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早教范文
時間:2023-03-23 04:03: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兒童早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她一買來就迫不及待的拆開,里面有個鼠標,一支點讀筆,幾帶點讀卡和一個電腦。
妹妹開始玩了,我在旁邊眼饞得都快流口水了。我等了好久妹妹才去上學,心想:妹妹終于走了,這個早教機歸我了,哈哈!
我拿出早教機,裝上點讀卡,這個早教機說話了“英語樂園歡迎你!”可我一不小心按了‘測驗’。早教機就提問了“‘apple’這個單詞在哪?”我眼珠子一轉,心想:不就是蘋果嘛!簡單!我伸手點向蘋果這個單詞,“對不起,點錯了,啦啦啦,啦,啦啦啦……”我仔細一看,天吶!我犯了非常低級的錯誤,把蘋果點成了西瓜。我不服氣,又開始答題。“老鷹這個單詞在哪?”我開始點了,是毫不猶豫的點向了老鷹這個單詞,“噠噠噠,你真棒!”“請問鮮花這在那?”我看了看左上角輕輕的點向了鮮花。“你真棒,噠噠噠!”
篇2
【關鍵詞】 早教知識;兒童保健;兒童發育;效果
作者單位:472000 河南省三門峽市第三人民醫院兒科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早期教育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其主要是指根據嬰幼兒的主要心理和生理發展特點與規律,通過組織各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促進嬰幼兒智力發展,為其健康人格的養成奠定良好基礎。0~3歲是現代兒童早期教育的開端,也是早期教育的重要階段,此階段是兒童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所以,在兒童大腦發育最快、可塑性最強的時期給予其有效的幾次,增加兒童大腦內神經元突觸的數量,最大限度的發揮其智力潛能[1]。為了更好的分析早教知識對兒童發育的影響,為了更為科學和有效的制定本社區的早期教育方案,從而促進我國兒童早期的發展,我社區特組織并開展了本組研究,現做出具體的研究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的主要研究對象為我社區的100例健康兒童,其中,男52例,女48例,所有兒童均為身體健康的兒童,其在出生時均無缺氧、窒息、搶救室以及缺血性腦病等,且所有兒童在出生之后均無驚厥史。兒童在進行研究時的年齡為2~32個月,平均為14.5個月;兒童的智商發育為70~110之間,平均智商水平為90.8;體格檢查結果為。對所有的研究對象進行隨機分組的相關處理,使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兒童人數均為50人,兩組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經過統計學軟件的分析和處理之后,顯示無明顯差異,繼而進行本組研究。
1.2 教育方法 在實驗組,為每個研究對象建立基本的成長檔案,從其出生之后的2~3 d開始對其進行NBNA的基本檢測和檢查,從而使兒童的家長能夠較為科學和全面的掌握兒童的行為能力,進而對實驗組的兒童開展早期教育。在新生兒出生后的第1年,每個月對兒童進行定期跟蹤的檢查,第2年和第3年的跟蹤檢查時間分別為每3個月和每4個月一次。跟蹤檢查的具體內容如下:研究對象的體格發育情況、神經系統發育情況、營養狀況、智力發育狀況以及疾病的防治等。以鮑秀蘭教授的0~3歲早期教育大綱要求為依據,并結合每名研究對象的不同發育和實際狀況,為其制定出適合的、具有針對性的早期教育訓練計劃,具體包括:語言訓練、動作訓練、認知能力訓練以及社會的交往訓練等。將上述的訓練內容打印出交給兒童家長,并指導兒童家長在家庭中對兒童進行適當的訓練。
1.3 統計學方法 本組研究所得出的所有研究結果均經過統計學軟件,即SPSS 16.0的相關分析和處理,當P
2 結果
實驗組和對照組兒童在體格發育的主要指標,包括身高和體重的比較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和對照組兒童在智力方面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兒童的體格發育受到多方面綜合因素的影響,例如遺傳、疾病以及營養等。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越來越重視兒童的體格發育,并關注起飲食結構以及疾病的防治,從而保障了我國兒童的體格健康[2]。本組研究的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兒童在體格發育尚無顯著性差異,由此提示,將早教知識融入到兒童保健中對兒童的體格發育并不會產生較大的影響。
人類的大腦是在環境的影響之下不斷發育和完善的,換而言之,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人類的大腦才能夠趨于成熟。人類在剛剛出生時,大腦必須要人類大腦是在環境影響下發育完善的,也就是說是在通過不斷的學習過程中而成熟的[3]。所以,為兒童提供最佳學習和生活環境,有助于其早期腦細胞的發育。另外,嬰幼兒時期是人類一生中大腦發育最快的一個時期,在此時期中如果能夠結合兒童心理學的發展和特點,為兒童提供較為豐富的感官刺激,并為其提供最佳的語言環境,鍛煉其社會適應能力和認知能力,則有助于刺激其心理發育,從而使兒童的腦部潛能得到發展,提升智力水平。國外有關兒童早期教育的研究結果顯示,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與其早期教育有關[4]。而本組研究的研究結果也顯示,實驗組兒童的智力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兒童,二者之間的差異具有顯著性。
隨著我國醫學模式的改變,為了更好的使孩子們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家長們在最求子女身體健康的同時,更加關注起認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然而,家長在對子女身心關注的同時,卻并沒有意識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基于此,加大早期教育的宣傳力度,并將早教知識融入到兒童保健中,使兒童家長了解到早期教育的重要價值,從而快速的促進我國兒童的身心發展、提高我國的人口素質。
參 考 文 獻
[1] 陳淑新. 嬰幼兒早期教育效果分析.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08,19(5):413414.
[2] 鮑雪梅. 早期教育對嬰幼兒心理發育影響的探討.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07,28(18):21912192.
篇3
一、早教工作的概況
魁北克省0~4歲兒童的護理與教育由該省家庭事務廳負責,5歲及以上兒童的教育由教育、娛樂與體育廳負責。前者經費通過家庭事務廳申請,后者經費通過教育、娛樂與體育廳申請。涉及早教的法律法規主要有《教育法》《教育兒童護理法》等。o論教學語言是英語還是法語,該省早教機構一般分為幼兒中心、學齡兒童計劃和全日制幼兒園等三類。此外還有兒童日托中心和家庭兒童護理。幼兒中心屬于非盈利性機構;兒童日托中心一般具有盈利性質,但也有非營利機構(教會)開辦的兒童日托中心;學齡兒童計劃、全日制幼兒園可分為盈利機構(私立)和非盈利機構兩類;家庭兒童護理具有盈利性質。
1997年9月1日起,魁北克省實施《費用減免普惠計劃》。政府撥款建設非盈利性早教機構,并對其運營按照就學兒童數量和就學率等給予補貼,補貼額度占運營總經費的80%以上。無論家庭收入多少,家長每天為每個在非盈利性早教機構中學習的孩子支付5加元的費用(2014年已增至7加元)。低收入家庭適齡子女每周可享受23個小時的免費早教服務。對于進入盈利性(私立)早教機構學習的兒童,政府則根據其家庭收入、家庭兒童數量、兒童年齡、兒童身體和心理狀況等對兒童家庭給予退還部分稅款的政策優惠。與非盈利性機構相比,盈利性機構獲得公共經費支持的比率較小。
為幫助家長更好地協調工作和承擔家庭責任,特別是陪護幼兒的責任,魁北克省從2006年1月1日實施《父母保險計劃》(Quebec Parental Insurance Plan),規定了新生兒家庭的母親、父親、雙親及收養兒童家庭的休假制度和假期應享受的補貼,提供了可供選擇的兩套休假與補貼方案,幼兒家庭每年還可享受為期10天的不帶薪假期。魁北克省還通過實施《魁北克兒童輔助措施》(Quebec Child Assistance Measure)對兒童,包括原住民兒童、需要特殊照顧的兒童等在政策和經濟上給予照顧和優惠,對機關、單位按規定設立的幼兒教育機構給予經費支持及政策和稅收方面的優惠。
二、編班情況
魁北克省早教機構一般按同一年齡編班或按混合年齡編班,早教和小學入學年齡均以每年的9月30日為計算標準。一般而言,小學入學年齡為6歲,在有需求的小學可應家長要求開辦5歲兒童的學前班。
幼兒中心招收0~4歲兒童就讀,每所招收不得超過80人,同一建筑內不得超過兩所。日托中心的兒童人數限制和設施要求與幼兒中心相同。幼兒中心和日托中心的師幼比按幼兒年齡劃分,0歲至17個月為1:5;18個月至4歲以下為1:8;4歲至5歲為1:10;5歲以上為1:20。從編班情況看,5歲兒童早教班通常設在當地學區教育局所屬的公立小學內,每班最多20人;4歲兒童每班最多18人;混合年齡每班最多15人。家庭兒童護理一般只能接收包括承辦者子女在內的6名兒童。如果承辦者另有一名成年人協助,最多只能招收9名兒童,且低于18個月的兒童不能超過4人。
三、課程設置及從業人員的任職條件
幼兒教育課程設置必須有助于兒童的全面協調發展,例如人格培養、社會情感、倫理道德、語言能力、智力發展等。早教課程一般分為健康衛生知識、生理心理發展、安全常識、語言能力、道德教育、生活習慣培養、與人相處教育、升入小學的學前教育等內容。
任職于幼兒中心、非盈利性日托中心的從業人員(教師和專業人員)須有相關高等專科早教專業學歷(三年學制,2490學時,其中專業課程為1830學時),并具有3年相關工作經歷。家庭兒童護理的從業人員須完成45個小時的早教培訓課程,內容包括兒童成長、健康、安全、營養等,同時還必須具有急救知識達標證書、身心健康證明、本人及家庭14歲以上成員無犯罪和無虐待兒童記錄證明等。此外,從業者每年必須接受6個小時的專業培訓并接受相關部門的年度監督評審。
四、許可證與監督及經費投入
魁北克省對合格早教機構實施發放許可證制度。許可證5年內有效,期間發證機關可對早教機構進行實地檢查,確保其規范運作。每個機構5年內至少接受一次檢查,首次檢查一般安排在新設機構獲得許可證的半年之內,以便評估質量、發現問題、制定行動計劃和提供支持。魁北克省不發放有條件許可證或臨時許可證,早教機構有違規行為時,如其行為不會對兒童的健康和利益造成直接危害,將被要求限期整改,屢次整改不見成效者將被訴諸法律。家庭兒童護理協調辦公室負責對家庭兒童護理的監督和評估工作,每年對有關機構進行三次實地考察,確保家庭兒童護理工作符合標準。協調辦公室的工作大多由非盈利性質的幼兒中心及少數獨立的非盈利組織承擔。
魁北克省不僅對早教機構的硬件建設給予經費支持,也對早教機構的運營給予補貼。統計顯示,2011―2012年,魁北克省0~5歲兒童為51.3萬人,各類早期兒童教育機構接納了約40.16萬名兒童,政府補貼逾22.92億加元。用于早期兒童教育與護理的財政預算達33.49億加元,占政府預算的4.67%,這一比率遠高于加拿大其他各省(區)。
五、早教工作的特點與改進空間
普惠性和家長的廣泛參與性,是魁北克省早教工作的顯著特點。魁北克省實施《費用減免普惠計劃》,不分家庭收入的多寡,把早教經費直接用于兒童教育方面,維護入學兒童平等接受早教的權益,保障教育公平,普惠性質明顯。而且在早教工作中重視兒童家長的參與性,無論是公立幼兒中心還是私立日托中心的董事會或顧問委員會均要求有一定的家長名額,確保政府、社會、早教機構和家長的共同參與。
篇4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兒童;早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3)11-0264-01
一、引言
原始的音樂是接地氣的、自然的、有機體的、能為每個兒童學會、體驗和服務的。而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主要原則又包含綜合性、即興性、參與性、人本主義、本土化幾大原則。其教學原則是以兒童發現自我為宗旨。而學齡前階段音樂教育是指對3~6歲幼兒的音樂能力做一些更深入細致的了解和分析,讓幼兒能掌握基本的音樂感受,發展他們的唱歌能力、節奏把握能力、音樂欣賞能力,讓他們感受到音樂的快樂,是學齡前階段音樂教育的主要目標。斟酌其中利弊,我國未來關于奧爾夫教學法該如何發展、如何去解決由奧爾夫教學法引發的這一系列的問題,則需要教育者、家長、全社會共同努力去解決,使其發揮最大功效。
二、如何解決問題及今后奧爾夫教學法的發展道路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中國發展所發現的問題還是很大的。現階段我國學齡前階段音樂教育是各級教育中較為薄弱和忽視的環節。而學齡前階段對兒童今后的心理及各方面都有著直接和改變性的影響,可見學齡前階段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教育者與全社會一定要重視、把握好學齡前階段教育這一重要時期,采用形式豐富的手段讓兒童全面、健康地成長。筆者針對上述出現的問題結合中國自身國情和時代特點,對音樂奧爾夫教學法在學齡前兒童音樂早期中的運用做深入分析,以供參考。
(一)解決方法
1.外來方法畸形:教材上,應以引進的奧爾夫教材為藍本,以我國本土音樂素材為主要內容,按照年齡分冊,以便照顧不同年齡和程度的兒童學習音樂,編寫具有中國特色的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教材。使用樂曲和樂器上,我國傳統音樂是典型的五聲調式,特色十分鮮明,使用我國經典曲目,不僅起到教育作用,還可以讓我國優秀的傳統音樂流傳下去。教育者可以研制我們自己的奧爾夫樂器,我國悠悠歷史沉淀下來的音樂文化中,不少傳統樂器具有音色優美、攜帶方便、演奏容易的優點,例如簫、陶笛等。怎樣在已有樂器上改革創造新的樂器,方便兒童普遍大范圍普及使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實踐。我國雖然已提倡素質教育,但是迫于升學、競爭的壓力,音樂學習變成了附加條件和評價兒童的標桿。只有真正是從興趣出發,不帶目的性和功利性,解放兒童學習音樂的包袱,才能發揮音樂對兒童的作用和影響。
2.教學模式:讓兒童充分參與、感受學習的音樂,通過教學戶外活動,擴大兒童的視野。因為奧爾夫強調“本土性”,教育者可以以此為契機,讓兒童了解我國本土傳統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在實踐活動感受中加深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內容,印證學習效果。
3.教育資源不均衡:我國地廣人多,南北風俗差異較大,沿海和內陸地區經濟差異也大。而不同的地區就有不同的學校和家庭教育理念,所以對兒童音樂教育投資也不盡相同。如今,在相對發達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浙江已經在一些少年宮、早教中心、培訓中心開展奧爾夫教育課程,而且已經相對成熟。那么,在其他地區,教育者可以借助書籍、網絡、教育資源共享、經驗交流來實現奧爾夫教育的實施。
(二)發展方向
奧爾夫音樂重點注重的是音樂本身,提倡音樂保持其原本性,創新性、即興性和實際操作能力也十分重要。這與我國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觀念不謀而合,因此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有其優勢和可實施性。
三、結語
在教學過程中,問題和漏洞還是存在的。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創設奧爾夫特色教學課堂,讓幼兒作為主體,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教育者在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的指導下,在現在的教學過程中,要做到舉一反三,靈活變通,使得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真正的符合中國國情,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去。而大環境下,所出現和暴露的問題,不僅需要教育者改正,更需要政府、教育機構、群眾和全社會的關心與推進。相信,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中國能走到更遠,走的更好。讓中國的學齡前階段音樂教育與世界真正接軌,最終為中國的音樂教育作出它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曲雅麗.學習奧爾夫教學法的一點啟示[J].教育前沿
(理論版),2007(06).
[2] 劉玉蓉.奧爾夫教學法與兒童鋼琴即興彈奏[J].科學咨
詢(決策管理),2010(03).
[3] 叢鐵軍,王朝剛.即興演奏能力培養的理念與思路[J].
星海音樂學院學報, 2005(03).
[4] 于雪琴.“奧爾夫”的弦外之音[J].現代特殊教
育,2011(03).
篇5
關鍵詞 隔代教育 學前兒童 性格
1研究背景
所謂隔代教育,就是指由祖輩來承擔兒童的學前教育,包括祖輩的一切教育思想、教育活動和教育方式,甚至日常生活對兒童的影響。所謂三歲看老,這說明隔代教育對學前兒童性格塑造產生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隔代教育對W前兒童性格塑造有利有弊,我們要辯證的看待,在發揚隔代教育的積極影響的同時,盡量避免隔代教育帶來的不利影響,針對不利影響,我們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
2隔代教育對學前兒童性格塑造的積極影響
我們首先來為老人正名,我們的父母半生為事業為家庭奔波,退休本該到了享清福的年齡,卻還要為年輕父母帶孩子,將自己的時間奉獻給孫輩,父母的愛,對后代的愛,是我們不能否定的。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隔代教育對學前兒童性格塑造的積極影響。
2.1隔代老人教育兒童責任感強,有利于養成兒童懂事,負責任的性格
雙薪家庭是現在社會的主流,越來越多的孩子難以享受到全職媽媽的照顧,相反,工作壓力大,早出晚歸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心有余而力不足。隔代老人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挑起了教育兒童的大梁。隔代老人退休在家,沒有工作壓力和時間限制,會把大把的時間放在兒童身上。對于兒童出現的問題,會一遍一遍糾正;兒童的飲食,會精心的挑選制作;兒童的玩具,會及時消毒清潔;還有兒童生活習慣,會一直督促指導。久而久之,兒童會變得懂事,聽話,也會不自覺的向老人學習,養成負責任的好習慣。
2.2隔代老人教育兒童有耐心,有利于兒童養成不急不躁,有耐心的性格
每天父母上班的時候,有的兒童還沒起床,父母下班回家,還需要自己的時間放松,在有限的時間內,父母對孩子的耐心就會大大減少,對孩子敷衍或者回避孩子的問題,甚至直接把不耐煩的情緒發泄給孩子。老人在耐心這方面,表現的也會比父母強很多,他們會心平氣和的給孩子講解問題,跟孩子溝通,面對孩子無厘頭的問題,也不會表現出不耐煩的語氣。兒童會從這種相處中,形成自己的性格特點,兒童接收到的是耐心,反饋出來的也是耐心,所以兒童會養成不急不躁,有耐心的性格。
2.3隔代老人比年輕爸媽更有經驗,有利于兒童成為能夠把握情緒,活潑開朗的人
隔代老人雖然沒有像年輕父母一樣,看過早教書籍,參加過早教培訓,但是老人的經驗是從養育孩子的實踐中總結探索出來的,比從書本上獲取的間接知識更有價值。老人可以根據經驗很快的察覺到兒童的情緒變化,幫助兒童排遣消極的情緒,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通過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隔代教育對兒童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這些影響將會陪伴兒童一生的發展。我們在感謝老人的同時,也不能忽略隔代教育中的弊端,因為這些弊端如果不及時避免,也會影響兒童的一生。
3隔代老人對學前兒童性格塑造的消極影響
我們一直就不否定隔代教育對兒童性格的塑造存在消極影響,隔代親,就是這種過度的親,才導致了隔代教育中的消極影響。
3.1隔代老人對兒童過分關愛,導致兒童任性、霸道、以自我為中心
現在,祖父母、外祖父母雙全的兒童越來越多,他們都把自己的愛競賽式的給兒童,也就導致了過分的關愛。他們舍不得自己的兒孫吃苦,舍不得兒童進行體力勞動,能帶代勞的一定親力親為,甚至連兒童吃飯都怕累著。對于兒童的要求,更是盡一切能力滿足,而且為了哄兒童開心,還常常超常滿足兒童的要求。這種過分的關愛,導致兒童從小養成了霸道、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不只一次在商場看到,兒童為了得到自己喜歡的玩具,拉著爺爺奶奶的衣角嚎啕大哭,演變到后來,已經不是單純為了買玩具,而是必須要自己的意愿被不打折扣的滿足。這樣的孩子,性格中從小就有霸道、任性的因子發酵,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會愈變愈烈。
3.2隔代老人對兒童過度呵護,導致兒童缺乏冒險、創新精神
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用這句話來形容老人對兒童的呵護一點也不為過,從早上一睜眼,眼里都是兒童的一舉一動。兒童蹲下摸摸泥土,老人急于阻止,太臟了,怕兒童弄臟手;兒童饒有興趣的看看鄰居家的狗狗,老人急忙拉著走了,怕狗狗身上有細菌,還怕狗狗傷了兒童。這種過度的呵護,過度的阻攔,會讓兒童缺失探索未知世界的積極性,他會慢慢形成遠離未知的潛意識,就會失去冒險、創新精神,不利于兒童性格的養成。
3.3造成親子間的疏離,埋下兒童性格不健全的隱患,容易膽小、自閉
從小跟老人長大的兒童,跟老人比較親,心里也渴望親近父母,但是卻不知道怎么親近,慢慢就會造成親子間的疏離。兒童性格里會缺少安全感,尤其是看到別的小朋友由媽媽帶著,自己只能羨慕的時候。兒童便會覺得是自 (下轉第19頁)(上接第11頁)己不好,所以父母才不想陪著自己,如此下去,兒童就會不自信,甚至會自卑。因為缺乏安全感,會變得不愛說話、害怕說話,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自閉。
隔代教育給兒童性格塑造帶來的問題可能不止這些,但是僅僅是這幾個問題,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年輕父母應當正視問題,積極解決問題,關注解決隔代教育問題的措施。
4解決消極影響的建議性措施
有問題出現,就會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出現。下面,我們來探討幾條建議性措施,在探索中,解決問題。
(1)全家人注重交流,教育方式、目標達成一致,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偏差,及時溝通,積極解決。
隔代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老人跟父母之間各有各的教育思想,每個人都按自己的思想來教育孩子,這些思想中甚至還會有沖突的部分,會使教育事倍功半。全家應當統一思想,對孩子的教育目標達成一致,每個人對兒童的標準都是一樣的,而不是各持一理,分散用力。對于兒童教育中,行為出現的偏差,也應當及時交流,共同為兒童性格全面發展保駕護航。
(2)年輕父母多把工作之余的時間用在兒童身上,帶兒童參加戶外活動,彌補隔代教育導致兒童缺乏冒險、創新精神的不足。
年輕父母愛玩、需要自己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情,但是為人父母,有時間還是應該陪陪孩子,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作用,是無可代替的。年輕父母,業余時間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不僅可以帶給孩子親近大自然的機會,還會幫助孩子逐漸建立起探索未知的思想,會激發孩子的冒險精神和創新精神,彌補隔代教育的不足。
(3)注重兒童的心理健康,及時發現兒童存在的性格缺陷,有意識的引導兒童。
隔代老人和年輕父母,都要適當學習兒童性格塑造方面的知識,及時發現兒童性格中某一方面的缺失,用科學的方法,有意識的引導兒童塑造這方面的性格。
好性格會影響兒童的一生,雖然隔代教育會給兒童性格的塑造帶來這樣那樣的影響,但是,只要我們用愛配合科學的方法加以輔助,就可以達到揚長避短的目的,幫助兒童塑造受益一生的性格。
參考文獻
[1] 顏農秋.珠三角單親家庭存在的問題及社會對策[J].人口研究,2004(06).
[2] 孫麗燕.20世紀末中國家庭結構及其社會功能的變遷[J].西北人口,2004(05).
[3] 楊建軍,徐燕萍,李曉東. 單親貧困家庭救助機制研究[J].中國婦運,2004(10).
篇6
一、兒童人格與品德的發展比知識灌輸、智力發展更為重要
如今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正處于快速轉型期,在這一轉型過程中由于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人與人先天素質各異、不同職業間的收入差距懸殊等因素,給如今的中國社會帶來了許許多多的問題。而在兒童教育方面,對這種社會現實的直接反映就是教育的“功利性(或功利主義)”。家長和教師特別注重對兒童進行早期知識的傳授和才藝的培訓,如:讀寫漢字、背讀外語、做加減運算、學畫、練琴、習武等,而嚴重地輕視了對兒童在道德行為、人際交往、合作共事、社會公德等兒童社會性發展方面的培養和教育,從而影響到兒童心智和心性的和諧發展。
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人本主義思潮在西方形成并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從而使世人對兒童有了更為全面和完整的認知。兒童從其降生時(甚至于在母體內),他們的生命就被賦予平等的人類個體之地位和權利,年幼兒童全面、和諧的發展權利也被視為社會成員應得的自由和尊嚴。盡管嬰兒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不上動物,但兒童生命早期的社會化在其社會性培育中卻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可是如今的教育現實卻是:教養者把對正處于成長期中的幼兒的教育,等同于應試式“知識培養”和掠奪型“智力開發”,對于兒童全面、健康、和諧發展中應該包含的“人格”和“品德”的培養則考慮甚少。對此,日本早期教育家井深大指出:“我強烈地感到迄今的教育僅把教育的焦點集中在智力方面,只追求了人的一半的教育,而忘卻了人的精神的培養或樹人的另一半教育。”他認為,如果教育者僅從增強智力的目的出發去實施幼兒教育是極為錯誤的,因為這種早期教育也許能讓兒童成為某一專業方面的所謂“英才”,但他們卻不可能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他說:“教育的最重要之處并非是培養以知識為中心的能力,而應從培養精神、培養品德開始。”他強烈呼吁兒童早期教養者“要把忘記的另一半教育置于首位,而可以把智力教育放在第二位。”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在迅猛發展,產業更新的速度在不斷加快。人類社會的這種變化,一方面對年輕一代的知識積累、能力培養提出了很高的標準,另一方面也對年輕一代的社會性養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復雜多變的社會生存環境既為個人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漂泊無依、無所適從的迷惑。如今那些社會性發育缺失的年輕人,他們難以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生活中把握自我、難以在社會交往中扮演適當的角色,他們時時產生一種社會適應能力的危機。在對兒童的教育中,要避免這種社會適應性危機將來降臨在他們的身上,我們就應該把忘卻的“人的另一半教育”重視起來,加強兒童早期的社會性培養,使兒童的身心自幼年起就得到全面、健康、和諧的教育和發展。
二、了解兒童生活、應對學習的變化,才能發揮幼兒園教育的主導作用
以往,知識、技能、文化、道德、觀念等的傳遞都是以學校(包括幼兒園)為中心來進行的。學校(包括幼兒園)不僅壟斷文化傳遞的專門權力,而且也壟斷著文化傳遞的專門能力。如今,在提倡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知識型社會逐步到來之際,這種以學校為中心的文化傳遞的特權地位受到了挑戰,其中心地位正在逐步削弱。
首先,以學校為中心的傳遞能力受到了家庭教育的挑戰。如今兒童的家長都普遍地受過良好的義務教育,其中相當數量的家長還受到過高等教育。他們從社會現實和自己的生活經驗中感受到了受教育早遲、多少、好壞與人生幸福與成功的關系,他們已經比自己的父輩有了更新的教育子女的意識、條件和能力。他們強烈地期望自己的兒女將來能享有超過自己在社會上的成功與幸福。他們在兒女出生后、入園前,就開始有意識對子女進行力所能及的教育了。不過,家庭對以學校為中心的教育傳遞能力的挑戰還不是主要的,其原因在于:雖然家長已經擁有家庭教育的強烈欲望和具備家庭教育所需的一些能力,但卻很少有人有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用來實施對子女的教育。家長一旦將子女的社會文化教養托付給教育機構(幼兒園、學校),他們往往會在子女面前盡量維護學校的教育權威,盡量避免子女在教育機構中過多地產生對抗和抵觸行為。因此,可以認為,雖然以往幼兒園、小學堅如磐石的教育中心地位正在受到削弱,但是家長的文化傳遞的意識與能力的提高尚未從根本上威脅這一中心的地位。
轉貼于
其次,當前大眾傳播媒介,即書刊、廣播、電視、電影、以及多媒體電腦及網絡的逐步普及和發展,正在使學校為中心的文化傳遞能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嚴重的挑戰。這種挑戰在發達國家于上個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已經顯露,而在我國則大約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才開始出現,最初的威脅源自于電視的普及和收視頻道增多所帶來的目不暇接、紛繁多彩的電視節目對孩子的莫大吸引。步入21世紀后,伴隨著電訊、電子和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我國家庭收入不斷增長、物質生活的逐步富裕,電腦迅速在我國大中城市的家庭中得到普及。由于電腦在多媒體方面的強大功能(如:玩電子游戲、上網沖浪、閱覽電子書籍、觀賞數碼圖片、聽音樂、觀看各種影像節目等),因而當代兒童尤其喜愛它們,電腦已經成了一些兒童一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由于電視、電腦巨大的媒體傳播容量與互動功能,兒童無一例外地迷戀于它們,因而過去幼兒園、學校在文化傳遞上的功能和能力,受到了越來越明顯的削弱。那些所謂的“電視兒童”、“電腦兒童”,時下也成了兒童教育的煩惱和難題。
篇7
5 外出時,幼兒不愿走路要抱,是家長比較煩惱的一件事,家長的手段往往是以嚇唬孩子為主,常說的話是:“你再不走就叫警察。”而警察應該是孩子心目中最崇拜的人,由于我們的家長總是用警察來嚇唬孩子,警察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會變得憎惡起來。還有的家長有時為了約束孩子,則用詞時不注意,如說“你走慢了老拐子會把你拐走”,為什么要把拐孩子的人前面加個“老”字呢?這樣,在幼兒的心目中“拐子”就是年紀大的爺爺奶奶,他們不會把年輕的叔叔阿姨當成“拐子”的,這樣不利于孩子自我防護能力的培養。恰當的做法是當孩子不愿走要抱時,你可以引導說:“小鳥自己飛,小魚自己游,小兔自己跑,小朋友應該自己走,你為什么要抱呢?”還可以說:“小鳥正躲在天上笑你呢,它會去告訴小魚和小兔的。”這樣引導,也可讓孩子學會“飛、游、跑、走”等單詞的應用。
6 孩子不好好吃飯,家長束手無策時,常用遷就或訓斥的手段教育幼兒,一是隨著孩子跑東跑西追著喂飯,二是大聲地訓斥或嚇唬,雖然孩子的嘴巴動了,可是眼淚也下來了,咽一口飯惡心一次,令家長不再忍心逼迫。良好的飲食習慣從嬰兒吃輔食起就要養成,進食時要排除一切外界的干擾,不要開著電視或聽著音樂進食,或開著門,或跑到陽臺、戶外等地方喂飯。還有的家長為逗引孩子吃飯、拿著玩具圖書等都是不符合要求的。當幼兒會拿小勺吃飯時,家長就應該放手讓幼兒自己吃,就是他撤了一桌飯菜也沒有關系。對于嘴巴喜歡包飯的孩子,你可以在餐桌面前的墻上貼一張豬八戒的頭像,先問孩子:“小豬長得丑不丑?”“什么地方丑?”孩子一定會指出其長長的嘴巴很丑,你就告訴他:“小豬從小吃飯就噘著嘴巴,裹著飯菜,等到長大了,嘴巴也就變丑了,寶寶的嘴巴如果也小豬一樣那多難看啊。”這種方法對3歲前的幼兒效果很好,以后不用重復,每天吃飯時他都會看到這張畫,他就會慢慢改善吃飯的狀態。
還有一些家長常抱怨孩子不愛吃肉和蔬菜,這個問題最好解決,首先你應該知道區分孩子不愛吃的肉和蔬菜的種類,幼兒常不愛吃的肉是炒肉絲、肉片或咬不動的牛肉、雞脯肉等,不愛吃的蔬菜是筋筋拉拉的菜,家長有時喜歡當著孩子的面說:“他從小就不愛吃肉,不愛吃某某菜等。”這種暗示等于“教唆”,即使你改變這種肉和萊的烹飪方法,他也不吃了。良好的引導應該是父母故意在孩子面前說:“嗯,這次的肉或菜改進了燒法,真是好吃多了。”或者說,“噢,我找到了上次肉咬不動的原因,瞧,這次的肉燒得可好吃了。”在進餐時,無論飯菜的質量如何,成人都不要在飯桌上評論飯菜,要給幼兒一種“積極暗示”。更何況孩子還有他喜歡吃的如“西紅柿炒雞蛋…‘冬瓜排骨湯”“菜肉餛飩”“土豆絲”等。
7 有一種“消極暗示”非常不好,那就是對某些脾氣不好的孩子或不能滿足其要求時,家長總是喜歡當著幼兒的面說:“沒辦法,我這孩子是‘雙頂’,脾氣就是犟。”這無形中給孩子注射了一針“強心劑”,他會更加肆無忌憚。其實“雙頂”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當孩子無理要求或發脾氣時,你應采取不理不睬的手段或分散其注意力的方法。當你不理睬他時,無論他怎樣哭鬧或在地上滾爬,你都不要理睬,更不要偷看他或偷偷地笑等,無論時間的長短,最終他會覺得哭鬧沒有用,從而自行好轉,這時,你最好不要首先和他說話,讓他來找你,這樣效果會更好。用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方法也有一定的效果,此時往往可采用“指鹿為馬”的方式來轉移他的視線,其實,你只要細心地觀察可以發現,孩子在哭鬧時不是沒有思維,他一邊抹眼淚一邊用眼神觀察你的表情,這時,你應該是若無其事的。
篇8
兒子遭遇同學孤立
孩子開學沒多久,趙娜就遇到一件棘手的事。
為了讓兒子軍軍更有出息,雖然學校離家不是很遠,但是趙娜還是讓兒子住校,每到周末才把他接回家。那個周五下午,她和以往一樣,開車去接兒子回家。以往,趙娜每次都會看到兒子高興地朝她直奔而來,告訴她一連串這樣那樣的好消息。可那個周末,趙娜一眼就看到兒子悶悶不樂地從校門口走出來。
趙娜以為兒子可能是某科考試不理想,但她知道兒子一向學習很用功,還擔任著班里的學習委員,一次失敗算不了什么,因此她摟住兒子,在他額頭上親了一下說:“是不是考試沒考好?沒有關系的,下次再努力一把就行了。”說著就帶他上了車。
可到了車上,兒子仍然沉默無語。
趙娜忍不住了,輕輕問:“軍軍今天怎么了?遇到什么解決不了的問題了?”
軍軍傷心地哭了起來,邊哭邊述說最近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
幾天前,他和同學張涵發生了矛盾。張涵和他同住一個宿舍,過去兩人關系很好,學習成績不相上下。有一次,他們和班里其他幾個同學比賽做一道數學題,因為張涵最后一個做完,軍軍就笑著說:“你怎么真的變愚蠢啦?這么簡單的一道題,竟做了半小時!”哪知這句話激怒了張涵,原來最近他學習成績有點下滑,老師也這么批評過他。軍軍的話剛一出口,張涵的臉刷一下就變得通紅,立即回擊軍軍道:“你才愚蠢!”因為平時兩人關系很好,所以軍軍把張涵的話也當成了玩笑,過后就忘了。
誰知晚自習后,軍軍回到宿舍,發現不但張涵不理他,另外兩個同學也不理他了。為緩和氣氛,軍軍把他們平時最喜歡玩的一個電子游戲機拿出來請大家一起玩。哪知張涵一臉怪笑地對另外兩個同學說:“我們都是愚蠢的人,玩不來你這高智商的玩具!”另外兩個同學互相擠了擠眼,附和道:“就是就是!”
而且,接下來的幾天里,軍軍在宿舍、班上,都受到了從沒有過的孤立,班上幾乎沒有人再和軍軍說話。作為學習委員,他在催同學們交作業時遇到了不少刁難。他想過告訴老師,可又怕惹來更大麻煩,所以一個人默默忍受了一星期。
趙娜輕聲地問兒子:“你給他道歉了嗎?”
這時的軍軍對張涵已經充滿了怨恨,脫口說道:“他也罵我愚蠢了,我不道歉!”
趙娜想了一下,說:“他罵你是因為你先罵他,先傷了他的自尊心,所以我認為,你得先給他道歉。”
可是,受了很多委屈的軍軍堅持不道歉。
面對同學的陽奉陰違,
母親教兒子真誠待人
趙娜知道兒子遇到了從未遇到過的問題。她明白,9歲的兒子把友誼看得很重,卻又沒能力自己解決好朋友跟自己過不去的難題,處理不好,很可能對他造成重大打擊。她決定幫兒子修復友誼。她馬上給班主任打了個電話,把兒子在班上遇到的事情和班主任進行溝通。班主任說她還不知道這個事,表示問清楚后會把這個事情處理好的。
周日下午,利用送兒子上學的機會,趙娜找到班主任了解情況。班主任告訴趙娜,她已經去找過張涵,張涵滿口答應不再和軍軍計較了。她說,張涵這孩子很聰明,個性也很強,比同齡的孩子成熟,很多同學都很敬畏他,在班上有較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但是由于父母這兩年鬧離婚,張涵心里非常缺乏安全感,總會用一些強勢的行為來掩蓋心里的恐慌。所以,班主任請趙娜最近還要多留意軍軍和張涵的關系,不排除張涵的行動會有反復。
趙娜聽后,很同情張涵,覺得兒子更該主動道歉,請班主任轉達兒子的歉意。當班主任向張涵說明了軍軍的歉意,并把他和軍軍叫到一起時,張涵表現出和成人一樣的老練和誠懇。他拍拍軍軍的肩說:“老師,我和軍軍很好的,您放心吧!”
但正如班主任所料,背地里,張涵卻繼續讓以前和軍軍要好的同學都不要理他。
這一星期,軍軍仍然是在難過和孤獨中度過的。周末,媽媽來接,軍軍忍不住又一番哭訴,要媽媽再找找老師。
鑒于班主任對張涵的介紹,趙娜憑直覺感到這個問題不是她再找找老師就能解決的。她認為,父母離婚對張涵的心靈傷害得很厲害,這才是造成張涵反復的關鍵原因。所以趙娜再次找到班主任,希望由她出面,請張涵的爸爸媽媽來學校見見面。可班主任給張涵的父母打了幾次電話,對方的態度都不冷不熱,互相推諉。于是,趙娜決定自己努力。
又一個周五來臨,趙娜找到班主任,說想把兒子宿舍里包括張涵在內的兩個周末不回家的同學請到自己家里過周末。班主任覺得這個辦法可行,就跟趙娜一起找到了張涵和另外一個同學。兩個人欣然應允。
那個周末,趙娜帶著三個孩子吃肯德基,看電影,玩游戲,孩子們好不愉快。
為了讓三個孩子心里沒有隔閡,玩得開心,在張涵到來之前,趙娜與軍軍進行了溝通。她問軍軍:“張涵來后,你打算怎樣對待他?”
軍軍有點茫然。
趙娜啟發他:“他是你的同學,也是你請來的客人,我覺得你應該對他熱情些。”
軍軍點點頭。
趙娜又啟發他:“我把他請到家里玩,你認為我是什么目的?”
軍軍想了想說:“是為了搞好我們之間的關系。”
趙娜說:“對!但矛盾是在你們之間產生的,也是你先說他愚蠢的,所以我覺得你應該對他主動些。他是個聰明的孩子,而且你們以前還是好朋友,所以,如果你拿出誠意,我想他就不會再和你計較了。”
篇9
關鍵詞:素質教育;學前兒童;早期音樂教育;作用
音樂文化博大精深,深受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喜愛。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其不僅具有很好的審美欣賞作用,也被應用到學前教育中,旨在通過學習音樂陶冶學前兒童的情操,也能夠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因此音樂教育如今已經成為學前素質教育中的重點內容之一。雖然近年來素質教育已經得到廣泛的普及實施,但由于我國學前兒童素質教育起步較晚,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依然會暴露出些許問題和不足,此種情況也導致了我國學期兒童素質教育發展緩慢,因此相關機構和人員應加強此方面的研究和實施力度。
1學前兒童早期音樂教育教學現狀
如今素質教育雖然全面普及,但是在學前兒童的音樂教育中也有很大差異。城市幼兒園教學設施完善、對教師水平、素質等方面的要求較高,音樂教育的普及水平也處在比較均衡發展的水準。然而鄉鎮幼兒園卻普遍存在教學設施缺失、教師素質良莠不齊以及課程設置不合理的現象。另外,如今社會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創新型人才,然而在學前教育的過程中由于各種各樣的社會因素和客觀原因影響,我國雖重視教育的成果卻缺少對學生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的培養,若不及時調整陳舊的教學方式,并加大學園教學設施建設,則很難使音樂教育發揮出其真正的作用[1]。
2素質教育背景下學前兒童早期音樂教育的作用
2.1促進德育發展:音樂具有良好的教育意義,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不僅可以使學生收獲快樂,也能使學生通過音樂認識生活認識自然,并且音樂文化博大精深,學習音樂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也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相對于傳統教育,如今教育改革的實施使得我國教育不再單調枯燥,因此在學前兒童的音樂教育中增加了很多其他的環節,如游戲、音樂表演和律動等,不同類型的音樂活動可以帶給學生不同的感受,在此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指導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領悟很多優秀的品質,如尊敬長輩、熱愛大自然、互敬互愛等。
2.2促進身體素質發展:當代兒童相較于從前的兒童而言,雖然擁有了很多電子設備可以供其玩耍,但卻使兒童缺少了很多戶外體育活動的機會,這對于促進兒童身體健康、血液循環等方面也產生了很多負面的作用。而音樂需要兒童開口發生,通過聲帶的發生振動帶動機體相關方面機能的協調發展。并且在此過程中則可以根據音樂的變化來調整兒童呼吸的頻率。從心理方面來說,音樂可以帶給人愉悅放松的精神享受,因此學習音樂也可以使兒童處于愉悅滿足的狀態,幼兒在聽到節奏感強的音樂時更會隨著音樂蹦蹦跳跳,跟著節奏有頻率地進行呼吸和肢體動作,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幼兒的心率穩定和血液循環。另外,幼兒音樂教育中往往會以舞蹈、音樂游戲或體操等配合教學,在此種情況下也能夠提升幼兒的身體協調性[2]。
2.3促進團結精神:自我國施行“少生優生”政策以來,我國人口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也導致了現代很多兒童均是獨生子女,而獨生子女往往會受到家長更多的溺愛,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這對于兒童今后融入群體生活來說是很不利的。音樂教育中通常需要兒童進行合唱,在合唱的過程中能夠很好的使兒童受到約束,漸漸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和習慣,并在此過程中不斷養成遵守紀律的好習慣,也可以通過音樂游戲的形式來實現,使兒童逐漸了解團體精神的意義,并能夠更好地融入到集體生活當中。
2.4促進感知能力發展:音樂教育中不只包括聽、唱、跳,也包括學習五線譜以及其他的樂理知識,通過學習五線譜可以使兒童鍛煉認知能力以及記憶能力,也可以增強其邏輯性的發展,而通過唱、聽等教學內容的學習,也可以促進學生的聽力、發聲等方面能力的提升。眾所周知,聽覺、視覺等都是人類重要的感知能力,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
2.5促進左右腦功能開發:左右腦對于人類學習、生活以及工作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支配以及輔助作用,不難發現在眾多學生中往往會出現左右腦發展失衡的現象,此種現象的出現與傳統教育形式也存在一定關系,傳統教育中并不存在兒童前期教育,這也使得學生在正式進入教室學習時已經養成了一定的習慣,而在進行學前兒童教育的過程中,則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以及生活習慣,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學生的左右腦發展盡量平衡,音樂教育包括多方面的內容,與人類左右腦之間有直接的關系,通過學習音樂并合理設置教學內容能夠很好的改善左右腦發展不均衡的狀態[3]。
3結語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兒童早期音樂教育對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等多方面都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負責早期音樂教育的教師應加強對此方面的重視,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使音樂教育能夠充分滲透到早期幼兒的一日生活中,豐富幼兒的音樂領域的相關活動。大環境下,我國目前的教育改革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但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素質教育作為我國教育改革中的重點內容之一,但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尚未得到全面的完善和實施,因此全面普及素質教育也已經成為了教育界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作者:吳雅楠 單位:海口市教育幼兒園碧海分園
參考文獻:
[1]黃海燕.基于素質教育背景下學前兒童早期音樂教育的作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1,08(02):254-255.
篇10
關鍵詞:驕縱行為;幼兒園和家庭;原則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09-105-01
洋洋是小班的一個男孩,思維比較活躍,但是自控力差,沖動任性,不服管束,常常惹事生非。當他玩得高興的時候,又蹦又跳,得意忘形;當遇到不順心時,很容易就發怒、生氣。就因為長期的喜怒無常,沖動任性,使得小伙伴們都不愿意與他交往,對他敬而遠之。家長告訴老師,洋洋父母因為工作較忙,一直是婆婆爺爺在家里幫忙照顧孩子。婆婆爺爺非常寵溺孩子,什么都順著他,孩子在家里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聽大人勸告、不約束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不滿足他的要求,他就會鬧得天翻地覆,讓家長都無所適從,不知道應該拿這孩子怎么辦。
一、原因分析
1、獨立意識受阻
孩子驕縱性格的形成與孩子的獨立意識受阻有關。3—6歲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社會意識,有了“獨立”的愿望,什么事都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但因為受認知水平的限制,不善于從其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只考慮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情感,而不管這些事物是否對他適宜、也不愿完全遵照成人的意愿。而家長則多以成人的思維去考慮,總是以指令的形式去要求和命令孩子,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情緒和興趣。孩子因達不到愿望,就會通過發脾氣來要挾大人,實際上,這種情緒和興趣,就是孩子很想接觸更多新事物的心理需求。 但是,孩子的驕縱性格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必要從心理上加以糾正,孩子驕縱性格得不到糾正的話,會妨礙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正常發展。
2、隔代教養影響
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溺愛是造成孩子驕縱的最重要原因,很多家庭的年輕父母都喜歡把孩子給自己的父母來帶養,而許多祖輩對孩子因為十分寵愛甚至溺愛,無形中就滋長了孩子的依賴性,孩子會覺得不管犯什么錯,祖輩就是自己的“靠山”,孩子“恃寵”就最容易形成驕縱的性格。與此形成的負面影響是孩子與祖輩關系日益親近,卻和父母的關系日漸疏遠,親子關系也受影響。
3、教育方式不當
不當的管教態度和管教方式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導致問題的產生。有的家長采用放任自流的教養方式,對孩子不作嚴格要求和必要的約束,任其發展。孩子做錯事了,也不及時批評教育正確引導,而是無原則的寬容、庇護,與孩子缺少交流和溝通,這也是讓孩子形成驕縱性格的原因。
二、面對驕縱行為的孩子應該怎么辦
1、明確要求,預防在先,正面強化好的行為。
我們可以制定一些簡單、明確的規則,來規范孩子的行為。同時在活動前要和孩子“勾勾手”作事前約定“今天你一定會……,會按老師的要求來做對吧?如果你今天……我會很高興”。
2、冷置隔離,消減孩子負面行為
冷置處理法:在前面的例子中,洋洋在活動中哭鬧和扔東西時,老師對他不予理會,采取冷置處理方法,不解釋、不勸說、不靠近、甚至不要去看他,也不要讓你的表情和姿態表達出你對他的關注,讓孩子感到教師不在意他的這些行為。孩子最初的反應必定是鬧得更激烈,但這是意料中事,當他知道哭鬧不會得到任何關注時,他的行為會逐漸減少。當他鬧夠了,逐漸平靜下來時,你可以走到他身邊坐下來,但不要談有關剛才哭鬧的事情,你可以說“那邊的伙伴們在玩雪花片,你看他們玩得多開心,你一定也能玩得好,去加入他們吧”,來幫助他選擇并加入一項活動。如果當你走近時,這名兒童繼續哭鬧,就再次走開。繼續忽視,直到他停止哭鬧后才關注他。
3、同伴交往,挫折成長,漸消孩子驕縱行為
要給孩子創造與伙伴交往機會,安排孩子參加分組合作游戲等。一般有驕縱行為的孩子喜歡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懂得一定的社會交往道理,但卻在實際中無法運用。與同齡伙伴一起,他們有共同的興趣、愛好,能在共同的活動中去化解矛盾、解決糾紛、去彼此磨合、相互適應,去克服沖動、承受挫折等。在不斷的成功與挫折中,他們會逐漸感情積累經驗,慢慢發現怎樣去接納別人和被別人接納的方法。孩子就會慢慢知道,要被同伴喜歡和接納,就得逐漸學會改變自己某些驕縱行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要給予關注,當發現孩子確實有解決不了的困難時,你可以告訴他“你試試……,也許……”等,為孩子提出正確的參考建議。
4、家園同步,溝通配合,共促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