上之物。作品中的物,為物性的敞開提供了前提條件。然而,這些楚文化中美侖美奐的漆器,被擱置在那些安靜而又隱蔽的角落,不在占據人們的視角,離開了人們的思維,這種非本真的生活是人們生活的常態,在這種生活方式之中,物之物性自身被遮蔽,偏離了其存在的境況,那么,追問存在者之存在,亦即思存在,就是我們使遮蔽著的存在如其本性地顯現出來的途徑了。

從漆器的產生到成熟的幾千年歷史中,它走向了兩個方向:一個是主要用于實用的生活用品,另一個走向了專供宮廷貴族把玩的擺設裝飾品。制作技藝也不斷走向精巧。如后期明清時期的鑲嵌工藝,金漆工藝都使得漆器發展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而藝術乃是根本意義上的歷史。這些洋溢著鮮活的生命韻律的漆器,匯集著原始先民的心智與才華。現在,已無從追問創作主體,他們早以消融在了歷史文化之中,沒有突顯出來。在歷史的長河里,他們和無數個創造著燦爛的楚文化的勞動人民融合在了一起。在這悠久的楚文化背后,卻包含著一個世界的建立。

漆器本身就是一個物的世界,更確切的說是一個物進入了作品的世界。只有當我們本身擺脫了我們的慣常性而進入作品所開啟出來的東西之中,亦即穿越透過美的諸要素與實用的規定,通達作品之本身,一個作品才是在其現實自身的作品,這個世界才是一個敞開了的世界。“藝術作品以自己的方式開啟存者之存在。”4在對漆器進行審美觀照時,我們要將其去蔽,原始先民的生活世界向人們敞開,并顯現出來。作品之為作品建立一個世界,作品同時張開了世界之敞開領域,亦即敞開了作為獨特存在者的人的世界,使人們回到其本身的生活世界之中。在這里,我們工藝美術世界看到的是楚文化包羅萬象的情態,或者說是一種造物的方式,一種人的生活方式一種藝術情感的表達形式和人類遠古文明的存在方式。

在藝術現象學領域中,一切審美的活動都是有作品“面向實事本身”的,“它排斥中介的因素,把直接的把握或這個意義上的直觀看作是一起知識的來源和檢驗一切知識的最終標準。”5因此傳統的審美標準在其語境是行不通的。在現代藝術現象學中,“美學思想在存在之維度與境域上展開。”漆器是傳統意義上所說的美的世界,更是一個與原始先民生存狀況相關切的生活的世界與情感的家園。

作品之成為作品,是真理之生成和發生的一種方式。“真理已自行設置入作品中”。6因此敞開作品所包含的世界,對于人類極其重要,這是因為,“因此根據現象學的解釋,正是世界的開放性界定著人類。”7敞開了一個世界就是走向了真理,人類才能實現自由。

主要參考書目

1.張賢根.存在真理語言——海德格爾美學思想研究[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12

2、4、6.海德格爾.林中路[M]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6

3.高豐.國器物藝術論[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1

篇4

1.1受煤

盡管煤炭篩選的工序很多,但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受煤,這主要是保證煤礦井作業的穩定開展,促進煤礦的連續輸往井上平臺。同時,受煤不但能大量從礦井底部輸出煤礦資源,送往附近的煤礦倉庫,還能對接其他的井下程序,促進礦井底部的煤炭存儲。

1.2篩選

從含義上來說,篩選主要是對從煤礦井底部輸出的煤炭進行選別,按照混合物的顆粒原理分批選出不同等級的原煤。作為初級階段,篩選的方法很多,可結合原煤的外形進行分類選別,并通過空心狀的篩子進行干篩或者濕篩,有針對性的進行原煤處理。

1.3破碎

煤礦井底部的原煤包含多種混合物,有的原煤形狀比較大,簡單的篩分無法有效地推動選煤工作。所以,對于尺寸比較大的原煤可利用機器設備進行破碎,將單塊體積較大的煤塊磨碎、敲碎、壓碎等方式進行破碎操作,并把隨后的煤粉或煤渣進行提取,分理出優質的煤種。

1.4選煤

通過篩分、破碎原煤之后,就需要自詡地去掉原煤中的雜質和混合物,利用機器進行選別,,從而獲得最優質的煤種。并且,在雜質祛除之后,進行煤炭的等級分類,并按照目標客戶的需求進行深加工。近年來,我國富含煤炭資源地區的選煤工作主要是開展機械加工、中心選煤等作業方法。

1.5運輸

在煤炭分類篩選以后,就必須對客戶的需求進行運輸,并開展市場營銷,保證生產的穩定。同時,針對銷售市場,還要做好相關調研工作,將煤炭分門別類地存儲,才能在交通運輸過程中提高轉運效率,早日占領市場優勢。

2以重介質選煤技術為例,分析選煤的工藝制定方法

2.1原煤分級準備

在煤炭倉庫的原煤需要進行有效的篩選,這需要將其分成不同的等級,并根據原煤的尺度和形狀,在篩分廠房中進行篩分。事實上,一般所謂的毛煤有多種尺寸,普遍在7mm到15mm之間,而不同的原煤具有對應的分級方法。

2.2重介質篩選流程

塊狀的原煤得到篩孔分級后,需要按照相關要求開展濕法來脫掉煤種中的混合物和泥土,而大于篩孔的原煤將被運到重介質篩選過程中,在重介質的淺槽池內再次被篩選,從而將選出的塊狀精煤和塊矸石分類。比如,等級比較高的煤種可用于動力煤,而末煤能制成電煤產品,脫泥后的煤會在末煤離心機的作用下得到有效的脫水,然后運到電煤系統。等級比較差的煤種、優質動力煤、普通煤等脫泥以后的物質,將和合格介質再次進行充分的調合,從而在泵帶的動力下重回重介質旋流器中,得到多次的篩選,直到沒有任何煤質為止。

2.3介質回收

所謂介質回收就是專門針對塊煤與末煤而開展。拿塊煤來說,把塊煤經過通過脫介篩過濾選擇后,合格的介質就會被運往對應的介質桶,并進行多次的循環利用。這樣一部分合格的介質與介質篩里的普通介質就共同輸送到磁選機,而磁選機發揮高度篩選的功能,將優質的精煤放入合格介質桶。

2.4煤粗泥篩選

把-1.6mm以內的煤礦進行水流噴濕,將其含有的泥土進行沖掉,這樣就能篩選出精礦與尾礦。一般而言,精礦主要是在弧形篩與離心機的作用下,保證充足的脫水后,從而加入精礦產品。尾礦也是要經過弧形篩的作用,不過必須使用高頻篩才能把回收的粗煤泥,進行有效的回收。

3結語

篇5

公共藝術在20世紀60年代以當代藝術的文化概念出現于美國,與城市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公共藝術顧名思義可以理解為具有公共性含義的藝術形式。其中的“公共”就意為要以公眾自主意愿參與到公共藝術之中,并直接服務于大眾,呈現開放、民主、自由的特點。而交互是一個極寬廣的概念,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都可以稱之為“交互”,在公共藝術的交互更多的是強調審美客體,即通過公眾的參與來配合公共藝術的完成。隨著新媒體的運用和推廣,公眾對公共藝術的交互性產生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由此,新的藝術形式越來越多地被運用于當代公共藝術的創造之中,在新媒體視閾下,公共藝術的交互性產生了更高的新訴求。第一,與公眾的交互中拓寬藝術展現的時間域。借助新媒體技術,將傳統的公共藝術作品無法實現的表達方式展現出來,在互動媒體藝術與人的交互中,公眾可以通過自己的行為直觀地進行時間的干預與重構,這種交互方式是全新且令人著迷的。第二,拓寬公共空間藝術創造空間上的可能性。空間的相互滲透、疊加、重構為公眾的交互帶來全新的藝術感受。第三,展示不可見信息。人們在眾多感觀中,占主導地位的是視覺,但視覺的感知度是有限的,許多信息是人類的雙眼無法感知的,新媒體空間藝術可以將眾多不可見的信息轉變為視覺信息,豐富公眾的交互語言和形式。

二、公共藝術交互性“新類型”

在傳統媒體影響下,公共藝術曾經的交互性只是公眾被動地接受,公眾很少有選擇和改變的權利,公共藝術作品往往呈現的是單向傳播。互動性是在新媒體視閾下的公共藝術創作中作品與公眾溝通的橋梁。而這種交互體驗反映到藝術表現形式中呈現出不同的類型。

(一)實體式互動

當代公共藝術已不僅停留在“架上”藝術層面了,而是真真切切地與公眾進行零距離互動。這源于設計師在設計之初有意給公眾留于一定空間,將創作的目光投向公眾,讓公共藝術與環境和人發生交互。

(二)參與式互動

體驗式互動特征不局限于公眾可以對公共藝術進行實體觸碰,這種參與式互動可以通過兩種形式來實現:一種是利用原有傳統藝術手段達成;另一種則可以利用新技術新方法來實現,利用影像、聲響、空間動態等形式使公眾主動吸引并參與其中來實現的。

(三)創作式互動

創作式互動的公共藝術在近些年已經受到廣泛關注,并顯示出蓬勃發展的生命力。在新媒體視閾下,公共藝術的創作式互動帶來的是創作權的轉移和技能價值的轉變,互動不只是一種可能,甚至是一種必須的行為。

(四)虛擬式互動

虛擬式互動是指人對虛擬環境內物體的互動操作,它主要是借助新媒體等技術來實現作品與人的交互。它可以是人在視覺上或行為上與虛擬空間中的物體、影像進行互動,如同在真實世界一樣,這樣的互動能使公眾產生不同于現實生活的感受,更能激發公眾的互動熱情。

三、公共藝術交互性“新發展”

在新媒體高度發展的當下,公共藝術正在日新月異地發生著變化,在我們生活的公共空間的各個角落,都可能存在著公共藝術,反映著時代文化,而駐足于新媒體視閾下,公共藝術將朝著技術與藝術相融合的道路發展。新媒體視閾下,公眾的公共意識和藝術審美修養在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對公共藝術的審美和交互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這對新媒體藝術形式應用與公共藝術創造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一方面,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也將在硬件設施上為公共互動媒體藝術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持。第一,作品的耐受度更好。公共藝術大多處在室外,需要長時間抵抗自然條件的侵蝕,隨著科技的進步,材料的不斷革新,創作技術手段的更新,作品本身會更堅固耐用,也能夠抵御與公眾交互性的增強而導致的人為損壞的現象。第二,公共藝術造型上具有很大改善,更具有豐富的形式美感。以新媒體為載體的公共藝術作品將呈現出更加豐富多彩的類別和形式,同時通過技術的載入,使公共藝術作品帶來的感官沖擊力更加震撼。第三,新媒體公共藝術作品的可操作性會不斷提高。科技的進步和新媒體的運用會使作品本身更為復雜,但在與公眾的交互中,公眾與公共藝術作品間的交互將更加簡單且更加流暢和頻繁,并且人們在參與公共藝術作品互動時,能更加親切自然,甚至通過交互達到內心的滿足。第四,藝術與科學的融合將更加密切而完善,跨界合作將更加頻繁,在新媒體視閾下,多媒體公共藝術的互動研究一定會朝著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公眾對多媒體公共藝術的互動性的接受度和參與度將不斷加深。隨著民主法律的逐步健全和完善,對互動性公共藝術的實施更加公開和透明,公眾參與性活動也將更加成熟、可行。同時,公眾的公共意識不斷提高,對公共藝術交互性越來越認同和接受,各種規模、層次和形式的公共互動性藝術將使公眾廣泛參與進來。

四、結語

篇6

新媒體藝術特征是通過技術和藝術的融合碰撞而產生的,在二者各自的發展進程中融入了彼此的內容和形式,從而創造出了新媒體藝術特征。總的來說,新媒體藝術特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雙向互動性

雙向互動是新媒體區別于傳統媒體的最主要差別,新媒體技術改變了傳統媒體單向的傳播模式,使受眾真正參與到了信息的傳播過程中,即受眾不再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他們既可以參與信息的傳播,也可以改變信息的傳播路徑,甚至可以影響信息的傳播效果。這種方式是信息從載體到達受眾和信息在人群中傳播瞬時性的直接體現。一方面,這讓信息在人群和新媒體之間實現了自由流動和及時交換,為受眾和媒體新型關系的塑造創造了先決條件,使人在媒體表達中的主體地位有了質的突破;另一方面,人的參與豐富了新媒體藝術的內容,加速了新媒體藝術的創新步伐。立足這一點,新媒體藝術中所包含的雙向互動性對信息交流過程的影響將遠遠勝于它本身的藝術特性。

2.內容編排的非線性

非線性是指與傳統媒體的線性編輯相區別的一種創作方式。在過去,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都是按照直線順序來生成信息的,例如,有的作品是按照時間順序來羅列信息的,即信息是以時間的先后順序為組織線索予以編輯、錄制和剪裁的。新媒體藝術所體現出來的非線性的特征完全打破了按照一定組合方式加工信息的定勢思維,其以隨機、靈活、多變的方式對各種信息進行整合、重組,以開放交互的思維模式設計信息,在信息的最終呈現上表現出了一種可在開放空間里動態變化的藝術形態。內容編排的非線性重點主要體現在新媒體藝術的敘述結構方面。非線性的編輯流程顛覆了線性結構的單一性,從中引入了新媒體編輯之下開放環境中可用的時空語言,更多的體現的是一種即時性。在這種敘事視角下,設計者和參與者們可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從多個維度對作品進行多種釋義,賦予了事物以更新、更深、更加全面的含義,從而為人們全方位地解讀信息營造一種更好的藝術氛圍。

3.藝術創作的大眾化

藝術往往與上層社會和精英階層聯系在一起,這是新媒體技術普及之前社會上存在的普遍現象。到了新媒體技術被批量創造和大面積應用之后,藝術的平民化路線開始越來越廣泛,無論在接觸數量還是藝術質量上,面向最廣大受眾的藝術樣式門檻變得更低、適用范圍更廣,對人類文明的推動作用也更加明顯。藝術服務對象從窄眾到泛眾的改變,一方面是由于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們可以支付更多享受藝術成果的經濟成本;另一方面,則歸因于新媒體技術的發明和應用大大降低了人們使用新媒體藝術載體的門檻障礙,使得各種藝術形式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走進了普通大眾的生活,成為了一種大部分人都可以負擔的起的日常消費品,在藝術作品與人們的生活聯系愈加密切的過程中,逐漸開啟了新媒體時代藝術創作的大眾化之路。

二、新媒體藝術視角下的公益廣告設計方式

新媒體藝術與廣告設計有著諸多相通之處,正確認識新媒體的藝術特性可以為其他意識形態的設計和創新打開思路。鑒于公益廣告本身應當具備的功能,本文認為公益廣告與新媒體藝術結合之下的設計應體現以下內容。

1.以內容和形式設計的統一實現精準化傳播

公益廣告的受眾涵蓋了社會的各個階層和眾多人群,總體來說是無差別的受眾。從藝術創作與設計的總體理念出發,每一位社會公民都應當納入到公益廣告的目標受眾范圍內。范圍的廣泛性從根本上決定了公益廣告的設計必須考慮絕大多數受眾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習慣,即要從受眾的立場決定公益廣告設計的主體內容、視角和投放形式等。具體來說,無論是通過哪種渠道播放公益廣告,都要先在內容和形式的統籌上取得高度統一,將廣告所要傳遞的信息和廣告的呈現形式緊密結合起來,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以便受眾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無誤地理解公益廣告所要傳達的意圖。需要注意的是,考慮到受眾整體參差不齊的受教育水平和新媒體環境下人們獲取信息的瞬時性,公益廣告應盡可能直接地表達意思,降低在碎片化信息布局中受眾接收信息的難度,以及減少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的時間間隔。

2.精美的新媒體呈現形式

廣告的投放載體在不同的時代有著明顯的差別,比如,在互聯網產業遠未繁盛之前,電視是主要的廣告播放載體之一,特別是黃金時代的電視廣告,動輒就要花費巨資才能搶占收視高峰期。從本世紀開始,新媒體技術的普及和網絡視頻業務的繁榮,包括公益廣告在內的廣告行業,在投放平臺的選擇上出現了煥然一新的局面,不僅選擇的余地大大增加了,主動權也更多的掌握在了廣告制作方的手中,而且展示在受眾面前的廣告形式也更加精美,給受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角享受。微信公眾賬號、博客和微博個人自媒體、各類智能APP的應用,拓寬了公益廣告的投放渠道,且這些渠道集合了文字、圖片、微視頻等多種傳播技術。公益廣告的設計者和制作者應充分將這些技術優勢運用到公益廣告的編輯過程中,增加廣告的視覺效果,提升公益廣告的內涵,在準確表達含義的同時給受眾以美的享受。

3.公益廣告的主題設計應在有創意的基礎上力求簡潔

廣告本為“廣而告之”之意,廣告的文本含義是廣告最基本的內容,形式是使廣告傳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廣告業務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占據顯著時段和顯著版面位置為主攻方向到以華麗的形式和實力派明星代言取勝的時代。無論廣告的播放載體和表現形式如何變化,不變的是觀眾的收看訴求,即在最短的時間內準確理解廣告的表面意思和延伸意義。出于滿足觀眾情感訴求的需要,公益廣告設計要在具備一定創意的基礎上力求簡潔,讓觀眾在與信息首次接觸的過程中就能明白廣告的主題。例如,一則保護動物的平面公益廣告中,畫面中有一個戴虎頭帽的小孩并配有簡練的廣告文案:“我的小孩虎庇佑,虎的小孩誰庇佑?”這則有關保護動物的公益廣告,以需要人們給予保護的小孩和老虎作類比,再借小孩之口,將保護老虎的心聲告知公眾,雖表達簡單但意義重大,用最簡單的話語表達了人人都能聽得懂的主題,比起那些隱晦的表達更能引起社會公眾的共鳴。

4.公益廣告設計的題材應體現時代性

公益廣告與新近社會發生的熱點事件或者一些廣為人們關注的社會問題有著緊密的聯系,社會性和時新性是公益廣告在設計中應體現的兩大屬性。通過對一定時期內社會上普遍流行的現象或問題作比較分析,來篩選出重要的內容,運用藝術化的手段進行加工創造,可設計出能在多種媒體上投放的、與新媒體傳播終端相配套的公益廣告樣本,從而從源頭上對公益廣告進行主題和傳播渠道的把控。就我國當前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弊端來看,道德滑坡問題、環境保護問題、流浪兒童和孤寡老人的權益保障問題,都是當前急需重點關注和予以解決的問題,公益廣告的設計應當重點考慮這些對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具有重大影響價值的方面,在關注廣告產生經濟利益大小的同時,也將其社會價值的取得放在顯著位置。

5.公益廣告設計應堅持“以人為本”

篇7

中國的工藝思想向來對造物在倫理道德方面的感化作用非常重視,在使用方便、形狀顏色得以滿足的同時要求符合倫理道德的要求。在中國傳統的工藝美術當中,圖案、造型、尺度或者紋飾都具有特定的寓意,在這些造型當中都是以遵循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為前提的,在造型千變萬化的同時又與倫理道德相聯系,由此可以看出,傳統的文化教育、倫理教育在工藝美術中的重大作用。

2工藝美術產業和教育相結合的實踐特色

2.1中國元素與工藝美術相結合中國的工藝美術不是純粹單一的模擬、再現事物,而是通過其外在形態去描繪表達出特定的氛圍、格調、趣味和風尚,并能同時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對于工藝美術來說,其審美學特征是用來滿足實用的需求,使得工藝品體現出工藝美、材質美和裝飾的美感,然后才在此基礎上尋求別致的形態、巧妙地構思和深刻的內涵。中國藝術將對工藝品的審美行為轉化為漫長而緩慢的時間過程,使人們在反復體會中得到不斷地滿足。例如,在鑒賞鈞窯瓷器時,人們可以通過瓷器釉色的呈現出的不同顏色去鑒賞,鈞窯瓷器的乳濁釉的顏色是非透明的顏色,很大程度接近于藍色,顏色較深的稱之為天藍色,比較淡的稱之為月白或者天青色,釉中散發著淡淡優雅的光澤,釉色美輪美奐,更為驚奇的是由于鈞釉里面含有微量的銅元素,在一定的窯內環境下能產生不同變換,有時在青色釉色中出現一抹紅色,像極了藍天下的晚霞;有時呈現出紫色的斑片,如同飛渡的晚霞。這種意境所散發的濃濃“中國味”,迷倒了無數的中國人,它同時也體現出了深厚的審美境界,這種境界是一般西方人難以體會到的。因為人類的歷史像不斷流動的河流一樣,所處環境、地勢不同,流動的速度也跟隨者變化,正是由于歷史發展的這個特點,使得美術作品不斷地發展同時也保留著時代特色。在觀賞同一種歷史背景下的藝術作品時,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中國藝術中最精華的部分就是中國工藝美術,它是外在和內在的完美統一,可遠觀也可以近距離把玩。工藝美術追求的內在意蘊只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越來越深厚。

2.2工藝美術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工藝美術的材料在審美上不是以精貴或者廉價來判定的,它主張“因材施藝”。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在裝飾或者造型上面都是依據材料的原始特性,充分利用或顯露出材料的自身美感,著種特性使得工藝美術做出來的物品恬淡優雅、自然天真而又別具情致。工藝美術的作品要求能夠直接使人大腦中產生知覺、感覺和表象,從而進一步產生聯想,使內容和形式相結合的美才是工藝美術所要展現和表達的美。內容產生形式,而內容又包含在形式里面,任何藝術美都是包含和反映生活的,工藝美術作品所展示的形象,不但具有獨特鮮明的個性。而且還能反應出一些社會本質,寄托著藝術家的審美情感和審美理想。

3教育在工藝美術中發揮的作用

材料的選擇和利用決定著一件工藝美術作品的成功。要根據不同材質的原材料充分合理的取其所長,為將要表現的內容服務,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例如,蘇繡在日本引進了先進的電腦繡花技術,玉器廠從外面引進電動水凳的技術等。說明藝術和科學技術、傳統工藝和民間工藝與現代工藝是可以互相融合,使工藝美術在科技發展的時代表現出該時代所具有的特色。我們在進行工藝美術教育的同時,要看出自身工藝特征在在制造過程中被材料、制作水平的限制發揮程度。發揮程度越高,美學價值就越大;對工藝美術從業人員的教育使工藝美術的發展源遠流長避免工藝的失傳,加大對工藝美術的宣傳,讓更多人不局限于古董鑒賞這個方面。

4結論

篇8

(一)“設計與實踐”式課程體系

工藝美術專業系統化建設,要突出專業性,在培養理念方面,要不斷創新,從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著手,設計實踐性與理論性緊密結合的式課程體系。在學生接受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可以在實踐課堂上及時的進行檢驗,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動手設計能力,提升專業軟件的操作水平。

(二)“創意工廠”實訓基地

基于“理實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建設“設計與實踐”式課程體系,就必須依托實訓基地的建設。“創意工廠”實訓基地,突出設計理念、注重動手操作。使學生能夠從在教室里的美術專業知識出發,到電腦機房的軟件設計,最后在輸出設備上看到自己設計的真實作品,實現了項目的完整流程實訓。實訓基地設有基本技能實訓室、平面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實訓室、美術影視與動畫實訓室、數字影視藝術制作專業實訓室。園林植物造景設計實訓室主要包括園林景觀設計實訓室和園林規劃設計實訓室。

(三)在工藝美術設計專業實踐中植入工業設計的新理念

隨著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對工業設計有越來越多的需求,這是很大的機會。同時,互聯網帶來連通性的空前加強,使得工業設計師和企業越來越放眼世界,這也為工業設計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但機遇的另一方面就是挑戰。工業設計需求的井噴倒逼工業設計企業提升自身能力,創新商業模式,快速進行轉型升級。現在是體驗經濟的時代,強調人本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過去中國制造強調的都是從商業角度考慮的產品的交易價值,而沒有考慮用戶的體驗價值。現在不同了,體驗逐漸占主流。從產品到消費者的環節日益縮短,也迫使產品設計制造企業更多地考慮用戶體驗的價值。商業環境的變化不僅使產品研發制造企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對專業的工業設計企業來說同樣需要革新自己。過去的工業設計被狹隘地定位為是外觀設計,但當下真正的工業設計應該是協同創新。可以說,從產品前端的概念開發部分,就應該植入工業設計。

(四)在工藝美術專業建設實踐中融入全產業鏈設計創新

現在很多工業設計師和企業走向前臺,去創業等,這當然是創新的模式之一,但經常會擔憂工業設計會因此而產生躁動。實際上,工業設計是一種‘生產性|服務業’,是為制造業進行配套服務的。羅成表示,所以工業設計需要更多沉淀,搭建大平臺,才能做的深入。全產業鏈設計創新服務,工業設計在產業上游,按道理應該起到組織資源的作用。但目前的現狀是,工業設計環節的體量比較小,力量不足,往往成為別的環節整合的對象。就設計談設計,很難整合資源。必須把整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如材料、研發、供應鏈、制造、營銷、渠道、品牌等各方,都整合起來,才能真正發揮工業設計企業的價值。

(五)提升專業文化建設水平

專業文化建設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專業成長有著強烈的指向功能,對專業發展有著顯著的引領作用,通過建設專業文化,引領專業建設,不斷提升專業內涵和實力,打造出一支品牌專業。具體體現在工藝美術專業文化環境的塑造。如開展創意教室、特色走廊評比活動;舉辦藝術作品展示;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滲透專業素養,培養想象力、創新力、協同力;最重要的是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和形成校企共同培養人才的機制。

二、結束語

篇9

論文摘要:文章從音樂藝術教育發展的重要性、文化功用和在素質教育中的滲透等三個方面,就音樂文化發展的特點及其對音樂教育的影響闡釋了作者的觀點。

音樂是一種特定屬性的文化,音樂教育作為學校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學生的品德、心理等身心素質等方面均可起著重要的輔助促進作用,具有輔德益智和審美教育的功能。

一、音樂藝術教育在學校審美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樂教育作為學校審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審美、藝術素質起著直接的促進作用。然而在我國應試教育條件下,不僅音樂教育的應有地位受到許多學校、家長和學生不同程度的忽視,而且嚴重影響了音樂教育的上述功能的發揮。素質教育觀的確立和實施,為確立音樂教育應有地位奠定了基礎,也為音樂教學的改革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在西方,音樂教育向來被十分重視,西方教育界從六個方面明確了音樂人類學的基本思想,它包括:(1)學習音樂是學習人類交流一種基本形式;(2)學習音樂是學習世界上各民族的獨特藝術;(3)學習音樂是學會學習過程;(4)學習音樂是學習想象力和自我表現力;(5)學習音樂是學習的基礎;(6)學習音樂是學習藝術。這六個方面實質上是將音樂作為文化來認識的,對于音樂教育是一種更為全面的定位和認知。多年來我國教育在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不適應時展的情況,尤其是音樂作為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和必修學科,離素質教育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難以跟上21世紀社會經濟和教育發展的步伐。美國政府頒布的《藝術教育國家標準》明確規定:藝術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學科,強調指出藝術與“教育”一詞根本含義的密不可分性。并斷言:“缺乏基本的藝術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決不能稱為真正的教育”,“沒有藝術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只有重視藝術的教育價值與功能,才能促進人性的發展與完善。①

音樂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對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學校的音樂藝術教育是基本素質教育而不是職業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音樂藝術教育具有輔德益智功能;積極推進音樂藝術教育事業,也是推動我國21世紀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一個突破口和切入點,它對于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審美情趣,使人樹立崇高的審美理想,具有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音樂藝術教育的審美文化功能

音樂以它婉轉悠揚的旋律、變幻無窮的節奏、豐富多采的音色、立體交叉的和聲、巧妙精致的結構織體,嚴密完美地交織在一起;以它特有的方式撼動人們的心靈,對人們復雜的內心世界產生直接的感應作用。因此,它成為培養學生美感能力、發展形象思維、認識社會的主。要手段。成功的音樂作品能通過典型形象,生動深刻地認識社會,這種認識富于理想,充滿激情,并能獲得深刻持久的效果。我國古代重要音樂著作《樂記》中有這樣的論述:音樂的功能“清晴像天,廣大像地,終始像四時,周旋像風雨,五色成文而不亂,八風從律而不奸,白度得數而有數。大小相成,始終相成,倡和清濁,迭相為徑,故樂行而倫清,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晉書·樂志上》說:“是以聞其宮聲,使人溫良而寬大;聞其商聲,使人方廉而好義;聞其角聲,使人惻隱而仁愛;聞其徵聲,使人樂養而好使;聞其羽聲,使人恭儉而好禮。”把音樂中的“五音”與人的性情教育緊密聯系在一起。可見,對于音樂藝術陶冶人們思想情操的特殊作用古人早有認知,我們今天更應該從我國音樂文化傳統中認識到音樂對于培養人、塑造人的重要意義。音樂藝術教育所展示的藝術美,不僅能啟迪學生審美的感受力、鑒賞力、想象力、表達力和創造力,而且能促進心理平衡、身心健美,使學生的情緒情感得到和諧的調節及控制,從而規范他們的行為習慣,形成優良的思維品質。《樂記》云:“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荀子認為音樂可以“正身行、廣教化、美風俗”。的確如此,優美高尚的音樂,蘊含著潛移默化的高尚情操,聲情并茂的音樂藝術是塑造學生靈魂的有力手段,對學生的精神起著激勵、凈化、升華的作用。能逐漸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培養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的能力。使學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養各方面發生變化,培養一種愛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覺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國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大型聲樂曲《黃河大合唱》,通過獨唱、對唱、輪唱、合唱等多種演唱形式,氣勢雄偉、磅礴,展現了中華民族的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著愛國主義的光輝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給人一種向往美好,戰勝一切艱難困苦的信心和力量。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如果多欣賞音樂,常處于愉悅的情境之中,去感受一種直覺的推動力量,激發人大膽跳躍式的設想,將變化和升騰出無盡的想象。所以人們總喜歡把音樂與舞蹈體操聯系起來,正是因為人們發現了它是一種延伸生命的動勢,一種由身體來執行的運動形式,在這種內外互動的方式下,來達到了強體健身的目的。②音樂藝術教育屬于上層建筑,屬于精神文明的范疇。因此,加強音樂藝術教育,發展音樂藝術教育事業同時也是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中國古代就提倡禮樂治國,所謂禮,即指行為規范,樂就是精神陶冶。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不能只靠主觀的自我修養,如面壁獨思、捫心自省等,還必須通過教育和外界的影響去實現。把行為規范和藝術的陶冶結合起來,這是中國教育的一種傳統。如果我們放棄了音樂藝術教育,就等于放棄了這種傳統。在今天實行改革開放和加快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藝術的陶冶更是不可缺少的。我們要通過積極、健康的音樂藝術教育,鑄造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的美的魂靈,這不僅是教育界的責任,更應當成為全社會的一項戰略任務。三、音樂藝術教育在學校素質教育中的滲透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教師應當把德育貫穿和滲透到教育和教學全過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音樂教學含有豐富的德育內容。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是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中心展開的。此外,音樂教材中還教育學生愛家鄉、愛自然、愛學習、愛勞動、愛科學,樹立遠大理想、繼承革命傳統,尊敬師長、互相友愛等,從多種角度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音樂教學應通過生動的音樂形象,在進行審美教育的同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斷發展學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音樂是一門聽覺的藝術。首先,在唱歌、器樂、欣賞、創作等一切教學領域中都要堅持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教師自己對音樂的深刻理解和真情流露能夠感染和帶動學生,即教師的演唱及演奏、教態及語言是構成音樂氛圍的重要因素。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感受音樂語言,理解音樂的內涵。在教學中,力求教師通過風趣的導言設計,精巧的故事開篇,歌曲美好意境的創設和歌曲的范唱表演等形式,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音樂的學習,除了音樂課之外,更應當滲透到其他學科之中進行。一方面,音樂活動本身離不開其他智能的支撐。例如,聆聽音樂需要自我身心智能,作曲需要邏輯智能及空間智能。指揮和演奏音樂離不開身體智能和人際智能等。另一方面,融入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音樂活動,具有鮮明的形式和豐富的內容,使學生有了更多的接觸和深入理解音樂會的機會,尤其可以使能力特長不同的學生都有可能在自己的優勢領域內增強對音樂的興趣,促進自身各方面智能的發展。興趣是能力的基礎,學生只有在對學習的知識懷有濃郁興趣的時候,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在各科教學中,選擇合適的音樂,表達各種情緒,使人得到放松。興趣是不能給予的,也不可能僅以單純的技能傳授和練習來喚起,只有使學生不知不覺地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并通過唱歌、演奏樂器、欣賞名曲等方式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時,興趣才能產生,從而使音樂與其他學科的整合,發揮出獨特的作用。音樂和文字不同,文字表達明確的概念和具體的思想,而音樂則是通過人們的感知,使人們對作品所塑造的形象產生聯想、想象,引起共鳴來達到目的的。通過視唱、欣賞音樂,不但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視覺、聽覺能力,而且,學生的大腦在隨著音樂緊張活動的同時,想象、記憶、情感等心理活動也非常活躍,這些都有助于思維能力的培養。每個學生身上都有著自己現有的認知水平、能力水平和情感水平、能力特點、情感特點。教師應當把掌握學生的這三個現有水平,適當地把音樂的信息輸入到學生的大腦中去,應誘導學生投入到學習者、表演者、欣賞者、創作者的多角色的活動中,多層次、多結構、多維度上去理解音樂的內涵,體會音樂的情趣。出色的音樂教學,可以展示音樂的極大魅力,激發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欲望,使他們的性情受到陶冶,完成美感的實現。③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杜威認為,在現代社會里,一個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個不同程度上的“藝術家”。音樂藝術教育是一門核心學科,它在素質教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學校教育中具有與其他學科同樣的重要地位,是通往各種學科大門的鑰匙。只要不斷地深化藝術教育改革,只要各級各類學校都能把音樂藝術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只要全社會都關心、支持音樂藝術教育,我國的音樂藝術教育事業就一定會有大的發展。

注釋:

篇10

審美意識作為人類一種歷史發展的產物,它有歷史繼承性的一面,人類生活具有某些共同的生理、心理基礎和審美需要,不同民族之間是既有差異存在著互相影響、互相滲透的因素,而在人的藝術思維中還存在一種直觀的相似性,它決定了藝術形式的審美相似律,這種相似律的心理基礎即審美的集體表象,因此人類的審美活動在廣義上是具有共通性的。在動漫藝術的創作過程中,創作主體的內心體驗在外化為藝術世界的時候必須要遵循人類情感活動和審美意識中某些既定的基本規律。在動漫創作時遵循的審美共識應該說是一種相對性、溝通性的共識,是一種跨文化、開放性、變化著的審美表達方式。在動漫的創作過程中創作者應首先關注的問題是:創作出來的視覺形象人們是否會喜愛?是否符合人類的情感需求?是否能滿足大眾的審美共識?要做到這幾點,就需要創作者平時豐厚的積累與儲備,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深刻的生命體驗、特殊的敏銳性和洞察力,感受人們相同或不同的喜好,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共同追求的情感、理想等,并能不斷進行總結和歸納,這樣才能準確地對動畫形象定位和選擇,使其具有真實感和吸引力,打破國家和民族界限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動畫片《功夫熊貓》雖然是一部美國動畫電影,但它是以世界人民都熟知并熱愛的中國功夫以及中國國寶“熊貓”為主題進行的創作。該片以中國古代社會為背景,講述了一只笨拙的熊貓立志并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成為了武林高手的故事。影片的主角———阿寶,是以人們熟悉知曉并深入人心的中國國寶“熊貓”為創作原型,其動漫角色塑造得十分可愛、善良、憨厚,深得廣大觀眾的喜愛,胖而笨拙的身體,不夠靈活的身姿,有些膽小、有些怯懦但有顆勇敢追隨夢想的心。片中另一個重要的角色———反面人物“雪豹大龍”,它有貪婪的野心、黑暗的本性,為了讓這一動畫形象滿足觀眾心目中對反面人物的整體印象,在角色塑造上特意加進了許多日常反面人物慣常的形象特征,如倒立的八字眉、兇惡的眼神、邪惡的心靈等等,使這一動畫形象十分陰險狡詐又詭計多端,與現實生活中人們對反面人物形象認識的基本特征相吻合,與熊貓阿寶這種被國際公認的可愛形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使得大眾的審美情感有所依托,得到釋放,進而對片中的動畫角色認同并產生喜愛。該片為美國夢工廠動畫出品,對于該片的思想內涵和審美意境,正如導演JohnStevenson強調的:“他們的藝術創作是想帶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英雄’的正面信息,希望透過熊貓阿寶鼓勵大家,只要努力堅持夢想,一定會成功。”這種積極向上、樂觀拼搏的精神應該是在全世界范圍內都能得到人們認同和贊許的。同時,電影亦透過阿寶與師父的師徒關系傳達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又如中國20世紀60年代經典動畫片《大鬧天宮》,改編自神話故事《西游記》,吸取了中國傳統繪畫、戲曲表演等藝術特點,以民樂伴奏,采用京劇鑼鼓打擊樂增強效果,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片中刻畫出孫悟空不畏強權、反抗壓迫的叛逆性格,機智勇敢、聰明活潑的個性特征,代表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將民族風格中追求自由獨立的精髓體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反面人物:貌似端莊卻心藏殺機的玉皇大帝,口蜜腹劍的太白金星,驕傲自大的巨靈神等等。通過這些性格鮮明的正、反面人物形象相互映襯,使得具有反抗精神又可愛可親的孫悟空形象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還有由林文肖導演的國產動畫片《雪孩子》,片中所展現的美好純潔的快樂,細膩真摯的感情,以及雪孩子犧牲自己救助他人的高尚情操,在告誡觀眾做人的基本道理之外,更體現了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最美好的道德品質。從這些具有審美價值的動畫片中我們可看出,在動漫藝術創作中遵循一些人類的審美共識、符合既定的被大眾所認可的方式方法是創作動漫藝術作品最好的途徑,而不能背離現實生活的一些傳統審美意識去進行創作。

二利用審美差異進行動漫創作以突出民族特色

在現代動漫創作中遵循人類所共有的審美相似律的創作方式和原則是必要的,但我們也應該鼓勵創作者藝術形式的獨特性和藝術語言的多樣性,因為人既是社會整體的一份子又是一個個體的生命存在。在審美活動中,審美感受既受審美主體個性差異的影響,又受審美主體所處時代、民族、階級等社會條件的制約。所以,審美差異不僅有個性差異,還具有時代的、民族的、階級的特性,一個國家、民族受到相同文化的影響,必然在審美活動中表現出某些共同因素,而這些因素對于其他民族來說,就構成了鮮明的民族特色。許多優秀的動畫家都會將本民族獨具特色的審美文化和特征融入到自己的動漫作品中,以構成自己作品的獨特價值,如日本著名的動漫大師宮崎駿等。當然我們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突出個性,因為民族與民族之間也是既有差異也存在著互相影響、互相滲透的因素,還是必須站在共識性的審美角度并結合具有自身情感特征的構思,使動漫作品既不陷入俗世既定的框架,又能實現人人心中預想的最美境界;既能遵循人類所相似的審美共識,又要在此基礎上尋找到不同的組合、新的排列。對于中國動漫創作者而言,怎樣才能創作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動漫作品?這應該是當代中國動漫界正在深入思考和探討的問題。在這里我們不得不老生重談中國早期的動畫作品,其中有許多經典是都值得我們今天再去認真推敲和研究的,如中國的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山水情》,剪紙動畫片《豬八戒吃西瓜》、《火童》、《金色的海螺》,皮影動畫片《張飛審瓜》、《東郭先生和狼》,木偶動畫片《孔雀公主》、《阿凡提的故事》、《嶗山道士》等等,這些將中國傳統藝術巧妙融入的動畫片,以鮮明的個性和民族特色獲得了世界的贊譽。其中水墨山水動畫片《山水情》可以說是中國式動畫的典范之作,其將中國傳統山水畫引入動畫創作中,使平面的水墨形象“動”了起來,而整部作品更是充滿了中國式的隱喻,將中國詩畫般的意境融入到動畫片中,充滿了中國傳統的古典美學意蘊特征。與一般的動畫片不同,該水墨動畫沒有輪廓線,利用水和墨在畫面中自然渲染開來,一個個不同的場景就是一幅幅優美的水墨畫,沒有對白,卻有豐富的葉笛聲、琴聲、水聲、風聲、動物聲來配襯各種場景。該片將中國道家思想的精髓———道法“自然”和禪宗“明心見性”的靈感綜合融入,體現了中國傳統山水畫虛實相生的美學意境,將師徒情、山水情、自然情以最中國的藝術方式表現出來,其詩一樣的氣質、幽遠清淡的畫面達到了中國美學追求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這部動畫片將中國繪畫的水墨技巧發揮到了極至,其畫面之精美與故事內含的哲理無不使人折服,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特色的美,以至于如今人們仍津津樂道,以此為驕傲。而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制作完成的動畫片《天書奇譚》,影片的敘事結構秉承了中國文學和戲劇的敘事傳統,在人物造型、場景設計等方面充分運用許多民族的東西,中國味十足的美術設計在這部動畫片里達到了頂峰,充分借鑒了中國工筆重彩畫、敦煌壁畫、戲曲臉譜、戲曲舞臺服飾、民間年畫等多種傳統藝術特色,無論是濃墨重彩或是輕描淡寫都與影片的風格配合得天衣無縫,內容和形式別具特色,是一部集藝術性和觀賞性于一體的動畫佳作。當然今天的動漫創作不能完全重復和默寫這些路徑,但在進行動漫創作時將中國特色的氣韻生動、寫意韻致作為作品的美學追求和審美境界,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吸取精華養分,再經過審美藝術的創作與處理,構思創作出不同于他國的、新穎的動畫形象和動人的故事情節,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動漫藝術作品,應該是今天中國動漫創作者們需要去不斷嘗試和探索的。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