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心情的詞語范文
時間:2023-03-18 20:04: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表示心情的詞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不緊不慢:形容心情平靜,行動從容。
3、不慌不忙: 不慌張,不忙亂。形容態度鎮定,或辦事穩重、踏實。
4、無思無慮:解釋為沒有什么可放在心上的,形容胸襟開闊或無所用心。
篇2
一.模糊意會法
學生對詞語的理解過程具有遞時性,要經歷“模糊清晰模糊”三個步驟,并經過多次反復才能完成。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詞語,學生只要意會,基本上知道其意思,能運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他們理解得很確切。隨著對文章的深入閱讀和閱讀量的增大,學生經歷一個自我模糊、不斷理解的過程,并由模糊趨向清晰。教師教學時采用意會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激發他們自我探求的興趣。例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中“不約而同”一詞,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是“同時站直了身體的意思”(這是模糊理解);經過查字典知道是“沒有經過商量而彼此一致”的意思(這是規范清晰的理解);最后經過深入閱讀課文,又漸漸領悟到:這就是人民群眾送別時同樣的悲痛心情,以及對無比愛戴的共同情感的表現。通過這種對詞的分步體會,學生就可領會課文的中心。教學實踐證明:把這種詞語的理解方法教給學生,有利于促使學生在認真閱讀中領悟詞義,提高品詞解句的水平,也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提高閱讀的速度。
二.比較琢磨法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些詞語雖然含義并不深奧,卻用得準確、傳神。教學這類詞,教師可指導學生運用比較、琢磨的方法增強語感,意會詞義。例如《我的戰友》中“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熄滅”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戰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從發起沖鋒到戰斗結束才20分鐘”一句中的“才”則是表示時間短。教學時,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對比琢磨加以理解,從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運用相同的詞所表達的感彩也不相同。這樣,可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從對詞義的理解升華到對句子的理解、對中心的把握上來。比較法理解詞義,是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方法,學生比較容易掌握。
三.互換教學法
閱讀時,可用互換詞語的方法理解詞義。換詞不但能聯系舊的知識,啟迪新的知識,還可以學到作者運用語言的獨到功夫。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中“落葉在林間飛舞”一句的“飛舞”,教學時,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換詞訓練。學生把“飛舞”換成“飄落”,然后通過比較,并聯系上下文深究詞義,知道“飛舞”的落葉除了有“飄落”的意思外,還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飄飄悠悠的姿態,從中體會作者用“飛舞”的特別含義;知道有些詞既有近義的特點,更有程度深淺之分。通過這種換詞練習,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作者準確用詞的高明之處和獨特的寫作技巧,體會到文章顯得生動、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
四.演示實驗法
詞語理解最容易也最讓學生感興趣的方法是演示實驗。例如教學《烏鴉喝水》時,寫水“漸漸地升高”一句中的“漸漸地”,教師可通過演示實驗使學生理解詞義。指名讓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小石子往裝有半瓶水(稍帶紅色或藍色)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其他學生仔細觀察水面的變化。當學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漸升高的情景時,教師稍加點撥,學生馬上就會領悟到“漸漸地”就是“慢慢地”的意思。
五.動作釋義法
比動作也是一種理解詞語的好辦法。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描寫動作的句子,教學時,教師可通過比動作讓學生領會動詞的意思。例如《鸕鶿》一文,在描寫鸕鶿捕魚和漁夫取魚的情景時,作者運用了一連串動詞:鉆、拍、跳、抓、擠、甩。這些動詞把鸕鶿捕到魚的歡樂、漁人取魚的利索勁兒寫得十分生動、形象。教學時,教師讓學生通過想象,比一比“鉆、拍、跳”的動作,做一做“抓、擠、甩”的動作。學生就不難領會漁人熟練的動作與歡樂的心情,而課文描繪的情景也就栩栩如生地再現在學生腦海中。
六.電教演示法
使用現代化電教媒體,可以將詞語所表示的意思直觀地再現在學生眼前,便于他們準確地理解。如《趙州橋》這樣描寫橋上的雕刻藝術:“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句中生詞較多。教學時,教師可用投影把千姿百態的龍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學生眼前,使他們更好地理解“互相纏繞”、“互相抵著”、“遙望”等詞語的意思。
篇3
周敏麗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玲、詳”等生字,通過做動作、聯系生活等方式理解“端詳、啪的一聲”等詞語的意思,書寫“評、獎、拿、及”等字。
2、借助圖畫理清課文順序,試著用上“得意、傷心、滿意”這3個詞語,講講這個故事。
3、研讀關鍵句,感受人物心情。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識字寫字。
2、難點:試著用上“得意、傷心、滿意”這3個詞語,講講這個故事。
三、教學過程:
(一)識字導入,認識人物
1、學校里要舉行書畫大賽了,有位小姑娘要去參加,誰能叫出她的名字?(玲玲)指導學生讀準后鼻音。
2、引導識字:“玲”是個形聲字,左形右聲,王字旁,通常用來表示非常珍貴、美好的東西。“玲玲”用來形容玉器碰擊的時候發出的清脆的聲音。
3、齊讀課題。指導書寫“畫”。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出示要求,自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難讀的詞語和句子多讀幾遍。
(2)邊讀邊畫出生字,并標出自然段序號。
2、檢查自讀情況
(1)認讀詞語
端詳這幅畫評獎啪的一聲弄臟報紙
來不及懶洋洋并不像那么糟肯動腦筋
(2)指名分段讀課文
(3)讀好長句,體會心情
玲玲得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這幅畫明天就要就要參加評獎了。(理解“端詳”)
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啪的一聲掉到了地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傷心地哭了起來。
玲玲想了想,拿起筆,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瞇著眼睛,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整張畫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滿意地笑了。(得意—傷心—滿意)
(三)圖文對照,試講故事
1、出示圖片,引導排序:要是把這三幅圖當做是課文的插圖,應該誰在前,誰在后呢?
2、請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3、小組合作:借助圖畫順序,用上“得意、傷心、滿意”講故事。
(四)練寫生字,學習小結
篇4
【關鍵詞】小學語文 詞匯教學 探討
時下的小語課堂,執教者熱衷于教學方法的巧妙,教學技巧的嫻熟、教學風采的張揚,講究的是上課如何精致、如何精彩。這就造成了語文教學耗時多,但效果不明顯。教學方法固然重要,體現先進理念的教學方法也應該被大力張揚。然而一切教學方法的努力,都是為了更有效地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呂叔湘曾經說過:“語文就應該姓語,語文課一定要重視語言文字的教學和訓練。”因此必須依托文本,抓住詞語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詞語教學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閱讀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抓好詞語教學,讓學生學會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及是小學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訓練項目,教師在教學中應予以足夠的重視。
一、模糊意會法
學生對詞語的理解過程具有遞時性,要經歷“模糊清晰模糊”三個步驟,并經過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詞語,學生只要意會,基本上知道其意思,能運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他們理解得很 確切。隨著對文章的深入閱讀和閱讀量的增大,學生經歷一個自我模糊、不斷理解的過程,并由模糊趨向清晰 。教師教學時采用意會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激發他們自我探求的興趣。例如《十里長街送總理》 一文中“不約而同”一詞,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是“同時站直了身體的意思”(這是模糊理解);經過查字典 知道是“沒有經過商量而彼此一致”的意思(這是規范清晰的理解);最后經過深入閱讀課文,又漸漸領悟到 :這就是人民群眾送別時同樣的悲痛心情,以及對無比愛戴的共同情感的表現。通過這種對詞的 分步體會,學生就可領會課文的中心。教學實踐證明:把這種詞語的理解方法教給學生,有利于促使學生在認 真閱讀中領悟詞義,提高品詞解句的水平,也有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提高閱讀的速度。
二、比較琢磨法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些詞語雖然含義并不深奧,卻用得準確、傳神。教學這類詞,教師可指導學生運用 比較、琢磨的方法增強語感,意會詞義。例如《我的戰友》中“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熄 滅”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戰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從發起沖鋒到戰斗結束才20分鐘”一句中的“才 ”則是表示時間短。教學時,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對比琢磨加以理解,從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運用相同的 詞所表達的感彩也不相同。這樣,可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從對詞義的理解升華到對句子的理解、對中心的把 握上來。比較法理解詞義,是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方法,學生比較容易掌握。
三、互換教學法
閱讀時,可用互換詞語的方法理解詞義。換詞不但能聯系舊的知識,啟迪新的知識,還可以學到作者運用 語言的獨到功夫。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中“落葉在林間飛舞”一句的“飛舞”,教學時,教師可指導學生 進行換詞訓練。學生把“飛舞”換成“飄落”,然后通過比較,并聯系上下文深究詞義,知道“飛舞”的落葉 除了有“飄落”的意思外,還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飄飄悠悠的姿態,從中體會作者用“飛舞”的特別含義 ;知道有些詞既有近義的特點,更有程度深淺之分。通過這種換詞練習,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作者準確用詞的高 明之處和獨特的寫作技巧,體會到文章顯得生動、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
四、演示實驗法
詞語理解最容易也最讓學生感興趣的方法是演示實驗。例如教學《烏鴉喝水》時,寫水“漸漸地升高”一 句中的“漸漸地”,教師可通過演示實驗使學生理解詞義。指名讓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小石子往裝有半瓶水( 稍帶紅色或藍色)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其他學生仔細觀察水面的變化。當學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漸升 高的情景時,教師稍加點撥,學生馬上就會領悟到“漸漸地”就是“慢慢地”的意思。
五、動作釋義法
比動作也是一種理解詞語的好辦法。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描寫動作的句子,教學時,教師可通過比動 作讓學生領會動詞的意思。例如《鸕鶿》一文,在描寫鸕鶿捕魚和漁夫取魚的情景時,作者運用了一連串動詞 :鉆、拍、跳、抓、擠、甩。這些動詞把鸕鶿捕到魚的歡樂、漁人取魚的利索勁兒寫得十分生動、形象。教學 時,教師讓學生通過想象,比一比“鉆、拍、跳”的動作,做一做“抓、擠、甩”的動作。學生就不難領會漁 人熟練的動作與歡樂的心情,而課文描繪的情景也就栩栩如生地再現在學生腦海中。
六、電教演示法
篇5
一、對名詞的修飾
對名詞的修飾要開放思維,拓寬修飾詞語的范圍。如:對小草的描繪,可以用“綠油油、瘦溜溜、歪著腦袋、躺在野地里、隨風舞動,被吹得東倒西歪、一大片一大片”來修飾。
其中,“綠油油”表示小草的顏色;“瘦溜溜”表示小草的形狀;“歪著腦袋”表示小草的狀態;“一大片一大片”表示小草的數量;“躺在野地里、隨風舞動”表示小草伴隨的動作。因此,表示顏色、形狀、狀態、動作、數量的詞語或詞組都可以用來修飾表示名稱的詞。
人物或動物作為特殊的名稱,修飾時應該關注主體的品質(或感情)、性格、外貌、愛好或習慣、神態、內心、口才、特長等要素進行修飾。比如,和藹親切或不厭其煩、脾氣暴躁、滿臉胡茬、不修邊幅、嚴肅的老師等。
對于人物或動物的修飾有時候也可以輔以動作。比如,正呵呵笑著的媽媽,咆哮著的小熊等。
練習1:根據要求在表格內填寫修飾的詞語,能用疊詞的最好用上疊詞。
修飾表示一般名稱的詞語
序號 數量 顏色或溫度 形狀或大小 狀態或位置 動作(或被動) 修飾的主體
1 的桌子
2 的小樹
3 的河水
4 的麥苗
5 的油菜
6 的墻壁
7 的電線
8 的馬路
9 的衣服
10 的云彩
11 靜靜 的月亮
12 的山峰
13 的雪花
14 的雨點
15 舒展身體 左右搖擺 的豆角
16 個頭不一 倒掛金鉤 的辣椒
17 掛在枝頭 身體下墜 的茄子
18 憨頭憨腦 躺在地上 的冬瓜
19 長滿白刺 安睡 的黃瓜
20 包裹嚴實 端坐 的大白菜
21 害羞 帶著細尾 的西紅柿
22 曲卷 仰面朝天 的木耳
23 層層疊疊 背著蓋子 的蘑菇
24 節節相連 尾巴上翹 的蓮菜
25 的松樹
26 的楊樹
27 的柳樹
28 的野花
29 的假山
30 的石頭
修飾表示人物或動物的詞語
序號 品質或感情 性格 外貌 愛好或習慣 神態 修飾的主體
1 的媽媽
2 的爸爸
3 的妹妹
4 的同桌
5 的老師
6 的警察
7 的乞丐
8 的領導
9 的猴子
10 的熊貓
11 的小狗
12 的小鳥
附:部分描寫人物的詞語(ABB可參考前面疊詞)
外貌:瘦小 弱不禁風 風度翩翩 大腹便便 披頭散發 虎背熊腰 相貌堂堂 貌美如花 眉清目秀 面黃肌瘦 臉色蒼白 滿臉雀斑 面如桃花 臉頰緋紅 身材矮小 身材苗條 身材豐腴 體態輕盈 臃腫 佝僂 身強力壯
神態:莊重 端莊 安閑 安詳 恬靜 文雅 鎮靜 沉著 誠摯 憨厚 懇切 瀟灑 嫵媚 羞澀 靦腆 嚴厲 冷酷 堅毅 傲慢 疲憊 沮喪 失神 詫異 發愣 尷尬 緊張 眉頭緊鎖 神采奕奕 眉飛色舞 驚慌失措 漫不經心 垂頭喪氣 沒精打采 愁眉苦臉 大驚失色 眉開眼笑 怒氣沖沖 嬉皮笑臉 滿面春風 大惑不解 大驚小怪
內心活動:忐忑不安 心急如焚 七上八下 六神無主 心神不定 興高采烈 喜出望外 歡天喜地 垂頭喪氣 悶悶不樂 歡蹦亂跳 快活 開心 快樂 歡樂 喜悅 愉悅 愉快 暢快 大喜 狂喜 欣喜 悲傷 悵然 痛苦 傷心 心如刀割 欲哭無淚 憂慮 憂傷 郁悶 焦慮 坐立不安 憂心忡忡 心事重重 心亂如麻 憤恨 憎惡 怨恨 惱怒 惱羞成怒 火冒三丈 勃然大怒 驚慌 害怕 畏懼 恐慌 膽小怕事 提心吊膽 驚慌失措 心驚肉跳
精神品質:一清二白 大公無私 正直無私 剛正不阿 冰清玉潔 克己奉公 嚴于律己 表里如一 忠心耿耿 虛懷若谷 堂堂正正 深明大義 謙虛謹慎 舍己為人 堅強不屈 一絲不茍 兢兢業業 貪生怕死 樂于助人 勤學好問 先人后己
性格:樂觀 內向 成熟穩重 幼稚調皮 溫柔體貼 活潑可愛 普普通通 內向害羞 外向開朗 心地善良 聰明伶俐 善解人意 風趣幽默 思想開放 積極進取
口才特長:能說會道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辯 滔滔不絕 伶牙俐齒 出口成章 語驚四座 娓娓而談 妙語連珠 口若懸河 侃侃而談 身懷絕技 拿手絕活
二、對動作的修飾
表示動作的詞語的修飾能使動作表現的外延更廣泛,內涵更豐富。比如,輕快、歡快、緩緩、嘩嘩地流;使勁、狠狠、輕輕、啪啪、惱羞成怒、毫不留情地打。
其中,“輕快、緩緩”表示狀態速度,“嘩嘩”表示聲音,“歡快”寫出了情緒。因此,表示聲音、情緒、神態、狀態、程度或速度、伴隨的動作等詞語都可以用來修飾動作。此外,在修飾動作的詞語之前還可以加上情景或范圍。比如,一條小溪在山間歡快地流等。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世間萬物都有施為動作的特征,受動作施為主體和動作狀態的限制,并不是每個動作之前都可以用以上幾個方面的詞語進行修飾。我們只要能根據作文的特定情境思考出一個、兩個修飾詞就可以了。
練習2:想一想,哪些詞語可以修飾下面的動作?在空格里寫下來。
1. ――――――――――――― 地看著
2. ――――――――――――― 讀書
3. ――――――――――――― 地罵
4. ――――――――――――― 坐下
5. ――――――――――――― 地開放
6. ――――――――――――― 地叫著
7. ――――――――――――― 地講
8. ――――――――――――― 地唱
9. ――――――――――――― 地說
10. ―――――――――――― 地挪動
11. ―――――――――――― 地扭動
12. ―――――――――――― 地刮
13. ―――――――――――― 地寫
14. ―――――――――――― 地發現
三、名詞、動詞修飾綜合練習
練習3: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使句子表達得更具體。
1. ( )太陽冉冉升起,照在( )草原上,草原到處灑滿( )陽光。牧民們懷著( )心情,放牧著( )牛羊。
2. 在( )土地上,長著( )莊稼。那( )玉米,( )高粱,還有那( )谷穗,真惹人喜愛。
練習4:請找出表示名稱和表示動作的詞加以修飾,使句子更加具體。另外還可以在名詞之后動詞之前加上時間和處所。
太陽照著大地。( 的)太陽( 地)照著( 的)大地。
燕子飛過田野。( 的)燕子( 地)飛過( 的)田野。
天空飄著白云。( 的)天空( 地)飄著( 的)白云
青蛙叫著。( 的)青蛙(在 )( 地)叫著。
西北風刮著。( 的)西北風( )( 地)刮著。
蟋蟀爬出來。( 的)蟋蟀(從 )( 地)爬出來。
孩子數星星。( 的)孩子( 地)數( 的)星星。
教室里擺著課桌椅。( 的)教室里( 地)擺著( 的)桌椅。
山村里閃爍著燈光。( 的)山村( 地)閃爍( 的)燈光。
關懷著戰士。( 的)( 地)關懷( 的)戰士。
臉蛋上印著酒窩。( 的)臉上( 地)印著( 的)酒窩。
魚兒逃竄。( 的)魚兒(在 )( 地)逃竄。
野花開。( 的)野花( )( 地)開。
星星眨眼。( 的)星星( 地)眨( 的 )眼。
老師批改作業。 ――――――――――――――。
洪水淹沒了村莊。 ―――――――――――――。
海鷗飛過海面。 ――――――――――――――。
馬駒瞪著眼睛。 ――――――――――――――。
話印在心上。 ―――――――――――――――。
同學們做作業。 ――――――――――――――。
少先隊員揮舞著花束。 ―――――――――――。
同學們議論著消息。 ――――――――――――。
玲玲做操。 ――――――――――――――――。
雨點落下來。 ―――――――――――――――。
四、拆解表示形狀、顏色、狀態、特征的詞
所謂形容詞,大多是表示形狀、顏色、狀態和特性的詞語。比如,紅,黃,藍;圓,長,短;快慢,冷熱;聰明,活潑,可愛等。如果把這些抽象的形容詞進行分解描述,就能讓讀者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行為、形態、樣子、溫度、狀態或程度。比如,“小貓真可愛!”可愛在何處呢?老舍先生用擬人的筆法寫實:“一根雞毛、一個線團,都是它的好玩具,耍個沒完沒了。一玩起來,不知要摔多少跟頭,但是跌倒了馬上起來,再跑再跌,頭撞在門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后來,膽子越來越大,就到院子去玩了,從這個花盆跳到那個花盆,還抱著花枝打秋千。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被它折騰得枝折花落。”
“晚霞真美!”美在何處?美在晚霞熱情的色彩,美在晚霞多姿的形態,美在晚霞對周圍事物的感染。我們只要把色彩、形態和周圍事物色彩的變化寫出來,晚霞的美就形象化了。
“今天真冷!”冷表現在何處?我們可以用“聽到的風聲,看到溝渠里的冰,手觸到的事物的感覺,街上人的衣著和神態動作”去表現。這樣的“冷”就是具體的、立體的。
練習5:把下面句子中表示形狀、顏色、狀態和特性的詞語找出來,并用敘述的語言描述這個詞語。
1. 爺爺慢慢走著。(步幅、動作、時間與距離,和其他路人作比較)
2. 山羊跑得快。(山羊的動作,和哪些事物的快相似,和同行的伙伴對比)
3. 西瓜真甜。(口感,和什么食物相仿)
4. 天氣真冷。(看到的,聽到的,觸到的)
5. 這樹真大。(樹干、樹冠,和什么事物相像)
6. 這座山太高了。(仰視,頂端的視覺,山頂相伴的事物,聯想到的詩句)
7. 他背得真熟。(聲音,語速,神態,時間)
8. 他的作文寫得真差。(遣詞造句情況,作文的長短,讀起來的感覺等)
9. 他真不聽話。(用反襯和對比的方法)
10. 聲音悅耳。(語調、語速,與什么好聽的聲音相仿,聽后的感覺)
11.天氣真熱。(自己的感覺,動物、植物的樣子,其他人的表現)
12.花兒真紅。(像什么,對周圍事物的影響)
13.夜晚真黑。(視覺感受,比喻成熟知的事物的樣子)
14.桂花香。(香味濃淡,自己的感受,和哪些事物的氣味相仿)
15.弟弟真調皮。(概括的事例,抓住人物的動作和神態)
篇6
歡( ) 申( ) 娃( ) 已( )
吹( ) 甲( ) 洼( ) 己( )
經( ) 跳( ) 處( ) 結( )
輕( ) 桃( ) 外( ) 潔( )
二、按要求畫出詞語。(8分)
A、用“ ”劃出反義詞。
1、我緊張的心情一下子平靜下來。
2、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3、過馬路時要注意安全,橫穿馬路是很危險的。
B、用“ ”劃出近義詞。
4、小馬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
小馬聽了松鼠的話,連忙收住腳步。
三、連一連。(8分)
慈祥的 日子 歡樂 的旗幟
難忘的 心情 火紅 的老師
緊張的 笑容 敬愛 的陽光
可愛的 孩子 溫暖 的海洋
四、精彩回放,按課文內容填空。(14分)
1、梨樹掛起的 燈籠,蘋果露出 的臉頰,稻海翻起 的波浪,
高粱 燃燒的火把。
2、中華世紀壇( )如( ),( )如( )。
3、讓 飄進您的夢里,那夢啊,準是 。
4、停車坐愛楓林晚, 。(2分)
5、 ,正是橙黃橘綠時。(2分)
四、照樣子寫句子。(9分)
例:(1)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1) 那不是一座會變的橋嗎?
例:(2)藍天上飄著白云。 (高高的)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
(2) 黃葉落下來。
例:爺爺把塑料橋放回書包里。
爺爺把(像雨衣一樣大小的)塑料橋放回書包里。
(3) 彎彎的月亮掛在天上。
(3)
五、閱讀知文,并回答問題。(12分)
秋天
唧唧喳喳,唧唧喳喳,你到我的房子里來做客,我到你的房子里去玩耍。
忽然,呼啦啦吹來了陣風。咦?云房子變小了,云房子不見了。云房子哪兒去啦?
沒有了,沒有了。天空像洗過一樣干凈,只剩下一個笑瞇瞇的太陽和一片小汪汪的藍天。
1、短文共有 個自然段。(2分)
2、哪個詞表示了鳥的叫聲?用“——”畫出來。(2分)
3、第( )自然段寫天空。(2分)
篇7
一、漢語拼音字母表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二、會寫的字
春(春天)(春風)??風(北風)(東風)??冬(冬天)(冬雪)
雪(雪花)(雪人)??花(雪花)(花兒)
飛(飛機)(飛鳥)
入(入口)(出入)??姓(姓名)(百姓)??什(什么)(為什么)
么(多么)(什么)
雙(雙手)(雙人)??國(國王)(中國)
王(王子)(王后)
方(地方)(方向)
青(青山)(青春)
清(清水)(清明)??氣(生氣)(天氣)
晴(晴天)(清空)
情(心情)(同情)??請(請問)(請示)
生(生日)(花生?)
字(生字)(寫字)??左(左右)(左邊)
右(右手)(右邊)
紅(紅葉)(紅花)
時(小時)(有時)
動(動力)(動手)
萬(千萬)(萬一)
三、易寫錯的字
春:下面是“日”,不要寫成“目”。
雪:上面是雨字頭,不要寫成“雨”字。
入:撇短捺長。與“人”區分開。
雙:左邊最后一筆是點,不要寫成捺。
國:里面是“玉”,不要寫成“王”。?正確筆順:
方:上面有“丶”,不要寫成“萬”。?正確筆順:
晴:左邊是“日”,與“睛”區分開。
左:被包部分是“工”,不要寫成“土”。
萬:上面沒有點,不要寫成“方”。
四、會認字
霜??吹??落??降??飄??游??池??入??姓??氏??李??張??古?吳??趙??錢??孫??周??王??官??清??晴??眼??睛??保
護?害
事??情??請??讓??病??相??遇??喜??歡??怕??言
互?令??動??萬??純??凈??陰??雷??電??陣??冰??凍??夾
五、近反義詞
近義詞:保護——愛護???喜歡——喜愛
尊重——尊敬
反義詞?:保護——破壞??涼——熱
喜歡——討厭
六、日積月累
描繪春天景象的四字詞語: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柳綠花紅?鶯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百花齊放??百鳥爭鳴
運用:
拓展積累:鳥語花香、欣欣向榮、萬紫千紅、春暖花開、草長鶯飛、勃勃生機
表示天氣的詞:
陰
晴
霧
雷電
陣雨
暴雨
冰雹
霜凍
雨夾雪
七、辨字組詞
方(方向)
字(寫字)
右(右手)
時(時光)
萬(千萬)
子(兒子)
石(石頭)
對(對手)
請(請問)
情(心情)
晴(晴天)
青(青山)
人(人口)
公(公雞)
入(入門)
么(什么)
八、詞語
春風
冬雪
開花
飛鳥
入口
什么
方向
國王
雙方
青山
清水
生氣
晴天
心情
請來
生字
左右
紅花
小時
動力
萬里
九、偏旁(見課本124頁)
十、課文要背誦會。
十一、全包圍結構字:筆順規則先外后內再封口,比如:白、回、國
十二、識字方法
韻語識字,比如《姓氏歌》,將識字與生活緊密結合;
篇8
一、 辨語言風格
語言風格,是指詩人區別于他人的顯著藝術特色,是詩人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逐漸形成的獨特的語言藝術個性,是詩人的個性氣質、詩歌美學觀念在作品中的凝結。所以,掌握如下描述語言風格的常見術語,有助于我們區別不同風格的詩作。
1. 豪邁雄奇。多用具有氣勢和節奏奔放的語言來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營造恢弘闊遠的意境,表現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白、蘇軾的詩詞。
2. 沉郁頓挫。“沉郁”指文思深沉蘊藉,“頓挫”指聲調抑揚有致、沉郁的詩。作者似乎有千言萬語積壓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發于筆端。最典型的就是杜甫的詩歌。
3. 悲壯慷慨。情感悲壯,語言高昂,充滿對時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時,或感時傷亂,憂國憂民,心中郁結憤慨之氣。例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4. 樸素自然。語言不加雕飾,率真樸素,且多用口語,讀來平白如話,自然生動,韻味無窮,并力求平淡,不追求詞藻的華麗,顯現出質樸無華的特點,卻于平淡中蘊含著深意,多見于山水田園詩中,如陶淵明、王維的詩。
5. 婉約細膩。這種風格往往體現出“曲折、細膩、柔美”的特點,曲徑通幽,情調纏綿,表達感情細如抽絲,如李清照的詩詞作品。
6. 清新明快。用語新穎,不落俗套,語言直接、明朗、直爽,往往斬釘截鐵,―語破的,如兩漢民歌。
7. 委婉含蓄。有時也稱蘊藉,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如杜牧的絕句、李商隱的詩作。
8. 平淡質樸。選用貼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白居易的詩。
二、 辨語言內容
詩歌的語言從內容的角度看具有跳躍性、象征性、抒情性以及特定含義等特點。鑒賞時注意這些特征有利于我們把握詩歌的主旨。
1. 跳躍性。由于詩歌篇幅有限和文字精煉的特點,詩歌中的省略無處不在,詩人有意的留白和無心的插柳也是俯首可得。所以在鑒賞詩歌時要充分用自己的想像去補充詩人有意留下的空白,用自己的想像補齊詩中的省略,還原詩歌的場景,獲得更高的審美享受。
2. 象征性。在寫景抒情詩中,所詠之物往往就是象征形象。諸如松、竹、梅、菊、蘭一類事物被人們賦予特定的意義,象征人們高潔的品質,詩人常借助它們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如詩人以梅自喻,表現自己不與爭寵邀媚、阿諛奉承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錚錚傲骨。
3. 抒情性。詩歌語言往往景染,情由景出,好的詩歌更是“一切景語皆情語”。如“萬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悲”“秋”等詞語能直接傳達出詩人內心凄涼以及老病孤愁的情緒。
4. 特定含義。如“秋水”指眼睛、“鴻雁”指書信等。它們大多源于典故或前人詩文,這方面需要同學們平時加強課外閱讀,積累文學知識,提高語文素養。
三、 辨關鍵詞語
古人作詩用詞巧妙,鑒賞古詩的詞語,主要是指對動詞和形容詞的鑒賞,當然,數詞、副詞、疊音詞、象聲詞、語氣詞等也不可忽視。
1. 特征動詞。一個恰當的動詞能讓整句甚至整首詩流傳千古的例子并不鮮見,在鑒賞詩歌時,需要特別注意具有多重含義的、特征性的動詞。如2007年全國卷Ⅱ“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維《新晴野望》)中的“明”和“出”,充分顯示出雨后的“新晴”,詩人極目“野望”所見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漲,在陽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時更加明亮奪目;雨水沖洗后的群山,在太陽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層次。
2. 形容詞。這些詞不僅可以從形、聲、光、色等方面點出形象的特點,還能傳達出作者的感情。尤其是顏色,多能表現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氣氛。如“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中“紅”“綠”“火”“藍”這樣包含絢麗色彩的詞語,把江南美景寫得色彩鮮麗,令人難忘。
3. 意象名詞。由于意象的獨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過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個名詞連用時,意象的組合會營造一定的意境。如有送別相思之情的詩作常常會出現柳、酒、月、雁、樓等意象。2007年山東卷“馬后桃花馬前雪,出關爭得不回頭”(徐蘭《出關》),以“雪”代塞外嚴寒的生活,將關內桃花爛漫與關外白雪茫茫兩個場景聚集到征馬這一關節點上,描寫生動,對比鮮明,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讀之令人心酸。
4. 副詞。對副詞的鑒賞,是新出現的考查內容,要特別注意表示動作行為的程度、范圍、頻率、方式等副詞,也要關注時間、語氣副詞在表達時的特殊作用。如2006年江蘇卷:“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閑無處,兩鬢秋霜細有華。”(元代魏初《鷓鴣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又”字暗示了作者不止一次浪跡天涯,飽含愁苦與無奈。
5. 特殊詞。還有一些并不常見、一旦出現必有妙用的詞語也同樣值得我們重視,限于篇幅,略舉三例。
①疊聲詞。疊詞的作用不外乎增強語言的韻律感和起強調兩種作用。2007年天津卷:“蔥蔥溪樹暗,靡靡江蕪濕。”(高啟《黃氏延綠軒》)“蔥蔥”“靡靡”兩個疊音詞,寫出春雨后水邊草木之貌,富有韻律感,增強了表達效果。2007年湖南卷:“草草杯盤供笑雨,昏昏燈火話平生。”(王安石《示長安君》)“草草”可見酒菜的簡單,歡聚中有些許不足;“昏昏”則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將別的傷痛。
②倒裝詞。一般表強調,或是為了音調的和諧等。如“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正常表述為“天外七八個星,山前兩三點雨”。
③數量詞。突出強調或是造成對比。如“―片飛花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通過描寫一片花飛,風飄萬點,春殘欲盡的殘春景色,抒發詩人滿腹的怨愁。
四、 辨三種題型
為了便于同學們更有效地解答好鑒賞詩歌語言的題目,現將鑒賞詩歌語言的常見題型、答題步驟列表歸納如下:
【典型試題】(2007年全國卷I)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
望江南 超然臺①作
蘇 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注]①超然臺:在密州(今山東諸城)城北。當時蘇軾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舊俗寒食節不舉火,節后舉火稱新火。
從詞中的“咨嗟”“休對”“且將”這些詞語看,你認為作者在詞中要表現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
【答題誤區】此題有三個地方極易讓考生在解題時出現失誤,會導致相當一部分考生在理解詩詞大意時出現誤差:一是詞題的副題“超然臺作”,二是作者為蘇軾,三是詞的最后一句所表達的情感。這三處地方極易讓考生在解題時先入為主,認為這首詞表達的離不開蘇軾的曠達、豪放、樂觀、喜悅情懷。一些考生往往只看表象,不究實質,文人失意時反樂者,多是解嘲,借以掩飾心中的孤苦凄涼。
篇9
一、聽聲音
萬籟有聲,聲聲皆情。“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中少女的談笑聲是田園風光中一道絕美的風景線,彰顯出山居生活的恬靜的情趣,令人神往。而“梧桐更兼細雨,點點滴滴”,這點點的雨聲不正是傷心人細數著自己的孤獨,在熬煎中擁抱寂寞度日如年的寫照嗎?
表聲音的詩句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等等。
從藝術手法的角度來看,這些詩句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直接用聲音意象渲染環境,如杜甫的“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迅疾的秋風、高遠的天空、孤零冷落的小島、水落石出的白沙、低飛盤旋的水鳥,再加上那哀傷的猿啼,使這深秋的景色更見幾分凄清,讓人如臨其境。
另一類則是借助于聲音意象反襯環境的寂靜或凄涼。如溫庭筠的“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殘月半彎,詩人早早就準備好行裝出發了,他凝視著板橋上的腳印,耳畔傳來雞啼聲聲,周圍一片寂靜,思鄉人的心里卻越發感到孤單了。
二、察顏色
“畫中有詩,詩中有畫”。 色彩意象作為一種典型的情感符號,最為感性和直觀,其內蘊深刻而豐富。在品味意象時,應該明確,色彩本身就是意象的一部分,很值得玩味。
巧借色彩渲染環境、烘托感情的詩句,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表顏色詞語的詩句,從正面渲染環境,烘托人物的心情。如:“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等等。這類詩句中常見的表顏色的詞有:紅、綠、白、黑、紫等,而“紅”又與朱、絳、赤等相近,如“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新棗未全赤,晚瓜有余馨”綠也和翠、青、碧等同義,如“朱櫻青豆酒,綠草白鵝村”。
另一類是間接表顏色詞語的詩句,從反面襯托環境的凄涼。如:“枯藤老樹昏鴉。”“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等等。這類詩句往往沒有明確表示顏色的詞語,在品味這類詩句時,我們會發現枯藤中的“枯”、暮靄的“靄”、煙波的“煙”等這些詞語雖不直接指向顏色,卻暗示著顏色,表現力十足。
三、知冷暖
詩歌作為情感的載體,是詩人性靈的流露。在詩詞中經常會出現直接或間接表示溫度冷暖的詞語,鑒賞時要放慢腳步,觸摸意象,用心感知,是為“知冷暖”。它們也是打開詩人情感之門的鑰匙。
表冷暖的詩句有:“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紅藕香殘玉簟秋。”“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這些詩句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表示冷暖的詞語,如:冷、秋、寒、涼、暖等詞語,一方面起到暗示環境冷暖,另一方面是作者心靈的感受或心境的流露。“可堪孤館閉春寒”中的“寒”字,難道僅僅是環境的寒冷嗎?當然不是,這其中包含了秦觀被貶的哀怨和思鄉人心境的凄楚。再如李清照的“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重陽佳節之際,丈夫行走他鄉,詞人空房獨守,夜半的寒氣來襲,這“涼”既是詞人的的確確觸到的寒意,更是她內心寂寞的自然流露。
篇10
關鍵詞:形式名詞;抽象事物;詞義;名詞化;慣用表達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5-0132-02
學過日語的人皆知,日語語法中有名詞和形式名詞之分,且具體分為普通名詞、固有名詞、數詞、代詞、形式名詞。如:「本、「、「花子、「三枚、「これ、「こと等。其中的「こと既是普通名詞亦是形式名詞。作為普通名詞不難掌握,但作為形式名詞非常抽象是日語學習者學習的難點之一。筆者針對形式名詞的「こと從詞義和構文等角度進行整理及歸納,以便提高學習效果,僅供日語學習者參考。
一、形式名詞「こと的詞義
形式名詞亦稱形式體言,是日語有的語法現象之一,其失去了作為名詞的實質意義,在句中受連體修飾語的修飾,將用言體言化并起到一定的語法作用。日語句法中的句子成分主要是由各種助詞決定的,而助詞只能連接名詞,若一個長句或段落充當句子的主語、主題、賓語等各種句子成分時則需要將其名詞化,這個語法功能便由形式名詞「こと等承擔。作為形式名詞「こと的詞義是表示抽象的事物或概念等,大致可分以下幾種:
1.表示與某人某事相關的事情或以什么為中心的事情。其詞義與「ありかた「合相似。例:のことは心配するな/不要擔心我。
2.表示以某人作為動作、心情的對象或抽象的概念。多用「好きだ「嬉しい「悲しい「分かる等表示好惡之類的情感形容詞或表示狀態的可能動詞。例:あの人のことが忘れられない/我忘不了他。
3.表示某種行為、狀態。其詞義與「行「子相似。例:自分のしたことを反省しなさい/請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
4.表示說話思考的內容、意思。其詞義與「內容「意味相似。例:彼女は私の言うことがよく分からないらしい/她似乎不大明白我說的意思。
5.接形容詞連體形后起副詞作用,所表示的事態與后續謂語有關。例:いこと留守にする/長時間不在家。
二、構文上的名詞化用法
1.當謂語部出現表示可能性、正確與否、評價、感情、思考等詞語時,主語部的名詞化即可用「こと。如:「當然だ「真だ「正しい「噓だ「いやだ「嬉しい「悲しい等。例:彼女が怒ることも當然だ/她生氣是理所當然的。
2.當謂語部出現表示知覺、視覺、感覺等詞語時,主語或主題部分的名詞化則不能使用「こと。如:「こえる「える「感じられる等。例:子供が泣いていることがこえる。(×);子供が泣いているのがこえる/聽到小孩子在哭。
3.當主語部及謂語部均需要體言化時,主語部可用「こと或「の,但謂語部只能用「こと不可用「の。例:常に真をること(の)は大切なことだ/總是說真話很重要;常に真をること(の)は大切なのだ。(×)。
三、構成慣用表達
「こと作為形式名詞使用時,更多的是慣用的表達即形成了固定的句型。學習者熟知了解這些句型,是學會掌握并能應用形式名詞「こと的最好捷徑。
1.「~(去形)+ことがある/ない。表示曾經的經驗、體驗或經歷。可譯為“……過”。例:フランス料理を食べたことがある/吃過法國料理。
2.「~(在形)+ことがある。表示有時或偶爾發生的事,對于發生頻率較高的事不能使用。可譯為“有時”“經常”。例:朝早く起きることもあるんですよ/有時也會早起的呀。
3.「~(在形)+ことができる/できない。表示可能或不可能,可與表可能的「V-れる型動詞替換。但在強調可能性時,一般多用「ことができる。可譯為“會”“能”“可以”。例:信してくれる人を失望させることは出來ない/不能讓信任我的人失望。
4.「~(在?去形)+ことになる。表示主體以外的客觀決定或決定的結果。可譯為“決定”“定為”。例:今度北京支店に行くことになった/(公司)決定了我這次調到北京分社。
5.「~(在?去形)+ことにする。表示主體的主觀決定或決心。可譯為“決定”“決心”。例:就することにしました/我決定就職了。
6.「~(在形)+ことになっている。表示約束人們生活行為的各種規定。可譯為“規定著”“按規定”。例:休むは學校に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ことになったいる/學校規定,請假不上學時必須事先與學校取得聯系。
7.「~(在形)+ことにしている。表示根據某種決定而形成的一種習慣。但表示一般意義的習慣或禮儀時則不能使用,其句型本身不能出現否定形。翻譯要靈活。例:私は日必ず日をつけることにしている/我每天堅持必寫日記。
8.「~(在形)+ことだ。表示說話人就某種行為進行忠告、勸解、命令或主張。可譯為“就得”“該”“最好”。此用法的否定形是「ことはない。可譯為“用不著”“不要”。例:邪を早く直したんだったら、暖かくしてゆっくり寢ることだ/要想感冒早點兒好,就得保暖好好睡一覺。
9.「~(在肯定形)+ことはない。表示絕不可能發生的全面否定。可譯為“絕不…”“不會…”。「~(在否定形)+ことはない。表示部分的否定,留有肯定的語意。可譯為“偶爾…”“有時…”。例:私はして友情を切ることはない/我絕不背叛友情。
10.「~形容?形容(在?去形)+ことだ「(在?去形)+ことだ。表示說話人的驚訝、感嘆、感慨等心情。可使用的形容詞等很有限。翻譯要靈活。例:家族みんな健康で、けっこうなことだ/全家人都健康,這太好了。
11.「~名+だ/だった+と言うことだ「形容?形容(在?去形)+と言うことだ/とのことだ「(在?去?ている形)+と言うことだ/とのことだ。表示傳聞,用于訴說從他人處聽到的事情,直接引用感強。可譯為“聽說”“據說”。例:王さんは近く會社をやめて留學すると言うことだ/據說小王最近要辭職去留學。
12.「~名+なことは~同一名+だが「形容?形容(在?去形)+ことは~同一形容?形容(在?去形)+(だ)が「(在?去?ている形)+ことは~同一(在?去?ている形)+が。此句型用以表示強調,雖承認或認可某事,但并非是積極肯定的語感。在同一語句中前后出現的名詞、形容詞、動詞等必須是同一詞語或同義詞的反復。可譯為“…是…但…”。例:手うことは手いますが、あまり期待しないでください/幫忙是幫忙,但請別太期待。
13.「~(感情を表す)形容?形容(在?去形)+ことには「~(感情を表す)(在?去形)+ことには。此句型的「ことには前必須是表示情感的用言。可譯為“…的是…”。例:困ったことには、今、金の持ち合わせがないんです/為難的是我現在手里沒有錢。
通過對上述日語形式名詞「こと的探究,我們找到了較為容易學會和掌握形式名詞「こと的方法。可按上述分類進行,首先弄清形式名詞「こと的詞義。其次是構文上的語法功能。然后是已形成了的慣用表達方式。希望這篇拙稿能給日語學習者帶來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名柄迪,等.外國人のための日本例文?シリズ2形式名[M].荒竹出版,1987.
[2]寺村秀夫.日本のシンタクスと意味Ⅱ[M].くろしお出版,1987.
[3]森田良行.基日本2[M].角川店,1987.
- 上一篇:關于祖國在我心中的演講稿
- 下一篇:感謝老師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