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漢字手抄報內容范文

時間:2023-04-03 20:23: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有趣的漢字手抄報內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有趣的漢字手抄報內容

篇1

這組教材針對五年級學生的認知和能力基礎,遵循著“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的原則進行設計,使學生在積極主動、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初步了解漢字的特點和發展歷史,去感受漢字的神奇、有趣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因為這是一種全新的教材形式,所以他受到了老師們的極大關注,與此同時,我們發現在學習本組教材之前學生們對這一學習內容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這個單元由“有趣的漢字”與“我愛你,漢字”兩個綜合性主題學習活動組成。每個主題學習活動都是先提出活動建議,然后給出一組閱讀材料;這些主體閱讀材料之前都有一個“導語”,“導語”中主要提出學習任務,之后有一個結語,提出辦展覽、辦手抄報等成果展示和繼續探究的建議。從教材的編排結構中,我們能夠明確此次綜合性學習的內容和活動的基本思路。

       說實話,雖然身為多年的語文教師,但是從嚴格意義上說,我對漢字的相關知識并不是很熟知,或者對漢字知識的了解達到了完全準確的程度。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我和學生一道學習、一起成長,覺得格外有意思。

教學之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以期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基本有效地掌握漢字相關知識。首先,我通讀了教材所有內容,了解了本單元教學的重難點,借助參考書,明確了本單元教學要達到的目標與需要完成的任務。

在此基礎上,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重組與編排,分為以下幾個板塊:

(一)漢字的產生與發展

(二)漢字的趣味與神奇

(三)漢字的正確使用

(四)漢字地位與漢字情結

(五)漢字書法藝術與創作

其中,第一部分包括了《倉頡造字》《漢字的演變》《冊、典、刪的來歷》以及《甲骨文的發現》,重點學習漢字的歷史與形體變化。第二部分包括了字謎、諧音、笑話、歇后語以及對聯相關知識,重點體會漢字的有趣與神奇。第三部分包括《一點值萬金》,重點通過搜集并改正街頭錯別字來提高對漢字書寫的重視與尊重。第四部分包括《我愛你,漢字》和《贊漢字》等篇目,重點培養學生的漢字感情以及民族自豪感。最后一部分是拓展與實踐,在帶領學生觀看或者展覽了一系列的書法藝術作品之后進行書法創作或者辦一期“漢字王國”主題的手抄報。

依照上述的教學設計,接下來進行材料的搜集與整理。我要求學生和我一起借助網絡、圖書以及自行拍攝,搜集豐富的相關資料。我將自己手頭的資料編寫成教案,做成PPT,以備上課使用。

篇2

一、在家預習,是高效課堂的基礎

預習其實是個繁重的任務,但是有些學生并沒有把預習的真正含義弄明白,一直停留在最初步的認識上。不少家長總以為書本上的內容老師上課都會講,預習只是一種形式而已。這種理解讓學生在觀念里對預習采取無所謂的態度,從而表現在實際行動上也是大而化之。對于預習,首先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都應該在思想上重視起來,其次應掌握正確的方法來加強預習的力度,讓預習真正為有效課堂服務。在開學初,我已經針對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套預習的方案:⑴課文至少讀五遍,個別學生應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稍有增加;⑵生字按筆順描紅,并寫出生字的部首和音序;⑶給生字組詞,每個至少選擇三個較好的詞語;⑷留意課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并做上標記,以便上課加強記憶。千萬不能小看了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它們之間都是相互牽連的,相互滲透的,而又層層遞進的。小學一、二年級重在培養學生的朗讀和識字能力,課文的朗讀至關重要,而且選入的課文都是益于學生積累的,豐富學生詞匯的,增強學生語感的文章,學生只有靠在家的多讀才能形成自己的認識。之所以要強調按筆順描紅,其意圖也是從學生出發,學生很容易受第一感覺的引導,如果學生在一開始接觸這個字時就產生了錯誤的認識,那再靠老師的糾正就很難一下子改正,由于是在家預習,還可能會受到家長寫字時的一些錯誤引導,所以家長也應該對預習重視起來,千萬別因自己的一時疏忽而對孩子的識字造成不必要的隱憂。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自覺性和主動性都還沒有完全養成,預習需要家長在家不斷的督促和指導,幫助學生做好學習的主人。

二、課堂閱讀和習作,是高效課堂的關鍵

閱讀教學一直以來是教師關注和頭痛的問題。杜甫這位詩圣一生也是博覽群書,所以他總結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讀書體會。為讓學生多讀,我把自己手中的書報、雜志、作文選交給學生。再者就是讓學生有好的閱讀習慣,即讓學生學會“神讀”,神讀它包含平心靜氣、凝神靜思,體會文章中心的閱讀。要讓學生在閱讀時養成喜愛、平靜心態、邊讀邊想,我總是說自身的閱讀體會,聲情并茂地為學生朗讀優秀作品,談閱讀理解。每周有段時間讓學生靜靜地閱讀自己喜歡的作品,讓學生能走進文章中與作品中的人物感同身受。對寫景的文章,讓學生能有身臨其境之感,學生養成了這樣的閱讀習慣,就能樂此不疲,從而提高閱讀水平。說寫結合,說為寫的先導。小學生作文寫的是生活見聞及心中的感想。想和寫之間有一個過程,口頭作文能起到很好的銜接作用。因為說話是寫話的基礎,寫話是說話的延伸和發展。只有會說,方能寫好。因此,作文教學從“說”入手,既能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也可有效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三年級的第一次習作是寫學生們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我們嘗試從學生愛玩的游戲中選擇一種入手引導他們作文。上課前教者來到教室,興高采烈的對學生說:“我們馬上到操場集合,做游戲。你們最喜歡什么游戲?”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最后大家一致決定做“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學生們立刻歡呼雀躍地來到操場。游戲前,同學們自由組合3個小隊,并推選出“老鷹”和“小雞”,各小隊按序號輪流上場,沒上場的要仔細觀察上場的同學,留心他們的動作、神態和語言等,其中感覺最有趣的和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同學。游戲時,全班同學興趣盎然,手舞足蹈,歡叫聲此起彼伏。游戲結束時,我趁著同學們余興未了,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的感受。由于他們全程參與,個個爭先恐后地述說。有的說:“芳芳的‘母雞’當得最好,她總是能巧妙的躲過‘老鷹’的追趕,讓她的‘孩子’安全到家。”也有的說:“強強的‘老鷹’當的才有趣呢!他總是用一些滑稽的動作和逗笑的話來迷惑‘雞媽媽’,讓‘雞媽媽’放松警惕,他就趁機捉住了小雞。”還有的孩子說:“我在游戲時可緊張了,害怕被‘老鷹’捉住,我就在后面東躲,幸好沒被抓到。”……學生們一個比一個說得精彩,博得陣陣掌聲。看到還有許多孩子想說,教者便讓他們在小組內自由交流。然后,再讓學生寫下來。這次習作,學生從“做”到“說”再到“寫”的全過程,都傾注了極大的興趣和熱情,所以,其樂無窮,越說越興奮,越寫越有勁。

篇3

中小學校是傳承現代精神文明的主陣地,理所當然應該承擔起傳播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而開展書法教育,發揮書法教學獨具魅力的育人功能,正是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眾所周知,漢字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載體,具有其他文字(如拼音文字)所沒有的美的內質。漢字書寫藝術更是我國特有的一門視覺藝術,“無色而具有圖畫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其內涵博大精深,積淀著中華民族的睿智和精神,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所在。黑格爾曾言:“中國是特別的東方。中國書法最鮮明地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精神。”所以,豐子愷先生堅定地指出:“中國人都應該學習書法,須知中國的民族精神,寄托在這支毛筆里頭。”誠然,字寫得好不好,不僅是一個人的名片,更是衡量一個人語文素養高低的重要標志。

然而,縱觀學校書法教育現狀,令人堪憂。不少中小學生書寫水平正在趨于下降,基本功大不如前,寫字結構不規范,字距行距不合理,整體布局缺乏美感;字跡潦草難認、錯別字迭出,提筆忘字等等。究其原因,從學生作業來看,有的是書寫態度不端正,而更多的是缺乏正規的書法教育,不懂得書寫技法。很多情況下,語文課中的寫字教程,只在認字識字的低層次徘徊,沒有把字形美提到書法的高度來探究。某中學一項調查顯示,在被訪的三十位同學中,認為寫字好壞關系不大的約占四成;平時作業書寫隨意,字跡潦草的約占三成;查閱二十篇作文稿,竟有一半“鬼畫符”…… 筆者認為,書法是語文基礎教育階段的課程之一,中小學正處于寫字的入門和提高階段, 加強書法教育勢在必行。

一、轉變觀念,形成共識,建立推動學校書法教學的長效機制

筆者建議,為了提高書法教育質量,必須不折不扣地推動書法教學常態化。具體地說,寫字課每周開設不少于一節,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合理調配教學時間,保證每天三十分鐘練習雷打不動。小學階段,把習字作為語文教學重頭戲,可側重于端正寫字姿勢、辨別筆畫字形,培養學生嚴謹、認真、持之以恒的良好寫字習慣。初、高中階段則把書法作為學生重要選修內容,結合語文課、藝術課等強化軟、硬筆行楷書臨摹與創作,通過反復書寫,體驗書法帶給人的無窮魅力,真正讓寫一手好字成為每個學生的內在要求和必備素質,成為一種良好的風尚。

二、加強教師校本培訓,提高自身書法基本功

應當看到,教師是書法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其寫字的態度和字體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寫字效果。因此,應提倡把教師的書法培訓和考核作為衡量教學能力的重要內容。學校可定期舉行教師“三字”(鋼筆、毛筆、粉筆)教學基本功比賽,以中華經典詩文為書寫內容,將寫字比賽與誦讀經典有機結合,促進書寫規范化。語文、美術教師尤其要具備三方面的素質:能寫一手好字,成為“活字帖”;有較強的理論水平與教學藝術,具有較強的“讀帖―臨摹―創作―評價”等書法教學能力;能熟練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書法教學。總之, 教師只有通過長期的臨摹實踐,心悟其中妙道,才能更準確地指導學生進行有效地習字訓練。

三、創設環境,加強書法教學硬件專用設施建設 

有條件的學校對普通教室、多媒體教室的布置,要盡量考慮到書法的因素,比如班級圖書角中各類字帖,板報欄名家書法賞析,讓學生在濃厚的墨香中感受到書法之美,培養文化底蘊。此外,上習字課前,還需備有一定數量的筆墨紙硯和古今書法名帖范字,如楷書的顏、柳、歐、趙體,行書的蘇、黃、米、蔡四家以及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傳世書帖等等。教學時,老師可利用幻燈投影書法錄像,輔助講解與演示,以提高教學的直觀效果。比如,在講解基本筆劃時,可嘗試采用圖文并用的方法,講“橫”的寫法時,教師除了演示橫的書寫要點外,還利用實物投影儀向學生展示骨頭的圖片。這樣,學生頭腦中就會出現“橫”畫像骨頭的印象,便于理解“橫”的書寫要點;同樣,講到“點”的寫法時,出示水滴的圖片,講到“捺”時,出示掃把的圖片,均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開展多種活動,激發練字興趣

篇4

我是一位初中語文教師,因為任教學科的原因,我更加仔細觀察、詳盡記錄了一位在美國教漢語的教師——劉斌老師(美籍華人)個性化的家園。

還未進劉老師的教室,也不用看寫著“Bin Liu”的門牌,單是教室外面走廊墻壁上張貼的42張學生繪制的龍鳳圖案作品,以及書寫并不算很美觀的“龍”“鳳”的漢字,就告訴你這是學習漢語的地方了。況且,教室正對的墻壁上還有一幅1.5米見方的作品,上面是“德馨若蘭”的隸書字幅和中國宋代宋太祖趙匡胤的畫像。教室的木門上,張貼著中、英文的“劉老師歡迎你”。還未進教室,你就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漢語氛圍和授課老師的熱情了。

走進教室,會讓你忘記這是在美國,這是在康州。因為這是一個漢語的世界。我們就只看看教室的四面墻壁吧!

前面的墻壁上精彩紛呈。墻壁中間是一個長2米、寬1.5米的白板和約1.5米見方的投影儀屏幕,這是上課時師生書寫和展示的園地。

白板和投影儀屏幕的左右各有一個1.5米見方的板子。左邊的板子上面有一張“福”字剪紙,一幅鐘馗畫像,一個畫著中國山水畫的圓形扇面;以兩首唐詩為內容的鋼筆書法和毛筆書法各一。右邊的板子上面有三幅剪紙:一幅是年年有魚,一幅是喜鵲,第三幅的內容是一個小孩和一只大公雞;還有一幅國畫,畫的是一只老虎;還有一柄圓扇,上畫中國古代侍女;鋼筆書法和毛筆書法又各一。

這兩塊板子的外側還各有點綴,一端是一幅版畫,內容是三只熊貓;還有一幅書法作品。另一端是一幅國畫,內容是伯樂相馬。這就是前面墻壁上的主體內容。

另外,在所有這些內容的上面排列著12頁中英文對譯的紙張,內容是:“我懂了”“我不懂”“你懂不懂”“我知道”“我不知道”“我有一個問題”“我要去洗手間”“中文怎么說”“請你再說一次”“謝謝”“不用謝”等。

后面的墻壁上簡潔明快。后面墻壁的中間是緊挨著的三塊1.5米見方的白板,這也是上課時師生板書用的;白板的上方是一條中國書法的橫幅,行草字體,內容是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白板的一旁是幅中國地圖。

左面的墻壁上蘊含著漢文化的傳統。左面的墻壁上從下至上依次排列著三排長長的書架,下面兩層擺滿了書籍或教師印制的材料;而上面的一層則擺著一把半徑70厘米的紙扇,紙扇上面是一幅中國畫,畫的是雍容華貴的牡丹。還擺著三個中國式的撥浪鼓和一個地球儀。更有趣的是竟然還有兩個泥塑作品——彌勒佛和姜太公釣魚。

右面的墻壁上凸顯著漢文化的特色。右面的墻壁上有兩個窗戶。除了這兩個窗戶外,從前到后還依次懸掛著六幅中國山水畫,四幅學生的繪畫作品,還懸掛了一個“鳳凰”風箏。其實,這兩個窗戶的玻璃上也不寂寞,也點綴著幾個“福”字剪紙和老虎的貼畫。

或許我的描述不夠條理,你可能感覺有些雜亂;或許我的語言不夠生動,本來生機盎然的教室顯得有些堆砌之感。但是,請您相信,這就是我盡我所能觀察、記錄的一間普普通通的美國學校里的教室。我所參觀的兩所學校的每間教室都是這樣的個性化的家園:精彩紛呈而又異曲同工。每間教室里的張貼、擺放、組合等各不相同,但都蘊含著濃濃的學科特點,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還體現著每位教師的工作特點,甚至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學生進入到這樣的教室里,真的就是進入了這個學科的海洋,進入到了這個教師的世界,也融入了一個無時不在、無時不有的“場”。

再看看我們的教室文化。前后各有兩塊黑板,用于師生的學習和板書。前面黑板的上方一般是班訓,后面黑板的上方一般是榮譽展覽——這個班級在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獲得的獎狀。在左右兩面墻上的欄目和內容也相對固定和集中。一面墻上一般是《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另一面墻上一般是一個“學習園地”欄目,專欄里經常張貼一些手抄報之類的學生作品,也算是我們教室里最生動活潑的布置了。有些教室里也還在適當位置懸掛一些條幅或張貼一些標語,其內容大多是勵志、惜時、勤奮、加強修養等。

或許很多人對我的這番比較不滿意。我也知道這樣強拉硬拽有些牽強。因為,按照我們現在的分類和稱謂,我描述的美國康州劉老師的教室是一間教學班的教室,而描述的國內的教室是一間行政班的教室。但是,我在國內所見到的實施走班制的教學班也很難有劉老師那間教室那樣生動、豐富。以至于感覺“走班”就純粹是地點的轉換,沒有學科氛圍的轉換,沒有學科文化的建設,更沒有教師個性的體現,也就無法吸引學生。

篇5

一、目標定位:凸顯語文性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途徑,有利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我們首先要確定語文綜合性的學習目標,凸顯語文性。要求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對小學階段的綜合性學習各階段的目標整體把握。

現讓我們觀察一下新課標小學階段綜合性學習的目標。(見下表)

從三個學段的目標得出,我們可以發現幾個關鍵點:注重語文性;注重綜合性;注重實踐性;注重探究性;注重學習過程;學段目標相互聯系而有梯度。準確地給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目標定位。

另外,在制定具體目標時,還要細化年段。例如,在確定四年級綜合性學習“走進田園”活動目標時,我們不能以認識大自然、了解家鄉風土人情為側重點,而應關注學生在活動中語文素養的培養。基于以上認識,我們最終擬定了本節課的知識能力目標:通過調查、訪問、觀察等方法,了解自己家鄉的風俗及人們的生活習慣,了解各種莊稼、瓜果蔬菜、家鄉的田園生活,促進學生各種語文能力的發展。因為目標定位準確,本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成功地調動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活動中,每個小組的匯報注重學生內容的具體、生動,我們還精心設計了吃荔枝的說話訓練、設計廣告等體驗活動。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素養不知不覺得到提升。

二、策略運用:合作探究性

教師要改變“課堂、課文、教師為中心”的教育行為,不但要求老師教學要有策略,學生的學習更要有策略,這樣才能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在課堂實踐當中,我們發現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更應注重學生的合作探究,并總結一些操作性強的教學策略:

1.以生活實踐激發興趣

語文綜合性學習這一板塊的自主學習,積極探究,確實可以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如果把課堂比作“一池水”,那語文綜合性學習就是“浩瀚的大海”,只有讓學生走進生活,走入社會,才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我們開展“有趣的漢字”綜合性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從漢字入手,利用生活中的語文資源,自覺走上街頭,發現、了解漢字的來源,分組完成活動任務。學生在實踐中成長,發現“生活處處有語文”,原來語文高墻外還有另一番天地,學生的探究熱情特別高漲。

2.讓活動過程有序而行

通過組織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各種活動,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在實踐教學中,我們還形成一個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明確主題―擬定方案―搜集資源―成果展示―評價激勵,這幾個環節有序而行,有條不紊。比如,我們搞了一個關于中華經典古詩詞探究的系列活動:中華文化薈萃競賽、古詩詞吟誦會等。在這些豐富多彩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學生興奮地交流,積極地匯報,饒有興趣地沉浸在熠熠生輝的燦爛古詩詞文化氛圍中。我們驚喜地發現,原來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堂就是一潭活水,是那一片海,那一方天。

3.巧用“合作、探究”策略

語文綜合性學習最好讓全班學生共同參與,互為傳遞信息,溝通情感,發展語文素養。實踐證明,讓學生自己確定主題,自己分工主持活動,他們就會興趣盎然。例如,在學習“輕叩詩歌大門”這一板塊,老師鼓勵學生自由選擇活動主題、合作伙伴,自己去圖書館、上網搜集有關詩歌的資料,并學會分類篩選、分工合作編排設計,制作精美的詩歌集或手抄報。學生精心策劃活動方案,活動過程自主合作探究,興趣盎然。我們欣喜地發現,孩子們的作品精美絕倫。這些有效的探究活動,鍛煉了學生策劃、組織、協調及語文實踐的能力。

4.努力挖掘整合各種資源

在組織各項活動時,教師充分利用社會各界乃至圖書館、科技館等教育資源,拓展學生學習空間,為孩子提供更多參與機會。語文綜合性學習資源包括課本資源和課外資源,如,教材、工具書、圖書館、招牌廣告、自然風光等。使用資源的方法可以有整合教材資源、優化校內資源、挖掘校外資源。綜上看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前景是廣闊的,其資源更是豐富的。

三、活動體驗:自主實踐性

針對語文綜合性學習這一板塊內容的特點,我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動體驗為主要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性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

1.創設愉悅和諧的學習環境

愉悅和諧的學習氛圍,是開啟智慧的無形鑰匙,讓學生張揚個性,釋放出巨大的潛能,成為自主探究的主人。在《走進童話王國》這一活動主題中,老師巧妙創設情境并讓學生談談自己最喜愛的童話及緣由。令人驚嘆的是,學生都積極暢所欲言。有的說,童話文字特優美,因而喜歡;有的說,童話里有真情流露的動人情節……趁著學生熱情高漲,我要求學生大膽演繹最喜歡的人物形象,學生個個躍躍欲試,為成果展示環節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2.大膽開放自主實踐空間

大膽開放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空間,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會加強。如,在學習《遨游漢字王國》時,教師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合作伙伴,走進生活,收集各地區方言、廣告、街頭精彩店名等,并匯編成冊,最后的展示交流環節驚喜連連。學生探究能力得到了培養,語文素養也得到了提升。

3.給予更多自主支配的時間

自主支配的時間,對學生個性發展意義非凡。如,在“我能做書簽”活動前,老師告訴學生:“大自然就是天然的加工廠,可以撿到現成的書簽。”并給予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尋找天然書簽。匯報課上,學生展示的書簽用料特別,形狀各異,既美觀又實用,成果卓著,學生的素養也迅速提升。

四、評價反饋:實現多元性

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更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根據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性質與特點,在評價時,應注重學生的體驗過程,強調評價的多元性、綜合性、合理性以及評價方式的多樣性。

1.評價主體多元性

新課程評價改革特別重視評價的主體。我們首先明確了學生就是評價的主體,并確定了一般評價人員有老師、家長、社會人士等,并積極舉行各種交流評價活動,活動的過程有條不紊,學生在活動中自我激勵、自我調整等能力不斷提高。

2.評價內涵綜合性

在評價中,教師應關注評價的內涵,多角度、多形式、多方法地進行有效、有趣探究。我們既要關注孩子的過去,更要關注孩子的現在和未來;既關注學習效果,又應注重學生學習的體驗。一般可以從三個維度評價:一是參與活動的態度,二是評價學生參與過程,三是評價學生在探究中收獲的成果。

3.評價標準客觀性

語文綜合性學習評價標準要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個體,讓學生全體和個體都得到可持續發展。在評價當中,我們盡量不看重活動的成果,更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多給予支持鼓勵和欣賞。使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地進步和提升。可設“優秀、良好、還需努力”幾個標準評價。

4.評價方式多樣性

篇6

1.納入校本課程計劃,強化閱讀指導開發校本課程,每兩周開設一節課外閱讀指導課,語文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帶領學生潛心閱讀經典美文,領略中外名著,吟詠古今詩文,強化國學教育,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興趣。嚴格控制作業量,保證學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時自由閱讀時間。教師不斷地探索課外閱讀指導的思路,逐步形成課外閱讀的基本課型,如:閱讀指導課:這種課型主要是教給小學生閱讀的方法。引導小學生合理使用工具書,學會搜集信息、處理信息,會做簡單的讀書筆記或讀書卡片,學會上網查找資料;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評價能力、想象能力等;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等;

一、二年級寫填空式讀書筆記,

三、四年級寫摘錄式讀書筆記,

五、六年級采用摘錄好詞佳句和感想相結合的形式。讀物推薦課: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選擇讀物時往往帶有盲目性和隨意性。因此,我們要上好讀物推薦課,可以通過講解主要內容、朗誦精彩片段、講故事等各種形式向學生推薦讀物,也可以同學之間、小組之間互相介紹自己喜愛的書籍。閱讀欣賞課:這種課型主要是引導學生欣賞閱讀材料,可以通過配樂朗誦、角色表演等各種方式,促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鑒賞,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積累語言材料,提高審美能力。讀書匯報課:這種課型是在學生課前廣泛閱讀的基礎上匯報自己在課外閱讀中的感受與收獲。主要形式有:①讀后敘述:組織學生復述自己讀過書籍的內容。②開展辯論賽:對讀物中所提到的相關論點開展辯論,促進閱讀效果的提高。③交流評論:交流自己閱讀的方法,對書中的人物及寫法進行評點。④表演展示:讓學生把看過的內容,自編成小品、課本劇等形式,在匯報課上進行表演。

2、加強圖書建設,實現資源共享學校要著力做好圖書室裝備工作,豐富師生的閱讀資源。學生報刊讀物種類多,數量足,不少于5種,班級各類報刊累計不少3份;每學期向師生提供不少于3本的必讀書目。學校要有專用閱覽室,力求面積足、采光好、布置美。有接受過專業培訓的專、兼職圖書管理員,各班級配有學生兼職圖書聯絡員,建立健全圖書借閱制度,有計劃的開展借閱活動,保證學生每學期平均借閱3-5本書。開辟“跳蚤”書市,鼓勵學生將家中的藏書變為“行走的書”,以書為媒介,廣交書友。要利用校園空間,合理地設置閱讀文化環境,讓師生主動親近閱讀。定期推薦一些可讀的優秀書目,以供教師和家長選擇引導孩子讀書。

3、倡導師生同讀,實現師生共進。書籍記載

著人類成長的歷程,把文明代代相傳,綿延至今。無論是嚴謹雄辯的哲學思想,還是奧妙無窮的科學知識;無論是精美絕倫的唐詩宋詞,還是神奇有趣的神話傳說……無不以書的形式傳承至今,書籍是人類歷史的見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要從促進師生發展的戰略高度來引領教師和學生,形成“與書為伴”、“與書為友”的良好讀書風尚,實現‘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人聰慧,讀書使人高尚,讀書使人文明”目標。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學習型教師,引導教師多讀書、讀好書,形成學習、思考、教學、提高的良性循環。在教師間開展讀書筆記交流、讀書知識競賽、經典詩文誦讀、讀書故事講述、讀書成果展覽等活動,激發教師讀書熱情。教師每人每年購置2本圖書,訂閱1份報刊(必是教育雜志)。要加強對學生閱讀指導,每學期都要舉辦“語文課外閱讀名著講座”,每位語文教師每學期上一節課外閱讀公開課,要有對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跟蹤檢查記錄。通過開展師生同讀一本書,同背一首詩,同寫一幅字的“三同”活動,達到師生共同成長。

4、開展多種活動,培養閱讀興趣有計劃地舉辦讀書故事會、佳作欣賞會、人物評論會、讀書看報心得交流會、優秀詩文朗誦賽、讀書辯論賽、讀書筆記展評等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閱讀的快樂和幸福。組織“書香班級”、“班級閱讀之星”、“詩詞誦讀大王”、“小書法家”評比,激發學生讀書熱情,提升學生讀書質量。

5、強化考核評比,促進共同發展。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促進我校有效地開展課外閱讀。把學生的課外閱讀納入到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之中。各部門要狠抓計劃落實工作,以檢查促開展,以活動促提高,以評比促提升。嘗試采用活動評價、作品展示、讀書記錄卡等形式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評價。

6、加強課內外結合,拓展閱讀時空以閱讀課為主陣地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自覺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四、具體安排:

(一)前期準備

1、創設濃郁的校園閱讀氛圍。利用校園空間,合理設置閱讀文化環境(如廊道文化、閱讀墻、標語牌、宣傳欄、校園花木文化、班級圖書角等)

2、建立健全班圖書管理體系,每班配有圖書管理員,負責圖書的借閱和收發工作,鼓勵學生把自己的圖書和同學們交流,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3、配齊班級的報刊,建立健全報刊管理制度。

(二)常規性過程管理

1、每學年向學生推薦優秀書目,引導學生學會選擇讀物,倡議家長與學生共讀。

2、使用學校的圖書室和閱覽室,引導學生博覽群書,積累知識。

3、定期開設“語文名著閱讀講座”或“名著欣賞講座”。

4、定期舉辦讀書筆記展、讀書卡片展、閱讀手抄報。

5、定期開展讀書心得交流、讀書沙龍活動、賽詩會、文學人物評論會。

6、定期組織“書香班級”、“班級閱讀之星”、“詩詞誦讀大王”、“最佳讀后感獎”、“最佳讀書小報”等評比活動,激勵學生自主讀書。五、活動階段:

(一)宣傳發動,制定計劃。

1、每位學生制定個人的讀書計劃,使他們充分合理地利用課余時間

來讀書。如:安排中午的時間,晚上完成家庭作業后的時間,周

六、周日的休息時間。每天讀書不得少于半小時。

2、做好家長的宣傳工作。提倡在家庭中開展親子閱讀活動,選擇合適的讀物,慢慢引導孩子擴大閱讀范圍。

(二)實施行動。

1、開辟三大閱讀時空:

(1)充分利用《閱讀與寫字》這門新課程,在比較正規的時間段,采用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閱讀指導方式,例如:開啟詞句百寶箱、美文美段賞析、讀書故事會、演講比賽、朗誦比賽,使學生真切感受到讀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享受到讀書的快樂。

(2)充分利用早讀、午間、課前五分鐘、放學十分鐘等零散的閱讀時間段,培養語文值日生,開設晨曦書簡,帶領學生欣賞優美詞句段或古詩詞,使閱讀時時在、處處有,使學生天天采到果實,尋到寶藏,及至打開知識的大門。

(3)發動學生把好書帶回家,和家長共讀一本好書,開辟出家庭這塊閱讀的馨香樂園,使閱讀成為家庭的一種習慣,使閱讀更好地促進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2、開展交流活動。例如,學生選取一段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讓大家一起分享。老師和學生一起共讀一本書,談談讀書心得。

3、老師做好導讀工作,引導學生閱讀方法。提倡個性閱讀,初步教給學生讀書做記號,讀書做筆記的簡單讀書方法。要求學生將讀書活動中讀到的精彩片段、好詞好句、名人名言摘錄在“采蜜本“中,鼓勵學生多寫讀后感日記。同時,定期進行讀書筆記展評供大家欣賞。

4、運用教材進行拓展閱讀,從教材擴展延伸。在用好教材以外,安排一些相關的讀物。例如,學習課文《開天辟地》后,引導學生閱讀神話故事。這樣,既可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又將課外知識融入課堂學習中,讓學生感受到課外閱讀對自己的幫助。

5、利用板報和每天誦讀《日有所誦》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通過做書簽、古詩文誦讀、繪制讀書小報、講故事比賽、讀書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讀書的興趣。六、具體安排3月份:

1.充分利用語文課堂主陣地,廣泛宣傳讀書活動的意義,讓學生懂得“我的眼睛因好書而明亮,心靈因好書而澄清,品德因好書而高尚,靈魂因好書而純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