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教育差異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6 03:19: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東西方教育差異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東西方教育差異論文

篇1

關鍵詞:文化淵源 東西方 跨文化交流

1.東西方文化淵源

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獨特文化,而且這些文深深地影響了一個國家,更確切地講,雖然很多國家的具體文化不同但是他們的文化具有相同的文化來源。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簡單地分為東方和西方兩大塊來研究,東方文化主要來源于長江-黃河流域文化和印度流域文化。東方文化的特點在于濃郁的懷舊思想,濃厚的神秘色彩以及重感性輕理性。然而西方文化主要來源于希臘文化和基督教文化,西方文化的特點在于對人的尊重,對個人自由,獨立,平等的追求和強調個性的表現。由此可以看出東西方文化來源的不同造成了東西方不同的文化特點。

2.文化來源引起的東西方差異

文化來源的不同引起了眾多的差異,而了解這些差異對于成功的跨文化交流具有極大的作用。在此,我們主要研究三個方面的差異:社會行為,工作習慣,時間觀念。所有的相互影響和互動的行為都是一種社會行為,其中思維方式就是一種社會行為,東方文化強調曲線性思維方式,西方強調直線性思維方式,這種東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就來源于文化來源的差異。東西方的公司員工在思維方式,交流習慣,工作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異,如果對這些差異處理不好,在工作過程中就會產生很多摩擦和誤解,這就會影響到同事之間的關系,公司的發展。在這里,我們將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天,美國總部派來的項目負責人‘Frank’ 想要聽項目進展報告,小李就帶來了厚厚的一疊項目文件和內容豐富的演示文稿,準備進行精彩的講解,但是在這過程中,小李不斷地被打斷。Frank想要小李講解重要的部分并且給出直接的建議,顯然他對小李的講解很不滿意”。在這個例子中雙方都沒錯,只是作為中國人的小李想要盡可能充分地詳細地解釋與項目相關的信息,這完全符合中國的文化特點。然而,Frank的講話方式也符合西方的文化特點。正是這種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了兩個人交流過程中的不愉快。東方傳統的農業文化和西方的工業文化在時間觀念上也存在很大差異,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土地和農業是傳統中國文化構建和形成的基礎。他們認為時間是個循環,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經歷了一定的時間之后就會回到原點,循環的時間觀念強調重復和標準化,比如晝夜交替,四季循環等。由于缺乏線性時間觀念,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觀念不是很強。相比之下,西方人具有積極,敏感,準確的時間觀念,在西方的哲學史上,有關于時間的純理論問題。古希臘哲學家說過一句名言“沒有人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所以西方的思想強調時間的不確定性。與東方社會相比,西方社會很少受過去事情的影響,整個社會在單向時間的影響下迅速變化和創新,但是,同時人們也面臨著時間的壓迫和緊張的人際關系的壓力。由此可見東西方文化來源的不同引起的東西方的差異。

3.這些差異對于跨文化交流的具體影響

跨文化交流指的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流。在這一部分,我們將討論文化差異引起的跨文化交流的障礙以及跨文化交流過程中交流失敗的原因。這些具體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日常生活,跨國公司的管理,國際商務談判。在日常生活方面,有很多跨文化交流的例子,“一位意大利的項目經理來到中國的分公司考查,中方派了一名助理全天陪伴這位經理,這位助理盡心盡力,但是他們之間的關系并不和諧,融洽”。其實問題在于,這位助理的全天陪伴讓她沒有了個人空間。在跨國公司的管理方面也存在這樣的問題,上海一家非常有名的國有企業,大部分的員工都是上海人,公司采取的是傳統的管理方式和生產方式,但是不久后這家公司與一家外企合并,管理方式和生產方式和以前大不一樣,起初員工們都有些不習慣,但是慢慢的大家都適應了,生產效率確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這里的問題在于,員工們并不了解西方的企業文化,如果他們在此之前對西方的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方式有所了解,他們就不會不習慣了。隨著商業全球化的發展,在商務活動中,文化多樣性的程度在不斷增長。所以文化差異將不僅影響談判雙方對于各種行為的解釋,還將影響談判雙方的思維方式,價值觀。無意識地將這些東西帶到談判桌上,所以是它們使得談判變的復雜。由于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在文化方面存在差異,所以他們需要采取不同的談判風格和技巧。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跨文化交流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作為一個外語學習者或者說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關注其他國家的文化,這對于我們進一步的學習也是很有幫助的。(作者單位: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書目:

[1]Cao Jianhe.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M].Shanghai:Shanghai Education Press.1996.

[2]Song,Li.Gateway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Harbin:Harbin Industrial University Press.2004.

[3]江波,淺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與外語教學[J],廣西大學梧 州分校學報,2002,(03)。

篇2

關鍵詞:語言;思維碰撞;思維差異;學習效果;制約

思維方式是人們認識、理解、把握事物的方法,是決定文化形式的最為深層次的內涵展現。正是由于思維方式因人而異的特性,導致了不同文化環境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產生明顯的差異。所以,世界上多種多樣文化主體的存在,成就了人類特有的思維規律,有的是在固有的文化氛圍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思考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與方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如果能夠注重對學生英語語言思維習慣的培養,將有效提升大學生英語學習質量。

一、思維差異的體現模式

思維模式幾乎體現在所有的文化領域中,它包括物質、行為、精神和交際文化。且思維模式差異恰好是造成文化差異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思維模式的體現與語言的關系密不可分,使其成為了語言生成和發展的深層機制,反過來,語言又促使思維模式得以形成和發展。語言作為思維的主要工具,是構成思維模式的主要元素。思維以一定的方式體現出來,表現于某種語言形式之中。所以,思維方式的差異,正是造成語言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連淑能,2002)。思維模式主要由知識、觀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語言和習慣等要素組成(陳新夏等,1988:504)。也正是這些要素導致了人們的思維模式產生差異。Whorf認為人們的母語模式毫無疑問會影響其慣常性的思維模式。所以,來自于不同國家,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人們在使用同一種語言文化——英語語言進行交流時就非常容易導致誤會的產生。

1. 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碰撞

所謂的形象思維就是指人類的大腦對記憶表象所進行的分析及加工,然后形成一種全新的表象的心理活動過程,這是思維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想象。自古以來,中國人的形象思維就非常發達。這一點充分生動地體現在中國文學史上。比如,《詩經》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一個非常精典的范例。中國人形象思維的突出與象形文字的存在可能有著密切關聯。如:日、月、山、川、水、火等漢字都具有象形的典型特征。這或許正是漢語的早期文字被稱作象形文字的原因。但是,英語國家的英、美人卻擅長于抽象思維。抽象思維通常也被稱作邏輯思維,指的是運用概念所進行判斷、推理的思維活動。又如:英語詞匯中具有大量的抽象名詞,它們的使用頻率遠超出漢語詞匯中的抽象名詞。經常習慣于運用各種思維模式。由于文化傳統之間的差異,人們在解決問題時,對于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運用是截然不同的。這一差異是英語教育者和學習者必須了解的內容,否則將極易造成思維混亂、理解困難等局面。

2. 綜合思維與分析思維的碰撞

所謂的綜合思維即從思想上將思維表象的各個部分整合起來,將其各種屬性、方面、聯系等相結合。而分析思維卻是從思想上將一個完整的思維表象分解成各單個部分,或者將它的各種屬性、方面、聯系等進行區分。在實際的思維過程中,中國人傾向于綜合性思維,英、美人傾向分析性思維。這種差異在文學藝術領域體現得更加明顯。如,中國的京劇是我國戲劇中的國粹,它的表演方式主要體現在:唱、念、作、打上。那么西方的藝術表現形式則是:歌劇是歌者不舞,舞劇是舞者不歌,還有話劇的表演者是既不歌也不舞,芭蕾舞就更是只舞不歌的表演了。所以,明辨綜合思維與分析思維之間的差異,避免發生文化沖撞是準確把握英、漢語語言文化的一種有效手段。

3.“統一”與“對立”的思維碰撞

中國有史以來一直非常注重事物對立面之間的和諧共處,即對立中的統一。相對而言,英、美文化則過多強調對立面之間的斗爭與轉化,即統一中的對立。雖然傳統的中國哲學并不否認對立,但是卻非常注重和強調 “統一”的一面;中國的傳統文化一貫主張“人與天地萬物為一體”,追求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天人合一”是傳統文化的最高境界。一位著名的德國唯物主義哲學家說過的一句話,東方人見到了統一忽視了區別,西方人見到了區別遺忘了統一。這句話非常準確地道出了東、西方在“對立”與“統一”上存在的思維差異。教學者與學習者只有熟悉這些思維差異現象,才能避開碰撞的發生,學好地道的英語。

4. 大、小程序方面的思維模式碰撞

在觀察事物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方面,中國與英、美國家的人同樣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在大、小思維方式上,東、西方兩種文化,尤其是中、英兩種文化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具體表現在:中國人思考問題的習慣是從大到小,自上而下;而英美人思考問題是從小到大,最顯著的差別就是對地址的排列順序。如:中國人寫信址時,按漢語習慣:國名—省/州名—城市名—街道名—住所的門牌號—收信人姓名書寫,可美國人的地址書寫順序卻與中文的順序完全相反,即從小到大。在姓名的表達方式上更是大相徑庭,漢語的姓名是先姓后名,英美人卻是先名后姓。而且中文的許多雙音節詞的組合排列都是從大到小。如:大小、高低、長短、寬窄、高矮、年月、分秒等。還有中國人或學生在寫文章或論文時往往偏愛選擇大題目。比如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題目,中國的學生傾向于選擇的題目通常為“如何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保護大自然”等大題目;而英美學生的論文題目會更具體化,他們所選的文題常常傾向于“如何處理本地的污水”、“本地區廢棄物的處理辦法”等。

二、思維差異碰撞對英語學習的制約

思維模式形成于人們所生存的區域及其特殊的文化環境。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主要根源來自于各自不同的歷史文化形成的過程。中國文化有著五千年博大而精深的悠久歷史。在儒教、道教、佛教文化的長期熏陶下,中國人形成的思維模式所崇尚的是審慎、謙虛和溫文爾雅,倡導遵守“三綱五常”、宣揚“理樂教化”。在行為舉止方面“服從”和“接受”遠多于“抗拒”和“挑戰”。而隸屬于西方文化的英、美文化主要淵源在于長期受到古希臘的文明及基督教教義的影響,形成了西方人性格中善于“挑戰”和敢于“創新”的思維模式。正確引導學生明了這些差異是英語學習中避免發生碰撞及影響學習質量的必備知識。

1. 思維碰撞對英文寫作的制約

只有充分了解中國人傾向于“統一”,英美人傾向“對立”的思維差異的存在,才能有效提高英文寫作能力。這種好與壞、對與錯的“對立式”的思維模式,使美國人往往把世界看成是非黑即白的兩色世界。他們通常依據這種美國標準對所有的事物做出他們的評價,這種做法在東方和中國人看來是一種傲慢的表現。由于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比較傾向于“統一”,對于主觀與客觀不像美國人那樣分得那么清楚。因此,中國人寫的文章或學生的作文常被美國人評為概念不清,中國人的“統一”思維模式在西方人眼中更是缺乏明確性和準確性。所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引導中國學生熟練掌握思維差異在漢、英句子結構、語句重心和語篇結構等方面所體現的特點。了解中文的寫作特點是以語義為中心,重視事件的結果而忽略對它的推理過程。以往的英語作文測試題目大多是三段式作文文體;可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中國學生在寫作文時常常習慣按照中文的行文思維把開篇、主體及結尾放在一個整段中完成,使英、美人讀來有種混亂、堆砌、層次不清的感覺,這一點也是中國學生在寫英文作文時出現的普遍現象。反之,英語的段落寫作必須是一個語義表達的完整體,要求運用語義直接表達中心思想。同時,段落間的語句、語義必須形成一個流暢的文體。每段都要有一個主題句、一個中心思想,要求段落結構必須嚴謹,內容必須以主題句為中心,每個段落都必須由話題、主體及結尾進行首尾相接。因此,在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避免用漢語的寫作習慣寫英語文章的關鍵是改變學生的思維習慣。

2. 思維碰撞對句法的制約

作為形態語言的英語語法主要是通過語句時態的變化以及一定的虛詞來表現的。英語詞匯普遍具有形態功能和詞性標志,使語法結構特點鮮明,具有通俗易懂的表象形式。而漢語的詞匯不具備上述的條件。漢語的方塊文字在結構上是彼此孤立的,字與字的結合并不發生形態變化,而是直接的對接。漢語作為一種孤立語,語法關系的表達方式直接依賴于語義、語序和邏輯。中式思維模式突出體現在漢語的句法中,尤其是在日常會話中,很多會話既不需要主語,也不需要謂語。如:“下雪了”,“刮風了”,“亮/黑天了”,“十點了”等都是沒有主語的句子。所以說,主語、謂語可以省略是中文有別于英文的最大的行文特點之一。但是,讀來仍會使人感覺到親切、自然、形象生動,給人印象深刻。但在英語行文中,必須明確區分開主語和謂語,句子中必須有主語和謂語,如:“下雪了”,就必須說“It snows”。“十點了”,英文必須是“It is 10 o’clock now”。因此,中國學生在翻譯上述漢語句子時習慣按照漢語的思維模式和語義表達方式,使英、美人感覺概念不清或語意不明。根據上述漢英句子結構存在的根本差異,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在英漢互譯時要注意句子的結構層次和自身特點,避免思維碰撞帶來的混亂,才能準確表達句子的文化含義。

3. 思維碰撞對文化習慣的制約

不同的語言和文化具有其民族獨到的表現形式、內容及鮮明的民族特色。語言和詞匯是傳承文化、展示人類生活的最簡單而又直接的工具。每一個民族都擁有其自己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文化傳統,任何兩種語言之間的語義和文化的對等都是鮮有的,所以在交際過程中產生思維差異也就在所難免。這些差異在詞匯的比喻、聯想意義和社會文化意義的不對應上體現得比較多。在成語及習語的學習和英漢互譯中,由于習慣的不同和思維差異的存在,有些英語成語在漢譯中就需要做出相應的修改才更便于理解,比如:In like a lion, out like a lamb“虎頭蛇尾”,beard the lion“虎口拔牙”,ass in the lion’s skin“狐假虎威”。在以上的成語里,英文中使用的是“獅子”,而中文譯文卻是“老虎”。兩種動物在中、英文化中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在美國的文化中,人們把獅子定義為百獸之王,而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老虎才是獸中之王。在翻譯類似的成語時,由于許多學生無法理解句子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所以很難準確地把它們翻譯成中文。由此可見,準確把握東西方的文化習慣和思維差異才能避免因碰撞而產生的混亂現象,領會成語所表達的真實含義。

4. 思維碰撞對當代教育的制約

在教育方面,東西方對學生的教育重點也有很大差異。中國的中小學,乃至大學均強調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品德。而西方教育則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個性化能力和特立獨行能力的培養。英、美的教育宗旨奉行“以自我為中心”的信念。所以西方的孩子們從小就被灌輸獨立性和競爭意識。他們注重個性發展,獨立自我,勇于挑戰。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在人格塑造和自我修養方面,如不及時對他們進行差異對比點播,極易造成學生們思維困惑、迷失自我的嚴重后果,導致一些人盲目崇拜和照搬西方的一切事物、接受西方的一切思想,從而產生人格及素質上的偏差。有鑒于此,我們的大學英語教學要充分把握好體現在兩種文化之間的思維差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既要培養大學生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又要在學習中汲取西方文化中獨立思考和自主、自立、自強的精神,為我所用,真正體現中國大學英語教學教書育人的宗旨。

總之,要想學好一門語言就必須先了解其語言文化,對于學習英語的中國學生來說,盡管現代通訊日益發達,網絡技術得到了迅速普及,使得學習和信息了解變得方便快捷。但是,大多數學生的英語語言文化知識卻相對貧乏,從而也就導致了英語學習起來困難重重,進步緩慢的后果。相對于大學生而言,多年的付出卻得不到預期回報的主要原因與他們對兩種語言之間存在的文化差異及思維差異認識不足有關。如果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注重漢、英兩種文化的對比和滲透,我們的學生可以通過對比進行英語學習,既增加了文化知識又加深了語言文化的本身印象。學生可以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能激發學生的強烈求知欲,使我們的大學英語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關世杰. 試論中國人與英美人思維方式的差異及漢字在其成因中的作用[C].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11.

[2] 傅仲選. 實用翻譯美學[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3).

[3] 吳友富. 國俗語義研究[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11).

[4] 楊自儉. 英漢語比較與翻譯[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3).

[5] 盧植. 認知與語言——認知語言學引論[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2):260.

[6] 張宏萍. 淺議培養英語思維 提高英文寫作能力[J].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 2010(4).

篇3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語用失誤;高職英語;英語教學

一、 高職英語與跨文化交際

長期以來,我國高職專業英語教育都缺乏自己的特色,教育方式也比較單一。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學生即使通過了AB級,甚至四級考試,步入社會后在英語應用方面仍然表現出嚴重的不適應,不能脫口而出地道的英文,說出的英語往往是Chinglish, 即Chinese English,而對外籍人士的英語,理解也容易出現偏差。這樣的學生,遠不能滿足當今改革開放的社會對復合型、應用型和國際型人才外語能力的需求。

而語言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詞匯結構和語義結構體系反應了該語言使用者認知世界的方法,同時也反應了使用該語言的民族歷史、文化發展的軌跡,集中體現文化傳統的價值取向等文化信息。因此,英語教學要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從而運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表達思想,進行社會交流和生產實踐。

二、交際中的語用失誤

語用失誤是“在言語交際中導致交際者本人未能取得完滿交際效果的差錯”(何自然、陳新仁,2004:168)。也就是說,說話人在言語交際中雖然使用了符合語法、語義的句子,但由于說話不合時宜,或說話方式不妥、表達不合習慣,或者沒能獲取說話人通過話語希望傳遞的交際意義或隱含信息等,從而違反了人際規范、社會規約,違背目的語特有的文化價值觀,導致交際行為中斷或不能取得預期效果。

Thomas(1983)將語用失誤分為語用語言失誤(pragmalinguisticfailure)和社交語用失誤(sociopragmatic failure)。語用語言失誤指對語言語境把握不當導致的語用失誤,它是由兩種不同語言之間的差異引起的,既可表現為說話人認為聽話人能充分理解自己而表達不當,致使聽話人誤解話語含義,又可表現為聽話人做出錯誤的語用推理,導致誤解說話人要表達的用意(何自然、陳新仁,2004:169)。

社交語用失誤是由跨文化差異引起的,指交際中因不了解或忽視談話雙方的社會、文化背景差異而出現的語言表達失誤。它與談話雙方的身份、會話的語域、話題的熟悉程度等因素有關(何自然,1997:207)。語用失誤的危害性是相當大的。人們可以寬容語言形式不好的話語,繼續交流。但語用失誤必然導致Thomas(1983)指出的結果:違反語用規則的人會被認為是“舉止不好”,“不真誠、存心欺騙或居心不良”,從而交際失敗。

三、將跨文化交際引入高職英語課堂,提高學生文化交際能力

為了減少學生社交語用失誤,就應該盡可能多的了解東西方文化差異,了解英語使用者的語言習慣,更得體地與人交流,不至于失禮于人,甚至鬧出笑話。比如諸多學者曾用過這樣的例子:中國人見面時常說的“你吃了嗎?”,如果按字面意義將其翻譯為:“Have you had a meal?”西方人是很難認同這句話的真實意圖的。因而可以直接翻譯成“Hello”或者“How are you”更為得體。這樣的例子不計其數。學習語言,僅僅學習語法和句式是遠不能達到交際的目的的,教師要充分運用多媒體,電腦等手段,通過介紹西方文化知識,觀看電影,聽英文歌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全方位多渠道的了解西方文化,比如在講解詞匯的時候,如你知道“Friday”,而如果你不了解英美民族的宗教背景,不清楚耶穌蒙難的日子,你不會了解“Black Friday”的內涵,更無從理解“Friday face”的意指(意指“愁眉苦臉”),與此相似的還有“Sunday”,學生了解其文化內涵,也會理解為什么“Sunday”是每周的第一天?為什么“Sunday”要做禮拜?因為沒有這樣文化背景的漢語詞匯“星期五”“星期天”是沒有這樣內涵的。再如講解語法的時候,如漢語說“一塊面包”,而英語說“a piece of bread”,盡管漢語中沒有名詞單復數的變化,但在概念上“面包”是一個可數名詞。在西方,人們把面包當成主食之一,吃的時候把一塊面包切成數片,有時還會在面包片上抹上奶油,再佐以煎雞蛋或一杯牛奶。因而在英語中“bread”是一個不可數名詞。

總之,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文化能力,只有充分了解了文化,才能自如地運用語言,從而讓學生的英語水平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何自然.語用學和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3] 駱曉玲. 試論跨文化交際與工科大學英語教學.論文天下,2009

[4] 徐萍,徐臣蕊.淺議跨文化交際中的社交語用失誤,論文天下.2009

[5]王志宏,宋高玲.口譯中的語用對等與語用失誤[M].中外教育研究.2008年第12期

篇4

從《報告》中不難看出,國際學校的發展呈現出蓬勃向上、勢不可擋的發展趨勢。天津泰達楓葉國際學校正是在這種環境下應運而生的。學校創辦于2008年,自創辦起,學校便堅持實現東西方教育的融合優化,立足培養兼具東西方氣質的國際型精英人才,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短短的9年時間,天津泰達楓葉國際學校便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素質教育創新之路。

培養大視野人才

“致力于不分種族、膚色和國籍,為所有受教育者提供一流的服務。”

――楓葉國際學校創始人、楓葉教育集團董事長任書良博士

圍繞這一使命,楓葉教育集團風雨歷程22載,讓加拿大高中課程在中華大地上與中國傳統文化課程融合并落地生根,既而“蔓延”向全國。

“教育的最高目標是改變更多的人,使他們彼此理解,相互包容,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終結沖突。”任書良博士站在人類社會和諧共生的角度來闡述楓葉教育的使命,“天津泰達楓葉國際學校作為一個優質的特色教育體系,其辦學宗旨不在于訓練學生英語的考試技能,而在于通過系統而經典的教育服務,培養學生完成東西方文化的跨越,成為具有東西方兩種思維的人。因為具有東西方兩種思維的人,才是未來社會最需要的人才。

在任書良博士看來,楓葉培養的人才,能順利融入國際社會主流,逐步成長為未來世界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并具有成長為未來的政治家、科學家、未來世界500強CEO的潛力。楓葉培養對象的大視野,培養目標上的國際化定位,是由楓葉學校中西優化結合的教育資源和文化屬性決定的。

在這些理念的指引下,天津泰達楓葉國際學校在課程體系、育人體系兩大體系的建設中,適時地把最新的教育成果和最適合楓葉學生成長為精英人才的范式建設了起來。在育人體系方面,學校堅持在小學實施快樂教育,在初中落實養成教育,在高中進行理想教育。針對目前國內基礎教育的現實,學校還明確提出了“尊重,責任,誠實,勤奮”四大價值觀,為培養精英人才制定范式。

與理念相配合,學校各部門也在工作實踐中研究探索出獨具特色的落實方案:在領事課程開設相關模塊,明確個人與社會、理想與夢想的關系;堅持落實“一生一案”,從高一入學開始,建立學生成長檔案,為學生制定出合理的短中長期目標;與加拿大BC省“生涯規劃”課程整合,加強該課程與領事課程的協調;中方課程在教學目標設定時做好價值引領,注重傳統文化中“修、齊、治、平”思想的時代意義的探索;通過中加社會課程的整合,使學生理解價值觀念差異,共享人類文化成果,從而成為具有遠大理想和正確價值觀的人。

“黑格爾說過,一個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任書良博士表示,“楓葉教育的從業者必須做‘仰望星空的人’。因為我們意在讓孩子在高中階段就具有理想主義情懷。只有我們成為‘仰望星空的人’,才能幫助學生‘確立人生目標,規劃成長路徑;明確社會責任,理解生命價值’。”

滿足學生差異化的學習需求

在基礎教育領域實施中西結合的教育教學,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沿用,必須尋求或自主構建切實可行的學歷制度和課程體系。加拿大BC省與天津開發區政府的教育合作備忘錄和辦學相關問題批復中明確指出,天津泰達楓葉國際學校高中部開設中國和加拿大的高中課程,學生畢業后將獲得天津市和BC省高中畢業文{。因此,學校高中課程一直是按照中國高中學生必須完成中加雙重學歷來設置和安排的。

然而在課程的實際運行中,學校也意識到,實施雙語雙學歷課程并不意味著必須平行開設中加兩套課程。因為如此一來不僅教學內容會有所重復,學生的負擔也會過重。

所以,經過兩國政府教育專家的調研、論證,認為高中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在內容上中國和加拿大大體相當,而有些科目(如生物),加方強于中方;在教材理念和學習模式方面,加方總體上先進,值得認真學習、借鑒,因此不必重復或平行開設中方的相應課程。

根據上述解決方案,學校高中在系統開設加拿大BC學歷課程的同時,堅持開好中國語文、思想政治、歷史和地理課。之后,在加方藝術和體育類課程中又注入了中國文化內容(如京劇、太極)。至今,學校已經形成了8個課程區域,包括語言、數理、社會、藝術、體育、健康、英語技術、綜合實踐課程等,其中有必修課,更有數量眾多的選修課,如公民與社會、地理與環境、音樂、戲劇、視覺藝術、比較文明發展史、商業管理、數字多媒體、統計學和微積分等數十種。

這些差異化的課程,在教學上也細分出各種層次。高一學生根據英語能力,選擇不同層次的“必修+英語強化+選修”課程;高二、高三學生可根據個人規劃,選擇“必修+個人選修”課程。三個年級都實行“一人一課表”走班上課制,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學生差異化的學習需求。

走進楓葉,走廊里都是學生的習作,各種有趣的圖片、感言、書法、繪畫、手工制作、科技模型,無不展示著學生靈動、豐富的內心世界。此外,學校鼓勵學生自行組織各類學生社團、文體技能比賽,自辦刊物。

當然,中西融合的教育和中加雙語雙學歷課程體系決定著,楓葉學生的英語學習是作為“二語”而不是“外語”存在的,孩子進入高中之后在英語語言環境下學習BC省高中課程,這就需要學生有相應的英語語言駕馭能力。天津泰達楓葉國際學校在楓葉教育集團體系內率先設立“大英語工程”項目,從體制上解決此問題。那么“大英語”大在何處呢?

首先,“大”在課時設置上。小學、初中的課時設計每周10節英語正課,由具備資質的中外優秀教師各承擔50%的教學任務。學習時間有保證。其次,“大”在課程資源利用上,從教材的角度,國本教材、《典范英語》要學,臨時選編的資料要用,但更重要是利用體系內組織國內外專家自編的《楓葉英語》,從而保證小學畢業詞匯量達到2500個,初中畢業詞匯量達到5500個且具備相應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基本要求。再次,“大”在學習活動與模式上,大英語中心策劃了諸如英語趣味賽、籌集善款、微電影制作、編輯年刊、創辦英文報紙、錄制微課堂等許多創新活動項目。最后,“大”在大英語中心研討出了有效的“整進整出”教學模式,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整體理解力和綜合表達能力。

國際教育本土化

“能夠融入國際社會主流并保留本民族優秀傳統的人,才能贏得不同族裔人群的尊重。”

“中國本土開設的國際高中,應該具有民族化的特點,服務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

――任書良

“百育德為先”,作為一所國際學校,天津泰達楓葉國際學校力求每個孩子都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質優良。因此,學校除優化中加課程體系之外,還十分重視德育工作,并推出系列舉措提升學生品德素養。

“我們首推體現中西教育優化、融合的‘楓葉文化’。誠信精神、創新精神、職業精神、執行精神是‘楓葉文化’的核心。”任書良博士表示,建設中國的楓葉、世界的楓葉、楓葉人的楓葉已成為“楓葉人”的共同愿景。因此,楓葉文化成為師生共同的價值理念。

為推動學生德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學校還專門設有一支專門的德育團隊――領事老師,全面負責學生德育工作。他們不僅負責學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工作,還對學生的日常表現及社會實踐活動進行跟蹤評價。更特別的是,領事老師還負責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人生規劃和出國留學進行全方位的精細指導。領事德育制度的設立,使遠離父母的學生在走向成熟和自立的同時,感受到家一樣的關愛和溫暖。

另外,楓葉學校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學校,生活老師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楓葉學校要求生活老師懂教育、懂管理、有責任心,還要愛孩子。他們不但教會學生諸多生活本領,還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集體意識。生活老師既是學生的老師,又是他們的朋友,給學生提供一個完全放松、快樂的休息環境。

讓楓葉的學生成長為什么樣的人?我們認為:一要學會做人:秉承快樂天性,胸懷豁達開放,感恩悲憫慈善,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二要學會學習:自主探究,勤于反思,勇于展示,培養學生終身發展的綜合素質。三要學會合作:善于溝通,樂于助人,勇于擔當,培養學生良好人際和社交能力。四要學會創新:激發興趣,獨立思考,勇于實踐,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這四項都是未來國際型精英人才必備的素質,而這也是天津泰達楓葉國際學校追求的育人目標。

激發學生自我發展動力

教育評價是撬動學生發展的杠桿。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有創造力、有想象力、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楓葉教育遵循導向性、激勵性和科學性原則,教師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評價學生。高中學生平時作業表現得分+階段性作業和測驗成績,占學年成績的60%,期末會考卷面成績占40%,教師評定各種成績,做到公平、公正、誠信。對學生的“過程評價”和“終端評價”各占比例,平時學生保證出勤、課上積極發言、作業質量好,包括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社區活動、社團活動的原始記載、論文或報告等,這些“過程”積累起來,都能增加分數砝碼。這就大大激活了學生自我發展和追求成功的動力。

搭建平臺,促進交流

“培養出能融入世界的人才、改變世界的人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任書良

多年的實踐已證明了任先生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偉大的。如今,國際性多向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增強,這就需要有大量的國際公民。于中國而言,快速發展壯大的勢頭對國際人才的需求更強烈。要實現民族的偉大振興,更需要有足夠多的民族精英活躍于世界政治、經、科技各個領域。

為實現快速并高質量地培養國際型的精英人才這一目標,楓葉學校不斷推出新舉措,探索和創造出更多的與國際對接的條件。從中加學分互認到英語分級教學,再到國際教育展、取消強化年級設置、改學年制為學期制等。堅持創新為楓葉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尤其是國際教育博覽會的成功舉辦。

篇5

關鍵詞:高職院校 英語教學 跨文化交際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5-0172-01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國家間交流逐漸加深,但是由于各國家文化差異以及地域差異,在交流時可能存在溝通障礙,如果處理不當甚至將會產生隔閡。所以在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根據學生專業對學生英語教育進行跨文化溝通意識的培養正在不斷完善。傳統高職院校英文教育環境的發展以及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溝通障礙,都對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產生了新的要求。

一、高職院校教師自身文化修養

現階段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若想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教師的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對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有著極其深刻的意識。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自身教育觀念的轉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對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進一步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產生。并且在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同時,教師應豐富自身修養,增加對西方歷史背景、生活習慣等各方面差異的W習。教師只有豐富自身文化后,才能更有效地在英語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二、加強教學過程中對英語跨文化知識的滲透

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日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逐步滲透的。在教學中,教師應貫徹落實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這一思想,根據英語課堂教學內容的不同,逐漸滲透西方文化。首先,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進行設計,使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西方國家民族知識。高職院校學生文化知識較為薄弱,所以教師在對西方國家的民族知識進行滲透的時候,不能單純地進行知識的灌輸,可以結合與之相關的電影在播放過程中形象生動地向學生滲透西方國家民族知識,同時加強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并且,教師在對相關西方國家文化滲透的過程中應注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比較,將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特征進行對比,加深學生對文化差異的印象,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通過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對比,促使學生對西方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可以增強記憶。除使用上述兩種方法滲透英語跨文化交際意識外,還可以在課堂中增加實際語言交際能力的訓練。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英語的學習更具實用性,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注意不同場合的英語口語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滲透中西方文化差異,增加學生對跨文化交際的意識。

三、豐富教學手段

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傳統的英語教學是以教師為主、以教科書為基礎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老師授課學生聽課的教學模式較為枯燥,并且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很容易產生疲憊感,降低課堂效率。在新時期,若想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首先應從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興趣開始,教師應在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豐富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進一步促進學生完善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形成。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教學,如播放影片資料等,為同學們展示西方文化。或者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情境教學模式,設置情境,將西方文化與中方文化差異在情境故事中展現出來。或是排演與中西方文化沖突有關的舞臺劇,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深刻意識到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必要性。除此之外,學校可以開展跨文化交際優秀論文評選,以及組織相關的知識講座等,為學生營造一種跨文化交際的氛圍,使學生通過活動深入了解跨文化知識,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

四、總結

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教師在注重傳授傳統的教學內容,如語法、發音以及詞匯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以及滲透,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同時了解西方國家的歷史、傳統風俗、生活習慣等。只有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西方國家文化,增強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才能使學生在未來工作、生活中適應全球化的發展趨勢,達到真正意義上的跨文化交流。

參考文獻:

[1]周鵬.淺談高職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及能力的培養[J]. 教育教學論壇,2012(1):25-26.

篇6

關鍵詞:風景油畫;走向;發展趨勢;發展空間

引言

作為中國油畫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風景油畫以其豐富多樣的創作實踐與理論探索,在中國現代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回顧近百年的中國風景油畫發展歷程,對于民族化、本土化的摸索和嘗試是其間最為強勁的一條主線。這一努力在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也存在著亟待梳理的問題。在一時的繁榮表象背后,也潛藏著值得重視的深層危機。中國山水風景油畫與西方風景油畫在花壇之中均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上述這兩種表現相同的對象卻采用著不同的表現手法的藝術形式。在各自漫長的發展過程之中,均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風格以及審美情趣以及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從地域以及人文環境出發分析與比較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油畫發展歷程,從而透視中西方藝術之間的差異以及各自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就進一步地促進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及其融合。

1 我國風景油畫表面繁榮及深層危機

我們都知道,風景油畫的創作不能與大自然相脫離,這主要的原因在于大自然是風景油畫創作的源泉,也是風景油畫追尋自然之美的根本載體。唐代張璨曾經這樣對我國傳統畫論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即“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由此可以看出,造化與心源對于藝術的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價值是等同的。清石濤曾經有言“搜盡奇峰打草稿”,他主張藝術創作應該親近大自然,積極地積累豐富的創作素材,在本質上而言,其實是一種蕩滌胸襟的精神活動。除了我國古代藝術創作者主張風景油畫創作應該親近自然,國外的藝術創作者也主張風景油畫創作應該積極地與大自然相溝通,他們在這方面與中國的藝術創作者有著異曲同工的觀點和創作理念。自十七世紀英國的風景油畫家紛紛主張將畫室搬到室外,盡可能多地與大自然親近,通過大自然來找尋藝術創作的靈感。

我國風景油畫的發展是隨著不同的社會形態的發展而發展著的,這就是說中國風景油畫的發展具有時代特征。例如,在建國初期,我國的風景油畫所體現的主題主要是建設社會主義社會,體現了一片新的景象;在改革開放時期,我國的風景油畫的主題也是與改革開放有關系,體現了改革春風吹拂下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當前社會正處于社會發展的轉型時期,當前我國的風景油畫所體現的主題也是與社會發展的大好形勢有極大的關系。由此可以看出,我國風景油畫的發展完全與時代背景有著很大的關系。而且,我國的風景油畫也出現了空前的繁榮。

然而,這種繁榮景象其實是表面的,在繁榮的背后也存在著一定的危機。由于現代社會經濟地不斷發展,目前我國風景油畫受到了經濟利益的驅動,類似的活動很多都是流于表面以及庸俗,其產生的負面影響也在各個方面有所表現。其中,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促使了藝術家滋生出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緒,與此同時也迫使藝術家過于追求標新立異,而且這些藝術家為了盡快達到某一種目的,脫離自然界,對大自然的把握和理解十分膚淺,而且他們所創作出來的作品過于程式化以及套路化,而且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表現出主題思想,很難觀察到藝術家自身的文化積累以及對大自然的真切理解以及真情實感;而且,這種行為以及創作的觀念對后學者也有極大的負面影響,而且這種負面影響也是不斷地走向死循環的。

2 我國風景油畫的發展與走向

基于如上關于我國風景油畫的表面繁榮以及深層危機的闡述可以得知,目前我國風景油畫的發展還存在著較大、較多的問題,這不利于我國風景油畫的發展。那么,這就要構思出一條關于我國風景油畫的發展道路。風景油畫在中國獲得切實的立足點,一定要跟本土文化、地域特色相結合,在這種結合當中,藝術家自身是最為活躍的變量。西方傳統的技法、材質和中國的主題、情趣,就是要靠藝術家立足于自身狀態和境遇來加以融合,這包括藝術家的不同個性、志趣和人生體驗、人文素養,也包括藝術家所處的特定地域環境。中華大地幅員廣大,北方雄渾開闊,南方幽深秀美,景觀風貌差異很大,所以在技法、材料的具體應用上也會有所不同。文化的地域性差異在東西方都一樣,東西方藝術大師在進行融合、創新的時

候,都會自覺不自覺地以相應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性作為其基石和本位。例如凡高,他曾說自己的靈感來自東方,來自東方繪畫當中線條的運用所呈現出來的豐富意蘊。的確,如果抽取了那些斑斕的色線所構成的律動,他的作品會黯淡無光,但凡高的線條畢竟是在西方繪畫傳統中浸染和衍生出來的,本質上與東方迥異。

3 結論

綜上所述可以得知,我國風景油畫的發展呈現出表面繁榮、深層危機的現象,那么這就為我國風景油畫的發展提出一定的要求,就要構思出一條科學的發展道路,在文中筆者的觀點就是我國的風景油畫一定要與本土文化以及地域特色相結合,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具有時代意義的道路。

參考文獻:

      胡旺.淺談中國鄉土風景油畫的發展.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唐進. 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油畫比較研究.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1(2).

篇7

在繁榮時段的巨大差異

早在公元前六世紀至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就已呈現出戲劇繁榮的黃金時代,涌現出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三大悲劇作家以及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產生了《被縛的普羅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亞》、《騎士》等一系列經典劇作。稍遲一點又出現了像米南德這樣的著名喜劇作家。

然而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繁榮的是詩與散文。像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白樸等大劇作家要到元代(即公元十三世紀)才開始出現,與古希臘的三大悲劇作家相距約1800年左右。造成這個差距的最根本原因有兩條。

首先,城市發展是戲劇發展的必要條件。不論古今中外,城市的發展決定了戲劇發展的水平。如果沒有相應的城市環境和市民觀眾,戲劇是無法繁榮昌盛的。古希臘時代的戲劇輝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雅典城的繁榮。公元前六世紀中葉起,雅典工商業迅速發展,對外貿易逐步擴大,然而學校教育尚不發達,戲劇于是成了重要的教育工具。當時的統治者意識到戲劇藝術的教化作用和巨大威力,把原在農村、帶有戲劇萌芽性質的酒神節慶典搬進雅典城,由國家主辦,將宗教性質的活動與自由民的娛樂活動結合起來,成為規模更大的戲劇活動。到了伯里克利時代,雅典城更是大興土木,在發展工商業的同時大力發展文化事業。由政府出面組織和管理戲劇的創作和演出,建造大型露天劇場,定期舉行有獎的戲劇比賽,并給公民發放觀看戲劇的津貼。這樣,伴隨著雅典城市經濟的高度繁榮,文化事業特別是戲劇也隨之蓬勃發展起來。

相比之下,當時中國的城市規模和繁盛程度遠不如雅典,更沒有那種轟動全城的戲劇演出活動,有的只是民間祭祀之用、帶有歌舞之樂的巫,或是稍后帶有調戲性質的優。雖然巫、優被視為中國戲劇發展的源頭,但與古希臘的戲劇比起來,無論在成就、規模和影響力方面,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其次,文體的變化也制約著中國戲劇的發展。戲劇的發展往往與詩的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因為戲劇中不少臺詞或唱詞皆以詩的語言出現,古代許多著名劇作家往往也都是詩人或詞人。如埃斯庫羅斯、阿里斯托芬、莎士比亞的許多劇作都以“詩劇”形式出現,中國許多劇作家,如關漢卿、馬致遠、白樸、湯顯祖等同時也是著名的散曲家或詩人。可見兩者關系之密切。

然而,古希臘戲劇在詩歌尚未進入格律化的時代就已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中國戲劇卻是在詩歌進入格律化時代才隨著散曲的興盛逐步發展起來的。具體地說,中國元代的雜劇幾乎是與散曲的興盛同步,但散曲作為格律詩的一種,是在詞之后發展起來的,而詞又在律詩、絕句這些近代詩之后。所以,中國的戲劇實際上是在格律詩充分發展的基礎上,經歷了唐詩、宋詞,到了元曲才得以發展的。從文體的演變上看,對于格律詩發展的漫長等待,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戲劇的發展,造成了中國戲劇的繁榮在時間上遠落后于古希臘的遺憾現象。

在文藝思潮上所起作用的差異

中國和西歐的藝術、文學發展史上,都曾出現過許多文藝思潮或藝術流派。對西歐規模較大、影響重要的文藝思潮或藝術流派,如文藝復興運動、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等細加觀察,就會發現它們不是從戲劇起源的,就是與戲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例如,文藝復興運動是以復興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為標志的,除雕塑與繪畫以外,戲劇也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該運動雖發軔于意大利的文學、雕塑和繪畫,但尾聲卻轉移到英國的戲劇,出現了馬洛、莎士比亞、瓊森等一批劇作家,莎士比亞的戲劇也成為文藝復興運動最后的輝煌。又如盛行于法國的古典主義流派,也是以高乃依、拉辛等人的戲劇作品為主要代表而德國萊辛因寫了戲劇論文集《漢堡劇評》反對德國古典主義悲劇和矯揉造作的表演方法被視為“德國啟蒙運動的宣言”。再如席卷西歐的浪漫主義文藝思潮,無論是德國的歌德還是法國的雨果,創作都涉及戲劇,雨果的話劇《歐那尼》,由于初演的巨大成功,被認為標志著浪漫主義的勝利。

再看中國的文藝思潮史,戲劇卻沒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除了在劇壇產生影響的以湯顯祖為代表的“臨川派”和以沈Z為代表的“吳江派”以外,中國戲劇史上從沒有出現過引領時代潮流、影響其他文體的藝術流派或文藝思潮。這并不是說中國古代的文藝思潮不活躍,只是許多文藝思潮與藝術流派都與戲劇無關,至少關系不像西歐戲劇那樣密切。

可見,西歐戲劇在文藝思潮或藝術流派方面往往能夠引領潮流,影響到其他藝術門類,而中國戲劇卻難有如此重大作用,在影響力方面遠不如西歐戲劇。

在研究態度和認識上的差異

古希臘、古羅馬時代的文學藝術,曾對西歐文藝產生過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受其影響的不僅是雕塑與繪畫,自然也包括戲劇,以致一度到了“言必稱希臘”的地步。而古希臘時代的文藝理論,對西歐以后的文藝理論也產生過極其深刻而重大的影響,像柏拉圖的《文藝對話集》、亞里士多德的《詩學》等,都成為西歐文藝理論寶庫中的經典之作。

值得注意的是,亞里士多德的《詩學》等文藝理論經典,名為“詩學”,其中卻有大量的篇幅探討戲劇,從結構、修辭到情節、人物性格和創作方法,多以戲劇為例加以援引。因此,無論從創作或理論研究兩個方面來看,戲劇很早就作為西歐藝術史上的經典而備受推崇,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

在中國古代,一向有經學研究為上、文學為下的觀念。無論是《四庫全書》、《四庫叢刊》或《四部備要》,都是按照經、史、子、集的順序排列。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名氣再大,《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仍都排在最后的“集部”。至于湯顯祖的《臨川集》,則排得更靠后。

就文學研究而言, 中國古代又有著詩、文研究為上,詞、曲、小說、戲劇研究為下的觀念。在二千多年的中國文學發展中,詩、文一直被視為正統文學而備受尊重。先秦諸子的經典中,如《論語》、《孟子》、《荀子》等都是只談詩,就連文藝理論的經典著作,如《典論?論文》、《文賦》、《詩品》、《文心雕龍》等都只與詩、文相關,卻與小說、戲劇無緣。在詩歌發展了一千多年以后的唐代才有了詞,但即便是在詞的鼎盛時期宋代,詞仍只是被稱為“詩余”;而詞之后繁衍出的散曲,在元代頗為興盛,也不過被稱為“詞余”,且當尉的文人地位十分低下,而恰是此時,緣于詞曲發展的中國的戲劇卻才日漸興盛。中國戲劇地位之低已可想見,與西歐相比,可謂天壤之別。

篇8

Abstract: The cultural barrier is one of the obstacles when the students read English books. In reading class, the most immediate aim for teachers i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to minimize the difficulty of reading and improve reading comprehension rates most effectively. Therefore, the study of cultural barriers is significant to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 and reading level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reading teaching.

關鍵詞:文化障礙;詞匯;句子;背景;語篇;閱讀

Key words: cultural barriers; vocabulary; sentence; context; discourse; reading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2-0197-01

0 引言

在英語閱讀中,文化與語言是分不開的。讀者對語言信息的理解既得益文化信息又受制于文化信息。文化障礙可以通過語言背景知識的獲得而得到解析和排除。筆者通過多年的英語教學發現影響學生閱讀的文化障礙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 詞匯的文化差異

我們在教科書或詞典中很容易查找到漢語和英語的對應詞匯,但這兩種語言在詞匯方面明顯存在著文化差異,主要體現為字面意義和文化意義不同。一般說來,英語的詞義比較靈活,同時涵義比較寬,詞義對上下文的依賴性比較大,獨立性較小。漢語詞義則比較嚴謹,涵義范圍比較窄,比較精確固定,詞義的伸縮性和對上下文的依賴性比較小,獨立性比較大。

1.1 字面意義的差異

1.1.1 語義錯位。語義錯位即兩種語言的上義詞與下義詞之間不對稱。如漢語中的“酒”分“葡萄酒、白酒、啤酒、黃酒”等,這些都是“酒”的下義詞。但英語中只有wine(葡萄酒),whisky(威士忌),beer(啤酒)等下義詞。

1.1.2 詞匯缺省。一個民族的某些表示特有事物的詞語在另一個民族的語言中沒有相對應的概念時,就會產生詞匯空缺,這種現象叫詞匯缺省。產生空缺的詞匯往往表達的是一個民族所特有的東西。有些英語詞匯在漢語中沒有其相對應的概念。同樣, 有些漢語詞匯在英語中也沒有其相對應的概念。例如,“風水”、“陰陽八卦”、“赤腳醫生”、“鐵飯碗”、“旗袍”、“小康”;又如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春分”、“雨水”等詞就很難在英語中找到。

1.2 文化意義的差異 文化意義方面,由于文化習俗、背景不同, 中英觀察事物的角度和聯想也不同。這就是說, 即使英漢詞語的指稱意義(即字面意義)基本相同, 而它們附屬在指稱意義上的聯想意義也會有一定的文化差異, 英漢詞語聯想意義所反映的文化差異主要體現在:①相同指稱意義的詞語在一種語言里會引起富于感彩的聯想, 而在另一種語言里卻產生完全不同的含義。②兩種語言文化中, 有些詞語在某些方面會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聯想, 而在其他方面卻又不會引起相同的聯想。③同一事物, 在一種語言中有豐富的聯想意義, 在另一種語言中沒有聯想意義。

2 句子的文化差異

文化障礙不僅存在于豐富的詞匯上,也存在于句子(包括典故、俚語和諺語)層面。如Nowadays many teenagers are always wearing their heart on their sleeves.意思是如今很多年青人總是很張揚。在這兒,to wear one's heart on one's sleeves指to make one's intimate feelings or personal affairs known to all,意即“ 張揚,外露,坦率”,尤指感情上的外露,這是一個很形象生動的表達方式,原出自莎士比亞的《奧賽羅》,指的是中世紀的武士在袖口上佩帶心愛的人送的花朵小地方的大小物。如果不懂這個典故,就容易造成誤解。

其次,俚語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英語豐富的俚語活躍在英語文化圈內,且由于地域和人群的不同而紛繁而給中國學生的閱讀帶來了障礙。如Stop pulling my leg, will you! I don't believe she really said she likes me and would like me to take her out. 若是不知道stop pulling one's leg是“不要開玩笑了”之意,句子就無法理解。實際上它是一句俚語,很多時候不能只靠字面去推斷。

再次,許多英語諺語也是閱讀理解的障礙,因為它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如漢語中把“解雇某人”稱作炒魷魚,因為魷魚片倒人熱油鍋后馬上就會卷起來,以此表示讓某人“卷鋪蓋”走人。很多學生知道,在英語中dismiss、discharge和fire也表示“解雇”,卻不知道英語中也有不少習語與炒魷魚異曲同工,如walk Spanish. 它的本義是“被人提著領子,腳尖剛剛夠到地面行走”,這個詞源于16世紀前后海盜懲罰俘虜的方式。

3 政治、歷史文化背景知識以及文學知識的文化差異

相關的政治、歷史背景知識以及文化在閱讀理解過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讀者對英語國家的政治、歷史背景,文學缺乏了解,也會閱讀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礙。筆者課堂內指導學生閱讀時,在啟發學生理解課文的語言信息的同時,還經常提出一些啟發性文化問題,并補充一些課前準備好的信息,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文化預見能力,以利于排除課文中遇到的文化障礙。

4 語篇的文化差異

語篇是更高層面的文化現象,東西方思維方式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有什么樣的思維模式就有什么樣的語篇組織結構。中國文化常用表示因果、條件、讓步等結構特點的語篇形式。這種語篇形式大體是“因”在前“果”在后,也就是所說中國文化里的篇章結構是歸納式:因為1一因為2一因為3一所以;西方則相反,他們徑直提出要求,開門見山,對原因的提出則可有可無。西方的語篇結構的特點是逆潮式(anticli.max),所以西方人寫文章把主題句放在最前面。他們習慣于“果”在前,“因”在后:主題一理由1一舉例一理由2一舉例一理由3一個人看法。從上述結構我們可以看出,英語文章先點題,然后再說明理由。類似的中文文章,其結構就大不一樣。通過對比,可讓學生在閱讀時學會兩種思維的互相轉換,減少閱讀的障礙。

參考文獻:

[1]張韻斐.現代英語詞匯學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戴衛平.英漢文化詞語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篇9

關鍵詞:翻譯跨文化交流旅游經濟旅游資料旅游文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跨文化交流日趨頻繁。論文百事通古老神秘的中國文化每年都吸引著大批的外國游客到中國旅游,帶動了我國旅游經濟的發展。而旅游資料的翻譯也就成了旅游文化交流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旅游資料的翻譯是跨國界、跨文化、跨社會的宣傳活動。翻譯工作者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又面臨各國文化與語言差異所帶來的各種困難。譯者需具備語言、社會文化、民俗、美學、心理學、市場經濟學、廣告原理等多方面的知識。目前,我國旅游資料的英譯情況仍存在很多問題。表現在以下幾點:拼寫語法錯誤;措辭不當;濫用漢語拼音(中式英語);文化信息處理不當等等。

旅游資料是一種宣傳資料,其功能就是向讀者亦即游客介紹旅游目的地的地理歷史背景,文化特色,引起游客參觀的興趣,達到傳播本地文化的目的。同時,旅游資料中所蘊涵的信息以文化為主,涉及文化的各個方面,從歷史考古到風土人情,無所不有,極具獨特的中華民族特色。因此,翻譯旅游資料就是要把含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信息轉換到譯文中,這才是旅游資料翻譯的重點所在,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卻給這種文化的轉換帶來極大的困難。有的譯文讓外國游客不知所云,有的譯文的語法雜亂無章,錯誤百出。有的譯者強行按中文的句法進行翻譯。那就無法達到其英譯的目的——吸引游客。比如用hangfootbuilding來翻譯吊腳樓讓人無法想象這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建筑物。下面就旅游業相關的幾方面內容進行探討。

旅游資料的翻譯

雖然旅游資料的翻譯應該以讀者的文化為主,以譯文為重,但是外國游客感興趣的是旅游資料中與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翻譯的過程中還應在讀者接受范圍內最大程度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如果譯文不作任何改變照直翻譯,不但令外國游客不知何意,而且還會失去閱讀的興趣,達不到翻譯的目的。那么譯者應適當地增減文化點來讓讀者更容易接受,所以采用刪減、釋義、類比、改譯等方法。

典故是旅游資料中一種常見的文化現象,出自歷史事件、寓言、神話、傳說、諺語、某些作品等。其特點是源遠流長,富含較濃厚的民族色彩,因結構固定,義在言外,已失去指稱意義,只有語用意義,在直譯以后讀者無法理解典故含義時,要對典故作適當轉換。采取直譯加注其背景知識和解釋原文含義,避免損失其民族色彩形象性和聯想意義。意譯向譯文讀者忠實地轉達原文信息,有時要作適當的文化轉換。如:“玉兔”為什么英譯成“MoonRabbit”而不譯成“JadeRabbit”?讓人誤認為是玉做成的兔子。

旅游景點的翻譯

旅游景點的翻譯在旅游文化的介紹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譯者對景點的歷史文化背景進行充分的學習,有條件的最好作實事求是的實地考察。想辦法拉近外國游客與中國文化的距離,使他們產生親近感,激發他們的游興。中國悠久歷史中有許多著名事件,英雄人物,典故傳奇等,旅游資料中經常提到的許多風景名勝往往與他們有關。不增加說明,一般外國游客就無法理解。有時候在翻譯旅游資料中刪減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大多數外國游客閱讀這些資料都是為了了解中國的風土人情,增加一些旅游興趣。

值得一提的就是漢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在翻譯選詞時更應該慎重。比如說“樓”在英語中有許多個對應語,并不是可以隨便調用的。浩然樓譯為HaoranMansion,是因為這是一座公館大樓式的建筑,岳陽樓譯為YueyangTower,因為其形狀類似塔,而天安門城樓是眾所周知的類似檢閱臺、主席臺的建筑,故譯為theTianAnMenRostrum。

飲食文化的翻譯

我國由于歷史和地域的不同,形成眾多菜系,在翻譯時充分考慮它的中、西文化差異、其原料成份及烹調方法等。如將韭菜合子譯成ChiveBox就會讓人費解,何為“ChiveBox”?看到“盒子”就直接對應了“box”?可見譯者在翻譯菜單時對這種傳統小吃本身還不夠了解。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筆者不禁想到了“dumpling”一詞,其所指不僅限于“餃子”,還可以指其它食品,如:粽子、水餃、鍋貼等,蝦餃可譯為ShrimpDumpling,素菜鍋貼可譯為VegebrDump1ing。此類英譯名現已廣為接受,而韭菜合子的形狀與餃子相似,體積較大,看似扁平,dumpling一詞也可適用。綜合考慮韭菜合子的制作方式,制作原料,筆者建議譯為FriedLeekDumplings。

在對我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翻譯時,可采用直譯:烹飪方法+原料名,如:清蒸桂魚SteamedMandarinFish、回鍋肉Twice-cookedPork、燉牛肉StewedBeef。音譯+意譯:麻婆豆腐BeanCurdSichuanStyle、西苑飯店XiyuanHotel。意譯:紅燒獅子頭BraisedMetBallswithBrawnSauce、棕子Pyramid-shapedDumpling。論文百事通

公示語的翻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國際化語言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舉辦奧運會、世博會都需要良好的國際化語言環境。然而,當海外旅游者來華發現“EntranceVisa”(憑票入內)、“FeePark”(收費停車場)、“TicketOfficeFor”(補票處),OffLimits(旅客止步)等非規范英譯的公示語時又會作何感想呢?在北京,各街道路口都設置了路街名牌,如“長安街”。路牌上漢語“長安街”置于漢語拼音“CHANG''''ANJIE”之上組合共用。像這種路標中國人只看漢字就一目了然,而無看拼音的必要;海外旅游者不懂漢字,看了標注的漢語拼音也不會明白這“JIE”意味著什么。如能將拼音CHANG''''ANJIE的“JIE”改用“AVE”或“AVENUE”豈不更恰當。公示語的應用功能特色公示語應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也直接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公示語應用功能的不同直接導致英譯公示語的語言風格、語氣的差異。新晨

突出服務、指示功能的公示語廣泛應用于旅游設施、旅游景點、旅游服務、商業設施、文化設施、衛生設施、街區名稱、旅游信息咨詢等方面,如:InternationalDeparture國際出發、InternetCafe網吧、DrinkingWater飲用水、ShoppingMall購物商城、Information問詢服務、CarRental租車服務。突出提示、限制、強制功能的公示語廣泛應用于公共交通、公共設施、緊急救援等方面,如:TurnRight向右轉彎、Slow減速行駛、NoParking嚴禁停車。嚴格禁用生僻詞匯,英語公示語的詞匯選擇非常重視公眾化,嚴格避免使用生僻詞語、古語、俚語、術語。

公示語的漢英翻譯必須在漢英兩種文化中對相同使用場合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公示語進行一對一的漢英對譯。一些具有中國本土意義的公示信息經確認實有必要保留,在暫時無法找到對應譯法的情況下應當參照實際功能需要選擇適宜形式風格進行試譯,然后在部分海外旅游者中進行檢驗。在確認不會產生任何誤解的情況下才可廣泛應用。

總之,中國要實現在202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國家的目標,必須重視旅游英語翻譯的作用。分析其中、西語言文化差異,靈活運用各種翻譯技巧,恰當翻譯旅游資料,注重語言文化上的差異。旅游英語翻譯得好,會喚起外國游客心中的美感和向往,有助于他們領略華夏千古文明的醇厚魅力,譯得不好,則會破壞游客的興致,影響我國旅游事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維友.英語詞匯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篇10

論文摘要:語言與文化密切相關,在大學英語教學中通過給學生適時適量介紹英美國家文化、英語眾多變體文化及合理處置本土與異域文化的關系,引起非英語專業工科學生對跨文化意識的注意,幫助學生在以英語為媒介的跨文化交際中正確使用語言,從容應對文化差異。

“跨文化交際”這個概念是從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譯過來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個人之間的交際,即本族語者與非本族語者之間的交際。以前,這主要是文化人類學、民族學所關心、研究的問題,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更隨網絡的誕生,人類生活的距離變得越來越小,中國的崛起吸引了全球的眼光,這一切使得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頻繁,跨文化交際也成為我們時代的一個突出特征。

一、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按照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對“文化”所下的廣義的定義,我們所說的“文化”是指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獨特的信仰、習慣、制度、目標和技術的總模式。語言是文化的一個載體,承載著文化的豐富內涵,是傳承文化和傳播文化最重要工具,語言也是一個社會群體標記,體現語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特性。是語言創造了文化,而文化也影響語言和語言的使用,豐富語言的表達方式。

文化具有鮮明的的民族特征,不同文化之間自然會產生差異,這些差異有宗教、哲學、道德方面的表現,更有世界觀和價值觀上的表現。文化差異反映到語言上,就成為語言上的差異,這就是語言的文化特性。在中國文化中,人們推崇謙虛內斂,追求中庸,受到稱贊和表彰,必有一番自謙之詞或歸功于集體,而西方文化中,人們推崇個人至上,追求自由主義,受到贊美和稱贊,總是用“Thank you”坦然承受。在中文詞匯中,凡涉及“豬”和“狗”的,多數用于貶義,因而有“狗仗人勢”、“豬狗不如”的貶義詞,而西方文化中,豬是聰明、文雅的象征,狗有忠誠、勇敢的特性,“dog”極少用于貶義,也不會有“stupid pig”的詞匯。在英語中,常用狗來比喻普通人的生活和行為,習語“a lucky dog”(幸運兒)、“top dog”(重要的人)、“my old dog”(我的老朋友)、“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Every dog has his day”(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時候)等等。這里舉的例證并不證明不同文化的孰優孰劣,只是說明語言的文化特性。在當今時代,隨著文化交流的加強,不同文化會相互滲透與融合,形成了大量的外來語詞匯和局部族群的語言變體,如黑人英語(Black English)、墨西哥英語(Chicago English)和亞洲美國英語(Asian-American dialects)等,這些也都說明語言的文化特性。在跨文化交際中,語言的使用一定要遵循文化的特性,否則對方可能不了解你要表達的意思,甚至會因誤解而產生誤會。

二、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

英語教學不僅要傳授英語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培養他們應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從這個意義出發,可以將英語教學看作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環。雖然現在跨文化教育得到重視,跨文化意識加強,但十幾年應試教育下我們的學生普遍存在如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把學習語法和詞匯當作英語學習的全部。實際上,語法和詞匯只是語言學習的基礎,不是語言的全部。二是學習方法陳舊。學習中只注意詞、句的理解,不注重章節。三是語用能力強,文化素養低。只注重口語的訓練,忽略語言的文化內涵。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制約了英語學習的效率,也會影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從前述我們知道,語言承載著文化的豐富內涵,不同的語言承載著不同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因而學習一種語言,必須掌握這種語言背后所體現的文化內涵。英語學習也同樣需要掌握英美文化的內涵,在英語教學中,單純的語言學習是枯燥的,而豐富的文化內涵是誘人的。

1·在教學中注重英美文化的導入

桂林工學院已經將《當代英國概況》、《當代美國概況》和《跨文化交際》等課程作為選修課提供給非英語專業的工科學生,這雖然對學生理解英美文化有積極促進作用,也能幫助學生更有效的使用語言,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積累英美民族的發展歷史、宗教道德、風俗習俗、人文地理等方面知識,慢慢去了解熟悉英美的文化,用所學語言傳承文化和表達文化,讓文化融解于語言之中,但教師在英語課教學中積極的導入英美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當課文內容涉及到Different Ideas aboutFood and Drinks時,可引導學生自己來對比中西方在飲食方面的差異。學生了解有關中國人和西方人飲食習慣的信息是:中國人喜食雞肉、魚和海鮮,美國人愛吃牛排;茶在中國和英國都是the na-tional drink (舉國飲用的飲料),但英國人喜歡在茶里加糖、牛奶或檸檬。如果提問學生:“‘紅茶’英語怎么說?”學生都不假思索地答道:“red tea”。其實“black tea”才是正確的,學生會感到不可思議。那是因為中國人和英國人著眼點不同,同是茶,我們中國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顏色,故稱“紅茶”;而英國人注意到茶葉本身的顏色是黑的,故稱“black tea”。詞與詞之間的搭配往往是約定俗成的,不能完全用母語的搭配規律套用到英語學習中。

當課文出現music話題時,可以給學生介紹音樂的大致發展歷程,介紹音樂的派別和風格。可以著重介紹美國音樂的發展:如何從blues經歷country music, jazz, rock music,rap, hip hop發展到現代音樂,特別介紹美國鄉村音樂發源地——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并播放幾首經典的鄉村歌曲,如:約翰·丹佛的《CountryRoad》《TakingMeHome》,卡彭特的《YesterdayOnceMore》和“貓王”埃爾維斯·普萊斯利的《LoveMe Tender》等,在課文背景中出現的有關美國內戰知識,可以給學生講解有關美國內戰的起因、背景以及林肯的一些生平軼事,讓學生知道美國的歷史以及林肯在歷史上的影響和地位。再如,在學習Romance這一主題時,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的故事情節,而且還要引導學生欣賞作者的修辭藝術和表現手法,增強學生的藝術修養和文學水平。

教材里還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文化信息,如:西方節日習俗、中西方對待老人的不同態度、西方人探索自然奧秘的科學精神等等,在學習有關課文時,除了運用“對比法”、多媒體手段以外,還可以采取讓學生討論或上網查找資料等方法,逐一讓學生了解。同時,通過這些方法也培養了學生有意識地運用文化背景知識的能力。實踐證明,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越豐富,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就越強,學習英語的信心也就越足。 轉貼于

2·揭示詞匯的文化內涵

英語詞匯在許多方面與漢語詞匯存在著不對應現象,除了詞匯的本義,還在詞匯中蘊涵了豐富的內涵。如你知道“Friday”,而如果你不了解英美民族的宗教背景,不清楚耶穌蒙難的日子,你不會了解“Black Friday”的內涵,更無從理解“Friday face”的意指(意指“愁眉苦臉”),與此相似的還有“Sunday”,學生了解其文化內涵,也會理解為什么“Sunday”是每周的第一天?為什么“Sunday”要做禮拜?因為沒有這樣文化背景的漢語詞匯“星期五”“星期天”是沒有這樣內涵的。還有如“Chairman”為什么是“主席”?“Chairman”和“主席”又有何不同?這能從中英兩民族的演化進程中得到答案,使學生領悟不同民族在演化進程中所衍生的語言構造的不同。類似的詞匯比比皆是,信手拈來都可引出一些典故,教師有豐富的資源可以利用。

3·語法中的文化內涵

每一種語言都有其獨特的語法體系,且差異頗大。我們不但要探究其邏輯形式與結構的不同,而且要探究其形成的內在因素,才會發現其中所包涵豐富的文化因子。如漢語說“一塊面包”,而英語說“a piece ofbread”,盡管漢語中沒有名詞單復數的變化,但在概念上“面包”是一個可數名詞。在西方,人們把面包當成主食之一,吃的時候把一塊面包切成數片,有時還會在面包片上抹上奶油,再佐以煎雞蛋或一杯牛奶。因而在英語中“bread”是一個不可數名詞。再如這樣一句:“My knife and fork ismade of silver.”這里的謂語動詞怎么用單數形式呢?原來西方人用餐時的禮儀是左手拿刀,右手拿叉,雙手齊下。在西方文化中,刀和叉是不可分的用餐工具,是一個整體。因而,句中的謂語動詞要用單數形式。

總之,我們應該認識到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育不是空泛的,實施跨文化教育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社會發展也必將使跨越不同文化的人類交流愈加頻繁,外語教學的任務就是要培養高素質、有著較深厚文化修養的外語人才。在教學階段,注重跨文化教育,能增強不同文化的認同感和包容性,從而更好地促進語言和文化的發展,以及不同語言、文化間的交流和溝通。

參考文獻:

[1] 許果,梅林·文化差異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J]·重慶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7, 8(6)·

[2] 顧江禾·東西方文化對比小議[J]·外國語, 2007, 22(4)·

[3] 華厚坤·試論跨文化語境下的大學英語教學[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