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英語課文范文

時間:2023-03-25 21:46: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新概念英語課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新概念英語課文

篇1

長期以來,傳統的中學英語教學只注重語法講解,忽視對承載語言的文化意識的合理滲透,學生掌握的只是一些呆板枯燥的語言組合規則,缺乏對語言的傳承歷史、演變過程的清晰認識,進而影響了對英語這門語言文化內涵的全面理解。我校英語教研組以課題研究形式,積極構建大英語文化理念,通過多種方式開展聽、說、讀、寫的訓練培養,使學生真正獲得英語知識,有效地提高了英語交際能力。現把取得的一些教研成果闡述出來與各位同仁交流和共享。

一、大英語文化意識的內涵

大英語文化意識是指對目標語文化的本源歷史、演變過程、社會環境、社會規約、價值觀、信念的全面系統的了解認識。《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英語“文化意識”提出的總體教學目標是:“形成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進一步拓展國際視野,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為未來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筆者認為,高中外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應該是指對異國文化與本國文化異同的敏感性,以及在運用外語時根據目標語(如英語)文化調整自己的語言理解和語言產生的自覺性。

二、現行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為了解基礎英語教學中大文化意識的培養情況,以便更好地分析研究跨文化意識的培養策略,課題組成員對周邊多所中學的一百余位英語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座談了解,調查結果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從調查結果研究分析,筆者認為基礎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教師對自身的文化素養建設重視不夠。一是他們長期受傳統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和心理學的影響,大部分教師依然沿用舊的語法翻譯法進行教學;二是大多數中學英語教師本身是應試教育的產物,教學思維、理念滯后,對英語教學的文化因素缺乏必要的敏感性和洞察力。

2.課堂文化教學挖掘拓展不夠充分。課堂教學是文化教學的主渠道,亦是跨文化意識培養的重要場所。但在調查中發現,一些教師在課堂內的文化教學顯得不夠充分,主要表現有:其一,文化因素挖掘拓展不夠;其二,文化比較側重不當;其三,學生課堂語言交流活動不足。因此,教師在課前應多收集一些跨文化交際的背景資料,設計一些語言交際的模擬練習,精心搜集制作一些有關充滿英美英語“原生態”的教學課件,積極營造英語交際會話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的鍛煉中增強跨文化意識,以獲得跨文化交際能力。

3.第二課堂學生文化體驗貧乏。課堂教學的時間極為有限,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創造條件,通過一些英語角、英語沙龍、英語話劇、英語歌曲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形式,讓學生親身體驗感悟外國文化的新奇和優美,建立大英語環境的理念,從而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而現今的許多學校,學生的英語文化活動貧乏、形式單一,教師對組織英語課外活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生對參加英語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有的學校僅限于英語廣播而已。

三、實施大文化意識教育的有效途徑

1.合理利用新編教材,加強大文化意識的科學滲透。高中英語新編教材的編排已充分考慮到文化因素的滲透與融入,并配有同步教材《閱讀理解與表達》,融合了英語國家豐富多彩的文化內容,涉及藝術、教育、人文、地理、宗教以及日常生活、社會習俗等多種內容。這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語言知識,還要有較高的外國文化素養,具備跨學科知識整合的創新能力。

2.構建大英語文化的理念,突出英語的實際運用。語言的主要功能是充當社會交際的重要工具,英語也不例外。要構建大英語文化的理念,創設一個充滿濃郁異國情調的英語交際環境,首先,教師的英語文化素養和富有歐美風格的英語會話水平是重要基礎,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選派一些骨干教師到國外深造學習,即使是短期的深造學習,其影響意義也很大,或聘請外籍教師到校任教,給其他教師和學生創造一個真實了解和交流英語文化的“窗口”,以輻射影響帶動全校。第二,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外語教學應充分利用各種現代視聽媒體和互聯網信息量大、時代性強、視聽效果顯著的優勢,引導學生上網查找資料、收聽英語廣播、觀看英語電視節目,了解、掌握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增強學生的文化傳播意識,培養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異國文化。第三,指導學生課外閱讀英語原著。教師可向學生推薦一些富含英美文化的報刊雜志、網上下載的英語文章、各類小故事,以及一些簡易的英文原著,做好讀書筆記并交流讀書心得,讓學生在閱讀中逐漸接受英語文化的熏陶和啟迪,品嘗其中的樂趣。第四,加強課外跨文化交際的訓練。如:校園里可設計各式英文或中英雙語標語、指示牌,并定期作適當更新。使學生在校內隨處可見英語成語、諺語,并定期組織英語朗頌、英語演講、英語晚會、英語短劇表演等活動,以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3.充分利用拓展性教材進行文化意識的合理滲透。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充分開發學生的語言潛力,積極利用英語的學科特點,堅持“以人為本”的新教學理念,科學地利用新編教材的編排特色,最大限度地了解和掌握英語文化的原貌、發展和走向,逐步理解英語文化的深厚底蘊,提高靈活運用英語交際和閱讀的能力。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其一,日常用語(問候語、稱呼語、常用英語口語、妙語佳句等)的準確運用。日常用語在英語教學中一般只要求學生作口頭掌握,所以一些教師往往容易忽視對其中蘊涵的思想內容和文化底蘊的挖掘和整理。而有許多日常用語,如:Areyoucomingwithme?(你跟我一起去嗎?)Canyouspeakslowly?(請您說得慢些好嗎?)等表示問候、禮貌的句子,只要在教學及日常交往中反復使用,既能起到促使學生養成文明行為習慣的目的,又能形成良好的英語文化的交流氛圍。

其二,成語、俗語、諺語、歇后語等的合理運用。它的獨特魅力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靈魂,在跨文化交際中,正確把握和合理運用其必須建立在對多元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礎上,才能準確理解其所蘊涵的哲理以及幽默所在。為此,筆者通過大量收集并在教學中合理運用以此來對學生進行文化意識的教育,收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其三,體態語、幽默與笑話的恰當使用。要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語言、體態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內心感受,教師首先要訓練學生能夠對一般的贊揚、請求、詢問等做出適當的反應,這種反應有的來自于英語語言,有的少不了生動夸張的體態、表情和動作的輔助配合。如:對于教師在課堂上經常用來召喚的表達方式“Comehere.”學生要能夠做出相應的反應“OK”;受到別人的贊賞“Youarereallyniceto-day.”學生要習慣用西方人的反應方式“Thankyou.”其次,幽默與笑話中蘊涵著民族的智慧和厚重的文化積淀,在教學中,筆者積極引導學生學習和欣賞各種幽默與笑話材料,從而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在潛移默化中融入了西方文化。#p#分頁標題#e#

篇2

2013年度“SIAS STAR”英語背誦大賽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體現西亞斯國際學院“英語精”的辦學特色,營造我校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配合我校大學英語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促進學風建設,大面積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經研究決定舉辦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 2013年度“SIAS STAR”英語背誦大賽。

二、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英語背誦大賽領導小組,并設大賽活動辦公室

組 長:張新民

副組長:史傳高、沈 陽、趙 飛、趙祖偉、于凌云

成 員:各院部學生辦主管及輔導員

辦公室:設在外語學院 負責人:葛玉清

秘書處: 黃萌(5801)楊文平(6313)

三、參賽對象:2011、2012級非英語專業各班級

四、大賽程序

大賽分初賽、復賽和決賽三個階段進行,具體如下:

1、初賽

初賽由各院(部)自行組織,比賽時間和地點由各院部決定。參加初賽的每個班級推選3名選手代表班級參賽,另2名在初賽前按學號隨機抽取,提前一天通知被抽取的2名同學做準備。

2013年4月17日12點前以院部為單位將參加復賽的班級名稱及3位選手的名字報外語學院秘書黃萌處。

2、復賽

復賽由外語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部組織,根據復賽結果評選出 10個班級參加學校的總決賽。復賽根據參賽班級情況分為6個賽場同時進行。

時間:第11周周五下午2點半(5月10日)

地點:外語學院13#教室

3、決賽

決賽由外語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部組織,由復賽評出的10個班級參加。每班上報3名選手,另外2名選手通過隨機抽取產生。

時間:第13周周二晚上7點(5月21日)

地點:肯尼迪報告廳

五、背誦內容:

背誦內容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選自經典教材:《新概念英語》第二冊的部分課文。第二部分是學生本學期所學英語課文內容,背誦的具體內容如下:

《新概念英語》第二冊:第20、21、22、23、24課 共5 課

2012級:《新視野大學英語》第2冊

Unit 1 Para.4;

Unit 3 Para.7;

Unit 4 Para.4;

Unit 5 Para.5;

Unit 6 Paras.1&2

2011級:《新視野大學英語》第4冊

Unit 1Para.1-2

Unit 2 Para.6

Unit 3 Paras.2&3

Unit 3 Para.15

Unit 5 Para.11

2012級:《大學體驗英語》第2冊

Unit 3 Para.2;

Unit 5 Paras.2&3;

Unit 5 Para.4;

Unit 6 Para.12;

Unit 7 Paras.4

2011級:《大學體驗英語》第4冊

Unit 1 Para.8;

Unit 2 Para.1;

Unit 4 Para.6;

Unit 5 Para.2;

Unit 7 Paras.10

3)評分標準:

項 目

權重

要求

語音、語調

20%

發音準確,吐字清晰;連讀、重音、語調和意群把握準確;

準確程度

30%

背誦內容與課文一致,不隨意刪減;

流利程度

30%

語速適中,語句流暢;背誦過程中不出現長時間(10秒)的停頓或反復;

語言藝術

20%

在充分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將情感融入其中;注重儀表,姿態自然;恰當地使用肢體語言。

六、復賽、決賽細節:

比賽形式:包括英文自我介紹和背誦課文。

選手現場抽簽決定要背誦的篇目。一旦背誦題目確定,不允許選手更換,否則將視為棄權。

比賽流程:

(1)每個班級的5名選手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比賽,排名1號的選手現場抽簽決定背誦篇目,首先做不超過30秒的簡短自我介紹(班級,專業介紹),然后進行背誦(此項占30分)。

(2)剩余4名選手也通過現場抽簽決定背誦篇目(此項占70分)。背誦時4名選手依次站好比賽,以接龍的形式進行背誦,如在接龍過程中有某位選手出現銜接不上,可由下面的選手接龍但一次要扣除10分,主要是考察班級選手之間的配合程度和每位選手背誦的流利程度。

六、評比和表彰

背誦大賽的決賽設班級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其余為三等獎。一等獎獲得者同時獲西亞斯“英語背誦班級之星”稱號并頒發證書和獎杯。同時從參賽班級的1號選手中評選出“優秀選手”5名并頒發證書。

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

篇3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作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22-0046-02

【作者簡介】1.陳岳慶,江蘇省常熟市外國語初級中學(江蘇常熟,215500)教師;2.王靜芝,常熟理工學院(江蘇常熟,215500)外國語學院講師。

一、思維導圖作業設計的理論依據

人的左右大腦分工不同。通常左邊大腦皮質負責邏輯、語言、列表、數字和分析功能,右邊大腦皮質負責節奏、想象、色彩、夢幻、空間感等。人們學習時,往往只用左腦,右腦處于放松或休息狀態,造成了一定的浪費。研究表明,當人們去開發那些原本并不擅長的思維領域時,不但不會損害其他的思維領域,反而會產生一種協同效應,即所有領域的思維能力都會得到相應提高。

作為一種先進的思維方法和工具,思維導圖賦予人的思維以最大的開放性和靈活性。由于思維導圖利用自然結構,根據腦細胞的動態形狀和形式繪制,其可以促使大腦快速、高效、自然地運作。思維導圖作業的合理使用能夠增加學生實現目標的信心,有助于其高級思維能力和知識建構能力的培養。如果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運用思維導圖進行作業設計,將其應用到英語知識學習的預習、整理、記憶、復習等作業中,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提升學生探索新知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傳統作業的設計缺乏思維的背景

當前中學英語作業的布置存在諸多問題:(1)布置隨意,缺乏目的。很多教師布置的作業來自于課本或課外輔導,缺乏原創性,導致作業布置隨意,沒有針對性,僅流于形式,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不高。(2)形式有限,趣味不足。傳統作業僅限于知識的重現和機械記憶,大部分采用抄寫、背誦以及聽寫的形式,內容枯燥,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沒有積極思考的機會,毫無趣味性。(3)忽視個性,缺乏層次。傳統作業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布置作業,未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業水平,作業缺乏層次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作業的無效性。以思維導圖形式設計的作業目的明確,結構清晰,重點突出,圖文并茂,形式多樣,可以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為改良傳統作業提供了一種切實可行的新途徑。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作業設計中的三種應用形式

1.全圖思維導圖作業。

其畫面活潑、色彩豐富,是三種形式中最吸引眼球的一種,也是最符合大腦記憶原則的一種思維導圖作業。但需要注意的是,因為“一圖勝過千言萬語”,圖像多元而且開放,在無人解說的情況下,容易造成誤解,所以對于全圖思維導圖形式的作業,需要教師在布置作業時進行一定的說明。下面以《新概念英語》第二冊Lesson 54為例。教師可以利用視頻中的截圖做一張幾乎全是由圖像構成的導圖,目的是給學生輔助背誦和復述課文內容。此外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學業水平,進行分層作業,做出不同的復述要求。對學困生而言,可以僅要求其能夠運用本課的大部分單詞、詞組和句型復述故事的主要內容;對普通學生而言,則可規定其需要利用本課全部的重點單詞、詞組和句型來精確完成內容復述;對優等生而言,除了達到對普通學生的要求外,還可要求其進行適當的延伸和拓展。

圖1 新概念英語第二冊Lesson 54 Sticky fingers

2.全文字思維導圖作業。

由文字和線條設計組成的思維導圖作業,其特點是內容清晰,重點突出。初中英語作業中最常采用該種形式的就是語法知識導圖。圖2是初三語法復習冠詞內容的導圖,全部由文字構成,分a,an, the以及需要區別的詞組四個分支。注意點和例句在圖中都有顯示,即使沒有教師講解,學生自己思考也是蠻有樂趣和收獲的。該導圖去除部分信息進行修改后,既可以作為課前預習作業,也可以成為學生課后的鞏固復習作業。作為課前預習作業時,教師可以提供一級分支的信息,以明確作業方向,而二級分支則可通過標注填空要求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總結和探索三類冠詞的功能以及本課需區別的重點詞組,相應的三級分支則可以要求學生通過自學或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舉例。同樣作為課后作業,該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本課所學內容。可見以思維導圖形式設計的作業能夠充分體現新課標的探索、合作和自主學習的理念。

3.圖文并茂思維導圖作業。

由圖、文字和線條組成,融合了前兩種思維導圖作業的優點,可謂既形象生動,又重點突出、內容清晰。是日常教學中最常見、最實用的一種思維導圖。在這種思維導圖中,要加載重中之重的圖片。因為圖像比文字更能吸引大腦的注意力,可以讓大腦第一時間吸收。圖3 關于7A Unit 6 The Fashion Show的導圖是典型的圖文并茂的思維導圖。課文中有一半的篇幅是描述時裝秀中各名學生的衣著。同時課文配套光盤中有四位模特著裝的圖片,可以把它們截取下來,學生在復述或背誦的時候只要描述所看到圖像中人物的衣著就可以了。對于無法在圖中表達的抽象概念,適當加些文字描述,可以很快地讓學生掌握要點,尤其適合應用于當堂復述或背誦的作業。

圖3 牛津初中英語7A Unit 6 The Fashion Show

篇4

我有一個溫馨的家庭,爸爸、媽媽無私地奉獻著愛。

記得剛上學的時候,每天上學,媽媽總是替我背上書包,幫我理好衣角,囑咐著我:“上學要好好學習,認真聽講……”,這話雖然簡短,但字字蘊含著父母對我的期待的愛。

如今我已長大了,雖然家離學校比較近,但我不止一次向爸爸提出要我自己上學,不能再麻煩父母了。然而爸爸卻對我說:“只要你有這片心就行了。現在外面治安不太好,你一人上學多不安全。”爸爸的這番話讓我感動極了。我以是他們的孩子而感到榮幸、自豪。因為,父母讓我感到了人間那濃濃的真情,這用多少金錢也買不到無價之寶。

每天放學,媽媽總是給我做“加餐”。不是西紅柿雞蛋湯,就是雞蛋炒西紅柿。后來才知道,是爸爸在報紙上看到吃這些有營養。媽媽總是樂呵呵地端著碗走到我面前說:“來,把這碗湯喝了,趕快去寫作業,再背書,背完了讓爸爸檢查,之后就可以看電視了。”

篇5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29-0-01

隨著中國在國際社會上地位的不斷提高,全球化和出國熱的持續升溫,英語的地位也可見一斑。然而,在學校日常的英語教學中對于英語口語的重視程度遠不及語法和詞匯的教學。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學生需要學會綜合運用各項技能。雖然在很多省市口語并未列入考試項目,但這并不意味著英語口語的教學就可以被忽略。相反,口語在英語學習當中有其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給輸入的知識提供了靈活運用的機會,也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更可以作為一個課堂教學中極佳的調節劑。因此,我們需要充分利用英語課堂,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課堂導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只有在課堂前10分鐘能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才能使得整個課堂都充滿了活力并且獲得很好的學習效果。口語作為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是個非常好的輸出方式。

結合個人經驗,為大家提供幾種可以讓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的方式:1.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或是給出背景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評論或是解釋,甚至是展開一個小型的辯論。問題的設置是非常重要的,這要求教師不能只是簡單的問一些和課題相關的問題,敷衍的導入,而是應該有計劃性的,內容有銜接性的引出問題,而且問題必須要讓學生有話可說,可以激發學生的思考。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語第一模塊第三單元“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的課堂導入中,由于reading部分的主題是關于減肥,因此,我在設計導入的時候也是圍繞減肥這一話題。減肥這一話題很普遍,一點也不新鮮了,但是里面可以說的內容很多,需要讓學生思考的東西很多,也有很好的教育意義。我設計的主要兩個問題是1)What makes you feel good? 2) How to lose weight? 通過第一個問題,我讓學生能夠在價值觀上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在深度上奠定基礎。因為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已經到達一定的層次了,太過于簡單膚淺的內容不僅提不起她們的興趣,也沒有體現出教育的意義。在實際課堂上,學生對這個話題還是非常感興趣的,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的答案更是大大的超出了我的想象,可見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深度已經到達了讓人欣喜的程度了。即使有一些詞匯學生不會表達,但是絲毫沒有影響他們運用口語的那種熱情。通過這個環節,我也給大家相應的補充了少許表達需要用的詞匯。第二個問題和主題更緊密了,通過讓大家思考不同的減肥方法,讓大家對比每種方法的優點和缺點,學生對減肥這一現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尤其是其中在說到優缺點的時候,大家用上了很多原來學過的短語和詞匯,這也是起到了溫故的作用。2.教師可以組織小組活動,每組隨機選擇代表進行匯報。這樣不僅讓大家感受到了小組活動的意義,讓大家能夠集思廣益,勇于交流,也給大家提供了能夠展示自己,口語表達的機會。3.教師可以長期安排一個固定的活動,即課前演講。每個學生輪流在每節課開始的3分鐘時間進行自選話題或是給出話題的口語演講展示,學生和老師可以在之后點評或是交流看法。這樣也是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口語表達的機會,而且也鍛煉了學生的氣場,對自己更有自信。同時,演講的內容也可以是學生的習作展示,范文朗讀等等。4. 若英語是第一節課,則可以充分利用晨讀時間讀英語,或者利用課堂開始的前幾分鐘讀英語。挑選內容適當的美文讓學生跟隨錄音模仿朗誦,這樣可以訓練學生的語音語調。只有發音標準了,純正了,學生才更有成就感,更愿意去展示自己的口語能力。5. 結合課外材料訓練英語口語。不少學校將新概念英語這一經典的教材也引入到了日常教學中,作為補充學習材料。很多教師也在課堂開始前的幾分鐘通過各種方式檢查學生對新概念英語課文的背誦情況。除了默寫以外,挑選幾個同學站到講臺上一字排開,依次給大家背誦,或是前一排的同學集體向后一排的同學背誦,這樣豐富多彩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能在正式進入課堂學習前大聲的說英語,振奮精神,也可以讓自己敢于表達,敢于說英語,敢于交流。

當然,結合不同地區和學校的情況,老師們會有更多好的方法訓練學生的口語,以上只是根據個人經驗匯總列舉了當下流行的幾種方式。在訓練學生口語的同時,還有一些注意事項需要教師們牢記在心,如果處理不得也容易事與愿違。第一,謹記課堂導入的作用,不能讓導入這一“開胃菜”搶了 “主菜”的風頭。因此,務必要注意控制導入部分的時間,即使口語訓練再重要,也要考慮到四項基本技能的平衡。第二,口語學習單單在課堂上的時間是絕對不夠的,課堂只是提供了一個展示鍛煉的機會,教師需要充分激發出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為學生努力創造適宜的環境讓學生敢于張口,敢于表達,然后給出課后自我訓練的途徑和方法,如看英文電影、看英文新聞等等。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英語口語的重要性,為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發展考慮,告別啞巴英語,讓英語這一交流的工具真正發揮出它的作用和價值!

篇6

關鍵詞:作業設計 有效課堂 優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6-0150-02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我們英語教師對課堂教學傾注了我們的熱情與激情,給與了學生足夠的關注,課堂氣氛活躍、高效,但是對作業的設計與評價重視不夠。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是學生消化、鞏固所學知識的最佳形式,它即是對教學效果的反饋,也是教師反思教學的重要手段,但長期以來我們教師對課后作業布置不夠重視,隨意性很強。學生沒有做作業的興趣和熱情,有的根本懶得去認真完成。英語作業成了學生的負擔。

1 英語課后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1.1 作業形式單一,缺乏多樣性

傳統的英語作業抄寫單詞,抄寫老師勾畫的句型,反復背誦默寫3a段落,做大量練習題。學生的作業方式多是“一背、二抄、三練習,四練聽”。每天教授新課后,學生都要聽磁帶20分鐘左右。知識面狹窄,缺乏靈活性。 這種機械性作業缺乏難度,更缺少了創造性。對基礎比較好的同學來說,浪費了他們的時間和精力,嚴重扼殺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主體作用。

1.2作業設計缺少趣味性和創造性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趣有味的作業,既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又能促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完成作業。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作業的布置缺乏創意,機械性重復很普遍。為了應付大考小考周考月考各種考試,我們忙于“題海戰術”,過量練習題加重了學生的負擔,浪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1.3作業多是個體獨立完成,缺少交流性和互動性

課后作業作為課堂的延伸,學生缺少交流的環境,造成一定交流的障礙。對英語知識的運用和表達,僅局限于老師課堂上有限時間,課下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強化訓練。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經常忽略交流與合作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1.4作業批改既單一又耗費時間

教師通過作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而作業不是學生學習狀況的全部真實反映。有學生抄襲作業,有學生作業很好,但考試成績差,這些都沒有起到良好的作業效果。而且,對作業結果的評價,要么打上A,B,C,D等級,要么簡單得幾個單詞Great!Good!教師往往忽視了作業所攜帶的學生個人情感和態度。年輕英語老師任教兩個班,每班60多人,批改一次作業數量就有120多本,每本作業1分鐘,每天批改作業就需要2-3小時,教師苦不堪言,身心疲憊不堪。

2 反思

根據英語新課改要求及英語學科自身的特殊性,“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改革以往作業布置的弊端,逐步實現英語作業優質化目標。教師要多動腦,巧妙的設計布置合理化作業,不僅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堅強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認知能力。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系統的掌握鞏固,激發學生對作業的興趣,從而提高英語成績。

3 建議

3.1作業設計具有科學實踐性

教師設計作業要突出新知識重點和難點。教師對作業的每一個題都要反復推敲,對現有習題要精心篩選。習題要精,要活,既能鞏固新知識,又能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英語是交流的工具,教師可就天氣,飲食,環保,旅游等讓學生自編自演,鍛煉他們的實用能力。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3.2作業設計內容具有層次性

教師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發展情況,根據他們學習能力的差異,結合教學內容和課堂標準,分層次布置作業。把作業內容設計成A、B兩個層次。A級面向全體學生,要求他們都必須完成,作業難度較小。B級作業難度大,為成績較好、學有余力的學生準備。

3.3作業設計要求體現自主性

教師在作業設計過程中要給予學生自主選擇作業形式,要給學生創造自己設計作業內容的機會,真正體現和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嘗試在教材每個單元學習結束時,讓學生結合自己所掌握的內容設計自測試卷,并互相交流、檢測。學生也可以自己決定是獨立完成作業還是倆人合作完成或者多人合作完成。

3.4作業形式具有多樣和創新性

多種感官參與并用,學習效率才會比較高,形式多樣的作業能夠促進學生的均衡發展。教師在安排作業時要充分考慮其多樣性和創新性,以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各種基本能力,并能及時鞏固學生所學知識和反饋教學效果。

3.4.1聽說作業

學唱英語歌曲。課前學唱英語歌曲。課后欣賞英語歌曲。此形式既可以讓學生把英語學習融入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中,又能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看英語節目。每天中午CCTV10[OUTLOOK] 要求學生必看。課外看一些簡單易懂的英語電視節目,或者英語電影。

聽英語電臺廣播或聽磁帶或者下載【新概念英語一 二】,以培養學生聽的能力和技巧。

讀英文故事。鼓勵學生平時多讀英語書,英語時文,英語雜志,比如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學生閱讀書蟲系列。積累知識,開闊視野,培養能力。

3.4.2書面作業

編對話。教師根據教材話題規定,或者可以由學生自定話題。然后在課堂表演。

造句。用短語和詞匯模仿造句是訓練寫作有效方式,它培養學生英語思維。

看圖寫話。現用的教材提供了很多組圖,它們是練習寫作的好材料。看圖寫話也是練習書面表達有效的形式。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運用英語進行思考、表達的能力。

縮寫課文。在學過課文后,讓學生不改變原意,緊扣文章中心,找出線索,抓住文中主題句、關鍵詞語、重點短語及重點句型,發揮創造力,對課文進行縮寫。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的倡導下,教師要敢于直面自身的問題,并積極思考,勇于實踐,探求新的出路,樹立新型的作業觀,有效地設計作業。讓學生把作業當作一種樂趣。

篇7

    一、教學任務:

    1.本年主要繼續擔任科技英語的教學。第一學期繼續承擔的是《電子商務》的教學。這是我第二次帶這門課,這次除了認真備好課外,繼續不斷擴展和電子商務相關的課外知識,爭取在講好課文本身的同時,給學生介紹和電子商務有關的基礎知識。這次比上次講解更詳細,而且講解章節覆蓋更廣,取得較好的效果。第二學期承擔的是《計算機科學概論》的教學。這是我第四次帶這門課。但是為了精益求精,我把課本詳細地進行了整理,充分利用網絡的資源,在課件上補充了一些圖片,豐富了教學的內容,使得教學內容更直觀,增加講授課人工智能這一部分,并且沿承以前的方式,針對大一新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特點,每節課布置作業,堅持批改,及時了解學生聽課的情況,對問題比較集中的地方重點講解,比較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但是教學過程中仍然有許多不足之處。一方面自己的專業知識比較有限,在講授計算機和電子商務相關知識中不能做到深入和精確,另一方面在教學進度和學生所要求的教學速度上未找到合適的平衡點。這些問題是在新學年中我要努力攻克的,希望能在同事和自己的幫助下使得科技英語的教學更上一個臺階。

    2.擔任了信管0834班的英語教學工作。信管0834班是我從大一第二學期接-班的,針對這種情況,積極和班主任溝通交流,了解他們以前的成績,課下也和學生保持交流,了解他們的思想和學習情況,盡快完成我和學生互相的了解與適應。在這種情況下,系統地完成了從比較基礎的《新概念英語》到難度加大的《新視野英語》再到四級強化的教學任務。結合上次的經驗,針對各個學生鼓勵教學,及時總結學生成績情況。

    在公共英語的教學中,深刻地體會到了和以前上科技英語課的不同。公共英語課強調的是英語基礎詞匯和應用的培養,而且小班教學更需要老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反饋情況。所以雖然擔任的都是英語課的教學,但是要因材施教,,以期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承擔了06級英語專業漢英翻譯和07級英語專業漢英翻譯的教學任務,翻譯是英語專業所開設的一門重要的課程。對于這門課之前請教了同事,參考了多本資料,教學中補充了許多課本以外的知識點,通過大量的例子講解翻譯的理論,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由于這是第一次上這門課,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尤其面對英語專業的學生,這意味著需要更加提高自己的專業水準,改進教學方法;

    總體來說,作為一名英語老師,尤其是科技英語老師,在教學上不能淺嘗輒止,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努力提高教學水平。

    4.畢業論文指導

    圓滿完成了20xx屆畢業生論文指導的工作。這次所帶論文涉及經管類經濟、電子商務、企業管理等方面,在與學生的交流中也加強了這方面的涉獵,從開題報告到論文的初稿、中期到終期答辯都給予學生認真的指導,最后十個學生都在學校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論文,并有幾名同學獲得優秀論文的榮譽。學生們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針對性不強,都選擇了大方向、大角度入手,缺少貼身的、時效性強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案例分析。所以,在論文的深度把握上還有一定的欠缺。學生畢業論文指導工作不僅幫助學生完成一門學業,我覺得,在這個過程當中,也讓我們老師也看到了學生們是如何看這個世界,感受著每一位即將步入社會的學子心靈閃現的火花。與其說是老師指導學生,還不如說是我們師生共同上了一回社會大講堂。

    二、班主任工作:

篇8

教學過程實際上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生個體的認識過程和發展過程。而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逐步深化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在教學中應把閱讀的方法與技巧教給學生。

一、指點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選好材料

當我們通過預測認定了應該閱讀的材料之后,最常見的就是要從所讀材料中找出所需的信息。這時我們要通過快速閱讀,盡快找到這些信息,對其他信息可以忽略或只作粗略了解。中職英語課文教學的第一步常是“Read the text fast to find out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這一步只是針對課文提出一兩個最基本的問題,要求學生迅速找出答案,提高他們快速尋找信息的能力。

在此基礎上,根據課文內容或workbook上所安排的練習,設計多種形式的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運用英語進行口頭或筆頭練習,如回答問題(questions and answers)、判斷正誤(true or false)、做筆記(note-making)、填寫表格(fill in the form)、尋找主題句(topic sentence)、歸納大意(the main idea)、改寫(paraphrase)、聽寫(dictation)、復述課文(retell)等,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全面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

中職學生的英語詞匯有限,許多學生之所以不愿意閱讀,缺乏閱讀興趣,主要是因為所選文章詞匯量大、生詞多,影響閱讀速度,學生不感興趣,結果就堅持不下去。學生應根據所學詞匯,選讀一些英美文學作品的簡易本或其他一些簡易讀物,如對童話、寓言、小說、名人傳記、報紙雜志、《 新概念英語》中的小短文適當作出選擇。材料選定后,教師可適當改寫,添加必要注釋,適應中職學生的需要。

由于學生各自的興趣愛好不同,為了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應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使他們在原有基礎上能大幅度擴大詞匯量,提升閱讀水平。

二、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

在教學中不斷摸索和探討,我逐步探索出了“導(Presentation)―讀(Reading)―練(Practice)”的教學模式。閱讀教學應遵循這種模式,“導”是為了感知教材,“讀”是為了理解教材,“練”是為了鞏固和運用知識。

1.導入――感知教材。這是知識的輸入階段,這些知識對學生來說是他人實踐經驗的總結。為了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學生必須有感性認識作基礎。如果學生的感性認識豐富,表象清晰,再加上想象生動,理解書本就比較容易。反之,他們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將生吞活剝,食而不化。為了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教師應做好閱讀前的導入工作。這些工作包括:(1)設置情境,提出問題。問題設計是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手段,是幫助學生理解、鑒賞文章的切入點。教師設計問題,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要把問題建立在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和感興趣的基礎上,服務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水平的目標需要。(2)談論有關話題,或出示有關畫面、實物等,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加深對閱讀對象背景的理解,同時可緩解讀前的焦慮感。(3)幫助排除可能影響學生理解的生詞障礙。可以用以舊聯新的方法學習有關生詞、短語。

2.讀――理解教材。這同樣是輸入階段。理解教材是一個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結合的辨證過程,學生對閱讀對象有了感性認識,就給理解教材奠定了基礎。閱讀的種類可分為以下三種:(1)粗讀(面式讀法)。粗讀,即粗略地閱讀全篇,這是為掌握大意梗概或為弄清是否需要進一步閱讀所用的方法。(2)跳讀(點式讀法)。這是一種為尋求特定細節而放棄大部分無關內容,只需要閱讀某一點或幾點的閱讀方式。(3)細讀(線式讀法)。細讀,即詳細、逐行閱讀,以掌握全部內容甚至分析語言特點等。

篇9

關鍵詞:自主學習;半自主學習;英語教學

1. 研究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課堂教學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弊病。課堂教學大多是“滿堂灌”,“一堂言”。進入21世紀,學校領導和教師越來越認識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能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在這種理念的支配下,如何改變教師的指導行為,讓教師適應學生的自主學習的需要,是擺在學校教師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2. 自主學習的定義

對自主學習的研究有一個悠久的過去,但只有一個短暫的歷史,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外教學家就開始探討這個話題,但對它進行系統研究卻不到一百年的時間。

在國外,關于自主學習有很多不同的術語,如自我調節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主動學習(active learning),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但是對于什么是自主學習,并沒有形成統一的看法。自主學習之父Holec認為自主學習是控制自我學習的能力。之后, Dickinson 提出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要對其學習所作出的一切決策和對實施這些決策要全權負責” 。從這兩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出,自主學習者必須是思想獨立的人,對整個學習過程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包括學習目的,學習方法,學習材料的選擇等。 在大學校園中推行完全自主的教學模式對學生是非常有利的,但對我們的學生并不適合。因為1.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學生是第三批本科學生,大多數學生不能進行完全自主的學習,他們很大程度上依賴老師的指導。2.在進入大學之前,他們適應應試教育。他們不懂得如何進行自學。針對這些問題,我覺得在大學英語課堂上采用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也就是半自主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體現自主學習的實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效率。

3. 半自主學習設計

3.1實驗對象

越秀外國語學院2012年秋入學的12級國貿班的學生。

3.2實驗過程

1)實驗時間:2012年9月—13年9月。

2)實驗材料:采用大海外語教學出版社的《大學英語精讀》。

3)課前準備過程:在這一階段,學生的主要任務是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制訂學習目標,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注意教會他們設置學習目標的方法。制定目標后,教師需幫助學生編寫自學輔助的提綱。這樣可以讓學生按照提綱一步步把學習目標完成。在這之后,就可以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預習。學生的預習工作包括①通過圖書館,網絡收集課文的背景知識,并準備用PPT形式在課堂上呈現。②使用字典學習新的單詞和短語。③分析課文內容,歸納課文大意。④在練習本上回答教師之前提出的問題。

課堂教學:①熱身階段 教師選幾位同學來做PPT.其他同學做好筆記,并提出個人的見解。②課文分析。與講授式教學不同,在半自主學習的教學指導模式下,學生經過自學課本后,對新知識已經有了初步了解,教師講授不用面面俱到,可以嘗試讓學生分組進行課文分析。 教師主要針對一些重點和難點講解就可以了。

課后自主學習:學生還需要在課后進行自主學習。教師推薦一些自主學習的材料,如:一些英語美文,新概念英語,泛聽教材。學生需要與老師簽訂自主學習合同。然后根據自己的時間和需求進行學習。

4. 半自主學習實施的結果

從總體上看,實驗已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在一定范圍內產生了明顯的效果,實施效果好,學生滿意度較高。半自主學習模式不僅促進了學生英語成績的提高,而且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學生問卷抽樣調查的情況來看,60%的學生對半自主學習教改十分滿意,40%的學生比較滿意,認為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使課堂變得自由了,學生選擇權大了,有了自主支配課堂的時間和空間,而自己也從中獲益頗多:提高了語言能力,加強了團隊合作精神,激發了學習興趣,開拓了學習思路,拓展了課外知識等。

5. 總結和建議

在大學課程中推廣半自主學習教學新模式是適應社會發展的。但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創建積極的課堂環境。這樣能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2)使學生認同學習目標。否則學生的學習會難以持久。3)給學生充足的學習自。4)運用多種教學方法。5)加強半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引導。■

參考文獻

篇10

[摘 要]優化課堂教學的核心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從有效引入、有效提問、有效活動、有效評價四方面提出了優化英語教學的有效策略。學生樂學英語、善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顯著。

[關鍵詞]優化課堂教學 有效引入 有效提問 有效活動 有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03-044

在英語教學中,優化課堂教學的核心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教學效益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因為教學效益不是取決于教師教多少內容,而是取決于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所以,優化英語課堂教學關鍵在于教師的教學理念與行為。如果英語教師采用先進的教學教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培養學生能力放在首位,有效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使學生樂學英語,善學英語,就能達到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的目標。

一、有效引入是優化課堂教學的重要前奏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導入使新授內容與已授知識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系,是學生學習一節課的起始環節。正確且富有藝術性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欲,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學任務之中,使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導入時不可喧賓奪主,耗時過長,所選的導入素材要盡可能地聯系知識的實質。如教學六年級上冊Unit6 Food and Health Lesson 11,由所學的“An Apple”這首歌導入,由“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切入,直接導入到本課的主題Seeing a doctor,這種導入有趣、簡潔、有效,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大大提高。

二、有效提問是優化課堂教學的主要策略

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門藝術。有效的課堂提問,既有對舊知識的鞏固與復習,又有對新知識的啟發與引導,能使學生在每個階段都連貫地表現為等待、探索和行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有效提問的最好時機在學生“憤”“悱”之時,這時提問能促使他們積極思維,反復探索。這樣的提問能促進課堂活動高效地進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在教學中,我們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引導他們主動發問。比如,在執教《牛津小學英語》5B 教材“At the weekends”一課時,我先引導學生根據課題主動發問:What questions do you have when you see the title?學生經過一番思考后,提出了許多不錯的問題:Who are talking about the weekends? Where are they? When are they talking? How do they spend their weekends?然后再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課文,尋找答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

三、有效活動是優化課堂教學的必要途徑

英語課堂教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各種活動的教學。一節課可以由多個相對獨立的教學活動組成,但各活動要形成一個承前啟后、互為依存的序列,步驟清晰,銜接自然。同時要注意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如可采用唱歌、畫畫、猜謎、游戲等活動形式,為學生設計一些形式新穎、趣味盎然的學習活動。

比如,在《新概念英語》(青少版)1B 教材中,我曾執教了“The weekend shopping”一課,在拓展環節中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情境:If you go shopping for your family at the weekend, what would you like?讓學生根據情境互相討論。沒有任何的圖片與對話的框架,結果學生的反饋給了我很大的驚喜:What would you like for this weekend?/What do you need for this weekend?/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 這種形式的課堂活動,增加了學習趣味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的口語能力在情境交際活動中得到了較好的訓練。

四、有效評價是優化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

在對學生在英語教學活動中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時,教師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既要關注學生英語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參與英語教學活動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識以及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等方面的變化與發展。評價活動的方式應盡量與學生的學習經歷和教師的教學方式以及現實生活相接近,盡量創設有意義的評價和學習活動,使學生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生活當中,對他的學習和生活起到一定的作用和幫助。如在學習動物話題時候,針對學生對動物的喜愛,可把評價與此話題結合起來。在競賽獲勝的小組,成為森林之王,有權賜予動物身份并管理這個森林的動物。組員們把全班的動物頭套收集起來,重新賜予動物身份“You’re a dog, This is for you.” “You’re a monkey.” ……教室轉眼間成了動物成群的大森林,森林之王發號命令了,“Kangaroos, please jump.” “All the bears dance, please.”……學生在歡笑中自如地運用語言,課堂上充滿了童趣,哪個小孩子不愿意上這樣的英語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