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用水的手抄報內容范文

時間:2023-04-05 17:29: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節約用水的手抄報內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節約用水的手抄報內容

篇1

2、高爐熱水煤炭耗,珍惜熱水莫亂倒。

3、水是生命之源,請珍惜每一滴水。

4、水是生命的源泉、農業的命脈、工業的血液!

5、山銳則不高,水狹則不深。

6、節約用水,浪費可恥。

7、樹立人人珍惜水,人人節約水的良好風尚!

8、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9、請動一下手,關好水龍頭。

10、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

11、水池邊:不要讓流失的水成為后人的淚。

篇2

【3.22世界水日活動方案范文一】

一、指導思想: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為了宣傳我國水資源現狀及節約用水知識,培養學生熱愛水、珍惜水、節約水、保護水的意識,并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影響家庭,并影響和帶動身邊人加入到保護和節約水資源的行列中來。

二、活動目的:

通過開展系列節水教育和環保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節約水資源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樹立珍惜水節約水的觀念,自覺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并通過學生的宣傳和行動,輻射家庭及社區,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三、活動時間:xxx年3月20日~3月27日

四、活動對象:一到六年級

活動人數:x人

五、活動內容:

1、節水教育和宣傳。

升旗儀式上進行節水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激發師生自覺保護水資源的熱情,號召全體師生積極參與到節水活動中。

2、節水主題班會。

各班級舉行節水主題班會,通過班會活動,使學生了解水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認識到保護現有水資源的重要性,從而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夠自覺地做到節約用水。

3、利用學校小廣播播報宣傳。

校廣播站搜集與水有關的故事、成語、詩歌、新聞報道,中午進行誦讀,讓全體師生認識當前水問題的嚴峻形勢,形成自覺關心水的意識。并要求學生當好傳遞員,把這種意識告知家長,滲透到自己的家庭中。

4、學生借閱朗讀節水小故事。

5、在學校大廳屏幕上打出標語,在學校圍墻上拉出橫條標語。

6、“家庭節水故事”畫畫、拍照、征文。

世界水日期間,通過家庭實踐活動增強每個家庭的節水意識,學生參與家庭用水的管理,觀察、分析浪費水的現象,通過調查、收集、思考得到家庭節水方法,進行至少一周的節水實驗,做好至少一周的觀察記錄表,低年級創作節水主題的漫畫,中年級拍攝生活中的節水場景,高年級寫節水故事,表達真實感情。

【3.22世界水日活動方案范文二】

一、活動簡介

通過此次活動使我們的學生了解世界水資源的分布狀況和現狀,從小樹立珍惜水資源及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意識,教育學生注意節約用水。

二、活動目的

深入宣傳水法規,全面推進可持續發展水利,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鍛煉學生動手動腦、調查分析思考能力,從中切實認識到節約用水的必要性,并且能夠從自身做起。

三、活動過程

1、少先隊大隊部向全體師生發出《節約用水人人有責》倡議書,喚起全體學生對水的危機意識,讓全體學生珍惜水,節約水,保護水資源,并讓學生發動身邊的每一個人共同關愛水資源。

2、各班利用班會課,向學生介紹3月22日世界水日的來歷,地球有限的淡水量和目前我國受水荒威脅的現狀,讓學生認識到我們水資源是短缺的。通過學習認真思考如何有效的節約用水,并談談自己的想法。

3、通過學習請學生搜集生活節水小知識制作成小資料卡。

4、美術老師結合“世界水日”開展以《珍惜我們身邊每一滴水》為題,辦兒童畫和手抄報展。(各班挑選5幅優秀作品上交)。

5、征集有關水的兒歌童謠若干,開展“節水小標兵”知識卡片展。

6、綜合實踐和生活教育課的老師布置學生做一次“我家月用水量”調查。進行觀察記錄,完成調查表。

四、活動安排

3月16日全校紅領巾廣播宣傳世界水日的由來;

3月18日針對學生開展水資源小調查;

3月21日升旗儀式節水總動員;

3月23日發放節約水資源的宣傳單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為核心”。強化責任意識。加強同學主意識的“寢室是我家,愛護靠大家”。堅定不移的推進學生公寓管理工作。重點提高公寓管理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落實“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完善公寓管理制度,打造一個新局面。

二、工作目標:

進一步加強全體工作人員的主人翁意識。提高大家的責任意識,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改變過去松、散、懶的現象。以學生為主,通過之前公寓出現的不良現象加以總結和規劃,以長補短,不斷改善。把公寓管理的有條不紊。確保公寓中心各項服務工作的圓滿完成。

三、工作重點:

進行一系列的項目檢查,包括宿舍內務建設情況、公寓樓環境衛生、足蘇學生的一日行為規范‘公寓樓公共設施的使用情況、學校及公寓管理制度的落實和執行情況,公寓管理員崗位職責執行情況進行規劃。

安全方面:

(1)為保證學生公寓用電安全,學生公寓嚴禁帶入和使用容易引發事故的電爐、電吹風、直板夾、電熱棒以及其他帶來安全隱患的電器。

(2)嚴禁學生個人私拉、私接電線。

(3)嚴禁將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帶入宿舍。不得在公寓內吸煙。

(4)學生住宿期間保管好自己的貴重物品和現金。離開宿舍時隨時落鎖。

行為方面:

(1)學生應妥善使用和愛護公寓內水電設施、門窗玻璃、柜子、桌椅。

(2)提倡節約用水用電,離開公寓時。關閉水電。

(3)自覺保持公寓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4)在公寓不得酗酒鬧事。

(5)行為舉止要文明,行為舉止要文明。互相幫助、團結同學,形成團結友愛的和諧氣氛。

(6)住宿生自覺遵守作息時間,熄燈后,保持安靜,不打擾別人正常休息。

四、本學期活動:

本學期為了豐富大家的課余文化生活,在原有基礎上完善公寓的管理,推動學校學生公寓的建設和發展,特制定以下活動:

(1)活動名稱:“公寓是我家,愛護靠大家”手抄報競賽。

活動目的:帶動同學的積極性,發揮自己特長。是大家主意識的認識到公寓的管理的重要性,從而嚴格要求自己行為,促進公寓管理。

活動時間:2011年5月末

活動地點:階級教室

(2)活動名稱:公寓“月文化”寢室評比活動。

活動目的:通過評比,評出最優秀寢室,頒發證書。并加學分。

活動時間:每個月末

篇4

以上級教育部門下發的有關安全工作文件和指示為宗旨,緊繃安全心弦,務實工作,教給學生安全常識,養成處處注意安全的好習慣,保證班內外師生安全,保證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為全面提高我班教育教學質量服務。

二、目標要求:

本年度學校安全工作的目標要求是:認真貫徹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關于加強安全工作的有關文件,努力杜絕一切因學校工作失誤造成的安全責任事故,消除學校的安全隱患,使學生有一個安全文明的學習環境。

三、安全教育內容:

內容主要有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衛生安全、用電安全、體育運動安全、網絡安全、勞動和日常生活安全(含防騙、防溺水、防雷等)、禁毒、校園安全、集體活動安全等。

四、工作措施:

1、繼續抓好安全教育:我班將充分利用手抄報、紅領巾廣播臺等宣傳陣地,以及通過老師晨會、安全衛生課和周一班會,繼續宣傳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學生高度認識“人命關天,安全第一”。做到反復強調,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2、進一步完善規范制度:

我班將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學生做操、集會、上課、下課、上學放學、勞動等等都將作出明確規定,規范程序。同時,還將經常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排查,發現問題,盡快解決。

3、加強落實防范措施:

我班將進一步加強和落實防盜、防火、防水、防毒、防活動傷害等防范措施嚴格按上級要求辦事,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向上級領導反映,并作好妥善處理,確保師生安全。

4、加強校內學生活動的安全工作,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不做危險性游戲。體育課上,教師要工作到位,思想集中,嚴格督促學生的動作規范,方法科學。開展活動前,我班將認真組織,確保安全,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得離群,不得上危險地段,不得做危險舉動,保證活動安全順利地進行。

五、工作要點:

1、教育教學安全:

(1)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學生,積極研究學生的心理、生理變化,加強心理輔導,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2)由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做到周密考慮,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嚴格管理。

(3)加強班級的用電管理。

(4)體育課及其它室外游戲,做到全程監督學生的活動。活動量較大的向學生講清要求,問清學生能否參加,不勉強。

2、交通安全:

(1)把嚴格遵守交通法規作為每天晨會的必講內容,教育同學靠右行、靠邊行。

(2)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對學生接送車的管理工作,確需乘車的學生要加強等車及坐車時的安全教育。

(3)等學生全部離校后方回家。

3、生活安全:

教育小學生不動插座、電板,以防觸電,不將手指放在門、窗處,以防夾傷,注意不玩水、火、肥皂以及消毒物品,教育入廁小學生時不推不擠,以防撞傷、碰傷。切實做好教室的衛生保潔工作,教育學生飲水時要節約用水,喝多少倒多少,還要注意清潔。

4、活動安全:

教育學生遵守活動規則,不攜帶危險物品進行游戲(如:剪刀、玩具等尖銳物件),游戲中不做危險動作,不擅自離開集體,同伴間友好相處,互相謙讓,不擠不撞,不(打、推、咬、抓)人。

篇5

關鍵詞:數學作業;學科整合;個性化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3)09-0054-02

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學習的需要……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數學作業是數學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是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徑,是培養和發展學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方法。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深入實施,課程目標由“雙基”擴展為“四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因此,教師要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設計新型的數學作業,利用作業來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觀念,促進學生主動地探究,有效地學習,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

通過個性化作業設計,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正視現實的差異,尊重學生的自主發展。傳統作業幾乎是課堂教學內容的翻版、克隆,大部分作業都是內容統一,形式單調,方法機械。大大地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壓抑了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對作業產生了厭煩情緒。“關注學生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設計個性化作業是讓學生富有個性地學習,在豐富多彩的作業內容和形式中發展自我,完善自我。我認為在當前的“減負”的大背景下,為學生設計個性化作業是教學中的一個創新。學科整合是實施新課程的重要研究和實踐,數學作業設計應注意學科的整合,體現多種知識、方法與能力的綜合運用,著眼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程改革要求加強課程內容的綜合性,增進學科之間的知識和方法上的聯系。數學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因此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個人不同的愛好設計數學作業,增強作業趣味性,使學生達到鞏固和應用所學知識,從而達到雙學科或多學科“共贏”的目的。設計數學學科與其他學科整合型作業,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觀念、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與語文學科整合

教師可引導學生將數學家的故事、數學定律來歷、數學課堂上的感悟、生活中的數學等以數學日記、手抄報或創編童話故事等形式,用文字進行表述,既能增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識記,又能提高書面表達能力。

讓學生寫“數學日記”是數學作業的一種嘗試,體現數學作業的個性化,使每一位學生都有自主選擇作業材料的自由。學生在數學課上、課后或做作業時有什么想法、體會、啟發等,都可以寫在日記上。這不僅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還是師生交流的紐帶,有助于師生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如有一名學生在數學日記中寫道:“我在學習三角形時,懂得了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不易變形的特性,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運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例如,自行車架子、電視塔、塔吊等。一些不穩定的椅子、桌子釘一個三角形,就能使它們更牢固。如果將來我要發明什么東西,就盡量用上三角形,這樣它就更結實、不易損壞。”這是學生用“數學的眼睛”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鼓勵學生把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產生的想法用手抄報的形式表達出來,為學生創作提供了平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閱讀、思考、體會了“學數學用數學”的思想,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樣的作業學生非常樂意去完成,也會從中享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二、與美術學科整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會自覺認真地完成作業。要讓學生有興趣,教師設計的作業就應該靈活新穎,富有情趣,吸引學生。教師要找到數學知識與美術學科的相關點,設計成數學作業,讓學生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使學生在“畫數學”的活動中回味知識的魅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做數學的樂趣。如,在學習“軸對稱”知識后,我讓學生去畫一畫蝴蝶、蜻蜓、天平等,使學生從繪畫中感受“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又如,學習“圖形的拼組”知識后,讓學生利用熟悉的圖形(如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與三角形、圓形拼出各種圖案。學生興趣濃厚,積極性頗高,他們開動腦筋,拼出了很多富有創造性的圖形,有美麗的孔雀、健壯的馬、卡通式的船、可愛的小房子等。再把拼成的圖形粘貼在一起,用彩筆涂上色彩,就變成了一幅幅既活潑又可愛的圖畫,不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還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三、與思品學科整合

古往今來,思想品德教育始終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教書先育人,讓學生具有高尚純潔的品質,明辨是非的能力,熱愛勞動的精神……因此,思想品德教育至關重要。將數學知識與思品學科整合,因為在小學數學課本上有許許多多的題目都與品德教育有關,有保護環境,愛護樹木的;有熱愛自然,愛護野生動物的;有節約用水,綠色出行的……如果教師在教學數學知識的同時恰當地融入這些內容,就會使學生明白品德教育無處不在,從而達到凈化心靈的目的。

四、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

如今,信息技術已走進課堂。由于信息技術具有圖像、文字、聲音、動畫、視頻甚至三維虛擬現實等特點,是理想的教學方式,能有效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效果更好。它能使學生對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數學產生濃厚興趣,輕松愉快地掌握數學知識。在數學教學中,把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合理地進行整合,是信息時代的要求,也是創新教育的需要。

例如,以信息技術中的“幾何畫板”等應用程序為平臺,在學習“認識圖形”等知識后,讓學生畫自己喜愛的物品,深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

五、與音樂學科整合

篇6

一、“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校是滿足學生需要的主要場所。學生到學校來學習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歸屬。但傳統的思品教學在獎勵與評價方面以全班或個人為獎勵對象,從而使一部分行為習慣欠佳的學生失去被表揚的機會。針對這種情況,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間的競爭,形成了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格局。在這種目標結構中,小組成員有著共同的期望和目標定向,改變了單純的“好――壞”關系,增強了“利益共同體”的集體榮譽感,從而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樂于學習的興趣和動機,最終實現了雙贏。

二、“小組合作學習”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社會合作精神與人際交往能力

小組合作中為了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小組成員之間必須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經常進行交流,互相幫助和支持,還需要妥善地解決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同學之間建設起一種融洽、友愛的親密伙伴關系。不僅如此,小組合作學習還表現在同社會方方面面的聯系中,社會調查、訪談、外出收集資料、向專家請教等等,不僅需要合作伙伴的同心協力,而且要獨立地運用社會交往技能去爭取成功。可以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鍛煉的機會。

例如,在上《水資源匱乏》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認識當代社會生活中一個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水的污染,課前我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收集有關資料。內容包括當地水域污染的情況、水中雜質是從哪里來的、水的污染帶來的惡果等等。接到這個任務后,各小組相當積極。有的小組去圖書館等處找來大量資料,并制成了手抄報;有的小組從小河、小溪等處采來了污染水的樣品;還有的小組以水的污染給人們帶來惡果為內容自編了小品。這樣到了上課的時候,讓學生們先各自交流、閱讀收集的資料,觀看小品表演,再全班進行討論。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深切感悟到節約用水的緊迫性,還有利用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精神。

三、“小組合作學習”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的“互動交流”的特點決定組員之間的合作關系,從而為學生提供開展互助學習的場所和機會,使之在小組中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彼此合作、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從而真正體現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尊嚴,使之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我要學”的學習動力,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激發。

例如,在《樂于勞動,善于勞動》一課中,我組織學生開展了以小組為單位的大豆種植活動。在這一次活動中,由于小組內的各個成員有著共同的目標――培育好分配給自己小組的大豆種子,這樣增強了他們作為“利益共同體”的集體榮譽感,形成積極的相互促進關系。在浸種、播種、松土、施肥、澆水、收獲的各個環節中,他們分工合作,各項工作進展得有條不紊。不僅如此,在實踐的過程中,有些學生還發現種在蔥、蒜旁的農作物特別不容易生蟲子,并就此向老師提出疑問。這時,我因勢利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自行探索真知。于是有的學生在大豆邊種下蔥、蒜;有的學生將大豆與蔥、蒜夾種;還有的學生在其他易起蟲的農作物旁邊也種下了蔥、蒜。通過實踐,他們驗證了自己的猜想。最終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篇7

關鍵詞:環境教育;職校生;社會責任感

一、剖析我國環境狀況,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重視

環境保護是利用環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解決各種問題,保護和改善環境的一切人類活動的總稱。包括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科學技術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防止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以求保持和發展生態平衡,擴大有用自然資源的再生產,保證人類社會的發展。環境保護涉及的范圍廣、綜合性強,它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還有其獨特的研究對象。環境保護問題是人類面臨的三大問題(人口、能源、環境)之一。環境保護問題已越來越為世界各國所重視,環境意識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

我國正處在發展的高速時期,工業化進程很快,這個時期往往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很少重視社會效益,所以我國的發展成本遠高于世界平均發展成本。職校生作為未來的勞動者應努力去改進職業技術,更新觀念,因此,應對職校生加強環保教育。

二、編好一本校本課程

職業學校最好要有適合自己的環境教育的校本課程。職校生平時所接受的環境知識散見于分科教學中,而大部分環境問題是屬于交叉和邊緣學科的問題,環境教育課程屬于綜合實踐性的課程。課程的開設不但要有環境知識的系統性,而且要顧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選擇活動的自由性,基于以上背景,學校應多開展環境教育活動,并集結各教研組的教學力量,成立以校長為課題組長,由課程專家、教師代表和學生代表組成《環境教育》校本課程開發課題組,作出校本課程開發的規劃與決策,并逐步加以實施。

環境保護包含以下層面的意思:對自然環境的保護,防止自然環境的惡化,包括對青山、綠水、藍天、大海的保護。這就涉及到了不能私采礦、濫伐樹,不能亂排污水、亂放污氣,不能過度放牧、不能過度開荒、不能過度開發自然資源、不能破壞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等等。這個層面屬于宏觀的,主要依靠各級政府行使自己的職能進行調控才能夠解決。對人類居住、生活環境進行保護,使之更適合人類工作和勞動的需要。這就涉及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玩的方方面面,這諸多方面都要符合科學、衛生、健康、綠色的要求。這個層面屬于微觀的,既要靠公民的自覺行動,又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法規作保證。

三、課堂教育是環境教育的主陣地

課堂教學是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學生環境意識的有效途徑。職校生由于整天忙于學技能,對文化課中幾乎不學,所以各職業學校要結合自身特點,有機地將環境教育滲透于各學科課程之中,從而提高學生在環境保護方面的素養。要積極開設環境教育選修課如開設《化學》課,或用好校本課程。學科教學中,要滲透環境教育內容。要開展集體備課,找出環境教育與學科知識的結合點,并匯編成冊。各科教師要充分利用現有教學手段,認真上好滲透課、示范課。各學科教育與環境教育要相互融合,使課堂教學的功能因環境教育而變得更加豐富,以有力地促進學科環境教育的深入開展。

四、積極開拓第二課堂,拓寬環境教育途徑

環境教育一定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原則,深入淺出、寓教于樂、循序漸進。多用鮮活通俗的語言,多用生動典型的事例,多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多用疏導、參與、討論的方法。這樣才能提高教育工作的實效性。可以成立課外環境活動小組,因地制宜,積極開展各種富有趣味性、怡情益智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環境保護活動,達到用身邊環境事實說明環境保護重要性的目的。還可以聘請環保專家開專題講座,廣泛開展“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隨著人類對環境認識的深入,環境是資源的觀點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空氣、水、土壤、礦產資源等,都是社會的自然財富和發展生產的物質基礎,構成了生產力的要素。由于空氣污染嚴重,國外曾有空氣罐頭出售;由于水體污染、氣候變化、地下水抽取過度,世界許多地方出現水荒;由于人口猛增、濫用耕地、土地沙漠化,使得土地匱乏等等。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不保護環境,不保護環境資源,就會威脅到人類社會的生存。

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使學校環境教育形式多元化

積極引導職校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強化道德要求,使學生每參加一次社會實踐都能有所體驗、感悟、收獲,努力克服重課堂教育,輕社會實踐的傾向,把環境教育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以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1.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使環境教育活動得以延伸。高尚的環境感情,正確的環境信念、良好的環境修養,是在實踐中逐步培養起來的,讓學生在實踐中受教育,是學校開展環境教育的重要方法。比如,積極組織師生參與城市河流污染的調查,請環保局的人做水質檢測,去環衛處調查垃圾處理現狀;發出全市大中小學環保一日行“倡議書”活動等。2.積極參加環境保護知識競賽,鞏固環境教育效果,組織“綠色校園”等各類環境知識競賽和征文競賽活動。對優秀者給以表彰,以強化環境教育效果。3.結合土地日、世界環境日等環保節日上街宣傳環境保護知識、法規等。

六、充分利用好媒體和宣傳工具

篇8

關鍵詞:節能減排;生物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170-02

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二五”期間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必然要求。

節能減排和我們的日常行為息息相關。做好這件事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某些行為只是舉手之勞,只是一些平常小事,不知不覺就能做出來,而一旦成為生活中的好習慣,就可以減少能源的消耗,將為社會節約大批資源。學校節能減排教育在全社會的環保教育中占重要位置,生物學科以其特殊性使它在節能減排教育中具有其它的一些學科無法代替的優勢,在節能減排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作為生物學教師,如何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滲透節能減排的意識,讓節能減排的意識在學生們心里扎根,給學生們的心田一片綠蔭,讓學生們現在和將來都能參與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建設生態家園。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我的措施:

1、挖掘教材內容,課堂滲透節能減排意識

教師應該認真地分析教村,抓住一切機會實施滲透策略。如在講授蕨類植物的知識時,就可以將煤的形成與節能減排聯系起來。我國是產煤大國,而我國83%發電量來自火力發電企業,必然要向大氣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目前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而我們同學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要記住隨手關燈、關水、使用節能燈、家用電器不用時及時切斷電源這些舉手之勞的平常小事,也能為節能減排做出自己的貢獻。教材中“人糞尿的無害化處理”教學內容所講到的建立生態廁所具有節能又有減排效果,沼氣池產生的沼氣可用于燒火做飯,屋頂的太陽能利用裝置,節約了能源;經高溫殺滅病菌、蟲卵,無害化處理的人糞尿,可用做農作物的肥料,減少了化肥及污染廢物的排放。課后要求學生回家了解本村及周邊地區是否使用沼氣并向他們家長或村民請教在給農作物和蔬菜施肥,是用經過處理的農家肥或化肥。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多想一些措施,達到節能又減排。

2、關注時事熱點,及時反饋節能減排成果

在學習“空氣質量與健康”這節課時,我上網找來資料,北京2007年8月1日到18日空氣污染指數平均是81,而2008的8月1日到18日平均是56,污染物的濃度比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正因為空氣質量的改善和大氣污染的有效防治,2008年8月第二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得以成功舉辦。由于執行120多項節能措施,北京奧運會所有場館在運行時可節約能源50%,所有居住措施包括奧運村和媒體村,可節能65%,北京奧運會還建成60多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項目。此外,奧林匹克公園將建成北京市綠化面積最大的生態公園,綠化面積達145公頃。北京奧運部分新能源技術成果將直接應用于上海市博會,還將在西部地區進行推廣與應用。①在奧運會期間采用新能源汽車、建筑節能、可再生能源供應、綠色照明等大量節能減排措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150 萬噸。

通過翔實的數據充分說明了節能減排的重要性,然后引導學生們進行討論,討論性發言結束后,我及時歸納總結,正是由于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節能減排,打造碧水藍天,才能換來一個真正的“綠色奧運”。

3、利用當地資源,親密接觸節能減排標兵

建寧縣有家大型造紙企業――鐃山紙業,通過一次次的技術改造,已成為節能減排的明星企業。我利用周末的時間帶領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到該廠社會實踐,公司技改后,鍋爐棄用燃煤,改燒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下腳料、固體廢棄物。當同學們看到從前農民都棄之不用的稻殼甚至毛竹刨花、鋸糠、杉木板皮、果樹修剪的廢枝等下腳料,如今成了提供熱電的能源,都覺得很新鮮又很吃驚。該企業第一條年產10萬立方米中纖板的生產線改用此工藝后,每年節約1萬噸標準煤約600多萬元,雖投資800萬元,但2年就收回成本。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另外, 我還帶著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到一家食用菌生產示范基地參觀,據負責人介紹,每年生產100萬袋食用菌中,有一半以上是以菌草為原料做成的。利用草本植物替代闊葉樹及木屑栽培食用菌新技術并獲得成功,從根本上解決了食用菌“吃”林的矛盾,從而為菌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開拓了一條新路。據測算,使用菌草生產5000萬袋香菇,至少可少砍1萬立方米闊葉樹。保護了森林,也可能有效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然后,我及時總結道,這兩家企業雖然屬于不同類型的企業,都充分體現了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實現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節能減排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必然選擇。

4、開展各項活動,引導樹立節能減排觀念

2015年9月,建寧縣復興社區舉行節能減排家庭社區行動啟動儀式,號召廣大家庭珍惜能源,樹立文明健康、節約環保的生活方式,推動全社會節能減排良性發展。我校團委和生物教研組也聯合起來,先后開展了“中學生節能大行動”(即節約資源“四個一”系列活動,倡導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米、一張紙)和“爭當節約能手”活動,倡導同學們養成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小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還開展了“我的節能故事”征文比賽,圍繞節約資源、參與節約型社會建設方面,講述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節約故事,身邊節約資源的好人好事,以及自己在參與節約資源“四個一”方面的體會和感受。從而充分發揮校本課程資源優勢,鼓勵學生參與到節能減排的活動中。一年一度的“植樹節”、“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世界無煙日”等都是傳統的環境教育日。配合有關主題,舉辦節能減排知識課,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比賽、征文比賽,利用黑板報、宣傳欄或讓學生制作手抄報、科幻畫進行宣傳展覽,進行節能減排知識問卷等,這樣使學生對節能減排有了新的認識。

學校也及時對衛生角進行了整改,在每個班級分別設立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兩個投垃圾桶,學校也在必要地點固定了四個分類投垃圾的桶箱。放大“師生環保公約”于醒目位置,供大家學習,以督促自己的行為。節能減排已滲透到學校的各項工作當中:如文件往來和信息公開基本做到無紙化辦公,如需要打印材料,盡量做到兩面打印;教師、學生喝水盡量不用一次性紙杯;購買物品,盡量考慮環保產品;另外,為控制噪音,學校對廣播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原先采用的高音喇叭因為設備落后、噪音較大等原因已被淘汰,學校投入資金新裝了校園程控廣播系統,全電腦控制,聲音優美,陶冶學生情操;為節約用水用電,對水電設施進行了改造,特別是洗手間的節水裝置為學校節約了大量的水資源。全校每一位老師和學生都以保護環境為己任,從自身實際出發,力所能及地為環保工作做出自己的努力。

篇9

論文關鍵詞:中職地理教學,環境教育,環境知識,環境意識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人口眾多的中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今天,初中學生上中等職業學校不再是無奈的選擇,筆者認為:中職學生在學校期間不僅要學好職業技能還應該加強文化素質及思想素質的培養和提高,環境教育是思想文化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故應加強學生的環境教育,提高他們的環境意識水平,尤其是在環境教育日益受到世界各國關注的今天,在我國的職業學校中,更應重視學生的環境教育。環境教育就是普及環境學科的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環境道德以及利用、改造、美化和優化環境能力的教育,環境教育是民族素質的組成部分,應當從學生抓起。中職地理教材中蘊含有豐富的人口、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知識,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內容和身邊的所見所聞進行環境教育,使學生認清環境保護的重大意義。怎樣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進行環境知識的傳授和環境意識的教育呢,筆者近幾年采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來進行教育教學。

一、將環境教育滲透到教育教學之中

整個中職地理課本的知識體系是以地球的宇宙環境為開端,最后又歸結到人類和環境關系上來,環境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貫穿整個教材的始終。向學生講解在人類征服自然的過程中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在失敗的教訓中,最重要的是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同時沒有保護大自然,由此引起了嚴重的后果,如工業的三廢任意排放而引起的水污染、大氣污染等;大面積的砍伐森林導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大量捕食青蛙和野生動物破壞了生態平衡。這些教訓在近些年來屢見不鮮,教師應該注意這些資料信息的收集與整理,善于把握環境教育的契機,結合地理教學,寓環境教育于課堂教學之中。

二、組織學生調查訪問

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參觀本地的造紙廠、太白酒廠、水泥廠即其“三廢”處理情況、調查污染情況等。通過我校學生調查表明,不少工廠在生產過程中,不按環保條例辦事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個別企業的領導和職工只求眼前利益,不顧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環境意識淡薄,甚至沒有受過環境教育,教育學生以此為鑒。可見,在中職地理教學中加強環境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學生通過參觀、調查、訪問舉辦環境教育主題討論會,其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及表達能力、思維的敏捷性等方面的培養。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得知造紙廠任意排放的污水,會使人受到多方面的懲罰,對當地的生物和人的身體健康有直接或間接危害,受污染的河水可以使魚蝦等身體里積存許多有毒物質、使用河水灌溉會污染田野、農田、果園的土壤,從而使草、糧食、水果、蔬菜以及牛、羊、豬、雞等家禽家畜身體中積存有毒物質,人吃了這些東西就會中毒而受到危害,這樣學生就能加深理解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以及環境對人類健康、經濟發展的反饋作用等,并了解環境污染的治理措施,變環境知識為環境意識,使學生自覺投身到環境保護與治理活動中。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

環境教育本身是一種感知性的教育活動,地理教師要重視“在環境中學習”除了組織學生參與以環境教育為主題的野外考察、社會調查、參觀采訪等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感知中得到了理性的提高外,地理教師還應充分發揮課外活動在教育教學在學生中的作用,結合課本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去獲取環境知識、見證各種環境現狀、綜合分析環境問題的原因,并能處理一些環境問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具體的方法有:利用6月5日“世界環境日”的不同主題開展環境教育;利用一年中不同的“環境紀念日”開展各項活動;另外,舉辦環境專題講座、舉辦環境手抄報、寫環保小論文、舉行環保知識競賽、每周環保新聞報道、環保辯論比賽等等。通過一系列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環境實際活動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環境知識,陶冶環境道德情操,提高環境保護技能和環境宣傳能力,養成“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的良好環境行為習慣。

四、開設環境問題專題講座

篇10

早在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大會就提出:“不僅對成年人而且對年輕一代要在環境問題上進行教育……”。高職學生肩負著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任,是未來產業部門和物質生產領域中生產力的開拓者、勞動者。他們的環境知識、環境意識、環境保護能力將直接影響著環境問題的解決。

高職院校由于學制的限制,在非環境專業開設專門的環境課程存在一定的困難,但在不同科目之中進行環境教育滲透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無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驗教學都和環境問題息息相關,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內容更是必要的、可行的。

高職院校進行環境教育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是社會和學校發展的要求。高職院校的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的各行各業,這些學生大部分將進入企業,走向生產第一線。環境教育可使他們認識到人類活動對環境的意義,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在將來的工作中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和美德。隨著環境形勢的日益嚴峻和人們對環境問題的日益關注,一些企業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懂環境與環境治理的人才成了保證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因而現在的企業更關注未來人才的環境素質,即環境意識、環境知識和運用環境知識處理環境問題的技能。作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重要途徑的職業教育,所培養的學生是未來產業部門和物質生產領域中的開拓者和勞動者。在職業教育中,若能把環境教育滲透到專業教育中,不僅能使未來的生產者懂得一定的環境科學知識,掌握環境保護的簡單技能,而且能夠使他們了解到本專業內的環境科學知識,并對工作范圍內的環境問題做出正確的處理。如果企業擁有大批接受過環境教育的人才,就可以通過節能、回收廢物防止污染擴散等手段間接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這對企業乃至整個社會是一種潛在的投資。一些發達國家已經將環境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研究和實踐的重點。高職教育應該使學生在走出校門前就具備環境知識和環境道德觀念,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處理環境問題的能力,成為21世紀的合格公民。這種做法不僅可為學生拓寬就業面,而且可以拓寬辦學面,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支持。不僅如此,這些走出校門的學生還會以自身的環境意識和環境態度影響和帶動人們自覺地投入到環境保護的行列中,促進整個社會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帶動社區環境保護的開展。

高職院校滲透環境

教育的目的和內容

要通過在高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使學生逐步了解環境污染及其危害,掌握環境保護知識,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提高學生處理環境問題的能力和參與保護環境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重視和關心環境問題,培養其為解決現實環境問題和防止發生環境危機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態度、意志和實踐能力,從而逐步提高人口素質,以期合理地開發資源,高效地利用資源、保護生態、治理環境;為高職院校實施環境教育提供可能的借鑒,為教師在教學中進行環境教育提供有益的參考。

環境教育的內容主要有環境意識、環境知識、環境態度、環境技能、參與能力。

在高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途徑

(一)在理論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

第一,把握滲透內容。高職使用的化學教材隱含著豐富的環境教育內容,教師要準確把握知識的切入點,采取適當的方法手段,有目的、有計劃地把這些知識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去,使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同時,獲得有關環境的知識。

第二,制定滲透計劃。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必須有周密的計劃,這一方面是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制定計劃應力求全面、準確、具體、可行。

第三,注重滲透方法。滲透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講授法講授法是一種傳統的教學方法,是目前教師在環境教育中采取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滲透環境教育就是在講授化學基本知識的同時,把與之相關的環境知識傳授給學生。如在講到非金屬元素硫的時候,結合硫酸的工業制法,向學生介紹二氧化硫的產生、危害、防治措施等,使學生認識到污染的危害性,而且也讓學生體會到人類憑借科學知識,可以治理污染。同時,要求學生深入思考消除污染的方法,樹立綠色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思想。

多媒體課件展示法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環境污染的情形。如水體污染、水源短缺等。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讓學生感受水體污染帶來的危害,水資源短缺給生產、生活帶來的不便,讓他們在生活中自覺抵制污染水源的行為,形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為環境保護做出應有的貢獻。

示范法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良好行為和道德品質對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起著示范作用。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重視自身行為對學生造成的影響。如在用重鉻酸鉀測鐵的演示實驗中,從實驗前的準備、到實驗過程的操作以至到實驗后的整理,教師自始至終都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洗滌儀器時,用少量多次法達到節約用水、洗滌干凈的目的;滴加指示劑時,嚴格控制用量,保證既能節約藥品,又能得到準確的測定結果;實驗后整理,對剩余的重鉻酸鉀進行回收,把實驗廢物倒入廢液缸,達到節約藥品和保護環境的目的。這樣,就可以在學生的心目中形成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行為。

課前三分鐘演講法鑒于高職化學課時少的實際情況,可利用課前三分鐘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演講。要求學生結合教材內容,通過查閱報刊資料和上網收集資料等形式,廣泛涉獵環境污染、治理、保護等知識,并在課前三分鐘進行小演講。這種做法可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養成主動查閱和積累資料的好習慣,促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環保意識。

(二)在實驗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

其一,實驗微型化。微型實驗包括實驗裝置的微型化和藥品用量的小量化。微型實驗比常規實驗節省試劑和時間,且實驗產生的廢氣、廢液、廢渣大大減少。開展微型實驗可降低有害物質的排放量,減少污染。同時,也可增加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強化學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如滴定操作中指示劑的用量問題,學生往往會取用多于要求的試劑量。教師在進行課堂演示時,可通過對比的方法讓學生觀察試劑用量多時現象不明顯、計算結果的誤差大等事實,促使學生從根本上改變“反應的試劑量越多越好”的錯誤思想;另外,在學生實驗時,經常向學生提出:你取用的試劑量是否為最小量?實驗后的廢液、廢渣是否置于指定的地點?你思考過使廢水、廢液、廢氣變為無毒、無污染的方法嗎?并且從嚴要求,隨時檢查,逐步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使學生自覺養成一種符合環保道德的行為習慣。

其二,實驗綠色化。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會直接接觸到有毒氣體、液體、固體,在化學實驗教學中,要讓學生從反應原理的選擇、裝置的設計、尾氣的吸收、廢氣廢渣的處理等方面參與實驗,這樣不僅能讓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而且能讓學生通過參與實驗,擁有環境保護知識和處理環境問題的技能,培養學生的環境認識能力、判斷能力,增強積極保護環境的意識和有效參與處理環境問題的能力,最終使學生達到具備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使綠色教育思想真正體現在化學實驗教學中。

在預備實驗計劃中設計綠色實驗高職學生在中學已獲得了一定的實驗技能,也形成了一些實驗操作規范。在此基礎上,應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理念的教育,進一步要求學生在實驗前必須寫出預備實驗計劃,并考慮實驗過程可能出現的污染,充分考慮怎樣才能盡可能使用少量試劑、減少或避免有害物質的使用或排放,設計出綠色試驗,并將此作為預備實驗計劃是否合格的標準。這樣,不僅可使學生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促進環境意識的形成,而且可使學生養成查閱資料和積累資料的好習慣。

實驗結束后妥善處理實驗廢棄物在實驗過程中,難免產生廢液,這些廢液大多含有有毒有害成分,有的還含有劇毒物質、致癌物質等,這就需要妥善處理,避免其污染環境、損害人體健康。在實驗過程中,要向學生講述廢棄物處理的一般知識,讓學生了解處理的方法,并在實驗后要求學生思考用何種方法處理。要求學生根據廢液的類型,倒入指定的容器,然后統一處理。

實現廢物的再利用“白色污染”是人們司空見慣的一種現象。隨著塑料工業的發展,聚乙烯塑料的使用量越來越大,廢棄塑料袋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嚴重。如果能實現廢棄塑料袋的再利用,不僅能變廢為寶,而且可有效地降低污染。如在講完乙烯和烯烴這節內容后,可以設計用廢棄塑料制取凡士林、乙烯和汽油的興趣實驗。這些實驗可讓學生體會到看起來是廢物的東西,可以轉化為有益的物質;勤于思考就可能找到變廢為寶的途徑,就可能使資源再生,就可以為保護環境做出貢獻。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和合理利用有限資源的良好習慣。

(三)結合課外活動滲透環境教育

在實施環境教育的過程中,結合課外活動滲透環境教育也是必要的。(1)把環保實驗引進課外活動中;(2)創建班級手抄報紙;(3)開展調查活動;(4)舉辦專題講座;(5)舉辦環境知識競賽;(6)利用節假日宣傳環境知識;(7)通過創建綠色學校活動促進環境教育實施等。

高職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