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月亮的詩歌范文
時間:2023-04-07 12:27: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有關月亮的詩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學是個小社會,是大社會的一個縮影,頂崗實習是從大學步入社會的一個過渡。回想起這二個多月的點點滴滴,喜憂參半。
我一生中最大的夢想就是當一名偉大的人民教師——站三尺講臺放萬丈光芒。我從小就崇拜老師,因為她的神圣,她的無私。這次學校組織頂崗實習,我很高興能作為其中一員,能夠提前體會一下當老師的感覺。
XX年年8月25日我們離開了大學校園,離開了省會石家莊來到霸州教育局。一個隆重的歡送會后我們各奔東西,奔赴各自的實習學校。我連同其他四名同學被分到了霸州二十中,學校雖然面積不大,但校舍整齊有序,里里外外在暑假期間也被粉刷了一遍,煥然一新,校園綠化不錯,環境很好。
8月27日學校正式開學。開學第一天只是打掃衛生,28日才開始上課。我現在還清晰的記得第一堂英語課的情景,好像就發生在現在。為了這節課,我整整準備了一天,生怕上課時出什么差錯。上課鈴響了,我滿懷信心登上講臺,隨著班長一聲響亮的“standup,全體學生起立,面對臺下50多雙眼睛,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這是我第一次以老師的身份登上講臺,同樣他們也是我的第一批學生。身份的轉變讓我有了一種強大的責任感。
篇2
古詩語言凝練,思維跳躍。古詩有“神韻”說,神韻貴在含蓄,如高超畫師,往往淡淡幾筆,便可展現萬里云山:寫詩圣手,只用短短幾句,便可使讀者玩味無窮。錢鐘書在他的《管錐篇》中說:“詩之道情景,不貴詳盡,皆須留余地,耐人尋味。”如“瀟瀟秋雨夕,蒼茫楚江晦。時見一舟行,漠漠水云外”(《江上》)“清晨出西郭,招提過微雨,日出不逢人,滿院風鈴語。”(《早至天寧寺》)王士禛的兩首詩,意境凄清迷離,所尋之人不知何處,只有滿院風鈴之聲,令人遐思天外。
正因為古代詩歌的凝練、思維的跳躍,鑒賞詩歌便要運用聯想和想象,將單獨的鏡頭組合成畫面,從一個個意象進而體會詩的意境。見一葉而知秋;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陰陽之變。從看似簡單的表層語言去探求詩的意外之境,品味詩的弦外之音。
這就要求我們在古詩欣賞教學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大意的階段,更不能淺嘗則止,而應該帶領學生探求詩的深層含義。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論述:
一、我們要抓住重點詞語,分析其暗示性和象征意義,領會詞語深層意義。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杜牧《秋夕》),在講這首詩時,先讓學生根據“輕羅小扇”“畫屏”等詞語去推斷人物性別,根據“天階”(宮殿中的臺階)去推斷人物身份,這樣,學生便可以想象出詩中人物是一位年輕的宮女(或嬪妃)。學生了解任務外在清醒之后,老師還需要帶領他們進一步深入分析。根據“小扇”“撲流螢”“看牽牛織女星”去推斷人物內心感受。秋天到了,小扇還有用嗎?螢火蟲飛來飛去,是熱鬧還是冷清?牛郎織女的故事,給我們怎樣的啟發?在老師的點撥下,學生逐漸了解到,這是一位受冷落的宮女(或嬪妃)。她身處深宮大內,沒有自由,倍受冷落,百無聊賴之際,看到天上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不僅心馳神往,但是在那個年代,一個弱女子是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的。因此,她雖然向往民間自由幸福的愛情生活,卻又無可奈何。
二、化大為小,化難為易。
在古詩教學中,對于那些較含蓄的詩,老師要學會誘導,不能急于求成。古詩表情達意往往不直接說,而是通過動作顯示出來。因此,我們可以圍繞關鍵詞,將大問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李白詩《玉階怨》就是如此。“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詩中女主人公,始終在“望月”,即使露水打濕羅襪,也癡心不改,這個動作有何深層意義?后來又將水晶簾放下,這個動作有何深層意義?人物又是怎樣的心理?圍繞這些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可以打開學生思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
僅僅設計成具體問題還不夠,老師還需要拓展學生思路,讓學生體會發現的快樂。還是《玉階怨》,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些有關月亮的詩句,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亮)”“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學生通過已知的詩,體會月亮的象征意義,從而體會“望月”的含義。月亮,象征美好,團圓;望月,就是對美好的向往。也許,她從月的清冷想到自身的孤獨;從月的圓滿,想到人生的缺憾。將水晶簾放下,就是以此消除這種愁緒,但月光依舊穿簾而入,這種無邊的愁緒,卻揮之不去……這樣,老師再進一步提示總結,學生就更容易理解了。
三、欣賞古詩要注意抒情角度的變化,主體與客體的移位。
如杜甫的詩《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表面上寫,遠在鄜州的妻子,思念身陷長安獄中的丈夫,直到霧濕云鬟、月寒玉臂;實際上是作者思念遠方的妻子兒女。
四、學習古詩中以簡馭繁、以小見大的方法。
我們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的思維充分展開,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和聯想能力。古人云:“詩無達詁”,它永遠留給我們廣闊的思維空間,聯想空間。如王維的《雜詩》:“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本來故鄉有很多事情要問,比如土地、房產、農事、親情、人遷等,為何只問梅花?圍繞這個疑點,我們可以展開很多聯想:也許梅花凝聚著少年的生活的快樂,也許梅花象征著家運的興衰,也許梅花引發他一段辛酸往事,,也許梅花是作者高潔人格的象征……通過聯想和想象,學生開闊思路,增強興趣,提升審美能力。文學就是這樣,通過“舊時王謝堂前”而今“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燕子,來表現朝代的興替。詩歌教學中,我們就是要抓住這個特點,認真品味,反復訓練。
篇3
一、內容選擇策略
1、從生活中挖掘,大家都知道,孩子從出生起,媽媽唱著搖籃曲伴隨孩子入眠的都是一些清新雋永的兒歌,而從咿呀學語起,孩子接觸的也就是一些短小的兒歌,兒童是伴著兒歌長大的,聽兒歌,讀兒歌,兒歌是孩子們來到這個世界上認識語言,親近語言的方式,挖掘生活中的兒童詩,讓學生誦讀、欣賞,例如我們每個人都會吟唱:月亮公公,月亮婆婆,請你下來,吃個饃饃(《拜月亮》)月亮光光,裝滿筐筐,抬進屋去,全部漏光(《月光光》),誦讀這些有關月亮的兒童詩歌,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會對天上那一輪月亮產生無盡的向往,對月光的愛,對月亮的探索,大概就是從吟唱這些兒童詩起的。那么,有關太陽,有關小鳥,有關蟲子的,有關花朵的,等等,許多內容都是以兒童詩歌的形式呈現,可以說孩子們生活的每個角落都是一首兒童詩。
2、從教材挖掘。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二年級,這段時間,他們所學的課本上的內容,大多是兒歌,在兒歌中識字,在兒歌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在兒歌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是低段孩子的主要任務。你看看這些兒歌:“小黃雞,小黑雞,高高興興在一起,刨刨土,捉捉蟲,青草地上做游戲。”又如:“小兔小兔輕輕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們好。”讀著這些兒歌,孩子們從身理到心理,不是一次沖擊嗎?利用好每一首兒歌,讓孩子們反復讀,盡情詠,就在這讀這詠中喜歡上這些兒歌,進而產生自己也想創一創的欲望。
二、課堂教學策略
1、激發“賞”,兒童詩是很多的,如何選擇一些好的兒童詩。這里所謂的好,就是指那些內容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兒歌,它能喚起兒童的美感。在“讀”時,要運用多種方式,激發賞“美”情趣。如通過范讀、賽讀、合作讀、運用卡畫讀等等,從而展示兒歌的節奏美,音韻美,語言美,在充分的讀和賞中,利用兒童的天生就愛想象的功能,彰顯兒歌的情境美,動感美,內涵美。
2、巧妙“導”。每一個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是詩人。但是,要引導學生真正體驗詩人的感受,還需要一個“導”和“化難為易”的過程。這些需要教師找尋恰當的結合,巧妙地引導學生賞詩,品詩,由想到說再到寫。如我在教孩子們讀高士琪爺爺的《蜜蜂的歌》時,就讓學生反復讀,蜜蜂是孩子們熟悉并喜歡的小動物。讀后學生也就產生了自己說的欲望,于是,這樣的創造就產生了:“小蜜蜂,嗡嗡嗡,你是小小舞蹈家,跳得大地穿彩衣,跳得云彩笑嘻嘻,人人夸你小精靈”;“小蜜蜂,嗡嗡嗡,你是天氣預報員,知天晴,知下雨,人人夸你小專家”……然后趁熱打鐵,讓學生感受“我口說我心,我手寫我口”的快樂。學生個個躍躍欲試,達到了“有意插柳柳成陰”的效果。真正做到了“兒歌是我們快樂的紙上游戲”。
3、大力仿。每一首兒童詩都是學生喜歡的閱讀材料,都是仿說仿寫的范本。我們要從兒童詩入手,隨文而入,隨詩而仿。讓孩子走進兒童詩,學寫兒童詩。
如《歡慶》這是兒童詩,文字豐富,節奏感強,學生讀來瑯瑯上口,“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這首兒童詩貼近孩子的生活,讀著讀著許多歡慶場面就在孩子們眼前浮現。于是另外的許多《歡慶》就誕生了,如“歡慶中秋”——月亮露出圓圓的臉蛋,星星打起金黃的燈籠,云兒悄悄躲進幕布,人們擺出香甜的月餅,全國人民,歡慶這美好的日子,八月十五日,家人團圓的節日。又如“歡慶六一”——小樹穿上綠色的衣裳,小草搖動柔軟的身資,彩旗跳起歡快的舞蹈,氣球升上藍藍的天空,全校的孩子,歡慶這美好的日子,六月一日,我們大家的節日。這些歡慶場面實際就是孩子們的生活,就在與朋友說話,聊天時,詩作就產生了。
三、評價策略
1、不求高。童心貴在無忌無暇,在兒童詩的創造上,我們只要求學生敢說,敢寫,敢于展開想象,不要給太多的框框來束縛,不要苛求于韻腳多么整齊,構詞多么精美,結構多么和諧。只要是學生說的,我們都應該發現點滴精彩,高度評價,讓他們通過教師的肯定,小眼睛發光,小心靈發顫。每次學生在展示自己的詩作后,我都會送給他一張小詩人名片,名片正面是著名詩人的一首短詩,后面就是持卡人的名字。告訴他:“你也是未來的詩人,以后名片后面有可能就是你。”學生聽到這樣的評價,他能不產生對寫詩的熱愛嗎?
2、不求全。孩子創作兒童詩時,我們不要求他作完整的詩篇。我經常降低難度,采用小組合作形式完成。讀完一首詩后,我就要求學生仿照說一說,而孩子水平參差不齊,有一些孩子也不愿開口的。怎么能調動全部孩子的興趣,激發每一個人的創作欲望。我經常采用小組分析的形式完成整首兒歌的創作,你說一句,他說一句,孩子天性是好強的,是不甘落后的,當一個人說時,自然點燃了別人也想說的激情。于是,許多詩歌就在合作中誕生了。學生創作的,一節小詩即可獨立成文,也可以整合成篇,收和放盡為孩子服務。我經常把學生的創作整理出來,在班上朗讀,并常常夸張地進行評價:二、一班大詩作發表了。(實際就是我把他們的創作歸成書集)
篇4
晨誦是什么
晨誦是什么?或許一線的幼兒教師都有這樣的一絲疑惑。小學生有晨讀課,還可以開展晨誦活動。可是幼兒園的早晨,可不可以戶外活動為主線,進行合適的時間進行晨誦?晨誦類似于兒歌表演,詩歌欣賞,一清早就和孩子進行誦讀,他們會喜歡嗎?我帶著這些疑惑,摸索,嘗試。
利用周邊條件,我們走進附近的東洲小學教室去觀摩取經,把所見所思融入幼兒園課程,撰寫實施方案,邊開展、邊反思、邊調整,經過學校“綠葉班”的實踐,晨誦到底會留給孩子什么樣的效果?利用一次區域游戲時間,我給記者站的孩子提供了采訪的話題:你喜歡晨誦活動嗎?為什么呢?在不影響孩子正常游戲的前提下,我一路尾隨,邊聽邊記錄,得到了“綠葉班”寶貝們肯定的回答。
在孩子們的眼中,晨誦,是興趣的感動,是浪漫的感受。在老師們的眼中,晨誦,不是臨時拿來,隨意拼湊,它應該是一門課程。這門課程每一個階段的主題都是要精心整合的。
當綠葉印染上詩情與畫意
當我們把同一主題不同的詩歌編織進我們的生活,共同玩味美好的詩詞,共享一段旅程,就會收獲不同的美好心境。
隨著每月“一事一主題活動”的開展,我們在各類誦讀教材中找尋與此相關的適合本年段孩子誦讀的詩歌,通過篩選、重組、研發,為孩子精心呈上主題晨誦“菜單”。9月,結合每月一事“大手牽小手”,在新學期第一天的清晨,為弟弟妹妹誦讀兒歌,歡迎他們成為大家庭的一員。大家一起誦讀《玉米公公》《拉拉勾》《我們都是好孩子》等,兩天一變換,有現代詩,有繞口令,也有古詩詞;在誦讀中學會交往,懂得互助合作,感受成長的快樂。10月,結合每月一事“感恩在行動”,通過兒歌誦讀、詩歌欣賞,讓孩子們懂得感恩,學會感恩,這樣的重整,省時、高效,更重要的是,讓經典與孩子們的生命完美對接,與詩歌為伴,放飛心靈,每一個清晨,每一片綠葉,似乎都印染上了詩情畫意。
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當代作家葉嘉瑩也說:“孩子天性是喜愛詩歌的。”在尋找適合幼兒吟誦的詩歌內容時,發現有許多是與中國的節氣有關,于是我們嘗試著根據節氣文化整合晨b主題。中秋節,進行各種各樣關于月亮的詩誦;重陽節,“每逢佳節倍思親”等佳句;春節,我們收集、朗讀《新年好》《春聯》等符合兒童口味的作品。
“綠葉班”有屬于自己班級的特色課程――“科學探索融入語言元素”的綜合實踐。在“尋找春天”活動中,我們去文化廣場、東洲公園觀賞花卉,尋找植物在春天的變化。一段時間的每個清晨,我和孩子們一起誦讀與春天有關、與花卉有關的詩詞。我們還進行《愛在春天里》親子詩歌創編,在“有趣的豆寶寶”活動中,孩子們剝毛豆,并將豆子分類,制作豆漿。于是乎,我們的晨誦課程里有了許多童趣十足的兒歌:“綠豆豆,黃豆豆,姥姥教我數豆豆;一粒豆,兩粒豆,豆豆數得樂悠悠。”“黃豆莢,真可愛,里面住滿豆乖乖。”“炒蠶豆,炒豌豆,咕嚕咕嚕翻跟頭。”“吃豆豆,長肉肉,不吃豆豆精瘦瘦。”
“綠葉班”的約定
晨誦的時光是快樂、動情的,也是詩意、靈動的,更是積極、明朗的!我們的“綠葉班”有一個美好的約定:親子邂逅童詩,潤澤生活;鼓勵家長在節假日和孩子一起共同誦讀,與詩歌交融相匯,沉浸其中,玩味其間,享受著經典詩作的色彩與教育功能。
對于這個美麗的約定,家長們從一開始的觀望,到淺淺的嘗試,終于形成了一種習慣。有的家長說:一開始覺得有點麻煩,現在已成為一種習慣了。有的說:這樣的親子誦讀真不錯,我家女兒從膽怯不敢說,到現在能大大方方表演,進步不小啊!還有的說:我家寶貝兒歌背多了,有時一起出去玩,冷不丁就冒出幾句押韻的句子,就像是一位小詩人。
大家知道,晨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學習”,它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讓詩歌與孩子建立起親情關系,在充分體驗詩歌的美好中豐富孩子的心靈。應該讓孩子們在詩歌中找到自己,實現“詩中有我,我中有詩”的境界。如此說來,“編織”就是最好的方式。
例如:大班孩子誦讀詩歌《夢》,這首詩與孩子心靈的交集點在哪里呢?
篇5
乘坐長途大巴,離開繁華的京都,行走在青山綠水之間,心境格外開闊。雖然我們以前并不相識,但短短一段時間的相處,已經讓我們成了貼心的朋友。大家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一路上邊看風景邊聊天,唧唧喳喳地就來到了康西草原。我們下了車,舉目四望,目光所及,一望無盡的草原,是隱約的村落,還有連綿的遠山。感覺這草原也太局促了些,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按照我們的預想,既然是草原,應該是青草之外還是青草,地平線上見不到人煙的。
但是,年輕的心畢竟是快樂的,尤其是第一次來到草原,一切都感覺那么的新鮮。來自張家港的那位朋友,執意要騎馬,牧馬人便小心地攙扶著他,教他如何控制馬的速度,開導他不要擔心害怕。盡管如此,當他騎上馬以后,還是興奮和緊張地大叫,多虧那匹棗紅色的駿馬訓練有素,馱著他穩穩當當地向遠方的湖邊奔馳而去。我們剩下的幾個朋友,歡叫著跟隨著他一路向撒滿太陽余暉的方向走去。
很喜歡那樣的時光,很美好,很純潔,如草原一樣廣闊的胸懷,如白云一樣純凈的心情。我們一邊走在松軟的草地上,一邊談論著各自家鄉的別樣的風景。話到開心處,即使不笑,心中也洋溢著溫馨;走在草原上,即使不動,看看天看看遠方,眼里也流露著柔情。我們就這樣一路走著一路唱著來到湖邊。面對著粼粼的波光,大伙兒的興致又被提高到了頂點,挽起褲腳去水中嬉戲,拿起石塊在水面上打水漂,或者干脆坐下來,吟一首風馬牛不相及的詩歌,那種友誼縈繞的情懷真的叫人物我兩忘,似成神仙。
篇6
――徐貞敏(JAMI PROCTOR XU)
丙申五月,是日小滿。物至于此小得盈滿。空述是初夏的一間房,可舞蹈、靜坐、聽詩、發呆 … …篇目短,不耗神。吃茶賞綠,就著清茶成就詩意。比如 顏人,味道也誘人的娃娃雪糕比如 睡夢中朦朦朧朧傳來蛐蛐的聲響比如 在樹的濃蔭里輕搖一把蒲扇比如 手邊一抹鮮亮的器具比如 媽媽曾對你說… …
――周淑紅(Apple)
如果“山”是老天給我們的“雕塑”,那,我更喜歡“島”,如果老天精心制作了一個“島”送我,我更喜歡“山”中的“自己”,我把自己塑進了山里,漲潮了,我生活在島上。
――大貓(Damao)
第三屆蘇州?金雞湖雙年展由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與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合作主辦,展覽地點為蘇州李公堤,展期2016年5月20日-6月19日。總策展人、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介紹,展覽以“突出青年、面向當代”為定位,在展覽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上亦有積極突破,旨在展示和演繹蘇州的城市形象、發展成果。
第三屆蘇州?金雞湖雙年展邀請展――“空述”是一個由雕塑、裝置、影像、繪畫、行為、詩歌等近100個元素,展示大空間多邊界的文藝展,是第三屆蘇州?金雞湖雙年展中非常有意義的展覽之一。
參展藝術家為三位女性,分別是周淑紅(APPLE),大貓和美國女詩人徐貞敏(JAMI PROCTOR XU),三位藝術家從各自不同的角度通過當代藝術,營造出三個獨立的藝術空間,分別以大面積幾何色塊,文字記錄,視頻音頻,及立體空間結合視覺平面空間的方式展示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種聯系。展覽還以視頻的方式與美國藝術家進行同步。本次展覽在蘇州可以說是一種全新的展覽形式,跨越時間、空間。
藝術,詩歌,城市,大自然,時間,園林,身體,內心,意象,思想,記憶,性別。三位來自不同地方的女藝術家在一個空間里單獨和一起創造,表達,探討。藝術家大貓在青島長大,后來在成都和北京生活過。藝術家Apple在蘇州長大和生活。詩人,藝術家徐貞敏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長大,后來在加州和北京生活過。最后,三個女藝術家在一個展廳里引發不同領域的交織,碰撞。
APPLE,是“空述”展覽的1/3,大家的本地時間機器管理員。她在展覽現場通過作品《未滿》《滿月的憂傷》,把大貓場館空間視覺作品和徐貞敏的異國空間意識詩歌用藝術和詩歌至高境界的地域符號蘇州,穿越在線下立體空間的藝術展上,把作品多維化解構,盡可能地將一個藝術展的空間無限制地放大到純粹的情緒感動。
Q:作品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圓、月,而仔細看里面滿滿是蘇州,可以和我們聊聊這其中的緣由嗎?
APPLE: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元宵節是我的生日,在蘇州坊間流傳這樣的說法:“男難得初一,女難得十五。”于是從小到大我都被人貼上好命的標簽,暗示著要做一個完美的人,而我恰恰是一個渾身上下很多缺點的人。小時候我外婆跟我說月亮上住著月亮娘娘,我問她是不是嫦娥,她說不是。是一個神仙。她掌管著女孩的幸福。在西方月亮女神在希臘神話中也叫阿爾忒彌斯 。 羅馬神話又稱狄安娜。她是宙斯與黑暗女神勒托(Leto)所生,是阿波羅的孿生姐妹。阿耳忒彌斯與阿波羅一樣,司掌光明,她所掌管的就是月亮。除了是月亮女神外,她還很喜歡狩獵,她射箭的技藝很高,經常在山林中追逐野獸。月亮屬陰,在東方和西方的文化里月亮都是女神,每個月的潮汐漲落都跟女子情緒相關。我剛好落在這個坐標點,歷史,野史,來自我的童年記憶,來自民間傳說,來自書籍,來自想象,眼耳鼻舌身意記錄著我所感知的,一切看起來完美無缺的都是一種深海一樣的孤獨,只是幻象,鏡花水月,滿是一種傷感,未滿才是真實。開幕的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小滿,也是蘇州民間的軋神仙節,我想知道廣寒宮里的月亮娘娘真的是圓滿的仙人嗎?
大貓,是“空述”展覽的1/3,大家的視覺管理員。她將展場內的水泥地面假設成為潮水,通過超現實視覺表現方式,暗示我們生活在自然大空間,同時,將成長記憶中的發生,如兒時的跳房子,教科書上的敦煌仙女,可以領一等獎的登天臺階,總是被扎的小辮子,通過這個比喻的水面,將大家一步一步地帶入女性成長中的最敏感的幾種關系表達中。
Q:從展廳的平面作品我們都可以看出女性的影子,而裝置作品都很獨特,有些感覺像我們記憶中的東西,呈現得卻很抽象,作為“視覺管理員”可以和我們解釋一下它們都是要表達什么嗎?
大貓:其中,作品《房子》表達女童的夢想家園對成長安全感的要求,作品《我家的敦煌》表達中國女性在成長期對于未來生命模式的啟蒙印象,同時表達女性意識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中的當下發生,作品《在》表達人建立模式在大的自然生存中的渺小,對于女性生命價值觀的反省,和時代在歷史長河中的點狀記憶物化,作品《束》通過銅管子材料符號,表達女性在成長中束縛的建立,這些不能褪色的記憶,帶有這個時代的特征。
Q:展廳最寬闊的空間有一個“船”的設定,它承載了什么嗎?
大貓:整個展場的核心將大家帶入一個設定地面為水面的《媽媽船》,表達每個女孩在對世界建立初期視聽觀想時,留下的源頭動力和性別邊界的探討。母乳的視覺輪廓與世界觀能力重現,將79件影像、裝置、架上油畫、照片等多元作品通過文獻的形式,展示個體女性在成長中對世界關注,強調女性視野觀察復雜發生及“自然環境的持續關注”的意義。
徐貞敏,是“空述”展覽的1/3,大家的聽覺實驗師。她的作品不僅通過詩歌文體本身情緒傳達,還實驗用新的傳達行為,還原和強調女性特有的“廣場動物”語言節奏與異地環境發生關系,還原詩歌創作時的情緒。將進入展場的參觀者依次加入展覽微信群,通過手機視頻為觀者異地空間朗讀詩歌,同時展覽現場還有詩人在美國不同地域朗誦的視頻互媒,詩人與眾不同的朗誦形式是對當下正在發生的普世價值觀的集體分工邏輯中新傳媒形式的探討,強調群體現場的再創作觀念意識意義。
Q:以詩人的角色,通過視頻互媒的形式參與到“空述”展覽中是一種什么感受呢?
徐貞敏:我是通過視頻來參與這次展覽。詩歌其實是活著的文本。寫下來之前,它來自體內,記憶,內心,來自外邊的世界,我們所目睹的日常生活,一天,一件事,或者某個特殊的瞬間。一只鳥突然飛過來,一位朋友死亡,一只蝴蝶在我們的腿上棲息。詩歌本身已經有視覺的意象,把詩變成視頻的時候,它會跟周圍的環境,詩人的身體,還有攝制者產生關系。不是直接把詩錄下來,而是讓一首詩在某個地方,某個時刻發生。
Q:在展廳現場我們通過視覺、聽覺似乎能直觀感受詩歌情景,可以和我們聊一下這些作品嗎?
徐貞敏:有的場景我是先想象出來的,比如《雨》的視頻里:我坐在一條小溪里讀一首關于生命,雨水和身體感受大自然的詩。在西方的文學和藝術里,常會看到女人的死亡跟河流有關系。像奧菲利亞和Virginia Wolf在河里死亡的意象反反復復在藝術作品,文學作品,和電影作品中出現。但是從小,我只要看到小溪或者大河,我必須走進它們,感受它們的生命力。我們的身體充滿水,生孩子時,羊水要破,所以我們的生命一開始就跟水有關系。看到大貓的《媽媽的船》也讓我想起這些。《雨》是我兒子拍的,他是來自我身體的生命,我o他讀詩,他自己決定從哪個角度拍我。一個女人不停地重造自己,生完孩子,我也通過我和兒子的關系無數次發覺自己,面對死亡和生存的問題。《半月》也涉及到這些。
篇7
愛情
春天,他們互贈以蘋果
在大街上,提著籃子的,塑料袋的
這些風華正荗的俊男俏女,像手中的蘋果
人群涌動,隨處可見
有人優雅,或粗魯地吃一只蘋果
被咬過的蘋果,最終被隨手丟掉(拋繡球?)
準確地落進街道旁的垃圾桶
半空中,它呈現優美而殘忍的弧線
蘋果不是從樹上直線落下的
更不是之前那樣被手摘下,輕輕放下的
蘋果從決定開花那一刻起,絕不希望落入如此下場
漫步的女孩
你低頭漫步的樣子
像一只不知罪惡的羔羊
我將我的雙眸摘下
安放在一片草葉之上
你若巧遇并滿目純凈地
久久注視
我便溢滿你那兩只
閃閃發光的黑色酒杯
兩滴醉醺的美酒
一滴東西,一滴南北
(陳有臏,1990年生于海南儋州,詩歌散見《天涯》、《詩刊》、《中國詩歌》、《青年文摘》等刊物,并入選國內年度選本。)
冷盈袖的詩(3首)
相遇
就在路邊
看到絲瓜花
像是與老朋友偶遇
我停下來陪著站了會兒
它們的隔壁
住著淤紫的豇豆
挨著,便是清雅的牽牛花
依著樟樹
吹出紫羅蘭的調子
再邊上,是座沒有欄桿的石橋
每次走過,似踏浪而行
心里是空落落的歡喜與不安
橋下,有人在洗衣服
明亮的河水襯得腿腳愈發白晰
不時一陣風,小小的樟樹葉子嘩嘩地抖下陽光
有幾粒在陰涼里閃了閃
滿河床的秋水晃啊晃
其實
其實,我安于這樣的生活
屋子里坐會兒
園子里走會兒
看下云,看下滿地萌長的菜蔬
旁邊的圍墻如同土地一樣沉靜無言
煮些青豆絲瓜茄子之類的罷
再喝那么一小碗新釀的米酒
窗邊的綠樹
常常停站著蟲子,月光
有時風或者雨跑過
我總分不清它們的腳步聲
只是凝神傾聽
喜歡
喜歡一個人在園子里靜坐
不拘什么時間
當然最有意思的是黃昏
先還有些微弱的光
從西邊的林間投射過來
歸鳥開始飛向樹杈間的窩巢
偶爾幾縷陽光灑在羽毛上
晚風就在耳邊
昏黃,灰紫,最后是黑
深陷其中,卻從來不曾如此清晰地
開始確定自己的存在
額頭,細發,蟲聲,人間
這遠近高高低低起伏的山巒與土地
(冷盈袖,女,浙江人,生于1970年代,曾用筆名骨與朵、若即若離花、若有若無花等,在國內發表大量詩作并獲獎。)
丁艷的詩(2首)
枇杷樹
枇杷黃了的時候,我們在樹里面喝酒
一顆顆枇杷落在了酒杯里
灑成了一場雨,有點酸,也有點甜
這一刻的講述開始于某一年的春天
枇杷樹剛剛種下,如你纖細的手指
它的濃蔭,覆蓋了七千多個日子的里程
今日,我們終于來到了南山下
夕光為我們披上舊時的衣裳
飛鳥相與還。那些不曾說出的話
原來都說與了枇杷。剝開來
你就會看見,濕漉漉的傷
夜雨
這個夜晚所下的雨來自南太平洋的氣流
積水沒過小腿,沖刷掉平淡無奇的白日
塵世飛揚的黃土歸于平靜
依次暗下來的燈里
濕漉漉的是夜歸人的腳步
世界靜下來,把星星的開關一顆顆合上
月亮握在手里,黑夜里的萬物在
暗暗生長,不可知的未來
我在明天的空白里畫上了,升起的太陽
(丁艷,女,生于1973年,江西黎川人,現任黎川縣某行政機關公務員,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著有個人文集《生命如蓮》。)
林菲菲的詩(2首)
憂傷
我的心總有一種憂傷
就像這漆黑的夜
那隱晦的月是在陪伴我嗎
當閃亮的星星出現
我卻看見未曾有過的燦爛的笑容
相隨相伴的該是它們啊
這漆黑的夜不過是它信手而涂的寂寞啊
我卻因此暗淡了整整一生
別后
突然有這么一刻
我把什么都忘了
一張白紙鋪在面前
我竟問自己它為什么會在這里
是將它折疊還是要在上面涂鴉
我竟想不起來
我皺著眉頭撅著嘴
在那一刻之后猛地眨一下眼睛
讓麻木的神經在那一瞬間復蘇
以極光的速度超越
黑暗與你的影像
一陣暈眩
一線輕嘆 痛
穿心而過
(林菲菲,女,1973年生于海南文昌,1995年畢業于海南師范學院,發表詩作若干,現為海南省作協會員。)
林穎的詩(2首)
翻日記
愛與憂愁
若無韁之馬
我的心
是一望無際的原野
頁頁日記,朵朵蹄印
思緒躁動成一片
翠嵐
枇杷樹下的瘋女人
街頭的枇杷樹下
斜坐著一個瘋女人
樹被寒流襲擊后
落葉撒了一地
凄涼的景象
就如她那無辜的臉
她,發絲散亂
衣衫不整,隱約
露出還算青春的
寒風中,雙手抱膝
凝望天空,嘻嘻發笑
神情滯呆,彷佛
與喧鬧的街道無關
與穿梭的車輛無關
與那一撥指指點點的人
無關
她一直笑著
像只弄臟的布娃娃
也許,她與天上的
某一只鳥,某一片流云有關
眼神充滿了期待
而冰冷的笑聲,卻擊打著
我暗傷的心跳
篇8
[關鍵詞] 洪堡特;語言觀;詩歌翻譯
[中圖分類號] H31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6639(2012)02—0056—04
洪堡特(1767—1835)不僅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而且在語言學、教育學、人類學、文藝學、美學等許多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這些學科中,他下力最多、著述最多的還是語言學。他師承康德,并深受兩位摯友席勒與歌德的影響。他對語言哲學的一大貢獻是一反亞里士多德以來的邏輯主義系統,反對對語言進行邏輯性分析,并站在人文主義哲學的基點上提出了自己的語言觀。自喬姆斯基上世紀重新發現了洪堡特以后,在過去幾十年中,歐美掀起了一股洪堡特熱。
一、語言的“一”與“多”和詩歌的可譯性
洪堡特認為,“在語言中,普遍性和個別性協調得如此美妙,以至我們可以認為下面兩種說法同樣正確:一方面,整個人類只有一種語言,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有一種特殊的語言”[1]。從表面上看,洪堡特的這一觀點是矛盾的,事實上,語言的“一”和“多”是洪堡特對語言的本質所作的哲學反思。他所評述的語言不是某一種特定的語言,而是廣義上的全人類語言。洪堡特認為,人類的語言具有統一性,因為“人類本性是統一的,它只是顯示為分離存在的個性”[2]。各種具體的語言雖然形式有別,但都是為了滿足人類發展精神力量、形成世界觀的需要。因此,人與人、民族與民族之間具有相通之處,所有語言產生于人類的本性,是人類的共同財富。如果語言沒有這種統一性,人類的溝通與交流就無法完成。正如洪堡特所言:“假如在具體個人的差異中并不存在統一的人類本性,那么,理解就不可能像我們上面指出的那樣依賴于獨立的內在力量,共同的言語交往也無法通過喚起聽話者的語言能力來進行。”[3]由于人類語言具有統一性,來自不同民族、持不同語言的人們可以通過語言相互溝通和交流。
但是,人類語言除了具有統一性外,還具有差異性。不同民族的語言在詞匯、句法等方面往往存在巨大差異,同一民族內不同語言使用者的具體語言也千差萬別,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場所、不同時間所使用的語言也有很大差異。在洪堡特看來,語言的統一性和差異性具有相對性:統一是具有差異性的統一,而差異是蘊含統一性的差異。“語言在現實中只能以多種多樣的形式表現出來。……實際上,語言總是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而且只能以最個別化的形象及方言土語(Mundart)的形式出現”[4]。統一的人類語言和現實中的具體語言之間是普遍與個別的關系,辯證地統一于語言之中。
這就是語言的辯證法,即語言既是“一”,又是“多”,可以由一而多,也可以由多化一。從這一論斷出發,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詩歌的可譯性問題。美國著名詩人弗羅斯特(Robert Frost)有一句名言,詩是“翻譯中喪失掉的東西”(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英國詩人雪萊在《詩辯》一文中說:“譯詩是徒勞無益的,把一個詩人的創作從一種語言譯成另一種語言,猶如把一朵紫羅蘭投入坩堝,企圖由此探索它的色澤和香味的構造原理。”[5]言外之意,詩與翻譯相對立,詩是無法從一種語言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的。
那么,詩歌真的不可譯嗎?在我們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應該先了解詩不可譯論者持此種觀點的原因。當代翻譯家王以鑄先生既愛好寫詩,也譯過不少詩并出版過譯詩集,但他認為:“我認為詩這種東西是不能譯的。理由很簡單:詩歌的神韻,意境或說得通俗些,它的味道即詩之所以為詩的東西,在很大程度上有機地溶化在詩人寫詩時使用的語言當中,這是無法通過另一種語言(或方言)來表達的。”[6]在他看來,詩不可譯的原因在于詩歌的神韻與意境很難用另一種語言傳達。實際上,無論弗羅斯特還是雪萊,都強調原文中的格律、節奏、音韻等特征很難在譯文中保留。但是,如果詩歌不可翻譯,那么漢語讀者也就無法閱讀這兩位詩人的詩歌了。
詩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幾乎與人類文明同時產生。無論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還是古希臘的《荷馬史詩》,都體現了人類文明誕生時期的共通情感,吟唱出了人們對生活的真切感受。人類有相同的生理機能,大多數情況下對外界的情感反應也是相通的。因此,雖然人類語言有諸多不同,呈現出“多”的一面,但人類的思維和情感具有相通和相同之處,因而也有“一”的一面。詩歌雖然存在著語言方面的不同,但其基本功能大體相同,即以高度集中的形式表現社會生活和人類精神世界。換言之,人類具有相同的思維和情感,決定了持不同語言的人能夠相互理解與溝通,這是詩可譯的主要原因。至于諸如格律、用典、修辭等方面的差異,則居次要地位。雖然這些差異會給翻譯者帶來不少的障礙,但只要譯者深入領悟原作,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總是能夠克服種種困難,從而翻譯出優秀的、被讀者接受的詩歌作品來。正如詩人兼詩歌翻譯家戴望舒所言:“只有壞詩一經翻譯才失去一切。因為實際它并沒有‘詩’包涵在內,而只是字眼和聲音的炫弄,只是渣滓。真正的詩在任何語言的翻譯里都永遠保持它的價值。……翻譯可以說是詩的試金石。”[7]
二、語言的創造性與詩歌的“創造性”翻譯
在洪堡特以前,語言學家習慣將語言看做一種人為的創造物,一種機械、靜止的東西。洪堡特堅決反對這種觀點,認為語言是一種不間斷的創造活動。他認為:“語言絕不是產品(Werk [Ergon]),而是一種創造活動(Th?覿tigkeit [Energèia])。因此,語言的真正意義只能是發生學的定義。語言實際上是精神不斷重復的活動,它使分音節成為思想的表達。”[8]因此,語言活動是一種創造力,這種語言創造能力是人類精神的基本特征之一,它使說話者能夠運用有限的語言手段創造無限的言語活動。語言是人們的一種精神活動,人們借語言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洪堡特不僅強調語言的創造性,而且強調語言的獨立性。他認為:“語言具有一種能為我們覺察到,但本質上難以索解的獨立性,就此看來,語言不是活動的產物,而是精神不由自主的流射。”[9]因此,語言是思維進行創造活動的結果,同時也是一種具有積極作用的形式,即思維活動的工具。
從語言的創造性出發,我們分析詩歌翻譯,就會發現創造性是詩歌翻譯乃至整個文學翻譯的重要內容。許多優秀的譯作都是譯者的創造物,即譯者并不是嚴格地遵循原作的內容信息乃至文體風格,而是創造出新的想象和審美意境。原因在于,詩歌翻譯者所關心的主要是自己通過閱讀原作而產生的情感和讀者可能的感受,他的職責是使讀者閱讀譯作時的感受盡可能與自己閱讀原作時的感受相近。詩歌的翻譯已經脫離了傳統的意義,而成為一種新的文學形式。當代著名翻譯理論家、英國學者巴斯內特認為:“詩歌翻譯中最重要的,是譯者被原詩吸引,從而通過閱讀產生,并創造性地將之傳達出來。”[10]巴斯內特這里所強調的除譯者閱讀原作時的“”外,還有翻譯時的“創造性”。譯者是原作的讀者,也是譯作的創作者。他們必須不拘于原作的形式,以理解的主動性、闡釋的能動性和重構的創造性,把一個新的作品呈現在譯語讀者面前。當然,譯者在創造過程中不能完全背離原文任意發揮,因為原作作為一個獨立的客體,寄托了原作者的情感,譯者的任務只是盡力在另一種語言中再現這種情感。這就是所謂的“帶著鐐銬跳舞”,也正是詩歌翻譯的魅力所在。譯者發揮譯語的創造性,就能譜出一曲充滿魅力的篇章。
如華茲華斯的名作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第一節:
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
Beside the springs of Dove,
A maid there was none to praise
And very few to love.
譯文一:她住在無人跡的小路旁,
在鴿子溪邊住家,
那兒無人稱贊這位姑娘,
也難得有人會愛她。(飛白 譯)
譯文二:伊居荒徑側,鴆川清水旁;
賞識固無人,奚問有情郎。(秋青元 譯)
原作描寫一位普通的蘇格蘭少女,盡管她長得十分美麗,卻生在人跡罕至的鄉野,既得不到人的贊美,也得不到人的憐愛。更可惜的是,她小小年紀便默默無聞地死去了。消息傳來,令詩人震驚而痛苦。所選取的這一節,語言平淡,字里行間卻透露著濃濃的情義,真切感人。譯文一采用口語體,使用“住家”、“那兒”、“難得”等詞,語言平淡直白,與原文風格接近。譯文二忽略了原作輕松抒情的情感模式,模仿中國古詩五言詩體,使用“伊人”、“鴆川”、“奚”等古漢語詞匯,譯文古香古色。表面上看,譯文二在風格上背離原作,且原作中找不到“清水”、“有情郎”的對應語,但在漢語讀者讀來,這一譯文別有一番情味和風致,其藝術感染力絲毫不弱于譯文一。由此可見,語言從來不是僵死的東西,在詩歌翻譯中,譯者不能過分拘泥于原文,而應充分發揮譯語的創造性,最大程度地傳達原文的情致與韻味。
三、語言相關性與詩歌翻譯的復雜性
語言的相關性原理也是洪堡特語言理論的一個要點。洪堡特認為,一個民族的語言和思維是不可分割的,思維和感覺只有通過語言才能確定。語言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唯一途徑。語言不同,人們對客觀世界的理解也不同。 洪堡特說:“每一種語言都包含著一種獨特的世界觀。…人從自身中造出語言,而通過同一種行為,他也把自己束縛在語言之中;每一種語言都在它所隸屬的民族周圍設下一道籬笆,一個人只有跨過另一種語言的籬笆進入其中,才有可能擺脫母語籬笆的約束。”[11]講不同語言的人們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之中。人創造了語言,語言又制約著人們對世界的認知,這就是洪堡特的“語言世界觀”。
同時,洪堡特認為,民族的語言與民族的精神是統一的,“語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現;民族的語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語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過了人們的任何想象”[12]。民族的語言和民族的精神哪一方占主導地位,洪堡特沒有給予明確回答,不過他認為:“有必要把民族的精神力量看作真實的解釋原則,看作決定著語言差異的實際原因。”[13]“人類語言的結構之所以會有種種差異,是因為各個民族的精神特性本身有所不同”[14]。各民族語言不同,其本質在于世界觀的不同。語言引導、制約著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和改造,而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和改造反過來又影響語言本身。
依照語言相關性原理,翻譯既然是不同語言之間的轉換,當然也就涉及不同的世界觀、民族精神。翻譯者面對的不僅僅是語言方面的問題,更有世界觀方面的問題。這樣一來,翻譯變得復雜得多了。就詩歌翻譯而言,譯者不僅僅需要考慮語言方面(如韻律、節奏、修辭等)和文學方面(如意象、意境等)的因素,更要考慮中西讀者在文化、思維方式、觀念等方面的差異。以李白的《靜夜思》前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英譯為例:
譯文一: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Can it be hoar—frost on the ground?
(許淵沖譯)
譯文二: I wake, and moonbeams play around my bed,
Glittering like hoar—frost to my wandering eyes;
( Tr. Herbert A. Giles)
漢文化中,“月亮”是一個常用的象征性符號,代表團圓。它能引發人們對遠方親人的懷念、對團圓的渴望,還能使讀者聯想到“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神話傳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亮的不同形狀代表人們的聚散和悲歡。而在英語文化中,月亮距離地球遙遠,月球表面溫度很低,因而月亮代表著“虛幻”、“冷漠”。加之古羅馬人認為人的精神受月亮影響,神經錯亂與滿月有關,因而英語中的lunatic(瘋子)和lunacy(瘋狂)都源于lunar(月亮)一詞。兩個譯文對原文“明月光”進行了不同處理:許淵沖先生將之譯為“a pool of light”,而Giles將之譯為“moonbeams”。許先生解釋自己這樣處理的原因時說:“因為明月是圓的,會引起中國人團圓的思想,這就是《靜夜思》的主題。但西方人并沒有團圓的觀念,天上的圓月也不會使人想到家人的團圓。因此,譯文第一行把明月光比作水,說是一池月光;…這樣就用水,而不是用圓,把明月和鄉愁聯系起來了。”[15]這一事例表明,詩歌翻譯是一種十分復雜的活動。翻譯者在翻譯詩歌時,必須更多地深入了解中西方在文化、思維、觀念等方面的差異,只有這樣才能做好翻譯工作。
洪堡特是現代語言學的前驅者之一,他的語言學理論深入探索了語言的本質、語言活動的機制、語言結構與人類精神的關系等問題,提出了不少獨特的理論見解,對詩歌翻譯乃至整個文學翻譯也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2][3][8][9][12][13][14][德]威廉·馮·洪堡特.論人類語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展的影響[M].姚小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p62,p68,p68~69,p56,p21,952,p53,p53.
[4][11]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語言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p64,p135~136.
[5]劉軍平.西方翻譯理論通史[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p23.
[6]王以鑄.論詩之不可譯——兼論譯詩問題[A].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選編. 翻譯理論與翻譯技巧論文集[C].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3.p192.
[7]黃杲炘.從柔巴依到坎特伯雷——英語詩漢譯研究[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p72.
篇9
【關鍵詞】概念隱喻;文化差異;認知機制
中圖分類號:I10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3-0242-02
傳統隱喻研究大都將隱喻看作是一種單純用于修飾話語的語言現象。而認知語言學家Lakoff和Johnson認為,隱喻更為重要的是人的一種認知方式(Lakoff & Johnson[1]8, 1980)。隱喻由兩個域構成,一個結構相對清晰的始源域和一個結構相對模糊的目標域。隱喻的認知力量就在于將一個始源域的圖式結構投射到目標域上,以使我們通過前者來理解后者。認知語言學認為“語義以會話者會話時所處的情景設置為需要,而不僅僅是以語言的客觀實在為基礎。”(寧全新[2]69, 1998)這便意味著語義的形成須有人的參與,而情感因素是不可忽視的。情感作為人類對世界的體驗,其深層次是比喻性質的。因此,要系統地研究情感的概念組織,理應從隱喻的視角加以理解。在表達人類情感的文學語言形式中,詩歌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正如Lakoff和Turner所說,詩性思維利用日常思維的機制,但它對日常思維進行擴展,加以細化,并將其以不同尋常的方式結合起來(Lakoff &Turner[3]67, 1989)。
當代隱喻認知理論認為,隱喻是我們對抽象范疇進行概念化的有利認知工具(Ungerer & Schmid[4]114, 1996),人們常常將抽象情感隱喻化。本文以人類基本情感中的“愛”的隱喻表達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中英兩位現代詩人徐志摩以及葉芝的詩歌中有關“愛情”的概念隱喻的比較研究,探討“愛情”概念隱喻在英漢兩種語言中的共性和差異性。概念隱喻是建立在人類體驗基礎上的認知工具,人們通過隱喻化抽象為具體,來感知抽象的情感“愛”。人類相似的體驗決定了概念隱喻的一致性,而人類所處自然社會環境的不同及各自形成的特有的文化傳統又決定了概念隱喻有其特殊性。因此,對兩種語言中“愛”的概念隱喻的異同進行對比研究也有助于發掘人類認知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愛”的概念隱喻的同質性
“愛”作為一種抽象的情感,具有極為豐富的象征性內涵。人們只能借助一系列隱喻概念試圖給出具體的闡釋,以使其得到充分的理解。在中英兩位現代詩人徐志摩與葉芝的詩作中,“愛”的隱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些隱喻于共同的始源域形成一系列隱喻的表達。
(一)愛是火(LOVE IS FIRE)。The fire than stirs about
her, when she stirs, 每當她走動,那團火焰伴隨她屈伸, Burns but more clearly. 只會燃燒得更加艷麗.
――THE FOLLY OF BEING COMFORTED (Yeats[5], 2009①)(新浪博客 fang 譯)
休道她淡漠,冰心里滿蘊著熱戀的火星――《月夜聽琴》(徐志摩[6], 2012②)
我咽住了我的話,低下了我的頭:火灼與冰激在我的心胸間回蕩,啊,我認識了我的命運,她的憂愁――《在那山道旁》
當人們處于一段真摯的戀愛關系中時,會感受到對方體貼的照顧,就像是火給予人們溫暖一樣。另外,戀愛中的人們對于彼此充滿熱情,人的身體也會隨之發生物理變化,是火給予人們溫度的一種體現。這是人們對于周圍環境變化的感知在認知上的體現。此外,火帶給人們身體上的疼痛就是人們在愛中受到的情感創傷,所謂浴火重生也是人們在愛中成長改變的照應。
(二)愛是商品(LOVE IS A COMMODITY/BUSINESS)。And who could play it well enough 如果對愛耳聾,拙舌,目盲,
If deaf and dumb and blind with love? 誰有能在游戲中將愛珍惜?
He that made this knows all the cost, 作此勸之人知道代價昂貴無比,
For he gave all his heart and lost. 因他曾將真心盡獻而損失殆盡。
――NEVER GIVE ALL THE HEART (黎歷 譯)
我負了你――《落葉小唱》
她的負心,我的傷悲――《我不知道風是在哪個方向吹》
經濟的發展推動著社會的發展,不管是中國傳統的農業社會還是英國18世紀的工業社會,經濟的發展都起著“挑大梁”的作用,這點在文化中同樣有所反映。當兩個人相戀時,物質與精神上的付出必不可少,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兩個人之間的彼此付出就是商品的物物交換。在這種交換中,愛得以延續。愛中的平等、互相尊重也照應著商品交換中的等價交換原則。所以葉芝才會感慨到“作此勸的人知道代價昂貴無比”,因為當其中一人付出,而對方沒有給予任何回饋時,他/她是處在負債方位置的。這也同樣反映在徐志摩詩行“她付了你”之中。這就是商品交易的過程。買家付錢,賣家給貨,成交。
(三)愛是戰爭(LOVE IS WAR)。Beauty that we have
won from bitterest hours, 我們曾歷經千辛萬苦贏得的沒人兒
――WHEN HELEN LIVED (新浪博客 小山的風 譯)
我走近來了;你迷醉的色香又征服了一個靈魂――我是你的俘虜!
我站在潭邊,我站在你的背后,――我,你的俘虜。
我已將你擒捉在手內!我愛你,玫瑰!――《情死》
在此概念隱喻里,愛情被比作戰爭,情場演變成戰場,異性被當作戰利品。戰爭中的沖突被看做是動物、人類發展背后的創造性力量。特別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英兩國。因此“戰爭”的隱喻涵蓋著社會歷史因素。并且人們也考慮到獲得“愛”就如同贏得戰爭一樣耗費時間,需要莫大的努力。
從上述分析,我們不難看出自然界許多相同的物理屬性、人類共同的生活特性和情感體驗決定了不同民族、不同語言的人們在表達情感概念時會產生不容忽視的共性,盡管人類表現“愛”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愛”的概念是相通的,“愛”的行為本質是一樣的。因此,在人的思維與語言方面有同質性。
二、“愛”概念隱喻的異質性
隱喻是一種重要的認知工具,所有的規約性的概念隱喻都基于人類普遍的身體體驗及隱喻思維的共性,但人類的身體體驗及思維都依存于各地不同的文化體驗,因此也表現出明顯的民族文化特征,并且形成本民族特有的來源域。
(一)徐志摩詩作中“愛”的概念隱喻
1.愛是音樂/樂器
卻不知道黃昏和琴音
聯就了你我的神交?――《月夜聽琴》
我靈魂的琴弦,感受到無形的沖動――
但這微妙的心琴呦,
有誰領略,
有誰能聽!――《威尼斯》
中華民族自古對“樂”的社會作用頗為關注。人們常常用音樂來向心愛之人表達愛戀之情。如少數民族地區男女的對山歌,中國古典詩歌總集《詩經》中被吟唱的詩歌等都是鮮活的例子。因此音樂和樂器便成為一種認識抽象事物的工具。如“和如琴瑟”便是對愛人之間和諧關系的隱喻表達。
2.愛是月亮
柳梢頭有殘月掛――《半夜深巷琵琶》
一樣是清光,我說,圓滿或殘缺。
一樣是芬芳,她說,滿花與殘花。
但這鶯,這一樹花,這半輪月――我獨自沉吟,對著我的身影――她在那里,啊,為什么悲傷,凋謝,殘缺?――《客中》
傳統漢文化長期受儒家、道家哲學思想的影響,尤其是道家學說中的陰陽理論的影響。陰和陽原指日光的正反兩面,向日為陽,背日為陰。而在中國古代思想家眼中,一切事物現象都是包含著正反兩面。其中“凡屬表露于外的、熱的、實的、開放的、急速的等均歸入陽類;凡屬隱含于內的、寒的、虛的、晦暗的、平靜的、遲緩的則歸入陰類”(齊振海&鞏玉環[7]84,2006)。中國人認知中的愛情屬于陰柔之美根源于老莊的“陰論”哲學。因此,在中國人的認知上會產生愛是月亮的隱喻概念,而戀人相守便成為“滿月”,形單影只的戀人則是“殘月”。
(二)葉芝詩作中“愛”的概念隱喻
愛是珍貴的事物(LOVE IS A VALUABLE THING)
That every year I have cried, At length 曾經每一年我都呼喊“總算
My darling understands it all, 我的愛人明白了這一切,Because I have come into my strength 因為我已用盡全力
――WORDS (艾梅 譯)
But dear, cling close to me; since you were gone, 但是,親愛的,靠近我;自從你走后,
My barren thoughts have chilled me to the bone. 我貧瘠的思想已寒徹我的髓骨。
――RECONCILIATION (黎歷 譯)
這類隱喻在葉芝的詩作中非常普遍,它植根于西方工業化進程以及物質至上主義。隨著西方工業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金錢的渴望與日俱增,人人都渴望通過個人的努力積累財富,個人財富的多少成為個人成功的衡量因素,所以人們想方設法獲取財富,如:珠寶,藝術品等,人們對于珍貴事物的渴望就如同我們對于心愛之人的珍視。
三、結束語
通過對徐志摩與葉芝詩作中“愛”的概念隱喻的對比研究,我們不難看出隱喻不僅是一種語言現象,也是一種文化現象,更是我們的認知工具。隱喻的語言環境來自文化背景體驗,因而文化模式限制了隱喻概念的形成。在兩位詩人的作品中,“愛”的概念隱喻部分來源于同一源域,而這些共同之處則是基于人類思維的共性及人類基本的身體體驗。另一方面,在兩位詩人的作品中,“愛”的概念隱喻也存在著極大的不同。身體體驗離不開特定的物理、社會和文化環境,這些不同便是植根于不同的文化模式、經濟模式、、傳統風俗等。這項對比研究表明概念隱喻不僅反映了一種語言的文化背景,同時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思維及認知模式的差異性。因此對“愛”的概念隱喻的更深層次的理解,除了借助于語言外,還必須借助于這一語言依存的文化背景知識及我們生活的認知體驗。
注釋:
①文中引用葉芝詩歌(英文版)均摘引自The Collected Poems of W.B.Yeats。
②文中引用徐志摩詩歌均摘引自《志摩的詩(徐志摩經典詩歌全集)》。
參考文獻:
[1] Lakoff,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d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寧全新.“Anger”與隱喻[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8,(5):69.
[3]Lakoff, G. & Turner M. 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67.
[4]Ungerer F. & H.J.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 Advision Wesley Longman Group Ltd, 1996:114.
[5]Yeats, W. B. The Collected Poems of W.B.Yeats[M].Wordsworth Editions Ltd,2009.
篇10
【關鍵詞】小學;中高年級 經典詩文;誦讀;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4-0148-01
1 中高年級開展誦讀經典活動的意義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悠久的文明發展史,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經典詩文是中華璀璨奪目的古代文化中一顆明珠,其形式多種多樣,風格迥然各異,內容博大精深,意蘊簡煉綿長,蘊藏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蘊藏著豐富的“素質”內涵,是中華傳統美德和傳統文化的精髓,流淌著人類豐富的情感,凝結著一代代人最寶貴的生命體驗,不僅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也是中國傳統美德的殿堂,具有超越時空的生命力。 “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吟誦經典,可以啟迪心智,清靜靈魂,感悟人生。“讀千古美文,做現代少年”。小學生誦讀經典詩文,是汲取民族語言精華、接受中華優秀文化熏陶的途徑之一,誦讀經典詩文對于提高小學生的漢語言水平、思維能力、識記能力和文化素養,以及對漢語言文字的理解都很有裨益。它能引導我們的學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健康的審美情趣,豐富精神世界,有益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所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也提出了“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通過第一學段(1~2年級)的學習,已經能夠“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并能夠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這對于進一步開展誦讀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以, “階段目標”中更明確要求第二學段(3~4年級) “誦讀優秀詩文,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第三學段(5~6年級) “誦讀優秀詩文,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能讀千賦,則能為之”。 “腹有詩書氣自豪。”從每個孩子的成長來說,古詩詞的平仄韻律的特點是非常適宜于小學生誦讀的,通過誦讀數量的積累,對提高孩子的人文素養和語文素養,乃至對孩子的終身發展都是有益的。讀誦經典同時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于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促進各科學業的進步。
2 中高年級開展誦讀經典活動的方法措施
2.1 創設環境,營造誦讀氛圍:人類的任何活動都離不開某種環境,周圍的一切都會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的心智活動。在校園里、教室里張貼詩人畫像,名詩名句,并定時更換;草坪、花圃的柵欄、路燈柱等都寫上詩意的語言;將《論語》、《弟子規》、《唐詩宋詞》等詩、文學作品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板報、櫥窗、走廊常年刊錄。校園里,經典名句隨處可見,處處彌漫著經典的氣息,洋溢著國學的墨香。讓學生隨處可欣賞到古詩文佳作佳句,在有意、無意之中將經典記住。讓校園一磚一瓦都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讓學校的一草一木都充滿著耐人尋味的詩情畫意,讓學生時時刻刻與孔子、孟子、屈原、李白、杜甫等古代先賢對話,讓傳統經典文化的誦讀成為一種隨時皆可行的事情。
2.2 定量定時,檢查落實誦讀
(1)老師為班級學生推薦每周吟誦的內容,每周一主題,如:李白的詩歌、杜甫的詩歌、春天的詩歌、宋詞周、三字經誦讀等。每學期,要求學生能背誦教師指定的必背古詩文,參與面100%,達標率95%。讓學生背誦大量的古詩文,實現“量”的積累,充分汲取古詩文的精華,得到古文化的浸潤,厚積而薄發。
(2)充分利用早晨、上課前、下課后等時間,開展誦讀活動。
(3)每周檢測學生吟誦情況。分小組競賽和每周教師檢查相結合。
2.3 開展活動,激發誦讀興趣
2.3.1 競賽類
背誦小能手評選:利用班會午會,在學生中開展古詩背誦比賽。
古詩文知識競賽:內容涉及詩詞發展演變中的常識、詩人介紹、代表作品等。在知識競賽中,學生既走進古詩文,也走進了流芳百世的詩詞名家的精神世界。
古詩文朗誦比賽:學生在老師的組織下積極參加,或慷慨激昂、或思鄉懷舊、或欣喜歡悅、或抑郁憂愁……大家都沉浸在詩的海洋里,一首首佳作似一曲曲動人的歌謠,流入每個孩子的心田。
2.3.2 展示類:學校的櫥窗、每個教室的黑板報、墻報……都成為學生展示自己作品和才華的陣地,詩詞小報、詩配畫、詩化作文……形式多樣,應有盡有。
2.3.3 活動類:利用傳統節日開展活動,如中秋節來臨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收集了有關月亮的古詩文,專門開設了一節專題課進行賞月品詩,接受一次優美詩文的熏陶,并讓每位學生做一張賀卡給父母,讓他們懂得感恩,理解象征合家團聚和美時刻的中秋節的內涵,許多學生都說這樣的中秋節過得才有意義。
結合班隊課開展活動,如在母親節的那一周,讓學生收集有關歌頌母親的古詩文并制成賀卡,組織一次“送賀卡贈詩詞”的特別行動。一首首普通的詩文,因為傾注了孩子的真情就成為無價之寶。這一舉措,既表達了禮輕、意重、情深的文化內涵,更激起學生誦讀的興趣。
3 開展誦讀經典活動的成效
3.1 學生獲益多:經典詩文的背誦已然成為了我們學校的一種時尚。通過詩詞文化教育的積累與欣賞,讓學生接受中華傳統詩詞文化的熏陶,提高學生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增強民族自豪感,并形成古詩學習與積累的一些操作范式。學生在近一年的古詩文誦讀中,提高了審美能力,陶冶了情操,加強了修養,豐富了思想。他在和古代詩文、文學家、圣人的直接對話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為他們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文學基礎,學生無論將來成為怎樣的人才,他有豐厚古詩文功底,對他將會大有裨益。學生對古詩文的興趣也大大的激發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
3.2 家長反映佳:經典詩文誦讀活動引起了家長的強烈關注。他們也加入到孩子的誦讀活動中,手捧經典,有滋有味地同孩子們一起閱讀,一起品味,讓書香飄滿家庭。有的家長還積極主動到學校獻計獻策,推動經典誦讀活動深入持久地開展。學生的種種變化猶如一股颶風,給四平八穩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給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帶來了新鮮空氣。
3.3 學校換新貌:經典誦讀掀,文明儒雅換新貌。通過誦讀活動,學校師生形成了讀書學習的文明風尚,推動廣大師生形成了“想讀書、多讀書、樂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大力營造了知書達禮、好學求進的校園書香氛圍,為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健康成長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