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書籍設計對情感化設計的重構
時間:2022-07-20 09:55:23
導語:傳統書籍設計對情感化設計的重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設計中考慮消費者的情感訴求是我國傳統書籍設計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文章通過文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討論了傳統書籍裝幀設計如何滿足讀者心理需求、引發讀者反思,如何在此基礎上更好地運用我國優秀民間藝術和傳統文化來激發讀者的民族情感,從而實現我國書籍裝幀事業的民族化發展。
一、情感化設計是傳統書籍設計發展的的重要心理和審美
當下新媒體的飛速發展給傳統書籍設計造成了沖擊,人們接收知識的渠道變得更加多樣。在情感化設計中傳統書籍設計能夠兼顧書籍的文化、美學價值和讀者體驗,豐富書籍呈現的新方式,拓展書籍原有的單純的知識和信息獲取的功能。
(一)情感化設計的表現方法
美國的唐納德·A·諾曼教授在其著名的《情感化設計》①一書中提出:認知和情感系統的幾個水平為本能的、行為的和反思的三個層面。一個成功的設計必須在這三個水平上都優秀,才能稱之為好的設計。情感化設計就是緊緊圍繞這三個層面來做出外觀具有美感,且又能讓使用者擁有滿意的使用體驗的設計。也就是說,情感化的設計,不僅涉及設計物的外形、質地和手感,還與使用者使用設計物的感受相關,即功能、性能和可用性。除這三個水平的設計外,在情感化設計中另一個重要的維度就是所做的設計對情境的適應性,即所做的設計的個性與市場和受用人群定位前后一致。只有在對這些主要因素進行相互權衡和思考的前提下,才能做出以人為中心的情感化設計。
(二)情感化設計中的書籍設計是一種新體驗
當下5G時代的來臨推動著新媒體的飛速發展,傳統紙質書籍的閱讀方式再次受到沖擊,電子閱讀的方式在讀者之間廣受歡迎,如kindle、iread等電子閱讀器的上市。但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看,紙質書籍更能給用戶創造情境,帶來情感上的滿足。書籍不是一般的商品,更是一種文化,這是一種不可替代的特性。日本著名設計師杉浦康平提出了書籍“五感”之美,指出書籍有“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味覺”。而這“五感”正是基于情感化設計中的三個設計水平,即本能的、行為的、反思的設計。除去書籍本身內容的情感傳遞,傳統紙質書籍設計中的情感化設計主要體現在閱讀體驗上,書籍設計中紙質、色彩、插圖、排版等物理結構的情感化的設計,即關注書籍設計的物理感覺,是書籍設計能讓使用者感到舒適的關鍵。造型、與讀者交互的閱讀體驗、引起讀者反思同時在細節上的全書呼應,全書擁有整體的“秩序感”,這樣的書籍便實現了情感化設計,對讀者而言是全新的閱讀體驗。
二、實現傳統書籍設計的情感化設計
書作為區別于其他商品的特殊商品,其文化內涵、審美價值需要通過內容和裝幀兩方面來體現。一個成功的設計必須在各個水平上都是優秀的。書籍的外形設計即最初效果與本能出發的是本能水平;書籍的功能和可用性出發的是行為水平;書籍的外形和內容表達所給讀者帶來的體驗感和情感出發的是反思水平。從書籍的外形入手,結合書籍內容本身所傳達的思想并將其在書籍設計上呈現出來,即是功能與形式的統一,也是滿足了讀者的情感化設計。
(一)書籍的造型的情感化設計
造型是書籍的實體形態,是書籍使用功能的體現,同一本書籍可以采用多種造型。新穎有趣的造型、精良考究的制作工藝在外形上就具備吸引力,成為激發讀者閱讀本能的書籍。首先注重書籍的物理特征,注重書籍的整體造型需要設計師在書籍的選材和制作工藝上進行完美的呈現和精良的制作。通過書籍的外形、觸感、體量感等方面來體現書籍的綜合吸引力。優秀的開本設計是書籍給人的第一印象。小開本的書籍在本能水平上,給讀者帶來一種精巧、秀氣的感覺。在書籍設計中設計師根據相關聯的書籍內容采用小開本的設計進行表現,可以使讀者在看到書籍的第一時間感受到書籍內容靈活生動的特征。與之相對的大開本的書籍外形上給使用者一種嚴謹、莊重、精致高雅的視覺感受。在對具有深厚文化內涵和傳遞高雅意趣的內容的書籍進行設計時,大開本的設計可給讀者帶來視覺沖擊和力量的感受。如2019年度中國“最美的書”張志奇工作室設計的《蘇聯人鏡頭中的新中國》,這本歷史攝影圖集采用大開本平裝形式(圖1),素樸莊重,強調歷史感,在莊重而富有儀式感的設計框架下不放棄細節的處理,直觀而別致(圖2)。不同的開本大小選擇,使讀者在脫離書籍內容的前提下,對書籍有大體的感知,同時也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書籍形態為讀者創造視覺和觸覺相結合的閱讀空間。傳統書籍設計基本采用六面體結構。而以情感化為中心的書籍設計,為了給讀者在行為水平上帶來新的感受,可以在書籍六面體結構的基礎上進行變形、切割等,進而給讀者帶來嶄新的閱讀與情感體驗。同時因為書籍的形態發生了變化,其在不同的光線下所呈現的負形也有截然不同的變化,給讀者情感上帶來一種新體驗。因不同書籍的內容進行的書籍形態設計,可以使讀者閱讀方式和行為發生改變,與書籍產生互動。如2017年度中國“最美的書”吳勇設計的《介入》(圖3),通過書籍的兩個穿孔洞眼,非常巧妙地使用跨橋方式鏈接雙孔進行區隔,引入話題。從書脊中穿線的裝訂方式,利用爬坡形成書口斜面,使得孔眼內側形成了十分奇妙的建筑構成。該書籍的設計形態和表現方式使讀者對書籍內容的分類更加清晰明確。通過以上對書籍開本和形態的分析舉例可以發現,設計師如果想使書籍在造型上給讀者帶來情感的反思,就需要在結合書籍本身所傳達的內容的基礎上,采用合理的設計思路和制作工藝,使書籍在外形上對讀者產生吸引力并為其帶來感動。
(二)書籍的色彩的情感化設計
色彩是視覺元素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色彩的繁雜和簡易都會對書籍信息的傳遞產生不同的效果。色彩具有心理暗示的作用,其會勾起讀者的聯想和想象,書籍設計的色彩與內容共同產生一種意境。在書籍設計中色彩的運用不僅需要考慮時間空間特征和書籍內容,針對讀者不同的性別、文化水平、精神追求和社會地位,也是選用色彩時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色彩通過營造情感氛圍表達情感訴求,讓受眾產生對產品的情緒反應。一個好的書籍設計作品需要帶給人很強的情感波動效果,傳遞書籍內容情感,激發閱讀欲望。在視覺設計中,設計師根據相應的色板對特定的書籍采用特定的顏色,可以讓讀者產生與書籍情感相應的情緒情感。色彩整體風格的和諧。繁雜的色彩運用,給人熱鬧、強烈和陽光的感覺,簡易的用色給人一種沉穩、高級和莊重的感覺。在色彩關系中運用色彩的對比會讓書籍突出主題,所呈現的效果更明顯,色彩辨識度的提高也能讓讀者記憶深刻。在色彩運用中,明度對比,不同的色彩明度呈現出不同的書籍主題;冷暖對比,書籍設計采用冷色調給讀者剛硬、靜謐的情感色彩,暖色調給讀者一種柔軟、溫和的情感色彩;補色對比,書籍設計中補色的運用給讀者帶來一種心理上的平衡感,和強烈的視覺張力。根據書籍內容所傳達的主題,運用恰當和諧的色彩,可以使讀者在視覺和心理上對書籍產生思考,即情感設計中的反思水平。如2017年中國“最美的書”朱贏椿、楊杰芳設計的《以為是愛情》一書(圖4),手掌開本大小恰當地體現一部愛情詩,充分利用特種紙本色,明快的色彩純度對比,體現愛的韻味。色彩語言和書籍傳達的情感。色彩可以直觀地表現出書籍的“性格”。熱烈的色彩運用,如代表喜慶、吉祥、激昂的紅色,在書籍設計中讓讀者感受到一種熱烈主動的情感,如勵志類和革命類書籍;華貴色彩運用,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權利和宗教的黃色,擁有著神秘的意象,在內容深奧有宗教文化色彩的書籍中黃色系列使用更多;活潑色彩運用,純度和明度較高的顏色給人自由、積極、活潑的情緒感受,對比明顯的多色運用具有同樣的效果,這一類色彩常出現在兒童類書籍中,明亮的色彩的使用使讀者進入童趣和純真的閱讀環境中。如2019年度中國“最美的書”談天設計的《漢字日歷2020》(圖5),精心設計每一個漢字的字形,賦以其便于識別的色彩。讓枯燥的日歷變身為童趣盎然的識字繪本,明亮的色彩運用使該日歷成為讓人感動的袖珍讀物。(圖6)
(三)書籍的圖文交互的情感化設計
書籍裝幀設計中的圖文版式設計和書籍整體形態構成了虛空間的關系,充盈或稀疏的書籍版式空間對讀者會產生不同的視覺和心理感受。插圖和文字的排版樣式或簡易、或跳躍、或平緩。圖形和文字的搭配組合的依據是書籍的內容和主題,遠離書籍內容的圖文設計會使書籍與讀者之間沒有交互產生。插圖通過裝飾、指示的手法對書籍內容進行直觀的呈現,通過直觀的造型可以引導讀者深入閱讀文字信息,短時間內了解書籍內容。合理的圖文排版會讓讀者在視覺上產生舒適的感覺,閱讀時間也隨之加長。在情感傳遞上文字與插圖的呼應可增加讀者的閱讀興趣,激發讀者對書籍的感悟和反思。插圖和文本的表現上,不同的字體給人的視覺和心理感受是不同的,文字的排列依舊要遵循設計中點、線、面的規律,即插圖是書籍中的面,文字是書籍中的點和線。避免繁雜的混亂的圖文設計,讓讀者能夠更容易識別,高效地實現書籍內容主旨的傳遞,明確地表明書籍作者的思想主題。插圖和文本的組合位置是相同步的,要避免沖突和圖文混雜,以至于讀者難以分辨書籍整體或者章節所傳遞的主題。追求創意,是設計師需要在達到基本設計原則的基礎上,運用創造性的思維使插圖和文字的版式設計產生獨特的視覺效果,以更好地使讀者融入書籍內容所建立的情境中。如2019年度中國“最美的書”劉曉翔和鄭坤設計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一書(圖7),設計師將一本曾經出版過的,由當代文學作品改編的連環畫進行重新設計,封面老鼠圖形耐人尋味,很好地把握住了勾線淡彩的繪畫特征,把全書圖與文分列左右頁,左頁文字排在頂格上方,而留出更大的空間與右頁共同呈現出朦朧感的畫面,彼此相得益彰。文本線框和頁碼處理十分奇巧,既限定了文字閱讀方位,又很好地襯托出畫面的主視覺。(圖8)圖文版式設計可以營造主題明顯的視覺中心,將信息準確地傳達給讀者。平靜簡易的圖文設計帶給讀者平靜安詳的情感,如平行式圖文構圖方式中的水平對稱、三角對稱方式,會給讀者帶來一種安穩的心理感受,這一類的排版方式大多運用在旅行攝影類的書籍中。動感不規則的圖文版式設計,采用轉移構圖重心的方法,呈現出豐富的視覺效果,給人一種多維空間的感受,在書籍的靜態的載體中呈現出動態的效果,給讀者一種動感的感官感受。活潑不規則的版式設計,在設計中追求個性化無規則的圖文版式設計方式,圖文的版式呈現出搖搖欲墜的感受,更能滿足年輕消費者求新求異的心理需求。
三、情感化設計下傳統書籍設計的衍生趨向
書籍的情感化設計涵蓋了所有的元素,是一種綜合的情感訴求的表達。從色彩圖文版式呈現的視覺感受到造型中材質和形態呈現的觸覺感受,從本能到行為再到反思層面激發著讀者不同水平的設計。最好的書籍設計始終遵循著一個有凝聚力的主題,具有明確的視覺和主題思想重點。
(一)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手法融合
當下的設計擁有豐富的表現手法和設計工具。在消費市場中,最先吸引讀者眼球的不是書籍內容,反而是書籍的裝幀設計,由書籍裝幀所呈現出來的藝術氣息會得到讀者更多的關注。文化內涵的更好的體現方式是對傳統文化的運用和再創造,在書籍設計中設計師充分汲取傳統文化中的精髓結合書籍內容進行設計,可準確表現出書籍氣質,使書籍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
(二)民族化的發展趨勢
我國擁有深厚的文化歷史。在我國的現代書籍設計中,中國傳統民間木版畫、剪紙、戲曲、雕塑等為現代書籍裝幀設計提供了大量的靈感元素和文化內涵。中國畫中的虛實、白墨、承合的構圖和布局在現代我國的書籍裝幀設計中被設計師創新再運用。這些我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不僅使我國書籍裝幀設計具有新的獨特的設計風格,更帶有我國獨有的民族特征和文化特色。將我國本土的民族藝術應用到現代設計中,讓具有傳統文化底蘊的書籍贏得讀者內心的認可,激發出讀者的民族情懷,也讓我國的書籍裝幀設計能在世界書籍設計界中占據一定的地位,擁有廣闊光明的前景。
四、結語
書籍是傳遞和容納知識的容器。本文通過對書籍造型和色彩以及圖文版式的分析,討論傳統的書籍裝幀如何實現以人為中心的情感化設計,使讀者能夠與作者和設計師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實現我國傳統書籍裝幀設計的轉型。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和創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實現我國書籍裝幀設計的民族化發展,以在世界設計舞臺上占據一席之地,既實現了我國傳統書籍裝幀設計的轉型發展,也弘揚和繼承了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劉宇,周雅琴.論書籍裝幀中情感化設計元素的思考[J].包裝工程,2011.02.
[2]丁俊武,楊東濤,曹亞東,王林.情感化設計的主要理論、方法及研究趨勢[T].工程設計學報,2010,17(1).
[3]何璐.書籍情感化設計的探索[D].西安:西安美術學院,2014.
[4]張輝敏.手工書的情感藝術形態研究[D].重慶:四川美術學院,2019.
作者:侯海濤 胡榮 單位:太原理工大學 藝術學院
- 上一篇:閱讀材料對食品衛生英語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視覺設計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