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發展范文
時間:2023-04-01 21:56: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循環經濟發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我國科技為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在工農業生產、城市循環經濟建設及其它方面,進行了大量技術研究和實踐探索。
(一)綠色技術創新使循環經濟發展前景廣闊首先,綠色技術創新增進產業化效益。在循環經濟領域,我國綠色技術開發在傳統技術創新的基礎上著重于替代技術、減量技術、再利用技術、資源化技術和系統化技術等的開發應用。無論是自主研究、模仿創新,還是共性技術攻關,均出現可喜成就。在獲得更多自主知識產權的同時,創新成果迅速轉化成產業化效益,出現市場開拓、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經營一體化良好局面。其次,重大共性技術的研發與集成創新漸成規模。我國自“九五”期間就不斷組織科技攻關,重點開發及推廣工農業循環經濟所需的重大共性技術,其它行業共性技術及其成套設備也得到充足發展,且由原先注重單項技術創新轉向技術集成組合及多學科交叉研究。再次,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不斷推進的多層次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提升了我國循環經濟整體競爭力。
(二)綠色技術和清潔生產技術使工業循環經濟漸趨成熟我國工業循環經濟呈現出跨越發展良好態勢。重點行業、龍頭企業的技術創新帶動生態工業建設熱潮。它們踴躍開展綠色技術研發,從資源替代、產品生態設計、三廢治理、清潔生產、綠色營銷與管理等方面,走循環經濟技術創新之路。傳統企業與中小企業也紛紛以科技進步為依托,改造落后工藝、技術及管理,加入到生態工業建設中,工業循環經濟規模不斷擴大。而清潔生產技術與實踐目前已全面滲透到我國工業體系,且正從工業領域向其它產業快速蔓延。大量綠色技術經過篩選引進,在政策扶持下進入各類循環經濟產業園,綠色技術產業化使產業園區循環經濟欣欣向榮。綠色技術及清潔生產技術創造良好市場效益,加快工業循環經濟發展。
(三)綠色技術創新使農業循環經濟輪廓初現我國是農業大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迫切需要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國家制定規劃、明確責任,以科技進步有序推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農業綠色技術的研發創新力度不斷加大,推廣形勢喜人。資源節約的農業實用技術得到開發普及,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技術取得新突破,適宜于農業的清潔能源技術開發受到重視,“農業和農村節能減排十大技術”應用廣泛,生態農業十大模式及其技術推廣成效顯著,以農產品加工為龍頭、多產業循環組合式發展的“大循環”農業產業鏈頗受青睞。另外,確保農產品質量相對安全的綠色技術和信息技術也得到大力扶持。科技進步和創新推動了農業循環經濟建設。
(四)科技進步煥發城市循環經濟活力我國各級城市紛紛依托自身優勢,以科技進步發展城市循環經濟。積極推廣形式多樣的生態化技術工程,開展聲勢浩大的循環經濟建設工程試點,多措并舉,推進建筑交通、商貿市政及工廠機關等的科技節水、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因地制宜地推進生態城市建設。城市三次產業循環經濟科技實力不斷提升,推動工業、都市農業或服務業調整或升級產業結構,構建循環經濟型產業。同時,城市公共基礎設施不斷被改造,使城市運行所需的水電氣、道路通訊、垃圾及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為循環經濟發展掃清障礙。如北京在2008年奧運會前實施了碧水藍天工程、綠色照明工程和奧運科技行動計劃[1],使北京許多公共設施(如奧運場館等)成為資源循環利用、節能降耗典范。
(五)國際科技合作推動循環經濟全球化進程近年來,我國循環經濟對外科技合作逐漸與國際接軌。合作趨勢區域化、多邊化,合作規模、領域日益擴大;合作內容由科學研究、技術引進、產業共性技術研發不斷向縱深方向發展。官方、半官方和企業、民間的技術合作與交流異常頻繁;在政府間科技合作框架下雙邊或多邊合作積極開展,形成國際性多方協作局面。我國與他國共同設立了種類繁多的雙邊、多邊國際科技合作專項經費及基地,并互遣人才參與項目合作或學術交流……,以提升我國循環經濟科技水平。目前,引進或聯合開發能源、水資源及環境保護技術是我國循環經濟國際科技合作的主要領域,技經貿一體化則是其重要發展方向。
二、科技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
我國依靠科技進步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已取得一定進展,但也有一些制約因素不容忽視。
(一)企業尚未成為循環經濟技術創新主體當前,我國企業的技術創新績效還未成為循環經濟效益提升的主渠道,企業并未真正成為技術創新主體。企業面臨經費不充足、人才匱乏、產學研合作不夠密切以及企業間技術聯盟不完善等諸多問題,企業遭遇技術瓶頸,自主創新能力薄弱。許多企業甘于技術引進和技術跟隨,引進與創新關系失調;重大技術創新成果少,發明專利不多。有的企業一次創新能力強,持續創新能力弱;局部創新產品或工藝多,系統創新產品及工藝少;循環經濟行業共性技術或戰略性技術研發能力弱,產業重大關鍵技術瓶頸難以突破;戰略產業的原始創新能力和重點領域的集成創新能力不強。
(二)循環經濟科技人才相對匱乏首先,循環經濟科技人才的整體水平不高。全國科技人才總量不少,但從事循環經濟科技活動的人才不多,已有的循環經濟科技人才“平而不尖”,專業水平有待提高。其次,循環經濟科技人才分布不均衡。現有循環經濟科技人才比例不協調,存在城鄉差異、區域差異和職業差異。大中城市、沿海發達地區、國有大中型企業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人才濟濟,欠發達地區、偏遠地區、中小企業人才則明顯匱乏,研發人才遠多于從事科技普及的人才,從事循環經濟科學研究的人才偏低。工業領域人才多,農業領域及第三產業科技人才相對偏少,缺乏卓越的企業家群體。
(三)產學研一體化成效較低我國循環經濟的產學研合作機制尚不健全。其合作形式單一封閉,缺乏多元化模式活力和動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間難以建立持續穩定的合作關系,多學科、全方位產學研一體化交叉合作局面還未形成,導致循環經濟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弱,產學研一體化成效不高。循環經濟科技創新的得失與風險共擔責任制度和運行效果評價體系未建立,運行機制不完善,挫傷產學研主體創新積極性。產學研各主體目標定位的差異,致使產學研技術供需出現矛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注重科技成果的前沿性,忽視市場需求;企業重市場,看重產品成本、投資回報率。目標差異導致產學研一體化效率不高,國內技術成果的有效供給嚴重不足。我國戰略牽引、市場推動、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產學研一體化機制尚需健全。
(四)循環經濟科技投入仍顯不足我國循環經濟的科技投入逐年遞增,規模不斷擴大,但從總體上看,循環經濟科技投入的增幅和增速不盡如人意。具體來說,資金總量明顯不足,科技投入不足與科技投入分散并存,投資結構不盡合理,風險投資不發達,資本社會化、市場化程度低。政府投資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企業、金融機構或其它社會機構、及民間投資主體對循環經濟技術研發及創新多持觀望態度,投入熱情不高。外資引進量偏小,投資潛力有待激發,循環經濟科技投入全球化任重道遠。以政府財政撥款為引導、企業自籌資金為主體、金融貸款為支撐、社會集資、引進外資為補充的多渠道科技投入體系還未形成。
(五)高新技術產業化不盡如人意我國循環經濟相關高新技術產業缺乏技術優勢,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不具備品牌效應,且布局不均衡、缺乏科學管理。整個行業產業規劃有趨同現象,重復建設不容忽視,技術集中度和區域集中度仍有待提高;且存在管理不力、職責不明、行業壟斷和地方保護主義等現象。另外,高新技術產業化缺少多類載體和工具。企業共聚共生、和諧多贏的產業生態環境并未形成,缺少分工協作網絡、產業鏈及產業集群。高新技術產業化對循環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明顯。
三、強化科技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
為使我國科技有效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應健全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科技支撐體系,強化科技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各項對策措施和基礎保障。
(一)健全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科技支撐體系
1.加強循環經濟領域的基礎科學研究。基礎研究是技術進步的先驅[2],是技術進步的一個長遠而強大的動力,應用研究與開發能把基礎科學的發現轉化為技術創新[3]。因此要加強基礎科學研究,推動循環經濟的科技創新取得重大突破,從而推動循環經濟跨越式發展。首先,政府應對循環經濟相關基礎研究進行宏觀指導,超前部署基礎研究;同時加強科研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更新落后科研基礎設施。政府研發投入應向循環經濟的基礎研究傾斜,研發投入比例宜逐年增加。以便優先扶持具有戰略前瞻性、帶動全局的循環經濟基礎研究,在更高層次上認識地球及其生態規律,以基礎科學的深厚底蘊為循環經濟的相關節能降耗、生態保護、清潔生產、新材料研究的創新突破提供理論先導。其次,企業和科研院所也要重視循環經濟的基礎研究,不斷組織科技攻關,加大投入,創造良好的基礎研究氛圍,打造學科交叉研究體系。既鼓勵自由研究,也盡量使部分基礎研究與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目標相協調,或與社會發展需求相匹配。堅持學科組合的發展模式,發揮科技人才的聚集效應,促使科研人員在不同行業、不同專業進行有序的協作與交流,開展綜合交叉研究,引導科研工作走向團隊化、組織化,從而建立符合大科學時代的綜合交叉基礎研究體系。
2.構建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創新體系。發展循環經濟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技術創新體系。首先,要依照3R原則構建適宜循環經濟的技術體系。重點優化各種循環經濟技術路線的組合。優先發展多學科交織、跨行業共進的公益性技術和共性技術,加快新技術與各種傳統技術的組合與應用,定期出臺循環經濟技術發展報告,完善循環經濟技術平臺建設。其次,完善循環經濟相關技術標準。加強循環經濟技術標準的制定、落實和推廣工作,重點推進企業技術標準,積極采納并參與制定循環經濟的國際技術標準,爭取國際技術標準制訂的話語權。再次,完善循環經濟技術評估體系。建立循環經濟項目評估及準入制度,規范項目評估管理,強化循環經濟科技評估主體建設,使科技評估制度化、法制化和規范化。提高循環經濟科技評估機構的專業能力和服務質量,完善立法以推進循環經濟科技評估工作,推進循環經濟科技評估機構的社會化和市場化建設。最后,發揮企業綠色技術創新主體作用。加強企業綠色技術創新戰略的實施和推進,技術創新上加強國際合作、國內聯盟的力度,以資本、人才激活企業綠色技術創新活力,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3.以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推進循環經濟產學研深入合作。借助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推動循環經濟相關產學研深層次合作,能使技術創新價值最大化,獲得高額市場回報。為此宜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應圍繞循環經濟相關項目與技術,組建循環經濟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營造聯盟成長壯大所需的各種政策環境,形成一批區域性或全國性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使聯盟依托循環經濟項目或企業技術需求,充分利用各類資源,加強產學研合作,提升循環經濟科技創新能力,使技術創新價值最大化和獲得巨額市場回報。其次,企業應發揮領軍作用以打造高績效聯盟。“小企業聯合組成研究協會,就能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地收集足夠經費來執行相當全面的科研規劃。”[4]企業應科學組織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明確產學研合作主攻方向;建立大批高水準協同研發機構、企業技術中心,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廣泛開展多學科、多領域的產學研合作,在聯合培養人才的同時,共同開發循環經濟所需產業共生技術、技術工藝、行業共性技術與個性技術,模擬生態循環體系共建基地。再次,企業應建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跟蹤與評估激勵機制,并加強循環經濟國際合作。有針對性地開拓國外市場,逐步形成以國內外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產業技術聯盟為內容的長效穩定的產學研合作機制。
(二)優化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科技政策體系
科技政策是國家為了對科技活動的投入、運作、產出、轉化各環節進行調控而建立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推進知識生產的科技方針和實現科技方針的體系。[5]良好的科技政策體系有助于循環經濟發展。
1.依托電子商務優化循環經濟技術市場。技術市場的專業化服務是促進循環經濟的技術開發與創新、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速度的重要因素,其持續的刺激作用可誘使企業采用新技術和新產品,以節能降耗、消除污染、保護環境,使技術與循環經濟融為一體。如歐洲企業普遍愿去美國注冊專利,只因美國龐大的環境技術市場能保證其技術創新收益。[6]因此技術市場的建設不容忽視。首先,借助電子商務建設逐步調整我國循環經濟技術市場布局。完善技術市場內循環經濟行業的信息資源共享和在線交易信用機制,構建網絡技術產品和生產要素交易平臺。營造公正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培育循環經濟技術市場成長的價格、競爭、退出和監管等機制,完善服務,保證技術市場良性運轉。其次,建立循環經濟技術市場準入制度。對技術經營機構或科技中介機構、技術經紀人實行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同時,對進入市場前的技術、產品和項目進行嚴格科學的評估,選擇評估合格的成果進入市場,防止非綠色產品及技術流入市場,堅決杜絕“三高一低”項目上馬。對已取得市場準入許可的循環經濟類技術或產品也要嚴加監管,防止其濫用市場優勢地位,非法獲取暴利。
2.培養和造就循環經濟亟需的科技人才。人才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助推器。以科技進步促進循環經濟發展,離不開科技人才的智力支持。要制訂循環經濟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制訂落實差異性人才引進戰略及人才管理戰略,大力培養循環經濟型人才。加大海內外智力資源的引進利用,加強本土人才國內外交流與培訓。轉換現代教育模式,以教育創新為著力點培養循環經濟科技后備人才。以企業為基地,以工程項目為載體,以國家項目、國際項目為輔佐,借助項目契機加速構建開放式、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打造循環經濟科技人才。不斷優化人才成長環境,充分發揮循環經濟科技人才作用。
3.加大循環經濟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推動循環經濟科技創新的重要因素,我國政府應宏觀調控和科學監管循環經濟科技投入,提高循環經濟科技投入使用效率。使有限的循環經濟科技投入與技術服務、科研管理實現良性互動,達到資源最佳配置,優化循環經濟科技投融資規模和結構。盡快建立循環經濟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擴大循環經濟科技投入在GDP中的比重。盡快擺脫政府撥款投入的單一模式,改變以政府主導循環經濟科技投入模式為市場主導模式,形成政府財政撥款為引導、企業自籌資金為主體、金融貸款為支撐、市場化投入為重點、社會集資和外資引進為補充的多元化、多層次科技投入體系。
4.加強循環經濟國際科技合作。我國要積極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及民營企業的國際科技合作,并加強區域國際科技合作。使企業及其它科研院所從孤立分散、勢單力薄的循環經濟科技創新模式,轉向團體協作、互利共贏、平等高效的國際科技合作模式。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積極參與循環經濟國際大科學項目合作。爭取一切機會,參與多國共同出資、全球專家匯集、共同協作研究、共享研究資料、成果和知識產權的國際大科學研究計劃,不斷與發達國家開展高水平的國際合作研究,縮短我國與發達國家在循環經濟領域內的科技差距。另外,要充分強化循環經濟科技經貿合作,把握國際貿易機遇,拓展國際市場,形成技術、產品、服務、人才、管理、金融、貿易和市場整合的一體化國際合作。
5.提高循環經濟科技成果轉化的速度和效率。首先,企業要盡快成為科技成果轉化主體。善于選擇、評估適宜自身發展的循環經濟型技術及產品,在技術戰略中要審慎選擇循環經濟技術創新模式。企業要重視綠色產品設計,無論自主創新、集成創新還是模仿創新,或是合作創新、委托創新,都要注重技術推動和市場拉動作用,創新市場需求,探索技術轉化為產品的不同途徑;并通過技術整合,推動成果迅速擴散和產業化發展。其次,完善我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除了要加快構建循環經濟科技成果轉化的信息平臺和技術市場外,還要以推廣中心和示范基地為依托,通過試點推廣循環經濟科技創新成果。從而積累不同企業、不同行業、不同國家間技術轉移的工作經驗、典型案例和成功推廣模式,以點帶面逐步提高循環經濟相關科技成果的轉化速率和覆蓋率。
(三)完善科技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基礎保障體系
1.健全服務于循環經濟的科技中介體系。要盡快構建面向循環經濟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大力發展三類中介機構:服務于循環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技術中介、各類信息咨詢與監督中介機構、社會服務中介機構。同時,依托信息網絡技術強化科技中介服務能力。借助網絡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使科技中介機構功能社會化、組織網絡化、服務國際化、經營產業化。
篇2
關鍵詞:農村;農業循環經濟;生態環境
近年來我國對農村地區的投資和關注度逐年上升,并且農村地區也開始適應時展的潮流,充分運用當今的科學技術以及高科技產品來發展農業。但是在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帶來了副作用,對于農村地區的環境和自然資源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并且經濟效益也在逐年降低。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發展循環經濟也成為了農村農業發展的重要契機。通過發展農村農業地區的循環經濟,能夠使得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率,修復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轉變經濟增長模式,促進農村地區發展。因為循環經濟模式與日然界的發展規律相符,同時能夠將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之間的矛盾協調好,可以同時達到社會、生態與經濟的的統一,促進我國社會的和諧發展。
1農業循環經濟概述
在循環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農業循環經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助力。首先,農業循環經濟建立的基礎是循環經濟,其發展的根本也是循環經濟。農業循環是在高耗能、低產量的傳統農業模式上,將農產品的加工和農業活動中產生的副產物進行有機統一的經濟模式,不僅改善了傳統農業經濟生產中的諸多問題,而且其高產值、低耗能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也在逐漸發展和完善。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新時代對農業提出的全新要求,傳統農業發展模式不僅難以滿足時代的發展,而且也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經濟發展要求。所以,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綜合時展要求和農業發展特點,完善了資源的利用與廢物處理等過程,實現了資源的資利用,發展成為一種全新的農業發展模式。
2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必要性與意義
為了提高農業的發展速度,必須了解農業經濟在發展中的不足,改進存在的問題。在農業經濟發展中,黑龍江農業的基礎相對薄弱,由于地理環境與人口的特殊性,長期以來的粗放經營造成諸多問題,如農業資源匱乏和利用率不高、農產品發展水平低,科技發展緩慢等都阻礙了農業的發展。又因為加入WTO后,對于農產品的國際化標準,更加需要建立農業的可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農業經濟的發展打下基礎。
2.1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關鍵。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不僅僅只影響農業的發展,沒有農業的循環經濟,就沒有社會的循環經濟,更加阻礙了循環社會的形成,所以為了實現經濟的飛躍和發展,為了綜合競爭實力的提高,為了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進步,我們應全面發展農業循環經濟。
2.2產品質量國際化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農產品的質量標準更加國際化,國際化的標準就表示著綠色農產品的生產和農產品檢驗標準的提高。產品的質量關系到產品的國際形象,關系到貿易的正常進行,所以提高我國農村的國際競爭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重要的因素。
2.3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可持續發展是為了克服一系列環境、經濟和社會問題,是我們對于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反思。它同樣作為目標引導著社會發展從經濟發展策略的轉變、從資源使用類型的轉變和環境保護的轉變。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在農產品的安全性、農產品的經營模式、資源的消耗與利用、控制農業污染的方面,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農業可持續發展與農業可循環經濟是相互依賴互為加強的重要關系。
3我國農村農業循環經濟存在問題
3.1自然環境的破壞
水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近幾年來,隨著人口的不斷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所產生的神火垃圾和工業垃圾對水體的污染也越來越嚴重。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農民為了能夠使產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有所增加,會使用大量的農藥、化肥來為農作物的生長保駕護航,這種做法就會使得農產品的產量有所上升,但是大量的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將會對地區的水質造成污染,破壞了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對于水源的污染使得農業生產受到一定的影響,阻礙著農業循環經濟的正常運行。另外,還有土壤肥力下降等問題十分嚴峻。
3.2社會環境
3.2.1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環境差
雖然我國農村已經開始實行農業循環經濟,但是,由于循環經濟仍然處于探索時期,關于農業循環經濟的各種法律法規都不是特別的完善,對于循環經濟起不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我國農村的政府相關組織沒有為我國農村的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創造一個較為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使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從而無法正常的發展。
3.2.2缺乏系統的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現有的法律法規已經完全不能適應時展的潮流,使社會發展受到一定的阻礙,從而影響到經濟的發展。就我國目前的法律而言,已經出臺的各項法律法規例如《環境保護法》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制約性。農業循環經濟是一項新型的農業發展模式,在我國的眾多法律中還沒有專門為其所設立的法律法規,從而使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收到制約,阻礙著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3.2.3市場需求不足
市場的需求是農產品賴以生存的前提。農業循環經濟所生產出來的農產品都是屬于無公害并且是無污染的綠色食品,相對于傳統的農業生產手段生產出來的農產的質量更好,而且營養價值更高,對人體的有益程度更加的高于傳統的農產品。我國農村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所生產出來的農產品都是在農藥、化肥等化學物質的輔助作用下生產所得,這些農產品的外觀和價格都比較符合消費者的要求。同時消費者對于農產品中所殘留的有害物質并不了解,對于通過循環經濟模式所生產出來的綠色無公害產品的認識不足,導致消費者在選擇農產品時會不約而同地選擇傳統的農產品。農產品的市場需求量是有限的,傳統的農產品的暢銷就致使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市場需求不足,進而使農業循環經濟的市場需求不足,阻礙著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3.2.4農民的文化素質較低
農民作為農業生產的主體,對于農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調查,我國農村農民的受教育程度整體都較為偏低,沒有受到較為專業化系統化的農業生產技術的培訓,并且,對于農業循環經濟的生產手段和發展模式的認識程度不深。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需要高素質文化水平并且能夠懂得如何合理的經營的人來進行發展。但是,低技術的我國農村農民的無法滿足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要求,進而我國農村在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時將會收到來自農民自身文化技術的制約。
4我國農村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對策
4.1加強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宣傳教育引導
在科學發展觀和一系列思想的指導下,改變社會和農民心中片面的注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觀念,將農業循環經濟中以科學技術為發展動力,以節約資源和減少資源浪費為前提,注重資源循環再利用的觀念植入人們心中。政府可以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到我國農村親自指導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領導小組要根據黑龍江的具體情況來制定符合黑龍江發展的工作計劃,并且要積極的與當地的農民和政府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將當地政府和農民心中不正確的思想觀念進行糾正。
4.2研發并運用先進的生產技術
在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之時要加大對農業循環經濟技術的研發,并且要支持技術的研發。研究先進的生產技術,將農業必須的化肥、農藥進行改進,推廣對環境和人體有益,或是傷害較小的綠色化肥和農藥。運用現代先進的技術將農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棄物進行改造循環再利用,可以開發秸稈化爐,太陽能溫室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開發。在推廣科學技術時要充分利用研究技術時所創立的研究所,研究所可以通過開展科學技術研討會、農產品的產銷會來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農民自身的力量不可忽視,要充分的利用這一點,在農民當中推廣技術。
4.3完善農業循環經濟社會化服務體系
政府應從農業循環經濟基礎建設和農村市場體系建設著手。通過整體規劃,系統的進行建設。基礎設施的建設為加強農業循環經濟提供必要的硬件設施。首先從農業用水灌溉、人畜飲用水問題下手,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其次,從農村的用水、用電、道路交通著手,加強農村設施建設;在其次農業環境建設也是不容忽視的。加強農村市場體系的建設,要在培育初級市場的基礎上,組建以批發為主的農業循環經濟批發市場。更要對產品質量進行監督,成立產品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和相關的保障和監督體系。它不僅能夠建立正規的物資交易市場和農副產品交易市場,更能夠規范市場秩序,為農業循環經濟提供社會化服務體系。
4.4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支持
對于積極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集體或是個人要給與一定的獎勵,以鼓勵其在農業循環經濟中的貢獻。在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的發展,會加大對農業循環經濟技術體系的建設,各種的科學研究和創造發明應運而生,要對這些做出貢獻的人或是團體進行一定的獎勵。黑龍江政府要積極的給予獎勵,以促進我國農村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5總結
現代農業生產的方式大都是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為了能適應國家可持續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我國農村開始逐步的實施農業循環經濟。農業循環經濟將傳統的高消耗、低產能的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和有機廢氣物有效的組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從而改善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形成高產值、低消耗的循環經經濟發展模式。黑龍江雖然是發展農業生產的大省,但是發展年農業循環經濟的過程中仍然存在的一系列的問題阻礙著黑龍江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為了使農業循環經濟得到更好的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來改善黑龍江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促進我國農村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作者:黃笑丹 單位:浙江海洋大學
參考文獻:
[1]張雪綢.大力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加快西部地區新農村建設[J].鄉鎮經濟,2007(03).
[2]袁久和.民族地區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5(06).
[3]謝長松.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推進農村節能減排——洛陽市發展循環農業的現狀與對策[J].農業環境與發展,2011(01).
[4]夏一寧.我國農村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研究[J].群文天地,2011(08).
[5]尹昌斌,周穎,劉利花.我國循環農業發展理論與實踐[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3(01).
[6]何佳.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問題探析[J].湖南社會學,2014(02).
[7]毛曉丹,馮中朝.基于聚類分析的農業循環經濟分區模式選擇研究——以湖北省為例[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4(04).
[8]王婭麗.論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與改善農村環境之對策[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0(06).
篇3
1.1木材資源比較短缺
我國很多地區的生態效益林區都在生態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林區的經濟、民生建設等跟不上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森工企業的發展速度。反過來,如果森工企業的發展速度過快,而填補時間又不夠充足,原來的森林植被就會遭到破壞。這就要求各個區域森工企業的發展速度要與森林的恢復改造能力相持平,才能保證林業經濟快速健康的發展。
1.2木材種類結構比例不協調
我國很多林區擁有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這些生態系統具有獨有的生態保護功能,并具有野生動物、珍貴藥材等多種附帶資源。在森林資源的消耗結構中,可供企業利用的資源大多商品價值較低,而價值較高的木材及其他較為珍貴的藥材、花卉等附帶產品非常稀缺,木材種類結構比例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森工企業的發展。
1.3缺乏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法規
目前,我國已經制定了《林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東北振興“十二五”規劃》、《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節約能源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資源的節約和合理利用,但仍不夠完善和健全。由于林木具有生長周期慢、投入資金大、回報周期長等特點,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林業循環經濟的發展,而我國目前出臺的優惠政策無法惠及到所有林企,往往造成企業某一環節的脫節,比如提高開發稅率使得很多企業背負巨大的資金壓力。
1.4產業化水平比較低
從我國林企的發展水平來看,我國的林業大部分仍處于水平較低的生產加工層面,企業的支柱和主要產品是初級加工產品。總體表現是林產品的科技水平較低,市場競爭力不高,產品價格一直處于低價位,而且有些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比較落后,導致沒有充分利用好林產品資源,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現象。
2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構建
2.1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目標
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目標就是要在林業生產林產品的過程中以及在林產品的生命周期內,最大程度地降低對林業資源的投入和廢棄物的排放量,不斷提升林業資源的利用率,創新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技術,提高林業產業的生產效率,實現林業產業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最終促進林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1]。
2.2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參與主體
實現林業循環經濟的發展不是靠某一部門或某一企業來完成的,它的參與主體滲入到各個層面,包括林業企業、生態園區以及社會各界。首先,各個林企在生產過程中要以身作則,降低原材料的浪費,采用新技術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同時,還要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的排放量,避免或降低對自然環境造成的污染。對于可回收的資源,要充分利用并轉化為所需產品,實現整個生產環節的循環。其次,生態園區要不斷加強生態理論研究,了解并模仿自然環境,使原料在整個系統中得到循環使用,比如高端企業的廢棄物可以留給水平較低的企業作為原料,將各種資源合理利用,實現林業產業的資源共享。生態園區的各部門也要相互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將各種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最大程度降低環境污染水平。另外,社會各界和政府部門也要強化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制定合理政策指導企業的生產和排污,將循環經濟觀念引入到社會意識形態中,為林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2]。
2.3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
林業循環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必須依靠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在科學管理制度的指導下來實現。政府要通過補貼、減免稅收、鼓勵投資等財政手段為林業循環體系的建立提供政策支持。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市場機制的調節功能,比如可以通過排污權市場的建立,控制林企排放物對環境的污染。具體說來,政府要認真權衡并制定合理的排污量,并將總的排污量劃分到各個地區,明確企業在排污量上的使用權,同時,市場的供求關系對優化配置環境容量資源有自動的調節作用,市場會將排污權從治理費用低的污染源慢慢轉向費用高的污染源,實現以最低的成本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另外,政府還要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林業循環經濟的發提供法律支持,這也有利于促使企業、政府、個人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從而更好地推動林業循環經濟的發展。
3實現林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對策
3.1有效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并形成完善的運行機制
林業企業的發展除了需要政府加大投資外,還要引進市場的競爭機制,只有在激烈的競爭中,才能淘汰經營不善的企業,并為優秀的企業提供更多的機遇,創造出林業的領頭羊。林業企業只有擁有雄厚的實力才能朝著產業化道路發展,從而為林業循環經濟的實現奠定基礎。另外,還要進一步改革林業產權制度,使“山有主、主有責、責有權、權有利”。為了促進林業行業更穩定的發展,需要形成比較健全的評估體系,讓林業資源像商品一樣通過價格來反映其社會價值,政府則加強完善生態補償機制,鼓勵和支持林業企業發展循環經濟。
3.2建立完善的產業政策
據調查顯示,林業企業所繳的稅額占企業銷售總額的40%左右,給企業帶來相當大的稅收壓力,因承擔不起稅收而導致資金鏈斷裂、破產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林業經營者的信心。大力發展林業循環經濟直接影響到整個社會環境的變化,政府必須加強重視和投入,適當下調稅費,為林業市場提供更加優惠的政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首先,要提高和引進先進的設備和生產技術,提高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效率和品質,從而提高效益。其次,企業要充分利用市場的靈活性,改變傳統的經營模式,通過網絡拓寬銷售渠道,擴大市場范圍。
3.3完善森林可持續經營認證體系
篇4
關鍵詞:循環經濟,障礙,機制
當今世界不論是發達的工業化強國還是新興的工業化國家都把發展循環型經濟、建立循環型社會看作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形式。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應借鑒國外成功經驗,應盡早制定有中國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規劃。但由于我國循環經濟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發展循環經濟涉及到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目前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還存在著諸多需要突破的制約因素。
認識障礙
發展循環經濟需要政府、企業和公眾的積極參與,其中政府起主導作用,數目眾多的企業是循環經濟發展的主體,公眾是發展循環經濟的中堅力量。但目前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或公眾,在正確認識循環經濟方面還存在認識上的誤區,主要表現為:
有些地方政府把發展循環經濟簡單地等同于保護環境、改善生態的舉措,沒有認識到循環經濟是21世紀綠色文明背景下的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對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緊迫性認識不夠,依然沿襲傳統的工業化模式,特別是不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搞發展速度的攀比,導致忽視甚至縱容嚴重污染項目開工建設。這種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的思想觀念使得政府缺乏對發展循環經濟的需求與動力,滿足于末端治理方式。而末端治理有很多局限性:末端治理是問題發生后的被動措施,不可能從根本上避免污染發生;末端治理需要很高的成本,在環保市場形成虛假和惡性的經濟效益,在相當程度上抵消了經濟增長帶來的收益;末端治理使得企業滿足于遵守環境法規而不是投資開發污染少的生產方式,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環境與發展的矛盾,加大了在環境治理方面對國家的依賴。
企業只重視經濟效益,忽視生態效益。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生態環境效益對于企業而言,是一個外部效應,對企業的經濟效益影響不大。在沒有外部約束的情況下,企業的生產不會主動考慮生態效益,依然采取粗放型生產方式。對于眾多工業企業而言,清潔生產還是新興概念,企業的認識往往停留在加大投入、改進工藝、更新設備的層面,把清潔生產的概念同過去的末端污染治理混同起來,認為清潔生產帶來的生態環境效益是歸社會所得,企業自身難以從中獲得經濟效益,因此對發展循環經濟產生抵觸。目前許多地區已經出現了不少試點企業在采取清潔生產方案后,依舊沿用傳統粗放型的生產方式,繼續以生態效益換取經濟效益的現象,使得清潔生產成為形象工程。
公眾環境意識薄弱,普遍缺乏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環境屬于公共產品,我國長期以“政府主導型”的環保工作模式為主,造成公眾在環保領域呈“政府依賴型”,將保護環境歸結為政府的責任,再加上收入水平偏低,對環境質量的需求不足,從而形成公眾的觀念障礙。循環經濟體系的建立需要公眾在生活消費中的配合,例如垃圾分類處理、減少使用一次性產品、選擇服務周期長的產品、回收利用生活廢棄物等。
利益障礙
作為經濟活動當事人的經濟主體,在經濟活動中所考慮的主要是成本與收益的關系。按新古典主義的解釋,就是要實現利潤最大化,在成本既定的情況下收益最大,或者在收益既定的情況下成本最小。一個企業的經濟行為如何,首先考慮的是由此而帶來的收益及為此而付出的成本,如果收益大于成本,它就會按循環經濟的原則行事,就會主動與其他企業確立共生和代謝關系;反之,如果收益小于成本,就不會遵循循環經濟的原則。
確立循環經濟的利益關系的障礙還在于,新建企業(增量企業)與原有企業(存量企業)的利益協調關系。在傳統線形經濟下的末端治理中,這種關系原本就存在。那時,原有企業在建設時期沒有或只需要遵循很低的環境標準,而新建企業要想進入該行業,不僅原有企業占據了市場,抬高了進入門檻,而且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和科學知識的增進,也抬高了環境標準,這就使新建企業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現在,發展循環經濟同樣面臨的是:存量企業不是按循環經濟的原則設立的,它們創造國民收入、拉動經濟增長和帶動地方就業,支撐著現有國民經濟的運行,同時,它們也在很大程度上耗費資源、污染環境,盡管也設立了污染和廢棄物處理裝置(“末端治理”);而增量企業將按循環經濟的原則來設立,它通過“管端預防”,在園區中通過共生和代謝關系,實現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目的,但增量企業則為此而付出更大的成本。這時,出現新舊企業利益分割的不均等,在完全利潤導向的市場機制下,就會出現“逆向選擇”:淘汰新企業。
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它是有起點而沒有終點的事業。現實的情況是,許多地區往往只注意眼前的增長和GDP的增加,仍然沿著,“倒U型環境庫茲涅茨曲線”所描繪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深淵繼續滑下去。現在,國家倡導“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但由于人們的行為通常在其“慣性區域”內活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政策的作用。在實際生活中,許多地區看重既得利益,GDP的增長仍是一個“硬約束”;在招商引資中,硬性規定年外資總額并被分解至具體行政部門,以此作為考核部門業績的指標,而很少考慮項目的性質,很少考慮產業發展的后果和對當地資源與環境造成的影響,很少考慮與當地產業的融合與共生代謝關系,其結果是強化和固化了存量企業,增加了推進循環經濟的難度。制度障礙
推進循環經濟不僅存在利益上的障礙,在制度安排上也存在障礙。不當的制度安排會使經濟的推進舉步維艱。現代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包括非正式約束、正式約束和實施機制。制度是演進的,制度變遷包括強制性制度變遷和誘致性制度變遷。制度演進中存在著“路徑依賴”,即制度的演進一旦走上某一條路徑,就會沿著既定的路線和方向發展且會得到自我強化。現階段,我國推進循環經濟需要具體的法律、法規及相關的政策來保障其實施。我國雖然已經制定了關于鼓勵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的法律法規,但并未對循環經濟做出直接規定,已有法律的配套法規、細則制定不及時,致使一些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強,缺乏高效、嚴格的執法措施。具體表現在三方面:
在企業微觀層次上,相關法律有待于細化。2002年頒布的《清潔生產促進法》對企業微觀層次的清潔生產行為作了規范,但缺乏對生產企業責任的明確規定。《固定廢物污染防治法》對企業內的資源回收、循環利用等問題也做了一些規定,但只是原則性的表述,沒有實質的規定。在關于編制清潔生產指南和技術手冊、制定相關產品標準、強制回收的產品和包裝物目錄的建立、具體回收辦法和清潔生產審核辦法、經濟刺激機制的可操作化、技術與工藝標準及技術性規范的設立等問題,有待進一步的立法規制。
在區域和社會層次上,相關法律有待于系統化。《清潔生產促進法》中有些規定基本是圍繞企業的清潔生產而展開,所以其附帶面上的循環經濟效果只具有輔并不系統。如行政區域的循環經濟建設問題和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問題,工業、農業和第三產業間物質的良性循環和能量的梯級利用問題,現有的法律、法規、性質規章尚未加以系統化和明確化。
在綜合層次上,有些法規有待于可操作化。我國現在并沒有一部法律將清潔生產、固體廢物利用、資源循環利用等相關內容統一考慮,缺少從國家發展戰略、規劃角度上系統地規范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如工業廢棄物、農業廢棄物等大宗廢物的專業性循環利用問題,既屬于企業層次上的問題,又屬于區域和全社會層次上的問題,現行的法律和行政法規規定零散,缺乏系統和綜合性的解決機制,因此有必要制定操作性更強的行政法規和規章制度。
因此,雖然國家一再宣稱資源短缺,不足以支撐傳統線形經濟下的持續經濟增長,但在制度上卻沒有獎勵和懲罰機制以引導人們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有些經濟政策在實施上更是在引導浪費資源。同時,由于制度的實施機制不健全也導致行業過度競爭,為抵御惡性競爭,也為防止假冒偽劣,致使許多企業過度包裝其產品甚至使用一次性包裝(破壞性包裝)。
技術障礙
從“減量化”到“再利用”再到“資源化”,循環經濟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成熟的污染治理技術、廢物利用技術、清潔生產技術、能源綜合利用技術、回收和再循環技術、資源重復利用和替代技術、環境監測技術以及網絡運輸技術和生態工業鏈接技術作為支撐,這是循環經濟由理論向實踐轉變的關鍵。
我國的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尚未形成高效完整的技術支撐體系。現階段我國關鍵技術設備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僅占15%,科技整體水平落后發達國家約15-20年。在大型燃煤電廠煙氣脫硫、城市垃圾資源化、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和高濃度有機廢水治理等重要領域缺乏自己的制造技術,亟待提高技術裝備水平。目前,盡管我國已經建立了若干清潔生產中心,公布了一批冶金、化工等行業的清潔生產技術,然而對于眾多的工業企業而言,這些技術上的支持是有限的。而且,循環經濟所需的不僅僅是重在源頭控制的清潔生產技術,還包括廢棄物資源化、無害化等末端處理技術。因此,國家的技術支持還無法滿足全面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
在循環經濟充分發展的國家中,企業是循環科技的主要供給者。而在我國即使是大中型工業企業,自身擁有研發機構的不到半數,且多為規模小、壽命短、資金有限的小企業。沒有技術研發機構的企業,只是純粹的制造工廠,對眾多設備陳舊、技術工藝落后的工業企業而言,無論在科技主導生產力的市場,還是在開發新產品時都毫無優勢可言,在生產工藝、產品設計、資源利用方面也很難得到改進,從而阻礙經濟的發展。
篇5
[關鍵詞]循環經濟;財稅政策;可持續發展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導思想的新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當前,加快循環經濟發展,正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一、循環經濟的內涵
所謂循環經濟,就是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不斷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把傳統的、依賴資源凈消耗線性增加的發展,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循環經濟的核心是“3R原則”,即減量化(Reduce)———減量化屬于輸入端方法,旨在減少生產和消費過程的物質量,從源頭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Reuse)———再利用原則屬于過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利用效率,要求產品和包裝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減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再循環(Recycle)———再循環原則屬于輸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作用功能后重新變成再生資源[1].上述三個原則在控制自然資源投入到經濟活動,減少廢物產生的基礎上,加強產品的多次和反復使用,只有在避免產生和回收利用都無法實行時,才允許將廢物進行最終的環境無害化處理。
可見,循環經濟倡導的是一種建立在以物質不斷循環利用為基礎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經濟活動規范及行為準則。它通過從“自然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整體社會循環,完成物質的反復循環流動的閉環運動過程,使得在整個經濟系統及生產、消費過程中基本上不產生或者很少產生廢棄物,其特征是自然資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廢棄物的低排放,從而根本上消解長期以來環境與發展之間的尖銳沖突。
二、循環經濟是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2]
1、循環經濟是解決我國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最佳選擇
我國是發展中大國,存在著人口眾多、資源短缺與環境惡化的態勢。目前,我國的人均資源擁有量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在開發利用過程中,又存在大量的浪費現象。由于生產中能源等資源利用率低,造成廢棄物的大量排放。循環經濟體現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在解決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和環境之間的矛盾中將產生重要的作用與深遠影響。
2、循環經濟是轉變傳統經濟發展方式的現實途徑
我國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所構成的物質單向流程的經濟,這種經濟發展方式以資源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為特征來帶動經濟高增長。目前我國既沒有發達國家工業化時的廉價資源和環境容量,也經不起傳統發展方式帶來的資源過度消耗和環境污染。循環經濟要求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廢物產量的最小化甚至零排放。因此,發展循環經濟能夠減少經濟增長對資源稀缺的壓力,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
3、循環經濟是清潔生產和生態工業的進一步拓展
源頭預防和全過程治理替代末端治理,已成為世界各國環境與發展政策的主流。清潔生產在企業生產過程的實施以及各企業間工業生態鏈上的良性循環,不僅節約了資源,減少了生產中的廢棄物,而且使這種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的理念擴大到消費領域。于是清潔生產從生產領域拓展到消費領域,從企業內部走向企業群之間再走向社會,形成循環經濟。循環經濟從發展國民經濟的高度和廣度將環境保護引入經濟運行機制。
4、循環經濟是經濟全球化和環境全球化的客觀要求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和貿易與環境的關系日益密切,環境因素已經成為影響發展中國家自由貿易的重要障礙。由于我國經濟整體環保水平較低,在外貿領域將面臨越來越大的環境壓力,一些工業產品和農產品由于在生產、包裝、使用等環節的環保要求偏低,容易受到發達國家綠色貿易壁壘的限制;隨著貿易自由化的發展,污染產業、有害物質和外來物種入侵將對我國國家環境安全也構成了威脅。因此,要增強我國的環境競爭力,實現我國貿易與環境的協調發展,也要求發展循環經濟。
5、循環經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僅要實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時要實現生態文明。發達國家工業化的歷史和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歷程表明,我國如果繼續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傳統工業化道路,不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生態文明的目標無法實現,而且由于經濟建設的資源環境基礎的制約,物質文明的目標也難以實現。循環經濟作為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能夠滿足新型工業化道路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實現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的“共贏”,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
三、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財稅政策措施
循環經濟是集經濟、技術、社會于一體的系統工程,其啟動和推廣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其中財稅政策是比較理想的政策手段,它可以很好地利用市場的力量,包括利用市場本身所具有的有效配置資源的效能。通過財稅政策來鼓勵對環境有建設意義的活動,阻止對環境有破壞性的活動,就能把經濟引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財稅政策可以從財政支出政策和稅收政策兩方面來分析。
1、財政支出政策
財政支出按經濟性質分類,可分為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購買性支出又可分為投資性支出和消費性支出。
為了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在購買性支出的投資性支出方面,我國政府應增加投入,促進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配套公共設施建設,例如,大型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道鋪設、綠色園林城市建設、公路修建等。由于以上公共設施建設的承建企業經濟負擔較重,所以政府通過投資性的支出,既可以為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同時也可以調動企業建設循環經濟的積極性。此外,對污染治理、廢舊物品回收處理和再利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等公用性事業,政府也應加大投入力度。在購買性支出的消費性支出方面,政府可制定相關的采購政策來促使市場鼓勵再循環利用。如1993年克林頓政府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政府機構采購的所有紙張到1995年必須含有20%或更多用過的廢紙,2000年時又增加到25%.這一做法給再生紙提供了日益興旺的市場,將再生紙由經濟上的一種債務變成了一種資產。而在我國除紙張外,家用電器、建筑材料中的鋼鐵,鋁制飲料罐等的再循環利用率,均處于較低水平。因此,借鑒國際經驗,我國政府可通過政府的綠色購買行為,優先采購具有綠色標志的、通過ISO14000體系認證的、非一次性的、包裝簡化的、用標準化配件生產的產品,以此影響消費者消費方向和企業的生產方向,從而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3].
在轉移性支出方面,主要涉及到財政補貼。目前,許多發達國家在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都通過財政補貼對于相關企業予以支持。如美國國家環保局從1978年開始對設置資源回收系統的企業提供財政補貼,根據不同的情況,補貼量為10%-90%;德國對于興建環保設施也給予財政補貼,其補貼數額相當于投資費用的一個百分點,對建造節能設施所耗費用,按其費用的25%給予補貼;日本政府在《廢棄物處理與清潔法》中規定,修建廢棄物處理設施要從國庫中提供部分財政補貼等[4].而目前我國對于開展資源綜合利用與治污的企業財政補貼僅限于少數幾項間接補貼,如利潤不上繳、減免稅收、先征后返等,這對相關企業的鼓勵與支持效果甚微。而對于構建循環經濟系統,需要經常性的直接財政補貼的支持。因此,可以考慮給開展循環經濟的企業以照顧,例如采取物價補貼、企業虧損補貼、財政貼息、稅前還貸等。此外,我國還應借鑒國際經驗,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使用的無污染或減少污染的機器設備實行加速折舊制度。從而大幅度地調動企業進行循環經濟建設的積極性。
2、稅收政策
(1)調整現行稅制。首先,要改革現行的資源稅。一是擴大征稅范圍。對非再生性、稀缺性資源課稅,這無論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還是保護生態環境均具有重大意義。但目前我國的資源稅只對部分礦產品和鹽進行征收,征稅范圍狹窄,這不利于其發揮應有的作用。為了解決我國目前日益突出的缺水問題以及防止生態破壞行為,水資源、森林資源和草場資源也應盡快被納入到資源稅的征稅范圍,待條件成熟后,再對其他資源課征資源稅,并逐步提高稅率。二是實行累進課征制。相對于其他稅種而言,資源稅還具有特殊性,即為了保護有限的資源,針對濫用資源的企業進行的懲罰性稅收,因此對資源稅的征收應采取累進制方式。也就是將資源的使用量劃分檔次,不同的檔次使用不同的稅率,稅率逐級跳躍式增加。這樣,對于需要大量自然資源輸入的企業,較高的資源稅率將成為企業的負擔,從而迫使企業上馬環保工程,轉產停產,提高產品價格,加大環保型產品的研發。
其次,開征一些新稅種。一是征收新鮮材料稅。為了減少原生材料的使用,美國越來越多的州開始征收新鮮材料稅,借鑒其經驗,我國也可嘗試開征新鮮材料稅,從而促使人們少用原生材料。二是征收填埋和焚燒稅。這種稅在美國新澤西州和賓夕法尼亞最早征收,也得到法國和英國的呼應。垃圾填埋具有成本低的特點,收取填埋稅使這條最便宜的垃圾處理途徑的成本增加,因而可以使減量和再生利用資源顯示出吸引力。此外,還應分期分批的開征大氣污染稅、污染源稅、噪音稅、垃圾填埋稅、生態補償稅等一系列專項新稅種,對不同地區、部門及污染程度不同的企業實行差別稅率。同時加強征收管理,稅款實行專項管理,用于環保建設事業。
(2)加大稅收優惠政策。為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在政策層面上,應使循環利用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有利可圖,使企業和個人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外部效益內部化。因此,借鑒國際經驗,對實施循環經濟的企業、項目,應給予各種稅收優惠。具體來講,近期可考慮從以下方面進行完善:一是調整高耗能產品進出口稅收政策。在進口稅方面,降低高耗能產品進口關稅,對相關進口企業給予所得稅減免等稅收優惠,對導致高能耗的儀器、設備、技術的進口提高進口關稅與進口環節增值稅。二是調整有利于促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稅收政策。加大對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技術研發費用的稅前扣除比例;對生產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設備的企業及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可以實行加速折舊法記提折舊;對購置相關設備,可以在一定額度內實行投資抵免企業當年新增所得稅稅收優惠;對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企業減免所得稅;對生產在《資源綜合利用》范圍內的廢棄再生資源產品的企業予以免征相關所得稅。三是制定鼓勵低油耗、小排量車輛的稅收政策。低油耗、小排量車輛作為一種節能環保產品,要經過設計———生產———銷售———消費———報廢的產品生命流程。對其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可以考慮從這一產品生命流程各環節采取不同措施:在產品開發設計階段,對企業與技術提供商實行稅收減免或補貼,對節能生產設備實行加速折舊政策;對產品生產企業降低所得稅稅率;對流通企業實施增值稅減免;對消費者免收此類商品消費稅,降低此類商品燃料稅稅率;對專門回收此類商品的企業,在其營業之初,減免所得稅。
[參考文獻]
[1]王成新,李昌峰循環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抉擇[J]理論學刊,2003,(1):19-22
[2]周玉梅構建循環經濟模式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J]當代經濟研究,2004,(2):37-39
篇6
近年來,我市堅持從市情出發,著眼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認識經濟社會發展與良好生態環境的關系,加快“生態”建設步伐,相繼獲得了“省生態示范區”、“國家級生態環境監察試點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等。霍山、金寨、舒城分別獲得“省首屆十佳環境優美縣”稱號。同時著力培育循環型企業、循環型園區。在省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中,霍山世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重點行業)、舒城縣循環經濟園(園區)、霍山縣盛隆竹業有限公司(農業)、華園乳業有限責任公司(農業)、市海洋羽毛有限公司(農業)共5家單位入選。我市初步形成循環經濟發展的良好基礎。
1、農業循環經濟初具形態。我市是農業大市,畜牧業規模較大,經過不斷的實踐探索,在華園乳業、海洋羽毛、億牛乳業、天潤乳業等公司的努力下,逐步形成了農業產業循環鏈。循環鏈以一定規模的畜牧養殖為基礎,利用畜禽養殖產生的廢棄物,用沼氣池處理后,沼氣液用作肥料,用于農田澆灌等,沼渣則作為有機肥原料生產有機肥,用作農田或種植牧草。同時沼渣還可以用于菇菌培養料,生產雙孢菇等,菌柄和培養料也可用作有機肥。在農副產品加工上,也可利用廢水、下腳料等進行無害化發酵,生產有機肥,用于農業生產。
2、工業循環經濟開始起步。工業基礎相對較為薄弱,在工業發展工程中,為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對工業產業循環也進行了一些探索。一是能源循環鏈初具雛形。電是工業企業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之一,傳統方法為燃煤發電,產生二氧化硫等,增加環境壓力,我市友勇米業、皖能生物質發電等企業研發成功生物質發電技術,利用農林廢棄物秸稈、稻殼等生物質原料發電,發電后的廢灰可以用作生產鉀肥的原材料,也可用作保溫材料,同時也是煉鋼企業所需氧化硅的原料;若使用稻殼發電,副產品糠炭(稻殼灰)在深加工后還可得到高質量的活性炭和水玻璃,也可作強酸性黑水泥,繼而制成硬質防潮免燒磚等,循環鏈大大延長了產業鏈,提高了附加值,也減輕了環境壓力。二是企業逐步探索小循環。各級政府通過不同形式開展建設生態、發展循環經濟的宣傳,對工業企業影響較大,特別是國家和省啟動循環經濟試點后,產生了一定的示范帶動作用,企業也逐步開展小循環的探索。霍山世林公司是省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公司共有10臺玻璃窯爐,生產易于成型的玻璃液,為降低能耗,節約成本,減少排放,企業技術人員通過長期實踐和摸索,自主研發出了“MHS節能、環保型”玻璃窯爐,并對5臺原窯爐進行了“MHS節能、環保”改造,年節約原煤21626.3噸,價值1000多萬元,并通過出售煤渣、玻璃下腳料回爐再熔化、余熱鍋爐再利用等產生效益230多萬元,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3、加強資源廢棄物再利用。考慮到收益等因素,資源廢棄物再利用容易被企業所接受并實施,既減少了廢棄物,避免了污染,又產生了經濟效益。霍山縣盛隆公司也是省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單位,依托現有的實用新型專利—竹籜拖鞋生產技術,生產可降解的、替代塑料的竹籜系列拖鞋和旅游帽,將農村大量廢棄的竹筍殼資源與當地剩余勞動力相結合,延伸毛竹產業鏈,發展循環經濟。龍華公司利用小口徑雜竹和木材加工剩余物生產木地板、天禾公司利用廢油腳料生產生物柴油、皋新建材及華祥公司利用工業廢渣生產保溫建材都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并有效的消耗了廢棄物,具有示范作用。
4、推進循環園區建設。舒城開發區被批準為省第二批循環經濟試點園區,該園區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園區建設的重要內容,注重用循環經濟思想優化改造工業產業鏈條,注重工業廢水的綜合治理和循環利用,著力研究工業固體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取得了較好成效。園區內昌龍水泥有限公司利用合肥、等周邊城市熱電廠的粉煤灰作原材料生產水泥,節能降耗,在全省同行業中最早成功地實現了清潔生產,現企業產品供不應求,年實現稅收500多萬元;三立飼料有限公司利用油脂下腳料進行深加工、精加工制取植物油酸的項目已竣工投產,填補了此類技術運用在我省的空白,屆時將實現年產值6000萬元,利稅600余萬元。在農業循環經濟園建設上,壽縣認真推進生態農業建設,在安豐建設企業型的農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在迎河建成分戶型的農業循環經濟示范基地,開展科技承包、典型引路等,使農民接受新科技,掌握新科技,通過循環示范效應加快推廣步伐,擴大農業循環經濟范圍。
二、存在的問題及下步工作安排
篇7
無序開發嚴重透支國人的生存環境,發展面臨資源瓶頸和環境容量的嚴重制約。針對危機,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指出,我國必須走循環經濟之路。與傳統經濟模式相比,循環經濟要求按照生態規律組織整個生產、消費和廢物處理過程,其本質是一種生態經濟,是解決我國經濟高速增長與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矛盾的根本出路。
循環經濟是按生態學原理和系統工程方法運行的具有高效的資源代謝過程,完整的系統耦合結構及整體、協同、循環、自生功能的網絡型、進化型復合生態經濟,是一種以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流動方式為特征的經濟模式。循環經濟可以為工業化以來的傳統經濟轉向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提供戰略性的理論范式,從而從根本上消除長期以來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尖銳沖突,可以說發展循環經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2循環經濟的內涵與原則
傳統工業經濟是由“資源——產品——廢物和污染排放”所構成的單向物質流動經濟。在這種經濟中,人們強制把自然資源和能源開采出來,在生產加工和消費過程中又把污染和廢棄物大量排放到環境中去,對資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循環經濟倡導的是一種建立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要求把經濟活動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的模式,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物質反復循環流動過程,使得在整個經濟系統以及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只產生很少的廢物。循環經濟評價原則,簡稱“3R”原則:
循環經濟遵循“減量化”原則(Reduce),以資源投入最小化為目標。針對產業鏈的輸入端——資源,通過產品清潔生產而非末端技術治理,最大限度的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耗竭性開采與利用,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資源為經濟活動的投入主體,以期盡可能地減少進入生產、消費過程的物質流和能源流,對廢棄物的產生排放實行總量控制。生產者通過減少產品原料投入和優化制造工藝來節約資源和減少排放;消費者通過優先選購包裝簡易、循環耐用的產品,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從而提高資源物質循環的高效利用和環境同化能力。
循環經濟遵循“資源化”原則(Reuse),以廢物利用最大化為目標。針對產業鏈的中間環節,對消費者采取過程延續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產品使用方式和次數,有效延長產品和服務的時間強度;對生產者采取產業群體間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協作,使產品-廢棄物的轉化周期加大,以經濟系統物質能量流的高效運轉來實現資源產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循環經濟遵循“無害化”原則(Recycle),以污染排放最小化為目標。針對產業鏈的輸出端——廢棄物,提升綠色工業技術水平,通過對廢棄物的多次回收再造,實現廢物多級資源化和資源的閉合式良性循環,實現廢棄物的最少排放。
3循環經濟與綠色GDP
GD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GDP的增長只是反映了人類為社會創造的財富,通常被人們視為經濟活動的“正面效應”。然而,在GDP增長的同時也會產生“負面效應”,這種負面效應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人類無休止地向生態環境索取資源,使自然資源從絕對量上逐年減少;二是人類通過各種生產活動向生態環境排泄廢棄物使環境污染,或濫用資源使生態破壞。綠色GDP是為了克服GDP的缺陷而提出來的,它是指從現行的GDP中扣除環境資源成本和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服務費用后的剩余國內生產總值,它為構架循環經濟新體制指明了方向。
綠色GDP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切入點。把綠色GDP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切入點和衡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是在保證經濟增長的同時不會過度消耗能源,不對環境造成損害的有效途徑。
綠色GDP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外在動力。我國必須改善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將環境保護與經濟結構性調整結合起來,完善核算體系,建立綠色GDP,才能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化。
綠色GDP是政府介入循環經濟的有效途徑。有必要把綠色GDP納入干部考核的內容,作為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業績評價的重要參數,使政府更科學更積極地介入并實施循環經濟戰略。
資源——經濟——環境投入產出核算框架(綠色GDP是計算方法):綠色GDP=傳統GDP-(生產過程全部資源耗竭+生產過程全部環境污染+資源恢復過程全部資源耗竭+資源恢復過程全部環境污染+污染治理過程全部資源耗竭+污染治理過程全部環境污染+最終使用全部資源耗竭+最終使用全部環境污染)+(資源恢復部門全部新創造價值+環境保護部門全部新創造價值)。
由SEEA的基本結構表可以推算出:綠色GDP=傳統GDP-環境資源損耗-環境污染損失。
4我國發展循環經濟的模式與實踐
借鑒國外成功經驗,我國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3+1”模式,即小循環、中循環、大循環,廢物處置和再生產業。
在企業層面,選擇典型企業和大型企業建立以清潔生產為核心的物質小循環,也就是根據生態效率理念,通過產品生態設計、清潔生產等措施進行單個企業的生態工業試點,減少產品和服務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實現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目前,我國已在20多個省(區、市)的20多個行業、上千家企業開展了清潔生產審計,建立了30個行業或地方的清潔生產中心,1萬多人次參加了不同類型的清潔生產培訓班。有5000多家企業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幾百種產品獲得了環境標志。
在區域層面形成的中循環,按照工業生態學的原理,通過企業間的物質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業間的工業代謝和共生關系,建立工業生態園區。目前我國有廣西貴港、天津泰達、新疆石河子等11個園區為國家生態工業園區試點。
在社會層面上形成大循環,重點進行循環型城市和省區的建立。目前我國已有8個省、35個城市、300多個地縣開展試點,有的地區已初見成效。國家環保總局在遼寧省進行了以改造老工業基地為核心的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試點工作;在貴陽進行了以發揮當地資源優勢,構建新的產業格局為核心的循環經濟城市建設試點工作。
廢物處置和再生產業,建立廢物和廢舊資源的處理、處置和再生產業,以從根本上解決廢物和廢舊資源在全社會
的循環利用問題。
5結語
循環經濟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深化和具體化,是解決我國經濟高速增長與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矛盾的根本出路。立足于21世紀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國家的生態環境安全,推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是解決當前和今后面臨的一系列重大資源、環境和經濟問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唐孝炎.我國環境污染、環境健康、環境經濟與發展戰略[J].市場與人口分析,2005(2)
[2]王憲恩,趙曉霞,陳英姿等.循環經濟催生綠色GDP[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5(5)
[3]吳少宇.循環經濟:綠色經濟模式[J].管理與財富,2004(8)
[4]雷明.綠色國內生產總(GDP)核算[J].自然資源學報,1998(4)
篇8
農業循環經濟就是根據農業生產的特性和規律,依靠農業科技的進步,通過優化農業資源配置,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減少資源的投入量和廢物的排放量,實現農業生產、生態效益同步提高的一種新型生產方式。農業循環經濟的本質是按照生態學原理,遵循農業生產和生態經濟規律,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科技成果,把農業活動組織成“農業資源—農業產品—農業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從而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延長農產品變成廢棄物的周期,盡可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形成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
農業循環經濟突破了傳統農業經濟的范疇,把農、林、牧、副、漁統籌起來綜合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與傳統農業經濟相比,一個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農業循環經濟閉路循環性強,涉及范圍廣,它把農業資源投入、農產品生產加工、廢棄物資源化等連在一起,使農業循環經濟符合“高產、優質、低耗、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提高綜合效益。農業循環經濟有減量化生產、再利用運作、無害化處理和重組化操作四種模式,簡稱4R模式。
1.減量化生產模式(Reduce)
它是針對農業生產外部投入的一種模式,其主要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利用先進科學技術作導向,在能夠增產增收的前提下,通過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盡可能減少農業資源的投入量。
2.再利用運作模式(Reuse)
它是針對農業內部運轉方面的一種模式,其主要是指在運轉過程中,利用資源或農產品的多用性,通過多層次地構建生物鏈,增加資源或產品的循環途徑和使用率,實現增產增效的目的。
3.無害化處理模式(Recycle)
它是針對農業對外輸出的一種模式,其主要是指把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降到最低水平,換言之就是將廢棄物能源化、肥料化和飼料化。無害化原則力求把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進行有效地循環使用,盡可能地構建物質和能量的閉合循環,變廢為寶,把新產生的物質和能量作為農業資源重新投入到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中,實現廢棄物的最小排放。
4.重組化操作模式(Reorganize)
它是針對整個農業系統的一種模式,該模式以農業系統最優化運行為目標,通過對農林牧副漁所有產業結構的重組與轉型,達到系統的整體最優。它包括產業內重組和產業間重組兩種模式。產業內重組是對同種生物群落進行生產結構的優化重組,使之物能相互交換,互惠互利。產業間重組是對不同生物群落按一定方式配置生產結構,達到共同增產,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一個完備、成熟、科學的農業循環經濟應該是減量化、再利用、無害化和重組化四種模式的結合。寧波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要依托4R模式,結合本地的優勢和特色,積極開展多樣化的循環模式。
二、寧波發展農業循環經濟面臨的問題
農業生產要素是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基礎,農業科學技術是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動力,土地規模經營和市場化經營是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手段,節約農業資源和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是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目標。目前,寧波發展農業循環經濟面臨著農業生產要素短缺、農業科技含量不高、土地規模經營和市場化經營水平低以及農業資源浪費和面源污染嚴重等問題。
1.農業生產要素短缺。一是耕地資源緊缺,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空間有限。2004年全市現有耕地面積總量為316.57萬畝,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57畝,大大低于聯合國公布的0.8畝警戒線。尤其是隨著我市城市化進程的日益推進以及非農建設用地對優質農田大量占用,耕地面積仍將呈減小趨勢。二是水資源對農業生產制約嚴重。水資源在時間上分布不均勻,降水主要集中在梅汛期和臺汛期,夏季高溫時節常常農業用水供應不足,直接影響了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而且在水資源日趨緊張的情況下,農業供水的比重卻在逐年下降,從2002年到2004年三年間,農業供水的比重從51.2%下降到42.6%。三是農業資金投入不足。由于受歷史和觀念的影響,人們對農業有一種天然的“歧視”,普遍認為農業的收益比較差,因而導致對農業投入的不足。以財政支農支出為例,1988年至今,我市財政支農支出的絕對數雖有增加,但相對份額總體上呈下降趨勢:1988年財政支農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12.1%,1990年下降到11.2%,到1995年下降到7.3%,1996年更是下降到了6.1%,2000年出現了可喜的回升,但也只有6.8%,“十五”期間,我市的財政支農投入基本上處于占財政總支出的6.8%的水平,僅為1988年投入比例的一半多。
2.農業科技含量不高。一是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低,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不強。農業科技進步的基礎還比較薄弱,農業科研資源力量比較分散,而且多數農業龍頭企業缺乏自主開發能力,導致農業科研成果作用不夠凸現。二是農業技術推廣制度不健全,農業科技成果利用率比較低。目前農技推廣隊伍結構不合理、年齡老化、隊伍不穩定,農技人員推廣農技的主動性不強以及農技推廣機構與科研單位聯系合作少,農技推廣項目與科研成果脫節都造成了許多科研成果沒有轉化為農業生產力。
3.土地規模經營和市場化經營水平低。由于農民易受利益的驅動以及現有土地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土地流轉困難,難以實現土地的規模經營。另外,農民的市場化意識淡薄,農產品生產與國內外市場沒有有效連接,導致農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近幾年,寧波市種植的藺草、柑橘、榨菜、竹筍等農產品經常出現產銷大起大落的情況,這與不按市場需求盲目生產直接相關。
4.農業資源浪費和面源污染嚴重。由于農業生產活動的不合理,農業資源浪費和面源污染已成為我市農業生產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其發展趨勢令人擔憂,其中以化肥和農藥問題最為典型。據統計,我市不但單位耕地面積化肥和農藥施用量大,而且化肥使用比例失衡和農藥結構不合理。首先,單位耕地面積化肥用量從2001年的514.6公斤/公頃增加到2004年587.5公斤/公頃,年平均單位耕地面積化肥用量達到了555.5公斤/公頃,超過發達國家為防止化肥對水體產生污染而設置的225公斤/公頃安全上限的2.47倍;單位耕地面積農藥使用量2001年33.9公斤/公頃,2002年34.1公斤/公頃,2003年32.9公斤/公頃,2004年34.3公斤/公頃,年平均單位耕地面積農藥用量為33.8公斤/公頃,分別是全省、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和4.51倍。其次,化肥使用比例失衡,氮肥過高,磷肥不足,鉀肥偏低,氮肥、磷肥、鉀肥的平均比例為1∶0.33∶0.13,落后于氮磷鉀的平均比例為1∶0.41∶0.096的全省水平和1∶0.46∶0.36的世界水平;農藥產品結構不合理,易造成農作物殘留量超標的殺蟲劑占用藥量的55.03%,高于28%的世界水平。
三、寧波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對策建議
寧波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應以生態經濟理論為指導,以農業龍頭企業和大戶為主體,以農業循環技術為支撐,以安全農產品基地為載體,以4R模式為依托,通過生物鏈構建物質和能量循環,最大限度地利用農業資源和廢棄物,努力做到農業污染最小化,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從而引導寧波農業由資源耗費型向資源循環利用型轉化,實現農業生產“高產、優質、低耗、高效、生態、安全”的目標,逐步建立起采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循環運作方式相結合的新農業綜合體系,最終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
1.強化農業循環經濟的治污理念。一是加快建設一批品牌優秀、規模龐大、效益顯著的安全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基地,將安全農產品基地建設與農業污染治理有效結合起來,使安全農產品基地成為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有用載體。二是大力推廣生態、科學、經濟的農業循環經濟的治污方式。如構建生物鏈,把部分面源污染物(如秸稈、糞便)通過再生閉路循環加以資源化利用,最終轉化為有機肥料和清潔能源沼氣,用有機肥料代替傳統化肥來增加土壤的肥力,用清潔能源沼氣代替傳統農用能源服務于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有效地解決化肥、秸稈、糞便引起的污染問題;通過優化調整農藥產品結構,使各種農藥的用藥比例更趨合理,緩解農藥給環境造成的污染;通過使用人造溫室和新型的沼氣供熱設備,解決傳統農膜的“白色污染”問題。
2.完善農業循環經濟的制度安排。一是加強法規建設,建立綠色農產品生產機制和農業污染補償制度,制訂和完善農產品安全質量生產和污染物排放標準。二是完善土地經營制度。按照“依法、有償、自愿”的原則,在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穩步推行土地使用權的流轉,通過土地使用權的有償轉讓,促進土地使用權向農業龍頭企業和大戶集中,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土地規模經營水平,使農業龍頭企業和大戶成為開展農業循環經濟的主體。三是完善市場經營制度。按照“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建立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提高農戶和農產品市場化經營水平,避免許多農戶在市場競爭中“孤軍奮戰”的局面,使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戶共同體成為開展農業循環經濟的盈利主體。四是加大對農業循環經濟的政策投入。比如積極運用貼息、補助等財政杠桿,引導各種社會資本投向農業,多渠道地籌集開展農業循環經濟的資金;增加財政支農支出,加強農業和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為開展農業循環經濟奠定硬件基礎;利用國家財政設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建立農業風險基金,有效規避農業風險,提高開展農業循環經濟的積極性;運用農村金融機構(主要是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擴大農業貸款份額,支持農戶和企業進行農業循環經濟建設。
篇9
[關鍵詞] 循環經濟3R原則途徑
一、循環經濟的內涵與原則
所謂循環經濟就是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的規律重構經濟系統, 通過資源的循環利用, 使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廢棄物排放最小化, 將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 從而實現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經濟模式。循環經濟的實質和根本目的是要求在經濟流程中“把生產排泄物減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進入生產中去的原料和輔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 ,以尋求經濟循環圈和生態循環圈的協調發展。
循環經濟的運行原理集中體現在“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原則上(簡稱3R 原則) 。減量化(Reducing) 原則要求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流程的物質量, 因此又叫減物質化,這一原則有利于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傳統發展方式,再利用(Reusing) 原則的目的是延長產品和服務的時間強度,減少生產和消費中廢棄物的產生,這一原則可以防止物品過早地成為垃圾;資源化或再循環(Recycling) 原則要求物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變成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原級資源化和次級資源化。
二、發展循環經濟的意義
發展循環經濟是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途徑,也是企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必由之路。
1.發展循環經濟為企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指明了方向
經濟增長方式粗放已經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已經成為實現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2.發展循環經濟為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途徑是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 “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三原則中最重要的在于“減量化”。“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在五年內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節約資源、利用新能源、廢棄物再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新技術正是“十一五”期間國家所急需的。
三、發展循環經濟的途徑
1.政府應加強對發展循環經濟工作的組織領導,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循環經濟的重大意義,增強緊迫性和責任感,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快推進循環經濟發展;開展循環經濟示范試點,探索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模式,通過試點,提出發展循環經濟的重大技術和項目領域,進一步完善促進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降低污染排放強度的政策措施;加強宣傳教育和培訓,提高全社會對循環經濟的認識和意識。
2.建立和完善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激勵機制,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
各級投資主管部門在制定和實施投資計劃時,要加大對發展循環經濟的支持。對發展循環經濟的重大項目和技術開發、產業化示范項目,政府要給予直接投資或資金補助,貸款貼息等支持,并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對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給予貸款支持。省財政、發改委要積極安排資金,支持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研究、技術推廣、示范試點、宣傳培訓等,擴大生態省建設專項資金規模,增加循環經濟建設項目投資額度。各級財政和環保部門要安排排污資金,加大對企業符合循環經濟要求的污染防治項目的投入力度。有關部門要加快研究建立促進節能、節水產品和節能環保型汽車、節能省地型建筑推廣的鼓勵政策。繼續完善資源綜合利用的稅收優惠政策,調整和完善有利于促進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稅收政策。
3.加快循環經濟技術開發和標準體系建設
積極引進和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的循環經濟技術,加快循環經濟技術開發。組織開發能源節約和替代技術、能量梯級利用技術、廢物綜合利用技術、循環經濟發展中延長產業鏈和相關產業鏈接技術、“零排放”技術、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術、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處理技術、綠色再制造技術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等,提高循環經濟技術支撐能力和創新能力。
制定和完善促進循環經濟的標準體系。要加快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行業市場準入標準和合格評定制度,制定重點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和涉及循環經濟的有關污染控制標準。加強節能、節水等資源節約標準化工作,完善主要用能設備及建筑能效標準、重點用水行業取水定額標準和主要耗能(水)行業節能(水)設計規范。建立和完善強制性產品能效標識、再利用品標識、節能建筑標識和環境標志制度,開展節能、節水、環保產品認證以及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4.堅持依法推進循環經濟發展
加大依法監督管理的力度。政府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加強對礦產資源集約利用、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監督管理工作,引導企業樹立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意識,建立健全資源節約管理制度。
5.依法推行清潔生產
認真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加快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積極實施清潔生產審核方案。對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標準或者總量控制指標的企業,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進行生產或者在生產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企業,要依法強制實施清潔生產審核,監督實施清潔生產方案。
篇10
1我國循環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礙
1.1認識方面偏頗
狹義地理解循環經濟,認為循環經濟就是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是生產、經濟管理和環保部門的事,與己無關;認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貧窮是主要問題,因而迫于經濟增長和就業壓力盲目追求經濟增長,忽視與環境的協調;對自然資源稀缺程度了解不夠,以為資源不會枯竭,看不到資源存量和環境承載力已經不起傳統發展模式的高消耗和高污染,認為發展循環經濟為時尚早。認識偏頗,影響了各方參與循環經濟發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2管理方面缺失
(1)缺乏協調統一的管理機構。循環經濟覆蓋面廣,綜合性、交叉性強,現行管理體制中沒有統一的管理協調部門。
(2)缺乏系統長遠的發展規劃。循環經濟是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有科學的長遠規劃和分步實施規劃的指導。在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如何結合“十一五”規劃的編制,搞好適合區域(部門)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是值得研究和探討的難題。
1.3經濟社會運行方面體系不完整
(1)經濟運行系統中缺少物質循環鏈。現行經濟運行體系是按產品流向構造的,即具有前向、后向關聯的產品之間構成產業鏈和產品鏈,而缺少按物質流向構造的循環鏈,即上游產品、企業、產業的廢料成為下游產品、企業、產業的原料等等。
(2)人類社會組織分工中缺少“分解者”。人類社會目前不乏生產者和消費者,而缺乏相當于自然界中“分解者”地位和作用的廢棄物處理者,影響了“廢物”在人類社會經濟體系中的“內循環”和使“廢物”友好進人環境的“外循環”。
1.4制度方面有待建立
(1)自然資源和環境成本外部化。自然資源的使用價格沒有反映其生態成本,造成成本外部化;環境容量屬公共財產,使用時具有公開獲取性,使用結果具有排它性,由于監管不嚴,企業和公眾使用它的收益大于其分擔的成本,具有顯著的外部性。這使得循環型生產成本高于傳統生產,形成循環經濟發展的成本障礙。
(2)價格形成機制不科學。初次資源價格和生產支付的環境成本過低;國際分工中存在對原材料和能源提供國明顯的價格不利因素;廢舊產品和廢棄物的收集、整理、運輸成本高,再生技術滯后,使再利用原料成本高,以上各因素構成了推進循環經濟的價格障礙。
(3)法律法規建設滯后。我國已有4部環境法、8部資源法、20多項資源管理行政法、260多項環境標準。但循環經濟法律法規較缺乏,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
(4)相關政策支持不利。現行的循環經濟相關政策主要是環境管理制度,以命令控制型政策為主,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政策較少且效率不高,對循環經濟發展的激勵作用不夠。
1.5技術支撐體系方面落后
(1)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尚未建立。現行指標體系缺少反映經濟社會活動中的物質投入(消耗)、排放(廢棄)、利用效率和循環利用方面的指標,不利于評價和跟蹤監測其發展情況,以作為對區域(部門)經濟社會發展業績評價的重要參數,扭轉單純追求GDP的政策目標。
(2)技術支撐體系落后。現行技術體系更注重生產效率的提高和新產品的開發,對污染治理、廢物利用、清潔生產和生態工業鏈接等技術開發和重視不夠,無法支撐循環經濟發展。
(3)缺少相關的信息平臺。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系統的循環經濟信息網絡平臺,特別是缺少固體廢棄物和循環型技術的供求信息,不利于構建循環型社會經濟體系。
2推進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主要對策
2.1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引導全社會參與
(1)要認識到發展循環經濟是人類生存方式的巨大變革。認清循環經濟的本質是:把經濟活動的中心從單純以價值流循環為核心,轉變為以價值流和物質流循環為雙核心。它不僅包括能夠創造價值、帶來價值增值的社會再生產各個環節,而且包括全部有物質、能源消耗和廢棄物產生的社會基本單元。因此,人類必須認識到,發展循環經濟不僅是物質流動形式的轉變,更是一場經濟運行方式的革命和人類生存方式的巨大變革。
(2)要轉變發展觀、價值觀、生產觀和消費觀。摒棄傳統發展思維和模式,堅持科學發展觀,走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全社會倡導并確立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價值觀,以是否有利于世界系統良性運行作為價值尺度,檢驗各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制度和政策以及技術發明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企業要充分認識到資源和環境也是生產力,發展生產、增強競爭力必須樹立綠色生產、清潔生產觀,樹立綠色消費和適度消費觀。
主動消費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在消費過程中,注重環保,節約資源和能源,改變對環境不宜的消費方式;在消費后注重對垃圾的分類處置,促進其資源化等。
(3)要引導全社會參與。廣泛開展綠色教育,將環境常識列入學校教材,加強相關知識的教育培訓,加強輿論宣傳,普及環境知識;完善環保工作制度,帶動民眾廣泛參與環保實踐;經常舉辦環境污染案例聽證會,加強其社會影響;向消費者提供消費選擇和消費后果的相關信息;對綠色產品廣告予以優惠;定期公布環境質量狀況等。引導全社會自覺地進行環境保護,為建立循環型社會貢獻自身的力量。
2.2健全管理體制搞好長遠規劃
(1)成立專門的領導和管理機構。成立以各級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發改委、經委、財政、城建、規劃、環保、水利、綠化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各級循環經濟發展協調領導小組,對循環經濟發展工作實施統一領導和部署。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上述部門組成,負責日常組織協調工作。制定循環經濟發展目標責任考核獎懲辦法》,把有關任務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有關部門和單位,嚴格考核,認真兌現獎懲。
(2)制定科學的規劃。在制定“十一五”規劃時,要采用超前性理念和系統工程思想,制定循環經濟發展規劃。首先,各級政府應將其納入各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其次,在加強專題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國家、地區和部門循環經濟發展的統一規劃、專門規劃和分階段、分步驟實施規劃;第三,工業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企業、社區等開展循環經濟示范,也要編制具體規劃;第四,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各類規劃的編制,如,城市建設規劃中應增加對地表水的收集管線設施建設、中水循環利用設施建設、城市污水分類處理設施改造等完善水循環系統的內容、方法和步驟;環衛規劃要充分考慮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工作的具體方法和步驟;科技規劃要體現對循環經濟重大支撐技術研發的引導和促進,技術支撐體系的建設等方面的內容;經濟發展規劃要充分考慮產業循環鏈建設、清潔生產和靜脈產業發展方面的內容等。這是搞好循環經濟規劃工作的重要一環,也是使循環經濟貼近、融入經濟社會活動的關鍵環節。
2.3構建循環型社會經濟運行體系
運行體系的核心是把各個環節和子系統中的斷點或缺損的半環接續起來,形成反饋流程。
(1)發展企業廢物代謝網絡,塑造生產循環鏈。首先,在企業層面,組織企業內部物料循環,將生產中流失的物料或生成的廢料回收或經適當處理后作為原料返回原流程或廠內其他流程;實現清潔生產,減少物料和能源使用量和排放量。其次,在生態工業園區試點基礎上,由各級工業主管部門和工商管理部門等牽頭組織對所轄企業進行廢物代謝網絡調研,按工業生態學原理進行相關分析,對具備輸出、輸入潛能而未形成輸出、輸入關系的企業組織洽談,促成其建立鏈接關系;對在本轄區范圍內無法找到鏈接對象的企業,可跨產業和地區尋找鏈接伙伴,建立產業生態系統的“食物鏈,消除循環鏈的斷點。第三,結合調整產業結構和布局,在新拓展區域的招商引資、項目擺放上突出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和網絡,使企業在發展橫向耦合和縱向閉合關系的過程中向工業園區聚集,使大部分企業都能成為各種特色生態工業園區的成員,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第四,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它既是生產循環鏈的補鏈環節,又是形成全社會完整的循環經濟環路的重要環節。
(2)發展廢舊物資回收產業,塑造流通循環鏈。流通領域既要減少商品流通中的物質消耗,還要將可再用的產品和包裝物回收上來,返還到相關企業。首先,大力發展廢舊物資回收產業。逐步形成多渠道的廢舊物資分類收集、運輸、處置的產業化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在社會范圍內形成循環經濟環路。其次,培育再生資源集散交易市場,把分散回收集中到規范的市場中來,為資源調控和優化配置提供更多選擇。
(3)實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塑造消費循環鏈。首先,各級政府應增加相關投入,保證垃圾分類的物質設施建設。其次,由政府與環保企業、房地產開發商聯手,在新建住宅區推廣使用專供家庭或小區使用的生活垃圾處理器,通過加熱干燥和微生物分解等方式,將有機垃圾轉換成家畜飼料、有機肥料等。第三,結合文明社區建設,開展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由小區保潔員負責指導、監督居民將不同類垃圾正確投放到不同的垃圾箱內,由環衛部門或相關的產業化公司將垃圾分別送往相關企業。第四,在試點基礎上,向全社會推廣。
(4)實行城市污水集中分類處理,塑造社會整體循環鏈。社會整體循環鏈的核心是形成城市內部、鄉村內部以及城鄉之間廢棄物互換的循環鏈條。近期重點是解決城市污水資源化問題。針對城市污水大部分直接排人河流、湖泊,小部分進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多為集中綜合處理的現狀,應加快推進其向集中分類處理轉變;將居民、企業、機關單位、公共設施(除醫院)的洗浴問下水與廁所公桶的下水管道分設,在城區分別建設城市污水和肥源排放輸送管網,在城郊或城區分片建設污水處理廠和肥源處理廠,將廚房、洗浴問污水通過污水管網輸送到污水處理廠,經處理后再利用;將廁所的人糞尿下水通過肥源管網輸送到肥源處理廠,經加工處理形成系列肥料,運往鄉村。企業廢水經集中處理后再利用或達標排放。
2.4創新循環經濟制度基礎
(1)實現環境成本內部化。逐步取消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補貼制度,使資源價格反映其真實的生態學、經濟學價值。對環境容量等共有財產使用者征收高稅費,提高生產和消費環節的排污和廢棄成本,促使環境成本內部化,解決循環型生產環節的成本障礙。
(2)建立基于資源全部成本的完全價格體制。該體制不可能通過市場自發建立,需政府有計劃的組織生態學家、經濟學家對資源價值進行貨幣化評估,計算出其真實價值,并以稅收形式計人產品或服務的市場價格,通過市場機制和價值規律消除循環經濟發展的價格障礙。
(3)健全循環經濟法律體系。以《循環經濟促進法》為框架法,以《資源有效利用促進法》為基本法,包括((綠色消費法》、《包裝物再生利用法》、《家電再生利用法》、《食品再生利用法》、《建材再生利用法》、《汽車再生利用法》、《節能法》、《廢棄物處理法》及相關子法。制定城市垃圾處理、水和大氣污染治理的監管條例,將責任主體和監管部門的行為置于法律規范之下。制定可持續發展認證體系、產品質量標準體系、環境標志和標準體系。
(4)完善循環經濟激勵政策。征收資源稅,實現資源有償使用,限制不可再生資源的開采和使用、限制資源型產品出口;征收廢棄物處理費、垃圾填埋和焚燒稅,推動垃圾分類處理,促進其減量化、資源化;以廢棄物為原料的企業,可獲相關廢棄物處理費的補償;對環境有害的技術和產品,在銷售環節加征環境附加費,使其在成本效益選擇中更樂于采用潔凈技術、生產潔凈產品;將循環技術納入科技創新體系,在風險投資基金中劃出一定比例支持循環型技術研發;對循環經濟項目,給予財政補貼、貸款擔保與貼息、低息貸款、優先貸款、延長信貸周期、減免稅收或稅前還貸等支持通過傾斜的產業政策,支持其到資本市場融資;對清潔汽車、能源及獲環境標志和能源效率標志的產品,減征消費稅;對原污染型生產設施,折舊率可以提高到30%以上等。
(5)健全循環經濟保障制度。包括有利于循環經濟的資源、產權、市場和產業等經濟制度;循環經濟核算、會計、審計、生產、消費、貿易、包裝和回收等規范制度;有利于循環經濟的財政、金融稅收和投資等激勵制度。
2.5創建循環經濟技術支撐體系
(1)加快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開發。針對物質在傳統線性濟體系中不能環狀運行的技術根源,研發環境友好技術,包括:消除污染物的環境工程技術,如固體廢物處理技術,大氣、水、噪聲及環境污染綜合防治技術;廢棄物再利用的循環生產技術,包括:廢棄物分解技術,分解物再生產成原材料的合成技術,把再生資源加工成產品的制造技術等;清潔生產技術,包括清潔的生產和清潔的產品技術。近期重點是開發引進資源節約和替代能量梯級利用、延長產業鏈和相關產業鏈接、零排放、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處理技術,特別是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術等,突破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