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之水天上來課文范文
時間:2023-03-14 15:36:3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黃河之水天上來課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2、過程與方法:通過反復朗讀課文,深入理解蘊含在失重的思想感情;通過合作交流,理解詩歌用平實的語言表達深厚濃郁的思想感情。感受詩中所表現的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強烈的愛國情感,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操。
3、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詩歌贊頌黃河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內涵。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黃河的文化內涵。教學設計:《黃河頌》是著名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同時也可當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現代詩來讀。這首詩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黃河的形象,語言和抒情方面淺顯易懂,情緒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級學生接受詩歌教育、領略新詩藝術的好材料,更是他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強化愛國熱情的好題材。
4、調動學生情感是上好本課的首要條件,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是深入理解課文的關鍵。學生對本詩產生的時代背景多少有一定的了解,也有著樸素的愛國感情。教師應設法激發并強化這種感情。我設計在課堂上借助音樂的力量,通過直接訴諸聽覺的音樂打動學生的心靈,并且在適當的音樂背景下,通過配樂朗讀反復體味歌詞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對第二節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偟膩碚f,我設計本課的思路是以誦讀為主,不過多講解,只略加點撥,相信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5、導入新課:播放《黃河大合唱》的音樂,大屏幕上打出黃河的圖片,老師一邊播放音樂,一邊作出如下的解說: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哺育了流域兩岸的人民。黃河驚濤澎湃,具有恢弘的氣勢,而且它源遠流長、九曲連環,仿佛象征了我們中華民族曾經有過的榮辱興衰。
6、每一個看到它的人都會為之而感動。在期間,我國著名詩人光未然跟隨抗日戰士行軍來到了黃河岸邊,看到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寫下了歌頌黃河母親的豪邁頌歌《黃河頌》,今天,我們將一起學習這首詩歌,不但要領會它的內涵,還要學會朗誦,像詩人一樣熱情地歌頌我們偉大的母親——黃河! 歌頌黃河母親的大型組詩《黃河大合唱》,共由八個樂章組成,經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播放音頻:《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保衛黃河》。
7、學會朗讀。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教師范讀。強調朗讀時,要注意熱血沸騰、壯懷激越的情感同時要融合國難當頭的悲壯情懷;學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讀。指導朗讀:詩歌分為朗讀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讀時應該注意停頓,以示區別?!拔艺驹诟呱街畮p,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币痪淇傤I下文,因此停頓要稍長。后面的四個分句注意重點詞語“掀”“奔”“劈”的重讀,且四句應該越讀越激昂,表現黃河的氣勢。
篇2
詩氣的爸爸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寶貝,去給爸爸再拿一瓶啤酒!”
這是我的爸爸,高興時喜歡喝點小酒,一喝酒就喜歡給我講李白、講“三國”、講故事的爸爸。
這個時候的爸爸是最可愛的。從他的嘴里我聽到了歷史上許許多多名人的過往:劉關張桃園義結金蘭的真摯、李白斗酒十千的豪邁、諸葛亮擺“七星陣”時無奈、周瑜火燒赤壁時的意氣風發,戚繼光演練陣法帶兵抗擊倭寇的帥氣……每個故事都震撼人心!
這是我的爸爸,一個有點詩氣的爸爸。
我愛這樣的爸爸!
嘮叨的媽媽
“讀英語啦!讀五遍課文!英語必須多讀?!薄缟掀鸫矔r;
“彈琴啦!多彈幾遍吧,就要考級啦......”——吃完晚飯;
“跳繩啦!跳一千五百個,你得長個子啦!……”——上床之前;
“看一集《中國通史》,再讀半個小時書!……”——睡覺前;
“把桌上的藥吃了,再不許吃糖,吃糖就咳嗽……”——生病時;
“看會兒電視吧,今天表現不錯!”——完成任務時;
…… ……
每當媽媽發出命令時,我總是在心里大大的默默的反抗一番,然后乖乖的順從的做著……因為我知道嘮叨中包含著媽媽對我的關心、愛護和期望……
這是我的媽媽,一個有點嘮叨的媽媽。
可愛的妹妹
“二呀,叫媽媽!” “……”
“二呀,叫爸爸!” “……”
“二呀,叫姐姐!” “姐……姐!”
這是我的妹妹,她現在剛剛十五個月,還不太會說話。這個鏡頭在我家幾乎每天都會發生一次。每當這個時候,媽媽總是又氣又好笑傷心的哇哇大叫,而我總是默默的偷偷的驕傲——妹妹和我最親!
從妹妹會走那天起,每天放學回到家,打開門的剎那,妹妹總會蹣跚的走到門口,揮舞著肉肉的小胳膊,望著我,拍著小手,看著她那稚嫩的笑臉,好心情總是會爬上我的心頭……
這就是我的妹妹,一個可愛的親親小妹。
篇3
于內涵的挖掘中崇尚美
多媒體可以具體、直觀地再現課文中豐富多彩的形象,增加感知強度。學生借助多媒體能突破文字的障礙,很快地進入課文情境,幻化為自己心目中新的審美形象,從而提高了審美感官的活躍性。例如,在學習《春》這篇課文時,我利用圖片展現陽光明媚、春風蕩漾、草長鶯飛、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使朱自清筆下的“春”顯得有無限的生機和無窮的力量。這時,學生的思維一下子飛到了那美妙的春色之中。再如,學習《七根火柴》時,我展示畫面:“紅紅的火焰,朱紅的印章,在一只抖抖索索的手中,就如一簇跳動的火焰,這火焰升起在無邊的草地,它劃過陰沉的天空,橫掃草地荒涼肅殺的氣氛,那火焰照亮了前進的方向,給人以溫暖和力量?!边@樣的形象就會深深地嵌入學生的腦海之中了。
于比較中鑒賞美
運用比較映襯,方能使學生很好地鑒賞美。“多情自古傷離別”,“贈別”是文人墨客的一個永恒的主題。同為送別,有的豪邁灑脫,有的纏綿哀婉。李白、杜甫同為唐朝偉大詩人,詩風迥然不同。李白是個天才,他的詩是天才的歌吟、勇者的高唱,詩的主旋律是積極樂觀、昂揚自信的,有“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氣魄,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雄渾,充盈著振奮與豪邁。杜甫也有廣博的胸襟,可他生不逢時,歷盡艱辛,命運坎坷,形成的詩風沉郁頓挫?!袄艉粢缓闻?,婦啼一何苦”的悲呼,充溢著憤激與悲愴。教學中借助鮮艷的色彩、淡雅的音樂,使學生入情入境,迅速領悟到詩歌的意境美。在朗讀鑒賞時,輔之優美抒情的課文朗讀,同時配以動畫,營造出美的氛圍,引起學生視覺和聽覺的感官興奮,享受審美的愉悅,感受詩的意境,于比較中鑒賞美。
于讀寫訓練中創造美
多媒體可以再現生活的美,喚起學生對美的事物的回憶,豐富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幫助學生在實踐中體現美、創造美。學生在誦讀過程中,配以相應的音樂和畫面,能讓學生在得到審美情趣的再體驗的同時,下筆成章。例如,在小說《荷花》的教學中,我交換放映“荷花”和“小偷”的圖片:一個是嬌小、瘦弱,卻美麗高潔,猶如一朵光彩熠熠的荷花;一個是高大、彪悍,卻靈魂低俗。學生在觀察圖像的美與丑的同時,聯系生活中的美,寫成片段,將自己心靈的感應與現實的美融為一體。有的描寫,有的議論,有的抒情,在讀寫訓練中,創造了美,也凈化了心靈。
篇4
一、拼音教學增強趣味性
拼音教學一般來說較簡單、枯燥,特別對剛入學的一年級小朋友來說,要他們記住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的讀法、寫法和聲調、音節,整體認讀音節,確實比較困難。小語教材充分考慮兒童的心理特點,從激發兒童興趣出發,每一課拼音都配有生動形象的“情境圖”,如“孫悟空大戰哪吒”“小刺猬學認字母”“小猴子搭救同伴”等畫面都是兒童樂見的,兒童一看便會對教材產生濃厚的興趣,都會愿意學習。如:在教學聲母“b,p,m,f”時,教師導入新課后,投影出示“爸爸帶小朋友看大佛的情境圖”,教小朋友念語境歌:“爸爸帶我爬山坡,爬上山坡看大佛,大喇叭里正廣播,愛護大佛不要摸?!蓖ㄟ^談話引出有關的聲母,學生在觀察、交流、念兒歌的故事情境中,會十分樂意學習“b,p,m,f”的形、聲。
語文課標指出:“漢語拼音教學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庇螒蚴呛⒆訕芬鉃橹遗d趣盎然的活動,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之一。應將活動引進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習的園地,游戲的王國。例如:教學單韻母“O”時,邊念順口溜“嘴巴圓圓OOO”,邊做字母操。有的孩子把嘴巴張開,攏成一個圓形;有的孩子把食指和大拇指圓成一個圓形;還有的孩子把兩只手臂圓成一個大圓形……口讀、腦想、手舞足蹈。每個孩子都在念、做、玩中學會了這些抽象的字母。這樣不僅使學生對學習拼音產生了濃厚興趣,而且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了發展。
二、課堂教學提高審美性
審美的主體是學生個體,審美的對象是形象。小學語文大多數作品是藝術經典,它用語言刻畫作為社會主體的人及人與人之間具體的生活場景,呈現的形象是活靈活現、豐富多彩的。在教學時可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表情等重點突破。在感受人物形象的教學中,可通過創設圖片、音像等情境、激情朗讀等現代教學手段實現教學目標。如吟誦李白的不朽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出現在人的腦海里的何止是黃河呢?也許是浩瀚無際的大海,也許是一瀉千里的黃果樹瀑布,也許是滾滾東去的長江……想象在人們頭腦中迭現的是許多波瀾的畫面,使審美的感受更豐富。
語文的審美化教學體現了“鑒賞美―內化美―表現美”這一動態的過程。如詩歌《瀑布》最后一節,描繪了瀑布的形態:“好偉大啊,一座珍珠的屏!時時來一陣風,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边@是作者對瀑布由衷的贊美。在教學時,我從欣賞畫面入手,迅速地把學生帶入奇妙的世界中,并讓他們喜愛朗讀心愛的作品,抓住關鍵詞語適時引導有感情地朗讀,風中瀑布那輕煙裊裊上升的情景,迷霧朦朧、細塵飄灑的姿態便形象地展現在他們的眼前。在范讀中學生感受到了瀑布的形象美。融情的范讀,景隨聲出,喚起學生心中“珍珠屏”美的形象。
三、語文作業注重開放性
時下小學語文作業數量過多、形式單一、機械重復。這種陳舊的作業設計和練習,雖然在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方面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弊是遠遠大于利的,大量機械重復的作業包袱使學生個性得不到發展,特長得不到培養,智能得不到及時開發,勢必對學生的創造意識、創造潛能和創造智慧造成極大影響。對于那些意境很美的課文,教師可以采取畫圖的辦法布置作業,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動手畫一畫,再現課文的情境。如教完《水鄉歌》一文,我讓學生回去熟讀《水鄉歌》,再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美麗的水鄉圖。絕大多數學生能照文畫圖,用圖畫美再現詩歌美,有一定的意境。
篇5
謎語是一種文字游戲,它曲折有致、變化多端、寓意奧妙、耐人尋味,而且能啟迪智慧、陶冶性情。在教學中恰當適時地引入謎語,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劑學習情緒,收到較好的效果。例如,學習“地球儀”的有關知識時,先讓學生猜謎語:“不是籃球不是蛋,用手一推它就轉,別看它的個子小,載著大河和高山?!碑攲W生猜出謎底是“地球儀”后,教師可導入問題:“地球儀依據什么標準制作?”“它有哪些基本的點和線?”“如何在地球儀上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和名稱?”等。這樣不僅能把學生引入探索知識奧秘的境界,而且為后面各環節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巧設懸念法
常言道:“多疑善問,增長才智?!痹诘乩斫虒W中,教師如果能根據中學生喜新好奇的、興趣較廣泛的心理特征,有意設置一些學生感興趣而又無法解釋清楚的問題,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懸念。學生由于急于想知道答案就會產生一種迫切的學習愿望,從而為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打下必要的鋪墊。例如,學習“水循環”這部分內容時,引用李白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接著向學生提出:這句傳頌了千百年的詩句,如果從地理學的角度考慮,它是否正確?這樣既提出了問題,又設置了懸念。接著向學生提出:“黃河之水是能夠復返的,那么又是如何復返的呢?”懸念的提出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思維開始活躍時引入新課“水循環”。
三、巧用詩歌法
詩歌是一種文學藝術形式,它能創造引人入勝的意境,善于把用千言萬語說不清的道理,用最簡潔的語言,貼切地表達出來。同時,用詩歌來形容、描繪、說明某一事物,往往形象、生動、逼真,學生樂于接受,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講“天氣與氣候”這部分內容時,引導學生背誦岑參的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正當大家沉浸在詩情畫意之中時,我突然設問:“詩中描寫的是天氣還是氣候?”學生立刻處于“憤悱“狀態之中,接著便開始學習新課。
四、引用漫畫法
漫畫是用簡單而夸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一般運用變形、比擬、象征的方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面,以取得諷刺或歌頌的效果。同時,漫畫往往生動形象,寓意深刻,其味無窮,容易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和積極的思考。在教學中恰當引入漫畫,可以拓寬學生視野,增強教材的可讀性,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等,能夠發揮文字不能替代的獨特作用。例如,在學習“世界的人口問題”這一課時,我并不急于講出課題,而是先投影漫畫“苦難的母親”,這是一幅由一個身懷地球、滿臉愁苦的母親,身上背著,手上抱著、牽著,腳下跟著一大群饑寒交迫、骨瘦如柴、打鬧哭泣的孩子構成的漫畫。學生看了這幅漫畫,興趣大增,議論紛紛,迫切要求理解漫畫的寓意,我及時地切入新課,很快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課的內容上來,為講授新課內容打下基礎。
五、運用諺語法
諺語是我國勞動人民在漫長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的經驗總結。言簡意賅,富有哲理,若巧用諺語導課,既能激發興趣,又能啟迪思維。如,講西北內陸氣候時,我引用“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一生動形象的表達體現了大陸性氣候溫差大的講解;又如講“垂直地帶性”時,引用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這樣既能幫助學生加深對地理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又能培養能力,從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六、引用故事法
青少年學生最喜歡聽故事。形象生動的故事,對學生能產生很強的吸引力,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根據青少年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引用生動有趣的故事作為新課導語,趣味橫生,很受歡迎。例如,在講授“季風環流”一課時,我引用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巧借東風,火燒曹營”的故事作為導語:當時正值隆冬,赤壁戰場盛行西北風(冬季風),曹營在江北,東吳在江南,若用火攻反會燒了自家,為此,周瑜焦慮成疾,一籌莫展。正在危難時刻,上曉天文,下知地理的諸葛亮通過觀察天氣、天象的變化,準確地預測到當地冬至前后短時間內會偶然出現刮東南風的天氣反常現象,結果助吳火攻曹營成功,大獲全勝。引入這種生動有趣的故事作導,可使本來枯燥無味的地理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學生樂聽樂學,興趣盎然。
七、巧用歌訣法
歌訣具有生動活潑、短小流暢、用語簡練、韻律響亮、富有形象性的特點。運用歌訣,不但能吸引學生的興趣,開拓學生智能思維,而且能增強他們的識記能力。例如,在講授“中國的行政區劃”這一內容時,事先出示歌訣。
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疆)云貴福吉安,
川藏寧遼青甘陜,重海內臺北上天,
港澳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已實現。
接著向學生提出:這首歌訣是概括了我國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那么我國究竟有哪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單位呢?它們所處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問題一出,學生翻課文、查地圖,都忙開了。這時課堂氣氛會活躍起來,從而自然引入新課。
八、巧用歌曲法
歌曲以其節奏美,音韻美加上優美的抒情,或是磅礴的氣勢,為人們所喜愛,更博得學生的喜歡。用歌聲創造一種氣氛,能使學生興趣集中,樂于求知。例如,在學習“黃河”這一課時,播放《黃河頌》的歌曲錄音,用優美動聽的歌聲去感染學生,使學生認識理解黃河是母親河――中華民族的搖籃,培養學生的聯想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在美的藝術享受中,切入主題。
篇6
對于一件美術作品大致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引導學生欣賞:一是畫面直觀形象的欣賞,如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布的激動時刻;二是藝術風格特色的欣賞,它包括畫面的構圖、色彩、透視、表現手法等。如徐悲鴻的《八駿圖》,畫家采用國畫水墨技法,通過線條的干濕、濃淡、粗細、疾徐,寥寥數筆便將馬的奔騰氣勢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三是與作品相關的邊緣內容的講授,包括藝術家的生平、愛好、傳說、趣聞及當時的社會背景等;四是對作品思想內容的挖掘,如雕塑《艱苦歲月》,表現的是中一位小鬼依偎在老身旁,被悠揚的笛聲所吸引的感人場面,作品還歌頌了戰士在艱苦條件下不怕犧牲不怕吃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也表現出了戰士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教師要提高對欣賞課的認識,首先要對作品有一個較全面深刻地理解。另外在欣賞的方法、手段、教具的使用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等方面教師也要心中有數。
欣賞時要有重點,有些作品以藝術特色、繪畫技法欣賞為主,像風景畫、靜物畫,而有的在藝術特色欣賞的同時更要對作品的主題思想學習領會,教師要把欣賞的重點放在那些有代表性的、風格獨特的名作上,以加深學生對著名作品的印象。欣賞的內容不可過深,超出了學生欣賞能力的東西,教師要少講,甚至不講,要欣賞那些看得見、摸得著,學生易于接受的直觀內容,如某一點某一處的用色、線條、構圖、明暗等。欣賞的手段要多樣化、生動化、藝術化,避免教師空洞枯燥的講解、學生被動地干巴巴聽的現象??梢圆捎霉适隆⑻釂?、討論、觀察、懸念等多種形式,還要充分發揮幻燈、掛圖、錄像、錄音等現代教學手法,增強欣賞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使學生樂學、想聽、愛看,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欣賞的時間不可過長,內容過多過濫,學生會厭倦,教師可以把欣賞教學穿插于平時教學之中,使欣賞與傳授技能相結合。欣賞后可以采用提問、談話及考試的方法來進行考察使之達到復習鞏固的作用。
尊重學生的閱讀自
張慧敏
學生是語文課閱讀活動的主體。新的閱讀教學理念主張尊重學生的閱讀自,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進行大膽創新與實踐,使閱讀成為學生自主探究、張揚個性的過程。
一、自主選擇閱讀內容
學生有自己的文化價值尺度――童真、童趣、童心,教師應盡可能地讓學生選擇自己認為有價值的閱讀內容。如教學朱自清的《春》時,教師不一定按教材安排的順序帶領學生讀,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欣賞揣摩。這樣,由于內容是自己選定的,每個學生的閱讀大多都是積極主動的,有利于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二、教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
培養閱讀的自主性,不是完全放手讓學生隨便看,而使學生茫然不知所措,不知該從何處人手。這需要教師合理地運用手中的教材,要從理解句子開始到篇章結構,不僅要使學生知道課文寫的是什么,還要知道怎么寫的,也就是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因此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是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有了槍,戰士才好打仗,學生有了本領,才能去實踐。閱讀中理解詞語可以運用工具書,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也可以緊扣上下文;背誦積累時,或采用先理解每句話的意思的方法,或采用體會語句敘述的順序的方法,或抓住關鍵詞語的方法;感悟語言時也應該還學生以自。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選擇,滿足學生的愿望,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從而發展學生的個性。
三、自主選擇學習的伙伴
為了徹底解放學生,教師還可以打破傳統的課堂組織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組合,共同探討問題,合作解決問題。如教學《黃河頌》,組織學生上網學習前,教師鼓勵學生說:“同學們,李白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對嗎?它的景觀為何如此蔚為壯觀呢?你想跟誰一起上網探究呀?”學生可以選擇好朋友,也可以選擇老師。這樣,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喚醒了學生的自主意識,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投入閱讀實踐。
篇7
一、巧用知識做載體
語文教學的創新必須以一定的知識為媒介和載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大量關于事實資料的陳述性知識,而且要讓他們多掌握一些關于思路和方法的程序性知識,同時也可以結合教學內容教授給學生一些創新的思路和技法。例如《孔乙己》,教師A圍繞小說中對孔乙己的心理、動作、神態等方面的描寫,接二連三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歸納,并一步步板書出孔乙己多方面的性格特點。教師B卻別開生面,先請兩位同學亮出兩種不同的觀點,及時引導學生從社會、歷史的角度進行深入分析。課堂上,持不同觀點的學生唇槍舌劍,據理力爭,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課堂發言也很有深度,很有創造力。最后,教師對學生的討論進行了簡要的歸納,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整堂課給人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既對教材知識進行了深層次的討論,又跳出教材知識思考問題,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創新能力得以培養。
二、妙用學生做主體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文章時,先作者,后背景,再作品,教學思維的定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理解文章的創造性。比如《童趣》,教師A循規蹈矩,逐字逐句地講解,學生味同嚼蠟。
教師B卻別出心裁,從學生已學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少年魯迅的“童心童趣”出發,借用“單是周圍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進行導入,讓學生將魯迅與沈復二人跨越時空的“童心童趣”做對比,思考《童趣》中有關“泥墻根一帶”的樂趣。學生不覺興味大增,自然找到了本文的“黃金切入口”。一場師生互動學習之后,教師B又推陳出新,把全班同學分成兩大組,對所學知識進行當堂鞏固、消化、吸收,通過競賽問答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知識點的一問一答。比起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課堂效果不言而喻。而超乎教師B意料的卻是,不少學生就所學知識提出的問題頗具新意,一堂師生互動、以學生為主體的創新課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轉貼于
三、鼓勵學生做“異體”
我們知道,豐富的想象力是構成創造能力的重要成分,富有創造精神的想象可以使文章放出奪目的光輝。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通過幻想來表達了對當時黑暗社會的不滿和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每擦燃一根火柴,眼前就出現一種幻覺——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慈愛的奶奶……作者借想象表達了對那個社會的深沉控訴。青少年時期本來就應該是敢于幻想、善于遐想、擅長聯想的,因此,應打破任何束縛學生思維活動的桎梏,鼓勵他們“異想天開”,去做“異體”。教師對“異體”不應潑冷水。試想,如果沒有“異體”,何來“黃河之水天上來”這樣的神品妙句?哪有《賣火柴的小女孩》那樣的奇思妙想?教師應對學生中的“異體”給予鼓勵、引導、幫助,這才是最好的對策。只有讓學生永遠保持對科學、對知識、對生活、對未來不盡的熱情和持續的探索,才能使創新之火代代相傳、永不熄滅。
四、傾心打造45-2>45的課堂效益
篇8
一、基礎知識。(共18分)
1.看拼音,在括號里寫出相應的漢字。(2分)
rǔ shà jiǎo suō
侮( ) ( )時 ( )健 ( )衣
2.將“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边@句話改成反問句。(1分)
3.縮句(縮到最簡):我忽然明白了清香的來源:是臘梅花。(1分)
4.將“孔雀的羽毛多么漂亮啊!”改成擬人句。(1分)
5.將“晚霞映紅了天空?!备某杀扔骶?。(1分)
6.修改病句。(用修改符號在原句上修改)(4分)
(1)學校要盡量節約不必要的開支和浪費。
(2)我們懷著尊敬的心情瞻仰了革命烈士紀念碑。
(3)有沒有動腦筋是考出好成績的重要原因。
(4)電視機里傳出雄壯有力的戰士們的歌聲。
7.擴句:采茶姑娘摘下嫩芽。(1分)
8.將“學好語文一定要加強課外閱讀?!备某呻p重否定句。(1分)
9.排列亂句。(4分)
( )它原本是棄置在一位美國人所住的院子里。
( )主人平靜地說:“這塊石頭,我本來就是要丟掉的。我決定不占為己有,而將它送給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來欣賞?!?/p>
( )這塊石頭有個動人的故事。
( )誰知就在搬上卡車時,工人一時失手,石頭掉在地上,碰裂了一個缺口,大家才發現這并不時一塊普通的石頭,而是一塊紫水晶。
( )有一天,主人因石頭有礙觀瞻,就叫人來將它搬走。
10.在括號里填寫合適的關聯詞語,使句子前后連貫。(2分) 在人的一切活動中,記憶力具有重大的意義。( )人們沒有記憶力,( )不可能獲得知識和經驗。記憶力( )生來就有的,( )自然而然發展起來的,( )在正常的教學影響下培養起來的。
二、語言積累與運用。(共18分)
1.相信你一定能將下列詩詞補充完整。(3分)
(1)青山遮不住, ______。
(2) ______,樹頭花落未成陰。
(3)天街小雨潤如酥, 。
(4) ______,誤入藕花深處。
(5) _____,白發誰家翁媼。最喜小兒無賴,______。
2.根據情景寫詞語、詩句、歇后語、諺語、格言。(7分)
(1)(橫線上可以填哪些成語?)孩子們 , ______的兒童節終于到了,校園里處處處 ______,同學們個個顯得______。(3分)
(2)人們常用“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來贊美黃河的雄偉氣勢。你能借用古人的詩句來贊美下面的景觀嗎?(3分)
廬山瀑布: 大草原: 長江:
(3)請你寫出一條表示團結互助的歇后語、諺語或格言。(1分)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8分)
(1)其一人_______,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______,思______。這是______《 》一文中的語句,這篇古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___________
(2)漓江的水真靜啊,______ ;
漓江的水真清啊,______ ;
漓江的水真綠啊,______ 。
三、閱讀。(28分)
(一)丁香(12分)
媽媽帶我在院中種了幾棵丁香樹。
丁香樹很快長得就超過了我的身高。我常常站在丁香樹前觀察它的變化。早春,一張張嫩葉,形狀酷似心臟。然后,它的枝頭出現了一團團紫色的或白色的云,這是由許許多多小花朵組成的。到了秋季,它接下扁扁的果實,再過不久,寒冬來臨了,丁香樹卻脫掉身上的全部綠裝,裸露出干瘦的軀體,讓枝丫忍受零下四十余度寒冷的襲擊。最初,我擔心這嬌嫩的小樹會被凍死。可是到了翌年早春,它又開始生枝、長葉、開花。在那苦澀的時代,我往往感覺不到丁香的芬芳。有時在它的花瓣上反而會發現顆顆晶瑩的淚珠,莫非它也嘗到了人間的幸酸? 老師說,丁香的花朵有四個小瓣兒??墒嵌砹_斯小同學們偷偷地告訴我,還有五個瓣兒的。如果發現了五瓣兒的丁香花,就是發現了幸福。這時,可不能讓幸福跑掉,要馬上把它吃掉。這或許是俄羅斯人的風俗?從他們的風俗里,也不難看出他們對幸福的殷切渴望。那時我們都是孩子,不知道幸福須要去爭取。我們男男女女小同學們聚集在一起時,只要發現五瓣的丁香花,就爭先恐后地搶著吃。我吃過多少,不得而知了。 有一年盛夏,狂風卷著暴雨,呼嘯了兩天兩夜。我的小丁香樹被刮斷了。我以為它再也活不了了。媽媽說:“別哭,它會活的!”果然,斷干敖過了寒冬,到了春天,它抽出新條,長出新葉。那年開的花朵中,雖然我也發現了五個瓣兒的,可是不忍心把它吞掉。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從文中劃出4個錯別字,把正確的寫在后面:______(2分)
2.你覺得丁香具有怎樣的品質?為什么?(3分)
3.同學們為什么要吞吃丁香花?“我”后來又為什么不忍心把它吞掉?(4分)
4.展示合理的想象,補充本文的結尾部分(3分)
(二)
能夠成為吳青教授的學生是我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最幸運的經歷,而她授予我們的第一堂課更使我終身難忘。 我們的第一堂語課排在3月2日,誰知3月1日,從報紙上一行冰冷的觸目驚心的文字中,我們驚悉冰心老人與世長辭的噩耗。吳青老師還能照常給我們上課嗎?早就聽聞吳青老師與母親感情很深,承受著刻骨切膚的喪母之痛,她是不會來了。
帶著種種的猜測與疑惑,我們仍然準時做在教室里。11點整,一個嬌小但挺拔的身影走進了教室,平靜的面容,平靜得讓我們發現不了什么,惟有她左臂上的黑紗刺痛了我們的眼睛,刺痛了我們的心。 是她,是吳青老師!
剛才還有說話聲的教室頓時鴉雀無聲。吳青老師從容地環視了一下四周,開始自我介紹。她聲若洪鐘,字正腔圓,那流利而純正的美國英語令我們一下子為之折服,羨慕不已。接著,她就上課紀律、教室衛生等向我們提了幾點要求,然后緩緩問道:“你們能承諾嗎?”我們齊聲回答:“我承諾?!彼寐詭з澰S的目光望著我們說:“既然你們承諾,那就沒有任何理由做不到。因為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誠實?!?/p>
因為這學期口語采用了新課本,吳青老師對課本進行了詳盡的介紹。生動活潑的形式,不經意間流露的幽默感感染了我們。于會心處她與我們一同爽朗地開懷大笑。聽著她如同行動流水的講述,我們幾乎忘記了冰心老人的辭世。
介紹完課文,這堂課也臨近尾聲了,吳青老師收斂起笑容,神色變得凝重起來:“大家都已知道了我母親去世的消息,我絕不會因為母親的離去而耽誤工作,我們家的傳統就是‘人走了,但生活還是要繼續’。當年我父親吳文藻去世時也是如此。我母親堅信‘有了愛便有了一切’,她熱愛孩子,對青年人寄予厚望……”
透過朦朧了雙眼的淚花,我仿佛看到冰心老人也站在我們的講臺上。這位老人非常平靜地看待生死,曾說出“人間的葬禮是天上的婚筵”這般通透豁達、大徹大悟的話來,吳青老師能夠把悲痛化為力量,不正源自她母親的精神嗎?
談到動情處,吳青老師禁不住哽咽了,忽然間老師仿佛記起了什么似的,抬腕一看表,重又微笑著說:“這堂課結束了,剛剛一席話耽誤了大家吃飯,對不起了。記住離開教室時隨手關燈,下課?!?/p>
吳青老師走了,可我們還是默默地坐在教室里,坐了很久很久。
1.給文章加一個恰當的題目,寫在文前的橫線上。 (1分)
2.吳青老師的母親是______,除了本文寫到的,你還了解哪些有關吳青母親的情況呢?
3.用“~~~~”劃出你最喜歡的一句話,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句話。(2分)
4.讀3-6小節,說說喪母之后的吳青老師是怎樣像平常一樣上課的?(3分)
5.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吳青老師對母親去世內心是非常沉痛的?(2分)
6、吳青老師為什么能忍住喪母之痛給我們上課?(3分)
7、讀了這篇章后,請你談談對吳青老師的看法。(3分)
四、作文。(30分)
篇9
關鍵詞: 體驗 感悟 審美能力
幾年的語文教學經驗,讓我感覺到對學生的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而且還有對美的體驗和感悟。特別是新課程改革以來,教師角色的轉換,不僅僅意味著教師要完全放手,任其自由。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不應無序,不能盲從,不走形式,不為做秀。鑒于學生知識儲量、學習能力、生活閱歷的局限,還是需要教師的扶持引領、參與調度的。
那么如何在語文課中指導學生審美呢?作為語文老師,必須在教學意識上解決兩個問題,其一是審美的內容,冀教版語文教材中,課文題材多樣化,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審美對象,如小說和童話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詩歌和散文展現了優美而深遠的意境……因此,在備課中,在教學中,教師就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現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語言乃至美的結構,從內容到形式進行美的探求。其二是遵循學生審美規律的問題。學生的認識總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從感性到理性的。這種認識的規律反映在審美活動中,是從理解到想象,從體驗到評判,因而教學時就必須遵循這個規律?;谝陨蟽牲c,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如下方法的嘗試。
一、引導學生尋美,讓學生發現美
畫家羅丹曾經說過:“美到處都有,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闭Z文教學要從詞句入手,在品詞味句中發現美。
如教《望廬山瀑布》時,抓住“疑是銀河落九天”中的“疑”字。先引導學生質疑:詩人為什么不用“真”而用“疑”呢?這樣學生就會從記憶中提調出瀑布從極高處傾泄而下的表象,腦子中出現了“真”有從天而降的圖像。接著,讓學生再想一想,這可能嗎?這樣就會理解詩人用“疑”字的原因是:“銀河落九天”是不可能的,只是自己“疑”而已。體會到詩人把情景說的恍恍惚惚的,這種似假還真的寫法反而給讀者留下無盡的遐想。假如我們再來一個追問:詩人為什么不說“像”而說“疑”呢?讓學生更進一層地想象詩人當時真實的感受――驚嘆這條瀑布的奇特。因為是人感到眼前的瀑布“像”黃河之水天上來一樣,懷疑它是從九天之上落下來的銀河呢?只有反復品味,才能理解只有用“疑”才最精當,從而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之所在。
二、引導入境,讓學生感受美
學生感性經驗不足,知識水平又有限,往往難于直接入境。如何引導學生入境,我采取以下三種方法:
1.圖畫入境法?!痘馃啤访鑼懙氖窍奶彀淼拿利愖匀痪跋蟆!盎馃啤敝灾档妹鑼?,就在于它美而多變的色彩和形狀,發人遐思,令人神往,給人美的享受??上某霈F到變幻、消失,時間極短,不易看到。如何再現自然美呢?我采用了“對文作畫,評畫學文”的方法,讓學生入其境、會其情。如何作畫,老師給作畫提示如下:1)畫面要分天空,地面兩個層次。2)課文提到的地面人物、動物的位置及其身上的顏色,還有天空中的“馬、狗、獅”的朝向、姿勢、神態、背景都要與文字相吻合。3)課文前半部分描寫的是一幅農村夕照圖,要發揮想象與聯想,給畫面添上一些背景物才能表現農村風情。學生作畫后,開展評畫學文活動。事先選擇幾幅學生的代表作貼在黑板上,讓學生鑒賞,然后邊讀文邊評畫。
把畫圖引入語文課,至少有兩點好處:一是通過作畫,把自然美展現出來,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美景的思想感情;把文字美和自然美聯系起來,還可以培養學生想象、聯想及創造能力,起著陶情益智的作用。二是通過評畫,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感受美、評價美的能力。
2.表演入境法?!对姷牟牧稀芬晃暮蟀氩糠謱懞苫ǖ膭討B美。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可組織學生表演“荷花舞”。讓部分女生飾荷花(戴上頭飾),其中一個當作者;選兩個男生,分別扮演蜻蜓、小魚。(戴上頭飾)學生朗讀課文數遍后,進入角色,按課文情節表演。演出完畢再回到課文,學習文中省略號。你們想想,省略了什么?可能還有哪些小動物也被荷花吸引過去?它們又可能說些什么話?然后再演一遍,加上想象的那些情節與對話,讓表演更上一層樓。學生在表演中進一步受到美的熏陶。
3.對比入境法。比較是認識美的差異的基本手段。教學《鳥是樹的花朵》這類內容中含有比較因素的課文,可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對文中冬天景色的描寫與一群群鳥在樹枝上叫喊的熱鬧情景進行比較分析。這樣做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使學生感受到正是鳥的活潑給樹帶來了生機與活力。才使冬天里的樹顯得如此的美。此外,對褒此貶彼的詞語的比較分析,也能培養學生鑒別美丑能力。
三、引導想象,讓學生拓展美
篇10
【關鍵詞】:語文教學 培養 審美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809(2010)08-0157-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 體、美的和諧發展。審美教育是傳遞審美知識,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能力的教育活動。小學生的思維基本上還是受形象思維的控制,其特點是直觀性、形象性、易感受性、不穩定性。在此期間,對他們進行審美教育,最適合他們身心發展的特點。
新課程改革后,教師角色的轉換,不意味著完全放手,任其自由。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不應無序,不能盲從,不走形式,不為做秀。鑒于學生知識儲量、學習能力、生活閱歷的局限,還是需要教師的扶持引領、參與調度如何在語文課中指導學生審美呢?作為語文老師,必須在教學意識上解決兩個問題,其一是審美的內容,語文教材中,課文題材和題材多樣化,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審美對象,如小說和童話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詩歌和散文展現了優美而深遠的意境……因此,在備課中,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現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語言乃至美的結構,從內容到形式進行美的探求。其二是遵循學生審美規律的問題。學生的認識總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從感性到理性的這種認識的規律反映在審美活動中,是從理解到想象,從體驗到評判,因而教學時又必須遵循這個規律。基于以上兩點,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如下方法的嘗試。
一、讓學生發現美
畫家羅丹說:“美到處都有,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語文教學要從詞句入手,在品嘗詞句中發現美。
如教《望廬山瀑布》時,抓住“疑是銀河落九天”中的“疑”字。先引導學生質疑:詩人為什么不用“真”而用“疑”呢?這樣學生就會從記憶中提調出瀑布從極高處傾泄而下的表象,腦子中出現了“真”有從天而降的圖像。接著,讓學生在想一想,這可能嗎?這樣就會理解詩人用“疑”字的原因是:“銀河落九天”是不可能的,只是自己“疑”而已。體會到詩人把情景說的恍恍忽忽的,這種似假還真的寫法反而給讀者留下無盡的遐想。假如我們再來一個追問:詩人為什么不說“像”而“疑”?讓學生更進一層地想象詩人當時真實的感受――驚嘆這條瀑布的奇特。因為是人感到眼前的瀑布“像”黃河之水天上來一樣,懷疑它是從九天之上落下來的銀河呢?只有反復品味,才能理解只有用“疑”才最精當,從而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之所在。
二、讓學生感受美
學生感性經驗不足,知識水平又有限,往往難于直接入境。如何引導學生入境,采取以下三種方法:
1.圖畫入境法。《火燒云》描寫的是夏天傍晚的自然景象?!盎馃啤敝灾档妹鑼?就在于它美而多變的色彩和形狀,發人遐思,令人神往,給人美的享受??上某霈F到變幻、消失,時間極短,不易看到。如何再現自然美呢?我采用了“對文作畫,評畫學文”的方法,讓學生如其境、會其情。如何作畫,老師給作畫提示如下:?畫面要分天空,地面兩個層次。?課文提到的地面人物、動物的位置及其身上的顏色,還有天空中的“馬、狗、獅”的朝向、姿勢、神態、背景都要與文字相吻合。?課文前半部描寫的是一幅農村夕照圖,要發揮想象與聯想,給畫面添上些背景物才能表現農村風情。學生作畫后,開展評畫學文活動。事先選擇幾幅代表作貼在黑板上,讓學生鑒賞,然后邊讀文邊評畫。
把畫圖引入語文課,至少有兩點好處:一是通過作畫,把自然美展現出來,能激發學 生熱愛大自然美景的思想感情;把文字美和自然美聯系起來,還可以培養學生想象、聯想、創造能力,起著陶情益智的作用。二是通過評畫,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感受美、評價美的能力。
2.表演入境法?!逗苫ā泛蟛糠謱懞苫ǖ膭討B美。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可組織學生表演“荷花舞”。讓全體女生都飾荷花,其中一個當作者;選兩個男生,分別扮蜻蜓、小魚。學生朗讀課文數遍后,進入角色,按課文情節表演。演出完畢再回到課文,學習文中省略號。你們想想,省略了什么?可能還有哪些動物也被荷花吸引過去?它們又可能說些什么話?然后再演一遍,加上想象的哪些情節,讓表演更上一層樓。學生在表演中受到美的熏陶。
3.對比入境法。比較是認識美的差異的基本手段。教學《西門豹》這類內容中含有比較因素的課文,可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對兩種人和事進行比較分析。這樣做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使學生識別什么假、丑、惡,什么真、善、美。此外,對褒此貶彼的詞語的比較分析,也能培養學生鑒別美丑能力。
三、讓學生拓展美
- 上一篇:我們的家庭婚禮
- 下一篇:離開你不是因為我的冷漠