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印刷工藝范文
時間:2023-04-10 08:54: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書籍印刷工藝,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TS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84-0161-02
1 書籍紙張材料選擇
印刷用紙種類較多,有新聞紙、凸版紙、膠版紙、銅版紙、輕涂紙等。
新聞紙也叫白報紙,具有吸墨性能好的特點,它是報刊的主要用紙,也可以用于印刷質量不高的期刊、一般讀物等,適合于高速輪轉機印刷。
凸版紙具有吸墨均勻、抗水性能強、不起毛等特點,它是印刷書籍、雜志的主要用紙,主要供凸版印刷機使用。
膠版紙具有伸縮性小和對油墨的吸收性均勻、抗水性能強等特點,主要供膠印印刷機或凸版印刷機印制較高級印刷品,如一些高級書籍、書籍封面、宣傳畫等。
銅版紙屬于涂布紙,表面光澤度高、平滑性好,多用于印刷高檔印刷品,如畫冊、商標等。
輕涂紙是涂布量較低的涂布紙,主要用于印刷期刊雜志、產品廣告等,適合于高速輪轉機印刷。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書籍均采用膠版印刷,書籍印刷多選用膠版紙或輕涂紙為書籍內芯用紙,選用銅版紙為書籍封面用紙。
2 書籍的印前制版
印刷需要一個載體將書籍設計信息通過油墨轉移到紙張上,印版就是用于傳遞油墨或其他黏附色料至承應物上的印刷圖文載體。書籍印刷采用平版印刷方式,平版印版包括傳統的PS版、平凹版,以及感光型、感熱型等CTP版,其中,傳統型的PS型使用最多,其制作過程大致包括出片、拼版、曬版、打樣等四個階段。
1)出片:通過激光照排機,運用分色和網點技術,將書籍設計稿轉換為分色膠片。膠片有陽圖型膠片和陰圖型膠片兩種。膠片上圖文信息部分不透光、空白部分透光的為陽圖型膠片;膠片上圖文信息部分透光、空白部分不透光的為陰圖型膠片;
2)拼版:又稱“裝版”、“組版”。因為最終形態的書籍多為16開版面,而生產多用對開紙上對開印刷機進行印刷,如此就需要將多個16開的版面膠片拼在一個對開版面膠片上,然后用對開紙進行印刷,印刷完成后再將對開紙按一定順序折成16開,得到16開的書籍大小。拼版可以采用人工拼版或電腦拼版,拼版時要根據折頁順序、書籍配頁順序、裁切等來排列膠片的位置;
3)曬版:是將拼好的膠片曬制成PS印版的過程。根據使用的膠片類型不同,PS版有陽圖型PS版和陰圖型PS版兩種。陽圖型PS版屬于光分解型,是用陽圖型膠片與版材感光層密接曝光,感光層見光部分分解,后用稀堿液顯影而被溶解,露出鋁版基,形成印版的空白部分;而未見光部分的感光層未發生變化,仍留在版面上,構成印版的印刷圖文部分。陰圖型PS版屬于光聚合型,是用陰圖型膠片與版材感光層密接曝光,感光層見光部分發生聚合,成為不溶于顯影液的物質,形成印版的圖文部分;而后用稀堿液顯影,未見光部分溶于顯影液,露出鋁版基,形成印版的空白部分;
4)打樣:用曬制好的PS印版安裝到打樣機上印刷出幾張印品,用于檢查制版各工序的質量,以便更改;也可為客戶提供審校依據;還可為正式印刷提供墨色、規格等依據及參考數據。
3 書籍的正式印刷
打樣出來的樣張經客戶校稿簽字后即可用印刷機進行正式批量印刷。批量印刷時,為確保書籍印刷色彩的再現性,需注意印刷色序的安排。書籍印刷品的色彩是由黃、品紅、青、黑四色油墨疊印而成,疊印中的印色次序就是色序。彩色印刷品多采用四色印刷機印刷,一次印四色,四色疊印后的色彩效果及套印準確性,能立即鑒別出來并能及時給予調整。但四色印刷機色序的安排是比較復雜的,一般遵循以下原則:
1)透明度差的油墨先印,避免覆蓋前一個顏色;
2)主色調后印,次色調先印,以突出畫面的主體色調。例如風景畫面偏冷色調,因此可后印青色,而人物畫面偏暖色調,因此可后印品紅色;
3)油墨黏度大的先印,油墨黏度小的后印,避免發生油墨的逆轉印。
確定好印刷色序后,在印刷過程中還需要時刻注意水墨平衡,經常抽出印樣檢查套印準確性、墨色深淺、圖文清晰度、空白部分潔凈度等印品質量項目,堅持三勤操作,即勤檢查印樣、勤觀察版面水分、勤攪拌墨斗內油墨,使水墨始終處于正常穩定狀態,保證整個印刷過程質量的穩定性。
4 書籍的印后加工
書籍印刷完成后,在書籍封面上可進行上光、覆膜、燙印或其他裝飾加工處理。
4.1 上光
上光是在印刷品表面涂布上一層無色透明的涂料,經流平、干燥、壓光后,在印刷品表面形成薄而均勻的透明光亮層,既能使得印品表面呈現光澤,又能使印品原有圖文的光澤透射出來。
4.2 覆膜
覆膜是將塑料薄膜涂上粘合劑覆蓋于印刷品表面,經加熱、加壓使之粘合在一起,形成紙塑合一的加工過程。經覆膜的印刷品,表面更平滑光亮,提高了印品的光澤度和牢度,還起到了防水、耐磨的作用,是書籍印刷最常用的印后加工方式。覆膜的工藝流程為:工藝準備安裝塑料薄膜滾筒涂布粘合劑烘干設定工藝參數試覆膜抽樣檢查正式覆膜復卷或定型分割。
4.3 燙印
燙印是不用油墨的特種印刷工藝,它是借助一定的壓力和溫度,運用燙印機上的模板,使印刷品和燙印箔在短時間內受壓,將金屬箔或顏料箔按燙印模板的圖文轉印到印品表面。通常,燙印工藝是根據封面設計者按書刊的價值、出版者要求及書刊內容來確定加工方案的,一般在書籍封面上只燙印書名、出版者,稍講究些的燙印一些花紋圖案,或再用各種顏色的燙料搭配、套燙在書籍封殼的表面。
5 書籍的裝訂成型
篇2
〔關鍵詞〕最美的書 印刷 工藝 實踐與創新
書籍是古老的文化產品。隨著時代的變遷,由于科技工藝的進步,書籍的設計和印刷工藝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印刷工藝對于書籍的改變,可以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直接催生了書籍的更高層次的功能作用,最美的書不僅可以閱讀,還可以作為一種具有精神屬性的文化產品,多元化的內容讓人們重新審視傳統書籍。而這一切都與精湛的印刷工藝密不可分。
一、“最美的書”的發展概述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 3 世紀時候,冊頁書籍開始普遍使用。隨之印刷術的發明,讓書籍的印刷工藝得到了正式發展。在科技的推動下,最美的書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19 世紀歐洲工業革命讓科技邁向新的臺階,同時書籍印刷工藝有了巨大的革新和發展。在這個時期,書籍無論是印刷,還是其他環節,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不斷地融入到實踐當中,不斷調整,不斷適應,直到1948 年萊比錫一次“世界最美的書”書展活動正式推行,這才讓這類書籍的印刷設計活動有了新的名詞,――“最美的書”。從此全世界每年都會有40多個國家共同舉辦這類活動[1]。
2009年,我國的《中國記憶――五千年文明瑰寶》被來自世界各地的資深評委團榮幸地選為“世界最美的書”。因此,我國的“最美的書”正式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最美的書的發展歷程是伴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而發展的,它一方面體現了現代科技的成果,又體現了人們精神層面的轉變。在科技工藝下,其實是人們內心和世界的交融、碰撞、交流的產物。
二、“最美的書”印刷工藝的實踐與創新
眾所周知,上世紀后半葉開始,書籍的印刷工藝隨著現代技術的廣泛應用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原有的鉛印技術逐漸被膠印取代,對于書籍的文字內容技術的處理隨之改變。這種印刷工藝的革新可謂令人瞠目結舌。更重要的是,印刷工藝的理念這時候也徹底被更新。人們更加愿意接受新的創新理念[2]。
雖然鉛印成本比較低,更加便宜,大批量的印刷也比較容易,字體字跡更加清晰簡潔,但是它的工藝技藝和工藝效率卻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膠印的出現就帶來了一場勢在必行的印刷工藝革新。膠印工藝效率高,速度快,操作更加靈活便捷,從視覺上來看,也更加具有現代美[3]。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現代生活的人們對這種理念的突破嘗試,也更加愿意接受,無論在主觀條件上面還是客觀條件上面都促使了“最美的書”印刷工藝的理念創新。同時,在引導讀者接受這種理念的過程里,也是十分順利,幾乎沒有受到障礙,可謂順理成章。
最美的書的印刷工藝的理念比較明確清晰,更加容易讓人接受。現代工業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環境與人的需求的矛盾。而傳統印刷工藝的理念造成了上述兩者的不和諧局面,人們耳濡目染,可是隨著理念的不斷創新,人們似乎找到了解決辦法,除了滿足審美的需求外,還能保持環保精神,這一點上面達到了最美的書和人們需求的一致共識[4]。
現代印刷工藝與傳統印刷工藝有很大不同,這些都體現在最美的書的印刷工藝當中。最美的書的工藝形象也是五彩斑斕,主要體現在燙印工藝、紙面整飾、上光工藝等幾方面。燙印包括燙金銀、燙電化鋁、印專金、印專銀、燙漆片幾類;上光工藝主要有重點上光、整體上光、覆膜、過光油、過啞膠、過光膠、過啞油幾類[5];整飾成型主要有壓紋、凹凸壓印、打孔、模切幾類。這幾方面的工藝技術各有千秋, 綜合起來就對最美的書起到了很好的襯托,賦予了新的內涵。不僅可以起到實用的作用,還能夠起到精神層面的附加值。總體來看,這是不同于以往書籍的[6]。本文就這幾方面的工藝進行分析研究,旨在突出最美的書的印刷工藝的實踐與創新情況。
1、凸凹壓印的實踐與創新。這種工藝是近些年來興起的一種工藝。最美的書通過這種工藝可以極大地增強美感,突出特點。這種工藝通過一種凹凸模具,將最美的書的表面產生壓制效果,最終形成壓印。壓印過后的最美的明顯會有立體的手感,從視覺看彷佛浮雕,這是和以往不同的一種工藝。另外,這種工藝不需要使用額外的油墨,直接在書籍表面通過設備就可以完成。效果十分明顯。目前主要的類型有粗細深淺幾種,相互結合,形成不同的效果。例如,我國的《藝詩集》書籍就采用了這種工藝。因此還獲得了2014年度“世界最美的書”銀獎,它的封面幾種體現了凸凹壓印工藝,給人一種大方高端、但不失樸素的氣質。
2、金銀墨工藝。這種工藝主要體現在書籍的某些局部,為了突出層次感,讓書籍的整體更有呼應感。這種工藝之前也可以看到,主要是精裝書采用這種工藝,但是現在許多平裝的書籍更青睞于這種工藝,而且我們發現,似乎平裝書更適合這種工藝的襯托。
這種工藝可以讓最美的書體現一種藝術氣質。金銀墨是一種特殊的色塊,沒有明顯的彩色度,因此用在書籍的標題、扉言上面,可以和其他部位的彩色形成協調,豐富書籍的美感,形成一種大氣、端莊的氣質。目前它的應用有一些問題,在油墨的耐熱性上面比較難以把控,因此就會對光澤、顏色的問題有一些小的干擾。通常實踐中采用的辦法就是先鋪底色墨,然后印刷金銀墨。這種工藝如下圖所示。(黑色的書籍就是底色。)
3、激光打孔工藝。這種工藝最初是服務與裝訂環節,與印刷環節無關。隨著技術的進步,這種工藝也開始對印刷環節起到了幫助,因此讓最美的書具備了更多種優勢。這種工藝功能豐富,使用靈活,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同時它解放了打孔的作用,讓打孔不僅服務于后期的裝訂,也延伸到了前期的印刷當中。比如開片,開窗,開洞,這些都可以依靠電腦完成,既方便又快速,因此就實現了完全創意的可能。人們從這些孔洞里面產生許多聯想,增加了最美的書的魅力。無論是視覺上,還是形狀上,都給人一種新鮮好奇的感覺,在讀者的心靈當中增加了質感。像許多藝術類的圖書,都使用了這種工藝,更加突出書籍的內容和特點。因此稱為最美的書并不言過。
三、“最美的書”印刷工藝的發展趨勢
印刷工藝滲透進書籍,無疑對書籍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好處。目前來看,最美的書正是契合了這種印刷工藝的創新,并且把實踐融入了書籍的設計當中。最美的書不僅體現了書的內容,還體現了書的美感,更說明了一種創新實踐的態度。最美的書發展的幾十年當中,由于現代科技的發展,尤其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讓最美的書成為了可能,從文字內容方面,到印刷排版設計裝幀等環節,都滲透著這種理念。這和社會的進步密不可分。工業文明的進步,帶來城市化的發展,隨著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物化的書籍有了更高的要求,這是精神層面需求的客觀趨勢[8]。那么,現代印刷工藝的發展,和最美的書的結合,就成為了必然的趨勢。從某種程度上講,最美的書的歷史進程,其實就濃縮了現代印刷工藝的發展歷程。我們探討“最美的書”的印刷工藝創新實踐,這是一個動態的分析過程,要從實踐當中總結規律。
最美的書的發展歷程,就是現代印刷工藝的發展歷程,從紙質的書籍設計,到現代多元化書籍的出現,說明創新才是書籍的唯一出路。不僅是書籍,其他文化產品也是如此,這是本文帶來的啟示。創新和實踐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任何真正的創新都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只有通過不斷大量的實踐,才能完成創新,才能讓創新變得有意義,有價值。而實踐并不是漫無目的實踐,是有目標有計劃的實踐,這就需要有創新點來支持實踐過程。最美的書經歷了不同的創新階段,每個階段都反映了印刷工藝的最新特征,這種創新有利于實踐的完成,同時,實踐也促進了下一次創新的發生可能。我們相信最美的書未來會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會為人們帶來更多的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 (責任編輯:牧鑫)
參考文獻:
[1]張樹棟,龐多益,如斯.簡明中華印刷通史【M].桂林市: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1.
[2]趙正.硯耕集「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2003:35.
[3]呂敬人.書藝問道【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16.
[4]邱承德,邱世紅.書籍裝幀設計「M].北京:印刷工業出版社,2007:43.
[5]李淑琴,吳華堂.書籍設計【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0 : 8.
篇3
一、疏可走馬,密不透風
中國傳統繪畫中有“疏可走馬、密不透風”這樣一個說法,指的是繪畫的一種意境,疏密關系和諧得當,把觀者帶進意境中去。把這個觀點引入書籍設計中去同樣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廖潔蓮老師設計的《紙白》一書就大量的運用了反白的效果,使書籍給人一種潔雅、清新、富于想象的感覺,給閱讀者帶來愉悅感。把中國人的內斂、含蓄、儒雅盡表于書籍之中。
(一)疏。我們可以理解成書籍版面中的“空”,指在書籍版面設計中使用大面積的留白,使閱讀者有足夠的想象空間。
(二)密。指書籍版面排版設計中創作者把版面中可以利用的空間都利用上去,與“疏”達到一種“空”和“滿”的視覺感受。
疏密關系合理的運用能夠使書籍設計在視覺上達到和諧,使讀者在閱讀時張弛有度。中國有句古話“師法自然”,是以大自然為師加以效法的意思。書籍設計一定程度上就是把自然的、合理的元素運用到書籍中使讀者有回歸自然的感受。在中國傳統繪畫中“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其實就是師法自然的一種寫照,由此我們可以把書籍設計中的這種疏密關系理解為“意念反白”。
二、材料有性,設計無邊
“三分設計,七分材料。”由此可見材料在書籍設計中是何等重要。
(一)傳統的書籍以紙張材料為主,結合工藝使成品與設計結合達到最佳效果。在現代書籍設計中紙張已經不是書籍的唯一材料,大量的綜合材料的介入使書籍形態呈現多元化。目前運用在書籍設計中的材料有:布料、皮料、金屬、五金、聚乙烯材料、化工材料、木料、石料、植物纖維等。設計師天馬行空的思維把書籍材料運用的可謂無所不能,使書籍形態豐富多彩。同時對設計師的綜合素質也有很大的提高。傳統意義上的書籍設計已經無法滿足讀者的需要,這就要求書籍設計工作者不斷的推陳出新,創造更多的優秀書籍作品。
(二)工藝的變革。傳統的印刷工藝和新技術共存。數碼印刷、絲網印刷、UV效果、起凹凸效果、燙金銀效果、模切、鏤空效果等技術得到廣泛運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印刷逐步過渡到數碼印刷時代。
1.數碼印刷。是指印刷技術的數碼化,泛指印刷全過程的部分或全部的數碼化。例如:激光照排、遠程傳版、數碼打樣、計算機直接制版、數字化工作流程、印廠ERP等都屬于數碼印刷的范疇。從印刷是信息加工的角度來看,一次加工多次輸出的需求將對數碼印刷技術的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2.數碼系統。數碼印刷系統是印刷全過程數字化、網絡化的技術,涵蓋了計算機直接制版、數字化工作流程、數碼打樣、按需、快速印刷等技術,是印刷行業適應信息時展的必然產物。現代印刷設備正向多色、多功能、高速化、聯動化和自動化現明顯的差異,這一新情況的形成,對油墨的特性和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印刷工藝還要求油墨具有耐熱、耐光、耐酸、耐堿等性能,當油墨轉移到承印物上后,墨層要鮮艷奪目,達到不變色、不淡化和不透印等良好使用特性。而包裝印刷產品還要求油墨印在承印物上后,應具有較好的耐摩擦特性。印刷的未來發展方向是提高印刷效率和解決書籍印刷產品質量問題。
3.對設計師的素質要求。設計師需要對印刷工藝有較深的了解,只有把設計與印刷工藝完美的結合才能夠創造出完美的書籍。
三、元素可馭,運用適當
書籍設計中可用的元素無數,且有更多的元素被設計師們創造出來,在如此之多的元素中如何駕馭元素是書籍設計師所要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就中國元素而論可以總結出如下優秀的傳統元素以供設計師使用:中國傳統繪畫、書法、吉祥紋案、水墨、中國傳統建筑、瓦當、陶瓷、刺繡、錢幣、剪紙、園林、傳統文化、茶、漢文字等等。在中國歷史浩瀚的文明中還有些元素尚待我們設計師去開發和加以利用,以此推動中國書籍更快的走向世界。
四、藝之無法、形之有道
(一)書籍設計的整體性。書籍的設計與書籍出版中的其他環節密切配合、協調一致,具體體現在藝術構思、工藝選擇和技術要求等方面。即:書籍形式與書籍內容的統一、審美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設計創意與書籍主題內涵的統一;在材料、工藝、技術等方面,必須體現配套、互補、協調的原則。
(二)書籍設計的藝術性。書籍設計應該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不僅要求書籍設計充分體現藝術特點和獨特創意,而且要求其具有一定的藝術風格。這種風格,既要體現書籍的內在內容、書籍的性質和門類,更要體現出一定的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色。
篇4
關鍵詞:觸覺;工藝;材料
書籍是文字的載體,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其形式也在不斷地發展前進。從最開始的甲骨到簡冊,從卷軸裝到蝴蝶裝、包背裝、線裝、平裝、精裝,每一種書籍形態都飽含著無數人的智慧。在當下信息時代,平面設計已經不僅僅停留在二維層面上,印刷也不再是唯一的傳播手段。電子書籍的出現和發展,給傳統的紙質書籍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關于“平面設計已死”、“紙質書會消亡嗎?”等諸如此類的論調已經屢見不鮮,正因為如此,才對當下的書籍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從視覺到觸覺
閱讀有翻閱的過程,從封面、環襯、扉頁、內文、封底,由靜態到動態,這個過程包含了時空變化,讀者在這個過程中感受著書籍整體之美。隨著科技的發展,只憑借視覺來傳遞信息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呂敬人在《書藝問道》中寫道“完美的書籍形態應具有誘導讀者視覺、觸覺、嗅覺、聽覺、味覺的功能。這五種感覺的綜合作用,使讀者完成了閱讀的心靈體驗,形成了對書籍的總體印象,因此,可以說五感設計是書籍設計思考的起點。”
書籍本身作為信息的載體,就需要材料來承載和表現。“器物之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材料之美。”材質能夠帶給人視覺和觸覺上的感受,光滑的、粗糙的、柔軟的、堅硬的等等,這對于書籍設計來說是很重要的,它能夠帶給讀者文字以外的感受和聯想。
2 觸覺設計在書籍設計中的運用和探索
觸覺是指皮膚上的神經細胞接受來自外界的溫度、疼痛、濕度、壓力、等方面的感覺。觸覺設計在書籍設計中占據了重要的成分,很多書籍設計師都將觸覺體驗作為一個重要的設計因素。選用合適的材料和工藝手段,能夠強化書籍的觸覺體驗,調動讀者的情感,增加閱讀的趣味性,這也是當下電子閱讀所缺失的。
2.1 書籍材料的選擇
材料根據質地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以樹皮纖維制造的紙,以動物毛皮做成的皮質,以礦物質提煉的金屬、聚乙烯、PVC等。每種材質都有其自身的特性,將書籍的內容和材質巧妙的結合起來,能夠提升書籍的品質,更好的傳遞書籍的精神內涵。
原研哉在《設計中的設計》寫到:“如果電子媒介被認定為一種信息傳遞的實用工具,則書便是信息的雕塑。因為要造好一本書完全是基于對作為媒介的紙的確切選擇。” 大部分書籍還是以紙材為主,紙之美在于其自然的痕跡、觸感機理、色澤氣味。紙張的柔軟度、厚薄度、光滑度等都影響著整本書的氣質。例如呂敬人設計的《懷珠雅集》,封面運用了柔軟的褶皺紙張及純白的毛質材料,呈現出素雅、古樸的質感。
除了選用各種特質的紙張以外,設計師將目光投向一切可以用來傳達信息的材料上。例如又一山人設計的《無處不在紅白藍》,封面和封套直接采用編織袋材料,強化了主題的表達。朱贏椿設計的《元氣糖》,封面采用綠色柔軟的海綿材料,這種材料加之圓角切口的做法,大多用在兒童讀物中,可以防止兒童閱讀的時候不小心傷到自己。整本書的氣質非常的柔和,就像剛出爐的茶點一樣美好。一些特別紀念版或者有珍藏意義的書籍,會采用比較貴重的材料,例如木材、金屬材料等,來體現尊貴感。
2.2 書籍的印刷工藝
20世紀以來,書籍設計的印刷工藝手段可謂是無奇不有,例如凹凸壓印、覆膜、UV、植絨燙印、激光雕刻等等。印刷工藝所呈現的效果有其自身的機理,能夠給人的感官帶來不同的體驗,從某種程度上造就了書籍的形式美,下面列舉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印刷工藝進行分析。
傳統精裝書的書口一般被打磨得很光滑,再涂上紅色或金色。切口被這樣處理之后,除了修飾作用以外,還能起到防止灰塵、手上的汗漬讓紙張變色。現代大家會認為,書口涂金邊是俗氣的做法,但是也有設計師正好利用這一點來做設計。例如劉治治為一位藝術家設計的畫冊《璀璨》,書口刷上大紅色配合封面上大大的鉆石,正好符合他想傳達的“俗”的效果。何見平設計的《Small Studio》,切口用機器打磨出不規律的形態,如同溝壑一般的質感。朱贏椿設計的《不裁》,書的頁碼沒有裁開,他在書籍的扉頁放了一個具有裁紙功能的書簽,供讀者邊閱讀邊裁開,這本書完全裁開之后留下了自然形成的毛邊,傳遞給讀者質樸的感覺。
凹凸壓印是利用模具和壓印機,在印刷品表面形成具有立體效果的圖像和文字。日本設計師原研哉設計的長野冬季奧運會開幕式的節目冊,為了使讀者感受到“冰和雪”的感覺,為此研發了一種柔軟的特種紙,采用壓凹和燙透明的表現技法,沒有任何多余的顏色,整本冊子就像雪一樣潔凈,帶給人別樣的觸感,營造出獨特的審美意境。
吳勇設計的《中國印》,采用模切工藝,以北京奧運會水立方場館的造型特點完成奧運畫冊的外封結構,其結構和表現形態都非常的新穎獨特。日本設計師南部俊安設計的書籍(見圖3),整本書的文字和圖案全部采用激光雕刻,其精美程度令人嘆為觀止,這樣的書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一本書從最開始的構想、印刷,最后還需要裝訂。書籍的裝訂就是將印刷好的單頁進行整合處理,主要的環節有折頁、粘合、包封、裁切,最后形成書。書籍設計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書籍裝訂是書籍形態的關鍵,它直接影響到書籍的質量和美觀。
鎖線膠裝是書籍設計中很常見的一種裝訂方式,它是將每一貼用線鎖在一起,然后用膠水將每一貼固定在書脊上的一種裝訂方式。與常規的用封面封底將書脊包裹相反,現在一些書籍干脆將將書脊露出。如劉曉翔設計的《詩經》,封面封底沒有將書脊包裹,每一貼及其鎖線一目了然,整體感覺端莊、質樸、簡潔。何見平設計的《Small Studio》在露出的書脊上刷了一層厚厚的透明的膠水,增強造型特點的同時也增加了書脊的拉力,便于翻閱。何見平設計的另外一本書《AGI――New Voice》,采用了線裝的形式,書脊上豎起一個立體的大耳朵,將這本書放入書架,立刻就能從書架中發現這本豎起耳朵的書。
3 書籍設計需要合理的觸覺設計
從20世紀30年代的“裝幀”到現代的“書籍設計”,兩個名詞之間的轉換,是設計思維方式的提升,也是設計師責任感的提升。書籍是提供給人閱讀的,設計者需要擺正自己和讀者之間的位置,在做到融入自身情感去設計的同時保持理性的態度,使每一本書籍具有自身的特性。
《考工記》中寫道:“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功有巧,合此四者才能為良。”工藝也有其自身的屬性,蘊含著自身的質感和文化。在選擇印刷工藝的時候,需要根據書的內容來選擇相應的印刷工藝,不能盲目堆砌工藝,流于表面,這樣才能創造出獨特的具有生命力的書籍。
呂敬人在《書藝問道》中寫道“書籍美學要追求文化神韻,但不空談形而上大美,更不得小覷形而下小計。” 書籍設計稿都要通過印刷轉變成物質形態的書,因此作為一個設計師必須要了解材料、工藝、印刷流程,才能保證優秀設計作品的完成。
4 小結
在信息時代,人們在感受科技帶來的便利之時,同時也渴望真情實感的回歸,設計朝著更加人性化的方向發展。書籍設計要以人為本,設計者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多考慮讀者的閱讀習慣,讓書讀起來更有趣、易讀、物有所值等等。從重視視覺到觸覺體驗,這無疑將書籍設計拓展到更廣闊的領域。
參考文獻:
[1]原研哉(日).設計中的設計[M].朱鄂,譯.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篇5
【關鍵詞】印刷工藝 平面設計 重要性
平面設計作品帶給我們的視覺享受數不勝數:琳瑯滿目的商品包裝、絢麗的畫冊、精美的書籍……我們不免會問:這些美的東西是怎么呈現出來的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色彩和圖案。那么,怎樣才能使這些色彩和圖案得以實現呢?印刷它就能讓這些美好的、吸引人的事物呈現在我們眼前嗎?
一幅好的平面設計作品,比如好的DM冊、好的書籍設計、好的包裝不僅僅在排版上有講究,在印刷材料的選用上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好的平面設計作品是符合美學觀點并且匠心獨運的,是經過周密的設計考慮后的結果。作品質量的好壞與后期制作密不可分,精湛的后期制作能使作品錦上添花。從這個意義上看,整體效果的把握與后期選材的好壞也就顯得極其重要。平面設計的后期效果在制作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印刷,平面設計的結果是通過印刷展現出來的。因此,印刷是決定平面設計作品效果好與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印刷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印刷術先后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先是出現了雕版印刷術,后來是活字印刷術。早在10世紀末,雕版印刷術伴隨著佛經的傳播首先從中國傳入朝鮮,繼而陸續傳入越南、菲律賓等南洋、東南亞及歐洲各國。宋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9年),畢升發明的膠泥活字印刷術誕生。中國的印刷術、造紙術傳遍全世界并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展與進步。
近年來,隨著信息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印刷行業不斷應用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高新技術。現代印刷技術在專業設置上融合現代新興媒體的特點,緊緊把握現代印刷業的發展方向。繼“告別鉛與火”的革命后,現代印刷業的工作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臺平臺掃描儀、一臺電腦、一臺數碼相機、安靜優雅的工作室,所有的圖文設計在這里就可以完成了。而在10多年前,我們使用的還僅僅是手工排字,幾乎是一夜之間,手工排字就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計算機技術和電子技術在印刷行業的應用。1990年桌面出版系統問世;1995年,推出了直接制版技術、數字印刷、彩色桌面系統;2000年,我們看到的是跨媒體出版技術和完整的數字化工作流程。在如今信息化網絡時代,印刷網絡化的雛形已經展現出來,印刷行業也漸漸趨向于數字化,圖文傳遞數字化、獲取圖文數字化,數字化將傳統的印前、印刷、印后加工流程全部聯系在一起。今天,隨著電子出版物的日漸普及,我們深刻地認識到現代印刷行業的使用領域在不斷擴大。
二、印刷工藝
(一)油墨配色
任何不同的顏色都是以黃、青、品紅三原色為基色,按不同比例調和,可獲得我們想要的各種不同顏色。因此,我們只要獲得原圖三原色的分色片,再將三原色分色片制成三塊印刷版,分別用相關的油墨去疊印,就可以生成彩色復制品。通過加濾色鏡分色掃描或攝影就可以獲得黃、青、品紅三原色分色片。
專色油墨,指預先調和好的特定彩色油墨,如珍珠藍色、熒光黃色、金屬金銀色油墨等,它們不是靠CMYK(藍、紅、黃、黑)四色調和出來的。CMYK四色印刷油墨的色域比可見光色域窄,而專色油墨的色域則比CMYK四色印刷油墨色域寬,因而可以表現CMYK四色油墨以外的許多顏色。金色、銀色油墨屬于專色油墨。
(二)印刷制版分類
1.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如同蓋章和木刻版畫一樣,是一種直接加壓印刷。在印版凸出的部分涂上顏色,印版凹進部分沒有文字與圖像,直接印在紙上。在印刷過程中,每平方厘米不小于30公斤的壓力。凸版印刷的優點是:印刷時的壓力較大,印成后的文字和線條清晰。凸版的不足是:印刷的制版相對較難,版上的圖文部分為反像,在上色的過程中,油墨的均勻度較難把握。因此,凸版印刷的印張不能過大,最好小于四開,并且印刷的數量受到很大的限制,隨著印刷次數的增長,版面也會不斷磨損。凸版印刷比較適用于一些套色少的明片、標簽、請帖、吊牌、信紙、信封等。
2.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分為照相印版與雕刻凹版兩種。凹版印刷的原理是利用油墨的半透明性和凹痕的深淺來反映原稿的明暗層次。凹版印刷的圖像與文字凹于版面以下,把凹下去的部分用油墨填上,沒有文字與圖像的部分很平滑,再把沒有文字與圖像部分的油墨擦干凈,然后在紙上印刷。
凹版印刷是直接印刷,印版和承印物直接接觸,具有色彩表現力強、層次豐富、墨汁色厚實等優點。凹版印刷的速度快、印數多、印刷質量好,能在大幅面的粗質紙、塑料薄膜、金屬箔等承印物上印刷,是不錯的印刷方法,常用于高質量畫報、郵票、鈔票、股票、證券等。但是制版比較復雜,制版費用比較貴。
3.平版印刷
平版印刷由早期的石版印刷發展而來,不同于凸版印刷和凹版印刷,其印版上的圖文(著墨部分)和空白(不著墨部分)兩部分幾乎處在同一平面上,故稱為平版印刷。1905年,美國人威廉·羅培爾發明了間接平版印刷,開始使用橡皮布的滾筒印刷,因它是通過橡皮布間接印刷,因此被稱為膠版印刷。平板印刷是利用水與油互不相溶的原理,在有文字與圖案的位置形成一層油脂的油膜,沒有圖案與文字的部分形成抗墨作用。印刷時,固定在印版滾筒上的印版(陽圖正像),通過潤水和給墨工序,使圖文部分著墨拒水,空白部分親水拒墨,將印版上的陽圖正像轉印到轉印滾筒的橡皮布上,形成陽圖反像,再經過壓印滾筒將橡膠布上的陽圖反像壓印到承印材料上,從而得到印跡清晰的印件(陽圖正像)。平版印刷質量好、制版簡便、成本低,更適合大批量印刷,常用于雜志、包裝、海報、書籍等印刷品的印刷。
平版印刷的優點是:生產周期短,制版工序簡單,印刷速度快,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好,圖文精細、層次豐富,圖像、色彩的還原效果好;套印準確,平印印版較為平整,紙張在印刷過程中的壓力小、速度快,變形和伸縮性小;印刷范圍廣,能適應各種設計要求;可以很好印制純色塊的底色和過渡色,或根據設計需要增加金、銀等任何專色版;在尺寸上,能適應全張到八開印張的印刷,小于八開的可利用拼版加大印張幅面;在單色印刷上,特別適宜印制配有層次豐富單色繪畫插圖或照片的書刊、報紙和說明書、樣本簡介等產品。
平版印刷的弱點是:由于膠印速度快、幅面大、壓力小所印大面積色塊往往不實在,不夠飽和鮮艷,視覺感虛、弱。因此在套印大塊面實底色塊,需要表現色彩厚重、輪廓顯明時,應采用襯底色或疊印色。
平版膠印是當前印刷行業應用最廣泛的印刷。按印色可分為單色印刷機、雙色印刷機、四色印刷機甚至八色的多色套印印刷機;按印面可分為單面印刷機和雙面印刷機;按印刷的上機尺寸可分為全開印刷機、對開印刷機、四開印刷機及八開印刷機。
4.絲網印刷
絲網印刷是以金屬、合成材料、絲絹及絲網等為印版,絲網印刷也稱孔版印刷,先將圖案與文字部分進行鏤空處理,讓油墨穿透鏤空部分的絲孔,用刮刀刮壓,印在承印物上。絲網印刷有著其他印刷工藝無法比擬的優點:制版迅速、印刷簡便、操作簡便、承印范圍廣、色彩鮮艷、油墨濃厚、成本低、對承印物的適應性較強。絲網印刷的印刷物尺寸不受限制,不僅可以承印平面的承印物,也可以在各種曲面承印物上進行印刷。絲網印刷適用于各種印刷材料,以及工業產品、不干膠、廣告橫幅等印刷。
在絲網印刷中,設定的專色數不可過多,不然會增加工序出錯的幾率和成本。一般情況下,要手工單做一個白版底(要注意透明墨及鐳射膜情況)。如要絲印類似油畫類的圖像文件,可選用絲印的四色印刷完成。
(三)后期表面特殊工藝
表面特殊工藝除了能提高印刷品表面的耐熱、耐磨、耐折、耐光、耐水等性能外,還能增加印刷品的表面光澤度。因此,在印刷品完成圖文印刷后,還需要進行表面再加工處理。表面再加工不僅能夠美化和保護印刷品,同時也能提高印刷品的檔次。還可以使平面中圖案的效果大大提高,再與圖底相結合,平面作品的效果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一般表面加工方法有模切、壓痕、上光、壓箔、覆膜、電化鋁燙印、植絨、UV油等。如常見的工藝“上光”,該工藝是在印刷品進行最后加工之前,利用上光油對紙板或紙張印件的表面進行涂布加工,在印刷品表面進行保護性處理。上光使得印刷品表面顯得更加光滑,油墨層更加光亮,光線反射均勻,會大大提高印刷品的實用價值和宣傳效果。
近些年,隨著科學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一些具有新的功能和特殊印刷方法應運而生,這些方法超出了凸版、凹版、平版、絲網版四大印刷范疇,在社會、生產、生活中迅速得到應用,對提升產品的檔次和美化產品,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三、印刷工藝對平面設計的重要性
平面設計作品確認以后,就要通過印刷工藝進行大量重復生產。平面設計最大的制約條件就是印刷工藝。在印刷過程中一些不經意的發現,往往能給設計師帶來一些靈感。對于一個設計師來說,僅靠一般的應用軟件與設計方案是遠遠不夠的。比如,印刷時網點線數高低的變換所產生的不同效果,對設計師來說就非常重要,能給設計師帶來許多靈感。一個優秀的設計作品,只有采取個性化的方案與其相適應的工藝條件,才能實現最佳的效果。
印刷涉及的范圍極為廣泛,每一個平面設計師在進行前期設計時都要充分考慮所涉及對象的特性及在作品制作的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平面設計作品的后期制作加工工藝十分復雜,如印刷前需要準備好出片制版、打樣,印刷后需要壓型、燙箔、覆膜、裝訂粘合、上光等,而且印刷的加工材料、加工設備、工藝流程繁多,每一個步驟都會對設計效果產生影響。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我們應考慮如何讓平面設計更完美地按照設計師自己的意念呈現出來。
平面設計最終是為生產服務的。因此,設計必須符合生產的需要,還要學會一些有關印刷的工藝與原理。在工藝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出平面設計無限的魅力,既不超出印刷工藝條件,制版又方便,印刷又省工、省時,減少印工。如此一來,我們便可達到理想的印刷效果,同時在成本上又大大降低。相反,如果不掌握印刷工藝條件,我們辛苦設計出來的成果難以制作成最終的印刷品,無法得到完美的效果,精心設計的“杰作”將前工盡棄,對國家、對企業都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影響企業生產。
因此,對于我們來說,僅僅注重創意的靈魂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懂得如何使先進的印刷工藝更好地為平面設計作品服務,從而把想象轉化為現實。現代印刷工藝的學習和掌握能幫助平面設計師盡量去避免設計中不能克服的困難,更好地把握超前的設計思路,使平面設計作品更好地為社會所用。
由此看來,印刷工藝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印刷工藝與平面設計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依從、缺一不可,可以說是臺前與幕后的關系。印刷工藝與平面設計就像一個人的軀體與靈魂的關系一樣:創作是靈魂,印刷則是盛放靈魂的軀體。總之,印刷與設計二者互相依存。印刷離不開設計,沒有印刷的設計也毫無意義,二者是息息相關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印刷工藝課程是每位平面設計師的必修課。
參考文獻:
[1]吳冬蕓.試論印刷工藝對平面設計藝術效果的提升[J].美術大觀,2010(7).
[2]吳建軍.印刷媒體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篇6
2008年獲得“中國最美的書”、“世界最美的書”稱號的,由朱贏椿設計的《蟻囈》將留白之美淋漓精致地表現出來。《蟻囈》主角是螞蟻,小小一只,也許不經意都不會注意。該書記錄了一只小螞蟻豐富而多姿的生活片段。螞蟻過著和人類相似的群居生活,作者通過對螞蟻種種行為的描繪來審視人類。《蟻囈》與其說是螞蟻的囈語,不如說是人類借螞蟻對世界的呼喊。
《蟻囈》是一本概念書,他的設計頗具實驗色彩。設計的留白相當大膽,從外到內將空白之美淋漓盡致地展現。封面上一反常規,沒有任何文字,僅有幾只隨意的小螞蟻,書名“蟻囈”二字僅在書脊簡潔地出現,空白面積極大,筆墨極少,這一大膽地表現極有吸引力,引人駐足。大量的留白和弱小的螞蟻形成了明顯地對比,就如微小的螞蟻處于偌大的世界,一不小心足以淹沒生命。設計師通過這樣強烈的方式表達對這個微不足道的生命的尊重,也留給讀者想象的空間,讓讀者抱著好奇走進書中世界。書籍的內頁設計也獨具匠心,大量留白卻不顯空曠,空白恰到好處地彰顯了視覺震撼力。《蟻囈》像一本特殊的筆記本,在閱讀的過程中讀者可以在空白處記錄感悟和心情,更加及時與作者進行思想交流,產生共鳴。正如設計師朱贏椿所說:“閱讀的樂趣不是被動接受,而是主動參與。書中簡潔的圖像和文字只是向讀者發出一個邀請,更有趣內容盡在讀者心里。”
留白作為書籍設計中極具創造力的生力軍,通過虛實對比,營造空白之美,烘托閱讀主題;巧妙的留白也引導了讀者的視覺流程,創造輕松愉快的閱讀環境;同時,留白也深化了書籍的思想內容,留給讀者無盡的聯想。當然,在書籍設計中也不能為了追求留白的形式感而過度地空白,以免書籍版面大片空泛。書籍設計中的版面、圖形、文字、工藝等多種元素都可產生多種留白的形式,巧妙地利用這些元素可以產生豐富的層次,有序地組合不同的要素,完善整體的協調統一,形成良好的留白效果。
書籍設計中留白的方式
(一)版面
書籍設計的留白貴在對版面空間的精密安排。每個版面中,容納文字或圖畫的面積稱為版心。版心所占開本的面積稱為版面率,版面率與留白緊密相關,版面率越大,那么留白的面積就越小。版心四周,靠近裝訂處的為內口,靠近書口的稱為外口;版心之上稱為天頭,版心之下稱為地腳。在中國傳統的書籍版式中,天頭往往大于地腳,留作眉批之用。在現代書籍設計中,版心之外的留白仍然可做眉批之處,更是通過這樣的疏密關系,突出了書籍要傳遞的內容,便于讀者閱讀。
當閱讀過程碰到龐大信息量的時候,人們常常面臨著“選擇綜合癥”,試圖記下每一個要點,但往往不知道該關注什么,該留意哪些內容。就如在超市,面對著滿眼琳瑯滿目的商品,卻不知道該往購物車里放進哪一件。而留白是一種巧妙合理的構圖形式,他將主題突出,引起讀者的閱讀注意力。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證明:“留在空白之中的東西更容易被人注意和想起。”書籍中的版面率越小,相應版面的留白就越大,這樣就有足夠的空間來突出文字圖形主題。因此,留白能夠通過適當削弱次要的元素產生對比,引導讀者集中精力,對強調重點起到了重要的襯托作用。
在書籍的版面設計中,對設計元素合理有效地選取安排,也能很好展示留白之美。書籍本身要具有可讀性,在設計時不可以為了設計效果和形式而削弱了這一特征,因此,書籍設計講究的是簡約之美。簡約之美秉持著“少即是多”的觀點,用精簡的設計語言創造簡明有力的視覺效果,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簡約設計所呈現的效果恰是對留白之美的追求。合理的留白創造了書籍的簡約設計之美,烘托了文化氛圍;同時,也營造了輕松的閱讀環境,讓讀者快速進入獲取書籍信息的狀態。
(二)圖形
書籍設計中的留白并不僅僅是簡單地從字面上理解的留出空白,還可以通過其他設計元素來實現不一樣的留白。圖形這一元素就能有效地實現更多的表現效果,可以是大面積的單純的色彩幾何圖形,也可以是簡單的圖片,比如沒有文字,只用一張具有內涵且有視覺效果的照片充斥版面。雖然這樣的形式鋪滿了空間,但其刪減了其他次要的信息元素,調整了版面的節奏感和層次感,突出了的內容,達到了“一圖傳萬語”的效果,也讓讀者能更多地體會和感受深層含義。《設計的精神》是一本分享全世界頂尖設計師故事和經驗觀念的書,主要以設計師演講和訪談文字為主要內容。書中有大量的滿版插圖,多是設計師的作品,非常精彩。一方面,這些圖片精致美觀,設計感強烈,圖文的混合處理調整了文字的節奏,豐富了視覺效果;另一方面,這些作品插圖也作為了解演講和訪談文字的輔助說明,豐富了書籍的內容,將讀者視線延伸到書本之外,強調了“閱讀設計”的精神。正負形也是一種更有意味的圖形留白方式,其讓書籍設計有了更生動的視覺表現。一般來說,在畫面所呈現的一切圖形元素都是“正形”,我們通常所指的“圖”的部分,而圖形之外的空白部分則是“負形”,即通常所指的“底”。正負形是圖底關系的相互借用和轉換,是一種共生圖形。正負形利用了人們視覺的轉換,產生模棱兩可的視覺影像,原本為圖的部分轉換成了“底”,原本為底的部分變為了“圖”,圖底之間發生了互換,從而產生了新的圖形。正負形“一語雙關”,讓圖和底之間產生巧妙變幻的視覺效果,為版面的留白部分增添了靈動感和趣味性,也讓版面的留白有了更深刻的圖像內涵。正負形精心的圖形處理方式將留白化虛為實的樂趣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三)文字
文字是書籍魅力的主要表現形式,一是文字傳遞信息的精神魅力,一是文字本身構成形態的視覺魅力。書籍設計的視覺美感要以傳遞信息為前提。對于讀者來說,有效閱讀始終是最關注的。再吸引人的內容,長時間的關注也會讓人感覺疲倦。閱讀過程需要有視覺的停留和休息,才能夠更好地舒適閱讀。因此,對文字這個有力的設計元素的處理尤為重要。在文字的布局上,合適而積極的“留白”能夠對內容合理分割,掌控書籍版面的節奏,引導讀者的視覺流程和視覺流動方向,同時為讀者提供愉悅而舒適的閱讀感。
文字的間距、行距、分欄距離等都對書籍的閱讀產生影響。字與字或行與行之間的距離太緊,破壞了字本身的結構,相互干擾,不易于辨識;反之,距離太寬,使得字行間的空白過大,削弱了文字的連貫性,降低了閱讀的速度。因此,字里行間需要依靠合理的空白來調整位置,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比如,大片大段的文字會給人密密麻麻的感覺,易產生煩亂感。用分欄的方式對大片文字板塊進行分割,縮短了過長的字行,也讓文字板塊間產生了空隙,豐富了版面的層次感,調整了版面的疏密度,也增加了版面透氣感。
不同的書籍內容對于書籍設計的要求不同,對于留白形式也有不同的選擇。在一本以文字內容為主的書籍,如科技類、文學類等的書籍,需要保證其可讀易讀的特征,對留白形式的使用不能僅考慮視覺效果,應該更多的是對閱讀流暢秩序的引導,對閱讀舒適度的調整。而對于一些藝術類等相對個性的書籍,文字已不再僅僅擔任傳遞信息的角色,更多的是風格情感的表達的元素。因而在留白的處理上可以追求更多的形式感和視覺沖擊力,賦予文字生命和情懷,讓文字與留白之間撞擊出更生動更豐富的畫面表現。
印刷工藝
印刷工藝與書籍設計密切相關,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印刷工藝有了更多不同的實現形式,其為書籍設計的表現形式提供了更多的發揮空間。書籍的“留白”形式也不再僅僅停留在對設計元素的版面安排,還可以通過各種印刷工藝的靈活運用,營造了不同的留白氛圍,為書籍的藝術感染力錦上添花。鏤空的使用讓書籍的“留白”營造了生動的視覺空間。并非只有白紙黑字才是文字,并非只有塊面才是圖形。鏤空通過“挖空”的工藝讓文字和圖形“虛化”,其并不是直接的呈現,而是通過非鏤空部分及透出的頁面部分的襯托,讓“不見”的文字和圖形有了不一樣的雕刻效果,也產生了層次分明的空間效果。鏤空的“留白”讓書籍營造了透氣的空間層次,產生了不同形態的視覺效果。
凸凹壓紋是最經常使用的印刷工藝之一。凸凹壓紋工藝即俗稱的“擊凸”,指的是運用雕刻模板,并通過壓力作用使印刷品表面形成浮雕三維效果。凸凹壓紋工藝強化了平面設計元素,豐富了印刷品的質感和立體表現效果。凸凹壓紋工藝也是表現留白效果的有力手段,在《錢學森書信》這一系列的書籍設計上就有很好的表現。整套書的設計考究,潔白柔軟的封面、極簡的設計元素展現了錢老先生的樸實、求真的精神風貌和人格魅力。書籍封面初看留有大面積的空白,只有“錢學森書信”和出版社名十來個漢字,相當低調。但湊近細看,錢學森的書信手稿被設計師運用凸凹壓紋的工藝呈現在在看似空白的封面上,凸起的手感仿佛觸碰到錢老先生的手跡,親切而令人回味。凸凹壓紋工藝讓文字和留白產生了虛實變化,文字似有似無的存在,而空白承載著飽滿的內容,又令觀者回味無窮。
篇7
【關鍵詞】平面設計 印刷工藝 關系 應用
1 引言
隨著科技技術的日趨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品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而對設計作品的理念和印刷成品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印刷成品是否符合人們視覺的要求,這得依靠平面設計和印刷工藝的相互配合,平面設計作品的制作除了來自設計師的靈感,但更多時候靠印刷工藝實現最終成品。平面設計和印刷工藝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并相互促進發展。
2 印刷工藝和平面設計的概念界定
印刷工藝是視覺、觸覺信息印刷復制的全部過程,即通過印刷復制將平面設計的作品最終完成成品。印刷工藝的過程是比較復雜的過程,其包括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等相關的印刷過程。印刷工藝是一門集設計、美術、化學、工藝、電子、計算機技術,再融入環保理念的加工技術。
平面設計主要是通過人們的“視覺”傳輸作品相關理念的溝通和表現,并且透過多種不同的方式來創造和結合符號、圖片和文字等,利用其傳達設計者的想法或需求者的視覺表現。平面設計可以通過使用多種不同的方法去創造和組合文字、符號和圖像去產生與作品相關的視覺思想和信息。平面設計的常見用途包括標識、出版物、平面廣告、海報、廣告牌、網站圖形元素、標志和產品包裝。
3 印刷工藝對平面設計的重要性
在社會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印刷技術也隨著科技技術的發展在快速發展,印刷技術對市場經濟的商業和人們的生活的作用也日益凸顯。而隨著人們視覺要求越來越高,對精神文化生活也隨著物質生活的水平的提高有了更高的追求,這就使得人們對雜志、書籍等印刷成品的審美價值和實用功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從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平面設計行業的發展。平面設計和印刷工藝聯系得更緊密,兩者發展空間就越大。印刷工藝不僅能將平面設計的作品印刷成品實現視覺化,而且還能幫助設計的作品呈現出特殊的藝術效果,更深層次地體現平面設計豐富的視覺效果。平面設計師天馬行空的設計意念有了許多發揮之地,先進的圖像處理軟件和設計軟件也能讓設計師們在電腦屏幕上完美地表現其想象中的設計,但這只是完成了平面設計的由創意將其視覺化的這一部分。而能否把體現原設計精神內涵以及表現這些內涵色彩、形式,準確無誤地通過印刷這一媒介手段批量復制出來,讓印刷成品同樣成為精品,就要看設計師能否了解印刷物料的特性,理解印制過程的難點和盲點,在設計創作時是否加以考慮了。所以,印刷工藝對平面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印刷工藝和平面設計的關系
印刷工藝中的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如果能得到平面設計師的充分運用,將平面設計與現代最新的印刷工藝結合起來,設計師自己的想法可以得到極大的擴展并且能夠更加符合自己的設計意圖,而這就充分體現了印刷工藝和平面設計的關系。
4.1 印刷工藝與平面設計兩者具有共生關系。
平面設計是當今時代業內廣泛流行的專業術語,而且平面設計為人們生活呈現了精美絕倫的視覺享受,因此平面設計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多,運用得越來越廣泛。然而,平面設計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其中有版面設計、字體設計、插圖設計、廣告設計等等,這些方面為大眾呈現出不同的視覺享受,這種視覺效果的呈現必須依靠印刷這個媒介實現,平面設計與印刷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印刷工藝也在平面設計廣泛應用。平面設計是屬于二維設計的形態,而印刷工藝又主要是在可看作二維形態的紙面上進行,所以印刷工藝在平面設計這一設計分類中應用得最為廣泛,也是現在傳播媒介中最為普及和廣泛的載體。在商業化的今天,人們對商品的完美要求越來越高,平面設計最終作品的實現如果只依靠書寫或手繪已經遠遠達不到人們的要求,大多數平面設計作品的實現必須要依靠印刷技術,利用印刷工藝生產出美觀的作品。然而,印刷工藝如果不經過設計與作品進行連接,印刷工藝只能作為一種技術存在社會上,換句話來說,沒有平面設計,印刷工藝不能充分地實現其存在價值,所以印刷工藝與平面設計兩者具有共生關系。
4.2 印刷工藝與平面設計具有整合關系
印刷工藝不能直接轉化為作品,因為印刷工藝作為一種技術產生的只能是一種功能結果,無法直接連接社會的需求。在進行平面設計時,不僅僅只考慮到客戶的需求,而且還要考慮美學、心理學、經濟要素和其他社會文化環境,平面設計師將所有需求進行整合才能設計出印刷精品。在一件平面設計成品中,印刷工藝的要素不是產品的唯一要素,除此之外的大量非工藝或非技術的要素如文化因素才是作品的主要構成因素。要制作一個完整的印刷品,需要從在平面設計時設計素材開始收集整理,更多地要注重把握最后的工序,就是運用印刷工藝印刷成品,充分地體現印刷工藝和平面設計的關系。一件完美吸引人的的印刷品往往都是科學、藝術和技術的結晶,更是印刷工藝和平面設計的創意設計的實現二者的完美結合。因此說平面設計對印刷工藝轉化為作品成品具有整合作用,印刷工藝和平面設計具有整合的關系。
4.3 印刷工藝和平面設計具有相互制約的關系
按印刷類作品服務對象來劃分,可以將其分為出版印刷、廣告印刷、包裝印刷和特種印刷。印刷作品的制作加工工藝十分復雜,如印前的出片制版、打樣,印后的覆膜、上光、燙箔、壓型、裝訂粘合等,之間涉及的工藝流程、加工設備、加工材料繁多,每個步驟都對設計效果產生影響。所以在進行平面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到如何讓作品更加完美地通過印刷展現出來。還有最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無法對印刷成品進行修改,當設計作品變成印刷成品后再發現錯誤和問題,幾乎都是無法修改和挽回,即使有時可以利用一些補救措施,但最終的作品質量肯定會受到影響,隨之而來的是制作成本的提高。
4.4 印刷工業和平面設計具有升值關系
隨著科技的發達,工藝技術的不斷更新,勢必推動印刷工藝技術和平面設計創意的提升。然而印刷工藝策略性的抉擇亦將對平面設計成品的完美呈現乃至價值再度升值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大多數的印刷工藝工程中可以觀察到,利用不同的運用方式和組合方式可以促使同樣的材料能產生多種不同的視覺效果,通過先進的印刷工藝可以使平面設計作品藝術效果得以提升,使平面設計作品的表現效果得到非常大的發揮空間。
結語
雖然平面設計是我們生活中不少缺少的一個設計學科,而印刷工藝確是促使實現平面設計最終完成作品的主導者,先進的印刷工藝促使平面設計作品藝術效果得以提升。不同的印刷工藝可以制作出不同的設計成品,形成了平面設計與印刷工藝的關系非常密切,兩者相互促進著發展。因此,我們要明確印刷工藝對平面設計的重要性,積極探索印刷工藝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以產生更完美的設計作品。
參考文獻
[1]仲星明,耿凌艷.印刷設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
[2]吳冬蕓.試論印刷工藝對平面設計藝術效果的提升[J].美術大觀,2010(7).
[3]劉麗敏.印刷工藝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文教資料,2014年第25期.
[4]聶華.淺談設計專業學生應了解的相關印刷工藝[J].大眾文藝,2014年06期.
[5]張偉.平面設計與印刷工藝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現代裝飾(理論),2014年03期.
篇8
書籍使人類開始了文明歷程。我們需要文明,需要書籍來提高我們的文化內涵。書籍版面設計是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上,通過閱讀對整本書的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以后,再加上一些創造性的設計元素,用設計的語言去加以詮釋。書籍版面設計近幾年來發展很快,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計算機的普及,使書籍裝幀設計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主要表現在版面設計的多元化,各種創新理念、創新元素的注入,使書籍設計實現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新型創意想法。
關鍵詞:
書籍;書籍版面設計;多元化
一、總述
書籍使人類開始了文明歷程。我們需要文明,需要書籍來提高我們的文化內涵。書籍版面設計是書籍裝幀設計中尤為重要的一部分,現如今,我國的版面設計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對于封面設計來說,還沒有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版面設計本應該受到大眾的關注,因為文字是傳達信息的主要部分,它不是把內容放到版面上就完成了,而是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上,通過閱讀對整本書的內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以后,再加上一些創造性的設計元素,用設計的語言去加以詮釋。
不得不提的是,書籍版面設計近幾年來發展很快,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主要表現在版面設計的多元化,各種創新理念、創新元素的注入,使書籍設計實現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新型創意想法。
二、內容研究
1、書籍裝幀的設計形態中國古代書籍經歷了很多演變,但不管是哪一種形式,都是伴隨著社會的發展,為了適應社會的需求而出現。書籍裝幀最原始的形態是對竹簡的串聯,將竹簡穿孔一片一片串聯在一起,開始于周代。之后出現的書籍形態是卷軸裝,在漢代出現,材質上一般使用帛或紙。卷軸裝的出現要比簡冊裝方便的多,更利于反復打開翻看。在卷軸裝之后出現的是旋風裝,旋風裝是在一幅長卷上按照順序依次粘貼大小相同的紙張,呈現旋風的形態。幾乎同時出現的還有經折裝,經折裝是一正一反的規律,像折子一樣,經折裝在閱讀的時候比較方便,使書籍設計在形態方面有了很大提升。蝴蝶裝就像蝴蝶一樣形態優美。盛行于宋代。包背裝出現在元代時期,在明代的時候廣泛流傳,包背裝已經接近現代的書籍。線裝書在明清的時候被廣泛使用,我們對線裝書較為了解,在影視作品中也經常見到。只是線裝書在裝訂的時候需要打孔用線穿訂起來。如今平裝書較為常見,是最為普通的一種形態,就是在書的外面加以書皮。精裝書的結構更為講究,在外面加包封,用各種印刷方式加以裝飾,凸印、平印或是添加燙金字體等方式。
2、把握書籍整體結構的功能性書籍裝幀設計的整體性非常重要,是將書籍的內容與形式統一在一起。在設計的時候,要注意書籍的形態、開本、版面、扉頁等,要具有整體的協調性。現在的很多書籍單純的在書籍裝幀設計上大作手筆,形式感強,花樣百出,但是卻忽略了對書籍內容的關注與理解,這樣的設計雖然體現出了書籍的商業價值,但是失去了書籍裝幀最本真的意義。相反,如果一本優秀的書籍,很受讀者的喜愛,但在書籍設計方面做的不到位,也是一大遺憾。把握書籍整體結構的功能性非常重要,包括書籍的里外風格一致,以及將書籍的精神內涵融入到書籍的整體設計風格中。
3、構成版面設計的基本元素版面設計在書籍裝幀設計中有著很大的作用,好的版面設計能夠吸引讀者,使讀者在閱讀的時候保持心情愉悅。如何將版面做的既具有美觀性,又具有實用性、科學性,該用什么樣的字體、字號、文字排版,有利于讀者的閱讀就顯得尤為重要。1)字體,字體在印刷術之后開始得到發展。現如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體有三種。選擇合適的字體特別重要。一般情況下,在同一版面內字體不能種類太多,即使要進行區分,種類也不能超過三種以上,至于對信息的區分,可以通過顏色、字號、空間等進行區分。筆畫過于復雜或者過于花哨的字體不適合編排正文,閱讀久了,會使讀者產生疲勞、眩暈的感覺。2)字號,字號的選擇也非常重要,不宜過大,也不能過小。通常9—12磅用于編排正文,有時為了考慮整體的美觀性,也可用7磅或8磅,6磅以下就會影響閱讀,不宜用于編排正文。標題、引言等應該用不同的字號表現,方便閱讀。3)編排形式,左右對齊是書籍的正文通常會采用的形式,規矩、嚴謹,方便讀者閱讀;居中排列,適合內容短小的文字,例如詩歌等,居中排列會顯得美觀、形式感強;左齊右不齊的形式會給人舒服的感覺,形式也比較優美;右齊左不齊,以右邊為準,每一行都對齊,左邊可長短不一,這種形式感與我們的閱讀習慣有所不同,有阻礙感。自由編排,這種編排方式在現代書籍裝幀中也經常被使用,打破了以往規矩的編排形式,但要多注意版面與版面間的協調性與統一性,要達到美觀易讀。
4、不可替代的書籍插圖插圖在書籍裝幀設計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夠使讀者通過對插圖的欣賞從而理解書籍的內容。插圖是一種具有視覺性的符號,能夠使讀者更直接的感受書的內容,也可以緩解閱讀時的視覺疲勞;插圖設計活躍了書的樣式,為古板的文字增添了色彩,創造了美感,使得文字與圖片相互協調,不再枯燥;插圖設計增強了書籍的文化內涵,使文字與圖片相得益彰,文章中的東西可以通過插圖來表現出來;插圖設計能使讀者感到輕松、愉悅,增強讀者的興趣。隨著書籍裝幀設計的不斷發展,各種繪制方法、印刷的提高,插圖設計也得到了很大的擴展,為書籍設計增添了色彩。
5、印刷工藝與材質美感表現在書籍設計中,好的設計需要通過印刷工藝與材質美感表現出來,從而也推動了印刷工藝的不斷發展。中國最早的書籍是商代刻有文字的甲骨,商代后期,又將文字鑄在青銅器、石碑上。后來又出現了竹簡等,紙的出現迅速替代了其他材質,因具有輕便、易攜帶、易傳閱等優點而取代了其他所有材質,使書籍真正成為書籍。
當我們在欣賞一本書籍時,贊嘆它的美感,往往會思考它的美感來自哪里?雖然構成書籍美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書籍的美感絕對離不開它的材質美。紙張的肌理、色彩、質地等給人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材料能產生不同的效果,材質的美感融入到書籍設計的整體之中,是書籍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呂敬人《呂敬人書籍設計教程》湖北美術出版社.
[2]鄧中和《書籍裝幀創意設計》中國青年出版社.
[3]鐘錦榮《平面設計手冊》嶺南美術出版社.
[4]張森《書籍形態設計》中國紡織出版社.
篇9
關鍵詞:適度設計;書籍設計;綠色設計
一、引言
“實現可持續發展,堅持環境、資源保護的政策和資源節約優先的戰略”是當代我國乃至世界最緊迫的一個課題,而面對環境污染、資源枯竭、能源的消耗劇增等這一系列刻不容緩的問題時,出版行業與書籍設計方面,卻忽視了“適度”這一概念。刻意跟風出版、過度包裝、過度設計書籍造成不必要的閱讀障礙等等,都違背了設計書籍的初衷。因此還原書籍最原始的閱讀功能,使書籍設計走向綠色、環保、可持續的道路刻不容緩。
二、“適度設計”的釋義
(一)定義闡述
從字面理解是一種程度適當的設計,它需要設計師了解其使用者和消費者的心理需求、經濟水平等等的基礎上,認真、全面、客觀深入地去分析的設計中所需要構成的因素,并從功能、材料、色彩等各個方面對其進行合理的設計。使得所設計出來的產品功能得當、使用材料適宜、費用成本合理、對保護環境不會造成污染等。適度設計是一種理性的設計觀,在實際的實踐中,會根據不同的主觀條件與客觀性質作出適當的改變和調整。
(二)適度設計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適度設計更加重視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人類與自然是共生共存,相互依賴的。自然給人類的發展了提供了天然資源,但人類為了自身利益,不惜忽視自然發展規律。不斷的濫砍濫伐,加速工業發展的腳步。造成大量的大氣污染、河水污染、海洋污染等各種嚴重污染。有些地方甚至出現土地的沙化及鹽堿化。這些從本質上講都是因為人類忽視自然自然規律,忽視了可持續發展原則。
三、關于書籍設計中有關適度設計的問題
(一)以平裝書為例
所謂平裝書就是我們現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最大眾化的書籍形式,借用羅蘭·巴爾特的一句話來講,平裝書“不是一個客體,一個概念或者一種觀念。”平裝書是用機械印刷而成的,以前較多使用釘印,目前普遍使用膠印。而工藝和紙張的選用都是一般工藝和一般紙張。平裝書更適合于機械化大生產,具有實用、普及性高。在紙張選取上,單色印刷普遍選擇雙膠紙和書寫紙。但印刷行業為了追求紙張的白度,過度的增加熒光劑,導致人體吸入過多的增白劑。熒光劑相比一般化學成分較難被分解,它會在人體內蓄積,產生有害物質,從而消弱人體免疫力。在裝訂方式上,平裝書普遍采用膠裝的方式。膠裝一般分為有線膠裝和無線膠裝,這兩種方式都不可避免使用膠黏劑。膠黏劑中含有有害物質,如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游離甲苯二異氰酸酯等。其中甲醛具有強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如過量使用,對人體健康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
(二)以精裝書為例
精裝書又稱“洋裝書”,其裝訂方式來源于歐洲中世紀。精裝書的種類一般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硬面精裝書、軟面精裝書以及活頁精裝書。硬面精裝書指將封面及封底選用硬書殼,以布料、皮料或者特種紙張為材料,另外書芯分為圓脊、方脊和圓角等;軟面精裝指在封面的制作工藝上區別于一般精裝書的制作工藝,而是制作成軟包的封面,其書芯與一般精裝書工藝相同;活頁精裝書是指書芯一般使用單線圈、雙線圈或者鐵圈等,封面則使用一般精裝書工藝。精裝書具有美觀、耐用和易保存的特點。精裝書在紙張的選取上除了平裝書所使用的膠版紙和銅版紙以外,越來越多的使用特種紙。傳統的紙張是以木漿或者草槳為原料,特種紙在傳統紙張的基礎上一部分利用化學原料加工而成,另一部分是添加其他特種植物纖維、合成纖維、金屬纖維等,生產過程中排放污染量嚴重。近年來國內精裝書所使用的印刷油墨大多都是傳統油墨,傳統油墨中含有大量的有機化合物,并且在其生產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生產廢水,由于油墨生產主要是顏料生產和連結料生產,以及其顏料的混合軋制,因此,油墨廢水主要源于顏料車間、連結料車間生產廢水和軋墨車間生產廢水。這些廢水具有混合物較多、高含鹽量、難降解的特點,如果只是靠簡單的污水處理,那么對環境的破壞不堪設想。
四、關于書籍設計中適度設計問題的解決方法
(一)適當選擇工藝
書籍設計中對于覆膜工藝、上光、壓光、燙金燙銀、模切、“UV”工藝等印刷工藝的大量使用,導致資源的不斷浪費,增加了污染物的排放,使得循環難以再利用。從而導致出版物的成本增加,圖書價位增高,從讀者角度來說“實用、經濟”難以實現。適當的選擇印刷工藝,通過適度的設計理念,以“實用、經濟”為設計目標,在其基礎之上做到美觀大方。讓讀者品讀時感到輕松自如以及心理上的愉悅之感。
(二)倡導綠色設計
使書籍設計從“綠色設計”的角度出發,在設計階段就將遇到的各種破壞環境因素和預防環境污染的措施納入書籍設計之中,將保護環境作為書籍設計的設計目標和出發點,力求做到書籍設計的過程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減少到最小。
(三)減少過度包裝
合理利用裝幀材料,減少封面設計的過度包裝。盡量避免或使用塑料、皮革、金屬等非環保的裝幀材料。將可回收再利用作為書籍設計的前提,強調自然質樸、簡潔利落的設計理念,還原書籍最原始的閱讀功能,一切的裝幀材料設計力求從書籍內容與設計形式的完美結合。讓書籍設計與資源消耗達到平衡。
五、關于書籍設計中適度設計的再思考
書籍作為人類古老歷史發展進程中所形成的與人類物質、文化生活緊密相關的工具,具有其重要的中介功能。如果設想今天我們的生活中沒有書籍這樣的工具,那么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是無法想象的。許多現代書籍設計師常常喜歡將書籍裝幀設計比喻成建筑的設計,如果書籍是人類思想的大廈,是承載信息的空間,那么設計的文字、字體和版面就是這個建筑的基本框架和輪廓。要想使這個建筑成為優秀的作品,書籍設計者必須全方位的考慮其整體性、功能性、實用性、經濟性,強調生態之美,無論是強調內容決定形式,還是認定形式決定內容,都應將其利用最合適的材料、最實用的工藝去呈現書籍。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慎重考慮與選擇書籍設計的各個環節,包括紙張的使用、版面的形式、封面的材料、整體的工藝等;強調生態環保的設計理念,提倡適度設計,還原書籍最原始的閱讀功能,避免不必要的設計,不因“為設計而設計”。從此刻做起,加強生態壞境保護的理念,減少生產污染的意識。
參考文獻:
[1]李紅燕.適度思想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7,(03).
[2]李云飛.度家·度語[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01.
[3][法]羅蘭·巴爾特.今日神話//[法]羅蘭·巴爾特,讓·鮑德里亞等.形象的修辭———廣告與當代社會理論[M].吳瓊,杜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02.
[4]柴靜.蒼穹之下[Z].2015.
[5]王少君,崔勵,焦利勇,張秀芳.印刷油墨生產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6]趙健.范式革命:中國現代書籍設計的發端[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
[7]呂敬人.敬人書籍設計[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1.
篇10
書籍設計的技術工藝因素分析
完善的書籍裝幀設計是技術與藝術的統一。無論是社會上的平面設計人員還是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在校生,既重視平面設計又重視印刷技術工藝的人相對較少,這主要是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里藝術設計也許是最重要的,只要設計出的書籍封面富有創意、文化內涵與藝術性,那就是理想的設計作品。正因為如此,許多設計師無法確知精心設計的作品能否在印刷中得到完美的再現;而一旦拿到印刷成品后,面對黯然失色的作品又不知所措。印刷工程師面對印刷技術難以實現的設計原稿,覺得力不從心卻又不知如何溝通和彌補。設計和印刷作為書籍制作的兩翼,形式各自獨立,技術上分離,但結果又必須和諧統一。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書籍制作成本要求不斷下降、設計要求日趨個性、可選材料日益豐富、印刷技術不斷發展,設計藝術與印刷技術的結合將越來越緊密,許多細節上的處理將影響整體的效果。
正常情況下,書脊的寬度與書脊的表面圖文設計密切相關,尤其當書脊的顏色與封面封底的顏色不同,且書脊圖文色塊寬度恰好等于書脊設計寬度時,書脊的尺寸確定必須準確,否則在書籍印刷完成后裝訂時,容易出現書脊折痕與書脊圖文色塊寬度不相吻合的問題,使印刷成品變成次品。所以,在書籍裝幀設計時,應該考慮到書脊的圖案及顏色設計最好與封面封底有適當的銜接,也就是說書脊、封面、封底三個面在交接的地方有一個鋪延,以彌補書脊寬度的設定誤差,便于裝訂,并使整體顯得美觀、大方。
勒口是平裝書籍裝幀的一種常見形式。現在書籍使用勒口的越來越多,其帶來的附加值不少,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大優點:書籍顯得平服、挺括、精致,封面不會起角翹曲磨損,使平裝書具有類似精裝書的效果;同時勒口位置可以設計書載廣告。與其他圖書廣告方式相比,書載廣告是一種傳統、高效、廉價的宣傳方式,在書店的調查中發現位于排行榜上的圖書在書載廣告上下的功夫都很大。書載廣告的主要內容有作者介紹、內容簡介或要點羅列,權威人士或媒體的推薦文字,書評的摘句等。內容簡介多放在后勒口處,并附作者照片。因此,勒口不可太窄,要有足夠的寬度布置書載廣告。一般有經驗的設計師對勒口的寬度尺寸設定是比較講究的,往往把勒口寬度設定為封面寬度的1/3到2/3之間。也有的設計師喜歡將勒口尺寸設計得盡可能大,顯示大氣豪華,但需要注意的是,勒口過寬,不便于折頁,且裝訂時也容易使勒口邊與膠水接觸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里強調的是:勒口和書脊一樣,與封面、封底的連接部分在裝訂時需要折疊,其圖文色塊要盡可能多地與封面封底的圖文色塊相聯系,注意設計的銜接和鋪延,以彌補裝訂的微小誤差。
在色彩的設計時,許多設計師偏愛藍紫色但對藍紫色印刷產生的色差又沒有足夠的準備,印刷出來的效果就與設計初衷相距甚遠。如許多設計師愛用藍紫色做成跨頁,或者不同的頁面上都用一個藍紫塊作為標記色,或者一個系列不同規格的包裝盒上用了同一種藍紫色等。有時設計師根據客戶指定的某個藍紫塊進行設計,但客戶拿到的印刷品的色彩與當初所指定的色彩有明顯的差異。設計師在構圖、用色、圖文組合及版面布置等方面都很理想,但由于左右兩頁面在印刷拼版時分別被布置在兩張不同的印版上分別印刷,而兩頁面上方共用一條藍紫帶做跨頁給印刷帶來了很大的麻煩,顯然印刷時可能某頁面青墨多了,另一頁面品紅墨又多了,墨量控制上的微小誤差也會使得該樣本的藝術效果大打折扣。因為人的視覺對品紅相的要求很敏感、苛刻,很純的品紅色往往需要用專色墨印刷才能達到色彩均勻性的要求。因此設計時對品紅色的選擇應慎重,盡量避免使用過于純正的品紅色,以增加不必要的印刷成本。
書籍設計制作的多元化技術考量
書籍裝幀是一門綜合藝術和技術,既要有較高的印刷質量,精良的裝訂工藝,又要有獨特的封面設計。精美的封面是無聲的推銷員,使讀者在未讀其內容時便一見傾心,將它從琳瑯滿目的書架上挑選出來。封面是書的外衣,是裝訂、粘貼在書芯外面的“門面”,所用材料大都為比較挺括、厚實的紙張,也有用布或其他材料的。廣義地說,封面由封一到封四及書脊5個部分組成。封一即封面,印有書名、作者、出版單位、色塊和圖案;封二、封三一般印提要和檢索;封四即封底,印書號、定價、社徽等。書脊印有書名、作者和出版單位,豎放、疊放時便于識別,當書籍立放在書架上,書脊就是一本書的全權代表。封面設計就是對封一至封四和書脊進行有美感的視覺設計。
書籍的形式由圖書的內容、性質、厚度和裝訂手法所決定。主要有精裝、平裝、假精裝三大類。精裝書莊重典雅、精美堅固、便于翻閱,多用于經典作品或工具書。精裝書有護封、包封帶、包封袖、環襯、夾襯和扉頁。硬質封面用紙板裱上紡織品或漆布、人造革等不同的面料,選材要注重體現書的整體風格。
封面可用悶凸壓印,以展示材質肌理之美。彩色圖案則是印在紙上再裱在硬紙板上的。書脊有平脊、圓脊兩種形式。上下有堵頭布。裝訂形式有鎖線訂、無線訂、塑料線訂等。使書打開之后不易自行回合。為保護書,書外有盒裝紙板做的函套,一般書中還有一條作書簽用的絲帶,使于檢索。小開本的精裝書多用軟質封面,采用紡織物、人造革、塑料面等,攜帶輕便,可卷曲,便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