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五年級下冊范文

時間:2023-03-22 00:41: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聯五年級下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聯五年級下冊

篇1

一、合理調整教學主題

語文教材是編者依據整冊任務布局編排的,但在操作過程中我們教師應根據當地的實際需要進行適當調整。例如,五年級上冊第五組“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我把這組內容調整到九月份的第三周,與“全國語言文字的推普周”同時進行。調整后的目的:第一步,學生不僅了解了祖國漢字的文化,還明白了該從哪些方面去了解漢字并制定詳細的活動計劃。第二步,學生將按照計劃分別開展各項活動。有搜集資料的,這部分學生了解漢字的演變、漢字的起源,他們主要查找能體現漢字諧音特點的古詩、歇后語、對聯等;有上街查找不規范漢字并深入了解為什么會寫不規范漢字的,經過調查,學生知道了,有的不規范字是商家為了促銷產品打的廣告(“衣衣不舍”),有的是圖省事打的簡化字(“山里氿店”)等。第三步,學生每人根據自己的感受寫一份調查報告,或談談個人看法,或制作小報辦成果展示。調整后的教學,與“推普周”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學而不空,有序而不亂,學得積極,學得主動,樂中學,學中樂。

二、合理捕捉生活氣息

生活是一本無字的書,只要善于發現并捕捉與生活相關聯的信息,就能很好地完成課堂教學。例如,五年級下冊第六組“綜合性學習:走進信息世界”,本組的難點是讓學生學寫研究報告。如果學生對各方面的信息都不是很了解,教師又怎樣去引導學生寫研究報告呢?有心的語文教師都不難發現:上此組課文內容時,正逢“端午節”前后。于是,端午前,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端午節的來歷,上街感受端午的氣氛,用紙學剪“端午鞋”,買綠豆糕,去市場準備端午用的材料、插艾葉等,同時讓學生更進一步地了解當地有關端午的民俗文化。端午時,讓學生吃吃粽子、品品綠豆糕,了解一下周圍的人為什么在這天都會喝黃酒、吃蠶豆,在墻角灑石灰等。端午后,讓學生把親自看到的、感受到的、搜集到的都寫在研究報告中。這樣,學生不僅學得輕松,還進一步了解了我國的民風民俗,學生的情操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三、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語文教材通常是一個單元都圍繞某一主題編排,由幾個相關聯的教學內容按照一定順序組合而成。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單元目標,按照教學意圖,重新組合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的安排做到前后銜接、連貫。例如,六年級上冊第五組課文的主題是“認識、了解魯迅”,在教學過程中,我對本組的教學內容進行了重新安排。

原課文順序:《少年閏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面》《有的人》。我重組課文后的順序:先上《少年閏土》,目的是讓學生初識少年時代的魯迅。由于年齡相仿,學生對熱情好客、向往自由的“魯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也深深地愛上了魯迅。接著上《一面》,學生通過作者阿累的回憶,知道了晚年的魯迅對僅此一面之交的青年卻如此關心和愛護,魯迅先生的精神境界感染了學生,學生對晚年的魯迅更是肅然起敬。正因為如此,在魯迅先生逝世后,在周曄寫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中才會有許多人來悼念他,才會有不同字體的挽聯,才會有他“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精神境界的升華,才會有詩人臧克家《有的人》的歌頌與批判。學生在重組后的課文教學中更進一步了解了魯迅先生,甚至從中獲得了更深刻的啟示。

重組后的教學,緊緊圍繞主題層層深入,達到了讀寫結合的效果,較好地實現了教學目標。學生的合作意識,創新能力在活動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篇2

一、“研學后教,當堂訓練”把學生擺在第一位

“研學后教,當堂訓練”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生擺在第一位。變老師講學生聽為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研學”和“當堂訓練”都是自主學習,“后教”是合作學習,全過程都是探究性學習。不僅如此,這種模式還處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三者之間的關系。

二、“研學后教,當堂訓練”具有特色的課堂結構

“研學后教,當堂訓練”這種模式符合“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規律,符合自主創新、素質教育的要求。“研學”時,學生運用舊知識看書,獲得新知識是“創新”;看書后完成檢測練習,是開始運用新知識,也是“創新”;自己糾錯、討論、弄懂為什么,后進行當堂訓練,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各種問題都是創新。全過程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就是自主創新,就是在培養自主創新的意識和能力。

1、建構讀寫并重的語文課堂

用“研學導航”引領學生“批注式閱讀”。“研學導航”是引領學生自學的GPS,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工具,憑借這個工具,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自學生字詞,了解課文大意,掌握課文要點,有效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應試能力。關于課文內容寫什么的問題,達到“不講自通”的目的。下面是本人在上課時所用到的“研學導航”:

“研學導航”例:三年級下冊《太陽》

(1)自主學習生字詞。

(2)用“~~~~~”劃出說明太陽三大特點的句子,用“”標明句子中的“關鍵詞”。

(3)用“~~~”劃出太陽與人類關系的句子,用“”標明句子中的“關鍵詞”。

(4)用“//”將文章分成兩個部分。用“――”畫出兩個部分的過渡句。

2、創新“讀寫聯動”的新方式

奇異聯想,連詞成文。連詞成文,就是根據幾個核心詞,展開奇異聯想,連起來寫一段話。設計時,可以多出幾個核心詞連成句,選詞量,上不封頂,下要保底,具有彈性,自主選擇,分層評價,激發潛力。這樣學生的潛力就會大大地激發出來。

例1:核心詞:倉庫 哭了 窟窿 枯萎 可惜

山坡下有一座倉庫,倉庫里裝滿了鮮花。有一天從山上滾下一塊大石頭,倉庫的門被砸出了一個大窟窿,門口的花盆也被砸碎了,花兒傷心地哭了,漸漸枯萎了,多么可惜呀!

例2 : 核心詞:伴侶 毛驢 旅店 守紀律

一對伴侶騎著毛驢去旅行。天快黑了,他們來到陽光旅店住宿,這里旅客雖然很多,但都很守紀律,有禮貌。

3. 讓對聯走進課堂

對聯訓練的意義和優勢:一是篇幅短,負擔輕,情趣濃,為孩子們喜聞樂見;二是訓練學生選擇、運用詞語,推敲、斟酌詞語,品味、咀嚼詞語最好的方法;三是答案的多樣化,學習的個性化,思維的多向化,評價的多元化。

例:《將相和》

上聯:藺相如{有勇有謀}(完璧歸趙)【傳佳話】

下聯:廉將軍{無私無畏}(負荊請罪)【留美名】

例:《桂林山水》

上聯:(漓江水)【清靜綠】{如詩如畫}

下聯:(桂林山)【奇秀險】{? }

課堂上,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緊張高效地學習,暴露問題后,老師再引導學生更正、討論、講評,加以解決,當堂背記,完成作業,達到教學目標,這就為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引導學生自創“格言”

在閱讀教學中嘗試學生自己創編格言、警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考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格言、警句常常被視作名人的專利,然而,經過我近幾年的探索與實踐,我認為小學生同樣也能寫出充滿智慧光芒的格言、警句,以此來體現他們對課文思想的感悟與對生活的思考。

例1: 以格言理解重點句

當孩子們讀了《成吉思汗和鷹》中的最后一句話:“今天我得到了一個沉痛的教訓:永遠不要在發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后,引發了積極思考,究竟怎樣理解這句含義深刻的話呢?看看五年級的孩子是怎樣用格言闡釋的吧:

氣憤是喪失理智的前兆。 (劉彬騰)

鎮定才是憤怒的良藥。 (雷培晶)

干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覃琳)

例2:以格言代替讀后感言

學了張抗抗的長篇散文《海市》一文后,我不知道同學們究竟是怎么看待虛幻的海市蜃樓,怎么理解“當彩虹悄然隱去,海市無聲消失的時候,人們仍然只能依靠自己的雙腳走出戈壁,去尋找活水和黑土,尋找蔚藍色的大海和堅實的船帆。”同學們用格言明確而深刻地闡述了自己的感悟:

相信虛幻就是慢性自殺。 (唐駿)

虛幻的目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郭菲)

三、“把課堂還給孩子們”,讓講臺變成學生演講的舞臺

“孩子是自由的,也是有個性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將課堂交到孩子們手里,讓他們去盡情發揮。” 我們可以專門開設一堂“演講訓練課”訓練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從破膽、聲音、手勢、眼神和內容多個方面入手,讓孩子們的表達更為形象、生動,一語中的。” 這樣的課堂,學生個個都是很好的辯論手。

篇3

關鍵詞:批改;靈活;創新;思維;興趣

作業批改在教學中起到承上啟下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來,許多教師只注重作業的布置,卻忽視了作業的批改藝術,其實作業的批改藝術在教學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覺性,同事也能減輕老師的負擔。因此,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提高。新課程《綱要》指出,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教師進行作業評價,不該只是簡單的鑒定,而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在評價中體驗到被人尊重和信任,體驗到他人給予的支持和鼓勵,體驗到人與人的真誠相處,體驗到個人價值和個人潛能的發揮。

一、運用正確的評價方法,堅持三個評價機制。

1、方向性原則。作業評價要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反饋,引導學生明辨學習方向、改進學習方法,啟發學生根據相關評價自主分析,自覺修改訂正,從而獲得主動而積極的發展。

2、激勵性原則。作業評價要樹立發展性評價觀,多給予鼓勵,以增強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信心,誘發內在的智力潛能,切實讓學生在作業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激勵他們努力學習。

3、可行性原則。作業評價既要發揮教師評價的主導作用,又要突出學生修改訂正的主體地位,評價形式要便于操作,真正做到通過作業評價改革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巧用激勵性評語,激發學生主動性

(一)、巧用評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習動機。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研究發現:“人類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贊美。”這對于孩子來說,尤其重要。老師對學生鼓勵的話語就如一條涓涓流淌的小溪,滋潤著學生的心田,激起他們內心的潛力,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每次批改作業,我都要對作業書寫認真的、正確率高的優秀學生,使用這樣的評語:“本次作業真讓人賞心悅目,老師真的為你高興,相信你下次會更好”,“看到你的作業老師真開心,這簡直是一種享受。”,“批改你的作為,老師感到很幸福,快樂!”等等。對班上的后進生,我更多的是使用激勵性的語言,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例如:“這個星期的作業工整,準確率也提高了,你的努力老師看在眼里。”,“你的進步,證明力你的實力,加油!”,“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認真完成作業,你一定會是最棒的!”等等。學生努力的成果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從而看到自己的希望和可能。這樣,會鼓舞學生奮發學習的熱情,增強他們把學習趕上去的信心。

(二)、巧用評語,指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當學生在閱讀作業練習中出現審題、思考方法等方面的錯誤時,教師可利用評語諸如“作者想告訴我們一些什么?”、“要想發現問題一點都不難,你只要認真畫出有關句子(中心句)等,答案就在里面”、“你認為作者的見解會是怎樣”,或者下畫“―――?”在后面寫上:“再想一想,這里對嗎?”等評語。這樣有針對性的評語不僅讓學生找到了自己錯在哪里,而且知道錯的理由,并知道該怎么樣改正。既指出了學生某方面學習的不足之處,又肯定了學生學習付出的勞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使學生產生了上進心。對于作業做錯題特別多的學生,應抓住他們的閃光點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不是批評他們,“每個兒童都有他自己的愛好和長處,有他自己先天素質和傾向的優勢方面”老師可用以下評語評價他們:“你一定行,老師相信你的實力!”,“你一直在進步,老師真為你高興”、“老師發現你的進步很大,因為你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等等。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在關心、關注他,激發他改掉缺點的決心,一步一步引導他發現問題、改掉問題,心里產生學習的動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成績自然會提高。

(三)、巧用評語啟發學生思維,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對有一些問題可以多方面回答,這時老師可以在作業本上評語:“愛動腦筋的你仔細思考,更好的答案還藏在問題里。”不僅激勵學生潛在的創新意識,同時開啟學生的心靈,鼓勵學生勤于動腦,勤于思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于一些學生能抓住一些關鍵性的詞句,正確靈活地回答各種各樣的問題,可寫上如此評語:“你回答的巧,方法妙!”“你的回答使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你真棒!只要用心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既肯定了學生的獨特見解,又鼓勵了學生敢于放下思想包袱,大膽設想,嘗試驗證,培養學生敢于嘗試的精神克服不良的思維定勢,實現知識遷移。

(四)、巧用評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應充分利用評語批改作業的機會,巧用簡短有力的評語,對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耐心教育。有的學生粗心大意,抄錯了音節,寫錯了偏旁部首,丟字落字,用詞不當,語音不清,我用紅筆一一劃出其錯誤之處,并在旁邊注明原因,指出其危害性;“和細心交朋友!”“告別粗心!”、“一字之差,謬之千里”,“一字之誤,前功盡棄”,勸誡學生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逐步養成認真負責,縝密細微的良好品質。有的學生字跡潦草,語句不通,對這樣的學生決不姑息遷就,及時用恰當的評語指出他的不足,例如:“你很聰明,如果書寫再工整一點就更好了!”,“書寫工整,但格式正確嗎?”,“你的主意不錯,如果能表達的清楚些就更好了。”等等。以便更好地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語文作業的習慣。對于一向完成作業情況較好,偶爾也會出現一兩次退步的同學,教師要及時鞭策,向其鄭重指出“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教育學生不要驕傲自滿,要永遠保持謙虛謹慎、奮發向上的作風。有個別學生在作業中投機取巧,不按要求完成,缺少作業中的某一部分內容,甚至抄襲別人作業,對這樣的學生,除了堅決要求他“重做”外,還要向他指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學習沒有平坦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壁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使學生明白,學習沒有捷徑可走,教育學生克服僥幸心理,克服懶惰心理,克服依賴心理,在學習中要不怕苦、不怕累,踏踏實實,只有付出一分耕耘,才會有一分收獲,以培養勤奮刻苦的意志品質。

三、作業評價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作業評語要有利于師生情感交流。作業不僅是師生之間教學信息的反饋,而且是聯系和溝通師生感情的橋梁。因此,作業評語不僅要反映學生解題的正誤,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學法指導,而且要注意挖掘學生的智力因素。作業評語要言辭懇切,切中要害,或熱情鼓勵,或委婉告戒。通過作業評語,讓學生能領悟到教師對他是否關心、是否有信心,通過作業評語,教師盡可能把祝福、問候、關切、激勵、真誠、信任等表達出來,這樣會引起教與學的共鳴。同時,作業評語要有創新意識,要體現新課程的評價功能,幫助開發學生的潛能。如“一題多解”應培養學生從多種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問題,對有的題可用多種解法而學生只采用了一種,可以寫上“還有更好的解法嗎?”“相信你還有其他高招”等。這樣的評語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開啟心靈,馳騁想像。

(二)、作業評語要豐富多彩并符合學生實際。

作業評語不僅僅是對學生作業自身進行評價,也包括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習慣、品質等方面進行評價,語言形式應豐富,既可以是一個詞或一句話,也可以是一個短語或一個段落。同時,所使用的詞語和語法不能過高或低于學生現有水平,要符合學生實際,并且要通過評語,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書寫方法和學習習慣,使學生認識自我,發展自我。

(二)、當面批改情感交流。學生每次把作業收齊后,老師先大體瀏覽一遍,了解基本情況,然后有計劃地針對學生作業中的主要問題確定批改對象。如:缺交作業的,少寫作業的,經常性出現同樣錯誤的。再如:作文中有些內容難以理解,弄不清楚錯誤原因的;觀點有錯誤,感情不健康的;作文有顯著進步或退步,要了解其原因的;有抄襲現象的,等等。我在當面批改時,非常注意自己談話的語氣和說話的態度,以便消除學生緊張的心情,害怕的心理。先總是指出他們的優點大大地表揚一番,加以鼓勵,然后再用商量的口吻與他們交流、探討,多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找出原因。正像葉圣陶先生在《教師工作》一文中所說的那樣“最有效的辦法是當面改,當面改可以提起筆來改,也可以跟學生共同念文摘……”。當面批改可以了解作業中產生的錯誤的原因,便于對癥下藥;可以轉變學生不認真完成作業的態度,調動學習積極性;可以更加好增強師生之間的感情。

(四)、作業布置多樣化。

1、體現層次性

學生因智力水平、思維能力、學習習慣、生活環境等因素,所表現出來的能力有差異。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就要照顧到各個層面的學生,給每個學生提供積極學習、不斷進步的機會,改變一刀切的作法。如:五年級下冊語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課,要求學生背誦第三自然段,我是這樣要求學生的:(1)把課后要求背誦的第三段背下來,你行嗎?(2)背出你喜歡的段落,包括課后要求的那一段,你可以嗎?(3)老師相信你們中有同學可以背誦全文,是你嗎?這種富有挑戰性、鼓勵性的話語使學生躍躍欲試,學生積極性很高,在較短的時間內,思維敏捷的學生就能背誦全文了,部分學生也能背誦第三自然段。小學一、二年級老師布置寫字課堂作業經常這樣說:會寫的字就不用寫了,不會寫的一個字寫三遍,第一遍要寫得對,第二遍要寫得好,第三遍要寫得既快又好。老師有針對性的分層要求,讓不同學生完成不同的作業,受到學生的歡迎。

2、講究趣味性

實驗證明,豐富多彩的趣味活動,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思維的活躍,保持學習的持久性。作業也不應只是單一枯燥的文本,而應是富有色彩、充滿情趣的多元復合件,因此我們采取了寫、貼、畫、剪、演等多種形式,讓學生通過看、聽、觸、摸、嗅等方式來感受知識,進行學問探討。五年級下冊語文《晏子使楚》、《將相和》、《半截蠟燭》這幾篇課文,學完后學生意猶未盡,利用班會課把課文排成課本劇來演一演,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當時的情景和人物的性格特點。四年級學完古詩《惠崇春江晚景》、《江南春》兩首古詩后,我們布置了綜合性學習,同學們回家在自己家的菜園里、果園里、農田里尋找春天,回到學校里以小組為單位匯集在一起,交流分享春天的氣息。然后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春天,用自己的彩筆繪出春天,也可以收集有關春天的故事、成語、諺語、對聯等。結果,學生上交作業,有的畫春,有的是寫春,還有的是攝春,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最后,老師搞了一次作業展評,學生興致高昂,教師樂意無比。這樣既讓學生復習鞏固拓展了所學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和說話能力。

3、注重實踐性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語文學科與生活密切相關,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因此,語文作業應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應該是生活的延伸。把語文作業僅僅封閉在課本內,一切為了語文課本服務,切斷學生與社會、與家庭的聯系是不可取的。鑒于此,語文作業布置就應該把語文學習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讓作業成為聯系語文教學與社會生活的紐帶,讓作業生活化、社會化,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習慣。如五年級習作的一副漫畫《文明只差一步》,老師讓學生觀察周圍的人的行為,怎樣提高人們的意識,然后寫一份調查報告或合理化建議,并組織學生進行文明實踐活動,宣傳環境保護從我做起的重要性,讓學生親身體驗實際生活,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習語文知識。

4、突出合作性

篇4

一、情境創設,交互式白板得天獨厚

語文的人文性,決定了語文不可能只是知識的傳播,還具有文學方面的熏陶,情感方面的渲染,因此語文課堂往往比其他課堂多了些內涵,多了些美感,教學的“導入”這一環節,非常有利于營造一種語文獨有的“美”,展示語文的魅力,一下就吸引住學生,使學生快速的從剛剛結束的其他課堂中走出來,進入本課的學習,因此教師對“導入”這一環節一般都會慎重對待,以期完美的完成“導”和“入”的目標。

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導入”環節上,能輕易的達成這樣的目標。比如在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夢圓飛天》的導入上,可以利用白板的“組字成詞”功能,設計這樣一個題目:根據下聯和給出的上聯的詞語(業偉利空成劍穿),對出上聯:

上聯:利劍穿空成偉業

下聯:神舟遨宇振國威

在白板上,把字詞打亂,然后請學生上前來拖拽完成上聯的排列,拖拽完成后,提問:這副對聯透露出了哪些信息?這樣就自然引入課文,接著利用單元格放大功能,把神州五號飛船和楊利偉的圖片拖到單元格之內,圖片會自動放大,讓學生觀賞。通過這樣兩個層次的設計,教師就輕易地引導學生走進了課文。學生的學習興趣一開始就被激發起來,走進了教師有意設置的情境之中,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這一題如果是利用PPT制作,只能讓學生動腦思考,動口回答,思維單一,考察淺層,遠遠不及利用電子白板學習的效果來的大,可以說,電子白板因其交互性的特點在情境設置方面占有天然的優勢,能促進學生更有效的學習。

二、檢查預習,交互式白板方便易行

新語文課標在學習方式方法上要求學生應該由“被動接受”轉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山東“杜郎口教學模式”與這點不謀而合,杜郎口模式注重學生的預習,對預習的檢查。隨著現代化技術的推廣,教學手段的改革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如何使用電子白板,讓先進的技術和先進的理念融合,是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著力探究和解決的一個重點。

方法一:直接在白板上操作,教師可以利用動畫功能,先設計好考察的題目,然后隱藏答案,在學生回答后單擊顯示;也可以利用書寫功能,直接讓學生上前來寫出答案。這種檢查方法,比較適合于對字詞、文學常識、作家作品這些基礎的內容的預習。

方法二:利用自己在電腦裝置的攝像頭,把學生的預習內容進行拍照,形成文本保存,實時在白板上顯示,然后實時讓學生針對文本進行交流,文本的主人可以在文本上進行點畫說明,其他學生也可以直接在文本上進行糾錯、補充。

學情反映,學生在組內的預習是花了功夫的,但是還是有不到位的地方,經過同學的檢查,糾錯,做了改正,然后對字詞進行了有重點的勾畫。很明顯得出這樣的結論:這種做法更有利于全面展示學生的預習情況,每堂課能隨機檢查一合作小組(4-5人)的預習情況,而檢查哪組的預習又是利用白板里的骰子轉動來確定的,沒有規律可循,因此,學生對待預習環節會更加重視,小組內進行分工、合作、探究,每個學生都有預習的文本,并且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預習展示,能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不斷調整、改善,促進自主的合作學習。這兩種檢查預習的方法都是“杜郎口教學模式”先進理念和現代技術的融合的一種嘗試,操作起來方便易行,讓學生的學習更直觀,教師的指導更有效。

三、能力培養,交互式白板營造氛圍

交互式白板的合理運用,為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在教學《夢圓飛天》一課時,我利用白板自帶的網絡瀏覽器鏈接了一個關于神五的視頻,當播放到顯示出“專家們在臨射前最想對宇航員說的一句話”時暫停,讓學生模擬專家,進行說話訓練,然后再播放視頻,學生了解了在什么場合說適當的話。

以上視頻的設置來看,教師都在平時的課堂融入了口語交際練習,并幫助學生展開口語交際練習營造了非常適宜的環境,其實也是對文本的更深層的理解和解讀,加工和再創造,也是學生世界觀逐步形成的反映。在這過程中,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語文的魅力,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大增。

四、語文之美,交互式白板盡顯

交互式白板的交互的豐富性,讓教師可以盡情地設計出既有技術性也具藝術美的課件,讓語文的美得到彰顯。在notebook上可以用不同方法設置出不同效果的圖片,讓學生能直觀地進行體會,從而體現語文的美感,這是最簡單可行的設計;如果把圖、聲、練習設計到一塊,效果會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